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探讨论文

2024-05-25

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探讨论文(通用10篇)

篇1: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需求的多元化,到现在为止我国数字城市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城市规划测绘能够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所需要的数据,这个在加速数字城市化建设的期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测绘包含了大地、房产、工程和基础地形测绘等多种情况,其具体方法包含数字化测绘技术、网络技术和3S技术测绘工作。数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城市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有便于国土资源管理。我们需要大力开发先进的测绘技术,增强对高科技人才引进的力度,早日完成数字城市测绘的任务,建设城市基础数据库。

【关键词】城市规划测绘;数字城市建设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把目光都放在了数字城市的建设之上,一些城市已经完成了城市数字平台的建设,并认为这个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然而一般性的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及时更新的投资比较大,而且使用周期也很长。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投资一般比较巨大,所以一般由政府部门介入,在其城市所属的地域之内应用3S技术、摄影测量和卫星影像等测绘出城市的地形形貌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形成相关的数据。然而,在很早之前部分城市就建立过相关的数据模型,但应后期的种种因素导致数据库不能进行有效的维护而失去作用。

2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的介绍

城市规划测绘目前被作为数字城市建设当中比较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同时伴有一定的预期行和福利性。其主要任务在于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之后以辐射的形式扩散到四周,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城市网,同时也满足了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创新的原则。数字城市的最初的定义形成的灵感来自于将城市的职能部门的功能和信息进行不同的分割,同时将城市的发展和数字建设进行了相互的结合,目的在于能够符合城市治理规划以及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而且这也是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催生的事物,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对城市建设的一种创新驱动。但对于数字城市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的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对城市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具体就是依靠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搭建以及GIS系统的使用,来对城市中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已达到信息化城市的目标。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对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和信息家电等项目信息化,也可以搭建信息化政府和社区,以便为国家和社区的人民带来大的收益。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数字城市的建设比喻为一项工程,然后依靠GPS、RS以及GIS等技术,同时能够很好的结合数字城市的相关理论,再在空间信息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来建设一个信息系统比较完善的基础建设,最终做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经济、环境等做贡献。

3关于城市规划测绘以及数字城市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对于城市规划测绘来说,其属于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有利于指导数字城市框架的建立过程,对于这一进程的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般来说,城市规划测绘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而数字城市的建设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地理数据信息,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中涉及到的空间信息及时的应用和扩散,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也加快了搜集城市地理信息的效率,开拓了更为便捷的实施途径。另外一点,结合当前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二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尤其是测绘过程中,随着勘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已经明显的革新,这样能够充分地融合与数字城市的建设进程,进而形成了一种合力作用,共同积极的促进城市的建设。此外,如何进一步完善空间信息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要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的发挥资源的互助优势,进而加快实现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

4数字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规划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首先,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测绘同数字城市建设之间缺乏一些关键性的共享机制。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城市规划测绘存在明显的发展差异,导致了一些关键性的共享以及共建机制并不能体现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之中,所以说要合理的统筹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将两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合并,制定统一的规划原则以及标准,形成一种上下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达到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目的,科学的合并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其次,从城市建设规划的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没有认清楚自身的部门的职能,不重视基础测绘,现在很多的管理部门对于自身的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战略都缺少有效的执行监督与控制。甚至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时,经常忽视了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计划目标,即便意识到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时往往都忽视了其长远的计划。这也是当前城市规划测绘必须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另外,在测绘人才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在人才自身素质还存在综合队伍结构都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所以要大力吸引和培养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人才,更有效地发挥其规划能力,从而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来做好吸引和培养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人才。最后,在城市规划测绘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测绘范围亟需扩大。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也在持续进步,涉及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水平必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另外在进行政府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时,要及时调查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调研,增加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的项目对变化的环境的应变力。

5结语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来看,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尽管具备不同的概念,但是城市规划测绘离不开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城市规划测绘。城市规划测绘是基础工作,而数字城市建设是发展的方向,只有合理的统筹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这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不断地提高社会建设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数字城市的建设属于是比较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市基础测绘信息库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持,同时借助城市规划测绘来进一步的更新完善基础信息库,这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海媛.浅论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14).

[2]罗伍平,邓锋.浅谈GIS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07).

[3]李丽,申华伟,朱卫东.数字城市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06).

[4]沙从术,潘柄玉,魏利敏.谈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06).

[5]王丹,汪祖进,李海明.城市空间数据生产的技术框架探讨[J].测绘科学,2010(04).

[6]秦峰.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0).

篇2: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探讨论文

城市规划测绘目前被作为数字城市建设当中比较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同时伴有一定的预期行和福利性。其主要任务在于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之后以辐射的形式扩散到四周,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城市网,同时也满足了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创新的原则。数字城市的最初的定义形成的灵感来自于将城市的职能部门的功能和信息进行不同的分割,同时将城市的发展和数字建设进行了相互的结合,目的在于能够符合城市治理规划以及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而且这也是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催生的事物,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对城市建设的一种创新驱动。但对于数字城市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的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对城市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具体就是依靠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搭建以及GIS系统的使用,来对城市中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已达到信息化城市的目标。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对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和信息家电等项目信息化,也可以搭建信息化政府和社区,以便为国家和社区的人民带来大的收益。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数字城市的建设比喻为一项工程,然后依靠GPS、RS以及GIS等技术,同时能够很好的结合数字城市的相关理论,再在空间信息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来建设一个信息系统比较完善的基础建设,最终做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经济、环境等做贡献。

篇3:对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探讨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国家建设也在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城市则是实现数字国家的前提, 对于数字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并使用先进的3S技术, 建设一些高质量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科学的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各项建设并能够为城市居民、政府、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广义的数字城市是指利用建设的宽带、多媒体等信息模式作为基础城市建设的平台, 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起电子政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方面, 建立先进的社区文化。实现数字化城市不仅可以大力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也可以增强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 有利于城市建设体系的形成, 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建设各部门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使城市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 进一步促进国家建设。

通过调查统计得知, 全球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信息都和空间有关系, 也就是说空间信息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核心, 一旦失去了空间信息, 数字化城市也就如空中楼阁一样, 而空间的准确定位和空间信息的准确掌握都需要使用基础测绘。最近这几年, 人们对于基础测绘的认识越来越深, 测绘工具及测量方法都在不断的更新, 使获得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 使测绘效率不断提高, 增强了使用数据的精度。

2 3S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GPS定位系统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此种定位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 其取得的应用效果是十分限制的。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这种定位系统与导航通讯信息的结合更是科技发展史上的一种突破, 是定位系统发展的里程碑。随着空间定位系统的发展, 实现了从大陆、近海扩大到整个海洋空间及外部空间, 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静态到动态的转化从单位定点扩展到多点甚至是全局定位, 也使定位测量的精度越来越准确, 这就使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能够被应用。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RS定位系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这种定位系统具有高分辨率、多传感器等的特点。近几年, 国外对于这种定位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遥感技术的使用, 实现了遥感信息单一化向多样、多时化的转变, 同时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科学化整合, 使定位技术更加的倾向于实地监测, 特别是在对环境的监测上面更加依赖于计算机监测技术的应用, 对于各种数据能够科学化的分析, 进一步推动了监测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 正从二维向多维动态以及网络方向发展。在技术方面, 一个发展方向是基于Client/Server结构, 即用户可在其终端上调用服务器上的数据和程序;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互联网络发展Internet GIS或Web-GIS, 可以实现远程寻找所需要的各种地理空间数据, 包括图形和图像, 而且可以进行各种地理空间分析, 这种发展通过现代通信技术使GIS进一步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2]。

总之, 基础测绘工作正在形成以“3S” (GIS、GPS、RS) 为核心技术、以“4D”DLG数字线划地图、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RG数字栅格地图) 为技术产品以及与数字通信等公用工程设计技术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

3 基础测绘对数字城市建设的作用

建设数字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城市GIS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平台, 它是其它各种专题信息系统的基础前提和有效载体。建立城市GIS基础平台离不开多尺度、多分辨率、各种不同比例尺的数字线划矢量图 (DLG)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 这些图像和资料的获取又都离不开基础测绘工作。

数字线划矢量图 (DLG) 是数字城市基本图件的最主要形式, 是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 也是进行规划、设计、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城市建设与管理所使用的基本地形图比例尺主要有1:500、1:1000、1:2000、1:5000和1:10000等5种,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测绘各种相应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提供的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影像匹配技术以及多种高效、实用的测图模式, 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小范围和局部的地图测绘与更新可以采用数字化测图技术, 以保持城市图形资料的现势性、实时性。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是建立数字城市的基础信息之一, 是赖以构建城市三维景观和进行各种工程设计的基础信息。目前我国仅有约1/8的城市建立了一定范围的DEM, 使用的格网尺寸为5m~25m, 格网点高程精度为0.25m~1.2m。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具有自动大规模生产DEM、自动生成等高线等功能, 可提高生成等高线的效率。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 是根据数字高程模型对中心投影的航空摄影像片进行纠正处理、消除了投影差的垂直投影的影像地图。由于它包含地表的各种原始信息, 而且通过纠正处理, 比例尺和相关位置是准确的, 可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灾害防治以及军事等多种领域。据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城市数字正射影像图相对于线划图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均少得多, 覆盖范围也很有限。所用片种包括黑白、彩红外和真彩色三种, 主要用途是城市规划、土地调查、资源管理和更新地形图。目前, 数字正射影像图在世界范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特别是随着1m分辨率卫星影像投入使用, 以及影像识别和单像特征提取技术的进展, 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进行正射影像纠正和镶嵌、影像修补、任意影像的无缝镶嵌, 此外将数字正射影像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叠加, 可生成城市的三维景观图。

4 结语

综上所述, “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同时也为测绘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是这对我国当前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改变、管理和体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测绘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正视自身情况, 了解自身的优缺点, 实现科学定位, 使其更好的融入到信息发展的浪潮中, 使自身的发展更好的适应我国的基础测绘体系, 维护好测绘队伍建设, 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 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工工艺、研究新方法、创新传统产品的加工设备和技术, 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质量, 积极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对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实现实时性的突破。城市的测绘工作应该从发展的全局出发, 不应该只从建设的局部考虑, 更应该注意城市建设公共领域的应用, 实现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间信息。只有实现基础测绘和城市建设之间的一体化, 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测绘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的脚步也在日益加快, 数字化城市建设构想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测绘工作在数字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同时也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为我国测绘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我国测绘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基础测绘,数字城市,GIS

参考文献

[1]孙福海, 禄丰年.3S测绘技术与数字地球[M].黑龙江: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2.[1]孙福海, 禄丰年.3S测绘技术与数字地球[M].黑龙江: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2.

篇4: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测绘;数据库

0.引言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设数字城市,而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前提和有效载体,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功能比较完善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库是城市信息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但基础数据库的维护和数据更新的费用高、周期长。建设城市基础数据库,通常是由政府部门一次性巨资投入,在全市行政范围区内采用3S技术、摄影测量和卫星影像等采集城市基础地形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入库。然而,很多早年已经建立基础数据库的城市,因后期数据库维护、更新耗资巨大,造成数据库无法实时动态更新。

1.城市规划测绘

1.1城市规划测绘的定义

城市规划测绘是大地测量、房产测量、工程测量和基础地形测绘相结合的规划类专业测绘,通过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网络技术和3S技术来协助城市规划审批管理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含:规划用地界桩定位、规划设计专用地形图、建筑定位放样、验线(曹)、竣工测量验收等。一般而言,城市规划主城区内各项建设需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一书两证”制度,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用地红线、详细方案审查到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测绘都辅助于规划审批管理。

1.2城市规划测绘的管理

近年来,建设数字城市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地政府部门相继投巨资对城市基础地形数据进行勘测和建库,并整合各级职能部门的专题数据库建立城市基础信息平台。由于城市的发展非常快,又没有建立科学的更新测量制度,随着城市基础信息平台的运行,基础数据库不能实时更新,数据现势性较差,无法真实反映地形特征现状,极大地影响了数字城市的建设。本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测绘的管理,为基础数据库的实时更新提供快捷可靠的高现势性数据源。

1.2.1完善城市规划测绘的更新测量制度

建立并执行完善的基础地形数据库更新制度,通过规划行政审批进行监督管理,每栋新建筑物在施工前要求进行规划建筑放线,建设完工后要求进行规划建筑竣工,即可很好地解决基础数据的采集入库和更新测量问题,同时也保证数字城市基础地形数据库的长久运用与动态更新。结合规划行政审批工作,城市规划测绘可以通过三种手段采集数据,对地形数据库进行更新。

(1)现状测量成果更新。基础地形测量和现状测量可以获取城市要素现状特征,完成规划测绘后,将现状测量成果实时更新数据库,保证了基础数据库数据的高现势性。

(2)建筑放线更新。城市的变化监测中建筑物尤为重要,通过建筑放线验线,获取城市发展变化的最新地形数据,对基础数据库的更新非常重要。

(3)竣工测量验收更新。道路竣工测量、建筑物竣工测量、管线竣工测量、房产测绘等规划竣工测量业务可以为城市的动态监测提供第一手的变更数据,为城市基础数据库的实时更新提供最快捷可靠的数据库。

1.2.2加强城市规划测绘制度执行

加强规划行政审批的科学管理,强化城市规划测绘管理办法的执行,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基础数据的更新测量问题和数据采集入库,且相关测量费用一般由建设单位支付,只需完善规划测绘制度的有序执行,政府可以免费解决城市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难题,实现城市基础地形数据库的信息共享。

1.2.3加强城市规划测绘的自身建设

城市规划测绘部门要不断的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测绘的保障和行业测绘资质管理体系,从规范技术标准、提高人员素质、引进高等人才和高新技术设备等方面不断加强,为建设数字城市创造条件,以适应现代数字化城市的发展要求。

2.基础数据库更新

2.1数据库结构

城市基础数据库是城市各类应用系统的空间定位参考基准,对各种专题数据起着支撑和控制作用,是数字城市建设和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基础数据库应该建设成一个多种表现形式、多数据源、多种比例尺结构、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种数据组织形式的综合数据库。其内容包括数字线划地形数据库(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库和数字栅格数据库(DRG)等。以下简介DLG数据库的设计流程和相关结构模式。

2.1.1数据模型设计

基础数据库按照GeoDatabase数据模型来组织空间数据。GeoDatabase数据模型把空间数据按照其本身的空间逻辑关系来认识、组织、管理和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空间数据的使用,最大可能地发挥了空间数据的作用。

2.1.2概念模型设计

基础数据库的概念模型是基于基础库定义的数据模型,利用归类、综合、抽象等建模方法对基础空间数据形成的综合型描述体系。根据基础数据库建库和数据生产的特点,基础数据库概念模型中的核心实体主要有:测量控制点要素、居民地和垣栅要素、工矿建筑物及其它设施要素、交通及附属设施要素、管线及附属设施要素、水系及附属设施要素、境界要素、地貌和土质要素以及植被要素等九类数据实体。

2.1.3逻辑模型设计

基础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是对其概念模型的逻辑细化。基础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根据ArcSDE提供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参考数据集DataSet、数据类FeatureClass和属性表Table的数据组织特点,把概念模型中的实体和关系映射为ArcSDE实体对象:库中空间数据映射为一个矢量数据集;各类空间数据根据特点分别映射为一个要素类(Feature Class)存放在矢量数据集中;非空间数据映射为一个属性表存放在数据库中。

2.1.4地物编码

在数据入库时,将属性信息与基础数据库中的空间地物实体进行关联,在基础数据库中对其进行编码,以便用户更新数据时能够无缝关联和地图符号化。

2.2数据库的更新机制

由于城市各个部门的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且不稳定和行政职能的分制,很难建立有效的空间数据的更新机制。通过城市规划测绘和规划行政审批成果的收集,制定一套完整的数据更新机制,根据基础数据库的入库准则和数据完整性要求,定期将规划测绘成果转化为基础数据库的更新数据源,保证基础数据库的高现势性。

2.3数据库的扩展应用

基础数据库是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和核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如果说基础数据库是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平台的骨架,各种专题数据库则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灵魂。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从城市建设部门(特别是城市规划部门)的行政审批流程中收集和整理现状建筑、土地利用、房地产、地下综合管线和工程地质等空间信息,作为基础数据库的补充和扩展。

3.小结

结合城市规划部门的行政审批工作,充分利用城市规划测绘的成果,可以动态更新城市基础数据库。通过建筑放线、竣工测量验收、建筑验线等规划审批成果,实现基础数据库的良性动态更新。运用城市规划测绘审批成果动态更新基础数据库,不但实现基础数据库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推广到公安系统、消防紧急事件处理、电信局设施、燃气管道、供水、供电等管理应用,提供基础的空间信息支持。 [科]

【参考文献】

[1]黄金锋,黄海涛,李时锦.城市规划管理统一信息交换平台系统.地理信息世界.VOL.02,NO.1,2004.

篇5: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在新形势下的升级功能,结合新一代测绘技术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技术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测绘技术;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

1引言

自北京市东城区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向全国推广以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已经有的时间。在这期间,城市管理部门运用这一集中3S(GIS、RS、GPS)技术的平台,构建了新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加快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随着公众对城市管理水平和环境秩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基于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将面对诸多的挑战,主要包括:①部件数据普查还不能实现全覆盖,特别是立面部件很难用平面投影的方式在地图上展现;②部件数据更新周期较长;③事件和部件问题还不能实现实景影像与历史数据的精细化对比;④城市管理问题动态监管的实时性还不能完全实现;⑤管理信息可视化方面不足。目前,卫星导航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遥感等新一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能够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引擎。

2主要技术

移动测量技术是在测量车辆上装载卫星导航系统、摄影测量系统(CCD)相机、360°全景相机、惯性导航系统(INS)、激光扫描仪等传感器和设备。“在车辆高速行进中,通过高精度的卫星定位技术,配合惯性导航设备,获取精确位置及姿态数据,将这些位置及姿态数据,与移动测量车辆同步采集的实景影像数据和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形成具有地理参考的可量测实景影像”[1]。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得到任意部件的精确位置和实景影像,将能够解决立面部件无法普查和监督处置困难的问题,如路灯杆、行道树、交通设施、建筑细节等。此外,这一技术还能够实现数据在短时期内的动态更新,大大提高了监督和处置的效率。另外,“由于影像带有绝对方位元素,因此可以实现影像中任意地物的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绝对测量的.精度可达0.5米,相对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2]。此外,实景影像融合技术和车载GPS技术,也能够为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功能提供更新的技术支持。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通过移动测量技术,已经得到了实景影像数据库。城市管理巡查员在日常巡查中,通过手持的“城管通”对问题进行拍照,并上传至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平台通过对带有位置、姿态信息的实景影像进行融合,得到更新的、实时的实景影像。传统的车载GPS技术仅能够观察和记录车辆的行驶路线,通过“ArcGIS自带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基础、改进的遗传算法为核心,开发出城管车巡逻最优路径选择功能”[3]。这一技术可以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安排各类城市管理监督执法和作业车辆的行驶路线,避免交叉和空白。

3功能应用

3.1立面部件普查

在传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所有部件均以平面投影的方式在地图上展现,而大量的立面管理部件则无法在二维地图上表示出来[2]。通过新的移动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将立面管理部件全部进行普查,比如建筑立面上的广告牌、建筑首层原始结构、私搭乱盖、立交桥、树木等。升级后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以前很难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当有未经审批擅自设立的广告牌,或未按审批规定的尺寸和内容的广告牌出现时,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管理人员就能通过巡查员上报的实时照片,运用实景影像融合技术与历史影像进行对比和测量,在广告设立完成前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处置;②当有商家在居民楼首层为经营方便而私自扩大窗户尺寸、将窗户扩大成门、甚至在承重墙上开门时,这一技术同样能起到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的作用;③其他部件的普查,如建筑顶部的坡屋顶、老虎窗及各种装饰构件,还有行道树、城市家具等。

3.2实时动态事件监管

城市管理中的动态管理和实时上报是快速处置,甚至是靠前防治的基础。当城市中出现生活垃圾堆存、餐厨垃圾外溢、工程渣土洒漏、违章建筑、植物病虫害等事件时,巡查车辆具有比巡查员行动更快、发现和核查问题范围更大的优势。通过移动测量、视频传输、实景融合等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捕捉和记录目标点,为大数据提供基础,还能克服巡查员不能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多个地点,造成的随机性和滞后性问题,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督管理。

3.3监管车辆智能化调度

目前,城市管理监管和作业车辆包括环卫、园林、市政、交通、执法、电力(路灯)等,数量众多。如果这些车辆在城市中漫无目的地行驶,不仅可能把时间和燃油浪费在未发生问题的区域和线路上,而且可能无法及时出现在发生问题的点位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和盲区。通过车载GPS系统由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发布行驶最优路径,同时配合巡查员,对所有车辆进行智能化调度,就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4结语

卫星导航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遥感等新一代测绘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转化,能够为现有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功能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的应用,必将为我国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洪深,吴江寿,吴强华.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1(1):56-62.

[2]李德仁.不停歇的思索―――李德仁院士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478-483.

[3]王茂领.基于3S技术的新型数字城管的应用研究[D].鞍山:辽宁科技大学,.

[4]侯宇红.基于全景真三维斜射影像的数字城管应用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1):106-110.

[5]朱庆.三维GIS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6(2):151-157.

[6]温宗勇,杨伯钢.北京市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J].测绘科学,2014,39(2):48-51.

篇6: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探讨论文

张建仁

摘要:文章介绍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概况,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中测绘的作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测绘如何更好服务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测绘服务

一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概况

党的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100公里半径内,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截止2008年底,圈内土地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3%;总人口2969.9万人,占全省48.6%;实现地区总产值6972.1亿元,占全省6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0.4亿元,占全省63.4%。武汉城市圈具有区位、交通、市场、科教、能源、产业等方面优势,资源禀赋在内陆大城市中得天独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聚散功能较强。建设武汉城市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可以舞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湖北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迫切需要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尤其需要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也是培育中部增长极的迫切需要。现在洪湖市、京山县、广水市作为观察员先后加入武汉城市圈,三县市将比照城市圈成员单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进一步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张建仁,湖北省测绘局党组书记、局长。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要求,武汉城市圈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向为核心,以改革开发为动力,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全面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城乡统筹、财政金融、科技创新、社会发展、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把武汉城市圈建成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湖北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也是湖北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 测绘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效益

测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具,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测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测绘技术是研究和解决资源、环境、人口、灾害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准确把握自然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实现对空间布局的精打细算和整体优化。以地理信息为基础集成各种经济社会信息,是开展人口变化情况统

计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和监测、矿产资源开发、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等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达到最好的效益。

现代测绘为快速获取环境信息、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环境污染监测和环境管理,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等提供了技术手段,为准确掌握生态环境的状况与变化趋势、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相关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能力,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水利环境治理监测领域里,区域环境治理工作中进行的测绘工作,为区域环境改善做出了贡献;采用遥感技术对水库上游干流段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对优化工程设计、防止河水下渗起到重要作用;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退耕还林还草检测系统,可及时掌握地表变化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多时相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河流湖泊变化、水土流失状况、草原和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提供依据。通过航天航空遥感数据和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成果,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建立利用科技手段实行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管、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长效机制,为国土资源执法监测提供服务。

三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测绘保障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测绘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湖北省测绘局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2009年3月12日两会期间,国家测绘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达成合作协议,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在协议书上签字。国家测绘局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基础测绘工作的支持,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新农村测绘保障服务,鼓励支持武汉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及时优质的测绘保障。

湖北省测绘局编制出版了《武汉城市圈地图集》,该图集紧密围绕建设“两型社会”主题,采用地图为主,图表、文字和照片为辅的表现形式,系统地反映武汉城市圈自然、经济、社会状况的空间分布和地区特征以及区域经济的规模水平,形象地展现《武汉城市圈“两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及五个专项规划的内容,直观地表达了武汉城市圈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以及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土地利用、社会发展及保障等方面试点工作,全面地展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宏伟蓝图,为武汉城市圈建设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地理信息资料。

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在武汉城市圈1∶100万、1∶25万、1∶5万、1∶1万及更大比例尺的系列数字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以及各类遥感影象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供各行业各部门及社会公众在线使用,加强了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能更好地满足政府、企业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服务的迫切需要。

2009年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文,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1∶1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项目》立项,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目前已启动实施。项目建设内容为更新武汉城市圈48600平方公里范围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武汉城市圈范围近五年未航空摄影区域进行航空摄影,完成武汉城市圈范围1∶1万数字线划地形图和1∶1万数字高程模型四千余幅。同时实施的项目还有武汉市城市圈城乡一体化(鄂州市)重点镇1∶1000地形图测绘,为鄂州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服务。积极为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构建武汉城市圈“1+8”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提供了测绘保障服务。

服务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测绘面临的问题不少。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相对短缺,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尚未实现必要覆盖,有基础测绘资料的地方数据亦比较陈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更新缓慢,测绘基准设施相对落后,测绘公共产品不够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满足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及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测绘任重道远。

四 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建设测绘服务体系

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服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着力在“构建数字湖北、丰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监管,创建和谐测绘、推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加大基础测绘的投入,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增强政府测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基础测绘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测绘局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不断加大基础测绘的投入,组织实施各级1∶1万基础测绘,完善基础测绘的更新机制,缩短更新周期,提高地理信息的现实性,做到两年内圈内1:1万数字线划图全覆盖,城区和所属县城二分之一的乡镇完成1:2000地形图的测制,圈内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完成一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的测制,以满足城乡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建立完善相应的运行管理维护机制。尽快将基于国产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装备到省级基础测绘单位,并推广到有条件的城市测绘单位,大幅度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快速获取能力和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可以促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统筹开发与共享利用,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应急保障处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对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2月,“数字湖北”工程建设被列入省委常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整改项目之一,明确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副省长郭生炼、段轮一具体负责,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测绘局具体抓落实。省政府要求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完成13个市州、3个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此推动“数字湖北”工程发展。现在正申请国家测绘局将“数字湖北”列入全国“数字省区”的试点。目前,我省潜江、鄂州和黄冈三市被国家测绘局列入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市,随州、襄樊、黄石、荆门和十堰五市纳入全国“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城市,是全国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数目最多、推广范围最广的省份。数字武汉有良好基础,在规划、土地、市政、交通等30多个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数字鄂州即将验收,数字黄冈建设正在进行中,武汉城市圈内六个省辖市、三个直管市在三年内都要纳入国家数字城市建设范围,使数字城市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起到示范作用,为数字湖北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快武汉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成圈内跨地区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成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从提供地图(数据)到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的根本性改变,破解测绘成果分级管理和目前网络难以互联互通给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带来的难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消除各部门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造成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湖北分节点、武汉城市圈市县节点和信息基地建设,并形成业务运行机制和更新机制,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通过平台的建设,转变服务方式,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武汉城市圈面对经济发展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迫切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测绘是高科技密集行业,绿色环保无污染,因此是可所选择的突破口之一,通过发挥武汉在地理信息产业的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增强测绘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贡献率。2008年12月,科技部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2009年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30亿。预计至2013年,基地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要紧密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抓住国务院批复东湖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机遇,以地理信息产业联盟为基础,以武汉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为依托,探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地理信息高科技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备相当实力的龙头企业和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测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早日出台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采购、资源共享、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和推广一批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高的产品,推动产品的服务升级,延伸地理信息产业链,使地理信息产业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发多样化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提供全方位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城市圈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居民的和谐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已为信息社会海量信息的集成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地理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信息社会中内容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汽车、通讯、运输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且还渗透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服务等新经济领域,同时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车载导航、网络地图、手机地图等正在改变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汽车上装上GPS定位和导航系统,车主可以适时获得交通信息并选择最佳路径,既减少能源消耗,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实现低碳生活。

篇7:城市测绘工程的发展与机遇论文

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城市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地利用测绘工程, 使得测绘工程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测绘工程有效应用, 要求相关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 使得城市规划更加贴近城市现代化, 更好的实现城市的信息化, 智能化, 自动化, 人性化, 让城市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为政府服务, 为整个信息时代服务。从而保证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5.2 拓展共享空间, 满足人民需求

要能够更好服务满足人民的需求, 需要拓展数据范围, 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更多的方面去提取数据, 从而提高城市的管理质量, 并且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减少他们的工作失误。另外, 还可以建立其他的平台, 使得人民和政府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让政府能够更加清楚的明白人民的需求。同时政府也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6 结语

测绘工程城市规划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绘工程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城市规划离不开测绘工程的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小广.现代测绘技术在城市建筑竣工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 , (7) :73.

篇8: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探讨论文

1、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应用技术

空间定位技术 (GPS) 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定位方法, 已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RS) 主要应用在它的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和多时相特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 I S) 正从二维向多维动态以及网络方向发展。基础测绘正是以“3S” (GIS、GPS、RS) 为核心技术,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能源、城建、农林、矿产、土地、水力、等部门的规划建设。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变化, 基础测绘的应用也将扩展大很多的领域。数字城市是主要对地理信息系统、遥测、遥感、网络、多媒体技术及模拟仿真等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城市规划者和运营管理者通过对时间、对象等多维虚拟城市自然环境中, 对城市进行有效的决策、管理和规划。

基础测绘在城市建设主要应用于: (1) 城市地形测绘:它主要用于城市国民经济各专业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通用性测绘工作。 (2) 城市地籍测绘:它的表现成果主要是宗地界址点的坐标和地籍图, 在国家对土地行使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各种权利的重要手段, 是国家对土地进行加强管理的一种技术支持。 (3) 城市房产测绘:它主要是对房屋用地信息的采集和表述有关信息。为了城市规划建设中提供了很多准确的土地图纸资料, 能够对城市房产和土地的现状变化有准确的依据, 它还包括了界址测量, 境界测盘等, 是城市房产管理所必需的。

随着“3S”为代表的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中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相应的技术体系已经逐渐建立, 并向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 即对城市规划的建设起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促进了社会各产业的发展。

2、GPS技术在城市建设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是通过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终端设备组成。通过GPS接收机捕获的、按照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信号、静信号交换、放大与处理后在经过计算机与软件的计算最终得到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具有功能多、用途广、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观测时间段、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操作简便等特点。根据所需测量工程情况做好采集计划、安排形成、准备路线图作为底图, 并对采集设备进行准备。同时根据有关规范与工程资料拟定作业计划, 并对作业方案进行分析与论证, 最终确定最为适合的测量技术。如:常规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准动态测量、实时动态测量等。由于现代GPS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其具体采集过程只需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进行即可。最终通过GPS采集数据与系统软件的运算得出最终数据, 并编制测量报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 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 测量食业必须强化数据的统一管理、加强数据备份, 以此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还要严格现场采集设备的操作, 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 提高测量质量。

3、GIS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的应用

GIS技术是集地理数据采集、储存、管理、分析、维可视化显示、成果输出为一体的测绘技术。其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等方面。GIS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具, 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是整个地球或部分区域的资源、环境在计算机中的缩影。GIS在工程测量的应用正是利用了GIS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和图形显示输出能力将存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根据测量需求经过专业化软件处理后进行成图。GIS技术的应用提高T程测量成图效率, 利用现代计算机基础简化了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与绘图工作简单化。减少了传统测量工作中野外测量的工作量, 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其所具有的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发布等特点使得GIS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4、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的应用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被测区域的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 通过对被测区域进行几个或多个像控点的影像拍摄并经过计算机影像提取技术的相关软件的运算处理得到测量工作所需信息测量。其对于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的测量工作具有较高的优势。数字成像测量技术降低了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工程的工作难度、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只需通过全站仪进行很少控制点的勘测后即可通过专业测量数码相机进行数字影像录入, 最终通过数字近景测量软件对所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 解算出相片参数后生成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 并最终成图, 完成测量工作。目前该项技术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 大测量企业的认可, 极大的降低了测量人员的测量难度, 有效提高了地形复杂工程所需测量数据的精准度, 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5、结语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们要以基础测绘加入国民经济与社会进步为契机, 积极发展数字城市建设, 加大技术开发, 使得全方面实现数字测绘, 注重培养测绘人员的专业技能, 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和成果先共享出来, 让城市各部门在共享这些成果的同时实现共享,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打破目前数字城市发展的僵局, 达到共享共建、不断发展的新局面, 更好地为城市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规划服务。

摘要: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发展中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源, 数字城市是高效的、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的联系, 概括介绍了基础测绘应该如何把握数字城市提供的发展契机, 以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推进城市可持续有效发展。

关键词:基础测绘,城市框架,数字城市,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林旭如.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应用[J].嫩江县国土资源局, 2010 (30) .

篇9: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博弈论

关键词:基础测绘 数字城市 空间数据 基础框架

0 引言

数字地球概念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这里我们想就现代测绘学的发展从学科的观点稍为具体地探讨一下它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和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基础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其公益服务性在于它是直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其基础性在于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农林、水利、土地、矿产、城建等部门的规划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取代了原来的模拟地形图,基础测绘的应用又有了更加广泛的领域。基础测绘成果所反映的基础地理信息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基础地理信息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基础测绘所需经费应当由政府投入。基础地理信息是构建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基础框架。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即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多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

1 基础测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基础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服务的工作,它的基础性、先行性决定了它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走在前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测绘工作者为各项工程建设提供了无数准确可靠的测绘成果和资料,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大量及时有效的测绘保障,为各级领导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了经济先行官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测绘业也完成了自身的飞跃,从单纯提供纸质地图的传统测绘业一跃而成为以“3S”技术(GIS、GPS、RS)和“4D”(DLG、DOM、DEM、DRG,数字线划地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图)产品为代表的现代地理信息产业。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人类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中80%信息与地理信息有关,谁拥有更多的信息,支配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取胜。作为一个能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和网格化技术手段、专门从事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获取、加工、存贮、更新和提供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产业,现代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一个主体,并正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的共同点

城市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工作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都是在实施和完成一种基础信息的采集,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管理提供相应的基础信息保障,是国家测绘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②都需要谋求信息采集的面覆盖(或区域性面覆盖)。③施测的技术基础都完全一样,甚至依靠的技术力量主体都相同。④这两方面工作目前都面临着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状,都有加快工作进程的迫切要求,并且有相互依存的特点和共同发展的优势。⑤都要依靠国家、地方财政的支持。

3 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的主要差异

当然,在考虑这两方面工作的统筹安排时,不能不看到这两项工作在管理上的主要差异。例如,数字城市的信息在管理要求上体现了城市对信息的主权管理性质。这项工作的实施往往带有严格的强制性和政策的严肃性。而基础测绘所形成的城市基础信息虽然也要逐步走上“统一”和“法定”的道路,但其“法定”的含义可能主要基于:

3.1 基础测绘信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因而能成为广泛的空间相关信息的共同定位系统。是建立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缺乏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数字城市充其量仅仅是一个电子商务系统。

3.2 数字城市所需信息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对基础测绘的一种“延伸”和“扩散”。由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普遍适用性和使用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必然导致这种信息在管理上的灵活性。

4 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基础

数字城市就是把城市搬进计算机,再现城市,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服务。数字地球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一个广泛概念,发展和形成数字地球必须首先发展城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没有城市信息高速公路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也就不可能有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4.1 空间数据框架集 包括空间定位控制数据、地形框架数据、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地籍测绘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以及交通、水系、行政境界等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基本自然人文信息,作为权威的数据是SDI建设的核心。

4.2 空间数据协调、管理与分发体系和机构,即权威的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协调领导机构,从事空间数据获取和加工的骨干生产组织,专门从事空间数据维护更新和数据分发的单位,作为权威的管理是SDI建设的核心。

4.3 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包括有关信息共享机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地理信息技术标准,作为政府和各类专业系统权威的应用是SDI建设的关键。

4.4 空间数据交换网站,是指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相连接的一个广域的网络工作站,是SDI建设的中枢。

5 加快基础测绘步伐,构建数字空间数据基础框架

加强城市基础测绘工作,为数字城市提供可靠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要作好以下工作:

5.1 加大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提高测绘保障能力,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基础地理信息使用单位和承担基础测绘生产任务单位共同投入的投入机制,切实落实基础测绘项目经费,并实行专项管理。

5.2 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机制,要充分利用市政测量、竣工测量、地籍测量以及遥感信息等各种手段,确保城市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适时更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测量标志的维护和有偿使用制度。

5.3 加强基础测绘部门的自身建设,切实做好基础测绘的组织实施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深加工,开拓基础测绘应用和服务的新领域,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基础测绘单位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成基础测绘的保障和管理体系,从技术标准、人员素质、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吸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篇10: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正在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遥控,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维描述,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多源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为各类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社会经济信息的集成、共享提供权威、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当前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关注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所以数字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xx市作为全国信息化示范城市、贵州省的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必须在贵州的“数字城管”建设中走前列,发挥带头作用!

2xx市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数字城市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数字城市以其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和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高速宽带的信息传输系统,高效率智能化的处理系统,为科学地规划设计现代化,智能化城市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技术手段。数字城市的实施,可提供城市规划,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程度,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效率。

2.2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管理和服务。

首先,就政府而言,数字城市将有助于城市政府日常办公效率的提高。其次,数字城市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对于企业,数字城市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开拓市场。诸如企业选址,区域市场战略等都可以利用数字城市进行辅助政策。

2.3数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城市气候变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人文素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城市,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数字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将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综合决策,技术集成的需求。

2.4数字城市与城市交通管理。

数字城市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实现运输工具在道路上的运动功能智能化,从而使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各效能设施和能源。xx市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各个用户(驾驶员,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

2.5 数字城市与政府决策。

数字城市是高度网络化的信息世界,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有线,无线通讯设施,用电脑上网得到所需信息,并实现智能化分析。数字城市为xx市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虚拟环境,市民与政府官员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特定的装置实现面对面的交谈。xx市建设数字城市面临的问题

3.1 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规范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目前,xx市数字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还很不健全,与数字城市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首先,xx市数字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没有标准体系表和参考模型;其次,标准本身缺乏统一的标准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第三,参与制定标准的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亟待更新。此外,国家对xx市标准研究投入的严重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水平的提高。相关标准的内容涵盖面还不够广,许多重要的,急需的标准还处于着手研制和待完成中。

3.2信息资源的开发,分布和管理问题

xx市各部门的主要数据库大多建立在专业微观调查的基础上,其分类编码,指标体系和采集加工的大量数据,主要为本部门业务运行服务,极少考虑城市的宏观管理,规划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此外,元数据缺乏也在程度上阻碍了数字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由于元数据的缺乏,以及数据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使不同部门的数据难以彼此流通和验证。

3.3 信息法律和规范的问题

信息资源是数字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基础。在生命周期中,与信息相关的法律和规范的制定是保障数字城市健康运行的前提。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还处于摸索和研究阶段,与信息资源采集,运输,处理,共享和利用等环节相关的法律和规范还比较贫乏,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保证良性循环的科学的法律法规。xx市也是如此。

3.4人才缺乏的问题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庞大工程,需要一批掌握系统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理论的信息高级人才。但是,能过胜任数字城市需要的人才的缺乏以及人才使用中的体制问题已成为限制xx市数字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5安全体系建设问题

数字城市的安全体系是数字城市健康运行的保障,它涉及数字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信息资源在信息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的安全,资源共享以及数字城市各个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目前,xx市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各种技术基本上是互相独立的,数字城市的安全体系建设还处在一个逐步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xx市建设数字城市的思路和构想

4.1 xx市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数字城市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涉及面广,整合和协调的难度很大。因此,xx市必须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打破行业分割管理的局面,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和成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在此基础上确立总体框架,明确工程建设各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分清轻重缓急,加强协调,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4.1.2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数字城市的建设中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因此,xx市政府要制定总体规划,创造政策环境,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投资政策,使用政策,安全管理制度,产权所有和信息共享政策等;组织协调数字城市建设的运行,认真研究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产业链模式,通过政策,法律和经济调控的手段,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4.1.3 统一标准,信息共享

统一标准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信息技术及产业的保证,标准化主要是指网络建设标准化和信息交换标准化。xx市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使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1.4坚持实用性和安全性原则

实用性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xx市在数字城市建设中要坚持面向应用,面向需求,以应用和需求来带动信息化建设,还要考虑到尽可能高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可操作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规范信息的使用,共享,交流等行为,使之完全处于有效的安全监控之下,防止黑客等入侵,积极研发各种安全产品。

4.1.5广筹资金,加大投入,以人为本

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技术产业,是高投入和高风险的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xx市政府要对该工程做财政立项,加大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的支持,还要调动全市各方面的财力和积极性,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并通过对外合作,引入国际,国内合作建设资金,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2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

4.2.1 功能规划

建立一定的功能内容,达到一定的功能目标,建设成功的数字城市系统。

4.2.2 数据规划

数据是数字城市建设的生命线,是系统的血液,是信息化的永恒主体。xx市要摸清现有的数据资源,了解数据技术发展方向,结合用户近,中,远期功能目标实际情况,编制适宜的技术方案,满足系统建设的数据要求。

4.2.3 标准规划

标准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尺度,没有标准,在信息获取时将不可避免地获取“垃圾数据”,或者产生“数据空洞”,从而造成未来的大量投资和浪费。因此,xx市制定标准规划要摸清现有国际,行标和内部标准的关系和内容,确定他们的使用范围,满足应用规划目标的要求,规范数据,系统,用户信息化的关系,制定数字城市标准体系。

4.2.4平台/系统软件规划和硬件规划

平台/系统软件是数字城市赖以发挥作用的公共软件平台。数字城市建设涉及的软件硬件系统众多,要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开发应用,保证实效。

此外,xx市在数字城市管理和建设还要做好网络规划,安全规划,资金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规划和维护规划。结语

我们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作用将有更明确的认识,数字城市的发展也将更加科学化、理性化。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向深度推进,向广度拓展,前景十分光明。

上一篇:为自已唱支歌作文800字下一篇:千里文明走廊”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