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策划

2024-05-10

纪录片创作策划(通用8篇)

篇1:纪录片创作策划

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

《纪录片创作》策划文案

题目纪录片创作学生姓名葛进超

系别电视艺术系专业班级08编导4班指导教师张清媛

完成时间2010年 12月25日(08编导1、2)

1第一部分 选题与制作

1.1题目

纪录片《第十放映室——剑雨》

1.2小组人员组成与分工

1.3选题说明

本部分主要对纪录片的选题作详细说明,主要内容:纪录片选题的相关人文、技术背景说明;纪录片选题的内容与意义说明;纪录片选题与所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关系阐述;……

1.4拍摄提纲

本纪录片作品所用到的创意方案、拍摄提纲…

1.5 纪录片创作过程总结

对选题确定后完成纪录片作品的过程进行总结:作品创作过程、阶段的总结;作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要求;小组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其他需要总结的内容……

第二部分 纪录片创作个人总结

2.1 个人对纪录片题目的理解

个人对于纪录片创作小组选题的理解…

2.2 个人分工及完成情况

在完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个人所负责的设计分工以及完成情况,与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情况…

2.3用到的知识与技能总结

完成个人所负责的设计分工都用到了哪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2.4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难、障碍,如何解决的…

2.5 回顾与总结

通过本次的纪录片创作,自己在专业方面有哪些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克服和解决…

篇2:纪录片创作策划

南艺传媒学院08广编

题目城市夜生活

小组成员

唐甜

系别

专业班级指导老师

第一部分 选题

1.1题目

纪录片《城市夜生活》

1.3选题说明

黑夜赐予城市神秘,黑夜的人赐予城市动感,每当夜幕降临,整个世界变得动感起来,霓红闪烁,清风徐徐,把寂寞甩到一边,穿起舞会的盛装,加入到多姿多彩的城市夜生活……

该纪录片主要着眼于表现夜幕下的城市各种生活百态,主要拍摄对象为夜晚城市中身份和职业不同的人群的生活方式,透过他们夜生活的一种表现来反映这个城市的人群的夜生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忙碌于各职位各阶层的人群越来越感受到白天生活的枯燥和无奈,他们就像蝙蝠一样,白天躲

起来,到了夜晚,霓虹闪烁,他们就会穿上舞会的盛装加入到多姿多彩的城市夜生活中,他们有的是大学生,喜欢每晚打游戏到深夜;也有霓虹闪烁中衣衫暴露的站街小姐,夜生活下的他们要学会生存;也有那些反复穿梭在柏油马路上的出租车司机,虽然夜晚开车不是很安全也很疲惫,但是为了生计。因为寂寞或许也因为无聊,因为习惯了夜的黑暗,也许和职业有关,也许和时间有关,也许只有晚上才能让人更精彩的活下去……

城市的霓虹下,人们的夜生活规律和目的也是不同的,我想通过镜头所记录下来的那些黑夜中忙碌的人们,他们互相不认识,互相不了解,却在这个静静的黑夜中享受城市的夜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黑暗的夜晚让我看不清方向,黑夜却给了我黑夜的眼睛,我用他来寻找我的快乐……

为了快乐,为了释放,那些歌舞厅,游戏机前,大街上,广场上,明亮的灯光下,五光十色的彩衣在飞舞,跳起人们对这个城市最美好没纯真的那么唯一的依赖。

夜幕的星空是多么的撩人,多么的静谧,生活在这个城市夜生活下的人们有自己的快乐也有自己的悲伤和无奈,也有自己的梦想,他们选择在城市的黑暗时刻来放松自己的心情,缓解城市压力下的自己,他们喜欢黑暗下的自己,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注意自己也没有能够看得见自己,这个城市让他们太压抑,他们每时每刻享受着这个城市的夜生活,霓虹的灯光,缓缓地清风,泛光波纹的湖水,穿梭来往的车辆,他们在忙碌着,他们在高唱着,城市夜生活,不管是做什么,想什么,他们所沉浸的是一种享受,一种为了忘记过去,忘记烦恼的释怀,一种小格调的生活。

篇3:纪录片创作原则浅析

一、非虚构性

纪录片拒绝虚构, 不用演员, 诉诸真人真事。这是它与其它片种的主要区别, 也是它的信服力和历史价值所在。纪录片中的事件主体是客观存在的, 素材取自现实生活。寻找真人真事是纪录片选题的基本途径。

尽管具有理论上的真实性要求, 但在实际创作中纪录片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完全映照“真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镜头不容易完整捕捉到原生态的生活样式。拍摄者也不可能在创作中完全达到“无我之境”。纪录片也是个性化的创作, 拍摄者不能不留下个人的烙印, 再者, 尽管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但纪录片主要诉求是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或是引起社会的反思。纪录片不能代替观者思考, 但需要带领观者去体验去理解。

二、生活化

纵观国内外大获成功的优秀电视纪录片, 题材选择基本都贴近日常生活。例如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 选材记录了一个家庭的生活状态;2005年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幼儿园》, 讲述了幼儿园中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等。

平民化, 生活化已成为如今纪录片的普遍趋势。一方面, 取材自日常生活可以有效的消除观者的陌生感: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群体并不熟悉, 但是谁也不会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感到陌生。《颍州的孩子》展示马深义一家的日常生活, 让观众体会他们面对艾滋病和死亡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 选材生活化能让观者重新审视自以为熟识的生存环境。

有些纪录片主题定位虽说是脱离百姓生活的, 但在创作中依然可以寻找“生活化”的表现形式。例如, 浙江卫视2009年推出的纪录系列片《浙江文化地理》主题定位在揭秘江南文化。这些淹没在历史中的文化现象离观众的生活较远, 不过影片以普通人找古物为主题线索, 晦涩的文化知识具备了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载体。

选题贴近百姓生活有助于观众在他人的生活与自己的经历中找到契合点, 使纪录片内涵能更丰富的表现。平民化、生活化也将会是今后纪录片流行的外在表现形式。

三、社会性

纪录片讲小故事是为了说大道理, 找小人物是为了展现背后的社会群体。中外纪录片作者在拍摄题材的选择上, 也是越来越重视社会效益。这揭示着纪录片的思想核心“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另一部分人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语权去影响社会舆论”。

早些年中国纪录片大都聚焦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例如陈晓卿导演的代表作《远在北京的家》, 张以庆导演早年作品《周周的世界》等都在反映社会底层的群体的生存状态。

不过如今选题角度发生了一定改变, 从揭示现实社会的表层生活转向激发普通大众的情感共鸣。展现多彩的生活、鲜活的生命, 透视善良纯真的人性已成为近来纪录片主要的创作思路。

真善美是每个时代的共同追求, 挖掘平淡生活中的善良与美好正逐渐成为如今纪录片的主旋律。当今纪录片呼吁真善美正是有意在创造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取向。纪录片选题侧重点的变化印证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 不再只是停留在反映现实生活的表层含义, 而是重情感体验以建构新的社会文化。

选题的社会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含义:揭露现实社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带有一定的批判意识。这一点在国外的纪录片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尽管目前中国的纪录片对敏感的社会问题多有回避, 但创作中编导的社会责任感正在增强。所以中国的纪录片将更有效的促进社会发展, 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四、故事化

纪录片的创作比较被动, 不能事先设置故事情节。而镜头前的客观生活并不自成故事, 片段、松散是常态, 影响了表述力与震撼力。现在制作者变被动为主动, 加强了选题和提炼, 完善了纪录片的叙事功能。

首先, 纪录片创作企图借一个故事反映一类故事。例如获得2007年“中国影人年度大奖”的纪录片《闲着》讲述了一群街头艺人的故事。主人公房留生展现了这群卖艺人共同的心愿与希望。小保姆石静进退两难的处境代表着这群卖艺人矛盾的心理状态。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这些不同的人生经历叠加后能够构建观众对一个社会群体的认知。

其次, 从结构角度分析, 每个故事具有自身独立性, 可独自成一章节, 尤其适合文化类纪录片的块儿状叙事结构。例如纪录片《故宫》, 12集的片子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等四个方面, 讲述宫内不为人知的生活。每集的故事都是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 突出故事的结构, 增强了片子的整体感。

最重要的是, 纪录片要把握事件的关键点, 重点在捕捉过程演变。纪录片的叙事结构需要有层次感。可见, 纪录片是靠故事来构成章节和段落, 是一门“叙事”的传媒艺术, 重在展现一种过程。

纪录片其实就是个讲故事的人。他有自己的原则性, 可删减重组内容却不能篡改捏造故事。而且这故事每个人都能听懂, 取材自你的生活, 感动着你, 鞭策着你。■

参考文献

[1].《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作者:任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作者: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篇4:纪录片创作策划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正处在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国外有关如何发展纪录片的研究成果不断给我们提供参考,而适合我国受众口味的国产优秀电视纪录片更值得我们研究。研究这些作品能更贴近我国受众,更接近真实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一、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脉络和完整的风格群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初期的纪录片(1958年~1978年)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以宣传为主导,从理念、选材、主题等方面都突出了纪录片的宣教功能,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要求,内容大多为国家社会的大事、英雄人物的赞歌,拍摄的模式大多为画面加解说。纪录片《海河战歌》《黄河万里行》《红旗渠》《泰山压顶不弯腰》《牧马姑娘》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是当时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和这一时代最真实的记录。其中《收租院》(1965年)是这一时期公认的纪录片代表之作,也是这个特定年代文化、传播与教育面貌的文献纪录,其解说词更被收入语文教学课本中,成为那一代人的深刻记忆。

(二)改革开放后的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上半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纪录片逐步进入以纪实主义为主的黄金期,纪录片制作者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各类题材的影片蜂拥而来,如风光文化片《话说长江》(1983年)、《泰山》(1984年),历史纪录片《莫忘八·二九》(1990年),政论片《让历史告诉未来》(1987年),人物片《雕塑家刘焕章》(1983年)。这些优秀的影片,为中国纪录片史谱写了新的篇章,留下了辉煌的一笔。20世纪90年代的《望长城》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新阶段,形成了中国纪录片的写实风格,这一次空前的成功探索,创新了这一时代纪录片制作的艺术观念、艺术形态,告别了传统的创作方法,博采众长,把西方多学派写实技法和艺术策略融入东方虚实相济的艺术传统中,铸成新的记录方法和风格,实现了“以拆散模式合成模式”。这种全新的艺术风格既与国内同类题材作品不同,也与同时摄制的日本版《万里长城》不同,生活化的模式、真实的自然效果、视听并重的创作理念都是其突出之处。《望长城》的播出,在同行和观众中引起了极轰动的反响,对我国纪录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独立纪录片的崛起(1990年至今)

1990年,由吴文光制作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问世,这一纪录片的出现,标志着独立纪录片在我国的诞生,为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随后,在1999年,独立制作人杨天乙和朱明传的成功更成为独立纪录片进入“黄金期”的标志性时间。在这一年,两人分别拍摄的《老头》《北京弹匠》均在日本山形电影节获得殊荣。他们的影片令影视界大为震撼,这透视着旺盛生命力的作品标志着新纪录时代——DV时代的到来:门槛低、作品多、视角广、激情高。在“人人都可以做导演”的宣言下,一时间,大量业余独立纪录片制作人浮出水面,各城市的民间观影社团相继兴起,比如北京的实践社、上海的101工作室、南京的后窗看电影等等,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2002年,由贾樟柯编导的《公共场合》获得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纪录大奖, 2003年,由王兵编导的《西铁区》荣获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马赛电影节、日本山形电影节大奖等等。通过这些获奖的独立纪录片,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独立纪录片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二、中国纪录片发展形成的鲜明特点

随着中国纪录片的不断摸索、发展和进步,中国纪录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道路仍然很漫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纪录片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纪录片制作理念不断发展,趋于成熟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理念都充当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变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纪录片的制作理念也日渐成熟。早期纪录片的制作理念表现为教化,从选材、主题等方面都突出纪录片的宣教功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要求。直到20世纪90年代,纪录片才开始出现客观与再现的创作方式,迎来了纪录片发展史上第一个春天。世纪之交,随着思维上的不断突破,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主观与表现的理念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日趋发展,符号语言的大量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明显突出,个性化创作的观念开始慢慢被认同,中国纪录片创作形态进入了一个多元融合的新时代,其创作理念逐步成熟。

传统的影视美学在新纪录电影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下,纪录片不再是对历史的简单还原,数字技术等创作手段的成熟使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趋于多元化,如何让电视纪录片有更强的生命力,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成为研究者争相讨论的话题。电视纪录片的栏目化、故事化、网络化等研究,都是希望为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而就创作本身来说,只有抓好每一部作品的品质,我国电视纪录片的整体质量才会真正的提高,因此研究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色有利于我国电视纪录片的长足发展。

(二)专业性纪录片频道立足稳定,影响扩大,纪录片数量大增

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和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相继开播,这两个纪录片专栏性节目以纪实的风格作品讲述了老百姓的故事,其播出的反映小人物的命运和市民悲喜的优秀作品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话题。《德兴坊》《十字街头》《大凤、小凤》《重逢的日子》《下岗以后》《毛毛告状》《泰福祥日记》《第一次上镜》《姐姐》等,都是这两个平民题材纪录片专栏佳作的代表。2006年,我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在开播三年后开始盈利,并拍出了《唐山大地震》《风雨历程——中共中央早期在上海》《董家渡》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北京的《纪录》、天津的《中国人》、山东的《中华儿女》、吉林的《回家》等纪录片专栏节目,涌现了大批佳作,受到了观众和业内外的广泛好评。

(三)视听并重,纪实方法的普及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审看新闻片时曾向工作人员表示:“能不能让老百姓在片子里面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呢?”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国家领导人的期望,纪录片人的奢望,终于随着物质技术条件和艺术观念的变化成为了现实。《望长城》的出现,成为了视听并重、跟踪拍摄纪实观念普及的典范,堪称90年代纪录片发展提高的主要标志。从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的短片到大型系列政论片、文献片的优秀之作,人们无不品味到视听双信息源对纪录片的意义。在评论作品时,“视听效果双佳者优”已成公众和业内共识。1991年的《沙与海》正是以视听并佳的艺术效果荣获亚广联大奖,为中国赢得第一个国际纪录片大奖。国际评委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出色地反映了人类的特性以及全人类基本相似的概念。”同时,它也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人认识并掌握了新式影视纪实语言与世界沟通的标志。跟踪拍摄与视听并重这种创作理念,是中国纪录片人通过对国际写实学派的借鉴与消化后开创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东方纪实风格。

(四)反映现实的佳作,彰显舆论监督功能

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曾用四句话褒奖和评价《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一对电视舆论监督的历史性总结,同样适用于纪录片,在新时期很多的纪录片创作都是深入社会深层,积极干预生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如:纪录片《报复的代价》(2000年)、《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2001年)等作品,都是通过典型案例而深入触及社会负面现象,唤起社会对特殊弱势群体的关注;《世纪之患——新毒品》(2001年)则是深入剖析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的官场腐败等社会问题,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黑肺》(2006年)、《三里洞》(2007年)等作品,曝光、批判了某些高危行业管理不善,只顾赚钱而不讲科学,不管职工健康,引发严重职业病乃至发生严重灾难等惊心动魄的现象。纪录片所反映的种种丑恶现象多为百姓所熟悉、所痛恨的,因而一旦播出每每引起巨大反响,惊动了各级主管乃至国家领导人,达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是中国纪录片界最重要的学术性社团组织,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推广及学术评奖、培训、交流等相关活动。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之后感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之林的实力。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特别是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缺乏的不是热情和勇气,而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到位的创作方式。

篇5: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一:纪录片创作心得

一个多月的拍摄经历结束了,一周的剪辑的时光也过去啦。看着成品出来有一种莫大的欣喜,也有一点小小的骄傲。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虽然不是什么大作,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所理解的纪录片的拍摄。

这一个月来,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孤独。虽说是团队合作,但是很多感受是孤独的。当视线专注的看着镜头里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不能太多的参与他们的生活,因为我是一个记录者,需要一双孤独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在他们拥挤的地方,想要架起脚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扛着摄像机。有时候一扛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看LCD显示屏看到眼睛干涩视线模糊了,才按下暂停键。

我们小组的拍摄内容是记录现在大学生特别是90后被誉为新新人类,他们对待爱情又有着怎样的看法。我选择了我的几个同学,因为和他们有过一些接触,比较了解他们的背景,性格,有利于拍摄。一个月下来,大家更加熟络。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并不是真的互相之间带有情绪色彩。看着这一群大学生的生活画面,寂寞空虚受伤的情感世界,没日没夜的玩电脑看小说,为期末作业奋战,一次又一次喝酒聚会。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记录世界,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记录。

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包括怎样适应险恶环境,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使他信任你,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乃至忽略这种存在,忘记这种存在。

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拍摄现场常常是纷乱的、复杂的。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

由于我们常常是单机拍摄,因而采访者的问话和倾听表情需要再一次拍摄。除单独录制采访者的反应镜头外,还可以采取拍摄采访者与被采者同处于画面内的镜头;拍摄一些同一空间中的其他物件,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既提供了环境中的细部信息,又调节了视听节奏;插入与谈话有关的其它画面。

现实不可能因为拍摄去搬演、假造而发生变化。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拍摄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因为拍摄而刻意装扮。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15到20分钟,而我们拍了大量的素材,对于第一次创作纪录片的我们来说,的确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从大量的素材中我们最后剪出了半个小时的视频。把他们送给采访的那几个同学作为纪念。青春的影像记录,在多少年后,是多么的珍贵,虽然没人记录我,但是我却记录下了别人的一段时光。这样的经历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伤感,因为,时间的流逝,在机器的运作中,仿佛眨眼之间。

孤独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付出了我所有的精力,在光与烟的流动之间,在喧嚣与寂静之间,我追求着最真实的青春。

>纪录片创作心得二:纪录片创作心得>>(2442字)

一、纪录片拍摄要选择精品

2009年冬天,由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拍摄并制作的二十三分的纪录片《雪的故事》,展现了最具特色的北方哈尔滨――“雪”,该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雪博会的发展历程,还全程介绍了打破吉尼斯纪录的雪雕的创作人马,而用纪录的方式走进一组泰国雪雕爱好者,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本片让观众清晰地了解了这些美轮美奂、别具一格的雪雕作品,为美丽的哈尔滨打出了一张亮丽名片。该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人对家乡雪的痴迷,国际雪雕比赛更是连接了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许多大型雪雕作品已经打破吉尼斯纪录,人们在感叹其宏伟精细外,更加了解北国冰城的魅力所在。《雪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日后的播出与评奖中,屡创佳绩――荣获2010年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外宣“彩桥”节目评析活动长篇类一等奖;2010年黑龙江省新闻三等奖和哈尔滨市优秀电视作品二等奖;2013年荣获哈尔滨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电视文艺类优秀导演奖。也许是冰城的“雪”,为这部作品带来了好运,这荣誉的背后,应该总结完成纪录片背后的得与失。

二、纪录片创作需要年轻的血液

该纪录片的作者是位年轻的编导,当得到消息,《雪的故事》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纪录片长篇一等奖时有些意外。

2009年12月,编导接到了领导指派的任务:作一期关于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的专题片。这对仅仅在电视领域工作6年的编导,是份领导的信任,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年轻的编导,经常会看到前辈们制作冰雪的电视片,钦佩的同时,总是想有个机会尝试一下,可是主动请缨,也许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工作年限短,经验水平微不足道。这个被动的任务,虽然让年轻的编导有点畏惧,但更多的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期待与兴奋,因为在开始准备之前,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想实现的想法。

也行每一位哈尔滨人,对冰雪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意,新闻工作者就会更加敏感。哈尔滨每年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是这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前辈们已经拍的够精够好够美了,这位年轻的编导,在经费较少、仅有两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又感到的压力很大。也许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吧,给自己加油,心中充满力量去迎接挑战,那也许就因为年轻吧。这是一部好纪录片良好的开端,敢想才能敢做。

三、纪录片创作要发现亮点

完成采访、拍摄《雪的故事》纪录片那段时间,已是太阳岛雪博会制雪的中后期了。编导在采访中发现,印象里的大型雪雕原来都是自己造雪、制雪再完成的,而且2010年的雪博会用雪量达15万立方米,需要11台造雪机交替工作50多个日夜才能满足,这个过程不仅其他城市的观众会好奇,就连哈尔滨人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了解,这是一个亮点,很吸引人。

找到张宁阁的雪风团队,是编导偶然间在报纸上发现的,他们的事迹确实很有代表性,一拍即合。选择这个团队做代表很正确,他们很传奇,从开始的堆雪人到创作被载入吉尼斯记录,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舞动的精灵,这个平均年龄近五十岁的团队,将吃苦精神、乐观精神、坚持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整片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

四、纪录片拍摄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2009年12月20日是太阳岛雪博会开幕的日子,而2010年1月10日,又迎来了国际雪雕比赛,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时间紧迫,对于选一组外国人拍摄又是编导的目标,同时编导知道没有时间对他们前期采访,这就加大了工作难度。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这位年轻的编导选了一组俄罗斯团队,因为语言不通,而且他们似乎很专注比赛,对编导的纪录拍摄不是很配合。跟拍了一天,编导有了想法,必须得换人,因为比赛仅有三天时间,这位年轻的编导必须果断决定,不能浪费时间。通过一天拍摄,这位编导发现了组泰国人,他们服装整齐,态度亲和友善,最重要的是队员中有一位可以说简单的中文,还有一位会说英文,这对采访的工作减少了难度。于是随后的两天,编导在一边拍摄的同时,一刻不停歇地了解关于他们的资料。

五、纪录片拍摄要热爱,要付出辛苦,更要创新与学习

进入冬季的哈尔滨,路途遥远很令人苦恼,城市的市区与太阳岛雪博会所在地的郊区有几十公里,虽然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但是年轻的编导一直保持着充足的兴奋劲,也许只有喜欢,才能迸发出火花。在准备投入拍摄的时候,编导就准备用纪录的手法,这是年轻的编导胆大的一面,从拍摄角度考虑,收到的效果更会不凡。这也是年轻的编导第一次真正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记录,就是要抓拍到很多不被别人注意的地方,而且需要从早到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所以辛苦自然不必说了。

天气寒冷,摄像机的电池都需要放进怀里捂着,一块没电了,再换另一块,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很大,每每从室外与室内交替的时候,镜头上的霜气更是让编导头疼,那个时候有很多瞬间的东西丢失再补拍,一遍一遍重复,一遍一遍发现。

就这样,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部二十三分钟的纪录片完成了,这期间,也许有准备不周到的地方,也许有时间不充分的原因,总之对于一个尽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总会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努力、学习永远是新闻工作者不变的工作目标。

制作一部纪录片,很锻炼编导的能力,与人沟通:这里包括团队、采访对象甚至还有外国友人;很多知识的掌握:来自书本、来自网络,还有社会这个大课堂;创新的思维:,用一份热爱、一份坚持、一份责任不断的学习,展开新思路,寻找创新点。

一位著名的编导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娱乐节目,那么只能说明受众具有娱乐精神,而只有当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纪录片,才能说明这个国家的受众具有艺术审美的能力。纪录片应有它的艺术水准,而且应当有它独特的视觉魅力。”或许这种说法略为偏激,而每每重复的品味《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总是感慨随着摄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日渐提升,纪录片的巧妙构思、画面效果、镜头质量以及对于视听语言技术的运用,变得愈发重要,新闻工作者要为那种神奇的境界而努力,何为优秀的纪录片,自然要呈现出那种自然之美、感官之美、留存心底的美、震撼人心的美、让人回味无穷的美。

>纪录片创作心得三:纪录片创作体会>>(312字)

当文字在无奈而又无助的情况下遭遇影像时,我们便看到纪录片真实力量和独特审美品质。

文学很自我,影像是种直观的客观的表达方式。

艺术良知与苦难记忆也许更加重要.纪录片不是用来孤芳自赏,也不是偷懒的人可以应付的,热爱纪录片,且耐得住寂寞和不怕贫穷的人呀,不要做太多闲谈,快去行动吧!

社会的理性交往须建立在社会理解之上,语言是促成理解的一个工具,基于文字的交往因为知识水准的参差不齐和不直观等原因,而且这种交往有一定的范围和限制,而影像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语言,则可以用来建立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理解。

篇6:《新兵报到》纪录片 创作心得

109313080204 马营

一、创作的初衷

《新兵报到》记录了新兵三个月的生活,是一部“新兵炼成记”也是一部“士兵启示录”是一部让外界了解军营生活的一部当兵导读片,恰逢现在是报名征兵入伍的火热季节,本片可以提前让你认识军营,为正式成为一名军人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

同时本片,也是记录的自己新兵连三个月的生活,资料宝贵,作为退伍老兵的我们忘不了刚退伍的那段最后的 军旅生涯,同时也忘不了刚当上兵的那段日子。

二、创作的动力

一转眼,离开军营已经大半年,有些人和事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忘,但是有些事却如同被洗刷了一样,在脑海中愈来愈清晰,于是点点记忆变回到了刚当兵的那三个月。

那段时光,我觉得身体承受了之前不可预料的压力,诚然我承认自己并不是一名体育强者,甚至体能一度很差,这样的我置身于军营,我那段时间流的汗水加在一起比以往好几个夏天的汗水还要多,也许你不信,但是每天身下流淌过的汗水不能用一个挥汗如雨来形容了得。从来没有把时间分成那么细化,每个点做什么每个点干什么都有明确的时间划分,如果你不当兵,你不会感觉每天晚上你害怕闭上眼睛的痛苦,因为闭眼一睁眼又要开始紧张的训练。然而能走完这段路,我战胜了自己。

三、军旅纪录片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境”。在对客观现实的放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我们只能尊重客观现实进行重新演绎,以得到“真实”的记录,但是作为军旅记录,摄像这块我想说我们之前的资料太宝贵,太来之不易了,虽然设备并不是高清的,但是好在记录了部分影像,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缺憾,没能记录下更多的素材,没能记录下更多精彩的宝贵画面,没能拍摄好,这点在纪录片直接决定了成片的质量,直接影像着作品的主题表达。

四、设计叙事方式

本片没有直接开门见山,而是采用的倒叙的叙事方式,当你离开了,再去说刚来的时候,觉得整个以回忆的记录方式更能表达那种离开之后的怀念,另外片子中的旁白是采用第三人称为主,更能贴合观众的心声。

五、片中的旁白

离别的火车又始回了,两年前来的地方,站在站台上跟火车挥手道别的是陪伴我们两年朝夕相处的战友,相聚时难别亦难,没有人会忘了这一天,但是也没有人会忘记那天我们相聚

新兵报到

这是一个四周都被高高的围墙围起来,即使没有围墙你怎么跑也跑不出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是龙船山,这里有一个村子坐落在他的脚下,每年都会有一群人从这里离开,也会有另外一群人来到这,与这座山最近距离的接触,也要等到三个月之后,到时候他们会围着这座山徒步环绕一周。

就在这个山脚下,养育了一群最可爱的人,人们亲切的称他们:兵哥哥,第一天来到这,班长会给他们 “六个一” 吃一顿饭,谈一次心,还有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洗一个热水澡,睡好第一个觉

后来他们逐渐知道这六个一却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因为做一个军人必须要接受各种严酷的训练,每天都会安排满满,一切都要从新学习,吃饭,走路,站姿,礼节礼貌等等,新兵蛋子刚来这就等同于幼儿园的小朋友。

磨被子,是在这的第一课,也许你不知道“豆腐块”般的被子竟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那就是磨被子……

新兵三个月,军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课余放松的消遣了,因为只有此时他们

才不必流太多的汗水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训练了,训练分为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第一个月主要是队列为主,有军姿、立正稍息、脱帽戴帽、敬礼、齐步、正步、跑步等,第二个月是持枪训练、战术训练等最后还有五公里越野、射击训练、紧急集合、投弹等

战友之间的感情往往在训练和游戏中建立起来

在部队过的第一个年都是和战友一起过,包饺子成了大家最热衷的活动,第一个年,小伙伴们心中都有些伤感,都怪排长那天又放了一首歌……

我再听这首歌时泪眼已经朦胧,有了感情,有了共鸣,因为这就是我的新兵连

六、总结

篇7: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已落下帷幕。我们创作的《藏北人家》(以下简称《藏》)获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它引起我们深思,引导我们去回顾,探讨创作该片的心路旅程。

《藏》片是四川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合拍的系列片《西藏》中的一集,拍片过程说来简单:摄制组6个人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碰巧其中一半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王海兵、赵坚是82届,韩辉是83届,3个人挑起了编、摄、撰稿的担子。为了寻觅拍摄题材,我们这支小小的制作队伍几乎走遍了西藏。90年8月下旬,我们来到藏北腹地的纳木湖畔,在那里结识了牧民措达一家。以后的日子里,措达的帐篷旁多了三顶小帐蓬,我们和措达早晚相处,用自然跟踪手法不分昼夜地拍了200多分钟素材,回拉萨很快写出本子,又转入另一题材。直到91年6月,长达47分钟的《藏》片才编辑制作出来。

《藏》片值得探讨的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中国西部瑰丽多姿,青藏高原神奇迷人,要猎奇,尽可以去拍风光和民俗风情(我们也拍这样的题材,如《羌塘盛会》等)。为什么要这样去拍藏北?一户普通的牧民,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没有一点轰轰烈烈的戏剧性和高潮。

面对青藏高原巨大的空间体积,面对“第三极”的冰天雪地和常年不停的西风,我们想,得有多大的决心,人们才敢去青藏高原旅行;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人类才能在这里生存下来!

正是这一思维方向引导我们去拍摄人。我们把思维的焦距始终对准生于斯长于斯的藏北人。我们想探寻藏北人在与大自然生死搏斗中创造的独特文明的内容和本质。中国画画人、画动物讲究画“眼”。我们拍藏北也要画“眼”,这只“眼”就是普通牧人的生活和命运。

这一构思酝酿了二、三个月。早在5月份进藏之初,我们就有拍这样一部片子的想法。但是迟迟没有动手拍,是因为没有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除了我们,很多人都拍西藏。总感到浮光掠影的多,热热闹闹的多,猎奇的多,真正带着一种关注和同情的态度去反映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片子太少。当前纪录片创作,又热衷于“文学体”的样式,过份追求解说词的华丽和镜头的技巧,而这些,恰恰不是我们和藏北所需要的。我们在西藏牧区生活了三个月,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生活的朴实,是大自然的感染力,追求自然和朴实,是生活对我们的启示。三个月来,我们反复讨论这种片子的主题和风格,把拍摄内容限制在一户牧民一天的生活里是我们最终构思的结果。这一构思基于两点:其一,尽管藏北荒凉寂寞,但有人的存在就有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形态。要观察藏北人,观察他们在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究竟是怎样生存下来的。最好的途径是观察一户家庭。其二,我们追求朴实自然。我们对创作手法的规定是纪实性的。我们试图把观众带入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以一天的生活流程为主线来反映一家人的生活,是体现我们意图的最佳选择。

纳木湖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湖的周围是草场。我们来到这里寻找拍摄对象。措达一家是偶然选中的。他们家庭结构较齐全,有年青夫妇、老人、小孩;牛羊财产为中等水平,具有代表性。

藏北牧人很豪爽,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帮我们扎帐蓬、做饭。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一切。对我们的拍摄,他们毫不介意。他们从未见过摄像机。也不懂

得其中的奥秘,因而连小孩在内,对我们的摄像机都不感兴趣,这对我们的拍摄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我们的观察从一个个生活细节入手。我们采用一种近似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对拍摄对象绝不进行人工摆布,自然、真实、纯朴,是我们对全片的艺术把握,让镜头的造型美与生活细节的真实自然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对镜头的美学追求。我们并不刻意追求单纯的画面效果。无论是晚霞中的牛羊,火塘前的笑脸,还是夜色中的帐蓬,月光下的牦牛,一切都忠实于生活的真实。我们把镜头当成一支笔,真实地记录、记录、再记录,让生活静静地流动,让镜头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

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吃饭、打扮、放牧、剪羊毛,正是这些活生生的细节,构成了藏北游牧文明的内容,将这些细节串起来,就是藏北牧人的真实生活。我们追求细节,用一系列细节来结构全片,这是《藏》片的独特之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氧气稀少、行动困难。要完整地记录生活细节,又不靠摆布而靠抓拍,必须时时机器不离手,随时处于倚马待发的状态,这就注定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摄制组都是年轻人,大家劲头十足,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创作境界之中。我们以似乎疯狂的热情不停地拍摄,忘记了洗脸,顾不上吃饭,从早上五点忙到太阳落山,我们的发电机24小时不停地工作,仍然满足不了电池充电的需要,这样的拍摄对我们来说平生是第一次。

我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都力图用镜头表达出来。当然,完美的纪实创作风格并不是照搬生活。我们等待,有选择的记录,留心思考,不断完善对全片的总体把握和艺术构思。

我们对《藏》片纪实风格的把握还表现在对解说的处理上。对解说词,我们追求的是朴素、平淡、隽永,对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我们要求它从属于画面。换句话说,不要像某些片子靠解说词来结构全片,解说一贯到底,光彩照人,而画面成了可随意组合的附属物。我们以生活本身的流程,以镜头的内在逻辑来组接镜头,发展情节,充分利用电视本身形象化的特点,还电视的本性于创作之中。对纪实性纪录片来说,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记录生活,而不是评价生活。我们相信观众的理解,许多内容,都深藏在我们的画面中,而不是通过解说喋喋不休地去加以评述。我们力图维护全片的真实、客观,追求它的可信性、可视性。纪录片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应该说是画面,而不是别的。只不过这些画面是经过选择,可以表情达意融进了创作者思考的画面,而不要单纯的客观再现。

《藏》片不是生活的简单记录,我们可以从措达一家的生活细节中,引出很多思索,从中发现一些人类学、社会学的东西。我们不是专家,但我们能感觉到,措达一家极为简单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非常古老。几百年,上千年的藏北牧人祖先的生活,同措达的生活相差极小。而且今后,尤其在现代文明的触觉难以企及的藏北腹心深处,牧人生活要有多大的改变也是很困难的。然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毕竟保留了下来,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人的价值所在。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必须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藏北游牧文明给人的启示。从措达一家成员的不同分工,他们之间的朴素感情,措达与邻人及哥哥的联系等等细节上,我们不能不发现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并从中悟出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是人类组织起来对抗、利用、改造自然的形式。在藏北,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简单明确,没有社会,孤独的个人在大自然中无法生存。

所有这些理解都是片子以外的。对《藏》片本身来说,重要的不是外界怎样评述,而在于生活本身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为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不加矫饰地向观众提供一部真实的、材料丰富的纪录片。有些内容,如措达妻子罗追一早一晚进行动人的祭神仪式,措达夫妇的宿命观点,他们不打算送孩子上学,游牧文明的停滞等都忠实地保留了下来,删掉这些,藏北游牧文明就成了一种残缺的东西。藏北画“眼”的尝试得到了殊荣,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任务,是记录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宜遵循以人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藏》片的获奖,不仅仅在于它那牧歌般的异域情调。“金熊猫奖”国际评委、美国影视权威人士托马斯斯金纳认为:《藏北人家》和经典纪录片《北方的爱斯基摩人》以及1990年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大奖的《巴卡丛林中的人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或许表明了《藏》片成功的原因。因为这些纪录片都反映了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人与大自然”。

篇8:纪录片创作:因“网”而变

纪录片的魅力来源于其内容的真实和记录方式的真实,纪实的魅力就是真实的魅力。纪录片需要掌握真实记录的各种技巧和手法,生动记录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讲好故事。记录事件发生过程中有起伏转折的节点,一个过程向另一过程演变的阶段和事件的起因、低潮、高潮、结果,还可发挥解说的叙述功能来交代故事的延续。

人们对于纪录片纪实的特性,尤其现场纪实传导的真实感,欣赏要求越来越高。纪录片选题应贴近生活,反映人物命运和社会风貌。

随着人们欣赏要求的提高和摄制设备技术的进步,真实记录的观念和手段也在发生变化。

以拍摄方式而言,过去多用镜头对准被采访者,记者躲在镜头后面始终不露面,以保持记录者的中间身份,表明记者是以旁观者的中间立场记录事件,从而体现信息的可信度,让观众判断是非,得出结论。

进入网络时代,观众更希望看到记录者出现在记录场面中,作为观众的代言人去见证事件的发生,通过记者的现场参与,把观者带入其中。

“当下性、人在场、参与性”是网络时代大众舆论传播的趋势,影响着当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

8集电视纪录片《南海纪行》就南海争端的热点话题,采取“当下性、人在场、参与性”的采访拍摄方针,强调记者摄像镜头深入南海岛礁一线,要求所见所闻体现记者人在现场的参与性,眼见为实,及时回应观众的所思所想。节目在央视4套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在网上同步播出时也同样受到网友欢迎。该片也让海外观众了解南海的历史与现实,他们身处海外舆论环境,在收看节目时,与海外媒体的不实报道进行对比,可明辨是非。除了节目中出现的历史资料、历史事件的当事者、见证人有强大的说服力之外,观众更希望在节目中看到记录者的身影,跟着记录者的足迹进行自我判断和欣赏。网络时代,信息鱼龙混杂,失实信息频现。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更希望看到记录者人在现场的情景,从而对信息的来源确信无疑。记者在摄制节目时,也应坚守职业道德,尊重事实,杜绝造假。

央视《动物世界》节目中,观众看到摄制人员出现在画面中时,收视兴趣会增加许多。比如,野生动物组织的科研人员抓捕鳄鱼、蟒蛇,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观众视野随着出镜人员移动,真切感受屏幕上危险紧张的现场气息,增加了节目可信的依据,也让观众为出镜者的安全提心吊胆,人在现场给节目提供的想象空间是多方面的。

二、调动多种手段,提升文化品质

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纪实不是简单的现场记录,纪实手段也要高明。纪录片出现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为了玩噱头,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

进入信息社会,纪录片的表现方法有了突破。从真实性考虑,过去十分强调节目中要交代声源出处,尤其采访对象说话时的画面一定要出现,让观众看到说话人的存在,哪怕只有几秒。有了这几秒,人们才能明确地知道现在这段话是谁说的。声画对位,这是节目真实性要求对人物采访声画处理的一个原则。而现在,这个禁区被打破了,出现了不严格交代声源的尝试。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天南海北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吃法介绍给观众,将美食与普通人联系起来,形成美食与人的故事。镜头面对菜肴时,大特写让人看清看过瘾,节奏快,信息量大。创作人员在片中采用采访对象同期声时并不考虑声源出处,即不出现采访对象的身影。在解说词和采访对象的画面后,采用其同期声时,本人画面却不出现,其同期声夹在解说词之间,但观众能理解是刚才的采访对象在说话。由于说话人没有刻板地或突然跳切式地面对镜头,画面显得流畅。

文化纪录片《江南》为了尽可能表现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不让采访对象硬生生地面对镜头讲话,对人物随机采访,让说话者不刻意面对镜头,而是边干手中的活边说话,尽量还原和保持生活中人物说话时的原生状态,最后节目画面效果自然流畅,也遵循了当时纪录片创作理念上声源有出处的要求,做到了声画对位。这种采访手法最好在被拍摄者不知道的情形下现场抓拍,情景真实自然。实际操作中,经常需要对采访情景进行事先设计,与采访对象沟通,按照生活状态做摆布性拍摄,只是在情景设计好之后,拍的时候再进行抓拍。采访对象一边做事,一边讲话,只是形式上生动了,拍摄人员对生活的干预性其实还在那儿,只是记者隐藏在镜头后面没有出现。在画面中有两个以上的人相互说话时,观众还看不出来,但当画面中只有一个人在边干活边说话,观众就能明显感到镜头后面的记者了。否则,采访对象一个人好端端地在跟谁说话呢?

这种采访拍摄方法需要对场景中的人物进行调度,比较费时,采访对象也有个适应过程,实质还是摆布性拍摄。对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是可以摆布拍摄的,而有些情景则不能摆拍,如小偷偷东西、杀人放火的恶性行为等。当纪录片中出现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以后,小偷偷东西等特殊镜头,就可以进行演绎性的拍摄。

过去,表现历史题材的节目以及描述已发生过的事件,除了采访当事人、见证人和研究者,还用现有的影视图片资料、遗址遗物、空镜和动画演示来解决画面写实和写意的需要。但很多情况下,许多事件没有留下现场资料,画面表现就很困难。尤其是表现古代历史题材的节目,在画面上更是捉襟见肘。

为了解决创作中的难题,加强纪录片画面的表现力,多年前国内纪录片创作出现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请人演绎已发生的事件情景,并在画面上标明“情景再现”字样,配以解说词或人物采访同期声。

这种表现方式提升了过去此类节目画面的可看性,除了具体物象在镜头上展现,还有事物精神层面的揭示,即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在创作中普遍运用,如电视纪录片《故宫》、《郑和七下西洋》,已被观众接受和认可。当然,情景再现需要对演绎画面有度的把握,即演绎分寸、长度使用的把握。

当下,受到电影故事片和微电影的影响,纪录片在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上更加合理,注意画面的品质。在画面和叙事技巧上,纪录片创作吸收了电影的品质,寓意深刻。网络时代,观众对纪录片故事性的叙述要求越来越高—一好题材,好创意,好故事,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形式活泼。创作人员对纪录片素材的提炼更为讲究,画面更有内涵。

上一篇:《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智红梅下一篇: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