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搜集的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涉及的问题

2024-05-02

我搜集的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涉及的问题(通用3篇)

篇1:我搜集的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涉及的问题

这是我自己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06年1月,浙江,公平与效率问题,收入分配问题。

06年3月,江苏,国人热心过洋节冷落传统节日。

06年4月,天津,节约型社会。

06年4月,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06年4月,吉林,户籍制度改革。

06年4月,新疆,地条钢(利用废铁炼制的)。

06年4月,重庆,高校滥排名。

06年4月,安徽,高校收费问题。

06年4月,上海,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实习制度。

06年4月,江西,自主创新问题。

前几年的考题我也注意了,但笔记上没记的这样详细。据我统计,目前大部分的热点焦点问题都已经考过了,而且各省出题几乎都不重复。因此我分析,一方面,今年的题目仍从没考过的大的热点问题中出,这样的题目已经不多了,如荣辱观,另一方面,会从二类三类热点问题中出,如商业贿赂,公务员加薪等。

篇2:我搜集的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涉及的问题

一、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通常有一种想法,认为既然是概括题,就得对原文进行高度概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其实,纵观历年考试,参考答案其实都蕴藏在原材料中。据不完全统计,历年考试参考答案有90%的文字均出自原材料,而不是考生所殚精竭虑、挖空心思的自己概括。因此,与其说这道题是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如说是考查考生的整理能力。考生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就完全可以把命题人的“标准答案”或阅卷人的“参考答案”整理出来。因此,“答案源于材料”应该是考生答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理解一种基本逻辑

《申论》考试是否考查逻辑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申论》的逻辑能力是如何考查的呢?体现在命题答案的语段表达中。关于《申论》的文体,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1]这就告诉我们,《申论》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议论文,而是类似于政府公文的议论文。政府公文的逻辑思路常有两种:第一种是递进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的逻辑;第二种是总分总逻辑,这个通常在政府的总结报告中看到。递进逻辑侧重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表现分析者思维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通常成为《申论》考试的考查点。所以,把握递进的逻辑,其实就是把握《申论》概括题的主线,也即把握参考要点的分布,而不至于不知如何寻找答案,不知如何组织参考要点。例如:

“投资环境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话题缘起)成都市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投资体制不顺、审批环节过多、行政效率低下、“亲商”意识不够、工作作风不实、“三乱”现象严重,等等。(陈述问题)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成都投资软环境,阻碍了成都市的发展。(分析问题)要努力改善成都市投资环境: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热情为企业服务。(提出对策)”[2]

这是四川省某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概括题的参考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呈现这样一种逻辑:话题缘起、陈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而参考答案中的要点实则均出自于原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历年《申论》考试概括题的80%均采用这种思路。

三、学习一个基本方法

《申论》概括强调思维逻辑完整、概括要点全面、内容准确,因此,一个标准的概括答案必须是一个逻辑结构清晰、要点全面、语言准确的完美语段。而这些逻辑结构、要点都已经出现在散乱的材料当中。我们将这些散落在原材料各语段中的答案要点抑或关键词称为标签,因此,解答概括题就是在把握概括题的逻辑结构下,按照“标签”寻找、组织起来的就是完美参考答案的雏形,这就是贴标签方法。

所谓的标签,即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与概括内容有关的要点,通常是“问题、重要性、原因、后果、对策、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等。在材料中这些标签是散乱的,而组织答案则要把它们用递进的逻辑整理出来,即构成组织答案的逻辑结构:1重要性(话题缘起);2.问题/对比性事件或观点(陈述问题);3后果/原因(分析问题);4.对策(提出对策)。

所谓的“重要性”,即材料中有某段某句表明该问题的影响,这就是重要性,它可以作为我们组织答案的“话题缘起”部分(如果材料中没有类似的话,则自己组织加进去,这是一个答案要点)。“问题”,即材料中陈述的各类不良现象或情况,绝大多数材料都会给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整个材料中的核心概括内容,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全面,不要漏掉。“对比性事件”,即有些材料在指出不良现象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对比的正面现象,因此,在陈述问题部分如果有正面现象就必须加进去,这样答案才算完整。“对比性观点”是在另一类型的材料中出现的,即材料提出一个争议性的观点,有两方意见,在陈述问题部分就是要将这两方意见概括出来,不能偏颇。“问题、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构成了通常的《申论》递进逻辑概括的“陈述问题”部分。“原因”,即材料中会对出现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指出很多原因,这些就构成了答案的“分析问题”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材料中可能会指出多种原因,注意分类,不能遗漏。“后果”,即某些材料描述了该问题产生的后果或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后果也是分析问题部分不可缺少的,通常是答案的一个要点。因此,材料中出现类似的“后果”标签,也须概括进去,如果没有出现,则可以忽略。“对策”,材料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会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比如领导人的讲话、政府政策或针对问题而出现的一些方面(应该值得提倡的现象)这些都是“提出对策”,在概括材料时要注意把对策部分写进去,使整个语段结构完整。

多年来,《申论》考试的第一道题几乎都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但题目要求考生概括全面,漏掉或多概括都会影响成绩,因此,面对一大堆材料怎样取舍,使很多考生犯难,继而把握不住重点。而贴标签方法则提供了一种思路,符合标签的,就是答案需要的,不符合标签的,就是材料中的干扰信息,应果断地砍掉。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Z].2007.

篇3:公务员申论考试给语文教学的启示

以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为例。全卷一共提供了十篇阅读材料,全是涉及“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卷面一共10000多字,要求考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材料以后,做四道题目:1、假如你是“给定材料6”中所说的参加“四海论道”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请你写一份能够全面概括给定资料主要观点的发言提纲。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准确,篇幅为350-400字。2、“给定材料5”是美国的一位家庭主妇对“中国制造”产品使用的生活感受。请您对这则资料所蕴涵的“中国制造”的有关现象与问题,作出必要的分析(内容不少于四个),要求观点明确,分析贴切,语言简洁,篇幅不少于200字。3、针对“给定资料3”中所提到的第一个“落后”效应,请你结合给定资料,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求针对性强,方法可行,篇幅不少于200字。4、结合给定资料,请你从“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晰,说理充分,结构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整个考试时间是两个半小时。我们的考生就是要在这规定的时间内,不仅要阅读完给定材料,还要写出大小四篇文章;不仅要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还要联系生活实际,产生出自己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清晰的表达出来。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的。要想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我想,考生至少必须具备这样的一些基本素质:一是快速阅读能力,要具备一目十行的功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阅读长篇大论,并能将条理梳理清晰;二是概括分辨能力,要能准确概括出材料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分辨出材料的重点与非重点、真观点与伪观点;三是统揽材料的能力,要沉入材料又能跳出材料,将材料的文思、脉络很圆活的前后勾联,悟出“文气”和“文路”,保证使用材料时能信手拈来,组合自如;四是善于将阅读材料和文章写作要求粘合起来的能力,把握了文章的精髓以后,要认真研究写作要求,找到写作要求和材料的结合点,从而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五是全面高超的写作能力,不仅语言基本功、谋篇布局基本功要过关,不仅写作的速度要快。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还要能适应不同文体的写作,特别是各类应用文体,并写出不同文体的优秀作品;六是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辨能力,提供的材料要引起我们的共鸣才能有感而发,而产生共鸣的前提是对生活有积极的参与、充分的了解和习惯的思考;由此引发的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只有具有独特、深刻的视角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慨叹,而这种慨叹的前提是善于对生活现象进行综合、过滤、抽象,进行由个别而普遍、由表象而实质、由呈现而趋势的分析、思考、提炼。

由公务员申论考试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不能老是被自己的所谓性质和特点所拘束,被固有的思维和习惯的做法所限制,而应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与时俱进,勇于改革,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效应来。这里,除了要继续发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外,是不是应该在这样一些方面有所行动:

1、关于教学的进度问题。我们习惯于每学期教一本书,高中进人课改后是一学期两个模块,学生一学期读二三十篇文章,一篇课文要教两到三课时。这样教学,对课文的分析是细致、精到的,但学生的阅读速度得不到提高,阅读水平的培养比较单一,语文学习的效率不是太高。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科的“悟性”,这种“悟性”是靠大量的阅读积淀起来的,不是靠几十篇文章的条分缕析就能形成的,所以,语文教学要非常重视学生阅读速度的培养,速度决定高度。有的课文可以花几节课教完,有的则一堂课可以教几篇课文,让学生学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完一定的文字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此为基础。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进度上有大的变革,课文教学速度要加快,每学期花一半左右的时间在课文教学上,多余的时间就让学生把阅读视角伸向课外,扑入课外阅读的海洋,接触更多的作品,这就既考虑到了阅读速度的培养,也注意到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就比较全面了。勿庸怀疑,一个阅读量很大、阅读速度很快的学生,他的语文水平肯定是很高的。

2、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现行的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选择了各种文体的课文。但事实上,学生只读这样一些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完成学科能力建构,自然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再加上教材编写者虽然兼顾到各种文体,但总体上仍然是重欣赏类,轻实用类,所以我们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集中在文学类作品上,碰到应用性作品几乎都是要回避,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严重失衡,阅读应用性文章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为此,语文教师不能被教材所限制,要从培养学生全面阅读能力和水平的角度出发,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应用类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尤其要注意提供适应新时代、新社会的应用类作品,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提升。

3、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让学生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目的是促进学生树立全面、健康的阅读观。然而,光喜欢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借助阅读,我们要培养学生多元的阅读能力。一是阅读的概括性,无论是跳跃性阅读还是细致性阅读,都要善于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概括,凝练出材料的轮廓和重要信息,为自己阅读后的思考做好充分准备;二是阅读的准确性,对全篇内容的中心,对各个段落的中心,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对句子蕴含的深意等,理解要准确,不能不到位,甚至理解有偏差,那样会严重影响发表意见的正确性;三是联系性,要善于将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

起来综合思考,更要善于将材料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加以联系,以拓宽思维的广度。同时,阅读后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这样才能发表出真知灼见;四是效益性,学生的阅读除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还有一种创造功能,最基本的就是阅读以后要回答卷面上的问题,这就要求阅读的效益要高,这种高效益自然需要老师去培养。比如如何使思考既有一定的高度,又有一定的深度,这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

4、关于立体化课堂的构建问题。语文世界是个庞大的世界,语文课堂应该是立体的课堂。细想想,那么多的作品、文献,每天又发表那么多的文章,课本上几篇文章几乎算不上“沧海一粟”,再加上学生的阅读不仅是要读一些文章,还要借此培养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必须构建立体化的语文教学课堂。这种立体性应该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中,在使用教材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感知,主动联系与教材有关的社会生活内容,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亲切感,由课本而联想生活,由生活而想到课本,把教材读厚,变丰富,不把课本当作静止的东西;二是把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材料,它肯定有许多联系点,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材料、延伸性阅读的材料等,把这些引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宽广的阅读世界,他们的视野会更加丰富,他们的思维空间会更加辽阔;三是把课堂拉到车间、田头、海边、军营,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关注身边世界,关心社会问题,把学习和了解社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四是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找到课外阅读的途径,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语文教学让学生喜欢上了阅读,那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五是阅读和写作要形成良性互动。通过阅读,学生要养成写作的意识和习惯,写作的方法、技巧等要有潜移默化的提高。而通过写作上的感悟,又会在阅读的能力上有长进,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效益。

上一篇:多祝三中努力推进魏书生自育自学实验学校工作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