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

2024-04-23

(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精选6篇)

篇1:(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

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就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教学的趋向,调节着教师行为,改变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课在平时的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中并不少见,其中有些课甚至还被评为好课。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强调“精讲多练”,产生了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影响了师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如何全面地、科学地、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用结合,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节数学课,老师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为学生组织学习材料,这些内容可以是教材上的例题与练习,要认真研究教材的层次与结构,重点与难点,领会编排的意图。但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与创造,用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这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使自己努力成为教材的创造者。

二、关注学习过程,精心设计,在活动中学数学。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既要遵从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在组织形式和结构安排上富于变化,不落俗套,有新的思路,新的探索,新的尝试,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如:导入新课的设计,应让学生充满好奇,能提高学生的兴致;各环节衔接时的设计,不仅要自然、而且还得有“戏剧性”的变化,如:“情境过度法”“巧设悬念法”“问题提出法”等;教学结尾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并让学生有“课虽止,趣尤浓”之感。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少。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四、着眼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投入,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传统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存在着多灌输式,少动手实践;多机械记忆,少深刻理解;多单向交流,少合作学习的单一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这样,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以人发展为本”的今天,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要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阔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诚然,这一系列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每个学生都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我们所进行的都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应充分挖掘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巴班斯基曾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因此,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和投入程度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行为,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和投入程度主要反映在:(1)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2)交往状态: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3)注意状态:是否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4)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发表见解,思维活跃,想象丰富。(5)情感状态:学生是否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6)意志状态:学生是否学习动机强烈、主动积极、克服困难、有毅力。

总之,教无定法,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水平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考虑,再结合量化的评估方法,做出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个性飞扬。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阶段。通过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我们认为,一堂好课不同于一台好戏。演戏是按照固定的剧本,依据既定的程序,演绎着不变的情节。而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丰富情感。因此,我们所上的每一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一堂好课,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2:(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

主讲人:张彪

首先,让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的课堂没有评价语,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不难想象,这样的课堂,即使老师的个人素养再高,教学设计再精彩,也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变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需要我们及时肯定,他们会因此对上课更添一份兴趣和信心;学生理解问题出现偏差,需要我们及时引导,扭转过来,甚至是巧妙利用错误即时生成教学资源,引得教学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因此,可以说,没有评价语的课堂,如同没有流水声的山谷,没有花草香的森林,是没有温度、没有生命力的课堂。人们常常用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的教导,在课堂上,好的评价语确实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小小的心田。

但是,什么样的评价语才是有效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今天讲座的主题就是——点点春雨入心怀,借此机会,与各位同仁就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共同进行探讨。什么是课堂评价语? 课堂评价语言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做出瞬间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和无声语言(体态语)。

体态评价语

体态语言评价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在评价时具有独特的魅力。阿伯罗比亚说:我们以我们的发声器官发声,却以我们的整个身体交谈。的确,作为老师,多年的课堂实践让我们深刻地明白这一点,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到来自老师的关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当学生有了精彩的发言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甚至跟他握握手,一种自豪感会在孩子的心里油然而生。至今我仍然记得十多年前的一堂竞赛课上,程海燕校长与一个发言有着独特见解的学生郑重地握手,在孩子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因此,在有些时候,教师的体态语言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锤炼口语评价,同样需要尝试完善体态语评价,将这两种评价语言结合起来,将会产生相得益彰的妙处。口头评价语 接下来,我们着重谈谈口头评价语,这是我们课堂上用得最多、也是最直接的评价方式,但是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对评价语的运用往往走入误区。

误区一:.浮夸失真

案例: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找春天》时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我们这儿是什么季节?”(当时是春天),并指名学生回答,该生答对了,那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表扬学生“你真聪明”,其余学生听了全是一脸不屑一顾的神色,有的学生甚至在小声嘀咕“这么简单,我也会”,听到伙伴们的议论,该生的脸红了,头悄悄地低了下去。

当下,大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上从不吝啬对孩子的夸奖。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老师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从课始到课尾“听取表扬声一片”,气氛煞是活跃。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评价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吗?事实并非如此,物极必反,凡事过了头就未必是好的了。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珍惜呢?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学生有了对事物的甄别能力,他们能感受到这种评价后面的言不由衷。对这种“大派送”式的评价更是失去了兴趣。

对策:评价语言要实事求是

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的回答的确有精彩表现,就热情表扬,说得不够好时,婉转地指出,真诚地提醒,让学生从中有所获益。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现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坐得端正,听讲认真,答对了一个简单问题等,都应该大力表扬,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好的优生,则要慎表扬,要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时予以赞赏,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表现平平的中等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唯有如此,教师的表扬才能显得“物有所值”,学生也才能加倍珍惜。

误区

二、语言含糊

案例: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说得真好!” 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孩子的回答的确是很好,虽然只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但语言清晰,表达流畅。可是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说得真好”,到底好在哪儿?老师不一定明白,学生更不明白。接下来学生的回答,可能还是处在原始状态,“我喜欢秋天!”“我喜欢冬天!”„„后面学生的回答并不一定能在前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是否有这种情况发生?“说得真好!”“读得真棒!”“说得还不够清楚!”„„这些评价语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但是,我们想过没有?说得好,好在哪里?不清楚,哪个方面还不够清楚?这样的评价非常含糊,让其他的孩子“知其好不知其所以好”,“知其不好不知其所以不好”,所以也就无从学习其长处,避免出现同样的缺憾。

对策:评价语言应准确、有针对性。

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好,好在哪里?错,又错在何处?

在这一方面,黄艳燕校长堪为表率,每当我写了论文或是教案给她审阅时,她总是能给予我非常中肯而热情的评价,“这几个小标题拟得不错!”“这里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让我既深受鼓舞,又明确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看看刚才的例子,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道出了喜欢的理由。老师应及时地指出:“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告诉了大家你喜欢的原因,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这样的评价才真正着眼于孩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点拨,引领学生学习。又如,评价学生写字时,老师说:“××同学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坐姿、握笔姿势也很正确,大家向他学习!”“××同学写字有了很大进步,但你的字如果能再写得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教学评价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误区三:过早终结

案例:有位教师上古诗《春江晚景》最后一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时,非常有创意,提出了一个问题:河豚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请学生联系全诗思考。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要学生更深入理解全诗。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河豚知道春江水暖、蒌蒿到处都是、芦芽也长出来了,想赶回春江产卵。”老师听了后情不自禁地表扬道:“啊!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经自己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才举起的那无数双小手都“刷刷”地不见了!顿时,这位教师不知所措„„

产生这样的现象,原因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扑灭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思维的火花。试想,有谁会花时间与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对策:延时评价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延时性评价,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很快就下结论,特别是回答得很精彩的答案,要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拔,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其他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像上面的案例,老师可以这样引导:“这是你的答案,不错。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时学生处于继续思考的状态,也许会说出知道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小草变绿了„„等等意想不到的答案,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不就在学生面前徐徐展开吗?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示范,以下是他上《长相思》时的一个案例:

师:现在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没有。(板书“身”)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了,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生1: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山海关外。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2: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师:路上,请站着。继续说。

生3: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你也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

生4: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师:那边,山海关的那边。好,那么“山一程”呢?身在哪儿?还可能在哪儿?

生5:身可能在山上。

师:可能在怎么样的山上?

生5:非常高的山上。

师: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6: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深千帐灯”呢,他的身可能在哪儿?

生7: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在“身”后面写“在征途”。)

试问,如果王老师一开始便以“你的回答跟老师想的一样”评价学生的回答,还能让孩子们继续深入地思考下去吗?还能把课堂荡起这美丽的涟漪吗?

误区四:学科特点缺失 平时的公开课、随堂听课等活动中,发现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学科特点不明显,比较笼统,评价语可以运用于每一门学科,缺失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对策:评价中凸显“语文味”

平时,数学老师经常会说:“我们数学老师没有语文老师会说话。”其实说的就是语文老师的语言素养高,有文学色彩。我们身为语文老师,应理直气壮地把这个优点发扬光大,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要依托文本语言和学生语言特点,运用教育机智,凸显语文本色,在评价中传递各种语文信息,引领学生有效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1.让评价语与课文形式相得益彰

教材中文章句式精美,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文本的特点,善于捕捉学生发言的信息,借鉴文本特定的语言形式进行评价,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猫》的第一段,用了三个“说它„„吧,可是„„”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对性格古怪的大猫的喜爱之情,教学时可巧妙运用这句式进行评价。一开始,我请一位学生来读,可这位学生思想开小差,竟不知道老师请他干什么,经同学提醒才开始读,读后我随口道:“说你认真吧,看上去坐得确实端端正正的,可是刚才是那么的心不在焉,竟然不知道读哪里了?”这样小小地幽他一默,全班同学忍俊不禁;接下来的一位学生读得较有感情,只是语调太高了些,读后个别同学不由自主地鼓掌。我随之评价:“说你读得好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赢得掌声呢?可是如果语调稍微放低点儿,柔一点儿,就会赢得更多的掌声啦!”。

以上的教学中,教师借鉴课文句式特点设计的评价语很有特色,学生听起来耳目一新,因而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由于品读语言比较到位,教师评价时又现场做了该句式的示范造句,所以在让学生模仿“说它„„吧,可是„„”该句式写写猫性格古怪的其他两方面内容时,学生写得有模有样,目标达成度很高。

有时,我们也可以化用文章中的词语进行评价。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教师不妨活用文中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词来点评:“你只读出庐山云雾的一姿一态”;“你已读出了庐山云雾的百姿百态”;“你的朗读让老师真的看到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了!”„„活用文中关键词来点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能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庐山云雾的特点,而且能使学生很快地从泛化感知进入精确感知。2.让评价语与语境水乳交融

语文课因其丰富的人文性、综合性,而显得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如果教学时能置身文本语言内容,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些理性、机械、程序性,多些感性、灵动、情趣性,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大大增强。案例1:五下《桥》一文关于描写洪水的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我感悟,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的凶猛,来势汹汹),然后针对学生实际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老师感到有十匹马向我们冲过来了!有二十匹马冲过来了!有一群马向我们冲来了!„„这样的评价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2:二年级课文《清澈的湖水》的片段朗读时,一位学生朗读比较平淡直白,我评价道:“你把我们带到湖的附近,湖中美丽的景色若隐若现,我们欣赏还不够尽兴呢?谁带我们来到湖边?”又请一位学生来读,没想到这位同学读得吞吞吐吐,支离破碎,比起刚才那位同学更差。我评价道:“刚才那位同学把我们带到湖的附近,可你又把我们带远了。谁继续带着我们往湖边走?”一位女生站起来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我评价:“你的朗读,让人尽情欣赏到了湖中优美的景色,谢谢你!”

这一片段教学,把教学评价与指导朗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诱发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有效提升了朗读能力。

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巧妙置身于文本的语言情境,积极寻求评价语与文本语言内容的融合,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取得“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效果。

3.让评价语与文体一脉相承 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根据文本的语言风格,把握其语言特色。不同体裁的文本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果教师的评价语与之相符,那么学生将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我们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的案例: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1: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非也非也非也,远者小近者大。

生1: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1: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错错错,远者小近者大。

生1: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远者小近者大。远者小近者大。远者小近者大。(笑,掌声)

师:演不上来了,差点没气了。(众笑)这叫什么?

生(齐):辩斗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其中的评价语明显带有文言文的色彩,还直接用“非也非也”、“非然也”、“此言差矣”来评价,让学生沉浸在学习文言文的快乐氛围中。

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师可用优美的评价语;科学严谨的说明文,教师的评价语也必须精当严密;而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古诗文或接近古诗文的语言来进行评价。当评价语与文本语言风格相一致时,两者就融为一体,浓厚了文本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兴趣,进而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他是这样做的——

同学们,按常理,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应该在干啥?(在玩)在玩些什么呢?

生1:用弹弓打鸟。

师:这可不大好。

生2:在玩捉迷藏。

生3:爬到树上去掏鸟窝。

师:这也不大好,有危险。

生6:还可以放风筝。

师:放风筝,是啊,“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生7:还可以钓鱼。

师:我们有一首诗写的是“蓬头稚子学垂纶”,这是一群学垂纶的蓬头稚子们。

生8:还可以玩跳皮筋。

生9:有一些调皮的小孩子在捅马蜂窝。

师:哦(笑说)。

生10:有些女孩子在玩丢手绢。

生11:可以游泳。生12:还可以踢毽子。

生13:还可以踢球。

师:哦,你们都把自己想像成这些孩子了。这是一些乡村的孩子,也许,就在田野里尽情地(生:奔跑)。这就是一首诗中写到的“儿童急走„„”

生:“„„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总而言之,这些孩子应该在玩耍!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却在——(指课件上的诗句)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学生齐读)

案例中的老师,各种学过的古诗信手拈来,既与本诗的内容融为一体,又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复习积累了古诗,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误区五:呆板单调

其实说到这一点,我也没有底气,上课时总感觉自己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说来说去老三套。也许这东西要有点天赋吧!但是,“勤能补拙”这句话是没错的,只要我们平时广泛搜集,加强积累,多向名师们学习,就一定能使自己的评价语常用常新,使学生听而不倦、学而不厌。

给大家推荐以下实用的课堂评价语:

关于听的:

1、谢谢你听得这么专心。

2、你们专心听讲的表情,使老师快乐,给我鼓励。

3、我从你们的神情、姿态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4、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听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5、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我下面说的一段话。

6、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班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7、大家对这些内容那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8、××复述故事又具体又生动,可以看出他刚才听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是非常认真。关于说的:

1、谢谢你,你说得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得不完整,但我还是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是嘴里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说一遍。

5、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6、大家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很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高 兴。

7、你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小孩于。

8、敢说,就表示战胜自我。

9、你回答问题又完整又好听。

10、他的回答好在哪里?你可以给他提个建议吗?

11、你真了不起!如果你刚才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了吗?

12、老师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13、××说得还不完整,请哪一位同学再补充。

14、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的时候要想想,别人能听得明白吗?

15、回答问题是向大家推荐自己的好办法。

16、不要慌,胆子大些,说错了没关系。

17、我知道你心里明白了,可就是语言还没组织好,请你坐下再考虑一下。

18、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教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关于读的:

1、古人说读书时应该“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时候,教室里一片书声朗朗,大家专注的神情真让我感动。

3、请你们读一下,把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4、读得很好,我听得出你是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5、经过你们的朗读,这段文字的意思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6、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7、刚才老师发现一个表演天才,她一边读一边还做动作呢,读得可美了。

8、你对他的朗读满意了,就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

9、朗读的时候,你认为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10、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能给老师提意见吗?

11、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12、你可以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吗?

13、你读得多神气!

14、你的朗读打动了我们的心。

15、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心中也暗暗赞叹。

16、听了你的朗读,助人为乐的××仿佛来到我们身边。

17、你觉得他的朗读能得多少分?为什么?

18、你的朗读真精彩,把我们带到××的身边。

19、你的表情真丰富,朗读的声音真好听。20、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响亮些就更好了。

关于问的:

1、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2、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的时候是用心思考。

3、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到点子上,能抓住重点来提问。

4、我们的同学的思维很活跃,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5、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老师试一试,但不一定准确。

6、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问别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提出的问 题,哪些自己已经想到答案了。

7、你真会提问题,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8、你的好学之心真让老师赞叹。

9、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了。

10、今天大家的提问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11、善于提问题的孩于是最聪明的孩子。

12、看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问题?

关于写的:

1、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很整洁。我很感谢大家。

2、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下一点,现在我读给大家听,希望大家喜欢,给我提些意见。

3、××同学的作文写得很好,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

4、从你的作文中,看出你非常留心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真棒。

5、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老师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这些同学作业字迹端正,很少涂改,很少错别字,语句通顺,进步很大。

6、我建议大家互相看作文,看完后,把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鼓励同学,共同进步。

7、××同学作文中的词语很丰富,可以看出他课外阅读了许多书报。

8、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一两遍,注意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篇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 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 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 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 教学中往往“一刀切”。一堂好课, 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就意味着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 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 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 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 使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 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 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 (特优或学困生) 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 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 而应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知识是教师难以教会的, 要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领会,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 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具体说, 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 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 在比较中发现矛盾, 引发认识冲突, 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 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 让学生亲自动手;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 让学生自己动口。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创造一些活动的空间, 多创造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 多创造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少专家指出, 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 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 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 都是从实际出发, 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但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 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 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 注重学用结合,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 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 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拟数学问题;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 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数学课上, 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 发展智能, 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 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诚然, 这一系列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 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每一节数学课上, 每个学生都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 因此我们所进行的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应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无论是课前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要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 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应充分挖掘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 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 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快乐。

篇4: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二、“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三、“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

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诚然,这一系列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每个学生都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我们所进行的都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应充分挖掘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篇5:(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

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

1.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注重启发式

●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原课标: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修改稿: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4.“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关于基本思想方法,陈老师为我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老师结合小学数学现有的课标教材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猜想、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他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陈老师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任重而道远。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5.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7.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

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 ● 符号感(Symbol Sense)● 原课标: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 修改稿: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 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8.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

——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 9.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 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第一学段:

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第二学段: ①增加的内容: ● 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②调整的内容:

●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图形与几何的变化: 第一学段 ①删除的内容

●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②降低要求

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

①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②增加“知道扇形”。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第一学段:

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②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③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第二学段:

①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学段。②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③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 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想。

● 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也可以看出。综合与实践的变化:

● 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http://xxsx.fhedu.cn/Html/6/Menu/7/Article/576/

“未来的教育应当充分地彰显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会的不要教,要教的是不会的。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有想象能力、抽象能力,而动物没有。”

在首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从追溯教育的本原开始,进行了他激情澎湃的演讲。

“小学那点知识不到半年就学会了,为什么要用6年的时间来学习呢?就是要培养能力。”

他进而发问:“教育是干什么用的呢?”

“是要培养素质的。什么素质?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社会的责任感。”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根本的表现,就是他教的孩子愿不愿意读书。

“这次修改课标,对一堂好课也进行了界定。好课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常人看来,良好的学习习惯无非就是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但是史宁中校长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绝不是这些。

“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好奇心,小孩子提前预习过了,他到学校还听不听讲?好奇心没有了,你怎么去激发他的兴趣?而且孩子的判断能力不是很强,他都不知道他懂没懂,其实没懂,他以为他懂了,又不听老师讲课了,这知识不就夹生了吗? “我觉得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条就是集中精力。我带了很多博士生,有些人思考就是不深入,后来我发现他们的问题出在不能集中精力。”

史宁中校长说,小学生精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十几分钟,最多20来分钟,老师就要在这十几二十分钟内把你要讲的东西讲出来。如果老师掌握了知识的本质以后,再精炼语言,肯定能在20分钟内讲完。而反复地唠叨、重复,反而分散了学生的精力。

作为国内研究统计与概率的数学大家,史宁中校长甚至认为,学数学不用笔不用纸,用脑袋想就能想出来,而这正是锻炼一个人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办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真正集中精力来思考问题。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培养思维能力也一再被我们的数学教育所强调,然而在这次峰会上,学生不会思考的问题被一再提起,这是为什么呢? 史宁中校长深有感触地讲了个故事。

北京大学一位数学系教授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出了这样一道题:给出一个条件,一个结论,但没有说从该条件推导出该结论这一命题是正确的。请学生判断该命题的正误,如正确,给出证明;如错误,举出反例。结果,全班没有一个人做出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学生没有判断力,还没有真正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我们只会做给出条件又给出正确结论的证明题。”

史宁中校长认为,对思维过程的忽视,是当下数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我们的老师讲课,往往是从中间开始讲,其实一开始的思维过程往往很重要,却被扔掉了。老师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也只看答案对不对。“知识是什么,是思考的结果、经验的结果。仅仅结果的教育是不能教智慧的,智慧往往表现在过程中。有关过程的东西只有通过过程来教。过程的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孩子正确的思考方法,最终培养孩子数学的直观。因此我们要强调过程的教育,在过程中判断他的思维是不是对的。”

而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思考”。

那么,有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推动数学教育走向思考、走向过程呢?同时负责数学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制定的史宁中校长透露,未来这一具有导向性的评价标准将有两个重大变化:

第一,不要求计算速度,算对即可。“有一种说法在学校很流行:一看就会,一算就对。这是不行的,数学是需要思考的,不是培养技术工。以后考试不要题量太大。”

第二,强调在理解上的掌握。他举例说:“比如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你仅仅知道这个不算理解,你也应该知道,一个三角形里不能有两个钝角,一个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些一步就能得到的结论都应算在理解的范畴。理解没有内容是不行的。”

以此观之,中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将转入更加注重内涵的改革深化阶段:

篇6:(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当下新课改的核心,为此,庄河市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继续组织开展名师讲学活动,第三次聘请到我国小学数学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于2014年11月4日来我市进行听评课以及现场作课和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11月4日,刘德武老师分别听评我市实验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四位骨干老师的数学课。四节课各具特色,得到刘老师的好评,他认为课堂有灵魂、训练有章法、教学有实效、教师有思想。同时,刘老师结合课例,为参加听课的老师们进行了有关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解读。他对课程的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研究、对习题的设计,让老师们钦佩不已,所获颇丰,也使各位老师对于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颖而深刻的领悟。

11月5日,刘德武老师在高中艺术中心礼堂,为我市三百多名一线教师呈现了两堂精彩的数学课。精妙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他对于数学教学整体而深邃的理解;高超的教学能力,彰显了他对于儿童心理精准的认知和把握。让与会老师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魅力所在,让人叹为观止。两节课后,刘老师结合课例进行了专题讲座《课后说说“改编”教材》。典型的例子,透彻的解析,显示出他对于教学研究的专注和专业。其中,改编教材是为了让孩子听得懂,改编教材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改编教材要从生活里找根据,这些观点都叫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上一篇:2022届艺考面试天津师范大学戏文真题下一篇:痴迷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