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2024-05-11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精选8篇)

篇1: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附件一 城市规划原理设计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课题题目:XX市城区现状商业或学校等网点布局规划(写自己所在城市)

1、教学目的通过对此实习的实践和教学,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城市问题的能力,掌握协调和综合处理城市问题的规划方法,并且学会以物质形态规划为核心的具体操作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的能力,基本具备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阶段所需的调查分析能力、综合规划能力、综合表达能力。

2、主要教学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或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基础资料的全面调查和分析:

基础资料调查分析员成果的文字、图纸和口头表达;

初步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思路或方案设想,作为对调查工作的反馈。

3、实习阶段成果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实习阶段应完成总体规划或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现状资料编写,其中现状图与专项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的内容在必要时可以合并或作进一步的细分,其深度要求应符合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以及项目所在城市及少、自治区的有关规定。

二、实习内容

1、内容

内容包括:现状商业零售(以一定规模为主)、大型商店、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的布点方式及规模,选取三处商业网点作为典型调查。

2、规范依据

1)《XX市总体规划》

2)《XX市近期建设规划》

3)《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注》

4)现状地形图、道路红线图等

5)国家及地方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3、正式成果

分组分区调研,每组编制一份分区基础资料草稿汇编及分区现状草图

每人汇总编制以下内容:

1)依据学校格式绘制实习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分析基础资料汇编和说明书,以实习报告的格式进行编制,字数不少于4000字,图文、图表并茂。里面的照片必须是彩色打印。(如模本)

2)、推荐参考项目

1)《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

2)《小城市总体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5)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假设用地标准》

6)城市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报

8)世界建筑

9)城市规划汇刊

篇2: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城镇化的道路的选择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学院: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4月20日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又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力;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种种误区,并因此带来诸多后遗症,必须来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小城镇化;小城镇化道路选择

发展小城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当统筹规划,综合清理。由于在当前小城镇化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在小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陷人了种种误区应当予以澄清,并采取相应对策。

一、误区之一:建设小城镇就是农田变作坊,瓦房变楼房 由此产生了小城镇建设出现的以下几种现象:

(一)乱占耕地,盲目建厂

有些乡村不考虑当地的资源和人口素质等状况,把耕地都建成了厂房;而厂房又建得像小作坊,建成后又无法良好运作。更有甚者,大搞运动,强迫农民出工出劳,“创造”城镇,结果是毁了农业又造不起工业。

(二)不顾实际,拔苗助长

小城镇的兴起、发展、繁荣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某些地方把小城镇建设当成“短平快”政绩任务,只求形式上的农村变城市,比速度,比规模,比数量,甚至提出半年建成一座小城镇,一年建成一座小城市。结果耕地变成建筑垃圾堆,乡镇市场变成基建工地,修几条街道,盖几栋楼房,建几个作坊,就算“大功告成”。殊不知,小城镇建设不仅要有硬件—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兴建,更要有软件—城镇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切不操之过急

(二)布局混乱,规划滞后

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用今天的眼光来建设小城镇,还不等小城镇建设起来就已经落后。当前有不少地方的小城镇建设仍然缺少规划,甚至没有规划随处可见“三无”城镇,即规划无特色、建筑无风格、环保无举措。小城镇建设成了“大杂烩”,生活区、生产区、休闲区全都在一块商业区、娱乐区都往一个中心挤,垃圾无人清理,这对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二、误区之二小城镇建设就是把人口集中,让农民进镇

由于这种片面思想使某些乡政府不用间接手段调节农民进镇数量和速度,而是直接命令式的搬迁和盲目地鼓动、误导结果又导致了下列现象的出现。

(一)盲目进城,大批失业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批农民进城,有些地方在城建时大力建市场,使农民进城后各就其位。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人为造城,硬性指派迁人城镇追求“聚集效应”。既没有考虑农民进镇后的就业问题,又不在改善经营环境、培育市场主体、举办实业上下功夫,而仅仅在造声势上做文章。造成进城农民生计无着落,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潜在因素或出现农民退镇返村。

(二)浪费土地,耗费资金

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农民工”,一旦被划成市民,就在自家地上建起了住宅,占地少则七八分,多则一亩,大大浪费了可居住面积,而住宅一旦建成,便是积重难返,阻碍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盲目进镇的农民自发兴办的非农产业,由于资金分散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从而使资金的使用成本增高,增值率降低。所以兴办小城镇应是在政策推动下,乡镇企业集中到一定程度,农村自觉有序地流人城镇,而不应当是利用行政手段“建镇”。

(三)保险滞后,缺乏保障

农民离开土地进人小城镇面临务工经商的压力。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制度不健全,现行政策,户籍制度,土地经营制度等改革不配套,使本来就脆弱的农民承担了完全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对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服务体系,如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造成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断档”。农民的后顾之忧不能较好地解除,是小城镇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误区之三:效率的“绝对”优先

一切以经济建设先行,其它的以后再慢慢考虑,于是忽略得最多、政府最无暇顾及的是—环境。如果在发展小城镇的一片呼声中,引进严重污染的项目,虽然工厂暂时“冒了烟”,机器“转了圈”,一旦造成污染影响了生态平衡,达到人们无法接受程度,再反过来治理污染那就要花很大的代价,将远远超过污染项目本身所产生的效益。

四、走出误区的若千思路

由“村落”改变为标志人类文明的“城市”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是自然与人类,落后与文明,“自在”与“他在”的激烈碰撞,须正确处理好各种碰撞和冲突。先哲先贤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小城镇建设也应“天时”之要求,择“地利”而为之,更为重要的是,人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探索实现城镇化的正确道路,避免再现城市发展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悲剧。

(一)应该明确村镇发展的方向不能是绝对城市化

因为相对城市而言,村镇均是地域范围较小的居民点,它不可能具备多元化的现代功能。更主要的是它负有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营任务。小城镇的根本目的在于在乡村和城市间建起技术,信息、资金流通的渠道和桥梁,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动力。

小城镇能否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能否同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2)能否吸引城乡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3)能否带动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就决定了小城镇建设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从宏观上讲,小城镇的布局必须科学合理,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诸如人口、资源、交通、通讯、经济结构特点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等建设小城镇,不能根据现在的行政区划,乡乡建镇,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不切实际地贪多求快,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下降。同时,应当修订设镇标准,增加对建镇的外部环境、服务设施等指标的考核。根据以前设镇中出现的基础设施滞后和盲目攀比等问题,需要增加硬环境指标,以便依法对设镇质量和数量进行调控。同时制定产业政策鼓励轻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限制重工业和带污染项具的开发。

(二)改革投融资体制,实行主体多元化

以前的小城镇主要依靠政府的投人,但由于财政压力大,各级政府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因而难以支撑大范围的小城镇发展,在今后的小城镇建设中,各级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仍是必要的。但政府资金的投放重点应当集中到诸如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以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得到集中利用。除政府支持之外,解决小城建设资金问题的根本之道是要逐步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元投资体制,吸收各种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的综合开发。其中包括各类开发公司、工商企业和城市广大居民尤其要注意吸引农民参与进来。

(三)小城镇的发展要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小城镇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应注意使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按新体制运作,避免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的现象。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改革土地制度杜绝土地无偿使用。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以利于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的集约使用。另一方面还要探索农民进城身份转变后原有耕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以利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2)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应大力推进小城镇的户籍改革,对于有稳定收人、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场所的迁移人口应允许登记本地常住人口,并逐步实现城乡户口的一体化管理,取消就业的歧视性政策限制,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条件。(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前全面实行社会保障的条件尚不成熟,现实的最佳选择是对进人城镇而无城镇户口的农民的耕地承包权进行一定时限的保留,以此作为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为进入城镇的农民解决后顾之优。

(四)小城镇的发展要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进程相协调 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农村二、三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乡镇企业。因此应把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分散在村里的企业逐步搬迁到城市来,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到镇上来办企业。

(五)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友好相处,使之步人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轨道,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人是自然之子”的现代生态观念,承认自然界本身具有发展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成本。进一步说,在行为准则方向上应当要求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要注意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体现整体长期发展。代际平等指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代内平等是指任何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小城镇作为开发的热点,在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小城镇的发展后劲和发展的均衡性问题。具体地来说,要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包括:农业生产以节地节水为中心;工业生产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生活服务以适度消费为中心。

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改造现有生产技术,走“洁净生产”和“绿色技术”的道路,谋求资源开发,加工,消费与还原的良性循环;大力值树造林,推广生态农业;保护水资源,控制大气污染和防止噪声污染,引进治理污染工程和净化技术。

总之,小城镇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是人,当人的发展目标与自然发展目标相协调时,人才能最终享受到文明的生活环境,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所以,在城镇建设中必须树立起一种生态理念,即:系统内耗的最小化系统扩张的理性化,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化。

参考文献

篇3:城市规划原理主干课程建设研究

高等学校本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目标是, 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高级专门人才[1]。《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城市规划原理科目必须要考, 城市规划原理也是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该课程对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设计实践水平、学科综合能力及后续的学习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分析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面临的现状及具体实践, 目的是交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思路和主要做法。

1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1 课程定位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楚雄师范学院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以及规划设计中的技术经济问题, 是在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 能为学生后续学习国土规划、乡镇规划、城市设计、城乡住区规划等课程及毕业后从事城市规划相关行业奠定基础, 所以该课程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 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以及方法, 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规划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2 课程建设面临的现状

2.1 课程建设基础薄弱

首先楚雄师范学院2006年在地理学背景下开始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相比省内外工科院校, 该专业开办历史较短, 积淀不足,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年龄偏轻、职称偏低, 真正城市规划专业出身的教师不足3人, 专业教师年龄均在35岁以下, 职称均在副教授以下, 这些教师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 均存在城乡规划从业经验不足的问题。其次楚雄师范学院所在城市———楚雄市, 是云南省的一个地州城市, 相比云南省的其他几个城市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来说, 楚雄市城市规模较小,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吸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有限, 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和帮扶不足。再次, 楚雄师范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 相比一本类高校, 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

2.2 课程学时短、内容多, 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内容多且较为抽象等突出特点[2,3,4], 在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 该课程总学时72学时, 其中理论54学时, 实验18学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好该课程显然受授课学时偏少的限制, 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又缺乏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储备。因此,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学生要真正学好并掌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精髓是很有难度的。

3 课程建设实践

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结合楚雄师范学院实际, 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3.1 整合教学内容

本课程选用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 》教材, 该教材有712页, 主要内容分5篇22章叙述, 不仅知识体系完整、内容全面丰富, 而且融入了新时代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可称为城市规划宝典。但对于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来说, 该教材内容太多, 但是该课程的学时又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充分考虑学校现状及学生特点, 不拘泥于教材, 将理论教学内容整合为四大模块:即城市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城乡空间规划、城市专项规划 (见图1) 。城市与城市规划模块主要讲解城市与城镇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等内容;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模块重点讲解人口与社会等内容;城乡空间规划模块主要讲解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内容;城市专项规划模块主要讲解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等内容。

3.2 强化实验环节

为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本门课程安排了六个实验。实验一是楚雄市八角镇现状用地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城市用地、镇用地的分类的方法, 并能用Auto CAD软件绘制现状用地分析图。实验二是某两个城市总体规划对比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应包括哪些内容, 让学生能从城市定位 (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城市职能) 、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形态等方面对一些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实验三是楚雄市八角镇现状建筑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分析的方法, 在图纸上能对砖混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土木结构建筑进行区分, 会计算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实验四是楚雄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是通过对楚雄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的实地调查研究, 剖析现状道路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 并能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关于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原理、方法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及方案。实验五是楚雄市师院附小给排水规划, 目的是让学生能对给定的规划地块进行给排水规划设计。实验六是楚雄市水闸口甘家巷改造规划, 目的是让学生能对给定的居住区项目进行规划设计。

3.3 加强校企联系

目前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初步建立了5个校外实习基地, 即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测绘队、楚雄州规划局、楚雄州规划设计院、楚雄市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楚雄市新思成建筑规划公司, 合作进行顺利, 每年均有学生到以上单位进行专业综合实习, 教师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 深入到以上城市规划相关行业单位, 了解其的运作模式和最新动态, 并将了解到的信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时邀请以上城市规划相关行业单位技术人员到学校做专题讲座, 介绍相关行业单位技能素质要求及专业学习重点。再者, 在上本门课程期间, 鼓励学生到城市规划相关行业单位进行调研、实习或见习。通过几年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 发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几届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4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 例如教师在平台上展示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参考文献资料、课程学习方法介绍、热点论题讨论等内容, 一方面方便学生浏览查阅, 让学生对该门课程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热点论题讨论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3.5 改革教学方法

城市规划既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 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5], 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进行探索。

1) 互动式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避免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 而是采用教师提出城市问题或现象 (例如造成我国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的原因有哪些;城市规划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防震;在布置工业用地时, 如何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等) , 让学生对这些城市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并进行班级讨论,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阐述进行点评、总结,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师生教学互动,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参与式教学法。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教学中,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课程实验中, 设计学生讲解实验成果这一环节,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针对问题和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门课,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国内外一些经典城市规划设计案例, 并在理论课的讲解过程中引入这些案例,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介绍,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乡住区规划等章节内容时引入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楚雄市东南新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楚雄市城市花园小区规划等案例, 这些案例学生比较熟悉, 资料也容易获得, 且与教学内容相对应, 学生很容易吸收、消化。

3.6 改革课程考核制度

在楚雄师范学院传统的课程考核制度是:课程总成绩=60%的期末成绩+20%期中成绩+20%平时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及课堂表现等。因为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因此不能只偏重期末的理论考核, 还应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故该课程考核制度调整为:课程总成绩=期末成绩60%+期中成绩10%+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15%,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等。

4 课程建设效果评述

通过这两年的课程建设及实践, 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不断提高,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讨论、实验及实践中。从学生提交的书面作业、实验报告及课程设计成果来看, 近两届学生对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与往届学生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有所转变, 有了一定的创造性。

5 结语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建设在把握其精髓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验环节、加强校企联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制度等措施来加强这门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目前, 这门课程教学规范、教学文件齐全、教学资源日渐丰富, 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相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这门课程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改善。

摘要:基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建设面临的现状, 对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 以期能为我国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课程建设,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杨诗源, 郑伟民.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4 (10) :94-98.

[3]杨诗源, 郑伟民.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中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以泉州师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为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2 (5) :114-117.

[4]王丹, 赵天英.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2 (3) :122-123.

篇4: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特色;教学改革;思维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各中小城市对城镇建设专业人才需求突出。在这种形势下,高职类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镇建设专业的核心课,是高职类城镇建设专业学生3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针对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实际的教学需求,我院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以适应行业及地方发展。

一、课程特色:

1.课程理念

(1)强化理论知识的积淀,树立对城市规划的思维培养。以全面、系统地学习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为基础,引入当前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案例,及城市规划研究领域最新动态,培养学生专业思维与时俱进。

(2)突出高职教育注重实际应用的特点,在内容组织上以规划体系为框架,在理论上注重学生实际方案评析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上强化学生编制详细规划的能力。

2.课程目标

在职业综合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规划设计的管理问题,为学生从事城镇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服务等岗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基本的工作方法。

3.教学内容的选取

我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学生基础、就业方向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符合社会需求、实现用人单位满意,适应行业发展。

从学生基础来看,学生对于专业认识比较笼统,繪图基础较差,规划思维能力较差。针对学生的这些基础特点,那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在课本及现实城市中搭建起联系的桥梁,建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上灵活引入代表性案例,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更好地理解城市及城市规划的内涵,在理论上解决“城市规划是什么”的问题,并为下一阶段规划实践解决“城市规划该怎么做”奠定坚实的基础,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

从就业方向来看,高职类院校城镇建设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专升本继续学习的比例极小,绝大部分同学直接步入工作岗位,其就业起步稍低于其他本科学四年或五年城市规划的学生。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就业方向一是区县或镇乡的规划管理部门,从事规划管理工作;二是小型的设计院,从事规划编制、详规设计或绘图工作;三是房地产企业等,从事规划服务工作。那么,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有针对的培养,通过差异化树立相对优势。因此,我们适时结合城乡规划业务培训会,选取一些热点话题引入课堂,丰富学生知识、开拓视野,尽可能将教学与现实规划行业接轨。

二、教学改革:

1.重点难点攻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最广泛运用的教材为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共十三章节六百多页。对于高职类院校学生来说,内容过多过深。我院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有主有次择选教学内容,并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为4:1。

理论知识板块分为四大部分:城市发展,学科发展,城乡体系,规划管理。其中重点难点是城乡体系。针对这一部分,我们攻克的方法是:提炼各层次规划的主要内容,注重比较,引入案例。对城市规划概论、总规、详规的特点加以提炼并系统讲授;注重各层次、各阶段规划任务和作用的比较;强化规划原理与规划设计的知识阶段性相对应,理论课中贯入实际案例,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板块分为调研、分析、汇报三部分,其中重点难点是分析,分析有助于学生专业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们从选题、分组、到分工协作,模拟实际调研工作中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结合调研进程,由教师分阶段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在学生完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组织课堂讨论与集中点评,提高学生观察和评价具体规划问题和规划方案的能力。通过调研报告互评,帮助学生检查作业的优缺点,给学生提供一个内容和成果的参照标准。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当前思考与改进措施

2.1重视知识补充,紧跟行业发展

在专业理论基础课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妥当地引入学科发展前沿课题?这是我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迫切需要思考与改进的重要方面。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首先以理论为铺垫,引领学生思维过度到宏观的系统性的规划思维模式,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今的信息时代知识发展更新较快,教学中课本内容是“必需”,学科发展前沿课题是“实用”,我们充分利用城市规划信息资源,在教材讲授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进行补充讲解,使教学紧跟实践发展,迎合学生兴趣。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阅读引导”,有选择性地结合授课内容分阶段向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选取的内容其深浅度适合学生理解与掌握,并运用投影、动画、视频等各种现代媒体,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记忆思维能力,通过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来扩充知识。

2.2注重能力培养,适应地方发展

高职类城镇建设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来源于城市周边区域,预测其就业区域主要面向城市周边地区。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市场要求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地方发展。我院将课堂扩展到地方城市规划展览馆,以此为平台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母亲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以及城市发展成果与总体趋向,了解自身就业后从事的相关规划工作的具体任务、内容与程序。在能力培养方面,我院把职业技能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与特点,进行实践课程内容细化,明确实践分组作业中每位学生的工作任务。为增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并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测评结合”,即开展课程研讨会并以规划评析的形式进行考查,不仅教师来评,还请学生来互相评析,在评析中学习总结,在评析中研究思考,在思考中创造生产力,把学、研、产合一。

结束语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城镇建设专业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大一的前期课程主要是打基础,引入门;大二的城市规划原理主要是宽度的学习,内容全面而系统;后续的学习是深度的学习,深化与实践。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应把握学科及行业发展动态,有的放矢,结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论素养,推动城镇建设专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5: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郭庄、杭州花圃调查

一、实践目的通过对近、现代典型园林空间的参观、研究和测绘,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基础等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建设实施和维护地深刻理解,增强学生对景观规划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素质,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践方式

以参观、现场教学,以及学生深入调查、园林测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三、实践内容

(一)调查对象

以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郭庄、杭州花圃等著名景区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和具体问题

1、园林(景观)要素

哪些地方体现土的包围?认识平地、坡地、陡地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哪些地方采用了典型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水体的形式和具体的设置位置?园林(景观)建筑的类型有哪些?园林(景观)建筑的布局形式有哪些?建筑与水体、植物与水体配合的方式有哪几种(以及体现的实例)?建筑与山石如何结合?铺地的类型及主要尺寸?

2、交通组织

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分类,以及设置理由?主入口处的规划设计内容有哪些?园路类型、具体设置情况、园路宽度?交叉口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园路与建筑的关系有哪些?主要广场(场地)的布置方式和内容?

3、竖向

整个区域有无地形起伏?至高点在何处?选取局部较为典型的地段进行竖向分析。

4、园林(景观)的结构

结构组合形式是什么(参考P233)?采用的园林结构类型有哪些(参考P234)?有哪些景区和景点,如何设置的(参考P242)?景观视线是如何组织的(参考P243)? 选取一段游览线路进行分析。

5、园林(景观)的构图和意境

有哪些景点或景物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赏景方式和突出主景的手法(参考P252-260)?有哪些景点或景物采用了前景、中景、背景的设置方法(参考P263)?

四、实践成果要求

1、以3人为单位结合园林构成要素编制实践调研报告。汇报材料要求字数500字以上,手绘图纸或计算机图纸10张以上,有效照片20张以上。

2、最终成果制作成PPT文件进行汇报

五、具体安排及要求

1、实践期间,学生应每天随身携带便于记录的速写本、笔、相机等记录工具,以及卷尺等测绘工具。

2、每班按组进行,采用组长负责制。

3、学生一切行动要听从带教老师的安排,不得随意活动。

4、要注意安全,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篇6: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1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1景观感受形态

景观感受(II)

—景观视点、视域

景观感受(III)—景观轴线、视觉走廊

1.1景观感受的研究目标:研究人-景观互动:景观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对景观的作用。

1.2 景观感受研究的起点--视觉景观

1.3 景观感受的构成形态--景观的空间-场所-领域

1.4 景观感受空间的心理学解释

1.5 景观感受场所

1.6 景观感受领域(景域)

1.7 景观环境认知

1.8 景观感受的基本单元-视域景观轴线

2.1 景观轴线的形式

2.2 景观轴线的作用

2.3 景观轴线的构成带状景观之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3.1 道路景观构成模式与构成要素

3.1.1 道路景观构成模式

道路:道路线形的方向性、连续性及道路断面的形式、路面的材料色彩等景观、路面的材料色彩等景观元素,包括路面(供车行的交通路面)、道路边界(路缘石)、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绿带等要素;

道路边界:可以是水体(如河川、海岸线等)、山体、建筑、广场、公园、植物或以上若干要素的组合体;

道路的景观区域:在一条道路上,可以形成特征不同的若干景观边界性区域。如近景区域、由全国首家专业针对考研快题设计与表现机构--@华元手绘整理提供

中景区域、远景区域。

道路节点:主要指道路的交叉路口、交通路线上的变化点、空间特征的视觉焦点(如广场、公园、雕塑等)。

3.1.2道路景观构成要素

与景观三元论相对应,城市道路景观同样也可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软质景观——自然的景物,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

硬质景观——人造景物,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道路铺装、墙体、栏杆、广告牌等景观构筑物;

人与文化,通常指在道路上活动着的人及其构成景观,包括行人的活动、节庆活动的开展、车辆的流动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活动,此外还包括道路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等。

3.2 研究其中人的活动

坐在车上运行的人;

路上步行和骑车的运动着的人;

坐在道路两边的静止的人。

3.3 道路景观视觉中的速度与空间尺度

关键问题:速度

车行的速度;

人行的速度;

通行的速度;

观赏的速度。

不同车速下辨认路边景物的最小距离

速度与空间尺度的关系

速度的不同引出了尺度的变化,这就要求道路景观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沿路植栽、树木的间距都会有所不同。对其综合的速度予以分解分析,分清主次。对应不同的速度,要有不同的景观尺度、不同的景观材料以及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法。

全面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当:

一方面,需要全面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各种速度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

另一方面,更需要根据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将道路分成若干个视觉等级,选择主导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作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3.4道路景观效果分析

安全性;

生态性;

可识别性;

可观赏性;

舒适性;

便利性。

教材:

刘滨谊著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辅助教材:

篇7:城市规划原理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 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

1.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年间为发展的鼎盛时期。特点: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2.街巷制

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封闭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坊墙逐渐被商店所代替,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3.胡同

元朝以后,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二)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1.大街---里弄

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尽端路。

里弄的出现实际是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街巷、三合院空间压缩形成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2.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邻里单位理论的基本原则: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扩大街坊

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与邻里单位相比在空间布局上更自由灵活。

优点:形成完整的街景和内向的院落; 缺点:住宅拐角多,东西向多,不利于通风采光

4.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1933年在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设计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

5.居住小区

指以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穿越的完整地段,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小区基本特征:

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城市道路、绿地、水面、沟渠、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等)划分,用地的界限明确,地块完整,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2.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3.小区内设置小学、托幼、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道路自成系统,避免将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交通引入到居住小区内。5.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

6.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设有更加完善的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实际基本具备了小型城市的功能。

7.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综合居住区

(1)扩大小区:在城市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

(2)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综合体。(3)综合居住区: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优点:生活与工作方便,减少交通,节约时间,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多样。如:

生产综合居住区——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

办公综合居住区——居住与行政办公结合商业综合居住区——居住与商业服务结合等 8.社区理论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四个条件: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

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

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 价值取向不同

9.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

基本理念: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1993年召开了新城市主义协会(CNU)的第一次会议。1996年CNU第四次大会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主要原则有:

社区的紧凑;

清晰的中心和边界的邻里结构;

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居住人群的混合; 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 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城市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3)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开发和组织方式:

(1)TOD体系(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以区域城市理论(宏观)为基础,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结构,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使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

(2)TND体系(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住区开发)

提倡学习美国传统的城镇形态和结构,主张相对密集的开发,混合的功能和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创造街道、广场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有意义的空间并加强步行可达性。

TND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狭窄的网络行街道是TND开发模式的基础。设计原则:

1.具有容纳商业、文化或行政活动的邻里中心; 2.到达工作或购物地点的距离在5分钟行程内;

3.小尺度的街区划分,街道以网格状布置从而提供多种选择的交通路线,减轻交通压力; 4.以巷道辅助街道使其尺度减小,人行道带来开放性和步行性;

5.建筑物容纳多种功能,他们的高度和退界受到限制使街道得以保持统一性; 6.在显著位置安排市政建筑或社区公共建筑; 7.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安排多种住宅形态,使不同收入的人能彼此产生联系; 8.与大型公共交通有直接联系; 9.推动社区氛围和公众的责任感。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四、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集约化 人口增长,资源紧张——节地、节能、节材 社区化 识别性与归属感、文化与活力

生态化 合理绿化;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的利用 颐养化 人口老龄化——增设老人公寓及设施 智能化 科技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四新”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2.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左右。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

人口:3—5万人

用地:50—100h㎡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功能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基本要求 1.使用要求

2.卫生要求 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3.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4.经济要求

5.美观要求 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2.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3.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4.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6.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七、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主要因素: 住宅——主体 道路——骨架 公建——核心

绿化——空间、生态、视觉 基本要求:

1.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管理 2.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 3.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4.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 一)道路系统 1.布置要求(1)使用要求

·交通运输:上班、上学、购物、清运垃圾、消防救护等 ·利于整体规划布局:用地的划分、建筑及设施的布置 ·利于工程设施布置(2)安全与防护要求

·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功能明确、线路便捷,妥善处理不同功能道路的交点、减少交通穿越等 ·与抗震防灾结合:设置疏散通道、消防通道(3)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 ·合理的道路线路、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平行或斜交于等高线、平行河流 ·利用现有线路 2.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1)道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2)人流、车流的组织 ·人车混流 ·人车分流 常用方式: 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人车各设独立系统 人车立交

(3)道路分级布置(4)静态交通布置

停车设施、回车场、交通岛、地下停车设施 3.有关技术要求(1)出入口

·居住区、小区主要车行道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150m ·人行出入口间距≯80m ·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60m时,设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建筑物长度>80m时,在底层加设人行道

·居住区、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夹角≮75°(2)尽端式道路

长度≯120m,应设面积≮12×12m的回车场(3)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近郊居住区设专用公交线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1)方便使用:居民行为、服务半径(2)利于形成社区活动中心(3)自身建设要求

(4)利于经营管理(增加创收)(5)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老龄化 2.公建系统的规划布局

(1)社区活动中心 :集中形成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2)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安静、安全地段,室外活动场地(3)医疗卫生设施:安全、卫生、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独立地段(4)基层商业服务设施:日常必需品,分散设置(5)市政公用设施

变电所、煤气调压站——位于负荷中心 锅炉房——下风位,设有运输通道 垃圾收集站注意遮蔽

(三)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非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道路绿地 生态、防护绿地(1)集中、分散相结合

(2)绿化余活动场地、建筑空间相结合(3)植物品种选择

考虑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应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透光、遮阳、无毒、防火等。4.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2)整体中突出中心(3)连续中沟通交往(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满足日照、通风、防灾要求;防止污染;提高绿化率;增强自循环能力

一、住宅类型选择

(一)住宅类型

(三)住宅类型的选择

1.住宅标准

面积标准、质量标准

2.套型和套型比

参照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 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

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

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3.确定住宅建筑的层数和比例

综合考虑用地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居民生活水平等

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6.城市整体建筑面貌要求

二、住宅合理间距

1.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住宅不同方位对日照间距的影响

3.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不小于6m 高层与其他:不小于13m *侧面有窗应适当加大间距。

三、住宅的规划布置(一)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行列式

优点:通风、日照好

缺点:单调、呆板 2.周边式

优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

缺点:部分住宅朝向差 3.混合布置

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结合,常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半开敞的院落。4.自由布置 结合地形,灵活布置

如:散立、曲线形、曲尺形、点群式等(二)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1.成组成团

由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成规模:1000~3000人 住宅组团的的分隔方式: 1.用绿化分隔 2.用公共建筑分隔 3.用道路分隔 4.用河流分隔 5.利用地形高差分隔 2.成街成坊

主要道路沿线和带型地段

旧居住地段改建

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

成组成团、成街成坊往往组合使用

3.整体式

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

(二)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住宅与公建、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

空间构图手法:

对比

节奏和韵律

比例和尺度

建筑本身、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1:3 色彩 整体考虑,重点处理

使用建筑材料固有色泽,减少维护

绿化 联系 分割 衬托 补充

道路 直线、曲线

建筑小品 围墙、花架、座椅、挡土墙、台阶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争取日照,防止西晒

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1.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 2.住宅错落布置,提高日照水平

3.将建筑方位偏东(或西)布置,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但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比南向要小

4.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二)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三)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

利用绿化

利用地形

利用人工障壁等

(四)注意节约用地

从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筑单体方面: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 12m左右 2.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用山墙一侧布置低层公建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②空间的借用

利用北侧道路、河流、绿地等空间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五、宅旁绿地组织 一)近宅空间

(二)庭院空间

1.场地布设

动与静

向阳与背阳

显露与隐蔽

2.植物

空间组织手法:围合、覆盖、凹凸、架空、机理变化、孤植观赏

3.建筑小品

园路铺装(宅旁小路、绿地园路)、水、置石、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

建筑部件:单元入口、室外楼梯、平台、连过街楼、雨篷等

工程小品:天桥、室外台阶、挡土墙、护坡、围墙等

公用设施:垃圾箱、灯柱、路障、绿标等

活动设施:游戏器具等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 按性质分: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一般由国家统一制定

影响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原有公建可利用程度、公建本身规模效益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1.千人指标(主):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 : 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3.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4.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5.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排在安静、交通方便地段等。

6.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7.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同时考虑方便就近地区、农村的使用和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8.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方式

 三级布置: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  两级布置:

小区级和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需,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可分可不分。

(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般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

主要指文化商业服务中心 1.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1)沿街线状布置

交通量不大:两侧布置

交通量大:一侧布置

过于繁忙的交通干线不宜布置文化商业中心

交通量大的交叉口不宜布置人流量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应设置广场等缓冲人流

(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

沿街:改变街道面貌、住宅底层商店节约用地

成片:形成完整区域,利于使用和经营管理

3.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不宜布置噪声、气味、烟尘大的项目(饭店、浴室)

(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商业服务设施 集中布置,形成小区生活服务中心,设置在小区中心地段或主要出入口。

(2)儿童教育设施——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 服务半径:小学≤500m,中学≤1000m 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

3.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 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 建筑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  位置:位于组团之间、组团内或小区中心

一、用地平衡表 作用

现状分析,作为规划依据

检验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审批依据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

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2.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限时,通常在住宅长边一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两侧按3~6米计算。

3.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4.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5.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6.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居住户数 2.居住人口

3.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1.用地的定额指标

2.住宅建筑净密度与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某号建筑气候地区内,居住小区用地为10h㎡,其住宅用地占50%,拟建住宅层数为6层,试问允许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查表得多层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30%)10×50%×30%×6=9万㎡

天津万科水晶城

一、项目概况

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天津玻璃厂厂址 总占地面积50.72公顷 可用地面积38.41公顷

二、设计理念 对比 保留 叠加

三、规划布局 1.总平面规划 行列式 多层为主 南向为主 2.空间轴线分析 3.道路规划 4.公建分析 5.绿化及景观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因素(一)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 3.道路纵坡i(%)、最大纵坡坡长L(m)机动车道 0.2≤i≤8.0 L≤200 非机动车道 0.2≤i≤3.0 L≤50 步行道 0.2≤i≤8.0 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利于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2.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

3.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篇8: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现状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课程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能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基本原理和方法, 为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方面的实操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1]。

现今我们城市学院该课程主要在建筑学, 城乡规划等专业开设。其中城乡规划专业的理论课程在大二开设, 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本专业课程之一, 学时为56课时。建筑学专业课程于大三开设, 学时为36课时。教材均选用同济大学李德华教授的《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我校该专业的教学一直在不断的改进探索, 将课程与实际紧密联系, 课程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是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课程的发展。

2.1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建筑学、城乡规划主要培养的是从事规划设计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于设计类《快题设计》课程兴趣浓厚。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教材内容广泛且深度大, 学生热情不高, 认为只要会设计就足够, 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晰, 不理解好的设计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2.2 教学深度有待提高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涉及面广泛, 内容丰富。该课程从城市化、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分析、城市规划的类型及编制到各类专项规划的要点介绍和城市开发管理等, 五大篇章内容系统的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方法[2]。课程有极大的信息量, 而学时只有56个 (建筑学36学时) , 教学时间严重短缺, 导致课程内容必须删减, 在有限的时间, 只能泛泛而谈, 教学深度难以提高。

2.3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

是以讲授为主的《城市规划原理》, 还是以“填鸭式”灌输知识点。虽然现在教学媒体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多媒体快速的翻页速度, 学生容易遗忘知识点, 对重难点把握不深刻, 导致学生课堂听课效果不明显, 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良性的互动, 学生思考时间不足, 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3 课程改革创新新思路

3.1 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课程的改革极为关键。第一,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该课程在专业学习中重要的基础地位。第二, 给予学生课堂上口头和书面表达机会, 由单方面的接受知识变成双方的互动教学。另外要多动手, 通过在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 学会分析案例, 完成小方案。第三, 督促学生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 扩大知识面[3]。

3.2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提升教学质量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好的完成该课程的讲解, 内容的调整显得十分重要。第一, 我们必须要注重课程知识的系统性, 理清课程的结构体系, 归纳总结相关要点,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条重要的课程主线, 对课程的内容认识更加具体明朗, 基本原理方法理解更加透彻。第二, 课程内容要精炼, 突出重点, 重视课程核心的分析探索, 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 发挥该课程的纽带作用。第三, 课程内容不能只依靠课本, 还需及时更新, 与时代接轨[4]。对于城市规划的新动向, 发展的新水平要及时补充, 使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思考, 视野更开阔, 对规划设计的新问题应对更加自如。

3.3 多种教学手段综合配合使用, 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理论课相比较设计课而言枯燥乏味, 为了赶教学进度, 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授课模式。学生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基本不会主动思考相关问题, 也缺少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 这样更加重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因此, 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 加以创新改革。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 还要给予学生主动学的时间, 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知识。比如我们要在课堂上增设讨论环节, 在讲到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时候, 让学生思考该理论的优缺点, 以及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花园城市的区别。另外, 我们还要搜集典型案例, 将课程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 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课程教授的同时, 应用视频图片等, 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提高效率, 摆脱传统单一的讲解形式。当然, 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要把握好使用的比例, 重点难点的强调还需要一定的板书配合。

4 结语

如今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 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社会对于建筑规划等专业要求更加严格。我们的专业教学也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 对于《城市规划原理》教学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逐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使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实践中, 能以城市规划原理知识为基础,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解决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5]。

参考文献

[1]吕君.《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以贵州财经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2) :17-19.

[2]吴志强,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罗红安.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 2010 (5) :43-44.

[4]宋海静.城市规划原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 2012 (19) :8-9.

上一篇:肖申克的救赎 视听语言影评下一篇:成功婚礼的四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