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实录

2024-04-30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

篇1: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实录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实录

一、交流歇后语,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个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

生:数不清

师:这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样?

生:多。

师:对,很多很多。(板书:多)就是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曾被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映示)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生: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师:您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了,世界上虽然有许多的桥,但是卢沟桥是最好的桥,很漂亮,很有价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马可波罗是世界上著名的旅行家,他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我们的骄傲。

师:这是我们北京人的骄傲!

生:说这座桥是独一无二的桥,是因为这座桥很有新意。

师:这就是说没有其他的桥可以和这座桥相比,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二、品读课文、启发想象,体会和平年代里狮子的无忧无虑。

(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就在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狮子,卢沟桥的狮子仅仅是多吗?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尽情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什么特点?

生: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特点。

师:请您把“大小不一”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去。

生:卢沟桥的狮子栩栩如生。

生:卢沟桥的狮子大的和小的有天壤之别,造型奇巧,各不一样。

师:您刚才说了,还有一个“形态各异”,请您也把它写上去。

师: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是怎样的大小不一呢?能不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找到课文,咱们一起来读。

生: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师:我觉得这个大的还不够大,小的还不够小,再来一次!

师:噢,原来大的这么大,小的这么小,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吧!更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形态也不一样,请同学们读下边的课文。你最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师:咱们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有声有色地读给大家听。

生: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师:他说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你们说它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生:捉迷藏。

师:捉迷藏的游戏有趣吗?你们看,(映图)这个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呀?你们好像听到它们在说什么了?

生:它们好像在说,你找不着我的,找不着我的。

师:愿意分享它们的快乐吗?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真有趣,读成两声部了,再读一遍吧。

师:谁再读。

„„

师:还有别的语句,谁读?

生: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师:小狮子在熟睡,你可别吵醒它了!该怎么读?

师:多么香甜哪!大家一起来!

师:还有别的语句,读吧!

生: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老师给你提个建议,你能不能按得再重一点,不然淘气的小狮子还会再逃走的,再读一次吧。

(生笑读。)

师:还有谁喜欢读这一句?

师:按(强调)在地上,一起读。

师:还有谁要读别的语句?

生: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师:长吼,那么威武,那么有力,你们说它们会怎么长吼?在位置上试试。

(学生学狮子吼。)

师:这么威武,这么有力,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大伙读,气势大,一起读!

(二)创设意境,激发想象。

师: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仿佛是有人性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在和平的年代里,这些狮子正在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天伦之乐呢!大伙儿连起来,把整段话读一读。

师:同学们,可爱的狮子,古老的石桥,在美丽的月色下如诗如画,想不想去欣赏一下?

(看录像配乐朗诵:介绍卢沟桥原来是繁华的商埠、现在有卢沟晓月胜景等。)

师:美吗?这么美的景就在咱们北京哪!在这么美妙、祥和的意境当中,还有些狮子在干什么呢?你能不能帮作者再想下去?

(配乐映示形态各异的狮子图片,边看边交流)

生:有的小狮子拥在一起,玩耍打闹。

生:有的小狮子抬头望着天,好像在数天上的白云。

生:有的大狮子张牙舞爪,很威武的样子。

生:有的小狮子趴在大狮子的耳朵上,好像正在说悄悄话。

生:有的大狮子在舔小狮子的身体,好像正在给小狮子洗澡。

生:有的小狮子躲在大狮子的怀里,好像看到了什么让他害怕的东西。

„„

师:这么多可爱的狮子,在和平、祥和的气氛当中,它们为卢沟桥的美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尊狮子都是栩栩如生,都是精美的艺术品,怪不得马可波罗要由衷地赞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映示)再读一次,把“最好”的意思读出来。

师:把“独一无二”的意思再强调一下,读。

三、了解历史、渲染气氛,想象战争年代里狮子的饱经沧桑。

(一)交流信息,了解历史。

师:就是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以忘记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铁蹄破坏了这美好的意境,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洁白的桥栏。一起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关于这段难忘的历史,老师课前请同学们查阅了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把带来的资料交流交流,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师:通过交流资料,你知道什么叫做“挑衅”了吗?

生:“挑衅”就是故意挑起事端,引起冲突。

师:当时,日寇是怎样的挑起了战争?

生:日寇借士兵失踪„„

师:盛老师也找到了一段录像资料,看看好吗?

(放录像:七七事变)

解说:当时,中国士兵同仇敌忾,很多士兵嫌跑步速度慢,直接从城墙上跳下,杀入敌阵,喊杀声在几里外都听得到。

(二)联系情境,改写课文。

师:那一阵阵密集的枪炮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67年前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让我们再睁大眼睛看看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的卢沟桥的狮子。还是这些狮子,但再看到这些狮子,您的情感、您的想象就会发生变化。

(映示前面自由想象时的那些形态各异的狮子图片,配上了枪炮声,在枪炮声中启发、写、交流。)

师: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的狮子,它们还会幸福吗?还有快乐吗?这些失去了幸福和快乐的狮子,此刻它们又在做什么呢?联系当时的情景,在作业纸上改写或者补写课文最后一段,可以写一句,快的孩子可以写两句。

生: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害怕日军的枪炮。

生: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为牺牲的战士们流泪。

师:奖励你光荣地站着。

生: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正在朝着敌军怒吼。

生:有的狮子瞪圆双眼,好像在仇视日本侵略者。

师:也奖励你光荣地站着。

生: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在躲避敌人的枪雨。(示意学生站着)

生:有的小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守卫着我们的祖国。

生: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指责这些破坏和平的人;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为炮火中受伤的人们而伤心。(示意站着)

生:有的狮子全家坐在一起,好像在清点日军的罪行,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怒视着日军侵略者。

生:有的狮子很威武,好像要把日本军团全部给消灭了。

生:有的狮子庄严地站着,好像在防止日本侵略者来侵略自己的家。

生:有的大狮子把小狮子按在地上,好像害怕日寇把自己的幼子抢走。(示意站着)

„„

师:请你们几位站着的同学,带着你们的作业纸,到前面来。让我们怀着激愤的气愤的悲愤的心情来读我们改写过的这段课文,就读你们写的句子,盛老师给你们读总起句。

(师引读后,学生依次读自己写的句子,读完后,关闭枪炮声和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饱经沧桑的卢沟桥的狮子,它们亲眼看到了日寇的凶狠残暴,亲耳听到了这震惊全世界的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它们可是最好的见证啊!让我们再来读读马可波罗说的这句话。(映示)

师:学到这儿,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吗?

四、总结全文,升华延伸。

生:这座石桥曾经经历过战争,依然保存到现在,可见这桥十分的坚固,而且记载着中国的历史。

师:卢沟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英雄气概的结晶。

生:我们中国人应该记住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生:卢沟桥的狮子是“七七事变”的唯一见证人。

生:这座桥还记载着中国人民的耻辱,在卢沟桥前面的一些城墙上,仍然保存着日本侵略者留下的一些弹孔和枪孔。

师:这座桥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更是独一无二的,再读马可波罗的这句话!

师:为了纪念这些在“七七事变”中牺牲的英雄们,在卢沟桥旁建起了一座抗日英雄纪念馆。在纪念馆的门前就有一尊狮子,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这头睡狮已经觉醒了,她像雄狮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完了这篇课文,我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几句话,(映示)请读读我写得这几句话。

生:卢沟桥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一页凝重的历史,一页光荣的历史,一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

师: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67年过去了,如今国富民强的祖国给卢沟桥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如今桥两边,桥两畔,披了800多年风尘的狮子,又在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卢沟桥的这份宁静与祥和呢!你们愿意去分享一下它们的快乐吗?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配乐)

生: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五、合作探究、延伸课外。

师:同学们,对于卢沟桥,对于这些狮子,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是谁建造的。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一共有多少种形状。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有多长有多宽。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保存得这样好,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师:课后,大家可以组成各种合作小组,对它地理位置感兴趣的,就组成地理位置组,还可以组成建筑构造组、景物特点组、历史资料组、游人评论组„„继续去网上查询资料„„

篇2: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实录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有两个方面的亮点需要我继续在教学中实践着。

1、整个课堂能够牢牢立足文本,通过读、说、演、再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仔细品味语言,对语言文字进行再创造,激发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去体味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并且模仿课文句式“有的„„好像„„”说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卢沟桥的狮子更多形态的想象,也有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这些都落实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2、创设情境,体验感悟。卢沟桥的狮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富有情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那只威武或顽皮的狮子,发挥想象。走进狮子们的内心,用语言、动作来表现狮子们内心想法和活动,去体会狮子们的趣味和情趣,使狮子们“活”起来。

存在的问题:

1、整堂课的内容过多,使最后一段课文的学习没有完全到位,应该把第一段课文的学习安排到第二课时,在本课时把力度和时间放到重点和难点上。

2、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放手,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重点段第二自然段中,用五句话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不同形态。我先让学生读了之后,在找出自己喜欢的狮子及相关句子品读,然后逐句指名读、说、演,教学形式显得单一呆板。此时,教师应相机指导学生品读一两句后,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领会作者想象的妙处,拓宽学生的思维,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3、要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使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学生通过读、说、演、再读等形式,充分品味了语言,体会了狮子栩栩如生的特点后,我展示了卢沟桥狮子的图片,只让学生欣赏了,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在这里,应结合课件中狮子的形态进一步练习说话。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形象地理解了课文,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了语言能力。

篇3:《两只小狮子》教学实录

1.认识:“狮、整”等14 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 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朗读的方法。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 明白不能依赖父母, 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哟, 林中之王都被你们请来了, 真了不起。让我们大声地叫叫它的名字? (出示卡片:狮子, 读词)

2.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你们瞧, 威猛的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贴图:两只小狮子) , 这两个小家伙各有特点, 你们想认识它们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27 课《两只小狮子》 (板书:“两只小”) , 一起读题。

3.究竟这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呢, 让咱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课件:全文朗读)

二、复习词语, 回顾内容

1.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语文课本120 页, 看看谁先找到它。这个故事特别长, 要想读好它不容易, 老师教给你一个法宝 (方法:读不通顺多读读) , 生读, 相信有了这个法宝, 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好。

2.瞧, 调皮的词语宝宝看到今天的课堂这么热闹, 也忍不住想请你们再叫叫他们的名字, 看看谁还记得它? (课件出示词语:整天、练习、滚、扑、撕、咬、刻苦、懒洋洋) 指名读、全班读。

3.小朋友们真能干, 如果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两只小狮子, 就更棒了! (句式训练: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一只小狮子____, 另一只小狮子____。)

4.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可真强, 书上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如果在读书的时候, 我们能做到不拖音不拖调, 词儿连着读, 这样就能把句子读得更动听, 试试吧!

5.老师教你的方法掌握得真好, 你觉得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呢? (板书:刻苦懒洋洋)

三、创设情境, 朗读感悟

(一) 学习第2 自然段

1.你从哪儿看出这只小狮子的刻苦? (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 非常刻苦。)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让你体会到了小狮子的刻苦呢?生说到哪个词, 在哪个词下面加点。

(1) 理解“整天”。

小狮子早晨在干什么?中午在干什么?天黑了, 它还在干什么?像这样从早晨一直到晚上, 这就叫做整天。 (读词语:整天) 重读“整天”, 读出时间的长。

(2) 理解“滚、扑、撕、咬”

咱们就来当一当小狮子, 练习一下这些本领, 体会小狮子的苦吧!

(2) 理解“非常”

a.小狮子从早到晚练习的时候又会碰到什么困难?

b.遇到困难, 它放弃了吗?瞧, 乌云密布, 天上下着瓢泼大雨, 它的练吗?——— (在练) , 酷热的夏天, 太阳当空照, 知了都热得直叫, 它在练吗?——— (它在练) , 北风呼呼的大冬天, ——— (它还在练) , 不管刮风下雨, 还是严寒酷暑, 再辛苦, 它都没有放弃, 坚持练习, 这就叫做刻苦, 很刻苦很刻苦, 这就叫非常刻苦。

c.用“非常”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非常……) 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说。

2.出示句子。小朋友们, 你们看这些加了点的词就是这段话中比较重要的词, 我们把它们叫做关键词, 我们读书的时候, 就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 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融入朗读中去, 这样就能把句子读得更有感情。

3.谁能试着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指名、全班)

4.这只小狮子真刻苦呀, 另一只小狮子又在干什么呢?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板书:什么也不干)

(1) 是啊, 懒狮子连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本领都不练习, 就知道懒洋洋地晒太阳。表演“懒洋洋”的样子。

(2) 除了懒洋洋地晒太阳, 你还会说懒洋洋地 () , ABB格式的词。

(3) 看着图, 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6.指导读。你们带着对这两只小狮子不同的感觉, 再来读读这段话吧!全班读。

7.狮子妈妈生下的两只小狮子, 你喜欢哪一只呢?不喜欢哪一只?你想对它说什么吗?

(二) 学习3~6 自然段

1.是啊, 一棵小树看到了, 也有话想对懒狮子说, 请大家自由、快速地读3~6 自然段, 用笔画出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反馈 (停笔)

2.你看, 标点符号能提示我们读的语气, 可别小看它哦, 所以请大家读书的时候 (方法:注意标点认真读) 。

3.小树在问这句话时, 会怎么想的呢?把你自己当作小树, 你也来奇怪地问问它。

4.分角色朗读对话。

谁想试着再把它们的对话读一读?小结:如果你已经把自己当做小树、小狮子, 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 叫做 (方法:进入角色模仿读)

(三) 学习第7 自然段

1.懒狮子凭着父母的地位可以一直生活得很好吗?狮子妈妈听到了, 它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狮子妈妈的话)

2.生活的本领指的是什么? (板书:生活的本领)

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 (板书:真正的狮子)

四、拓展

1.如果你是这只小狮子, 听了狮子妈妈的话以后, 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呢?

2.同学们想一想, 将来你也会长大, 你以后也要独立地生活, 那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应该学会哪些本领呢?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勤学的:课件出示谚语: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出示读书歌 (全班读) 。

4.齐读课文。

五、学写生字

看到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学得这么认真, 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下面咱们就一块儿来写写“非常”。 (生观察, 师范写, 生书空, 生练写)

六、作业设计

1.把故事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

2.“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 从此它变了———续说故事。

【板书设计】

读书好方法:

读不通顺多读读

注意标点认真读

篇4: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

1、合理使用多媒体。在教学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前,我播放了《卢沟桥事变》视频,渲染气氛,升华了情感,学生更能感受到卢沟桥是历史的见证。在学完课文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会认的字、阅读理解题和有关卢沟桥的资料,增大了课堂容量,节省了时间。

2、创设情境,训练说话和写话。卢沟桥的狮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富有情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那只顽皮的狮子,发挥想象。走进狮子们的内心,用语言表现狮子们内心想法和活动,去体会狮子们的趣味和情趣,使狮子们“活”起来。在说话时,我这样启发:“小狮子还可能是什么样?好像在干什么?学生迅速主动地模仿课文句式“有的??好像??”说话。接着让学生动笔去写。这样就落实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3.有效地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在指导朗读“有的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时,学生一开始没有读出安静详和的语气来,我就在一旁轻轻渲染:“它们都睡着了,可别去吵醒它们呀!谁再来读读?”这一指导如行云流水,自然就水到渠成。

存在的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在训练学生用“有的??好像??”句式说话过后,我展示了卢沟桥狮子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了,欣赏的时间有点长,使写话练习的时间少了,有个别同学没写完我就接着往下讲课了。

篇5: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卢、沟2个生字,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识字记字,能遵循汉字的书写原则把字写得正确、比较端正。

2.正确地朗读课文及课后的词语,能用“举世闻名”说一句话。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非常有趣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为北京有这么著名的古建筑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非常有趣的特点,教学难点:

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非常有趣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图片,今天我们要去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去认识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应为狮子而有名,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今天我们就学习15课,《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在本节课的课题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个生字,出示:卢、沟请同学们看拼音读一读这两个字。

指名读

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师重点指导“沟”的书写。

学生描红后临写。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读准字音,做到语句通顺,不丢字,不多字,不读错字。

2.出示词语读一读

卢沟桥 狮子 举世闻名 雕刻 栩栩如生

甚至 蹲坐 长吼 倚在 大概 形态各异

3.文里这些词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A: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B: 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估计学生回答:知道卢沟桥的位置,石桥的石柱上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对策: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栩栩如生”的理解吗?

估计:a学生能理解 对策: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学生不理解 教师告诉

2.再读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描写这两个句子的词语。

生动活泼的样子像活的一样。()

在全世界有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句话学生齐读

教师:这句话写了狮子真有意思,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表示卢沟桥狮子特点的词语。

估计学生能找到:有大有小、样子各不相同

2.哪里写了狮子有大有小呢?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课文

教师问:大狮子有多大?学生:几十厘米。

教师:想一想10厘米有多高,再接着想一想这些狮子有几十厘米呢?用手比划出来。

估计学生比划的高矮不同。

对策:快看一看你们比划的高矮怎样? 这说明了什么?

狮子有高有矮,很多。

教师:小的狮子小到什么样呢?怎样读能体现出狮子的小来?

指导朗读。

3.这些狮子有大有小,并且相差那样悬殊,真是太有意思了。那它们到底长得什么样呢?

默读课文,边读边用“—”化出表示狮子动作的的词语。

指名读

再读课文找出表示狮子神态的词语,用“~” 画出。(教师解释什么是神态)

指名读一读。

4.指名完整的读第三、四句话,其他学生想象这些狮子的样子。

教师:想象出这些狮子的样子了吗?快把你的想象用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狮子的样子。

指名读后评读。

5.你能像书中那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还会有哪些形态吗?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卢沟桥狮子的图片,同学们看一看,边看边想象课文内容。

学完,看完,你想说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就像真的一样等。

6.这些狮子雕刻的像真的一样,用书中的词来说就是“栩栩如生”。

再来读这段话,你能一边想象一边读吗?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后齐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大小不一,什么是形态各异。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小组交流后汇报。

2.所以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卢沟桥的狮子很多。这么多的狮子到底数的清数不清呢?曾经有八个人一起去数过,结果呢,数得都不一样。后来科学工作者用编号的方法,才数清楚。大小狮子合起来一共有501只!虽然数清楚了,但是到卢沟桥参观的人们都喜欢亲自去数一数,大家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四、细读体会:通读课文体会狮子的样子。用书上的词语概括。

五、课堂小结:学完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下的8个生字,认读8个字。能在田字格中把字写端正。

2.通过学生自己的识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剩下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把“异”、“此”、“世”3个字在田字格中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

1.出示学过的字:耳 羽 不 狗

出示学过的偏旁:门字框、木字旁、走之底、三撇。

2.出示词你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谁来读一读?

卢沟桥 游戏 因此 流传 举世闻名 栩栩如生 形态各异

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3.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这些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词语谁来读读?

指名C等生读

世 闻 栩 还 形 异 此 句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全班汇报。

估计学生会按熟字记新字的方法记忆。

“异 ”、“此”、“世”按笔划记忆。

对策:学生说后,教师在熟字旁边书写出本课的生字。

(2)读新字。

(3)观察每组字的不同,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

你认为这些字中那个字不好写?

估计是:“异”、“栩”

对策:教师指导

“世”字笔画虽然少但教师也做重点指导。

教师范写:上面生字,同时做重点笔画的位置及书写指导。

4.生描红临写,描时注意笔画的起止位置。

5.展示、评字。

6.其他字学生独立看范字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写完后小组交流互相指导。

三、词语积累

重点:沟 世 形 闻

1.先读读书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由组词

3.查字典看看字典中的词语,自己读读后面的解释。

篇6: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不但数量多,而且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非常有趣。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句子的意思,在读中展开想象。

3、对卢沟桥的狮子产生喜爱之情,为北京有这样的著名古建筑物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5课《卢沟桥的狮子》,和字词宝宝交了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看字词宝宝来了,快快找找你的朋友。(学生认读,书空“卢

此”)

二、直入重点,展开想象

1、切入重点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学习课文也这么棒吗?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质疑学生,生回答:

1、我想知道有多少狮子?

2、我想知道狮子的大小···)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课件)文中有一句话就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请你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用直线画在书上。(生动手读书,找句子。教师巡视)汇报: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师板书: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数不清)

2、理解“大小不一”

师:文章哪段写了“大小不一”?请你大声读出来。(第二段第一句话)(课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只有

甚至

什么意思?(你能用读告诉大家吗)

3、理解“形态各异”

师:什么叫“形态各异”?(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它们的样子怎么不相同,你是从哪知道的?用波浪线画在书上。

师:小朋友们找的真认真,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样子的狮子。(适时其他孩子补充)

(教师出示课件)师:你们找的都很好。我们先来读一读描写大狮子的句子。你发现什么?(表示动作的词,有的···好像)

师:作者就是通过对石狮子进行不同动作的描写,使狮子的形态跃然纸上,不仅如此,作者除了向我们介绍狮子的形态,还加入了想象。把昂着头的狮子想象成朝着远方长吼,把低着头的想象成在听桥下的流水声,多么形象生动的描写呀!使人如临其境。这就是“栩栩如生”(板书)让我们带着想象读一读吧!(课件)

师:小狮子就更有趣了。你能找到动词吗?圈一圈。

师:小狮子这么有意思,你能用动作把小狮子的形态表演出来吗?快来试一试。(评选表演小明星)

4、拓展练习

师、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五种吗?你从哪知道的。

还会有什么形态的狮子,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课件,说话练习)

5、师:读了作者的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你有什么感受?)

6、师: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它真的是数不清吗?(学生讨论:)

7、师总结

岁月如梭,卢沟桥在风雨战火中始终不倒,成为了“举世闻名”(板书)的建筑,这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我们为有这样的古建筑感到自豪吧!

三、小结 促升华

上一篇:抢眼简历制作技巧下一篇:巧数线段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