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质量总监成长记》有感

2024-05-03

读《质量总监成长记》有感(精选4篇)

篇1:读《质量总监成长记》有感

读《质量总监成长记》有感

——浅谈民营中小企业质量问题解决思路

4月的一天打开6SQ网站不经意间看到《质量总监成长记》这本连载文章。读了几篇,深受学习、启发,尤其第八章(四重境界)。当阅读此篇文章后,引起我的思考:如何解决目前企业里遇到的问题?我所在企业为民营中小企,关系复杂,利益重重,帮派乱横;质量人员如何生存、发展,并做出有价值的活动啊!这是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可能各位网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如何让文中唐风的解决问题四重境界在民营中小企业得到落地、发展、运用,提升,且是有效地解决问题。结合我自己经历及读《质量总监成长记》(四重境界)感受,谈一下四重境界在民营企业里运用思路。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并不是大家想象里有正规的质量改善流程,往往在解决是上体现质量总监的利益意志。有些问题不需要解决或说出来,不然,个人职业受到影响,这个你懂得。如下为本人一点总结吧:

第一境界:沟通问题、弄清领导意图。

即是解决问题的观点:是解决还是不解决、问题呈现方式、解决方法(公众或私下)等。

主要工作:

1、统计问题,并简单扼要分析,以邮箱形式或公司其他通讯工具发至领导。

2、及时找领导领导沟通问题,试探领导意图。

第二境界:按图索骥、迅速行动。

即是按领导意图,迅速开展改善活动。

主要工作:

1、按领导意图修改问题方案,如问题分类原因,敏感数字或方案等。

2、私下及时与相关部门简单沟通问题,并说明领导意图。

第三境界:狐假虎威、借势而为。

即是询问领导工作安排要求,并择机召开问题分析改善会议。

主要工作:

1、与领导沟通会议时间、地点,并主动提出领导参会要求。

2、以公开方式通知相关部门参会,且人员为问题责任人及部门领导。

3、会议上形成问题解决及预防方案,且每个措施均有责任部门、人员、完成时间等(会议纪要)。

第四境界:按时跟踪,成果分享。

即是根据每个措施跟踪完成情况,并通报进展和实施效果。另外,对取得重大改善项目,一定分享。

主要工作:

1、跟踪每个措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对过程遇到困难,提供帮忙。

2、择机分享问题解决成果,并向领导提出聚餐要求,联系感情。

最后,在民营企业里只用灵活动用、活学活用一些方法或思路,才使我们的质量工作开展得游刃有余。在读了《质量总监成长记》的文章,深感一些方法或工作思路实用性,值得每一位质量人去学习和借鉴。

篇2:读《质量总监成长记》有感

一、引导新员工成长:为刘邦解决编制问题:

话说老板始皇帝东巡消息传到江苏丰县境内,可让丰县的两位人物紧张得一塌糊涂,两位人物简介如下:

萧何

职务:大秦集团江苏分公司驻丰县办事处办公室主管

特长:组织管理能力强,精通集团各类制度,擅长员工关系

时评:书生意气乡里专,为上分忧吏才展,要问秀才知何事,各家经典腹中藏

刘邦 曾用名:刘季 学历:相当于小学 辉煌成就:中阳里村社团扛把子

特长:人际关系强、讲哥们义气

时评:东游西荡村中晃,呼朋换友净得闲。若非萧郎掌中护,恶名早成铁窗人。

乡人不识帝王志,爹娘净愁痞子名。

当萧何接到老板东巡的飞鸽信息时,忙到中阳里村找带头大哥刘邦商量,让刘邦约束一下社团小弟,都悠着点,该躲的躲,该藏的藏,别出妖娥子。当董事长的超豪华车队路过中阳里村时,刘邦一眼望去,有诗为赞:一辆龙撵展帝姿,两路精兵把威摆,九五之尊巡天下,敢问诸候谁不服?只见两边百姓倒头下拜,三呼万岁,气势冲天。刘邦心中震憾,感叹:此等威风,不往世间走一回呀!第一次觉得人生可以如此精彩。于是,刘邦当着萧何的面说:大丈夫当如此呀。萧何听了此话,严肃的对刘邦说:小心隔墙有耳,传出去是要掉脑袋的。但是心中却打起了算盘:丫的,长城不是孟姜女哭倒的,估计是这斯吹倒滴,你刘老三整天不是和混混打架,就是和寡妇鬼混,你爹娘都看你不爽。此等豪情出口,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难道今天才说出心中一直掩藏的理想?以后得重点关注此人。

同时,萧何也在反思自己:痞子尚有三分志,难为书生把名扬?难不成我一身才华尽埋没于日常杂事之中,说不定此人能有宏图大展之时,何不借此机会,拉他一把。于是萧何对刘邦说:兄弟,以你身材之伟岸,思想之雄奇,市井之所与志不合呀,如果你相信兄弟,进入国企,假以时日必将前途无量。刘邦想:理想再大,也需吃饭,还是先安身再立命吧。于是刘邦谦虚的说:多谢萧兄牵挂,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呀,你我兄弟联手,拿功名,享富贵!所以,萧何就帮刘邦解决编制问题,让刘邦进入办事处并做了保安队长。正所谓,萧主管收编土八路,点燃火种干革命,痞子刘翻身把歌唱,一腔热血改从良!从此以后,刘邦在丰县混得如鱼得水,萧何更是充当了刘邦职业生涯初期的保护伞,不离左右,以兄弟相称,还利用关系给刘邦争取了年度优秀员工,并出赞助费让刘邦进总部接受表彰。

如果董事长始皇帝能多活几年,相信刘邦在萧何的关照下,混个丰县十大杰出青年,以保安队长身份(享受正科级待遇)退休应该不成问题。可惜事与违愿,命运和刘邦与萧何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本阶段,作为集团基层办事处的高级白领,萧何承担了办事处的日常管理工作,多年的重复工作,让萧何完成了自身的职业积累:

1、日常工作(上传下达,迎来送往,)让萧何的组织能力得到加强与提高。毕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呀。

2、擅长文书写作,精通律法,为以后做规划,妥善解决各种内部矛盾奠定了基础(都说人事相当于半个劳动法专家)。

3、通过与刘邦及其社团人员的相处,更是积累了与不同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同时深入的了解基层员工的需要,为今后制定符合员工利益的制度积累了经验。

对新员工刘邦的初期工作引导,更是做了不少工作:

1、在公务接待中,意外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发现了刘邦的抱负,收编中阳里村社团扛把子刘邦,稳定了办事处驻地安全。

2、与刘邦结下兄弟情谊,生活上给予资助,工作上给予引导,虽说有充当保护伞嫌疑,但毕竟没有违反相关法规,让刘邦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让其他员工看到成长的希望。

3、对刘邦职业初期积极引导,帮其扩大影响,提拔其为保安队长,并用自身关系为刘邦争取到优秀员工荣誉,让其有机会进总部接受表彰,这对刘邦职业生涯起到重要作用,为其拓展了眼界,拓宽了人脉。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常的积累,哪来以后的得心应手!我们只看到成功人士表面的光彩,谁又知道他们背后的艰辛?不要把积累的代价看成成长的烦恼!

同时,对于新员工来说,不是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需要做的是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要让新员工知道,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有困难找组织,有想法找组织,只有把公司的发展与个人的利益捆在一起时,新员工才会死心踏地的跟着组织干革命!

二、试用员工的管理与考评:萧何月下追韩信

当大秦集团董事长始皇帝驾鹤西游后,胡亥继任董事长,集团管理日趋混乱,各子公司纷纷脱离集团。而普工陈胜、吴广之流更是公开喊出:“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消息传到丰县,萧何找刘邦商量,决定跟着刘邦搏一把,从而开始了辉煌之路。

刘邦和萧何通过几年的吸引人才和招兵买马,注册成立大汉公司,并形成了刘邦为总经理,张良为顾问,萧何为人事经理的管理团队。一日,顾问张良对刘邦说,如果有人拿着他开的介绍信来投靠,那么此人的职务宜高不宜低。几个月过去,只有一位叫韩信的人来面试,韩信此人是输人不输阵,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怀有顾问的介绍信却不拿出来,更要装二玩深沉。没料刘邦看韩信一身犀利哥的样子,也就当一般员工试用了。

韩信简历如下:

籍贯:淮阴 家族关系:不详,据说是没落贵族

特长:行军布阵 师曾:不详,据说是自学成才

经历:淮阴市井笑韩信,跨下忍辱能仗剑。好友早起掀锅灶,流落街头漂母饥。

胸有战策敌万兵,立志从军投霸王,献计频频不得志,负气远走奔汉王。

试用初期,韩信性格孤傲,不喜欢拍,所以无人关注。韩信故意违纪,希望引起起重视。结果却被告诉之要开除,韩信对员工关系专员夏侯婴说:难道老板不想夺天下?为什么如此对待人才?夏候婴认为此人有胆有识,向老板刘邦推荐。刘邦想:兄弟们跟我创业也不容易,人情之处在所难免,给个面子吧。于是刘邦让韩信做仓管。此事引起了人事经理萧何的高度关注,顾问张良所言,至今没有兑现,做人事的,如果不了解员工背后的大树是谁,说不定哪天倒霉就踩铁板了。萧何经常去找韩信聊天、下棋、游玩,一是了解其想法,志向,二是顺便观察此人的能力,通过观察,萧何认为此人是个奇才,并引为知己。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遇良朋聊不够。萧何对韩信说:弟之才,将军足矣!请委屈两天,且容我向老板汇报。哪知韩信等了几天无消息,失望之极,趁月夜跑路。

萧何听到消息,来不及请示刘邦,开上宝马一路狂追而去。且说韩信一路北进,一路感叹:都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想我天纵奇才,却连番不得志,时也?命也?所谓有心为将匡天下,奈何难觅有道君!当韩信遇到寒溪挡路时,围着河边打转,更是悲中从来,说一句:今年走背运呀。正是:愁由心生心生悲,难施才能才成空!而萧何远远看到河边打转的韩信时,那是喜从天降,如获至宝,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喊:弟为何不辞而别?你胸怀大志难道要终老山林?韩信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萧何沉思一下,抬头问道:当今天下,谁为雄主?以霸王之能尚且不能重用你,难不成各路诸候会待你为上宾?韩信负气的说:“处处不留爷,爷当个体户”。萧何说:“老弟呀,人说秀才造反,十个吓破九个胆,以你布衣之力,何以成事?而我们老板有凌云之志,顾问张良有不世之才,就算争天下也有一拼之力,以你之能鹰击长空指日可待呀!正所谓:与其踏破铁鞋寻去处,不如多下功夫留此处,你还是随我回去见老板吧。”此时,夜深人静,溪水滚滚而流,韩信见萧何鞋子也掉了,赤足而谈,只为追回自己,如此诚意,就随萧何原路返回。诗云:萧何月下追韩信,奇才溪前思前程,且把烦恼抛身后,妙计胸中待汉王!

篇3:品读城市——读《三城记》有感

当我们行走于生活的这座城市, 有没有想过停下我们的脚步, 细细地去品味和欣赏自己所处的这个空间?当我们埋头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之时, 有没有想过“后退一步”来审视“城市”这座承载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大舞台?也许现代人的脚步过于匆忙, 现代人也变得太善于追求与争取, 而往往忘记了静下心来思索和玩味。于是像《三城记》这类品读城市的图书开始出现在书店中, 提醒人们停下繁忙的脚步, 来看看周围的建筑, 品味我们生活的空间。

《三城记》记录的是作者梁雪行走于美国三座主要城市的过程中, 对于城市建筑的品读和理解。在他看来, 城市是离我们每个人很近又很遥远的一个实体, 我们生活于其中, 而又常常对城市的细节特征视而不见。然而, 城市是不可以被忽略的, 因为我们塑造的城市也在无时无刻地塑造着我们。易中天曾经把城市比喻为供人品读的书本, 开卷有益, 阅读“城市”这本书, 更会让我们获得对于生活的丰富感悟。其实, 美国的城市对我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 当我最初翻开这本书, 跟随作者去品读美国的城市建筑时, 感觉正像观看正大综艺的“世界真奇妙”, 娱乐与新奇大于思索和回味。然而慢慢地, 我开始发现《三城记》这本小书中其实潜藏着“城市”这本引人入胜的大书。作者的叙说配上书中的实景照片插图让一座座有血有肉的城市跃然纸上, 而城市的这些真实面貌和照片所诉说的一段段历史怎能让人不动情呢?当我随着作者的脚步漫步于美国的三大城市时, 心中浮现的是自己如今生活的这座古都。当作者饶有兴趣地讲起每一个美国建筑背后的轶事, 我也忍不住回忆起那些属于北京的故事。当然, 中西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 中美两国的国情也有天壤之别, 因此我也无意在阅读之中单纯地将两地的建筑拿来对比, 只是静静听梁雪讲完了属于他的三城记, 我心中那些中国城市的轮廓也变得比以前更加清晰。

作为建筑学者, 梁雪在《三城记》刻意回避了许多专业理论, 而选择随着读者的眼睛去行走、记录, 这样的确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但我还是“贪心”地期望作者能够对美国的城市和建筑有一些理性的批判, 毕竟太过赞许他们的建筑与文化也不是一件好事, 学者的责任不光是去赞许借鉴, 也着实应该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篇4:读《上学记》有感

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何兆武却还了北大历史系主任姚从吾一个公道。殊不知姚从吾1946年底曾经出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他在两年任期的风雨中,可以说招致的污蔑与诽谤前所未有。譬如有人撰文公开打击:“田伯苍(即1945年~1946年任河大校长的田培林)和朱家骅(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是属一个小派系,不久他荣升了教育部次长。校长位置让与姚从吾。姚从吾是朱家骅的忠实奴仆,是田伯苍的小同乡。开封第一次解放后,他秉承朱、田意旨,把学校迁到苏州,妄图长期把持。”

但是,另一篇文中对姚从吾和“让与”他校长位置的田培林却另有所评:“1945年6月,田培林出任河南大学校长……田校长一方面扩充校舍,一方面将黄河水利工程学校并入河大组建水利系,并与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合为工学院,又将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河大,增强了医学院,期望河大成为国内一所完备的大学。至此,河大有文、理、法、农、医、工六个学院,十五个学系,正副教授达一百二十六人之多,讲师助教一百一十人,学生达二千一百五十余人,成为华北地区院系最多、校园最大的学校之一,为新中国建立之前河南大学历史上最盛时期。”

1946年冬姚从吾接任河大校长后有文章记载:“他延聘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并亲授《史学方法论》,领导师生埋头读书,努力研究学问……他常对学生说:‘学生的学问最后应该超过老师才对,不然国家的学术界怎能一代比一代进步呢?’这是他自谦也是勉励学生努力读书的话。”

同时,他的学生吴相湘在姚从吾逝世后的纪念文章《姚从吾尽瘁史学》中对他的人格有一段最为贴切的描述:“从吾先生是最敬佩胡适之、傅孟真两位先生的。在胡、傅两位先生相继辞世以后,从吾先生为求振兴中国史学,曾不顾嫌怨,与恶势力奋斗,对于培植后进更是鞠躬尽瘁,临死不懈,当其辞世前两小时,即4月15日(1960年)上午十时许尚与商务印书馆顾问杨树人教授通电话询问台大学生一篇论文刊行的事。当杨教授告诉他:论文已经付排,他异常兴奋地笑了。而不到两小时,忽被他得意门生发现他坐在台大历史系研究室已因心脏衰竭而气息奄奄。这和适之先生死在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馆,傅孟真先生死在省议会议场,鼎足而三,为中国近代学术界留下鞠躬尽瘁的珍贵典型。”

写到这里,不禁令人想到才华横溢、特立独行、傲世无羁,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台湾风云人物李敖在插科打诨之余,却偏偏对他在台大历史系的业师姚从吾老夫子情有独钟。在李敖1962年出道时的佳作《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开场篇“十三年和十三月”中,曾经有一段发自内心的独自:“多少次,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我坐在姚从吾先生的身边,望着他那脸上的皱纹与稀疏的白发,看着他编织成功的自首校书的图画,我忍不住油然而生的敬意,也忍不住油然而生的茫然。在一位辛勤努力的身教面前,我似乎不该不跟他走那纯学院的道路,但是每当我在天黑时锁上研究室,望着他那迟缓的背影在黑暗里消失,我竟忍不住要问我自己:也许有更适合我做的事……”

以上寥寥数语,真真切切勾勒出姚从吾的人品和在台湾几代文坛乃至在中国文史界的学术地位。最近,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员到台湾讲学,返京后谈到台湾一些中生代历史学者对导师姚从吾推崇备至,他们将姚先生的有点木纳、讲课时对学生们称“兄弟”的口头禅都视为姚先生忠厚、谦逊的美德。

毋宁置疑,仅以政治需要强加在姚从吾头上所谓的“小派系”、“小同乡”、“忠实奴仆”,以及什么“让与”、“妄图长期把持”等深文巧诋的妄言,就不攻自破、不值一提了。

但是,使人不解的是在《上学记》中,何兆武先生却对留在大陆的冯友兰先生采取和姚从吾先生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在该书的第二章“几个难忘的人”中“5、冯友兰先生”的专题中,竟以不负责任的偏见和误解连篇累牍向冯友兰发难,使笔者好像又回到对知识分子求全责备、揪辫子、打棍子的那个远去的时代。

如果脱离了历史的大格局而对一位备受煎熬、在夹缝里求生存还能作出大学问,以九十余岁高龄达到“天地境界”,全世界公认的哲学家、国学大师冯友兰,仅凭何兆武的臆想就能随意地指指戳戳,是极不公正的。作为对冯先生望尘莫及的晚辈,不由得心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不知我们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时,国人该如何评价国学的“一代文化托命之人”冯友兰。

首先,对冯先生的政治身份认知问题,何兆武在文中写道:“1945年国民党在重庆开全党的代表大会,主席团有十几个人,自然都是国民党最重量级的人物了,冯友兰也躬逢其盛,赫然名列其中。后来听说国民党要他做中央委员,他没有接受,还是留在学校教书。那时候在民间,民主的气氛还是占上风,所以大家跟冯先生的思想就拉开距离了。”以上何先生所述冯友兰“还是留在学校教书”这件事中,莫非认为冯友兰不识抬举、没有出息,拒当中央委员而当穷酸教员,“大家跟冯先生的思想就拉开距离了”?这与何先生看法的初衷,似乎是矛盾的。

无疑,这就牵涉到冯友兰是否是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问题。几年前笔者曾经向《道通天地——冯友兰》一书的作者范鹏请教,范先生在研究冯友兰时,提出一个“文化场效应”现象,对笔者颇有启发。冯友兰出生于内地河南省南阳府唐河县,在娘胎里就背负着中原文化厚重的十字架,“烙”上了中原“士”文化的胎记。由于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以及沿海文化的差异,他不可能像胡适那样个性化、那样超脱。在冯友兰的精神世界里只有“社稷”、“家国”,而个人前途一定是融合在其中的。正如冯友兰1949年拒绝到台湾的原因,他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得明明白白:“无论什么党派当权,只要它能把中国治理好,我都拥护。”据笔者查询,说这番话前后的背景之一,是在因战事而南迁苏州的国立河南大学,冯友兰和当年绝大多数学贯中西的河大教授们的“故乡事”,不外乎在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一次重大历史性的抉择时,以冯友兰为代表留在大陆的一代中国学人,是惟“家国”的前途马首是瞻的。笔者在《国立河南大学之命运》一文中,对这一代背负着中原文化传承的土著文人是这样评说的:“他们心目中的‘爱国’和政客嘴中的‘爱国’是不一样的,融进

这一代文人血脉中的‘家国’,始终是那一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与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

以笔者之愚见,维系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号称五千年文明的纽带,不能舍弃的就是这么一点中华民族的“共”性。当前在世界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时,这就是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的“正宗”!

何兆武对冯先生释今古之“三史”、纪贞元之“六书”的巨著评说时强调:“1942年,教育部举办过一次全国学术评奖……当时评出一等奖两名,一是冯友兰的《新理学》,也是《贞元六书》的第一本,另一部是华罗庚关于数论的著作。冯书的评审者是张君劢,对冯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冯先生在学术上是有贡献的,但是否即如张君劢所推崇的那么高,恐怕不无疑问。”何兆武质疑之后,就其本人来说并未在学术上对《新理学》提出质疑的论据,对此“不无疑问”的空头质疑,笔者认为在学术界是最为不可取的“风”气了。文中何兆武又对冯先生另一部著作评价:“像他《新世训》的最后一篇《应帝王》鲜明地表现出想作‘王者师’的心态。在我们看来,一个学者这样做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有失身份。”这就奇怪了,“学而致用”人人皆知。何兆武代表的“我们”是认为冯友兰要以他的满腹经纶服务于政府、社会而当“王者师”是“有失身份”?按何兆武的逻辑,是否所有出任政府智囊、顾问、咨询的专家、学者都为此“有失身份”了。

这不是宽容的问题,这是公正与良知的大是大非问题。冯友兰留在大陆、坚守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岗位上错了吗?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一路走来的一位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著名教授,该不该受到如此求全责备的苛求?

对于冯友兰一生宏富的著作,如果用只争朝夕来感悟冯友兰的勤奋,那就用宁弯不折来理悟冯友兰的韧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陆续出版的《贞元六书》,是他“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在艰难困苦、生命攸关的战争年代,冯友兰奋发有为著书立说,并不在于得“奖”。冯友兰、华罗庚一文一理、一代双骄,出类拔萃。这种在“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激励下,焕发出的精神境界是任何奖赏都无法比拟的。在飞机轰炸、流离失所的战乱中,能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潜心研究学问者,精英也。

冯友兰在之后一波又一波严酷的政治“运动”中,他能屈能伸,大气磅礴化腐朽为神奇,将生命融进他一生追求的学术,晚年在失明后仍用心在写、用口在述,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用毕生的精力和生命将《中国哲学史新编》奉献给世人的就是冯友兰的人格魅力,在困境中,只有具备卓越逆境的智商,才能成大气候。

这种精神恰恰是目前急功近利、浮躁的学术界最应当认真借鉴的。

记得2003年前后在新加坡大众书局的新书展示柜中,看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哲学小史》(大师小作丛书),署名冯友兰著,在该书的首页有一篇介绍《大师小作》的出版说明,中间一段写道:“大师多有启蒙之愿。皇皇巨著之外,每每有小作发表。志在训练学子,普及文化,启迪民智。这些作品都是精心之作,写作时并不比著撰学术文章省力和容易。因此往往能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挥洒自如中显露真知灼见。与其后坊间出现的辗转编撰之作相比,这些作品实在更值得传之久远,成为后学的必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笔者没有研究过哲学,本不在“行”,可哲学又无所不在;三人行必有吾师,何况面对的是“大师”。一本薄薄的六十九页的《中国哲学小史》,竟能浓缩中华数千年哲人之精华,在两岸三地、东南亚的华人世界里,冯友兰大名如雷贯耳。笔者作为“后学”只有“必读”,被“普及”、“启迪”的份。人贵有自知之明,站在巨人肩上学习、继承、求发展和将巨人踩在脚下哗众取宠,毕竟是两码事,这其中牵涉的何止是学风?!

冯友兰通释古今、纵横中西,坚守“教授”之节操,是“士”文化的顽强坚守者,“士”文化竞争核心是“节”。纵观冯友兰一生不离本土,不为权利所左右,不受官位、金钱所诱惑,顽强坚持一生一世做学问,而且以刚柔相济的韧性做出大学问,毫不含糊的他是一位纯粹的哲人,自觉地担当着中华文化道义的使命,这就是冯友兰的大节。在二十世纪纷纭复杂的政治形势下,能够终身恪守学术阵地,为哲学而鞠躬尽瘁,可以说他是中华“士”文化在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这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根”!

冯友兰在“文革”中不过是二位“教授”,他自贬为“哲学工作者”或人称“臭老九”的一介草民,这就够了。即便曾经被点名在“梁效”的写作班子当过顾问,也并没有改变他被批判、遭迫害的地位和命运。“文革”中,冯友兰在小组讨论会上的一席发言,有人因政治需要,以“对于孔子的批判和对于我过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而见诸1973年《北大学报》第四期,据说该文还上了《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这些批孔文章出笼的背景,正如冯先生《三松堂自序》中所述:“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转向批孔运动。批孔还要批尊孔。当时我心里又紧张起来,觉得自己又要成为‘众矢之的’了。后来又想,我何必一定要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呢。要相信党,相信群众嘛,我和群众一同批孔批尊孔,这不就没有问题了吗……”冯友兰这番表白是“自救”还是捞到了什么权与利,明眼人应当一目了然。

但是,笔者不能不说的是,冯友兰以哲学家的睿智,有意无意地以他的声望与学识和“政治”开了一个大玩笑。那是在阶级斗争月月讲、天天讲的紧箍咒念到极端,惶惶不可终日的老九们处境艰险,不知下一个被抛出去的“罪羊”是你、是我还是他的时候,冯友兰对批孔推波助澜,一时间,几亿人“唰”的一声将脑袋扭向了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金睛火眼个个盯住了“孔仲尼”,人称“孔老二”,顿时身边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气氛松弛下来了。因孔老夫子占用了这段至关重要阶级斗争的时空,转移了“大批判”的目标,而使一些老九安然过了这个“村”、又过了那个“店”,幸运也。

儒家学说能不能包装到“个人崇拜”的绝对地步,孔子在和叶公对话时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不能容人质疑!

中国要走中国自己的路,国人就必须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无限热爱、充满信心,这才是中国要崛起的真正底蕴。如果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时,不重视自己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这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毋宁置疑,冯友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融贯中西、通释古今”,展现给世界的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史不绝书的一个“图腾”。

哲人远去了吗?!

在北大燕南园的三松堂,如今三松挺拔。冯老夫子的女儿钟璞仍然守护着这座幽幽静谧、苍凉肃穆的小园。偶尔笔者从燕南园走过,似乎呼吸到这里的灵气,感觉到冯友兰做学问的那份执著与深沉。

上一篇:新玻璃幕墙自评报告下一篇:蒋济字子通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