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经典

2024-05-09

学习国学经典(精选6篇)

篇1:学习国学经典

葱味儿人生

——学习中华国学义理经典心得体会

特别喜欢葱末的味道,香香的,带一点辣辣的,闻起来暖暖的。要是能在寒冷的冬夜吃上一碗撒着翠绿色葱末的热面,真是惬意啊。

关于生命的意义,可以说的很大,也可以小到一碗热面。我们可以对这个深奥的词语没有严密精确的定义,但是一定要知道怎么生活,懂得如何让人生充实。选择学习国学经典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多的是想聆听先人智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情怀。面对生活这张网,是挣扎,还是顺从,抑或是开辟属于自己的一小片天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态度,学习国学经典之后的我也颇有感想。

孔子作大司寇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首先即问“伤人乎?”不问马(《论语》),更不问财产的损失。有人用木偶人(俑)殉葬,孔子认为这是对人类的轻视,对生命的亵渎,愤而诅咒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这实在是对生命的珍惜,对人性的礼赞!结合现在“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教育我们,生命的存在是继续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用有限的生命去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

拥有健康体魄之后,就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每个人对于未来都有不同的设想,顺着这些方向,我们的人生走出了不同的轨迹和终点。理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优劣之别,但我们的人生却是千差万别,结果也是各不相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理想设定的偏差和后期的实践。孔子和弟子们的一席对话,让我了解到人们各种理想的归宿都是对幸福的追求。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这是怎样一副美好和谐的画卷,怎样一种惬意逍遥的意境啊!于丹的著作《论语心得》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段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炉火正红,油锅里哧啦啦响,乱七八糟的小房间里葱香,肉香扑面,暖暖的蒸汽从高压锅中悦耳的喷出„„”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时刻吗?特别喜欢《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相信这么温暖的家庭气息足以让疲惫的人感到轻松和安宁,孔子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有一颗善于感受生活的心灵。掩卷深思,仿佛刚刚穿越时空和那些伟大而可爱的智者促膝而谈„„

窗外明媚的阳光把一切都晒得暖暖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到处洋溢着生的气息。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激发了我对国学这门深刻学问的极大兴趣,虽然课程结束了,但却为我打开了这扇门,我将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它,思考它,和智者一起仔细品味这葱味儿人生,相信国学会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幸福的人!

王慧 0901309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篇2:学习国学经典

九月,我区继续教育中心组织老师通过市教委网络平台,进行了“国学经典与教育”学习。虽然开学很忙碌,但我仍然认真学习了各位教育名家的思想。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才深切地领悟“学无止境”的广博内涵。现代教育提倡终身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班级管理理论及能力,还应当多探讨人生,体会古人修身养性境界,追寻幸福真谛,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古代国学思想博大精深,或讲了做人的道理,或讲了人生真谛,或讲做事态度,如果我们把国学精髓运用到生活工作实际,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引导被“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迷失双眼和心的现代人,那么就能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品格铸造人生,性格决定命运。”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国学思想中,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直特别地耀眼。几千年里,《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被他们所推崇,所向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注意个人修养,推崇“修身齐家天下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闲时莫论人非,静时反思己过”,“独处静思”。而这些说明了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才能更清醒全面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并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克服,从而逐渐走向个性的成熟和完美。这就不仅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认真、踏实、敢干、创新的做事风格,宽厚谦让的品格,也要求我们把“尊重、赏识、宽容、谦逊”当作自己人格修养中的亮点,坚持不轻言放弃,成为自己事业的信念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迫别人干。

当今社会,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强调人性化的呼声普遍提高,对于长官意志、家长作风已不认同,现代的青年思想很自由,很活跃,他们不愿接受任何束缚,要求自由发展。对于别人的东西,不是你施于不施于的问题,而是他愿不愿意接受,如何选择的问题。这种情况反映在社会上,是新潮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激烈对撞;反映到家庭里,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形成;反映在学校就是教师与学生谁是中心的角色变化。

作为老师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要适应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很多老师嘴上也承认,应该理解学生,但到处理具体问题时,潜意识里那传统观念家长作风或者以老师为中心就又冒出来了,往往不管自己是欲还是不欲,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使得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氛围破坏。这时候有的教师还很委屈,自己是为了学生好,而他们不理解、不感恩。在下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心态,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自己私有财产,他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其次当学生有独立意识时,应该尊重他的独立意识,信任他,相信他们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要知道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路人,生活中的帮扶者,思想上的倾诉者;路还是要学生自己走,日子还是要学生自己过,学生还是他自己成长。推而广之,与他人交往,一样道理,可以宣传阐明自己的观点想法,切忌把自己的喜恶爱好强加于人,让别人自愿接受自己。那这社会就会和谐起来。

可见,孔子主张做人要有标准,交友要有标准,行为也要有法度„„就我们而言,一旦致力于做人的学问,便会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合义理的。而当那些没能知道的人终于在迷惘中做出了违背做人原则的事,最后出了问题而后悔莫及时,我们不但为他惋惜,同时更为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能早点认识到这一点而感到由衷的高兴,难道这不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篇3:学习国学经典启迪人生智慧

关键词:和谐,文明道德,意义,教育理念

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国学, 其积淀深厚, 绵延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来;其涵盖着中华神州三江五岳的人文生活范围状况, 充分地表达了华夏民族高度的文明智慧和东方文化丰厚内蕴的勃发生机。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国学知识, 其应为国人所熟知, 然而, 一个人的生命有限, 有限的人生不可能穷尽无限博大的国学知识。既然这样, 就让我们来深入细品名家的剖析, 从挑选的几部经典作品之中的词句里来领悟其思想精髓, 为我们所用, 指引我们前进, 净化我们的心灵。

1. 领悟经典的精髓――“和”的思想

1.1. 正确认识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

祝瑞开教授在他的著作《国学与当代社会》中说道:孔子倡导“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 。儒家经典对“礼”的解释是这样的。《礼记.乐记》说:“乐者为同, 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 异则相敬。”“礼”的本质规定是要求“异”, 社会上贵贱贫富不同的相互尊敬, 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权益。《礼记.曲礼上》指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而况富贵乎?”哪怕是低贱的负贩者也必然有他们可尊贵的地方, 需要对他们表示尊敬, 人人, 特别是在上的“高贵者”, 要“贵人而践己, 先人而后己” (《礼记.坊记》) ,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自卑而尊人”, 放下架子, 谦逊, 礼貌待人, 孔子所谓“”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 也明确表示了这样的思想, 所谓“自卑而尊人”, “贵人而贱己, 先人而后己”等都一致指出, 尊敬别人是行“礼”的必备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则, 这样才能真正践行“礼”, 建立在“仁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 “安人”“利民”的文明的社会规范,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步发展。所以《乐记》概括说:“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遵循礼义, 恪守其思想原则, 相互尊敬, 正确行事, 那么, 原本等级森严的贵贱差别就同一、齐一了, 也才能“乐文同, 上下和”, 民间歌谣乐曲文辞相同, 齐声歌唱当今盛世, 上下齐心协力, 共同构建美好, 和谐社会。

这就是孔子和原初儒家的“仁义”、“礼乐”的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仁爱”“道义”的基础上, 构建“贵贱等, 上下和”的文明、和谐社会, 这是在努力削弱、化解社会上的贵贱、贫富的差别和矛盾、对立, 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人文思想理论。

1.2 正确理解《论语》的“和”思想

钱逊教授在“《论语》导读”演讲词中解说:有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学而》)

礼之用, 和为贵。礼的功用, 最重要的就是和。礼就是为了使社会达到和谐。反过来也可以说, 和谐就是礼所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先王, 以前的圣王, 先王讲的治国之道, 不管大小事情, 都要按照礼来做, 都是以和为贵, 但是也不是说任何地方都能够这样干,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中国古人提出和为贵, 看到了,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和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是一种和。当时讨论了一个问题, 和与同的区别的问题。当时史伯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和了, 就能够衍生万物;如果是同, 它就完了, 不能够继续下去了。这是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有和才有万物, 才有世界, 才有发展;没有和, 什么都不存在。这句话非常抽象, 不容易理解。晏婴的一段话就非常具体, 他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说做汤, 要用鱼, 用肉, 当然要用水, 用火, 然后要有酱、醋、糖、姜这些。把这些东西搁在一起, 厨师要把它调和, 把它配好, 多了要去掉一点, 少了要加一点, 都搭配得非常合适, 火候也到合适, 这样烹调出来的就是一锅很鲜美的汤。这是什么?这就是“和”, 就是“和实生物”。什么叫同呢?一锅水, 你用火烧, 烧干了, 再兑点水, 再烧干了, 再兑点水, 最后是什么?最后还是一锅水。这就是同。“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谁能吃呢?这就是“同则不继”。

第二个例子, 讲乐队奏乐。大体意思是这样, 各种乐器, 音色不同, 有清有浊, 有刚有柔;声音有强有弱, 音调有高有低, 节奏有快有慢, 各种乐器配合得非常协调、和谐, 这样奏出来是一首美妙乐曲。这叫和。什么叫同呢?就是“琴瑟之专一, 谁能听之”。只有一把乐器, 而且只有一个音, 谁能听呢?就象刚开始练笛子的时候, 他就只能吹出一个音, 那个声音是非常刺耳的噪音, 这就叫同。只有一个乐器, 只有一个声音, 谁能听呢?这叫“同则不继”。

再有一个例子讲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他说有一个人, 国君说对, 他就说对;国君说不对, 他就说不对。这就叫同。

国君肯定的事情, 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 臣子应该指出来, 把不该肯定的部分去掉, 然后才能完善;国君否定的东西, 如果有合理的成分, 臣子应该指出其中合理的地方, 把他不该否定的部分纠正过来, 这就叫和。这样子, 政治才能够和, 才能正常。

从这三个例子就可以体会到, 什么叫和, 什么叫同;为什么我们讲和为贵, 为什么不能要这个同。用现在的话来讲, 和就是多种成分在一起的协调配合, 和谐共生, 构成一个事物。同, 就是单一的成分, 单一的因素的重复。中国人的眼里, 一切的一切, 存在的基础, 大至整个宇宙, 小到一锅汤, 它存在的基础就是和。没有一个事情是单一的。只有和谐它才有事物。如果没有和, 只有单一, 这个事物就不能继续下去, 就不能发展。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对世界的根本认识。

在《论语》里面, 除了讲“礼之用, 和为贵”以外, 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这就把对待和、同问题的态度, 提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上来。所谓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实际上前面讲到的晏婴关于君臣关系的那段话已经讲到了。君子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 也能给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来讨论;而小人不同, 他只会逢迎拍马, 你觉得怎么好听, 他就怎么给你说, 从来不提不同意见, 也不能容纳不同意见, 容不得别人给他提意见, 就是拉帮结派, 搞一言堂。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给我们提出了处理一切问题的一个原则。政治上不能搞一言堂, 要有不同意见的讨论。不同的文化也要和而不同, 承认差别, 但是不引起冲突。讲和谐, 但不是要求谁要服从谁。和的前提是承认有不同, 就是我尊重你的不同意见和利益, 不要求你一定要改, 也不要求你都要听我的;然后再承认不同的基础上, 来求得不同东西的和谐。

1.3 认识道家老子, 其以道为核心的思想“和”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林旭博士解析说:老子说:“知晓了追求和谐乃是万物自然之理, 可谓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 可谓是智明通达。”

在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中, “和”是道的一项重要法则, 即事物对立统一的和谐法则。在《道德经》中, 老子多次提到“和”, 另外“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 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 因其无休止变化的缘故, 它们之间的和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过度的, 因而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但是不和谐的程度, 可以表明事物恶化的程度。冲气, 就是对万物重要的调控作用。和, 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以为和”, 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 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面上达到新的和谐。

1.4《周易》的智慧在和谐

余敦康教授在《周易》导读之中的论述:和谐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乾卦.传》说, “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太和就是最高的和谐, 包括天地自然的和谐和社会人事的和谐, 保和太和就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 加以保合之功, 不断地进行调控, 使之长久保持。经过保合之功所达到的一种阴阳平衡的良好状态, 就叫做中和我们看到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就是根据《乾卦》的经典表述, 体现了《周易》的核心思想。先秦时期, 道家主要关注自然的和谐, 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儒家主要关注社会的和谐, 认为“礼之用, 和为贵”《周易》综合总结了儒道两家的说法, 把自然和社会看做一个整体, 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 其根本主旨在于推天道以明人事, 根据对支配着自然界的和谐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来谋划一种和谐社会的发展前景。自从《周易》提出了这个太和境界, 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它一直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奋力追求的理想。封建社会的所谓治世, 就是太和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现。相反, 如果太和境界被破坏, 就成了乱世了。

2. 和谐意识与文明道德

以上几部经典中的部分词句经由名家剖析来看, 充分体现出“和”的价值思想精髓;不存在富贵与低贱等级之别, 也没有自然与人的冲突, 而是天人合一, 平等相生。可见国学其独到的优势特质, 便是:和谐意识与和平进程。这种精神实质在当今社会所起的关键作用在于:大则涉及, 国与国之间交往, 必须相互尊敬各国领土主权, 互不干涉内政, 中国的对外和平友好交往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五项原则蕴藏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思想根基和做人做事体现出真正本领、诚实信诺的哲理精神的风貌。小则谈及, 集体与集体之间, 集体与个人之间, 个人与同事之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都要和平共进, 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 互相帮助, 尊敬友爱, 努力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发展, 为人民服务干到底。具体到个人不计得失, 宽宏大量, 热爱祖国, 热爱党, 热爱事业和人民, 恭敬礼貌, 整洁端庄, 以国家集体的根本利益为重,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高尚情操品格;而不是你我彼此间的互相拆台, 诽谤造谣, 拉帮结派, 排除异己, 损人利己, 得不偿失的小丑小人作风。

3.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国学经典除此“和谐”精神之外, 其精神实质还有很多的层面的内容 (如:敬, 诚, 信, 孝等) 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研究。另外, 还有其它的很多的经典作品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接触, 去原汁原味地阅读理解探究。学习经典就像清代的大批评家金圣叹说的那样, 是“开拓后人无限眼界, 无限文心”。国学它会启迪我们, 因为它是深入人生, 人性中去挖掘出最深刻, 同时也是最普遍的符合自然法则规律的东西—爱物及它、善待他人即善待自己的因果关系, 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的人道。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国学经典优秀文化的底蕴和实质, 就像是一颗古老的参天大树一样, 它具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经风雨淋, 日晒光合, 土地供养;得以茁壮成长, 开花结果, 傲然屹立, 经久不衰。它的根扎得越深越稳, 它就越长越繁华茂盛, 无限的壮丽绚烂。

4. 倡导国学教育理念, 开启人生智慧

虽说中华民族文化遭受过挫折淡化, 但它依然挺立, 进展到了今天的程度, 仍被国人重新正视定位, 完全是因为中华民族儿女的勤劳勇敢, 不畏艰难曲折, 善于学习、积累、总结、传递生活的经验, 懂得其价值精髓所在而成。后人经由吸收, 实验, 改进前人的经验之后, 才会使本民族文化逐渐地发展壮大。而学习经验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靠有系统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国学的传播需要如此地展开。以下笔者提几点建议。

4.1. 高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要开设国学知识价值体系资源数据库

资源库设有:纸质资源有关国学内容的书籍报刊, 国学专题报告和学术报告的光盘、影音录像带, 依据国学知识创作的歌曲、诗词、故事的音像光盘。还有宣传国学的投影幻灯等等, 这些资料可供读者参阅。要有设置的专门网站可供读者用户上网浏览阅读学习国学经典知识。要专门培养国学人才:国学馆员。国学馆员充当作用于图书馆引领读者用户查找阅读并指导学习国学知识, 并帮助读者用户解答有关国学的基础问题。

4.2 定期开展国学知识学术讲座

邀请名家精讲国学, 指导学习, 经验交流。请社会各个阶层的道德模范的精英个人或集体来宣传事迹, 以生动感人故事教育师生民众, 使师生民众的心灵得到净化, 让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谐的精神得到颂扬、传播。

4.3 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活动

举办国学竞赛、演讲比赛让越来越多师生民众对国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深深地种下优秀国学文化的种子, 使人们的行为举止道德规范。中国国人的面貌只要真正普遍骨子里含藏着高尚道德儒雅文明的特征, 在无论何时何地就都能呈现出作为中国人所具有的独特优秀文化品质的正能量的发挥, 就有国人的尊严, 祖国强盛的威严。

4.4 希望教育系统机关开办国学知识水平等级考试制度

国学知识考级, 分成几个等级, 高校师生和民众都可以参加此项水平等级考试, 发给考级证书。教育组织机构的设职监督, 树立标准规范条例;同时鼓励人们相互不断地交流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改进, 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总之, 学习国学经典知识是一项长期有效的启迪人生智慧, 提升文明道德文化高尚情操素养的工程, 一定要让人们普遍得到共识, 只有珍惜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才能实现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的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田秋颐.《图书馆文化自觉探究》[J].图书馆建设, 2012年3期19-21页.

[2]杨楠等, 《图书馆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与挑战》[J].图书馆建设, 2012年1期85-86页.

[3]滑红彬.《佛经与阅读疗法》[J].图书情报研究, 2012年2期50-52页.

[4]朱琳.《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J].图书情报研究, 2012年4期16-20页.

[5]东篱子编著.《每天读点国学精粹》[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年:前言.

[6]林旭编著.《老子处事真言》[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年:186页.

[7]祝瑞开著.《国学与当代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0年:43页.

篇4:国学经典 唱响武当

诵读经典,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

在每一个晨读时间,走进武当山特区的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总可以听到孩子们朗朗的吟唱诵读声,像天籁一般响彻校园。通过经典诵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熏陶之中,可以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学艺术修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精选诵读教材。经典诵读是个慢活儿,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做好长期规划。由武当山特区教育局为各年级确定诵读内容:低年级学生诵读内容以韵文为主,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以及一些童歌、童谣等;中年级主要诵读《百家姓》《增广贤文》和唐诗宋词、经典格言、成语等;高年级主要诵读《千字文》《唐诗宋词三百首》和其他经典书籍。这些国学教材,既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情操,又蕴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优化诵读课堂。为引导和激励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特区各中小学充分用好“两课”:一是晨读、午间课,每天早晨7:50-8:10、下午14:00-14:20,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引吭高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滋养心灵、陶冶性情。二是每周一节诵读课。诵读课以“素读”为主,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程度。诵读课注重寓教于乐,运用多媒体和科学记忆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比如诵读《唐诗宋词》时,采用“经典课堂六幕剧”。第一幕: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第二幕: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第三幕: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第四幕: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第五幕: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格言美;第六幕:相关连接“故事屋”——我爱听。整个教学环节,没有过多的深挖文义。每节课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200字以内,化整为零,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

武当山特区中心幼儿园还将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与意境美,融经典学习和道德教育为一体,一举多得,提升综合素质。

丰富活动形式。诵读之外,特区各学校还通过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画经典,生动形象地再现文化经典的艺术魅力。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开展丰富多样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逐级评选诵读之星、读书标兵、书香班级,通过大型文艺活动、诗文朗诵会展示诵读成果,激发孩子们的诵读热情;在教室、楼梯间、走廊里、文化墙上张贴悬挂图文并茂的古诗词;通过班报、校报、手抄报、宣传栏、文化墙、校园小广播、文学社等传播文化经典,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遇见”经典。一系列活动成果丰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识字总量,而且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很好地发展。

研修经典,促进教师内涵提升

国学经典进校园,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在于教师的躬身示范、言传身教。只有教师自己首先成为读书人,热爱国学,提高修养,才可能引领学生走进经典的殿堂。正如孔子所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引导教师走近经典。特区教育局为教师推介、指定经典书目,引导教师走近经典,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各学校还编印校本教材《经典晨读》,鼓励每位教师制订个人阅读计划,充分利用假期、周末和课余时间,品味名著、提高修养。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好书(一本国学经典、一本教育专著),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写学习笔记或读书随笔,促使教师养成阅读习惯。

搭建读书交流平台。学校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评选学习标兵,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开展师生同读活动。各年级制定师生同读方案,积极开展师生“同过一个节(阅读节)”“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利用晨会课、阅读课组织师生朗读经典美文。

诵读经典逐渐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成为教师的文化自觉。通过研修传统文化,教师自觉“正心、修身、养德”,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成为师德建设的动力源和良好载体。

文化建设,特区学校打造“书香校园”

如今,“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已在特区教育系统上下深入人心。武当山特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一个宗旨,即让校园处处洋溢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在特区学校的每一栋教学楼、每一个文化长廊、每一个文化区角释放出耀眼的光芒。“书香校园”已升华为武当山特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共同追求,成为武当教育的特色文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博大精深、睿智宏伟的国学经典,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阅历的增加而释放出浓醇的芬芳,武当山下的学校文化底蕴亦将更加丰厚。

篇5:国学经典学习

一、传承美德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以前在家吃饭很挑剔,自从读了《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语句之后,我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吃饭时即使掉在桌子上一粒米也要捡起来吃掉。”由于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二、健全人格

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三、陶冶情操

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四、提升智力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孙子兵法》……这些经典著作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智慧,让孩子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诵读经典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目的。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黄仁生教授指出让孩子从小读经典,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将来个个都研究古代文学,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根基,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五、增强记忆力。长期实践表明,诵读经典可以让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显著提高。而童年则是记忆力最好也是最易开发的时期,提倡儿童诵读经典教育,即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的拿手好戏。你不准备些有价值的书让他背,他就只好背一些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如果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程度。根据其近年的实验,读经半年、一年之后,约有50%的儿童,可以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能力,其能力一辈子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如果错过儿童期,将永无翻身之日。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曾在初中时抽出两个暑假,背诵了5万余字的《孟子》。但当时杨振宁并不能完全理解。数年后,杨振宁很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慨:“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按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我发现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真正的是一个节时节力、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

节时节力——儿童只需每天诵读10-20分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即可完成)

篇6:学习国学经典总结

从7月到10月,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在网上观看了国学经典的视频,经过学习,我对国学经典有了深刻的认识: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书:“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时刻在我脑海里闪现,让我渐渐体会“泛爱众”所倡导的理念——博爱。世界上产生利息最高的投资是什么?我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中有了答案:美国有一个穷苦的大学生,为了缴付学费饿着肚子挨家挨户去推销货品,已经陷入了绝境,准备放弃一切时,一位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牛奶。他将牛奶喝下后问道:“应付多少钱?”,女孩答到:“你不用付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不要为善事求回报”。这个穷大学生听了,觉得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而且信心也增强了起来。就是这个穷大学生后来成了美国华盛顿医院鼎鼎大名的朗格大夫,是女孩的慈善与关爱拯救了他。数年后阴差阳错,那个女孩突发重病,家人将她送进华盛顿医院时情况已十分危急。朗格大夫一眼就认出了这女孩,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使她康复。经过一段漫长的奋斗后,朗格大夫终于帮她摆脱了病魔。出院时,医院将医疗账单送到女孩手里,她不敢打开账单,因为她确信:那一定是一笔需要她一辈子才能还清的医药费。当她颤栗地打开帐单时,出现在眼前的是这么一句话:“善事的利息比任何银行的利息都高。一杯鲜奶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签署人:朗格大夫”。顿时姑娘的眼中噙满了泪水。让我们铭记“泛爱众”的所倡导的理念,引领我们的行为,让爱漫流,流入每个人的心„„

有位朋友到我任教的乡村小学,曾这样问道:“你难道真的愿意常年在这所乡村学校,奔波于崎岖不平的山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辈子从事这劳心废力的教书工作?”而我的回答是:“面对这片贫瘠的土地,面对生活贫苦的村民,面对一双双满怀希望的目光,我唯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卧薪尝胆的苦干,以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如此人生才更有意义。我今天的付出正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今天的努力正是为了这里明天的美好,因此,我愿意!”“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啊!正是因为有这样千千万万怀着对祖国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同志,长年累月,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才构成了社会的和-谐;正是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教师,脚踏实地扎根在农村,心系孩子,不断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有了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自豪,因为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我追求,因为我的事业是教书育人。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可惜,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们的教育事业;遗憾,我不是画家,不能用美丽的画卷来绘出美丽无比的乡村;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教师。然而,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凡是人,皆须爱”!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还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经典总结篇二

随着经典的陪伴,走过了日月的风尘,穿梭过了国学的大道。我从黑暗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出来。在此我感谢先生,多日以来对我们的辛勤教导,同时,也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法宝。让这么多人从迷茫中走出来。国学经典,就像世间的救命稻草一样,就像从黑暗中燃起一盏明亮的蜡烛,这正是圣贤的精神,牺牲自己,去照亮别人。而我们刚接触国学经典,似乎像蒲公英,虽然微小,可是撒播的种子,遍满各地。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我人生中的取经之路。而现在的人正缺少的就是这个孝亲尊师,尊老爱幼和兄弟和睦的“真经”。真是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原来儒家学问是这么的大,而我们听闻的只是山底之脚而已。所谓站得高,望的远。这是让我最受益的一句话,我们的毛病就像一座大山一样,而我们一定要翻越这座大山,克服毛病,才能看清世间。

学习国学经典总结篇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学问。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的必备条件,决不能忽略不顾。否则,一味埋头蛮干,难免会有差谬,也就是说,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这些观点和思想,我们今天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一是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品质,即坚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二是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成为习惯,终身不懈。三是新课改的新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教师除了自己终身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勤于好学,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利于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这里给我们的另一点启示是:一是要有终生从教(至少是从教期间)无怨无恨无悔无倦,充满激-情,始终如一,热爱教育的情感。二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分城乡、干群、贫富,男女等因素,对他们的态度要一样。三是教法要灵活,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包括表扬、批评、要求等,否则,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产生师生隔阂,仇恨的心理。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批评学生要讲辩证法》,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思想。

三、修己治人,仁爱至上

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括。“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论语》中有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胁肩谄笑,趋炎附势,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仁”。何谓“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敬就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这就是孔子认为的“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则,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可见,孔子仁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是教师不可培养“巧言令色”者,而要培养有独立个性,执着追求,宽容他人,忠于祖国,有益社会的人。二是教师个人的为人处事态度,对他人要“恭敬”,只有恭敬地对待他人,才能少生矛盾和误会,甚至纠纷,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思考自己该思考的问题,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教师要诚信做人,“信则人仁焉”。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一定要讲诚信,否则,你就会失去影响力,号召力,有损自身的形象,尤其是在和家长、学生打交道时,事先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能做到的不要承诺,已承诺的要准时按要求兑现,包括我们对学生的奖惩,对学生的要求等。四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慈善,“惠则足以使人”,慈善,在我看来,就是关心、关爱、关怀学生,这种关心、关爱应该是全面的,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生活方面,情感思想方面,不仅是大事情,而应该体现在细微处。有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不好管,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给予了他们多少爱,多少关心,不然,怎么不能“足以使人”呢?五是对待家长和学生要宽容,教师观念要改变,不能居高临下地要求和训斥家长和学生。首先要知道,没有了学生,教师的位置也就不存在了,存在的教师也就没有意义了,再者,我们要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作为家长的时候接受其他老师“教育”时的心情是不是很好。第三,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考虑问题不可能每一件都很成熟,既使是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发现学生缺点和错误时,要有宽容的态度,善意地指出并引导他们改正,日后他会终身不忘,感激不尽,尤其是不能以当年老师“教育”我们的错误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更不可以野蛮的“出于好心”的违法方法去教育学生。这样只能是“不得众”,甚至是断送自己。

总之,孔子《论语》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研究《论语》,体会《论语》的精华思想,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让中华古老的文化精粹,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易中天说,集结《论语》的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孔子,是大众的孔子,是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我们作为教师,因为孔子而自豪。

教师的工作平凡,教师的职业崇高,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光荣,教师的报酬微薄,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我们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上一篇:学生实习个人简历下一篇: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