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力专业教学计划

2024-05-07

中职电力专业教学计划(精选8篇)

篇1:中职电力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电力拖动》有效教学谈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职《电力拖动》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在中职《电力拖动》中有效教学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措施,以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 电力拖动 技能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中职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但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创新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确立教材中的教学重点

学习《电力拖动》课程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学习这门课可以进一步的掌握生活当中一些电器设备工作时的情况与特点。二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证的需要。通常学生对考证的问题较积极。其次指出为了更好的通过考证,把《电力拖动》课程分为两部分学习。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是实践模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技能学习。多数学生对实践部分更有好奇心,所以要分析理论部分里哪些是重点?第一单元基本元件的学习。第二单元是整本书的重点。第三单元是理论考中选择题目的主要来源。后面是辅助作用。通过这样梳理,在教学上主次清晰,学生学习目的也非常明确。在实践模拟环节中,结合维修电工中级考的大纲,其中不仅包括了《电力拖动》书本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电工仪表测量技术,掌握电气试验;了解变、配电所高、低压设备结构,了解防雷与接地及内、外线电力线路安装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这几部分了解透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内容的特点,很好地把这部分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教学

在传统的word和power point等教学课件制作软件中,对于本课程中出现的低压电器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变频调速等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展现起来很困难,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就结合学校实验实训设备和教学需要,自学了Free mind、Flash、FrontPage等软件,在进行项目教学时,Free mind使我们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中关键的知识点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各分枝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Flash强大的动画效果和功能帮我们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FrontPage制作课件时,能够任意的添加图画、音乐、视频等,还能插入flash制作的小动画,超级链接可以任意跳转,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把网页课件发布到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电力拖动》明确要求学生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习题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习题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一问题尽量使学生给出多种解答,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例如:在学习“正转带保护自锁控制”的电路时,启发学生可以在点动控制基础上,也可以在自锁控制的缺点中加以改正。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特别是当学生对教师原来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在自己的创新、成功体验中增加自信心。大多数学生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对惰性较强、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不露痕迹地给以暗示,架设桥梁,给他们创造担当“发现者”的机会,使他们在惊讶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功的满足。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摆脱压力和束缚,不必担心主动学习会招致批评或嘲笑,也不必担心失败带来的压力。

四、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维修技能

当设备安装好投入运行一定时间后,会发生一些电器故障。为了提高学生的维修技能,不妨人为的制造几个故障点,让学生去查找。指导学生根据电器控制原理运用“现象诊断法”判断出原因所致,判断故障出在主电路中还是在辅助电路中,是在主电路的上部还是在中部或下部?在辅助电路中,是在操作按钮之前还是之后。把整个控制电路分成几段,检查各个触点的工作状态,逐步压缩范围,最后找出确定故障点而排除。对触头系统的检修:银触头出现氧化层并不影响导电率,可不作处理。如铜触头出现氧化层会影响导电率,应作清洁处理。对电磁系统的故障维修:由于动、静铁芯的端面接触不,温度过高而烧坏,一般应重新绕制。对热继电器的维修:应定期校验它的动作可靠性,如果不动作,此故障通常是电流整定值偏大,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调整整定值,否则将烧坏电动机。在维修技能实训中,要求用实际的电器电路,再次讲解故障产生的部位、原因现象及查找排除的技术方法,可以“假设故障、假题真作”,人为一些故障让学生设法排除,从而提高他们的维修技能。

参考文献:

[1] 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Z]。[2]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第四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4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篇2:中职电力专业教学计划

一、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目的

每所学校开设的专业都有自已学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什么还需要开发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学校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大都按照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83个专业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制定的,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培养目标发生变化、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旧的教学指导纲要已很难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要求,原先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也很难适应当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需求,更何况教育部已重新发颁布九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机电/数控专业颁布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与实训》、《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等四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各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以新颁布的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为依据。

2.20XX年江苏省颁布了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拉开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序幕,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施,创立“三以一化”的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取得一定成功经验,20XX年还组织开发了江苏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各学校应以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适应当今职业教育发展、适应各地区专业特色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3.近几年随着省课程改革实验点、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内一些重点学校都各自进行了机电/数控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或多或少地将实验情况融入各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但是通过实验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否规范、合理、有效没有评判的标准,随着国家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及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的颁布实施,有必要两者接合参照,研发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适用于各个学校,不同于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及国家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开发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具体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用于具体指导各学校专业实施的教学文件,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详细且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能力要求、到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时间安排等等涉及到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应具体、详细。

2.可行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开设的课程一方面要与国家、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要求相吻合,还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如项目化课程、实训课程应与本校机电/数控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相符合,与本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相一致,做到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100%得到贯彻和执行。

3.先进性原则

江苏省专业课程改革已进行几年,也已取得一定成效,构建“三以一化”机电专业课程模式基本成熟,各校开发的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应能充分吸收近几年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保证其先进性。

4.个性化原则

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有出路,才有较强的生命力,没有特色的专业很难保证可持续发展,很难吸引优秀的学生。机电/数控专业虽然省有指导性课程方案,也有教育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但就每个地区来讲,机电/数控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地区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本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必须立足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发展的情况和优势,为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体现本地区发展要求,在保证本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基础上,更多的体现为地方机电/数控行业服务。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方案

从学校层面出发,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一项较大工程,绝非一两个人随意拼凑、抄袭而成,学校应从组织机构到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研读、到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及实施、实施后的总结与修订而成。

1.建全组织机构

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当今重点职业学校都已成立专业部,以机电/数控专业部为核心,集合部分专业教师成立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小组是很必要的。此外,还需聘请部分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

2.研读省、市指导性教学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应以省、市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不能脱离或违背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之初,参与开发的成员应认真阅读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吃透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理解省指导性课程方案开发的流程和要求,才能保证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规范、合理。

3.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二次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

(1)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有机电/数控专业参考的职业岗位群和所需职业能力,但各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区机电/数控行业发展不平衡,机电/数控产品也各有特色,培养机电/数控专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有各地区特色,适应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应深入本地区机电/数控工厂、企业进行职业能力调研,得出本地区所需机电/数控专业人才构成、知识能力要求。当然,职业能力分析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程,仅凭一两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难度较大,调研时可参考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机电/数控职业能力构成,再进行本地区行业调查研究,以本地区最需机电/数控职业能力为突破口,减少工作量,也便于得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职业能力结论。

(2)专门化方向的拟定。专门化方向拟定是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中新的理念,将职业岗位纳入最后强化培养的一条途径,使学生能适应工作岗位的一种改革和偿试。通过设定一定的专业专门化方向及专门化方向知识与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更能贴近岗位的要求,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3)课程的设置与选定。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九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省下发的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都是在近几年各地区、各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修订、改进而来,是各地课程改革成果体现,但是,各地区课程改革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还没完全形成一定的体系,配套的课程也只是在逐步完善之中,如教育部也仅仅对机电/数控专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四门课程组织开发国家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及专门化方向核心课程都没有随之配套,在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对课程的设置与选定就至关重要了,除了选用教育部开发的国规新教材,还要选定与之相配的其他专业核心教材及辅助选修教材,保证学生达到机电/数控专业知识、能力要求。

课程的设置与教材选定也应符合这样几条:①与新开发的国规新教材相配套,与省指导性课程方案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及标准为依据。②针对性强,与地区机电/数控行业相适应。③体现课程改革理念,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④与本校实验、实训设备相配套,便于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4)教学安排。教学安排是教学实施的具体进程表,应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公共基础课、岗位群基础课、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时间,制定学年制与学分制教学计划安排表,拟定技能训练与考核进程,人文类选修及专业选修课程及比例,社会活动与实践体现形式。学分制安排中还需规定各课程学分、奖励学分及最终达到省有关本专业应修完的学分等。

4.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与修订

一次性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很难完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实施、验证才能知晓其合理与不足之处,故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修订才能完善,才能适应学校专业发展需要。

四、几点问题及对策

1.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的贯彻

教育应体现国家意志,从宏观层面讲,中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为实现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相关共公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必须得到保证,如德育课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每学期都必须开设并不少于28学时/学期。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课程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也必须开设并满足一定课时。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课时比例的分配应协调各方面要求,一方面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保证专业课与专业实践课程时数,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知识与技能。

2.“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合理调配

构建“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是这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的突破点,也是区别以前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专业课程中那些课程宜采用项目课程,那些课程还需要沿用学科体系课程,对一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也起一定制约作用,所有机电/数控专业课程都采用项目课程,是否合理,能否实施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个人认为对机电/数控专业而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沿用学科体系课程比较妥当,机电/数控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等得到得很好贯彻和学习,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牢固基础。当然这些学科性课程能否采用项目教学形式进行开设,能否进行所谓课程的项目化改造是值得各个学校讨论与实践的命题。

3.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制定

现在中职采用2+1模式,即最后一年为顶岗实习教学,顶岗实习目的是将两年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应用于企业实践、体验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就业前有一个适应过程,是中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一般只提出顶岗实习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操作范例,各学校在操作时也就无章可循,故而当今绝大部分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都处于放羊状态,负责一点的学校由班主任或委派专职教师对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纪律、生活等状况给予一定形式管理,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几乎无从过问,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几乎没有,各学校要想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在这方面应进行一定偿试与改革,将顶岗实习要求纳入实施性教学计划中,教学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将顶岗实习学生固定在某几家企业的某些通用性岗位,然后根据学生工作岗位制定一些特色的教学实施计划;将一年顶岗实习时间中的前半年分成两段或四段,分散到每学期去执行,每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一至两个月,顶岗实习结束后回校继续上课等。

篇3:中职电力专业教学计划

一、确立教材中的教学重点

学习《电力拖动》课程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学习这门课可以进一步的掌握生活当中一些电器设备工作时的情况与特点。二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证的需要。通常学生对考证的问题较积极。为了更好地通过考证, 把《电力拖动》课程分为两部分学习。一部分是理论知识, 另一部分是实践模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技能学习。多数学生对实践部分更有好奇心, 所以要分析理论部分哪些是重点, 第一单元是基本元件的学习, 第二单元是整本书的重点, 第三单元是理论考中选择题目的主要来源, 后面是辅助作用。通过这样梳理, 在教学上主次清晰, 学生学习目的也非常明确。在实践模拟环节中, 要结合维修电工中级考试的大纲进行教学, 其中不仅包括了《电力拖动》书本知识, 还要求学生掌握电工仪表测量技术, 掌握电气试验;了解变、配电所高、低压设备结构, 了解防雷与接地及内、外线电力线路安装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这几部分了解透彻,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结合内容的特点, 很好地把这部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教学

在传统的Word和Power Point等教学课件制作软件中, 对于本课程中出现的低压电器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变频调速等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展现起来很困难, 而且效果不好。因此, 就结合学校实验实训设备和教学需要, 我自学了Free mind、Flash、FrontPage等软件, 在进行项目教学时, Free mind使我们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中关键的知识点上, 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 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Flash强大的动画效果和功能帮我们化抽象为直观, 化静态为动态, 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FrontPage制作课件时, 能够任意的添加图画、音乐、视频等, 还能插入Flash制作的小动画, 超级链接可以任意跳转,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把网页课件发布到网上,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电力拖动》明确要求学生以发展能力为本,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习题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 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一问题尽量使学生给出多种解答, 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例如, 在学习“正转带保护自锁控制”的电路时, 启发学生可以在点动控制基础上, 也可以在自锁控制的缺点中加以改正。在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 特别是当学生对教师原来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时候, 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使他们在自己的创新及成功体验中增加自信心。大多数学生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对惰性较强、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不露痕迹地给以暗示, 架设桥梁, 给他们创造担当“发现者”的机会, 使他们在惊讶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获得成功的满足。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摆脱压力和束缚, 不必担心主动学习会招致批评或嘲笑, 也不必担心失败带来的压力。

四、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维修技能

篇4:探讨中职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电力拖动;研究性学习;中职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技巧

前言

中职、高专等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专业的知识研究、探索、创新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利用现在电子技术来教学,提高对信息量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专业信息、知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实践、解决、创新等。所以就以电力拖动课程来说,这门课程对中职机电专业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是学好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1、电力拖动课程的特点

电力拖动课程分为两个重点:一方面是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实践模拟。所以,在授课时要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授课,要在强大的理论背景下进行实践性授课,如果只是简单的把知识、理论乏味的讲给学生们听,除此以外利用多媒体动画示范,这种授课只会一定意义上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动手能力却没有办法提高。只能达到纸上谈兵的效果。都不能很好地达到课程所制订的进一步的掌握生活当中一些电器设备工作时的情况与特点和满足学生考证需要的两个目标。

2、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

2.1电力拖动教学的课程开发

教师们要根据自身或者学校的教学要求和特点,编写一套适合学生们的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材,来结合学校的基础设施实行授课。其中教师授课要根据自己编写的教材再结合网上相应的实际操作实例,来使学生学习理论和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还要注意设置多个模块,将电力拖动的内容分解,分解成可以使学生们容易接受的小模块来突出电力拖动的专业特色,帮助学生的只是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分解为:(1)具有过载保护的自锁控制电路;(2)主电路按顺序启动控 制电路;(3)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4)按钮、接触器控制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2.2电力拖动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去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抓住中职学生大多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理解力差但是喜欢“动手”这个突破点。根据学生爱动手实践的这个特点,引导他们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培养相关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少讲繁锁的理论,因为多数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些理论知识.学不好还会影响他们学习本课程的信心。但是可以,在让他们实践的过程中,边实践边讲授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还可以有效的达到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解接触器的结构和作用时,教师可以照着各部件,进行每个部位的作用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老师所讲的每个部位拆卸下来,再对拆卸下来的每个部件进行整理,了解各部件故障处理方法,最后在拼装回来。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较快地认识各元件并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处理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电力拖动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地去研究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改编,结合学生和实际的生产需要。对于一些不合实际应用的知识、过于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删除、简化,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和难点,对基本的知识进行讲解,难点重点着重讲解。做到进行因材施教,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掌握情况、接受能力等,做到对电力拖动这门课有质量保证地教学。

3、电力拖动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电力拖动因为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授方式,就对教授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水平,还要要求教师必须有较为熟练的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对电力拖动教学所采用的各种实验设备,使用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要求教师对各种机械的出现故障时,能够分析出故障那个的原因,能够回答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授课的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熟练的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讲授水平等,还要有对教材分析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能力的执教精神的老师。为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电力拖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现如今在电力拖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第一,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中很多同学可能由于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进行实践课时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重复的讲述,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不停地辅导每位同学做实验,强调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还要去纠正每个同学的错误地方等等。这就对于老师的授课增加了难度,很可能有的同学不会,没有及时的得到老师的辅导,就不再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性。第二、实践操作过程中必然要接触电,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保证安全的进行实践,但是总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样就导致很多学校为了减少危险出现,减少了实践课程,但是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课程的内容,对实践操作技术掌握的不够通透。这也对电里拖动课程的学习造成了问题。

5、结语

在电力拖动教学中,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和同学的相互配合,来达到老师舒心的教学、学生也可以学习到知识。这样,想达到这种教学要求,就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根据上述讲述的几种方法,运用到电力拖动课程中去,达到较好的授课状态,是同学对理论、实践两方面的知识掌握扎实。同时、老师要改变思想,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对于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培养,对教师这个岗位的保证;学生也要对自身负责,积极地配合老师,主动地进行课业思考,深化对课程的理解程度,熟练地掌握课程要求的技能,通过在研究中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提高对电力拖动这门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崔小云.研究性学习理念下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索[J].河南科技 学院学报,20[0,(8).

[2]唐云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lI练[MI.北京:中国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王红照 《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 2015(11)

[4] 周云强 中职电力拖动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期刊论文]-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

[5] 杨务波.王连登 中职电力拖动课教学初探[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16)

篇5: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会计人才,是摆在我们中职院校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问题,然后研究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学习兴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中职院校学生多为参加中考后未被普通高中录取而选择了职业教育,普遍年龄偏小,学习兴趣不高,这与十几年前的初中毕业生优先选择中专的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由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对学校和老师容易产生逆反心里,从而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兴趣、没有积极性的直接结果是学习起来很被动,年龄偏小有致使学生不容易接受讲道理的说服性教育。学生的这些特点,都会影响他们学习技能知识,妨碍他们提高能力水平。

2。教师工作经验少、授课方法简单。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处于发展阶段,为了加强学校的内部建设,年轻教师居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由于工作经验很少,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授课方法简单,讲课不生动,照本宣科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缺乏足够的授课技巧,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同时,会计专业对于中职院校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有会计从业经验、熟练使用各类会计软件、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内行”授课才能真正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现在中职院校教师大部分从普通院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从学校到学校,实际工作经历少,自身动手能力不强,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只有“纸上谈兵”传授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中职院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也就难以有效的落实。

3。教学思想保守。目前中职的教学思想仍比较保守。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毕业,这种模式依旧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子。过度的重视会计理论的灌输,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

4。课程设计简单。课程设计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即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课程设计单一,先填鸭式讲授理论课,不重视学生接受消化程度,平时缺乏理论课与实践的衔接,学期期末却将实践课堆积在一起压给学生,造成学生前学后忘。在信息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也没有经常性的将知识更新,不能将最新的会计理论知识提供给学生,造成就业后不能及时胜任工作。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给学生将要从事相应职业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基本的书面知识,能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实践课则承接理论课上传授的知识,指导学生去亲自动手、去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传统上在教学计划仍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数偏低,安排衔接不充分,形成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的分立局面。这与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学什么就能干什么”明显脱节。动手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首要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存在差距。随着各个单位对于自身数据保密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像会计、出纳这类岗位更是不能随意让外部人员接触,学生前往单位实习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缺少实习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对于理论知识抽象的理解,仅仅为了填凭证而填凭证,为了登账簿而登账簿,只有少数学生能在学习结束后有所收获,多数学生不能掌握要领。学生会认为没现金就开张支票,材料少了打电话叫人送来就行,根本不懂计划、审批、内部控制等等诸如此类的财务管理的一系列程序制度。

三、问题改进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看到学生、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那么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改进。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生源现状,我们不能再提更高的要求,只有尽力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对于教师队伍,我们可以对经验少、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改进照本宣科、死读书等呆板授课方式。对于会计的新政策、新制度要经常性的更新学习。同时从其他高等院校、社会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会计教师和优秀会计人员参与授课,进行学术交流,引入新鲜的血液。

2。理论结合实践,改进课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一直被看作是实践课的任务之一,而与理论课关系不大。我认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所有教学环节中,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慢慢积累就能灌输给学生一种观念——任何环境下都不能忘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这种观念带动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动手能力。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设置模拟会计教学课堂,在学校里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实习条件,以达到下厂下店同样的学习效果,使财会模拟实习室真正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模拟财会实习课堂通过选择的实习主体,设置科学的实习程序,进行点钞、珠算、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等基本技能的反复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他们毕业后参加财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结语

篇6:中职教学计划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进入电子商务相关行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及知识素养,具有熟练的商务信息电子化采集与处理能力,掌握以电子交易平台与电子数据交换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原理与实务,具有网络营销及其它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能力,能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维护、互联网领域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网页制作、网站管理等相关工作,能进行电子商务实际运作和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就业岗位

该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为电子商务相关领域运作人员。学生毕业后可面向工农业生产、贸易、物流、互联网等行业从事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运营与维护、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交易处理、电子交易平台维护、贸易单证处理、物流管理工作,或选择自主创业。

2、基本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理论的基本思想,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勤奋上进。

(2)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健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4)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3、知识结构

(1)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守则及知识产权、劳动法等知识。

(2)了解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理解流通领域中互联网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各环节的应用。

(3)具备基本的经济及管理知识,掌握经济学原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

(4)掌握计算机应用及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知识,熟练操作常用软件,能够较好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5)掌握互联网浏览器使用方法及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

(6)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熟练使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有效的网络营销活动;

(7)掌握常用的网络信息调研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及其它网络检索、整理、储存有用的信息。

(8)掌握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物流基本知识,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要素及物流信息技术,能够处理相关的物流操作,并在电子商务配送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加以应用。

(9)了解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熟悉与国际贸易业务相关的商检、报关、海运、保险、结算、索赔、仲裁等程序和处理技术;

(10)了解电子交易中相关支付环节与网络金融工具,熟悉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熟悉基本的电子支付流程。

(11)了解电子交易中有关安全事项应注意的问题与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理解电子合同、数字证书等工具的操作使用。

(12)掌握基本的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程序设计,并将这些技术熟练应用于网站建设与电子商务应用中;

(13)掌握基本的美工、动画、广告设计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网页设计过程之中。

(14)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电子商务中级技术证书,并较好地掌握电子商务专业英语;

(15)掌握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计算机应用等级水平考试并获得相应等级证书。

三、能力分解与课程模块表

四、学制、学分

标准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

本专业毕业规定总学分为:132学分。

五、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简介

1.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1)电子商务交易能力

本能力模块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理解和参与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商品的搜索与选择、进行在线支付、选择物流配送方式。

(2)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

本能力模块培养学生按照企业实现电子商务的要求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项目进行项目规划的能力;使用多种软件或脚本语言进行网页制作的能力;将网页上传到互联网并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站推广的能力;对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维护、更新的能力。

(3)经济商贸能力

本能力模块培养学生贸易与营销策略运用能力、开展网络市场营销的能力、进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与运用能力、国际商贸运用能力。

(4)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本能力模块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理论运用能力、电子商务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知识、网络营销知识等运用于企业商务运作的具体流程中。

2.核心能力简介

(1)电子商务交易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交易的能力。使学生能熟练利用网络搜集、处理、分析市场信息;了解网上交易流程;掌握各种网上交易平台的使用方法。

(2)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熟练地进行基本的网页制作和设计;同时能够了解实际商业网页中应用较多的脚本编程语言(javascript)和动态网页(DHTML)的概念,并能够结合javascript和CSS制作简单的网页特效。

(3)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它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图像进行绘制和处理的能力,通过学习CorelDraw和Photoshop等软件,使学生能力正确安装和使用常用的图形绘制软件;能运用缩放、校正、变形、滤镜和图层等功能对平面图像进行复杂地编辑。

(4)动画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二维动画制作能力和三维动画制作能力。其中二维动画制作能力主要以流行的FlashMX软件进行培养,通过讲授FlashMX的基本操作,基本动画的实现方法,按钮,ActionScript等,让学生学习网络动画的基本原理、实现的操作步骤和应用技巧,掌握网络动画创作流程,学会网络动画的制作方法、技巧以及后期加工等。三维动画制作能力主要以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max为基础,通过讲授三维动画的基本概念,三维创作的流程,建模的各种方法,不同类型材质的编辑,灯光、摄像机的的布局,环境设定,简单动画制作,粒子系统,视频合成等,让学生学习三维动画的建模、材质编辑以及动画创作,掌握建筑效果图、影视广告和片头设计的制作方法。

(6)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培养学生根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际需要,建设电子商务网站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巧。掌握电子商务网站项目规划的方法、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安全知识、电子商务网站更新与维护技术。

篇7:中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修订和完善各专业教学计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抓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我院中职各专业能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

1、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必须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要特别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技术发展态势,使修订和完善后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地方、行业特色和中等职业教育特色。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具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坚持德育为先,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要注重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要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3、坚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设置课程。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专门化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必修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选修内容。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兼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要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认真研究各专业在新的形势下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重视实训教学的安排与落实。要有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时间保证,并注重内容和效果。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自觉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定,根据行业、企业的特点,结合地区、学院及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办学优势,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学时安排等方面注重灵活性、体现职业性,保持一定的机动性,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1年为主。

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制度,积极尝试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探索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方式。

四、培养目标与要求

学院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培养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各专业还应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重视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训。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六、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基本内容:

1、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2、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4、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5、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时间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

实行学分制的专业,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允许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确保学生在校受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各专业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专业,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习实训累计总学时不少于半学年。

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七、教学计划管理

篇8:中职电力专业教学计划

一、推进研究性学习是中职《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

《电力拖动》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 理论内容比较抽象, 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元器件、电气符号等对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 不容易记忆, 特别是元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动作过程等比较复杂, 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学生很难深刻理解, 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到实践环节阶段, 学生理论学习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 教师不得不重新讲解, 这就浪费了授课时间。同时实践环节往往采用教师包办的方式, 即教师根据实践课题, 设计好电路图, 学生不必考虑“学什么, 怎么学”, 只要按着实验的要求进行接线并通电成功就可以。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不清楚学了什么, 元器件的功能、原理大多都不理解, 只掌握一些模糊的线路概念, 更不会利用相关元器件进行线路设计并实现其特定的功能。鉴于以上的这些问题, 必须对《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通过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 使之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 达到教与学的相互适应。而研究性学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从现实中寻找学习的主题, 从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强调探究性、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过程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性。因此, 在中职《电力拖动》课程中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二、研究性学习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职教育中, 《电力拖动》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低压电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常用的机车线路以及实训环节。如何把抽象、晦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更快、更好地掌握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笔者通过实际教学实践, 总结出研究性学习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该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巧妙导入新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达到寓学于乐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知识导入阶段, 吸引学生注意、形成学习动机,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知识的导入有很多种方法, 比如说, 提问导入、复习旧知识导入、设疑导入、直观演示导入、巧设比赛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等。怎样导入新知识?笔者认为要做到形式新颖、方式灵活、内容巧妙、语言精练。如在学习《电力拖动》课程之初, 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缺乏了解, 不清楚教师所讲的电器、电路的作用, 在学习上存在盲目性。因此, 在上第一堂课时, 给学生播放工业自动化过程中的相关视频, 让学生了解电力拖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通过观察生产中设备的运行过程, 让学生思考设备体系是如何协调运转的。通过视频, 让学生对所要学的课程有一定的了解, 并给他们留下思考空间。另外, 在第一堂课通过直观演示, 将电机拆开, 把电机的内部构造展现给学生, 这样可以消除学生们对电机结构的神秘感。学生有了感性认识, 并带着疑问进行学习, 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形象讲授新知识, 强化认知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

研究性学习不是接受性学习, 它需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中真正做到“五到” (心到、眼到、嘴到、耳到、手到)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 不是简单学习现成的结论, 而应当是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认识科学知识的价值, 产生继续研究的愿望。在授课时, 让学生充分地发问并对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按照一定逻辑加以整理, 之后, 引导他们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思考。通过问题分析, 活跃学生思维, 指明研究方向。例如在学习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时, 先让学生观看电机缺相运作的现象, 并让学生描述怎样接线才能使电机从正转变为反转。学生知道, 改变接通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 即接入电动机三相电源线的进线中的任意两相电源的相序对调, 电机就可以实现反转。线路要怎么设计呢?是不是每次需要正反转的时候都去拆装电源线呢?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议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可以利用接触器来实现输入的电源相序的转换。但怎么转换呢?请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设计情况, 请设计中存在典型性错误的学生, 将自己的设计图画在黑板上, 如利用本身常闭触点或常开触点作为联锁触头, 或是用对方的辅助常开触点做为自身的自锁触头 (见图) 。结合学生设计的电路图进行讲解, 特别注意自锁、联锁的设计, 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设计。

(三) 巩固新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达到思维升华

知识巩固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知识加工地越充分、越精细, 则记忆效果会越好。知识在头脑中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呢?在《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采用多种方式, 可把方法点拨、实践训练、知识拓展、脑筋急转弯等方法相融合。比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教学中, 先让学生利用已学理论知识进行电路设计, 分析电路设计的要点, 然后结合学生的设计进行讲解, 师生共同完成电路的设计;在学习“双重联锁电路”时, 学生已经掌握接触器联锁和按钮联锁电路, 但是如何更安全更可靠的实现电动机正反控制呢?何种方法安全性最好?应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让他们各抒己见, 经过分析、对比和讨论, 引导学生采用双重联锁控制, 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思维碰撞, 使新知识得到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这个电路知识, 要求学生结合电路图, 动手实践, 如进行线路接线、检测、通电, 观察电路现象, 故障排除实训等。

(四) 系统总结新知识, 强化知识融合, 达到触类旁通

在总结学习成果环节, 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深化, 形成迁移能力, 教师仍需创造出一些问题情景, 让学生继续发挥探究精神, 同时为学习下一知识点做好铺垫。例如, 在双重连锁电路进行课堂总结时, 待学生表述电路的工作原理后, 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如电路中的熔断器坏了, 给电路通电, 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很快就会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他学生也会加入讨论。另外, 引导学生将本次课程与前序课程进行比较, 找出课程内容中相近的地方, 把不同问题的分析转化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增强记忆, 加深理解。就这样在总结中提出新问题, 强化知识的融会贯通, 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达到触类旁通, 同时为学习电路的故障排除做好铺垫。

《电力拖动》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技术性, 在研究性教学中不能一味只是教师在提出问题, 而应该采用开放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 要变先讲后练为先探究后点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强化。

参考文献

[1]崔小云.研究性学习理念下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2]彭俊彪.《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探索[J].教学研究,2010(9).

上一篇:以案明纪警钟长鸣下一篇:药材公司暑假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