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难懂,小学生到底该怎么学?

2024-04-13

国学经典难懂,小学生到底该怎么学?(精选7篇)

篇1:国学经典难懂,小学生到底该怎么学?

国学经典难懂,小学生到底该怎么学? 张士丽

看了【熊春锦】的《学国学,学什么?怎么学?》之后感触很多,现在很多家长虽然意识到早期的国学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品德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却不够深入和到位。有些家长认为古文艰深难懂,大人有时候都不明白,孩子能懂吗?也有些家长觉得国学学习比较枯燥,能让孩子有学习的兴趣吗?开始对这些问题我也费解,但看了熊教授的文章后豁然开朗。有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

我觉得儿童时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处于生命中吸纳力与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国学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一阶段的国学启蒙,首先要以诵读和背诵为主。这一阶段的孩子是喜欢重复的,并且像《弟子规》、《三字经》这类书,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很喜欢去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们刚开始学习经典古文时可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经过不断重复,他会潜移默化地去思考、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再加上各种讲解,家长们不需要担心孩子只会重复诵读却不知其深意。孩子在3-7周岁时就要开始进行亲子诵读,家长可以在领孩子一起诵读经典的同时教孩子识字;

言传身教让孩子理解国学古文艰深难懂,很多家长怕孩子年龄小弄不明白,其实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在给孩子讲解国学时,我们根据他的理解能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也应不一样。比如“凡是人,皆须爱”,三岁孩子能明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就够了,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跟他讲懂得爱就是替他人着想,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应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的表现。

国学教育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地用国学规范孩子的言行,或者说用国学里的格言指导孩子做事。因此,让孩子跟读、听爸爸妈妈讲解、背诵国学不是终极目的,关键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弟子规》中所说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教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回家后脱下的衣物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要乱扔乱放,以免污损褶皱,用的时候找半天。如果平常家长这样以身作则,在教孩子的时候会起到更好的作用。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等到孩子年龄稍长时,再系统地教他们诵读《论语》、《千字文》等典籍,让孩子明白更多的做人道理。

篇2:国学经典难懂,小学生到底该怎么学?

学习数学首先就要不怕挫折,有勇气面对遇到的困难,有毅力坚持继续学习,这一点在刚开始进入大学学习数学时尤为重要。

在中学的时候,可能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学习数学,而且数学成绩也很优秀,因而这时是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不会有太多的挫败感,因而也就不会太在意勇于面对的重要性。而刚一进入大学,由于理论体系的截然不同,使得我们会在学习开始阶段遇到不小的麻烦,甚至会有不如意的结果出现(比如考试不及格),这时就一定得坚持住,能够知难而进,继续跟随老师学习。

我在刚入学不久,就是一直感觉很晕。对于上课老师所讲的知识,虽然表面上能听懂,但却不明白知识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总是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实在。至于做题就更差劲了,“吉米多维奇”上的习题根本不敢去看,因为书上的课后习题都没几个会做的。这确实与高中的情形相差太大了,当时我也几乎快被打击得失去信心了。不过恰巧那时碰上了来我们学校作讲座的香港浸会大学的汤涛教授,于是我就在讲座完后上前讲了我当时数学学习的困难状态并请教他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汤教授看到我是才入学一个多月的数学系新生,就立刻回答道:“感觉晕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得再晕几个月可能就会好了”。初听起这句话,我还有些不太敢相信,但毕竟是牛人说的,也就先照着做了。

后来,我就一直硬着头皮跟着老师学了下来。虽然感觉还是不太懂,虽然做作业仍然感觉很费劲,但始终没有放弃,到现在才真正感觉到那句话确实是对的。可能这种状态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克服这个困难才能学好大学数学理论知识。

除了要坚持外,还要注意不要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为大学数学理论十分严谨,教科书在讲解初步知识时,有时会不可避免地用到一些以后才能学到的理论思想,因而在初步学习时就对着这种问题不放是十分不划算的。

比如说,在“数学分析”一开始学习实数系的确界存在基本定理时,我就花了很多时间在想引入这个定理的目的是什么。由于当时根本没什么基础,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怎么想也想不通,甚至觉得这个定理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直到后来学到了多元部分的数学分析,以及专业课“实变函数”时,才开始慢慢理解它的真正目的。这里之所以要说明是实数系有确界存在的性质,即相当于有一种连续的性质,目的就是为了后面的极限和连续做铺垫的,因为只有在自变量能够连续变化的时候,考虑因变量的相应变化才有意义,进而才能研究函数的性质。但是如果没有学到后面,只了解区间而不知其它一些怪异的点集时是很难想通这个问题的。

所以,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可以考虑采取迂回的学习方式。先把那些一时难以想通的问题记下,转而继续学习后续知识,然后不时地回头复习,在复习时由于后面知识的积累就可能会想通以前遗留的问题,进而又能促进后面知识的深刻理解。这种迂回式的学习方法,使得温故不但能知新,而且还能更好地知故。

篇3:判断理由到底该怎么写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和工具,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借助地图,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的效果。而在高考中,几乎是题题有图。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所以高考复习要紧紧围绕图来展开,教师要注重学生读图、记图方法的指导。怎样让学生穷尽图中信息,加强地图阅读分析能力,本案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情境再现]

二模考试刚刚结束,我抱着试卷走进了教室进行试卷评析。经过统计分析,我首先开始分析综合分析题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是什么?判断理由是什么?可是当我报出参考答案之后,学生就开始议论纷纷了。“为何判断理由一定要两个啊?”小范同学开始发表意见了。小贾同学也马上跟着说:“我觉得答案其实有点重复。”

其实,我对这个题目的答案也有疑问,判断是否为盆地其实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就可以,根据河流的走向也可以。也就是说,两个答案应该是“或”的关系,而不是“和”的关系。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也没细细推敲,没想到学生还是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既然提出来了,我就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

“我对此也有所疑问,请大家容我回去再慎重考虑。”我还是进行了解释。回到办公室,我在网上搜索了这道题目,发现这道题目就是2008年的全国卷Ⅰ第36题,而且网上的相关争论也很多。有一位教师还把这题目的图进行了分解(原图见右栏)。

从只标注了等高线的区域图来说,从海岸线向内陆地区走,我们能看到两条标了数值的等高线,分别是200米和500米,仅从这幅图可能会得出MN之间的地形类型是一个海拔在五百米左右的高原的结论。

原图:

只标注了等高线的图:

只标注了河流走向的图:

在另一幅图中,仅仅保留了河流。能从这幅地图中判断MN之间是盆地吗?从水系的特点可能仅仅只能得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结论,甚至可能会认为MN之间是平原。

我很赞同网上的分析,试题的答案设置很科学,仅从等高线或者河流是无法简单得出这里是盆地的结论的。单有等高线和水系的信息都是不完整的,需要考生运用组合信息进行判断。我把这个分析原原本本地给学生讲了,还很满意自己的解释。

突然,又有学生提出意见了,“从经纬度位置判断这就是刚果盆地,所以就是盆地”。我请这位学生分析一下自己的判断理由,他慢条斯理地开始说:“这只是判断的一种方法,如果把它看做是空间定位的题,除了上述定位法,根据经纬度绝对定位,或者是河流两次穿过赤道等特征定位不也可以吗?虽然试题的本意是要通过等高线、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但也没有排除不允许其他方法。”

我很高兴,尽管学生回答与参考答案不同,但是学生能做到“穷尽图上信息”,想到利用空间定位等来解答题目,并没有错。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且告诉其他学生,高考能力要求中的第一条就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通常高考试题在图像信息上不会故意给一些无用的信息,所给信息往往都是对答题有帮助的。只有“穷尽图中信息”,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更完整。在考试遇到题目时不要马上去想老师讲过什么,而要看图中有什么。

关于这道题目的争论平息了,但是带给我很多启示:高三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做呢?如何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呢?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往往喜欢直接把问题总结为一些要点让学生记下来,学生也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甚至去死记硬背这些条条框框。这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是不利的。书本上这么多图,我们不能只关注教材中的正文,而忽视让学生从读教材上的图获取信息,自己归纳出结论。

[分析与反思]

一是掌握识图的技巧。识图技巧是在读图过程中逐渐感知并强化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则会每日精进。若进一步加以填图印证,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比如:识别地理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海陆、行政区划、山河等)的角度全面认识。读河流图可以从流域位置、干、支流、分水岭、流经地形地势和行政区划、源头和入海等方面加深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去画一些地图简图,如用梯形、三角形画世界地图,这样的小技能,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发展很有用。

二是善读复杂的地图。复杂地图是指那些线条很多、提供大量信息的地图。复杂地图可以表现为小比例尺地图上大量信息的叠加,也可以表现为大比例尺地图上的各类地理事物一起呈现。复杂地图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对学生的判别也会形成干扰,而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会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形成整体的区域印象很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逼”学生去看那些复杂的地图。还要有意识地在宏观角度下从各个角度进行区域对比。

三是能穷尽图中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穷尽图中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看图时,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诸如“图示地区在哪里”“图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图上的地理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如此反复,学生就能形成分析、对比的习惯,并能逐渐从表象到机理,在全面认识区域特征的同时,理清内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

篇4:到底该怎么管

吴少华(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

政府不应该冲到第一线

面对艺术品和文物鉴定市场的混乱局面,国家应该尽快进行相关法律条令的建立,对于不合规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起到一个裁判的作用。而这次国家文物局批准了7家机构鉴定试点,直接冲到了第一线,在我看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现象。

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超过了美国和英国,成为全球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中国的文物鉴定却仍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满足不了,才会有大量质量不高的鉴定机构出现,严重破坏了艺术品市场和鉴定机构的公信力。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尊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优胜劣汰。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及时淘汰扰乱市场的鉴定机构,同时鼓励第三方民间鉴定机构—这类鉴定机构经过了长期的市场考验,能够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种鉴定机构应该成为主流。在国外,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艺术品鉴定机构都是属于独立的第三方,并经过了长期的市场考验。

魏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立法与监管最重要

中国的文物鉴定市场比较混乱,各类鉴定机构鱼龙混杂,各类鉴宝节目层出不穷,当务之急是规范文物鉴定市场,而规范文物鉴定市场最重要的是立法和执行。

国家应该迅速针对文物鉴定市场的乱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鉴定机构的设立、流程、以及日常监管制定一整套的实施细则,这才是治本之计。其次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违反规定的机构进行坚决打击,正本清源,净化鉴定市场的环境;对符合相关要求的机构大力支持,重点培养,提高鉴定市场的整体素质。

只有规范了鉴定市场,让扰乱市场的行为无处遁形,才会吸引更多有实力的鉴定人才参与进来,共同打造良好的文物鉴定市场。国家也可以打造交流平台,让藏家、鉴定机构、学者、博物馆互通有无,让假专家没有生存空间。

胡申南(上海收藏家):

树立标杆才会有效

国家管理鉴定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树立标杆,重点推出一些实力强的鉴定机构。尤其是鉴定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下,这种标杆的意义更为重大。我们在市场上看到许多鉴定机构,但是有时候很难去判断鉴定机构的好坏。这次国家文物局批准了7家,其实为我们民间藏家判断鉴定机构提供了一个参考。如果可以的话,未来能不能把鉴定机构的标准公开化,让我们可以更方便判断出鉴定机构的好坏。

篇5:小学语文考试前到底该怎么复习?

1、 复习点不是知识点,而是复习方法。

小学语文的复习内容有很多,生字词,基本句型,课文段落,古诗词句,阅读理解等等,这些都是知识点,需要靠日常积累。但是到了复习阶段,复习点并不是知识点,而是有效的复习方法。怎样在复习阶段把这些知识点都巩固好,好的复习方法才做的到。比如昨天说的写复习计划等等,以考试为目的来复习,成绩可以提高,但不能持续。只有保证不断学习,以基础积累为目的,找对有效的复习点,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 机械复习效率低,学会找考点

每到复习阶段,我都会和学生强调我不划重点,让学生们通过平时的复习作业,学会找考点。这样能够清晰的知道考试的逻辑,我为什么要复习这个知识点?比如,生字词,单纯的抄写,默写,听写只是强化了记忆,越到高年级生字词的考点就会越难,只会写还不够,还要明白运用和词意。所以,分析考试为什么会选择考这个字?而我复习过的字全没考?就说明这个字有考试的意义,低年级的同学,在复习语文的时候,我都会帮助大家来理解考点,这样比直接背诵刷题要有效果。

找对了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再学会分析考点,就能在复习阶段事半功倍。学习讲究效率,考试复习也一样。所以有的同学看似很努力复习,家长也非常配合学校,但就是成绩提不高,这就是没有找对复习方法和考点。关于小学语文考试复习的问题,大家还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方法

(一)夯实基础,提倡学生自学归类

基础知识的复习是最繁琐的。内容多,量大。如诗歌、成语积累、古今贤文、名言警句等。

因此我采用了两步制。

第一步:自学归类。这一步一般在没有上完新课的情况下,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归类,早读的时候就多背诵第十二册中的古诗、名言警句。

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本复习专门用的笔记本。要求学生按只是快的不同,分类整理知识点:

1、古诗。

由于毕业研讨会上的指导老师说本次测试的侧重点在第十二册,我要求学生按顺序抄第十二册中的古诗,并要求能默写。之后的每一天早读,我要求学生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或者背诵,教师可组织学生齐读,也可以自由读或是小组读。

2、单元练习中“日积月累”。

每一个单元练习都有“日积月累”这样的一个板块,大部分都是四字成语、诗歌、古今贤文、名言警句等,我要求学生先归类四字成语,再归类诗歌,最后归类古今贤文和名言警句,也是从把重点放在第十二册中,按顺序抄到复习本,并要求默写。可以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时间布置学生回家强化记忆。早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或教师有组织的进行朗读。

3、写实作文的训练;

针对本班学生的作文水平较差的情况,我利用培优扶困、课间、课后的时间一个一个逐一指导,求质量不求速度,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平时多让学生有针对的看出色作文,开拓学生思路,同时学习出色作文中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仿写或改写。

对于学生自己我习作,我会把学生叫到自己身边,给他讲解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足,并给一些提示,要求学生再次修改,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步:强化记忆,过关检测

第一步带领学生系统的归类复习,第二步就数关检测了。复印前几年毕业考的真题作测试,然后查缺补漏,有针对性的加强薄弱环节的复习训练。

(二)、分类复习,重点抓住学生簿弱知识点

1、打印资料、分类复习。

复习阶段的重点环节。我们分成以下六大类:拼音、字、词、句子、阅读理解、作文这六大类。我们主要是结合毕业研讨会中提到的复习指导及近几年的考题,有目

的的复习。把往年的复习资料复印后发给学生,人手一本。

2、分类复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学生的情况做好复习安排,如学生掌握得好的内容简单处理,大概讲一下复习要点和重点掌握的内容后,直接进入检测练习及讲评。对于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要加强知识点的归纳和教学,教学尽量简单易懂,有点甚至要从头开始讲起,讲练结合。如:改写句子,修改病段、课外阅读理解等。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方法

一、制定复习计划

如何才能将复习落到实处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制订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研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课质量。

(一)在制定复习计划之前,对《课标》制定的本年级的各项要求要了如指掌。从教材整体性出发,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尤其是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点,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差异,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二)复习计划可制定为先系统复习后归类复习。

1、系统复习。一天一单元。对本单元课文逐课进行复习。复习期间一天至少两课时,复习要有侧重点,重点课文可多用些时间,非重点课文可少用些时间,可自行调控,把时间安排好。

2、归类复习。在系统复习之后应留有三到五天的时间进行归类复习,将本册书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梳理。

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共有多少复习时间?有哪些复习内容?每天复习哪些内容?时间够不够用?学生每天应达到什么目标?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老师在备课时就可以一、先定复习目标,这一天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要让学生达到什么程度。二、把这一天的复习内容进行罗列,每一课时进行哪些内容,重点复习什么内容。三、复习反馈:今天的复习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如何弥补?哪些学生需要补课等等。

二、复习方法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拼音的复习。平时可以把我们语文书上的重点词语用“看拼音写词语”的形式设置练习给学生做,但这就会导致有部分学生不懂拼音根据词语联想的方法猜出答案的,那这样我们老师更多的还是要个别辅导了。

2、字词的复习。我们六年级要求学生掌握的更多的还是成语,在成语积累方面,我们平时老师在教学时就要多留心每一个成语,因为很多成语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平时教学时也要指导学生多留心,多找出各种规律的成语,然后叫学生去仿写,去背诵,这样词汇就丰富了。

3、句子的复习。主要是各种句型的改写。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时,我认为更多的还是教会学生常用的一些方法,这方法就好比是数学中的公式套用了,比如在教学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时,可以这样教学生方法—分三步走:1、反问词的加减;2、否定词的加减;3、标点的互换。

在这三步中,决定句子意思的又是第二步,所以第二步的改写又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学生能记住这方法,并进行这类的专题训练,相信学生对这类题目就更加地得心应手了。

句子的改写中,难点可能就是仿写句子了,由于受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既不能从例句的构句方式入手,肚里又没多少好词佳句,想象力又不够丰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更多地就是设置相应的习题,多练,在讲解时,老师就要多运用分解句子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去原句中找规律,练多了,学生的思维就开阔起来了,知识就丰富起来了。

(二)有关阅读的复习

阅读复习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课内阅读的复习,第二步是课外阅读的复习。关于课内阅读,主要依据课本,要抓住重点课文或典型段落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落实背诵与默写,要让学生落实到笔头上,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所背的内容滚瓜烂熟,可一反应到试卷上就漏洞百出,这是一种学生最易犯的眼高手低病,复习时如何才能治住这种“病”呢?在复习中,我们可以经常性地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趣味性的默写比赛,而后让学生互相检查,这样既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也让学生在检查别人的过程再次进行了复习,受到某些警戒。

如果学校条件许可,还可以把课本中的重点段、篇、设计成阅读试题的形式,印成页子,进行随时的测试或练习,这样一段或一篇重点课文中学生应掌握的所有知识点有能有效地体现出来。通过练、讲、背,学生就更易全面的掌握这些重点段篇的各种知识要点,一定会比拿住课本师讲、生背的效果更显著。

2、关于课内阅读中的古诗词复习,我认为重在默写、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小学阶段安排了很多的诗词,大部分学生已经回生,复习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为了使学生更易于复习掌握,不仿把这些诗词进行归类,如:按春、夏、秋、冬;思乡忆人,抒发豪情壮志,劝勉世人等进行分类,学生复习起来就相应容易些。

如果学校印刷比较方便,把每首诗进行试题化,使一首诗中的所有知识点都以试题的形式展现,打印成页子,让学生去做,然后背诵,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乏味地背诵了。

总之,课内阅读复习一定要做到把握好重点,对各项要求争取做到人人过关。

3、关于课外的阅读复习

课内阅读的复习,我们有书本可循,而课外阅读的复习却往往使我们无可适从,我认为这项内容的复习是课内阅读的一种延续。弄几篇课外短文让学生做做,是起不到复习目的的,重要的是把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所掌握的各种阅读方法和手段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运用和加强,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精心地筛选短文,以短文为依据,训练学生的某些方面的能力,力争做到一篇短文训练学生两到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词语、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总结中心的能力;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能力;把握所读短文中运用到的各种写法的能力等。

只要我们能精心挑选课外短文,精心设计训练目标,严格复习过程,多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复习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始终把握一个原则——答案总在文章中,或许文章中没有直接回答,但我们可以依据文中的关键句子入手;无论阅读试题如何变化,必须要认真阅读短文,先把短文读通、读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关于习作的复习

我们小学阶段的作文就内容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记实的,一类是想象的,记实作文包括应用文、记叙文和写景状物三种,应用文重在格式和内容,复习时一定要反复练习,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各种文体的格式。

就出题类型来分,我们小学阶段的作文常见的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四大类。想利用短暂的复习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本人认为效果不会太明显,我们只能利用复习对每类文题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对每类文体的熟知程度就可以了。

不过,在习作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把握一个原则:“依据要求来习作” 。无论是何次考试,出题者总会对习作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认真阅读,明白其义,然后,力争在自己的习作中把各项要求展现来。

这样的习作在评卷中失分可能都不太多。为了让每个学生很好的把握这一原则,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可多设计一些不让学生行文,只要求学生审题,明白要求的试题来考查培养学生把握习作标准的能力。

三、复习的注意点

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这样的复习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如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各个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把它作为复习重点,与教材重难点结合起来复习,既避免了撒网式的题海战术,也提高了复习效率。

2、善于归类。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方法、习作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呈现给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

3、注重扎实。复习课更多的还是以练为主。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切实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

4、注重运用。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篇6:地产国企改革,到底该怎么改?

从文件发出的信号来看, 央企或地方国企类房企的改革、并购与重组的浪潮将再次来临。那么,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 如何让一些暮气沉沉的地产国企重新焕发活力?如何促进相关领域的转型升级?房地产国企改革, 到底该怎么改?

一、大道至简, 做好地产国企改革的减法

“现在国企改革的方向我认为有两个, 一个是资源整合的减法, 一个是引入社会资本的加法。”碧桂园一位负责人指出。目前, 招商地产与中海中建正在进行的资源整合, 以及绿地集团上市过程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当程度地反映了房地产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方向。

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提出, 新时期国企改革要“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国有资本的效率, 一是配置效率, 二是使用效率, 它们是国有资本“一个铜板”的两面。只有配置得当, 方能有效且高效使用。在此意见指导下, 招商系、中交系、保利系、上实系、中粮系、中铁系等地产国企改革与重组话题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招商地产与中海中建的资源整合

近期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招商地产的资源整合与中海中建的资产注入。

(1) 中海地产与中建股份的整合

中海地产与中间控股股东中建股份时跨近两年的地产业务整合, 在今年3 月下旬宣告落定。

3 月24 日,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宣布, 母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直营地产项目正式注入到中海地产, 总价428 亿港元 (约338亿元人民币) , 总建筑面积约为1.09千万平方米, 至此“大中海”地产平台构成。

中海地产与中建股份签订协议, 中海地产同意收购中建股份名下位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苏州等11 个国内城市及英国伦敦的相关物业项目。中海地产方面表示, 此番交易将中建股份的直接经营房地产业务综合并入中海地产, 加上中建股份不竞争承诺, 将使中海地产成为中建股份物业开发业务的骨干上市平台。同时, 上述交易补充了集团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储备。根据公开资料, 中海地产自2013 年8月起正式托管中建股份的项目, 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 完成其母公司直营地产业务的注入。显而易见, 中海地产在这次对中建股份名下的地产业务的收购行动中, 公司几乎是以现金资源零损耗的形式就收获了上千万的土地储备面积, 也迅速扩充起中海地产的业务规模。

中海地产是中国内地盈利能力最强的房企, 为其注入母公司其他地产资产后, 将形成一个地产巨无霸“大中海”, 这也将使第一梯队房企的竞争更加激烈。“从中建股份获得很多的项目资产当然有助于中海地产做大规模, 而且是通过资产整合的方式, 所付代价较小。但是对中海地产而言, 压力也是明显的, 一是如何拉升收购项目资产的利润, 二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利润率。”同策咨询的一位分析师指出, “如果没有利润率的保证, 做大规模也会产生负效应。”所以, 两家公司能否克服收购后的“排斥反应”而获得良性发展, 这也对中海地产的管理运营能力提出较大的考验和要求。

(2) 招商地产资产重组

停牌4 个月后, 招商地产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终于定音。8 月3 日, 招商地产公布了重组方案,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拟换股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再上市。10 月9 日, 招商地产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包括“招商蛇口合并吸收招商地产”重大重组事项在内的18 项议案均以超9 成的赞成票通过。

招商系地产的重组被称“无先例重组”。与多数公司采取母公司资产注入子公司不同的是, 招商系选择了母公司合并子公司的方案。招商地产被招商局蛇口吸收合并后, 前者将注销不复存在, 但招商地产内部人士称, 新公司仍是招商局集团的惟一地产平台, 招商局蛇口非地产业务不会整合到新公司, 需要先剥离出去。

招商局蛇口控股目标年底前将于深交所上市, 方案如下:招商局蛇口控股将以每股人民币23.6 元发行19 亿新股, 以和招商地产A股与B股进行换股。此外, 招商局蛇口控股以私募方式向10 名新股东筹得至少人民币150 亿元 ( 每股人民币23.6 元) 。换股吸收合并后招商地产将下市。

目前, 招商地产作为已经上市的国有企业, 其正在推进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的整合工作。招商地产是招商局集团旗下专业的地产业务平台, 而招商地产的大股东招商局蛇口在深圳前海、蛇口等地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招商局蛇口拥有的巨量土地储备将成为招商局集团房地产板块做强的资源支撑, 双方的吸收合并将是国企改革中资源禀赋与专业能力的整合。”业内人士指出。

招商地产之所以要进行资源整合, 正如一位房地产管理咨询公司的分析人士所指出, “很多国企因为规模过大, 所以在业务板块上的分割和梳理有些混乱。对很多国企而言, 在这轮改革中, 一个有成效的尝试就是资源整合, 减少内部的同业竞争, 理顺业务板块。”

业内人士分析称, 整合完成后, 除招商地产原有的住宅、商业、工业地产外, 招商局蛇口还将在自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和物流仓储基地建设等物流地产业务, 以及“一带一路”中寻找机会。据招商地产内部人士介绍, “一带一路”在招商局集团内部有详细规划, 涉及港口、海运、金融、地产等各个业务机会, 集团在海外的布点包括澳洲、新西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都有项目, 而所有海外扩张业务都是综合开发, 集团在拿下一个多元化的项目后, 再交给旗下各个子公司分别去完成, 比如与地产有关的, 就会交给招商局蛇口承建。原来招商局集团的地产业务分散在各个子公司, 而整合后的新地产平台将承载集团所有的地产资源和业务, 也能更好地利用集团内部资源。

2. 建发股份房地产业务分拆上市

正值国企改革紧锣密鼓之际, 厦门国资适时地抛出一份拟将旗下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供应链运营业务与房地产开发业务分立上市的方案, 让一度沉寂的分拆上市概念再度活跃。

近两年来, 国企改革概念已经成了地产行业中的热词, 不仅仅是招商地产, 实际上, 早在去年12 月, 市场就传出建发股份旗下地产业务单独上市的消息。彼时, 建发房产通过间接持有的益能国际收购西南环保75% 股份, 成为其控股股东。资料显示, 建发股份成立于1998年, 同年6 月16 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立之初, 建发股份一直以贸易为核心业务, 直至2009 年2 月开始, 正式确立“供应链运营+ 房地产”双主业格局, 其中房地产业务主要包括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两大子公司。

2015 年9 月29 日, 停牌三个月的建发股份正式对外公布其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房地产业务分拆上市。根据公告, 建发股份将持有的房地产业务子公司的股权划分至分立后新设立的建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并由其持有并继续运营房地产的资产和业务。与此同时, 建发股份 ( 存续方) 将承继剩余的供应链运营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 并继续运营供应链的资产和业务。

分拆上市的目的在于, 促进建发股份内部两个以地产为主要业务的分公司, 联发集团与建发房产合二为一, 最大限度避免产品同质化, 解决同业竞争。“公司下属的供应链运营业务和房地产业务分属两个基本没有交集的行业, 降低了管理效率, 同时也令上市公司在面对某一领域内的客户时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针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建发股份如此解释原因。建发股份强调, 本次分立上市后, 建发股份 ( 存续方) 和建发发展的控股股东仍为建发集团, 实际控制人仍为厦门市国资委, 因此,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听起来如一场‘裂变’。不过, 相比于海外市场分拆上市的热闹景象, A股存在的限制和实践难度, 使得分拆上市的出现仍只是少数案例。”有媒体如是评论。

二、大道易简, 做好引入社会资本的“加法”

对很多国有企业而言,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 其更加关注的是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比如怎样重新组织架构、调整股权结构以及引入社会资本等。

9 月24 日,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发布, 《意见》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要求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并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9 月13日正式发布后的第二个配套文件。

1. 国有房企深化改革的另一路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等。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 在国内房地产行业里, 国企占比较大, 以A股为例, 在房地产行业166 家上市公司中, 央企13 家, 地方国企63家, 两者加起来占全部上市房企近一半。东兴证券研究还发现, 从运营效率来看, 数量占优的国有上市房企, 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其经营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ROE (净资产回报率) 来看, 2014 年房地产行业平均ROE为12.4%, 国有房企的ROE为11.4%, 低于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在费用率方面, 国有房企费用率略高于行业均值, 2014 年行业平均费用率为8.7%, 国有房企则为8.8%。从运营效率来看, 国有房企有较大提升空间。据东兴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郑闵钢分析, 房地产行业国企占比高, 但运营效率低, 考虑到房地产依然是资源与资金密集型行业, 优质地产资源的注入能带来业绩提升的巨大想象空间, 运营效率也有望获得较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国有房企将明显受益于国企改革。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制约不足的问题, 要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 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此轮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改革意见提出, 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 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同时也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 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随着房地产行业高速扩张时代的结束, 未来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简单的扩张规模, 而是经营质量的比拼, 引入社会资本、收购和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将成为竞争重点, 因此对于国有房企而言, 行业现状倒逼他们加大改革力度。

2. 重组整合民营房企, 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改革意见提出, 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 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虽然国企改革已经进行很长一段时间, 不少国企尤其是竞争业务领域的国企已经逐步市场化, 然而确实也存在不少国企的改革停滞, 问题仍然突出, 机制依然不活, 竞争力依然不强。在此框架下, 拥有一定资金实力和政商关系资源的国资房企与拥有市场化运作能力的民营房企, 完全有合作和重组整合的可能。具体来看, 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 项目层面合作, 联合拿地、联合投资开发地产项目。4 月10 日, 临安金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签约仪式, 在浙江产权交易所进行。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绿城收购临安金基51% 股权, 双方共同开发青山湖项目。据悉, 绿城集团和金基置业合作开发的青山湖板块颐养小镇项目正式命名为“绿城金基·桃李春风”。

金基置业作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的子公司, 与绿城集团在青山湖项目上的合作, 开启了省交投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河。金基与绿城的强强合作, 是两家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绿城有强大的技术、管理、品牌、资本及营销的积累, 这些积累将在合作后转化成市场优势。与此同时, 金基也把存量资产转化为资源优势, 双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是一家省级交通类国有资产营运机构, 连续七年入榜中国企业500 强, 总资产1700 亿。绿城是中国名列前茅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连续11 年获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 并蝉联“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规模性TOP10”称号。

此次签约, 标志着两家不同所有制企业, 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而走到一起, 共同掀开了一个新的历史篇章。双方的合作, 将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其二, 参控股乃至重组整合民营房企, 比如中交入股绿城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不排除还有进一步重组整合绿城的可能。

作为央企的中交, 与民企绿城的重组, 是国企改革大浪潮中的一个缩影。《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 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房地产属于商业类, 也就是充分竞争行业。《意见》明确了“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 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 要求“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 也可以参股, 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在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部分, 要求“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国企改革提倡国企将旗下同类业务进行重组整合, 形成合力, 对于中交而言, 目前旗下地产板块的资源依然相对分散, 不排除将重组整合包括绿城在内的旗下地产业务, 实现地产板块的整体上市。另一方面, 国企改革亦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重组等方式, 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和资源整合, 而绿城刚好在其中扮演了非国有资本的重要角色。

绿城已被放进中交集团旗下的地产集团, 成为5 个地产子公司之一。未来怎么融合?相对于绿地的平台化管理, 中交集团采用的是一套中央集权管理机制。据介绍, 中交进入绿城后, 已经将其整个管控体系梳理一遍, 并形成了三个管理办法, 一个投资管理办法, 这四个办法从制度层面形成了硬约束。绿城中国董事会的权限是什么?绿城房产董事会的权限是什么?绿城房产总经理办公会的权限是什么?投资管理办法是指, 去哪里投资, 一定是经过清算、财务、资产、运营等方面的评价。然后按照管控体系, 报到总经理办公会, 大家发表意见、修改方案, 最后报董事会通过。

其三, 国资房企引入实力民营房企入股, 乃至参与经营管理, 这种情况目前较为少见, 不过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 不排除将会越来越多。

国资房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激活国企的机制, 更好推进市场化管理和运作, 提升房企的竞争力。总体而言, 在上述几种重组整合中, 非国有资本均可参与, 而最终能在重组整合后实现整体上市将是较优的结果。

3. 典型样本绿地重组, 实现整体上市

事实上, 无论是央企地产类企业, 还是地方国企类企业, 改革与重组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绿地作为本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率先成功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样本, 正在努力做好引入社会资本的“加法”。

(1) 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的“第一枪”

绿地集团借壳上市公司金丰投资登陆A股的消息, 在业界流传大半年后, 于2014 年3 月17 日由一纸公告对外宣布。根据公告, 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重组, 置出金丰投资原有23 亿元资产, 注入预估值为655 亿元的绿地集团100% 股权。今年8 月18 日, 绿地集团整体上市计划收官, 这是A股迄今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借壳”, 也是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的“第一枪”。当日开市, A股迎来市值最大房企, 绿地控股开盘市值逾3000 亿元, 绿地作为全球业务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实现整体上市, 意味着上海国资领域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成功落地。

金丰投资的大股东是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上海地产集团, 后者也是绿地集团的主要股东之一。绿地借壳金丰投资在去年公布的《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中, 集中披露了绿地对公司上市前的股权架构调整。在重组上市之前, 绿地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筛查条件上, 绿地做了严苛的资格限制, 对投资者的行业背景、注册资本、净资产以及最近几年的盈利情况都作了极其严格的设计。2014 年1 月, 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聚智、珠海普罗、国投协力五家财务投资人斥资近120 亿元入股绿地, 持股约20%, 开启了绿地混合所有制的大门。

(2) 具有创新色彩的重组方案

绿地推出了具有改革创新色彩的重组方案, 其主要创新包括:引入5 家战略投资者作为社会资本扩充社会公众持股比例;利用企业合伙形式吸收合并绿地职工持股会并以此持股上市公司;上海国资委规避要约收购实现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最多权益拥有。“绿地在上市前引入社会资本, 尤其是对上市公司而言, 扩充了公司的公众持股比例, 这不仅是为公司上市所做的安排, 也是绿地作为上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位房地产管理咨询人士评价绿地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如是说。

职工持股是绿地股份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格林兰前身为绿地职工持股会。早在1997 年, 绿地就设立了职工持股会, 彼时绿地的员工持股比例就达到了18.88%。在今年绿地集团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 职工持股比例为29.09%, 员工持股会的成员数量共计982 人。但是在法律及监管层面, 绿地的职工持股会实际上不具有法人资格, 证监会并不认可将员工持股会作为上市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如果将数以千计的持股员工作为自然人股东单列, 绿地又会面临《公司法》限制的非上市公司数量不能超过200 个的要求。对此, 绿地采用的组织设计是, 公司管理层43 人出资10 万元设立了一家管理公司格林兰投资, 再把职工持股会的成员作为有限合伙人装入到32家有限合伙制公司, 并由格林兰投资担任这32 家合伙制公司的管理人。上海格林兰由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等43 位绿地集团管理层人士组建而成, 以张玉良为首的经营班子, 获得单方持股大股东地位。最后, 格林兰投资与这32 家合伙制公司组建成一家有限合伙制企业, 即上海格林兰, 由上海格林兰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的资产、债权和债务, 以此持股上市公司。

(3) 上海绿地的改革方向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任务,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国资重镇上海, 绿地集团是为数不多的“明星”国企之一, 也是上海区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标杆性企业。在绿地多个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组成中, 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公司和中星集团3 个股东累计持有了上市公司46.37% 的股份, 因为3 家股东均全资隶属上海国资委, 这也就意味着国有资本实际上是上海绿地的最大股东。

绿地多元化布局以摆脱地产依赖, 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市场新力。绿地的实践已经证明, 在国控股的体制下, 坚持股权多元化激励机制市场化, 能够为企业不做大做强提供异常广阔的空间和台。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在A股体上市, 绿地完成了横跨A股及股多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布局业务涉及房地产、金融、基建、汽园林等多个重要行业, “绿地系”已初具雏形。

作为世界500 强企业, 绿地正在积极探索转型的方向。业内人士给予公司2015/16/17 年盈利预测0.57/0.66/0.90 元/ 股, NAV14.72 元/股。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 作为A股市场的“新兵”, 绿地将把企业打造成一家主业突出、多元发展、全球经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 并在房地产、金融、地铁等若干重要行业具有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

篇7:午睡到底该怎么睡

“好习惯”原来是“杀手”?

帖子说,德国学者指出体重超标20%、血压低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问题的三类人群午睡弊大于利;同时,据以色列研究人员对455名老人调查6年后发现,在此期间去世的75位老人中,习惯午睡的死亡率为20%,除去疾病等因素影响,午睡者的死亡率明显较高。研究者认为,人在睡眠时,心率、血压均会降低,醒来再恢复,这种变动可能会增加血管受伤的几率,如老年人体质较差,午睡不但不能延年,反而可能成为杀手。

老年人睡午觉要顺其自然

对此,专家表示:老人睡不睡午觉应该顺其自然。其实,老年人是否需要午睡,要因人而异。如果觉得中午身心疲乏想休息一下,大可不必硬撑着不去睡。但如果有些老年人中午根本不困,常年没有午睡的习惯,也可以不去午睡,关键要顺其自然。

那么,对于上文提到的三类人,真的就不能午睡了吗?专家表示,这篇文章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大家不要过于担心而因此不睡午觉。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医师张明介绍说,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称“心藏神”,而午睡“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张明说,不宜午睡不代表不能睡午觉,而且“不宜”是相对的,有一定前提的,只要选对了时间和方法,几乎每个人都适合睡午觉。

三类人这样午睡更科学

对于超重的人而言,因为睡眠时间和体重呈现正相关,特别是在年轻人中,午睡容易使肥胖加剧,不妨改在午饭前小睡20~30分钟。

低血压患者血流本来较慢,午睡时,血流速度更缓,本身黏稠度高的血液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因此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以半小时为宜。另外,午睡后不可突然站起,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问题,特别是因脑血管问题而经常头晕的人群,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道,立即午睡,皮肤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消化道纷纷与大脑争血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所以,最好在餐前或餐后半小时后,喝杯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再睡。

科学午睡要提倡

《黄帝内经》指出,“天有四时,人的睡眠应该符合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而西方医学认为,午睡是人类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除夜晚外,白天我们也需要睡眠。每天午睡30分钟,可以使体内激素分泌更趋平衡,缓解对心脏有害的工作压力,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因此科学午睡要提倡。

?誅 不要饭后即睡:午睡最好放在饭后20分钟以后。

?誅 注意睡眠姿势:一般来说,睡觉的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好,因为这样可使心脏负担减轻,肝脏血流量加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代谢。但实际上可以不必强求睡眠的姿势,只要能迅速入睡就行。如果是趴在桌子上午睡的话,最好拿个软而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垫在胳膊下。

上一篇:2011年大成镇卫生院工作总结下一篇:教育党支部成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