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4-05-07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研的指令,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调研课题,笔者有针对性的深入湘潭县农村开展调研,并运用湘潭县县委基层办、县委政研室和湘潭县政府经研室的相关调研成果,形成了综合性调研报告。调查结果表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笔者以为要做好做活五个方面的文章:

一、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二、生活富裕 用产业化的布局 实现社会重建--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三、乡风文明 用市场化的思维 实现制度重建--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四、村容整洁用城镇化战略 实现生态重建--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五、管理民主 用科技化的手段 实现文化重建--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 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一、乡村债务结构分析

~~县乡村两级负债总额为55161.99万元,其中乡一级负债42586.33万元,村一级负债12575.66万元,其债务结构如下:

按成因划分:A、地方上项目、办企业,造成决策失误或因管理、市场原因亏损形成的债务14992.45万元(其中乡级13814.10万元、村级1178.35万元)占27.18%。B、办福利事业、“普九”、乡镇医院和村办福利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5853.77万元(其中乡级4819.21万元。村级

1034.56万元),占10.61%。C、民间高息借贷、完成各种上交任务,因本金、利息形成的村级债务3599.48万元(其中乡级2484.72万元、村级1114.76万元),占6.53%。D、如通乡镇油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4922.01万元(其中乡级3070.66万元、村级1851.35万元),占8.92%。E、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干部因素形成的历史性债务1335.54万元(其中乡级968.14万元、村级367.4万元),占2.42%。F、农户欠交税费,逐年欠款而增加形成的集体债务10640.2万元(其中乡级4659.72万元、村级5980.48万元),占19.29%。H、其它原因形成的债务13818.54万元(其中乡级12769.78万元、村级1048.76万元),占25.05%。

按债权人划分:A、欠银行、农村信用社、基金会及其他金融机构20131.79万元(其中乡级17614.46万元、村级2517.33万元),占36.49%。B、欠乡村工程业主3418.82万元(其中乡级2755.70万元、村级663.12万元),占6.2%。C、欠乡村干部7682.6万元(其中乡干部5769.09万元、村干部1913.51万元),占13.93%。D、欠乡村教师2518.4万元(其中乡级2452.30万元、村级66.1万元),占4.57%。E、欠民间个人2568.06万元(其中乡级l537.07万元、村级1030.99万元),占4.66%。F、欠其他经济组织10881.74万元(其中乡级6049.24万元、村级4832.50万元),占19.7%。H、欠其他债权人7960.58万元(其中乡级6408.47万元、村级1552.11万元),占14.42%。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1、财源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乡、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村集体不再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和经济收入的支配权,“五统三提”、农业税附加等乡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大多数被取消,预算外收入锐减,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被逐渐抽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缺乏、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每个乡镇每年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企业管理费收入顿时化为乌有;1988-1993年,国家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留成比例较高,理财自主权较大,财政状况相对宽裕,而94年以后实行的分税制,地方的独享税种只有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额税种,而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只分享25%、40%,地方财源严重“缩水”。

2、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由于机构雍肿,队伍膨胀,乡村二级的工资、误工补贴,办公费、交通费等基本支出使乡村不堪重负,政策性增资只能“挂空档”。旱涝灾害、山林火灾、矿山事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不可预算费用,使原本拮据的乡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3、财源流失严重。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财产被一分而尽;撤区并乡、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情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税收不能按国家政策足额征收;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费收缴缺口大,尾欠收缴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完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贷垫交;成立于1994年的农村基金会、互储会,一开始就以高息和分红疯狂吸收存款,违规大额放贷,直接威胁金融秩序,99年国家下令强行关闭时,乡镇财政向国家举债1.181亿元兑付农民存款,农村“两会”清收不仅使县、乡、村支付了巨额的清收成本,还承担了1368万元的利息债务,至今还有9000多万元的不良贷款没有收回,4、盲目性建设投资强力扩张。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企不分,政府办企业、政府为企业担保贷款,使乡镇不得不花巨资为企业亏损买单,为企业偿还不良贷款本息;各种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使乡村债务陡增;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发展新的生产经营项目,并和农民签订保产保利合同,项目失败后,政府不得不替农民交纳巨额学费。

5、预算约束力不强,挥霍浪费严重。乡镇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往往是一个形式,乡镇的财政支出一是拆东墙,补西墙,毫无预算可言。二是乡镇财政支出往往是书记、乡镇长说了算,管他预算不预算,支出决策不仅脱离预算而且基本上没有民主可言、更不要说财务制度了。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乡级财务账性违规违纪支出现象较为普遍,有限的乡村财力“跑、冒、滴、漏”严重,乡村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四是乡镇主要领导异动频繁(平均任期2年左右),在领导的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大多是过日子、守摊子、找路子,希望早日脱离“苦海”,支出的随意性也就被无限放大。五是村一级的支出就更没有计划了,“到手就是财、今朝有钱今朝用,管他明天怎么过”,是大多数村干部的理财之道。

在现行的乡村绩效考核机制中,数字化强制性硬指标不少,唯独没有行政成本的考核指标,乡村干部在行政过程中,没有成本意识,从客观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个别乡村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声誉,不惜花公款制造虚假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在乡村财力日益拮据的状况下,办公费、交通费、通信费、公务接待费却节节攀升,大吃大喝俨然成风,公费请客送礼愈演愈烈。在公款消费上讲排场、讲档次、互相攀比,债务包袱越背越重,群众怨声载道。

三、乡村债务影响分析

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20-30%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湘潭县的干部工资只有~~市的1/

2、长沙市的1/3,并且还不能按时发放。乡村干部为垫交税费、垫付工作经费,每人手里攥着几千元、上万元乃至10多万元的“白条”,兑付遥遥无期,乡村千部人心涣散、意志消沉;面对存量和增量均严重不足且强制带病超负荷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社会事业公益设施,乡村二级无力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的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和教育经费被乡村挪用已习以为常,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乡村二级运转困难,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3,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额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欠乡村干部的工资和公款私垫费用,对外,大到欠金融机构贷款、施工单位工程款,小到欠水电费、运费、餐费、办公用品费,而且在目前状况下,乡村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应对之策,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债主为了早日拿回欠款,无奈之下,只能无休止地纠缠乡村干部,围堵干部家门和乡村驻地、封堵学校大门、强行搬走农具和办公用品,搞得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

难题之二: 农民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

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

税费改革前的2001年,~~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28404509元、农业特产税5160000元、生猪屠宰税1352700元、乡统筹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负担98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108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30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2002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三提”,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2002年和2003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30元/亩。

2004年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3304万元,人平负担31.98元,亩平负担35.30元,较2001年下降67.42%。2005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6046.4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2003-2004年,~~县共减免农业税10116.4万元,得到了上级财政等额专项转移支付。2002-2004年,~~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2163.7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2004年,~~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补资金1544.4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2514.4万元,人均增收24.51元。

二,2000~2004年~~县农民收入情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5年内增加1037元,增长39.2%,年均递增8.62%。

2000—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2000年较1999年增长3.97%,2001年较20001年增长5.3%,2002年较2001年增长5.7%,2003年较2002年增长7.5%,2004年较2003年增长16.3%)。5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

8.62%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6.17,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较2003年增加516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5.3个百分点。若没有2004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8.62%的年均增速。5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60.78%,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58—2.5%之间;工资性收入占36.19%,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34.3~38.9%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0.87%、2.16%。湘潭县2004年农业总产值44.3亿元,农业增加值25.2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87.4万亩,粮食总产量85.72万吨,出栏牲猪234.49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8.5%、17.3%、14.7%、8.4%、16.3%。以上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支农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期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2004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其依附的载休,广大农民群众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良补给了农民一条稳定的政策性增收渠道,减负和增收使农民在长期的“高负低收”的恶性循环下解脱出来。

3、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2000~2004年为例,年均增速仅8.62%,其中,2000年较1999年仅增长3.97%,2001年增长5.3%,2002年增长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0~2003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4、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2003年,我们调查了8个乡镇20个村50户农户的收入情况,户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17户,占34%;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26户,占52%;年收入1000~5000元的5户,占10%;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2户,占4%。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了10多年的家庭经营后,农村生产力、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至,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格局、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出现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进入“休眠期”。2004年的增产、增收、增效缘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的引扶效应和市场的刺激效应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至,要保持2004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已属不易,要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2004年,农作物产量和价格也接近峰值,依靠提高单产和市场涨价增收显然“内存”严重不足。在世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不断集中、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垄断性经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巨额补内贴并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设置绿色壁垒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2004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进入鸡年,农产品价格就遭遇“寒潮”,首先是稻谷价格比2004年下跌5~8元/50kg,接着是4月下旬~5月下旬的牲猪价格直线下跌,良杂猪由去年的10.2元/kg跌至8.4元/kg,良良猪由去年的11元/kg跌至8.4元/kg,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低价运行后,牲猪价格才触底反弹,小幅上扬,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4年的价格水平。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民收入的“创业板”。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建筑业、制造业等对农民工需求大的产业增长强劲,民工外出务工寻找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估计在近几年,工资性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务经济也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共有农村劳动力42亿,农业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只有1.7亿,尚有3.1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镇下岗失业工人和新增就业人员,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二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三是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型务工人员的薪金待遇会越来越低。四是湘潭县的劳务经济至今是一种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劳务输出市场。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士流失、生态失衡、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气候的反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民增收的风险系数也就不断放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农民死抱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不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浪转机制难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作田、养猪、打工不可能使农民收入出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

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的“晴雨表”,农资价格又是农业的“风向标”,农民对“二价”只能无条件的被动接受,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今天以来,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农资价格却一路飚升,尿素零售价(下同)1950元/吨,同比(下同)上涨14.9%;钾肥2200元/吨,上涨29.4%;碳胺540元/吨,上涨17.4%;复合肥1050元/吨,上涨32.9%;种子9元/kg,上涨28.6%;农地膜14元/kg,上涨4%;抛秧盘0.65元/块,上涨160%;农药的平均涨幅也在20%以上。因农资涨价,农民种田成本增加50元以上/亩。按2004年湘潭县“二补一免”55.72元/人计算,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被农资涨价全额抵消。

受煤、电、油、运紧张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原因。但透过涨价现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有转机和起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或是忽略不计,或是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进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全然不和,涨不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全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面之词。三是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国家的行业政策优惠,一方面叫苦不迭,大呼亏本经营,一次又一次提高农资市场价格,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难题之三:村镇规划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二、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难题之四:投入机制问题

1,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原因之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原因之三:乡镇机构雍肿,干部队伍庞大。

表现之四:乡村两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原因之五:党群关系疏离、干群关系紧张。

原因之六: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劳务输出引发社会问题

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篇2: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幸福村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形式:走访幸福村村民及村委干部

实践实践以及地点:2011年2月,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

实践意义: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关于新农村的建设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了解幸福村作为新农村示范村的良好政策和政策的执行力度,给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提高全社会新农村建设水平。

一、背景资料

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位于县城南郊,万佛湖下游,马安公路穿村而过,全村4.2平方公里,3200人,可耕面积2200亩。人均七分地,是半丘陵半平原的行政村。一九九二年成立党总支、幸福农工商总公司,与村委会形成了“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的新格局。目前,拥有集体产权企业11家,08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幸福村是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全省百佳生态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全省村镇建设“十佳村”。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幸福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全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规划成“四区”,以实现“八化”目标。四区:现代农业精品区、个体私营工业区、乡村旅游度假区、现代农民住宅区;八化:农村城镇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康居化、环境优美化、农业产业化、道路网络化、通讯现代化、管理民主化。特别是在村庄整治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幸福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实践经历

2011年2月13日,笔者来到新农村示范村幸福村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希望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示范和指导。一进村,一条整洁而宽大的水泥大道便印入眼帘,道路两旁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整洁而美观,不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一目了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接着笔者沿途进行了走访调查,采访了几位村民。

鉴于当前全国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拆房难”以及“强拆房”的现象,笔者对幸福村的一栋栋整洁美观的新农村建设房充满了好奇,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访问调查。村民吴叔叔告诉我,幸福村由于面积比较大,旧的村址大部分位于村的南边,村里为了建设新农村拆除一批老房在村北新建了一大批新的楼房,新房建好后旧房立即拆除、复耕,村民集体搬迁,通过村里的补贴大家一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由于该村村委工作落实,补贴到位,群众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因此该村的村民都表示乐意拆除旧房,因此并不存在“拆房难”的现象。另外,吴叔叔还透露说村里的农田都集体承包了出去,村民们不用亲自下田劳作,而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胡奶奶一家由于常年外出打工,在村里居住的时间甚少,但胡奶奶表示能明显地感受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老人家为此感到开心。胡奶奶还告诉我村里通了公交车,直达县城,方便快捷又省钱,而且供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搭乘。胡奶奶的儿子胡叔叔在一边表示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很给力,村民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真正感到了“幸福”。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中重要的一项,在幸福村的村头,笔者也看到了张贴的大幅民主建设流程图,关于民主建设的执行状况笔者也进行了调查。戴叔叔是一名人民教师,他告诉我村里的民主工作做得不错,村民们通过民主选举推举出了自己心目中满意的村委会干部,真正做到了“话由群众讲,家由群众当,事由群众办”。除此之外,村里还广开言路,就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及具体实施步骤征求村民的意见,使得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更能体现群众意愿,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广和展开。

戴叔叔的邻居周阿姨表示村里还办起了养老院,并加固小学教学楼,积极发

展教育事业及福利事业,将实惠带给广大的村民朋友们,并积极把大官塘(坐落在该村的一口塘)打造成农业观光、休闲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王大爷说村民还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补贴优惠政策,例如农田保障、植树保障、医疗保险等等,村民看病方便了很多也省去了许多冤枉钱,不像从前村民看病还要到很远的镇上医院,而且没有医疗保险卡昂贵的医疗费用也让很多村民望而却步,但现在大爷表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很满意,不由得感叹起党的政策好了。沈阿姨是浙江人,不远千里来到安徽幸福村承包土地种植草莓,沈阿姨的身后是一大片的草莓大棚,阿姨说这儿的土壤肥沃,气候也适宜,年年草莓的收成都很不错,并表示来年还将继续在这儿承包土地种植草莓。

随后笔者来到了幸福村村委办公室,办公室里的周文书详细地给我介绍了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状况。周文书说幸福村的建设目标是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旅游观光有“新亮点”、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方面:

(一)、产业布局:

1、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对全村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基本上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庄成片,大大改善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条件。

2、农业种植实施三个“一”工程:一是一千亩香稻种植示范区、二是一千亩的稻田龙虾养殖区、三是一千亩农业精品区。实践证明,幸福村所创办的土地流转的新路子符合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符合农民的心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3、注重农业品牌建设:2003年注册的“幸福村”牌香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产品供不应求。为发展生态农业,搞好示范、引导、服务,2000年,村里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免费为群众提供政策、市场、人才等信息服务。

4、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规划形成“一带一片”。建立生态林带,防止水土流失;关闭窑厂,低处复垦,高处种林,形成一个生态片。

(二)、基础设施:

1、道路水利:近三年修通了10.5公里的环村水泥路中心大道和长河水泥路;2000米得中心排灌渠和800米得沿河支渠改造、截弯取直,为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夯实了基础。

2、公共设施:创办敬老院,发放生活补助;抓好“农家书屋”工程;组建农民文艺宣传队;村里拿出一定的资金,开通了有线电视,接通了自来水;新建了一流的花园式小学和标准化卫生室。

3、农民培训:幸福村重视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适时请农业专家来村上农业技术课,以“农组示范基地”为现场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周文书的介绍详细而简约,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幸福村新农村建设的给力政策和给力力度,周文书还表示尽管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村里的农田整改仍在进行中,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村里的资金还不够宽裕,无法进一步展开更深的工作等。但周文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果。

三、实践感言

通过这次走访幸福村,笔者获得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

1、一切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切实考虑农民利益,给予农民补贴和优惠;

2、规划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整改农田;

3、创办一批小型企业,吸纳村民进厂打工,将农民的收益最大化;

4、建设基础设施,方便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5、加强民主建设,由村民当家作主,提高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幸福村作为安徽省新农村示范村,其经验具有很大的指导性意义,对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希望其他地区能够借鉴幸福村的成功经验努力把本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做好,并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一些困难,努力建成美好新家园,共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

篇3: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06年4月14日, 河池市金城江区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议并举办了培训班, 拉开了河池市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 这也是河池市11个县市 (区) 首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开班。河池市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今4年余, 其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那些问题?笔者为此进行了调研。

1 示范点基本情况与主要建设内容

2006年, 金城江区计划办好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 其中与市联办位于金城江区的东江镇东江社区街一组、河池镇大卢村长好屯、河池镇枫木村纳贡屯、朝觉村外銮屯、平桥村白崖屯5个点。自办拔贡镇坡降社区小坡屯、侧岭乡侧岭社区洞情屯、山脚屯、长老乡板庆村板庆屯、六甲镇旦洞村旦内屯5个点。建设之前各点基本情况见表1、表2。

注:此表数据为2005年末统计数据。

示范点建设主要内容①市、区合建。示范点整体搬迁、建新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农业开发等。计划总投资2773.94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1960.04万元, 农民自筹813.9万元。②金城江区自建。建新房、旧房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农业开发等。计划总投资5168.8万元。

2 示范点工作进展

2.1 编制完成建设规划

一是编制完成各试点总体规划。按程序审定确立10个试点《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规划》。总体规划明确制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多项工作指标, 确立了2007~2010年需要达到的目标。区直有关部门、乡镇、示范村 (屯) 相应制定了具体规划。二是编制完成了村庄整体建设规划。

2.2 试点村屯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改善

通过“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部门帮扶为辅助”的多渠道筹资, 共筹集资金243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市级试点投入1967.79万元。各试点村 (屯) 道路新建、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目前, 10个试点村现已完成重建215户和改造41户, 硬化进屯道路7000 m, 屯内路4000 m, 总投资10万元的码头一座, 建成8处饮水工程, 已受益群众551户2526人 (含非示范点) , 建成沼气池41座、篮球场5个、文化室8个, 完成259户电网改造, 试点村屯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观。

2.3 农业初具规模, 产业支撑凸显

2009年, 共投入产业扶助资金达161万元, 发展甘蔗49.33 hm2、桑蚕69.73 hm2、蔬菜28.67 hm2和水果131.33 hm2, ;同时生猪出栏2300头, 水产养鱼4.40 hm2。甘蔗已成为各试点农民增收最亮点, 2008/2009年榨季进厂原蔗达4000 t, 甘蔗产值110万元, 仅此一项, 试点村屯群众人均纯收入440元。各试点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24.7万元, 比上年增10%, 农民人均收入3528元, 比上年增12%。小坡新村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侧岭新村和山脚新村的水果产业已打响品牌。特别是洞情新村, 过去, 是个行路难、饮水难的偏僻、贫困的小山村, 人均年收入仅仅600多元。 经过几年大力发展水果种植, 2009年, 水果面积达75 hm2, 人均水果面积6067 m2, 水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06年以来, 金城江区先后在洞情新村举办4届“桃花节”, 每年“桃花节”到洞情游玩的游客达到六七万人。2008年, 洞情新村获自治区有关部门授予“农业旅游基地”称号。

2.4 搭建科技入户平台, 农民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金城江区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技术、智力优势, 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构建多元化、结构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农民培训体系, 同时建立“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方式, 全力展开提升农民科技素质行动。采取集中培训、分片培训、送学上门等多种形式, 进行菜单式培训, 真正做到了农村党员和群众“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几年来, 共举办甘蔗种植、种桑养蚕、无公害蔬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培训, 受训达5000多人次, 其中市区联建点开展培训31期, 赠送书籍10000多册, 发放科技明白纸10000多份、光碟2000多张。 旦内新村、纳贡新村、小坡新村、洞情新村等试点建立了农民读书屋, 配置了彩电、DVD等电教设备, 共投入6万多元购买科技书籍、光盘, 每个读书屋藏书5000~8000册。

2.5 试点村屯生活环境改善, 村容面貌一新

一是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 农村环境变整洁。在旦内新村建成了绿化休闲带, 并添置了价值5万多元的健身娱乐设施。在各村组建了清洁卫生队伍, 制定了《村规民约》、《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逐步规范农民日常生活习惯, 倡导清洁文明生产生活行为。实施厕所改造和卫生室建设, 计划改造卫生厕所313个、卫生室1个, 已竣工176个。

二是实施了生态能源工程。规划建设108座沼气池, 已投入6.15万元, 建成41座, 其中5个市区联建点完成26座。加上以电代柴及使用液化气的农户326户, 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已占70%。

三是实施新居建设, 建造统一规划、样式美观的新居。规划民房重建9个点489户, 民房改造2个点54户, 已完成重建215户和改造41户。旦内新村过去建房无章、村道泥泞、住家无厕、禽畜无圈, 村民一直居住在松动欲坠的山体岩石下。2006~2007年, 利用广东帮扶和群众集资, 25户居民已全部搬入别墅式的新居, 户均居住面积达240 m2。每家每户都能收看闭路电视和收听广播, 饮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此外, 村里还建有篮球场、戏台、文化长廊, 绿化面积达2800 m2, 成了小有名气的民族生态文化村。

2.6 塑造文明生活, 全面推开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了文化队伍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几年来, 共组织龙狮、篮球、拔河、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20多场, 参加群众上千人。

二是加快文娱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业余生活。重点加快文化室、体育场、图书室等文娱设施建设, 在几个试点屯建成文化墙、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三是实施了“文明意识提升”工程, 树立文明新风。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村务公开栏、宣传画等进行宣传, 提高村民文明意识、生态意识。

3 示范点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领导重视, 认识到位

市、区主要领导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多次深入新农村建设试点现场视察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 分析研究存在问题, 重点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明确了区四家班子领导具体联系各试点村屯, 承担新农村建设领导责任。通过强化措施, 加强领导, 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些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3.2 发动深入、宣传到位, 分类建设, 措施到位

通过加大群众思想工作力度, 树立群众主体意识, 深入广泛地发动广大群众投入建设, 积极调动群众自主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

金诚江区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自开展以来, 一直受困于资金短缺问题。为此,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创新工作思路,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问题。如东江新村、纳贡新村两个试点通过招商引资, 引来工程队垫资承包新居建设项目, 使新居工程得以开工。五圩镇党委、政府为解决外銮、白崖两个试点资金不足问题, 与材料供应商和运输方协议赊销物资、运输费用, 力保基建项目进展不受资金问题影响。

3.3 对口帮扶, 联系到位

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分别有市、区各相关单位联系、对口帮扶, 他们无论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均给予了新农村建设点极大的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东莞市作为河池市对口帮扶单位, 在资金方面, 对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更是帮助极大, 功不可没。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示范点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发展后续无力等问题。

资金匮乏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80%是贫困山区村, 没有产业支撑, 农民收入普遍低下, 单靠农民本身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金城江区自从撤市设区后, 财力骤减, 没有过多的财力支持。“大河无水小河干”, 区对口帮扶 、联系单位当然也就“捉襟见肘”, 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自身存在“先天不足”。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 有的是属于地质灾害或被征地需要整体搬迁, 这类存在选址、征地困难,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等客观因素, 如外銮、长好、纳贡、东江、旦内等。有的是因为国家政策原因, 周边不许开石场或石场停产整顿, 所需石料要到很远地方拉, 增加了成本, 影响了建设, 如外銮、白崖、长好和纳贡4个试点。

新政策与旧观念的“碰撞”。因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号召、政府发动的, 不排除有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 自主性不高;同时, 按照“整齐化一”的建房方式, 难免与讲究“风水”的习俗相“碰撞”, 得不到群众认可。从某一方面说, “生活的舒适程度影响一个人的处世态度”。对于刚解决温饱或基本解决温饱的人来说, 要他们十分热情关心公益事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也是一块比较难啃的“骨头”。

前期准备工作“滞后”。规划及方案、预算不够细致, 个别方面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 导致在实际建设中无法实施, 一改再改, 影响了建设进度。如东江试点开挖宅基地费用原估算每户5000~7000元, 实际测量出现部分地块地基有超深现象, 平均每户地基开挖费用增至15000元, 群众难以接受。

4.2 我国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 也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当前,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在扩大, 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 资源要素、传统体制、思维惯性等多种深层次因素制约城乡协调发展, 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长期制约“三农”内外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或进一步加重, 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从“三农”内部看, 面临“三个难度加大”:一是现有基数高、基础设施弱,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二是就业压力大、务农效益低,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投入需求大、国家、地方财力紧, 保持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从“三农”发展的环境看, 面临“三个不确定性”:一是宏观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二是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三是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新生事物, 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何把稳机遇, 加快建设步伐, 任重而道远。

5 对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1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立足当地实际, 加大对产业扶持力度, 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夯实新农村经济基础, 加快生产发展。如长好新村以物流、特色蔬菜为主导产业;纳贡新村以种桑养蚕和林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旦内新村以民俗旅游、餐饮业和养鱼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外銮新村、白崖新村、板庆新村以发展种桑养蚕业、甘蔗为主;东江新村以发展城市近郊经济为主;小坡新村扩大发展无公害蔬菜;洞情新村、山脚新村扩大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及观光农业等。力求每个新村的每户家庭都有1~2个能够稳定增收的产业。

如洞情新村的吉昌良农户。1997年, 吉昌良带头种植水果。现在家里2.33 hm2旱田、旱地全部种上水果, 其中桃0.4 hm2, 全部进入挂果期;梨1.93 hm2, 有0.93 hm2进入挂果期;为水果生产专业户。2008年家庭纯收入4万元, 其中与水果相关的收入占95%以上。2009年因气候原因, 水果挂果不佳, 收入1.9万元。对他家来说, 种果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 打小工只是补贴家用。2008~2009年村里举办“桃花节”, 他家接待游客纯收入2008年8千元、2009年9千元。

5.2 围绕农业优势产业, 培育新型农民

一是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要指导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 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并尝试向农民开放, 逐步改善农民长期接受教育的条件。继续巩固农民培训工程, 加大青年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力度, 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二是要拓宽宣传教育渠道。紧密结合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村村通广播电视等有利条件, 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传播文化宣传产品,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5.3加强群众思想工作和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觉悟, 讲清讲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统一思想,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克服“等、靠、要”思想, 把自已的家园建设好。

不断增强领导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教育村民遵纪守法, 安居乐业, 把经济建设好, 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

5.4加大资金投入, 找准政策与风俗的“切入点”

继续争取上级和帮扶单位的支持, 多渠道筹措资金, 以农民为主体, 继续保持“五助”的资金投入机制 (即向上求助、政府帮助、部门支助、社会捐助、农民自助)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广泛、内涵深刻, 并不单单是住房“整齐划一”, 在建房方面, 如何在传统的“风水”习惯与政策要求中找到最佳“切入点”, 将会极大地激发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的积极性。

5.5选好示范点, 使之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篇4: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在支农惠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合理调控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江西、湖南、四川等主产省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5年,四川省通过制定并实施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合理引导市场粮价回升,按该省当年商品粮销售量计算,使农民增加收入近40亿元。广西自治区柳州、来宾、河池等产糖县实施糖蔗价格联动,将甘蔗收购价格从首付价每吨230元提高到280元。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还把送价格信息下乡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太原市小店区免费赠送《价格简报》和涉农价格期刊,在乡村设立物价信息员,及时将农产品价格信息送到农民手中。各地农村价格监管站利用办黑板报、出专栏等形式,在当地场镇显著位置公告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价格信息和市场行情。

(二)控制农资价格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广西、湖南两省(区)对省产尿素、磷酸二铵实行政府指导价,对其他化肥、农膜、农药等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对化肥批发零售实行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控制,保持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重庆市于2005年对化肥生产、流通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对不据实结算运杂费、擅自提高销售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了农民利益。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向化肥大中型生产企业派驻价格监察员,架起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之间的桥梁,使化肥价格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全省农民因此减少支出约2亿元。

(三)清理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经过清理整顿,吉林、辽宁两省已经基本上没有专门针对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河北省2005年取消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费等11项不合理收费,降低了畜产品检疫等4项收费标准,年可减轻农民负担900万元。山西省取消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等10项收费,免收水土流失防治费等9项收费,降低了农机监理费等3项收费。宁夏自治区近年共取消涉农收费项目25项,免收8项。各地积极推行城乡居民用电同价。辽宁省海城市农村居民用电价格为每千瓦时0.45元,比同价前下降0.5元左右;福建省建阳市农民用电每千瓦时由1元降为0.458元;江西兴国县农民用电每千瓦时由1—2元降为0.59元。成都市2005年查处涉农价格案件150余件,查处金额280万元,退还农民234万元;通过制定《农村配送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规定药品配送企业的配送价格加价率不得超过6%,使全市农村药品价格平均降低15%以上,年减轻农民负担约6000万元。

(四)建立农村价格监督服务网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各地普遍实行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山西省将2005年定为“收费公示年”,加大推行收费公示的力度;湖南省共设立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栏(牌)4.9万多块;宁夏自治区免费向农户发放收费“明白卡”,增强了农民抵制乱收费的能力。成都市金牛区组织实施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阳光工程”,统一制作、统一安装涉农收费公示栏,公示内容每季度更换一次,做到了“公示广、看得清、留得住”。各地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四川省建立了与乡镇物价监督员、联络员定期联系制度;仁寿县开展12358举报电话送下乡活动,将价格举报网延伸至全县15个区、110个乡镇、1102个行政村,加大农村价格监督力度,对维护群众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农村价格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部分价格和收费政策还不尽完善

一是部分地区农村电价偏高。四川省眉山市反映,农村用电中的非居民照明、商业、工业电价尚未实现城乡同价,农村电价明显高于城市,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重庆、湖南、广西等地反映,部分偏远农村电网尚未进行改造,电价水平在每千瓦时1元以上,甚至更高。重庆江津市农民反映,当地电力部门对参加电网补改的农户多收材料费500元(原来收材料费200元,现在收700元)。二是农用车养路费征收标准不合理。农民认为,农用车主要从事田间作业,却与城市机动车按同样标准缴纳养路费,很不公平。四川省乐山市过去对农用车、拖拉机一年按6—7个月缴纳养路费,现在改按12个月计缴,增加了农民负担。三是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太原市小店区大村反映,该村被征地165亩,补偿费每亩仅1.3万元,而同一地区城建用地市场价要高出几十倍。宁夏宁武县临河镇的征地补偿费标准仅为每亩8000元,相当于当地一个农民2年多的纯收入。四是存在多头收费现象。四川省反映,生猪饲养、屠宰销售过程的收费仍多达14项,涉及8个部门,各种税费累计高达70—110元/头,扣除成本后,农民养猪基本没有收益。湖南、广西等地农民反映,一些主管部门向农民经营的小企业、小超市甚至小卖店强制收取各种会费,包括个体工商会费、农村工商企业协会会费、特种行业协会会费等。技术监督部门收取质检费、卫生部门收取检验费等,在收取标准上没有区别城市与农村,农村小企业感到难以承受。

(二)一些影响价格形成的体制和机制性因素仍未消除

当前农民反映最为强烈的仍然是“看病贵”和“读书贵”等问题,农村因病致贫、因学返贫现象还比较严重。河北藁城县系井村反映,全村约800户,目前因病返贫的有10余户。这些问题实质上是体制机制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政府投入不足等因素带来的结果。在医药不分、以药补医的体制下,药品价格仍然存在虚高现象,超出了大多数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四川省雅安市反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减轻农民就医负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门槛费”偏高,可报销比例过低,农民不甚满意。宁夏自治区吴忠市上桥乡花寺村四组马瑞华老人因病住院,支付医药费6727.21元,仅报销了935.7元,占总费用的13.9%。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数农民仍然望医兴叹,“小病挺,大病挨,不行才往医院抬”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农民对免除或逐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非常欢迎,但对高中和大学收费意见很大。江西省吉安县农民反映,当地高中生每学年学杂费一般在2000元以上,加上食宿费,三年高中开支超过20000元;高等院校一年的学杂费大多在5000元以上,加上食宿费用,往往超过一些普通农民家庭的全年纯收入。农民反映,他们收到孩子上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忧的是巨额学费从哪里来。

(三)农村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价格矛盾和问题

除前述问题外,当前农村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价格和收费问题: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民种粮收益下降。2004年、2005年全国化肥销售价格均比上年平均上涨12.8%,同期粮食价格涨幅不大。据测算,河北省2005年小麦、玉米每亩净利润分别为146元、158元,比2004年的198元、192元分别下降27%、18%。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农民反映,当地种子公司通过直销或经销代销等方式,逃避价格主管部门的管制,使当地玉米种子价格2005年从每公斤2元上涨到5元。二是农业用水价格矛盾突出。南方地区农业用水简单按田亩收费,农民用多用少、用与不用都一样,造成苦乐不均;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水费负担。北方缺水地区存在两种情况:部分地区反映农业用水负担较重,宁夏灵武县临河镇农民反映,当地一般自流灌溉种植用水支出为每亩地40—50元;部分地区则存在农村用水收费过低的问题,本次调查涉及的山西、河北的10多个乡镇中,农民用水基本由集体出资,少数村向农民每年每人收取10元钱的水费,尚不够抽水的电费支出。三是农村公益事业收费过高。各地普遍反映农村殡葬收费过高,“死不起人”。四川省南部县火葬费用高达1790元,而且强制服务、垄断经营现象严重。福建省松溪县殡仪馆火化费用一般在1200元以上,购买墓地费用最低在3500元以上。一些农民对有线电视收费意见较大。山西省清徐县北录村反映,当地有线电视初装费约为600元,每月还要交12元的收视费;四川省达州市农村有线电视入网费为500—680元,收视费为每月13元;乐山、眉山等地农村有线电视收视费每月18元,比许多大城市的收费水平还高。此外,部分地区农民反映了工商管理部门乱收费、电话月租费不合理等问题。

(四)部分地方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物价系统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还存在一些与建设新农村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过于简单。以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进而忽视了运用价格政策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的任务;二是存在畏难情绪。少数同志认为,当前价格工作机构不健全、体系不完善、队伍不稳定,因而在新农村建设中难有作为,存在一些畏难情绪。三是工作中存在明显的缺位和不到位现象。“缺位”主要表现在价格服务方面,不少农民反映对价格政策不甚了解,也得不到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特别是对各种乱收费、乱涨价的查处不到位,使农民的合法价格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三、价格主管部门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几点意见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搞好服务”,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加强和改进粮食、化肥价格调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要加强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努力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积极探索建立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粮食价格综合补贴制度,稳定农民种粮预期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认真落实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化肥运输的价格优惠政策,坚决纠正和查处擅自提高价格、变相取消优惠的行为;加强化肥等农资价格监管,继续对化肥出厂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对批发和零售环节实行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或采取最高限价等形式进行控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完善农村水、电、运、住等价格政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加强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管理,逐步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促进农村节约用水,减轻农民水费负担。在进一步改造农村电网的基础上,降低农村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商业用电价格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各类用电与城市同价,以减轻农村电费负担,增强乡镇企业产品竞争力;降低农村中小学用电价格,继续对农业生产用电实行较低的价格,并保持相对稳定。加强对农村客运价格管理,按照既有利于调动运输企业积极性,又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客运价格水平;取消向农村客运收取的客运附加费,降低农村客运运营成本,缓解农民“行路难”问题。进一步规范农民建房收费,除依法颁发的证照可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外,取消涉及农民建房的其他收费,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农民接受建房咨询、设计等服务并收取费用;统一规划建设农民生活用房,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创造有利的价格环境。

(三)认真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价格和收费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加强农村医药价格管理,缓解农民看病贵问题。配合农村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医药价格监管体系;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整顿农村医疗服务收费,支持农村平价药店经营,切实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二是规范农村教育收费,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全面清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取消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西部地区寄宿制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从严控制择校生招生比例和录取分数,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建立高校成本调查审核制度,规范校内服务收费;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坚决制止以改制为名行乱收费之实的行为。三是对涉农收费进行专项治理。重点对农民反映强烈的殡葬服务收费、有线电视收费、农村电话收费、工商管理收费等进行治理,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严禁强制农民参加各种有偿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并收取费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四)加强涉农收费管理,严禁出台专门针对农民的收费项目

对过去出台的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要一律废止;对保留的涉农收费项目,要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出台专门针对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不得提高专门针对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加强对涉农服务性收费的管理,严禁有关部门强制农民参加各种协会并收取会费;严禁强制农民接受有偿服务。

(五)巩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公示制度的作用。针对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措施。在全面清理涉农收费,改进公示形式,完善公示范围、公示内容的基础上,健全配套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巩固公示成果,确保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六)整合价格工作资源,提高农村价格监管服务水平

篇5: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两市(昭通、曲靖)、两县(会泽、巧家)、五乡镇(炉房、大桥、迤车、老店、崇溪)结合部,俗有巧家“

东南大门”之称。最高海拔老黑箐梁子3202米,最低海拔木桥虫源2080米。国土面积29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48500亩,森林履盖率达48%。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2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139户33027人,其中农业人口31313人,居住着汉、彝、苗等五个民族。2007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814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956万元。全镇种植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经济作物主产油菜籽,绿肥籽。2006年和2007年该镇分别在小米地村新房子自然村和**村新湾自然村建设卫生文明村示范点及特色产业村示范点各一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设点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产业基础得到夯实。

同时,自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该镇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点7个,修建村卫生室2个,新修进村公路23公里及客运站1个,建立仔猪基地2个,生猪养殖小区2个,扶持培养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900户,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各个指导员的调查走访,虽然该镇在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条件产,水利化程度低下,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村位居首位,分别为1946.2万元、2134元,而木桥村位居未位,仅645.8万元和104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相关3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2倍多,导致了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太大。并且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生产属粗放式的,加工能力低,缺乏产业化经营。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都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2007年,我镇农业人口31313人,劳动力资源19333人,劳动力转移7000人,转移部分初中生仅占30%,而小学或以下文化的达65%,未转移部分初中生所占比例仅为15%左右。为此,我镇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文化水平低下,即使转移出去也只能干重活、粗活。农民思想比较保守(来源:好范文 http:///),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8个村都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三、几点建议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调研走访情况,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为民办好事实,解决群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水、电、路的新建与改造,还是民间纠纷的调解;无论是产业的发展,还是诸多纷繁复杂的信访问题;无论是农民的那“一亩三分”地,还是群众碗里的一口粮;无论是一个扶贫点的建设,还是整个集镇的建设,都关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民办好事实事,就发展方面来讲无外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

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就和谐方面来讲无外乎民间纠纷的调解、信访问题的及时处理、社会救济等。每一方面,从大划到小,次生出许许多多,对于农民来讲,也许某一件小事,就能让他火烧眉毛;对一个社或一个村来讲,某一条路的不通或水源的缺少就能阻碍这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民办好事,可大可小,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农民或一个集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勿“勿以细小而不为”,应尽力服务好、做好每一件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小事。

(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面对当前农村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镇、农村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抓好统筹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镇及农村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尽快抓好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肉联厂、淀粉厂、采沙采石场的建设,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五)逐年规划新农村建设,逐年完善新农村建设机制,逐年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有总体规划,但有总体规划还不行,总体规划总是有缺点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带来诸多不便,每年都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完善,每年都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必要的规划,根据其现有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对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巩固提高办法等都要进行逐年修订完善,健全方案制度,严禁强迫百姓违背本意实施大规模的建新拆旧,给百姓增加负担,新农村建设应该根据当地实际,进行逐年规划,逐年建设,逐年推进。

(六)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式,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七)加快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篇6:**乡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投入的逐步加大,我乡农村文化建设也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我乡于2009年完成了国债项目综合文化站建设,新建综合文化站300平方米,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各项配套设备也已陆续到位。但我乡所辖10个中心村(20个自然村)仅一个村有农村文化活动室,其他村的文体队开展活动都是借用庙宇或私人的场地。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我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处,新建农家书屋14家,但由于场地和资金原因,乡集镇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综合文化站的藏书仍来自于农家书屋的实施。

2、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又由于资金的缺乏开展活动的次数也不多。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一次,-1-

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文化活动又逐渐活跃起来,但形式单一,仅有一些歌舞、快板、小品等,难以吸引观众,甚至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也少有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乡农村光纤电视覆盖率达100%,除了打牌外,很难将人们的眼光吸引到文化活动上来,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我县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在乡镇基本都是身兼数职,甚至工作重心都在乡镇的其它工作上,难以做到专干专用。全乡7支文体队,95%的人年龄都在60岁左右,又由于资金原因缺乏培训学习,演艺水平难以提高。全乡各类民间艺人20余人,由于没有资金扶持,多数人由于生活原因外出打工,极个别人也少有时间进行创作,更别说进行交流、学习、提高。

4、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近年来,乡文体事业经费均是由财政转移支付,科教文卫等打捆使用,2005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6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7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8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9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0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2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

5、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2003年机构改革,乡文化站更名为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乡综合文化站的称法,使基层工作者对机构的谁知出现了混乱。由于微薄的财政转移支付,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公益事业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积极性,根本谈不上谋发展。另外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机制,让文化专干在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缺乏必要的工作活力和激情。这一切让基层文化建设停留在喊口号,写报告,做形象地层面上了,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而且当地也没有形成一套包括文化产业运营机制、文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和文化建设效果评估机制等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和体制,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也没有专门一部针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特定法律。文化建设人治化倾向十分严重。

二、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

一是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近年来,乡文化站鼓励乡民间艺人积极进行创作,并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自己演出自己的作品,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我乡新农村建设面貌、党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好人好事等的优秀作品,这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贴近群众的生活,使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吸引了一大批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二是成立协会性质的组织。2007年10月,我乡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首个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万林分会,让七支老年文体队有了自己的组织,并从各队中选举德高望重的队员进行管理,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骨干参与县乡学习,并经常组织开展文艺活动。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1、农村文化需求状况。目前,我乡乃至我县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收入,致使留守农村的群众90%以上为老、幼。除了在校学生,85%以上只有小学文化。农民家庭的文化支出99%为孩子的上学支出,其余为电视光纤费用。

2、存在的困难。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体现中华民族的诚信、中庸、厚道、内向的文化。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市场化过程,人们在市场中更多的是注重市场本身存在的利益,并要以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获取利益,渗透到农村造成的后果就是损人利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个人主义加之农村的保守主义更加会阻碍农村现代化进程。加之电视媒体商业化运作,媒体之间的竞争,都在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各种低俗、媚俗文化迅速大量蔓延,导致了基层文化的恶性膨胀,严重危害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当今打开电视,接近农村、农业、农民的节目少之又少,但是很多东西都和农村社会脱节,致使农民的文化消费与现行的文化生产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电视虽然是农民的心里依赖,在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垃圾文化渗透到基层为一些农民所接受,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自以为是接受了时髦的先进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摒弃了原有的文化心里基础,用市场渗透的文化作为行事准则,摧毁了原有的乡土大地,不伦不类的文化意识形态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不利因素。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改变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除了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外,还需从以下方面努力:

⑴创新理念,借助各种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各地农村都有不少民间艺术人才、民间绝活艺人,由于多种原因,大多面临断层后继无人的状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解决传人问题,并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

二是节俗文化活动。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于民间大众,应充分认识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可能夹杂某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我们要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可以采取政府对传统节俗文化采取资金补助或由政府组织举办节俗文化活动的方式,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使频临消亡的民间节俗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民间文化的健康主流。

(2)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化队伍。

上一篇:长征故事读后感400字下一篇:改变房屋结构的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