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2024-05-20

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精选8篇)

篇1: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社会学概论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不景气,社会招聘人数估计减少15%,这就使本来已经异常严峻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的糟糕。

一、大学毕业生现状以及呈现的就业问题 社会中呈现的就业问题

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由于近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大学生激增,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25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假招聘: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大学生存在的就业现状

选材刁: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缺经验:教授多“教练”少。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怕吃苦:不愿从基层做起。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频跳槽:企业抱怨“学费太高”。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这些年来,数以千万计的应届生连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说找自己专业相关或感兴趣的工作了。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因致使这样的果呢?扩招吗,这是很主要原因,但我并不认为是最主要的。经济危机吗?在这几年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这也应该算很重要的1个因素,不过我觉得这都是次要矛盾,只是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才显现出来的连带矛盾。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1、专业技能不过硬

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或技能操作不熟练而被企业淘汰。比如,有的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这样势必成为影响一些学生就业的因素

2、就业观念有待调整

大学生求职目标容易锁定大企业、好企业。所以被访谈企业中的知名企业可以“优中选优”的挑选人才,而一些小企业“望才兴叹”,招不来急需人才。同时,部分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缺乏踏实作风,频繁跳槽,这给他们留下不好印象,影响他们对大学生的招聘录用。

3、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4、缺乏团队意识

部分大学生过分崇尚“个人奋斗”,缺少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不能很好地融入公司之中。而合作意识淡化,对集体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在这方面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者形成明显反差。

从学校以及社会的方面来说

我认为我们现在不能就业最主要问题出现在当初学校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没有建立1套有效的供需机制。

1.首先说信息不对称:这些年学校连年扩招,不过在扩招前并没考虑过如何将培养的学生有效的输送出去,更没想将这些人输送到哪里!这是非常不正常的,2.再说机制问题:由于没有建立1套有效的机制使毕业生有机会自主择业。也正是因为没有这种机制才造成信息不对称。我们说建立学校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这是供;而社会每年都会有很多职位空缺,这是求。在经济上,有供就必有求。不过在供与求之间必须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销!现在学校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重视这1环节。学校不知道该培养多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因为他没找到有效需求。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社会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不辞辛劳;其次,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最后,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尤其是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第二,从学校来说,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自信心。

第三,从学校与学生相结合的角度,应充分开发校友资源。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其社会影响正是通过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的校友实现的。高校可以邀请在各行各业里做出成绩的校友回校给在校学生做报告,采访杰出校友,通过新闻报道、校友通讯、校友人物传记等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总结其成长历程,用校友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更直接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说,校友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工作机会。

第四,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企业政府应该加大调控力度,增加职位的供应。并且在某些方面大刀阔斧,避免学校教育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真正的让学生可以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完全不是一个人的因素,也不是某几方面的因素,而是由于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很多原因作为大学生来说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唯有可以改变的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的完善自己,倘若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个人条件都很优秀的话,那就不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

篇2: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学理论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大众化”,目前,大学生就业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本科毕业生到技校“回炉”的现象。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上,技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比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还要高一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比较严峻的形势。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我认为从社会学理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一,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了解自己

首先是自身的素质,现在的大学生受以前的思想的影响,给自身定位颇高,对有些岗位不愿意做,其实针对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很多岗位已经与原来的工作内容有很大差异,但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高学历的人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岗位,低学历的人又不能适应这样的岗位,造成科技与人才的浪费。比如在现在的招聘会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拿着简历投很多家单位的多个岗位,这看起来相对增加了我们的就业成功几率,但很多时候这些简历的投放都是无效的。我们应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投放简历前,我们应问问自己,我期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因为是有明确方向的,去应聘的是自己最期望得到,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其次,在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欠佳,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经验。“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形成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因此,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

再次,就业的地区定位。客观上讲,发达城市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但同样就业的人数也很多。高学历的人才跻身激烈的就业市场,所谓万军难过独木桥。因此我们不妨拓宽自己的眼界,着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业岗位。没有必要非留在大城市,很多地方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我们去开拓。

二 大学生数量过剩,供过于求。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每年仅招收20多万大学生。到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也只有108万。自从98、99年大学扩招以后,到了2003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80万,2004年突破420万。而200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已是599万人。这样一个无限制的扩招,使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而且更主要的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数量剧增,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每一个经济增长1%带来80~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三,企业存在的各种就业问题

首先,不是大学生挑,是企业太挑!相信经常去人才市场的人都知道100%的企业招人都是招有XX年XX行业工作经历。试想一个大学毕业生就算再怎么放平常心也不可能找到工作啊,你要知道他们是刚毕业的哪来工作经验啊。甚至好多企业直接写上应届生免投。试想人家有那么多年经验的人为什么要到你们厂里去啊,厂多的是!当然作为大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勉强贴出招应届毕业生的那是个别现象。太少了。也就造成了几百甚至几千个人竞争一两个岗位的事情。

其次,企业的心态不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抱怨现在的大学生太不厚道了,在我这个厂里学会了什么技术就跳槽到了别的企业。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的观念,宁愿招高中,技校的,大专也不招大学生,怕他们干不长。

再次,很多企业的制度不对!企业欺骗了我们!劳动法早就有了,但是是个人都知道,真正完完全全遵守劳动法的企业是没有的。很多企业招大学生进去后,一年下来是那个样,两年下来还是那个样,三年下来又是那个样。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完善的奖励制度,一般惩罚制度每个厂都做的不错!既然没奖励,结果我认为是很自然的------走人。在一个地方无论你多努力还是那样你会干下去吗?这一点相信大家遇到的多了,几乎每个企业在招聘和面试时说的和实际进去工作后遇到的都不一样,有的是差一点还好,有的是差很多很多。满怀希望进去后变成满怀失望,如果不走人还干的话是对这些恶心企业的纵容!

四 大学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迁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由于盲目扩招,高校承载能力有限,再加上诸多社会问题的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明显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高校在教学理念上还不能与时俱进,使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大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

五,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大多数高校学生因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自我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职业目标不明确、盲目择业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不能等到快毕业时才来临时突击。要通过多种形式、方法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高校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应对新变化;帮助高校学生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科学规划未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让大学生赢在职场起跑线,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

六 政府的对策力不从心

多年来,我们总是感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还缺乏前瞻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统盘规划,等到问题严重了,才来想办法,这终究不过是在亡羊补牢。为什么扩招的时候就不多想想就业呢?为什么不及时针对现实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应对?

结束语:

篇3: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社会结构性风险与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

从本质上讲, 社会结构性风险源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在我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当中, 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 社会排斥强调的是社会连接的断裂, 它指向一个社会中存在两种社会层次的危机: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危机。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分层则是从静态的角度研究社会阶层结构, 两者共同形成了社会结构性风险, 由此造成的社会阶层固化所引起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1. 社会流动与大学生就业排斥

社会流动是指一定社会的社会成员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的运动, 其实质是社会财富、权力、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声望在既定社会关系体系内和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的不断再分配[2]。美国社会学家特纳以美国和英国的社会精英筛选过程为典型案例, 概括出两种社会流动方式:赞助性升迁流动与竞争性升迁流动。赞助性流动的特征是未来的精英由原来的精英及其代理人进行选择, 精英地位的获得通过某些假定的个人品质和德行, 而非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竞争性流动的特征是精英地位为公开竞争的目标, 为保证公平, 竞争是有规则的。精英地位的标准由社会建立和解释, 并且为社会公众所识别和接受认可。赞助性流动往往造成社会流动的不畅, 形成对特定社会阶层的社会排斥, 少数人依靠社会阶层的优势获得赞助性流动的机会, 就会破坏竞争性流动的公平规则, 由此造成的社会排斥是不公正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源于社会结构性因素造成的社会排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制度性排斥。受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影响,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 但是在社会流动方面, 受传统的身份管理制度的影响, 社会流动渠道往往被一些硬性制度 (如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 人为阻断。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制度性分割增加了大学生在区域间与部门间的流动障碍和流动成本, 形成制度性排斥。对大学生就业来说, 户籍制度是大学生受到排斥的元根源, 因为“从本质上看, 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障制度, 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社会资源之外, 一些社会集团总是会通过一些程序, 将获得某种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限定在具备某种资格的小群体内部”[3]。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大城市, 为解决本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对外籍户口的大学生就有许多限制性条件, 将其排斥在公平的就业竞争之外。户籍不仅是一种身份标志, 更重要的是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城乡之间、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以及社会福利等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由此造成大学生在求职时倾向于行政级别较高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这样就导致了一种只由农村向城市, 只由小城市向大城市的单向流动, 而这种单向流动既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引发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问题, 也不利于农村及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4]。

(2) 市场性排斥。劳动力市场本应是一种要素市场, 劳动报酬、职业稳定性、晋升机会等工作特征应由市场机制调节决定。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和迈克尔·皮奥雷提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该理论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分割成两个非竞争性部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大公司和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工作, 主要特征是薪酬高, 工作环境与条件好, 培训与晋升机会较多并且福利制度也相对完善;而与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是由小企业、小公司提供的工作岗位, 往往工资较低, 流动性大, 工作环境差, 很少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同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二元市场分割。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必然会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等主要劳动力市场去就业。虽然在欠发达的西部与中部地区次要劳动力市场人才短缺, 需求量也很大,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难以充分满足大学生对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缺少流动。被分割了的劳动力市场﹑部门和所有制正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各劳动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

2. 社会分层与大学生就业排斥

社会分层指的是社会成员由于财富、权力、教育或特权等方面的差异而分为不同等级, 在社会秩序中具有不同地位的现象。社会分层的尺度主要是权力、声望和财富, 此外宗教、家庭、教育水平、职业等, 也可以作为分层的尺度[5]。社会分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可以具体化为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分层, 由于家庭社会地位和高校分层的影响,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双重排斥现象。

(1) 社会资本排斥。根据布劳和邓肯的职业获得模型, 先赋地位 (以父母的地位为操作尺度) 和自致地位 (指个体经后天努力获得的角色地位, 如教育和工作经历等) 都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产生影响。研究表明, 家庭背景中父母 (特别是父亲) 的职业地位与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职业获得 (首次工作或当前职业) 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在市场经济仍不发达的今天, 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并非是一个纯粹的自由竞争过程, 受制于多种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其中来自家庭的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工作搜寻与工作获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 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 调查数据表明, “干部子女的机会比常人高1.2倍”[6]。社会资本嵌入大学生就业过程表明, 父辈的社会阶层特征及其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占有不同, 进而直接影响子女就业机会的获得。

(2) 人力资本排斥。依靠人力资本竞争获得就业机会的前提是人力资本的等价性。受高等教育重点发展战略的影响, 我国高校分层现象严重, 这样的一种分级现象在劳动经济学上称为统计性歧视, 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做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 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而产生的歧视[7]。统计性歧视在我国高校分层现象下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到学校档次歧视。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本生产上的分层,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针对特定层次高校的排斥, 产生了基于高校分层的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排斥现象。例如在许多单位的招聘中就明确提出本科学历必须是“985工程大学”或“211工程大学”等限制性条件。用人单位看重学校的档次和名气, 将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排斥在就业机会之外, 无形中降低了一般普通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治理策略

在风险社会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社会结构性风险, 基于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多重影响因素, 具体的治理策略应该采取由多主体参与的综合性举措, 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营造市场公平竞争氛围, 调动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使就业促进政策和就业能力提升相互配合, 克服社会结构性风险对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提高大学生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

1. 加强就业法制建设, 克服社会结构性风险

在风险社会里, 社会阶层固化的代际传递效应形成的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是一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防范就业风险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责任, 政府管理的理念不仅要促进就业, 还要通过法制建设消解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以立法的形式来杜绝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克服社会结构性风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形成“反就业排斥”的法律体系, 通过立法来保障大学生基本的就业权利。将就业促进政策进一步法律化是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取得实质性政策效果的共同经验。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法制化进程相对比较落后, 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反就业排斥的大学生就业法律和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法》, 在《大学生就业法》中应更详细界定各种歧视行为, 明确歧视行为的法律责任, 规定大学生开展反就业排斥的诉讼和维权活动的相关程序以及相关救济途径,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效应, 使大学生就业走上法规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8]。

2. 推进积极就业政策, 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社会结构风险造成的大学生就业排斥的根本原因, 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应当通过采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努力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其目标在于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以及提升社会公平。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取向, 一方面是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选择体制内劳动力市场而对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产生主动排斥;另一方面, 由于大量的学生选择体制内劳动力市场, 大学生进入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增加, 造成被动的排斥。因此推进体制内外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整合, 从就业政策、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 努力缩小体制内外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差距, 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降低大学生对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主动排斥, 促进人才在两个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 有利于发挥市场对人才配置和就业的调节作用, 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就业促进政策的不断完善过程中, 优化就业信息的对称性是营造公平就业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许多大学生被排斥在就业机会之外。要实现毕业生供需信息的公正、平等、迅速, 各级主管部门要及时迅速地把供需信息反馈到学校和用人单位, 学校要把生源信息准确地反馈到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要及时把用人信息传递给学校和学生, 做到公平竞争、信息共享和人才的合理配置[9]。

3. 增强就业社会支持, 促进就业资本开发

由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 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依靠大学生个人力量无法摆脱被排斥的困境, 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 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支持体系, 促进大学生就业及其与社会融合。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的提高, 因此, 促进就业资本开发是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支撑点。大学生就业资本的开发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首先是要重视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开发, 人力资本的就业竞争是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 是克服社会结构性排斥的公平标尺。大学的学习是人力资本生产的过程, 但是, 人力资本的生产不只是大学能够单独完成的, 政府、企业应该为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条件, 大学生应当以努力提升人力资本, 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提高为主要任务。其次, 重视社会资本的开发。社会资本的嵌入对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有着一定负面影响, 以家庭社会资本为中介引起的就业竞争也会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但这只是社会资本的一个方面, 大学生自身型塑出的诸如诚信等社会资本则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 大学生应重视社会资本的开发, 发挥社会资本的正能量。大学生社会资本开发的路径是多样的, 社会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其重要途径, 大学生平时可以多参加社会活动与社会实践, 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让自身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也应该把握好同乡和校友这样的关系网络作用, 从而增加自身的社会资本。此外,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就业指导平台,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社会载体, 有较多的社会资本存储, 大学生要学会将高校的社会资本转化为提高就业能力的社会资本。

摘要: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面临着社会转型发展期的社会结构性风险, 由此造成的社会阶层固化引起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针对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风险, 应该采取由多主体参与的综合性治理举措, 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营造市场公平竞争氛围, 调动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使就业促进政策和就业能力提升相互配合, 克服社会结构性风险对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 提高大学生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风险社会,社会排斥

参考文献

[1]黄庆桥.浅析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 2004, (3) :27-29.

[2]冯必杨.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66.

[3]李强.当代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61-67.

[4]黄桂荣.从社会流动看失业与再就业[J].探索, 2001, (4) :86-88.

[5]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277.

[6]李亚楠.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4) :21-23.

[7]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55.

[8]吴立保, 张斌.日本和美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9) :49-54.

篇4: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学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影响到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复杂的社会学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原因

1、供需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 据教育部统计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01年的114万道2008年的559万人, 2010年则达到640万人之多。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全国性的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必然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

2、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对社会分层理论暂时的不适应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大学生就业难,就表面现象在于大学生就业期望期过高,而在高期望期后还隐藏着更深的原因。按照社会分层理论的观点,个体的职业选择与社会地位相关的。这是因为,社会本身具有一定的等级结构,个体依据所拥有的资源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一定的位置。而个体的职业选择往往与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及权力等稀有资源相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个能否成功就业,满意就业,既受制于个体的素质,也受制于现实的供求关系。但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必然的一个过程。

3、人才结构比例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有调查表明,我国近年来的人才市场供给需求情况是,有关技术岗位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乃至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后才能顺利就业的情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就业情况统计,2010年本科毕业生中工学专业最为热门,其中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8个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95%。在统计表中列出的68个工学专业中,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在75%~80%之外,其他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80%。分析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信息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均低于80%。这些都是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的结果。

4、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他们往往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有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二、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指望能在短时间内能有校的解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系统的解决。

1、积极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的经济环境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一方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契机,增加经济总量;第二方面,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第三方面,大力扶持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努力提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就业;第四方面,政府各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就业优先”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

2、大学生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一定要结合个体的素质和现实的供求关系实现就业。

3、提高自身专业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单位的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

4、转变高校办学模式,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等因素对高校办学的挑战,培养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需。因此,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树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同时,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内容,缩短大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再次,高校要时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报告题目: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 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调查地点: 上海市

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

调查时间: 2012年4月-5月中旬

被访者:即将就业以及已就业大学生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普遍增大,大学生数量多,人才结构失衡,就业心理存在问题,给就业带来更多的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不甚乐观,为此我们小组进行了如下的调查。

调查内容:

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心理,大学生的就业率,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趋势等。

调查结果:

(一)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由青年期向成年期发展的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心理疾患高发群体,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负、自卑两极心理现象。由于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能力的不完善和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导致自我评价往往不准确。自我评价过高产生自负心理,在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中较为普遍,他们往往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是,自认为找个好工作是理所应当,就业取向常常是脱离现实。自卑心理通常是由于遭受挫折后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产生的。也存在因自身的家庭经济情况、与同学的就业状况对比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2)沮丧失望心理。“郁闷”一词可以从某种角度显示大学生容易沮丧、失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毕业生面对就业时,不少毕业生对于能够接收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认为环境差、待遇低,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导致就业不积极,甚至待业在家情况的出现。

(3)依赖心理。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不能主动争取就业机会,依赖学校、依赖家庭 的心理突出。存在一部分毕业生甚至把自己的就业看作是

家长、学校理所应当的“义务”,一旦需要自己找工作,就会牢骚满腹。这部分学生通常是自立意识不强,缺乏独立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功利心理重。急功近利,渴望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就业时往往希望自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现实地期望自己获得此类工作。而对于需要奉献、踏实工作的职业则视而不见。

(二)调查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83.5%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5%的人自主创业;有9.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准备国内或国外读研,6.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2%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575.4万人,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在毕业半年后调查时有480万人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有8万余人自主创业,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2010届大学毕业生国内外读研的比例较2009届减少了1.1个百分点,而“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比2009届减少了2.7个百分点。由于就业形势好转,2010届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直接工作而不是一毕业就读研。尽管2010届研究生扩招了5.3%,但2010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得更多,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加较快也可能是读研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

(三)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最大的变化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增加,2010届(82.6%)比2009届(77.8%)增加了4.8个百分点,而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010届(7.6%)比2009届(9.4%)减少了1.8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4.7%)比2009届(7.4%)减少了2.7个百分点;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最大的变化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82.2%)比2009届(79.5%)增加2.7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8.8%)比2009届(11.8%)下降了3.0个百分点。

应对策略: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可采取以下方式:

(1)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直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大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教育,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通过对于就业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体验,大大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另外,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客观反馈 ”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

(2)提高大学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特别是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从简单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转变为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能较为全面的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摆脱原来就业指导工作“就事论事”的方式,注重从学生全面成长角度,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面提高的过程,其中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尤其关键。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就业心理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从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入手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可谓是治标治本特别是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3)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篇6: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王奎英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300071)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不容乐观,女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了普遍现象。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般阻力和深层次的社会根源试做分析。

关键词:社会学 女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据中国网络媒体报道,今年年初,江苏省教育部门曾经随机调查了100家用人单位,在这些用人单位提供的700个岗位中,有53%明确表示限招男生,仅35%到36%要求招女生,其余岗位则对性别不限。”1据2008年麦可思的研究发现,“在薪资上存在对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普遍地、明显的歧视,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科的月薪比男性同类群体低316元,高职/专科月薪比 男性低286元。在同等工作能力时,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薪资略低于男性同类群体,即便是女性占多数的专业、职业和行业,女性薪资也明显低于男性;在女性薪资最高的专业和行业,女性薪资低于或大大低于男性。在女性薪资最高的职业,平均来看也是男性薪资略高于女性。”2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女大学生所占比例从1995年的36.7%提高到2003年的44%。虽然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的人数正往1:1的日趋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不容乐观,女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了普遍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女大学就业?

一、女大学就业难的表现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于男大学生就业而言的,它不是指女大学生根本找不着工作,而是指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过程难,进入好的职业难和日后的晋升难。也即是女性择业过程时间相对较长,女大学生职业隔离现象相对严重,和职业地位相对较低晋升比较困难。

首先是择业时间长。“有学者在2002年5月22日至28日对天津南开大学98级本科毕业生及99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因为投递20份以上简历的女生多于男生11个百分点,而投递5份以下简历的男生多女生11个百分点);获得面试机会的男生多于女生(虽然在获得5-10个面试机会的人中女生多于男生,但获得10个以上机会的男生多于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花费要多于男生(花一个月以下时间就找到工作的男生比女生多5个百分点,花三个月以上时间找到工作的女生比男生多5个百分点)。

3从男女生签约意向个数上看,也是男生略多于女:男生平均3.03个,女生平均2.96个。”从

这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即在女生付出比男生更多努力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时间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长的。

其次是女大学生职业隔离现象相对严重。性别隔离(Sex Segregation)指不同性别者进入某一职业或行业的机率。就目前而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外资、合资和大型国有企业,但在这类单位中,除中、小学外,男大学生被录用的比例都要明显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多停留在幼教、基础教育教师、文秘助理、护士、服务行业等。

最后是女大学进入较高的职位层次比较难,日后晋升也难。即使是少数幸运的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进入同一职业,但是女大学生一般处于职位的较低层,而且日后的晋升也是男士优先。套用作家王周生女士一句话,她说“西方妇女运动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开始,经历了漫长的争取财产权、选举权的斗争,到了20世纪60年代,妇女运动风起云涌。女性知识分子在妇女运动首先提出质疑:在取得财产权之后,妇女是否与男性在经济上真正平等?在取得选举权之后,妇女是否顺顺当当地被选举为议员,政府首脑或者国际元首?显而易见,相当难”4。那么中国的女大学生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进入某些男性垄断的职业后,是否也能获得较高的职位?事实上,这个问题对于女大学生来说也是相当难。政府高官中有几个是武夷?企业高管中,又有几个钟彬娴?所有这些,无疑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女大学生就业相对于男生来说比较难的。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般阻力

在废除包分配的就业体制,和金融危机袭来的今天,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严峻不下,到底有哪些阻力羁绊住女大学的就业?

第一、女大学个人状况的影响

①就业意识和就业信心。女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不强烈和就业信心不足。面对人才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女大学生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分析自身利弊和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利弊得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是在困难面前企图走捷径,比如说认为“干的好不如嫁的好”,找个有能力或者家庭经济基础不错的成功男士结婚而逃避就业,比如说毕婚族。

其实,这是女性对外界的畏怯和逃避。美国心理学家马妮娜.索拉认为,“女性更容易产生恐惧成功心理。美国另外一学者霍墨的研究基本一致,一些聪明有才能的女性往往对成功有一种恐惧和焦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逃避成功、害怕成功的动机。”5

而这种畏怯和逃避又会导致女大学生求职动力不足,就业信心不足和在职业价值取向上相对于男生更看好收入稳定、压力相对较小的事业单位。较之于男生,较少具有风险意识二号挑战精神,因此对于外企或者是压力大、需要吃苦的工作,女大学生往往规避。在找工作的时候,女大学生更容易有追求环境好、压力小、吃苦少、待遇高的不切合实际的倾向。这些,无疑是女大学生自己减少了就业机会,自己减少了获得具有较高报酬的工作和职位可能性,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就业障碍。

②生理方面的阻力

虽说我们国家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平等不是“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能做到”,那种对先天生理差异的忽视,令女性不堪重负。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和正视那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比如说女性有特殊的四期(经期,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较之于男生,女生一般体型娇小,而男生则身强力壮。生理上的差异首先排除或者限制了女生从事某些工作,产生女性职业隔离。

对于女生能进去的行业或者职业,由于生理上的特点,也会导致女生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一旦家务劳动和自己的工作发生冲突时,绝大多数女生会为了家庭选择牺牲工作。而且国家根据女性生理特点规定的退休年龄又比男性早5-10年,这又使得女性从事工作的时间比男性短。女性生理上特征使得在男女生同等条件或者比男生略好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处于自身利益考虑更青睐于男生。

③个人能力

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普遍比男生刻苦,英语四六级过关率也普遍比男生高,获奖学金也是以女生较多。但是女生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学习,在以记忆为重点的考试中普遍强于男生,但在课外知识的掌握上则明显不如男生。女生往往不善于能力方面的训练,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知识与能力脱节。工作的时候,女生多逃避复杂又压力的工作,而且普通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抑制了女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当然也成为了她们就业的阻力。

第二、学校在女生专业选择中的责任欠缺

① 学校选择和专业选择

在读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有很多学校会建议女生选择文科而建议男生选择理科。在考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又建议女生选择师范和外院类的高校。学校此举无非觉得它此类院校适合女孩子,以后好就业。这样会造成把女生固定在某类院校和专业的局限上,比如说外院和师范类的高校女生占大多数,而理工类的院校里男生却占绝对优势;在综合类的大学里,数学、物理、软件、信科、环境工程等男生占绝大多数,而在外语、经贸、文秘、教育专业里则几乎是女生的天下。这里我想创造一个词,叫学校或者专业性别隔离,就是指某类院校或者专业的男生或者女生人数占优势。大学里的专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和社会上的职业是对应着的,因此女生学校或者女生专业隔离而导致职业隔离现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除此之外,由于男女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接近于1:1,而女生多集中在某几个专业上,在这种情况下,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难免因专业不对口而绝对过剩,这就为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早早埋下了祸根。

② 大学里就业指导不到位

我所以把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部分归结在大学的就业指导上,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大学的责任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在于启蒙学生心智使其明确志向。

“新华网上海频道3月10日消息:一项面向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最新调查显示,2000多名被调查者中,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非常了解的仅占35%,对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

6欢的职业都非常了解的仅占20.4%。”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以后所能从事和所适合从事的职业非常模糊,当然能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更是少数。虽然每个大学里都有就业指导中心或者类似机构,但是大学里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提供就业信息。职业规划课一般有讲座式和选修课,授课方式满堂灌,而且授课教师没有从事企业工作经验,多纸上谈兵。针对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指导几乎为零,针对女大学生特殊的心里和生理特点的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更是几乎没有。由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在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女生更是出于不利位置。学生进入大学时刚刚或者尚未成人,对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方向是模糊不清的,在其三四年的学生生涯里,大学也并没有尽到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社会有个清楚的了解。因此,在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问题上,大学还需要做更多的实效性工作。

第三、用人单位的歧视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应聘中,超过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使同样具备应聘资格的女大学生失去竞争机会。另一项调查显示:70%的女生认为性别问题工作难找的原因之一,另外,在‘男生比女生好找工作’的问卷回答中,74.8%的男生表示比较同意或者完全同意。”7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上确实存在性别歧视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社会根源

以上主要是从与女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几个影响因素的进行分析的。那么是什么在指挥上述主体的意识和行动?笔者认为有两种力量在左右着他们的行为。第一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第二种是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第一、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

①首先是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虽然说改革开放了几十年,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也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有些传统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并影响着我们,比如说束缚女性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相夫教子”、“夫荣妻贵”等。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包围下,人们会对女孩和男孩分别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女孩应该温柔,细腻,端庄,多愁善感,以家庭为中心;男孩应该坚强,勇敢,拼搏,以事业为中心等。所以,当我们一出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已经被传统文化和 “刻板印象”给套上种种规范和被赋予种种期望。比如当我们出生时,父母根据他们脑海里的“刻板印象”会给女孩取温柔贤淑美丽的名字,而给男孩取刚强豪壮粗犷的名字;在给我们挑选衣服的时候,给女孩穿色彩鲜艳的花衣服,给男孩穿色彩沉闷的深色服装。从小我们女孩就被教育要温柔,不能咋咋呼呼,在家安静的玩布娃娃,而男孩则可以粗野,在外面疯跑,玩打仗的游戏。再大一点的话,比如说读初中的年龄,父母会交给女儿做点简单的家务活,比如做饭洗衣扫地叠被,而对男孩却没有这些要求。父母的的这些良苦用心,无非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端庄的贤妻良母,而让男孩子一心放在学业,以便将来有个好前程以便挣钱养家。

传统文化犹如人的血液,是渗透在人的骨子里的,所以即使女孩子读了大学,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可是她骨子里还是有早已习惯的传统文化的印记。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在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时,会选择家庭。正是传统文化在女孩社会化的过程中,慢慢消减了女大学的奋斗意识、就业信心,以及日后在工作上自己能力的提升和充分发挥。

②其次学校也受到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刻板印象通过两种渠道形成,其一是直接和某些人或者群体接触,然后将其特点概括化和固定化,8其二是一间接的方式,比如别人介绍、传媒描述等。”在学校里,影响学生社会化的要素主

要是老师、同学和教材等。

首先是教师。在孩子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就根据传统文化形成的刻板印象,教育男孩子要坚强不要哭鼻涕,而表扬文静乖巧的女孩子。如果男孩子调皮捣乱,老师会认为是正常的,“男孩子嘛”;而如果女孩子像男孩子那样调皮,老师就会皱眉头,“不像女孩子”。一般会鼓励男孩子要胸怀大志,而对女孩子这方面的要求较少。而在文理分科,专业和大学选择时,学校之所以鼓励女孩子选择文科专业和师范外院类的学校,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认为女孩子更适合从事稳定的工作,不应当从事挑战有压力的工作,认为女孩子即使上大学还是要以家庭利益为中心的。

其次是教材。教材是传媒的一种,也是影响女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比如我们教材,在我们的课本里,警察工程师政治家往往都是男性,而女性往往则以小学教师护士秘书贤妻良母的形象示人。这就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女孩子适合小学教师护士秘书之类的工作,读书的时候也要选择和这类工作对应的专业和学校;而男生天生就是胸怀大志,天生就是企业家、政客或者时代的弄潮儿。

在潜移默化中在不知不觉间,我们默默的接受了传统文化,接受了传统文化以各种方式施加给我们的性别角色分工,一直影响或者左右着我们的女孩子日后的就业或者命运。

③再次用人单位也受到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对这一现象解释的理论有歧视偏好理论、统计性歧视理论等。

性别偏好理论在解释女大学生就业难时,是出于企业对女性非理性的认识,比如认为女生普遍不如男性而拒绝女生;统计性歧视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判断女不如男。而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无疑是耳濡目染早已习惯的传统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下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女生柔弱感性惧怕吃苦顾家,而男性坚强理性吃苦耐劳以事业为中心;比如女性适合从事稳定和压力小的教师文秘护士等技术含量低压力小的职业,而男生因为理性坚强而适合做高层管理工程师和科学家等。

可见,这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犹如一张看不见的巨网,笼罩着我们每一个人,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和判断决策。尤其在女大学就业的过程中,是一种看不见的根本阻力。

第二、个别社会制度在阻碍女大学生就业

我们的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这里我首先要说明的是,男权社会

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是这个社会折射出的关于男女关系的普遍意识,在这个意识形态中,男人只对女人存在欲望和要求,而女人对男人也只存在顺从及依附。显然,在这个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中所形成的种种制度,都是以男人为中心的,以男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以男人的喜恶为标准的。(看看我们女人的各种化妆品、高跟鞋、口红、以及我们为了取悦于男人而进行的各种伤害身体的整容整形等,就知道女人对男人的顺从及依附,丝毫没有减弱和,男人对女人的占有和征服没有减轻)。

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但是我们的社会依旧是男权社会,所以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在就业和晋升过程中就要受到阻挠,当然在职位较高和待遇颇丰的行业里也会排斥其出现,因为男权社会不能容忍失去占有和征服女人的大权。所以招聘过程中,难免出现用人单位不希望一个女性在单位里和自己平起平坐,更不能接受女性有朝一日爬到自己头上,更不想让女性因为经济独立而提高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从而使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在文化上,我们还存在着一种男权文化专制现象。无论是学校里的教科书还是大众传媒,都在以男性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定义我们女人。于是我们女人自愿变得温顺,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受专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知己者容”、“夫荣妻贵”、“相夫教子”等观念在影视广告、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到处都有反映。近年来,“让女人回归家庭”的呼声在社会上甚嚣尘上。2001年的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倡议: “鼓励已婚的女职工退出工作岗位,返回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9现代社会是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发达了,但是这个社会却越来越强化男权社会中的男权,在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越来越不利于她们。

虽然我们宪法明文规定男女平等,提倡民主和平等,但是在性别歧视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政治法律等社会制度,并没有什么强有力的措施有效的加以制止。当今的女性,一边在承担生育这一对任何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职能,一边从事社会劳动。可是我们的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对女性的生育社会成本做出补偿。相反,在我们的公务员录取过程中,笔试成绩和能力比男生强的女孩子却被拒绝,只因是个女孩子。

综上所述,女大学就业难有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原因,而其真正的根源却是我们的主流文化和男权社会下的社会制度。1Lily.德国之声 中国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

[EB/OL].,2009-04-01. 3

5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0. 王周生.关于性别的追问[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0. 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2

6李雪林.就业指导课“满堂灌” 就业指导何时个性化[N].文汇报,2009-03-10.

7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2. 8王周生.关于性别的追问[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79.

篇7: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问题 提问

请对方证明:

1、就业政策不适应和就业指导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2、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使得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3、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4、不完整的产业链,导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5、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6、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7、用人单位的错误用人观念,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8、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9、社会地域发展不均衡,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10、高校扩招影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原因。

篇8: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分析

关键词:就业现状,排斥问题,应对措施

一、引言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 这种客观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处于经济制度改革排斥就业、市场经济不均衡制约就业、科技发展淘汰就业岗位的尴尬境界。在这种严峻的就业条件下, 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逐步演变为了大学生外貌、性别等自然特征为由的外貌排斥, 以学历、院校为“门槛”的证书排斥, 以社会经验欠缺为由的资历排斥, 以及社会人脉欠缺带来的排斥等四个方面。因此, 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原因, 对于革新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的公平就业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 高校扩招, 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我国加入WTO之后, 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 目前我国仍然处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底层产业发展阶段。因此, 这些企业为高素质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也就可想而知。而随着今年来我国广大高校的盲目扩招, 也加剧了就业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的紧张形势。同时, 大学毕业生常常以高材生自居, 在择业时常常出现“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这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无非是雪上加霜。

(二) 社会继替规则的存在, 导致不公平就业

以前民间流行“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爸爸”的口头语。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 这种“社会继替规则”依然存在。网络上爆出的“富二代”“官二代”在公职岗位上犯下的违法乱纪的事件也不胜枚举。然而, 这种社会继替规则的存在, 常常导致了一些真正有才华的大学生, 因苦于没有社会背景、人脉关系而导致无法寻求合适的工作。这样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就业的加剧。

三、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解决措施

(一) 政府应健全就业法律法规, 规范就业市场

随着高校扩招, 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地不断推广,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政府作为大学生就业活动的指导者和规划者, 应积极地建立健全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而规范大学生的就业市场, 为大学生就业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例如:目前, 我国大量的高素质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常常因性别问题, 而频频遭拒。这说明我国在就业问题上, 社会性别歧视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且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素质人才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 政府要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制裁这种不公平的就业潜规则, 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多提供一些官方的优惠政策和法律保障,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公平就业。

(二) 企业要转变观念, 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 企业作为人才市场的需求方, 掌控着很大的主动权。企业招聘人数的波动, 会直接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的变化。而面对目前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的局面, 很多企业都通过要求求职者的“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标准来抬高企业自身的录用“门槛”。这往往导致了一些富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硬件设施”不达标而无法被企业所录用。

为了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企业应转变聘用人才的观念, 适当的降低用人标准, 分层次录用人才。例如:企业在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时, 就不能过分的要求大学生的工作经验, 社会人脉关系等硬件条件。而是企业应根据聘者自身不同的应聘条件, 给予不同的聘用标准和薪酬。这样, 不仅为大学生们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也使得企业利用最低的薪酬引进了高素质的人才, 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利用企业的发展。

(三) 高校应调整专业设置, 加强就业指导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时, 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 适时地调整学校相关专业的招聘计划, 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扩招。从而, 避免大学生们毕业时, 因所学的专业太冷门而无法就业的尴尬局面。

此外, 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增强学生们的危机意识。与此同时, 学校可以以课题的形式让学生们认真分析出现就业社会排斥的原因, 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让学生们积极地提出应对措施, 从而达到改观学生们就业观念的目的。

(四) 大学生要提高个人素质, 为就业做好准备

在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既然大学生们无法改变这个客观环境, 就要学会适应环境。否则, 只能被激烈地社会竞争所淘汰。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 扎实稳定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 大学生还要多读名著, 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此外, 在校大学生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

四、结语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 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存在。为此, 在解决这一难题时, 我们要从多维度、多方面、多手段出发, 综合协调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等众多因素, 从而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渠道。

参考文献

[1]肖云, 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2009 (05) .

[2]马圳炜.“大学生就业难”破解新视角[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

[3]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人口学刊, 2008 (01) .

[4]任娟.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现象研究[J], 2009 (22) .

[5]郭玲霞.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15) .

上一篇:工业园区1-6月份总结doc下一篇:国际KTV娱乐会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