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2023-01-14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柳林弱势群体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柳林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柳林镇党建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一定三有”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及 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查报告

**镇地处**县西南边隅,辖6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2313户8659人,农村劳动力8028人。现有10个党支部356名党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60元。

镇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我镇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党建工作文件精神,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镇农村党员中实行积分评星管理制度的通知》、《关于在全镇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大力推行‚一定三有‛政策、‚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及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的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关于‚一定三有‛政策的贯彻落实

根据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的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镇发“2010”11号)文件精神,我镇研究制定了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有‛的具体措施:明确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岗位职责;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年度考核制度。与此同时,建立相关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村责任人和各项工作完成时限。

在全镇6个行政村实施了关于提高村干部待遇的一系列措施,同时,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离任生活补助制度,对正常离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离任补助金按县委组织部统一的标准发放。建立了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年初签定责任书,年末根据考评结果的等级进行激励。已经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养老保险制度,参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标准执行。

建立村干部政治成长激励制度。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书记、村主任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政治成长激励制度,建立村干部年度考核制度,设立考核等级,制定表现评分制等等。

(二)关于‚一册两聚四会‛制度的贯彻实施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成立了由镇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政、民政、财政、计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印发了《 关于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的实施方案》,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册两聚四会‛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行 ‚一册两聚四会‛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是建立制度,规范工作运行。为适应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需要,配套建立健全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村民代表推选制度、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村民代表补选制度和档案管理等制度,由镇党委具体督导工作实施,促进‚一册两聚四会‛制度的规范运行。同时,将‚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列为各村党建工作重要内容,通过工作督考、专项检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完善措施,总结经验,提升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增强村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改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是加强督促,认真落实。我镇按照文件精神,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一册两聚四会‛的程序进行决策、实施。村集体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救灾款的发放,以及低保户的确定、村集体大额资金的使用、支出等都要在‚一册两聚四会‛制度下进行审议和决议,并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

1、明确党总支在处理村级事务中的主导决策地位,建立和完善述职述廉、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着力抓好总支书记综合素质和驾驭全局能力建设,确保提议、决策事项科学合理。

2、重点抓好党总支、村委成员这个关键群体,统一发展思想,形成战斗合力。

3、充分加强对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为‚一册两聚四会‛制度的规范、细致、深入推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截至2011年9月底,每个建制村平均实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进行决策12次,最多15次,最少9次。

(三)关于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镇党委设10个支部,现有党员356人,全镇参加党员积分评星活动的党员共261人。全县党员积分评星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将积分评星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抓手,积极谋划、周密部署,结合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要求,创新‚评星挂牌‛办法,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中开展‚评星挂牌‛活动的实施方案》,使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及党员‚五带头‛标准更加具体化,评选工作更加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有力地促进全镇各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目前,我镇党员积分评星在完成坪胜村支部试点的基础上,全镇六个村已全面展开。

一是各支部制作或书写党员评星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营造‚评星挂牌‛浓活动氛围。二是宣传发动。将评定的具体内容和评定程序编印成明白纸,发放至每名党员手中,确保人人参与,事事明白。三是严格程序。对照党员承诺的内容和具体表现,召开党员大会,通过党员自评要星,相互评星,支部定星,公开亮星,集中挂星,表彰推星六个程序严格进行评星、挂星活动。四是动态管理。按照一季度一评定的要求,结合阶段性工作和个人表现等,定期开展评比,根据评定结果及时对党员进行加星或去星,并及时公开评定动态。五是区分群体。对外出流动党员和老弱病残党员进行灵活评比,既考虑其参评积极性,又照顾实际情况。六是挂牌亮星。无论评星等级高低,所有农村党员均在家中醒目位臵进行挂牌。七是强化宣传。在深挖典型的基础上,加强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注意搜集党员群众对评星挂牌的反响和思想触动等事例。八是总结表彰。镇村适时召开全镇‚五星‛党员表彰大会,开展交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二、取得成效

(一)‚一定三有‛的主要成效

‚一定三有‛政策的实施,在我镇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为加强村干部管理提供了有效载体和抓手。把村干部待遇与工作业绩挂钩,实现了职、责、权、利的统一。特别是通过定职责目标,强化了对村干部的管理监督,规范了他们的施政行为。二是激发了农村干部的内在活力,调动了现任干部的工作热情。长期以来,村干部都处于行政体制之外,他们的工作干得再好,也还是农民身份。‚一定三有‛政策的实施,强化了村干部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归属感,实现了从过去‚推着干、哄着干、宠着干‛,变为‚主动干、创新干、比着干‛的转变。三是增强了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促进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过去,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工作难做、压力大、待遇低等原因,使一些村干部心理失衡,也使村干部这一‚职业‛渐渐失去吸引力,造成村干部普遍学历偏低、年龄偏大、能力偏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要求,后继乏人问题较为突出。‚一定三有‛政策的实施,给村干部打了一剂强心针,村干部这个岗位一下子就‘香’起来了。以前一些有文化、有技术、致富能力强,愿意经商不愿当‚村官‛的农村经济大户、致富能手主动要求加入到村干部行列中来。

(二)‚一册两聚四会‛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成功实施了月坪口粮田建设、长坪人饮工程等一系列建设项目,改善了群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2、推动治乱维稳,保一方稳定。农村低保户确定、救灾款发放标准和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一直是村民关注的焦点。今年,通过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进行审议和决议,栗扎坪村

七、八组集体林权纠纷等几件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了群众上访,有力的维护了一方安定。

3、群策群力,谋村级发展格局。通过‚一册两聚四会‛制度,群策群力,科学论证村级发展思路和近期工作重点。

目前,‚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已在我镇全面扎实的推行,在各村处理日常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以其良好的工作实效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通过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规范了村干部民主议事程序,使党员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情况,提高了村级事务处理过程中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也提高了村民对村级重大事项的参与权和明白度,使村内议事环境大为好转,部分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控制,成为推进农村民主政权建设的有力推手。

(三)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取得的成效

各支部根据自身职能和特点,结合‚创先争优‛,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增收帮扶、困难慰问等活动,突出做好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积分评星工作开展以来,我镇栗扎坪村党员陆显文同志,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带动周围14户群众发展香菇种植,使这14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坪胜村党员向宗成同志,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帮助马彦胜等8户群众发展猪岑栽培、发展袋料香菇,为这些困难户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大力宣传引导,我镇形成了比干劲、学技术、帮贫困,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局面,创先争优和党员积分评星活动开展以来,共评出红星党员76名,党员帮扶贫困78户,参加公益活动352人次,结对帮扶62对,为群众办实事难事11件,外出党员电话汇报思想情况27次,党员积分评星活动开展以来,全镇的党员干部工作热情明显的高涨,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全镇信访维稳、主导产业发展等工作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时期较长,变动剧烈,个别离任时间较长的村干部档案不全,接交班关系不清,影响了其待遇的落实。

2、我镇党员中外出务工人员和老弱病残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和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

四、下一步工作

今后我镇将继续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宣传和整改力度,继续积极有序推行‚一定三有‛和‚一册两聚四会‛及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加强 ‚一定三有‛政策的落实,努力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的正常开展。

第二篇:柳林中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自查自纠报告

我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在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领导下,根据竹教字(2010)85号文件精神,扎实有效的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促进了学校依法治教,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推进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现将我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1人,有教职工35人,其中前勤28人,后勤6人,门卫1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

1、少数教职工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不学习不钻研、学风不浓、玩风太盛、知识储备不足,有待进一步学习深化,做到终身学习。

2、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素质教育落实不够。

3、少数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尚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4、后勤服务态度有待加强。

5、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穷,教师苦,从事教育无可奈何,所以只能做到把教书当“职业”,而不能把它当成终身的“事业”来追求。所以,自身的心理、心态,与社会的期望值存在不小的差距。

6、批评和自我批评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长于批评,但自我批评稍差,有的敢于自我批评,但怕敢批评。

7、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图书室开放次数过少。

三、产生问题的根源

1、政风行风建设的目标计划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学习还缺乏理论深度,缺少新的举措和形式。

2、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尤其监督制约机制仍需完善。

3、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还不到位。

4、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师德师风尚需加强,个别年青教师的业务水平亟带提高。

四、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负起纠风工作和行业作风建设的总责。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边查边纠,不搞花架子,不回避矛盾,学校领导班子一齐抓。同时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制定奖惩措施,切实推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加强教育,夯实群众基础

1 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大力促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改善工作作风,提供优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把敬业、乐业、创业落实在行动上。结合校情,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创造性开展工作,既要保证学习时间、内容,又结合专题讨论。在学习提高的同时,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深入领会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自觉性,形成政风行风建设人人有责,参与政风行风评议人人有份的局面。

(三)把握重点,突出“纠、查”实效

1、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布置任务、开展工作、组织活动都以了解基层、尊重基层、服务基层为宗旨,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从严控制各种检查、达标、评比等活动,真正把心思放在务实上,把精力花在落实上,把时间用在办实事上,形成真抓实干、处处抓效能、人人求实效的工作局面。

2、抓好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以规范师德师风建设、办事制度、出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例会制度为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完善《教职工请假制度》、《全日制坐班签到、签退制度》、《教师轮班制度》、《会议制度》、《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校务公开实施办法》、《领导班子廉洁勤政规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定》、《向社会公开承诺》等。全面推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督查制度。

3、切实抓好安全防护工作。校园安全工作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关系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牵动社会稳定的一根敏感神经线。我校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全面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安全教育、检查、管理和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合理确定学校安全整治重点,即游泳安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假日安全。二是注意平时工作要做到每周一小结一强调;每月一次全面大检查,一次书面汇报;每学期至少一次请派出所干警与交警到学校作安全讲座;班主任每天一强调;科任老师每节课下课前向学生提一至二句有关安全方面的警示性语言。同时学校各部门与学校明确“综治安全责任”,学校、班主任、家长、学生共同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及早做好防范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柳林中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

2010年10月12日

第三篇: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专业调查报告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

学号:084040207 姓名:虎桂芳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08级行政管理班

调查对象:会泽县人民政府人事局

调查时间:2011年9月17日至10月20日

关于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就业分析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GDP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而且,以上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明显偏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目前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新时期,抓好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是让中国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国力,增强国力主要措施,也是发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又因为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规模较大,具有自身特征的复杂群体,在社会中处于极低的地位,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应通过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等措施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

所以说 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弱势群体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要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层合理、衔接紧凑、保障缜密的社会安全网,从而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查对象

会泽县人民政府人事局 调查时间

2009年9月17日到10月20日

二、调查方法

1、访谈调查法(对领导进行采访,与个别人员进行交谈)。

2、实地观察法(到实地现场观察、了解)。

3、查询有关书面资料和网上资料。

五、调查的结果分析及其解决建议:

一、目前我县弱势群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目前我县弱势群体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三是弱势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即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县失业下岗的问题日益严重化,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和干部下岗。二是"体制外"的人及其他特殊人员,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缺乏利益保障的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他们虽然为城市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中许多人原来的单位无能力给这些退休职工增加工资,交纳社会医疗保险等,需要政府拿出钱来援助。五是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的人及其家属,以及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中国每年有大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失学失业的人员。全国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困境的城乡居民约有 4000- 5000 万人①。

二、当前我县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措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应对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更需要直面当前工作形势,科学制定完善计划,准确确定对弱势群体保障的目标,突出需求上的新特点,以满足满足弱势群体需要。

(一)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是加快我县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举措。

近年来,在各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工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全县劳务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县农民工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缺乏系统管理、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还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民工就业需要。因此,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抓好农民工培训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推进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1、基本原则 首先、统筹规划,分工负责。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各级政府分级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农民工工作机构统筹协调的原则,建立相互配合、有序运行的农民工培训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合理配置农民工培训资源,统筹使用农民工培训资金,发挥农民工培训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加大政府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加强规范引导。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主渠道作用,在农民工培训中引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引导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平等参与农民工培训。

其次、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明确培训对象、内容等方面的重点,增强培训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建立完善农民工培训管理制度,建立统一规范、高效透明的培训项目运行机制,建立与就业紧密衔接的培训制度。创新农民工培训内容和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点式培训,研究农民工直接受益的培训补贴方式。

2、主要目标

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统一培训计划、项目运行和资金管理,逐步使农民工培训数量、培训结构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逐步使农民工培训效益进一步显现、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培训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能得到一次以上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矛盾。 (1).培训结构进一步优化。促使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的比例超过8:2,培训后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不低于60%,培训后稳定转移就业率不低于85%。 (2).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按照"省级负责农民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市级负责农民工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县级负责农民工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原则,力争完成上级下达我县的培训任务。 (3).培训效益进一步显现。要通过开展富有成效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培训人员的有序转移就业和输出,确保培训对象的就业率及务工收入比未参加培训的人员有所增加,从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打造我县农民工品牌,促进我县劳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制定措施,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加强农民工培训资质管理,强化师资、设备、设施等支撑,提高农民工培训信息化水平,为切实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1).尽快认定农民工培训机构。根据省直有关部门制定的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资质和条件,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在院校、企业及其他培训机构中选择具有较强实力和水平的培训机构,赋予其农民工培训机构资质,明确其承担的培训项目和工种,并向社会公示和挂牌。县级农民工培训机构由县劳务产业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认定并报市劳务产业办备案。经认定的农民工培训机构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跨地区申报和开展农民工培训。要坚持优胜劣汰和动态管理的原则,每2年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复核,不合格的及时责令整顿,经整顿仍不合格的,予以摘牌。未经认定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不得从事农民工培训业务。 (2).鼓励农民工作培训机构提升培训能力。要积极探索通过财政贴息、贷款利息补助等办法,鼓励和扶持培训机构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保证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受到高质量的培训,得到足够的实训时间,达到上岗实际操作的要求。 (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农民工培训。要利用网络、广播等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资源,开展农民工网络培训、广播电视教育和电化教育。 (4).提高农民工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尽快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建立农民工培训资源数据库,提供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农民工培训信息。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科学合理、适应工作需要的统计监测制度,将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有关重要指标纳入统计范围。

(二)、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

我县政府强化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残疾人联络员(专职委员)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从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多渠道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促进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关部门要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培训计划统筹考虑,切实抓好残疾人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统一思想,提高对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三、对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就业的思考 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适应工作的新形势,适应国家的新政策,制定培训制度,调整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形成培训合力,把对弱势群体的培训工作作为一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是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必要举措。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

第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大多数被强势群体所占有,弱势群体却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其补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

第二,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一种再分配的政策,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弱势群体自身的发展和转化,可以解除弱势群体成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时间和财力去学习一技之长,去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立足的本领。

2、完善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所采取的措施

第一,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范围。近几年,我国已经启动最低生活收入保障制度,但是这项制度还很不完善。一方面,我国的低保制度主要在城镇中实施,全国目前还有部分下岗职工由于企业拿不出补偿金而无法解除劳动关系;还有一些未进就业中心的下岗职工,未能进入"低保"行列。城市中处于体制外的人更是被拒绝于低保行列之外。另一方面,占弱势群体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也被排斥在低保范围之外,应该将农村中无生活保障的人也纳入低保的范围。

第二,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一要实行经济救助。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社区从资金、物质和服务等多个方面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维持其个人和家庭的生计。二是实行法律援助。弱势群体往往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是实现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体现。三是实行教育援助。帮助救助弱势群体改变其在知识资源占有方面严重缺乏的局面,采取为弱势群体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尽力为其提供就业自救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阚先学,韩秀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

[2] 周开文。《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综述》,中国社会保障,2003.

[3] 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人民论坛,2005.

[4] 《会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

[5]《曲靖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2008 1

第四篇:农村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我国农民占据着绝大的人口基数,然而,从各方面综合来看农民也占据了弱势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为此,响应学校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促进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在寒假期间就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做了初步的调查。通过调查,基本了解了农村低收入户的构成、经济来源、贫困原因等情况,

1农民弱势群体基本特征

首先,低收入是构成农民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低收入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普遍存在于任何地方和任何时期。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如何,总有一部分人处于收入相对较低的状态,农村部分农民便成了这部分弱势群体。

家庭人口少、户型规模小、劳动力少,年龄结构老化,特困家庭比重较大。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倾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低收入家庭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弱,其中相当一部分家庭由于没有传统农业以外的收入而陷入极度贫困,经常处于入不敷出之中。

农民弱势群体多为鳏寡孤独者,这一部分人虽然得到国家的救助,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一个家庭中就业人数少,就业质量总体不高。这些从业人员中含60岁以上的人员较多,而且大都从事简单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兼打零工比重大,而且年龄相对较高,外出打工也有相当一部分且年龄偏低。在家乡附近工厂的固定农村人员年龄均匀但整体素质偏低。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知识的贫乏导致观念落后,学习意愿差,缺少谋生的技术,在社会上就业难,收入低。

家底薄、资源拥有量少。在调查中发现,低收入户拥有的固定资产中,只有住房价值最高,生产性固定资产几乎很少。劳动力就业门路窄。只能从事简单的种植业,农闲兼打零工。

2 农村低收入户家庭致贫原因

农村低收入家庭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家庭客观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制约,也有来自于自身主观行为、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按致贫主次因素表现为:

一是自然条件差,家庭收入来源单一致贫。从大范围来看,低收入家庭较多的地区属于可利用田少且离镇较远的村落,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村办工业和民营企业较少,村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虽然近几年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国家也下发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虽然减轻了一部分生活负担,但总的状况还不容乐观。

二是生产要素缺乏。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而言,生产要素的缺乏是导致其长期难以脱贫致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而生产要素中又以劳动力最为缺少。调查中发现农村低收入户中,无劳力、因病、因残者占低收入家庭户数的一半,由于缺乏适龄劳动力,低收入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加入了就业队伍,这部分人数占到低收入家庭就业总数的两成左右。同时,低收入家庭还普遍缺乏扩大生产、发展非农产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自我发展能力比较薄弱。

三是因病因残致贫。调查中发现,有病无钱医治,等、挨、靠的贫困户在村子中也比较常见。虽然农民医保政策也已经实施多年且遍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治标不治本,遇到大病疾病还得由自己来负担。常年看病就医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病情稍微重一点,一般的农民家庭都负担不起,很多家庭都因此而拖垮。贫困户更是承受不起。有的得了大病,只能听天由命。此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也需要就医治疗,有的虽不再花钱救治,却也失去了劳动能力( 有的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有的甚至瘫痪在床,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而且诸如报销制度、比例等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是因子女上学致贫。低收入农户中因子女就学致贫的也占一定的比例。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家庭越贫困,因子女上学致贫返贫的概率就越高,这种现象不容忽视。现在,随着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低收入农户子女在中小学读书的费用尚能承受,但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费用却居高不下,一个高中生一学年的学杂费大约两千多元,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少则五六千,多则一两万,加上孩子的生活费,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难以承受,为此许多家庭为了子女学业而举债借款。

五是天灾人祸,家庭意外致贫。低收入户中也有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家庭成员遭遇各种灾祸而致贫。原因是这些家庭成员中主要劳动力发生重病、交通事故、工作事故、意外事故等造成死亡、重伤、以致残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六是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致贫。目前,低收入户虽已基本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但多数家庭成员因参保缴费困难而未能参加任何养老保险。同时,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个人缴费高但享受额度低的问题,导致农村因病返贫,因天灾人祸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3 建议

一、农村低收入户群体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而是一项持久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改革的开放的不断发展,“三农”问题的提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多管齐下,逐步解决。

低收入农户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造血型”,另一类是“需输血型”。“可造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有劳动力,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劳动脱贫。对这类低收入户,主要考虑从就业、创业方面进行帮扶。

1)项目帮扶。充分利用当地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工商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增强他们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就业帮扶的积极性,让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能从当地企业得到稳定收入。这样既帮助了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劳动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又能促使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为有条件的低收入户创业积累经验。2)加强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培训。目前工作重点要帮扶有体能的低收入农户输出劳务,解决一人就业,带动一户脱贫。目前我区正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的形势对加强低收入群体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线,农民增收的重点亦成为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

3)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其自身增收能力。非农就业率低是低收入家庭普遍特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低收入户的非农就业工作,增强其自身增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非农就业工作中,对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要优先照顾,加强其就业指导和培训,并在给予补贴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引导农村龙头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吸纳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员就业,从而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另外,可通过“公益岗位”进行安置,对低收入户中哪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又

要照顾家庭的劳动力,让他们从事当地的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公益性”工作。

二、“需输血型”低收入农户是指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这类低收入农户多为“五保户”和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致贫的低收入农户,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无生存的本领,无经济来源。对这类低收入户的帮扶,着重从政策方面进行帮扶。

1)建立完善长效救助机制。对低收入农户实施动态管理, 及时将低收入生活困难家庭和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家庭纳入低收入农户范围,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因病致贫、因灾致贫是造成低收入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劳动力少,缺乏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缺乏生产资料以及部分家庭思想观念落后,惰性等方面因素造成的原因。因而政府和社会在加大低收入户群体的增收过程中,应根据增加低收入户的难点和重点,区分对待,重点解决家庭身有残疾或患有重病家庭等特困家庭的增收问题,再针对其他不同特点,通过加强就业宣传和培训等方式方法,增加其他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提高促进低收入家庭增收的效率。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等制度是保障农民,特别是低收入户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应进一步扩大全区农村低收入保障范围,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推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农村低收入农民的参保率,逐步调整报销范围和补偿标准,真正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受益程度,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保证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3)继续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子女学前教育和上高中、大学后的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的补助。同时在完成学业后,各联村单位要积极给予职业介绍推荐帮扶,帮助解决就业,使低收入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4)加大社会帮困扶贫力度。各级政府要增加对重点贫困地区的道路、水电、卫生、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难以自我摆脱困境的农村低收入家庭,要通过建立基金、项目扶持直接捐助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帮困,来逐渐减少这些低收入人口。目前,我区结对扶贫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应总结经验,持之以恒,扩大成果,防止反复。

第五篇:柳林县民办代课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摸底申请人基本情况

证明

兹证明同志,性别,生于年月,户籍为我村居民,现从事工作(职业),末被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也从末因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拘役或服刑或劳动改造或劳动教养。

特此证明

乡镇派出所审核意见:乡镇村村民委员会 (盖派出所公章)

所长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盖村委公章) 村委主任签字:

上一篇:领结婚证用带离婚证吗下一篇:闫岭伦巴铜牌完整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