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

2024-05-23

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精选14篇)

篇1: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

1、要说喷泉,我就得说一说泉城广场的喷泉了。那里的喷泉时而高,时而低,时而缓,时而急;有时像天女散花,而有时却又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有时还像一对对翅膀一样,随着音乐的旋律,喷泉那独特的节奏使我沉浸在了美的感觉中。

2、济南又名泉城,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美,物产丰富,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那里有风景如画的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逍遥自在的野生动物园,生机勃勃的植物园,清澈见底的卧虎山水库等等。因此,我早就想有朝一日去游览它那美丽的风光。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儿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4、早晨上学时,不经意间发现天空出奇的蓝,这或许是我见过的最清的天,如同青白釉瓷一般通透,白中带青,青中闪白,如同羊脂玉一般细腻无暇,空洞平静。让我不禁感觉到了几十年前的天空,不曾有现在这些尘埃的天。我当时便后悔,为什么手中没有一架照相机,留下这一片蓝天。

5、济南除了有水、有山,还有植物园。种植着奇花异草,有艳丽无比的牡丹,奇形怪状的林木,耐旱的仙人掌。经过工人师傅的手,变得更有情趣,如果你走在幽静、娴雅的小路上,就如来到了仙境。

6、趵突泉位于济南经七路,分南门和北门,刚进入大门,你就会看见五颜六色的“花朵”,使你迫不及待地向泉眼走去,只见三股泉水喷涌而上,欢呼着,跳跃着,非常壮观,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好像不知疲倦似的。周围的小泉眼更有趣,有的突然上来一串小水泡,晶莹剔透;有的迟迟不冒出一个小水泡,好不容易冒出了一个水泡却又害羞似的回去了;有的小水泡忽得上来一串,像一串葡萄;有的摇摇晃晃冒出一串小水泡,就象喝醉酒的大汉,到了中途又消失了,有的……

7、济南不但有水,还有山,那就是千佛山,千佛山位于趵突泉的西南角,古称历山,山上有大大小小的佛,成千上百。就说观音园,观音刻画得栩栩如生,就连身上披的白沙衣也清晰可见。最有趣的是观音身边的那五个小童了。坐在荷花上,左边的两个小童子各骑着一头小象,显得很得意,它身旁的两个,脚踩风火轮,手拿长矛,显得很精神。右边的`一个小童左手拿念珠,右手拿火圈,眼睛望着前方,好像看见了谁,就要和谁拼命一样,样子很威武,湖水清澈见底,水里的鱼和水藻都清晰可见,观音、仙童们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逼真了。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年的九月九,盛大的庙会在这里举办,经济文化融为一体。

8、泉城泉城,一泉之城,趵突泉泉群大门立了这样一个石碑,在门外,我便可以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宛如一条小溪把我置身于泉水旁。一进大门,见到的第一股泉水便是漱玉泉了,它清澈见底,泉水如冰一般十分清凉,中间有一股流水,便是泉眼了。让我惊奇的是泉水底部有许多闪闪发光的银片,围着泉水添加了一份福气。

9、作为济南人,我也很喜欢老舍所写出的济南。但我更想看一看老济南,而不是现在的,四面尘土三面烟,一城楼房半城路。不过,泉城依旧是美的,人们不是总说,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不断去保护山水的济南,比拥有而不去保护的济南更美。

10、济南,这是一座以泉水闻名的城市,所谓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便是说的美丽的泉城济南。

11、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呈喷涌状,有的呈瀑布状,有的呈湖湾状,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就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清凉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12、每次去趵突泉,总是人山人海,很难走近去欣赏。那时或许还不知道什么是欣赏,但看着水底不知从那里突出一个个清亮的气泡,水潭中的水奇怪的向上翻腾着,再有泉水那冰封火山般奇怪的形状,总感到既奇妙又有趣。父亲以前常向我描述他小时的济南的泉水,好像在济南掘地三尺便是泉一般,趵突泉的泉水也是我有生以来不曾见过的高。

13、济南,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一座美丽的泉城,这便是我的故乡,它的名字,叫做济南。

14、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的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墩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真得算个宝地。

15、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储蓄的绿色全哪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6、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那就是山东省的济南。济南市一个泉城,这里有许多源源不断的泉水。有马中泉、趵突泉、金线泉等是由泉水形成的名胜。除了这三泉,还有69个有名的呢!济南的泉眼不但多,还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就说说泉中的老大——趵突泉。

篇2: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

(天空)晴朗无云。

【响亮】

十分明亮。

【唤醒】

叫醒。

【境界】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着落】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

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狭窄】

宽度小。

【宽敞】

宽阔,宽大。

【贮蓄】

存放、储藏。

【澄清】

篇3:《济南的冬天》教学构想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梳理课文内容。

(一) 品读课文之前, 按常规检查预习。

1. 点学生读课后生字词。2.用听写本听写课后生字词。3.前后排学生相互批改。在这个环节, 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记住两个字的读音:济南、同舟共济/着落、着急。

课堂过渡句:在我们的印象里, 北方的冬天一定是天寒地冻, 朔风怒号, 然而同为北方的济南, 却全然不是这个样子的,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二)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文章最后一句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那么句中的“这”指代文中的哪些内容呢?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这”指代的内容: (以下为板书内容, 具体板书时, 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扼要写出)

第1段:济南是个温晴的宝地。

第2段:济南像个婴儿, 睡在小摇篮里。

第3段:济南雪后的小山太秀气。

第4段:济南城外的远山, 像一幅水墨画。

第5段:济南的水, 暖而清澈。

第二步:研读课文, 深入品读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规范赏析的意识, 进一步巩固学生赏析语句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写景抒情的散文。

(一) 指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1.作者为什么说济南是一块宝地?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2.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

板书:温晴

明确:写济南的天气,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对比的方式得出,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有日光是响晴;与热带的地方相比———日光不毒是暖和的。

课堂过渡句:在北方居然有这样温晴的冬天, 真是奇迹和怪事, 想必一定有着冬天别样的美。那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吧!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5段, 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温晴”来描写的。

(二)

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从文中划出表现“温晴”的语句。

(三) 请同学读一读划出的句子,

说一说它们是如何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并说一说这些句子哪里写得好 (从修辞的角度) 。

老师教方法:

赏析方法如下:

用了什么修辞———这句话写了谁———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状态———表达了什么情感?

教师做示范:

“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赏析:“晒”“睡着”“唤醒”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济南城在太阳的朗照下那种暖和安适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城的喜爱之情。

还需要重点赏析的语句有:

(1) 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 这儿准保暖和。

(明确:用了比喻的修辞, 把小山比喻成“摇篮”, 济南城就成了婴儿, 准确地写出了小城与小山的关系, 把小城睡在摇篮里的暖、舒适和安详的特点写了出来。)

(2) 山上的矮松日本的看护妇。

(明确:用了比喻的修辞, 写出了矮松在下小雪后, 那雪罩不住矮松的情景, 反而由于白雪的衬托, 矮松显得越发的青黑的样子。)

(3)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 写了村庄在下小雪后的那种悠闲舒适的情态, 写出了济南城的温晴这一特点。)

(4) 天儿越晴, 水藻越绿,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 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明确:“绿的精神”“不忍得冻上”用了拟人的修辞, 赋予水以人的灵气, 写出了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水的温暖和绿, 衬托出水的清亮清澈的特点。同学读划出的句子, 并说出它是如何表现“温晴”的, 从修辞的角度, 说说哪里写得好。)

这一环节学生的主要活动是:

默读, 思考。发言讨论。写笔记, 学习赏析。

(四) 方法小结。

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句子都做深入的研读, 但在这里我们要记住一点:写景要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 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要细腻准确地写出作者的感情。

第三步: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的学习要点, 巩固课堂所学。

篇4: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

【关键词】写景方法 对比描写 抓住景物特征 写景顺序 修辞

老舍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不失为一篇写景名作,是写景散文的典范。细细揣摩,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的基本方法。

1. 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突出景物特征

课文开头第一自然段,为了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总体特征,采用了三组对比:即(1)以北冬天的朔风怒号、天寒地冻的肃杀与济南冬天的“无风声”进行对比,以“寒”衬“暖”;(2)以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衬托济南冬天的响晴,以“暗”衬“明”;(3)以热带地区烈日高照的可怕,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以“热”衬“温”。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对比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抓住能表现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描写景物

在《济南的冬天》的里,顺着济南冬天是“温晴”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如文中2、3、4三个自然段的文字,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别写:

(1)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暖和舒适(像个小摇篮)

(2)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娇美秀气(像日本看护妇)

(3)城外远山——淡雅(像张小水墨画)

接着,第5自然段,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因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再写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抓住了最能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两种景物——山和水。从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姿态等方面,描写景物,突出了景物特征。

3.安排好写景的顺序

散文的写景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一定要安排好写景的顺序的。而且,这写景顺序,还要有助于表现景物的特点,符合景物的自然规律。老舍不愧是“人民的艺术家”,在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里,就很注重写景顺序的安排。

在整篇文章里,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按照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的空间顺序来写景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如:文章第三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就是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自上而下,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的山景;第四自然段写城外远山,也是采用了空间顺序,先写城里——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屋顶上的雪,这样由里到外,写出了城外小山的淡雅,像张小水墨画;第五自然段,写济南的水,也是采用空间顺序,写水色,由水面上——空中——半空中,自下而上,写出了水的清亮,蓝汪汪。

整篇文章,作者都很注意写景顺序的安排,注意了景物的变化,色彩的变化,这样的写景顺序的安排,是很值得学习的。

4.注重用词用语和修辞

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济南的冬天》里,作者就很注重这一点,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

(1)用“小摇篮”来比喻济南城周围的那圈小山,并把小山当作人来描写。你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自然会使读者想起婴儿在摇篮里的情景,那是怎样温馨的一个画面。婴儿除了母亲的怀抱,还有哪里抵得上摇篮的温暖舒适呢?这些小山就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呵护小婴儿的济南城,不是吗?

(2)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小雪覆盖下小山的风韵。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教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此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小雪之景。尤其是“看护妇”的比喻,“山的肌肤的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和飘雪的山体那种美丽的风姿和那飘逸而令人向往的神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它不由得使人想起那暖暖春色,那嫩绿的小草,那点缀的野花。再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它写出了黄昏时山上的薄雪在夕阳照耀下的羞涩情态,将特定时候的景物神韵尽收笔端,令人叹服,等等。

总之,一篇优美的散文,就是一篇习作的范文,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济南的冬天. 语言赏析(新学网).

篇5:济南冬天的描写

……

乘客们,本次我们去的济南可是个绝世宝地。他跟北京比是没有风声的;跟伦敦比,阳光是明媚的;而跟热带比起来,他则是温晴又温情,初中二年级作文《冬天-济南-我们来了作文500字》。济南的山水独具特色!

济南的山水很美。我先跟大家介绍那婀娜多姿的山。济南在阳光的抚摸下安然入睡,它们把济南放在这个小摇篮里,济南这个小宝贝特别安静。在薄雪中的小山也很富有魅力。看着那些被雪妹妹打扮过的山,一个个都漂亮极了。不仅如此,善良的雪妹妹还送给山哥哥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可见他们之间相处得多么和睦。而我们呢?

好,说完了山我们再来谈谈水吧。说到济南的水呀,就离开三个字儿:绿!清!蓝!那些水即使是在冬天也不结冰。那些绿萍、水藻和垂柳都把自己终年贮蓄的绿色给奉献出来;那水又清得可以看见空中、半空中、天上的倒影;那水又蓝得像块水晶。这可真是变幻莫测呀!

……

篇6:描写济南冬天的诗句

描写济南冬天的诗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雪虐风饕:风雪交加。形容严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篇7:描写济南冬天的作文

星期五,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草丛里有一层薄薄的雪。有的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了,变成了光秃秃的大树。我看到这样的景色,就知道济南的冬天来了。

天气变冷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棉鞋,还戴上棉帽和手套。地上结了厚厚的冰块,我告诉你们,千万不要用脚跺冰,因为冰碎了,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水,你会把鞋子弄湿,这样你的脚会很不舒服。

冬天下雪的时候,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朋友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篇8:《济南的冬天》的教案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会读会写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词语。 (设计意图:新课标认为, 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来获得, 所以课堂落实双基依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和要点。) (2) 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设计意图:“没有背诵积累就没有语文”, 学习名家之作就是想让学生积累和运用, 让美文美篇能深入学生之心, 用时皆能信手拈来。)

2、能力目标: (1) 学习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 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促进写作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目标让学生对写景的散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感情。 (2) 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 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新课改提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所以我想通过本文教学, 让学生热爱济南, 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难点预设:

1、教学重点: (1) 学习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2) 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怎样去赏析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

课型:品读课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说起冬天, 我们不禁会想到“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辽远, 还会想到“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的孤寂……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 冬天并没有板起一幅冷酷的面孔, 反倒“慈爱可亲”, 对我们微笑呢!不信, 请到济南的冬天去看看吧。出发啰! (出示幻灯片 (1) )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我设计了用古典诗句引入, 在冬之诗句中把学生引进冬之景色中, 再反勾一句, 引发学生对济南冬天之不同的探求欲望。“出发啰”三个字好像带领孩子们游济南一样, 让他们心向往之。)

二.走近作者———老舍

(出示幻灯片 (2) , 学生齐读老舍的简介)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国文字, 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 他先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剧本。其作品文笔生动、幽默, 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设计意图:老舍作为语言大师,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不太了解。我设计此, 可以让他们多增加点积累, 尤其是老舍的名作《骆驼祥子》也能让他们一并了解。)

三.聆听《济南的冬天》之韵律

师配钢琴曲《冬之情》朗诵全文。

听读要求:1、听准字音。2、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幻灯片 (3) )

(一) 检查字音。 (出示幻灯片 (4) 的四个句子, 学生准确而流利地朗读)

树尖上顶着一髻 (jì) 儿白花。

给蓝天镶 (xiāng) 上一道银边

水藻 (zǎo) 真绿, 把终年贮 (zhù)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由澄 (chéng)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设计意图:语文之道是积累之道。崔峦在他的“四点评课标准”里说“吃准目标, 夯实基础, 指导学习, 鼓励创新”。我认为基础年级, 字词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把这些词放在句子中读, 有利于他们对这个词的意思的理解。)

(二) 说一说, 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暖和、慈善、美丽、不结冰、生机勃勃、没有雾、没有大风。) (出示幻灯片 (5) )

(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一问, 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大内容。最主要的是让他们能自己从文本中筛选可用的信息来作答, 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个开放性的题目, 不求统一作答, 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 只要有理有据均可。)

四.欣赏美景, 感受自然

1、同学们说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请找出具体的语句佐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实际是让学生体会作者写景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环形的地势, 秀气的小雪, 绿绿的水藻, 热热的湖水都是它独有的冬之景色, 与我们襄阳这个北方之地是不同的。学到此处还要让它与我们这里的冬作一比较, 并体会作者通过哪些景物写出了它温暖的特点。)

2、同学们又说济南的冬天美丽如画!作者在文中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美景图?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吗? (出示幻灯片 (6) )

(摇篮安睡图、雪后小山图、城外远山图、空灵水晶图。)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最开放性的题目, 也是最能体现学生与文本从熟悉到有自我独特体验的环节。这一问还能让他们理解济南冬天的又一大特点———美。学到此, 相信学生必定能很好地体会写景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的妙处了。)

3、选择你最爱的一幅图来想读, 边读边想象出那幅画来。

4、大家想不想一饱眼福, 来看看这些美景图啊?

(出示幻灯片 (7) - (10) )

(想读课文, 并在头脑中遐想出美景, 是又一种走进文本的方式。想出美景, 体会美句, 二者结合, 方能悟出美文之妙处。最后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赞叹声中欣赏图画, 达到本课的高潮。)

五.品味语言, 遐想人物

1、作者为什么能把景写得这么美呢?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增添文采。) (出示幻灯片11)

(设计意图:这是本文的又一重点。本单元的美文, 多采用了修辞手法。)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并作赏析。

(1) 拟人句: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

赏析:哪个词用得好?———由这个词, 你能遐想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来?——读这句话, 你能读出济南冬天的什么味道来?

例:害羞;一个娇美害羞的小姑娘;济南冬之雪的秀美和温暖。

(2) 比喻句:空中, 半空中, 天上, 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赏析:把比作, 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例:把水天相接的美景比作蓝水晶;二者都是清亮蓝的特点;写出了冬水之澄清。

(设计意图:这是由大到小, 由整体到细部的一个环节。新课标注重在读中理解, 读中体会, 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让学生重读这些句子, 读这些划线的词, 品味这些拟人化的动词的好处。对于难点“赏析”, 我让学生“遐想人物”, 既降低了难度, 又让学生很快体会了拟人能使景变得有灵气和生命力的妙处。)

3、学生自己小结:比喻句、拟人句有什么妙处? (出示幻灯片12)

比喻:使描绘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从而突出景物的特点。

拟人:把物当人写, 赋予人的灵性, 使景物具有一种灵动的美。

(在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学生很快能自己总结出学习规律。新课标也强调:千万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自己获得的金钥匙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4、学贵在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 请学写一两句拟人句。 (出示幻灯片13)

(设计意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我们要利用教材教会学生一些写作技巧。看图仿写拟人句, 学以致用。)

六.结束语

荷花美, 同学们写得更美!而且, 你们知道吗?这美丽的荷花还是济南市的市花呢!学了此文, 我们怎能不爱上这座美丽的城市!怎能不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 (出示幻灯片14) 请在欣赏济南的名胜风光中结束我们的这节课! (出示幻灯片15-20)

山东济南有三大名胜:大明湖、千佛山和趵突泉。

大明湖: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千佛山:在济南的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 传说舜帝耕稼于此, 又名舜耕山。因山上岩石刻佛, 遂称“千佛山”。这里层峦叠嶂, 形成济南天然的屏障。

趵突泉:济南多泉水, 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 户户插柳”。趵突泉为七十二名泉之首。泉水平地涌出, 喷涌如沸, 水雾缭绕, 宛如仙境。

篇9:《济南的冬天》浅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47-01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肃寒、萧条、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笔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济南却成了令人神往的“宝地”。

《济南的冬天》主要是赞美济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适”。老舍不是一般的说一说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风和日丽,怎样的温暖宜人;他写了济南冬天的阳光,写了那个季节里的风、雪、山、水等,分别从几个角度、几个方面具体地抒写济南冬天的可爱。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好像唯有济南有着如此明亮的天空、温柔的阳光;四周有着这样这样使人感觉有“着落”、有“依靠”的摇篮‘般的小山,山上又有着这样美的白雪和变化着的绚丽的色彩……这正是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济南的冬天抒写得让你有如历历在目,甚至可以伸手触摸那么形象、生动的结果。

第一段,写风,写日光。写风,拿北京同济南比。写日光,拿伦敦和济南比。这两组对比,都有可以相比的前提:1.北京与济南同处北中国,伦敦和济南都比较接近海。2.三座城市又都是作者生活过的,都是很熟悉的地方。学生的说话作文中也常常会用对比的方法的,可以针对学生目前运用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个方法,懂得对比必须具备其可比的条件这一基本原则。

第二段,写山。济南的冬天不但风和日暖,特殊的地形也给生活在济南的人以暖和安适之感。这段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周围的小山团团围住济南城这一特点比喻成一个小摇篮。这个比喻十分贴切地把济南人那种如同襁褓躺在摇篮里一般,感到无比的温暖、舒适和平静的的心境写了出来,简直是写活了!你可以毫不费力的体会出济南人为什么会面上“含笑”,你也‘定会同他们一样认为:冬天在济南,心中确实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第三段,写小雪。雪常与严寒联结在‘起,但济南的雪给人的感觉却是柔和、美丽的。这段用了拟人手法,先把矮松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雪花,比拟成日本的“看护妇”头上戴的白帽子;又把山坡上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色彩变化比拟成女子身穿的花衣,甚至这花衣还在随风飘动,说不定还能看到他柔润的肌肤;再把被夕阳照射下的薄雪所呈现出来的粉色,比拟成少女害羞红了脸。

在小说里,在图画上,在电影中,描绘得较多的是大雪,因此,“大雪纷飞”“白雪皑皑”“鹅毛大雪”等情况,学生并不陌生,词也会用一些。对于小雪,它是怎么下的,小雪后的原野、山巅、树木、房屋会出现怎样的景象,恐怕很少有人去注意,更不用说去细细地观察一番,绘声绘色地描绘一下了。就是这毫不引人注目的平常的小雪,在老舍的眼睛里却是色彩斑斓,变化万千,一经他手写出来,竟能令人赞口义不已,心驰神往!

第四段是一个鸟瞰的镜头,把小雪后的全济南城的景色一笔收住,以画作比,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

第五段,文章继续围绕着“暖和”与“安适”这个中心写了济南冬天的水。从“看吧,由澄清的水慢慢……”到这‘段末尾,文章巧妙地从写水——这个空间的低处,引着人们向上看,而且要“慢慢地”看,然后又要你“白上而下”看,最后才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样上上下下慢慢地看,就看不到真正的“济南的冬天“了。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反复读读这段话,不但要了解它在结构上的作用,而且还要启发学生观察事物必须要仔仔细细,看个真切。

本文教学可在两课时内完成,这两课时中还应该包括一部分训练的内容,可作以下训练:

1.由教师布置学生预先写‘篇作文《校园的冬天》,然后让学生把习作与课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写作特色的理解。

2.选择本地区的某一个风景区的某一季节,确定观察的二、三个角度(如河边的树、河中的水、河上的桥等等),围绕一个中心(如景色优美,令人神往,前后变化等)写‘篇短文。

3.在习作练习中,学习运用对比、比喻、拟人(重点用‘种手法也可)的手法。写成后,可把各自的作文拿出来对照,教师和学生共同讲评。学生自己的各种比较,可以形式多样,引起兴趣,开阔思路,在比较中纠正错误。

附:难句疏通:

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没有风声”不能理解为“没有风”,而是没有大风。

2.“对于一个刚从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曰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对于一个刚由世称雾都伦敦回来的人,(我就是刚从伦敦回来的)冬天要是不见雾,还能看得见日光,便感觉是怪事,而济南的冬天恰恰是晴朗无云的。

3.“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篇10:描写冬天的词语

冬:冬季。可单用。如数九隆冬。

残冬:冬季的末尾。例:残冬已过,春天来到了。

初冬:冬季的开头。

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等三个月。

冬令:冬季。注意:冬令,也指冬季的气候。

冬天:冬季。

寒冬:泛指寒冷的冬天。如寒冬腊月。

李冬:冬季的第三个月。

隆冬:冬天最冷的阶段。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严冬:冬天特别冷的时节。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

白雪皑皑:形容雪很洁白。白雪皑皑是冬天的景象。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大雪纷飞:形容雪很大。

滴水成冰:形容天气特别冷。

寒风凛冽:凛冽,刺骨的寒冷。形容十分寒冷。

十冬腊月:指农历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天气寒冷的季节。也称为寒冬腊月。

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开始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数到九九为止。形容特别冷的冬天。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特别冷。

北风:引作冬天的风。例: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寒风:冬天寒冷的风。例:寒风凛冽,侵人肌骨。

朔风:北风,表冬天的风。多用于书面语。例:冬天,朔风呼叫,夹着阵阵雪沙,扑打着人们的脸颊。

寒风:寒冷的风。多指冬季的风。

冷风:寒冷的风。也比喻政治逆流a如吹冷风。

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顺风:顺着人、车、船行走方向刮的风。也用于友人启程远行时的祝辞。如一路顺风。

暴风:猛烈的凤。

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疾风:急剧猛烈的风。

狂飘:狂风。多用于书面语。

狂风:狂暴的风。

烈风:同狂风。

强风:特大的风。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微风:轻微的风。

小风:风力弱小的风。与大风相对。

篇11:描写冬天景象的词语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以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为大家分享了写冬天景象的词语,一起来看看吧!

1、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2、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

4、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5、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6、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7、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8、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9、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10、嗬气成霜:嗬一口气出来,马上就凝结成霜。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11、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12、白雪茫茫: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白雪茫茫就是雪很大,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形容冬天雪下的很大。

13、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14、千里冰封:“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万里雪飘”中的“万里”一起使用。辽阔的北国大地都被冰封上。“冰”是名词,作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被”。

15、鹅毛大雪: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16、林寒涧肃:寒:寒冷:肃:清冷。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17、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18、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19、冰封雪盖: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盖,地面上都结成冰了,头顶上还下着雪。

20、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

21、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22、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

23、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24、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5、冬烘学究: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26、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27、天凝地闭:天地都凝固冻结了。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28、雪兆丰年: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29、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30、冬日黑裘: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31、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32、冬箑夏裘: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33、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34、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35、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36、林寒涧肃:寒:寒冷肃:清冷。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37、冬烘头脑: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亦作“头脑冬烘”。

38、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39、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40、千里冰封:“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一千里都被冰封了,也可以说明天气的寒冷。

41、冰天雪窖:形容极为寒冷。

42、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43、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44、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45、寒风刺骨: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多用来形容恶劣的寒冷天气。

46、冬日之温: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47、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48、银装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49、残冬腊月: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50、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51、粉妆玉砌:用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52、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53、朔风凛冽:相当于寒风凛冽。形容冬天寒风刺骨,非常寒冷。

54、冬裘夏葛: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55、寒风侵肌:寒冷的风都侵入到肌肤里面去了。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56、冬烘先生: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57、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58、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篇12:描写冬天气候的词语

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唇揭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唇竭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风雨凄凄: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号寒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苦雨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凄风:寒冷的风。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凄风冷雨:凄风:寒冷的风;冷雨:冰冷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缩手缩脚: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啼饥号寒: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篇13: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

●初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述的景致之美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应该是让学想象到“美景”。《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以优美文字刻画优美景致的杰作, 文字和美丽景致之间需要用学生的“想象”来沟通, 只有启动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才能在初读课文时快速还原出文字所描绘的景致之美。

为了启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中, 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任务一:请同学们先读课文, 然后在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精彩的写景文字, 并且说明这些文字为什么会让你感觉精彩。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初读课文, 就不会为了读课文而读课文, 而会在读的时候添加上想象力, 通过“想象”, 依次还原出课文所描述的景致之美。

比如我在教学此文的第一个环节, 让学生带着前面布置的“阅读任务”读完了课文之后, 然后开始检查这一环节的“阅读成果”, 学生的发言真是各有精彩———

生1:我很喜欢“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 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 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 在热带的地方, 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 在北中国的冬天, 而能有温晴的天气,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段情景描写, 短短几句话, 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冬天里济南的阳光是那么充足, 那么温暖, 这样的阳光太吸引人了, 真想到济南去享受一下冬天里的“日光浴”。

学生透过想象, 立即被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所吸引, 阳光之美, 虽未亲历, 却胜似在眼前, 照得人心暖洋洋, 美洋洋。

生2:我非常喜欢这段景致描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大家都看过雪景, 但我们眼中的雪后之景远远不如作者笔下描绘的雪后景致漂亮, 读这段文字, 我似乎感觉到雪后的济南已经不是平凡之地, 而大有“人间仙境”的意味, 真是美妙绝伦, 如梦如幻。

学生透过想象如看到了“人间仙境”, 这样的表述是因为切准了文字“绝美”的脉搏。

在初读课文时, 注意启动学生的想象力, 则会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展现一幅又一幅的美丽景致。依靠想象还原出的“美景”, 课文想让学生不喜欢都难。

●精吟细颂, 感悟课文包含的写作之美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整体美的课文, 还是一篇充满着“细节美”的课文———细节里处处体现着写作的技巧之美。所以在第二个环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精吟细颂”, 通过更加细致的阅读体验, 感悟课文中的文字技巧之美。通过感悟文字应用的技巧之美, 学生可获得写作方法的启迪, 进一步通过“美文”的感悟而获得驾驭文字的技巧, 使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为了让学生有“精吟细颂”的阅读过程,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

阅读任务二:认真阅读, 画出你觉得结构优美的句子, 或是表达方法独特的字词, 并且说明这样的句子或是字词为什么会让你感觉优美独特。

学生带着新布置下的“阅读任务”开始了“精吟细颂”, 他们在感悟, 在对比, 在斟酌, 一个个优美的句子被画出来, 一个个独特的字词被挑选出来, 对这些句子和字词的评述其实是一个“文学鉴赏”的过程, 等于悄悄增加学生的“文学批评”功力。

比如有的学生在“精吟细颂”结束之后, 给出这样的鉴赏结论:

生3:我在品味文字的时候, 感觉有这样两处字词让我心动。一处是“不忍得”, 另一处是一个“卧”字。“不忍得”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水人格化, 让原来没有生气的水变得有了灵性, 有了生机, 有了情感。“不忍得”还衬托出难能可贵的“水藻之绿”, 让冬天里的境画更富可亲可爱的美丽。作者说山坡上有小村庄用了一个“卧”字, 同样是用了拟人手法将景致人格化, 刻画了山、村、雪的内涵神态, 透射出安和平静的氛围, 这对于“美”来说是一种不着痕迹却深入人心的渲染。

生4:老师, 下面这段文字挺有意思“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为什么这么说呢?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把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表达得更加突出形象, 把小山比作母亲, 温暖慈善, 生动而巧妙体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

学生通过精吟细颂, 把《济南的冬天》中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比喻”和“拟人”分别挖掘出来, 假以讨论和交流, 他们便知“比喻”和“拟人”在写作应用上的妙处和益处, 自然会将这种修辞手法潜移于心, 然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施用于文, 从而有效提升作文能力。

●心灵交汇, 领会课文深藏的情怀之美

《济南的冬天》不仅仅是一篇绘景美的课文, 也不仅仅是一篇写作技巧美的课文, 更是一篇饱含情怀美的课文。如果教学只重视了“想象美景”“感悟写法”两个方面, 而忽视了对情怀美的升华, 则是“捡了芝麻丢西瓜”的教学遗憾。

作者老舍是个性情之人, 是个有情怀的作家, 他总是将自己的情怀蕴涵于看似闲适的文字之中, 等着心有灵犀的人与之同感或爱或恨、或悲或凄的情怀。如果教学《济南的冬天》放弃情怀之美的沉淀与升华, 那么教学功力将尽显单薄与不足。

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得有情怀的升华呢?这需要在第三个阅读环节中给学生布置下新任务。

阅读任务三:反复阅读, 将课文的“情感”浸于心中, 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 领会课文中蕴藏着怎样的情怀?

这其实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交流, 从而产生主动审美的动机。有学生经过与文本的“心灵交汇”, 领会到了这样的情怀之美: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精雕细琢, 把对济南的一往情深融入笔尖, 溢于言表, 让我感到至真至纯的“乡土之爱”,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伟人邓小平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是政治家, 所以他用直抒胸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而老舍是文学家, 则用细腻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却是同样的感人至深, 因为充满“乡土之爱”情怀, 总会在无意间开启我们的情感闸门。

还有学生从课文中升华出作者的另一种情怀之美:读《济南的冬天》总会被一种娓娓叙谈的真情所感动。比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这样的文字尽显语意恳切。再比如“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完全是循循善诱, 不含强加于人的语势。还有“对, 这就是张小水墨画, 也许是唐代的名家画的吧”。似是思索, 又似是猜测, 其实是与读者平等的商讨。通篇文章总是娓娓而语, 情恳辞切, 像是在听一位慈善的老者讲故事, 听着听着, 就被作者的慈与爱打动了。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阅读教学, 《济南的冬天》会给学生带来三个方面的收获:诗化的意境、写作的技巧, 审美的情怀, 此之谓阅读教学的“大收获”。

篇14:济南的冬天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

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文章紧接着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作者仍然从上方俯瞰,描写了济南的地理环境;“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描写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

日本看护妇这个的比喻很形象,日本的护士头上总是戴着一顶别致的白色工作,陌帽子往往突出在头的顶部,好像是“顶”在头上似的,两者的相似点就在“顶”着白帽子上这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上一篇: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报告下一篇:施工项目部绩效考核办法[指南]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