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命题作文

2024-04-25

解密命题作文(通用6篇)

篇1:解密命题作文

【题型揭秘】

比如题干中有“题目:xxxx”“以‘xx’为题目”“以‘xx’为题”等表述。近年来命题作文在中考命题中呈现渐热趋势。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题作文题,可归纳出三种命题形式:

一是独词型。如的“答卷”(陕西)、“转身”(山东德州),“感动”(四川雅安)、“远方”(四川南充)等。此种题型是话题作文命题化的绝好佐证,而且往年中考的独词型话题今年可能会以命题形式重新出现,如“幸福”“分享”“合作”“责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语型。如“生命的需要”(内蒙古包头)、“爱的叮嘱”(四川内江)、“学会等待”(江西)等。这类命题一般以偏正结构、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的短语为主。

三是诗意型。这种命题一般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拟题,意义含蓄而多解。如“开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阳)、“我心灵的甘露”(天津)、“快乐加减法”(深圳)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确与否将命题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立意明确的,一类是立意不明确的。

【中考兵法】

作文的审题和构思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如果审题不明,不但不利于调动生活积累,还有可能写跑题;让“后功尽弃”。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紧,不像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那样宽松,文题有大、小、宽、窄、显、隐之别,所以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

一、独词型命题用扩充法审题

给独词型标题加上合适的限制性词语,能使宽泛的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易写,便于把文章写真、写小、写活。如面对“晨”的命题作文,在不改变原来文题的情况下可以用扩―展的办法将其转化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园之晨”“车站的早晨”等来构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扩充法审题后,从“凝聚友情”“凝聚亲情”“凝聚力量”“凝聚爱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选一个行文。

二、短语型命题用分析法审题

在审短语型的作文题时,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拆解,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便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写跑题。

1.分析题眼法。题眼是标题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了选材和立意。如果标题是主谓句,题眼就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题眼,立意上就应从其重点着墨,如“做国家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标题是动宾短语,题眼常在动词上,如“品味生活”,题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标题是偏正短语,那么题眼一般是定语或状语。

2.分析关系法。即分析短语内各成分间的关系。如湖南邵阳中考命题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间暗含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所以要展现“有你真好”的原因和过程。

3.辨别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记住这一天”,“记住”表明这应该是一篇记叙兼议论、抒情的叙事散文或者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的议论文。“这一天”对写作内容做了定位,要么,对“这一天”发生的、应该“记住”的事加以详细描写,要么对“记住这‘天”的理由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加以阐释。

篇2:解密命题作文

核心提示

昨日,广东省公开推荐选拔300名“副厅后备”和60名贫困艰苦地区“副县”的笔试、面试在全国“两会”期间顺利开考,引来了全省上下的广泛瞩目。此前,《南方日报》记者受省委组织部邀请,第三次作为新闻界的代表,参加封闭命题的全程监督和报道(前两次分别是在2002年1月和2003年5月),独家获得了此次大规模公推选拔工作的大量“内幕”。从这些“内幕”中,参与者可以看到一场“透明”的考试,后来者可以感悟这场生机勃勃的“赛马”过程,关注者可以探寻到广东公选公推工作八年创新奋进的轨迹。

命题结束后,省委组织部负责人高度评价了命题组的劳动成果,认为试题体现了“三个贴近,三个兼顾”:贴近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贴近工作实际,贴近新时期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兼顾了当前各项工作,兼顾了机关和基层,兼顾了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昨日,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评价说,面试笔试是检测择优的重要环节,广大干部群众非常关注。命题组全体成员团结奋战、集思广益,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命题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很适合考查干部的真实水平,要记上一大功!

“温馨”的考试——考什么怎么考事先告诉考生

三月初的一天,记者被工作人员带进广州市郊一个戒备森严的山谷,今年新一轮公开推荐选拔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考试的十多名封闭命题人员,就驻扎在这里的一座简朴招待所里,记者的好奇心又一次强烈地动了起来:每次公选公推干部的“大赛马”,哪一次不是牵动着全省成千上万干部群众的心!这次命题又会冒出什么新题型新考法?

没想到,命题组副组长一见面就告诉记者:“其实考什么、怎么考都已经通知到每一位考生了,简单点说,命题组需要做的只是„填空‟而已。”原来,就在数天前,省委组织部已经发文通知考生,明确了本次笔试面试的内容和题型:

紧密围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贯彻中央、省委对各级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素质要求,紧扣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富裕安康的目标和工作实践,结合公开推荐选拔干部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试题均以领导干部正在做的工作或有可能遇到的事情为题材。笔试题型则以案例处理、情境模拟、材料申析为主,面试程序包括主任评委宣读规则要求、考生自我介绍、围绕给定问题陈述个人观点、分组自由讨论、对自己和本小组其他考生进行评价,排出名次。

把笔试题型、面试程序如此详细地告知考生,这在广东省干部选拔考试中还是头一回。“我们这样做,目的就是一个——考生不用专门复习和准备,平时工作上碰到或有可能碰到什么就考什么,哪怕考前一天你还在加班加点忙工作,考试时起点和其他人还是一样的。”省委组织部公选办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一思路是去年全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座谈会上定下来的。”

思路的突破——重视民意,从制度上避免“考而优则仕”

去年11月,省委副书记刘玉浦,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在全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总结广东开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8年来的经验,继续敢闯敢冒,探索完善这两项制度。还强调在程序设计上可将笔试、面试环节相对置后,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相对前移,考试只作为参考手段,不作为淘汰的唯一依据,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从重视考知识转到考能力上来,防止简单“以分取人”、“考

而优则仕”,从而将干部选拔任用建立在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座谈会透露,在今年公推300名市厅级党政副职后备人选工作中推行这一思路。

广东公选的这一新定向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全国理论界的关注,今年1月31日,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发评论,认为考试“硬指标”引入干部选拔后,“已经有这种苗头:一些人不将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取得高学历、考试复习上,时刻准备„考而优则仕‟”,评论赞扬广东这一改革有重大突破,使得“民意的分量重了,干部甄选机制更合理了”。

“透明”的命题——党外人士部风监督员全程参与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工作方案,本次公开推荐选拔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的笔试、面试工作,进一步将这次公推选拔指导思想明确为“四创新两兼顾”——

创新考试内容,以工作案例测试领导干部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必备的基本功及发展潜力,以考促学、促干。创新测试方式,面试中同组考生既评价自己又评价竞争对手,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有利于多侧面了解干部。创新工作程序,将会议推荐、民主测评、组织推荐等环节前移,把群众公认度和组织公认度结合起来,将笔试、面试环节置后,作为检测择优的重要内容,但不作为筛选淘汰的唯一手段,扩大识人视野,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和“以分取人”。创新工作方法,省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将大量事务性、专业性、辅助性的事项委托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承办和协办,达到“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目的。兼顾建设和谐广东的要求和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各方面人士的积极性的需要,各地各单位推荐的市厅级党政副职后备人选,只要符合资格条件,都参加笔试、面试,下一步将根据干部的综合条件,结合民意、组织推荐和笔试面试的情况,按程序择优确定300名市厅级党政副职后备人选,从而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努力打通地方、省直、高校、企业等方面人才选拔通道,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兼顾树组织部门形象,邀请党外干部和部风监督员参与命题、评卷、面试、巡考等工作全程。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清远市副市长廖迪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鲁开垠两位党外人士被省委组织部请进了命题组,其中廖迪娜还是省委组织部去年聘请的“部风监督员”,亲身见证规范严谨的考试组织过程后,她感慨地对记者说,原来以为当部风监督员就是每年开一次会,没想到组织部的自我监督意识这么强!

另据了解,全省参加公推拟任贫困、艰苦地区县级党政副职的年轻干部非常踊跃,省直单位和珠三角各市共推荐了近200人。为确保选人质量,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适应基层领导岗位的需要和干部的发展潜力,优先考虑熟悉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农业农村、科技教育、外经外贸等工作,带动和辐射效应强,有基层工作经验,有志于到艰苦地区建功立业,知识层次较高的干部,在严格进行资格审核基础上,省委组织部从中筛选出101名年轻干部,作为昨日笔试的对象。

大胆的创新——客观题“蒸发”,案例唱“主角”

“省里的改革新思路非常明确,考试就是要考生放下包袱,考出真实能力。”命题组组长、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教授向记者坦言:“这让我们撇开了命题思路上不必要的纠缠争论,有利理论联系实际,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短短几天时间里要命制十几套考查考生真实领导能力的试题,很不容易。”

陈鸿宇认为,本次考试组织上最大的不同就是考试信息更加透明,明确告诉考生考什么怎么考,让忙于工作的领导干部减轻了很多压力。体现在命题上,就是取消了客观题,通篇均是具体的领导工作案例,连“半理论题”都没有一道。据陈鸿宇介绍,过去公选笔试“最高峰”时考生需答200道客观题。客观题在广东历次公选笔试试题中从占多数减到占半数、少数,再到这次的“完全消失”,从中可见到广东公选公推工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迹。清远市副市长廖迪娜1997年曾参加过广东省首次副厅公选笔试,100道基础知识客观题让她准备(也就是背诵)了一两个星期,而“这次取消客观题,给考生省去了复习准备时间,腾出了发挥实际能力的时间和空间”。

据陈鸿宇介绍,在法国,公务员培训和选拔考试,所采题材都是鲜活的案例,多数还是法国政府正在做或准备做的事情,公务员提供的答案往往直接提交政府决策参考。他认为,案例教学和考评是现代公务员培训考查的大趋势,广东这次命题思路符合领导干部评价、成长的规律,是有积极创新意义和良好导向的。

“仿真”的题材——鲜活事例改头换面考你真能力

记者发现,命题组十多位成员的结构层次非常丰富:既有组织人事工作干部,又有教授、学者;既有省直职能部门从事综合政策研究的干部,又有省直、地市和县的现职领导干部,其中不少还是公选上来的干部,亲身当过考生。用一位命题人员的话说,命题组的构成本身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兼顾的要求。

在与命题人员“三同”的日日夜夜里,记者目睹了他们命题过程:阳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钟毅等市、县“一线”领导干部一入闱,脑子里就经常“回放”平时工作中的“镜头”,会同其他命题人员提出考试题材,经大家反复“碰撞”、补充、完善后形成试题的初稿,再经“一线”领导干部设身处地“检验”是否贴近现实工作,否则推倒重来,确保试题源自实际工作,考查出考生的实际能力。

翻开最后定稿的试题,无论是考“副厅后备”还是考“副县”,笔试还是面试,每一道题都模拟一种具体工作场景,考查市厅或县级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或多种能力,如主持会议、起草文件、发表讲话、组织调研、每周工作安排、多部门协调决策、应对新闻媒体、突发事故处理、复杂不稳定局面的控制及处理、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发动群众等,全部高度“仿真”。

试题选取的题材都是广东当前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像“副厅后备”的试题就涉及党员先进性教育、关心困难群众、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等问题。时值全国“两会”,像统计数字“打假”、扶助贫困地区教育等题材就在命题期间还频频见诸报端,可谓新鲜热辣之至!命题组成员、省政协副秘书长杜重年曾长期在政策研究部门工作,他点评说,如何建设和谐广东是时下的热点问题,这次考“副厅后备”试题中的材料申析题,通过两个层次不同的“不和谐”乡镇的鲜活材料,来考查应试者的战略眼光和宏观决策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副县”笔试试题则覆盖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环保生态、劳动保障、反腐倡廉、精神文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工作,“这套题„县味‟很浓”,惠东县委副书记王胜对记者说:“命题就好像自己还在县里上班,想的、办的都是自己干过的类似工作,有的甚至是刚刚经历过的真事,只不过稍稍变换一下背景而已。”

面试题也同样让考生全部“似曾相识”,像昨天下午举行的市厅级党政副职后备人选地方干部类的面试,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考生分组讨论某市新设开发区的发展战略选择问题,“多数考生上任后要办的就是这些事情,难有标准答案,处处要做选择,时时考你能力,”钟毅深有体会地说:“这样的考试确实能引导考生求真务实,让他们在考试中学到马上就可以运用的领导技能。”鲁开垠是公选上来的干部,他认为这次命题有助于在广大干部中形成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良好导向,引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能

力建设。

链接

试题摘要

一、公推市厅级党政副职后备人选和县级党政副职笔试试题

1.案例处理题

(1)某厅属下一综合医院的内科党支部共有13名党员医生,他们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廉洁自律,厅党组决定在本系统内树立和宣传这个先进典型。你作为副厅长,将从哪几个方面确定这个先进典型的宣传主题,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

(2)某山区镇开发了一个瓷土矿。由于经营者追求暴利,以按车收费的形式售卖瓷土,导致运输车辆严重超载,公路破损严重,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县政府要求镇政府认真整治超载并维修公路,但镇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交通主管部门等互相推诿。作为该县的副县长,县政府委派你处理此事,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2.案例分析题

某山区市决定在本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一亿元投入教育。在如何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市教育局形成重点扶持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优质学校、义务教育等三种意见。作为分管教育的市领导,谈谈如何安排这笔教育经费?

3.材料申析题

地处发达地区的某镇委刘书记和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某镇委陈书记谈到各自所在镇的情况,刘书记所在镇经济发展很快,但存在劳资纠纷不断,社会治安管理压力大,镇政府与群众关系差,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陈书记所在山区镇招商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但纠纷少,日子相对太平。

问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你认为以上两镇各需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根据以上素材,谈谈如何从各地实际出发推进和谐广东的建设。

二、公推市厅级党政副职后备人选面试试题(地方干部类)

某欠发达的地级市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加快开发区的发展,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开发区的发展战略问题。现请你和本小组的其他应试者以市政府领导成员的身份,参加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开发区的发展战略问题。

篇3:解密高考英语作文

书面表达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检查考生驾驭和综合运用所学单词、短语、语法知识的能力, 测试考生清楚自如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熟练程度。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分值在整个考卷中占有极大比重, 作文不过关, 不可能获得高分。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具有贴近生活、注重创新与自主多元三个特色, 这也是本年度英语高考书面表达题命题的三大亮点。

1. 内容切入生活, 形式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 今年的高考书面表达试题大多能够真正地从课本出发, 从英语课堂出发, 从学生生活出发, 并与时代热点紧密贴合, 内容上以校园生活为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给了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一特点对往年高考的一个最好延续。

2. 突破思维定势, 高举创新旗帜

高考改革在不断深入, 其改革精神在高考试题中体现日益明显, 高考试题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才更突出。摆脱教材绝对权威的束缚, 突破以往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 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已势在必行。今年高考英语试题书面表达的突破创新, 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内容上的突破, 即在材料选取与对材料运用的要求上与往年有所不同;形式上的突破主要指体裁上的突破, 近年来英语作文体裁, 主要分为叙述类、实用文类 (包括书信、卡片、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类) 、图表类、论证类等, 自主命题以来, 多数省市考查的体裁相对固定。

3. 鼓励个性和创意, 彰显自主和多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学生认识世界、自我认识,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近年来, 英语高考作文命题尽可能减少写作束缚, 尊重学生的需要, 开放思想,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题目设置的条件明显放宽, 鼓励学生自由、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使作文内容更趋多元化个性化。显然, 这样的命题实际上是让写作主体 (即我) 真正成为作文的主角, 让“我”可以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

二、写作技巧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技巧。拿到一篇作文题目要知道写什么、怎样构思、如何润色。

1. 审准题意, 明确要求

目前高考作文以控制性写作为主, 通常会借助图画、图表、表格、文字提示等题材形式呈现, 所涉及到的体裁通常有人物介绍、活动记述、热点议论、观点对比、书信日记等。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体裁, 考生在下笔之前必须认真读题、仔细观察、明确要求。

(1) 确定主题

一篇作文要是没有明确的主题和鲜明的观点, 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散沙一盘。要是主题偏差, 那文章就迷失了方向, 自然也就失去了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2) 确定时态

虽然不同体裁的作文可能用不同的时态进行叙述, 但一篇作文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中大多数句子应统一用一种基础时态。如故事和日记最好用过去时态, 而说理性和评论性作文通常用现在时态, 申请书、通知则多半用将来时态。

(3) 确定人称

有些作文题目明确指出用第几人称。而大多数情况下, 需要考生自己去判断该用哪一个人称。

(4) 确定文体

不同文体开头、结尾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并非所有的作文题目都为考生写好了开头、结尾, 所以有必要在平时练习中弄清楚、并记住各种文体的格式。如书信和电子邮件开头应有称呼语、问侯语, 结尾应有祝福词和落款。日记开头应标明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口头通知 (Announcement) 在称呼语之后, 一般以“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开头, 结尾应说“That’s all.Thank you (for listening) ”, 而书面通知 (Notice) 只需结尾署名落款。

2. 理顺要点, 分清层次

在写任何一篇作文之前, 必须有一个总体的构想和设计, 不仅要知道写什么内容, 还应对如何安排段落和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1) 明确要点

一般来说, 仅仅写文字提示和图画、图表、表格已明确给出的要点是不够的。考生还必须挖掘出两三个隐含的要点, 尤其是作文的开头 (第一段) 和结尾 (最后一段) 写什么, 需要考生自己开动脑筋去发现要点、组织语言。否则就可能会要点不全、表达不完整。另外, 如果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参考词汇, 要尽量想办法在作文中用上这些参考词汇。

(2) 增补细节

高考书面表达以半开放式作文居多。题目只会对考生写作的方向和思路作一些提示, 考生必须根据提示语展开联想并补充出具体的写作内容和细节。

(3) 布局段落

高考作文以三段式为宜。第一段的作用是引入话题, 通常两句话即可, 第一句话为引出话题做必要的铺垫, 第二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文话题和观点。事实上, 这两句话的信息都可从作文题干叙述中信手拈来。题目已明确给出的要点可以全部放在第二段叙述。第三段通常要求写出自己的看法、感想、希望等, 考生必须围绕全文中心话题做灵活巧妙的扩展和适度贴切的延伸。

(4) 划分层次

第二段是三段式作文的正文, 也是全文的重心所在。考生可以按时间、空间、重要性、逻辑联系、正反对比等一定的顺序, 合理有序地安排和组织好所有的要点及论据。否则就会有杂乱无章, 层次不明之感。

3. 精打细磨, 提升品质

明确了写作要点, 布局好文章结构之后, 一篇作文就初具雏形了。但考生还应在词汇选择、句式变化、连贯通畅等方面反复推敲、精心润色才能提升作文的档次和品质, 达到相对完美的境界。

(1) 遣词造句, 连句成篇

依据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将各个要点翻译成正确通顺的英语句子, 进而连句成篇。翻译时要尽量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汇和短语, 特别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词语的固定搭配。尤其要确认每个句子都不残缺谓语动词, 时态、语态正确无误。

(2) 摒弃单调, 避免重复

在表达要点时, 要尽量注意语言形式的多样化, 避免单调和重复。与主题相关的词语常常会多次重复出现, 应注意同义词、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26页) 近义词和代词的使用;百分数应多用“most”“many”“much”“some”“a few”“a little”“a quarter”“half”“three quarters”“double”“more than”“less than”“almost”“nearly”等词替换或修饰。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适量使用含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使文章增色添彩, 提高作文的含金量。

(3) 精心润色, 自然过渡

一篇作文是一个有机整体、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必然存在其内在的逻辑联系, 所以考生有必要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句, 使自己的作文浑然一体、脉络清晰、层层展开。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绝不是单词的简单堆积, 句子的无序排列。我们应力求做到结构完整、主题突出、内容翔实、语言无误、表达顺畅、富于变化。当然, 这也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 需要长期的细心琢磨、勤写多练方能功到自然成。

摘要:书面表达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检查考生驾驭和综合运用所学单词、短语、语法知识的能力, 测试考生清楚自如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熟练程度。

篇4:高考湖北卷命题解密

保持总体稳定致力内容创新

一、遵循两纲,保持总体稳定

2008年高考语文湖北卷以《考试大纲》和湖北省《补充说明》为命题依据,注重考查语文学科的主体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偏题和怪题,保持了试卷内容、结构、题量、赋分和难度的总体稳定。各个考点所采用的测试题型,选择题中题干和选项的表述方式,主观题中的设问和情境设计等,都采用习惯的规范和用语,确保试题规范,并有效地控制全卷的难度。

二、务本求实,引导中学教学

高考试题要引导中学教学务本求实,这是湖北语文卷坚持不变的努力。今年试卷坚持了这一导向,在引导中学教学“务本求实”方面又有新的尝试,力求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引导中学教学。首先是命题强调与课本的学习勾联起来。例如第1、2、10、20题,与中学课本联系紧密。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远离文本、架空分析的不良倾向,试卷有意反其道而行之,引导中学教学重视文本,抓住语文教学之根本。其次是命题的背景材料或情境设计,尽量贴近时代生活,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例如语基题背景语料涉及校园班会、北京奥运、抗震救灾等,语用题贴近学校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选料鲜活灵动,富有生活情趣。其意义就在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能力立意,致力内容创新

湖北卷对大纲要求测试的五种能力均设计了难易不同的层次予以考查,同时还力求在多种能力的交叉点上命题,以实现对综合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4、20题,都是对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检测。

湖北卷还力求用新的载体、新的角度、新的形式去实现对语文能力的检测,试卷亮点纷呈。文言文阅读《龙渊义塾记》出自明代大学问家宋濂之手,文笔清新通脱,是适于学生阅读的典范古文。语用板块的三个题都是创新试题:第20题点评经典课文片段,既考查了语言运用能力,又在推行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21题从改写的角度要求把古代诗句变为现代文描写(电影脚本),形式新颖;22题则推陈出新,要求在对偶句的上下句中分别嵌入奥运火炬传递口号,加强了限制,又突出了考查语言的主旨。

作文题采用“情境式的命题作文”题型,设计新巧。命题由具体的生活情境切入,启发考生联想和思考,并明确要求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作文。命题的旨趣在于:暗示考生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写出具体行为、动作之间表现的思想之光和心灵之美。因而,开放有度,限制巧妙,具有良好的测试功能。

四、博大厚重,展现人文情怀

今年湖北卷特别注重审美意蕴,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

一是审美意蕴丰厚。试题在追求科学性的同时,努力追求试卷的审美价值。哪怕是客观题中各选项的编制,不仅求准,而且在句式、字数、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力求对应对称,给人美感。在背景材料的选择上十分注重其审美价值。例如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雾》,融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文笔典雅,充满哲理,给人无尽的美感享受。第21题的背景材料《采莲子》,表现了劳动人民欢快的劳动生活和美好的爱情,读来有情有趣,回味无穷,美在其中。

二是文化蕴涵深厚。试卷的背景材料显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文化胸襟。科技文“湿地”于自然中融入和谐与人文,文化底蕴深厚。季羡林先生的《雾》,行文大气,开合自如,展现大师手笔。文言文《龙渊义塾记》赞扬办义学、兴教化,颇有人文情怀。古诗鉴赏中引入的《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更是给人一种壮阔、深厚的文化体验。

三是展现人文情怀。高考是文化考试,也是人格考场。让考生在阅读答卷中展现人格修养,提升人格品位,是一种人文关怀。例如古诗鉴赏题要求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既落实了“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又体现了新课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理念。作者那种乐观自信、不怕挫折的人生态度对考生又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今年的作文试题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自古以来,崇尚文如其人,作好文必先做好人。鉴于此,作文试题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而做人又不是说空话说大话,不是为生民请命,不是为君子立言,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这一点,正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期盼,正是和谐社会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试题的创意真可谓立足高远、用心良苦了。

作文题

大处着眼小处着笔

2008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的特点是新颖、严谨、平实。

一、题型新颖,稳中有变换新颜

湖北卷语文自主命题四年来,作文试题的题型基本稳定。2004年是材料加话题,2005年至2007三年都是材料作文。因为材料大都限定了作文立意、选材的范围,故有人称之为命意式材料作文,并认为这已是湖北卷作文题的特色。坚守特色可以保持稳定,但守而不变,过分求稳,又意味着守旧与僵化,会给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教学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今年湖北卷作文试题稳中求变,大胆突破命意型材料作文的模式,采用了情境式的命题作文。

作文题由情境材料、引导语和命题三部分组成。情境材料描述了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接着用引导语启发考生由材料展开联想与思考,然后给出作文题目。这三者是一个整体,考生审题时应整体把握:细读材料,入乎其内;理解引言,出乎其外;领悟命题,反观材料。如此,便能体会到作文试题的旨趣,进而准确地立意为文。

二、构思严谨,开放之中巧限制

开放与限制是作文命题中的一对矛盾。只有开放才能使人人有话说,才能张扬个性,写出真情实感,只有限制才能防止宿构,公平公正,确保试题的选拔功能。如何适度开放,又合理限制,是作文命题的难点。

湖北卷作文试题在突破这一难点方面有所探索。命题者站在高处,大处着眼,把考生导向“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然!”的广阔天地。此三者,可谓贯通古今,涉及人生社会、自然万物。在这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考生尽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联想翩翩,展翅翱翔。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边无际,什么都可以写,因为前面有材料,后面有题目,构成了双重限制。材料是小处着笔:爱护一棵小树,怜悯一条小狗,电梯间的礼让,马路上的搀扶等。这有意设置的情境,是给考生提供思维的基点,让考生由感性而理性,由微观而宏观,这是命题的第一重限制。为了使命题意图更明确,又直接绘出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一语千钧,既点化前面的材料,又给考生的发散思维聚焦。这是第二重限制。何谓“举手投足”?就是一举手一投足,是一个习惯性动作,是一种富有特征的行为,是事件中(无论事件大小)能够反映人物心灵之光或精神风貌的具体动作。这也正是对情境材料的点化。这前后的双重限制,使文题开放有度,限制合理,具有良好的测试功能。

本题看似容易,但写好不易。要切准题意,以小见大,写出“举手投足之间”的心灵之光,不容易;要有思想深度、独到见解,走出平庸与肤浅,不容易;写小事而不流于琐碎,议常理而不失之肤浅,也不容易。这种种不易,赋予了文题良好的区分度。

三、拟题平实,作文做人相结合

今年作文题的第三个特点是平实。首先是文字平朴,材料叙述用语朴实无华,每个考生都能读懂,迅速入题。设置的情境形象生动,有事有景有情味,考生读来亲切,易于引发联想与思考。二是材料内容贴近现实,源于生活,能唤醒考生的生活积淀,触发写作欲望,写出真情实感。

第三是文题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极有现实意义。自古及今,人们崇尚文如其人,作好文必先做好人。鉴于此,文题着意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学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自然。而做人又不是说大话说空话,不是空泛地为生民请命,为君子立言,而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在“举手投足之间”去培养健全人格,去提升人格品位。这些,正是当今教育的缺失,正是和谐社会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试题的创意更是用心良苦了。

文以识见为高。具有一定思想修养的考生,应该都能领悟命题旨趣,紧扣“举手投足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例如关爱他人,和谐家园;奉献爱心,敬畏生命;风度气质,人格品位等等。立意是多维向度的,题材是丰富多彩的,而且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叙述故事,生发议论,抒情言志。思想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每个考生都可以大展才华,写出自己理想的作文答卷。

数学

平稳中兼带新意朴实中不掩亮点

2008年湖北数学卷贯彻了《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融入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突出能力立意,在注重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兼顾合情推理,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又不降低教学要求,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又蕴含新意,在凸现平和的同时又不掩饰亮点。试卷结构稳定,考点分布合理,试题叙述简洁,设问力求平缓,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贴近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既突出选拔性,又注重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的导向性,较好地体现了“平稳中重基础、朴实中显特色”的命题理念。

一、试卷结构稳定,试题朴实无华,让考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正常发挥

稳定的试卷结构充分体现在题型结构和各题的分值与去年几乎保持一致,强化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上,所涉及到的八大主干内容(函数、数列、导数、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的重点知识及其应用占全卷的90%左右,考查全面,布局合理。

朴实无华风格充分表现在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上。试题的选材从考查基础知识出发,解题方法立足于最常规的方法,试题的情境、载体和设问都力求公平、自然和贴切,不刻意设置障碍为难考生。

营造熟悉的环境充分体现在源于课本、贴近教材的风格上。文理科试卷通过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加工、改造、整合而成的试题分值都超过了90分,不仅如此,试题的表达方式与语言叙述尽可能与教材保持一致,使考生倍感亲切,有似曾相识之感,对于稳定考生情绪,鼓舞答卷士气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纵观全卷,考查基础主干是不变的旋律,强调探究应用是命题的指向,力求推陈出新是不懈的追求。全卷题型布局稳中略变,选填题坡度平缓,解答题难易适中,应用题型新旧兼顾,探究能力动态考查,合情推测之中隐含着深刻的数学背景。绝大多数试题以简单的问题、常见的背景、基本的方法和考生较为熟悉的面孔呈现,让考生在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和性质的氛围之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式,体验数学的理性精神,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二、有效调整难度,正视文理差异,切合考生实际

今年的试卷在谋篇布局、知识点的选取、素材的取舍、问题的陈述方式和题型的搭配等方面都围绕降低难度的要求展开,力求既保持相对稳定的难度设置,又确保较好的区分度。试题整体安排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选择题、填空题起点降低,减少计算量,只要概念清楚,基础知识扎实,考生就能够顺利得到基本分数。解答题除文科卷的应用题外,其余题目均坚持多问把关,层次分明,并较好地控制了入口的难度,使考生易于上手,几乎每道题第一问都很容易拿分,但完全答对则需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综合实力,有利于不同层次考生的正常发挥,增强考生答题的自信心。

在前两年逐步加大文理差异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正视文理科数学的教学实际和高校对文理科学生的不同数学要求,并对文理科考生群体在数学学科上表现出的差异,给予适当定位,文科试题重视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和形象性,理科试题突出数学概念的深刻性和抽象性。今年的试题继续体现文理各自的特点与要求,在考查要求与难度方面,其差异十分明显。 文理试卷中完全相同的题共有5题,完全不同的题共11题,与前两年相比,姊妹题增多,共有5道,其中解答题就设置了4道姊妹题。相对理科,今年文科试题的绝对难度明显下降,使文科试卷更加适应我省文科考生的实际情况。

三、强调数学应用,强化数学思想,渗透新课程理念,突出能力立意

纵观全卷,令人感觉眼前一亮的就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符号式子兼具和充满时代气息的应用题:“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水库的蓄水量、广告设计、奥运志愿者等,题型新旧兼顾,背景与时俱进,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氛围之中,让考生真实地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体验数学的建模思想、应用价值和人文精神。

紧跟数学课程改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加强应用意识考查的命题指向在今年的数学试卷中凸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文科卷有四小一大共5个应用题(第9、10、11、14、19题),分值为32分,理科卷有两小两大共4个应用题(第6、10、17、20题),分值为34分,且首次设置了两道大题,可谓今年试卷的一大亮点。

众所周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向深空发展的新阶段,“嫦娥奔月”是举国关注的公共事件,文、理科第10题抓住这个热点话题,以探月卫星轨道为背景,抽象出共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的两个椭圆间的几何性质,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构筑成题,可谓匠心独运。它既给所有考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又给更多的优秀考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引导中学数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普知识,重视身边的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导向作用。

今年的试卷继续坚持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思想方法的交织线上和能力层次的交叉区内命题的指向。如理科第15题,立意新颖,背景深刻,它源于雅各·伯努利(Jacob Bernoulli)数,即前n个正整数同次幂求和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直觉观察意识、合情推理能力和正确理解抽象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是一道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创新题型。通过观察前6个幂和等式的系数规律,得出相关项系数的一般性结论,充分体现了辩证地运用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再如文理科第21题,虽然题目以递推数列的形式出现,但本质是运用反证法、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和函数思想解决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和前n项和相关的基本问题,重点考查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能力。

总之,今年试卷难度的控制,试题的情境交融,知能并重,符合数学教育规律,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体现出高考数学以问题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为主线,在平凡中见真奇,在朴实中考能力的命题意图。

英语

突出基础知识考查强化综合能力运用

今年的英语试卷(湖北卷)沿用去年调整后的题型,仍立足于对考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除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该试卷进一步强化了以下几个方面,使其特点更为明显。

一、强化基本能力的考查

高考英语试卷(湖北卷)主要考查考生的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是高中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今年的试卷进一步强化了这三个方面能力的考查。下面以阅读理解题中对划线部分的设问题为例来看基本能力考查的强化。

在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中,对划线部分设问的试题往往需要考生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意义才能正确作答。如果比较一下最近几年试卷中对划线部分设问的试题,我们会发现今年试卷中的此类题目明显多于往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的试卷中这类题目分别有四道、两道、三道、两道,而今年的试卷中这类题目共有五道。另外,从划线部分的语言形式来看,2004年试卷中的划线部分有两处为分句,两处为名词词组;2005年试卷中的划线部分一处为不定式短语,一处为指示代词;2006年试卷中的划线部分一处为分句,一处为名词词组,一处为动名词短语;2007年试卷中的划线部分两处都是动词短语;而今年试卷中的划线部分有两处为句子,一处为分词,一处为名词,一处为动名词短语。可见,今年试卷中不仅对划线部分设问的试题量加大,而且划线部分的语言形式也更为多样。

二、突出基础知识的检测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几年来,高考英语试卷(湖北卷)一直坚持对考生英语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而在今年的试卷中,这一方面的考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强化主要体现在多项选择、完成句子和完形填空这三种试题中。

在多项选择的10个小题中,有对英语各大词类(特别是实词)在特定语境中选词用字的考查;而且,今年的10个小题按名词、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的顺序排列,使试卷在整体上显得布局清晰,考点突出。

在完成句子中,分别考查了考生对英语形容词的最高级、句子的语序、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强调句型、以及动词、动词短语的时态、语态等一些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

完形填空题的应答不仅要求考生理解短文的意义,而且要求考生熟悉所列选项的实际用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作答。下表是去年和今年该题考点分布的简单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今年的考点分布比去年要更为广泛,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选材贴近考生生活,时代性强

几年来高考英语试卷(湖北卷)都比较注意考试内容的选择,体现在听力题中就是贴近考生生活,避免考生不熟悉的内容与话题;体现在阅读理解题中就是材料紧跟时代,内容积极向上。

今年试卷中听力部分的独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独白的内容是有关中学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的学习生活。对考生来说,中学的学习生活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内容,而大学学习生活又是他们非常向往的。这样的内容不仅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也与他们努力学习、参加高考的目标一致。了解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差异及新生在大学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有助于考生进入大学后及时调整自已的心态,尽早适应大学学习。

而阅读材料中的A篇使我们看到清洁工母亲的奉献,B篇介绍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教育方法,C篇讲述了一个坚持与死神抗争的故事,D篇探讨了工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E篇的“瓶装水”问题是有关环保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些材料的选择无不体现出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篇5:解密优秀作文

“这个嘛,它是你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小秘密,慢慢地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是啊,秘密无处不在,就等着我们去逐一解密。无数个秘密构成了我们这个神奇美好的世界。今天,我就带你展开一段神奇的解密之旅吧!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孙老师教我们语文。那时,孙老师上课讲得细致极了,从开口念拼音再到动手学写汉字,全都是手把手地教。遇到有学得比较慢的同学,孙老师更是不厌其烦地纠正错误,做好示范。后来,我们学习看图说话,一篇短文往往是汉字夹杂着拼音,孙老师也是仔仔细细地看,细心标记出同学们写错的地方……我们就这样享受着孙老师无微不至的帮助,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度过了四年。

到了五年级,孙老师忽然一改之前的作风,变得不那么“细心”了,准确地说是变懒了。同学们平时做完的练习,孙老师总是让同桌互换作业去批改,然后才亲自过目;讲课文的时候也没有以前那么细致了,总是要求我们先预习,然后自己试着回答书上、练习题上的问题;复习讲题时,基础题都只是喊同学为大家讲题,而自己却站在讲台边,似有似无地听着,时不时补充一两句……诸如此类的事不计其数。我们都会在课下议论,孙老师这是怎么啦?怎么一到高年级就变“懒”了?而“为什么老师会变‘懒’呢”这个秘密也一直在我心里找不到答案。

终于,到了期末考试,在孙老师的“懒”式教学下,我们班很多同学的语文成绩居然不降反升,并且在校内、校外的作文比赛中,均有不少同学斩获奖项。这也让我心中的那个秘密更加找不到答案,只好去询问爸爸。爸爸说:“你们老师呀,是在锻炼你们呢!”锻炼我们?啊,我明白了!孙老师这一切的做法是在锻炼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让我们依赖他人学习,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观点,不被参考书所束缚,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篇6:“绿色网吧”解密记作文

“绿色网吧”解密记作文

作者/王雪

近几天,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谈论,街上新开了一家“绿色网吧”,生意非常红火,很想过去玩一玩。我一听,感到奇怪:什么是绿色网吧?有绿色蔬菜、绿色食品,还有绿色环保……但是“绿色网吧”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带着这份好奇,我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去破解其中的秘密。星期天上午8点整,我来到r“绿色网吧”店。刚到门口,就发现已经有好多自行车停在了门前。我想:这些“网虫”这么早就来上网了,真是荒废学业啊!说不定里面还会有我的同学呢。

一进门,八个绿色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点击文明,绿色上网。我心里想:什么文明?什么绿色?净是骗人的鬼话。“小同学,来上网吗?这边请!”听到声音,我抬头一看,一个满脸带笑的阿姨热情地走过来。只见她穿一身深绿色衣服,举止文明,落落大方。我随便答应了一声,就来到了她指定的位置。

我很快打开一台电脑,进入网络游戏。怪了,里面没有在一般电脑上具有的“穿越火线…‘大话西游”“拳皇”等游戏,而是一些由名著改编的故事游戏,什么“新西游记…‘靓版三国杀”“水浒新游戏”等,并且进入游戏前,必须阅读一些故事情节,掌握一些游戏技巧。一段时间下来,我阅读了五个经典故事,好像走进了名著情节,经历了情感的.洗礼和升华,里面丝毫没有过火的“凶杀”场面,没有像父母所说的“上网中毒”现象。“小同学,一个小时了,你应该休息一下了。”我一抬头,又看见了那个身穿深绿色衣服的阿姨。哎,不对,这是一个年轻的阿姨。怪了,网吧里的管理人员也有统一的工作服吗?我看了看周围,有的在听歌,有的在交流游戏的内容,还有不少人正在听那个老阿姨讲名著故事呢!

我正在纳闷,一个身着浅绿色服装的叔叔走出来,说了声:“小朋友们,隔壁有个老人生病,说话声音不要太大。”我好奇地走过去,问了他几个问题,他的回答让我解开了网吧谜团,也让我茅塞顿开。

“我是一个下岗职工,我的孩子曾经因为上网荒废了学业,我不想让更多的孩子受害。在我痛苦的时候,有幸碰到了一个计算机本科毕业但未上岗的大学生,在他的倡导下,我们合伙开起了绿色网吧,这是一个连锁店。”

我见他的网吧非同一般,连续问了两个问题,他都给我做了回答:游戏内容是新开发的,一方面抛弃了对学生有害的内容,另一方面开发了中国古典名著以及学生必读篇目;至于服装统一问题,原因是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下岗职工和未上岗的大学生,他们都尽职尽责,非常珍惜这次就业机会。

听着他的解释,看着“点击文明,绿色上网”的牌匾,我仿佛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健康上网,越来越多的家长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和未就业的学生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绿色产业……我感觉一种绿意浓浓的春天已经来到了身边,仿佛置身于一个崭新的世界。

山东省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五班

上一篇:乡委党建工作要点下一篇:奇奇明白了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