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棋社团教学计划

2024-04-10

数棋社团教学计划(通用8篇)

篇1:数棋社团教学计划

59中附小2016学年 二年级数棋社团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国际数棋是融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项青少年科技活动,经常应用能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性、聚合性的创新思维能力,辅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学科知识,提高运算技巧、逻辑思维、以及心算、口算、速算的能力,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玩国际数棋,进行亲身对局实战,可以有目的地训练、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因素,为学校施素质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基于此我们组建了国际数棋社团,旨在提高我校学生创造力、探究力,并加强兴趣校队训练,争取在各级国际数棋比赛中创佳绩。

二、本学期总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组织研讨学习国际数棋的基本常识,设计机理及数学知识在其中的巧妙运用,培养认知与接受事物的能力。

2、应用国际数棋的行棋规则、打击技巧,对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3、依托国际数棋的应用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竞技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进行全面提升与改善。

三、活动安排以及活动形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认识国际数棋,观看有关国际数棋的视频学习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数棋的兴趣。

通过学习国际数棋的比赛规则以及基本的走法,让学生初步学会下国际数棋,培养学生学习国际数棋的兴趣。

教学方式:以小组的形式集中,先听教师介绍国际数棋,然后观看有关国际数棋的视频学习资料。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教学要点:激发学生对国际数棋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学会下国际数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国际数棋“移”的走法,并懂得灵活掌握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下棋的技能。

使学生学会国际数棋“邻”的走法,并懂得灵活掌握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下棋的技能。

教学方式: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

教学要点:学会移的走法,并懂得灵活运用,学会邻的走法,并懂得灵活运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国际数棋“单跨”的走法,并懂得灵活掌握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下棋的技能。使学生学会国际数棋“连跨”的走法,并懂得灵活掌握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下棋的技能。教学方式: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

教学要点:学会单跨的走法,并懂得灵活运用。学会连跨的走法,并懂得灵活运用。

第4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单跨、连跨”这两种重要而且较难的走法,进一步提高学生下棋的技能,并在下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方式: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

教学要点:结合例子重点讲解“单跨”、“连跨”,使学生熟练下棋技巧。

第5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两人一组实践,复习四种走法,并介绍双方如何记得分,会判谁输谁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意识。教学方式:分小组进行实习,教师巡视辅导。教学要点:熟悉四种走法,会判谁输谁赢。

第6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抢占左锋开局法”,进一步提高下棋技巧,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竞争意识。教学方式: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

教学要点:使学生掌握“抢占左锋开局法”,进一步提高下棋技巧。

第7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中锋进攻开局法”,进一步提高下棋技巧,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耐挫力,实践能力以及竞争意识。教学方式: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

教学要点:使学生掌握“中锋进攻开局法”,提高下棋的技巧。

第8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跟步寻路技法”,进一步提高下棋技巧,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实践能力以及竞争意识。

教学方式: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教学要点:使学生掌握“跟步寻路技法”,提高下棋技巧。

第9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得寸进尺技法”,进一步提高下棋技巧,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实践能力以及竞争意识。

教学方式:教师先集体讲授,再分小组进行实习。

教学要点:使学生掌握“得寸进尺技法,进一步提高下棋技巧。

第10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总结各种各样技法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应变、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进行一学期的考核。教学方式:每6人分成一组,每两人对弈,赛出合格的学生,胜者与胜者再赛,比出良好的学生,最后赛出优秀的学生。老师巡视辅导。

四、工作措施

1、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学生熟练的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并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2、选择活动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3、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4、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情感、磨炼了意志、增进学生学习的乐趣。

篇2:数棋社团教学计划

我校在国际数棋活动中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比赛中有强烈的取胜欲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根据一个多学期以来国际数棋推进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国际数棋理论研究,促进国际数棋校园文化,着重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学会合理运用技战术,从而提高自身水平,争取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地方课程,通过学习国际数棋健全学生人格,为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思想重视,创设良好的学棋环境

首先要区、校领导重视,了解国际数棋在我校开展的现状,关心支持学生学习国际数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在教学活动中把国际数棋渗入到课堂当中去,最终使全校学生都能体验国际数棋的乐趣,并在学会国际数棋的基础上个人能力有所提高。

二、深化普及,全面提高

我校自2009年2月起开始在全校开设国际数棋课程,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学生虽然喜欢国际数棋,但普遍没有学会下棋的方法,这主要是由于缺少交流的对手,学生回家以后找不到下棋的对象,因此,怎样培养学生下国际数棋的习惯是当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从两方面开展工作:通过校本课程让学生掌握下棋的方法,鼓励学生课余时间下棋,提高棋艺。让学生做小老师,教会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下棋,并在晚饭后和家长下一盘棋。通过一个阶段,组织一次家庭国际数棋比赛,把国际数棋文化推向社会。

三、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

根据国际数棋的教学特点,下棋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其中包括下棋的环境,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下棋,争取学校的支持,设立国际数棋专用教室,同时,配备一些硬件、软件,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棋艺能更快地提高。

四、抓好梯队,面向长远

要成为一支真正意义的强队,不能只以目前的成绩来衡量,还必须要有深厚的底蕴。底蕴何来?说穿了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源,只有底下的蛋糕做大了,上面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游刃有余。因此,除了抓好校队以外,要把更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每个班级中去,特别是低年级人才的选拔,训练中吸收一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来参加初级培训,从中进行选拔淘汰,形成合理的人员比例。

五、重视提高,向训练要成绩

坚持每周两次的日常训练,做到训练有目标,有针对性,训练中注重分层教学,特别是一些尖子队员,在训练中要有所创新,同时争取利用好假期,鼓励学生走出去训练,同时把一些优秀教练请进来,加强交流,博采众长,真正提高运动成绩。本学期我校准备组队在六月份参加江苏省国际数棋比赛,七月初参加天宁区第一届国际数棋比赛,为在八月份的第二届全国国际数棋比赛做好准备。

篇3:浅谈学科社团教学的作用

一、社团创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科社团对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创造我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 教学楼走廊墙壁上展示的“黑白艺术社”“新视觉摄影社”“紫绘轩书画社”等艺术社团的作品使得走廊内充满了艺术氛围, 无论是经过走廊的学生还是教师都在无形中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美的陶冶。我作为“蓓蕾园艺社”的辅导教师, 负责养护教学楼内的盆栽花卉, 这些绿色植物给教学楼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让人感受到了人与植物的和谐, 令师生精神愉悦、充满活力。

学校从最初的11个社团发展到现在的35个社团, 社团内容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这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一展所长, 建立自信, 以健康积极的活动代替沉迷网络游戏, 这也有助于他们在第一课堂上重拾自信。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 和社团一起营造了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团活动有利于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

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形式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大展身手。在上学期大庆市开展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工程”活动中, 我校将这项宣传教育活动与社团活动结合开展, 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萌芽书画社”的沙画表演, 在场的学生和教师纷纷被这种新奇的艺术形式吸引, 无不认真观看, 而同时沙画表演的主要内容“铁人精神”就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心中。除此之外, 还有“青鸟陶艺工作室”“四叶草心理工作室”和“墨童写字社”等的陶艺、书画作品也让在场的师生目不暇接, 深有感触。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形式比起传统的宣传更加灵活、更有说服力, 而且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身参与的, 更容易接受并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三、社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 德育方面

学生加入社团产生最初的归属感, 通过社团活动与他人合作, 获得别人的认同并产生荣誉感, 在这个过程中社团成员就耳濡目染地接受社团所代表的积极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我们的蓓蕾园艺社中, 社团成员养护走廊内的花卉, 并自发开展了“爱护校园植物, 爱护大自然”的宣传活动, 呼吁全校师生爱护植物, 保护环境。通过这些活动, 锻炼了社团成员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提高了实践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例如, 有的社团成员之前也有破坏植物、随意践踏草坪的行为, 但通过环保宣传, 甚至不用别人再去提醒, 他就能在自觉爱护环境的同时, 监督别人。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就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得到了培养。

2. 智育方面

叶圣陶说过,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无论讲得多好, 学生没有真正实践的机会, 是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纸上谈兵的命运,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 才能逐渐发展成为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达到自我完善和提高。我校利用学校自身资源优势, 以学科社团为组织形式, 践行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构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堂, 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社团活动, 充分满足了初中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广阔的想象能力, 使他们能够亲身实践, 并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这些特点使得社团活动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3. 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 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 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 萌发求知欲, 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而社团活动正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 这有益于启迪思维、活跃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4:数棋活动总结----- 李都

辅导教师:李都

国际数棋,属于数学学科青少年创新思维探究性学习活动项目,是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科技活动,是传统跳棋和数学运算的结合,适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过程中便于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泛性,发展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本学期的数棋训练工作悄然结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摸索中前进,期间既有获知的喜悦又有失败的体验。本学期的数棋训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让初学者初步了解数棋,掌握基本原理、基本行棋规则和行棋技法。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从零开始学习的,所以要比其他中高年级的学生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第二阶段是对技法的熟练。期间,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逐步显现。首先都过自愿原则,学生两两结对进行对弈。通过实战,熟练运用各种开局方式,能初步在行棋中做到择优而动,择机而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一些学生的能力凸显出来,这时老师及时做出调整,打破原先固定的两人对抗,在班级中实现自由流动,让学生重新选择对手,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对胜利的渴望,同时也使学生在对弈中互相学习,并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行棋水平。另外,老师适时地对学生交战的成绩进行记录,创造竞争氛围,必要时以“强强对抗、弱弱对抗”原则,将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重新结对,以平衡实力对比,提高对弈的质量。从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对数棋技法的熟悉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弈水平也更高了。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战绩不佳,出现了消极情绪。棋类活动毕竟是消耗较大的脑力劳动,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坚持性。老师除了注意学生行棋本身之外,还关注学生情绪情感方面的变化,防止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耐挫折力。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升对弈水平。通过前一阶段的实战演练,学生积累一些实战技法和经验。这时,老师对个别学生对弈进行点评,对每一步行棋进行分析,使学生形成技法择优,招招有效的观念,提升行棋思维水平。同时,训练学生行棋速度,以符合比赛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水平分化更加明显,对于相对较弱的学生,老师以提醒、讲解等方式鼓励他们不放弃、不灰心;对那些实力较强的学生,老师鼓励他们认真考虑,选择最佳行棋方案。

篇5:二年级国际数棋总结

二年级----汪燕敏

本学期的数棋教学工作已经结束,这学期我紧紧围绕学校的各项要求,以及国际数棋的教学特点,完成了智慧数棋社团的各项工作。现对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训练学生“口算心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国际数棋的学习就是通过计算每一步棋的走法,从而潜移默化地强化口算心记的训练,提升数学计算的速度与相关能力。各种形式的对弈都是为学生学会思维作基础的。正是由于棋类活动的这一特点。我首先将数棋社团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已经有较好基础的学生为一组(如六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弱的学生为一组(如三、四年级的学生)。这样更易于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基础较好的同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的是熟练掌握“声东击西”“以退为进”“左右逢源”这些“连跨”的较高难度的行棋技巧;基础较弱同学的主要学习棋子“移”“邻”“单跨”这些基本的走法。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与活动,发现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而且强化了学生口算心记的训练,提升数学计算的速度与相关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二、开展 “一对二”的师徒帮扶活动

“一对二”是指一个基础好的学生帮助提升两个较弱的学生,也就是两个较弱的学生在对弈,另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旁边观看,从而能指出哪一步其实可以走得更好,有更好的走法,从而指导较弱者得到提升,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使得他们能够不断得到提高。就是这样,我把社团40人,每3人为一小组,一人为师父,两人为徒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给每个“小师傅”下达具体学习内容的指令,比如:在学习数棋的基本走法时,我们指定要学的内容“声东击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最后检查每个“小师傅”是否完成任务,教会两个徒弟掌握好这些走法。

三、开展对弈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为了检验学生在数棋社团的学习情况,我们社团还分别在不同年级举行了对弈比赛。在刚刚学完基础知识后,举行了小组内部的对弈比赛。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数棋社团的学生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了三、四、五年级学生学习数棋、锻炼思维的积极性。并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竞争的意识,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数棋水平。现在,大家都以会用数棋来给自己的大脑做体操为荣。

四、存在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

因为这是首次开展数棋社团活动,我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教育教学的方法也有待提高,数棋社团的管理方面还需要加强。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开展各种更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素质。在管理上要做的再细、更认真一些。

篇6:小学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初探

关键词: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

1. 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

作为一种听觉的艺术, 音乐对人的听觉具有很大的依赖。要想使学生将音乐作品完整地欣赏下来, 并且获得美好的体验以及审美感受, 教师就需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其学会聆听音乐。作为我国江苏扬州的地方民歌, 《杨柳青》的曲调主要是五声宫调式, 而且具有活泼风趣的特点, 因此广泛地流传于浙江、安徽以及江苏一带。在开展小学社团民歌教学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杨柳青》。《杨柳青》由于具有特色的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 其歌曲中的汉族民歌特色非常浓郁, 而且将江北人民的热烈爽朗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然而由于原先的歌词大部分都表示的是爱情主题, 因此在小学生中传唱并不适合,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适合同学们演唱的歌词填到曲调中, 并且保证歌词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将家乡的民歌演唱出来, 很多学生往往都有很大的热情, 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水平。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学生能够在民歌音乐的体验中充分地参与进来,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例如, 在对贵州儿歌《躲猫猫》进行教学的时候, 苗族儿童一般都是在岩洞中、山林里、村落旁、小溪边玩捉迷藏的时候唱出来的童谣, 因此其具有灵动以及活泼的音乐特色。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小学生可以很快地从歌曲中找到答案, 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要对歌曲进行反复地听和唱, 对其中的民歌方言和音乐进行模仿,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歌曲的精髓。在对《一只鸟仔》进行教学之前, 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具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采用较慢的速度对其中的歌词进行范唱, 并且要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小鸟在歌曲中的神态和鸣叫声, 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地问小学生:这只小鸟可爱吗?你们能够从音调和歌词里面听出来吗?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跟唱, 要让学生明白采用什么样的唱法才能够将其中小鸟的神态和鸣叫表现出来, 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 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笑场的尴尬, 还能够使学生对民歌产生更多的了解, 使其能够喜欢上民歌。

2. 对民歌进行追根溯源以及仔细地体会

歌手一般都是用方言来演唱传统民歌, 因此民歌与方言之间往往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不管是民歌的形成也好, 还是民歌的发展也好, 都与当地的风俗、地理及历史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民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方言的直接影响。因此民歌具备了非常浓厚的地方色彩, 这时候学生在对歌曲进行理解也往往比较困难。例如, 完全用扬州方言演唱的《幸福园里摘果果》, 这首民歌里面表现的情景是在果园里面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在采摘果实, 其具有十分流畅和优美的旋律, 但是其中也蕴藏了大量的方言, 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将这些词的含义弄清楚, 然后对这些方言进行模仿, 再将歌曲演唱出来, 就能够使学生对其中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韵味产生深刻的了解。

3. 通过情境的再现展示民歌的韵味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以及有目的地将生动具体的情境创设出来, 从而能够将学生的情绪激发出来, 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例如, 在对《荡花船》这首民歌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一边模仿划船的动作一边随着优美流畅的音乐采用问答的方式对歌曲进行演绎, 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终全面地促进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更新以及历史不断发展的今天, 民歌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涉及层面, 而且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 在小学音乐社团的音乐教学当中开展民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必须要对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充分的利用, 从而将小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激发出来, 全面地提升民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林飞.从音乐教育角度思考校园文化建设[J].华章, 2012 (19) .

篇7:高中体育社团式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这一教学是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标准》选项教学的要求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要求, 结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掌握一两项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为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才能, 组织教学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学校体育社团由学校主管校长、教务处、体育组和学生会共同负责, 组成社团领导核心, 下分若干专项社团。体育社团中除社长之外所有职位全部由学生骨干担任, 通过学生选举产生。课内主要有教导处、体育组负责教学管理, 体育组组长担任总社长, 安排教师、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协调学生选择各单项社团, 阳光体育活动期间有学生负责组织各单项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

二、社团式教学的特点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优势。

2.充分发挥项目优势, 便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便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课内课外作为一个整体, 每周两节体育课加上不上体育课的下午阳光体育活动, 可以让学生进行系统性体育锻炼,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

4.便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体育课和阳光体育活动为同一群体在活动, 便于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5.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6.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便于选拔、培养优秀运动员, 搞好学校运动队的建设。

三、社团式教学的操作方法

1.社团的建立。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长成立各单项社团, 每个社团根据报名情况又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 或者男女生单独组班实施教学和活动。

2.社团的教学计划。 (1) 组织方案。高中阶段 (水平5) 规定了每一个高中学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选项内容中, 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 进行选择性学习, 每个学年有两次选择机会。社团式教学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到对自己终身有益的体育项目, 所以要求学生一个学期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一个学期学习两个单元计划, 学满规定课时并成绩及格, 才能获得2学分。每个社团必须在每个学年完成6学时的健康教育内容。 (2) 教师与项目的安排。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每个社团至少由一名老师负责担任社团社长, 报名人数多的社团可以安排多名教师负责。

3.学生报名时间。学生在本学期末成绩测验完毕后进行选项报名, 决定下一学期参加哪个社团;高一新生在军训期间进行宣传报名, 第一学期进行田径类项目, 并在田径系列内选择模块。

4.发放宣传资料, 学生报名。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向各个班级发放社团的宣传材料, 内容包括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阳光体育课的活动安排 (主要以比赛为主, 并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以赛促练, 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和本社团的指导教师以及活动场地、学习周期。学生报名要求:a、所报社团自己要有兴趣;b、自己要有一定基础;c、所报社团对自己的终身体育锻炼要有一定帮助;d、要持之以恒。

5.安排课程表。利用假期, 根据体育排课优先性的原则, 由体育组与学校教导处进行沟通, 并根据学校总排课的要求以及体育选修专项课的特点使体育课与各学科之间更加科学、合理、完善, 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的功效。把每个年级分成两部分进行选项教学, 即每个年级前一半行政班为第一部分, 后一半行政班为第二部分, 所有项目均按年级大班选项上课, 为了保证上课有足够的场地器材和上课的学生人数不要超过一个行政班的学生人数, 同一节课学校只安排一个年级的一半行政班上体育课。

6.实施课堂教学。由各班社团负责人组织班级内的成员按时到活动场地集合, 等候教室上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我们主要采取分组教学形式, 同一专项的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 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强弱配对和友伴分组的形式进行, 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教学的形式。根据选项教学的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主张学法创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发展学生自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尝试性、探究学习等综合性学习方法。

7.阳光体育。阳光体育活动期间, 由社团社长根据学期计划统一安排, 各位副社长负责组织指导。每次活动内容要与本周的学习内容密切联系, 中间可以穿插各种形式的比赛。

8.评价。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估体系, 结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

四、实践与思考

实践结果。在高中实行体育社团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 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需求, 真正做到了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篇8:让社团活动带动初中英语教学

一、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的确, 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然而大量词汇、短文的背诵及枯燥乏味的语言点讲解常常使得学生兴味索然。而社团活动的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成为“乐之者”, 在自由、欢快的氛围中接受新东西。

首先, 社团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基础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及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 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信息, 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其次,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需要和利益, 社团活动的活动类型丰富、多样, 如:English corner (英语角) 、Audiovideo corner (视听角) 、Reading corner (阅读角) 、Writing corne (写作角) 、Household corner (生活角) 等,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同时在活动内容的组织上, 力求范围广泛、生动、新颖, 让活动随时融入身边人、身边事, 赋予英语活动“与时俱进”, 从而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最后, 社团活动的场所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作出大胆选择, 可以在教室, 可以在草地、树底、河边;座位也可以自由设计, 扇形、圆形、对称形、一字形等, 不拘一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一次次心动中掀起情感波澜, 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二、社团活动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之源泉, 智慧从动作开始。”陶行知先生也曾强调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社团活动中, 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广泛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物,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下面是我尝试过的English corner活动案例。

活动背景及主题:圣诞节即将来临, 以此为契机, 举办以“Merry Christmas”为主题的英语角活动。

活动目的:1.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 创造学校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 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

能力。

3. 拓展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组织策划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1.会员查找圣诞节资料, 设计、制作英语手抄报。

2.会员精心布置活动场地, 粘贴准备好的手抄报, 让活动环境充满浓浓的节日气氛。

3.师生合作, 准备圣诞音乐、歌曲以及圣诞礼物。

活动内容:1.歌曲串串连:跟着圣诞音乐 (歌曲) 、依据投影的歌词, 欣赏并跟唱圣诞歌曲。

2.自由论谈:投影相关提示 (如:话题、词汇等) , 就圣诞节为话题, 分组用英语互相交流, 互通有无, 为下一轮活动做好准备。

3.竞答比赛:先由圣诞老人 (教师扮演) 发问, 各组进行抢答;再由各组组员之间互问互答。答对者、提问者、得分最高的小组均可得到圣诞礼物。

4.才艺展示:各组准备一个与圣诞节相关的英语节目, 鼓励组内全员参与, 形式不限, 如:朗诵、小短剧、唱歌、讲故事等。

社团活动给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 寓教于乐, 让师生解放了思想, 跳出了书本的禁锢, 拓展、开放了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中, 给孩子一些机会, 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个问题, 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 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 让他自己向前走,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曾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长久以来, 迫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 不得不让学生在大堆的题海中“磨练”应试技巧,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 从而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社团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 它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高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激发学生自发活动, 在活动中产生的愉快, 激励学生设想和创造某些现实生活中尚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东西, 学生在自发地、愉快地学习时, 灵感、才华、创造力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费希特所说:“在这种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中, 学生不管其天赋能力如何, 都无例外地热爱知识并愉快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纯洁之情的途径, 那就是鼓励学生自发的活动……”

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 它内容丰富、新颖, 形式多样, 方法灵活。活动中可以自编自演英语短剧、角色配音、创意制作英语小报等, 也可以举办一系列的展示或比赛活动, 如:阅读笔记展示、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 还可以在一些国外节假日里, 如万圣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 举行一些相应的英语活动。让学生从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这样学生就会从活动中受到激励和启发, 产生联想和灵感, 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上一篇:丰大高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办法下一篇:绿化工程竣工验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