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2024-05-05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共8篇)

篇1: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张正义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早在公社化以前的合作化运动中,中国农村就产生了农业和副业相结合的互助合作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国小化肥、小农药、小农机、小水电、小水泥等“五小”社队工业迅速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对社队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方向、生产经营范围、所有制形式、组织领导、优惠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肯定了社队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把社队办企业、部分社员(村民)合作企业、其他形式合作工生和个体企业称为“乡镇企业”,亦即通常所说的乡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整个体私营企业这四个“轮子”。当然.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负责的乡镇企业统计已不再按。四个轮子”,而是按“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标准将乡镇企业划分为两大类。

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乡镇企业,不管其属于怎样的所有制类型,都是指具有农民身份的人在农村地区兴办的以非农产业为主的企业群体。在社会结构意义上,乡镇企业是推动农村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基本力量,是农民创办的用以求生存求发展,改变自身经济地位、职业身份和社会身份的组织形式。乡镇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是农民和乡村集体.这导致了村民、乡村集体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实际上,只要是乡村居民和集体的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占绝对重要地位,并导致乡村居民和集体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从而带有乡村居民和集体直接参与工业化过程的性质的企业,都是“乡镇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主要走过了四个阶段: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1988)

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和四号文件肯定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

量”,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避免农民涌进城市”,大大地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从1983年到1988年的五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016亿元增长到6495亿元.年平均递增44.9%;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24.3%提高到58.1%;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由3234万人增加到95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6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9.3%提高到23.8%。这是农村工业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1985年。全国每个农业人口从乡镇企业中得到的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了133.79元,增长了5.7倍;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15%增加到了1985年的34%。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一比重甚至高达70%~80%。农民收入增长与乡镇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一阶段的乡镇企业发展具有如下特点:①农民联户办及个体企业发展快,促进了乡镇企业高速增长;②从“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逐渐转向了全国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企业;③由分散的企业经营转向专业化、社会化的协作生产.产生了一大批企业集团或企业群体;④由运用传统技术转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二)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1989~1991)

1988年9月,中共第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政策。乡镇企业开始了为期3年的“调整、整顿、改造、提高”历程,国家财政、银行紧缩对乡镇企业的信贷规模,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对一些重要生产资料恢复垄断专营,乡镇企业原材料来源受到影响。各地还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关停并转了一批能耗大、效益差、污染重的小企业.并且加强了对乡镇企业的税收、财务整顿1989年有300多万个乡镇企业被关停。2万多个乡镇企业在建项目被暂停。1989年乡镇企业增长速度、经济效率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调整使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也为企业提高素质提供了机遇.到1990年,从业人员9265万人,比1988年减少280万人;但与此同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461亿元,比1988年增长30.26%.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58.1%上升到59.1%。可见,尽管面临许多困难,这一时期的农村工业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是:①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市场导向突出;②企业有权自行决定经营项目、设备购置、劳动力使用、劳动报酬、利润分配,经营者和职工的责任感强,竞争意识强;③乡镇企业职工多数亦工亦农,“进厂不离乡”;④乡镇企业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积累,乡镇企业利润约有一半左右上交乡村用于农业生产、教育、村镇建设及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资。但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一方面,乡镇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素质普遍较低、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小、起伏大,1990年乡村企业平均就业规模为31.6人,固定资产原值15.14万元,联户、个体企业规模更小。规模小固然有利于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但也难以形成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名牌产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大量阻塞在低档次和非技术密集的产品生产领域,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5)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对乡镇企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将持续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而给予充分肯定。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了继续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市场发展和政策导向使乡镇企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发展快,增长率高,在1992~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6.5%;

(2)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分别占到了全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5%和25.1%;

(3)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以总产值计算,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4倍;以增加值计算.乡镇企业是农林牧渔业的I倍多; 从副业情况看。1995年全国4.5亿乡村劳动力中,已有28.6%的劳动力在乡镇企业稳定就业;

(4)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快,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3.9%。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60%以上;

(5)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1995年,全国出口型乡镇企业达12万家,其中396家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近千家乡镇企业办到海外,乡镇企业成为出口创汇的一支重要力量;

(6)企业集团显示出强大经济实力。1992年.全国出现了300多家总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至1995年底全国共有5014个乡镇企业集团。

从上述这些特征来看,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工业化的基础更加稳固,从而也为农村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乡镇企业在这一阶段也还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难题。从其内部来看,首先,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工工业产值占到了全部产值的80%,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其次.整体技术装备条件仍然较差,绝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水平上,1986~1990年间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对其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只及国有企业的一半。第三,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总体不稳定,不合格产品分布面广。1993年第四季度国家对乡镇企业产品进行的抽查结果表明,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为6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第四,集体乡镇企业产权不明晰导致政企不分、责任不分、负盈不负亏的情况普遍存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滑坡。第五.乡镇企业布局仍然非常分散,这不仅导致土地浪费更加严重,污染点多面广难以治理,而且也损失了对现代产业经济来说至关重要当的集聚效应。1992年的调 查结果表明。在全国2079万家乡镇企业中,约有1900多万家分散地建在自然村里,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多少改观。从外部环境来看,乡镇企业也面临许多新的不利因素。一方面,乡镇企业资金短缺较严重,而国有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比重偏低,尤其是国家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专项贷款到位差。另一方面,从1994年起,国家实施新税制,乡镇企业的税赋增加,仅1994年乡镇企业的正式税赋和非正式税赋比上一年增加了695亿元,导致乡镇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当然,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其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四)改制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市场由短缺经济转向饱和经济,双轨经济转向单轨经济,暴利经济转向微利经济,因计划经济束缚而被压抑的能量已经充分释放,这些变化导致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机制优势、政策优惠、市场环境优越等有利条件日渐丧失。高速发展了20多年的乡镇企业,其内部固有的矛盾现在越发突出:政企不分、经营方式落后;负债率高,技术老化;“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生存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面对挑战,乡镇企业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以前曾经被忽视的乡镇企业产权矛盾日益突出,明确产权、提高效益的迫切需要提上乡镇企业发展的议事rj程。通过改制重组,乡镇企业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混合化,经营体制不再单一,乡镇企业由以前的某种成分主导型经济向多种成分混合型经济转换,最突出的就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相互融合。苏南地区本是集体经济的一统天下,但到1998年,经过全面改制以后,乡村集体企业中非集体资本比例达到40%;以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的温州,一些乡镇企业也在分散中联合起来.组建成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伙制企业,实现资本的社会化。

第二,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拉动力量。从材料到设备、从人才到技术、从管理到文化,乡镇企业开始博采同业众长,全面对接世界名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平均每年递增4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24000家,1600家乡镇企业具有了进出口经营权.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境外办厂4000多家。境外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一些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出口额成倍增长,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迅速提高。乡镇企业的外向开展提高了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

第三,上规模、高科技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镇企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1998年底,全国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4600多家,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0.02%,而其创造的营业收入却占全部乡镇

企业收入的22.6%。在江苏,乡镇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日益扩大。江苏人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是:20世纪70年代靠“早”.80年代靠“多”,90年代靠“大”。现在,江苏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土枪土炮”正在被逐步淘汰.所装备的国内先进设备和国际先进设备已超过l/3,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主要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大中型企业迅速崛起同时,同时,还有不少乡镇企业率先冲破家族血缘关系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广招天下贤才为己所用。世界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江苏三笑集团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10年来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200多名各类人才。目前,这家企业的副总没有一名是家族成员,全是外聘。红豆集团在全国乡镇企业中率先将其人才战略的触须伸向海外,先后从台湾、香港、意大利、日本聘请了众多专家加盟企业的技术开发。为激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江苏双良集团制定了四大科技政策:失败不责难,成功给重奖;科研经费不受限制,优先保证;科技项目开发实行招标制度,中标者可自由组阁;科技成果奖励与销售利润挂钩。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双良的科技人员不断有成果问世,形成了每两个月实现一次技术改进,每半年开发一个新品种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自身也由13年前的一家乡村小作坊一跃而为今日中国制冷行业的最大企业。高科技和优秀人才推动江苏乡镇企业抢先一步实施名牌战略,相继创出红豆、森达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

第四,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紧密联合。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通过体制和技术上的改造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1998年,全国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有35万家。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工业化,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基础。

第五.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互为依托,寻求共同发展。1998年底全国已有100多万个乡镇企业聚集在各类工业小区和小城镇中。原来,浙江省温岭市的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特征是“低、小、散”,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低。基础设施共享性差,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较重,治理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温岭市制订了新的城乡规划,运用市场机制,走以建设工业园区带动小城镇建设之路,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城镇开发。1998年,该市共有2000多家企业进入工业园区落户,各类专业市场达198个。乡镇企业向小区集聚,使温岭农村涌现出一个个工贸重镇、特色工业镇、现代农业中心村,加速了全市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从而也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篇2: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和规律,并对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会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管理学对这一变化比较一致的看法体现在四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会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出现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前瞻性地把握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更好地把握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必须首先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便把握其演进的脉络和规律。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自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仅有半个世纪。从时间跨度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他被公认为,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

(二)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

(三)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得不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积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从此,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

相比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优势在哪里

篇3:安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研究

一、安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 孕育萌生了一种有别于公有制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 即“民营经济”,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安徽省开始出现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演变为专业户, 出现了个体生产和经营, 其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城镇小手工业, 而且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 相对分散, 所以往往被称为“个体工商户”。1978年, 安徽省个体工商户仅7049人, 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不足亿元, 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更是看不见。经过近10年的发展, 安徽省民营企业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突破个人、家庭的范畴, 出现了雇工超过8人的组织形式。个别私营企业通过承包国营企业积累了资产, 逐渐改变了企业的所有权。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截至1998底, 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33.5万户, 从业人员304.42万人, 自有资金达85.6亿元, 分别比1997底增长10.8%、14.5%、20.1%, 私营企业达到2.87万户, 从业人员42.6万人, 注册资本金122.1亿元, 分别比1997底增长37.6%、43.4%、52.6%。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6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2%, 比1979年增加了5.49倍;实现总产值193.7亿元, 是1991年的8.4倍;向国家纳税由1991年的4.10亿元增加到23.83亿元, 增长5.8倍, 占全省工商税收的16.2%。民营经济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安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十五大以来, 安徽省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 先后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全省民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到2002年, 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到6.01万家, 从业人员达到89.58万人, 注册资本总额340.79亿元,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6%、27.2%和23.1%, 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4.3万户, 从业人员达到333万人, 户均注册资本达到0.85万元。“十五”期间, 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2005年, 全省民营企业达10.06万户, 从业人员165.69万人, 注册资本1144.99亿元,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民营经济的45.3%,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2000亿, 达到2196.8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9%,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依次为318.3亿元、917.0亿元和961.5亿元, 占全身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5%、41.7%和43.8%。2005年安徽省民营企业纳税109亿元, 是2000年的1.9倍, 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由2000年的17.5%上升到2005年的20.6%。

“十一五”期间, 安徽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企业的要求, 坚定不移的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安徽崛起的“富民经济”来抓, 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和大提高。截至2007年底, 全省共注册个体工商户139.95万家, 实有资金201亿元;私营企业16.03万家, 注册资金1858.5亿元, 同时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脱颖而出。2008年, 安徽省民营企业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 为全省成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12%以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8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995.8亿元, 占全省GDP比重达56.3%。截至2008年, 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3.34万户, 私营企业已达17.4万户, 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15.1%和20%。“十一五”期间, 安徽省将对100个民营企业进行上市辅导, 争取实现十几个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 不仅如此安徽省还将推荐相关企业发行债券, 以激发民间经济活力, 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

三、安徽民营企业发展未来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展, 安徽省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渡过了创业期, 进入了重要转型期, 民营企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安徽省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克服其在发展中的种种缺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安徽省一直被冠以资源大省, 传统产业在安徽省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落后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安徽省民营企业实力短缺, 此外安徽省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也是企业发展受制约的主要原因。首先, 安徽省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必要的调整, 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必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拓展, 产业链的两端分别代表着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 而安徽省民营企业则一直所处的加工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地位最被动、利润最为微薄的环节。其次, 民营之间应加强分工合作, 延伸拓展产业链, 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服务的规模效应, 进一步壮大产业群, 增强产业集群影响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把握产业集群发展规律, 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按照“布局合理化、产业特色化、建设标准化”的原则, 以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为依托, 以资金、技术和产品为纽带, 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资本转移和产业转移, 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孕育和发展我身民营企业中的重大作用。再次, 安徽省民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 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努力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 通过加强高新技术和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开发, 形成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进而强化品牌建设, 加快实现从创业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经过30多年的积累, 安徽省民营企业业已获得了巨大发展, 从原来的拾遗补缺到如今无论从财富积累上, 还是管理经验、人才储备上, 民营企业都已经开始初步具备问鼎相关行业的实力。多年来, 安徽省各级政府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浓厚氛围, 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全省民营企业呈现出发展逐步加快、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未来的几年是安徽省民企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安徽省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 此外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都将带动安徽产业不断升级, 政府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城市群和优势产业, 因势利导, 促进经济不断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 把一大批本土优势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同时借用政策去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安徽省与安徽省民企形成互补, 从而促进安徽省民营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至今, 安徽省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三十多年, 从原来的拾遗补缺到如今, 无论是财富积累, 还是管理经验、人才储备, 民营企业都已经开始初步具备问鼎相关行业的实力。民营经济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的五年是安徽省民企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府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城市群和优势产业因势利导, 从而促进安徽省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安徽,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和.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状况调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篇4: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销售型企业;培训体系建立;培训体系发展

笔者所在的电子品类销售企业,随着集团事业发展壮大、企业战略革新变化,从最初的隶属于生产制造企业的一个覆盖全中国区域的销售部门,发展为按区域划分的独立的销售企业,再进一步与集团内其他电子品类销售业务合并,最终成为集团内综合终端电子品类销售公司。企业由一个销售部门、转变为一个独立的销售企业,由负责单品类产品销售、发展为多品类产品销售,由常规连锁百货渠道销售、发展为常规渠道+专卖店渠道销售。笔者所在企业属于其中某区域销售公司,员工由200多名正式员工、壮大到现在800多名正式员工、600多名第三方员工,终端销售人员从2000多名发展为5000多名。销售型企业内部的人员构成有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终端销售人员众多,这部分人员基础学历低、工作地点分散、人员流动性大,通常是人力外包的形式;公司内部的人员构成80%以上为直接营销人员,20%左右人员为支援管理人员。要考虑培训组织的设计就必须结合企业人力即培训对象的情况和培训的目标。

1 销售型企业培训体系创建初期

1.1 销售型企业尚未独立、隶属于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时期

尚未独立为销售型企业、仅仅是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时期,这段时期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统一培训。按照人力资源部门的统一培训体系,面向所有部门都是统一化、标准化的培训课程。

1.1.1 入职培训

企业招聘的新员工在入职企业报道的第一天,由所属部门的经理指定一名该部门资深员工或者是相似岗位的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入职引导人,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这样的一对一培训,通常在临时的空会议室进行,或者是在员工的工位上进行。培训内容主要为: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结构、部门文化、部门组织结构、部门工作职责、部门工作流程、人事规章制度等简要内容。入职培训帮助新员工在入职第一天初步了解企业、部门环境,建立新员工和入职引导人的引导关系,便于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融入团队。入职培训没有统一化、标准化的内容和形式,每个新员工接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一、入职培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天,长则三五天;二、部门经理指定的入职引导人随机性较强,往往是指定当天工作量相对较小的员工来进行;三、每个入职引导人对于培训内容的了解掌握程度不同、尤其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阐述程度不同,这样传递给新员工的内容必然有差异。

1.1.2 入门培训

要想使一个新入职员工快速的转换身份、接纳企业,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使之能融入企业、适应岗位角色这道大门。考虑到培训资源的效率化、新员工入职时间的分散性,培训部门无法在每位新员工入职时都单独进行入门培训。培训部门设置一个频次,来定期进行新入职员工的集中入门培训。比如每月进行一次,或者根据新入职人员达到一定数量来安排,比如大学应届生统一报道,随后进行应届生集中入门培训。入门培训通常是为期一周的脱产培训,所有当期的新入职员工暂时脱离工作岗位,集中在企业的培训室或者外租的培训场所中接受培训。由培训部门设计课程表,内容涵盖: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各部门介绍、生产线学习、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知识、经营模拟、企业之歌学习、团队拓展等。这些课程按照内容不同,分为不同模块,由不同的讲师来进行授课。讲师团队有培训部门的专职讲师、也有企业其他部门的兼职讲师,兼职讲师往往是该部门的管理层人员。统一化、标准化的入门培训,讲师团队拥有专业知识、资深经验、系统授课,学员接受的信息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入,利于学员更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熟悉企业、融入企业。

销售部门作为生产企业中的一个部门,销售部门的员工除了常规的入职培训、入门培训以外,没有其他培训课程。员工只能依靠个人学习、经验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进一步提升、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1.2 成立独立的销售企业初期

销售型企业成立初期,由于企业的性质是以销售为主,故市场营销部门负责培训。这一阶段,尚未出现专门的培训组织,仅由市场营销部门员工兼职负责培训,该名员工负责对应集团培训工作。集团组织运营针对销售员工的培训项目,计划课程内容、聘用外部培训机构讲师。市场营销部门员工根据集团培训指引,进行人员通知、场地安排等协调性工作。此阶段,兼职培训的员工主要是实施执行集团计划,缺乏培训自主性、能动性。

2 销售型企业培训组织创建

2.1 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初期

随着企业的健全完善,培训工作也随着企业的战略不断发展,这时候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由专门的员工负责培训。根据企业对培训组织功能与定位的考虑,将培训组织设置于市场营销部门组织架构下也是一种普遍的做法。与传统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组织不同,属于市场营销功能的培训组织更多的专注于对终端销售人员和直接营销人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为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终端管理、谈判技巧等方面。培训组织根据企业战略和营销部门的需求,设计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针对终端销售人员,以培训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为主。针对直接营销人员,培训内容主要为终端管理技巧、营销技巧等。由于培训组织刚成立,组织员工较少,多为市场营销部门员工转岗担任,对相应的培训内容尚不熟悉。针对终端销售人员的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培训,从基层终端销售人员中筛选出优秀人员,提升为专职讲师。根据销售产品不同,每个产品均选拔一名专职讲师,由专职讲师对终端销售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每月覆盖一次。针对直接营销人员的管理技能和营销技巧培训,由公司高层领导或外聘专门培训机构讲师进行授课,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一次。销售企业根据地域不同划分为若干地区别销售组织,每个地区别销售组织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培训需求。培训组织根据地区别销售组织的不同培训需求,制定不同培训主题、设计不同培训内容,实施不同地区别销售组织的团队建设活动。这一阶段,企业员工的培训分为两个系统进行,销售人员的培训由专门的培训组织进行,支援管理人员的培训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培训工作的重点和重心落在销售人员部分,支援管理人员培训不足。

篇5:企业文化发展历程的培训总结

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肉。企业就像人一样,没有灵魂,只是机器的堆垒,制造物品的工具。一旦赋予灵魂,则会泽泽生辉。这个灵魂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累积形成的,中可在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营造了崇尚专业、提倡敬业、鼓励创新、追求共赢的文化氛围。“中可”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我们每一个“中可人”都自主认真的去履行我们的使命,为“奉献时尚饮品、共创永恒价值”而努力。

中可以“言而有信、业绩至上、以人为本、共创多赢”为核心价值观,全力尽责言出必践,业绩是最好的荣誉,互相尊重彼此关爱,大家赢才是大赢家的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大家的个人潜力,提升自己在企业的价值。热情工作,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使自己从思想上到实践中有一个质的飞跃,让我们能够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时,不怕畏惧、迎难而上,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景”拥有最受赞赏的专业团队、建设最有价值的营销网络、成为最佳效益的饮料集团。

篇6:企业发展历程培训心得

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按照什么准则来安排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只能是依据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必须要服从于自身的经营战略,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企业已经决定的经营战略。由此可见,如果企业没有一个作为行动纲领的经营战略,那么就会出现企业领导人拍脑袋瓜,随意改变企业的经营活动战略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一个有效的良好约束。因此,企业只有有了一个很好的经营战略,使得所有的人都能按照经营战略安排自己的日常经营活动,才能保证企业既充满活力,又能够有序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强调企业经营战略实际上是企业的行动纲领。

二、企业生产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文化的附佐、为文化所决定

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人若没有灵魂,那么他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一个企业也是一样;也正如伟人毛主席所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旦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可,员工就会对企业形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企业的工作产生责任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使命感;对企业的利益产生维护感。员工便会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企业效力。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有一点要清楚企业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喊出来的只是一个口号,喊出来没有做到反而让人觉得虚伪。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做事的方式和态度。

三、团伙为“利”,团队为“义”

团队是一群人为了长久的共同目标和理想而工作。至少他们之间的价值观不是相驳的。在共同的目标面前个体利益后退。团伙也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在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冲突时,集体目标是后退的。而且团伙时有时并无集体目标和理想,即使存在共同目标也是临时性的。笔者认为,这是团队和团伙的主要区别。当一个企业产生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理想时,这个组织机会发挥无限的潜在能量。这些能量都是每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当企业中的每个人成员都愿意发挥自己无限潜能时这个组织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集聚在一起的。难道组织中的每成员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当然,每个组织成员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一定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之下的发挥。否则成员很难融入组织,就会脱离组织。做企业就是要建设一支目标性高度一致的团队。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掌握一定规模的企业员工或者一般企业高级员工的思想比管理员工的行为更重要。通过管理员工思想统一价值观形成团队认可的价值理念。这样会使团队产生共同的力量。

四、提高执行力是实现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根本要求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要靠出色的执行力来作保证的。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力,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目标、再高的经营利润率、再好的管理机制、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标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不会实现。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办。执行力不高有很多原因,但一切原因的深层次原因都是责任心不强;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是一种能力,责任可以使能力发挥到极致,负责是一种素质,负责是一种美德。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石,责任使人乐观向上。从日常的管理过程可以发现,责任心是激励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责任心是既需要内在的追求来培养,更需要外在的约束来强化;所以我们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理“事”,健全制度,完善流程。

五、管理过程中逢事都问为什么,直至问题源头

工作中学会问封闭式问题,不要问开放式问题,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好问题,并且能够引导到员工发现问题根源;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所得资料也便于统计分析。

六、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起到激发人的动机

激励能力是每个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激励是随时随地的,激励是一种优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效的激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环境下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 七、有效沟通可以让员工改变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更具有战斗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桥梁,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交流的平台;沟通还是一种技能,是一个人对本身知识能力、表达能力、行为能力的发挥。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职工,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做好沟通工作,无疑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以前认为有了“礼貌、真诚”的态度,就可以与他人进行很好交流,培训后才了解到沟通并非那么简单,有好多技巧和方法。如:工作中沟通时,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用眼睛和他人沟通,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八、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财务费用预算管理,还是工作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未来的管理。是在预算的基础上,实施的全面管理。他是全员参与的,全流程、全方位的系统管理手段。以企业战略目标、年度目标、计划、预算、绩效、薪酬及过程控制为要素,形成一个管理闭环,是目标达成得到保障。为了使企业目标更好的达成,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的效率,防范资金链风险,控制企业风险。

篇7: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前言„„„„„„„„„„„„„„„„„„„„„„„„„„„„„„„„ 第一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二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状况„„„„„„„„„„„„„„„ 2.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表现„„„„„„„„„„„„„„„„„..2.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原因„„„„„„„„„„„„„„„„„„„.第三章

西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模式„„„„„„„„„„„„„„„„„.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演变与国际比较„„„„„„„„„„„„ 4.1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效率分析„„„„„„„„„„„„„„„„„„„„..4.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启示„„„„„„„„„„„„„„„„„„„„„ 第五章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措施„„„„„„„„„„„„„„„ 总结„„„„„„„„„„„„„„„„„„„„„„„„„„„„„„„„ 致谢„„„„„„„„„„„„„„„„„„„„„„„„„„„„„„„„.参考文献„„„„„„„„„„„„„„„„„„„„„„„„„„„„„„

摘要: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从债券市场机制和框架形成角度,对我国债券市场10余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 公司 融资 发展 措施

Abstract: After many year difficult endeavors, our country already was basic forms a national unification, multi-level, ha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bond market frame face each kind of economic subject.Form the angle from the bond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frame,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bond market 10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development paths, then in this foundation, further deepened the development to our country bond market to put forward certain proposals.Key word: Bond market;Company;Financing;Development;Measure

前言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与结构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却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滞后于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发展。

企业债券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在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工业国家企业债券在各类有价证券中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在亚太新兴国家,债券市场也发展得如火如荼。随着投融资体制的变革,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也会日益显现出来。

第一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融资将逐步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两大渠道,但是近年来股票融资直线上升,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融资额平均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债券融资一直处于低谷之中,时起时落,徘徊不前。从而导致了资本结构的严重失衡,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最早于1984年开始发行企业债券,以后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84-1986)。从1984年开始,一些企业出现了自发向社会或内部集资等类似企业债券方式的融资活动。据粗略估计,到1986年底,大致发行了100亿元此类债券。此期间,国家对其尚没有进行规范管理,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2.快速发展阶段(1987-1992)。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当年开始编制了初步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为75亿元。从1989年到1992年,下达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分别为:75亿元、20亿元、250亿元和350亿元;并安排了7个券种: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公司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地方投资公司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内部债券。

3.整顿阶段(1993-1995)。1993年8月2日,国务院修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1993年年初,国家下达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为490亿元,当年开始经济治理整顿工作,企业债券发行计划改为新增银行贷款解决(债转贷),实际发行了20亿元企业债券。从1994年开始,企业债券品种归纳为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两个品种,当年发行规模仅45亿元。1995年安排发行计划150亿元,实际下达130亿元。

4.规范发展阶段(1996至今)。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别安排企业债券发行规模250亿元、300亿元、380亿元,重点安排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铁道、电力、石化、石油、三峡工程等。1999年没有安排新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2000年年初,经批准安排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7个发债主体(均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共89亿元。2001年上半年,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发行50亿元企业债券。2001年发行企业债券仅5家共144亿元。2002年全国共发行了企业债券12只,总额325亿元,全部为固定利率债券。

1984年—1986年累计发行类似企业债券的有价证券为100亿元。1987年3月,国务院公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从此企业债券纳入全国信贷资金计划。后来由于经济治理整顿以及为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政府一度将企业债券发行量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1993年3月,为了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国务院修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从而使企业债券的发行逐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从总量上来看,截止到2002年底,上市公司债券总的发行规模为1152.69亿元;而股票融资仅2001年就达到1252.3亿元,比债券全部发行总额都大。从1993-2002年的数据(见下表)可以看出:虽然在各个年份中,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额与股票融资额的比例相差较大,但在后六年一致保持在低于40%的水平,甚至最低年份降至4%。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的比例(1993-2002)(单位:亿元)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债券融资额 235.8 161.7 300.8 268.9 255.2 147.9 158.0 53.0 179.0 280.0 股票融资额 375.5 325.8 150.3 425.1 1294.0 811.5 911.6 2103.0 1252.3 745.6 两者比例 0.63 0.19 2.0 0.63 0.20 0.18 0.17 0.04 0.14 0.37

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规模太小,远远落后于股票的发行,同国际上债权融资兴起,股权融资衰落的局面比较,正好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债券融资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在国际融资市场上所占比例正在不断扩大。现在美国债券市场大约为股市的5倍,而在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债券融资也日益红火起来,特别是业绩好的公司担心把股权让给别人,更加关注债券融资。为了适应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在积极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不应忽视债券市场,让企业债券也正常发展起来,成为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一个主要渠道,尤其是当前银行利率再次下调,居民储蓄继续增长,上市公司开展债券融资,可以说是个好时机。

第二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表现

1、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过小。目前,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规模是股票市场的两倍以上。企业外部融资的大致比例如下,银行贷款占10%,债权融资占15%,股权融资占3%.在证券发行总额中,公司债券约占25%,股票发行约占7%.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先是依靠自身积累,其次是发债,最后才是发行股票。而我国,正好相反,比如,2003年上半年,企业债权发行65亿元,为银行同期新增贷款的0.34%;贷款、企业债、股票融资的比重为89.5:0.3:1.6.2、企业债券在债券市场中的比重过低。企业债券在整个债券市场中所占的规模一直都很低。以2001年债券发行的结构为例,国债融资为15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为144亿元,不到国债融资总额的10%.3、品种少,结构单一。我国企业债券主要包括重点建设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等;企业债券的期限以3~5年为主;票面利率大多以银行存款利率上浮40%的固定利率为主;支付方式往往采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衍生品种很少。

4、企业债券在交易市场的换手率过低。在二级市场,沪深两市共有10多只企业债券,总市值近180亿元,每天的交易量只有几十万元。即使在2001年债券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债券的换手率为0.23,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换手率为2.1,A股市场(上海交易所)的换手率为1.92,可见,投资者对企业债券投资需求远不如市场中的其他交易品种。

5、发行周期偏长。企业发行债券要经过两个程序,即项目额度审批和发行审批。国家计委负责项目审批和额度审批,人民银行决定债券利率,这个程序完成之后,券商、信托投资公司、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正式介入,并形成完整的发行计划资料,再经过地方计委层层上报,最终等待国家计委再次审批,最后由中国监会负责债券的上市。这至少需要1至2年的时间。

2.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原因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未能成为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主要形式,没有发展成为同股票融资一样的两大直接融资渠道之一,其原因是复杂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政府实行歧视性的政策

自90年代起政府对企业债券发行实施了严格的控制,至今政策面临的严厉监管仍是制约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因素。过去债券发行一直实行行政审批制,近几年,虽然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已经改革,发行实行核准制,但到目前为止,企业债券的发行仍实行多部审批制。企业能否发行债券,受益的期限,利率,金额都是由行政决定,而且发行申报复杂、审批慢、限度控制严重,这些因素大大制约了企业债券的发行。同时,银行连续的降息,已使得利率处于历史低点,按照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利率40%之规定和个人投资企业证券需交纳20%的利息所得税之规定,企业债券投资者的受益微薄,减弱了投资者投资热情,给企业发行债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政府对债券发行的限制,不是空穴来风,从自身利益来看,他有两大顾虑: 一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约束意识淡漠,许多企业长期习惯于依赖国家财政和银行贷款,借债但可以不还的想法根深蒂固。目前长期拖欠的企业债务已使银行积累了大量的呆帐,银行信用风险上升。此时如果企业债券的发行也放开,则可能有相当部分的企业重蹈覆辙,再次形成新的债务拖欠,而且企业债券购买者多为社会个人投资,债券的拖欠影响面广,负效应大。事实上,到1995年底,全国企业债券(包括短期债券)不能及时偿还的已占到发行余额的11%,而且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许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也混同于合格企业争夺额度,鱼龙混杂,造成政府也觉难以把关,所以政府宁愿优先发展股票市场,以免不合格的企业乱集资,从而加大国家的金融风险。二是由于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一般高于国债,国家担心企业债券的大量发行会影响到国债的顺利放行。比如在1993年年初,国家下达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为490亿元,但由于各方面的乱集资情况愈演愈烈,严重冲击了国债市场,所以到四月份,国务院就下达了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国债利率;国债发行完毕之前,其他债券一律不得发行的通知规定。

基于以上两个大顾虑,政府始终将企业债券放在一个补充的地位。对企业债券制定也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这就造成了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起伏大。

(二)严格的审批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主要依照1993年出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发行前多头审批,发行额度严格控制。同时,《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还规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按照不超过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40%为上限,由人民银行审批;而个人投资企业债券还需交纳20%的利息所得税。从具体管理的操作来看,严格的审批制度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及资本市场发育不良的背景下,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制止了乱集资的现象,维护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这种非市场化的债券发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而且,按照“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利率40%”的规定,企业债券的收益与股票市场的收益差异巨大,无法给投资者带来较高回报,也减弱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给企业发行债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沉寂的交易市场

不发达的交易市场,不仅使企业债券市场难以获得投资者的目光,市场资金供应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企业债券的发行。造成交易市场沉寂的原因主要是:(1)管理层对债券利率的限制,使得企业债券收益率对投资者没有吸引力。(2)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制约了债券交易。我国债券持有者结构呈现个人和机构共分天下的格局,两者在交易数量和交易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两者之间的交易很难顺利进行。而发达国家债券交易以场外市场为主,债券投资者以机构为主体,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是债券的主要持有者,机构投资者一般占债券投资额的60%~70%.(3)我国债券市场波动幅度较小,也降低了债券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债券价格的波动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和企业信用级别的变化,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的波动不频繁,而目前发行的企业债券往往是国有大型企业,其信用级别难以发生变化,所以债券的价格波动很小。相比而言,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幅度较大,以获得价差为目的的投资者都愿意参与股票市场。(4)企业债券的交易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降低了投资者对债券的投资需求。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交易价格容易受到“庄家”的影响,交易价格可能偏离其内在价值,投资者难以根据债券的内在价值来进行投资决策,客观上降低了对债券的投资需求。

(四)不规范的信用评级行为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专业化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发行债券如约还本付息能力和可信程度的综合评价。债券的信用评级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控制市场风险,对投资者、筹资者、金融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都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信用评级由于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债券评级缺乏一定的公正性。虽然有关部门对评估机构进行了整顿,一批评级机构也与有关管理部门脱钩,拥有独立财产,但并不对评估结果承担无限责任,这就导致一些评级机构为了达到盈利目的,满足企业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出具虚假评级。而在成熟市场,评级机构完全靠出售自己的评价结果生存。一旦它们作出虚假评级,必须用自己的所有财产(包括个人财产)为投资者的财产损失承担无限责任。(2)评级结果与发债企业的效益不直接挂钩。只要企业达到发债级别,不管其评级结果怎样,一律按照统一的债券利率发行,评级实际成为了一种资格审查,利率不仅不能反映企业的信誉高低,而且信誉高的企业也不能获得相对低成本的债券资金。(3)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不仅受到的约束比国外评级机构少,而且,在评估技术和经验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所评出的信用级别的参考价值不如国际上知名的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评估的权威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我国虽然近几年社会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但缺乏高度规范,公正的专门从事企业信用级别评定业务的全国性机构.而且目前众多的中介机构行为规范性差,法律对这类机构的监管不到位,造成了中介机构行为的非公证性,这样,自然导致我国企业信用等级评级及披露的不健全,使垃圾债券混入债券市场, 严重影响了债券市场的信誉,也会误导投资者,使得评级市场难以发展。在评级市场较小的情况下,评级机构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很难长进,评级结果也难以得到市场检验,从而抑制了评级机构业务的开展以及评级结果公证性、权威性的确立。因此投资人很难根据评估结果对债券进行判断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债券市场。

(五)企业自身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中国家股,社会法人股和社会公众并存,其中国家股处于绝对或相对控股的地位,而国有股比例高的制度背景是国家所有制经济占主体。现在上市公司主要是由国有企业改造过来的,这样的上市公司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再加上上市公司现行领导体制涣散,职权不分,内部人不受股东控制,而且不受市场的约束,这无疑使内部人控制更加严重。不受约束的内部人完全能够控制公司,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取向选择融资方式和安排融资结构。对企业内部人而言,既然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权力,那么债券融资的“控股权维持”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对于完全依靠股票筹资来满足资金需求的企业而言,其经营没有外在的压力,有利就分,无利不分,不会有因还不起债而破产的风险。发行企业债券在破产制度健全的条件下,一旦企业破产,企业管理者也要承担破产成本,在市场上失去竞争能力,失去他在破产前的一切好处,所以债券融资有助于约束企业管理者使用资金。在此情况下,经理人的理性选择自然是放弃债务融资而选择股票融资,因为股权融资既无监督约束,又无偿付股息压力,而债券融资则会加大自身的压力,迫使其努力工作以避免破产,这就严重阻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企业在权衡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时,更偏好后者。在我国目前缺乏强有力的股权约束的环境下,股权资金被视为无须还本付息的廉价资金,而债权资金将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加上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股权融资可以获得的资金规模远远高于债权融资,因此,企业更愿意选择股权融资。在权衡债券融资和贷款融资时,也偏好后者。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无论是在借款还是在还款条件上,其预算约束都远远小于发行企业债券直面广大债权人的硬约束,因此,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比债券的小,当然选择贷款。二是发债企业缺乏信用。发债企业由于缺乏独立的产权,不能真正承担履行责任契约的责任和义务。据粗略统计,前几年全国企业债券不能及时偿还的约占余额的11%,企业债券兑付中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债券的信誉,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六)债券的安全性不足

1.我国担保和抵押机制尚未形成.我国的企业债券的发行仍以信用方式为主,但却未能形成以担保和抵押来降低企业债券风险的机制,从目前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来看,除了一些信誉特别好的企业外,企业债券发行皆以担保和抵押为主,这就大大提高了企业偿债的保证程度,从而提高了企业债券的安全性。2.我国尚未建立企业偿债基金。

这种由发债企业的信托担保银行定期从发债企业的存款中提取定量的资金,存入专户,作为企业债券还本付息的专用基金,可以增强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这种做法在国外已经普遍实施,而在我国却未有这种偿债准备意识。

3.我国法律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不够.一方面表现在对一些能还钱却不还钱的强制执行不力;另一方面反映在企业在破产宣告之前采取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等方法偷逃债务或造成对债权人的不公平受偿。

以上三点为保障企业债券安全性的三道防线。在我国这三道防线或是存在漏洞或是尚未建立,从而决定了我国企业债券安全性的不足。这就使投资者对债券望而却步,不敢投资,影响了债券的发行。

(七)债券品种不丰富

虽然我国企业债券从1987年起步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几年,在沪深证交所上市交易的企业债券品种先后超出了29个,但自1994年开始,大部分企业债券品种都被取消了,只留下极少量的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品种,到2001年6月,上市交易的品种仅剩10个,从利率上看,虽然有了不同利率水平的债券组合,但由于利率上限的限制,企业债券实际上只是单一的固定利率债券一种。从期限上看,长期债券少,15年以上超长期几乎没有。这便使投资者选择炒作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第三章 西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模式

1、两大准则。股东价值最大化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目标,而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管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和股东价值的重要一环。西方公司财务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管理受公司治理、产品市场竞争环境、税法以及金融市场有效性等因素影响。从企业角度看,尽管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环境和业务战略不同,在融资决策方面普遍有两大准则,即维持不低于BBB级的良好资信等级(而不是会计帐面资产负债比例),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维护良好的资信等级、保持财务灵活性旨在降低财务危机风险,同时有助于保持持续融资能力,要求公司保持负债方的现金流出期限结构同预期现金流入风险相匹配。从金融创新角度看,企业融资工具层出不穷;从投资者权益保护和税法角度看,则只有债务和股权两种类型。债务利息在税前列支,在会计帐面盈利的条件下,可以减少纳税,增加股东利益。但债务资本缺乏财务灵活性,因为其还本付息的现金流出期限结构要求及法律责任明确,而且债权人为债权安全起见,在债务合约中往往对企业投融资和经营活动设置明确的限制如高风险投资,而这类投资恰是增加股东价值的必要条件。

2、按需定制。西方企业首先根据持续投资和增长要求选择融资类型。一般地,高科技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远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扩张性投资则通常来源于外部股权融资,而资产负债率,特别是长期债务比例和现金红利支付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甚至多年无长期债务,并且不支付现金红利。但其股票市值和投资者资本收益持续攀升,即呈现高增长、高增值,低负债率、低红利支付率并存的景象(微软)。高成长企业一旦成功,投资收益率往往大大超过融资成本。此类公司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首先不是降低成本,而是与企业现金流入风险匹配,降低财务风险。例如,1998年,微软资本收益为52.9%,资本成本只有14.2%;英特尔资本收益为42.7%,成本为15.1%。英特尔1965年创立,1992年以前一直不支付现金红利。这种类型的企业如果依赖债务,容易因经营现金流收入下降而引起财务支付危机。

对于现金流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较高、持续期限较长的企业,在长期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形下,则以长期债务替换股权,提高长期债务比例和现金红利支付率。即呈现低增长、低增值和高财务杠杆、高现金红利支付率特征。这类企业包括快速成长后竞争地位稳定、业务成熟的制造业和技术公司,零售业公司以及特许垄断经营的公用事业公司。其收益的长期增长率较低,这类公司股票属于收益或价值型,往往采用直接增加长期债务或用债务回购公司股票方式增加财务杠杆,此举在不明显降低资信等级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资本成本,从而增加股东价值。例如美国佛罗里达电力公司在1994年美国解除各州电力公司运营垄断前,现金红利支付率一直在70%以上。

3、动态调整。确定融资类型后,西方企业进一步根据金融市场变化趋势,运用金融工程技术,通过融资方案专业设计,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其中包括:根据利率变化预期设计融资产品如浮动利率债务或含有公司可赎回条款的债务以规避利率风险;利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对企业未来成长能力预期之差异设计融资产品合约如可转换证券、认股权、可赎回股票等融资方式;利用税法设计融资产品如利用资本收益和利息收益税率的差异,发行零息票债券等。

西方上市公司通常按照自身的成长阶段和投资战略,从为股东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改变融资方式,动态调整资本结构。如果上市公司短期缺乏能够为股东增值的投资机会,可以通过现金管理,即转换为有价证券来保值增值。如果公司由高速成长阶段进入增长率下降的稳定成熟阶段后,确实缺乏能够为股东增值的投资机会,或者每年的经营净现金流入及现金储备规模大大超过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投资机会所需资金,上市公司一般会把除满足必要的经营与投资活动以及维持良好资信等级所需资金以外的富余现金分配给股东,包括逐步提高现金红利支付率和回购股票。例如,IBM五、六十年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红利支付率仅为1%-2%。七十年代中期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出现大量现金盈余。1978年红利支付率为54%,1986到1989年,IBM用56.6亿美元回购了4700万股股票。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演变与国际比较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演变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其不断变化,我国的融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演变特征主要表现两个方面,首先,直接融资比重逐渐扩大,但间接融资仍居于主导地位。结合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自1991年以来,我国融资格局中,贷款形式的间接融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而以股票、债券为主要形式的直接融资比例却一直很低,而且几乎成间接融资逐步上升,直接融资逐步下降的趋势。2001年到2004年,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所占比例分别为75.86%、79.35%、94.13%、93.25%,而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的证券融资所占比例仅为8.45%、5.31%、3.16%、3.22%。而发达国家则正好相反,直接融资占到了外源融资的80%以上。可见,中国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外国企业,很显然这种现象是我国长期的传统融资模式所造成的。

1991—2000年中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与股票发行规模的比较(亿元)年份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股权融资额 债券融资额 1991 5.0 249.9 21337.8 1992 94.1 683.7 26332.9 1993 375.5 235.8 32934.10 1994 326.8 161.7 40810.10 1995 150.3 300.8 50394.20 1996 425.1 268.9 61152.80 1997 1293.8 255.2 74914.10 1998 841.5 147.9 86524.10 1999 944.6 158.0 93734.28 2000 2103.1 83.0 9937

企业外部融资统计表 单位:% 项目 2004 2003 2002 2001 国内资本市场融资总量 100 100 10 100 其中:股票 2.24 2.57 3.97 7.56 贷款 93.25 94.13 79.35 75.86 企业债券 0.98 0.59 1.34 0.89

其次,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偏小。在国外资本市场中,一般先发展债券市场,成熟后再发展股票市场,之后发展投资基金市场。而我国由于受国内环境等自身原因的影响,却恰好先发展股票市场,而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其他市场都发展的很不够。2002年,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325亿人民币,股票融资总额为962亿人民币,股票融资与企业债券融资比为3:1左右。

(二)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国际比较

在发达国家,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为内源融资,也就是内部积累的资金,比例都在50%以上(见表三)。日本企业在历史上由于自我积累能力较低,并且实行主银行制,因此企业的资金主要凭借外源融资。但从表三可以看出,随着日本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内源融资在日本企业的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企业外部融资结构的国际比较 单位 % 年份 国家 自有资本 外部资本 合计 借款 证券市场

1962—1964 英国 73.2 26.8 16.0 10.3 100 美国 76.0 24.0 11.3 7.9 100 日本 39.4 60.6 46.6 11.0 100 德国 66.5 33.5 22.8 5.0 100

1965—1969 英国 74.1 25.9 14.6 11.3 100 美国 67.9 32.1 18.8 13.9 100 日本 50.1 49.9 43.2 5.6 100 德国 68.8 31.2 20.8 4.1 100

1970—1974 英国 62.2 37.8 34.2 3.6 100 美国 55.1 44.9 25.6 18.0 100 日本 41.6 58.4 50.0 5.7 100 德国 58.5 41.5 28.1 3.2 100

1975—1979 英国 79.1 20.9 16.4 4.5 100 美国 — — — — — 日本 — — — — — 德国 72.6 27.4 22.3 1.6 100

1980—1984 英国 82.5 17.5 16.3 1.2 100 美国 74.2 25.8 15.5 9.5 100 日本 59.0 41.0 35.0 6.2 100 德国 75.4 24.6 21.6 3.0 100

1985—1989 英国 63.0 37.0 26.1 10.9 100 美国 85.4 14.6 14.0-1.3 100 日本 52.3 47.7 32.1 11.0 100 德国 78.6 21.4 16.5 4.9 100(注:上述数字不包括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以及公司之间相互提供的贸易信贷)

发达国家的这种融资结构与融资优序理论是相吻合的:企业筹集资金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使用内部留存收益,其次是向外部负债筹资,最后才是发行股票。从融资成本的角度分析,这是融资结构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使用留存收益进行筹资时无需支付任何成本,不用和投资者签订用资协议,也不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而负债筹资的成本、限制条件和产生的负面影响介于内部筹资与发行股票之间,因此在筹资顺序中列于第二位。从以上中外企业融资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目前中国企业在融资结构的安排上,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啄食顺序恰好相反,呈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

4.1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效率分析

(一)企业经营效率 财务理论认为适度负债是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适当的债务融资不仅可降低融资成本、得到“杠杆效应”带来的收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效应来提升公司的价值。而且负债的破产机制可以约束企业经理的行为,其还本付息的压力能促使企业经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做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佳决策,有利于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负债是向市场传递企业资产质量良好的信号,由此将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我国上市公司过高的股权融资比例,使得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债务融资所带来的节税、“杠杆效应”和信息传递的功能,缺乏债务融资所具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且,股权资本的过渡扩张,造成股权的稀释,在业务经营没有显著增长的情况下,必然引起每股收益的下降;同时,股权筹资的低成本和非偿还性,弱化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导致经营管理者不会珍惜筹集的资金,随意使用或闲置,造成投资的低效率。这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断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虽然利用股权融资在不支付或很少支付股息的情况下其成本是低于债务融资,但从长远看,不给予投资者相应的回报,企业是难于获得持续的发展,因为它难以得到投资者的继续支持,投资者会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做出反应。可见我国企业重股权融资、轻债务融资的融资结构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二)资金利用效率

从资金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考察融资结构效率,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是资金的投向。理论上说,由于企业对资金的渴求,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将很快得到利用,但不排除以下两种情况导致的资金利用率不足:上市公司受到股权融资偏好的误导,即使短期内无资金需求,只要达到了增发的条件也会选择增发来筹集大笔资金。其二是资金的到位率。内部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是最高的,只要公司决策者做出了决策,将企业利润留在企业内部,这是没有障碍的。而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资金到位率相当,都会有股本募集不足和证券认购不足或贷款资金不到位的风险。同时,由于融资集中性与投资分散性的矛盾,也导致资金利用率大大降低,不排除因为融资过程的延续时间较长,使得原先的市场机会与企业擦肩而过,而暂时又无其它投资机会而出现的资金闲置现象。

(三)资源配置效率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的融资结构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首先,这种方式扭曲了证券市场资金配制的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金提供给那些最需要且使用效率最高的企业,也是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而我国由于股权融资的低成本以及股东对企业监控的弱化,使得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主要手段,上市公司不断通过股权融资获取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资金,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严重扭曲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其次,它加剧了股市的动荡和投机。由于上市公司经营的低效益,投资者难以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取收益,只能通过市场短期的炒作获取价差收入,从而导致股票市场剧烈的价格波动,投机盛行。而且扭曲的价格不仅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还会误导投资者,造成股市资金的错误配置,低效率的企业继续浪费稀缺的资源,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它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由于投资者长期得不到投资回报,其投资股市的积极性就会受挫,逐渐会对股票投资失去信心而将资金抽出股市,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这将导致股市资金来源不足。可见我国企业偏好股权的融资结构不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4.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启示

1、对于任何方式融资组合,无论是侧重于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其混合成本都必须保证小于资本收益率,否则就会对公司现有股东利益的损害。

2、对资本成本的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方面。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外部评价指标这一,其估算是由资本市场来完成的;资本成本取决于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风险,资本成本的估算是建立在市场价值而不是企业帐面价值基础上;资本成本的估算方法和数值有较大的弹性和主观性,因此不必看中资本成本精确的数量值,在实际的应用中只需对资本成本有一区间性的把握。因此,企业在对股权成本的测算时,即可按上述资本成本的估算模型直接计算,也可采用灵活方式,通过在现有的国债收益率的基础上加上风险溢价,借鉴有关投资咨询机构(如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贝塔值结果,参照上市公司资本回报率等办法获得。

3、在对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的成本比较分析的关联性的认识方面。一般债务融资成本较低,股票融资成本较高,而且这两者同时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债务融资使用增多,股票的融资成本将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短期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的风险提高,市场预期可能随这提高,股票成本将上升。债务成本和股票成本的关联性是企业在融资决策中所不能忽略的因素。因此,企业为降低成本而提高混合融资中债务资本的比例,也必须同时考虑到股权融资成本的提高。

4、合理的融资决策必须在保证公司经营的现金流量的匹配的基本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融资的成本,以提高股东的市场价值。在实际中,不同性质的企业对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会有不同的考虑和侧重。对稳健经营性公司,如基础设施、能源电力公司,公司未来的资本性支出都不大,经营现金流量和收益相对稳定,增加债务并不会明显影响公司的财务资信等级,通常采用长期债务融资方式,由于债务融资通常成本低廉,可满足融资成本小于投资回报的基本性要求,提高股东价值。对高成长性公司,如科技类公司,业务的扩张快,投资的预期回报率高,同时经营的现金流往往不稳定,财务风险较大,债务融资不能保证资本扩张和业务扩展的需要,一般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股权融资的成本虽高,但由于一旦公司经营成功,投资的回报率远超过股权的融资成本,对股东的价值并不造成损失。

第五章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措施

(一)加大政府调控的科学性

政府应加强完善企业债券市场法规,实行科学审核,做好市场裁判,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创造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目前政府要取消企业债券市场发行管理计划模式,代之以市场的管理体制,即取消现有的配额管理方式,由债券发行人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投资者的需求确定发行数量和定价方式,按照市场化,规范化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监管体制,如取消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利率40%的规定等。另外,政府也应取消企业债券发行主体的“所有制歧视”,更多的从企业经营机制,经营效率,资产负债状况以及偿债信用机制等方面考察企业是否有发行企业债券的资格,而不是简单的把所有民营企业排除在企业债券融资大门之外。

(二)放宽限制

一是放宽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不论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及行业,只要具备条件(规模在中型以上,即年销售收入及总资产均超过5000万元;有良好的偿还能力,原则上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企业财务制度完备,报表真实,信息披露充分,三年内无不良信用纪录),均可申请发行债券。二是放宽利率管制。取消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40%的限制,逐步实现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充分体现企业债券这种融资方式的优越性。三是放松额度管制。在强化债券评级和风险控制的同时,放松或取消对企业发债额度与净资产比例的限制,赋予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选择融资渠道的灵活性。四是放松用途限制。目前,企业债券资金的用途还基本上是弥补项目建设资金的不足,企业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还基本上靠银行贷款解决。应逐渐允许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资金流量,发行不同用途和期限的企业债券,满足企业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债券市场的品种。

(三)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多渠道、低成本筹集资金的市场基础,也是平衡债权约束和股权约束、形成有效企业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债权人和股权人对企业实施的监督是一个相互促进、密切相关的过程,在股权分散、“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代理人可以通过讨好部分大股东而损害大多数股东达利益,并可以利用虚假信息进行掩盖。此时,债券约束对于提高代理人的整体约束水平十分重要。由于债券是固定承诺契约,它可以校正企业私有信息积累所产生的潜在风险的不断集聚。因此,应通过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减少对企业债券市场运行的不必要行政干预以及完善法规体系等多方面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大发展和完善,以此推动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优化上市公融资结构,迫使企业增强资金成本意识,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有步骤的构筑并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结构体系。在一级市场方面应改进企业债券的发行机制,降低企业债券发行和上市标准,简化企业债券上市手续。可以适当考虑长期企业债券的抵押融资问题,以提高期限较长的债券品种的吸引力。同时,加快债券二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并对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有明确的定位。对不同的发行方式和规模的企业债券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市场。

建立市场配套设施,活跃交易市场。一是合理设置企业债券品种。适时进行债券市场品种创新,债券创新包括债券期限、票面利率、支付方式、债券衍生等方面,企业债券可以考虑发行中长期债券,考虑发行浮动利率债券,设计不同的支付方式,将期权与债券组合形成衍生品种,用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的需求。二是有关部门应为企业债券交易提供便利条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柜台交易市场,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建立新的交易体系提供支持。三是放开设立各种投资基金的限制,大力培育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做市商制度的试点。应允许基金公司、社会保障基金去投资信用度较高、风险较小而回报相对较高的企业债券,还可考虑设立企业债券市场基金,专门支持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债券市场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可以考虑逐步放开外资对企业债券的购买限制。

(四)规范信用评级

1.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建立风险赔偿机制。

信用评级机构应对自己负责评定的企业债券负风险连带责任,对自己在评级过程中的重大遗漏、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对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错,提高评级质量,提高信用评估公司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信任度。

2.全面披露评级结果实行评级回访制度。

信用评级机构应对投资者全面披露整个评估过程,包括但不仅限于评估方法、重要数据和非数据化描述,使企业债券信用等级信息以更详尽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使投资人对信用评级结果的可信度进行分析判断,信用等级高的,大家争相购买;信用等级差的,群众不予理睬,这样可以督促发债企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并告诫投资人注意企业债券要承担风险从而决定投资策略。同时,应建立定期的评级回访制度,及时公布回访信息,揭示债券风险,分析风险变化的原因,杜绝债务人逃逸债务责任的事项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3.评级机构可以采用多种组织结构的形式。

评级机构既可设立为公司制,也可实行合伙制,并且以合伙制作为发展方向。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可加强评级机构间的竞争,公司制清晰的产权制度、规范的运作机制与合伙制无限责任制可给债权人以最大保护,可促进评级行业的良性竞争,使评级机构的运作更加规范,风险赔偿制度得以落实。

4.统一规范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债券评级的指标体系,各个评估机构各搞一套,自立章程,有的搬用国际惯例,有的限于财务指标,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以至于同一企业债券可能由于不同评估机构评级会得出不同的信用等级,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企业债券的评估指标体系虽然不能绝对统一,但基本上应该一致,这样,才能使投资人对于企业债券的评价有一个公认的判断尺度。所以,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制定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级方法,以便各个评估机构共同遵守,保证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公证性和一致性。

目前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同一企业的信用等级经不同评级机构评定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严重影响了企业债券的信誉,也会误导投资者.因此,当务之急,应尽快规范评估机构,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保证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公证性、科学性,为投资者提供准确、一致的信息。

可引入国外信用评级机构,强化对企业债券的评级。国外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引入,可以填补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不足,保证企业债券的成功发行;同时,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可以在不断的竞争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市场信誉,最终建立公允的信用评级体系。在信用评级责任方面,监管部门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将评级的公允性完全交给信用评级机构,而监管部门只需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由市场来决定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五)改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上市公司必须改变国有股占比较高的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在货币资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机关经济手段实施国有股回购。通过国有股回购,降低国有股比例,增加流通股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中小股东的地位。随着更多理性投资者进入公司,股权过度集中的现象将得以缓解,多元化投资主体的结构将逐渐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将会得到良性的运转,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防止和纠正,最终有利于公司资产的优化组合和公司经营长期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国有股回购,能够使产权制度更趋于完善,真正实现“同股,同权,同责,同利”,切实保障股东权益及股东对经理层的约束。

(六)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积累的财务、税收制度

在任何企业制度模式下,内部积累性投资都是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但在我国企业融资总额中,内源融资的比例很低,主要是依赖外源融资、外源融资的比例过高,既增加融资成本,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过大的压力,也使企业难以进行长期的战略性决策,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应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积累的财务、税收制度,减轻企业的税费,规范企业的利润分配和利润滚存制度,引导企业在努力提高经营效益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内源性资本扩张,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七)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强化股东监督功能,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这是因为股东利益才是优化融资结构的根本所在。管理层并不自觉的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只有切实加强股东的监督功能,管理层才会具有优化融资结构的动力。

(八)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监管机制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融资资格的主要指标,使用该指标对不同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有些上市公司已经缺少增长机会,呈下降趋势,但是它的历史净资产收益率有可能符合再融资要求,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粉饰报表,进行恶意融资;二是一些垄断行业或是非竞争行业的上市公司,比如公用事业,这些公司对利润稳定、现金流充足,但其主营业务的增长潜力有限甚至已逐渐减弱,并不需要融资支持。三是真正需要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处于竞争激烈的行业,可能因达不到融资监管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而无法获得必要的融资资金,丧失投资机会;或是被迫采用相对激进的债权融资,导致财务风险增加。前两种都是过度融资的表现,后者则是股权融资不足的表现。因此上市公司的融资政策和再融资监管很有必要做出调整:(1)更为合理的考察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考察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使用资产负债率指标应该把握一个合理的尺度,同时要兼顾行业特点等一些因素。比如像零售行业的公司,由于流动负债中的应付帐款比例高而使得资产负债率可能很高。如果不能灵活的使用资产负债率标准,这些公司将难以获得股权资本,而被迫采用债权融资进一步增加风险;(2)加强对上市公司融资需求的分析。针对恶意融资等真正意义上的过渡股权融资现象,上市公司必须提供详尽的报告,包括对投资项目尤其是非主营业投资项目的价值分析,尽可能的增强股票市场投资者的评价能力。

(九)实施严格的企业担保制度和破产制度

在国外,监管部门不规定债券一定要提供担保。只有那些信用评级结果比较低的公司才会考虑通过担保来提高自己的信用水平,进而降低利率和发行费用。但我国的市场体制尚处于发展中,商业信用的约束力还不强,因此由政府出面来对债券担保问题作出强制性的规定是必须的。类似国外的担保公司,在我国也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也应实施严格的企业破产制度。应吸收发达国家破产法的一些破产技术,如破产重组制度、破产管理人制度等,对一些有挽救希望的企业给予重组期,让企业有重整的机会;要防范企业的假破产真逃债,对企业破产实行一系列严格的规范标准,迫使企业尽量偿还债务。

(十)加强企业债券市场风险的监控

一是建立系统严格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和兑付风险预警制度。定期发布发债企业的项目进展情况、资产负债状况、偿债资金的筹资渠道及对本息兑付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等信息,以便投资者作出相应的决策,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二是建立企业债券受托人制度。受托人代表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接受发债企业的资产抵押,并根据发债企业的经营状况,随时对其进行跟踪,债券到期时,如果出现兑付困难,受托人可以变卖抵押资产或向担保人追索,以便向投资者支付本息。三是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制度。有效的偿债保障制度可以在企业债券兑付风险发生后,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保证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十一)积极进行债券市场品种创新,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入市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债券品种已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应尽快调整并完善企业债券的品种结构,除了中期定息债券以外,大型基建项目可发行项目债券,补充流动资金可以发行短期债券,上市公司或准备上市的公司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外向型企业可以发行外币债券。此外,还可以发行贴现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收益债券等,以满足不同投资人的需求。目前特别是发展可转换债券的和可交换债券的创新试点。总之,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是当务之急。

总结

就目前我国而言资本市场的发展很不均衡,表现为严重的“重股轻债”,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远远小于股票的发行规模。作为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和投资选择,企业债券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忽视了。实际上,企业债券相对于股票和银行贷款在某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现代融资理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发展企业债券更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资源配置、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无论从资金需求,还是从公司治理问题的角度讲,企业债券在我国应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致谢

从接受课题到现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尤其在课题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和本人的设计阶段,导师提出许多宝贵的设计意见,在最后的修改阶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提供了必要的帮助,这样使得我得以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开发工作,在短暂的几个月的相处时间里,老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路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将使得我终身受益,谨此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感谢我的同学在这次毕业设计中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方晓利.股票融资与信贷融资的比较和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00 [2] 张兆国,陈华东,唐丽.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效应[J].会计研究,2001(10)[3] 万解秋.企业融资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 柳明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分析.黑龙江金融,2001年,第10期.[5] 张畅,苏红亮.发挥债券融资优势拓展我国债券市场.财会月刊,2003年,第2期.[6] 杨庆育.我国债券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5期.[7] 蔡怀宇.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与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第4期.[8] 雷军华.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障碍与改进措施。国际金融时报,2003(6)

篇8: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河道淤泥因其“脏、烂、臭”, 被视为危险性的固体废弃物, 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其处置和利用问题一直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淤泥中的硅铝氧化物具有颗粒细、塑性指数高、耐火度高和收缩适宜等性能, 通过创新工艺处理可“变废为宝”, 用以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为此2006年, 在原有砖厂的基础上成立了科研实体———上海鑫晶山淤泥研发有限公司, 专门从事各种不同性质的淤泥 (污泥) 的综合性开发研究。该公司与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 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 成功地进行了淤泥结构成分的分离, 实现了淤泥硅铝氧化物的转化和利用。同时, 还独立进行了建筑垃圾、自来水厂沉积污泥以及河道淤泥掺配制砖的研究, 并获得成功。

目前该企业利用烧结产品生产的废弃物达到了100%, 即淤泥达到69.34%, 粉煤灰 (渣) 、煤矸石达到30.66%。企业已经彻底摒弃了利用农田粘土、原煤生产烧结砖的传统工艺做法, 完全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材料产品。几年来该公司生产的多孔砖经上海市区计量检测, 均达到或超过了GB13544-2000烧结多孔砖国家标准。2008年5月6日, 产品获得了上海市建筑新型材料的认定。2009年3月28日, 获得了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的认定。

技术取得突破后, 该公司注册了“鑫晶山”商标, 由于产品广受欢迎, 加上媒体的关注, “鑫晶山”品名不胫而走。现在, 鑫晶山不只是一个企业和产品, 更是一种精神, 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

福建莆田南北洋水系共有河道300多km, 长期以来淤积了上千万方的淤泥。河道淤积, 减少了水系的蓄容, 降低了河道排洪抗旱能力, 旱灾洪患一直威胁着沿河两岸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帮助解决莆田的淤泥问题, 公司两度考察并决定前去投资。莆田市委、市政府给予项目大力支持, 决定市级财政在项目启动后给予河道清淤补助资金30万元。市、区两级政府还专门调配了干部专门负责项目服务事宜, 帮助解决项目落地过程的许多问题。2006年12月8日, 莆田鑫晶山淤泥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并建成了一条利用淤泥年产量折标砖5 000万块生产线。

创新进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荣誉。2007年6月10日, “河道淤泥烧结多孔砖全套工艺技术”参加福建省“6·18”十佳优秀转化项目评选活动, 经过专家评选, 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 荣膺“6·18”十佳优秀转化项目, 并获得了“福建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证书”, 被列为2007~2008年度福建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07年7月, 该项技术获得了2007年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9年3月20日, 在参加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与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 福建莆田鑫晶山淤泥开发有限公司摘取了“中国十佳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称号。

上一篇:农经站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上半年经贸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