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2024-05-13

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共12篇)

篇1: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想把我的经历写出来,希望给后来人一点启发。

我报考的是安大古代文学,最后调剂到现当代,分数也不是很高,比国家线多出20来分。与一般全职考研的学生不同,我是在职考研的。走的路程要曲折一点。

去年毕业的时候考过研,英语不过线而败北。于是收拾好心情开始找工作,九月份的时候工作稳定下来。上班的时候课比较多,一周二十多节这样,平时也是抽时间看书。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认为安大开的基础书目是很重要的,考试考的也是基础性题目多。首先第一遍看时最好把基础书目细致的看看,对书本的脉络思想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勾出来,对照重点把书本看看,当然自己摸索的重点也很重要。坚持自己把真题答案总结出来。历年真题的重复性也是很高的,今年就有好几道大题。相关的考研辅导书可以看看。其次,在第二遍复习时可以针对重点进行复习,相关的主观大题可以自己发挥发挥,想一想怎么回答。名词解释最好自己总结出来,抽时间背背。

除了安大开的书外,现代汉语可以看看黄廖的上下册,要系统有条理点。古代汉语看前两册就够用了。现当代可以看看三十年,北大出的,学术一点。现当代文学专题,北大出的。当代文学可以看看王庆生编的,对作品分析比较详细,高教出的。古代文学用袁行霈的四本够用了。关于第二张试卷写作和诗歌鉴赏,有古代文论的.部分,推荐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的,上下册比较多,可以看一卷本。并不是每年都考刘勰的《文心雕龙》,全面看一看主要是对历代文论的线索,主要作家的文论有个把握。有时间可以把重点作家作品找出来读一读,便于考试发挥。

公共课的复习,我是文科生,政治没怎么看,只考了六十多分。推荐任汝芬序列一,用横线划出的要点非常好。要点识记(小册子),高教1500题。11月份左右的时政,的冲刺卷,任汝芬冲刺卷。英语可以从词汇,阅读,真题几方面着手。历年真题很重要,可以多做几遍,把握下出题者的思路。考试时最好按照先写大小作文,然后阅读,翻译,完型,新题型这样的顺序来。否则最后写作文时间不够,我就是吃亏了。作文和阅读是老大,新题型基本上是炮灰,不要在上面纠结太多时间。作文最好自己背些模板,抽时间写上几篇,考试时对自己的模板才有印象。推荐星火的词汇,四本的好像。张剑的阅读150篇(上下册)和张剑的真题,王又平的8套冲刺卷,张剑5套冲刺卷,的写作作文100篇,星火复试面试英语口语听力书(复试用)。

安大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只要认真准备,并不断坚持,一定会考上的。

很多人问我:工作好好的,为什么考研?我已经倦于回答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自己,我还是想进学校充充电。

很多同学可能跟我去年毕业时的心态一样,一定要考上研。觉得考上研一切都OK了。考研只是人生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我觉得不管是准备考研,还是准备工作或者准备做其他的同学,心态一定要放平和点。

人生的选择很多,考研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选择,如果选择它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很多同学把握住工作机会也很好。我一个朋友是我上班的镇上的公务员,她对呆在小地方不满意,也想过考研,但她说考研太笨了而且自己又不当领导。在工作的第二年,通过选调考试考上蚌埠的法院。她也是磨出来了。

希望考研的同学用一颗平和从容的心态对待考研。只要努力坚持,一定会有满意的答复!

篇2: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我本科是汉语言文学,对于山大来说,中文各专业在初试中都是一样的。

我认为复习考研的最好方法就是研究真题。这样你永远不会偏离方向,我是我们那个学校第一个考山大中文系的,没有人了解这个学校也没有学长告诉我应该怎样去做,但是我知道真题是不会错的。我发现山大自零三年以来其实出题很稳定,许多提问的方式都是反复出现的。所以我买到真题后(其实不用买)把每一科目的题单独拿出来然后进行研究,主要看他的出题方式,出题的思维,题目的类型,发问的方式。

这样我就开始看第一遍书,看书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找真题的出处看他是从课本那个地方出来的,这个很重要。另一方面我看课本中的论述是否可以按真题的方式去命题。所以看完第一遍书后我一方面基本了解了这些题是怎么处出来的这便于我第二轮系统总结复习,另一方面我按真题的方式把课本的相关内容变成了一本题集,而且我把这些题目抄下来拿着看、想、看哪个会哪个不会,就像一个黑名单一样掌握在手中。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就很清楚的发现了山大中文考研的一些套路。

关于文学理论,我做过定量分析。我把文学理论考的所有名词解释汇集在一起,发现自零三年以来考的所有名解都出自于课后的小结中,我记得当时只有一例是个例外,当然有的得在老版的《文艺学新论》当中才能找到,在新版的《文艺学通论》中有的删掉了有的改了名。当我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只要把这些背好50分就能拿下10分了。我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简答论述,结果也都是在书上,这样我就把课本的每一章节都画了框架图,把所有的问题所有的要点都写上。因为文艺学通论这本书是很难背的,当我清晰的画完的时候我感觉轻松多了,所以后期的复习我就是用这个框架结合书走过来的,而且到了考前的时候是可以用它来预测今年考题的,因为当你把要点和逻辑表现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考过的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假如考过的题不再考的话那么能考的题都是在你掌握之中的。

关于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的考法跟文学理论很相似。我做过同样的分析,都是在书上,就是葛本仪那本,非常明确,每一道题都可以在葛本仪的书上找到,因此我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葛本仪书上出现的语言学术语找出来就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葛本仪书上更条理。所以我把这些题目都抄下来,对着书理解着背诵。其实我觉得文学理论和语言学概论这两门考的真的不难,就是背书叫理解下功夫就好。

关于古代文学史。这是山大考研占分比重最大的一门,考的也比较灵活,但是仔细分析出题套路是非常稳定的。就名词解释来说有的直接让你解释一本书如《尚书》《论语》《诚斋集》《乐章集》《古诗十九首》《辋川集》《修竹篇序》,有的解释某种文学样式如话本、乐府、神话、平话、变文等,有的让解释作家并称、文学流派这个很多就不举例了,其他还考过批评术语如“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独抒性灵”“屯田蹊径”(03年之前考的)“七宝楼台”等。简答论述出的也都很有水平,我就不举例了。关于古文史教材一直有学生问,其实那套教材并不重要,11年的考题就是例子,它所考的哪本书上都有但是似乎哪本书上都

没有。关键是掌握的程度如何。游国恩、袁行霈、袁世硕这三套教材都与山大的学术传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本科用的袁行霈的话,我建议看好这本之后再把袁世硕那两本看好。

关于现当代文学史。同样可以做类似于古文史的分析,名解、简答、论述都是,需要说明的是不仅要从真题中看出考什么还要从真题中看出不考什么。孔范今的两本书很让人害怕,太厚了,但是有些内容真题上是从未考过的,例如关于文艺争论的问题山大就很少考(我是指初试,现当代复试另当别论),而考的更多的是作家、作品、流派、人物等。这些东西没有人说过,都是03年到11年这将近十年的真题告诉我们的。

分析了这么多,分析是为了指导复习的。既然已经知道要名词解释作品如《棋王》那为什么不去准备呢?因此分析出来之后就是下功夫掌握了。

最后一定要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多问为什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对于古文史、现当代很有用。这是我的经验。奉献给大家,祝各位取得好成绩,山大见。

篇3: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一引言

开展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门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2,3]为此,在2001-2007年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高等学校本科双语教学的文件,明确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的授课质量,加大双语教学课程在所开设课程中的比重,鼓励和支持高校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双语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等方式,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本科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4,5,6]另外,教育部还设立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与“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相互呼应,是衡量高校本科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深化双语教学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7,8,9]

为了提高黑龙江省高校的双语教学水平,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了黑龙江省高校中青年双语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双语教学的培训。本文在总结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双语课程开设、双语师资培训和双语教学模型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香港中文大学的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育实行“两文三语”政策,“两文”即中文和英文,“三语”即普通话、英语和粤语。在教学中,有些课程用普通话讲授、有些用英语讲授、有些则用粤语。[2]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资料,采用全英文授课的课程和专业包括:英语文学、医学和药剂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和系统工程;采用英文授课但实验时使用粤语的课程和专业包括:计算机、电子工程、地理、政府和公共行政;采用中英双语的课程和专业包括:教育学、运动科学、管理科学、数学、音乐和哲学。

虽然香港中文大学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定位是背靠大陆、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与西方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人才,[2]但其在办学理念上一直坚持“中英并举”办“中国人”的大学的原则,而不是推崇英语为主、汉语为辅、全盘西化的方式。正是源于这种办学理念,其授课原则可以归结为:普世性的科目,如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及工程科学等课程,文化差异少,且国际惯用英语,原则上用英语讲授;涉及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科目,原则上用普通话讲授,这有助于汲取中国文化数千年所积累的文化财富;与本地文化和社会相关的科目,原则上以粤语讲授,可以起到保留本地文化遗产的作用。[2,6]另外,当班级中有留学生的时候(即使只有一名留学生),教师也必须用英文授课。[6]由此可见,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师资情况

师资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首要基础条件。香港中文大学非常注重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每位应聘香港中文大学教师职位的申请人简历都会被发送到该领域中10位国际知名学者手中,从而获得专家对应聘者学术水平的评估。另外,对申请人的英文水平要求很高,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国际化的专业,其外籍教师的比重很高,即使以中文为母语的教师,也要求有国外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一点是内地高校很难做到的,它保证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能够胜任全英文授课,在利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时,不会出现任何障碍。

3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观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才能真正奏效,离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任何指导都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观摩课上,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和讨论,教学环境基本上是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比如:香港中文大学任伯江博士在授课时,采用的是“问题式”教学法,整个过程是一个设问——质疑——释疑的过程。首先由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再与教师交流,教师则有针对性地解答、辅导。体现了高等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学习过程真正变为一个思维和互动的过程,使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从“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过程可以看出,虽然学生成为了教学主体,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强化了,教师必须具有控制全局、答疑解惑、画龙点睛的能力。也就是说,双语教学活动中,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灵活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可见,双语教学的成败仍然由师资水平决定。

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仅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促使授课教师深入钻研,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种师生共同促进的良性局面。另外,教师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授课内容介绍给学生,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三借鉴和启示

1内地高校双语课程的开设

2001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颁布后,内地高校的双语教学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展现出了蓬勃生机。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重数量轻质量,流于形式缺少内涵。为了迎接教学检查和评估,内地很多高校盲目地推出了数量众多的双语教学课程。对比拥有40多年双语教学经验的香港中文大学,可以看到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双语教学(或者是全英文教学)。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如果专业内容和背景知识与中国本土文化息息相关,就应该考虑保留中文授课。

另外,虽然本科高年级学生都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但是其对英文专业词汇的掌握甚少。针对这一情况,在开设专业课双语教学之前,应该首先开设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初步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词汇,从而为后续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奠定基础、节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

2双语师资队伍的建立

“人之善在于教,教之善在于师。”实现双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正确把握双语教学理念、合理驾驭双语教学语言、圆满实现教学目的的专业课教师队伍。根据内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很难像香港中文大学那样长期聘请大批专任外籍教师来校工作,并承担教学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双语教学人才。

目前,关于双语师资培训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要将教师送到国外进行外语培训。[1,2,3,4,5,6,7,8,9]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而且我们的教师基础很好(高校新聘用的教师原则上都具有博士学历),学校可以通过短期聘请优秀双语教师来校讲学和示范课程演示等方式,给本校教师创造提高教学(特别是双语教学)水平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降低成本,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内地高校的外语系(院)基本上都聘请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可以聘用本校外籍教师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内地高校教师的读写能力基本上没有问题),从而解决英语口语表达的问题。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稍加时日,我国内地高校的双语师资队伍必然会逐渐壮大。

3教学法的改革

双语教学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英语授课,更应该注重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手段,引入到课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现真正意义的双语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活力,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容易让学生将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混为一谈,导致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专业英语词汇或是掌握了简单的英语表述方法,而不能将英语作为工具,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这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无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合香港中文大学任伯江博士的培训材料,本文提出了以下两种(双语)授课模式:

(1)“自适应”双语教学模型(ADAPT Model for BilingualEducation)

之所以称为“自适应”模型,图2中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起来是“自适应”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而言,就是在授课前,对学生的英文水平进行一次测评(即图2中的第一个A, Assessment)。例如:采用简短的自我介绍、查阅选课学生的4、6级成绩等形式,使教师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从而为双语授课时英文与中文的比重、专业词汇的讲解、英语句式的结构等提供参考和指导。而后,根据学生的整体英文水平,制定相应的授课计划(即模型中的D, Develop a plan),由于每届学生的英语水平会有差别,因此,双语教师要根据专业知识点、难易程度和学生水平等情况,对整个课程规划进行调整。计划制定完毕,就要按计划执行(即模型中第二个A, Act on the plan)。模型中的P指的是在按计划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时就要通过阶段自查(Process check),对计划进行修改,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双语教学过程必须建立评价体系(即模型中的T, Test and recommend),可以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方式,从而帮助和督促授课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

由此可见,该模型之所以称为“自适应”模型,还在于经过以上各个环节后,在每学期结束时授课教师要根据所有的建议,重新修改教案、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形成一个反馈系统,不断完善。

(2)提问和思考的艺术(Art of Thinking and Questioning)

“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手段,如何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则是教师的授课艺术和水平所在。这里着重谈一下,“问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第一是停顿(Pause),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切不自问自答,长此以往,学生会滋生惰性,等待老师给出答案,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第二是引导(Prompt),提出问题后,授课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对问题比较茫然,就要通过提示等手段,启发学生寻找答案。第三是分组(Group),分组讨论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容易紧张,然而彼此间交流时则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课堂上,随机划分讨论小组,最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效果颇佳。第四是赞许(Praise),对待学生的答案要采取宽容的心态,不要苛求尽善尽美,只要学生敢于回答,就要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如前文所述,学生对双语课程的适应程度和学习效果,是直接衡量双语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反馈交流,通过与学生交谈、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期中教学检查等渠道,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掌握双语课程的教学状况,并进行适当调整。课堂上活跃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尽量运用英语进行课堂发言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帮助克服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哑巴英语”的弊端。

四结论

总之,内地高校的双语教学任重道远,目前仍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本文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双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是教学语言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双语教学不流于形式,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另外,从我国内地高校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双语课程的开设要量力而行,双语教师的培养要以本土(本校)教师为主。

参考文献

[1]赵光辉, 靳国庆, 吴振利.高校双语教学:香港中文大学取经归来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8年6期25-26.

[2]刘卓夫.香港双语教学模式及其对内地双语教学的启示[J].教书育人, 2006年11期53-54.

[3]刘晶.关于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的若干启示[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年1期124-125.

[4]申沛, 冯永平.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5年2期.

[5]李丽桦.香港EMI学校双语教学实践及其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 2006年5期86-88.

[6]秦怡红.内地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经验借鉴[J].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1期91-93.

[7]俞理明, 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5年3期.

[8]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 2004年6期.

篇4: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关键词】实训课程;基础技能,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证明此为分层次的组成部分,如英国学者PeterTKnight&MantzYorke提出了著名的的USEM理论,认为大学生的可雇佣性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Understanding,专业知识的掌握度)、技能(Skills,专业技能与基础技能)、自我效能感(Efficacy,自信心)以及元认知(Meta-cognition,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组成;国内学者谢志远也将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性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三个一级维度[1]。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但要看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在高等学校都过于偏重学生专业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不足,使得学生情商不足,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明显削弱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基础技能包括基础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两大部分,这一点中文专业学生也不例外。基础能力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则包括汉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尽力保障中文专业大学生就业后的基本工作能力、基本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情商培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调动诸多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教学改革,通过开设适当的实验课程来有效提高学生基础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关于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现行教学状况的不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的忽视。这种忽视具体体现有三:一是对中文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研究。什么才是中文专业学生应该培养而且迫切需要的基础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又应该设置怎样的课程加以锻炼?这些都没有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规划,因而在大学一二年级没有针对性地开设有效的专业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二是在课程设置中没有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基础技能进行有效安排。基础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专业能力之前,因为它是专业技能的坚实基础。但因为没有对基础能力引起高度重视,认识也较模糊,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随意安排的现象。三是由于对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础技能缺乏细致研究,因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也极少,学生基础技能培养明显缺乏课程教学的保障。

二、基础技能培养缺乏实训环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文专业学生的就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方面传统的就业渠道面临巨大挑战,另一个方面新的就业渠道又纷纷涌现,如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策划、营销、秘书等岗位有需要大量中文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我们还是主要依靠传统的专业实习手段来进行实训,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而没有针对基础技能培养的手段丰富的实训环节。譬如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时,主要依赖语言类和文学类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基本都是理论课;即便是写作和普通话课程,也缺乏系统的学生实训,学生的能力培养夹杂在老师的理论教学当中。当然这种情况除了思想认识和教学研究不力之外,也和实训手段、实训经费、实训室建设滞后密切相关。

三、缺乏有意识的情商培养。情商,是情感智商的简称,它“是一个人掌控自己的情绪、情感,理解控制他人情绪、情感,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驾驭情绪情感水平高低的标尺”[2]。良好的情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随着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移情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凝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同时因其就业面宽的特点,需要就业后进行再次择业的能力培养,因此更应注重情商培育。但由于我们对教育成效、人才培养认识偏颇,明显缺失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性和计划性,也没有对此有日常性的教育和培养,往往是将这一重要课题简单地归结为心理健康问题,一般交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一个单位来解决。

针对当前的现状,为使中文专业大学生基础技能得到稳固和提高,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技能的培育和锻炼,离不开实践,只有动手,才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体来说,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的作用有三:

一、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型特征。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思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它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定位的根本指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一般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也意味着学校的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以汉语言文学为主的中文专业作为老牌专业,人才培养往往重在理论型、研究型。即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校也重在师范技能培养。这种培养目标无疑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中文专业人才就业面宽、岗位变化大的要求。

二、强化非结构化环节设计,有效弥补课程体系的不足。胡有林老师在《基于系统思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一文中指出: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对于非结构化的环节缺乏充分考虑,也就是说对于课堂以外的课余时间的总体设计和要求重视不够。这一点,在一贯重视统一范式学习过程的中文专业来说,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课程设置优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安排。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力不强以及大学以后很难迅速适应大学学习新特点的不足,通过实训课程安排延伸到课外是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式,它既能和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呼应,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课余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这种课后的师生互动,也能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反哺课堂教学。

三、有利于学生的情商培育。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主要包括写作、演讲、辩论以及经典名篇的背诵與理解。这些实训项目大多与陶冶学生情操、满足学生正当情感需求有密切关系,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美学倾向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譬如当我们在阅读优秀作品、吟诵经典篇章的时候,就在锻炼我们感知自身与他人的情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联、从而达到更好地辨识和理解他人情感来调控自身情绪的效用。像演讲、辩论以及写作实训的开设,更能够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因此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而且这些实训进入课程建设体系,通过具体的实训大纲和工作室项目教学的特点来加以实施和保障,使得这些实训项目既能人人参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效果。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基础技能培养,因而在进入大学以后普遍体现出自我调控与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偏弱的不足。同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也使得当代青年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中文专业学生对此的要求又比其他专业更为突出,因此在大学低年级时,通过实训课程的强势介入来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是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一个值得重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01):90-92

篇5: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新祥旭分享

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如愿考上北师文学院研究生,感谢新祥旭考研一年来的辅导与陪伴!

那这些东西怎么复习呢。从基本的复习顺序来说,首先是重点英语,8月份之前都要以英语为主,要完成真题至少两遍,完成专题训练;这时候也要兼顾专业课,至少也要看完第一轮,即八本书看完第一遍;9月到11月是专业课的重点复习期,要按照历年真题的出题情况,分析可能的所有出题点,帮助会比较大,同时英语要继续真题和专题训练,政治至少看完大纲解析一轮,以及重点复习好马哲和马政经;11月份到12月份重点是专业课加政治,英语作文也要注意;最后十多天,就是政治的天下了,也要注意专业课重点复习,可以看看模拟题之类的。

英语推荐的书目是:新东方俞敏洪的小册单词书、张剑的黄皮真题、胡敏的读真题记单词、作文推荐上一辅导班,有些老师真的挺神奇的,真能压对题目,具体老师就不说了。

政治推荐书目是:一本大纲解析,一本把真题按照专题分配的真题集,一本习题集,推荐1600题,反正都差不多,我觉得。最后当然是任汝芬4,还有出题人考前4套卷那个,具体名词差不多不记得了。

专业课的书目,一定要以指定书目为主,有时间再结合别的书,比如北师大版的系列教材,北师大老师的系列专著,还有论文等等。一般来说,第一年考的人,看完指定书目,就差不多用完所有时间了,几乎没有时间看别的书。如果实在强悍,推荐北师大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新中国文学史,你看了会有收获。

具体复习方法上,我在新祥旭的一对一老师提醒我可以重在自习分析好出题点,就是可能出什么试题,至于答案,不用专门整理,有笔记的参考一下即可,没有笔记的就在课本上划一下即可。有些试题课本实在没有答案,你可以自己到期刊网上查找论文。当然还有大家所关系的考研资料,我用的《新祥旭2016年北师大中文考研应试宝典》,包括了全套专业课资料,特别好。我因为听说有考生在考研论坛买的资料过时不靠谱,所以在这块很慎重,个人还是比较相信凭自己的实力刚刚考上的研究生。而新祥旭恰好在这块师资丰富。

至于说到具体每本书,古代文学就是把我好重点,每年出题,非重点的都是比较少地,所以把握好重点,几乎拿到80%的分数了。现当代文学比较灵活,现代文学课本中重点分析过的作品,都可能考名词解释,多注意,当代文学出题比较灵活,建议看张健的新中国文学史,这是厚厚的书,建议只看小说部分,诗歌、散文、戏剧就挑着看就成。文学理论新编注意多看文本解析,重点就是文学与语言、审美、文化、文学写作、文学接受、文学的未来这六章,古代文论需要你理清粗各个相关知识点的脉络,老师多喜欢考大点的题目,外国文学多注重作品,可以稍微注意,东方文学考的基本都是重点;宏观比较文学要好好把握,看似很多,实际要记住的很少,理解了,即使不考,答到相关题目的时候也会用到。

篇6: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原文地址:2010中国传媒大学游戏专业考研经验谈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凯茜【Kathy对于游戏专业考研的说明】

游戏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开始设立的研究生招生专业,随着近年来游戏行业的日益兴盛,游戏专业人员的培养也受到行业和院校的普遍关心。中国传媒大学此专业设立以来,受到不少考生的热捧。

游戏专业初试考试科目:

政治(满分100)、英语(满分100)、综合考试[艺术学](满分150)、游戏设计理论基础(满分150)。

篇7: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中财的专业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出题的范围很死,仅仅是《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上的内容,很少有超纲的现象,但是在准备之前,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到底是要130分还是110分,因为前者可能要比后者多付出一倍的精力。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高教第四版》政经在试卷中是有60分,曾经有过一种方法是背诵课后习题,但是我觉得这种方法今年可能不太适合了。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政经第四版相对于第三版来说改动比较大,尤其是社会主义部分。最为恶心的一点是,书的内容改了,但是课后题目竟然完全没有改变,导致了课本内容没有在课后题目上反映出来,课后题也在课本中找不到答案的尴尬情况。二是中财的出题风格在逐步发生转变,今年的题目已经有比较多的内容并不是课后题目或者某些背诵资料上。辛辛苦苦准备了大半年考研,如果到考上发现试卷上的题目不是自己背诵到的,那岂不是很杯具?这个赌局风险太大,我不建议再采用这种方法,毕竟现在离考试的时间还有很多,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

政经除了两大部类、周转率等一些需要完全理解的东西外,其他都是需要背诵的,具体背诵方法和政治类似,那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当然如果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备考资料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西经90分,如果复习充分的话拿到80分应该是可以的。初次拿到西方经济学那本砖头的时候会有种绝望的感觉,但是也只是第一遍的速速比较慢,以后会越来越快的。

第一遍看的时候,一定要一句一句认真研读,弄懂每句话的含义,每个式子的意义及推导过程,每个图的绘制方法与原理,这里有两个地方要注意:一个是正文下面的小字注释,二是文中所提到的推导或分析留给读者自己的,都需要仔细去看。如果看不下去的话不妨做笔记,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更集中一些。一般第一遍两个半月可以搞定。

第二遍看的时候,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图上,每幅图都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根据图能把图所代表的原理给自己叙述出来。第二遍一个半月左右。

第三遍在看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章节及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区分上。比如等效用曲线与等产量线,预算线与成本线,需求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与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等。大概一个月就可以。

第四遍可以是通读,目的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对整本书的只是框架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在这个框架中添入具体的知识点。二十天足够。

这个时候可以把历年真题拿出来,看看题型是什么样子、考的都是哪些知识点、自己会不会做。

篇8: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一、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本校中文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260份问卷, 收回了调查了251份问卷, 从调查情况得出, 中文专业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 学生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边缘化境地

受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写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负担。即便是中文专业的大学生, 一方面由于未能摆脱中学应试作文思维模式, 另一方面写作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他们写作兴趣缺失, 处于被动写作状态。调查发现, 如表一所示, 大部分学生写作并不是出于自身对于写作的热爱, 而是出于被动写作的状态。从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来看, 中文专业学生对写作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稍有偏颇, 甚至忽视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如今, 由于“考级”、“考研”、“考公”等潮流的来袭, 多数学生从入学开始便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各种考试的准备上, 无暇顾及写作训练。

(二) 学生思维能力不强

思维能力是写作行为的“内力”, 即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而今中文专业学生对客观事物缺乏准确深刻的理解, 导致写作成品空洞, 立意不深, 内容单一。此外, 写作是最能表现学生思维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陷入了窘境。其次, 阅读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当前, 受视觉文化等大众文化的冲击, 大多数中文专业大学生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逐渐走下坡路, 其阅读能力只达到基本合格的水平。阅读能力的弱化必然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 写作教学实效性低

影响高校中文专业写作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如下:首先, 课程安排不合理。中文专业的写作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一年级。然而, 经调查发现, 只有少数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是满意的, 表明我们再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大问题。在设置写作课存在的弊病如下:第一, 写作教学缺乏连续性。在大一写作课结束后, 其他课程均与写作没有密切的联系。各科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及计划, 学生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新知识上, 并且缺少老师的引导, 导致学生写作量的匮乏。第二, 写作课程的设置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离。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幼稚无知”阶段, 并没有具备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 无法将其与写作活动进行系统的整合。其次, 教学方式依旧传统。

二、提升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和写作思维

正确的写作观念和思维的养成, 是决定写作能力高低的本质原因。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强调中文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激发学生“想写作”的意识, 树立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能力, 培养接地气的心灵作者。长期的应试教育, 使大多数学生依旧保持传统的应试思维习惯, 将自己局限于主题先行的固定模式。因此, 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写作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等;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外界束缚, 发展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自由言论, 表达个性。而且, 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写作上薄弱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专题, 对其进行特殊训练, 使之得以强化。例如, 如何对语句锤炼、怎样推理合乎逻辑、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等。教师应定期考察, 督促学生课后自行测试, 以达到教学效果。

(二) 改善写作教学模式

高校中文专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 由于写作教程繁杂, 教师应选择针对性强的写作教材, 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并且,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 以主体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 应用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与相关文体进行重点讲授, 强化学生对写作实用性的认识。同时, 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几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的基础上, 更应强化学生应试及就业的必要文体。这样, 学生学习其他文体的写作必能找到突破口。其次, 写作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传输上, 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因此, 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灵活设置写作实践场景, 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撰写科研报告、电影评论、工作总结等。

(三) 整合中文专业学科教学资源, 科学设置写作课程

写作课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门课程。大学四年应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最佳时机。高校应以全面提升中文专业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 科学安排写作课程的时间, 持续地贯穿于大学生本科四年。“写作课程时间安排, 即按照高等教育的节律合理安排写作课程及授课时机。”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专业素养综合体现。设置各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素质, 其必然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高校应将中文专业课程进行统筹整合, 形成全面提升写作能力的系统。把专业必修课当作系统中的要素, 促使其与写作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且, 教师应切实发挥学术指导作用。例如, 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 任课教师应结合课程任务指导学生围绕某话题撰写论文。这既能巩固新知识, 又能增加写作训练, 达到理想教学目标。

(四) 完善写作教学的评价机制

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将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转变为多维的评价机制。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 写作能力应将被纳入等级考试及硬性考核指标中, 以此激发学生主动训练写作的动机。当前, 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的推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 以学生发表作品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指标。学生写作成品发表的质与量应量化为中文专业学生的学分, 强化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高校应加大写作课学分的比例, 加深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

(五) 让写作与进入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 写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纸上谈兵, 学生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写作训练, 讲写作与实际相结合, 才将将写作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生活随处有写作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应从日记的形式着手, 通过观察、感受、思考, 记录生活的点滴, 持之以恒必将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其次, 教师应强化学生对日常应用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 如邀请信、请假条、通知等。学生只有在课后对此类文体强加练习, 才能在日后生活中规范表达, 灵活运用。

三、结论

篇9:长安大学桥梁专业考研复试经验

今年桥梁复试的笔试试题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背的东西大幅缩水,简答题有六个题,其中前两个题是背的,每个5分,后面四个题是应用类型,每题6分。

比如:告诉你苏通大桥的跨度,梁高,等截面高度,虎门大桥是连续刚构,截面从多少变化到多少,请问,这样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湖南凤凰大桥为圬工拱桥,施工过程中垮塌,记者报道为豆腐渣工程,如果你接受记者的`采访,你会怎样说?

天津某高速公路的匝道被货车压垮,住建部要求对独立式墩进行抗倾覆验算,有人认为只要将独立柱式墩换成重力式墩即可,请问,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还是等于1,为什么?计算题有四个题,前两个8分,后面两个6分。

第一个,刚性横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第二个证明长宽比大于2的板可以认为是单向板。

第三个是计算矩形截面的截面效率。

第四个是比较截面相同的矩形管和圆环的抗扭刚度,计算说明。

篇10: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一、备战前的准备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这一点是最容易疏忽的,也是我认为最应该准备充足的。论坛里或者大家身边,可能会出现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考研考到一半放弃了或者不能坚定的去看书。我觉得这些都是思想准备不足的原因。而所谓思想上的准备,就是你得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容易回答,但是,我希望大家在决定要考研后,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够让你远离各种娱乐和放松的诱惑,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让你坚定的执行自己的计划而毫不改变,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让你干劲十足,充满斗志。我以自身的经验做保证,一旦你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今后的考研生涯中,你将心无旁骛,勇往直前。

其次,我觉得应该是硬件上的准备。所谓硬件,简单而言自然是:书、笔、纸等。书就不说了,看个人爱好和能力。我要重点说的是纸。对于工科生而言,草稿纸和笔记本,实在是不能缺少的东西。而据我所知,很多人在打草稿的时候,喜欢使用一些以前没用完的本子,节约固然是好,可是在此我建议大家,如果复习数学,最好专门卖那种A4的草稿纸。为什么?胡乱用一些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随便写写划划的心理,最后容易引起各种低级失误,而花费高价买来的白纸,大家多多少少会比较爱惜,认真一点。并且最重要的是,打完草稿后,如果想要重新寻回笔迹,寻找解题思路,干净的白纸无疑会比胡乱找的本子要来得痛快,无形中节约了时间。笔记本的话,可能很多同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对于那些会做笔记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和叶本+便签。和叶本就是那种每一页都能取下来的本子,这样做的方便就是便于整理,一本做完只用换纸就好,并且缺漏知识点的时候,直接添加纸就好,不用到处挤;而且方便归纳知识点。便签的作用,不用言语,个人有个人的妙用。

最后的准备,我想应该是信息和计划。确定院校院系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这需要个人发挥个人的能力。而这里所说的计划,确实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计划。分为很多种:全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每天计划、每科目计划等等。我的主要意思是想告诉大家,看书以前,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每天要干嘛。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到论坛上下一个考研全年曰历,然后在每天上都标注自己要看多少书,完成的就杠掉,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执行力。当然这里要做一个重大提醒: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做一次计划就一劳永逸的。每个人的状态是有波动的,所以执行力其实也是有波动的,并不是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就产生个人不良情绪,反之,我们应该掌握好自己的执行力波动曲线,并结合自己的任务,每天或者每星期都适当调整计划,让自己的执行力和计划相互渐进,并且我们的进度也不降低。这一点,需要个人在个人的复兴过程中慢慢领悟。大家只需记住,当执行力不适应计划时,就需要调整计划。

二、备战篇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1.关于数学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差的同学建议课后习题全部弄懂为好。当然这些工作不是让大家无止境的做下去,最好能在7月大三下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不需要到那么久,有大把空闲时间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不要急于上题,而是把自己抄的笔记再仔细翻看2遍到3遍,再把其中一些东西精炼一下,顺便加深自己对各个定义的理解。基础差的同学同样需要做这一步(书本那两遍完成后),笔记不是说抄了就放下,相反,抄了就要多看,因为理解自己的笔记要比理解别人的快上很多倍。

做完上述工作,应该就到暑假了,熟话说,得暑假者得考研,这话不是盖的,一旦暑假利用得当,英语和数学的基础将会打得异常牢固,毫不夸张。现在说说暑假复习,暑假的话,建议只复习英语和数学,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光这两门工作就已经够多了。数学的话,这个时候可以开始上二李全书了,数学方面的参考书很多,为什么推荐二李,首先,对于数二,难度要求有限,而且近两年的势头很明显,不是要你做难题,而是熟解基础知识,所以陈之流的高级数学书有点过,而二李的难度刚好符合;其次,二李的知识覆盖面和考研非常同步,熟解二李,考研数二无压力。全书的使用是这样的,很可能第一遍上全书,你一个题不会做,很正常,不需要有压力,首先是看,看完了一章后面有习题,再做,做了一点一点对答案,找解题思路问题(建议错题都收集到错题集,非常有用)。这样过了一遍二李,你会发现前面又都忘了,没关系,看2遍错题集和自己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来第二遍二李,这一遍,他的每个例题你都要自己亲自解一遍(老规矩,错了的上错题集),这样第二遍完了后,二李你会有个大抵的映象,而说实话要你看第三遍是不现实的,枯燥。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上660题,全部是单选和填空,我确定百分之百一开始一个题不会,没关系,对照着二李的概念和自己的笔记,每题都当做计算题做,错的依旧上错题集,做完一遍,再将解析里觉得经典的解题思路记录到笔记本里。多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集,然后再把660中不会做的题再解一次,看还有多少知识点没掌握。做完这些,暑假似乎要接近尾声了,如果有多的时间,可以尝试上一点点大题挑战一下,比如的那个大题集好像叫400题。总之,方法就是,做题可以,一定要对答案,并且找出自己和答案思路不一样的地方。最后还要记得收集错题。

过完暑假,可以说考验人的天堂就结束了,工科生的话,接踵而来的实习、课程、实验,很难有暑假那样连续的时间,而且9月后,政治和专业课大纲也出来了,数学复习时间相对减少,不过,如果暑假搞得好,这个阶段还是比较好度过的。看二李全书,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集,题目不能间断,适量上,十年真题和超越135也可以做,但是有几点说明,套题尤其是十年真题,一定要卡着时间做,模拟考试时那种气氛,这样对自己以后解题速度会有帮助,套题的错题也需要收集的,尤其十年真题,多玩味,多做几遍,出题思路和出题点就会印在你心里。

数学大抵说道这里,好像有点罗嗦,有什么不懂可以继续问。接下来说说英语。

篇11:中国石油大学测井专业考研经验

其实很想说说,考研那点事。

下定决心考石大是去年5月的事情了,从那时开始,开始了考研复习的前期安排以及各项计划。真正的复习从暑假开始,整个暑假没有回家,考研复习半年时间,到最后出分数复试以及现在拟录取名单出来,接近一年的时间,喜忧参半,很多很多的事情在这期间堆叠缠绕,难以理清道明。这些都是题外话,今天在这里就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有点特殊,希望给那些正准备奋斗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思路也许有些凌乱,那大家就将就看看。

本人今年即将毕业于湖北一所二本大学,大学所学专业为网络工程,考研考的石大地信学院测井专业,跨度很有点大。前几天结果刚刚出来,上了学硕。没有什么测井基础,全靠自学,今年专业课考了134,复试时听老师说这个分数挺高的。

1.坚持很重要。准备考研的时候,每天窝在自习室,是学校专门的考研自习室,虽然有些破,但够安静,环境也不错。后来准备复试的时候还是去那间自习室,发现当初在教室复习的那些熟面孔几乎都在教室准备复试,而那些偶尔过来打打酱油的却无影踪。考研时很多学长告诉我坚持下来就肯定能上,很多老师也说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几乎都能考上,也许最后我所看到的现象存在一些其他因素,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考研是项体力活,最后考的就是你坚持努力的时效,本科能考上一个二本,说明你的智商不成问题,所以,真正到最后区别你和别人的就在于你所付出的努力是否足够。不敢完全否定那些酱油党,因为天才和运气的确存在,但是坚持且一如既往的努力是你登塔最稳妥最坚实的保障。

2.健康的身体和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暑假在学校复习的时候,坐在教室汗稀里哗啦地往下流,我还能比较有效率地继续做题,但有些人天气一热呼吸就加快,然后昏昏沉沉,甚至有些中暑;冬天在教室总发现有人感冒,还有些人很容易就被传染,这些都是身体不够好的体现,在复习的时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从自习室出来之后到操场上面跑个二十多分钟,做做必要的运动。考研长时间不动,就在那里复习,身体机能会下降,保持规律有效的运动会让你更有竞争力。对于作息时间,每个人应该找到自己合适的并且坚持下去,由于我个人的原因,整个考研复习时间我安排地很怪异。我每天睡到十点半左右起来,然后洗刷,去食堂吃饭,大概十一点半到教室开始复习,没有午睡,然后一直高效率到五点,晚饭加散步放松一个半小时,然后六点半到十点半点,运动半小时回寝室,洗涮收拾然后上一个小时左右的网,关注一下各方面信息以及看看新闻,十二点半开始记单词背作文背政治,两点左右睡觉,规律循环。我的作息时间很特别,当时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并且嘲笑我上午不学习说我酱油党,不过我都没有改变,一直坚持到最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生活方式,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你会在考研期间感觉很舒适,当然,一定要保证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

3.时间的安排。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要保证时间的均衡。就我个人来说,我的英语很不好,我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上,而且,英语和数学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将复习时间给固定下来了并坚持到最后,这个要看个人习惯,但是一定不能短板,木桶原理大家都知道,一定要在自己的弱项上面花足功夫。其实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从现在就可以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记记单词看看数学。

4.英语、政治复习。英语我不说多,因为我的英语实在不行,说多了可能会造成误导。政治其实很死,知识点就那么多,而且很多东西是常识性的,九月开始复习政治就差不多了,买本知识点讲义,然后好好地看几遍,十月开始做题、总结,考前一个月研究真题,对照自己所记下的重点以及错题,适当做一些不同老师在考前编写的预测题什么的检验检验,考个60+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5.数学复习。我的数学基础还不错,所以相对复习起来轻松一些,但是也下了十足的功夫。在五月我决定考研之后我就开始看数学课本了,前后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把课本和课后习题全部过了一遍,暑假开始做660题,花了一个多月做完,当时做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我一直以为我基础不错,做完才发现一塌糊涂,于是对数学一直保持警惕之心。八月底九月初开始做复习全书第一遍,到十月完成,恍然大悟,,然后花了十来天的时间把660题做了第二遍,感觉自己能力提升很多,颇有收获。十月底到十二月初,复习全书第二遍、400题第一遍、十年真题第一遍。十二月,复习全书第三遍,400题第二遍、真题第二遍。考前研究做错的真题,看课本。有人会觉得到后面不停地去做重复的东西很枯燥,其实如果你认真去做去看的话,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受,每一次都能发现之前不能发现的问题。

6.专业课复习。其实这个很难说清楚,我只能说石油大学指定的那本课本《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我反复看了很多遍并且灵活性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具体的在这里我就不讲了,因为专业课的区别很大,如果谁有需要可以和我联系。站内就可以。

7.其它几点问题。第一个是生活的问题,考研很消耗体力和脑力,如果经济不是很拮据,适当的把自己的生活水平调得比平时高一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第二个是情绪的问题,心情不好至少会影响一天的效率,心胸开阔一点,把自己当做一个准研究生对待,少计较,多宽容,用一种愉悦的心态对待生活,你会收获更多。最后一个是信念,刚开始会有很多人考研,然后慢慢有一些人放弃,一些人改而求其次,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当你不放弃自己,一切就都有希望,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坚持下去肯定能成功。

其实,考研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难,我一直都觉得大部分人都比我优秀,我跨专业都能成功,我相信只要坚持下来的所有人都能成功,近一年的时间走下来,看似漫长,其实短暂,欢笑与忧愁相伴,纠结过、彷徨过、也曾烦躁不安,但依旧执着奋战,走到最后,在这个四月天里,回首过去的一年,才发现,其实,这一路都繁花灿烂。

希望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在明年的四月天里收获成功,也祝福即将成为研究生的我们能在追逐梦想的前路上走得更远。

篇12:安徽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经验谈

根据学院确定的基本教育方向, 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在中级和初级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教学理念

21世纪“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总目标为:立足全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 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从大素质教育理念出发, 根据教育部一号文件提出的“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 更加注重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师加强教学法的研究, 结合学校教改课题, 将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加强教师在结合课程性质基础上的对于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直观性教学和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围绕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灵活改革教学方法。

二、课程设置

中文系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国学基础、语文教学法、教育学、文字学等。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外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化概论等。另外, 学院平均每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达160门以上, 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甲骨文趣谈、计算机编程基础、文学名著导航、大学英语、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心理学、就业指导、社交口才训练、求职与就业储备、西方文明概述等课程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样的课程设计、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也锻炼了学生的日常交际与表达能力, 更为中文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霍母林斯基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 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优秀的教师既要有广博的本专业知识, 又要通晓其他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方面的知识, 做到博学多才。因为随着教材的改革, 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 文理科知识相互渗透, 这就要求教师形成“大教学观”, 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 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而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这方面无疑为学生——将来的教师, 搭造了牢固的知识积累的平台。

三、技能训练

课堂实训。把语文教学法课堂当做重要的教学理论和实训指导中心。语文教学法研究语文学习理论、语文教学原则、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语文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评价等相关理论知识。在深入学习教法理论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演练环节, 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模拟教学中深入理解新时期的各种教育思想, 依据教学理论, 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训练

通过微格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训练。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组织开展模拟教学活动, 在不断的训练、比较、反思中提高教学技能。

模拟教学竞赛。中文系经常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讲课大赛。评委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 从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基本功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这样的活动在中文系全体同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提高了学生对教师职业技能和自身能力的认识, 增强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 掀起了试讲热潮。

四、教育实践

恒星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在强调知识学习的同时, 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社团的设立和学生活动的开展, 截至目前, 恒星学院共有“朔风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21个, 成员1346名, 涉及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创业等多个方面。除定期开展的活动如恒星学院环校跑接力赛活动、恒星篮球嘉年华比赛、“母亲节——见证伟大母爱, 感恩辛勤耕耘”、“美化环境、爱我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新战略, 实现新跨越, 青年当先锋”——学习雷锋精神等活动外, 恒星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家及省、市开展的各项活动, 近年来, 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 共获奖项23个, 其中国家级奖项1个, 省级奖项22个。此外还开创了学生赴美暑期工作带薪项目的长期交流活动, 以及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如课余时间在文化学校的授课、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教学活动等,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学生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知识储备。

多年来, 中文系一直致力于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多渠道探索民办高校培养中文学生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著, 《语文教学法的性质观和水平观》, 《高教研究》1987年第四期。

[2]、朱绍禹著, 《中国语文教育概说》,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上一篇:暑期大学生需警惕求职陷阱下一篇:在党校开班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