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2024-05-10

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精选6篇)

篇1: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姜家店小学 王静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4人,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1人。这两个班中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比较浓,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预定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孩子们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像二班的于佳辉、徐子涵、王昕、戴缨懿、刘子怡,三班的李金龙、邓雅双、张莉苑、姜沅青等头脑灵活的孩子是班级中学习数学的领头兵,我应该更多关注的在他们已有的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思维再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提高;像二班的宋文斐、温皓清、朱玟琦,三班的张浩林、姜雯欣、姜泽洋等孩子,头脑反应慢、学习基础差,计算能力较差,计算速度慢,是学习数学的学困生,本学期我会把重点放在对他们学习方法的引导上,使他们在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上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让他们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措施: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进而弥补自身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篇2: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奎屯市第三小学 李景莲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22人;二年级4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1人。孩子经过了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3班学生大部分头脑比较活络,但上课思想很不集中,新鲜的东西觉得很好玩,课堂纪律较差。4班学生学习态度很踏实,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同学行为习惯较差,我行我素,有时写不完作业,好动精力不集中,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课她的手在下面不停的玩,思绪更不知飘到哪儿去了,学习比较吃力,追不上课。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

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措施: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进而弥补自身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篇3:七年级数学学情分析与习惯培养

一、学情分析

两个班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 他们上课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 发言也较积极, 作业能按时完成, 配备的一套教辅资料也能适当地写一部分, 因此每次测验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可以。另一部分学生 (约20%) 学习习惯不好, 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尽如人意, 学习成绩极不理想。从课堂上看, 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很容易分心, 有的甚至没有学习数学的意识。例如, 在一次数学课上, 我让学生先阅读讨论教材, 研讨导读问题, 学生读书时, 我在教室巡视并参与讨论, 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拿笔点点画画, 讨论也很热烈。可是有一个学生两眼紧闭, 像是在睡觉, 还有个学生拿着笔给课本上的图画涂色……再从课下看, 有的学生作业字迹潦草, 马虎粗心, 格式不规范, 甚至抄袭严重。这些孩子不写、不交作业, 即便是在课代表和老师的逼迫下写了、交了, 也是写得乱七八糟、错误百出。然而可喜的是, 还有一部分学生 (约20%左右) 有主动学习的行为, 他们喜欢上数学课, 学习热情很高, 善于动脑筋, 喜欢动手操作, 喜欢与老师交流, 同学之间也常在一起交流、讨论。这部分学生课前都有预习的习惯, 他们会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 并带着问题听讲;上课精力集中, 认真听讲, 思维活跃, 积极回答问题, 勇于发言;课后作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辅资料写得密密麻麻, 书面整洁、美观;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他们会激烈地讨论、及时请教老师, 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因此, 我常常给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同学们的好成绩, 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同学们自己学来!的。”换句话说, 是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好。因此, 培养起始年级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融会贯通的知识, 还要研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道理我相信很多教师都很明白, 但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们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 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那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要知道,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个大的系统的工程, 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对一地去和学生接触、交流, 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激励他们不断提高。

二、习惯培养

美国作家霍吉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道:“行为变成了习惯, 习惯养成了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并提出了“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出自于习惯的支配”这一观点。由此可见, 正因为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并存, 也因为两种习惯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截然不同, 因此, 我们应该看清习惯、重视习惯, 并通过好习惯的养成来进行自我完善和重塑, 这是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 如何培养起始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必要, 我认为, 教师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1. 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自学能力的根本。据了解, 很多成功人士的知识一部分来自学校, 而更多的知识是靠他们离校后通过实践、自学和科研获得。自学离不开阅读,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 初步具有自学的能力, 但七年级学生还处于直观模仿状态, 大多学生只是把数学课本当作习题集, 认为写完作业完事大吉。所以, 从初一开始教师就应该纠正学生“数学课本不需要阅读”的错误认识, 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正确思想, 并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方法,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 努力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记笔记习惯。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数学内容丰富, 课堂容量大, 从初中时期教师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据我多年的教学观察分析, 对于同一段学习材料, 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深刻。

3.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习惯。

动手实践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加深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另外, 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各抒己见, 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 使脑、口、手并用, 激发了思维, 活跃了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 作业习惯。

写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写作业前, 学生应认真阅读、复习课文, 观察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 认真审题, 弄清题目是什么题型、什么条件等。如遇到难题, 可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切不可应付、抄袭。

5. 思维习惯。

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钥匙。

让我们深入学生、融入学生, 更多地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摘要:霍吉曾说过:“行为变成了习惯, 习惯养成了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适用。学生们的好成绩, 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同学们自己学来的。换句话说, 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因此, 培养起始年级的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篇4:中职学生数学学情调查及应对策略

一、学情调查

“学情”有着宽泛的外延,包括心理状况、思维状况、认知状态、学生素质、发展规律等,也包括与学生发展有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动机、兴趣、内容、方式、时间、效果、生存环境、最近发展区、学生感受、成功感等等。根据以上研究目标,我们对一年级的169名学生进行了涉及心理、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的三套问卷调查,包括《中职生学习数学中的心理因素调查问卷》《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调查问卷》《中职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测试卷》共59题,还随机对其他年级的学生进行座谈调查和教师谈话调查。其中数学学习测试情况如下:

平均成绩36分,及格率为6%。

二、学情分析

1.数学基础较差

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同年级学生,达不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占多数。统计数据显示数学基础知识不及格的占全体被调查人数的94%。

2.初中时教师关注不够

初中时由于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教师们只能把精力全放在如何提高升学率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因此造成这些学生基本无人“照看”的情形。初中时没有或很少接受过教师指导的学生占26%。

3.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大

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导致学生品行、习惯、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我们归纳有三类教育不当家庭:一是溺爱型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要求;二是放任型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不管不问,孩子考好了得不到肯定,考差了不被批评,这一类家庭在农村尤其多;三是压力型家庭,对子女的成绩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以致揠苗助长,使孩子谈学色变,产生逆反心理。调查中,学生心情受家庭影响的占45%,选专业听家长的占47%,但当需要倾诉时只有9%的学生选择家长。

4.网络对学习有负面的影响

调查中有34 %的学生有上网的习惯,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聊天和玩游戏。他们承认,在网吧结识的朋友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太好。

5.多数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

上数学课时能做到认真听讲的学生仅占33%,其他2/3的学生精力不能集中。能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仅占26%,有30%的学生基本上不做或很少完成作业。学生在看到“当你学习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是否会主动找老师问清楚”的问题时,回答“不会找”或“不一定”的占66.7%。在回答“上课老师提问时你是否会主动举手回答”的问题时,30% 的学生表示只要不点到自己从来不主动回答。说明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上不能主动与老师配合,而这部分学生又容易被老师所忽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困难越来越大。

6.学生本质好,具有可塑性

在心理状况与特点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并没有因为在学习上暂时落后而完全丧失信心,他们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提高学习成绩,摆脱学习落后的状况。有83%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现在学习的好坏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影响很大,而且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均认为上学非常有用。93%的学生希望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还有30%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升入大学深造。在问到“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就要肯于吃苦,你认为这样做值得么?”的问题时,90%的学生回答“值得”。座谈中一些学生也谈到“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非常羡慕,自己也想取得好成绩,可就是不知如何去做”,这就为提高其数学成绩,改变其落后状况提供了可能。

三、应对策略

1.读懂学生,尊重学生,架起师生之间的亲密桥梁

子曰: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状况、学习兴趣等)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情感培养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动力和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困难学生提供帮助,成功时多赞扬,错误时少责备,使学生爱教师。师生和谐融洽,学生自然就爱学习。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常表现为既想奋起前进,又信心不足。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学生,不是一朝一夕或只言片语就能奏效的。所以他们的转变需要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找学生谈心,是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但要注意场合。我认为,办公室不是最恰当的地方。学生被叫到办公室,往往认为又要挨批了,首先心理上产生胆怯,与教师产生隔阂,此时,老师的良苦用心就很难奏效。所以最好选择其他环境,譬如运动场上、上学路上、课间等。这就需要老师用心捕捉时机,所谓春雨润物细无声。当然,爱学生绝对不是迁就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的无原则的爱,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严。

2.分析原因,正确引导,帮学生努力找到进步的方向

许多学习困难学生面对自己落后的数学成绩,不能正确归因,容易以偏概全,自我否定。因此,数学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导致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做到两点:第一,要尊重实际,避免过于自责。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由于存在学习基础、起点的不同,每个人努力的程度和学习方法也不同,暂时出现成绩的差距是正常的,只要自己肯于吃苦,发奋努力,是完全可以弥补差距的。第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找出成绩不理想的具体原因,是上课不专心,还是复习不得法;是自己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病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并不差,但就是好动坐不下来,教师可以及时干预引导,甚至施以措施;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又不注意预习,所以上课听不懂,教师就要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预习。不管哪种情况,上课记笔记、重要知识用红笔标注,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求他们记笔记,课后检查笔记,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有长期数学考试“失败”的痛苦体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有的甚至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一见到数学书就头疼,一遇到考试就紧张。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进行心理辅导和学法指导,着力介绍心理暗示的作用,多讲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成功案例,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卸下思想包袱,找回学习成功的自信心,使其不断增强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变“我不行”的消极心理暗示为“我能行”的积极心理体验。

3.重视综合能力培养,创造高效数学课堂

①感受成功、树立信心是成功的前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方法条件,把活动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上。在学习过程中创设合适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把课堂当作追求梦想的地方,学会学习,感受成功。每章的开始部分,内容往往比较简单,与前面的知识联系也较少,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放慢教学节奏,适当联系有趣例子,让全体学生都能听得懂,从而树立信心。

②养成教育、注重过程是有效途径

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步步有新,相互促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首先,采用“读、思、问、记”的形式指导学生预习,着重训练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启发学生对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疑问进行思考,理顺知识关系,逐步使学生能够联想、迁移到相应的知识,记下疑难部分。其次,挖掘和拓展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素材,给例题注入现实生活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科学渗透;再次,精讲、巧总结,留下空间,创设情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及学习过程的体验,围绕重点,紧扣教材,拓展延伸,逐次深入,让学生写出数学课本中所讲章节要点及自己的感受或创新思维。最后,教会学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独立小结、及时回顾等方法,弄清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应用。

③解题教学、发展思维是直接手段

课堂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加强数学解题教学呢?首先,对数学课本例题采用“一看,二议,三评,四挖”的教学思路:一看,看清题目;二议,议条件和结论;三评,评解题方向、评比交流、评解题途径;四挖,挖课题反思、挖数学思维、挖应用范围、挖举一反三。其次,精选典型综合的习题,做到课课检测、节节验收、章章测试,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强化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应用中将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发展,让学困生愿解题、会解题、乐解题。比如,利用“一题多解”法,教师首先给出某种题型一种详细解答过程,让学生去模仿,去揣摩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而引导学生寻求其他解题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发散思维。

④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是内在动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尤是。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共同讨论,一起动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信息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信息。课堂讨论是培养自主学习、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正确见解,共同分析其错误原因,引导他们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只要教师敢于放手,因势利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逐渐养成和提高。

⑤分层教学、各取所需是进步的保障

教师在钻研数学教学大纲、教材的前提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不同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其掌握最基础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具体地讲:

教学目标层次化。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根据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堂教学层次化。在数学课时安排上,以中等学生为基准,带动两头。一些能力拓展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留给成绩较好的学生去探索。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

作业层次化。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学习不再那么困难,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课外辅导层次化。开展第二课堂,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数学辅导。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利用课外活动,对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篇5:四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本学期共有15人。上学期本班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为:参考学生13人,总分1062,人平81.69分,及格13人,及格率为100﹪,优秀9人,优秀率为69.2﹪,综合成绩暂列全乡第一。经过三年半的接触,我对本班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很多。有几个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如:余祖琰、谌锦辉、李良钦等。我也经常尝试与家长联系,请求家长配合,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但是效果几乎没有。另外有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也没有及时跟着老师的思维来,致使学习效率不高。积年累月,从而导致学习基础薄弱。

二、学习情况分析

1、部分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一松,他们就不想学,没有前进的动力。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相当于战士苦练杀敌技术一样,如果不好好练习,在战场上就会被敌人杀死。所以,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而我班的很重要的问题就在这儿。有的学生在家就依赖家长,在学校就依赖同学,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离了依靠自己就不会从何思考。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虽然有所改观,但质量一直也不高。

3、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有单亲家庭的,有父母在外打工而无法管的,不能辅导他们的作业,也有管不住的;也有一部分家长的不重视,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任由其发展。这些都是作业质量不高的一些原因。

4、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不明白自己求的是什么。

5、粗心大意,审题习惯不好,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笔做题。其次,对概念的理解不深,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意思;计算能力有也待提高。

三、对策及办法

1、改进学习方法,重视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及时巩固和多次重复训练重点知识;

2、培养优等生,让他们一定要保持稳定,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关注中等生,激励他们与优等生决一雌雄;鼓励后进生,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双基”水平,使两极分化最小化!

3、一如既往抓学风。要做到勤说(每天每时常提醒)、勤问(每天能够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勤查(每天检查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阐明各校之间竞争的严峻形势,让学生有忧患意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多与各科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接受科任老师的建议。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学习,使其进步。

6、继续进行“一帮一”互助学习帮教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学习,共同取得进步。

7、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8、举行一次学法交流会,促成每个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

9、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质量。

另外:老师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去补救 :

1、利用课余时间,在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

2、鼓励学生给老师提出建设性意见,3、课余时间也经常和学生谈谈自己所教学科,掌握学生心中所想,逐渐缩小我心中的课堂和学生心中的课堂的差距„„

试卷数据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五个问题: 1,此次数学期中考试失分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粗心大意,审题失误。一拿到试卷就急于做题,以至于题目也没读清楚就开始做题。

2.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也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自己没有一个分析题目的过程。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回答填空题和选择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 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有好几位同学把算式写出来了,但是结果却算错了,错得十分可惜。

篇6:小学生一到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

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思维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应对策略: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二年级学生:

基本情况: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数学掌握状况:

1、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

2、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 “百”,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乘除法的含义,会计算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的乘除。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5、在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基础上,能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6、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7、经历探索表内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8、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9、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10、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改进措施

1.二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二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三年级学生:

基本情况: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此时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只要认真,基本能很好的完成计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从以有的计算方法习惯中抽象出法则的能力要训练。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恰当的提出中间温暖体,确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分析综合能力不高。此外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训练,很多学生不能在学会了例题的解答思路后顺利的类推出解答的方法。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学生不能很好的探讨出计算和解答的规律。

改进措施:

1.结合计算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2.通过克和吨的认识和应用题等内容的学习,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

3.通过对加减法关系和两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学习与训练,了解数学概念彼此之间的联系,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和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观点以及有关的数学思想和

方法。

4.通过多位数读、写,笔算的书写,计算、验算、和应用题的解答等细致、严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加强捕捉信息,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四年级学生:

基本情况: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下一篇:XX幼儿园春季运动会闭幕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