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2024-04-19

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共13篇)

篇1: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走进微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勇气。

【教学重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2)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讨论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

分子组成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辽阔的宇宙中,宇宙到底有多大?又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空气到底由什么物质组成?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自然的尺度

浩瀚的星空

远飞的大雁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病毒

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宇宙及微观领域到底有多大呢?

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到达1026m的宇宙深处。

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例如: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1 0-15m的微观领域。

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物质,那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二)、物质的组成

1、四元素说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四元素说”

2、五行说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五行说”

3、分子说

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命名为“分子”后来,人们又发现分子也有结构,它们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2)、物质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

硅表面的硅原子排列的图像

DNA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示意图 信息窗

氢分子是最小的分子,其尺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质量只有10-27kg左右。

每个组成生命的基本组元DNA分子都含有几百万个原子。1 cm3的水中就含有3.34 x 1022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 kg。

分子质量很小你流的一滴汗里,大约有1×1027个水分子,分子数目很多:一滴水里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则需要9000年.交流与讨论

干旱的田龟裂为土块,土块可碎成细泥,细泥又碎为沙尘,沙尘还能继续分裂吗?

能继续分裂;因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还可以继续再分

(三)、微观粒子

大约在24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把组成物质的微粒叫原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原子的存在。

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1、单原子分子

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单原子分子”;

2、多原子分子

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做“多原子分子。例如,水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它是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3、电子的发现 19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极射线。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

4、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散射实验

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带正电,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5、原子核组成

20世纪初,科学家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释放出质子和中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20世纪中叶,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你能说出又发现了哪些粒子吗?

直线重离子加速器

发现了μ子、介子、к介子、Λ超子、Σ超子、子等

三、课堂练习

1、我们周围的空气、鲜花、树木、动物、水和石头等都是()

。答案:物质

2、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都是由()或()组成的。答案:分子;原 子

3.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__________的存在;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__________;1911年卢瑟福在进行α离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模型。

答案:原子;电子;原子的核式结构

4、任何物体都能分割为极小的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将一块糖进行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甜味,可分为最小的微粒是()

A.分子 B.原子

C.一定数目分子的微小微粒 D.糖粉末 答案:A 5.天空中数不清的星体,如太阳、月亮等,这些都是物质.关于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D.人类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永无止境 答案:D 6.下列选项中,由同种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是()A.黄金、空气、水 B.黄金、铁、铜 C.水、酒精、油 D.冰、水、水蒸气 答案:D

四、课堂小结

(一)、物质的组成

1、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2、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二)、微观粒子

1、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汤姆孙发现电子

3、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带正电,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

4、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中子组成的.【板书设计】

走进微观

一、物质的组成

1、分子

2、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二、微观粒子

1、汤姆孙发现电子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教学反思】

在本课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课堂”的特点,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延伸到无限的宇宙,让他们感悟宇宙之大。教师要养成他们思考问题的合理思维:提出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面,最小的物质有多大呢?从而引领学生探究微观世界,先分割物体,直到分子,由分子进入微观模型,让学生体会小微观世界里同宏观世界里一样充满了我们不知的领域,我们的科技水平越高,认识的领域就越多。从这两方面的引领让学生感悟到: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它们都是无限的。也让学生养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

当然,这堂课也有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提问学生时应注意引导,还有就是问的问题学生已经能够答出来的时候就没必要在纠缠不清等等。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我都要时刻注意,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篇2: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八年级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

第三节 超声与意次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力的合成第三节 力的平衡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 质量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九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

第三节 做功了吗

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

第五节 提高机械的效率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 走近微观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第三节 探索宇宙

九年级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的放热过程

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三节 内燃机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五节 测量电压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 家庭用电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

第十六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七章 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第三节 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

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十九章 材料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 半导体

第三节 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章 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 能源与社会

篇3: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力图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及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科技新成就的适当纳入。

简而言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编写原则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沪科版物理教材特点

(1)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七大要素)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4)教材栏目丰富多彩,有“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作业”,书中插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的语言简洁而有诗意;插图充满童趣和富有时代气息;引入的物理自然现象和实验事实情景鲜明、富有冲击力;教材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台阶合理。

要建立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师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思想。

四、章节顺序

8年级教材

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②运动的世界;③声的世界;④多彩的光;⑤熟悉而陌生的力;⑥力与运动;⑦密度与浮力;⑧压强;⑨机械与人;⑩小粒子与大宇宙。

9年级教材

①从水之旅谈起;②内能与热机;③了解电路;④探究电路;⑤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⑥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⑦电从哪里来;⑧走进信息时代;⑨材料世界;⑩能量与能源。

分章教材分析举例,如: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4)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二)科学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三)全章概述

(1)本章基本要求。本章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自然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光在两种介质界面所发生的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并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也只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能够了解。但是,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要求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眼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要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并能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视力的矫正等问题。

在本章的学习中,有关光的传播、凸透镜成像等基本上都是探究型课题,而其他如光的反射、折射等也都要在实验中观察、分析与总结。由于探究和实验贯穿全章,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条件,做好各项实验,充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将要经历多方面的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并不是该教材编写的全部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需要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经历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应该记录什么、经过分析得出怎样的结论、别人的结论又是怎样的等这一系列过程,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了问题、确定了探究的目的,就必须制定针对探究目的的探究计划。计划应该科学、合理,应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所以,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锻炼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与技巧,还要使学生初步学习制定探究计划、选择探究器材的方法和依据。要使学生在制定探究计划中了解加油站中关于制定探究计划的意义。另外,要鼓励学生进行收集资料、社区调查等活动,并注意激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与别人交流合作、反思评估的意识。

本章内容涉及的物理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涉及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生活和自然中的光现象到现代的光学仪器都有所涉及,这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本章特别重视从发展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新科技,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到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同时,通过对电子显微镜和哈勃望远镜功能的认识,使学生看到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

(2)本章编写思路。本章是以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和白光的组成两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多彩的光世界。在该章内容的安排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特点,先利用简单的光现象引发出物理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而后,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折射规律。在学习完光的色散后,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生产和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和实验环节基本上贯穿本章各节。每一节的编写也都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根据教材的整体安排和本章具体内容,本章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学生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了解关于制定探究计划的意义和方法。同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活动内容和一些新科技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

篇4: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2、新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哪些实验属于学生分组实验,哪些实验属于演示实验,通常情况下教材安排的科学探究都要让学生分组探究;其它实验探究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自己进行调整,能够分组的尽可能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或增加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八年级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2、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3、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4、科学探究:摩擦力

5、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6、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7、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8、科学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 随堂实验: 22、24页:时间、长度的测量 37、39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43、44页:乐音的基本特征 53页: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56页:光的反射定律 58页:光的反射定律 62页:光的折射规律 64页:光的色散 87页:弹簧测力计

91页: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107页:惯性

111页: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成 116页:两力平衡条件

123页:天平、量筒、量杯的使用 131页:什么是浮力

132页: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3页:阿基米德原理 136页:物体的浮沉条件 138页:密度计的使用

143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51页:连通器 154页:大气压强 156页:托里拆力实验 160页: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1页: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 182页: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86页: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87页: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88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滚摆)197页:分子间有空隙 198页:扩散现象 199页:分子引力和斥力

九年级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3、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4、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5、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运转

6、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随堂实验 3页:人造雨

11页:海波与石蜡熔化时随温度的变化 13页:碘的升华 26页:温度计的使用 29页:压缩空气内能增加 51页:摩擦起电

52页: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 53页:验电器

55页:让电灯发光、电路的三种状态 56页: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7页:电压表的使用

58页:用电压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 77页: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78页:滑动变阻器 86页:福安法测电阻 89页: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大小 95页:测电笔的使用 96页:安装模拟家庭电路 109页: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115页:磁体的相互作用、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 119页: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60页:材料的硬度 165页:导体与绝缘体

篇5: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速度单位的资料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教师辅导参考】

1.可以在网上查找各国的速度的单位.

2.各个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相同时期各地速度的单位.

【评价方法】

1.网上的资料可以列出学习记录.

2.小组总结,各个小组互相补充资料,实现资料共享.

3.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看看哪个组能根据资料提出新的问题.

篇6: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压力不同一于重力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

③理解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④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⑤了解增大和减少压强的主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索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加强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力,使物理走向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压强概念

(2)教学难点:概括实验结论引出压强概念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探究式教学、对比法

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联系学生的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学生总结和以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积极性。

2、学法:

(1)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能力。

(2)从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中,归纳得出结论。

(3)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4)联系其它学科,学会学科联系、聚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5)把探索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及引入新课(2分钟)

1、复习:力的作用效果及三要素。

2、引入新课:

学生随堂实验:用拇指和中指按住一端已削的铅笔,让学生感受两手指的感觉,并观察手指凹陷程度。

爱心 用心 专心

教师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不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探究解疑,收获新知

1、压力的教学(5分钟)演示:书压在气球 问:气球为什么变化?

引导: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各是什么?力的作用点在哪里?方向如何?从而给出压力的概念。指明:压力作用点在受力面上,方向垂直指向受力面。

教师在下列的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分别画出重力和压力的示意图,边画边强调压力作用点及方向。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

2、压强教学(20分钟)

衔接:压力的作用就是改变物体形状。物体形状变化越大,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提出问题: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的质疑并提出猜想,而学生猜想应建立在已有的经验上,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设计两个小实验:

实验一:书压气球,再压几本书。实验二:用粉笔头、针分别扎气球。

问:压力作用效果一样吗?它可能与什么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老师提供器材,让学生讨论自行设计实验)。

明确①先让学生明确多个因素影响某个物理量变化莫测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②沙子铺在桌面要1㎝以上; ③杯子正反放可改变受力面积;

④杯子中成反放时杯底加砝码可改变压力大小。教师提供器材:细沙、空玻璃杯、砝码 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以下内容:

实验一: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若控制 不变,改变,看压力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应控制 不变,改变,看压力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学生自行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结论(若没有,教师可提出)(用小黑板展示):(1)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受力面积一定时,重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让学生讨论,共同分析错误之处。

3、压强概念及计算公式(15分钟)

衔接:物理上用压强P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那么什么叫压强?

爱心 用心 专心

回答: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v对比:要求学生把压强与速度对比,得出概念公式

st

受力面积相同时比较压力→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P衔接:PFsFs

中,F单位是N,s单位是㎡,则P的单位是什么?

讲述:物理学中为了纪念帕斯卡,同它的名字命名为压强单位。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

联系迁移:帕斯卡简称“帕”,请一学生对“帕”进行注音,从而得到符号Pa,则1Pa=1N/㎡。讨论:100P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巩固:有些同学对压强概念理解不透彻,可能作如下回答(若没有,教师提出让学生讨论分析):每㎡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0Pa。

联系迁移:教师利用语文学科知识对其划分主谓宾,助学生理解并结合概念总结,助学生理解压强概念。

每㎡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0Pa,很显然压力单位不是Pa。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完成第145页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P

4、课堂小结(2分钟)

(1)按板书顺序,并再次强调总结学生错误之处及易错部分。(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内容。

5、布置作业(1分钟):下课后设计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

三、板书设计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不同于重力的两种力

3、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压力、受力面积

二、压强

1、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3、公式:PFsFs中“s”的含义:施力物、受力物公共接触面积。

4、单位:帕Pa 1Pa=1N/㎡

四、教学反思

篇7: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关键词】新颖;探究;生活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新教材(沪科版)在全国各地正式全面使用已多年了,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这套教材已基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注重了培养目标的调整、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评价系统的改革,更多地注重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该教材有两条主要的编写原则:第一,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第二,科学探究灵活地贯穿于始终。

现行教材呈现以下明显特点:

1.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

2.教材一般是按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课本增设“信息窗”供学生自行阅读,以便开阔学生视野,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此外,课外“实践活动”的增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以便促成学生有效的思考,使知识的掌握富于实际意义。

3.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灵活,不拘泥于传统的知识本系,且注重与其他学科整合。现行教材的编排一般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现行教材的章节零散多变,与原教材相比较删除了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且给教师留下很大的教学空间。

4.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科学探究的教学形式,并提倡多种教学形式并存,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5.教材难度明显降低。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减少,并且难度降低。

6.循序渐进地安排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经历与体验。

教材的改革必然导致教法的改革。素质教育旨在 “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符合应试教育的要求,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应结合实际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

1.讨论:将每一节课都看作由一系列小问题组成。每 一小问题提出之后,均由二个或四个同学讨论,然后再收回总结。从而在整个教学 中形成讨论——总结——讨论——总结……的循环过程,形成一个个从发散到会聚的思维过程。这是探究与创造的必要条件与氛围。

2.探究:将一节课中的一个或几问题按照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这是一节课中起“脊柱”作用的内容。

3.创造:指用本书的方法和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在一节课的知识和方法探究结束之后,设计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情景中的问题,进行创造,从而使知识和方法活化。

4.评估:从内容上,可以评估探究活动的各各环节。包括:课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等环节。从角度上,可以讨论各各探究环节的其他想法和做法、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写出探究活动的整体性总结、报告,讨论探究感想、体会。

可见,“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的四个方面,是指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同时做到四种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教学、创造教学、评估反思教学。在一节物理课中,如果能同时做好这四种教学,就可以说是一节符合《课程标准》精神的好课。

二、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1.运用每章的整体结构及其阅读指导,逐渐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形成一种自主式的探究与学习过程。

2.探究过程离不开即时性的实验,在实验器材不足时,可配合一定的学具,形成一种边学边实验的探究过程。

3.不一定按教材的体系章节进行教学,可根据情况、需要自由组合、取舍。

4.每节探究教学的课,内容不宜太大,从而为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

5.不一定按教材的探究内容、程序进行探究教学,完全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挖掘探究的内容,灵活运用并发展探究的思维程序。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拙见,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教育界同行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九年级)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任长松

篇8: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

各们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六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圆柱体从斜面下滑”的学生实验、PPT录像,swf模拟演示等,逐步建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切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的观点,最后形成牛顿第一定律,引入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逐步形成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定性认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也是初中力学的一个开端。本课教材的特点是既注重科学探究,又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把物理这门基础自然科学与历史、生活、社会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一次良机,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特点:

①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的理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3、学情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三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固体有惯性、气体,液体没有惯性。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该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而得,内容较难借助例证来验证。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斜面实验、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及推理,关注实验、分析、推理、“理想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和实验的分析,纠正对惯性的一些错误认识,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前辈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懈的探究历程,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魅力,感悟科学道路的艰辛曲折。

(2)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讨论,懂得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3)通过了解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重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五、教学方法及依据

本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与“科学推理”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同时我采用“对比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有正、反理论的对比,有惯性实验的对比,有惯性利弊的对比。总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飞机投弹的Flash动画,让学生即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这样即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和谐,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由教师出示几幅动画图片:一:对课本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课本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下来;二: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三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四、铁锤敲击钉子,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让学生找出以上力学现象中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

这样就引导学生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这为后面推翻这种理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接着教师展示“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的火车动态图片得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怀疑。培养其质疑能力。同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提出,另一位科学家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他就是伽利略.为了验证他观点的正确性,并用接着以Flash的形式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两个似乎都正确的矛盾观点。

2、穿越时空,感受物理发展的历程

因为质疑是一切探索的开始。所以我用画面假想了一场伽俐略挑战亚里斯多德的辩论赛,并展示出正、反两大观点,让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担当评判主席,并播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录像,通过所设计的几个问题:“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 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该实验的实验理念是什么?”让学生得出 验证伽利略理论正确性实验的设计理念,“从有摩擦力的实际实验”到“无摩擦力的理想实验”

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再设计斜面小车实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3、合作探究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刚才的引导,猜想,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恰恰是因为有摩擦力,小车的不能继续运动,也就是运动无法维持,从而理解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知识重点,为了突破了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的难点。我设计了几组动画和这样的问题:小车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为什么比表面粗糙的木板上运动得远;让学生观看FLASH演示,总结:水平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圆柱体运动的越来越远。让学生推理得出:在一块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力的表面上,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并用气垫导轨录像让学生感受物体在摩擦力极小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从而验证学生推理的正确性,这样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想象和推理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4、理性感知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分析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观点的局限性,分析得出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力和运动关系的第一条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教师强调内容中的重要知识要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是严密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突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认识了世界。

5、感受身边的惯性现象,联系实际,画龙点睛。

在讲授惯性知识点时,我先以开车撞墙的趣图,冰上运动的力与美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勾起了他们急于探索的渴望心理。接着我又设计了简易又有趣的两组惯性实验:惯性鸡蛋实验及惯性小车实验,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得出了惯性的定义,并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也具有惯性的录像的播放,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惯性知识得到“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升华与提炼。使学生正确理解了惯性,突破解决了: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这一教学难点。

6、强化惯性利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最后组织学生观看惯性的利用与防止动画、录像,讨论:生产生活中哪些是惯性带来的方便,哪些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教师提示: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让学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并会应用知识指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七板书设计

八、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篇9: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1.多媒体播放有关物质组成的图片和影片,引发学生思考。

2.在学生观看影片的基础上,老师讲解“物质”概念,并提问: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由以上两点引入本节课的教授。

3.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对本堂课的内容作初步了解,便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点拨教学。

4.向学生调查:同学们都看过哪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书籍?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内容?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你想解释书中提出的问题吗?(书中的问题由学生列出。)〔教学用具〕

1.光碟(有关物质组成和“基本粒子”)

2.参考书:《基本粒子探索》、《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现在就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板书:第九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9.1走进微观

二、新课教学

(板书:

一、物质的组成)(板书: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请同学描述分子的大小,老师给予评价。

(板书: 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改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改变。最小的分子——氢分子的质量只有10-27kg左右。老师利用信息窗的内容说明分子是很小的)(板书: 3.分子由原子组成的)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很小很小的,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它。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样小的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你认为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讨论)讨论后老师播放光盘,将学生思路引入微观粒子中去。(板书:

二、微观粒子)师:从刚才播放的影片,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就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呢? 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肯定性的总结和指导性的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微观粒子”部分内容,提炼并板书:

1.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2.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3.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4.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单位:cm)„„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小结

篇10: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 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 新授课: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4, 新授课:误差

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可以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

【活动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指导】

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

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

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评价】

1、资料来源的丰富程度

2、内容的祥实程度

篇11: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关键词: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培养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98-01

什么是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当前国际上普遍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一是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人类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是中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当下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物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讲度来看,现行沪科版物理教材的编写缺乏对科学准确性、逻辑严密性的追求,损害了学生对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的理解,这使得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公民科学素养”这一目标成了空中楼阁。

比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本32页练习第6题所画的4个图像,物态变化前与物态变化后两段代表物质温度变化的斜线画成了相互平行,这其实是错的。因为这两段斜线分别代表了同一种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的过程,其斜率代表了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的比热容,将这两段斜线画成平行就意味着“物质处于固态时和处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相同”,这显然是不对的。

再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本35页《物体的内能》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可以用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其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句话容易令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物体温度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有变化;如果物体温度没有变化,说明它的内能也没有变化。”这显然是不对的!事实是:一个物体温度变化了,它的内能一定有变化;但物体温度没有变化,并不能确定它的内能有没有变化。

还有:沪科版八年级课本第105面《怎样描述力》一节中,有这么一句加粗的重点语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句话也是有问题的,在后面第8章学习压力时,就会谈到“受力面积大小”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怎么能说“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呢?所以建议改成这样表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它们被称做力的三要素。”我们不必要求初中学生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但教材本身对于概念、规律的表述仍然要求要准确、严密;我们不要求学生全面、深刻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也不应该用这种明显会产生误导的语句来误导学生。这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从增加“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这一角度讲,现行的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在一些实验探究的教学设计上也做得差强人意。比如在“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中,课本提出了5种猜想,分别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运动速度”、“接触面的压力”、“运动方向”。但对于现实中学生最合理也最有可能提出的一个猜想“物体的重量(质量)”则避而不谈,更不应该的是,在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这一环节,只验证了将被证明有关的两个猜想,对另外三个将被证明无关的猜想却视而不见。这种做法使得许多一线教师在上其他课时也采取相同策略,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错误猜想多不做回应,那将狠狠打击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很不利的。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三点是培养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能力。设计实验的前提是必须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条件。沪科版物理教材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设计上更有本末倒置之嫌。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当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怎样求合力呢?”合理的猜想无非是两个力按一定的数学法则进行计算。那么如何设计实验呢?合力的概念是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实验探究每一条力的合成法则时,都至少要做2次实验,第一次用两个力同时拉橡皮筋,第二次用一个力拉橡皮筋,且橡皮筋的形变效果要与前次相同,然后记下3个拉力的值,再努力去发现3个数值之间的运算法则,完成对本实验的探究。进行实验之前,对于“单独用一个多大的力去拉橡皮筋才能让它的形变效果与2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可不是预知的,所以这个实验最好还是用弹簧测力计来拉橡皮筋。课文设计的用钩码来拉橡皮筋,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实验前探究者不能确保3个钩码可以把橡皮筋拉到相同的形变效果,如果形变效果不同的话,这实验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课文设计的实验明显带有知道了结论再来凑实验数据的倾向。这即不符合科学史上的历史事实,也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或许有人会辩解说:我们本来就猜想同直线同方向时求合力符合加法法则,同直线反方向时求合力符合减法法则。但不要忘了一点,任何猜想都要通过多次实验来排除数据的偶然性,一个猜想被认为正确是因为多次实验的数据符合猜想的规律,而不是用符合猜想的数据做了很多次实验。

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非易事,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物理新课程理念强调,物理教育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要加强学生实践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所以,物理新课程的设计应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为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2013年教育部审定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与九年级全一册

[2] 陈 鹏主编 2016年《鼎尖教案》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下册与九年全一册 延边教育出版社

篇12: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既选择远方,必风雨兼程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讲义 专题五 质量与密度

【考纲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4.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

一、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要点诠释:

(1)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测量:

教育成就梦想

知识引领未来 我在学习的路上

既选择远方,必风雨兼程

考点

二、密度及测量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要点诠释:

(1)公式:

变形:

(2)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

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理解密度公式: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ρ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ρ成正比。

(4)图象:如图所示:ρ甲>ρ乙

(5)测体积——量筒(量杯)

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②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教育成就梦想

知识引领未来 我在学习的路上

既选择远方,必风雨兼程

(6)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7)测液体密度:

①原理:ρ=m/V

②方法:a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d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考点

三、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可以算出它的质量。

3.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积。4.判断空心实心。

教育成就梦想

篇13:初中沪科版物理教案有哪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

2.难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月亮不是光源,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反射到室内,光的反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看到桌子、看到同学、看到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的反射;对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反射光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生乙: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生丙:为什么光会发生反射现象?

生丁:反射光与入射光存在什么关系?

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不可能每个问题都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其他问题大家可以回去查资料,回去研究。

二、新课内容

1.光的反射。

师:这是一条入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下面请问这们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师:请同学将其猜想在黑板上一一画出,为了便于说明标出1、2、3……如图2所示。

下面我们先表决一下,支持1的请举手,支持2的请举手,支持3的请举手。

下面我们调换一下座位,请支持1的坐在左边,请支持2的坐在中间,请支持2的坐在右边,支持1的最多,支持2的最少,不过不要灰心,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现在三军对阵,如何决出胜负呢?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需要什么器材?怎样去做?请各组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光源、一个平面镜、一个可折转的光屏、量角器、三角板、铁架台,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思考,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师:先请一组到讲台上将其实验方案演示给全体同学看,其他组的同学要进行评议:这个设计方案行不行。

该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与课本P52图4一15相同,可在光屏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全班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生:分4个人一小组做实验,找反射光线。

师:1、2、3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反射光线将沿哪个方向射出?

生:沿1方向射出。

师:有没有沿2、3方向射出?

生:没有。

师:可见光沿2、3方向射出的猜想是错误的。

师:请1的支持者站起来,通过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其他同学也不要气馁,下次受到鼓励的可能就是你们。

通过实验我们找到了反射光的射出方向,谁能给这两条光线起个名字呢?

生:入射光的光线叫入射光线,反射光的光线叫反射光线。

师: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呢?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我们可以把我们在塑料板上找到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路径以及平面镜所在的位置像课本P52图4一15一样在塑料板上画出来。因为两点决定一线,所以在找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后,点两个点就可将其传播路径画下来。

生:在纸板上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平面镜的位置,找两线位置关系。

师:反射光线的位置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跟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相等。

师: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有两个(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同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有两个,你们说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和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相等到底指哪一个角呢?可见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不惟一的,为了更确切地描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我们需要添加一条辅助线,这条辅助线加在哪里合适?

生:讨论、交流。

师:请一位同学自己上台将辅助线加上。

师:这条辅助线与镜面垂直,既不偏向入射光线,也不偏向反射光线,非常“公证”地站在中间,像“法官”一样,因此我们就称它为“法线”,引入法线后,同学们考虑一下,如何描绘这两条光线的位置关系更确切?或者说就惟一了呢?

生:讨论、思考得出: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与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相等。

师:谁能给这两个角起名呢?

生: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师:根据一次实验的结果就能下结论吗?

生:不能。

师:怎么办?

生: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做两次,并将实验所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师:请大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出表格。

生:

入射角i

反射角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师:用什么量入射角、反射角?

生:用量角器。

师:下面大家做实验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将所测数据记录表格中,得出实验结论。

生:实验结论是: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师: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因此只能讲: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讲: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不能只考虑数值大小关系,还要考虑物理意义。

对课本P52图4一15光路图你还可得出什么结沦?

生甲: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生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师:甲乙两同学回答正确,乙同学的结论你能用实验验证吗?

生乙:可以。如果将光屏的另一半以法线为轴向后折,在光屏的另一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

师:大家一起做实验探究,是这样的吗?

生:通过实验得出:是这样的。

师:可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请大家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生: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书

师:介绍“模型法”:一幅图三条光线就将光的`反射规律形象地描绘出来了,这就是物理学上常用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模型法”。

师:根据“逆向思考法”,若让入射光线逆着反射

光线的方向入射,同学们猜想一下,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呢?

生:可能逆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怎么办?

生: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师:实验结果是什么?

生:入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反射光逆着原来的入射光,可见,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板书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演示实验l:拿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某同学的眼上,问其,感觉如何?(刺眼)刺眼说明光很强,看不清。其他同学有没有这一感觉?(没有)没有说明光没有反射到你眼中。

演示实验2:拿一块面积、形状与平面镜相同的硬纸壳,再做相同的实验,再提问那个同学.问此时有何感觉?(不刺眼,能看清)反问其他同学能不能看清?(能看清),能看清说明有光射入你的眼睛。

师:光射到硬纸板上所发生的反射我们把它叫漫反射;光射到平滑镜面的反射我们把它叫镜面反射。

生:为什么会发生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教师取两张硬纸条,把一些大头针垂直插在硬纸条上,可以看到这些大头针互相平行,教师把其中一张硬纸条注意折几折后,插在这张硬纸条上的大头针不再互相平行。

师:平的纸条把它看成平滑的反射面,大头针看成法线,平行光射向平滑平面时,入射角相等,反射角也相等,光沿同一方向射出去,发生镜面反射。弯折的纸条凹凸不平。各个入射点的法线方向各异,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不相等,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发生漫反射,让学生看课本P53图4―16,进行想象、理解。

注意: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发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本节我们通过对光的反射现象的探究,得出了光的反射规律,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知道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师: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56作业l、3、4、6。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光的反射(二)

第一课时光的反射(一)

(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上一篇:2018新学期新目标计划作文下一篇:易错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