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蛋糕教案

2024-05-02

分蛋糕教案(共9篇)

篇1:分蛋糕教案

课题《分蛋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各种造型的蛋糕,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分割方法,把分割后的蛋糕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懂得珍惜同学间的友情。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漂亮独特的蛋糕,并将分割后的蛋糕拼摆成新的画面。教学难点:蛋糕分割后怎样摆成新颖美观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唱《生日快乐歌》

师:“请同学一起告诉我,你们刚才唱得是什么歌啊?” 生:“生日快乐歌”

师:“那这首歌应该在什么时候唱呢?” 生:“过生日的时候。”

师:“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吃什么呀?” 生:“生日蛋糕!” 板书:“蛋糕”

指定2~3名同学说说是谁给他们过生日的?过生日的时候快乐吗?

师:“平时都是家人给我们过生日的,那今天老师想为同学开个生日PRATY,看,我已经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双层奶油蛋糕,先插上蜡烛,再把蜡烛点亮,然后呢?„„闭上眼睛,许下美好的愿望,一起吹灭蜡烛,蜡烛熄灭了,我们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解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完成情境导入)二讲授新课 1.讨论交流

愿望已经许好了,那么在今天的生日会上我们就来做“蛋糕”,分“蛋糕”吧。在做蛋糕之前 请小朋友相互交流一下,你想做个什么样的蛋糕呢?(学生讨论)请3——4名学生描述。.播放课件,带学生参观蛋糕店

师:小朋友想得太好了,蛋糕不但要好吃,还要好看,图案要漂亮,颜色也要鲜艳,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蛋糕店参观一下,叔叔阿姨做得蛋糕都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多媒体)观察他们的形状、色彩、纹饰去欣赏

师:(播放完毕)我们刚才看到这么多生日蛋糕,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请2——3名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蛋糕的样式及其喜欢的理由。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棒,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要抓紧时间设计制作蛋糕,相信小朋友一定能制作出比我们看到的还要漂亮的生日蛋糕。

2.(1)画蛋糕 播放音乐《小厨师》

特别强调画面中的遮挡关系、蛋糕厚度的表现,以及点、线、面的装饰方法和色彩的搭配等。

(评价:速度快、边缘圆滑、“蛋糕”大)装饰“蛋糕”

师:“每个组的“蛋糕”画好了,你觉得蛋糕好看吗?” 分析:漂亮的“蛋糕”多了什么图案?(点、线、面 师:“你还会画什么线?画什么图案?”

.蛋糕上可以画些什么?(小动物、花、还可以写上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请2~3个同学回答。师: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可以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形状可以你自己来设计。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教师巡回指导,帮书有困难的小朋友设计出蛋糕的造型。绘制完毕师:小朋友把蛋糕制作好了,我们可以相互欣赏一下,看看谁制作的蛋糕最漂亮?请几名小朋友评价,教师小结后,让学生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稍加改动。(2)分蛋糕

生日蛋糕画好了,接下来同学们请看老师画的这个蛋糕,并板书第二步“分”。,我设计了示范用剪刀剪和用手撕这两种方法,把蛋糕分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并提醒学生在分割时,为了使后面组合的画面生动些,要注意分割块面的大小形状变化,不要分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块面。(3)摆蛋糕

教师示范把蛋糕分成几块后,引导学生摆蛋糕,并相机板书第三步“摆”。而且,老师这里也有其他班级同学摆好的作品。我们来看看,请看大屏幕。然后指名学生到前面去摆,摆后请大家点评。在摆时教师引导学生尽量摆得漂亮些。

3、作品展评,总结提高。

在此环节中,请全体学生评一评哪个小组的蛋糕摆的最漂亮最特别。之后,老师也做出自己的评价。然后,我们选出最漂亮的蛋糕,评出小小设计之星。

4、拓展

师:“看,老师还带来了一个“蛋糕”呢!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观察回答

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能变成美丽的装饰品,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能动手动脑变废为宝,自己做玩具,和家人、朋友一起做游戏,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

(解析:用废旧物品也能做成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通过欣赏、分析范作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高尚情操。)

5、一分钟舞蹈《幸福拍手歌》

师:“咱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长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感觉幸福吗?”“在今天的生日PRATY里,我们一起做了蛋糕,分了蛋糕,你们快乐吗?”“来,我们一起跳个舞,好吗?看谁,跳得棒!”

(解析:通过音乐和律动将美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

6、收拾与整理

“我们的生日宴会就要结束了,每个组把剩下的蛋糕屑(废纸片)装在垃圾袋里,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桌子地上最干净!”

(解析:保持教室的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篇2:分蛋糕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点:

1、是否能大胆想象,并描绘出新颖的蛋糕。

2、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蛋糕的范画、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会来帮你过生日,那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和吃过什么样造型的蛋糕呢?

三、讲授新课。

心型的、圆形的,三角形的,那么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些形状的蛋糕呢?它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你吃蛋糕时,带着怎样的心情?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范画,介绍蛋糕的种类和作用。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请你来为他们设计一块蛋糕,你想怎样来设计?蛋糕上可以画些什么?(小动物、花、还可以写上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

四、布置作业。

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可以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形状可以你自己来设计。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切蛋糕比赛:

将自己设计的蛋糕分给小组的成员,要求每人分到一块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利用切开的蛋糕重新排列画面,形成新的构图形式。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生日的小主人,可别性急,要吃蛋糕时,先得考考你,大胆切开它,还能变个啥?

六、讲评。

七、小结。

八、课后拓展。

篇3:蛋糕怎样分好

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之初, 关注的重点在把蛋糕做大, 或许无可厚非。只是到了一定阶段, 如果发现蛋糕分得不够合理, 出现贫富不均、差距过大, 就要及时反思, 立即转向重视把蛋糕分好, 尽快处理好已经积淀的矛盾, 避免进一步激化。我国当前, 基尼系数突破了警戒线, 告诉我们, 面临着两极分化的风险或危机, 引起了动荡不安。蛋糕怎样分, 应当列入当务之亟的议事同程。从理念、经验到对策, 大致有下述几个基本点。

第一刀, 切好积累和消费两大块。GDP作为国民收入或生产净值, 是一个总量, 怎样分, 首先要考虑的是多少用于积累、多少用于消费, 确定一个大的比例关系。这不仅关系到今后长远的扩大再生产, 并且决定着两者之间的互动。因为经济增长的动源, 除了外需, 根本在内需, 积累和消费才是主力。起步时, 主观上追求高速度, 似乎积累越多就增长越快, 存在一种“投资饥饿症”。实践验证, 这在短期内有作用;而从长远看, 无论是搞基础设施或扩大生产能力, 最终都靠消费来吸收。多年来的教训是过度投资导致经济过热, 不得不调整, 造成大起大落, 事与愿违。早在“一五”时期和“大跃进”年代, 通过总结, 得出积累与消费保持25:75, 或许比较恰当。后来未能峰持, 始终是投资增长快于消费增长, 甚至达到六四开, 带来消费不足, 内需萎缩和产能剩余, 人民受惠滞后于所作贡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 连同战胜世界性金融风暴, 都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来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位, 就是这个缘故。现在已经有所改善, 但是尚未到位, 还该继续落实, 把消费一块切得大些、更大些。

第二刀, 切好劳动报酬和其他要素报酬的几块。消费这一块切好、切大后, 还要分成几块, 即按劳分配和按其他要素分配。一般地说, 劳动力与土地、资本以及技术、信息、管理等都属于生产要素, 据以对国民收入的消费那块进行分配。我们遵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本来认为价值基本上由体力劳动创造, 其他要素占有价值都含有剥削性质。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还有服务业的渐占优势, 这种理念有所变化。在收入分配的原则上, 我们过去只肯定按劳分配, 后来和至今改为按劳分配为主体, 逐步放开和承认其他要素也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在实践上, 从30年的数据看, 按资本和技术分配的份额不断上升, 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有人指出, 在企业成本结构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支出占30-50%, 而我国往往不到20%。也有人指出, 这是由于在我国, 资本和技术等属于稀缺资源, 而劳动力资源一直过剩, 经过市场供求的竞争和胜负, 才得眼下格局。还有人指出, 我们推行的是“廉价劳动力”战略, 以此招商引资, 成为“世界工厂”, 属于“中国模式”的秘诀之一 (另一秘诀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因此, 至少近10年来, 社会财富大量涌现, 但绝大部分为资本、土地和技术、信息、管理所占, 劳动报酬增加有限, 甚至有零增长和负增长, 并造成GDP和GNP的很大差距。这显然有背按劳分配和公平的精神。加上市场运作的不规范, 特别是权力介入、寻租盛行, 诱发种种社会冲突。应对之道, 端在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力报酬, 包括对部分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4页) 农民的扶贫脱贫, 并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 消除某些“用工荒”的假象。此事已待共识, 有关方面也有所筹划, 但是行动迟缓, 见效尚微。

第三刀, 积极运用再分配手段, 在前述分配结构上进行调节。蛋糕做大后, 切好几块, 只是有了较好的前提和基础;真分好, 还要进一步细分。再切细些, 就要运用再分配手段。所谓分配的公平, 不仅指起步和过程, 还重结果, 不是绝对平均, 而是差距不能太大, 至少在现状下要防止暴富越多, 贫困越穷。不止五年了, 我们曾呼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针对过去失策的权宜之计, 世界通例是效率与公平并重;虽然后来文献已有转变, 但在某些有关部门仍唱老调。看来, 即使初次分配注意公平, 还要有再分配的调节, 否则差距过大, 无法挽救。再分配, 一是用税,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提高, 累进要征实;在维持现行间接税的同时, 奢侈消费税也可提高, 物业、遗产等税要开征。二是社会保障必须普及城乡, 逐步加码, 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不低于并争取高于世界水平。三是大力推行救济和慈善事业, 使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重病人和因天灾、人祸的不幸者得到适当的帮助。分配总有差距, 再分配是补充, 重点不在劫富, 却在辅贫, 有利于避免和缩小悬殊。

分好蛋糕, 在当前情况下, 主要是向弱势群体倾斜, 努力改善其处境。眼下, 绝对贫困 (年收入一千多元) 还有二三千万人, 必须在三、五年内全部脱贫:相对贫困 (日消费不满一美元) 则有1.5—2亿人, 应当争取在10年内全部改观。经常的重点在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 包括大量农民、农民工和一般工人, 约有60%以上不到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办法是力争其年收入增长幅度在GDP增长率之上, 在其他阶层之上。特别拿最低收入的标准看, 现在只占人均GDP的25%左右, 与世界平均58%的差距太大, 可以列为每年分配收入调整的重中之重。从面上看, 随着GDP增长, 年年涨点工资是可行的, 而其重点也在低收入者, 涨幅一定要高于平均。这样, 经过15年以上奋斗, 广大人民的收入结构, 或许能从目前的金字塔型, 经过梯型, 最后转变为橄榄型, 并从竖橄榄型再转变为横橄槛型。那么, 总能判定, 我们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 也把大蛋糕分好了。社会主义制度有无优越性, 分好蛋糕是极其明亮的一根杠杆。

篇4:法律:做蛋糕与分蛋糕

我们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比喻为“蛋糕分割现象”,即效率是蛋糕的大小,公正则意味着如何分割这块蛋糕。法律既要追求效率的目标——使蛋糕做得又大又好,又要追求公正的目标——使蛋糕合理地分配。法律效率所追求的是以最经济的方式来实现公正的目标。公正的获取是在具备有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的,如果没有效率这块蛋糕,也就无法对蛋糕进行分割,公正也就无法实现。法律应当引导和促使人们按照最有效的方式使用资源〔2〕。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当然包括最重要的法律制度。科斯三定理是经济分析法学的基础,定理1表明,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场合,法律对于权利的最初配置与效率无关,因为如果权利配置没有效率,那么当事人将通过一个矫正性的交易来调整它。新古典经济学是没有交易成本的经济学,其中“替代”是指不同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不同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替代,所以是不同物品之间的替代,法律制度是不起作用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阻碍人们之间实现有效率的交易的是大量的交易成本。张五常指出,在现今的香港,GDP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来自交易成本,在现代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富国,其交易成本总和少于国民收入的一半〔3〕。科斯的贡献在于揭示有交易成本的现实世界中的事情。定理2建议:法律在注重提高经济效率的意义上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交易成本,比如通过清晰地界定产权,通过使产权随时可以交易,以及通过为违约创设方便和有效的救济来减少交易成本,最好的法律是能使交易成本最少的法律。定理3指出,在法律即使尽了最大努力而市场交易成本仍旧很高的领域,法律应当将产权配置给对他来说价值最大的使用者,来模拟市场对于资源的支配。例如,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允许作者少量地引用享有版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同意。这种协商的成本往往高得惊人,如果这一成本不是高得惊人的话,通常的结果会是达成一个允许引用的协议,因而,合理使用原则带来了如若市场交易可行的话市场将会产生的结果。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因而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资源的问题,这样,科斯架起了法律制度、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经济学间至关重要的联系。以科斯定理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分析法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权利划分对达到社会最优是有益的”?所以,在科斯的正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同交易方式之间的相互替代很重要,应该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交易方式。不同交易方式之间的相互替代,从个人或经济个体角度看,就是在与他人交往时对不同行为方式或不同策略的选择。利益对立的人与人之间对策问题是博弈论研究的内容,因此博弈论天生就是制度经济学的数学化方法。替代是不同交易方式之间的替代,是人的行为方式或策略之间的替代,由于不同交易方式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法律制度在选择最低交易成本的交易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法律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产权配置以达到把蛋糕做大〔4〕。

法律不仅仅应该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以便于做出更大的蛋糕,也分得更大份额的蛋糕。如果我们不把最初的分蛋糕(分配面粉和鸡蛋)看成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法律所做的一切都是分配蛋糕。在新古典自由主义看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做蛋糕,好像不应该存在分配蛋糕的问题。实际上只不过是有意或无意把最初分配面粉和鸡蛋的活动忘掉了。殊不知他们的祖师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在他的《法理学讲义》的基础上写的(该讲义的第二版以《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出版)。尽管在《国富论》中表现出来的是客观、中立和科学的态度,但我们不能忘记它背后(即在《法理学讲义》中)的假设和意识形态(迈克尔·罗斯金等甚至认为《国富论》出版的1776年是“意识形态诞生之年”〔5〕)。新古典自由主义并不是反对分配,它不过是要求一次性分配而不是多次分配。但是当第一次分配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阻碍自由和公正的事情发生时,我们能不管吗?在新古典自由主义看来,自由交易就是圣经,也就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自由交易对交易双方是互利的,也是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但是,第一,交易促进分工,分工的不断发展会导致市场中的垄断状态,分工导致信息不对称,现代社会最大的不平等在于信息上的不平等。按照苏力的观点,在契约里,平等原则与自由原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双方地位的平等,就不可能有自由的意思表达,因此,契约双方地位平等是契约发生的一个重要理论假定〔6〕。第二,博弈论中“囚徒困境”揭示并非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总会实现社会利益,而且“囚徒困境”在现实中还很普遍。第三,当一个人选择某种行为时,不仅有私人成本和收益,而且有社会成本和收益。理性人的决策是基于私人成本与私人收益的比较做出的,个人最优决策在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收益点达到,而帕累托效率意味着社会最优在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点达到〔7〕。这一切说明法律有干预市场分配,实现“正义”的必要。非主流法经济学家麦乐怡认为,一个人对法和法律制度的理解来源于他对经济关系的基本观念。经济分析法学不是传统法学所讲的寻求法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或正确的答案,而是一个包容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互相竞争的理论体系,通过比较、评价和选择意识形态界定法和经济学的对话过程,从而导致法的结构和内容方面的真正的主观性的变化〔8〕。麦乐怡打破了以科斯和波斯纳为首的法律经济分析学派的一统天下,使我们想起了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在法律和经济关系的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我们知道,法律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成本的现实存在引进制度的稀缺性,制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结合就是新制度经济学。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中,新古典主义经济模式被视为一种既定的模式,法律的经济分析通过对法律规则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及经济效率的分析,使我们可以就法律实施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对特定的法律安排的社会价值作出评判。这一模式被宣称为是客观的、中立的和科学的,是自发秩序、保护自由的。利维在《经济学地思考——经济学原理怎么能有助于清晰的思考》〔9〕中甚至借“逻辑”和“生物学”的隐喻来宣扬这一观念。他指出,经济学家信奉自然法则,具有生物学根据。经济学与生物学具有某种相通性,可以作类比。生物学一词的英文是biological science,其中包含“逻辑”(logic)一词,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正是逻辑推理。将经济学与生物学进行比较,不仅能揭示出经济学与生物学具有某种相关性,而且还能揭示:在这些相通性的学科中,大多数科学家都具有这样的哲学思想,即:最好的环境是不受人为侵蚀的环境,这就是自然环境。在生物学中,用“看不见的手”这个概念来描述生物环境中自发的指导和协调的力量,是很恰当的。同样,用它来描述经济学中的现象也是恰当的。经济学家和生物学家一样,推崇自然秩序固有的奇迹,他们都反对改变秩序。他们尊重自然状态下没有人为干预下的过程,并认为任何人为干预都是错误的。人为干预,无论是对经济系统,还是对生态系统,都是有害无益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经济学家是保守主义分子,生物学家是自然资源保护论者〔10〕。麦乐怡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新古典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假设和隐含的意识形态,并分析了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意识形态下讨论法与经济学问题的可能性。麦乐怡指出新古典主义经济模式的意识形态:自我利益的选择的总和也是社会的最佳选择;信息对称;当前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公正的和合理的等等。这些意识形态我们是很容易批驳的〔11〕。杜威指出,“真正的自由不只是一个观念,一个抽象的原则,而是对权利的要求”。现存的经济秩序下的既得利益者,因为害怕真正的自由对既有权力分配格局的重新分配损害其既得利益,才主张反对政府干预,反对立法,反对“正义”。其实只不过是既得利益者在“自由”的幌子下维护自己的利益〔12〕。

传统法学将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首要目标,关注既有蛋糕的分配问题,忽视了有些分配蛋糕的方式会导致蛋糕越来越小。他们认为做蛋糕的事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应该由经济学家管。但是由科斯开创的法律经济学指出法律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把蛋糕做大,这是法学研究方法的一场革命。法律经济学主要从事事前分析研究,将法律看成是一种影响未来行为的激励机制,注重于随法律、政策及其他可变因素变化的预期行为刺激。我们说这是主流法律经济学的生命力所在,因为分配蛋糕的前提是蛋糕的存在,要想每个人分得更多的蛋糕的前提是整块蛋糕必须大。但是他们把法律的原初目标——正义消解为效率(波斯纳认为,“正义的第二种涵义——也许是最普遍的涵义——是效率”〔13〕。)这样法律就仅仅是经济学家考虑的一个因素而已。通过我们对非主流法经济学家麦乐怡观点的引进,我们认为,法律应该可以实现正义和效率的双重目标:分蛋糕和做蛋糕。分蛋糕是为了做出更大的蛋糕,做蛋糕是为了每个人能分得足够多的应该属于自己的蛋糕。

法律经济学已经在全球形成了一场运动。特别在美国影响很大,已经深入到了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里根总统1981年任命法经济学家波斯纳、博克和温特为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并通过12291号总统令,要求所有新制定的政府规章都要符合成本—收益分析的标准。但是法律经济学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遇到的阻力较大。我们引进来的也主要是以波斯纳为首的主流法经济学,我们法律界懂得经济学的学者极少,知识背景的欠缺使得法学界望而生畏。在法律经济学领域做得比较好的都是经济学家,事实上,从我们对主流法律经济学的分析得知法律经济学仅仅是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法律仅仅是经济学家考虑把蛋糕做大时的一个变量。我们国家有“均贫富”的传统,又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将正义作为法律的首要目标的观念可能比英美这些国家更强,传统法律界的市场巨大。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考虑分蛋糕的问题,可能蛋糕越来越小,以致于到后来没有蛋糕可分了。

注释:

〔1〕(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2〕〔8〕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09、60~64页。

〔3〕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商务馆2000年版,第518~519页。

〔4〕参考盛洪:《分工与交易》,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6页;(美)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5〕(美)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6〕苏力:《阅读秩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7〕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70~71页。

〔9〕〔10〕(美)利维:《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06页。

〔11〕参见(美)麦乐怡:《法与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卢周来:《旁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载《读书》2000年12期。

篇5:《分蛋糕》教学反思

《分蛋糕》是一年级的一堂美术课。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我想,蛋糕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吃过,分蛋糕有些孩子也曾经参与过,所以我就以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你是在什么时候吃蛋糕的?都吃过什么样的蛋糕?”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设计蛋糕造型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的原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创造的欲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我利用教具激趣,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各种各样的.蛋糕,学生通过观察这些蛋糕的外型、图案及色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创作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是考虑到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创作可能设计出来的蛋糕比较小,在造型上进行分割学生的思维有局限性。如果集体进行分蛋糕,就应该是在一个团队的基础上进行分割,这样首先画出的蛋糕的外形比较大,同学们一起完成一幅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也能渗透同学间平等友爱的思想教育。大家在一起进行设计,有助于他们讨论与研究,碰擦出活跃的思维火化,创作出与众不同的造型与画面。在低年级的美术课中,有许多画与剪的技能训练。在这节课中,学生先是画出蛋糕,其次还要分蛋糕,分蛋糕又是本课的难点,该怎样引入呢?我设计了一个情景:“有一个小朋友红红也要过生日了。可是她却因为生病住在医院里,不能像我们一样高高兴兴地到学校里来上课,快快乐乐地游戏。让我们来做一份蛋糕送给她,祝她生日快乐。”这一个情景的引入,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同时,教师也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设计了一个分割后又重新组合的蛋糕,以此来启发学生。学生们以集体为单位反复地进行分割与重组,通过点点滴滴的动手实践,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同学们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中更凸显出他们聪慧的想象。

评价部分我让学生组派代表来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唱响“生日快乐”歌,给病床上的红红带去祝福。这样做,是为了与课的开头有一个呼应。

篇6:大班数学分蛋糕

活动目标:

1学习给图形和实物等分。

2、尝试用等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感受伙伴之间真挚而美好的友谊,愿意和朋友分享。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动物王国开Party》;圆形纸片;蛋糕20只,切刀20把,小的蛋糕盘20只;背景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动物王国开Party》,师幼共同阅读,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问:

 教师:动物王国开Party,猜猜看谁开的呢? 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分步阅读图书,学习等分

1、学习二等分:

 谁来了?小猫带来了一份什么礼物?

 小兔看到朋友送给它这么一个大甜饼,心里会怎么想呢?  小猫看到小兔这么开心,心里有什么感觉?

 可是只有一只甜饼,怎么分才能让两个好朋友吃的一样多?幼儿操作后个别讲述并操作。

2、学习四等分:

 谁来了?来了几只河马?

 河马带来了什么礼物?收到河马的贺卡,小兔心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 现在甜饼有几份?有几个好朋友呢?怎么分才能让四个好朋友吃的一样多?快去帮助小兔试一试,幼儿操作后个别讲述并操作。

3、尝试感知八等分:

 谁来了?来了几只小猪?

 小猪带来了什么礼物?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  小兔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吗?

 现在有几个好朋友呢?甜饼有几份?怎么分才能让八个好朋友吃的一样多?大家再去试试看(幼儿操作)

三、学习经验拓展

“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动物,他们听说小兔家开Party,都想来参加,猜猜还有谁会来?(幼儿自由讲述)小兔呢就准备了许多蛋糕准备招待朋友们,可是,他太忙了,所以想请我们大家帮忙分蛋糕,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想帮忙的小朋友请听好要求哦”。

1、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动动脑筋想一想,你想和几个好朋友分享,就切成相等的几分。分好后先不动蛋糕,回到座位上。

篇7:论文《也说分蛋糕》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说:我们不但要把中国经济的这块蛋糕做大,还要把这块蛋糕分好,分公平,缩小贫富查距。听起来振奋人心,有了盼头。

但是细想这可能不可能实现,在这个私营企业铺天盖地,国营企业也专制的今天。广大的老百姓广大的农民工兄弟能和他们公平公正的分蛋糕吗?社会的发展成果能很好的惠及到那些弱势群体中去吗?我看是个未知数。今年不是懆懆嚷嚷说是到处闹民工荒吗?这事为什么呢?如果那些有钱人,那些我们所谓的衣食父母,那些资本家,那些企业老板不是把农民工当做牛马当做给他们赚钱的.机器,哪怕给他们一点做人的权利,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记得作家朱自清说过这样一句话: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这个话用在农民工的身上正好,我们给你们的老板做牛做马,你们不把我们当人看就算了。我们稍稍的有些维权,你们就说我们难伺候,到底是谁在胡说。在广东打工的一位同事告诉我,他所在的厂有四五万人,天天有出来的也有进来的,人就像走马灯似的。今天隔壁是这个同事明天就变成别人。我问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才给七百元,工作车间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工作时间最少都是十五六个小时以上,食堂生活又差,更不用说公司给工人办什么医疗人身保险。这么大的厂子明目张胆对工人都是这个样子,那些数不清的小作坊就更不用提了。

我想问问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当家的你说,你该怎么分企业这块蛋糕,怎么让企业成果惠及广大的农民工。且不说整个国家什么东西差距,什么地区差别。单就这个厂子来说,是你国家说了算还是企业老板说了算。我想应该是老板说了算吧,因为老板是企业的直接领导,他有一天高兴了,心血来潮了咬咬牙说,这个月给每个工人每人加五十元,很可能就兑现了。你们政府如果这样说了,恐怕不起作用吧。这就是谁说了算的问题,打工的说了不算,政府说了不算,只有资本家、企业主说了算,不是吗?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谁是企业的主人?谁是国家的主人?

去年年初不是房子卖不动吗?人们都在喊房价太高没有人们买,那些地产大亨也没见搞个慈善活动给可怜的穷人送几套房子。几千年前当时还很落魄的杜甫却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的房地产上却办不到,政府只能喊几声无谓的话,屁事不顶。现在又是房价一路攀升,老百姓何以安居?不能安居又怎么能乐业。老百姓要这些政府到底在给谁办事,办事到底公道不公道?天在看。哦,人们道是看到那些老板那些高官住别墅、坐小车、脑满肠肥大腹便便。这像不像农民喂的猪。到头来他们还会说没有我们谁给你工作谁给你钱,好像他们就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似的。

篇8:食品蛋糕中水分测定方法的探讨

试验时以海绵蜂蜜蛋糕为例, 含有奶油的蛋糕需要去掉奶油后进行测定。

测定时采用直接干燥法、蒸馏法、水分测定仪法, 同时对这3种方法加以比较。

1 研究材料

仪器设备:干燥箱、干燥器、电子天平、锥形瓶、水分接收管 (带刻度) 、冷凝管、加热设备、SH10A水分测定仪。

试剂:甲苯 (用时注意安全) , 也可采用毒性小的其他有机溶剂替代。

2 研究过程

2.1 直接干燥法

取洁净称量瓶放置于95~105℃干燥箱中, 瓶盖斜支于瓶边, 加热1h, 盖好取出, 置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 重复干燥至恒重。

称取2.00~5.00g粉碎的蛋糕, 放入此称量瓶中, 样品厚度约5mm, 置于95~105℃干燥箱中, 瓶盖斜支于瓶边, 干燥2h, 盖好取出, 置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 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 盖好取出, 置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 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为恒重) 。

计算:

式中:X—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g/100g) ;

m1—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 (g) ;

m2—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 (g) ;

m3—称量瓶的质量 (g) 。

2.2 蒸馏法:

称取10.00g粉碎蛋糕, 放入250mL锥形瓶中, 加入新蒸馏的甲苯75mL, 连接冷凝管与水分接收管, 从冷凝管顶端注入甲苯至接收管转折处, 加热蒸馏, 先小火后大火 (最好采用水浴或电热套加热) 。当接收管内的水分体积不再增加时, 从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冲洗, 蒸馏片刻至接收管上部及冷凝管壁无水滴附着为止, 读取接收管水层的体积。

计算:

式中:X—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V—接收管内水的体积 (mL) ;

m—样品的质量 (g) 。

注:本实验需在通风良好或有换气设备条件下进行。

2.3 水分测定仪 (型号:SH10A)

检查电源和温度计是否正常, 然后接通电源, 打开红外线灯预热5min后关闭, 冷却至常温。用10g砝码校正零点。打开天平开关, 加入捣碎蛋糕样品1g于托盘中平铺均匀, 打开红外线开关开始加热, 待刻度移动静止后, 进行读数, 从而得知蛋糕中水分含量。

3 结果

测定蛋糕中水分含量结果如表1:

从上述结果来看, 直接干燥法之间的结果相差较大, 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结果不同, 分析原因如下。

3.1 在操作时, 蛋糕粉碎程度不同, 致使在相同温度、时间条件下, 结果不同。

3.2 蛋糕平铺称量瓶底均匀度不同, 水分蒸发效果不同。

3.3冷却时称量瓶没有盖严实, 造成空气中水分进入蛋糕中。

3.4蛋糕的表皮和内部取量不同, 也将造成结果不同。

4 3种方法比较

具体见表2。

5 保质期

在食品加工中, 如果食品中水分含量过高, 且冷藏不充分, 产品就会变质。尤其是对于焙烤类制品的储藏, 有显著影响。见表3。

蛋糕由于水分含量较高因此采取合理的保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采取冰箱冷藏保存, 但要独立放置, 否则出现串味的现象, 影响蛋糕自身风味。另外, 也可采用-18℃冷冻保藏, 这种保藏方法相对来说费用较高;或者采用隔绝空气保存。为保持蛋糕的鲜美味道最好采用先做先用效果最佳。

因为蛋糕属于不是每天每顿都需要的食品, 从食品安全考虑, 在蛋糕制作中最好不加入食品添加剂等成分。

食品中水分含量高, 是否就容易腐败呢?食品容易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作用, 通过控制水分含量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进而使食品得到保存。但是微生物的生长往往与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有关。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有游离水 (毛细管力) 和结合水 (氢键结合力) , 前者不稳定, 后者比较稳定。如果食品与水分结合越紧密, 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程度越小, 则食品越容易保存, 否则就不易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保质期与水分含量有关, 并不是完全以水分含量来考虑的, 取决于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程度, 即水分活度。同一水分活度为0.86的不同食品, 其水分含量不同如乳粉为16%、肉干为23%、干燥肉汁为63%、面粉为12%等。

6 结束语

6.1 由实验得知这样水分含量的食品属于半干食品, 极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保质期较短, 要即做即食。

6.2 实验时仅对上述3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这3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易于操作。在操作没有误差的情况下, 它们对蛋糕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结果是一致的。

6.3 在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时, 依据生产食品种类、性质及其国家标准要求的方法进行。实际生产中直接干燥法和水分测定仪法用得较多。

6.4本次实验研究是在学生的参与下进行的, 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从而进一步掌握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

摘要:蛋糕是我们常见的焙烤类食品, 因其独特工艺和水分含量, 呈现出口感柔软等特点。通过对蛋糕中水分测定的研究, 了解蛋糕中水分含量, 进而为合理保存蛋糕提供依据, 同时对食品中水分测定的方法做一比较。

关键词:蛋糕,水分含量,水分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1]《食物成分表》.王亚光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

[2]《食品分析与检验》刘绍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

篇9:分蛋糕教案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铁与铁路工程专家王梦恕提出,年轻人必须沉下心去“做蛋糕”。他强调,如果大家都冲着“分蛋糕”去,那谁来“做蛋糕”呢?在他看来,国家富强需要青年一代沉下心去“做蛋糕”,而不是一心想着“分蛋糕。”

为何年轻人热衷于“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王梦恕院士用一组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他掌握的数据,目前各商业银行给高铁建设贷款的利息约为6%,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贷款总额达3万多亿,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要1800亿元。正是这些过重的利息负担,导致铁路职工收入难以提高,一些尖端人才福利待遇长期停滞不前,导致人才外流。有数据显示,我国铁路系统现有职工200多万,人均年收入约为5万元,全体员工工资总额仅为1500亿元,比给银行的利息要低得多。在他看来,中国铁路总公司更像是在给银行打工,铁路系统赚的钱都用来支付利息而没有用在人才的福利待遇上极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2014年开工近20条铁路工程项目,几乎都离不开银行贷款的支持。据估算,目前施工单位贷款比例约为90%,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二三十亿元的银行贷款。银行喜欢贷款给铁路,却又不肯降低利率。曾有某银行行长感慨,现在银行的体制机制是不干活利润都达到24%,而铁路系统辛辛苦苦一年利润不到5%。正是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打击了铁路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导致许多专业技术骨干流失,2014年仅一个建设单位就流失了600多名尖端人才。

笔者认为,王梦恕院士所提的“蛋糕论”,实质

是“分蛋糕”的金融领域长期靠过度盘剥“做蛋糕”的铁路职工造成的,其结果是类似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而这种“分蛋糕”者逼走“做蛋糕”者的现象,并不仅存在于铁路建设领域,还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有所表现。

在当今中国,与工程师、生产一线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金融业、房地产为代表的“分蛋糕”性质的虚拟经济却加速膨胀,投机炒作成风。虚拟经济领域多如牛毛的开发商、股评师、理财师、操盘手之类“分蛋糕”者风光无限,成了择业乃至择偶的宠儿,他们俨然成了财富的创造者。而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即奋战在工业生产与工程建设第一线(实体经济)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却快成了被社会“遗忘”的人群,收入也比“分蛋糕”的投机者低得多,由此导致了“逃离工科”、“远离工业”、“脱实向虚”等怪象,直接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做分倒挂”导致“脑体倒挂”

简单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做”大“蛋糕”(财富或税收);二是“分”好“蛋糕”。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大到国家,小到地区、行业、企业、部门,财富总量偏小,再怎么“分”,各方所得“蛋糕”也十分有限。在财富“蛋糕”大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分得公平合理也还算说得过去,但问题却是偏偏常在“分”的方式上出问题。

即使从常识来看,做蛋糕比卖蛋糕难度大得多,技术含量也要高得多。因此,做蛋糕的糕点师收入理应比卖蛋糕的售货员收入高一些,否则,大家都会去卖蛋糕,而无人去做蛋糕。所以,“分”好“蛋糕”的主要标志,就是“做蛋糕”的收入要高于“分蛋糕”的收入。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正是在“分蛋糕”的问题上,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不仅没有提高“做蛋糕”的收入,也没有让“做蛋糕”的人先富起来,反而让“分蛋糕”的人捷足先登坐收渔利,这也可称之为“做分倒挂”的分配格局。

不仅如此,“做分倒挂”的分配体制还直接导致那些与“分蛋糕”性质相关专业、职业,如高校财经、管理等文科专业,公务员、官员、高管等职业热得发烧,“分蛋糕”的队伍不断膨胀,人满为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直接生产劳动或运用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做蛋糕”的相关专业、职业,如传统工科专业,工程师、技术工人、建筑工等职业则无人问津,大都处于萎靡不振状态,即使相关专业、职业严重紧缺,供不应求,大家也都是避而远之,连新生代农民工也避而远之,各类“用工荒”不断上演,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一些媒体报道称,就业市场出现了农民工收入高于大学毕业生的“脑体倒挂”现象。但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报道中提到这些“脑体倒挂”大学生基本上是学“分蛋糕”性质的热门文科专业(如财经、管

理、法律等),毕业后也只能从事相关的文职岗位。由于想“分蛋糕”的大学生实在太多了,而能挤进垄断行业、好单位,“抢”到一个高薪岗位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多数文科生的就业都成了大问题。而从事“做蛋糕”相关工作的农民工则严重供不应求,甚至频现用工荒,“物以稀为贵”,农民工的收入自然要水涨船高。

文科专业报考的“冷”与“热”

无论何种政体国体,政府本身都是不会创造任何物质产品的,即政府既不会也不可能去“做蛋糕”,政府只不过利用法律赋与的权力通过行政手段获取社会财富,然后就是考虑如何“分蛋糕”,即把这笔财富花掉、用掉。政府每年公布的财政预算方案,其实就是每年各项支出的“花钱方案”,实质上就是“分蛋糕”的方案。

笔者认为,“做分倒挂”分配体制总体上向着“分蛋糕”的人(如公务员、官员、高管等)倾斜,而这些群体表面看来工资不高,但“隐形收入”却不少,不仅福利待遇好,手中还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他们在“分蛋糕”过程中有条件利用手中权力获取不菲的“灰色收入”,甚至极个别分子还借“分蛋糕”之机贪污腐败。而“做蛋糕”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农民工没有“灰色收入”,收入自然不及“分蛋糕”的公务员。这种分配失衡,自然会促使人们报考公务员,以争抢“分蛋糕”的福利与权力。

不仅有公务员报考热,还有金融热、行政热。尽管这些热门文科专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却照样受到高校和考生的追捧。而“就业冷报考热”的“反常”现象,绝不是考生“傻”,而是在于这些“分蛋糕”岗位的收入报酬水平高,一旦得到这些“分蛋糕”的机会,自然是“财源滚滚来”,所以尽管就业前景不佳,依然有考生甘愿冒险,敢往“火坑”里跳。

“做分倒挂”加剧分配不均

屈指算来,“用工荒”已经延续了近20年,这不禁使人感到困惑。从理论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出现“用工荒”,技工的身价理应大涨,也会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学技术、当技工,“用工荒”就将逐步缓解。可到目前为止,“用工荒”并没有明显缓解的迹象,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做蛋糕”的人(如技工)收入一直不如“分蛋糕”的人收入高,那么“用工荒”持续也就不足为奇了。

全国人大代表、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海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曾表示,她在德国考察职业教育期间发现,德国技工工资居然比公务员高出几倍,这就不难解释德国学生为什么会踊跃报考技校、争当技工了。

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的普通人也明白“物以稀为贵”与“货多不值钱”这一市场经济基本法则的含义,而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中国,这一基本法则被扭曲成短缺的技术工人薪酬是“人以稀为贱”,供远大于求的一些文科专业却是“人多更值钱”,如此有违于市场经济基本法则的分配格局,只能不断加剧分配不均。

上一篇:平宁城小学学生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湖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