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2024-05-03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精选6篇)

篇1: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型企业,由集团旗下多家专业公司和部门于2005年1月联合组建而成。成立5年多来,公司产值连创新高,在集团内跻身前三名,并被上海市连续授予13届和14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公司以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为核心主业,建筑咨询、建筑声学、房测加固和智能等专业设计为特色,并积极探索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同时,肩负做强、做精和创新“现代设计”核心品牌的重任,是现代集团授权管理“现代设计”资质的日常机构。

公司拥有现代设计集团的坚实后盾,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设计咨询精英等组成的一流高端技术人才,拥有60余名国家一级注册设计师。各专业技术人员占85%, 高级工程师占22%。

公司创作成果遍及全国25个省市,世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其中60余项工程设计、科研项目和标准设计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设计和科研进步奖。公司在安徽、山东、内蒙古、云南等地共设有分院(公司)或办事处,至今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和交流。

公司坚持以“创一流作品,营造和谐环境”为宗旨,坚持建筑原创和最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先进的建筑技术,以敏锐的市场敏感度和真诚的服务态度,不懈追求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和设计高品位,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社会奉献优秀的设计作品。

篇2: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沪现设集文明委〔2008〕第01号

关于表彰集团2007文明建设 及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决定

集团各单位、各职能部门:

2007年,是集团顺利实现第二个三年规划、各方面工作持续平稳推进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集团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经各单位自查和推荐,集团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考核、评选,集团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讨论审核,现决定对在2007集团文明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部门、窗口及班组予以表彰。

表彰名单如下:

一、集团公司文明单位(5个)

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集团公司文明部门(4个)

经营管理部

技术发展部

财务部

工会办公室

三、集团公司示范窗口(12个)

都市院:虹口足球场改建项目设计组

规划院:莱芜市钢城区中心商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组 华东院: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设计组

华东院:世博(A地块)VIP生活楼项目设计组

华东院:世博轴及地下工程综合体项目设计组

上海院:沈阳奥体中心游泳馆及网球中心和体育馆工程项目设计组 上海院: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项目设计组

上海院:招商银行上海大厦项目设计组

现代咨询:洋山深水港候工楼市北工业园区审价工程项目组 现代华盖:上海国浩长风城一期项目设计组

现代环境:世博园区样板组团项目设计组

建设工程:李宁品牌上海南京路旗舰店装饰工程项目组

四、集团公司文明班组(6个)

技术中心: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学科中心

信息中心:运维部

申元投资:项目经理五部

申元岩土: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设计研究中心

现代房产:工程部

物业公司:现代大厦北楼管理处

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5个)

集团办公室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申元投资咨询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二ОО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2007表彰先进集体决定

篇3: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记者:作为华东地区建筑界的领军人物, 对华东地区, 尤其是上海地区的建筑设计产业情况您怎么看?

曹会长:华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建筑业发展速度非常快, 集中了大量技术先进, 设计新颖的建筑作品。上海较之北京更加开放, 早在80年代末, 国外建筑师已进入上海。作为华东建筑设计院设计所主任, 我有机会和很多进入上海的海外设计师接触。可以说, 我见证了上海这座文化名城如何接受并包容了各种国内外的设计新思维。外滩建筑群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 讲述着上海的往事。自1984年, 上海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27层的“联谊大厦”建成以来, 有上千座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它们形态各异, 出自不同大师之手, 却都不约而同地诠释着上海建筑的精神:古典和现代的完美融合。1994年建成的420米高的金茂大厦和明年即将完工的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都是建筑设计中先进建筑技术的代表作品。

在过去20年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的实施, 住宅已成为人们消费和投资中最大的商品之一。面对短时期内快速增长的住宅建筑需求, 建筑师在住宅生产全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上海的建筑师具有创新精神, 对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都有着先进的思维。上海地区以华东院、现代集团、同济大学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师就是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设计者、创建者。

记者:在上海这个全国幕墙数量最多、高层建筑最密集的城市, 您认为未来建筑幕墙将如何发展?

曹会长:住宅和建筑生产工业化一定是方向。所谓住宅产业化, 即以住宅产品为最终端产品, 做到住宅开发规模化、配套化;设计多样化、标准化;施工机械化、装配化;住宅部品通用化, 系列化;以及住宅管理专业化、规范化。

类比国外的发展经验, 我国住宅产业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首次下降, 降幅为0.6%。随着建筑人工的紧缺和成本的刚性上升, 产业化的优势将逐步体现。建筑工业化生产与现场装配, 能减少原材料的损耗, 减少建筑垃圾。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实现工业化生产, 节约材料可以到20%左右, 节水可以达到60%以上。

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 门窗幕墙是一个可以快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领域, 因此, 门窗幕墙企业的领导者和经理人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应对产业化带来的市场变化。

建筑节能的关键部位是门窗

记者:您如何看待门窗幕墙在建筑节能上的作用?

曹会长:门窗通常是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节能的薄弱环节, 是影响冬夏季室内热环境、造成采暖和空调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门窗节能效果普遍较差, 除了东北、华北地区以外, 门窗K值要求普遍在2.8以上, 实际节能效果甚至连3.0都无法达到, 而欧洲已经普遍降到了1.1以下甚至更低。门窗不仅有与其他围护结构所共有的温差传热问题, 还有门窗缝隙渗漏传热问题。尽管门窗仅占建筑围护结构的25%到30%的面积, 但在多数建筑中, 通过门窗损失的热能占到建筑维护结构能耗的一半以上。所以, 门窗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部位。

另外, 玻璃是构成门窗、玻璃幕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玻璃的节能性能尤其重要。过去的普通单玻时代已经基本结束, 新建建筑使用中空玻璃是最起码的要求, 有的更会使用low-e等节能玻璃。

记者:您认为地处夏热冬冷气候带的上海, 建筑节能的重点是什么?

曹会长:上海地区的建筑节能应放在门窗改造方面。为此, 我专门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建筑外围护系统是建筑最重要的屏障, 建筑的保温、遮阳、隔热、气密等功能均基于建筑外围护系统的质量和耐久性。由于气候夏热冬冷且全年湿度很高, 上海地区以间歇性局部用能习惯为主。一方面, 建筑外围护系统需要综合解决夏季遮阳和冬季采集日照的相互矛盾的功能, 另一方面, 除湿和通风的功能在上海建筑设计中也非常重要。为了这种用能习惯, 建筑外围护系统的“外墙”和“窗”的导热保温性能必须一致。而门窗恰恰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系统中最为薄弱的一环。门窗在整个建筑项目投资中, 比重非常小, 却能起到关键的保温隔热的效果。如能切实提高门窗的质量和综合性能, 并将遮阳、保温、自然通风、隔热、气密等功能整合在门窗单元中, 将大大提升上海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 而且这种“优化改造门窗”的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

好的建筑意味着精细化设计和工艺化施工

记者:作为一位资深的建筑师, 您认为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好建筑?

曹会长:改变以往, 不能总是以地段来论。无论是几千元一平米还是几万元一平米, 建筑产品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以前, 所谓”好建筑”是十年, 甚至二十年不落后, 能令人耳目一新, 产生视觉冲击力等等。我认为, 建筑还是它本身的功能和作用最重要, 最终要回归到这个本源。现在市场越来越成熟, 政府和开发商也越来越成熟;精细化设计, 工艺化施工的建筑就是好的建筑。在日本, 建筑制造就像机械生产一样精细。而我们一直把建筑归到土建类, 差几厘米不是什么问题, 其实建筑的细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建筑精细化、工艺化一定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现在政府提出工业化, 即住宅和建筑生产制造工业化。这是一个“绿色”行为, 更多的是建筑材料实行工厂预制, 装配, 做到越来越精细。好的门窗一定会给建筑本身和它的用户带来好处。我们不仅仅要考虑门窗的性能, 如:气密性、水密性、隔声性能, 更要重视门窗与建筑连接的部位构造及建筑美观的要求, 这些都要求建筑师去整体考虑。我最近做的课题就是门窗的保温节能项目, 特别注重门窗的整体构造和建筑的关系。门窗的精益化制作和施工还会延伸出来一些重要的细部, 如:窗台就需要和窗户一体设计, 以及门窗和其他建筑材料的关系等等。可惜, 目前的建筑师能如此系统考虑的还少之又少。

记者:您如何看待很多门窗幕墙界人士反映的国内建筑师不了解门窗幕墙设计的问题?

篇4: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20世纪初上海现代商业模式的形成带动了城市经济生活的变化,伴随大型零售百货公司等商业实体的崛起,消费中的设计作为一种应对市场化及规模化经营需要、调整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文化关系的新生力量悄然登场,并在反复调整与重塑中逐渐生成与商业运筹谋划融为一体的设计意识与早期设计方式。上海永安公司百期《永安月刊》的刊行、运营,只是这个大潮中的一道涓涓细流,但作为微观史的一页同样折射出现代设计在中国发生与发展的片断过程。

关键词:

上海百货 商业设计 永安月刊

中国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21-04

1939年,上海南京路商圈的“旗舰”店永安百货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第一,永安公司第一代创始人郭乐移居美国三藩市,此后上海永安公司完全由第二代掌门人郭琳爽当家。第二,《永安月刊》创刊,发行人郭琳爽,主编郑留。从这一年3月开始,一直延续到1949年5月停刊,《永安月刊》作为一个百货公司发行的文艺刊物每月一日出版,整整十年从未间断,主编也从未更换。这两桩事件的主角都是郭琳爽(1896-1974),而且都对日后的永安公司经营产生持续的、深刻的影响。

郭琳爽,20世纪初上海商界著名的新生代标志人物之一,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经营世家。但与父辈不同的是,他从小便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直到大学毕业。他在广东岭南大学主修农业,修习不少经营管理课程,大学毕业后被派到欧美各国观摩商情,回国后则在香港永安公司实习,1929年开始,出任上海永安公司的副司理。[1]由郭琳爽主导的这本《永安月刊》在长达十年不间断的发行中,经历了日伪沦陷期和国共内战期,从一本期刊的角度,留存了丰富的商业史料及文艺史料。到今天为止,对《永安月刊》的考察也基本上停留在文学史或经济史的角度,但如果将它视为设计史考察的现象,则可以发现,其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早期设计发生的信息。

一 近代上海商业转型与设计的发生

20世纪初期的上海南京路是摩登上海十里洋场的缩影,也是上海近现代商业诞生的摇篮。1917年中国大型零售百货公司首先在这里出现,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与现代的管理手段,推动了生产与消费的转型。在这条绵延几公里的街上,伴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中国现代设计悄然萌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战各国忙于战事,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民族轻工业、金融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短暂的“黄金时期”。1917年先施百货公司创立,1918年永安百货公司创立,1926年新新百货公司创立,1936年大新百货公司创立,形成上海南京路“四大百货”的格局,成为塑造上海近代消费文化的重要力量。当时的上海是国际资本竞相较劲的战场,商业零售资本同样如此。国际供货商品与本土产品纷纷在各大百货公司设台打擂,在各百货公司销售的商品中,有直接从巴黎、伦敦或纽约进口的,也有依据“洋货”样式在中国国内设厂生产的。对于公众和批发商来说,大型百货零售公司的掌门人就是创造商业神话的角色。他们把南京路变成了“购物的麦加”、消费的商都[2]。围绕南京路的繁华商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新招牌、新消费、新字号、新花样、新媒体和新舞台,其中既蕴育了迥然不同于传统日常生活的新消费经济模式,也催生了与消费经济密不可分的商业设计。

在传统的商号经营与现代消费模式中左右逢源的中国早期百货商店,对于建立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看来,最早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站稳脚跟的百货零售业,清一色的都是本土产业,这一格局应当说与其独特的本土优势不无关联。因为这些百货商店不仅率先提供了来自全球(主要是西方成熟的工业国家及其附属领土)的丰富货品,而且还为这些货品的本土消费提供了概念传播和文化诠释的可能性,甚至进一步提供了在地化生产与销售的经验渠道。案例资料表明,本土商家的经营优势往往就在于,在拓展新的商品售賣空间时,商家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商品的理由,而这方面他们显然具有天然的文化亲近条件,当百货商店需要为商品提供概念的翻译和文化的诠释时,他们借助于对商品的内涵诠释与价值解析,构建一整套消费领域的行为规则:什么指向“科学”、什么代表“健康”、什么标志着“高贵”,什么意味着“时尚”……这些经过精心选择、对于刚刚从乡村走进都市的东方消费者而言显得神秘而新奇的价值标签,伴随着苦口婆心的广告宣传,被逐渐内化为一种超越传统的消费观念,不仅长久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消费认同,还由此而影响到商品设计中形式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构成。

上海永安百货公司是中国百货商业的先驱,于1918年9月5日在南京路上开业,创办初期,即推出“经营环球百货,推销中华土产”的经营主旨,主要经销高档商品,为中外上层人士提供商品服务。由于经营有方和管理完善,开业不久永安百货就成为南京路上最耀眼的百货“旗舰店”,销售总额高居首位,各色货品新颖时髦,俨然成为上海时髦与奢华风尚的引领者和创造者。永安公司的经营特色之一,即不仅作为商品供销的组织者,还作为协调商品供需关系的力量,主动介入商品的运筹谋划与设计生产。当时永安百货的进货环节,面对的是来自全球的海量货品,这种筛选商品的工作,通常由训练有素的高级管理人员担当,进货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销售的业绩。正是这个筛选商品的过程,使永安公司的决策者们无形之中扮演起调整商品文化关系的角色——依据市场的逻辑和商人的敏锐,为中国市场筛选全球货品的任务,同时为“洋货”找到在中国落地的概念与空间;进而积极组织相关环节的设计生产,对洋货进行调整改进,使之更加适应中国社会的生活需求。在商品组织技巧更为纯熟的阶段,则针对洋货缺乏和性价比不合的领域,积极组织国货的在地设计与生产。正是这种敏锐的市场驾驭能力与经营创新能力,使得永安公司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常踞不败之地。

《永安月刊》曾经刊登过一则不起眼的“体重磅秤”广告,原因是永安公司铺面摆设了两台电磅秤,是老板郭乐去德国考察时买回的,每台三百多美金,每秤一次5分钱。但当时的国人尚无强烈的“体重意识”,因此,永安公司抓住中国人忽略体重但注重养生的特点,将电磅秤与健康联系起来,在《永安月刊》上频繁刊登广告进行宣传:

nlc202309041011

“我们还要随时测检自己的体重,来体察健康的程度和进退,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件要事。普通人磅有因陈旧或机器简单,不能得到标准的数量,以至同日两处测验得着不同的量数。只有永安公司的电磅能够胜任愉快,绝无不准之弊,该电磅每次检测均自动奉送记录卡一张,卡上著名年月日及体重量数,以备保留做下次测验时比较,若能每月测验一次至两次,则对于本身的健康了若指掌,确实无讹。本刊特奉赠电磅半价赠券,希望读者都能注意健康,且能永保健康之乐”。[3]广告的最终结果,是电磅秤随着“体重”概念顺理成章地进入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为进口百货找到在中国落地的概念与空间,需要深刻理解不同阶层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关的特点再创造性地将其转换为一个与生活文脉没有抵触的新质点,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有时则必须对洋货无法与中国人生活方式对接的部分,进行功能调整或风格改造。例如:热水袋本是一种医疗用具,公司别出心裁地把它设计为妇女日常取暖用的热水袋,先后去美国定制了两批“Ever”和“Royal”牌,并在商场里用霓虹灯大做广告,从此塑胶热水袋即成为中国众多家庭的日常用品。永安公司还曾向国外进口女士羊毛衫,本来是直身的,为了适合中国妇女的身材和着装习惯,公司专门到英国去设计和定制了不同的式样和多种大小尺寸,使这种羊毛衫迅速在市民消费中流行起来。[4]最初,公司只是根据中国人的需求特点向国外订货,之后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培养签约的国货工r利用手中洋货为样本资源,帮助国货工厂进行技术改进,按市场需求定制加工适合中国市场的商品。商品生产出来后,永安百货会扶助进行营销宣传,根据百货公司对市场的了解,为商品找到最有竞争力的价值点(卖点),在各种媒介上,对消费者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激发消费者购买的热情。

二 《永安月刊》与现代设计观念的建构

《永安月刊》中记录了大量诸如上述的商业经营与产品设计故事。从创建到停刊的这十年间,《永安月刊》共发行了118期,每期约50页,16开本,封面为铜版纸彩印,封底为铜版纸双色印刷,前封里与后封里为铜版纸单色印刷,正文采用道林纸胶印。以1939年创刊号为例,刊物封面是三色印刷的人物摄影。郭琳爽的女儿郭志媛作为创刊号上的封面人物,穿着白衬衫和蓝色背带裤,头上扎粉色缎带蝴蝶结,浅浅笑意中露出小梨涡。这种以名媛美女作为封面的设计,成为之后月刊封面的基本风格。(图1)

月刊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图画,包括绘画、摄影、插图、漫画、电影海报等;第二部分是文字,由潘仰尧、黄寄萍、周瘦鹃、乔存等人组成作者班底,文字内容一半是常见的小说、散文、诗歌,另一半是介绍新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理念,比如《职员的修养>《吃西餐的常识》《家庭生活漫谈》《维他命C》《中西医药问答》等,将现代生活的常识和观念持续在月刊上传播:第三部分是广告,有永安摄影室和跑冰场的广告,也有永安公司的本牌商品和代销产品,更多是如南洋烟草公司和光明热水瓶厂等企业的广告。图画、文字、广告的篇幅比例,约为1:2:1,是趣昧性、知识性较强的读物。(图2)

在刊物的经营方面,创刊初期在境内外共设有五个分销处,分别设在香港永安公司、南洋永安保险有限公司、美洲永安公司办庄、澳大利亚永安有限公司、英京永安公司办庄。经营一段时期之后,五个分销处变更为本埠经销处设在五洲画报社(上海山东路221号)、香港分销处设在香港永安公司(香港德辅道中)、暹罗分销处设在德兴公司(暹罗曼谷石龙卓路1326号)、青岛分销处设在祥记行书报什志部(青岛中山路92号)、西安分销处设在亚光书店(西安南院门街165号)。

创刊时的刊物定价为每期1角,半年5角,全年1元。发行至第5期开始调价为每期2角,半年1元,全年2元。之后,随着经济波动逐渐调价。1939年时,广告的刊发价格为:后封面铜版纸两色精印,全页180元,半页100元;前封里铜版纸单色印全页130元,半页75元;后封里铜版纸单色印全页110,半页60元;普通的插页广告,道林纸单色印刷,全页90元,半页50元,四分之一頁30元。广告所需的铜版锌版及画稿由刊登广告的用户自备;广告亦可委托月刊代办设计,但需另收设计费。这就意味着在《永安月刊》的编辑团队中,有能够承担广告设计任务的人员。具体人职不明,但档案馆的资料显示,编辑人员中应不缺专门人才,如“美术编辑梁燕”,毕业于广东为张美术学校,曾任上海商业美术公司经理,并负责永安公司的橱窗布置,在永安月刊上常见他发表的绘画作品。(图3)

进一步对其编辑团队成员的身份与学历进行考察,发现这些编辑全部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在文艺上有着独特的爱好,很多人是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身兼数职。比如麦友云,不仅在永安月刊任编辑,除文字工作外,常在月刊上发表绘画与摄影作品,同时还负责永安乐社的编剧与组织,能够登台亮相表演剧目。再比如刘鲁文,毕业于美国摄影学院,为月刊提供大量的摄影作品,也负责公司大型活动的摄影拍摄,同时担任永安摄影室的专职人像摄影。这些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编辑群体,在永安公司都属于管理阶层的高级职员。他们借助于一本以“文艺刊物”定位的《永安月刊>,融进大量的商业宣传,这种宣传往往非常高明,除去显而易见的硬性广告外,还常用一种巧妙的手法,在现代生活理念和消费概念建立上下功夫,通过大量科普类、见闻类、新闻报道类的文章,利用杂志的文化阵地,建构与商品匹配的现代生活观念进行宣传。从设计的角度去看待这批当时的社会精英,他们是帮助百货公司创造现代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智囊团,而这些融进生活的消费观念又可能转为商品设计与购买需求的源头。(表1)

作为一本由公司发行的文艺刊物,《永安月刊》在刊物内容上,与百货公司所销售的商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通过刊登广告图片对商品进行直观的宣传,而且还通过大量文章对商品的价值深入分析,将被定义的价值与时尚的生活相联结,进行观念解读与符号创造,把精心选择的商品转化成一种现代生活的指代与象征。这种相辅相成的合作,最终使得《永安月刊》与永安百货之间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永安月刊》努力构建消费现代性的精神符号,为读者提供了现代生活的观念;永安百货则负责提供现代的消费场域和消费品;《永安月刊》的读者群同时也是潜在的消费者,两者相互印证,彼此交织成一种现代生活的商业场景。

nlc202309041011

對于20世纪早期的中国民众,从来就没有一种现成的关于现代生活及其消费方式的“葵花宝典”,他们所认为的现代生活方式,是经过了无数的过滤、筛选、重塑后生成的。而通过《永安月刊》这条线索,我们可以隐隐约约触碰到这个生成的过程,过程中的几股重要的力量——永安百货、《永安月刊》、国货工场、洋行货仓、读者与消费者在此处曾粉墨登场,几股力量相互作用、交织碰撞出现代生活与消费的观念。

“观念的产生”与“商品的生产”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新观念往往对应着一批新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因为新商品往往是来自西方的现代生活的物品,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和传统生活中,有着强烈的原发性。但是这个物品在中国生活场域中真正的落地,往往需要转接与协调的过程,完成两种文化在物质层面的调和。设计的作用在于商品生产前端的概念创新、中端的品质把控、后端的阐释推广。来自全球的商品批量化地涌人中国,携带着异域的、现代的生活观念,寻求其在中国的落地。这一过程必须重构商品的文化内涵,与中国消费观念相糅合,让突兀的商品切入中国社会的生活情景,慢慢转化,慢慢适应,慢慢改变……我们将这些产品粗浅地分—下类,会发现至少有两个领域存在着巨大的设计空间。第一类是生活日用品,此类商品的需求是刚性的。比如:照明用的洋烛、点灯用的洋火洋油、缝纫用的洋针、穿着用的洋布、洗涤用的洋胰、休闲用的洋烟。这些围绕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洋货,通常是机器制品,比传统国产货价格便宜,质量上层,具备明显的优势。设计对这类商品的作用,通常体现在商品后期阐释推广的环节,比如包装与广告宣传,早期的月份牌就是典型例子。第二类是奢侈品,此类商品与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关系密切,商品往往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关,生活风尚往往由这部分商品的消费予以带动,文化观念往往在这部分商品中显露,这部分正是设计重点作用的场域。新商品对应着衣食住行方面全新的生活模式,比如“衣”领域的时装、饰品;“食”领域的罐头、咖啡、饮料、补品;“住”领域的洋房、水汀、电器、通讯设备、现代家具;“行”领域的汽车、火车、飞机。这些奢侈品所建构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有着天壤之别。由形形色色商品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的可能性。丰富的商品裹挟着全新的生活方式,在20世纪早期上海的商业场域,展现出一幅繁华都市的消费景观,现代设计也在此悄然登场。

三 从设计观念到明星产品

“全包黑带润肤香皂”是当时永安百货日化系列的名牌产品,也是永安百货常年回馈客户的赠品,在《永安月刊》上就能看到常年刊登的润肤香皂的赠券。香皂虽小,但做为永安本牌的明星商品,能够如此慷慨的常年赠送,至少要符合两个必备条件:首先,香皂要成本低廉,又要品质良好;其次,制造商要和永安百货有足够坚实的合作基础,既要为永安百货保质保量准时供货,又要保障永安百货长期稳定的利润空间。所以在“金包黑带”润肤香皂成为永安百货名牌商品的背后,是永安百货和裕华化工工业公司之间的一段深厚合作渊源。

通过这段渊源,可以看到一款成功产品的背后,有着不可或缺的资金、技术、设计、营销、广告的配合。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元素完全不具备,甚至几乎为零,更没有一套现成系统可以参考,按说成功的希望很小。但历史证明,当时他们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成功。我们就以“金包黑带润肤香皂”为例,看看当时人们是如何为一款成功的产品创造条件的。

资金问题:资金是裕华化学工业公司发展中重要关口,但与永安公司的合作给了它关键的支持。当时永安公司对已建立产销关系的某些有资金困难的工厂总是尽力给予支持和辅助。当时永安公司本身资金也并不宽裕,但在支付货款上仍尽可能给予这些工厂以方便。“一般说,资金并不困难的大厂,照当时商业管理,货款一个月一结,付款再支付十至二十五天期票;如果厂方急需现金,只要事先同它商量,交货后,它立即支付现款,但需要扣除2%的货款,作为付给它的利息补贴。对于货源为永安公司掌握,商品由它经销的小厂,如果资金困难,除付给现款外,还用不同的方法给予帮助:有付给定洋的,有先付一半货款的,也有订货后分批交货、分批交付货款的。甚至如裕华皂厂在初次接受润肤香皂订货时,因为资金困难,经与永安公司协商,由后者把该厂生产的滞销商品‘福禄寿’香皂全部收购下来,进行支援。直到该厂资金周转宽裕时,才又把这批香皂买了回去”[5]。

技术方面:裕华化学工业公司在和永安公司合作之前,自主生产的“福禄寿”香皂严重的滞销。但是和永安公司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后,在技术上得到永安公司的大力支持。因为永安公司长期独家代理美国棕榄公司生产的棕榄香皂,方便提供名牌洋货供裕华公司仿制,还在生产工艺上给裕华公司很大的帮助。“金包黑带润肤香皂”,就是在永安公司指导下完成的产品,基本上达到美货棕榄香皂的质量水平。这种质量上乘的香皂一经在上海永安百货销售,很快就成了名牌货,不但提升了销量,而且逐渐替代了洋品牌。这个过程也使得永安公司和国货工场建立起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设计方面:对于一款香皂来说,设计重点在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视觉层面的包装与外观,其次是嗅觉层面的香味,最后是触觉层面的手感。毫无疑问,“金包黑带润肤香皂”在这三个层面上都是成功的,特别在视觉上,现代感的几何构图与简约风格,时尚感的黑色与金色的强对比搭配,正是20世纪20、30年代风靡世界的装饰艺术( ArtDeco)的审美趣味(图4)。

营销方面:为了打开独家经销品的销路,永安公司特地将生产润肤香皂的机器从厂家搬到公司,在商场内公开表演制作过程。在表演中,有工作人员向顾客讲解香皂的生产过程、商品原料和商品优点等。现场参观的顾客,还可以凭当日的购物发票得到赠品或半价券。1936年9月,利用永安新厦开幕的机会,公司举办了“新式制皂雏型机器陈列表演”,并要求裕华公司在香皂上印刻“永安公司敬赠”字样,赠送给顾客。这种商品操作表演,既可以借操作表演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理,扩大商品宣传效果,吸引大批顾客到公司来;又因为想要获得赠品香皂需凭公司当天的购物发票,有些顾客为了得到赠品,本来不一定购货的,也顺便买一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售货额,而润肤香皂的牌子也就此响出去了。[6]

nlc202309041011

广告方面:润肤香皂的广告和赠券在《永安月刊》上随处可见,而且手段高明,不是生硬的宣传产品,而是诉求商品所带来的内在价值与生活品味。在1939年5月的创刊号上,润肤香皂有着鲜明的广告诉求点—皮肤维生素。为了将这个诉求点深入展开,在创刊号这本50页左右的杂志上,用了三种方式诉求。首先,医师黄日惠撰写了一篇名为《生命的要素维生素C》的科普类文章,开篇就直接点明文章参照1938年8月Dr-H-N.Holmes的原著《Have you had your Vitamins》观点,确定“维生素C是人类生命的要素”;并通过文章介绍了193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重要贡献也是发现“维生素C是生活的要素”,将这种最新最权威观点抛出,进而详细描述了人类发现维生素C的历史,以及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的疾病,如:坏血病、胃肠病、肺炎、结核、霍乱、雀斑等;文章称维生素C是扶助人体抵抗力的唯一要素。其次,《永安月刊》刊登了具有新闻价值的“润肤香皂雏形制造厂表演”的现场照片,展示一块香皂背后的科学现代化制造过程,通过搅拌机——研磨机——推出机——分切机——打印机流程化的生产,展示了商品机械化生产带来的现代感。最后,在同一页面上,刊发篇名为《漫谈皮肤维他命》的小短文(图5),重点介绍润肤香皂优于其他品牌的特点。“香皂,是家庭的日用产品,也是化妆的必备品……现在且让我介绍一种有‘皮膚维他命’雅号的润肤香皂给读者,用过的人,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深深地感觉到满意。润肤香皂成分,是超出同类的特殊出品,它有美妙的香味和高贵细洁的品质,含有多量的橄榄油,所以具有保护皮肤的功效,在夏天出门或游泳,给太阳无情的烘晒后,皮肤不免发生焦灼状态,若用润肤香皂洗浴,便可解决这个问题,在冬天,凛冽的北风不停地吹着,皮肤受到重大的摧残,时起爆裂,那更非用润肤香皂不可,终年常用,皮肤必可柔润,称之为皮肤的维他命,实非虚誉,润肤香皂系永安公司出品,国内外各洋杂货店均有经售,定价低廉,诸君不妨一试。”四个段落,300多字的小文章,完成了对润肤香皂的定位、特色、用途的说明。借助于永安公司的销售平台和经营网络,一块小小的香皂就变成一种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良品。

通过《永安月刊>留下的线索,我们见证了资金、技术、设计、营销、广告等诸多因素,是如何环环相扣,在20世纪初的上海以现代的方式,成功塑造香皂品牌的过程。在品牌成功的背后有着几股力量——永安公司、永安月刊、消费者与读者,共同建构出现代生活的观念,这种观念作为标准,成为衡量品牌成功与否的指标。设计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成为与现代大商业匹配的策略与手段,越来越多的参与其中,成为重要的角色。不管是被迫还是主动,中国人被裹挟着在进入现代生活,并在其中选择、建构、创造着自己的现代生活。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和力量,参与了这场历史的书写。

(本课题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0JZD0013]”资助)

参考文献

[1]连玲玲著,《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转型:以民国时期的上海永安公司为例》[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9期135。

[2][法]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M]上海社会利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二版212

[3]《永安月刊》,1939年,第6期

[4]《上海承安公司的产生、发展与改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4页。

[5]《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与改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37页。

[6]《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与改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44页。

篇5: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关于 GlobalSign OVSSL 数字证书

GlobalSign 企业型 OVSSL 证书的组织机构审核和反馈3-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所颁发的证书 256 位的加密强度支持主要浏览器,且显示网站拥有者的真实身份,使客户知晓该网站已经通过了安全认证与检验。

关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等 20 余家专业公司和机构。在 2008 年中国工程设计企业 60 强排名中跻身于前五名;2001 年至 2008 年连续八年被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列入“国际工程设计公司 200 强”和“全球工程设计公司 150 强”之一。(以上资料编辑自: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关于 GlobalSign

GlobalSign是一家声誉卓著,备受信赖的CA中心和数字证书提供商。作为公众信任服务行业的领先者,既是在欧洲最早获得WebTrust认可的公共数字证书管理机构之一,也是CAB论坛以及反钓鱼工作组的成员。

GlobalSign自其成立伊始,一直致力于网络安全认证及中文数字证书服务,并在全球拥有众多合作伙伴。分布于中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地的全球办公室,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和专业的支持。

2006年10月,GlobalSign成为日本上市公司GMO Internet Inc旗下一员,2008年5月大陆营运总部环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负责GloblaSign在中国区域的业务发展及策略制定,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厂商之一。

=

篇6:现代化养猪场设计方案1

——年出栏3000头商品猪

摘要 我国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有发展养猪业的丰富资源,包括猪的品种资源、饲料资源和农村养猪的传统,但是在养猪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等问题。近年,随着农村专业户数量逐年增加,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本人结合多年养殖经验及培训知识,现已建设成存栏量1000头、年出栏量3000头育肥猪的现代规模化标准养猪场,根据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就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本养猪场现已正式落成并开始生产,以下就是本养猪场的实际情况。规划设计依据

本养猪场占地面积2200多平米,共建有大型现代化标准猪舍两栋,作为一个年产3000 头肥猪的养猪场,根据一头公猪可适配20头母猪,每头母猪年产2.5胎,每胎产仔10只的特点,本养猪场饲养存栏公猪6头,生产母猪120头,哺乳期仔猪420头,保育猪130头,生产育成猪480头。机械化养猪的规划设计主要依据饲养工艺,目前本养猪场采用以周为节拍的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该设计采用早期断奶(20 ~ 35日龄)隔离饲养:

工艺特点:早期断奶(20 ~ 35 日龄),隔离饲养是养猪新工艺。早期隔离断奶即根据猪群本身需清除的疾病,在20 ~ 35 日龄内进行断奶,然后将仔猪送到距离分娩舍80 m 以外的清净区保育舍隔离饲养,这就是早期断奶(20~ 35 日龄)五段式隔离饲养。新发展的饲养工艺具有增加母猪产仔胎数,切断仔猪被母猪或其他大猪传染疾病的途径,提高仔猪健康水平。规划设计

2.1 场址的选择

对猪场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养猪场在建前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2.1.1 长远规划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如果能成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将该猪场建于城市规划的畜牧生产基地,则可以避免拆迁的尴尬。为了隔离灰尘、气味、噪音,该猪场设在居民区下风向,距离在300 ~ 500 m 以上, 就建在交通主干线旁边,交通位置极其便利,而且选择地点尚有3500多平方米土地尚未利用,拓展空间十分充足。2.1.2 猪舍的方位

本养猪场共有大型标准化猪舍两栋,采取并列而建的方式,根据冬季向阳采暖、夏季迎风凉爽的原则,本养猪场猪舍采取南北延伸方式,以便于最大限度采集阳光和通风换气。

2.1.3 水、电、交通等因素

作为一个存栏量1000头的机械化养猪场,日用水量达16t,洁净而稳定的水源是必须首先考虑的,有鉴于此,本养猪场建有大型深度潜水井,以保证充足洁净水源。猪场的装机容量较大,电压稳定,且配有柴油发电机,防止突然停电情况,2.1.4 卫生防疫

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防疫条件,本养猪场建设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远离居民区和医疗机构、屠宰场等场所,且只设一个进出通道。

2.1.5 粪污处理

1000头猪场的粪污量很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生态不平衡。所以,本养猪场远离饮用水源,同时为污水处理留出空间。粪便处理,结合鱼塘养殖,果蔬种植及其他农作物的生产等进行,变废为宝,同时还将粪便干燥后作为肥料出售。

2.2 功能区域规划设计

本养猪场总体布局主要从立体卫生防疫体系和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按功能划分成若干区域,将猪场分为生产建筑、生产辅助建筑和生产管理建筑。生产建筑包括分娩猪舍、种猪舍、育肥舍等。生产辅助建筑包括饲料车间、水井、仓库、配电室、储藏室、装猪台等。生产管理建筑包括行政办公室、宿舍等。生产管理建筑与生产建筑分开,生产辅助建筑也与生产建筑分开,以利控制疫情的发生;但生产辅助建筑是围绕生产建筑布置,以利生产。在地形上,生产建筑和生产辅助建筑均低于生产管理建筑,处于下风向;装猪台、贮粪池则低于生产建筑,处于更下风向。

本养猪场按不同的生产环节建立专门化猪舍,如繁殖舍、分娩舍、保育舍等。猪舍之间相距不少于20 m。猪舍布局均便于猪群周转,最后一道工序如繁殖场的保育舍、商品猪的肥猪舍则考虑到交通方便,以便利外运产品,所以建设在猪舍最接近出口处。各猪舍之间均有道路或走廊相连,减少水、电、供暖线路的距离,以提高工作效率。

猪场内繁殖群和商品群也都分开,两群间并保持有一定防疫间距,并使繁殖群处于下风向。饲料库、装猪台设在生产区的边界,避免场外车辆进入生产区,利于防疫。场区周围绿化非常好,三面果树,一面庄稼。

2.3 生产区建筑规划设计

2.3.1 猪舍建筑规划设计

进行猪舍的平面设计时,首先要按机械化工艺的流程,计算各生产时期猪的饲养数量、围栏数量,然后再进行平面设计。下面就是本养猪场的平面工艺设计。2.3.1.1 各生产时期猪只的数量

采用SEW 饲养工艺缩短了哺乳时间,每头母猪的年生产胎得到提高,约为2.5 胎/ 年(一

般工艺2.1 胎/ 年).1)母猪数量:年产3000 头肉猪,需生产母猪数量为:3000÷2.5胎/ 年÷10 头/ 胎÷90%÷95%=140 头。取120 头(其中:90% 为乳猪成活率;95% 仔猪成活率)比一般饲养工艺少饲养20头母猪。

2)配养公猪数量:按120 头母猪计算,全场配养公猪6 头。

3)每周产仔胎数:每周产仔胎数:120×2.5胎/ 年÷52周=5.7胎。即每周有5.7头母猪配种成功,5.7 头母猪产仔。

4)每周产仔头数:每周产仔头数:5.7头×10 头/ 胎=57头。

5)每周上市肉猪:每周上市肉猪:57 头×90%×95%=48.7 头, 取48头。6)全年上市肉猪:全年上市肉猪:52×48=2535头。2.3.1.2 围栏数量

1)公猪栏:6栏,每栏面积为5.04 m(2.4 m×2.1 m)。

2)单体母猪栏:总生产母猪栏数-分娩舍母猪栏数=120-(3 周×5.7 头/ 周)=103头,考虑后备母猪等因素,取104栏,每栏面积1.26 m2(2.1 m×0.6 m)。

3)分娩栏:怀孕母猪产前一周进入分娩栏,分娩前3 周、产后1 周对分娩栏清洁消毒,共5 周。分娩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5=2.256×5=28.5 栏, 取29栏,每栏面积4.07 m2(2.2 m×1.85 m)。4)保育栏:新生仔猪进入保育栏,2 窝并成1 窝,保育期为6 周,1 周清洁消毒,共7 周。保育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2×7=2.256÷2×7=19.95栏,取20栏,每栏面积8.1 m2(3 m×2.7 m)。

5)生长育成栏:生长栏和育成栏通常是2 窝一栏,生长期饲养6 周(清洁1 周),育成期饲养11 周。保育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2×6=2.256÷2×6=17 栏,每栏面积16.2 m2(5 m×2.2563 m)。育成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2×11=2.256÷2×11=31.35 栏,取32栏,每栏面积24 m2(5 m×4.8 m)。

2.4 各种猪舍的平面设计

根据猪栏的数量,可进行猪舍的平面设计。猪舍平面设计的主要原则是:①猪舍宽度主要应考虑夏季通风降温,所以猪舍一般按2 列设计,舍宽为4 ~ 6 m ;②猪舍长度主要考试方便排污,各种猪舍长短不要相差太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一般猪舍长度为40 ~ 80 m。

依据上述原则,本养猪场各类猪舍为:后备种公猪舍1 间栋15 m×7.5 m),种公猪舍1 栋(15 m×7.5 m),后备种母猪舍1 栋(25 m×7.5 m),空怀舍1 栋(10 m×7.5 m),妊娠母猪舍2栋(25 m×7.5 m),分娩舍2栋(25 m×10.5 m),哺乳育成舍2 栋(25 m×7.5 m),生长舍1栋(25 m×11 m),育肥舍2 栋(15 m×11 m)。

本养猪场猪舍的平面设计主要到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部猪舍最好按工艺流程2 列排列,便于管理和防疫;二是猪舍应坐北朝南,充足的阳光可起到杀菌消毒和冬季采光取暖的作用,若受地形限制,朝向可在南偏西5°至南偏东15°之间变化;三是从通风和防疫的角度出发,猪舍之间间隔应该为猪舍高度的2 ~ 2.5 倍,一般不少于9 m。

2.5 生产区其他建筑规划设计

生产区其他建筑主要包括出猪台、出粪台、沼气池、饲料间、兽医室、人员消毒间、车

辆消毒间及道路等。

本养猪场在规划设计时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生产区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有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值班室。

2)出猪台和集粪池置于围墙外边,外来运猪、运粪车不必进入生产区即可操作。3)外来车辆将饲料运至饲料间,再由生产区内车辆将饲料运至各猪舍。4)生产区的道路设置,按用途区内道路可大致分为人行道、饲料道和运 猪、运粪道。

5)隔离猪舍远离生产猪舍,且处于常年下风向。

6)水源、电源靠近各猪舍,方便使用,减少浪费。同时,对水源有切实的保护措施,采取井盖密封措施,随用随抽,避免被污染,电源做到安全用电。

7)粪便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利用。污水和雨水分开,减少污水处理量。

2.6 办公生活区建筑规划设计

本养猪场办公生活区远离生产区,并且置于优越的位置。办公区的规划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特别是对外来人员、车辆的消毒管理。

2.7 猪舍建筑设计 2.7.1 基础

基础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猪舍的自身重量、屋顶积雪重量和墙、屋顶承受的风力。基础的埋置深度,根据猪舍的总荷载、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及气候条件等确定。基础受潮会引起墙壁及舍内潮湿,应注意基础的防潮防水。为防止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湿墙体,在基础墙的顶部应设防潮层。2.7.2 墙壁

本养猪场猪舍的墙壁采用24空心黏土砖墙,这种结构较普通砖墙更加保暖防寒隔热,外抹水泥砂浆,内外墙体均抹1.5m 高的水泥墙裙。2.7.3 屋顶

用直径45公分木头做横梁和三角架,间隔4 m 架设一个,用直径35公分木头做支撑架,间隔1米一个,共用木头6000余米,上铺10公分厚彩钢板,彩钢板为内外不锈钢制作,中间夹心为10公分厚泡沫板,以防透气,利于保温,在彩钢板外侧另外再覆一层优质喷绘油布,以减少层顶向室内的辐射热,同时可以更好地起到防寒保暖的效果。2.7.4 门

门是供人和猪出入的地方,本养猪场共设有5道门,大门为高3.6米,宽2.5米铁门,生产区为高2.2米,宽1.6米棉布窗帘,以增加保温性能。储藏室和办公室均为木门结构,大门外设坡道,便于猪和手推车出入。2.7.5 地面

猪栏用双列式,中央设1.5m 宽的通道,两侧猪栏内地面一律向中央通道倾斜,中央通道两边也各设一条浅沟,利于排除猪栏内的污水,且通道两边排污浅沟自西向东有一定的坡度,使污水流入饲料间内的地下污水池,再通过排污沟流出墙处。猪舍的地面为混凝土水泥地面,坚实、不透水、平整、不滑、便于清扫和清洗消毒。地面保持一定的斜度,以利于地面干燥。

2.8 种猪运动场和消毒池的设计

由于种猪舍每年至少要使用4 ~ 5个月,所以在设计时考虑到种猪的运动问题,设计了

一个种猪运动场[3]。为了不增加封闭式猪舍的建筑面积,将猪栏与墙壁之间四周走道,设计成1.3 m宽。消毒池建在进出养殖场的大门,为4 m×3 m 的消毒池,且每个猪舍的入口处,也建一个小消毒池。

2.9 猪床设计

猪床圈栏主要采用砖墙形式,两面均用水泥抹光,对于哺乳母猪猪舍则用热镀钢管焊接成栏栅式,栏高1.5 m, 每个猪床面积为3 m 左右。

2.10 通风保温设计

每栋猪舍侧墙设30个大窗户(120cm×100 cm),窗户均对应在一条线上,非常有利于空气对流,猪舍后墙装有抽风机(50 cm×50 cm),以便猪舍臭气通过抽风机通风口排出舍外。

2.11 粪尿排放沟的设计

猪床按双列式排列,2 排猪床之间设计1 个排粪沟,粪沟上宽为35 ~ 40 cm,底宽为20 cm,沟内用水泥抹平。同时在排粪沟的另一端,修建一个封闭式的贮粪池,粪池的出口高于排粪沟的进出口30 cm 以上,以防止外界蝇虫等通过排粪沟进入猪舍。2 机械设备

3.1 干--湿料箱

在干料饲喂中,食箱和自动饮水器是完全分开的,猪吃了干料以后,再去饮水,容易造成饲料的散落,干-湿料箱是把食箱和自动饮水器组合成一体,猪可以一边吃料,一边饮水,猪可以进食半干湿状态饲料,食箱里不会有残留饲料,大大减少了饲料的浪费,与干料箱相比,猪的采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料重比降低。

3.2自动饮水器

本养猪场采取自动饮水器供水,猪舍供水方式有定时供水和自动饮水两种。定时供水就是在饲喂前后在食槽中放水,食槽兼水槽。这种供水方式的缺点不便于实现自动化,耗水量大,而且还容易造成水质污染,传播疾病等。自动饮水就是在猪舍内安装自动饮水器,使猪随时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有利于饲养管理和防疫。自动饮水器的种类有鸭嘴式自动饮水器、乳头式自动饮水器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等,本养猪场采取鸭嘴式自动饮水器。对于自动饮水器的高度,可根据猪群种类的不同自行进行调节。

3.3仔猪加热器

在分娩舍为了满足仔猪对温度的较高要求,本养猪场专门为仔猪提供加热器,并且配合保温箱使用效果更好。保温箱通常用水泥、木板或玻璃钢制造。典型的保温箱外形尺寸为长1000毫米╳宽600毫米╳高600毫米。常用仔猪加热器有远红外线辐射板、电热保温板和红外线灯等。本养猪场主要应用电热保温板和红外线灯综合使用以达到保温取暖效果。

3.4 清粪机

采用全钢板导架式刮板清粪机,刮板宽度常为90 ~ 240 cm,高度为100 ~ 150 cm,粪沟深度常为20 cm,各种刮板可由定时器控制刮粪次数,以保持清洁,避免臭味为度。总结

办公生活区位于全场北侧,生活和办公环境相对较好,场区内部以生产猪舍为中心,辅助建筑围绕生产猪舍建设。

该猪场采用新SEW 饲养工艺,公猪舍、空怀舍、怀孕舍和分娩舍相对集中于西部,少污染;保育舍、生长舍、育成舍集中于东部,切断病原的传播。区内设2 条道路,南侧道路运输生猪和猪粪,属于污道;北侧道路走行人和饲料车,属于净道,2 条道路互不交叉,避免相互污染,出猪台和出粪台位于西北角,对全场的影响较小。全场的空地种植果蔬和进行绿化,既可吸收有机废物,又可创收,一举两得。

上一篇:面试技巧:面试故事:好工作要坚持下一篇:成为更好的老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