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我自我和本我

2024-04-26

超我自我和本我(精选6篇)

篇1:超我自我和本我

1弗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动机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超我),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的冲动而透过梦、失语等形式来寻求满足。弗洛依德相信一个人如果以前曾经有一些创伤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问题,只要他能够知觉地再将那事重演一次,并将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处理,那麽问题就会解决。

2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过程是无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例如,一个人出于冲动将石块扔进窗户,或惹事生非,或强奸妇女,这时,他就处于本我的奴役之中。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工作,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注:〔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85页)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因此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把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游历的路途前进。这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纵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伊底。这样,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因此,自我并不妨碍伊底,而是帮助伊底最终合理获得快乐的满足。

假如人格中仅有本我和自我这两个结构部分,那么人就将成为快乐主义和兽欲主义的有机体,当他处于一种需要状态时,他就会从合适的环境对象中寻求对需要的直接满足。然而人格中还存在着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的第三个结构部分,即“超我”。超我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

超我,简言之,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即根据父母的价值观,儿童的某些行为因受到奖赏而得到促进,而另一些行为却因被惩罚而受到阻止。这些来奖赏和惩罚的经验逐渐被儿童内化,当自我控制取代了环境和父母的控制时,就可以说超我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经验,它负责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惩罚(内疚);自我理想是儿童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它规定着道德的标准。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有一句格言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注:〔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6页)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篇2:超我自我和本我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悲剧命运的分析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被誉为当时俄国社会百科全书,书中的每个人物性格都极其的饱满,尤其是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心里路程的变化到最后其悲剧产生的描写。对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命运的解析不胜枚举,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剖析导致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自我 本我 超我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文学家,在这世纪交替之际,由于社会的变化使得文学作品流派由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著作中无不显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因此也被称为“俄国社会革命的镜子”。此外在他的作品中凸显出他不懈的精神探索和自我剖析,因此也被称为是“俄罗斯的良心”,并在作品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心灵辩证法”。“心灵辩证法”体现了托尔斯泰注重描写人物心灵的矛盾冲突的运动过程,其中注重描写心里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描写冲突、分析心理冲突的原因和心理变化发展的原因。[1]托尔斯泰这一描写手法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相符合。

《安娜·卡列尼娜》的译本从1956年就已经传入到中国,并相继出版了十几本不同的译本,而该书也被翻拍成7种版本的电影,由此可以看出该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的都深受欢迎,其中主人公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其精神分析法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重人格结构。

本我(id)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完全隐没在无意识之中,它主要是由性的冲动的构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是遗传本能和基本欲望的体现者,它没有道德观念,甚至缺乏逻辑推理,唯一的需要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满足本身。即“本我的唯一功能就是尽快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兴奋,本我的这一功能室实现生命最基本的原则。”本我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寻求欢乐和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者。自我的功能是控制和指导本我与超越、促进人格的协调发展。自我是有逻辑,有理性的,并具有组织、批判和综合能力。自我遵循的是“唯实原则”。其中“实”就是外界存在的东西。“自我主要是外部世界的代表,是现实的代表。”自我的作用是调节“真实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之间、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这种对立”,自我主管人们维持正常而守法的生活。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东西,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超我是“一个从自我内部的分化”出来的“自我理想”。是小孩吸收父母亲区分好坏、辨别善恶的一些标准的结果。具体的说,它是在童年时代由父母和师长额指示、约束、禁律、习惯通过自居作用的内化而形成的结构,是根据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要求而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是内部世界的代表”。超我像一个监督者或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的途径。当自我对本我的要求屈服时,它会惩罚自我,使人感到内疚,自卑甚至有罪。而对自我和本我斗争的胜利给予奖掖,产生自豪感。超我是人类理想的源泉,一切完美追求都产生于超我。[2](p85-86)超我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盒调节那些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危及社会安定的各种冲动,使人成为社会安分守法的一员。

人格结构的三个部分相互协调平衡时,人的精神是健康发展的,若是三者失衡,人的精神就会出现异常。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经历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斗争,最终因为三者的失衡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一、自我与超我的斗争

“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就在渥伦斯基与安娜在车站眼神的一次交流,使得这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前那个凭自己的风流倜傥在名媛云集的上流社会过的风生水起的渥伦斯基在遇到风姿卓越的安娜时,仿佛有一种魔力在召唤着他,让他可以为了得到心仪的对象而不顾一切。这种魔力则是人的本能欲望,在渥伦斯基的穷追不舍下,安娜的内心也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导致本我的胜利,安娜内心得到了欲望所带来的愉悦之感,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安娜的这一内心斗争是在车站一遇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如渥伦斯基为了与安娜再次相遇而在安娜回莫斯科的途中拦住她,并向她表明了爱慕之情,但是安娜“他说了她心里希望的话,但是她在理智上却是怕听这种话的,她没有回答,他在她的脸上看出了内心的冲突”“她为此感到彷徨,也感到幸福”[3](p151)。在回到家后,由于社会道德的约束,她只当那是她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她在旅途中所感到的无端的羞耻之情,和她的兴奋都完全消逝了。在她习惯的生活状态中,她又感觉得自己很坚定,无可责备了。”[3](p160)但这一切还都未结束,“她想到了另一个;她看见他,而且感觉得她一想到他,她的内心就怎样洋溢着感情和有罪的喜悦。”““迟了,已经迟了,”她微笑着低声说。她睁着眼睛,一动不动地躺了好久,她几乎感觉得她可以在黑暗中看见她自己眼睛的光芒”[3](p217)这就预示着在这场斗争中,超我未能遏制住安娜内心的那团欲望之火,需要自我对本的满足。

二、自我对本我的满足与反抗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一部分由于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被抑制而形成自我检测的机制,这部分得到控制的“本我”便成为“自我”,“自我”控制和驾驭着“本我”,以便寻求适当时机,使“本我”的一部分要求得到满足。安娜在渥伦斯基的强势攻击之下,内心开始慢慢的放纵自己接受这得不到祝福的爱“开头安娜老老实实相信她是不满意他这么大胆追求她的;可是在从莫斯科回来后不久,她赴一个她原来以为可以遇见他的晚会,而他却没有来的时候,她由于失望的袭击这才明白地理解到她一直在欺骗自己,这种追求她不但不讨厌,而

[3](p187)且成为她的生活的全部兴趣”,在这之后安娜完全的接纳了渥伦斯基并将自己献给了他。但是在激情过后“自我”又本能的反抗“本我”,“她感觉得这样罪孽深重,这样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以外,在没有别的办法了;而现在她在中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人,所以她恳求饶恕也只好向他恳求。望着他,她的肉体上感到了她的屈辱,她再没有什么话好说了”,[3](p219)“自我”对“本我”的放纵会导致“自我”与“超我”的毁灭。

三、自我与超我的毁灭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着道德要求”,“集中了所有崇高的道德理念,它是追求理想欲望或者高尚生活方式的主体”。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境界,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而且“超我好像已做出片面的选择,只选择了„„严格与严厉、限制和惩罚的功能,而好像并未继承和保持„„爱的关心。[4](p39)一旦超我对道德的苛求失去了限度,就显示出“严厉性甚至是暴戾性”,[5](p285)超过个人能够承受的范围,走向反面。

安娜对于自己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似乎早已预测到了要为此付出的代价,“每当她想到她做了什么,她会遭遇什么,以及她应当做什么的时候,就有一种恐怖袭上心头,于是她把这些思想赶走。”[3](p220)“老是想那件事情,想她的幸福和她的不幸”[3](p275),在她为渥伦斯基生下他们的爱情结晶时,差点失去了生命,在生死一线之际,求得了她的丈夫卡列宁的宽恕,而在她回复往日的生机和丈夫的谅解后她那颗心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自我与超我无法控制住她的心智,她最终选择和心爱的人私奔,与上流社会割裂,与心爱的儿子分别,而这也意味着她没有可以回头的余地,也预示着远离一切走向毁灭。缘起缘灭,车站是他们相遇的起点,也成为他们爱情消逝的终点,安娜最终选择了车站作为她为此付出代价的地点,““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感觉无法挣扎……。那枝蜡烛,她曾经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摇曳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3](p1122)就这样她结束了这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得到内心的救赎。

结语

“本我”是人最原始的冲动,是不顾一些的放纵,“自我”是一个协调者,在满足“本我”的部分欲望的同时,会用道德规范等手法来限制“本我”,“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由于安娜无法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一味的追求“本我”所带来的快乐与自由,而忘却了自身所要扮演的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在得到丈夫的原谅之后依然是我行我素,甚至是变本加厉,在当时社会的规范下所不能容忍安娜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安娜的悲剧。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在其生活中也经历了“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斗争,在其《忏悔录》中写道:“我真心诚意想做一个好人,但我年轻,有多种欲望,当我追求美好的东西时,我茕茕一身,十分孤单,我遇到的是轻蔑和嘲笑;而只要我迷恋于卑劣的情欲,别人便来称赞我,鼓励我。虚荣、权欲、自私、淫欲、骄傲、愤怒、报复——所有这一切都受到尊敬。沉湎于这些欲望,我就像一个成年人了,我便感觉到别人对我是满意的……想到这几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厌恶和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过着淫荡的生活,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种罪行我没有干过,[6](p12)为此我得到夸奖,我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较高尚的人。”但是最终想要追求超完美的理想生活,内心中还隐藏着美好理想,最终超我取得上风,在超我的引导下,强烈的求知欲的刺激下,托尔斯泰博览群书,成为一代文豪。

在当今的生活中,社会急速发展,物欲横流,充满着各种诱惑,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关系,不应为了一时的冲动和满足欲而走向无法回头的地步,要且行且慎重,按照自己的步伐向着“超我”奔发。参考文献

[1]伍彘甫.西方文论造下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26.[2]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5-86 [3]列夫·托尔斯泰著.周扬译.安娜·卡列尼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4.

篇3:超我自我和本我

关键词:《燃情岁月》,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电影《燃情岁月》 (Legends of the fall) , 这部于1994年出品的美国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美国蒙大拿州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人物一切复杂的冲突和相互关系呈现了一出与宁静悠远的大草原所完全不同的现实, 是人物的内在生活和内在命运。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富有性格和人性魅力的人物形象, 而这几个人物形象究其根本实则暗合了弗洛伊德自我与超我二元逻辑范畴的对立与冲突。

一、理论基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本我、自我与超我

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心理人格结构理论, 即心理人格是由本我 (Id) 、自我 (Ego) 和超我 (Super-ego) 构成的。所谓本我, 就是本能的我。“本我无视价值、善恶与道德的存在, 他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和快乐。本我是潜意识的, 他不受约束, 是人的生物本能, 是人的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1]所以, 深处“本我”之中的是各种各样原始的欲望, 一切无端而无法控制的欲望就由此而出。“超我压抑本我的冲动, 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作为道德的卫士, 往往具有无上的崇高感, 提倡人格的升华。“自我就是面对现实的我。他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媒介, 他要实现本我的意图和目的。”[3]自我正是那个在本我、超我和现实条件三重压迫下的意识领域。影片当中人物为爱情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难, 正是因为他们的本我、自我与超我无时无刻不在挣扎, 成为久久翻腾的力量, 人物的所有行动背后正体现了内心的波涛汹涌。

二、崔斯汀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对于男主人公崔斯汀来说, 他的本我与超我的较量, 以及由此形成的他自我的放逐和挣扎成为贯穿整部影片的核心。灰熊, 是整个故事贯穿首尾的意向。从影片之初, 少年时期的崔斯汀单枪匹马和熊作战砍下熊的利爪到影片即将结束之时, 荧幕上崔斯汀狭隘一片灰蒙的树林中与一只黑熊搏斗, 当他终于被黑熊衔入口中, 在激昂的音乐之中, 导演将镜头定格, 伴随着印第安老人“一刀”的喃喃低语“He was a good death” (他死得其所) , 崔斯汀的英雄形象便永恒地留在了1963年的美国西部的某个森林中, 而所谓“死得其所”便是他最后所投入的黑暗和绝境实际是一种解脱, 因为他的本我就是一只灰熊, 他身上充满着大自然的放荡不羁的野性之美, 任何世俗的伦理道德也无法约束他成为自然之子。他漫长的一生终于在灰熊的锋牙利爪之下得以告终, 我们可以说, 他进入了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 更紧密地依靠了自然和土地。他是自然之子, 从不掩饰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喜恶, 如果可以, 他也不会掩饰对苏珊的爱。假如苏珊从未出现, 假如战争从未打响, 假如山莫能够带着笑容归来, 那么崔斯汀可能就会永远是这么一个代表自由与力量的自然之子。

但是他的世界从他第一次见到苏珊的时候, 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我与超我的较量便仿佛炽热熔岩的火流, 从未停止过流淌。他作为自然之子, 深深地爱上了苏珊, 这仿佛最原始的却最莫名的本能一样无法抗拒, 是他在自然中形成的完善和勃发的本我。可他性格中也不仅仅具有这样的本我部分, 对弟弟刻骨的爱以及基本的伦理道德构成了他性格中的超我部分, 所以在故事的最初, 他把对苏珊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但悲剧也就此而起, 这是在无垠的草原成长的崔斯汀的本我和有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崔斯汀的超我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导致了他自我的痛苦。如果故事能按原来的轨迹发展, 崔斯汀的本我念头或许也会逐渐被掩埋, 可战争开始了, 单纯的怀抱理想的弟弟不顾父亲反对去参战。在影片开始的渲染和介绍中, 我们可以知道, 崔斯汀毫无疑问是爱弟弟的, 可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他的本我却又想弟弟消失, 他在战争中保护弟弟“甚于和德军作战”, 对立性的悲剧仿佛深入崔斯汀私思想的最深处, 这不仅仅是出于爱, 还是出于恐惧。本我、自我与超我原本就是处于不断地变化, 此消彼长的过程中, 崔斯汀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超我对自我的影响, “超我用自己竭力维护的道德观念去阻碍本我的欲求, 从而通过自我的恐惧和过激的行为而表现出来。”[4]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是“We all loved Sam.”,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实际上正是他深处迷惘和诱惑之中的一种自我辩解, 以图掩饰希望山姆死去的心念。他的超我在不断地控制着本我, 告诉本我, 我是爱山莫的, 而山莫却以一种极其悲壮的方式死在了他的眼前。毫无疑问, 崔斯汀已经拼尽全力去救弟弟了, 但对于“超我”, 这个具有伦理道德衡量标准的高尚审判官来说, 它只认一条事实, 崔斯汀曾经在某一刹那想过弟弟死。在这个层面上, 他陷入了无底深渊, 因为“超我”判他有罪, 且不可救赎!崔斯汀对中风后的父亲说山莫死后, 他诅咒神, 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在诅咒自己呢?!

山莫死后, 他的本我中对苏珊的爱占了上风, 可崔斯汀内心深重的哀痛与自责已经让他无法再去感受世俗之爱与苏珊的柔情蜜意, 因为弟弟的死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而他对苏珊本能的深刻的爱也无法停止, 故事的悲剧矛盾从存在的深渊揭示出来, 本我与超我的激烈冲突使他无时无刻不在痛苦地煎熬。最终他决定离开家乡, 他选择了离开和自我放逐, 这实际上是一种逃避, 逃避已有的事实与存在, 逃避内疚与苦痛的折磨, 逃避那个说要等他永远的女人。一段时间的自我流浪后, 灰熊以平静的姿态让他回到了草原。他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似乎一切都已经结束而又重新开始, 而死于非命的小伊莎贝尔却再次让他发怒了。他内心的灰熊一直在那里, 而崔斯汀的形象之所以被我们深深的记住也正是因为这种疯狂的、歇斯底里的本我, 能更有力的确立人的形象、人的面貌。对于崔斯汀来说, 本我与超我的较量从未停止, 而他的自我也在这样的较量中痛苦的挣扎, 山莫走了, 小伊莎贝尔走了, 苏珊自杀了, 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 都英年早逝了, 饱经浮华与创伤后的他把孩子交给哥哥抚养, 他选择了听从本我的召唤, 回到自然, 躲进深山, 最终“死得其所”, 他的灵魂得到了回归和永恒。

三、苏珊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超我对于本我来说无疑是一幅苦口的中药, 他时时刻刻提醒着自我规范自己的行为, 帮助自我抵制本我的欲望, 当自我犯错的时候, 超我便要求自我审视自己的良心, 虽然这样可以使自我压制住本我的要求, 但同时也给自我带来了痛苦。”[5]苏珊便是在这样的痛苦下走向了自毁与死亡。苏珊和崔斯汀一样, 经受着本我的爱与超我的不能爱的折磨。苏珊和崔斯汀之间的一见钟情, 这本是种极其美好的情感——如果它能被顺利满足而不引起超我对本我以道德为名进行的惩罚的话。她爱上了她爱人的哥哥——那个无拘无束、自由不羁的崔斯汀, 个人的爱被空前尖锐地提出, “超我”的伦理道德为她无法克制的“本我”的欲望的毁灭承担起了责任, 这样的爱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幸, 即使没有战争, 没有死亡, 这种爱依然是不被允许的, 她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经验, 她不知所措, 她失去了立足点。在本我不断哀嚎的呼声中, 她不可避免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欲望得以实现的两个阻碍人物:爱人山莫和潜在情敌小伊莎贝尔。于是, 苏珊的本我在无意识中也对他们进行了诅咒——她希望小伊尔莎贝尔死去, 也希望山莫死去 (她在看望监狱中的崔斯汀时说的原话) 。她和崔斯汀一样感到恐惧, 她之所以强烈地反对山莫奔赴前线, 其实是因为怕她所期待的“罪恶”的愿望真的发生, 即山莫真的死去, 永不归来。在山莫决定要去参军的时候, 她止不住地流泪, 本能的靠向崔斯汀的怀抱, 告诉崔斯汀, 不要让山莫去, 这在行为上是她的本我的最直接的反应, 而言语上确是自我在本我与超我的斗争下所做出的最真切的表达。她努力要听到超我这个说教者洪亮的声音, 自我安慰, 自我辩白。

山莫死后, 崔斯汀痛苦得不能自已。苏珊感同身受。这种理解, 不仅是因为爱人的心心相印, 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受着相同的噩梦般的种种困扰。她没有直接面对山莫的死亡, 这是她的幸运, 但在另一方面也更加促成了她的不幸, 崔斯汀无法忍受本我与超我的分裂, 无法忍受他对命运的绝望的恐惧, 他的自我封闭和野性也让她备受折磨, 当崔斯汀远离故乡, 告诉她“就当我已经死了”之后, 她选择嫁给艾佛瑞, 这何尝不也是一种逃避?既然等待已经没有结果, 不如选择另一种方式生活。在这个时期, 她的本我的对崔斯汀的爱以及自我的对山莫的自责都仿佛搁浅。直到崔斯汀回来, 她发现自己依然深爱他, 她的本我再一次被唤醒, 而此时的崔斯汀已经娶了那个从小就立志要嫁给他的小伊莎贝尔, 导演又一次合了她的心愿, 小伊莎贝尔也死了, 超我和本我反复的斗争终于将她压垮, 她无以为继, 她自杀了。她自杀的时候, 正是崔斯汀展开对杀害小伊莎贝尔的政府官员报复的时候, 她仿佛也听到了某种召唤, 剪去象征她的柔软与脆弱的一头长发,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本我与超我与崔斯汀一样从头到尾都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他们的心灵成为了无休无止的战场。她对崔斯汀的爱和对山莫和小伊莎贝尔的诅咒即本我与基本的礼教和良心即超我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如果她活着的使命是追随本我获得满足, 那就意味着, 一切即将毁灭。山莫和小伊莎贝尔的死实现了她本我的期待, 而这样隐秘的愿望得到实现的时候却被超我进行了惩罚, 她的自杀也就是本我和超我较量下的必然结果。

四、结语

在电影《燃情岁月》中, 可以清晰地看出主人公特别是崔斯汀和苏珊的内心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斗争与冲突, 崔斯汀和苏珊都经历着本我的对彼此的爱和对山莫和小伊莎贝尔的诅咒与基本的礼教和良心即超我相互斗争的折磨。最终, 崔斯汀选择自我放逐, 回归到最真实的本我, 苏珊却无法承受巨大的内疚和自责, 自我丧失了平衡, 从而走向了灭亡。几个主人公的相互纠结与挣扎印证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于所有身无定所、惶惑不安、饱尝不幸、永远追寻的人, 一刀所谓“心中的灰熊”其实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本我之于超我的冲突是永恒的, 魔鬼和上帝搏斗, 战场就在人们心中。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篇4:自我、超我和本我

一、 瑞斯福德自身的矛盾冲突

瑞斯福德作为影片主要人物,他是一名动物猎手,专门在世界各地猎取危险系数高、体型庞大的猎物。在他的思想观念中,打猎是这世界最幸福的事情,世界上两种东西,即猎人、猎物。他自以为自身是个伟大的猎人,他对自己的打猎水平引以为傲,认为很少能有人超过他,他一直痴迷于打猎的世界中,他认为打猎是他这一生唯一一件能做的事,也是唯一一件必须要做的事。[1]瑞斯福德此次是去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进行打猎,与几名猎手共同乘船进行,同行此去的伙伴怀特尼说:“猎物至少要懂得害怕,在面对即将死亡或者疼痛时。”瑞斯福德很不屑的讲道:“别乱说了,我们都是最强的猎手,并不是一名哲学家,谁会管猎物有怎样的感觉呢?这个世界只有猎人与猎物,你我都很幸运成为了猎人。”自从他开始学习打猎那天起,他一直就自以为是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中最高级的动物,而大自然是一个原料库,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供人们获取,人类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求,而随意毁灭大自然中其他生物。这种思想直接体现出他内心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瑞斯福德作为美国很著名的猎手,他十分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从来不把任何对手放在眼里,也不会觉得猎捕动物是不对的,他认为这是他作为猎手理所当然应做的事情。但是,这次狩猎并非他想象那么顺利,还没有来到目的地,就已经成为了被捕猎的对象,比那些他这次要射杀的美洲豹先尝到了疼痛和死亡的感觉。在当达到了“捕船岛”,在他看到了扎洛夫将军之后,他就已经意识到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在等待着他,他被迫加入到将军的“猎人”游戏之中,自己的生存法则在此时遭到空前的挑战。一个举世闻名的猎手要成为了别人的猎物,还要受到他曾经猎杀了无数只猎狗的追击,在这场与大将军的无形较量过程中,瑞斯福德以他的睿智、灵敏、机智和勇敢等,再加上他曾经在猎捕场上的实践经验以此来迷惑对手,想尽各种办法战胜对手;他学习曾经打猎时,那些动物躲避他的办法,如:学习狐狸采用一圈一圈兜圈子的战术,彻底扰乱大将军的视线;学习猫爬到树上小憩,藏身在隐蔽、茂盛的枝叶中;他在土质较松的土地上,挖了一个巨大的缅甸捕虎坑,杀死了将军的猎狗。他马不停蹄地与将军、猎狗、将军的仆人等来回周旋,将人类的所有勇气和智慧都发挥了。三天的逃亡追杀游戏,让瑞斯福德深深体会到了猎物被追铺时的感受,有焦虑、紧张、不安、害怕、对死亡的恐惧等,这无疑挑战着他之前一直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他一直认为的猎物没有感受、没有思想的想法发生了冲突,这也是他自身矛盾冲突的体现。

二、 扎洛夫自身的矛盾冲突

在影片中扎洛夫将军作为另外一名主要人物,他表面看起来有礼貌、有修养,又受过高等教育,并且身份和地位都很高,他对瑞斯福德表示十分友好、服务周到。但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残暴、血腥的凶残人物。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都是异常野蛮,令人无法想象的。[2]扎洛夫将军与瑞斯福德一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猎物猎手。在他的人生观中,他认为自己为猎手而生的。他说过:“上帝让很多人成为了画家,却让我成为了猎人,我的手就是为了触动猎枪发板机而长的。”在这之前,他已经猎杀过各种种类的大型动物。他这次来到亚马逊流域主要是想要来猎捕美洲豹。他听别人说起过,美洲豹是特别狡猾的动物,但实际证明它们一点也不狡猾,在全副武装、有勇有谋的猎人面前,它们一样毫无缚鸡之力,乖乖的成为了猎人的囊中之物,也正是由于这样,扎洛夫将军感觉到很失望。所以他发明了新型的猎物,并且他也已经找到了这个新型的猎物,这个猎物就像兴奋剂,让扎洛夫将军全身上下所有的细胞时刻都在兴奋。这就是扎洛夫将军在对常规的打猎厌倦之后,发明出的新的打猎游戏——猎人游戏。人对于扎洛夫将军来讲,就是猎人捕猎的猎物,与我们平等所理解的人已经毫无关系。为了获取到他的“猎物”,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很大的骗局,他买下被船员们称之为“捕船岛”的地方,之所以要选择这里,主要是由于这里地理位置最适合打猎:遍布暗礁,海流不能掌控,很多船只在这个地方航行十分困难,很容易出现船员遇难、船只触礁等情况。他买下这个地方的目的是为了给那些经过此地的船员,在遇到船只触礁后,不得不来投靠他。表现看起来,是扎洛夫将这些遇难的船员救了下来,实则是这些船员成为了他的猎物。这个游戏看起来似乎很公平,但最后的结果是只有扎洛夫自己赢,每次看见猎物在这些游戏中死去,他就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快乐感和满足感,所以可以看出来扎洛夫的内心非常阴险,他已经完全没有人性。在他看来,杀人与狩猎一样,甚至人的生命价值远远比不上一只狗、一匹马,通过这种游戏获得的快感远远要比真正狩猎来得真实,在这个游戏中他不动声色杀了很多人,他从来不认为杀人的做法天理难容,只是因为这样做可以满足他内心捕猎的欲望,而让切实的感觉到一种无法言表的快乐和满足。

在扎洛夫的世界观中,他认为无论对于人类来讲,还是对于动物也罢,都是适者生存,他认为弱者如果成为不了强者,那么就是要死的。所以他发明了这个游戏,让那些只有失败这一种结果的船员们,也就是他所认为的弱者,在他所谓的公平折磨下,一步步走进他所预先设计好的圈套中,看着他们死去,被猎狗追赶和撕咬,以此来不断满足其变态心理的需求,为了达到这种丧心病狂的目的,并且可以彰显出他是很善良的、很大方的,让那些对真相毫无所知的船员先出发,而他早已经控制好了整个局面,那些船员也只是快一点走向死亡而已。对于扎洛夫这种变态到极致的心理,比赛是他为了杀人而设下的圈套,杀人也只不过是为了让他获取一种猎取动物而所不能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人生命的藐视和漠视,他并不尊重人的生命,尤其对弱者的生命更是不屑一顾、毫不在乎。扎洛夫行为言语虽然看起来很礼貌,但他内心是血腥的、丑陋的;举止大方,但行为凶残。实际上,扎洛夫所效仿的文明也是极为野蛮、残暴的文明,而自认为聪明绝顶的扎洛夫最终也成为了自己精心发明的“猎人游戏”的牺牲品,落得一个自取灭亡的结果。

三、 瑞斯福德与扎洛夫将军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最危险的游戏》这部电影中,为我们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猎人人物形象。美国大动物著名的两位猎手,即瑞斯福德、扎洛夫,他们两个之间的矛盾始终在促进着故事情节的发展。[3]瑞斯福德是退役的战士,而扎洛夫是哥萨克将军;扎洛夫具有精良的设备,并有强壮的打手、最好的猎狗;而瑞斯福德是一个人落难到荒岛上,没有设备、没有打手,手无寸铁;一个是猎人,一个是猎物。福斯福德与扎洛夫两个之间的权力和地位明显处于不对等的状态中。虽然瑞斯福德在打猎中从来没有考虑过猎物是否有思想、是否有感受,他会任意捕杀猎物,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将“人”作为猎物,在他的思想上,他对这种行为也是十分憎恨的,反对这种既变态又变相的谋杀行为。扎洛夫早已经厌倦了猎杀动物,而发明“猎人游戏”这个新的狩猎方式,将人看作是捕杀的对象,由于人与动物不一样,人比动物的思维要高很多,会思考、会推理,这种高难度、新颖的捕猎过程,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刺激性,在这里进行的是与人性道德有关的冲突,是扎洛夫非人性道德观与瑞斯福德人性道德观之间的矛盾。而瑞斯福德的人生观中认为,不管自己的捕猎技术是多么的高超,或者是多么的无人能比,但自己所捕杀的猎物都是动物,并不是自己的同类。这种矛盾也体现在两个人性格也截然相反——扎洛夫一直都沉迷于在狩猎的世界中,对自己将要猎捕的猎物充满期待,有疯狂的、变态的嗜血习性,根本不把人当回事,杀人对于他来讲似乎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不以为然,揭示出他的残暴、专横;而瑞斯福德对自己的猎捕技术充满信心,他原本是要去亚马逊河流域打猎美洲豹,但在船沉之后,游到荒岛的他却成为了不得不接受挑战的狩猎对象,成为了扎洛夫的猎物。[4]也正是由于在这样显著的反差之下,在面临各种胆战心惊的险境过程中,他总是凭借着自己强烈的求生欲望,冷静、机智的将每次险境化险为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取了自由和生存的权力;而对于扎洛夫来讲,在这个游戏刚刚开始时,他明显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却自大骄傲,完全没有将对手放在眼里,他认为最终的胜利者肯定是在自己。同时,他发明的这个“猎人游戏”本来就是有失人性的,是变态的、非正义的,更是天理难容的,这也注定了他必须得落败。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部影片之中,通过对扎洛夫将军和瑞斯福德两个猎人细致的叙述和描写,向观众们呈现出一场惊险的、刺激的斗智斗勇的场景,高度赞扬了瑞斯福德在与扎洛夫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沉重冷静、有勇有谋、机智勇敢的精神。影片情节与结构相得益彰,引发观众无尽的思考,思考着我们人类对于大自然、动物、植物等物体的残忍和暴力。如果人类丧失了心智、完全失去了理性,像扎洛夫一样,将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那么人类社会的最终结果与扎洛夫一样,自掘坟墓。因此,唯有人类尊重大自然和其他物种,同情和保护弱者,人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早霞.危险的游戏还是丛林法则[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4-36.

[2]梁超.修辞与阅读——评《最危险的游戏》[J].云梦学刊,2004(1):17-19.

[3]窦艳.谈《最危险的猎物》的语篇教学[J].呼兰师专学报,2003(1):23-25.

篇5:超我自我和本我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的三重结构”说。即在心理有三种力量互相冲突,它们就是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们性中心的一种迈进力,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原动力。它是无意识的,无理性的,在其自求满足中,它是毫不顾实际的利害,更不顾道德上的是非。自我,大体上是有意识的,是逻辑的,它可以说是人们心中的灵明,认识环境,认识实际的。超我,可与一般人所谓的良心者比拟, 但其严肃不假借的精神只有过之而无不及。”①即本我受本能的驱使,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得到满足。自我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也是两个概念的过渡地带,而超我则是外部世界在人内心的反应,是人人必须按照道德的要求下完成的心理状态。弗洛伊德认为“这三个部分并不是界限分明,而是相互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三部分还可以互相转化。”②

二、用精神分析法解析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一)、从本我角度分析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弗洛伊德指出“为本我的运作提供能量的是本能,这些原始的冲动驱使本我不断地向自我冲击, 以实现欲望的满足。”白流苏在和丈夫离婚之后便回了娘家。白流苏和范柳原一见钟情,白流苏义无反顾的和范柳原在一起之后,发现想象中的爱情并不是她想的那个样子。在范柳原交往的日子白流苏喜欢被人称呼范太太,喜欢沉浸在这种精神上的喜悦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流苏发现范柳原是一种享受精神恋爱的人,做了范柳原名义上的太太久了,不仅让白流苏想真正成为范柳原的太太,然后在香港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而本我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也显现了出来,而且他们之间有着无形的距离,注重精神上的恋爱,但是白流苏的心理还是需要一份安定的婚姻,本我欲望的心理在这个方面也得到了感情上的升华。然而他们在上海的时光是快乐的, 他们去吃上海菜,去看电影,可见他们的爱情是甜蜜的, 虽然白流苏追求安稳现世的爱情, 但是她的内心里还是渴望得到范柳原的爱, 这也是本我的一种体现。

(二)、从自我角度分析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在白流苏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自我”的分析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存在,控制人的自身行为,让其在最大程度上符合理性的要求。流苏离婚回到了自己的娘家,不仅被禁锢在这深庭宅院中,精神上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自我”的内心诉求就在这个时候摇摆不定。在流苏被哥哥嫂子奚落之后,像母亲哭诉也没有得到宽慰,文中写到“白流苏在她母亲床前凄凄凉凉跪着,听见了这话,把手里的绣花鞋帮子紧紧按在心口上,戳在鞋上的一枚针,扎了受也不觉得疼”“流苏突然叫了一声,掩住自己的眼睛,跌跌冲冲往楼上爬,往楼上爬……”③我们可以看出这“凄凄凉凉” 和“ 跌跌冲冲”不仅昭示着白流苏在悲痛伤心时, 彷徨难过的状态,也同时暗示着白流苏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冲冲找不到方向,一方面思想守着封建婚姻观的钳制,一方面又渴望内心的自由但是无能为力的矛盾心理。

(三)、从超我角度分析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超我”是在人们经过理性的判断在符合道德要求基础上的一种心理特征。白流苏本身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她遵循着父母之命嫁给了唐一飞,然而婚后的她并不是幸福的,刚开始她选择的是默默的忍受。可见在在那个时代传统的婚姻观深入人心,而在大家眼里白流苏不是传统婚姻观的牺牲品,反而扣上了自作自受的嫌疑,但是面对这一切,白流苏都选择了默默地承受,因为在她的心里道德观念早已高于她的喜怒哀乐。

三、结语

在对白流苏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并不是按着从“本我”“自我”“超我”的递进顺序而推进了,反而相反,遵循了从“超我”到逐渐认识“自我”最后找回“本我”的一个过程。在白流苏回到娘家之后她不甘于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而遇到范柳原恰巧是她摆脱这段生活的突破口,白流苏毅然决然的选择和范柳原在一起,去追求真正的自我,最后经历了一场生死诀别的战争让白流苏彻底的抛下了一切,找回了“本我”。从这个人物心理的矛盾斗争我们也看到了白流苏从一个身负封建婚姻枷锁的女性成长为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爱情的精神自由人的过程,也体现了张爱玲作品中不仅是对男女爱情的描写,同时也侧面烘托了社会的现实,给读者以任重道远的思索。

摘要:张爱玲的短片小说《倾城之恋》自发表以来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强烈反响,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里张爱玲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其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以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矛盾的人格塑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即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分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张爱玲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探究与剖析,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张爱玲作品中思想内容和隐性含义。

篇6:本我、自我、超我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从专业角度来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非玄学,它是受了科学理念的影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有关人类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一般来说,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是普通心理学,它涵蓋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感觉、知觉、情绪、人格、记忆、注意、思维、语言、意志、问题解决、技能学习等方面的内容,系统地讲述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理论等。

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学习很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学校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组织行为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心理学研究需要使用spss这一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且心理学专业本身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有很大关系,这些学科探讨的生理作用会直接影响人们。因此,除了以上提到的分支学科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学习spss软件应用、人体解剖生理学等相关课程。

我们可以认为,前面提到的犯罪心理、读心专家等影视剧的内容确实涉及到了心理学的知识,准确地说是心理学不同分支的应用与结合。不仅是在电视剧中,日常生活中心理学也随时随地陪伴着我们,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还不如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与人交往过程中都伴随着心理学的应用,只是很多人未曾发觉。

那些经典疗法

除了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性地学习一些咨询技术,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催眠术、房树人测验、箱庭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以便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法。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意识恍惚的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国内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介绍说:“科学证明,恰当地使用催眠可以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所以说,催眠术并不是神乎其神的魔法,而是有极强的科学性在其中。

箱庭疗法,又称沙盘疗法或沙盘游戏,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疗法。1939年,受威尔斯“地板游戏”的启示,英国伦敦的小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将收集的各式玩具模型放在箱子之中,让孩子们在箱子中游玩。孩子们将这个箱子称之为“神奇的箱子”,并将这一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命名为“世界技法”。箱庭疗法呈现了一种心理治疗的创造和象征形式,在所营造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气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便是箱庭疗法的创造和象征模式。箱庭疗法是一种心理临床疗法,通过创造的意想和场景来表达自己,直观显示内心世界。同时它也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在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以上的这些疗法中可以看出,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救赎与自助

身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爱着自己的专业,尤其是学习了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后,我发现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正常且独一无二的,包括精神分裂、智力低下的人们,没有人是奇怪的和应该受到歧视的。在生活中,我学着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自然,我想这应该归功于心理学专业和我的老师们。大学期间,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经历,表达他们的看法。你会发现,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大多温柔、风趣、耐心、体贴,他们能理解、包容每个人,交谈时能设身处地地为我们着想,并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也许,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和它特有的温暖、正性的力量。对我而言,心理学不仅修持我的内心,更让我懂得接纳与放下。

心理学不仅可以助人,还可以自助。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忙指导你如何从小教育孩子;健康心理学可以教你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疾病并保持健康的身体;咨询心理学教会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体验或帮助他人学会正视自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纵使学习心理学专业有众多优点,但如果你是抱着“学了心理学我就能看穿别人”的心态学习这门专业,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许多书籍都很大程度上将心理学神化了,才使得人们对心理学产生了误解。所以不要指望在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们会直接教你他人的眼神、动作传达了什么意思,这些根本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主流知识。其实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中,会有众多理论基础知识需要背记,因此有时我们自己也会打趣地说,学了四年心理学,活生生地从理科生变成了文科生。

在各行各业中呵护你的内世界

现在,想必大家对心理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方面工作呢?

学校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销售工作是大多数心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读研深造等等。总之,心理学专业的就业面很宽,最终在于自己的选择。然而,在国内,心理学的发展仍然在起步阶段,有太多人对心理学仍存在误解,很多用人单位都不重视心理学,所以尽管心理学的就业面很宽,但需求量不太大,就业率并不太高。可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一旦到这些岗位工作,就会体现他们特有‘的优势。在工作中,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更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待他人更宽容,这与心理学的专业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心理学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国内,心理学作为一门朝阳学科,也更需要大批人才来发展。

拥有心理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另附:“貌合”而“神离”——心理学衍生下的应用心理学专业

上一篇:旅行社怎样管理导游下一篇:和谐的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