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2024-04-12

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精选9篇)

篇1: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1.传播途径

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髓等中,主要传播途径:

(1)性传播

是HIV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或异性恋间的性行为,直肠和肛门皮肤黏膜的破损更易感染,因此AIDS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2)血液传播 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制品,接受器官、骨髓移植或人工授精,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等,均会发生HIV感染。

(3)垂直传播

通过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传播,其中胎儿经胎盘感染最多见。

2.致病性

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靶细胞,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当HIV与靶细胞接触时,HIV的刺突gp120与上述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CD4分子结合,导致gp120构象变化,暴露出被其掩盖的gp41,gp120-CD4与靶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CCR5或CXCR4结合后,gp41的N末端嵌入细胞膜,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侵入细胞。研究发现,CCR5基因突变的个体可以避免HIV-1的感染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HIV在靶细胞内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如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等。主要表现是以CD4+T细胞减少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由于CD4+T细胞数量减少而CD8+T细胞相对增多导致CD4/CD8比例倒置,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如下:(1)CD4+T细胞

CD4+T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HIV损伤CD4+T细胞的主要机制有:①病毒的包膜糖蛋白插入细胞膜或病毒颗粒以出芽方式释放,引起细胞膜损伤;

②通过感染HIV的CD4+T表面表达的gp120与周围未感染细胞的相应受体CD4分子结合,导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丧失正分裂能力,最后导致细胞的溶解; ③HIV可诱生特异性CTL或抗体,通过CTL的直接杀伤作用、抗体介导的ADDCC作用,破坏CD4+T细胞;

④病毒直接诱导CD4+T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出现主要与病毒蛋白的直接诱导凋亡有关; ⑤HIV编码产物有超抗原样作用,可引起CD4+T细胞死亡。(2)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亦能表达CD4分子,其辅助受体是CCR5。HI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可损伤其趋化、黏附和杀菌能力。由于单核/巨噬细胞可以抵抗HIV的溶细胞作用,使其成为HIV的庇护所,一旦感染后可长期携带HIV,并随细胞游走使病毒向肺和脑等组织播散,造成多脏器损伤。

(3)HIV对其他细胞的损伤

HIV亦可感染树突状细胞、脑组织中的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为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等表面表达少量CD4分子的细胞,引起细胞的损伤。脑组织损伤常造成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HIV脑病、脊髓病变和AIDS痴呆综合症。

3、临床表现

临床上HIV的感染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即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症期、典型AIDS期。HIV感染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免疫学特征。(1)原发感染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或可出现类似流感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咽痛、关节痛、肌痛、皮肤斑丘疹、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感染者出现病毒血症。由于此时HIV已在体内大量复制并释放至体液中,故有传染性。此期血清可检测出HIV RNA及P24抗原。(2)无症状潜伏期

即急性期恢复后无任何临床表现的阶段,一般持续5~15年(平均10年)。潜伏期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病毒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也有些患者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此期患者血中的HIV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外周血中很难检测到HIV。但HIV在感染者体内持续复制,CD4+T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感染者血中HIV抗体检测显示阳性,此期具有传染性。(3)AIDS相关综合征期 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当HIV在体内大量复制并造成机体免疫系统进行性损伤时,则出现临床症状,即AIDS相关综合征,感染者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倦怠、消瘦、慢性腹泻和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此期CD4+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免疫功能极度降低。(4)AIDS期

此期从病人血液中能稳定检出高水平的HIV,一般以患者血中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作为AIDS的临床诊断标准。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包括:(1)真菌:念珠菌及隐球菌等引起肺部感染、真菌性皮炎和甲廯等;(2)细菌:鸟型结核分枝杆菌、李斯特菌、痢疾杆菌和某些沙门菌等引起的疾病;(3)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疾病;(4)原虫:隐孢子虫腹泻、弓形虫病

(5)部分患者还可并发疱疹病毒8型引起的Kaposi肉瘤和多克隆B细胞恶变产生的恶性淋巴瘤等罕见恶性肿瘤。

(6)神经疾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肌肉萎缩、运动失调以及艾滋病迟到综合症(AIDS dementia complex)等。若无抗病毒治疗,患者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后2年内死亡。

篇2: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采用输血治疗的2 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100例,女性1 00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6.8±9.5)岁;外科870例,妇产科765例,内科465例;所有病例均在输血治疗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s Ag)、丙型肝炎病毒(HCV)、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及梅毒螺旋体(TP)等感染性指标检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输血治疗前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液3~5 ml,采用3000 R/min,离心15 min后待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其中HBs Ag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盒,抗-HCV、抗-HIV和抗-TP选用厦门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配套试剂盒,所有试剂盒均在有效期内使用。酶标仪选用雷杜-2100i,洗板机选用MK3,所有操作均符合检验程序。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科室患者Hbs Ag、HCV、HIV和TP感染情况

不同科室患者Hbs Ag、HCV、HIV和TP检测结果显示,内科患者最高,其原因是由于贫血或血液性疾病增加;而外科、妇产科患者因手术失血或补充血容量时必须检测感染性指标,因此阳性检出率增高,见表1。

2.2 不同性别患者Hbs Ag、HCV、HIV和TP感染情况

不同性别患者Hbs Ag、HCV、HIV和T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1,P<0.05),见表2。其主要原因是女性经血液、胎儿垂直传播而导致阳性率增强,因此,针对此类情况,目前对患儿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母亲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阻断,对于抗-HIV阳性者在怀孕分娩时均采取阻断措施,以进一步减少垂直传播的概率。

2.3 Hbs Ag、HCV、HIV和TP携带者及交叉感染情况

本组患者在输血治疗前检测感染性指标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发现,HBs Ag感染率为8.14%,HCV感染率为2.43%,HIV感染率为0.57%,TP感染率为2.76%,Hbs Ag、HCV、HIV和T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 Ag感染率最高,其次为TP和HCV,感染率最低的是HIV。应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存在多病毒携带和交叉感染,其中抗-TP+抗-HIV阳性7例(0.33%),HBs Ag+TP阳性13例(0.62%),HBs Ag+抗-HIV阳性5例(0.24%),抗-HCV+TP+抗-HIV阳性4例(0.19%),HBs Ag+抗-HCV+TP+抗-HIV阳性7例(0.29%)。

3 讨论

输血治疗作为临床急救与手术补充血容量时不可替代的辅助措施之一,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播疾病,如HBs Ag、HCV、HIV及TP等近年来的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导致临床因输血引起传染性病例报道增加,容易引发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因此,输血治疗前检测Hbs Ag、HCV、HIV和TP是预防医疗纠纷、鉴别是否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医务人员对输血风险的保护意识的提高,国家陆续制定了医疗机构输血治疗规范化管理措施,如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输血管理的法律文件,严格要求受血者在输血治疗前进行HIV、TP、HCV及HBs Ag等有关输血感染性指标检测,旨在降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概率,保障受血者的安全。尤其是在临床输血治疗时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以明确医患双方医疗责任,确定感染指标的感染时间,同时也应考虑到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的问题,现有的检验技术方法和条件对于“窗口期”病毒不能完全检测出来,进而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危险性。感染指标抗-HCV等均具有“窗口期”,献血者血液的HCV不同亚型也存在漏检情况;在静脉吸毒后输用了未检测HCV献血人员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尤其是部分受血者经血液透析仪器管道消毒不彻底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传播。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乙肝的传播可经血液及血液制品、饮食、体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所以,乙肝感染率居感染性疾病首位。孕产妇在围产期母婴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在分娩过程中传播危险性最大,感染机会最高。感染性疾病传播方式、途径具有共性,即经血液、血液制品和血污染的器械针头经皮肤而传染,不良性接触、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等也是常见的传播方式。因此,在输血治疗时检测感染性指标是一项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进一步改进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加强治疗前后的消毒工作,杜绝毒品等途径,也是降低受血者出现感染性指标漏检和预防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必要措施。

本研究2 100例采用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在输血治疗前检测Hbs Ag、HCV、HIV和TP结果显示,HBs Ag感染率为8.14%,HCV感染率为2.43%,HIV感染率为0.57%,TP感染率为2.76%,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 Ag感染率最高,其次为TP、HCV,感染率最低的是抗-HIV。另外,部分患者存在多病毒交叉感染现象,本研究2 100例患者中,抗-TP+抗-HIV阳性7例(0.33%),HB⁃s Ag+TP阳性13例(0.62%),HBs Ag+抗-HIV阳性5例(0.24%),抗-HCV+TP+抗-HIV阳性4例(0.19%),HBs Ag+抗-HCV+TP+抗-HIV阳性7例(0.29%)。且不同科室之间、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1,P<0.05)。

近年来,性病在我国的传播仍呈现上升趋势,直接表现为梅毒患者人数增加,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群呈现年轻化。本组研究数据显示,抗-TP阳性率为2.76%,HIV感染率为0.57%,阳性率均较高。合并感染病毒性传染疾病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人体感染HIV后经数年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患者。因此,在输血治疗前检测Hbs Ag、HCV、HIV和TP等指标,明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性疾病,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我院临床输血治疗患者HbsAg、HCV、HIV和TP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输血治疗的2 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结果 感染性指标中的HBsAg感染率为8.14%,HCV感染率为2.43%,HIV感染率为0.57%,TP感染率为2.76%,感染性指标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感染率最高,其次为TP及HCV,感染率最低的为HIV。结论 感染性指标阳性率居高不下,在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对杜绝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提高输血治疗效果,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输血治疗,HbsAg,HCV,HIV,TP,感染率

参考文献

[1]ZIAI W C,MIRSKI M A.The slippery slop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for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Neurocrit care,2012,17(1):154-155.

[2]李燕斌.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8):1035-1036.

[3]丁义福,孙启俊.输血感染艾滋病引发医疗纠纷的处理与防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18(4):227.

[4]徐军,郝金奇,余艳琴,等.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探讨与反思[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47-149.

[5]孙丽波,李淑霞,刘秀英.2012例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血液4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4):52-53.

[6]孙丽红,李海东,张利.三种方法对梅毒检测的安全性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6):731-732.

篇3: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关键词】HIV/AIDS;孕产妇;心理健康;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28-02艾滋病是一种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坏而发生的一系列相应症状、体征的传染病,是一种经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疾病。随着妊娠合并并HIV/AIDS孕妇的逐年增多,如何使HIV/AIDS孕产妇克服固有的心理压力,有效实施临床护理,是当前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HIV/AIDS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在护理上给予特殊的关注,以使她们顺利生产,并尽可能生出健康的下一代。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3例,年龄20~33岁,4例停经3月,5例停经6-9月,4例足月妊娠。均根据省防疫站检测中心检测HIV阳性而确诊。6例配偶有静脉吸毒史,并经省CDC确诊为AIDS患者,其中4例配偶已行HAART治疗,2例未作抗病毒治疗。3例有静脉吸毒史,并已经省CDC确诊,均未作抗病毒治疗。4例曾有不洁性交史,配偶尚未检测。2例合并乙肝。

2 HIV/AIDS孕产妇的心理特点

2.1易怒心理:目前,还没有研究出特效药来治疗艾滋病,因而,此种病例的治疗在目前来说是需终身服药,治疗时间长且易出现机会性感染。患者因在家庭因素、事业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情绪十分容易激动,表现为易怒易暴或出现抑郁及自杀倾向。如果对这种心理病变不给予及时的治疗,不仅会使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流产。2.2自卑心理: 当产妇得知检验结果HIV阳性时,感到悲伤、沮丧特,特别即将为人母亲时更表现得束手无策,尤其是刚刚确诊的孕产妇。。另外,由于目前社会公众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了解还不很全面,为了避免与艾滋病病患者接触而被传染,往往表现出对患者敬而远之的行为及对患者歧视的言语,特别是亲朋好友的回避、疏远,产妇自尊受损,抬不起头。产妇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此时显得特别内向、自卑、自暴自弃,不愿与人沟通,甚至有轻生的念头。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主动去接近患者,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及情绪变化,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2.3焦虑心理:焦虑指的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发作性惊恐等。因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无益于患者病情及胎儿的生长发育。

3 AIDS患者常规临床护理

(1)做好严密隔离及保护性隔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自我防护。

(2)对患者的血液及传染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3)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以及被患者血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医疗器械时,应戴手套、口罩、帽子及穿隔离衣。处理污物、锐器时防止皮肤刺伤。

(4)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所有物品应随时严格消毒,一般用0.2%次氯酸钠溶液。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毛巾、牙刷、剃须刀)应单独使用。患者房间终末消毒用15%过氧乙酸熏蒸后,再用0.2%过氧乙酸擦墙、桌、床、地面等物,被褥送高压消毒,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就地焚烧,不能移动,房间冲刷后再进行熏蒸一次,方可使用。

(5)注意休息,病情危重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清淡可口的饮食(如牛奶、鸡蛋、鱼肉、鸡汤等),重危患者应静脉补充能量及营养物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心理护理:应重视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常常会对本病产生恐惧心理,患者无形之中就会受到别人的回避,甚至歧视,从而产生恐惧、孤独、焦虑、悲观、报复社会甚至轻生的心理。护士应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同情、开导、帮助患者,利用自己专业性的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面对现实,对疾病树立正确的态度,增加生活信心和勇气,同时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9)预防指导:该病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最关键,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以防止医源性感染。感染者和患者禁止高危性行为,禁止以任何理由捐献器官或献血,禁止吸毒,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 2.剖腹产产妇的临床护理:术前1日常规手术部位备皮,但为了不损伤皮肤以降低感染的机率,采取剪除手术部位长1cm以上毛发,并用肥皂液彻底清洗手术部位[1]。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15~30min留置尿管,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6h内每1h,72h内每4h记录1次心率、脉搏、血压,观察手术切口渗出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每日测4~6次体温,每日询问产妇的自身感受,记录任何不适或好转情况,24h内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为防止HIV通过母乳传给新生儿,不宜母乳喂养,应指导产妇正确回奶,与新生儿隔离,并正确人工喂养。3.AIDS患者伴发皮肤损害、口腔感染的护理[2]①注重环境护理,病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②保持皮肤损伤局部及口腔的清洁、干燥;③必要时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④重视营养支持,口腔感染无法进食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支持,以增强抵抗力。

4 总结

近几年,HIV/AIDS孕产妇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母婴传播的认识;提倡安全性行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性传播疾病;怀孕前夫妻俩应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测试的咨询;对于考虑接受人工授精的不育夫妇,应确定精液供给者已进行艾滋病病毒测试且为阴性;若在怀孕期间有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应立即通知有关医生,接受特殊处理和检测;若已证实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应尽量避免怀孕;若已经怀孕,最好及早终止妊娠;如果怀孕后仍考虑继续妊娠,应与医学专家及时联系,获得医疗保健咨询和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预防未感染的人感染HIV,减少HIV感染进一步在人群中传播,让艾滋病人及家属对艾滋病有一般的了解,对生活的一般接触能否传染艾滋病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消除恐惧的心理,减少感染危险的个人行为,免受艾滋病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菊吾,陈爱初.剃毛不剃毛在术前备皮中的作用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9,2.83.

篇4: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 选取该院收治的15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所有患者均伴随有腹泻症状, 每天排便次数在5次以上, 粪便性状发生改变, 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和脱水症状。150例小儿腹泻患者中, 男性患者78例, 女性患者72例, 年龄最小为2个月, 年龄最大为7岁, 年龄均值为 (3.87±1.62) 岁。此次研究的病历档案资料调出均经医院方面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这15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所有患者均接受粪便涂片检查, 采集患者的粪便标本, 进行涂片后采用革兰染色法进行染色, 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室温控制在35℃, 使用微生物分析仪和中国蓝平板对培养的菌株进行筛选, 如发现可疑菌落, 则将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培养基上, 进行血清学检查, 如平板上出现3个及3个以上“+”, 即可判断其为病原菌;对培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 并进行药敏试验。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均维持喂养。此外, 还应给予患者蒙脱石散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391;规格:每袋含蒙脱石3 g) , 加入温水中服用, 3次/d, 1岁以下儿童1袋/d, 1~2岁儿童2袋/d, 2岁以上儿童3袋/d;肠道微生态制剂选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批准文号:S20100085;规格:0.25 g/粒) , 口服, 3岁以下儿童1次/d, 3岁及以上儿童2次/d, 每次剂量为0.25 g, 服用时需与蒙脱石散剂间隔至少2 h。非感染性腹泻患者还采用促消化药物治疗, 促消化药物选用胃蛋白酶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568;规格:120单位) , 于餐前口服或加入温水中服用, 3次/d, 2片/次。针对明确的细菌性腹泻和过敏性腹泻分别给予相应的敏感抗菌药物和抗过敏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小儿腹泻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 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 即治疗4 d后, 患者每天大便次数减少超过2次, 大便成形, 性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 即治疗4 d后, 患者每天大便次数减少, 大便无法成形, 性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 即治疗4 d后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未得到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 表示为[n (%) ]、 (±s)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

15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 有69例患者为感染性腹泻, 81例患者为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中包括34例病毒感染性腹泻、2例真菌感染性腹泻、28例细菌感染性腹泻、5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中共有33例食饵性腹泻、27例症状性腹泻、8例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13例过敏性腹泻;其中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 28例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共培养出49株细菌菌株, 包括23株溶血性弧菌、12株沙门菌、7株大肠埃希菌、4株鲍氏志贺菌、3株痢疾志贺菌。见表1。

2.1 转归情况

经对症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 发泄、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临床总有效率为96%, 包括64例显效、80例有效、6例无效, 治疗无效患者还需进一步的治疗。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种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其中小儿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儿童胃肠系统发育尚不完全, 其免疫机制尚未成熟, 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 一旦受到病菌的侵袭, 其肠道内菌群容易出现失衡, 导致急性腹泻的发生[5,6]。而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不良刺激引发的腹泻, 饮食不当主要是指饮食过量、过油、过冷、种类过多或食物腐败变质等因素, 不良刺激主要是指受凉、过热、受到惊吓等因素主要可分为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过敏性腹泻[7]。该次研究中的感染性腹泻共69例, 包括34例病毒感染性腹泻、2例真菌感染性腹泻、28例细菌感染性腹泻、5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共81例, 主要包括33例食饵性腹泻、27例症状性腹泻、8例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13例过敏性腹泻。

小儿腹泻的发病通常较为急骤, 临床症状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为主, 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 临床上有必要对小儿腹泻进行积极治疗, 以尽快缓解腹泻, 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8]。由于小儿腹泻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 故不论在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需对肠道菌群进行调整, 多采用肠道微生态制剂, 主要是通过正常微生物或者能够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作用于肠道, 促使肠道内正常微生物群快速生长, 同时, 对肠道内病菌群的生长进行抑制, 形成生物菌膜, 重建肠道内生物学屏障, 快速纠正肠道内菌群失衡状态, 调节肠道功能, 在婴幼儿、老年等各年龄阶段人群中都适用[9]。

感染性腹泻的发生与病原菌感染有关, 但在临床上应慎重使用抗生素治疗, 主要是由于小儿患者的机体耐受性差, 部分患者在服用抗生素治疗后其肠道内菌群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失衡, 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故临床治疗感染性腹泻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可采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10]。而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生与胃肠蠕动减缓密切相关, 故临床上治疗非感染性腹泻还需采用促消化药物, 胃蛋白酶片是一种常用的促消化药物, 在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能够在胃酸的作用下加速凝固的蛋白酶分解, 形成多肽分子, 有效促进胃肠蠕动[11]。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经对症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 发泄、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临床总有效率为96%, 说明在明确小儿腹泻致病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 可有效缓解腹泻。该次研究与陈汉文[12]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 证实了该次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在陈汉文的临床研究中, 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和感染性腹泻患儿分别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疗效分别为96.74%、97.16%, 均较为显著, 说明了通过对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后再采取对症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主要可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俊东.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采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8) :63-64.

[2]张桂华.112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 :83-84.

[3]王巧莲.小儿腹泻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0) :101-102.

[4]王建, 刘世芳, 涂桂英, 等.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4, 21 (3) :145-146.

[5]金翠, 赵青, 原慧云, 等.布拉氏酵母菌治疗不同病程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4) :9-10.

[6]张胜安.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 33 (5) :662-664.

[7]曲华, 陈琪玮, 刘欣, 等.布拉氏酵母菌预防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继发腹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14) :2266-2268.

[8]黎清交, 刘劲松, 曾长剑, 等.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4) :1595-1596.

[9]薛碧萍.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7) :124.

[10]吴楚璇.复合乳酸菌胶囊在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 (1) :60-61.

[11]裴宏亮.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 2015, 12 (8) :165-165.

篇5:HIV母婴阻断7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HIV; 母婴阻断;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98-02

中国首例艾滋病自1985年在报道以来,短短30年已经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截至2014年2月28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AIDS 448226例,死亡138956例。在新发HIV感染者中,女性占50%,女性感染比例明显增加。儿童感染者中,90%以上是母婴传播,[1]通过母婴阻断综合措施,可大大降低HIV母婴传播几率。现就本院2011年1月一2013年3月产前检查出的HIV阳性孕妇7例母婴阻断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3月本院共发现HIV阳性孕妇9例,通过充分沟通与告知,2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7例HIV阳性孕妇选择生产,同时接受了HIV母婴阻断措施。7例孕妇中,年龄19~28岁,平均年龄25.5岁,均为初产妇。文化程度:小学1例,初中2例,中专2例,大专1例,本科1例。孕期检出6例,产前检出1例。

1.2 方法:

1.2.1 HIV孕妇诊断均先由医疗机构孕期HIV检测初筛阳性,再经过当地疾控中心确证实验证实。7例选择生产的HIV孕妇,在与本人及其家人充分沟通后,采取HIV孕产妇及新生儿口服抗病毒药物、剖宫产、人工喂养综合阻断措施。

1.2.2 抗病毒药物使用方法:根据《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我院分别制订的HIV孕产妇抗病毒用药及新生儿抗病毒用药。

1.2.2.1 :孕妇用药:孕期检出6例,孕14周以上开始服药,AZT+3TC+EFV,AZT:300mg 每日2次,3TC:300mg 每日1次,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产前检出1例产妇:服用单剂量NVP 200mg,及AZT +3TC ,AZT300mg 每天2次,3TC300mg 每日1次,至分娩结束;产后继续服用AZT + 3TC ,连续服用7天。

1.2.2.2:新生儿用药:孕前检查出6例,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 10mg,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产前检出1例,婴儿:6~12小时内服用单剂量NVP 2mg/kg,同时服用AZT 4mg/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

1.2.3: 7例孕妇均采用了剖宫产,产后人工喂养。

2、结果:

7例HIV孕产妇及婴儿均按要求完成了母婴阻断措施,婴儿1、3、6、12月龄时分别对其进行随访,进行了HIV抗体检测,结果第12月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母婴阻断成功。7名婴儿经定期儿保检查,生长、发育正常。

3、讨论:

新生儿HIV感染,主要由母婴垂直传播,自然传播机率可达35%左右,传播时机可发生在宫内、分娩时及出生后母乳喂养。分娩时经产道传播占HIV母婴传播的45 ~6O %。,宫内传播占HIV 母婴传播的2O ,经乳汁傳播占HIV母婴传播的12 ~23%。[2]在产前给予HIV孕产妇口服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降低体内HIV病毒载量,减少宫内感染机率,剖宫产可有效避免产道传播,人工喂养也避免了母乳传播。本组病例偏少,但在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通过母婴阻断,可将母婴传播率降至为3.27% 甚至更低。[3]随着医学发展及社会进步,HIV孕产妇的生育权力得到很大重视,医务、疾控人员也不在单方面提倡终止妊娠,而是充分告知生产的风险与母婴阻断技术的进步,为HIV孕产妇提供了更为人性化、更为科学的选择方式,当前也越来越多的HIV孕产妇及其家庭在接受母婴阻断方式。随着HIV检测咨询在孕前孕期的广泛推广,为艾滋病母婴阻断提供了更好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采取母婴阻断的措施对于减少儿童HIV的感染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德英.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 (3): 588~789

[2]姚裕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及防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1,7(2) :82~85

篇6: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1 HIV的相关知识

1.1 HIV的流行现状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UNAIDS) 报告, 估计全球每天新感染HIV的人群中有95%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 50%左右的新感染发生在15岁~24岁人群中[4]。据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 中国估计现有HIV感染者约84万人, 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人, 全国人群感染率为0.07%;截至2007年底, 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 全人群感染率为0.05%, 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我国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 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 传播途径仍以经吸毒传播为主, 但3种传播途径并存;艾滋病发病和死亡人数持续增加;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若控制不力, 到2010年我国HIV感染者估计将达到1 000万人[4]。

1.2 HIV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2.1 HIV的传染源

目前认为, 感染HIV的人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包括AIDS病人与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从检测方面的证据看,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各种体液均有传染性, 其血液、精液、唾液、宫颈分泌物、脑脊液、眼泪、乳汁和尿液中均可分离出HIV, 从流行病学的证据看, 主要是通过精液、宫颈分泌物和血液, 经破损的皮肤或完整的黏膜传播, 其他体液因病毒载量极低, 目前认为不具有传染性[5]。

1.2.2 HIV传播途径

研究证实, HIV可通过3种途径而传播。①性接触传播:异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和双性性接触, 是HIV传播的最常见方式。全球的HIV感染大约75%是通过性接触传播;②血液及血制品传染:HIV可通过输血、使用HIV感染的血液制品及医疗器械等传播;③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 :绝大多数儿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经垂直传播而感染的[5]。

2 HIV的职业暴露

2.1 HIV职业暴露现状

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 由于职业关系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HIV感染称为HIV职业暴露[6]。目前的研究表明, HIV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是很低的, 其中穿破皮肤暴露而发生HIV感染的几率为0.30%, 正常皮肤黏膜接触暴露后感染HIV的几率更低, 约为0.09%[7]。医院是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 在HIV确诊前, 医务人员对这些病人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护理, 但不可能预知其为HIV感染者而加以防护, 而这些病人时刻都与医务人员相遇, 医务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危险之中[8]。我国近年来HIV职业暴露的情况不断发生,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医护人员职业感染HIV的报道。韩晶等[9]报道, 其所在医院1997年—2001年7例医务人员在明确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进行暴露后预防措施 (PEP) , 通过6个月的医学观察, 无一例感染HIV。1981年美国确诊首例AIDS病人, 2年之后即报告首例职业性HIV感染。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的资料显示, 每年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或经皮肤受伤害的有60万~80万[3]。截止2000年底, 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因HIV职业暴露后感染HIV, 其中护士24人, 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48人, 占84.2%[10]。

2.2 HIV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随着AIDS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 HIV携带者逐渐增多, 护士将面临更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因此, 防止职业性暴露的发生是最积极、最有效且易于实施的预防措施。2004年5月31日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指出, 护士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①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②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后, 是否会发生HIV感染与暴露后采取的措施密切相关[11]。HIV暴露后预防措施是当医务人员发生高危险性HIV/AIDS暴露后所推荐的一种预防处理措施[12]。发生暴露后的处理措施: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 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④在护士暴露于HIV时不必等确认报告, 应尽早进行预防性治疗,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能有效预防HIV职业暴露的措施[6]。虽然目前尚不能证实HAART能在多大程度上减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 但在没有其他有效措施以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仍是可选择的手段之一。一般认为预防治疗越早越好, 延迟治疗将会增加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⑤在发生上述职业暴露后, 应定期抽血检查HIV抗体至6个月 (即暴露后第6周、12周和6个月) , 以了解是否感染了HIV[13]。

2.3 建立护士HIV职业暴露风险的保障机制

强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职业安全职能, 培养一批职业安全的专业人员负责监督工作。督促医疗机构采取必要措施, 为护士提供防护材料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 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管。还应建立职业暴露安全药物储备点和事故应急处理中心, 提高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以降低事故危害。使暴露后的护士能得到暴露危险程度的评估、合理的预防性治疗和心理咨询, 对暴露者登记随访并给予保密, 政府还要尽快制定对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后的救助政策, 减轻临床护士的精神压力和后顾之忧。建立完善保险制度, 建议由个人、单位和保险公司共同建立职业风险保险基金, 包括预防药物的费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事故鉴定费用、感染后的终身医疗和生活保障的问题[14]。

3 护士对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现状

3.1 护士在总体上对防护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但缺乏全面系统了解

近年来, 在临床护士中进行了职业防护知识, 特别是针刺伤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15]。但是, 由于受传统护理操作模式的影响, 护士缺乏完整系统的学习和掌握[16]。有调查显示, 90.0%以上的护士知道使用穿刺针、刀片后应与棉签、敷料等分开丢弃在不同的容器中;接触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70.9%的护士不知道针头使用后不能回套针帽。还有72.2%的护士不知道地面、墙壁、家具上有病人的血渍时应先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渍在血渍上15 min~30 min, 然后戴上手套去处理, 处理后应立即洗手[17]。近年我国艾滋病筛查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得到了强化, 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并没有随艾滋病病例的增加而增强, 其职业暴露的几率增大需引起高度重视。近期调查发现, 一些基层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相当薄弱, 缺乏HIV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的知识与能力, 因此完全有可能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有调查显示, 能准确回答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时间的临床护士只有23.4%, 有57.6%的护士不清楚在暴露后应先行局部紧急处理再报告的原则, 还有58.9%的护士被污染的针刺伤后未曾报告和咨询[17]。

3.2 护士对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知识掌握不足

护士发生HIV职业暴露后, 是否会发生艾滋病感染与暴露后采取的措施密切相关。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应马上进行现场紧急处理, 并尽快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 请有关专家分析后提出处理办法。但是, 目前护士对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知识掌握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 能正确回答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时间仅占16.5%, 有72.8%的护士在暴露后首先想到报告, 而忽视了局部处理的环节, 能确定暴露后用药疗程的护士有40.1% [5]。缺乏HIV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的知识与能力, 是完全有可能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HIV职业暴露引起的职业感染, 多数是通过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其他利器割伤皮肤而引起, 而这种损伤往往是由于护士本人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造成, 这说明护士没有把“普遍性防护原则”贯穿到日常工作中。有调查显示, 护士在为病人抽血时, 有30.0%的护士在使用注射器后依然用手给针头毁形, 并且还有近一半的护士有回套针冒的操作[18]。在护理操作中, 必须树立把来自任何病人的血液、体液和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都视为具有传染性。暴露前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是避免AIDS职业暴露感染的根本保证。

4 对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需求的研究现状

篇7: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关键词:梅毒;HIV感染;伴随皮肤性病严重

【中图分类号】R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98-02

现在全球大约3/4 H1V感染者的感染 是通过性传播,本文中患者性行为不洁的人群达到了70%,与报道基本相符,可见性传播更容易导致HIV的扩撒,这这增加了HIV的流传性和传播性,成为了发HIV感染的主要的原因和途径?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入住我院诊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在16 ~39 岁 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 感染的传播途径 ?分为:性传播为32 例,输血传播为6例 ,吸毒传播为2例?

1.2检测方法 诊断 HIV患者的方法需要将抗原和抗体进行检验?免疫荧光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是抗体检测的主要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阳性的标本就应该重复试验一次,同时进行蛋白印记的试验,防止出现假阳性?FTA-ABS-IgG,IgG-TPPA以及TRUST检测法一般应用于梅毒的检查,同时应该根据平时的经验以及临床的征兆进行确诊?复查亦可以采用相同的办法?一般采用的是产自日本,德国和上海荣盛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支原体一般采用法国的一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iasmaIST试剂盒法检测,荧光定量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一般是针对尖锐湿疣的检测技术,主要原理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至于其他的皮肤性病则需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上述的患者同时进行着北京万泰公司生产的ELESA初筛试验,沈阳市CDC对原血清进行确认?

1.3 治疗方法 抗病毒性药物伐昔洛韦和干扰素是针对入院进行治疗的HIV感染皮肤性病患者的常用药?

1.4 统计学的处理:针对检测的数据采用专业的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患者的发病情况:40例(资料中的)各年HIV感染并伴发皮肤性病患者发病的具体情况? 2012年 淋病,梅毒以及衣原体各4 例 ,带状疱疹?荨麻疹以及 湿疹 各2例;2013年带状疱疹3例,梅毒4例,隐性梅毒?药物性皮炎以及银屑病各4例,梅毒2例,皮肤红斑狼疮1 例,总计40例?

3 讨论

3.1 伴发梅毒等性病的HIV感染者表现为:嘴唇?鼻腔?耳道外侧?阴囊以及肛周等多处的皮肤出现带屑的扁平的皮疹 ?四肢以及躯干的表现为玫瑰疹 ?玫瑰红皮疹 大都出现在双手以及足心等?大多数的患者身体会散发出特殊的臭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并没有出现皮肤黏膜的损害 ?其中5 例患者的生殖器官黏膜有轻度的红肿? 淋病以及衣原体的患者大多表现为尿道周围分泌黏物或者是发炎?

3.2 HIV感染并伴发其他的皮肤粘膜性病:2例湿疹住院,病程2至5个月1例,10个月的l例,头部,躯干以及手足都出现大红斑?丘疹,最后成片,糜烂,有浆液渗出,界线已经模糊,呈对称状分布,有抓痕,同时可见手足红斑的角化?5例带状疱疹,病程3-12天,3例住院治疗,16岁1例,28岁1例,34岁1例 ,1次复发?皮肤的损伤集中在一个到多个接近的部分上,呈现带状,有水疱,有扥部位已经破裂?化脓,有大面积的红色的水肿斑,疼痛的时间也比较长?4例寻常的银屑病住院,病程在20天,2个月,三年,五年的各一例,它的表现是全身的皮肤有密集的指甲大小的红斑,基底是潮红色,有银白色鳞屑或者是鳞屑疹,部分已经融合在一起了,银屑病显阳性?会反复的发作或者短期内症状会加重?药物性皮炎住院2例,病程3~10天,全身的皮肤发红,发肿,会出现指甲大小的红斑或者是红斑丘疹,部分呈现环状,边缘的部分略微隆起,面部胸部背部比较重,也呈对称状分布,虹膜现象呈现阳性?1例荨麻疹病程5至6天,住院,全身布满了大小不等的风团疹,头部面部以及躯干都比较的严重,皮肤划征为阳性?2例须疮住院,病程为3周,上嘴唇以及胡须周围都有水肿性的红斑,散在的丘疹以及脓疱等,部分部位已經破溃,结痂?然而,红斑狼疮住院,病程1年,全身遍布米粒到豆粒大小的暗红色的斑疹,大部已经融合了,皮肤的异色比较明显,四肢上最为突出?经过入院治疗以后,大部分的皮肤症患者的症状未见明显的缓解,住院治疗10例,发热3例,消瘦4例,乏力1例,食欲减少者1例,血常规异常者1例,其中稍微有所缓解的5例,药物性皮炎治愈,红斑狼疮未治愈?资料中显示梅毒的发病正在逐年增加,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大约一致,其中梅毒占很大的比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期梅毒出现并发症的潜伏患者比较少,而且一般可以自行的缓解,患者很少及时的就诊?2个月之后出现的梅毒症状,此时就诊,梅毒和HIV均显示阳性,梅毒患者中在复查中才发现HIV感染的在国内还没有看见报道?原因可以分为(1).HIV和梅毒同时感染?虽然早期确诊看梅毒,HIV暂时是阴性,但是抗霉治疗以后 ,HIV一般显阳性?(2).出院后复查未检测出HIV(3).治疗后再次感染HIV和梅毒?本次研究表示出,感染HIV的患者患有皮肤病的类型非常的复杂,有的是单一的,有的复杂的?但是整体我们能看出一点,感染HIV伴随其他皮肤性疾病的数量以及种类都在逐年的增加,最近极年更加的明显了?伴随性皮肤性疾病的特点是皮肤损害范围广,症状严重,容易复发和短期内容易加重,身体散发特殊的臭味?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总而言之,HIV容易引起皮肤性疾病,但由于HIV有不确定的潜伏期,所以对待HIV抗体的检测应该尽可能的早发现早治疗来控制HIV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刘彦春,李杏红,李兴旺;北京地坛医院HIV/AIDS首诊患者690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11-12

[2] 周萌.伍秋云.柏彩宝.手术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7):416—417.

[3] 杨晓英.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病毒传播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12,8(5):318—328.

篇8: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HIV感染并发水痘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病例, 其中男7例, 女5例, 年龄7岁~12岁。入院前患者出现全身红斑、水疱并伴有高热症状;近2个月体重下降约6~8 kg。患者曾经有腹泻腹痛史, 外院治疗后有所好转;3年前曾患过水痘, 无吸毒史;患者入院前6 d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均发生低热 (38℃) 、红斑、水疱、血疱等, 经外院治疗无效, 3 d前全身皮肤大量出现损伤, 同时伴有咳嗽 (呈白色黏液痰) 。

1.2 临床症状

常规临床检查:患者的体温平均为38.1℃, R 22次/min, P 124次/min, BP 92/57 mm Hg;体重平均为27 kg, 体型偏瘦, 精神状态较差。患者右下颌和右腋下的淋巴结出现明显肿大症状;口腔内有水疱、红斑, 咽部充血;鼻腔黏膜有明显的结痂和糜烂;躯干及四肢上有红色绿豆大小水疱 (最大直径0.7 cm) 散在分布, 疱内液清亮可见, 周围有明显的红晕。

实验室检查: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实验室检查, 其中大小便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血常规检查:血小板 (PLT) 36×109/L, 白细胞 (WBC) 5.3×109/L, 血红蛋白 (HGB) 74 g/L, 淋巴细胞百分比 (LY%) 6.5%;免疫学检查:其CD4+14.5%, CD8+:14.5%, CD4+/CD8+1.000;采用HIV酶联免疫吸附法初步筛选试验结果呈阳性, 经免疫印迹法再次确认实验结果为阳性。

1.3 临床诊断结果

临床医生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确定为HIV感染并发水痘。

1.4 治疗方法

由于患者的发热、头痛及腹痛症状较为明显, 且体温一直持续保持在38℃以上, 再加之并发水痘, 因此临床治疗时首先考虑以普通水痘为主, 为了有效预防发生其他并发症, 给予患者一级护理, 并加强病房内的消毒、清洁工作。给予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或溃疡, 同时早期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严禁给予抑制免疫药物及激素药物) ;预防应激性溃疡方面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止痒方面采用炉甘石洗剂;抗病毒方面给予服用板蓝根冲剂。患者上述临床治疗需持续15 d。

2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经过15 d治疗后, 全身痂皮基本上脱落, 均治愈出院, 在之后的定期门诊中未发现任何并发症。

3 讨论

艾滋病主要是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感染了HIV之后, 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便会下降, 另外经常合并感染其他病毒,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为水痘、疱疹感染等。

据相关研究报道[2], HIV感染者较容易并发水痘, 且临床症状一般较为严重, 在感染前期即可出现疱疹结痂以及恢复期明显延长。本组12例患者的发病症状:低热, 本组患儿低热时间达到6 d (>38℃) , 儿童并发水痘一般无发热或以低热为主, 而成人并发水痘则为低热或者高热;头痛, 本组病例在发热次日便出现头痛症状, 但是头痛的程度较轻, 且能接受;水痘分布广泛, 出疹的顺序以及分布范围无规律性, 本组病例皮疹首先是从手指及手心部位开始, 然后逐渐扩散至颜面、躯干、四肢、会阴等, 其全身的皮疹分布无密度差异以及无任何规律性;皮疹瘙痒程度较轻, 本组患儿全身瘙痒程度较轻, 基本上能够忍受, 但是临床治疗时仍然在其面部及躯干部位皮疹较为密集部位涂抹炉甘石洗剂, 以此来起到止痒的作用;血象不高, 这说明患者的继发性感染症状不是特别显著, 其原因在于疱疹未出现明显扩大或者其周围的充血症状未出现明显加重, 还有可能就是病毒感染的血象与升高的血象相互抵消, 进而表现出血象不高[3];脱痂时间长, 本组患者经过15 d治疗后, 全身痂皮方全部脱落。

从相关临床研究报道[4]中我们了解到, 目前HIV感染者合并水痘主要是以重症水痘为主,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严重皮疹等, 一般采用抗病毒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部分患者还伴有长期的腹泻、腹痛以及体重下降等表现。本文选取的12例患者, 通过对其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被确诊为HIV感染合并轻度水痘, 经临床及时诊治, 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从本组病例中可以看出, 当HIV感染患者并发水痘时, 需要尽早检查HIV抗体, 以此来避免其他HIV合并病毒感染出现漏诊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23-524.

[2]孟文艳, 李祥魁, 李新程, 等.HIV感染/AIDS105例临床及治疗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23 (10) :643-644.

[3]丁振干.以水痘为皮肤表现的艾滋病合并梅毒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26 (8) :723.

篇9:HIV感染后急性期有哪些表现

HIV感染后急性期表现,很多确诊的感染者并不重视,因为急性期表现对于指导治疗时机和判断今后生活质量、寿命长度等感染者最关心的问题都不太重要,医生给出治疗依据更主要是根据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

真正在乎急性期表现的是有过高危行为或者暴露史的,很多人想通过分析急性期表现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HIV,一旦在高危或者暴露后出现不适,会大大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很多人心理负担。

那感染HIV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呢?有什么化验可以尽可能早发现HIV感染呢?

10%感染者没有急性期症状

2015版艾滋病诊疗指南中介绍急性期症状,“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这里需要大家理解的几点:

时间

时间为暴露后2到4周。症状是病毒复制后产生的,需要时间,太早了病毒量太少,不会有症状,太晚了已经有了足够抗体,也不应该再发生症状。持续1~3周,人体产生抗体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并消失。

症状

这些症状实在是没有什么特殊性,很多疾病,尤其是各种病毒感染,都会有上述症状,例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都可以有,一个人一年大概会有1~2次感冒,而与感染者一次无保护的性行为,感染概率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不等,单纯根据症状本身分析,是感冒还是HIV感染,概率上差不多,感冒的概率应该更大一些,医生很难根据症状给出倾向性结论。也就是说,即使高危暴露后出现了症状甚至“典型”症状,医生也很难认为这些症状是HIV感染导致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急性期症状

文中指出,“部分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也就是说,高危或者暴露后没有出现急性期症状,也不能排除HIV感染。有文献说,大约10%的感染者没有急性期症状,我们临床统计,没有急性期症状的比例更高,当然也许是时间太久回忆不起来了,或者有些人“心大”,有急性期症状而没有在意。急性期症状持续时间长的感染者,未来疾病进展可能会更快。

急性期症状与检测的关系

指南中提到“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可一过性减少,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亦可导致。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肝功能异常”。也就是说,理论上出现急性期症状,应该已经可以检测到RNA和P24抗原了,对于高危后出现症状特别担心,又无法等到6周再检测的人,可以通过检测P24抗原来协助诊断,而RNA检测虽然可以早诊断,但是费用昂贵而且检测需要的时间长,很多地方,等RNA结果出来都6周后了,还不如耐心等6周做抗体检测。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与其事后担心纠结那些症状,不如提前采取措施,借用这个安全套的广告就是“别犯傻”。

什么是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那么,一旦确诊HIV感染,感染者服药后如何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什么样算是治疗失败,失败后怎么办,都需要换药吗?

大家都知道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HIV感染者的寿命,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对周围人的传染性,那么一个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呢?

一般来说,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4周时间后,病毒载量应该下降1个log以上,在治疗3~6个月后,病毒载量应该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感染者的传染性也会极大降低,对周围人的传播风险随之减少甚至消失,这也是常说的,治疗就是最好的预防——对感染者的治疗,也就是对非感染者的预防。

如果抗病毒治疗有效,除了病毒量减少,另一个变化就是免疫功能的恢复,CD4+T淋巴细胞计数应该在治疗3个月后增加30%,或者治疗1年后增加100个/ul。

如果不方便化验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观察体重是最简单易行的。体重增加是最敏感的治疗有效的指标。

如果治疗以后48周病毒载量仍然大于200拷贝/ml,则认为治疗病毒学失败了。

一旦确定治疗失败,不是着急换药,而是需要分析原因,首先要了解依从性,也就是感染者是否坚持按时、规律服药了,如果一个月有1次以上漏服了,治疗失败的风险就会升高。在我国,由于感染者的年龄、性别、学历、性格的差异,依从性差异很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哪几个药物,叫不出药物名字,不知道坚持规律服药的重要性。

如果依从性没问题,还要考虑是否有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了抗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排除了上面两点,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病毒对抗病毒药物耐药了,最好做一个耐药检测。根据耐药结果选择换药方案。新的方案中,根据耐药检测结果,最好是换成3种都有效的药物,至少也要2种药物是不耐药的才可以。新的方案,最好包含克力芝。

更换方案后,还要按照上面的方法观察疗效,如果再次失败,还是根据上面原则调整方案。

上一篇:西安二手房合同下一篇:关于元宵节的著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