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必修一教案

2022-12-14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科版物理必修一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沪科版物理必修一教案

物理: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案(3)(沪科版必修1)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学案(3)学习目标: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1. 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产生条件、特点。3.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4.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习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学习难点主要内容: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2.特点: ①初速V0=0②只受一个力,即重力作用。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3.性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公式:vtgt②位移公式:s12gt22③速度位移关系:vt2gs④平均速度公式:vvt2⑤△s=gT

2二、重力加速度: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体的轻重无关。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度有关。地面附近通常取22g=9.8m/s,粗略计算时,可取10 m/s。【例一】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处相隔 1秒先后自由下落,则在下落过程中(

)A.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

B.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C.两球距离始终不变

D.两球距离越来越大

【例二】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①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②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③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例三】一个小球从塔顶自由下落,最后1s内落下的距离是塔高的16/25,求塔高。(取g=10m/s2)【例四】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间0.4s,g取10 m/s。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沿的高度是多少?

2【例五】如图所示,一个吊在房顶长为1m的铁链,在距离悬点 O正下方21m处有一点A。今将悬点剪断,铁链作自由落体运动, 铁链(本身)完全通过A点需多长时间?(g=lOm/s)

2课堂训练: 1.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 ( )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2.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位移相等的4段,最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是2s,那么下落的第l段位移所用时间是下面的哪个值? ( ) A.0.5s B.1.7s C.8s D.7.5s

3.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第______s内下落的距离是它在第ls内下落距离的9倍。物体在从t=_____s到______s的l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ls内下落距离的20倍。课后作业: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止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 2.甲、乙两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的重力是乙的重力的2倍,甲距地面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1/2,则( ) A.甲的加速度是乙的2倍. B.甲落地的速度是乙的1/2 C.各落下l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D.各落下lm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3.自由下落的物体,它下落一半高度所用的时间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1/2 B.2 C.2/2 D.2 4.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个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会(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由于层高不知,无法比较 5.从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P,ls后从塔上另一较低的高度h处自由落下另一物体Q,若P从开始下落处算起下落了45m后赶上Q,并且再过ls落地,则Q从开始下落到着地所经历的时间为( ) A.3s B.约3.3s C.约3.7s D.约4.3s 6.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2为________ s,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__________m.(g取10m/S)

7.跳伞运动员作低空跳伞表演。他们离开飞机后先作自由落体,离地面125m时

2打开降落伞。开伞后,由于受到很大的阻力,运动员以14.3m/S的平均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m/S。求: ①运动员离飞机时的高度是多少?②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到达地面?(取g=10m/s)

2阅读材料:伽利略生平伽利略(1564~1642)生于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一个贵族的家庭。他在科学上的创造才能,在青年时代就显示出来了。当他还是比萨大学医科学生时,就发明了能测量脉搏速率的摆式计时装置。后来,他的兴趣转向了数学和物理学,26岁就担任了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由于他在科学上的独创精神,不久就跟拥护亚里士多德传统观点的人们发生了冲突,遭到对手们的排挤,不得不在1591年辞去比萨大学的职务,转而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在帕多瓦,伽利略开始研究天文学,成为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热烈支持者。他制造了望远镜,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证明了地球并不是一切天体运动环绕的中心。用望远镜进行观测,他发现了月面的凹凸不平以及乳带似的银河原来是由许许多多独立的恒星组成的。他还制成了空气温度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这些光辉的成就,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声望。1610年,伽利略接受了图斯卡尼大公爵的邀请,回到他的故乡,担当了大公爵的宫廷数学家兼哲学家。伽利略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大公爵对他的科学研究给予资助.但是不久,他就受到了教会的迫害。由于他勇敢地宣传哥白尼的学说,1616年,被传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谴责了哥白尼的学说,并责令伽利略保持沉默。1632年,伽利略发表《两种世界观的对话》一书,被教会认为违反了1616年的禁令.伽利略被召到罗马囚禁了几个月,受到缺席审判,遭到苦刑和恐吓,并被迫当众跪地表示“公开放弃、诅咒和痛恨地动说的错误和异端”,最后被判处终身监禁,他的书也被列为禁书。1632年以后,伽利略专心致志于力学的研究,并于1638年完成了《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由于教会的禁令,这部书无法在意大利出版,只能在荷兰秘密刊行。这部著作是伽利略最伟大和最重要的著作。伽利略最先研究了惯性运动和落体运动的规律,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他坚持“自然科学书籍要用数学来写”的观点,倡导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推导。这种研究方法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642年,伽利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78岁。1983年,罗马教延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

第二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公开课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做功的快慢》

宽阔中学:田仁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做功的快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查了解常用机械的铭牌,了解机械功率。 教学重、难点:

1、功率的概念及单位。

2、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怎样计算功?功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做功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1、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将12块砖搬到 二楼,每块砖重为10N,楼高为 3m,在6min的时间里,甲搬12块砖,乙搬6块砖。

分析可得: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做功多则做功快。

如果同样搬12块砖,甲用了6 min、乙用了12min

分析可得: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则做功快。

通过总结归纳得出: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若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2、功率与测算功率的方法

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这个物理量,功率如何定 义?

物理学中把一段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这段时间的比叫做功率。 功率用符号P表示,功用符号W表示,时间用符号t表示。 功率的公式:P=W/t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由功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为J/s,后人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瓦特所作出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1W=1J/s,在工程技术上常用kW作为功率的单位。换算关系:1kW=103 W。

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中的图片,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

信息窗:了解机器铭牌中的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知道机器中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例题:起重机用钢绳吊起一个重10000N的货物,在10s内沿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10m,求:钢绳拉起重物的功率有多大?

解略。

三、归纳小结

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2、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3、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四、作业设计

1、课本201页作业

1、

2、

3、4。

2、补充:实验探究:如何测出人上楼的功率?需要哪些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

1、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3)公式:P=W/t

(4)功率国际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在工程技术上常用单位是:kW,换算关系:1kW=103W

六、课后反思

课 后 反 思

宽阔中学:田仁山

首先通过课本10-29和图10-30中所示的两位同学做功快慢的比较出发,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以及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并通过给出人、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功率概念和对功率单位“瓦特”具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还通过信息窗关于机器名牌中标出“功率”这一参考数据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功率”这个概念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本节内容有: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功率的概念;测算功率。功率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功率的单位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学方法有讨论、实验、讲解等,但以讨论为主。在本节教学中,首先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课本图10-29和图10-30所提供的实例,总结出判断做功快慢的方法:若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若做功的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好的方面是整节课有条有理,很有逻辑,不管是概念、公式的得出,还是习题的讲解,都是井井有条。对于这一点,我倒不否认,我觉得物理概念的教学既要强调严密性,更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学生的发展性,构建概念的重要性,特别是注重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从基础入手,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合理物理情

景的习惯和能力。缺点是:新课的引入不用那么复杂——通过例子计算来引出,其实可以举简单点的,不用计算的,只要能够说明时间的差异即可。我原来在备课时是认为:既然这节课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得出,我就要把概念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要有理有据,没计算太抽象。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调控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较单调,除了专业语言,这些听课的老师虽然没有讲,但我自己知道,这也是我今后争取的目标。

总而言之,这次公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很快的找到不足之处,同时更大程度上促进了我的进步。这节课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快与慢》教案

第三节 快与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度及其单位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区别

三、教学设备和用具

多媒体图片,《快与慢》教学光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蜗牛爬行、人走路、汽车行驶、飞机飞行、卫星运转等运动情况。

师:它们运动的快慢相同吗?

生:不同。有些运动得快,有些运动得慢。 师:你是如何知道的?你是如何比较的? 生:(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授

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举例: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进行,谁能获得冠军,观众正在试目以待。

提问:如果你们是观众,用眼睛看,谁运动得快? 作为裁判员,你认为谁运动得快? 总结:观众和裁判员判断谁快谁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速度

师:若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例如:一个物体在3s内运动了6m,另一个物体在5s内运动了10m,该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再回答。

(1)、速度的定义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2)、公式

若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为v=s/t,变形公式:s=vt,t=s/v。

(3)、国际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常用单位: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4)、单位换算:1m/s=

km/h

1km/h=

m/s (5)、例题

【例1】、你的同学跑100 m用了17 s,而你用25 s跑了165 m。你的同学和你谁跑得快呢? 【例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相距1 km处产生的雷声?(教师强调解答过程)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阅读课本:计算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通过计算小汽车的速度,知道小汽车在这三段路程中的速度是不变的。

(2)、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运动沿直线进行,速度恒定不变

(3)、匀速直线运动是理想的情况,自然界中严格地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不常见的。

2、变速直线运动

(1)、阅读课本:计算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的速度

通过计算可知,天鹅在飞行中速度越来越快,在各段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

(2)、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运动沿直线进行,速度大小变化。

(3)、平均速度v=s总/t总

【拓展】下面是人和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平均速度

人步行:1.2 m/s

自行车:5 m/s

火车:28 m/s

客机:250 m/s

子弹:900 m/s

光:3×108m/s

(三)、巩固练习

1、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显示数据为90km/h。求:

(1)轿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2)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一座大桥全长6.89千米,江面上正桥长为1570米,一列长为11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秒,则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火车通过全桥需用的时间是多少?

五、小结

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完成学生用书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快与慢

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

(1)、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2)、公式:v=s/t (3)、单位:m/s,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运动沿直线进行,速度恒定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运动沿直线进行,速度大小变化。 (3)、平均速度v=s总/t总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 2.3 快与慢精品教案 沪科版

亿库教育网

http://

§2-3 快与慢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重点重点〗利用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授课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李白诗《朝发白帝城》中,告诉我们的是小般的运动,用小船由早到晚经过了“万重山”这么远的路程,这里,描述的是小船的速度很快,而有时,如,早上我们到学校上课,有时候,起得早,我们走路就可以慢一点,有时候,起得迟,我们就得快一点,那么,我们是怎样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

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过几天,就是校运会了,在运动会上,我们是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除了这种办法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之外,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呢? 总结归纳:

①可以通过要相同的路程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越快。 ②可以在相等的时间之内比较所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多,则运动得越快。 除了这两种办法之外,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呢,有时候,如果两个人运动的时间或路程不相同,例如,长跑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他们运动的时间不同,运动的路程也不同,那我们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呢?一物体在3s内运动了6m,另一物体在5s内运动了10m,如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我们可以比较长跑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在单位间之内所通过的路程。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多,就谁跑得快。

⑴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速度,它是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⑵公式:vs t注意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⑶单位:m/s km/h P28信息窗

速度等于路程除了时间,因此,速度的单位也应等于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 ①单位的读法:米每秒,千米每小时 ②单位的物理意义: ③单位的换算:

2、关于速度的计算

例1:声音在空气听速度为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相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 已知:v=340m/s,s=1km=1000m 求:t 解:由vs 可得: ts1000t2.94s

v340答:需要大约2.94秒才能听到相距1km处产生的雷声。

关于速度的计算是我们本章,也是我们本学期的重点,我们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其简单的计算形式,在今后,我们还将给大家介绍关于速度计算的不同形式。

3、速度的测量方法 ①测量的原理: ②测量的器材: ③测量的过程 ④测量的结果。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的物体运动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有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时快时慢,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就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其测量方法与上面相同。 小结

作业:P28

1、

2、

3、4 荣德基 教学反馈

亿库教育网

http://

第五篇:物理:2.4《电容器 电容》教案(沪科版选修3-1)

2、4 电容器 电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②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③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动态分析。

2.能力目标

①知道利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②学会在实验中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电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电容的定义和引入。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类比法。

教学用具

静电计、平行板电容器、多媒体、电源、导线、电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

要点:场强、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

(二)新课教学

展示各种电容器.并做解释:这是一种能容纳电荷的容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电容器以及描述它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

CBB65型金属化聚丙烯 薄膜电容器 CBB60型金属化聚丙烯 CBB61型金属化聚丙烯 薄膜电容器 薄膜电容器

1、 电容器

(1) 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 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 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小结: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在C一定情况下,Q=CU,Q正比于U。

(1) 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2) 公式:CQ

U

-6-12(3) 单位:法拉(F)还有微法(F)和皮法(pF) 1F=10F=10pF (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演示]感应起电机给静电计带电

说明: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 现象:可以看到:

①保持Q和d不变, 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越大,电容C越小; ②保持Q和S不变,d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越小. ③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越小电容C增大. (2)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 C课堂练习:

1.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瞬间电流 B.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恒定电流

C.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小

2.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池相连,现将一块均匀的电介质板插进电容器恰好充满两极板间的空间,与未插电介质时相比 (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大 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C.两极板间各处电场强度减小 D.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3.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容越大的电容器,带电荷量也一定越多 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C.由C=Q/U可知,C不变时,只要Q不断增加,则U可无限制地增大 D.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是否带电无关 1.AD 2.AB 3.D

4、常用电容器(结合课本介绍P30)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四)作业:课后

1、

2、

3、4

SS 介质 Cr 4kd4kd

上一篇:含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下一篇: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