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

2024-04-10

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精选12篇)

篇1: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

XX镇办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一、考核主体

XX镇办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考核各村、社区网格化工作运转情况;各村、社区负责全面考核基础网格长工作情况。

二、考核对象

各村、山口社区网格员、基础网格长。

三、考核内容

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各级网格信息排查是否全面、准确、及时,处置各类问题的时效与实效情况等。各网格员参加学习培训、报送动态信息、记录基础台账等完成各项网格化工作情况以及群众知晓率、满意率测评情况。详见附表。

四、考核办法

考核工作采用分层分级考核的办法,通过定期全面考核与不定期抽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月5日前全面考核上个月工作情况,不定期抽查每月不少于1次。定期考核成绩占70%,不定期考核占30%。

考核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排名、年度总评比”制度,月考核成绩累计为季度、年度总得分。

五、考核形式

采取听、看、议、查相结合的方式。

听:主要听取各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看:看各村、社区3—4个点;议:召集居(村)民小组网格长代表,听取其对网格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查:主要查看社会管理网格化的“两率”,即排查率与处置率,以及信息台帐记录更新情况。

六、考核结果运用

(一)月考核评分定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70—89分)、基本合格(69分以下)三个等次。

(二)对考核为优秀的网格工作人员和绩效奖励、评优评先挂钩,对一年内连续3次或累计5次被评为基本合格的人员重新调整。

七、考核要求

(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领导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日常抽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工作实绩,确保考核工作不走过场。

(二)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考核衡量工作实绩、推动工作落实、转变工作作风。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推荐优秀等挂钩,在考核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激发工作活力。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镇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在每月5号前公布考核结果。网格工作人员对月考核结果有疑义的,可以在2日内向镇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反映,镇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应及时受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篇2: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

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加强我镇镇办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制度的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监督机制,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把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镇的实际,现就镇办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把规划设计关,强化技术指导。经镇领导班子研究确定的建设工程项目,村建、土管、水利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各种配套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资源和区位的优势,使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有关村(居)和单位要积极配合设计部门,深入实地搞好现场测量与勘察论证,使工程规划设计尽可能完善、准确,符合工程建设实际要求。规划设计完成后,镇委托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及时作出修改调整。工程施工前,镇委托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要与规划设计部门、监理、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认真搞好衔接。在施工过程中,镇委托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现场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矛盾纠纷。

二、严把施工队伍关,强化质量意识。要把住施工队伍关,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的程序。坚决堵住无资质、无施工经验、无工程施工机械和无技术力量的“四无”工程队以及凭借关系承接项目的工程队。在招标报名时,镇招标办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包括人员素质、技术力量、近年来施工业绩和社会信誉等,并审查是否具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中是否出现过严重的质量问题等,以保证施工质量。要严格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使每一项工程都通过规范的程序以合理的标价中标后进行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建设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并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各参建方在施工过程中能做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建设管理单位应经常召开由参建各方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常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严把施工工序关,强化现场监管。

施工过程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要在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的基础上,派出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常驻工地,现场督促施工单位严把工程质量关,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管。要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定点定位常驻工地对工程进行现场监管。可组织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作为工

程建设质量的义务监督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所有监管人员,一旦发现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向工程指挥部反映,由指挥部派项目工程负责同志配合监理人员及时核实处理。一是严把工程工序关。在施工过程中,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工序验收制。即: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必须在自查自验合格后,再填报验收报告单,由监理人员会同建设管理单位负责人共同对其施工工序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下达下一工序开工通知书,施工单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对检查不合格的,应限期整改,整改后施工单位再申请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在每项工程的承包合同中,要载明“因检查不合格,每发现一次由工程监理人员向施工单位出具书面通知并予以经济处罚,处罚的标准按工程总造价一定的比例确定”。要坚决杜绝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擅自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行为。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单元工程为基础,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施工程序操作,切实加强程序化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

二是严把材料入口关。材料的好坏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把好材料入口关,就抓住了质量的一半。施工单位在进料过程中,工程监管人员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伪劣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四、严把工程验收关,强化责任追究。资金的拨付,是把好工程质量的重要关口,在资金的拨付上,一是要严格

按照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序时进度办事。二是要严格履行每一道施工工序的验收制,对没有经过规定工序进行验收的工程,一律不予拨付资金。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能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全面考核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前,建设管理单位应要求建设单位在做好自查自验工作的同时,及时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发现问题,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为工程顺利通过镇抽检奠定基础。施工单位和镇派驻的质检人员在工程施工结束后,要以书面材料的形式提前二天向镇招标办申请竣工抽检,镇招标办在接到上述书面申请时,将立即组织有关评委参加抽检。凡抽检合格的,参加抽检的人员必须在出具的竣工验收单上签名,按照签订的合同如数兑付工程款。对抽检不合格、部分工程质量不合格或施工单位违反事先签订部分合同条款的,一方面要有明确的结论并出具书面的整改意见,另一方面对违反合同条款内容提出处罚建议,同时,要对负责该项工程镇委托建设管理单位负责人和质检人员,视其情节,实施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五、严把廉洁自律关,强化廉政教育。

加强廉政教育,是把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一是加强对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的廉政教育,在建设工地醒目处设立廉政公示牌、廉政广告牌(或横幅),签订廉政合同。二是加强对镇委托建设管理单位负责人和质检、监理人员的廉政教

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建立廉政谈话教育制度,在项目开工时必须谈话教育,建设过程中适时谈话教育,发生问题随时谈话教育,严禁建设管理单位和质监人员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一旦发现和查实,将严肃处理,视其情节,追究其党政纪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确保“民心工程”让群众真正满意。

篇3: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

一、深刻认识财政支农项目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集中评审、技术审核和现场审查等方式,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的可行性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项目的最终决策提供依据。所以说,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周期的最关键阶段,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顶点。

(二)开展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科学决策的必然选择

评审属于决策性程序问题,是决策的组成部分。由于财政支农项目涉及的范围宽、面积广、技术性强,面对多变的市场因素,项目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多样性等特点,评审内容比较繁杂,评审工作难度较大。通过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资金配套与偿还能力的可靠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为立项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根据。

(三)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财政支农项目评审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善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支出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项目评审工作是财政支农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评审工作的核心是选好项目,提高农业项目的整体水平和建设效益。

(四)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手段

评审本身是一种监督职能,通过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拟建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剔除高估冒算和弄虚作假的项目,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合规、有效使用。项目评审不仅是择优立项和节约财政支出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加强内部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健全财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

(五)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需要

通过组织专家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相对独立和透明的评审,保证专家评审的独立性,保证工作程序的合法性,力争做到对所有项目择优立项,减少评审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加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坚决杜绝“人情”项目。

二、财政支农项目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评审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财政支农项目开始尝试评审,总体运作情况较好,但也存在明显问题:

一是部分主管部门害怕权利削弱,还存在一些抵触情绪。

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评审结果和修改意见往往得不到及时反馈。

三是只重视文本可研评审,并没有结合进行现场实地考察,或实地考察只走过场,没有深入考察评审中发现的所有潜在或者深层问题。

四是部分主管部门准备不充分,报送评审的材料质量不高,且评审目的不明确。对于较敏感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评审时避重就轻,无法抓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不了主要问题。

五是评审范围有限。现在的评审大多采取委托的模式,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支农项目没有在专业的评审机构进行合规性的评审,与没有进行评审不得立项的政策相违背。

六是财政支农资金“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项目绩效管理尤其滞后。

三、加 强财政支农项目评审工作的 思路和意见

(一)明确评审职能、完善项目评审制度

要严格评审工作程序,加强内部控制。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一项新兴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应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制定相应的一整套规章制度,执行严格的评审工作程序,加强项目评审内部管理、规范内部评审行为、明确内部责任、提高项目评审质量,规范和提升财政支农项目评审工作。要进一步健全评审制度建设,及时修订完善评审制度,制订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使农业评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工作水平和评审质量,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

(二)建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提高项目评审效率

为了提高项目评审效率,应根据农业项目特点,承认地区、地域差别,充分考虑诸如珍惜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生产率,充分考虑不同农业项目的特点,充分考虑农业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评估农业项目的风险,建立相关的项目评审指标体系,为项目评审的统一、规范、公平奠定基础。

(三)精心组织评审,确保项目评审质量

为了确保项目评审质量,根据支农项目投资额较大、建设内容较多、专业性较强、生产周期较长及效益多样化的特点,针对不同评审项目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评审方案,针对不同项目类别,组织搭配内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专家,组成合理的评审小组。在完成内业评审的基础上,组织评估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评估时,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采取现场答疑、现场指导的方式,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既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申报单位提供服务和决策依据,同时遵循评审工作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堵塞漏洞,维护国家利益,履行职责,强化服务,实现服务和监督的有机结合。

(四)继续拓宽评审范围,完善和改进评审方式,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由于来自各业务主管部门的阻力,有相当数量的财政支农项目还没有能够纳入评审范围。今后,要继续拓宽评审范围,随着财政部门、各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的进一步协调和关系理顺,应逐步把财政支农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畴。严肃立项程序,凡是进行评审的项目,一律不得上报立项。

(五)合理确定专家评审意见在项目决策中的权重,建立健全项目评审责任制,建立和健全专家库,并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

首先,由中心技术人员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审,从是不是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制度的角度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项目提交专家评审。其次,专家主要针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评审,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和实地考察基础上对项目独立出具评审意见。应根据评审业务工作的需要,组建和逐步扩充专家库,并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也要建立项目评审专家责任约束机制,对专家评审工作质量和履职情况实行档案管理,逐步完善对专家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专家评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完善项目评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建设集政策法规、宣传、专家管理、项目评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实现专家管理、项目库管理、项目评审管理、查询统计等上网管理功能,并以此软件系统为平台,进一步完善专家库建设,规范评审程度,严肃评审纪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评审专家和评审过程的全程监督,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七)改进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要强化上级管理部门对下级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监督。同时,完善下级管理部门对上级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对管理部门的监督。上级管理部门应向下级管理部门公开项目评审办法、反馈项目评审意见、公布选项结果,让下级管理部门能够监督上级部门制度建设是否完善、项目评审和决策是否公正科学。公布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专家评审意见和评分、是否立项,让项目评审结果和项目决策接受社会监督和民主监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及时发现多头申报项目、异地申报同一项目、重复立项、以虚假项目套取资金的行为。

(八)研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体系和机制

篇4: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三农;职能转变

前言

乡镇财政所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的基础,直接面对“三农”,在巩固乡镇基层政权、落实三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过去相比,近几年乡镇财政所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准确地把握乡镇财政所的职能变化,科学定位乡镇财政所的新职能,这对于乡镇财政所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财政所服务“三农”职能的定位

1.为农村稳定服务。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乡镇财政所的职能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一是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三农”发展,抓新农村建设,抓农村和谐稳定。而乡镇财政所作为政府的“后勤”,就要积极提供财力,参与到农村商贸、文化、教育,卫生、水利、道路等农村基本建设中;二是当前惠农资金的支出规模不断加大,如救济资金、扶贫资金、各种开发资金、社保资金等,都要由乡镇财政所管理,因此只有用好这些惠农资金,才能农村稳定中发挥作用;三是乡镇财政所只有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努力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为农民增收服务。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在农民增收过程中,农民需要减负,农民需要致富信息和生产资金、技术服务,农民需要生产贷款,农民需要调节自己的收入分配等,所有这些都是乡镇财政所具备的优势;同时,乡镇财政所还能为改善农民生存条件服务,更大程度上提供条件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技知识,提高种地增收水平。

3.为农业增长服务。当然,乡镇财政所除了要管好用好各项支农资金外,还要及时运用财政政策,及时引导与支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乡镇财政所还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农产品市场,支持重要紧缺农产品生产,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二、乡镇财政所职能服务“三农”的措施

乡镇财政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设立的,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乡镇财政所在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组织地方财政收入、开展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发展地方经济、维护政权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乡镇财政工作者,我们应该勤学习勤思考,就当前我们的工作进行谈讨一下。在实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办法后,乡镇财政所的工作必须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在“不越位、不缺位、补到位”的前提下,积极转变职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形势,乡镇财政所的广大干部要切实转变观念,理出新思路。要由过去注重面向千家万户抓收入的“征管型”向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服务型”转变;由过去负责农税征管“收入型”向以管理财政收支的“收支并重型”转变。要由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应对新形势的本领,做到有为有位。

2.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征管职能弱化,财政监督职能就显得尤为突出,要认真做好监管文章,通过有效的监管提高财政的整体管理水平。一是切实转变过去重拨付、轻管理的作法,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管,对资金的审核、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特别是对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要加强监管和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并纠正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二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资金。目前,大多数乡镇的招待费、办公费、燃修费、电话费等日常公务开支都已得到有效控制,而招商引资、城镇建设、项目的配套等支出,由于没有标准限额,弹性较大,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要根据本乡镇的全年工作计划和上级政府的任务安排,积极和领导沟通,认真拿好全年的支出预算,真正做到量入为出,变被动为主动;在日常支出安排时,要随时向领导汇报资金使用及结存情况,给领导以适当的提醒,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另外还要灵活调度资金,调节季节收支不平衡,从而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积极主动服务。乡镇财政所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服务“三农”,我们的工作人员要从过去的“财神爷”转变为人民群众的“勤务兵”。一是落实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如农村低保、五保、粮食直补、各种扶贫、支农项目的实施等,要真正把这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必须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走访,需要乡镇财政部门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各项支农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农民手中。二是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对经济运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敏锐地把握经济形势,主动履行好财政职责,变“事后出手”为“事前监督”和“全程跟进”,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亲近群众,查看成效,让群众多发言多提宝贵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财政服务水平。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乡镇财政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乡镇财政的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乡镇财政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乡镇财政能否有效履行新农村建设中所承担职责和职能问题,这需要我们转变思想,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好为“三农”服务的本职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贤通,魏再权.对乡镇财政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1(10).

[2]刘翠萍.乡镇财政所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J].新财经(理论版),2011(08).

篇5: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

2013商洛市从聘用期满大学生村官中招聘镇办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递补进入体检人员公告

陕西人事考试网每日发布大量最新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是您获取公考资讯和积极备考的优质平台,欢迎广大考生的关注。

根据《商洛市2013年从聘用期满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聘镇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精神,镇安县、柞水县从2009年聘用期满大学生村官中招聘镇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现空缺名额各1名。经市招聘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按综合成绩排名依次递补进入体检。递补人员名单如下:

1、镇安县:(2009届大学生村官)王 彬

2、柞水县:(2009届大学生村官)王熙宁 特此公告

中 共 商 洛 市 委 组 织 部 商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3年9月26日

篇6:优质镇办汇报材料

一、xx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情况

xx办下设3个居委会,截止2011年9月30日总人口16923人,其中常住人口 16686人,流入人口237人。总人口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10人。

出生婴儿66人,其中一孩60人,二孩6人(计划外1人),流入出生2人,流出出生2人。人口出生率为3.87‰

出生66人中,男孩36人,女孩30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20.00,性别比偏高,无人为选择性别生育状况。人流比为1:0.14。非符合政策1人,为超生二孩,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5%。

综合节育率为86.90%,应采已采节育率为100%,长效措施率75.10%。综合避孕有效率99.6%。

全办已婚育龄妇女3750人,领证家庭数为585户,应领独生子女证率为100%。

全办流入人口237人,其中流入已婚育龄妇女54人,持查验规范证率为100%,流出人口224人,其中流出已婚育龄妇女71人,发规范证率为100%。

二、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核心,形成宣传计生法规的良好氛围

1、组织各种学习。我办高度重视“一法三规一条例”的宣传教育,办事处理论中心组形成学习制度。每半年组织

一次,集中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内蒙古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计生办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利用工作例会时间对计生工作者进行法规辅导;居委会经常组织小组长学习,全办学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已形成制度。

2、强化宣传教育。为了宣传计生政策法规,我办在xx社区建设人口文化园一处,园内设置大型宣传广告、专门宣传栏,计划生育服务室、娱乐室,有专门的健身场所,青少年绿色网吧、图书室,设有人口学校兼会议室一处。xx居委会有效利用以上各设施,利用举办专题文艺演出、宣传栏、墙报和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就“一法三规一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营造了强大的宣传声势,转变育龄妇女生育观念。

今年我办为加强宣传效应,加强关注女孩工作,推出了系列活动有:(1)由办事处出资为辖区新出生女孩免费办理爱心独生子女保险,(2)动员辖区单位为贫困女孩家庭捐款,(3)举办一场关爱女孩的专题文艺汇演。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关爱女孩的舆论氛围,社会反响良好。

3、出台相关文件。为了完善配套措施,加强计生基础工作,我办先后出台了《社区干部入户走访服务管理制度》、《优质镇办创建长效措施机制》、《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整顿计划生育药械市场和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

比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从依法行政、居民民自治、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综合治理等方面,严格依法行政,倡导文明执法,有力推动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以创建优质服务镇办为核心,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服务为民。

1、为文明执法、正确执法,树立良好的计生形象。我办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设立政务公开栏,实行政务公开,对群众关心的计生工作事项,如出生儿落户、生育服务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办理、申报补奶、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办事程序公之于众,并将工作人员的职责向社会公开,让群众清楚我们的工作内容,了解工作流程,监督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的强化,计生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加强。我办计划生育上访信件逐年减少。

2、规范社会抚养费收支管理。我们严格按标准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社会抚养征收管理办法》,加深群众对征费工作的认识。二是按法定程序征缴,即调查取证、告知权利、作出决定、送达决定书、执行决定书五个程序。三是依法强制征收。对“拖、欠、躲、赖”逃避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把社会抚养费纳入预算计划,确保计生经费专款专用。

3、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我们推行流动人口长效工作机制,全办一月一清,我们在管理上强化四个到位:一是任

务落实到位。划区管理、责任到人,居委会主任负责调查摸底、建卡等常规工作,做到住址清、身份清、生育清、职业清。二是宣传动员到位。大力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提高认识,营造计生氛围。三是查验执法到位。推行和公安、卫生等部门综合治理,定期联合检查,统一审证、查证、办证。四是优质服务到位。落实流动人口市民化管理,把其纳入优质服务体系,为她们提供“三查”服务、节育避孕服务、妇幼保健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平台

4、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我办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主要措施:一是出台了《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实施方案》,严禁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二是广泛宣传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通过宣传教育、下发文件、会议传达、网络政务公开等形式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三是加大查处力度,我们密切关注辖区内的各家私营诊所,对发现有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行的,及时上报,严肃查处。四是实行孕妇跟踪服务,密切监测孕情,严禁擅自终止妊娠。今年没有两非案件发生。

三、以一把手负总责为核心,推动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

1、实行“一票否决”。年初,办事处与各居委会、辖区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

总责”工作职责,平时工作与年终检查相结合,对人口目标年终考评完成好的给予等级奖励。考评不达标的给予“一票否决”,通报批评。

2、落实利益导向机制。除落实上级的相关利益导向政策外,我办还出台了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政策,由计生办负责给本年度出生的女孩免费办理爱心独生子女保险投保手续。每年春节、“三〃八”节和“六〃一”儿童节,办事处组织人员到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困难户、独生子女家庭进行慰问。今年十一给正在上学读书的6个贫困女孩家庭,每人送上500元的学习费,鼓励她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

3、开展优质服务。为满足育龄群众的迫切需求,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我办每年为重点人群查环、查孕、查病服务二次,给持证待孕和怀孕妇女和妇科病患者免费咨询,组织现孕妇女进行免费的孕前检查、孕期跟踪,对妊娠期妇女每三个月跟踪服务一次。

4、保证经费投入。我办加大计生的经费投入,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开支,全年共投入20032

5、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我镇计生办在岗人员4名,其中公务员1名,事业人员1名,聘用人员2名。大专学历以上4名.各居委会计生专干16名,村小组妇女组长121名,金字塔型的组织网络,为顺利开展计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们在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工作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工作中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虽然继续回落,但与正常比值相比,还有所偏高。二是由于人手缺乏孕前管理与服务跟不上计生工作的需要;三是流动人口生育节育信息掌握难、执行难,流入婚育证明办证难。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办必须抓好如下工作:

1、继续加强常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2、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积极探索“双向管理”的有效途径,发挥提交和反馈信息平台的作用,强化部门之间协作联动,为流动人口生育节育避孕提供服务。

3、继续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开展优质服务,让计生家庭得到实惠。

4、继续提高微机录入质量,实行动态管理,规范计生档案信息化。

5、继续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新生人口素质,减少工作摩擦,提高工作水平。

6、继续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

篇7:镇办管理区案件检查考评方案

为加强基层办案工作,全面落实“七有”促“八有”(有案件查处),切实消除“零办案”镇办管理区,经区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制定镇办管理区案件检查考评方案如下:

1、确保完成案件检查目标。(30分)每个镇至少完成2件案件,其中1件经济案件,办事处、管理区完成1件案件。完成目标考评数的得满分。镇查办1件的得20分,完成2件的得30分,每多一件加10分。办事处、管理区完成1件案件的得30分,每多一件加10分。

2、确保办案质量。

3、协助区纪委办案的1人次加10分,协助联片办案协作区办案1人次加10分。

4、如镇办管理区纪委没有完成案件查处考评目标数,上级纪委在其所辖范围内查处案件的每件扣10分

没有案件的单位,不得评为先进单位,纪委书记当年度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在公务员年度考评中建议有关部门不予评定为优秀等次。

篇8: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探讨

一、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重大意义

绩效评价工作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对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强化支出责任,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 2011年4月2日财政部颁布了重新修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又于2011年7月5日下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财预[2011]416号) , 为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也是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目的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强化支出责任,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 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是对财政支出产生效果的综合认定。

(3) 绩效评价结果是改进财政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效益好的支出项目在次年要增大预算力度, 效益差的则在次年减少预算或取消预算安排。实行财政预算与财政支出绩效直接挂钩, 是为合理分配资金提供依据。

(4)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 可以有效地控制、预防、发现渎职和腐败行为。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有效地发现财政支出中的违纪违规和渎职行为, 为打击经济犯罪、防止腐败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基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范围广、内容多, 情况复杂, 必须做好基础工作, 有效促进绩效评价工作深入推进。

(1) 建章立制、打好基础, 构建绩效考评制度框架。为确保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内部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 对绩效考评的内容、方法、实施步骤、考评指标体系、考评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报送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构建绩效考评工作的制度体系, 为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 加强绩效预算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单位申报项目支出时必须有项目绩效目标, 作为评价标准的基础, 按教育支出类、基本建设支出类、科技支出类、文化体育支出类、卫生支出类、社会保障支出类、城市维护支出类等分类构建指标库, 制定科学、清晰、简洁、合理的评价指标, 建立必要基本绩效评价指标库, 以备评价按需选取。

(3) 确保评价人力,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专家体系。绩效评价涉及各个专业领域, 对一些专业项目评价需要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绩效考评专业队伍, 建立必要专家库。制定各专业的中高级专家库的相应管理办法, 完善专家聘请制度, 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三、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要注重的环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新工作, 也是一项试点工作, 要积极的探索和认真思考。从组织领导、项目确定、内部分工配合、培训指导工作等方面入手, 全面推进绩效评价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全新的工作, 涉及面广, 为确保试点阶段工作顺利进行, 应成立相应的财政支出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指导和协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对绩效评价工作负总责。

(2) 明确职能目标。绩效评价项目面大、点多, 为确保完成绩效评价任务, 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 明确局内各股室的职责分工。绩效评价 (行资) 股牵头组织本级绩效评价工作, 制订绩效考评政策和制度规章;分解评价任务, 下达考评通知, 做好评价实施单位和预算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 跟踪了解实施情况, 做好评价结果反馈、应用和宣传工作。业务股室具体负责对口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 参与确定政策评价项目, 配合制定评价指标, 指导预算部门自评工作。

(3) 加强培训, 广泛宣传, 提高绩效评价理念意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绩效评价工作对于财政部门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 要高度重视, 统一思想, 积极行动, 探索思考, 充分利用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和专题会议等形式, 讲解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工作主体、工作方法、结果运用、操作规程等内容, 扩大绩效评价的认知度、接受感。同时, 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 对部门开展业务培训, 帮助部门迅速掌握绩效评价业务知识, 提高了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 赢得了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4) 将绩效评价工作与日常预算管理工作相结合。由易到难、由点及面, 选择与日常预算管理工作息息相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坚持“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有序开展、方法多样”的基本思路, 以财政为主体、以预算单位为侧翼、以项目为抓手, 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 预算部门、单位协助配合、分级实施。

四、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机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涉及每个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 必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提高评价结果使用效益, 才能有序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1)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年度考核。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年度股室目标责任考核, 未完成任务的股室不得参加年度评先表模, 股室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不得评优。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的力度, 研究绩效评价工作, 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督促股室加快绩效评价工作进度。

(2) 建立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考评结果应用体系。财政绩效考评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是评以致用, 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预算挂钩, 财政支出绩效好的项目在次年预算安排上加大安排力度, 效果差的财政支出项目要在次年安排预算时要减少或取消预算安排。

(3) 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平台的政绩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由项目绩效评价逐步过渡到单位财务绩效评价, 以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为平台建立单位政绩评价体系, 设定年度政绩 (任务) 目标, 根据任务目标编制年度预算, 年终考核单位完成任务目标的情况及运用财政性资金所取得效益。

篇9:春节后财政工作

今年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单位明察暗访小组。年前,早就以发文的形式严令禁止系统各单位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作为区财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带头严格执行下班公车入单位车库的纪律,一时间,从党组成员到各司机,骑自行车上下班成了一种风尚。由于全区纪律严明,各大小饭店已是“门庭冷落鞍马稀”。明察暗访小组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上班时间,不定期突击检查各科室、各乡镇财政所在岗情况,检查是否有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的现象;下班时间不定期到饭店、旅馆等场所门前,检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情况,并对以上问题做到“零容忍”。

端正会风、改进文风,是机关厉行节约的重要标志。为此,正月初八,即责成办公室起草了节俭从政办法,规定尽可能精简会议议程,缩短会议时间,不重复开会。同时,针对办公室发文情况,提出了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取消。要求办公室结合信息中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内部分发的文件、通知、简报均通过财政内网传阅,不发纸质文件。各单位信息稿件全部挂财政内、外网,实行网上归档、查阅。该办法的推行,引起单位很多同志的关注,叫好声一片。

为引导干部职工迅速从“年味”中走出来,我们从初七第一天上班就要求全员到岗,为的是让同志们尽快把过节的兴奋感、松弛感转化为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为使各项工作快速推开,局里在节后迅速召开了局党组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2013年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研究部署了编制预算、综合治税、预算绩效评价、跑项目、争资金、专项资金管理等十二项重点工作,分别确定了各项目标任务和责任人,确保为全年财政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正月十二,组织召开了全系统大会,对2012年工作财政工作进行了总结,全面部署了2013年工作任务,特别强调了机关作风建设,要尽快投入带领大家投入新一年的工作。

从今年的工作来看,我局初步想重点开展预算绩效和深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等工作。

当前,国家重“三农”、重民生。但从县区财政总的情况来看,预算支出尚缺乏问效机制。由于没有建立起预算绩效评价机制,财政支出虽然做到了合法、合理,但对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少客觀评价。这个问题,是我去年七月份走上财政局长岗位后经常思考的内容。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酝酿,今年伊始,我们着手成立了一个新的科室——预算绩效评价科,专门负责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确保各项支出见实效,力争给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深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财政管理永恒的主题。丰南区财政集中支付工作入手较早,十多年来,管理一直很规范。今年,局党组确立了一个新目标,重点要对各乡镇所有财政性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争取实现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在全市各县区中的全面领先。

为着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财政国资部门制定和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和办法,选取试点单位试行资产条码管理,实现资产购置、使用及处置全过程监管;摸清各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及闲置资产底数,为出租资产建立档案,对到期资产和闲置资产统一公开挂牌出租,保证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目前,政府公务仓建设已完成了选址、人员配备和制度建设,公物仓正式投入使用。此举自然是触动了一些部门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闲置、出租资产实现统一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是大事所趋。早迈出一步,以后的工作会更顺畅,更规范,更得民心。

篇10:镇(办)财政所工作职责

在为期一周的新任镇办党政副职领导干部培训学习生活中,我们聆听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听取了各位专家教授的传道解惑,分组开展了学习交流,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培训,我和大家的感受一样,眼界得以开阔,学识得以增长,心境得以升华,灵魂得以洗礼,动力得以产生。借交流学习的平台,就如何加强镇办党政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服务本地科学发展,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镇办领导干部处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前沿,能力强,则发展好;能力低,则发展慢。镇办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改善;关乎和谐稳定;关乎人心向背。毛泽东同志指出,评价党的优秀干部主要看两条,一条是有政治远见,一条是有能力。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六个导向”的要求,即: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表明我们党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基层镇办的党政领导干部要注重历练过硬本领,提升履职服务能力,为科学发展增强活力。我的体会是,在新形势下,镇办党政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发展本地经济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弘扬先进文化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抓好党的建设统领工作全局的能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

一、坚持学习不放松。学习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天职,是提升素质的根本途径。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大背景下,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 1

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同志关于学习问题的精辟论述值得我们借鉴。他谈到: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把握规律、讲究方法。一般来说,搞好学习、增长才干,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博”,即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二是“通”,即由此及彼、融会贯通;三是“悟”,即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无论做到“博”还是达到“通”、“悟”,都需要踏实的功夫,能静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古人讲:道生于静。实践也证明,优秀的领导人才大多是那些坐得最长、睡得最少的人。

二、坚持团结不越位。“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真本领,讲团结是大政治”。镇办副职领导要处处围绕班子核心搞好团结。只有团结才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副职领导干部还必须要有宽广的胸襟和包容的精神,牢固树立团队意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干好分管的本职工作。要珍惜共事缘分,增进相互信任,理顺各方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三、坚持实干争一流。英国海军上将佩恩说过:“一个人,正如一只时钟,是以他的行动来定其价值的”。镇办领导干部要以抓落实见行动为己任。说得再好不如干得漂亮,看过程更要重业绩。镇办副职领导尤其要把理论与实际、研究与比较、继承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兵头将尾”,处处苦干实干,事事打拼在前;做不成的事不勉强,能做成的事不含糊;竖着比增长勇气,横着比找准差距;有成绩不自满,遇失败不气馁;奋勇争先创佳绩,迎难而上争一流。

四、坚持服务接地气。服务意识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要正确认识并时刻牢记自己的基本职责就是服务。要培养乐于奉献、乐于为老百姓服务的精神。以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升级晋档”、“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三

问三解”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即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锻炼、业绩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篇11:当前财政支农工作浅析

1. 支农政策有待完善。

农民普遍反映贷款难, 利率高, 手续繁;农村“一事一议”操作难, 标准低, 议难决, 决难行;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分散、名目繁多、资金量小, 涉及部门多, 发放工作量大, 行政成本高;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大, 资金使用分散, 整体效益不高;支农项目“重建设、轻管护”, 缺乏管护的长效机制;支农资金监管难度大, 惩处制度不完善。

2. 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特别是农村排灌设施有的已年久失修, 运行困难, 影响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目前实施的村级公共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按农民“一事一议”筹资与财政奖补1:1落实, 由于资金量太小, 无法实施。我区地处苏北地区, 经济比较薄弱, 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教室简陋, 大多是平房, 而且很多因为年久失修都已成为危房。譬如我区2010年校舍维修改造工程, 总投资898万元, 其中省级资金299万元, 区级配套599万元, 省级资金只占总投资的33.2%。虽然每年财政都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 但缺口仍然很大。

3.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

目前很多支农项目建设都采取各级财政共同投入的模式, 由于县级财政主要支出职能是保工资、保吃饭, 配套资金显得捉襟见肘。乡镇财政更加困难, 历史债务沉重, 资金配套更难。如我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各级财政对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配套资金约需5000多万元, 即使有省级财政配套三分之一, 仍需区级财政配套近4000万元。因此, 建议省以上财政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尽量减轻地方财政配套负担。

4. 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 造成个别项目重复投资。

由于资金整合力度小, 来自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造成多头管理, 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同时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现象。例如,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扶贫等方面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种养项目在扶贫、农业、畜牧、林业、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之间存在交叉投资等。地方为了做好一项工程, 往往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申报项目, “以此充彼”的现象时有发生, 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使有限的资金分散化, 形成不了合力。

5. 项目资金下达迟, 变更手续繁琐。

农桥、河道疏浚、河塘整治、泵站等项目对季节性要求高, 但上级项目资金下达往往较迟, 有些集中到年底下达, 导致项目实施较难, 延误了季节。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点多,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小城镇建设、土地调整、土方工程等突发问题都会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变更, 按要求要层层上报, 上报与批复有一个过程, 延误了工期, 地方没有自主权。

二、解决目前财政支农工作的几点建议

1. 完善支农整合机制, 集中资金确保重点。

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相对集中。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人, 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人,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 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要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 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 把群众最关心、最企盼的事业放在财政支农的前沿、核心地位。

2.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严格审批报账手续。根据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只注重前期申报立项而不注重后期服务管理, 上一级政府和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资金的后期跟踪管理, 不断加大支农资金的审查力度, 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在项目管理上要做到“四制”: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把好“三关”, 即把好项目设计规划关、资金使用关、工程验收关。

完善项目质效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监督制约机制, 将财政支农资金的跟踪监管、效益评价放在与资金分配同等重要的位置

3.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 减少地方财政配套。

据统计, 每年需要县级财政配套的资金约占县级财政可用财力的10%-15%。较多的县级配套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近年来, 我区农田水利项目投资总额过亿元, 需地方财政配套约4000万元, 地方财力压力较大。如我区竹络坝灌区节水改造五期工程是拉动内需项目, 该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 其中中央1500万元, 省级1000万元, 区级配套2000万元。因此, 建议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调整省、区两级负担比例, 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 尽量减轻地方财政配套负担。

4. 建议上级部门放宽项目变更自主权。

上级要求下级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时, 往往时间较紧, 下级调查调研的时间较少, 在实施过程中, 一般项目可行方案编制较早。由于近年来小城镇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项目, 以前计划与当前的发展现状往往有出入, 建议能给当地政府一定的自主权, 使得支农计划更能够切合农业农村发展需要。

5. 支农资金应尽早下达,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农业上有很多季节性的项目补助资金, 如果错过季节将导致项目跨年实施, 往年项目下达时间较迟, 上报方案时间紧, 工期短, 导致项目主管单位前期工作较匆忙, 对上报的规划、可行性方案不能充分调查核实, 导致工程合理性、效益能否最大化没有时间进行充分论证。希望今后在资金下达上能够尽可能的提前, 确保地方上有充分的实施时间, 将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巨红.关于当前财政支农问题的思考[M].中国财政经出版社, 2009.

篇12:如何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是领导掌握工作动态、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上级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办公室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重要渠道,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地方、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财政系统而言,如何做好新时期信息工作,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的意义

财政部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公共财政的“理财人”。做好财政系统的信息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妥善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客观需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财政部门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保民生的担子越来越重,需要部门领导思考、决策、协调、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办公室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同级和上级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实践的现实需要。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的“前沿哨兵”,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狠抓落实的手段,是检验工作的标尺。实践证明,正确的行动来源于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政策和形式的准确把握上,对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上,对相关情况的分析判断上。这方面,信息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部门的领导要通过信息渠道掌握大量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信息渠道反馈决策落实和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指导,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三)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作用的内在需要。目前,各级财政部门信息工作质量并不高,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粗糙信息多,精品信息少;反映成绩的信息多,反映问题的信息少;动态信息多,思考建议型信息少;反映一时一事的信息多,跟踪反馈事务全貌的信息少;罗列现象的信息多,定性分析的信息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职能发挥,必须对症下药,花大力气加以改进,使财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需把握的原则

信息工作是各级领导的“顺风耳”和“千里眼”,不是大局却关系大局,不是中心却围绕中心,不作决策却服务决策。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信息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信息的作用,必须突出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一)从全局高度来把握信息。归纳起来,财政系统目前的信息有两大通病:一个是泛泛而谈,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一个是就事论事,没有代表性,没有普遍意义。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从全局高度来把握信息,需要我们财政系统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不仅要关注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和情况,更要关注本地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点。

(二)从忧喜兼报角度来把握信息。信息工作最大的忌讳是报喜不报忧,但目前这种现象在财政系统偏偏比较突出。有的基层领导对报成绩如数家珍、津津乐道,而反映问题却顾虑重重、遮遮掩掩,有的甚至把向上级反映问题看成是给本部门工作抹黑。事实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上报信息,报忧与报喜同等重要,报忧可以促使领导和上级及时返现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解决问题在初始阶段。因此,财政系统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要牢固树立“报忧就是分忧,报忧才能解忧”理念,勇于直面领导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报忧,善于报忧,及时发现总结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经验做法。

(三)从主渠道角度把握信息。信息化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十分宽阔。新闻媒体信息快捷,网络信息反映灵敏,有特殊职能和工作手段的部门信息反映也十分迅速。财政系统要获取信息,各级财政部门的办公室是主渠道,通过主渠道报送的信息,可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领导决策起着参谋作用,对工作交流起着沟通作用,对传播经验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办公室要确保信息主渠道的畅通。

提升财政系统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措施

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办公室搞好智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深加工,增加报送信息的含金量,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经验信息要在“准”字上下功夫。对于经验信息,要紧紧扣住三个点:一要抓重点,即抓住与中心工作最直接最密切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反馈,像当前的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增值税,等等。二要找准热点,抓住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基层和群众的呼声与要求,及时上报财政保障民生特别是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题的经验做法,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三要瞄准亮点,抓住部门特色,提炼经验作法,把工作放在大范围、大系统中考察,发掘其中的普遍性、典型性、独创性、先进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二)问题信息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信息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尤其是问题类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不能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否则容易误导领导决策。反映问题信息,要善于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实反映问题的时间经过、前因后果、未来趋势等相关情况,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对策建议。在如实报告情况的同时,还应简明扼要地介绍本部门的态度及已采取的措施,既履行好站岗放哨的职责,又发挥好沟通上下的作用。反映问题信息,要从个别的、零星的问题入手,综合分析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形成全局性普遍借鉴意义,使信息工作成为领导科学决策、推动各项工作的载体和平台。

(三)调研信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信息工作不能满足于一事一报,必须学会深入实地调查,探究问题的根源,抓住问题的要害,对信息进行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挖掘信息的深层次价值。要注意从微观活动中分析宏观态势,做到见微知著,凡是对宏观和全局有指导价值的微观和局部信息都不应忽视,要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抓住对面上和全局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微观信息,进行精加工,提高信息质量,发挥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

加强财政系统信息工作阵地建设

阵地是财政系统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进一步加强信息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工作网络,打造强有力的信息工作队伍,为深入推进信息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四个网络建设:一是抓好横向信息网络建设,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系,汇集方方面面的信息,便于甄别选报信息。二是抓好纵向信息网络建设,巩固与上下级的信息网络,做到上下贯通,成为反映情况的主渠道。三是抓好联系点的网络建设,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一些信息联系点,并建立联系点定期报送信息制度,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

(二)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信息工作,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责任心强、敢打硬仗、争创一流的高素质信息员队伍。作为新时期财政系统信息员,要注重锤炼三种能力。一是锤炼政治鉴别能力。要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备相应的政治理论素养,善于从政治上收集、观察、思考和处理信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锤炼较快的反应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快捷的反应能力,做到眼疾手快,能与事态的发展赛跑,与互联网的消息传播赛跑,与新闻媒体的报道赛跑。三是锤炼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信息需要简明扼要,文字精炼,综合概括力强。要通过锤炼文字,用精炼的文字、较短的篇幅,切中要害,让领导一看就明白。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财政部门重视信息工作,把信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加强对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凝聚个放量,发挥整体优势,畅通信息网络;经常为信息工作指方向、出点子,帮助信息员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围绕领导和上级所需,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二是优化信息工作环境。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方面适当倾斜,为信息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安排信息员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加学习培训、跟随领导考察调研,促使他们熟悉中心工作,报送信息贴近领导思路。三是注重调动和保护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对信息员高看一眼、严管一层、厚爱三分,既关心其成长,也要对其存在的不足给予教育和帮助,取得的成绩要肯定和表扬,成绩突出的要在提拔重用上予以优先考虑。

(作者单位:黄冈市财政局)

上一篇:洗头进行时_小学作文下一篇:清 明 祭 父 母 文 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