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

2024-05-14

决策(通用8篇)

篇1:决策

这几天总结了这两年对工作的一些认识,包括经销商管理的认识,业务人员管理 的认识,市场操作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本身不改变事物的结果,只有形成决策和决策执行才会改变市场结果。决策是以问题和机会的形式为前提的。

(一)决策

一、 那些因素影响了你的决策制定?

1、swot分析。这种分析方法重点考虑了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的分析,站在纯粹理性的角度对决策进行判断,通过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内部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进行配对,有利条件与优势的配对,或者有利条件与劣势的配对,不利条件与优势的配对,不利条件与劣势条件的配对。通过这种理性的方法,对事物做出决策。

2、能力。认识能力,利用条件的能力,协调资源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方法,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决策也有很大的影响。

3、心理因素,包括,你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做事的决心、信心、毅力,都是意志的良好品质,这对于决策也有大的影响。

4、欲望和需求。你要要得到什么,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这几个要素相互作用于决策,每一个决策,我们都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二、决策的过程。

1、目标,制定目标,我们的决策要转化为目标,目标是一切的根本,是决策的量化。

2、任务。制定出的目标不代表完成,我们要根据目标制定出完成目标的任务,这也是目标分解。

3、策略。针对任务和目标的分解,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一般的原则和策略。

4、方法。针对具体的事情和做事的一般原则,我们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5、步骤。解决问题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分清每一步骤,每一步骤需要做的事情。

三、决策中的心理过程

决策的过程既是理性的过程,也是心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下决策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我们的决策充满信心,并且要下定决心,只有有信心,有决心,我们才会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毅力,不放弃。

(二)决策执行

一、影响决策执行的因素

1、布置任务时是否清晰具体,不仅是告诉他们目标什么?更重要的做事的方法,做事的原则,要达到的具体的结果,和具体的操作标准。只有让下属不仅明白做什么?还要明白怎样去做?做到啥程度?重点强调的是标准。

2、执行者心理因素。信心、决心、毅力、耐心,这些心理因素都对决策有很重要的影响,当下属对你的决策充满信心的时候,充满决心的时候,它就会努力去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做。

3、激励和批评。就是要不断的激发下属的激情,去做事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去鼓励员工。

4、监督和检核是执行的保证。任何人都有惰性,要保持员工的激情,就是要有检核和监督。这样保持员工的压力。

5、榜样的力量。作为一线主管,自己要勤奋,自己要努力,这样才能带动下属努力,自己不努力要求别人努力,这是很多人所不服的。

二、决策执行的过程

1、分解目标,定出小任务。把总目标,按照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进行分解。每个阶段我们要完成哪些任务,每个人要完成哪些任务。都有具体的目标。都有具体的操作手段。

2、执行过程。

3、纠偏的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我们要及时指出问题的所在,找到解决错误的方法和步骤。

4、继续执行的过程。Pdca的循环过程。

决策和决策执行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过程。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wangzhiguo0901@163.com

篇2:决策

在当今社会,上至国家下之至个人,每时每刻不在面临着选择。而对企业和法人来说,一个正确的战略目标和决策则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个人决策,即决策由个人做出。在一个团体或者是团队当中,往往需要一个领导者,而这领导者所做的决定就是个人决策。个人决策是一种单一性的决策,决策主体为一人,决策方向为一个。这就决定了决策与领导者的素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个人决策存在着优点:

1、个人决策相当于是权力的集中,因此这就是其具备了对事物的认识的直观性和决策的迅速和有效性;

2、个人决策是领导者的决策代替团体的决策,因此这就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决心;

3、个人决策是有个人的思维和阅历来做出决定,因此这也就具备了应对突发状况的紧急变化性和灵活性。

群体决策,即决策由群体做出。在一个团体和团队当中,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因此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想法,因此群体决策就愈来愈被当今社会所认可。群体决策的优点:

1、群体决策是群体的人来决策,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因此这就使其具备了合理性和准确性;

2、群体决策是群体讨论和决定的,这就说明了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熟知了决策的内容并认可决策,利于决策的实施;

3、群体决策因为群体中的人是不同的,这也就会体现出决策的创新性;

4、群体决策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决策,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决策中的包容性。

通过对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介绍和分析,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的科学性。个人决策是由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来进行决策的,这就会导致一种极端性和片面性,个人往往容易犯错误,所以在科学性方面个人决策缺少科学性;群体决策是由群体做出决策,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因此群体决策中的集思广益则是为决策提供了科学性。

2、决策的创新性和合理性。个人决策中,决策与领导者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明了领导者的素质决定了决策的创新性和合理性,而其他群体成员的意见则是辅助性的,这就容易导致决策不合理;群体决策中,决策与群体中的每个成员有关这样,通过讨论和探究也就容易促发成员的创造性,因为多数人的参与和提议,群体决策则是突显出了合理性和创新性。

3、决策的速度与准确性。个人决策,决策权在个人手里,决策只在一念之间,因此决策速度迅速并灵活,但是个人的局限性就确定了决策的准确性不高;群体决策,决策权在多数人手中,从人员的聚集和问题的讨论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讨论时间的长,决定了较高的准确性和缓慢的决策速度。

4、决策的风险性。个人决策,因为决策是由个人做出的,因此其具有冒险性和风险性,但是“险中求富贵”也同样意味着高回报;群体决策,每一个成员参与,会打消一些成员的积极性,也会有盲目从众的人存在,因为风险由群体承担也就使成员懈怠,容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通过对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比较使我们对决策有了认识和对比,然而就当今社会而言,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群体决策。然而如何做好群体决策?需要关注这些问题:首先,作为一个团体或者组织,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这样才能促使着成员向一个目标努力,共同的方向和目标会激发人的动力和潜能。其次,好的群体需要好的理念和文化,需要成员摈弃自我,服务于集体或群体,并推进集体的发展,好的文化是群体决策的凝聚石。再者,群体的决策想要符合每个成员利益就必然需要有成员妥协,并合理的整合各方的利益。最后,群体决策是多数人的决策需要的是每个成员的认可和努力。

群体决策的需要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再好的决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实现预期的效果,多无异于一张空头支票。所以群体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在整个群体决策程序中非常重要。首先,在决策时,就应当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根据时间、能力、大小等对目标进行彻底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于决策的实施和完成;其次,在确立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明确责任,避免使成员之间出现不和谐、不合理的关系,严谨多头管理和空白区域,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能随意拼凑要适应事实;再者,对于各个成员的监督也是应该的,只有强而有力的监督才是对权利的保障和对权力的控制。最后,根据实际结果对决策进行检验。有决策就会有风险,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而决策是要投人现有确定资源的。因此,决策做出后,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决策的结果如何往往需要经过几年以后才能显示出来,所以,在决策过程中要注意跟踪记录有关信息,从而不断用真正发生的结果检验决策的有效性。

篇3: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决策探究

风险决策也叫统计型决策或随机型决策, 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 (2) 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 (3) 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4) 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相应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5) 在几种不同的自然状态中未来究竟出现哪种自然状态, 决策者不能肯定, 但是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决策者可以预先估计或计算出来。

二、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决策方法

面对企业的风险决策, 首先, 企业家要有强烈的进取心。企业家不能害怕风险, 躲避风险, 而要勇敢地挑战风险。只有这样, 企业家才有可能凭借其才智、能力和努力去获得较好的决策结果。若没有强烈的进取心, 企业家在企业风险决策面前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其次, 企业家应认识和掌握降低企业风险决策的基本原理。企业家不能消除企业决策的风险, 只能尽力去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 而要更好地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 认识和掌握降低企业风险决策的基本原理就是必要的。降低企业风险决策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决策观念上, 企业家应以落实企业目标为中心。

众所周知, 决策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没有目标, 就无所谓决策。企业决策只能围绕企业的目标来进行, 偏离了这一点, 企业决策必然失误甚至失败。企业家只有心中时刻牢记着企业目标, 并紧紧围绕企业目标来进行决策, 才能使企业决策不偏离方向。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呢?笼统来说, 企业的目标应是求生存、求发展。具体地说, 企业目标应包括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决策观念上的以落实企业目标为中心的内容有5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方向应由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二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内容应根据企业的中期发展目标来制定;三是企业战术决策的内容应依据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拟定;四是上述的企业战术决策的内容与企业战略决策的方向、内容应紧密结合;五是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应坚定不移地围绕企业目标来进行。有了以企业目标为中心的决策观念, 才能使企业家确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 有了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 企业风险决策的降低就有了思想保证, 企业决策的风险也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2. 决策实施上, 企业家应以建立决策反馈机制为重点。

选定最优方案不是决策的目的,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施, 况且决策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停留在选定的决策方案本身, 而是要通过实施过程加以检验。从企业决策过程的四阶段来看, 决策实施阶段是降低企业风险决策的最后一道屏障。从时间上来说, 最优方案的制订在先, 决策实施在后;从性质上讲, 最优方案的制订主要属于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 方案的实施主要是在现实中进行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 由于事物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因而, 制定最优方案时, 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与决策实施的具体情况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因此, 要使决策降低风险并取得预期效果, 在决策实施阶段, 应重点关注有关选定的最优方案与决策实施的具体情况之间的矛盾程度:两者是大部分相符, 或者基本相符, 或者大部分不符, 或者根本不符。只有在了解了两者矛盾程度的情况之后, 企业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来保证企业风险决策的降低, 保证顺利达成决策的目标。

在决策反馈机制的建立问题上, 企业家要有以下两点清醒的认识, 一是决策反馈机制的内容不仅包括决策实施的具体情况的收集和汇总, 还包括决策实施的具体情况与决策方案之间的差距的分析与发现, 以及上述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家的整个机理和制度;二是决策反馈机制的建立并不仅限于由相关的部门或确定相关的人员来监督整个决策过程、收集和汇总决策实施的情况和结果, 还要确定有关人员对决策实施的情况与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以便及时发现决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 要畅通及时向企业家报告的途径, 使企业家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了这两点清醒的认识, 才能在决策实施阶段有效地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

3. 要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 不能仅仅着眼于提高企业各级决策者的素质, 而应以提高全体员工素质为要点。

光有企业家的高素质还不足以保证企业风险决策的降低, 试想, 若企业决策的参与者素质低下, 则在企业决策的分析过程中, 势必会造成信息收集不到位、现状认识不深刻、备选方案无创新和可行性分析不全面, 使企业家“拍板”决策的科学基础较为薄弱;而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 容易扭曲决策实施的计划和降低决策操作的效果, 另一方面, 易使得决策实施的应变性和创新性得不到保证, 这样, 就会使企业决策处于较高的风险状态。只有企业决策主体——全体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使企业风险决策的降低得到根本的保证。在提高企业全员素质的问题上, 企业家应努力防止“重培训, 轻应用”的倾向。一谈到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 企业家肯定想到要对员工加强培训, 并且, 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但是, 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必要条件, 员工素质提高与否的检验标准应是看在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效果, 企业家应把员工素质的提高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如何使培训产生实际的应用效果呢?一是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 二是要加强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程度, 只有把员工素质的提高落实到实际应用中, 才能切实降低企业的风险决策。

在企业决策中, 企业家如何降低由于决策方法选用所造成的企业风险决策呢?笔者认为, 应以运用科学决策艺术为原则。在实践中, 决策艺术是指决策者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随机灵活地处理决策问题的技能和方法。科学决策艺术的核心是指在决策方法的运用上, 应以综合应用为准则。即企业家应依据决策问题的特点、内容及其约束条件, 能用一种决策方法解决问题, 就绝不多用其他方法;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取长补短的问题, 就要从多种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中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0:53—68

篇4: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为加快我省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山东省政府2013年第4次常务会议确定由山东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送审稿)》。此后,在省领导同志重视支持和各方的协同配合下,最终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工作。

据了解,《规划》是我省第一部综合交通规划,是新一届政府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建设,全省启动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节点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山东省发改委对此高度重视,深感责任重大,全力以赴开展相关工作。

《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承担主要编制任务,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积极配合。2013年年底,编制团队完成了5个专题报告和研究总报告,形成了《规划》初稿,全面征求了省有关部门和各市意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评审。

篇5:供销支部决策和参与决策规范表

供销支部决策和参与决策规范表

序号

决策内容

决策形式

主持人

时间

责任部门

备注

1

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指示、决议、决定,研究贯彻意见

支委会

支部书记

不定期

支委

2

论研究党员代表大会的有关事项及决议和决定的贯彻落实措施;讨论审查出席上一级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资格

支委会

支部书记

不定期

支委

3

讨论研究支部组织的设立、换届、撤销以及支部成员组成;

支委会

支部书记

一年

支委

4

讨论研究支部工作计划和总结

支委会

支部书记

一年

支委

5

研究决定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措施及发展规划;分析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分析

支委会

支部书记

一季度

支委

6

讨论研究党员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关事项

支委会

支部书记

一季度

支委

7

讨论研究各党小组创星活动、考评等有关事项

支委会

支部书记

一季度

支委

8

讨论推荐受上级党政组织表彰的先进、优秀

党政联席会

经理

不定期

综合组

9

讨论研究供销人员培训计划及有关事项

党政联席会

经理

不定期

综合组

10

参与供销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重要改革方案

党政联席会

经理

不定期

综合组

11

参与供销公司比质比价、招标采购的内容和事项

党政联席会

经理

不定期

综合组

12

参与确定先进、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评比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事项

党政联席会

经理

一年

综合组

篇6:龙门卫生院重大决策集体决策制度

一、为规范和监督医院经济活动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医院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实行集体讨论制、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医院重大经济事项是指:

(一)涉及医院发展、建设的重大经济事项。

(二)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资金调度,医院预算,金额较大的财、物问题。

(三)其他重大经济事项。

三、医院研究决定重大经济事项应严格执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严格遵守

“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程序,实行集体议事,并以会议决定形式体现院长意志,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议事和会议决定。具体程序如下:

(一)咨询论证。医院有关部门对重大经济事项要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议题,并报经医院主管领导同意,方可提请开会。

(二)会前协调。研究决定重大经济事项的会议不得搞临时动议。议题应在相关领导成员之间作会前协调,然后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决定是否开会。

(三)准备材料。按规定由分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准备规范化的上会材料。

(四)提前通知。会议通知(含议题及有关资料)须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书面送达应到会人员,并履行签收手续。确实无法书面送达的,应设法用电话或其它形式通知。

(五)充分讨论。凡研究决定重大经济事项的会议,须有半数以上领导成员到会方可举行,其中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成员必须到会。会议由院长或分管院长主持。首先分管院长或有关部门介绍,然后安排足够的时间对议题进行充分讨论。讨论中领导成员应表明赞同或不赞同意见。

(六)做出决定。院长或分管院长在听取领导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七)形成纪要。会议须形成“重大经济事项会议纪要”。

(八)议事记录规范 :(1)重大经济事项议事记录须列明会议名称、会议主持人、正式与会人员、会议记录人员、会议通知提前送达时限、应到会人数比例。(2)重大经济事项议事记录须具体列出由会议研究决定的所有重大事项。(3)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在议事记录补充规则栏中列出。

(九)重大经济事项决定后实行政务公开。

四、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医院决定重大经济事项,实行院长负责制。

五、责任追究:对决策有关人员应签署“重大经济事项登记簿”,明确个

篇7:决策

学号:1040301118 1.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做好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①优点:第一,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第二,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三,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第四,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②缺点: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固守过时的观点,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

群体决策:①优点:第一,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第二,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第三,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②缺点:第一,决策的时间较长。群体决策有多个人参加,自然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群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较多的时间去统一认识,所以会使决策的时间延长,在特别紧急的关头,还可能会由此而贻误良机。第二,决策无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

决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体现着时代的特征。随着环境的变化,决策也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群体决策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对于决策类型而言,群体能产生更完整的信息和知识。通过集合好几个人的智慧,群体给决策带来更多的投入。除了投入之外,群体还能给决策带来多样化。它们带来了观点多样化,因而有更多的投入和可选方案可供考虑。许多证据表明,即便最优秀的个体也不能比群体做得更好。因此团队可产生高质量的决定。最后,群体可带来方案接受度的增加。许多决定之所以最终未能被采纳就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该方案。参与做决定的群体成员会更热情地支持该决定并且鼓励其他人接受它。如何做好群体决策呢?这要求领导者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宽松心理气氛

群体决策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尽可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决策。然而,要使群体决策的这个优势充分发挥,领导者必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群体决策的参与者们觉得不怕讲话,因而敢说真话,敢讲心里话,敢于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只有当参与者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群体决策才能汇聚最新知识、获取准确信息和掌握真实情况。创造宽松心理气氛不仅需要领导者经常公开号召大家打消顾虑、有啥说啥,也要求领导者通过改进信息联系方式、改善讨论会场布置等举措展示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从而解除群体决策参与者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决策讨论,大胆直抒己见。

2.有效控制决策过程

耗时多是群体决策的一个弱点,而一些心理因素的干扰造成议而不决更会拖长群体决策的时间。例如,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持有不同见解,可是担心直截了当说出来会得罪人,于是就绕着圈子发表意见,说了半天可能还没有触及实质问题,时间却已经流逝。尤其是当研究重大问题时,许多人害怕说错话被人视为愚蠢或被人笑话,就保持沉默,不表态,不置可否,但当涉及到那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自信胸有成竹,发言热烈,海阔天空,可遗憾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了提高群体决策的效率,领导者应当有效控制决策过程,这不是要控制参与者的思想,而是要在决策过程中保证群体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问题上,始终紧扣和抓住核心问题讨论研究,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出决定。

3.灵敏捕捉闪光思想

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就要求领导者组织集体决策必须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更不能借多数人的意见压制少数人的意见。应当看到,好的决策方案总是由个别人先提出来。

虽然个别人声音微弱,但有价值的思想是很有生命力的。任何高质量的集体决策都会充满每一个参与者的闪光思想,都要充分吸纳每一个参与者有价值的见解。因此,领导者能不能敏锐地意识到、捕捉住集体决策参与者们的闪光的思想火花,并将其融入最终的决策方案,对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至关重要。这也就要求领导者时刻注意接受好思想,一发现某人有好的想法,就应让他详细陈述意见,然后再交大家讨论,集中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吸收、扩展、完善好的思想的过程。

4.开发利用不同观点

群体决策过程中出现不同观点交锋是正常现象,是优势所在,是大好事情。如果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就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一定是好决策,过早一致达成的决策常常隐藏着重大灾难。高质量的群体决策离不开反向思维,欢迎不同意见的争论。为什么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许多重点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因为每个项目都是反复讨论的结果,要是没有不同意见,领导者要自己站在反面提意见讨论,要是提不出意见,先放一下,让大家再考虑,看能不能提出不同意见,经过反复考虑才最终拍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这就是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组织对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时,必须高度重视不同意见,要积极开发利用不同观点,不能把不同观点视为麻烦,而是应该看成财富,要鼓励、启发人们提出更多的不同观点,以利于打开决策思路,扩展决策视野,防止决策疏漏,提高决策质量。

5.善于提炼归纳总结

提高群体决策质量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提炼、归纳、总结。如果有十个决策方案提交领导者选择,高明的领导者往往不会选定其中之一,而是提炼十个方案的精华,将每个方案的独到之处归纳起来,加以整合,再造一个高于原有十个方案的更为理想的决策方案。这样做既能够吸纳所有的好思想、好观点,使选定的决策方案真正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又能够避免制订方案者因为落选而产生失败感、挫折感,让他们看到最后方案有自己的贡献而感到自己也是赢家。当然,这有利于群体决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有利于群体决策更好地贯彻落实。

篇8:决策

土地储备是解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土地供求矛盾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重要手段,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土地储备政策基本定位于促进都市有计划且均衡发展; 提供住宅,改善都市生活环境;抑制土地投机, 平抑地价。我国土地制度与国外相比存在特殊性,在土地储备政策的制定上差异较大。杨继瑞、 朱仁友(2002)将我国土地储备目标归纳为下述方面:保护耕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存量土地资产,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增加财政收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土地管理法》的贯彻实施,利于安居工程的实施;防止过度炒卖地皮,实现土地单租或短租;保障土地资产的发展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自开始运作以后,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偏离其初衷,土地储备决策带有浓厚的“经营性”“行政性”色彩, 公益性目标、远期发展目标缺失,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且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供应的情势下,容易导致政府土地供应结构失衡。

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反思与重构土地储备决策目标,实现土地储备决策向“公益性”“公共性”转变,探讨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理性均衡发展下土地储备决策转变路径与科学决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决策目标转变的逻辑 思考

2.1 不同阶段土地储备决策目标分析:逻辑思 考的前提

随着制度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演变轨迹主要体现在功能定位和目标上。按照土地储备政策目标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2.1.1 土地储备起步阶段:盘活国有资产、消化 处置闲置土地

土地储备起步阶段,其目标主要围绕盘活国有企业土地资产、消化闲置土地,根据城市发展和企业改革需要做出统一计划和整体安排,在土地储备体系中进行土地和资金平衡,加快企业存量土地盘活进度,确保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 企业利用所获得的资金重新定点选址,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

2.1.2 土地储备发展阶段:调整产业结构、推动 旧城改造

20世纪90年代,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推行“退二进三”土地置换。 对城市内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有重点、分层次、分区域、分时段进行搬迁, 推动旧城改造。这一时期,土地储备政策的制定主要为支持城市产业发展,通过制定合理的储备计划,逐步清理中心城区高耗能、高污染、效益差的工业企业,支持并发展第三产业,重塑城市景观与功能空间,优化建成区空间布局。

2.1.3 土地储备异化阶段:依赖土地财政、弱化 公共利益

分权化与市场化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掌控社会经济发展的自主权,也给它们带来了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通过土地盘整、出让来增加地方可支配收入,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张。这一时期,受地方自利性等因素影响, 以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的出台,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城市土地储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离了其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的目标,最终异化为地方政府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引起土地投机行为的增加,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 价值异化由此产生。

2.2 土地储备决策是公共决策:逻辑思考的支点

根据产权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可划分为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建立在私人产权基础上的决策就是私人决策;而公共产权具有产权的非排他性,此基础上的决策是一种公共决策,多由政府或者其委托机构做出,为提供公共服务和生产公共产品,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在可能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行为,也称政府决策。

从目的上看,公共决策是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以及社会利益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决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个人偏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但公共决策能够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保障公共服务的提供、优化公共产品的生产。土地储备制度作为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一项制度安排,应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用地需求,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地收购储备收益,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稳定、生态环境等。土地储备价值要实现市场、城市和资源有效运行与合理利用, 显然社会性与公益性是其价值选择的最终归宿。

在我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城市政府拥有国有土地所有权,并可依法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 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用地需求。《土地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从法律层面上也修筑了一道“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坚固堡垒。城市的供地体制呈现单轨化格局,有利于政府通过调节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供应结构和时序促进城市有序且均衡发展,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抑制土地投机。然而城市土地储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益性目标发生偏离, 出现异化。因此,“经营性”“行政性”的土地储备决策应回归“公益性”“公共性”。

2.3 土地储备决策应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为目 标:逻辑思考的结果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土地储备作为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作为其决策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城市建设和空间结构调整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重要任务,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调整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首先,我国土地公有制和城市土地供给单轨制为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提供了制度前提。其次,土地储备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确立提供了事实依据。最后,改革开放后我国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带来了粗放型土地开发和低密度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问题,许多城市空间发展普遍存在内城衰退、功能布局混乱、住房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因此,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应成为当前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的重要目标。

3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下的土地储备决策目 标体系诠释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储备决策过度关注经济效益,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考虑,致使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恶化、用地布局紊乱等城市空间问题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从城市多维空间发展维度即从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四个层面建构土地储备决策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3.1 调整城市形态布局,实现城市物质空间网 络化

3.1.1 分散中心城区职能,发展多中心空间结构

随着人口和就业的郊区化,交通工具的变革,城市郊区出现新的聚集中心(郊区次中心), 这些聚集中心具有相对综合的功能,并高度专业化,形成城市新的居住中心也是就业中心,郊区次中心的发展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化。多中心结构不仅促进了城市中心功能的分化,而且有助于缓解大城市发展中单中心集聚带来的日益严峻的城市问题,是未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政府在促进城市空间多中心化发展时,土地储备机构需要做好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搭建的前期土地储备工作,以实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调整。

3.1.2 抑制城市老城区衰退,实现城市更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的“难以为继”尤为严重,而且城市郊区化发展旧城衰落逐步凸显,这就倒逼城市发展向城市更新要空间,以此抑制城市内城衰退,转变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而促使这一需求转变的源动力就是土地储备,一方面,通过对土地进行拆迁整理、改变其原有不适应城市发展的规划用途,促进内城用地结构、功能分区趋于合理,实现城市中心区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通过混合类更新改造转型升级为高端的产业集聚空间,为城市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3.1.3 优化边缘区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城市空间 合理扩展

边缘空间作为城市中最活跃、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是城市连接乡村的重要节点。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膨胀,规模失控,城市边缘区布局杂乱无序,生态恶化,基础设施缺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担城市功能、承担产业转移;确定相对稳定的城市边缘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形成城市合理的增长边界和绿色屏障,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3.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协调城市经济空间发展

3.2.1调整科技产业建设模式,实现城市空间网络化发展

科技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开发区和大学城建设为代表。开发区、大学城由于其独特的空间拓展方式改变了城市空间形态布局。通过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功能分区呈现融合、兼容的发展趋势,加快了城市经济活动的分散化、集中化趋势,从而形成多个亚中心、分散化的制造业和更集中的服务业,促使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的单中心形态向分散的多种形态转变。

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同质化竞争, 统筹考虑交通便捷、生态敏感度及其制约性以及城市的发展战略,满足经济活动对城市空间需求,促进城市形成多中心网络化格局。在促进大学科技城等创新空间发展过程中,要考虑交通可达性以及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在确保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同时将其提升为城市可持续的增长战略,拓展出完整的城市机能,组成系统的城市框架,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跨越性转变或空间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快速改善周边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创新空间的产生和延展。

3.2.2合理发展高端产业,增强核心区辐射功能

第三产业快速崛起导致经济结构重构,城市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发生深刻转变。以商务、金融服务为核心功能的高端产业逐渐成熟,同时经济增长逐渐向多中心演化,核心—边缘结构日趋凸显,城市核心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极。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对加强增长极的集聚效应以及带动中心区周边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 政府过于强调城市高端产业,导致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大于扩散效应,城市核心的周边地区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政府要合理发展金融服务等为主导的高端产业,避免高端产业集聚区同质化,在区位选择时要有充分需求以及服务能级支撑,避免选址在相关配套功能缺失区域, 提高城市核心区竞争力,增强核心区辐射功能。

3.2.3合理布局新商业空间,实现城市边缘地域重组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城市郊区化及新商业业态的大量出现,由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 大型专业性市场等新兴商业业态形成的商业空间在城市边缘区地带迅速涌现,并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商业向郊区扩散的主要载体。当前城市边缘区内的商业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商业整体布局呈现出结构合理性不足, 空间布置零散现象严重,未能满足周边居民的多方面需求。因此从功能、级别上对城市商业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加服务半径,促进城市商业业态的多样化发展,使其在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上对城市传统商业空间和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产生猛烈冲击,并逐渐演变成边缘地域功能重组的催化剂,扮演城市空间扩散过程中增长极角色,以此实现城市边缘区地域重组。

3.3促进阶层收入融合,缓解城市社会空间藩篱

3.3.1倡导居住用地混合布局,引导居住空间良性分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结构的转型,政策制度的变革,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 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均促使社会阶层加速分化,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日渐明显。当前居住空间分异在我国主要体现为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商品房的空间结构关系问题。政府考虑到级差地租,为降低成本,保障性住房选址在区位差、配套设施落后地区,布局大多采用大型化、集中化和边缘化的空间策略,导致居住分异现象日益加剧。因此,在保障房空间选址与布局时,城中应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加强不同收入阶层的接触空间;针对保障性住房区位差、配套设施落后等,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大混居小聚集”的保障房建设模式。

3.3.2优化公共用地资源配置,弱化城市各阶层隔离分化

居住空间分异是社会阶层分化在居住空间层面的物化反映。居住空间分异导致弱势群体聚居的贫困边缘化,不同经济阶层之间的相对隔离,形成社会冲突,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对弱势群体造成“再次剥夺”。政府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应积极应对这种社会极化现象,针对城市不同区域,相对均衡地、公平配置社会资源和提供公共产品,提高低收入人群居住周边的社会资源配套水平优化城市公共用地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均等化,提升阶层关联度,加强不同阶层间的阶层融合。

3.4 加快生态网络建设,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3.4.1加强城市绿地建设,优化景观生态布局

城乡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以牺牲城市绿地和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一系列问题,城市交通拥挤、水质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凸显。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生态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还需将绿色开敞空间引入到城市人工开发强度高、人均绿地空间相对较少区域,增加建成区内的景观异质性,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强对现有绿地的质量建设,构建完善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

3.4.2 建设绿色廊道网络,重塑绿地空间格局

城市用地蔓延对城市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存在潜在威胁,在城市和城郊的自然景观和自然过程,已四分五裂,而且建设过程中见缝插针式的发展,造成城市生态格局的萎缩以及连续植被的孤岛化、破碎化。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内容,尤其注重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格局,建设城市绿色廊道的网络化建设,在城市和郊区绿地景观中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 加强绿色水系廊道、道路廊道网的建设,改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连续性,实现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重塑。

4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土地储备决策 转变路径

路径锁定状态的扭转,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治体系的改变。因此,土地储备决策的突破与优化应积极利用外部压力显化内部危机,通过政府干预促进路径的修正与发展,形成科学的土地储备决策运作机制,如图2所示。

4.1 推进决策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4.1.1 决策机构由集权结构向多主体参与的分权 结构转变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设有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等类似的土地储备决策机构,实际是由少数官员或专家组成的集权决策机构。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储备决策由集权向多主体参与的分权结构转变也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这一决策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转变过程中通过组建以国土资源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部以及土地储备机构为核心的决策机构(城市发展委员会),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土地储备规划(土地储备潜力分析与空间分布、土地储备数量与空间分布、土地储备投放数量与空间分布);以灵活多变的方式使公众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拥有不同程度的决策自主权,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决策。

4.1.2 政府机构经营土地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机构不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只提供必要的管理和服务,即所谓的“小政府、大市场”体制格局。目前,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同时担当土地经营者和土地管理者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身份悖论是制度赋予主体价值异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土地储备机构需由“双职能”角色向管理职能转变,通过逐步剥离地方政府的土地经营职能,探索由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公司代表政府经营,政府专注于土地微观规划管制与土地市场的管理调控的模式,以生态保护、用地发展控制、城乡文脉传承等作为指导城市空间统筹的总体方向;对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原则性的引导。

4.2 土地储备内在机制转变

4.2.1 “以地生财”向共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变

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的事权加大,财权萎缩,通过土地财政弥补财政缺口自然成为其必然选择。因此,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遏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动力,撇除土地储备目标异化动因,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这一公共利益目标。首先,通过健全 “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缓解地方财政负担,遏制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内在动力,切实通过“收购— 储备—出让”机制加强政府调控和规范土地市场的能力;其次,逐步将现行的土地“批租制” 改为“年租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必要的财政和金融保障,拓宽土地储备融资渠道;最后,改革我国现行土地税收制度,建立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保障城市建设所需资金,尽量避免或减轻由于体制机制转换可能引起的阵痛。

4.2.2 “多规分立”规划体系向“多规融合”有 效转变

目前,我国三大法定规划在规划主体、技术标准和编制办法、实施手段和监督机制以及各部门规划期限、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开发管理混乱,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审批流程复杂,储备项目落地困难,信息共享不足,行政效率低下,也成为冲击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因素。 因此,由“多规分立”的规划体系向“多规融合” 转变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的关键。通过 “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构建信息联动平台,形成内容层次清晰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为主导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管控能力, 有效引导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发展,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精明增长,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降低土地储备决策的风险,保障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高效实现。

4.3 土地储备计划编制思路转变

4.3.1 无序蔓延发展模式向精明增长模式转变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促进城市理性增长的重要保障。建立合理的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成为控制城市蔓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所在。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对控制城市无序蔓延,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精明增长作为土地储备决策的指导理论, 要求政府要控制城市增量土地储备,高效利用城市存量土地,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抑制内城衰落;土地储备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居住和产业用地的混合布局,促进混合式多功能的土地开发, 实现空间尺度上居住与就业的平衡,减少城市钟摆式交通,也为支撑公交车站和发展商业服务中心提供基础;考虑到土地级差地租,在城中应储备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为中低收入家庭及外来打工者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削弱日趋明显的社会阶层的分离;控制工业区与不合理的房地产开发所引发的城市盲目扩张与土地低效利用,达到优化城市土地储备结构的目的。

4.3.2 自上而下规划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反规划” 模式转变

为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沿用传统的土地储备和供应模式, 重视建设用地的储备和供应,忽略城市生态环境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储备,致使空城、鬼城现象频出,城市空间结构严重失衡。促进城市“自然生长”,构建生态导向的土地储备结构和供应时序成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关键。将“反规划” 理念引入到传统的城市规划当中,优先进行生态空间建设,建立区域生态景观安全格局,形成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框架,依据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储备数量控制和空间布局, 划定生态用地红线,实现城市空间合理扩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控制生产用地比例,增加生态用地的供应比例,建设湿地、公园等城市生态空间,改善城市绿地空间的连续性;在土地储备供应时序上,对于不同区域同功能土地的储备拉开足够的时间梯度,合理安排生态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供应时序,保证土地合理高效利用。

4.4 土地储备决策技术与方法转变

4.4.1 土地储备信息系统向基于 GIS 平台动态管 理信息系统转变

信息是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的媒介,土地储备信息系统的构建成为完善土地储备的关键点。在土地储备信息化全面推进背景下,当前的土地储备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GIS平台构建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可更好地剖析土地储备的变化规律,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高质量数据信息。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土地储备地块空间配置效应,根据分析结果来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储备地块的效用最大化;与GIS相结合,利用模糊规划方法,设计储备数量预测方案,确定土地储备工业、住宅及商业用地数量,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利用GIS工具将动态变化的土地管理信息进行存量计算和叠加分析,了解土地储备动态变化趋势,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依据。

4.4.2 土地实地调查监测向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 利用动态监测转变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常规实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已经不能满足土地利用信息快速更新、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预测其变化、 演化趋势,指导政府土地利用管理与决策,实现我国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土地储备决策科学性。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城市重点区新增建设用地和城市边缘区耕地动态变化, 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利用遥感NDVI波段及其他波段组合,掌握城市生态用地布局状况,可以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优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生态绿地的合理布局;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分析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构建土地集约利用信息采集终端系统,为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信息及时、准确的获取提供技术保障。

4.4.3 单一的领导决策方法向多元化定性、定量 决策方法转变

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决策机制使得我国土地储备决策机制缺乏科学考量的绩效测评机制, 在其决策过程中“拍脑袋”决策方式仍普遍存在。从西方国家来看,在公共决策领域已形成一套定性、定量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及技术,如系统分析、操作博弈等(张红凤等,2014),我国土地储备决策可以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吸收和借鉴。在广泛运用各种数量化的技术性方法的同时,注重社会、伦理和文化效应等因素,基于社会的总体福利需求,全面考虑技术的社会、环境、 战略等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5 结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决策】相关文章:

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浅析论文04-29

现代信息决策思想现代信息与决策05-31

决策方法04-20

安全决策05-07

审计决策04-30

物流决策05-02

决策方式05-05

统计决策05-05

品牌决策05-15

决策阶段05-18

上一篇: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说明书下一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