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2024-05-23

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共8篇)

篇1: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低收入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2010年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吕梁调查队按照省总队的安排,开展了当前低收入群体面临的困难专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份,收回15份,回收率100%。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同时我们详细调查相关问题和了解居民意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最终形成了这个报告,希望该报告为各级政府制定低收入群体就业政策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一、调查状况及特征

我国将最低20%收入阶层的人均消费水平作为低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近年来,城镇低收入的主体已由传统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抚养人)转为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

1.家庭特征。低收入户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户均人口规模较大,平均每户4.2人;二是负担系数高,平均每个就业人员负担人口3人;三是文化程度低,低收入人口文化程度大都为初中及以下水平。

2.年龄结构。年龄在30-40岁之间占53%,40-50岁之间占13%,50岁以上占33%;

3.收入水平。低收入群体的年收入大多在10000万以下,1

10000-20000元之间占33%。

4.就业状况。在被调查的15户城镇居民中,教师占13%,机关干部占20%,其它个体户及打工者占67%,其中下岗再就业人员居多。在城镇低收入群体中,下岗失业人员占相当比重,从业人员中“非正规就业”相对居多。在低收入户的就业者中,家务劳动者和待业人员占相当的比例。城镇低收入群体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些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如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等,相对教育文化艺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稳定的行业而言,就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4.收入来源。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非常低,2009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250.82元,仅为城镇平均水平的1/2。

5.生活情况。城镇低收入群体有93%的户认为低收入家庭由于收入少,其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生活质量较差。支出主要为生存性支出,除此之外寥寥无几。比如食品类,其特点是“温饱有余,营养欠佳”。大部分家庭冬季只购买白菜、土豆这两种菜,反季节的精细蔬菜很少消费。肉类、禽类、水产类、鲜乳品、鲜瓜果的消费水平极低。

6.住房情况。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较差。人均面积小,且因前年连绵秋雨天气影响,大部分属危房,安全系数大大降低。在调查中,有20%的户认为自己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有7%的户认为自己的房屋属于危房。但是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很难依靠他们自身的能力改善居住条件。

在低收入户中,大部分人取暖、炊用燃料都是中煤。因为今年煤炭价格上扬,因此今冬取暖费用大增,成为低收入群体家庭支出中的一项刚性支出。

春节临近,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节日经济的繁荣与家庭收入的捉襟见肘形成鲜明的对比。每逢年终岁末,必将迎来一个消费高峰期。每到这个“黄金时节”,大部分物价就开始上扬。然而,消费者似乎已默认,春节前后的物价上涨是正常现象。在调查中,有93%的户认为现时的物价水平偏高。低收入家庭对此更是难以承受,对于节日的所需物品很大程度上采取不是必需品就不去购买的思想,很难说他们能过上开开心心、欢乐祥和的春节。

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令人揪心。

在调查中,低收入家庭户提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三年来,低保审批未办结,影响到低保家庭一系列

诸如:孩子教育扶助金的申领、城镇廉租住房的申请、住房补贴的领取等一系列问题,让低保家庭一筹莫展。

在调查访问中,低收入家庭在面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普遍有“四盼”和“四忧”。一盼家里失业人员能早日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二盼子女能早日就业,走出失业—贫困—失业的恶性循环怪圈;三盼政府能提高低保标准;四盼能稳定物价。低收入家庭最担心家里发生意外事故或天灾人祸,陷入借债—还债—借债的恶性循环中;担心生活必需品价格继续上涨;害怕非义务教育费涨价;最怵家庭成员生病住院,承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

二、意见与建议

城市贫困不同于农村贫困,是一个更为“隐性”的贫困。从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城镇低收入家庭也许并不缺衣少食,并不缺少居住的房屋,但是,他们在维持基本生活、抵御重大疾病、承担子女上学、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既需要物质支持,也需要精神关怀。

在调查中,有60%的户觉得政府部门应该从稳定物价、继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加快加大廉租住房的供应这三方

面着手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有53%的户觉得应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教育救助制度放在首位,另外还应从加大对低收入居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及引导和金融部门放宽信贷政策支持自主创业来共同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得以改观。

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管齐下,逐步解决。

篇2: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经初步调查了解,氾水镇共有“陪读妈妈”524人,其中70%为高中生陪读妈妈,30%为小学生和初中生陪读妈妈,主要集中在氾水高中、初中附近,所属胜利居委会辖区内。其中,266名陪读妈妈没有工作,为专职陪读妈妈,还有258名陪读妈妈在学校附近实现灵活就业,有相对固定的收入,主要从事的是散件组装、服装制造、玻璃加工、彩绘、餐饮服务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陪读妈妈,镇妇联多方努力,开展四大服务:

1、组织技能培训。氾水镇妇联结合“陪读妈妈”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工作时间受限制的特点,根据镇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联合镇劳动所、镇成校先后举办了三次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培训,共有100多名陪读妈妈参加了培训,提高了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进一步实现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宣传。向陪读妈妈发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宣传资料,让她们了解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对象、优惠政策、申请流程等,对有创业意向又缺乏资金的陪读妈妈给予资金扶持,帮助其实现创业。2013年有2名陪读妈妈成功申请贷款,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加工点。

3、提供就业信息。和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建立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向陪读妈妈提供就业信息,引导其就业。去年,某科技公司出现用工难的问题,镇妇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企业针对陪读妈妈招收8小时制工人,向“陪读妈妈”提供工作岗位50多个。今年春节过后,镇劳动所举办招聘会,镇妇联组织30多名陪读陪读妈妈前去参加。

4、提供创业就业服务。镇妇联对陪读妈妈在创业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帮助和服务,如法律政策咨询、维权援助、培训指导、为妇女就业创业牵线搭桥等。

二、存在的问题:

1、流动性大,管理存在难度。陪读妈妈的情况各异,有的是从高一开始陪读,有的是高三才开始陪读,有的甚至从小学、初中就开始陪读,期间还可能因种种原因而中断陪读,她们大多会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流动性很大,而且她们不属于流动人口的管理范畴,不在居委会或派出所办理暂住登记等,不易掌握她们的信息和需要,管理和服务都存在难度。

2、部分陪读妈妈有赌博等不良嗜好。没有工作的陪读妈妈除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外就无事可做,生活很清闲,有部分人为了消磨时间养成了打牌等不良嗜好,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为家庭不和谐的因素。

3、就业存在困难,工资水平低。陪读妈妈的工作时间受到限制,多数企业对工作时间有要求,需要加班等,不招收陪读妈妈,适合她们的工作主要是散件组装、玻璃加工、彩绘等形式灵活的加工行业,而这些行业多规模较小,用工人数有限,且工资水平低。

4、陪读对家庭和孩子的影响。陪读需要租房子,陪读妈妈要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要放弃工作,即便参加工作收入也很有限,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个很大的考验,另一方面,陪读妈妈除了让孩子学习外,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另外,陪读妈妈的这种做法以及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学习。

三、下一步打算

1、摸清情况,建立台账。组织社区妇代会、联合社区民警、学校做好陪读妈妈的摸底调查工作,进一步了解陪读妈妈的生活、工作、需求方面的信息,做好登记,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2、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学习培训、创业就业等相关工作。继续开展技术培训、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宣传、就业创业服务工作,鼓励帮助陪读妈妈创业就业,增加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3、对有不良嗜好的陪读妈妈进行说服劝导,帮助其实现就业,结合妇联的其他工作,组织没有工作的陪读妈妈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爱心妈妈、文体活动等,丰富她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篇3:巴中市老年群体性现状调查报告

1 巴中市老年群体性状况现状调查

1.1 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相结合展开, 课题组前后组织30余次历时1年的集中问卷发放调查以及随机问卷发放调查, 共发放2 987份问卷, 收回问卷2 216份, 其中有效问卷2 013份,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84%。问卷调查样本的获取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对寻常老人采取街道社区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 对患病老年群体直接深入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各科室进行调查。

1.2 调查对象

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长期居住在巴中市辖区内的老年人, 包括巴中市城区内、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及辖区镇乡的老年人。

1.3 调查的主要内容

包括老年群体的性需求, 性健康, 性压抑, 性生活满意度四个方面。

1.4 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2 013位老年人中, 男940人, 女1 073人, 分别占46.7%和53.3%。

从婚姻状况看, 只有一次婚姻1 525人, 丧偶单身219人, 丧偶再婚58人, 离婚单身30人, 离婚再婚102人, 同居56人, 其他23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年人数的75.8%, 10.9%, 2.9%, 1.5%, 5.1%, 2.8%和1.1%。

从年龄来看, 60岁~65岁的老人962人, 66岁~70岁的老人607人, 70岁以上的444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人人数的47.8%, 30.2%和21.9%。

从身体健康程度上看, 自我评价身体非常健康的老人有327人, 比较健康的有850人, 身体状况一般的有554人, 不太健康的221人, 很不健康的61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人人数的16.2%, 42.2%, 27.5%, 11.0%和3.0%。

从自我评价经济状况上看, 认为够用有余有453人, 大致够用的有1 209人, 认为有些困难的老人有318人, 十分困难的33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人人数的22.5%, 60.1%, 15.8%和1.6%。

从文化程度上看, 文盲233人, 小学文化程度728人, 初中文化程度556人,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404人,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2人, 分别占被调查的老人人数的11.6%, 36.2%, 27.6%, 20.1%和4.6%。

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对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现状调查主要包含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性需求, 第二部分为性健康, 第三部分为性压抑, 第四部分为性生活满意度。

2.1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需求现状

本课题调查问卷数据经统计分析显示, 当问及:“您对性生活的需求程度?”有65.6%被调查老人表示“有点需要”, 所占的比例最大;有25.7%表示“完全不需要”;有8.7%表示“需要, 并且很强烈”。当问及:“您认为您的老伴对性生活的需求程度?”有30.2%的被调查老人表示“完全不需要”, 有62.3%的人表示“有点需要”, 有5.6%的人表示“需要, 并且很强烈”, 有1.8%的表示“不清楚老伴的想法”而放弃回答。另外, 当问及:“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性需求?”在2 013位被调查老人中有69.5%表示与“年龄因素 (如:进入老年, 性欲自然减退) ”有关, 有45.9%表示与“身体有疾病”有关, 21.7%表示与“思想观念 (如:认为老年人应该减少或停止性方面的需求) ”有关, 还有11.9%表示可能与“老伴常常回避或者拒绝”有关。

2.2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健康观念及认识现状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您最希望通过哪种方式了解老年人性生活的健康知识?”有35.4%的老人选择通过“电视广播节目”, 所占的比例最大;有23.1%的人选择“知识讲座、宣传单 (如医疗机构宣传等) ”;有12.7%的人选择“与他人交流”, 而其余还有11.8%, 7.0%, 6.4%, 3.7%的人分别选择“其他”、“网络”、“报刊杂志”、“书籍”的途径了解老年性健康知识。在调查过程中, 课题组发现由于巴中地区地处偏远贫困山区, 这里60岁以上的老人多数来自农村及乡镇, 而老年女性文化水平为文盲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文化水平低或身体原因 (如老年人视力减退) 在阅读文字时有困难, 这一现象让课题组清晰地认识到老年群体系弱势群体, 该情况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政策已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 较多数量的老人逐步愿意接受“网络”等新事物。

本课题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您认为老年人的夫妻性生活大概间隔多长时间合适?”在选择性答案中调查问卷设置时间分别为 (1) 1个月2次及以上; (2) 1个月1次; (3) 2个月1次; (4) 3个月1次; (5) 4个月1次; (6) 5个月1次; (7) 半年及以上1次; (8) 完全没有, 在被调查老人中分别所占比例为13.4%, 37.6%, 16.2%, 7.1%, 3.4%, 4.4%/8.2%, 9.7%。当问及:“现在您和老伴大概间隔多长时间性生活1次?”其选择性答案中问卷设置的时间与上述相同, 在被调查老人中分别所占比例为8.5%, 26.5%, 15.5%, 6.0%, 3.5%, 3.5%/8.1%, 27.3%, 另外有0.8%的老人表示“问题太隐私, 实在是不好意思”而放弃回答。

本课题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如果您的性器官出现功能或者疾病的症状, 您会怎样处理?”有48.0%的人选择通过“到正规医院检查”, 所占的比例最大;25.9%选择“到小诊所检查”;13.1%选择“自己看情况, 到药店买点药吃”, 而其余还有13.0%的老人选择“不予理睬, 不检查治疗”的方式。本课题组作为医疗机构,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老人在近年来城乡全面医疗保险政策实施的大好环境下, 已逐步提高了“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保健意识, 但仍有部分老人存在“小病不管, 大病才看”的想法。故课题开展期间, 在课题组问卷调查的同时认真做好医疗机构的专业化健康知识宣讲, 得到被调查老人的诸多好评。

2.3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心理压抑现状

本课题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当问及:“当老年人有性冲动时, 您觉得一般会怎么解决?”有62.8%的被调查老人认为“夫妻性生活”, 所占的比例超过半数。其中有34.7%的被调查老人认为可能同时存在“克制自己”的现象, 有23.3%的老人亦认为可能同时“自慰 (如用手摩擦生殖器达到性满足) ”;另外有不到3%比例的被调查老人认为可能存在“花钱和其他人发生性关系”的情况。当问及:“当您有性生活的需求 (即有性冲动) 时, 您会立即告诉您的老伴吗?”21.0%回答“会直接地告诉老伴”, 32.8%的人“会委婉地告诉或者暗示老伴”, 23.5%的人“有时候会说, 有时候不会说”, 其余22.7%表示“不会告诉老伴”。

2.4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生活满意度现状

本次课题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当问及:“您对目前夫妻性生活感到满意吗?”在2 013位被调查对象中有38.3%的人表示“大部分时候满意”, 30.5%表示“少数时候满意”, 8.8%表示“满意”, 10.9%表示“不满意”, 11.4%的老人由于“思想观念”或“已经停止性生活”等各种原因未作出回答。当问及:“您对目前夫妻同房 (即性生活) 的频率感到满意吗?”在2 013位被调查对象中对4个选项 (1) 满意; (2) 大部分时候满意; (3) 少数时候满意; (4) 不满意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3%, 38.3%, 20.5%, 4.7%, 有28.2%的老人未作出回答, 其主要原因是“已经停止性生活”。当问及老人:“您对目前夫妻同房 (即性生活) 的持续时间感到满意吗?”在2 013位被调查对象中对4个选项 (1) 满意; (2) 大部分时候满意; (3) 少数时候满意; (4) 不满意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7%, 30.9%, 24.7%, 9.4%, 有28.2%的老人未作出回答, 原因基本同上。在与老人沟通过程中发现, 对目前夫妻性生活感到满意的程度, 老人们的理解有两层含义:大部分老人认可的“满意度”是心理的满足, 少部分老人认可的“满意度”是身体生理反应的满足。课题组本着尊重事实、尊重老年人的主观认识及个人观点原则, 按照每位老人自己的标准来自主权衡“是否满意”, 而不片面地推断“性生活的具体频率、持续时间等与性生活满意度相对应”。在调查过程中, 课题组通过与老人交流发现, 老人们终止夫妻性生活包括主观因素, 如本人年龄、勃起困难、疾病等原因等;客观因素, 如丧偶、配偶身体疾病。调查过程中还发现, 夫妻双方若其中一方出现疾病 (尤其以长期肺部疾病致肺功能减退、心脏病致心功能差、瘫痪、脑梗死等) , 对性生活影响较为明显。老年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 外阴及阴道萎缩、阴道干涩等生理变化对性生活影响明显。

3 讨论

自2013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 法律规定, 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公民,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 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并且法律详细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及冷落老年人。按照国际公认的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10%, 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标准来衡量, 目前巴中市已进入老龄社会, 而且老年人口系数呈现持续升高的特点。据巴中市统计局分析, 我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为老年人口总量大, 2010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全市常住人口中,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4万人, 占10.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2个百分点, 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置靠前, 老年人口系数10.5%,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由此, 老年人作为巴中市重要的社会群体, 关爱老人的精神生活不容忽视。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有:认知偏差、兴趣下降、性态度老化、对衰老的恐惧、人际关系问题[1]。在某种意义上说, 老年人也是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的生活常常要受到身边家人、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 有时是决定性的重大影响。健康需要管理, 婚姻需要经营, 性功能需要维护, 应该鼓励和帮助夫妻双方积极面对社会、家庭或婚姻关系的各类冲突, 通过相互关心、爱护等来建立健康、和谐、亲密的性关系, 重视性心理方面咨询、生殖系统基础疾病的诊疗, 尽力提升老年群体性生活质量。在本次调研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 老年人的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但受传统文化等因素影响被压抑了, 部分老年人就只能通过“克制自己”的方式来压抑自己的需求。所以, 性生活对于老人的积极意义这一点, 不但老年人要懂得, 不要“自动放弃”;还要使他们的家人、医疗机构以及社区服务的相关人群懂得, 从而对此加以支持和帮助, 而不是回避、阻挠和反对。所以, 针对老年人的性教育及其视频多媒体、读物, 不但是老人自己关注,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老人的家人和社会上相关人群参与宣传, 都要学习, 都要了解。对老年人的性教育, 主要以观看一些有关的电视科学教育片、听取社区及医疗机构或各种媒体的讲座、网络正面宣传等方式进行。对待患有妇科疾病老年患者, 由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影响, 良好、优越的医护环境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并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2]。无论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还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都是以民生为本的重大举措, 旨在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让老人们过上更加和谐富足的生活。巴中市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摸索寻找着合理的途径, 在为老年群体寻找提高文化生活水平、解决精神生活层面的基本需求的过程中不停探索, 勇敢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486-487.

篇4: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困难职工;保障;研究及对策

困难职工的生活保障状况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杂货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为了更详尽的了解困难职工生活,及时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保障他们这一特定群体的各项利益,我们设计制定了困难职工档案,并随时完善。为了解困难职工的所急所需,所思所想,协助公司党委和行政及时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以困难职工档案为依据,在全公司内开展了困难职工生活保障状况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对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乃至今后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 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

困难职工群体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伴随着公司的发展深入和时间的推移也形成了他们自有的特点,改善困难职工群体的生活状况,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民生课题,也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能,协助党委和行政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1.1 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概念。困难职工群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涵盖不同的人群,呈现不同的特征。当前,从政府角度的定义,困难职工群体包含以下三类群体,即低于低保线标准,政府救济后仍十分困难的;略高于低保线,但由于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灾害而生活困难的;因灾害或重大意外事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根据公司困职工档案记录,我公司有记录在册困难职工113名,占职工总数的5.2 %,他们主要的致困原因有:

①本人患有重大疾病,医疗费支出巨大的;

②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医疗费支出巨大的;

他们这一群体大多在负担巨额医药费的同时,还要负担赡养老人和供孩子上学的高额支出,使得他们的困难程度加剧。

1.2 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情况。困难职工群体面临的困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客观现实问题。随着我们企业的发展,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确实存在一部分职工因种种原因生活还相当困难。当然,企业没有忘记他们,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现状,他们的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还有部分职工相当困难,已发生了几例为了治病缴纳医疗费卖掉房产的事件了。

1.3 困难职工家庭基本生活状况。根据我们对困难职工家庭支出情况的摸底调查,目前,日常生活的压力使困难职工群体把主要经历放在了被动维持基本生活上,对生活前景普遍缺乏信心。家庭支出以维持基本生活为主。从困难职工家庭的支出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基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有的家庭还缴纳房租。

1.3.1 医疗费用支出多。我公司的困难职工医疗费用支出在困难职工消费性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有些已经大于了基本生活支出的比重,他们大多患有癌症、心脏病等重症,常年需要各种检查和药物维持,每个月医药费支出医保范围外的都是相当高额的数字,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生活水平被严重压缩。

1.3.2 食物支出比重较大,水电暖支出紧张。

1.3.3 生活享受類支出少或者没有。困难职工家庭用于文化娱乐、衣着、交通通讯、住房等其他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比重少之又少。

1.3.4 家庭生活负担重。大多数困难职工经历着需要赡养老人,患病、供子女上学等多重压力的交织,困难程度相当高。我们的困难职工档案,也会把困难的档次分类,一般来说,排在一类的困难职工,他们不仅本人重病,同时还要赡养老人,供养子女,负担极重。

综上所述,国有大中型企业环境下的困难职工致贫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困难职工个人或直系亲属发生重大疾病,给整个家庭造成严重困难;二是在支付子女教育费和赡养老人等大宗消费上发生困难;三是生活中遇到某些突发事件,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

2 对策与思考

困难职工群体的保障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了企业安定因素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各方面持久不懈的努力。我们一直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帮扶困难职工,使困难职工群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很大改善,赢得广大职工群众交口称赞。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当前帮扶方案无法惠及的较为突出的困难,需要我们积极面对,进一步分析研究对策,加大工作力度。

2.1 立足源头参与,实现主动帮扶与科学帮扶相结合。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带着感情做好帮扶工作,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法律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开展督促检查贯彻落实。在涉及职工日常生活的水、电、暖、煤、食品等问题上,尽可能多的争取针对困难职工的优惠政策。积极深入基层和困难职工家庭,调查了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掌握针对困难职工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向公司党委和行政汇报,从而从源头上推动问题的解决。目前,我们针对日常走访中,职工提出来的系列问题,已经在调研困难补助发放的一些事宜,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补助空间。

2.2 立足机制建设,推进临时救助与长期帮扶有机结合。继续有时序的完善困难职工档案,了解每名职工的疾苦,继续完善日常帮扶救助体系,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加大帮扶力度,通过走访慰问,生活救助,医疗互助救助,金秋助学等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救助。结合“面对面、心贴心”、“政工干部下班组”等实地走访活动,及时准确的掌握困难职工情况,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2.3 立足传统优势,倡导社会救助与职工互助相结合。工会组织要发挥工人阶级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光荣传统,积极倡导职工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开展好工会会员医疗救助活动,帮助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减轻医疗负担,为职工再构建一道抵御医疗风险的防线。

2.4 立足提高素质,办好实事与提升帮扶能力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帮扶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使参与工作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困难职工服务的思想,怀着对职工的真实情感,真心投入到帮扶事业,为困难职工提供方便、快捷、温馨的服务,让每名困难职工,切实体会到企业的关怀与温暖。

篇5: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1(推荐)

调查时间:2012年2月

调查地点:贵州省遵义县尚稽镇建设村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竞争激励程度,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然而也有部分群体在这个无形的竞技场中还未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处在社会的边缘角落,如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无家可归的少年儿童、还有街头流浪的人群等等,他们都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调查目的:

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号召和呼吁社会广泛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调查对象具体情况:

母德全,男,现年83岁,双目失明,唯一的儿子早逝,无依无靠,丧失劳动力,没有生活收入来源,一级贫困户,完全靠政府补助和国家养老保险费维持生计。

早年母老本有一个儿子,但不富裕的家境使得他儿子将尽30岁才娶到个残疾人老婆,而且儿子在婚后不久就因病逝世,儿媳妇也改嫁了,如今整个大家庭就只剩下他和死去亲哥哥的一儿一女,侄女(亲哥哥的女儿)是个哑巴,远嫁

到其他地方,一年回来看望他一次,侄儿虽然是个正常人,但是至今40多岁仍未结婚,一直在沿海地区打工糊口,所以母老多年来都是只身一人在家,没有依靠,没有收入,住在土筑成的房屋里面,双目失明的他还得自己生活,饮食起居。幸好乡风较好,邻居们常常帮助他打扫,买些日常用品,过时过节有什么好吃的也都送点给他。而在我调查期间,老人卧病在床,没有人照顾,生活已经困难到极点。主要问题和困难:

1.无依无靠,仅有的两个亲属都不在身边;

2.双目失明,生活难以自理;

3.身体差,老弱多病,无人照料;

4.年纪大,丧失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

解决方案和措施:

1.依靠国家粮种补贴和国家养老保险费以及政府补助维持日常生活;

2.邻居们善良的帮助购置日常生活用品,比如买盐,打油。平时帮助他打理屋里屋外,料理生活,生病时候照顾他,跟他买药品,找医生;

3.周边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爱心捐助,个别有钱人的慷慨解囊。

篇6:群体性纠纷案件审理情况的调查

4、国有或集体企业转制类11件,占17.74%。如国有企业转制方案未征得职代会的同意,损害职工利益,或企业转制前资产低估或漏估,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职工要求确认转制行为无效;改制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持股会的股东权益受到损害,职工要求保护其股东权益;对政府主管部门作出的企业含集体企业转制后的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批准文件不服,原企业职工提起的行政诉讼等。

6、城市建设规划类6件,占9.68%。如政府规划部门不履行颁发规划许可证的法定职责;规划方案未经法定程序随意变更,侵犯居民的房产权益;规划方案与文物保护或居民的相邻权发生冲突等引发了群体性行政诉讼。

7、车辆营运权调整类3件,占4.83%。如政府职能部门擅自调整出租车辆营运权的经营期限,或提高营运成本,或垄断经营等引发了车辆营运人状告地方政府的群体性行政诉讼。

8、工人或雇员的劳动保障类3件,占4.83%。如私营企业或建筑工程企业拖欠工人或雇员的工资,以及劳动安全措施不当造成工人或雇员的人身受到损害引发的群体性诉讼。

9、环境污染类4件,占6.45%。如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和城市的噪音、光污染等造成人身损害引发的群体性民事赔偿诉讼。

上述群体性纠纷案件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矛盾容易激化的领域所在,也反映了部分地区或部门干群关系及其在经济利益上的紧张现状。同时,这些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2、矛盾激烈。所涉群体一方在诉讼中或法院判决后集体上访的有22件,占全部案件的35.5%。有的群体一方甚至利用互联网资源,串联外地相同遭遇者,扩大上访规模,或专门选择在在人大和政协召开“两会”或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前夕集体上访,给法院或政府施加压力,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3、对抗性强。近年来,因民间私权利纠葛而引发的传统群体性纠纷渐渐淡出,除环境污染纠纷外,目前的群体性纠纷主要发生在职工与企业、村民与村基层组织、群众与地方政府之间,冲突基本上在公权力行使与私权利捍卫中出现,公权与私权相互对抗。62件案件中,只有5件在人民法院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后才调解结案,其余均判决结案。

4、诉请异化。为避免因诉讼需缴纳案件受理费带来的风险,群体一方往往以相对方的行为违法为由,诉请法院确认该行为无效或判决相对方承担停止侵权,恢复原状的责任,以取得少预交案件受理费的效果。而诉讼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补偿。由此出现诉讼请求与争议焦点不一致的状况,诉请异化导致司法逻辑与诉讼目标背离。

二、群体性纠纷案件的成因分析

群体性纠纷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是各类纠纷中具体的利益冲突,但其深层次上的根源是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的。

1、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分化是群体性纠纷产生的结构性根源

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从人身依附走向个性自由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维和价值理念的变化,社会发展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的转移,社会运作方式和机制的根本转变,导致社会整体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身份结构的重大变革。随着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在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发生冲突。其中,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引发的冲突将日益突出。当前,群体性诉讼普遍表现出的“为权利而斗争”的维权意识,以及“法庭上见”的诉讼决心等,都明显带有转型期社会“权力和权利”冲突的烙印。可以预见,若不采取有效对策,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司法救济维护自身权益的纠纷将不断增多,群体性的纠纷也将大量出现。

2、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是群体性纠纷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在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错位、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有的因循守旧,不是靠经济手段调节市场、配置资源,而是靠拍脑袋决策,靠开会发公文,靠行政命令指挥市场。如某区政府某日突然发文,规定各客运机动三轮车主禁止在城区内营运,只能向区三轮车管理中心租赁人力客运三轮车,而且是两人合租一辆,期限二年或者四年不等,致使原先合法取得营运权的89户经营者群体起诉该区政府。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表现为政企不分,政府既是市场主体又是管理主体。如在旧城改造中,绝大多数由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充当拆迁人,诸如“拆迁办”、“拆迁指挥部”、“土地储备中心”等,同时上述机构或其所属政府部门又是拆迁安置补偿纠纷的裁决人。既充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角色错位。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缺乏诚信。如某市交通局批准17家企业的职工办理一次性进社保的安置方案。据此,职工与企业脱离了劳动关系,企业按规定为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不久,该市政府却以交通局发布的文件不符合《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为由予以撤销,要求职工退出社保,引发了404名职工起诉该市政府的群体性纠纷。

3、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力弱化是群体性纠纷发生的社会性根源

社会转型使人情社会逐渐走向理性社会,由对人的依赖逐步走向了对物的依赖,人的组织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化,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力明显弱化。尤其在农村,乡村基层组织自律不严,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经常发生,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大大减弱。从调查的情况看,所有涉及土地使用权流转纠纷、农地征用纠纷及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纠纷等群体性案件,均是由于村基层组织实施的重大决策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运作,没有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方式进行民主决议,损害了农民民主权利和财产权益而引起。群众的利益一旦受到损害,在本地区本组织内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后,法律权威自然进入了群众视野。为寻求法律的保护,受“法不责众”、“民意难违”等传统意识的影响,单个的社会成员自然意识到群体行动的重要,群体性纠纷由此产生。

三、人民法院审理群体性纠纷案件面临的困境

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完善,经济结构正在调整,政府职能正在规范,民主法制正在完备,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人民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调查的情况看,各地法院普遍反映群体性纠纷案件是个“烫手的山芋”,司法审判工作面临着新的困境。主要表现为:

1、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司法价值与服从当地经济建设大局之间的两难选择

追求公平与正义是司法审判的天职和生命,维护合法权益矫正非法行为,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但群体性纠纷案件往往涉及当地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当地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或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农村土地征用或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上,急于求成,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有关征地或拆迁手续,或先动工后立项。酿成群体性纠纷后,政府一方相关行为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若法院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办案,裁判的后果可能是政府停止征地或拆迁行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如此将导致政府前期的巨大经济投入付之东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政府形象。如法院支持政府的非法行为,将严重导致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不信任。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上,法院往往难以找到有效的平衡点。

2、群体一方片面的司法公正观念与司法固有的审判规律之间的冲突难以调和

群体性纠纷案件中,群体一方往往以裁判结果是否胜诉作为衡量司法是否公正的唯一标准,而不考虑司法运行中——诸如程序欠缺、证据失效、时效超过等,也会导致败诉等固有的审判规律运行结果。司法的专业技术逻辑与群体一方朴素的传统思维之间难以吻合,法院与群体一方的理性沟通受到阻碍。如有些案件群体一方或因证据不足,或诉因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败诉,或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某类案件不予受理等,群体一方往往会不分缘由,均将“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帽子扣在受案法院头上。有的甚至在一审败诉后,就在二审法院门口静坐、游行,以期获取过往群众同情,给二审法院施加压力,司法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

3、司法权的有限性与群体诉讼一方目的的多样性存在落差

有些群体性纠纷中的群体一方向法院起诉寻求“公平与正义”的背后,实质是寻求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要求法院履行政府性的职能。如在征地或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中,对安置补偿费问题,当地政府一般均在地方法规或规章中作出了规定,虽然该补偿标准存有不合理之处,但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行政审判中,主要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群体一方通过行政诉讼想达到的却是超过该标准的经济补偿,司法审查和裁决制度对此无能为力。应该说司法诉讼仍是当今公众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基本制度途径,但对于群体性纠纷而言,依赖个案的诉讼毕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源配置的格局,反而容易引起各种利益的冲突和政策的混乱。政府作为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权力机构,才是能满足群体一方诉讼目的的合适主体。同时,司法权的被动性和行政权的主动性决定了群体性纠纷的救济重在法院,防范重在政府。完善政府职能才是防范和化解群体性纠纷的关键。

篇7: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电信测控技术与仪器09测控

12011年

2关于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的调查报告

前言:参加者: 咸蛋小超人

实践主题:关于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

时间: 2010~2011学寒假

地点:XX市XX镇XX社区

现将此次事件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何为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2002年3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体现。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与高收入群体相比较而存在。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之中。从更现实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其物质生活的贫困状态。

“弱势群体”这个概念虽然不能完全与“贫困人口”这个概念划等号,但至少是高度重叠的。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人,实际上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特点,说明了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严重性,也说明了社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2002年3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弱势群体所涵盖的人员在当今中国并非鲜见,但被冠名为“弱势群体”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是第一次。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却传递出一个非常强烈而重要的信息——弱势群体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此间观察家认为,正视弱势群体的存在并予以多方关注,这无疑是中国社会观念的一大进步。[1]

二、社会弱势群体客观存在的负面影响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和增加使社会公正原则受到挑战甚至严重的侵蚀

社会公正原则在发展中国家是始终处于中心位置的问题,社会公正与经济平等又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正如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秘书处在详细考察了亚洲一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后指出:“从经验来判断,显著并在增大的收入差距并未证明有助于富有活力的经济成效和发展的强大势头。事实上,看起来更可能是严重的收入集中化,强烈地(从物质和心理上)阻碍了公众对于发展的参与,从而妨碍了健康的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的转型瓦解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封闭的社会结构,抛弃了长期以来以先赋身份决定社会地位的观念,但因起点和规则的不平等却产生机会的不公平。由于政府职能转换滞后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不足造成二次分配的不到位,又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结果的不平等。从根本上说,社会转型应遵循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和对利益受损者能够及时得到补偿的原则,只有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改革中获益,改革才具有合法性[2],才能使社会具有公平和完整的发展意义。中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的存在虽然从社会转型的意义上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正常因素造成的。如果放任弱势群体大量源源不断地产生,将会使社会成员对社会公正等基本价值理念产生消极的认识,会认为转型社会是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

(二)社会弱势群体的状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低收入、生活上的低质量、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使他们最先感受到改革的代价,也因此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积累到相当程度,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社会风险就首先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这正反映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木桶原理”:木桶中的水是否往外溢,不是由最长的一块桶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桶板决定。今天中国存在的如此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正好比是那块决定中国状况的最短的桶板,成为现阶段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巨患:

1.是社会动荡的火药桶。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极易失范,正如学者杨瑞勇先生所言:社会弱势群体最容易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加以及时解决或者处理不当,必然会使矛盾激化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河北定州“6.11”袭击事件就是有力证明。

2.高失业率引发高犯罪率在紧张贫困生活的压力下,伴随着挫折感会使弱势群体产生社会泄愤情绪。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更易使弱势群体失去对社会的基本认同,不同程度地表现疏离、怀疑社会政策的现象,在社会结构张力的压迫下边缘化,与主流社会日见疏远,甚至完全隔离。可见,当弱势群体的弱势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时,在挫折和社会排斥的长期挤压下,可能诱发弱势群体对社会资源进

行再分配的强烈愿望。贫困不一定导致犯罪,但贫困无疑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贫困与不公正结合在一起时,更是如此。根据国际国内经验,到2010年前,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可以视为充分就业;实际失业率保持在7%-8%,社会可以承受,但压力较大;如果实际失业率达到10%,就可能引起严重的社会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攀高的犯罪率是与趋高的失业率密不可分的。

3.容易对改革进行否定性评价。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人、群体和阶层所组成,他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持续的互动,一个阶层的存在状态和变化往往引起其他阶层的反响。每一个社会阶层或社会成员都很少从自己这个角度来看待自己,更多的社会成员是从与他人比较的角度来看自己,这种比较效应对社会阶层或社会成员的影响更持续、深刻。中国大量弱势群体的存在和扩大,弱势群体的存在和扩大,有可能导致人们对“共同富裕”的怀疑甚至对建设“小康社会”疑惑:“中国改革的收益者到底是谁?”改革带来的”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使社会弱势群体有理由相信独自己承担了社会改革代价,而少数人享用了改革利益,从而质疑”共同富裕“,否定改革,动摇社会主义信仰。

(三)社会弱势群体制约着社会有效需求的稳定增长

篇8: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近些年关于音乐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 同时, 也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 音乐的确对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心理有所益处。目前, 对于音乐与老年人的关系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老年精神音乐学这个新兴的学科。该学科的概念于2002年在国外首先被提出;2005年, 星海音乐学院的罗小平教授首次向国内同行介绍了这一学科。 (4) 2006年, 罗小平教授在《黄钟》上发表了《老年精神音乐学刍议——一门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新学科》一文, 详尽地介绍了该学科的概况。 (1) 此后, 她又于2008年组织了团队, 进一步对该学科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做了系统性的研究。2011年《老年·音乐·精神——老年精神音乐学简明读本》一书的出版就是此研究的成果之一。此外, 相关问题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还有罗小平、任杰的《钢琴学习在认知老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一文 (2) , 任杰、罗小平的《钢琴学习对老年人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及流体智力的影响》一文 (3) , 霍橡楠、任杰的《老年人音乐听觉能力的保持与发展》一文 (4) , 陈蔓琳《音乐学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文 (5) 等。罗小平教授在《老年·音乐·精神——老年精神音乐学简明读本》中, 将老年精神音乐学的研究范围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第一, 老年人在音乐行为中的记忆、感知、认知的研究;第二, 情绪体验在音乐欣赏中的反应;第三, 音乐能力的衰退与补偿、保持与发展;第四, 音乐能力对其他能力的迁移和影响;第五, 音乐对老年人群生理、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音乐对老年人情绪的调节和平衡作用;第六, 音乐对老年人大脑的作用;第七, 对跨文化比较的考虑, 即不同地域、民族的群体和个性的差异。

笔者则拟从一个新的角度“一般能力对音乐能力的迁移 (6) 和影响”进行思考, 试图探索老年人的一般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 (7) 能否迁移到其音乐情绪情感体验中, 并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换言之, 即关注老年人能否借助自身所拥有的最大的资源——丰富的人生阅历、情绪情感体验, 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从而使自己能够善于借助音乐调节情绪情感, 拥有更为健康的身心, 进而使社会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得以缓解。

一、研究的对象、过程、方法和工具

本研究在选取作为研究对象的老年人时, 规定了如下几个条件:年龄在60周岁左右、离退休;身体较为健康, 无重大疾病;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在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上均较为普通, 彼此大致相似。之所以按照这些条件选取研究对象, 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 符合这些条件的描述的老年人在我国老年群体中占的比重最大;第二, 研究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的老年人, 可以避开专业学习的影响, 更好地测量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情感体验在音乐情绪情感体验中的迁移和影响;第三, 尽量排除文化背景的个体差异, 也可以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笔者按照以上条件, 选取了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社区的业余老年合唱队作为研究对象。该队的队员都是离退休人员, 年龄都在60岁左右, 都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 条件符合本研究预设的要求。

因为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人群参与相关的音乐活动并接受相关引导后, 其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在其音乐情绪情感体验中的纵向的迁移过程, 所以选取了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 同时还涉及测量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

笔者首先对研究对象做了问卷调查, 对其基本信息进行采集, 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研究对象。然后对其进行前测, 所用的测量表是“老年人群一般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对其音乐情绪情感体验的迁移和影响的测量”。测量于2014年6月18日上午在南沙滩社区市民学校进行, 测量开始前笔者先向被试做了说明, 以消除被试的紧张情绪, 然后向被试详细讲解了测量表中的内容以及做题的要求, 直到确定他们已经明白, 才正式进行测量。测量一共进行了25分钟。

测量完成后, 笔者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访谈;然后组织他们参与音乐情绪情感的体验活动。活动过程中, 一方面认真观察他们的表现, 写出活动效果分析和观察日志, 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访谈, 看他们对于音乐情绪情感的体验是否产生变化。然后, 再次使用上文提到的测量表进行测量, 同时再次进行访谈。最后, 用统计软件整理分析前后测得的数据, 结合音乐活动观察日志和访谈记录, 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讨论。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前测测量表主要包括两个大题。

第一道大题是客观的选择题, 先播放音乐, 然后让被试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与音乐情感色彩相类似的生活事件。这个大题一共包括下面4个小题。

第1小题, 比才的《卡门序曲》, 选项为: (A) 欢快热闹的节日庆典; (B) 全家团圆; (C) 热心助人; (D) 被家人、邻居称赞。

第2小题,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选项为: (A) 和老伴吵架拌嘴; (B) 上街买菜钱被小偷偷了; (C) 回忆青春往事; (D) 出门没带伞被雨淋了。

第3小题, 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 选项为: (A) 出门前和老伴拌了两句嘴, 出去又和一个陌生人起了一些争执; (B) 一个人在社区活动中心跳舞, 然后来了好多老年朋友, 大家一起快乐地跳舞; (C) 与邻居下棋一盘接一盘地赢; (D) 去菜市场买了好多新鲜的菜, 回来又给家人做了一大桌好吃的饭菜。

第4小题, 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 选项为: (A) 忧愁, 随后笑逐颜开; (B) 高兴, 随后愁容满面; (C) 兴高采烈; (D) 郁郁寡欢。

第二道大题是一道偏主观的题, 播放了贺绿汀的《牧童短笛》, 让被试听听这首乐曲表达的主要情感是怎样的、情感是否有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并举出与本乐曲情感色彩相一致的日常生活事件。后测测量表与前测测量表的题型、难易程度都是一致的, 在此不再赘述了。

第一次活动主要以熟悉活动内容、沟通活动参与者之间的感情为目标。活动的主题是听音乐做表情。活动过程是给研究对象播放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音乐片段, 然后请他们做出相应的表情并保持着相似的状态做自我介绍。

第二和第三次课主要从研究对象熟悉的合唱歌曲入手, 跟他们一起聆听、演唱、朗诵歌曲 (歌词) 并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生活事件, 引导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歌曲的情绪情感中。

此后的四次课程分别选取一些中国乐曲和古典乐曲, 跟研究对象一起聆听、演唱, 然后讨论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生活事件, 引导他们将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音乐的情绪情感中。从第二次到第七次这六次课程也分别根据实际情况穿插了听音乐做表情的活动, 借此加强活动效果。

最后一次活动主要是就此前开展的活动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并扩展听音乐做表情的活动, 请研究对象在听音乐做表情之余讲述相关的生活经历, 以此来考察研究对象参与活动后达到的效果。

二、研究的数据及其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可分为测量数据、音乐活动观察日志和访谈记录, 下面先逐一介绍并分析。

(一) 测量数据及分析

首先介绍一下测量的评分规则。第一道题包括的四道客观题每道1分, 选对即得, 选错不得。第二大题有主观论述内容, 满分4分, 分数分为五个等级:空白, 记0分;回答出乐曲表达的主要情感, 记1分;若在前一等级基础上能答出乐曲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记2分;若在前两个等级基础上能答出乐曲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记3分;若在前三个等级基础上能举出与乐曲情感色彩相一致的生活事件, 记满分。

笔者根据以上评分规则对被试的测量表进行打分, 并将数据输入到SPSS, 结果见下页表1。

参加前测的研究对象共有28人, 参加后测的有19人。笔者在确认这19人都参加了前测之后, 得到了有效测量表19份。表1中用OW代表女性被试, OM代表男性被试。

通过表1对比前测和后测的总分不难看出, 被试的测量总分总体上呈提高趋势。OW7、OW13、OW16三名被试前后测总分保持不变。OW11被试的后测总分比前测总分少得1分, 通过对比该被试的前后测测量表发现:该被试前测客观题得4分, 主观题得1分, 总分为5分;后测客观题得4分, 主观题空白得0分, 总分为4分。由此再结合对被试的观察可以推测, 该被试并不是能力真的有所下降, 而是在测试时很烦躁, 着急下课, 所以没有对主观题进行回答。根据以上数据, 我们基本可以猜测“老年人群日常生活的情绪情感可以对其音乐情绪情感的体验产生迁移和积极的影响”这样的结论, 但是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猜测, 我们还需要更为全面的数据分析。

笔者对测试数据进行均值和方差的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可以发现, 后测中的所有测试项目的均值均大于前测, 其中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提高了74%。后测的总分较前测提高了31.8%, 因此研究对象的情绪情感迁移能力有所提升。对比两者的方差, 后测中所有测试项目的数值均比前测有所减小, 显示出个体差异减小的变化特点。均值和方差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肯定了此前的猜测, 均值的提高、方差的降低都意味着研究对象的情绪情感迁移能力有所提升, 一般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可以对音乐的情绪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意识到, 研究对象的情绪情感迁移能力的提升和这种积极的影响既可能由相关的教学过程引发, 也可能由随机因素引发, 所以需要再进一步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来确定我们的猜测。

由于笔者采用的是同一组被试, 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 所以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我们以测试前后总分这两组数据作为配对样本, 测试其相关系数,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然后讨论后测相对于前测的变化是否具有显著性。如果其相关性较为显著, 则可以确定我们的猜测, 得出结论“研究对象可以将一般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音乐的情绪情感体验中, 利用自身的日常生活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一般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可以对音乐的情绪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影响”, 反之则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测。

假设检验对应如下——

H0:后测的总分相对前测没有显著差别, 即教学过程对研究对象的情绪情感迁移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H1:后测的总分相对前测有显著差别, 即教学过程对研究对象的情绪情感迁移能力有显著影响。

检验水平:α=0.05

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 后测总分和前测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87, 差异显著性检验在0.1水平上接近显著, 后测总分和前测总分应该是相关的。

而由表4可以得知, 相伴概率P<α且P<0.01, 因此拒绝H0, 认可H1。

(二) 音乐活动观察日志分析

在音乐情绪情感体验活动过程中, 笔者对每一次活动都认真做了观察日志, 主要记录了研究对象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状态。通过对日志的分析可以发现:起初,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大多数研究对象走神、发呆, 没有完全投入;经过三次活动之后, 研究对象慢慢地有所变化, 基本上都能较为持续地注意到活动中的主要内容, 并且已经有一部分研究对象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心态;第四次活动之后, 基本上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能投入进活动中去;在最后的几次活动中, 研究对象都很认真地聆听音乐、演唱音乐, 在讨论环节也能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简述自己相关的体验。

(三) 访谈记录分析

访谈分为活动开始前、活动进行中、活动结束后三个阶段。笔者共对15名老人进行了随机访谈 (每个阶段5人) , 其中13名女性、2名男性。通过整理活动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访谈发现:

第一阶段, 访谈对象对音乐情绪情感体验的态度大都是“我理解不了音乐的情绪情感”、“我根本不懂什么音乐情绪情感”、“我不觉得自己能够整明白”;

第二阶段的访谈记录能够很明显地显示出研究对象对音乐情绪情感体验的态度有变化, 例如“好像明白了”、“可以懂得”、“现在听音乐能够想起相关的事情了”, 说明这一阶段大多数研究对象都觉得他们通过参与活动是可以感受并理解音乐的情绪情感的;

到了第三阶段, 他们更为自信了, 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相似的情感事件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绪情感, 不少人表示“没那么难”、“挺简单的”。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分析结果能够与数据共同支持这样的观点: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可以对其音乐情绪情感体验产生迁移和积极的影响, 老年人群可以借助自身最大的资源——丰富的生活经历体验, 更好地学习、理解、享用音乐。

三、对本研究的讨论

出于学术严谨性的需要, 对于本研究, 还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 从研究结果看研究的不足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老年人群日常生活情绪情感体验可以在音乐的情绪情感体验中进行迁移, 并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而且这个迁移能力以及影响程度可以通过教学得以提高和加深。不过, 从本次研究得到的数据中, 能够看到的提高幅度比较有限,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活动次数太少, 而且活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本研究限于研究条件和时间, 仅对南沙滩社区业余老年合唱队这一个老年团体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研究。鉴于这一事实, 笔者认为:首先, 研究对象的人数应进一步增加, 应对不同社区的不同老年团体进行研究;其次, 研究的时间也要根据不同的研究情况而有所延长;再次, 还可以对研究对象的年龄分组进行细化, 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进行对比, 这样得到的数据会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

此外, 本研究所用的测量表以及教学课程, 都是笔者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有限的相关文献资料自主编制和设计的, 这样就难免会存在主观片面性。在今后的研究中, 笔者要向更多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请教, 扩展研究思维, 丰富研究材料, 使测量表的编制和教学课程的设计更加客观、全面, 更具有效性。

(二) 对未来研究的启迪

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首先从老年精神音乐学的角度来看。老年精神音乐学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个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只有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 以广大的普通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研究音乐对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影响, 才能进一步增强这一学科的实践意义, 提高这一学科的实用价值。老年精神音乐学中关于音乐能力对一般能力的迁移的研究, 属于证实音乐对老年人具有价值的研究, 而本研究是关于怎样让音乐更好地在老年人群中实现其价值的研究。

其次, 从老年音乐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笔者根据对一些老年社区、老年大学以及老年音乐活动团体的走访调查发现:在老年人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太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 完全按照教授青年人学习音乐的方法教授老年人, 导致老年人在学习音乐的时候遇到困难, 甚至会影响老年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放弃。本研究对老年音乐教育在课程开发的原则问题上或许会有一定的启发——我们只有以老年人为主体, 认清老年人的特点, 利用老年人丰富的人生经历、经验, 才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音乐。

第三, 从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我们要用数据证明老年人群在学习音乐方面的优势, 打消他们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的想法, 让他们对学习音乐树立起信心, 使得音乐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价值, 唤起他们的生命活力。

第四,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 为了让老年人拥有更丰富的生活、更健康的心理, 这个领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更具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笔者谨此呼吁, 请更多的音乐学同行关注这一领域, 为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做出贡献。

最后从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 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关键挑战不仅仅是老年人群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还有老年人群种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老年人如果可以借助丰富的人生阅历、情绪情感体验, 更好地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就更容易借助音乐保持身心健康, 而这对社会的幸福、和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11 《财经事件百科:人口老龄化》, 载“网易财经”, 2014年2月27日 (截至2014年12月17日) 。http://money.163.com/14/0227/16/9M3QTCKF00254V4E.html

2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健康老龄化发展跨越式》, 载《中国体育报》2014年3月13日, 转引自“华奥星空网” (截至2014年11月30日) 。http://www.sports.cn/mass/all/jc/2014-03-13/2313921.html

3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十五年白皮书发表》, 原载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 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2012年1月18日 (截至2014年12月4日) 。http://www.gov.cn/gzdt/2012-01/18 /content_2047977.htm

44 罗小平、余瑾著《老年·音乐·精神——老年精神音乐学简明读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版, 第258页。

51 罗小平《老年精神音乐学刍议》, 载《黄钟》2006年第2期, 第75-81页。

62 载《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 第73-75页。

73 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4期, 第396-399页。

84 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第81-85页。

95 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第86-92页。

106 “迁移亦称‘学习迁移’、‘训练迁移’。一种学习或训练影响另一种学习或训练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最早用实验方法加以研究。其实质是经验的整合, 即经验的一体化。按影响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指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对新的学习或训练产生积极作用, 或者新的学习或训练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产生积极作用。后者指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对新的学习或训练产生消极作用, 或者新的学习或训练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产生消极作用。”见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中提到的迁移如无特别说明均指正迁移。

上一篇:学习刘曙光同志下一篇:2017年广州中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