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2024-05-24

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通用8篇)

篇1: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

近几年杭州高速发展,带领杭城的老百姓走上富裕道路。半山地处杭州北部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扮演者北大厅的重要角色,一直以来都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随着“低碳、环保、文明、整洁”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搬迁关停各类企业46家,随着带来的各类城市管理工作也日渐增多。我们抓城市管理工作,高效能地管理好城市,最终目标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一个整洁、优美、便捷、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因此,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在促进发展中统筹兼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从思想认识、工作理念上再提高、再优化,走依法管理城市的路子,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城市管理工作,应该是一项动态管理工作,不能“坐似一张弓,走似一阵风” 迎接检查,集中突击“一阵风”的管理办法,能够集中解决一些问题,但日常管理工作, 不能象“一张弓”,要持之以恒.注重长效管理机制。

一、要抓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城管意识。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中心环节。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揽全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着力解决好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市民认识到城市是我家,从思想上意识到其主人翁的作用发动群众都来做城市美容师,一起动手美化家园,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二、管理目标长效化和管理服务高效化。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市重大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要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实行网上审批,降低行政成本,减少企业负担,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失当责任追究制,确保管理服务规范化。要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奖惩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定期向社会公布考核情况。通过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城市长效管理目标的落实。

三、改革城市管理方式,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创新。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管理。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城市管理科技的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步伐,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管理思想、手段和方法。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的重点,要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数字技术,建立城市管理的数据库,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活动的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增加城市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学习推广东北京东城区实行分网络管城市的经验,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精确定位和对监督员的科学管理。要推行12319等城市公共住处服务平台,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树立城市管理品牌。

四、抓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城市管理的各项措施,都要通过管理人员去落实,因此关键在于人。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分工,提高执行能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城管执法队伍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积极推行“阳光城管”教育引导城管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认真搞好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业务考核力度,做到工作有标准,作业有质量,检查有记录,奖惩有依据。进一步完善城管行政执法机关以及执法队员的检查监督机制和纪律约束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城管行政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要坚持执法为民,塑造城管执法品牌。

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力戒城市无序建设。对一个城市而言,城市规划在先,建设在后;管理在前,经营在后。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目的是为城市的企事业生产和市民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而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科学、合理、求实和法制化的城市规划及管理,对城市建设起着主导作用。城市规划管理的好坏,对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相对粗放式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入手、精益求精,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更方便。近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一些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城市功能不够完善,重建设、轻管理,重地上、轻地下,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脏、乱、差现象还比较严重。今后,我省将从城市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广场公园绿地管理、建筑工地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城市出租车管理等8个方面,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明确市与县两级政府的城建城管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法规制度,着眼长效管理,实行综合执法,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乡镇)相互衔接、合理分工、规范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按照“ 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开”的要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和市容环卫公共服务市场化。加快推进社区建设,理顺社区管理体制确保社区资源综合利用,发挥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作用。

半山街道城管科

2011年10月25日

篇2: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洪增林

《 人民日报 》(2013年08月14日07 版)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和社会自治等手段,通过城市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精致、细致、深入、规范”为内涵的城市管理模式。当前,很多城市在推行精细化管理。实践表明,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把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城市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制定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体系两方面内容。建立管理标准,就是按照执法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要求,在各部门建立管理标准,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是在各部门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的管理体系,从服务工作流程、岗位工作要求、服务质量要求、质量评价考核等方面对城市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建设以网格化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以社区行政区为分界,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由城市网格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进行全时段监控,同时对静态城市部件与动态城市事件进行定位分类管理服务的一种方式。网格化管理为精细描述管理对象、精确采集管理服务信息、精准处理管理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保证管理服务活动快速灵敏反应。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应将智慧城市理念运用于城市管理,大力发展智能规划、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园区建设,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建立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属地化的管理服务模式。

把依法管理贯穿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始终。法律制度是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应全面梳理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细化自由裁量权标准,确保处罚的合理性与公平性。整合执法资源,建立一支由公检法、职能部门和街道组成的综合执法大队,整合城市经济执法体系、城市建设执法体系、城市管理执法体系、社会公共服务执法体系、公共安全保障执法体系五支执法体系的工作力量,实现联合执法、协同执法,降低执法成本。

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管理网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更方便。因此,应特别强调在便民、利民基础上的精细化管理,强化社会化导向,倡导公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社会化,是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应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采用服务外包和购买服务等方式,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城市管理服务中的难题,降低城市管理服务成本;推行社区管理社会化,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拓展社区服务职能。

篇3: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ER P作为融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体化管理系统, 它可使企业资源配置更优、内部控制力更强、管理效能和整体效率更高。2005年11月, ERP系统在河南油田成功上线, 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 这标志着河南油田正式搭建起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平台。具体表现在:油田经营管理体制有了新模式, 初步建立起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成本管理为主线、支撑油田勘探开发核心业务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 实现了实时反映、实时分析、实时监控;投资计划控制有了新手段, 初步实现了财务、计划协调联动, 保证了投资数据的唯一性, 真实准确地反映投资完成情况;以技术手段保障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堵塞了管理漏洞。

在ERP系统中第一采油厂启用的模块有:财务会计FI (Financial Accounting) 、管理会计CO (Controlling) 、资金管理TR (Treasury) 、物资管理MRO (Material/Maintenance Repair O peration) 、项目管理PS (Project System) 、销售分销SD (Sales and Distribution) 、物料管理MM (Material Management) 等7个模块,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ERP系统整体运行稳定, 大部分业务能够按照设计的流程在系统中运行, ER P系统应用成效日益显现。可以说, ER P的在全厂的应用已经逐步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效益化。

一是设计业务基本启用, 系统保持平稳运行。从ERP系统涉足油田生产经营业务范围来看, ERP系统覆盖了油田的财务、供应、销售、投资计划等经营业务, 而采油厂的财务、投资、物料、销售等业务也基于ERP系统全面展开;从系统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来看, 广大用户的业务操作逐步规范和完善;从对ER P系统的依赖程度来看, 绝大部分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来源于SAP系统。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ERP系统在河南油田、在第一采油厂的运行是平稳的。

二是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基本实现运行目标。ERP的运行目标就是要是将油田各方面的资源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和控制, 达到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 实现资源组合最佳, 投资效益最佳。通过应用ERP系统, 我油田对投资计划、成本费用、资金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进一步得到加强, 堵塞了管理漏洞, 降低了经营风险, 提高了整体效益。因此, 目前ERP系统实施基本实现了设定目标。

二、ERP系统应用取得的成效

1.成本管理更加精细。ERP特有的成本中心 (组) 、功能范围可以实时掌握各部门、各生产流程中的成本变化, 收集详细的成本变动数据, 大到整个采油厂的成本情况, 小到某个采油队的某个生产过程的某项生产费用的情况都可以一清二楚, 改变了以往只有等到月末年底才能查询成本支出、而且粗而不细的状况, 同时, 通过与核定预算的即时对比、自动预警, 可以及时发现成本费用的异常波动, 有效的对每笔业务和每项作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分析与监控, 从而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使得财务控制和监督更加有效。

2.预算管理更加全面。ERP系统中的预算管理功能有助于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分公司与各单位经过多次对接后, 财务资产部将最终审批的价值预算维护到SAP系统中, 并按成本要素明细逐月分步下达, 各单位必须在计划内安排生产费用, 否则一旦超出预算, 财务部门将无法进行账务处理, 财务部门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到生产部门, 由其进行分析, 并上报厂资金预算委员会共同审议, 经批准后方可向分公司申请追加预算。通过对“基金中心”的“承诺项目”维护预算控制, 不仅实现了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进度及费用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 使之更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 而且增强了预算的严肃性与执行力度, 实现了真正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

3.资金管理更加安全。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资金管理, ERP对资金的管理贯穿于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对于供应商, 所发生的每一笔非即时付款业务, 都会在ERP系统中生成一个与该供应商相应的“行项目”, 达到支付条件对该供应商付款时, 要求只能对当时该笔业务生成的“行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清账”, 对供应商的账目非常清晰, 确保了资金支付安全。对于客户, 根据其经营状况, 参照往年的货款回笼情况, 由厂销售、法律、财务等部门为客户建立详细的信用档案, 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确定赊销额度及信用政策, 超出信用额度的系统自动提示无法发货, 从而确保销售资金能及时收回, 提高资金回笼率。同时, ERP上线后, 要求按周申报用款计划, 特别是以SAP系统为操作平台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后, 上报资金日计划, 分公司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所拨资金的使用情况, 并统筹兼顾, 合理调配分公司的资金流, 有效地减少资金的沉淀,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项目管理更加高效。对于第一采油厂而言,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或产能的投运, 对确保产量顺利完成任务至关重要, 同时, 对项目是否在计划内实施也应重点关注。通过ERP的实施, 计划、基建、财务等部门共同对一个投资项目实施线上、线下管理, 实现了项目投资计划的网上下达与分解, 强化投资计划控制力度, 有效避免了投资项目超预算的情况。同时, 利用网络结构, 通过投资“预算、下达、实际成本”等项目信息的快速查询, 可反映项目施工预算、工程形象进度、定额结算等信息, 实现项目全过程实时监控。因此, ERP的实施, 不但有效控制了投资项目在计划内运行, 而且还增进了项目管理部门间的沟通,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理脱节的问题。另外, 通过订单对科研项目等进行费用归集, 并运用计划与实际结果间的对比来实现对订单与项目的监控。

5.材料管理更加规范。按ER P的程序, 由基层使用部门申报物料需求, 物资管理部门据此在ERP系统中做预留, 当使用部门从物资供销处领用材料时, 发料员通过发货, 材料费直接归集到采油厂对应的成本中心。ERP的运行要求每月的物料需求计划必须细化到单项材料及具体领用的成本中心, 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 生产单位在审核材料计划时要慎之又慎, 要改变以往材料计划只按矿 (大队) 、按大类申报, 领回后重新再分配的局面, 进一步规范材料的计划申报。

未实施ERP前, 只有在月末, 各单位材料员到物资供销处的各仓库核对料单后, 才能准确地掌握当月的材料领用情况。实施ERP后, ER P系统通过定义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 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会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 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管理人员只要登录系统就对领料情况一清二楚, 什么时间领的什么材料、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随时都可以了解, 对材料费的控制更加便捷、更加及时。

三、ERP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ERP系统的实施为我油田的经营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促进了全厂精细化管理的进程,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 由于受原有管理模式的约束, 部分业务难以按设计流程在系统中进行处理

1. 现行投资计划管理方式影响ER P系统应用, 主要表现在投资计划的下达时间与项目实施时间不匹配。中石化投资计划是按批次下达的, 但油田企业的勘探开发工作不可能完全等到计划下达后才实施, 很多投资项目在计划没有完全下达的情况下都只有少量的启动资金, 由于ERP系统内计划的不到位, 无法真实、及时反映项目实施进度及结算情况, 不符合项目管理精细、高效的要求。而且, 由于年终计划调整, 许多跨年项目必须按当年100%的形象进度进行线下账务处理, 必将带来次年账务处理的后续违规操作。

2. 自购材料未进行系统集成, 导致系统信息不能及时真实反映实际业务。目前, 从物资供销处领用的材料按设计流程操作, 但是各二级单位自行购置的零星材料仍按原流程处理, 首先由财务人员将材料费用归集到物资管理部门的成本中心, 实际领用时, 采取内部结算的方式从物资管理部门的成本中心过渡到领用消耗的成本中心。

3. 材料费“以领代耗”, 难以真实反映生产消耗及周转库存。ERP上线后, 除物资供销处外, 油田分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均不再使用“原材料”科目, 生产消耗部门领用的材料均列入成本, 月末不再作“假退料”处理, 导致系统中的材料费无法真实反映生产消耗, 同时也不能反映期末簸箩库的材料库存。

(二) ERP系统部分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影响管理信息的有效归集

ERP系统替代了原来的财务核算平台, 虽然系统的功能非常强大, 但部分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特别是财务管理模块尚未启用的功能较多, 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日常业务处理及管理需要, 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1. ERP系统没有涵盖生产计划 (PP) 模块, 生产开发的实物工作量等重要业务信息未纳入ERP系统, 系统中没有与价值量匹配的生产数据, ERP系统提供的信息不能够满足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需要。

2.“油区维护费”功能范围未启用, 而是列入“油气提升”成本中心, 但是, 在会计报表中“油区维护费”是一个单列的生产过程, 费用需要单独列示。

3. 未启用“油气辅助生产-注聚合物作业”功能范围, 而是将注聚、注水作业的生产成本均列入“油气辅助生产-注水作业”, 虽然通过“成本中心”字段作了备注说明, 但是在查询时仍不便于区分注水和注聚合物两个生产过程的成本列支情况。

4. 实施ER P后未实现井下作业费的单井核算, 目前我油田SAP系统中核算井下作业费用是在小队的层面上核算的, 按基层队创建“井下作业”成本中心并归集相关费用, 未能核算至单井。

(三) 与内控制度的结合不够, 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力度

1.《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流程》中规定:“分公

司遇有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机构等内部预算资源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动, 导致该单位财务预算主要指标变动超过30%以上, 需年度预算调整的由分公司财务部门提出申请, 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报事业部。事业部审核同意预算调整的, 出具体审核调整意见, 会同财务部按规定权限审批后执行。”规定中“30%”的变动比例与ERP的核算要求必将有一定的冲突。因为产量发生变化, 变动费用不可避免地会变动, 若主要指标变动幅度未达到30%而不予追加成本, 系统中的预算不足会导致结算受阻, 无法严格执行预算, 造成费用失控。

2.《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管理

业务流程》中要求:“分公司所属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差旅费管理、业务招待费管理、通讯费管理、运输 (车辆) 费管理、销售服务费管理、办公费、驻外单位费用管理等制度, 各项管理制度不得与分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相抵触。”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 管理费用核算口径发生变化, 分公司所属各单位ERP系统中的“管理费用”成本中心所归集的仅仅是修理费、社区服务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业务招待费、四小税等, 内控所要求的差旅费、通讯费、运输费、办公费等均列入生产成本。

四、对完善ERP系统、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完善和改进现有管理模式, 规范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针对现行投资计划分批次下达与实际工作进度不一致的问题, 建议分公司应与总部协商, 制订出合理的、操作性强的投资计划下达方案, 避免计划下达滞后造成管理滞后。根据上年的产量及产能目标, 年初一次下达计划, 年中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作调整, 而不是等年终才进行调整, 造成项目管理工作的被动。虽然这样对计划下达的准确性要求很高, 但却会避免很多线下操作, 提高ERP管理信息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时效性。

建议对各单位的自购材料, 按照ERP物资管理流程操作, 给二级单位物资管理部门赋予适当的权限, 发货业务也采取集成的形式线上操作, 避免线下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建议恢复各二级单位使用“原材料”科目的权限, 以便从财务账面能反映材料库存, 体现真实的生产消耗。

2.逐步探索和开发系统功能, 提高核算信息的精细程度。建议组织关键用户或顾问对未启用功能或未开发模块进行研究, 对未启用的功能进行分析, 从加强精细管理的角度, 考虑系统数据库的装截能力, 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开启相关功能, 以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建议:

一是启用油区维护费。因为可单独核算、统计油区维护费用, 并且与会计报表逻辑保持一致, 油气提升过程不再包含油区维护费用, 可满足目前正在实施应用的出具BW&BCS会计报表的要求。

二是启用“油气辅助生产-注聚合物作业”功能范围, 注水和注聚合物的成本中心将分别归属不同的功能范围, 便于区分查询、会计核算和出具报表。

三是采用实际订单核算单井作业成本, 按油水井号和作业项目分别创建实际订单, 核算、归集单井相关井下作业费用, 从而实现单井井下作业费用核算和成本控制, 便于查询单井作业费用, 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

3.推进系统与内控制度的融合, 建立二者间的良性互动。

一是为促进ERP应用与管理相结合, 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离不开的核心信息系统, 应该深入研究ERP系统如何全面支撑内控制度和体系问题。从加强内控管理的角度看, 一旦内控制度嵌入了ERP系统, 流程、控制点、权限就可由其控制, 将大幅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内控执行情况的发生。建议在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后, 能由ERP系统控制的则采用系统控制的办法, 系统中的支付审批应按权限增加级次, 只有有批准权限的用户才能将凭证提交结算资金审批付款。

二是针对目前内控制度要求少数控制点与实际业务操作不相符的问题, 建议积极与内控部门沟通, 研究如何将需要控制的权限合理授予到适用的操作层面, 达到既实现有效控制, 又方便实际业务在ERP系统中的操作的目的, 使ERP系统成为内控制度的重要支撑。

三是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 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 以满足ERP系统提出的要求, 同时, ERP系统又必须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以其特有优势、以其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指导生产经营管理, 服务于生产经营, 提高油田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总之, ERP实施成功的标志是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精细管理持续化。实施ERP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从应用和实践来看,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ERP这一管理工具, 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完善, 耐心地开拓发展, 通过“变革理念、业务梳理、流程优化和信息固化”的良性循环, 适时调整完善ERP系统, 以适应油田的管理现状和管理需求, 才能为油田生产发展、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才能促进油田精细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摘要:ERP系统在河南油田的成功实施, 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完整的信息, 不仅全面提升了生产过程的操作和管理水平, 而且达到了实现管理精细化、信息共享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文章结合ERP系统在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的应用现状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并对深化应用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议。

篇4: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校;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可见精细化自古有之。时至今日,汪中求先生在总结企业管理的成败基础之上,写出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揭开了管理精细化的序幕。“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必然趋势。

一、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工作达到精密、细致,管理的关键是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的程度,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的体现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二)学校管理为什么要精细化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教育对象是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学生,我们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有某一环节没有到位,没有精细,就可能出现混乱,以至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教师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人心涣散,工作消极被动;教学管理不到位,必然引起教育质量下滑;财务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资金浪费、矛盾丛生;学生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学生教学秩序混乱;财产管理不到位,必然发生公物受损;卫生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校园环境脏乱差;安全管理不到位,则有可能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以至伤亡现象发生。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大至每学期制度的设计、计划出台,小到每一天从早上起床、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到就寝;从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到每个教室每扇门窗的坚固程度;从食堂食品质量到每时每刻的饮用水的质量,无时无刻,无不要求我们学校管理必须精细化。

二、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虽然我国教育引入精细化管理才几年,但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我国古已有之。宋朝的朱熹说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作为一所学校的一校之长,在加强学校的管理时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才能使自己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精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想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首先,学校领导必须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 的教育思想。其次,全体教师必须认识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口号,唱高调,凑热闹,而是要真抓实干,从细微处入手。再次,全体教师还必须认识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最后,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要克服好大喜功、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要有“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心态,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抓学校管理,抓班组管理,抓学生管理,务求精细,务求实效。

简而言之,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因此,只要我们学校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理念,教师认识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学校就具备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二)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如果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某一环节没有到位,不那么精细,就可能出现失误,甚至出现混乱,以致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必须事先制定精细的管理方案,必须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管理方案做细做精做实,让学校管理照章行事,规范有序。才能实现“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奉献”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三)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学校精细化管理除了把管理方案做精做细做实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即管理过程要精细,管理方法要得当,管理渠道要流畅。管理过程要精细,就是方案要细,工作要细,要求要细,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利于操作和管理。管理方法要得当,就是要忌好大喜功,忌急躁冒进,忌独断专行,要心平气和依章办事,要耐心细致循序善诱。管理渠道要流畅。就是要构建学校精细化管理网络,做到无论是教师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还是学生管理,都要成立管理领导小组,建立管理网络体系,将各项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总纲之下,做到纲举目张。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精细,方法得当,渠道流畅,达到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我认为还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使教与学统一、和谐。(2)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两主”得以充分发挥。又如,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创优争先规划、个人创优争先规划,塑造和培养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在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要使学生人人知道《守则》和《规范》提倡的是什么,该做什么,怎样做;反对的是什么,不该做的又是什么,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如何规避。精细化学生管理还必须特别指向待进步生,要认真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动力、基本素质,为他们设计学习成功的方案。要让“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成为校长、教师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督办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要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成效,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督办。而精细化管理督办的前提,一是要健全学校领导班子,配齐配足职数。二是要做到领导分工明确,各自职责清楚。三是在管理中,各领导之间要团结协作,既要能独挡一面,又要能密切合作,创造性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四是要制定精细的考核方案,使考核制度体现于各个管理层面,体现于符合本校客观实际。当然,这些方案的建立必须经过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样的考核方案才能更科学、更有效。五是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约束考核,将考核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并有利于全校师生操作,有利于奖惩分明。endprint

三、慎防过度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应以创新为目标、以人本为前提。但精细化管理不要走入误区,尤其是防止精细化管理和过分注重细节,出现过度管理现象。过多的细节要求、过多的量化考核等虽然便于操作,便于管理和考核,有利于落实具体工作,避免把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纸头上的情况,但是也会因此出现意想不到的弊端。有的内容细化以后,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教育必须是个性化的,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机器,也不能把教师培养成机器。

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各种管理要求规范化的过程,在规范的同时,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能被忽视,参与意识受到压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处于被动服从地位,没有受到重视。过分精细化管理缺少学生自我管理的空间和需要,无法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和习惯,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把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个零件和正待组装的产品。对教师来说,忽视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限制了教职工创新工作的个性的发挥,做事情之前先想到各种规定,各种已定的条条框框,把教师当作雇佣者,教师成了流水线上按照规范化操作忙碌的工人。由此,师生可能会产生对精细管理的厌恶和抵制心理,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逐渐被泯灭,这与我们倡导的“人本化” 管理要求和精细化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精细化管理并不是越细越好,要科学,要人文,管理的较高境界应该是无痕。无痕管理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境界。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给教师和学生以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保护伞,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图懒省事的救命稻草,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师生对立、师校对立的武器,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限制教育创造性和人本化的罪魁祸首。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让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兴精细化之风,让精细化成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价值取向,营造出踏实的教风,朴素的学风,人文的校风,以此推动特色精致学校的创建,塑造师生美好的人生。作为一个校长,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如果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就一定能找到适合本校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作者简介:马林英,男,1973年生,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三塬学校校长,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篇5: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公共活动场馆是指由政府投资或筹资兴建,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主导运行、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场所,包括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展示馆以及各类体育场(馆)等。根据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性质,分为公益性活动场馆和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公共活动场馆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社会公众开展各项活动需求、培育人文精神、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载体。加强公共活动场馆管理,对于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共创更高水平新小康、共创文明和谐新**、共创领先苏中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市公共活动场馆建设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市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作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出发点,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的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活动场馆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覆盖、方便快捷、比较完善的公共活动场馆网络,为群众就近参加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现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座、国家一级图书馆1座、纪念馆5座,16个乡镇(街道)均建有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图书馆(室)、文化站,每个行政村建有村级体育健身工程和农家书屋,257个村建成村文化室,95所学校全部建有体育场(馆)和图书室。市新体育中心正在施工,新图书馆建设已启动,“三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名人馆)工程已开工,黄桥战役纪念地也已开工建设,杨根思烈士陵园扩建及国防园建设规划已完成。在完善公共活动场馆网络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部门切实抓好场馆管理,努力满足群众参加各类活动的需求。一是管护责任基本落实。各乡镇(街道)、部门不断加强公共活动场馆日常管理,制定使用、养护、开放等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加强使用指导。市体育部门对全市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和更新。二是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公共活动场馆建设、维护、开放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及主管部门目标管理考核,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管理人员基本配备到位。三是对外开放基本正常。市图书馆、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图书馆(室)、体育健身中心正常对外开放。各纪念馆免费向社会开放,2010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接待游客76万人次,中共江浙区**独立支部纪念馆接待游客13万人次。

与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相比,我市公共活动场馆建设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1.有限的投入与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不相适应。虽然近年来公共活动场馆投入不断加大,但增长幅度偏低,特别是投在管理上的资金非常有限,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2009-201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都在20%以上,今年卫生系统投入6000多万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而公共活动场馆投入并未明显增长,市图书馆2010年的省市补助还在减少。同时,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造成公共活动场馆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状况,运行较为困难。

2.封闭简单的设施与群众多样化的娱乐取向不相适应。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展,群众文化娱乐消费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选择娱乐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公共活动场馆过于简单的服务手段,陈旧的服务形式,传统的服务内容,对群众缺乏吸引力。一些场馆虽然坚持天天开门,却常常无人上门。全市16个乡镇(街道)影剧院,目前只有黄桥大戏院在运行,其他的都已关门停业。另外,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影响,部分场馆管理运行较为保守,特别是机关单位、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室)一般情况下不对外开放,普遍存在场馆闲置的现象。

3.管理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与公共活动场馆功能的发挥不相适应。大部分公共活动场馆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全市镇村体育场(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均为兼职,在岗人员也大多缺乏公共活动场馆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场馆管理人员老化,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受多种因素制约,高素质专业管理人员难以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更是稀缺。少数场馆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影响场馆的正常开放。中共江浙区**独立支部纪念馆在编4人,其中2人被借用。

4.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的滞后与公共活动场馆创新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受求稳怕乱思想的影响,公共活动场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大,分配方式单一,奖惩考核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场馆甚至存在功能削弱、管理混乱的现象。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管办合一,缺乏独立经营自主权。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共江浙区**独立支部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安轮烈士纪念馆分别隶属文广、民政、住建等部门管理,不利于使用国家文物保护法规统一规范管理。

二、加强公共活动场馆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实施步骤

公共活动场馆提供公共服务具有三个特点:服务产品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服务对象的普遍需求性、增进社会利益的公益性。在与部分机关干部、公共活动场馆管理人员、社区群众座谈中,大家对加强公共活动场馆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功能定位。公共活动场馆作为向社会公众平等地提供广泛、优质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应始终坚持公益性的定位,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保障群众参加各类活动的基本权利。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尽管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但仍需通过公益性(社会效益)来吸引消费者,以社会效益促进经济效益,并通过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的层次,实现两个效益的互动和良性循环。

二是体现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要求。公共活动场馆在政府投入和资金保障上,应充分体现公共财政改革方向,在确保场馆职能有效履行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改革财政投入方式,变“养人”为“养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符合机构精简改革方向。公共活动场馆的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精简机构、压缩编制为方向,原则上不因场馆管理运行单独成立常设机构,增加事业编制,新建的公共活动场馆人员从原来的单位调入,同时严格控制编外聘用人员。

四是符合稳步推进改革的原则。各公共活动场馆具体情况差异较大,为确保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各项改革要稳中求进,视场馆具体情况,成熟一项推进一项,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操作办法,逐步推进实施。

加强公共活动场馆管理,特别是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管理,我们建议可按以下四个步骤稳步推进:

1.脱钩。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遵循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改变政府部门对场馆统包统揽的做法,对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实行脱钩,克服行政型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

2.分类。对公共活动场馆实行分类管理,公益性活动场馆应由财政予以保障,全面向社会开放;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可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但要逐步推向市场。

3.放权。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主管部门权力高度集中,管理与治事脱节的状况,下放掌握在主管部门手中的人事、分配、经营等权力,赋予场馆作为一级法人应该拥有的权利。

4.搞活。改变公共活动场馆管理手段单一,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状况,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公共活动场馆各项工作之中。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保障公共活动场馆公益性功能的前提下,广开门路,不断开拓新的经营项目,充分挖掘场馆经营潜力,满足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

以上四个步骤中,“脱钩”是前提,“分类”是基础,“放权”是关键,“搞活”是目的。四个步骤相互关联,不可或缺,也不可分离。

三、提高我市公共活动场馆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公共活动场馆管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权益的实现程度,影响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我市公共活动场馆管理水平,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激发改革活力,完善体制机制。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活动场馆,改革任务主要是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着力推进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将杨根思烈士陵园、**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安轮烈士纪念馆归口文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同一文物保护管理标准和资源共享。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政府部门通过附属的事业单位,享有事业编制的行政班子对场馆进行经营的一种管理模式。对文化馆、在建的新体育中心等有市场潜力的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要在确保场馆性质、功能不变,确保一定数量公益活动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借鉴无锡市公共体育场馆政府建设、中心监管、企业经营的BCO运营模式和广东省佛山市体育馆商业运营模式,实行委托经营、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新体育中心等新建的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应避免“建立一个场馆、成立一个机构、养一批人员、拨一笔经费”的现象。“三馆”等新建的公益性活动场馆确需增加管理和维护技术人员的,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走进高校对口招聘。已建成场馆并入新建场馆的,已建成场馆原有编制内人员保留其原身份和待遇,根据工作需要统一调配、竞争上岗。原有人员不足以承担合并后新场馆的全部管理运行任务的,不足部分的工作量应通过相关服务项目外包或向市场购买劳务的方式解决,实行管养分离。

2.改变投入方式,调整支出结构。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政府用于公共活动场馆的资金在社会事业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保障工作人员及必要的运行经费,用于设施维护、人员培训、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投入责任,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活动场馆管理,落实农村公共活动场馆人员报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延长公共活动场馆开放时间、增加开放内容和接待人数而需增加运行经费等问题。同时,逐步减少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财政支出,降低这一领域政府投入的运营成本。二是改变财政投入方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等方式予以公共活动场馆经费支持。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补助项目和补助标准,采取经常性或专项等方式,从运行经费上给予补助,以支持公共活动场馆正常运转。三是推进投入机制多元化。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为公共活动场馆提供捐赠、赞助,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个人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以弥补财政对公共活动场馆管理投入的不足。对国防园等公益经营性活动场馆,可采取BOT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并由他们对场馆进行管理运作。

3.扩大开放范围,提升管理水平。一要着力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公共活动场馆及其设施使用和维修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养护,建立维修养护档案,保证场馆及其设施正常、安全使用。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内公共活动场馆日常维护和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完善场馆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场馆及设施使用注意事项、进馆须知、文明公约等,引导市民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爱护场馆及设施。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方案,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创新服务形式,简化服务流程,努力为不同群体提供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服务。二要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做好和扩大公共活动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做到正常对外开放。机关单位、学校图书馆(室)、体育场(馆)要利用节假日、上下班前后时间,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为周边居民参加活动提供便利,实现场馆资源的社会共享。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开放单位要以奖励、补偿等形式给予一定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也可采取有偿收取少量使用费用的方式自我补偿,用于场馆、设施的保养、维护和管理人员的必要支出,推动开放工作可持续发展。三要着力提高活动策划、组织水平。借助现有场馆,通过行政推动、社会参与等方式,精心策划举办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各类群众性活动,吸引群众参与,以活动的开展提高场馆特别是农村公共活动场馆的利用率。

4.加强队伍建设,整体优化素质。以标志性公共活动场馆、场馆资源开发等为载体,有计划地吸引、集聚一批优秀管理和经营人才。聘用有公共活动场馆管理工作经验、热心公共活动场馆管理工作的退休教师、离退休老干部参与管理。着力发展党员义工,招募志愿者,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基层公共活动场馆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学历进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素质。进一步放宽用人制度,给予用人单位更多招聘和使用人员自主权。根据相关规定,对公共活动场馆人员逐步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同时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照顾,激发他们热爱本职工作。

篇6: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关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实践与思考

孙清云《 人民日报 》(2010年06月08日07 版)

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系列论述,内涵十分丰富,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中央关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具体化?陕西省西安市的做法是:努力做到始终坚持五个方向和一个标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衡量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强不强、水平高不高,首先要看政治品质,看政治上是否靠得住,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不是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首位,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经得起考验。

基于这种认识,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具体实践中,西安市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自觉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一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党的十六大以来,西安市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讲座,持续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对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做到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执行力,努力克服应付型执行、机械型执行、选择型执行等不良作风,做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比如,在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西安市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注重既解金融危机近忧,又谋科学发展长策,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是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议事要充分发扬民主,决策要集体讨论决定。集体决议一旦形成,每个班子成员都必须坚决执行,自觉维护班子的集体领导。同时,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这是衡量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实践中,西安市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西安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西安特点的发展路子。在发展思路上,科学分析西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五区一港两基地”的发展格局,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发展目标。特别是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重点,确立了把西安建设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使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晰。2002年以来,全市GDP年均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9%和13.2%,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走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子。在发展动力上,以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上,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坚持“新老分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彰显历史文化风貌,着力塑造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

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方向

按照党的干部标准,把人选好用好,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也是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在选人用人上,西安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奋发有为、勤政务实、廉洁奉公、团结高效的战斗集体,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实践中,西安市坚持把党的事业需要作为选人用人的根本出发点,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大力选拔重用那些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干部,尤其是选准用好一把手;让那些品德低下、能力平庸、不敢负责、作风飘浮、群众信不过的人没有市场、没有位置、没有地位。引导干部更加注意品德修养,按党的要求从政、按传统美德修身、按群众期盼干事。2009年以来,在全市广泛开展“领导科学发展好班子”创建活动。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等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挂职锻炼,从基层一线选调2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任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导向作用。同时,坚定不移地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大对违规用人行为的惩处力度,旗帜鲜明地反对跑官要官现象。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

古往今来,社会舆论都是执政者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现代信息社会,社会舆论更是直接关系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和政权的安危。因此,能够正确引导舆论,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本领,是新形势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西安市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西安市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这一主题,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西安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大力宣传全市各行各业讲文明、树新风的新风貌,在全市形成了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舆论引导能力,创新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手段,强化热点问题以及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主动发布信息,理顺群众情绪,积极化解矛盾。重视媒体、善待媒体、用好媒体,特别是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广泛开展网络问政、问计于民活动。2009年以来,成功举办了8期“西安市网络公开日”活动,并将“网络问政”经常化、制度化,使舆论宣传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更加可亲可信、更加深入人心。

始终坚持正确的做人方向

作为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的做人方向,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内在要求。坚持正确的做人方向,就要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坚持正确的做人方向涉及方方面面,最为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觉学习、带头学习作为政治责任、生活态度、精神追求,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先进人物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通过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开阔眼界胸怀,提升思想品位,打牢思想理论根基,打牢执政本领根基,打牢作风形象根基。其次,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自觉做到道德情操高尚、生活情趣健康、作风正派检点,努力塑造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再次,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重要行为准则。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模范执行《廉政准则》,严格管好自己、管好家属、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做到防微杜渐。

始终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

衡量检验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把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和干部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近年来,西安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西安市目标责任综合考评试行办法》,坚持以科学发展的成效为标准评价工作实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了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

在实践中,西安市重点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着力以考核引领方向,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使之与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相一致、与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相统一、与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目标相协调,确保考核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以考核推动发展,通过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着力以考核扭转作风,通过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大力转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促使各级干部埋头苦干,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着力以考核促进落实,通过下达工作任务、逐级分解细化、层层抓好落实,以科学的评价标准引导各级干部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

篇7: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以来,中国进行了伟大的改革,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明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虽然,改革开放就目前为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巨大的成就,如何深化改革却是一把双刃剑,改革方向正确了,才能确保其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将就改革开放对人民的生活和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的重要性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变化 生活 教育 问题 展望

正文: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等等令人欣喜的伟大成就。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的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大力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开放这一项伟大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改革开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都与改革开放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本人在调查外,还进行了采访,采访对象是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是50后,他们经历过两次改革,一次是文化大革命,另外一次是改革开放。当我问起他们这两次改革有什么不同的时候,爷爷肯定地说道:“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文化大革命脱离了实际,没有考虑到我们老百姓真正的需求,而是盲目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但是改革开放就不同了,我们老百姓切身体会

到了它的好。原来的温饱问题顺利解决了,生产力也提高了,住的也比原来更加宽敞了,以前都是走路或者是骑自行车出行的,现在有了公共汽车,有了私家车,生活的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也感觉到一天比一天幸福。这就是改革的成功,只要百姓生活幸福了,就是改革成功了。”爷爷兴高采烈地跟我说着这些,从他的微笑着的脸上,我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给像爷爷这样的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解决了他们的困难,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就是最简单的人民认为的改革开放的成功。另外,本人针对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次的调查中,共发出调查问卷40份,回收37份。参与调查问卷的人群具有采集样本的多样性的特点,70后10人,80后15人,90后15人,这使得此次的调查问卷的广泛性、代表性以及数据的真实准确性都大大提高。其中,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您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有所提高吗?”中,根据恩格尔系数的计算,67.57%的人已经进入小康家庭的水平,有16.22%的参与调查者已经步入了富裕家庭的行列,10.81%成为温饱家庭的成员,另外分别有2.7%的最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参与调查者。从此次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已经基本全面向着小康甚至是更加优越的方向迈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着部分人群过着贫困的生活,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现在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我们还要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另外,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如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了一定的贫富差距,这也为今后的深化改革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一味的大跨步前进,而是应该停下来看看,多发现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我们也应当注意缩小贫富差距,减轻贫困人民的生活负担,帮助他们早日加入小康生活的行列。

二、改革开放在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群体的30年。30年的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本人的调查中,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有变化吗?”这一问题,有78.38%的参与调查者的家庭基本普及了高等教育,13.51%的参与调查者的家庭成员接受了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8.11%的参与调查者的家庭中基础教育已经得到了普及。从这些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现阶段的中国,基础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普及,但是更上一层的教育还有很大的普及空间。另外,我们也知道,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教育资源非常稀缺,他们不能够接受到很好的教育,类似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我们在深化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上海师范大学,身为一所师范类的院校,很好的体现了改革改革开放的宗旨和目的,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教育的种子播种在更广阔的天地。自1995年以来,已经成功开办了200多所爱心学校,爱心教育的种子甚至播撒到了全世界: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有了我们爱心的足迹。爱心学校的办校理念是“三心”: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份热心。近年来,爱心学校的创办也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上师大志愿者先后开设了以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为主要对象的爱心学校,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上海,融入上海;开设了帮助盲生的特殊爱心学校,给予盲生生活上的关怀、指导其学业,直到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开设了针对福利院老人的老年爱心学校,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给予他们亲情的关爱。除此之外,面向弱势群体的爱心学校还有很多,大学生们将敏锐的触角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将爱心撒向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革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也有许多重要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要求到2020年,“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对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新形势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目前,部分地区及领域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不少体制障碍,如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还有一些深层矛盾,教育行政部门职能定位,学校和教育机构运行体制都迫切需要调整优化,教育体制改革将迎来一个新的活跃期或者攻坚期。首先,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以健全公共财政制度为依托,区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和非公共教育服务,界定政府管理不同类型教育服务的职责,在实行政事分开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功能,构建现代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次,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社会的关系,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民主的决策机制、有效的执行机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最后,要进一步深化办学和投入体制改革,促进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依法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多样化办学格局,努力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制度环境。

三、坚持改革的正确的方向和未来的展望

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浴室中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几步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在本人的调查中,10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改革开放是成功的,这也就更加直观的反映出现在我们的走的方向是正确的,继续深化改革应当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另外,分别有24.3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改革开放是一项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国策,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项伟大壮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这些调查结果也从很大程度上肯定了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的改革之路是非常正确的,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并且一直相信并拥护党的领导。

同时,在此次调查中,本人也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问题和人民对未来的改革的期望做了调查。有59.64%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改革开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分别有18.9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不利影响是:加大社会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不协调发展以及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至于人民希望加强改革的方面:提高人民整体文明素养、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降低看病费用、缩小贫富差距、降低房价等等都是民生关注的热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改革的道路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实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达成社会的自由发展为止。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意

篇8: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

一、会计管理工作实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工作亮点

(一) 突出规范化管理, 全县会计管理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

认真执行“服务是金, 作风是旗”的工作作风。基层会计管理工作面临服务对象着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等特点。会计管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优劣, 事关财政部门的整体形象、事关财会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打造一流服务品牌, 郯城县管理部门坚持规范管理, 全心全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1. 优化工作流程, 规范会计证报名、发放工作

在会计证办理上, 通过发放明白纸, 公开了办事程序、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政策依据, 实行一次办证承诺制度, 在办证人员手续齐全的前提下, 一次性完成资料审查、数据导入、证书打印、制卡发放等各个环节, 实现当天申请当天领证。2011年以来, 累计办理新会计证和转入换证400余个;办理转出手续150个。

2. 规范信息平台建设, 会计从业资格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

在顺利实现全省联网监管会计人员信息基础数据工作的基础上, 建立规范、完善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 完成4320名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工作, 其中审核通过3978人, 实现会计人员信息全国通用。上述人员随证配发了信息卡, 可以实现全省异地查询继续教育、奖励、违规违纪等信息;同时还为建立会计人才储备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规范基层会计管理, 全面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为适应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要求, 全面实施“乡财乡用县管”改革, 夯实基层财政会计管理工作, 召开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现场会, 总结乡镇财政管理先进经验, 以点代面, 为推动全县乡镇财政尽快走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轨道提供了活教材。

(二) 科学选定培训内容, 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突破

坚持“创新是源、发展是本”的原则, 以法律政策为导向, 以服务社会为主线, 以提高素质为出发点, 以推进改革为切入点, 全县会计继续教育实现新的突破。

1. 培训内容重点突出

紧密结合全县会计工作实际, 科学选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公共财政理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国家新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等内容。同时, 注意因材施教, 对大、中型企业会计人员, 重点培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内容;对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人员, 重点培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公共财政理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内容;对乡镇财政所、农税所会计结合培训内容, 重点培训财政业务知识。

2. 培训形式多样

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按照“因人而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 培训形式上, 突出便利性、追求实效性。按照“因人而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 采取集中培训和网上自学等方式组织培训工作, 集中培训专门聘请临沂大学、临沂高级财经学校的专家、讲师授课, 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

(三) 健全会计管理机制, 会计管理和信息调研工作亮点频出

“动力是风, 机制是帆”。工作的高度、广度、深度都源于创新, 不创新就没有生机活力。为配合全市会计规范管理年活动的开展, 郯城县不断健全乡镇财政所会计管理机制, 严把乡镇财政所会计岗位设置关口, 进一步优化乡镇财政业务流程, 完善岗责体系, 把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具体工作环节、具体工作岗位和具体工作人员, 并加强督查督办, 努力促使乡镇财政业务人员做到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保证了基层财政工作顺利开展。

二、提高县域会计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 应根据工作需要, 及时调整会计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当前县域会计管理工作应以服务财政经济工作为中心, 以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以加强机制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为支撑, 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加强会计监督、优化会计服务。工作思路是:转变观点——向学习要动力, 靠规范谋发展;突破难点——贯彻法律法规, 整顿会计秩序;突出重点——深化监督管理, 夯实工作基础。

(二) 应积极推进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

一是加快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步伐。应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 加快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步伐。二是加强与工会和卫生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和配合, 通过培训、督导、检查等方式, 确保《工会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到位。三是规范农村委托代理记账制度, 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

(三) 应充分发挥会计监管职能, 不断提高县域会计管理水平

上一篇:2021年关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方案下一篇: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