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024-05-24

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共9篇)

篇1: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班级总体情况:

本学期,来到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经过与学生们一个学期的相处,通过与他们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我更了解了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结合我在本班开展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和不足之处,本学期,我制定了“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以更好地计划工作的开展。

教师情况:

经过了两年在中年级的教育教学经验,我非常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继续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重心。本学期,邓雄银老师将继续担任本班的副班主任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搭班,我和她对学生的情况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加上她任教的是主科数学,也能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再加上,本学期我班多加了刘光伟老师这一位有3年一年级带班经验的副班老师的加入,相信通过多与两位副班主任的沟通交流,会让本班的班风班貌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实施措施:

总结上学期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配合学校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主题,在本学期,我将从班级保洁、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间管理、午休、放学、图书管理等几个大方面加强对学生常规行为的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塑造班级的良好班风班貌。

一、班级卫生及保洁。

经过一个学期孩子在学校的劳动实践,班里的大部分孩子已经从一点家务活都不会干长大成一个会打扫班级卫生的“小能手”。所以,本学期在班级卫生的打扫和保洁方面,我将更好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性,每天安排好午休和下午放学打扫卫生的小组,并在组内设立小组长,专门负责本组的卫生保洁工作。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对于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是学生从动到静的一个过渡。上学期,越往学期中后期,学生对待课前准备越不认真,因此,在本学期,抓好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我班主任常规工作的重心。

从课前准备谈起,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听铃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比如课间操的铃声以及午休的铃声等。

二、课堂纪律。

课堂学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行为,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身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备好我的每一节课,抓好课堂的重难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采用各种调控措施调动、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除了主科课,身为一名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学生在专科课堂上的纪律,因此,在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与科任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其他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并配合科任老师进行管理,并抽空阅读更多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以为自己积累更多有效的间接经验。

三、课间管理。

在对学生的课间管理上,我以为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本学期,在对学生的课件管理上,我将继续多利用课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多利用班会课、思品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除了老师对学生的约束,还可培养有管理能力的班干部,协助老师进行课间管理。

四、午休。

午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中午有充分、良好的休息,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下午的学习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本学期,我将继续重视对学生的午休管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意识,能在指定时间吃饭、搞卫生、睡觉,使其学会更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时间。

五、放学。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课时量比其他年级的少,因此,做好学生的放学管理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加强我班的放学管理,虽然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我仍然不会放松对学生放学的纪律要求,包括排队的纪律,在校等家长时的纪律,回家的作息安排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离开校园并合理地利用放学时间更好地进行学习。

六、图书管理。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本学期,我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图书的爱护、选择等,并通过培养图书管理员,使班级图书得到更好的管理。

除了加强对学生常规行为管理之外,培养班级的良好学习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本学期,我将更加注重对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通过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通过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更多地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

除此之外,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时必不可少的。通过联系,及时与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习惯。只有家长与老师相互的多配合,才能促进学生向更全面的放下发展。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相信能够带领本班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使学生朝着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的方向不断发展。

篇2: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班级总体情况:

本学期,是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这对于他们而言,既是一次转折,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由于学生所接受的学前教育,学习习惯各方面也不尽相同。进入新学期,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放在首位,并以此为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制定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以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教师情况:

经过了两年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我非常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继续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重心。本学期,唐明军、刘光伟老师将担任我班副班主任的教学工作,相信通过与两位副班主任的沟通交流,配合工作,会让本班的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并使班风班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实施措施:

总结以往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配合学校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主题,在本学期,我将从班级保洁、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间管理、午休、放学、图书管理等几个大方面加强对学生常规行为的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塑造班级的良好班风班貌。

一、班级卫生及保洁。

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生活自理能力和自立能力还较差,因此,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应该由老师一点一滴地培养和抓起。学生的卫生意识,老师可以通过故事引导、正面引导等途径培养,或“门前三包”的策略,让孩子保持自己位置的干净。同时,其实许多孩子都有较强地为班级出一份力的心意,只是他们在打扫卫生方面平时缺少实际的锻炼,因此,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积极心理,在组内设置“卫生小组长”,以及组与组的卫生情况评比,调动学生的打扫卫生积极性。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对于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是学生从动到静的一个过渡。因此,在本学期,抓好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我班常规工作的重心。通过培养学生会听铃声,知道课前准备该怎么做,以及加强小班干的培训,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课前准备重要性的同时,更好地约束学生的课前准备行为。

并从课前准备谈起,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听铃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比如课间操的铃声以及午休的铃声等。

二、课堂纪律。

课堂学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行为,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身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备好我的每一节课,抓好课堂的重难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采用各种调控措施调动、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除了主科课,身为一名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学生在专科课堂上的纪律,因此,在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与科任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其他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并配合科任老师进行管理,并抽空阅读更多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以为自己积累更多有效的间接经验。

三、课间管理。

在对学生的课间管理上,我以为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本学期,在对学生的课件管理上,我将继续多利用课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多利用班会课、思品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除了老师对学生的约束,还可培养有管理能力的班干部,协助老师进行课间管理。

四、午休。

午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中午有充分、良好的休息,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下午的学习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本学期,我将继续重视对学生的午休管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意识,能在指定时间吃饭、搞卫生、睡觉,合理利用午读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使其学会更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时间。

五、放学。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课时量比其他年级的少,因此,做好学生的放学管理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加强我班的放学管理,虽然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我仍然不会放松对学生放学的纪律要求,包括排队的纪律,在校等家长时的纪律,回家的作息安排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离开校园并合理地利用放学时间更好地进行学习。

六、图书管理。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本学期,我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图书的爱护、选择等,并通过培养图书管理员,使班级图书得到更好的管理。

除了加强对学生常规行为管理之外,培养班级的良好学习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本学期,我将更加注重对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通过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通过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更多地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

除此之外,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时必不可少的。通过联系,及时与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习惯。只有家长与老师相互的多配合,才能促进学生向更全面的放下发展。

篇3: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努力塑造健康向上的班风,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从而形成更加优良的性格。班主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显教育”,也可营造相应的环境和可行的方法对学生实行“潜教育”。

而班主任正是担任此项重要任务的核心,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体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犹如乐队的总指挥,指挥高明才能演奏出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优美乐曲,而“潜教育”就是这支优美乐曲中的和谐音符。

环境育人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此理。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是还不成熟,此时正是养成良好习惯和形成优良性格的最佳时期,所以成长环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是环境的动物,处于怎样的环境中,就能成就怎样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家庭是一个小环境,而学校为他们提供了集体环境。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各样的性格,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小学班主任作为德育的承担者、组织者、实践者,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有效手段营造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从常规事项到劳动生活的组织,从竞赛评比到学生资料的管理,从学习习惯的培养到学习态度的端正,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到行为习惯的培养,可谓是无所不能的“杂家”。班主任必须事无巨细,样样精通,对学生的行为活动了如指掌。特别是学校里的一些常规工作,一定要做到严要求高标准,从每日的常规工作入手,可以在无形中纠正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指导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播下行为的种子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收获命运。”

行为指导就是要求教师以身作则,身教先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寓于言教。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从不同家庭环境中走出的孩子有不同的行为习惯,有的举止大方,有的扭扭捏捏,有的性格敏感,有的谦虚谨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偶像供他模仿,让他崇敬。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一点,班主任老师便是合适的人选。因为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趋于完美,能够使孩子快乐活泼,严肃认真,同时能够产生可以仰视的距离感。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兴趣爱好、生活态度、精神品质、性格气质、个性特征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可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都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性格、品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还渗透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早上进入校园时,亲切地跟同事和学生主动问个早,无形中告诉学生要待人热情;批改作业时专心致志,字迹工整也是在教育学生要认真对待作业;吃饭时做到不浪费便是给学生做节约粮食的榜样;当学生犯错时耐心、平静地对待就是让学生学会宽容;积极地为班集体的荣誉出谋划策是教育学生追求光荣感;犯了错误及时认错并改正是最好的“知错能改”的示范……当班主任做出这些实际行动时,其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便能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具备美感、是非感、光荣感和理智感。在这样的潜教育下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

爱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对师德的理解出现两个极端,其一是过分强调“爱心”“奉献”“无私”等“圣格师德”,另一个则是仅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个普通的谋生职业,没有深刻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这两种偏差都无益于师德建设,师德建设不仅要用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教师行为,更应是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和媒体在宣传师德时,片面强调爱心和奉献,单纯鼓励教师当蜡烛式的圣人,希望每一个教师都变得崇高和伟大,这种“完美型”师德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班主任应该把伟大的师德化为“爱的教育”,让学生拥有感受爱和爱他人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情商。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家人、同学对他的关爱,不要以为别人对他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现状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这往往造成一些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缺陷,他们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应该给别人什么。要让学生懂得去爱他人,体谅老师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的苦心,宽容他人的错误,化单向被动的爱为双向交流的爱,逐渐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更为丰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改变爱的方式,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抓住教育契机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天时”指适当的事件背景,“地利”是指适当的教育环境,而“人和”就需要班主任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疾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表达;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进学生之中。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敏锐触觉,为潜教育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神舟七号发射时,向学生介绍英雄航天员的伟大事迹和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在他们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新闻直播等形式,向学生讲述地震中四川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并积极发动他们献出爱心,使他们接受一次“爱心大洗礼”。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来临之际,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小礼物,表达自己对家人和老师的祝福。在同学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班主任还可充分利用固定的德育时间对学生进行潜教育,如在学校的规定晨会中加入班级的特色内容,如定期让学生说有价值的新闻,讲有意义的故事,介绍有趣的奇闻异事等等,通过生动的事例和学生的所见所闻让他们增长知识、分清是非、拓宽视野。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队课,组织学生进行有创意的主题活动,可以由学生自创,也可由教师命题。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了面对危险的沉着冷静,体验了书本之外的学习乐趣,得到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

篇4: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关键词】行为习惯 理想教育 生活实际 榜样示范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生活在无忧无虑、衣食富足的家庭里,他们备受溺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人手。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动态变化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為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才有可能有好的行动;有了好的行动,才有可能有好的习惯。理想是奋斗的动力,是航标,指引着学生向正确的目标前进。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教育学生树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目标;结合教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班主任可以在周会课上或和学生谈心时,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从中受到什么益处;有哪些不良习惯,对自己与他人造成什么影响。通过对自己切身体验的回味,再加以比较,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愿望,并下定决心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三、榜样示范,促进养成

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及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教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我平时总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例如:课间有事,我会向班委禀报、请假;见到地上有纸屑果皮,我就弯腰捡起来;课间看到桌子摆歪了,我会赶紧摆放整齐……让学生看到教师是怎样说到做到的。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课间课桌、课本、作业本摆放整齐,有事有病就请假,讲究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教师的示范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小助手”的能动作用。即抓住一两个典型榜样在学生中宣传,号召大家向榜样学习,并明确指出学习哪些方面;并且“小助手”还可以替代教师来对学生进行监督,同时也受到全班学生的监督。例如值日班委当天必须早早来到教室,监督学生早读,维护班级纪律;如果值日班委来迟了,则会失去当班委资格,由其他学生代替。每周进行一次“学习认真同学”的评比,根据值日班委的值日记录来推选。这样的榜样示范,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四、教育疏导,晓之于理

教育疏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热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违反纪律或不遵规守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指责批评,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我常常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班主任应主动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纽带,可把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与任课教师、家长提前沟通好。这样既可以获得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便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持之以恒,金石为开

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四个字——贵在坚持。我是这样做的:每日的作业检查要认真、坚持,不半途而废;课间,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摆好桌子、学习用品,保持好卫生。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良好行为就养成一种自觉性的习惯。此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其他纪律好、学习好的班级,让学生学会向他人学习,使他们在不断的对比、竞争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5: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俗话说:一个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这说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学校要求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内容详细,从学习、纪律、卫生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了十二字方针:“主动问好、见纸弯腰、不追不闹”;集会时一定要做到“有序、安静、整齐”;上学放学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路上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又如在学习上,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考虑玩耍;朗读时要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感情。总之,我会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

二、优化环境,潜移默化

在养成教育中,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育人环境的建设。因为班

级育人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每个教室的布置,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美化班级,办好班级黑板报和学习园地,设置图书角,卫生角、行为规范栏等等。搞好班级环境卫生,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教育学生,随时随刻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班级环境中学习,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使班级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三、教育疏导,晓之于理

教育疏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热情。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我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常常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榜样示范,促进养成示范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的方式。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使养成教育能“可见、可学、可仿、可行”,班主任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班主任的示范作用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深远,许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仍会在聚会中或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中想到自己的班主任,想到班主任与他们间发生的故事的细枝末节,等等,无不表明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的深刻与深远。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我平时总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如:课间有事我向班委禀报、请假;见到地上有纸屑果皮就弯腰去捡,有时看到学生在旁边就故意慢慢地去捡,看看那学生是否会主动跑来帮捡;课间看到桌子摆歪了赶紧整理整齐,自己的课桌随时整理整齐,让学生看看老师是怎样的说到做到,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课间课桌、课本、作业摆放整齐,有事有病就请假,卫生清洁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老师的示范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小助手”的能动作用,抓住一两个典型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号召大家向他(她)学习,明确指出学习谁的哪些方面。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让他们代替老师进行监督、实施目标要求。就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说吧,值日班委必须来得早,站在门口进行检查,要求进到教室的每一个学生都要拿出课本进行早读,不读的由值日班委进行监督批评。值日班委如果来的晚了就失去当值日班委的资格,也就没有资格管理其他同学。早读铃一响,值日班委就指导、带领全班进行早读,边读边巡视谁认真读,谁不认真读。然后,全班每周进行一次“学习认真”同学的评比,通过榜样的树立,促使了大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五、持之以恒、金石为开

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正如一句古话说的:做一件好事简单,做一辈子好事难。学生的养成性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不然就不称之为“行为习惯”了。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把这些良好的行为变成习惯呢?一句话:贵在坚持!说来容易做起难。那么,又怎样克服这“做起难”呢?我个人是

这样做的,每日的检查要认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下课时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摆好桌子、学习用品,卫生随时检查监督,哪怕有点滴的行为过错都要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这样的坚持,日子一久,学生的良好行为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另外,我经常抓住邻班学习认真的时机让我班学生们去参观、学习,和邻班同学比学习,比纪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的自觉、自律、自主地学习生活。使他们在不断的对比、竞争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6: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作为一位从教只有两年多的教师,有多少教育经验是谈不上的。但从工作的过程来看,也有许多的感触,借此机会,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些感触在这里简略谈谈:

首先,做到坚持和有耐心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论是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不断地坚持和耐心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年轻老师做事有激情。我想这也是有道理的。的确,年轻的老师有激情。但是有时激情也会导致另外一个不理想的结果------灰心丧气。因为自己作为老师很有激情,花很多心思在学生身上,但看看学生的表现------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师并未取得期望的效果。你作为老师看到他们的表现越在乎他们你就越生气。这时,作为年轻老师往往会很迷茫、无奈,以致出现灰心丧气的情况。所以,正确看来,教育学生是需要激情的,但更需要一种平常心态,对任何学生都要持理解的态度。不过,这种心态和理解,绝不是在教师岗位的麻木和习以为常。也就是持理解态度的同时,还要坚持放手去管,想方设法去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更要坚持去找他们谈话,明确地表明自己作为老师的立场,严肃地说明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集体生活的原则,特别强调不允许他们的种种不良表现,同时提出针对这些同学的改正措施和希望。(举实例:见案例1、案例2)

关于做到坚持和有耐心具体的做法有:

一是坚持一早一晚到班级检查,主要检查班级的出勤与纪律情况。看看有哪些同学缺席、迟到。了解情况,了解原因,缺席是因为生病或是有急事,还是无故缺席、迟到。对于普通班的学生,缺席的普遍原因是他们意志比较薄弱,早自习时往往还赖在寝室睡懒觉。当然,也可能他们在夜晚时出外通宵上网去了。像这些情况在普通班是很常见的。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就应该深入到寝室,督促他们早些起来,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就寝情况。抓典型,给予严肃的批评,但也不能单纯批评,仍要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老师自己要做到稳住阵脚。从理解的角度,对他们批评教育。这种批评教育要上升到一个高度,即不仅要要求这些迟到、缺席的同学早些起床,按时到校到教室,还要要求他们到教室之后要认真读书,大声朗读,让他们明确来到学校就是以学业为中心的。如果班主任坚持一段时间,这些现象能得到一定的遏制。整体班风会有所好转的。

针对睡懒觉的学生,他们起来之后,应给予相应的惩罚。我的做法是------迟到的学生围绕教学楼罚跑6圈,缺席的罚跑10圈。我想,这么冷的天,跑了几圈,也会脸红鼻子耳朵痛的,让他们长长记性。这样做,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对我们老师来说,要坚持每天早自习及晚读课来学校,到班级里检查是很累的。也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老师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为了上好课,花时间备课,出试卷、练习等等,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白天备课、上课,只有晚上有时间出试卷试题了。这样就往往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也很难早起。所以,每个星期抽出3个早自习(除值日外)到班级检查是可以做到的,不要固定时间。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能抽出3个早自习来检查,睡懒觉的现象是可以减少的。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直接触动学生早些起来,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二是也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既然老师都这么早来教室,何况是做学生的呢?老师这样做可以达到以身作则的教育效果。

二是普遍老师常用的------多找学生谈话。尤其找有较多不良习惯的学生谈话。谈话时,气氛要弛张有度,讲道理时要严肃,同时举出实在的事例说明道理。谈话时,要有互动和对话,好比是一场辩论赛。师生之间把道理和问题辩清楚。说清楚之后,再讲些轻松的事例,达到和气圆满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个效果是需要很有耐心的。做班主任以来,我由于不够耐心,曾经比较偏激地体罚学生,造成极为不好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开展后面的工作。由此我认识到做班主任有耐心比有激情更重要。(举实例:见案例3)

案例列举:

案例1:

原高一(20)班何青山同学,男生。高一上学期开始时不太注重仪表形象,蓄长发,还打耳钉。当时,一看到他的这种“打扮”,我感到非常的生气。心里也非常的冲动,好想狠狠骂他一通,把他赶出教室。作为老师,我还是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然后找到他,谈了将近一节课,说了许多。谈话语气和缓而带严肃,主要意思有:作为学生要有学生的样,这种打扮太有损中学生的形象,这种超前的不良打扮也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另外,作为纯消费者,还没有经济能力,学会换位思考,应该体贴父母,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好好谈了之后,他态度诚恳,到星期天时就改变了原来的打扮。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有时他仍有蓄长发的毛病,也有上课开小差的习惯,但经过我耐心地劝导,他态度诚恳,基本能做到知错就改。另外,对老师也很尊敬。到了高一下学期,重新组织班委时,由于他的表现和威信以及人缘。我满怀信任地提他作为班长。果然,他认真负责,能起到带头作用,成为我在高一下学期开展班务工作的得力助手。即使有些方面做得仍不足,但经过老师的指导,他在成绩和表现都有较大的进步。

案例2:

曾惠同学,女生。从高二(原(5)班)到现在高三((10)班),都是我作为她的班主任。这位女生比较内向,心地善良,尊重老师,做事认真细致负责。但有一个问题------她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成绩不理想,所以常有厌学的情绪,无心学业。有时上课会无故缺席,当时我看到这种情况,开始很不高兴的,她回来之后,我也较急噪地批评她,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她的一位好朋友跟我说:“希望老师能好好鼓励曾惠。”我听了之后,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觉得要找到她来,鼓励她,耐心帮助她。作为班主任的我,与她家长的沟通,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助她,鼓励她。现在,她对学习的态度有较大的改观,能主动提出一些学习问题请求老师帮助解答,人也更乐观开朗了。

案例3:

饶涛同学,男生。从高一到高三,都在我所带的班级学习,表现不是很好,上课时常常打吵,玩手机,听音乐。高一上学期就开始吸烟等等,有较多的坏习惯。科任老师和我找他了多次,劝导他,希望他诚实,好好学习。但是,有一次,上班会课时,他又随便打杈,我顿时径直走过去煽了他一巴掌。他当时也很嚣张,还到教务处告我体罚学生。当时,我刚刚做老师,的确有些偏激。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是很好,给后面的工作留下负面影响。直到现在,这位学生表现仍然不佳。我也只有每一次找他谈话,让他收敛起来,约束自己,学老实样。

第二,树立威信和做到尊重

作为班主任,树立威信很重要。我想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只有树立威信才更具有力量去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否则道理讲得再动听也苍白无力。很多人认为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期达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能做到长久的和谐是很好的。但实际上,要做到这点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在普通班。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有的也很叛逆。与学生打成一片,可能会有一时的和气,却可能会因为他们犯错给予一些批评与惩罚,他们就不高兴,翻脸了,赌气了。我想,对这种是非不分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也是很难再与他们和气的。所以,针对具体的学生,严肃地讲明是非,让他们知道是非。老师应树立起威信,宁愿让学生敬畏,敬而远之,这样更有利于开展自己的工作。因此,保持师生间的距离也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对学生要有原则性。这是为学生好。我想,学生终究会长大成人的,将来会理解的。让他们在中学时代就认识到判断是非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举止文明及具有良好自制能力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的严肃和原则。

我觉得自己在树立威信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没有树立全面的威信。所谓“威信”,既要有威,又要有信。是“以威取信”呢,还是“以信取威”呢?作为班主任,能严格要求学生,而又因为严格与负责任,能让学生觉得你这位老师是可靠的,值得敬畏的。但由于他们处于青春时期,对事情理解是片面的,对事情的态度是偏激的,也就是认为我们作为老师严格要求是好的,但心理却在逆反,心仍存不服,表里不一啊。所以很多老师能做到就是“以威取信”,而要让学生不逆反而真心钦佩你做老师的,达到“以信取威”,我还须要改善许多工作。

尊重,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当他们有不良表现或犯下错误时,比较合适的处理办法是单独找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好不要当众多同学的面前批评他,给他面子。在单独谈话时,既要严肃又要尊重他们,不要侮辱他们。然而要做到这点,老师是需要有较高境界的。比如在课堂上,某些学生表现太过分,老师盯了他好几眼,他却仍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有些生气的,这样就很可能当众批他一顿,否则,其他学生就会认为你这个老师太好“欺负”了。既要顾及不良表现的学生的面子,又不能自己被“欺负”,怎么办?看来当老师最好要有锐利的眼睛,像鹰一般注视大地的一举一动,发现有动静时,将其遏止在最初阶段。

做老师难啊,难怪有人说“老师这个行当,好汉不愿干,懒汉干不来”。

第三,做到因时制宜与适时而教

高中三年,学生会有许多的变化。每升一个年级,都会有些改变。从整体上看,高一的学生应该是最诚实的,刚进来,很多事情还不熟悉,对学习也还上进。毕竟,觉得时间还长,现在基础弱,有时间把它补上去。高二时,由于学校进一步的分层教学,这时普通班的学生就更多问题了。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的分化,另一方面是行为表现的分化,普通班两方面的表现都极不乐观。高二阶段普通班的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能稳住阵脚,镇住班级的歪风邪气,高三的工作就更好做了。到了高三,因为时势的缘故,很多同学会作最后的一搏,风气会有好转。但是,越临近高考,有很多学生又开始放弃,开始“绝望”了。所以,作为班主任,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都要做好应对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的准备,即做到因时制宜。

适时而教。当发现某位同学有不良表现时,首先要让他知道老师已经发现了他的行为。但不要急于去批评他。因为我们看到的有时并不全面,所以老师应再继续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不论他是表现好还是仍有不良表现,在合适的时候都要找到他,做一次师生之间的了解及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在这两年多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的一些感触。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有一点可以说明的就是原来高一(20)班的学生升上高二、高三之后表现仍还好,表现很差的学生基本没有。即使有表现差的,仍在我现在带的高三(10)班(例如:饶涛等)。但从心里上来讲,感觉到自己仍做得比较失败,没有从心底上感到有多快乐或者说有多少成就感。因此,我还要不断地向工作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以及各位同仁学习。

-01-07

附:关于学校管理及教育的几点看法

1、采取必要的“特殊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就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当今的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针对的是芸芸众生。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人应该属于凡人,并不具备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即使我们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的名牌大学生,我们仍应该认为他们属于凡人。名牌大学生,多数是属于学习积累与良好习惯养成的结果。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人:在学生时代,有很多的不良表现,但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却做出比那些遵规守纪的学生更有为的成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杰出人物在学生时代却往往面临老师劝退甚至开除的情况。那么,老师对这些少数“怪人”的做法是否合理呢?我们已有的看法就是认为这种学校教育不好,方法不对。我想这种观念我们应该改变了。其实这些怪人,在当时学校里的表现就是出格,就是不良表现,至少学校无法满足他需要的条件。让他离开学校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与教训,对他来说是一次激发潜能的教育。所以,他们即使离开学校,今后的人生一样取得很高的.成就。从这点来看,学校的教育应包括“开除”和“勒令退学”。学校是针对大众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基础的行为准则。既然这些些“怪人”有常规教育无法扭转的不良行为习惯,不遵守基础的行为准则,给予开除,就是给予教育与教训。

在会昌中学校园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成绩差,表现差,而且也谈不上“怪”(前面说的“怪人”只是表现有些异常,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位天才),而我们学校内的这些是破坏分子,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从里到外都不像一位学生,既不单纯也不诚实,其行为表现可以用“令人发紫”来形容。我断定,这些人到了社会之后可能会很富有,但他肯定是不诚实、不合格的公民。学校先给予常规的教育劝导,如果没有效果的话,那就开除他,坚决地开除他。既然他如此的不合群,不遵守集体生活的基础准则,给集体造成极坏的影响,开除他吧,否则学校就不像学校了。特别是一些多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更要像送瘟神一样把他送走。学校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和劳动者,既然学校用常规的方法无法扭转这些学生的不良表现,那就采取特殊教育,开除他吧。将其退回给家长,退回给社会,让家庭再重新教育他,让社会来教训他。我们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不是万能,不是一切。学校教育并没有让每个学生成为合格劳动者的能力,这点我们都清楚。当然,这种做法可能有学校推卸责任的嫌疑。如果这样认为,也是不合理的。还是那句话,学校教育不是万能,仅仅是一个催化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学生越多,说明问题家长也越多;问题学生越多,也反映我们的社会问题也越多越严重。这些家长问题和社会问题对这些学生的影响太深刻了,远远超过了学校给予他们的良好影响,家庭和社会让他们染上很多很多的不良习惯。如果要让这些学生真正洗心革面,除非他们的家长得到良好的改造以及社会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否则,单靠学校来教育犹如对牛弹琴,痴人说梦!他们的家长得到良好的改造以及社会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是治疗这些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药方。可是,我们作为学校开得起这个药方吗?显然,是开不起的。既然开不起这个药方,而常规的教育又无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那么学校为何不采取特殊教育呢?为了大众学生的成长利益,为了净化整个校园,为何不采取丢卒保车的做法呢?为何不把少数“毒瘤”割除,以保整体的健康呢?我想,不作为,是领导的问题。当然,这个领导包括所有的领导------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直到学校领导,换句话说凡是有权力的,都是领导。

我们开除学生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则这些学生的确受到特殊教育的影响,接受社会教育,开始醒悟,不断反省,不断改邪归正,最后走向成功,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二则他们进入社会之后,表现平平,倒无违法犯罪的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三则他们有可能继续滑向深渊,要么犯法,要么自残。对于犯法,有监狱和警察来处理;对于自残,这种犯错而承受不起教训和挫折的学生,不自重的学生,不会成人,更不会成才。所以,他们是不值得我们同情的。

归纳起来,对于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应该庆幸学校采取的特殊教育,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不要自责。他们还没有“改邪归正”,说明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家长仍有问题;说明他们已经“病入膏肓”了。

2、教师应多执行

任何部门的决策也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部门的领导也不可能完美无缺。这句话在拥有众多知识分子的学校也是通用的。承认学校领导的决策未必是高明的,但做教师却不能敷衍了事,而要执行。即使决策是有很多的漏洞,我们作为老师在提不出更好的建议之前,必须严格服从执行,而不是依据自己的主观和自己的立场发表断章取义的言论。如果对现有的决策有意见,我们必须考虑全面,考虑客观的环境,最好是要换位思考,同时所提的意见或建议要有条有理,最好是系统化,不能没有一个所以然。

3、改变一些教育观念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天性,教育学生要顺其自然。这个说法是值得推敲的,有局限性的。社会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在的教育之所以很难执行素质教育的方针,是“素质教育”这个理念根本不符合现有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大量化,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还有我们本身观念的影响,根本很难执行素质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基于现实的考虑,否则,既素质不起来,又丢下原有好的东西,搞得不伦不类。其实,我们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恰恰反映我们学生的素质在下降。为什么当代中国缺乏大师,而早些时候我们是从不缺乏大师的,而早些的这些大师哪个又不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需要的是磨练意志的教育,面对现实的教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尊重自然与尊重天性是对的。但面对客观现实,更是对自己成长的激励。

2017-01-08

篇7: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习惯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做到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兴区教委小教科于2009年提出了“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一生习惯”的德育工作重点。为了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我们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确立了明重点、建机制、搭平台、诊现状、展成果的工作思路,依据中心校带完小、重点校带全部的分层推进策略,稳步推进常规养成教育的开展。

一、明确阶段工作任务,以“常规养成”为核心,促进学生行为转变

2005至2008年,在奥运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依托“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首都中小学生十个文明形象”等要求,利用童谣创编、文明学生评选、征文、节目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为了巩固深化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成果,2009年上半年,我区本着关注学生一日生活、学习情况的出发点,通过全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出了“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一生习惯”主题教育。自2009年下半年开展,启动了常规养成教育交流展示活动,分三年,推进常

规养成教育,以课堂常规、课间常规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运动习惯。

二、建立校本实施机制,以常规养成方案为重点,实现学校个性发

全区各校办学环境各不相同,师资队伍、生源情况复杂,为了确保常规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我们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以学校的常规养成教育实施为重点,要求各校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案、学生行为要求,确定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坚持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的校本化实施。大家手里有一本《大兴区小学常规养成教育成果集》,其中就收录了全区各直属、中心小学关于常规养成教育的文字性成果和部分图片。体现了我们各校对这项工作的思考,反映了我们阶段性的成果。各校回去要认真研读兄弟校的好思路、好作法,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三、搭建区级交流平台,以联合检查评估为依托,拓宽校际沟通渠

由于我区坚持常规养成教育的校本化实施。如何实现区域整体推进,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取了区域内学校大范围交流展示的方法,09—10学,我们在全区直属、中心小学进行了交流展示活动,大兴区第五小学、大兴区第四小学、礼贤镇第二中心小学、大兴区第九小学等各具特色的常规养成教育内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有力地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为了推进完小层面的常规养成教育工作,10—11学、11—12学,我们将分两年在全区完小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在此期间,我们将根据学校常规养成教育的开展情况,着手制定大兴区小学整体推进常规养成教育工作的规划,实现科学引领。

四、科学诊断学生现状,以常规水平测试为手段,掌握整体推进情

交流的目的是提高,提高的前提是对现状的准确把握,为了使每一次的交流展示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小教科联合德育研究室,依托广大德育干部,精心设计交流展示活动内容,将展示活动分为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规定动作中,要求学校开放课堂、课间活动,开展了问卷、情景测评、座谈,进行了环境、设施检查,全方位地了解了学校常规养教育情况和学生状况。自选动作中,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放特色教育活动或项目,充分地尊重了学校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测评,我们对学生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比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学生的集体观念、尊敬长辈、合理消费、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公德、自我保护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依托分析结果提出了学校工作的建议。通过情景测评,我们对学生礼仪方面,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卫生习惯方面,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观察,发现了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情况对学校进行了详细地反馈,以便查找不足、推进工作。

五、及时总结教育成果,以成果展示交流为载体,发挥典型学校作

为了引导学校有成果意识,我们要求学校善于将好的想法、作法物化为成果。之前,我们在黄村镇小营完小组织召开了教育成果现场会和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了直属中心校层面的成果会,都是我们展示

交流,反思工作的重要方式。今天,各校以展板、实物的方式展示了我们的工作成果。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以全方位开放课堂、学生活动、办学环境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学校常规养成教育的成果。我想,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反思、提炼升华、调整方案、再实践、再反思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必将有助于我们探索常规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在抓常规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通过外在的、固化的表现来强化学生的行为,然而,我们要关注这两个词,即:天性与自然。抓常规养成到底要抓什么,怎么抓,德育管理者要引领我们的广大教师正确地实施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尊重学生年龄特征,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

德育工作不要想当然,而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过关鸿羽教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的人,都熟悉一个词叫“成长关键期”,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在某个时期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儿童就会出现发展障碍,并且这种发展障碍在以后的生活中难以弥补,这个时期就称之为儿童发展的“关健期”。而且,我们也知道一旦不良习惯形成,纠正它就不仅是21天能实现的了。小学阶段有6年,是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期,那么,一年级的学生行动受好奇与兴奋驱使,二年级的学生集体意识强但交往行为还存在偏差,三年级的学生个性渐张扬,交往冲突增多、四年级的学生男女生分化较为明显,五年级的学生变得较为理性、内敛,六年

级部分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诸如此类的情况,我们要深入地加以研究,因势而导、因人而教。摒弃掉为了整齐划一而不顾学生个体需求、压抑学生个性成长的错误做法,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强化校风、班风、学风建设,以独特的文化育人、化人德育工作不是急风骤雨,而应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我们各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目标,也明确了学校校风建设的任务,那么,我们就应该围绕这样的核心任务,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我们要让一批一批的学生不断地融入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中,让我们学生的身上有着母校的特质,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要更加充分地依托班级的管理,细化教育服务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将班级管理的目标,自觉地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自由、舒适、安静的成长氛围。

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涵养学生心灵德育工作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是常变常新、生动活泼。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育人途径、方法在不断地创新,教育内容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简单化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那就要求我们德育管理者在继承、发扬原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迸发出新的智慧。比如:网络德育的开展、实践活动的设计、社会转型带来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拆迁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等,都需要我们蹲下身子去与学生

对话,了解他们所思、所想,观察他们一言一行,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为学生设计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篇8: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学习习惯

小学是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 基础打得牢固, 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非常重视英语学习。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却发现, 很多学生都在很努力地学习英语, 每天都拿出不短的时间看英语书, 背英语单词、句子, 听录音、朗读, 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 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 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呢?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做起。

一、引导学生多听多读, 培养学生听读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于单词语文教师都会进行示范朗读。此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听, 并观察教师在朗读单词、课文时口型有怎样的变化:是大还是小?是扁还是圆?发出的气流有怎样的区别:是缓还是急?是长还是短?然后教师进行领读, 注意学生的口型变化是否正确, 对学生出现的发音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之后抽查学生进行朗读, 教师和其他学生听, 对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发音, 立即指出并帮助该学生改正。

在课后,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多听、多看英语音频和视频, 跟着其中的人物学习英语的发音, 规范自己的音调、语调等, 避免形成中国式英语发音的习惯, 使学生从小就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语。

二、引导学生多说,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中国的英语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培养出的学生只会看英语, 不会说英语;只会做英语试题, 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学习英语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学习, 因此必须摒弃以往的哑巴英语式教学, 切实把说英语提升到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说英语, 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呢?

首先, 在课堂上,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教师在进行提问时, 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 对于回答实在有困难的学生, 也不能轻易允许他们用中文, 而应该给予适当的提示, 慢慢地鼓励、引导他们, 帮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 直到能够用英语回答为止, 对他们的回答提出表扬。在课前, 教师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 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自我展示, 形式自选、话题自选, 自由度越大, 学生越能通过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展示, 也越容易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总之, 教师要适当地把课堂交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养成开口就说英语的习惯。

其次, 在课后,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英语活动, 如英语歌曲大比拼、英语情景剧表演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中来, 帮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多写, 培养学生学习写英语的习惯

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因此, 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会说, 更要学会写。通过写能够更深刻地记忆单词和句型, 通过写可以和远在异地的外国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由此可见, 我们可以把英语是写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书写, 一个是能力书写。基本书写是指, 对字母、单词、句型等的书写, 它们的书写形式、书写格式、书写规范等, 是最基本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着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力书写是指, 学生运用英语写作作文、文章的能力, 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是英语作文的书写。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多写, 培养学生写英语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抓好基本书写, 教给学生英语书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在抓好基本书写的基础上, 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能力书写。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作文题目, 使他们从简单作文写起。

总之,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有益于学生学好英语, 从而使英语学习走向成功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雪佳.抓好听说读写,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新课程导学2015 (7) .

篇9:班主任工作计划: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关键词:体育;习惯;方法

一线的体育老师都清楚,在习惯的养成上有时存在着很大的困扰。如何让我们的体育课堂不仅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无比精彩、充满活力,培养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将成为我们常抓不懈的目标。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喜好等营造养成良好习惯的氛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和教育,循序渐进地反复地进行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笔者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教师率先垂范,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

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形象的模仿力。他们常常能把老师的言行举止学得惟妙惟肖,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由此可见,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常常有家长在跟我们交谈时说,我家孩子常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老师说的话绝对管用。想想学生对我们老师充满了绝对的信任,那我们拿什么来教育引导我们可爱的学生们,用我们渊博的知识,规范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学生体育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耐心地说教,更要靠教师在行为习惯上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率先垂范,让学生明白上体育课的常规要求。

教师的形象、威信、行为、言语以及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率先垂范,用模范的感召力去感染学生,用无声的语言、精湛的技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讲解精炼,课前预设充分,组织到位,让课堂充满乐趣。通过良好形象的塑造,起到身教重于言教之实效。

二、合理的教育方法,适当的教育时机是培养体育课堂习惯的关键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让体育课堂时时充满了轻松愉悦,这是我们体育老师心中的理想课堂。达到理想境界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兴趣与严格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时时关心每个学生,处处关注每个学生,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即体育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进行适时教育,激发学生的成功欲,给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还能采用“不同距离的投篮得分赛”“让距追逐跑”“强弱搭配赛跑”等不同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可以的。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体会到只有身体好,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并以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督促自己认真地进行体育学习,逐步形成强烈而稳定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所教授的六年级五个班中,常规的徒手操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我把全班分组,由组长带领创编各具特色的健身操。为防止课堂出现问题,课前我及时地关注学生自编操的实效,对不理想的小组进行指导。课上先由全班学生口头初评,教师再根据观察和全班学生的口头评定当场提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有了积极性,课堂有了新意,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编、自练、自演、自评。学生不仅能主动、积极展示,还养成了鼓掌迎候、鼓掌祝贺等尊重别人成果的意识与行为习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提高了学生遵纪守法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消除了松懈散漫的不良行为,形成了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三、体育骨干的培养,是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的中坚力量

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班级中起到引领作用,他们能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课堂学习,还能够带领同学们一起活动、一起组织做游戏、帮教师领取器材。在体育课堂分组学习过程中,老师还能通过体育骨干达到提醒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引领、帮助其他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常规行为习惯。定期轮岗也是培养体育骨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中很多人都想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在教师面前善于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并和全班学生约定好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隔段时间再进行轮换,这样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就会被这种“诱惑”所吸引,从而会较认真地投入到体育课堂学习中去,把握好“方向”。

好习惯是幸福的源泉,是学生一生受用的财富。学生良好体育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由一个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情的需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提出具体的有效措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习惯,努力践行有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沈利.好习惯,好课堂:培养小学生良好体育课堂行为习惯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

上一篇:财政部门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思考下一篇:关于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