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2024-04-26

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精选8篇)

篇1: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各县(市、区)团委、高新区团工委、大专院校团委: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和扶持更多大学生在湖北创新创业,20xx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团省委继续实施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现就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和条件

扶持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学生和毕业3年以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毕业生(含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湖北省内自主创办企业、个体经营或从事农业合作社,并依法登记注册、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创业项目。在鄂创业的台籍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学历认证后,可作为扶持对象。同一扶持对象和项目不得重复获得本项目创业扶持资金资助。

申报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按国家规定依法在湖北省内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银行开户许可证上的法定代表人应一致;

(二)法定代表人或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符合对象条件,无不良信用和违法记录;

(三)吸纳3人(含3人)以上就业;

(四)工商注册(或工商变更)时间在通知下发之日前4个月以上,且项目正常运营4个月以上;

(五)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较为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

(六)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要求,市场前景良好,具有带动就业能力。

二、时间安排

(一)本通知下发之日至3月31日,各地进行政策宣传、动员发动;

(二)4月1日至4月15日,开始项目网上申报。申请人可登录“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平台”注册申报;

(www.hb.hrss.gov.cn/hbwz/cyfc/loginWeb.jsp)

(三)4月xx日-4月22日,各地团委将申报项目进行集中公示;

(四)4月25日前将本通知规定的纸质材料提交至团市委青年工作部;

(五)5月中旬,团市委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创业大赛进行项目选拔、审查,并向团省委进行推荐。

三、扶持方式

(一)资金扶持:由团市委推荐至团省委后,团省委为每个通过评审的项目提供2万至20万元的资金扶持;

(二)导师辅导:为重点项目配备一名创业导师,实行“一对一”创业指导;

(三)跟踪服务: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孵化、项目融资和政策咨询交流等服务。

四、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人应是项目法定代表人,应于申报截止时间之前,在“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平台”登录注册,按照申报平台要求填写《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书》及相关内容,填写完成后,打印纸质版,连同以下材料,按程序申报:

(一)《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书》(从申报平台导出并打印一式三份,由申请人签名并加盖项目公章);

(二)项目商业计划书(一式三份);

(三)申报人身份证和高校毕业证(在校大学生提供身份证和学校证明材料或学生证)复印件;

(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五)涉及国家限制行业和领域的,需有相关资质证明;

(六)其它有关文件和资料。

五、申报及评审程序

(一)项目申报: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申请人,属已毕业大学生的,向工商注册地所在县(市、区)团委申报;属在校大学生(含应届毕业生)的,向所属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主管部门申报。

(二)项目收集:各县(市、区)要开展实地考察,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切实履责,确保创业项目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填写《20xx年度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实地考察表》(附件1)和《20xx年度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汇总表》(附件2),由考察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书》(申报平台打印)由各地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三)专家评审:团市委将联合相关部门举行创业大赛进行项目选拔、评审,对大赛一二三等奖项目进行重点推荐。在市级评选结束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团省委、高等院校、专业行业协会、风险投资机构或企业等相关人员组建评审团,进行项目评定,确定扶持金额。对拟扶持资金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进行现场答辩。对拟扶持资金在前十名的项目,通过在湖北电视台举办的“创业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确定扶持金额。

(四)资金拨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团省委根据评审团意见,制定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目录,具体包括扶持项目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者)和扶持金额等,通过申报平台、三部门网站和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的创业项目,按规定拨付扶持资金。

六、有关要求

(一)申请资助的大学生创业者要诚实守信,所提供的各项申报信息必须真实可靠。有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资金等行为,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列入失信者名单,不再受理此人此项目申报。对已拨付的扶持资金予以追回,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各地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合作,加强宣传,精心组织,选拔推荐一批优秀创业项目。要引导创业大学生积极申报,确保符合条件、有申报意愿的大学生能按时进行网上申报并提交相关材料。要切实做好资料收集、项目审查和实地考察工作,严格把关,确保申报资料真实有效。对网上申报信息与纸质申报资料信息不一致的项目,将实行一票否决,不予扶持。对审核把关不严、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单位,将予以通报。

(三)项目资金已根据往年扶持情况预拨至各地财政,全省项目评审公示结束后,各地应积极协调属地财政部门将项目资金按时足额拨付至大学生创业项目专户。

(四)各县(市、区)团委将《20xx年度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实地考察表》、《20xx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汇总表》(电子版及纸质版)及项目申报材料务必于4月25日前报送至团市委青年工作部。

共青团宜昌市委

20xx年3月17日

篇2: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中组部等5部委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通知》(组厅字[2009]39号),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动大学生村干部把创业项目做优、做大、做强,帮助大学生村干部更好的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决定在全省扶持一批“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列入省委组织部计划,由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按程序选拔、聘任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现任大学生村干部。

二、项目范围

所申报项目须为大学生村干部在本人工作的行政村,所从事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创业项目。所申报项目须为申报人本人领创办、与他人合作互助联办或与村集体共同创办的项目。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有较好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有较强示范性和辐射带动力,由大学生村干部领创办的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对形成规模、进入良性发展的以往获批创业项目也可进行申报。

三、扶持方式

采用“重点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爱心传递”的运作模式,实行项目化管理。申报工作将在全省筛选10-20个重点项目,分别提供20—50万元的扶持资金,扶持周期为2年,不计利息,不收项目管理费用。创业项目获批后,资金直接拨付项目实施人。各级党委组织部、团委负责监督扶持资金的使用,并积极为项目发展提供相关配套服务。扶持周期结束后,项目实施人应返还扶持资金并可自愿回馈捐赠。返还资金将纳入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继续扶持更多的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发展。

四、申报材料

1、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申报表(附件1);

2、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自愿返款承诺书(附件2);

3、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项目方案;

4、申报人身份证、学历证明、工商注册(登记)证明、税务登记证明等复印件;

5、所在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团委推荐意见书;

6、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五、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有申报意愿的大学生村干部向所在县(市、区)团委提交书面申请,填写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申报表、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自愿返款承诺书,按创业计划书模式制定并上报创业项目方案。

2、项目初审。县(市、区)团委负责具体的组织申报工作,协同当地党委组织部做好项目初审。有关申报材料经所在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团委进行初审后,按照有关要求向省辖市党委组织部、团委推荐;

3、项目复审。所在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团委初审合格后,有关材料报省辖市党委组织部、团委进行复审。各省辖市要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最终确定2-3个重点项目予以推荐,由团市委将相关材料上报团省委。

4、评审公示。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召开评审会,对推荐项目进行评审,提出项目扶持意见;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入选重点项目并发放扶持资金。

5、资金拨付。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办公室联合相关金融机构通过办理委托贷款等风险控制手段,按规定程序办理款项拨付手续。

六、有关要求

1、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人要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详细创业项目方案,并形成文字材料。项目方案应包括项目简介、项目背景、可行性分析、资金预算、效益分析五个部分,不超过3000字;

2、申报人自愿接受当地党委组织部、团委的创业指导和监督,并在创业成功后(一般在2年以内)承诺帮助3至5名农村青年启动创业项目,或带动5-10名青年就业。

3、申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大学生村干部必须按规定要求如实填报,各地党委组织部、团委必须严格把关,对申报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情况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本次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1月25日,各省辖市团委要在截至日期前将所需材料报送团省委。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将根据申报情况适时确定并发放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资金。

联系人:许娜王国伟

电 话:0371-55610068

邮 箱:tswncb@sina.cn

附件:(点击下载)

1、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申报表

2、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重点创业扶持项目自愿返款承诺书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共青团河南省委

篇3: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高职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自主创业问题, 他们作为拥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才既是我国教育体系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动力, 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 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创业短期不但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长远来看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现代社会日趋显著的就业压力。可见,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故作为重要推动力的政府创业扶持政策更值得深入研究与完善。

政府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活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扶持的政策结构体系。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技能人才, 地方政府出于缓解就业困难和促进本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都希望通过政策手段来优化高职学生的创业环境, 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自主创业, 利用创新性的借鉴社会上优秀自主创业企业的行为决策模式, 形成复制效应、扩散效应, 从而带动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 优化地区经济发展效能。政府创业政策很早就被社会关注, 主要理论体现在对创业政策意义的界定及框架体系的构建, 如王飞绒曾提到把政府扶持创业的政策分为特定人员扶持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社保扶持政策等;李良成、张芳艳在其研究中对政府服务进行了计量分析, 得出配套措施对创业动力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回归结果, 故总结出加大政府创业配套措施的实行力度可以刺激大学生的创业动力;董元梅在《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中指出政府在制定创业政策时需考察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 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制定出连续、系统及合适的扶持政策, 并指出现有扶持政策能吸引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 但是对创业后期的存续发展关注不够。总体来看, 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及针对性。

2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内涵及模式

创业是创业者把自己能利用的资源进行一定的组织及整合, 通过努力得到更大的社会价值或经济效益的过程。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是高职学生毕业后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专利等资源, 单独或者与其他人合作的形式创办公司、企业等来完成自己的就业, 并可能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

目前, 按创业的形式来划分,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代理加盟:学生单独或者与人合资加盟某品牌, 销售该品牌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形式。该模式占比重大, 因为创业者作为学生很了解这一大类消费群体的偏好, 能更好地选择代理品牌做好宣传, 并且该模式需要资金量相对小, 规模可自行控制, 风险相对低。第二, 网络创业:现代高职学生对于网络驾轻就熟, 电商平台也越来越成熟, 交易量更是疯长, 于是很多学生会选择在大型电商平台上开设网店销售自己的产品。这种形式门槛低, 风险小, 但是需要很好的宣传策划能力才能让产品在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 所以在高职学生创业中较普遍但成功案例较少;第三, 入驻创业园、用技术创业:高职院校学生可以主要采用这种创业模式, 每年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创业规划大赛、技能比赛等, 学校附近也在陆续建造产业园区, 防止人才外流。学生可以凭借自己所学的技能, 利用兴趣爱好来参与比赛, 构思特色的创业计划书, 做详尽的市场调研报告, 来吸引投资者或赢得比赛获得创业基金。如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的一些企业是很好的例子;第四, 法人股份制的小型公司:由多个大学生以股份制形式合伙进行创业活动, 该模式创业组织稳定, 但因直接面对市场变化, 需投入的资金比较多, 创业者需要兼具管理、人资、财务等多方面能力, 故风险大、门槛高。多数为已经毕业两到三年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选择。

3 政府扶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政策实施现状

政策资源未被高职学生创业者充分利用, 实际效用不大。初出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 相对于其他创业者他们在社会资源、管理能力、经济实力等方面都稍显薄弱, 主要优势只体现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即对其创业设立的优惠政策上, 但因为扶持政策不是由一个部门统一设立而是由各级主管部分根据地方特殊性分别设立, 所以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 再者由于政策的介绍宣传力度还不够, 导致学生和政府政策制定相关部门的信息不对称, 最终会引起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创业者不知道或者根本不会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带来便利, 也使政策变为一纸空文没有的到充分的利用, 更没有实现政策的正真价值。曾经有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大约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在筹集创业基金时是通过个人集资的形式, 仅有大约百分之十的学生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基础资金, 还有极少部分学生通过政府支持, 风险平台投资, 导师投资等获得创业基金。

政府制定政策时无法有效规避政策性歧视。一方面, 对于应往届大学毕业生政府在税收、金融贷款及业务培训等方面都提供支持, 为其创造了优厚的创业环境, 但与此同时仍然在校读书但已经提前开始创业的学生确不享受该类优惠条件;另一方面, 虽然很多地方政府近年都对中小微利企业有一定扶持并出台相应的政策, 但是普遍高职学生对此类政策并不了解, 而政府也忽略了这些政策中可适用于鼓励高职学生创业的部分。根据提高市场竞争环境及效率来看, 不管是大学生创业还是非大学生创业企业, 只要划归到中小微利企业的都应享受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该类企业的优惠政策, 而对于现存分离学生创业与其他中小微利企业适用优惠政策的办法, 不仅造成对部分创业者的政策性歧视, 还会降低政策实施效率, 甚至导致不充分竞争。

4 政府扶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对策研究

首先, 规划政府职责, 确定政策执行的目标。在我国大部分已有的创业模式中, 较易取得成功的过去多为家族创业, 现在多偏向于技术性或专业创业。传统的家族创业主要是利用集体的力量, 如集中的人脉社会资源, 良好的社会口碑或者传承的传统工艺等, 整个家族就是创业的源动力和基础, 相对而言这种创业模式更加的稳定, 面临的风险和困难稍小。而目前较为普遍的技术创业或专业创业多依赖于创业人自身, 一般创业主体自己本身掌握很好的技术基础, 社会资源及个人信誉等, 但一般情况下这些基础远不及家族企业丰厚, 成功的关键点便归结在技术的创新程度及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大小, 创业者必须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适当的企业运作得到有效的经营利润。在这种情况下, 外在的资源环境会对技术创业者创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何为外在资源?我们一般把它定位为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给创业者指引方向的同时, 搭建的一所大的保护伞, 比如政府为了防治创业活动威胁到社会效益, 便会出台一些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保证竞争公平性的政策措施。即便以上看来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有多重要, 但是宏观调控的力度依然有限, 并依然由政府、学校及社会共同建立形成自主创业的支持体系, 政府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制度发布政策法规对其他体系构成部分进行总体上的引导及限制, 完善创业管理系统, 形成社会良好的自主创业环境, 缓和及解决学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应该本着以下几个目的:规范学生创业的教育制度;能够缓解就业利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创业的法律制度体系。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要结合以上目的建立健全一个综合性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既能够鼓励更多的高职学生自主创业, 又能保证这些弱势学生创业主体之间公平竞争, 从而提高成功率控制创业风险, 同时, 还要对创业受挫甚至失败的学生给予帮助和重新引导, 达到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具有创业盲目性、目的不纯、危害社会利益的学生创业行为加以限制和预防, 最终能够产生一些具有创新精神, 顺应市场制度, 成熟有社会责任感的新生代企业家。

其次, 完善政府扶持高职学生创业体系。综合来看, 创业活动对创业者来说是个困难、复杂、高危但依然不断创新的状态, 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学生自主创业期间产生的风险应该由政府、市场及学生创业者共同承担, 所以需要建立以政府支持为主体, 其他教育机构如学校及社会组织为辅助的, 分工明确合作密切的学生创业扶持体系。高职学生创业也分为很多种类, 如首次创业、二次创业及持续创业等, 借鉴已有的经验, 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 建议政府扶持高职学生创业的综合体系应该由以下部分组成:学生创业的供给需求政策;学生创业的激励保障政策;学生创业的基础资源配置政策;学生创业的宣传推广政策;学生创业的市场竞争规范。这些部分都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 必须落实各方面的政策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从本国目前现状来看, 创业扶持政策还发展的不够均衡, 激励政策较为成熟, 但其他的政策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 尤其是宣传推广、市场竞争及创业需求政策方面, 几乎一片空白, 故还需不断补充完善。同时, 从创业阶段来看, 政府创业扶持体系多集中于前期的扶持, 没有建立良好的跟踪与反馈, 对于中后期的关注度很低, 这样不利于创业者的长期持续经营, 后续创业政策体系的建立应该注意多侧重于毕业一段时间并且在经验及各方面能力成熟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 并且对创业政策做跟踪, 延续到创业的二次、三次甚至更远的阶段, 来提高创业成功率及维稳创业成果。并且, 还要完善对创业失败学生的法律帮助、社会保障及心理辅导等制度, 免除创业学生的后顾之忧, 增强其创业的决心勇气。

最后, 必须完善高职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础既相关的法律规范。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要求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 政府创业政策要得到有效的实施, 收到良好的回报, 必不可少的支撑便是与之相关的法律规范的健全。在已有的高职学生创业案例中不乏因为不懂法而受到极大损失甚至导致创业失败的, 何为不懂法, 主要指高职学生对相关法律了解不透彻而无意识地产生了违法行为或受到其他不怀好意的人欺骗, 导致惨剧的发生。从现阶段情况来看, 政府或高校对高职学生的创业辅导多倾向于专业知识, 以往经验, 心理问题, 筹集资本等方面, 在创业必须接触的法律问题方面则很少提及, 但法律问题确是政府扶持学生创业要解决的基础问题。而政府制定的政策具备天然的自身不足如稳定性、强制性、规范性稍弱, 故要把现阶段一些零散的各级政府制定的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做一个系统整理, 并将确实推广实施后收到较好成效的政策提升一个高度, 即制定相关法律, 这样从长远来看才能让各地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能够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统一化, 以此引导和规范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并提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郭桂萍.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理论探讨与模式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 .

[2]周芹, 马蓉, 李永前.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 2014 (4) .

篇4: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担保金额最高达100万元,是新政策最大的亮点。资金紧缺是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为了帮助创业者成功闯过第一关,新政策规定,针对企业法人申请者(包括小微企业),担保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的贷款项目可免予个人担保。此外,新政策规定,拥有本市户籍、35周岁以下且有成熟创业计划的青年人可以申请最高10万元的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支持。小额贷款担保的运作方式是由政府为创业者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放贷,贷款利率按照国家基准利率执行。与此同时,政府根据创业组织在贷款期间吸纳本市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贷款利息补贴。

人均房租补贴最高达2800元,是新政策支持创业者解决经营场地缺乏困难的重要手段。新政策规定,房租补贴以创业组织在注册地实际发生的租金为限,补贴金额根据创业组织当年从业人员人均房租金额及从业人员中本市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来确定,年度人均房租补贴最高不超过2800元。与此同时,上海市将开发建设一批创业园区,直接为创业者提供登记注册服务及办公场所,充分发挥其创业孵化器的作用。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建设创业园区70个,引进创业组织2826个,创造就业岗位2万多个。

篇5: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根据近日《贵州省科技厅关于征集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运营方案的通知》,凡是贵州省内注册的企业,扶持的创业对象是在校大学生、35岁以下待业大学生的,并且为科技型创业项目的,都可申请进入该项扶持计划。

在创业扶持内容上,贵州省科技厅将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扶持大学生创业,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皆由企业自主投资、独立运营,省科技厅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一定扶持,并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给予补贴。

篇6: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来源:就业办 时间:2014-08-20 11:14:01 浏览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2782 人次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4〕81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支持,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创业,现将加强大学生创业扶持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资金扶持

(一)逐年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从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从省本级预算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在河南自主创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无偿项目资金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

(二)大学生自主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根据项目吸纳就业能力、科技含量、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等因素,分别给予2万元至15万元资金扶持。扶持标准分为4个档次:2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节能降耗、劳动密集型的创业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创业实体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5万元。

(三)扶持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

1、进驻经认定的各类创业孵化园区,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且无不良信用和违法记录;

2、创业实体的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是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含留学来豫创业人员);

3、吸纳3人(含3人)以上就业;

4、有较好的创业发展计划和市场前景;

5、管理团队能力较强,管理制度健全;

同一扶持对象和扶持项目只能享受一次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资助。

(四)扶持项目需提供以下材料:

1、《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书》;

2、项目发展计划书(包括项目市场机会、管理团队等);

3、申报人身份证和毕业证(在校生提供学校证明材料和学生证)及复印件;

4、企业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5、申请表涉及资格、资质、许可及知识产权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五)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由创业孵化园区向所在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申报,并提交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汇总表、园区概况、第(四)条所规定的每个扶持对象应提供的材料,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初审后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属创业孵化园区可直接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六)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组建评审团,进行项目评定,确定扶持金额。对申请扶持资金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者进行现场答辩。

(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根据评审团意见,确定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示(具体包括项目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者和扶持金额等),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拟定资金申请报告,省财政厅审核后按规定将扶持资金拨付至创业孵化园区,创业孵化园区15日内将扶持资金拨付至创业企业或项目法定代表人(限个体经营)的银行账户,并将结果反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二、落实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

创业(开业)补贴主要用于降低大学生开业成本,帮助大学生顺利创办企业。

(一)补贴对象:初次创业的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

(二)补贴标准:每人5000元。

(三)申报条件:申报人为创业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取得工商登记3个月以上,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吸纳就业3人(含)以上。

(四)申报资料:

1、大学生身份证和毕业证(在校生提供学校证明材料和学生证)及复印件;

2、企业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3、吸纳就业人数及经营记录有关单据。

4、《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请表》

(五)申报流程:

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向创业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创业(开业)补贴。毕业学年大学生由所在高校汇总后向高校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省属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创业补贴由省属高校汇总申请,省教育厅初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高校毕业生直接向创业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每人和每个营业执照只能享受一次创业(开业)补贴。

2、审核与公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收到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重点核查申请人身份、创业项目等情况。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创业(开业)补贴汇总表,具体包括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创业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号、开业时间、补贴金额等,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3、拨付。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拟定资金申请报告,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从就业资金中拨付创业(开业)补贴资金至申请人银行账户,并将结果反馈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培训政策

全面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要求,大力开展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确保完成每年培训大学生6万人次的任务。统筹安排培训时间,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创业需要分阶段参加创业意识培训、开办(改善)企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但每人每模块只能参加一次,并根据培训内容分模块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四、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

(一)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实行分账核算。

(二)建立创业扶持项目信用记录制度,申报资料不实,提供虚假信息的项目和申报人,列入黑名单。对套取、挪用、挤占创业扶持资金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除收回补助资金外,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创业孵化园区负责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初审,并监督扶持资金的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申报扶持项目补助资金申请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进行审核。省财政厅负责扶持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或委托第三方)每年对获得扶持资金的项目进行跟踪评估。

各地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建立大学生开业情况实名统计制度(季后5日内上报),全面落实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2014年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包括电子件及各类证明材料的扫描件)请于10月底前报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属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请于11月底前报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联系电话:0371—69690083 电子信箱:dxsfcxm@163com 联系人:董华玲 吴军辉 韩喜明

附件:

1、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书.doc

2、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请表.doc

篇7: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渝办发〔2010〕19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工作,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微型企业的申请创办、扶持发展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创办微型企业可享受财政扶持、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第四条 市政府和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分别成立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的发展工作。

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微企办),具体负责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二章 创业申请

第五条 申请享受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创业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

(二)属于“九类人群”;

(三)具有创业能力;

(四)无在办企业;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申请人出资比例不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额的50%;

(六)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六条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以下材料:

(一)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户口簿;

(四)居住证明;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居住地与身份证明或户口簿载明的住址一致的,申请人可不提交前款第(四)项规定的材料。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将审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经公示无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上出具同意推荐意见。审查合格后,申请人应将上述材料提交拟创业所在地工商所。

第八条 工商所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三)项和第(四)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工商所应当出具审查意见,告知申请人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相关前置许可等注册登记手续,相关部门的前置许可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将申请审批资料移送当地微企办。

工商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的审查和资料的移送工作。

第三章 创业培训

第九条 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收到工商所报送的申请审批资料后,应当对申请人组织开展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已经接受创业培训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不参加。

市微企办牵头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制定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计划,由市微企办和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文下达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和人力社保局实施。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纳入全市创业培训计划。

第十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实行定点培训,凡具备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办学条件,且愿意承担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工作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均可向市微企办申报。

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符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相关规定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补贴。

培训补贴由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机构向同级微企办提出申请,微企办牵头与同级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后,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划入定点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第十二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的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及答辩等内容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当出具结业鉴定意见。

第四章 创业审核

第十三条 创业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申请人向拟创业所在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后,微企办审核人员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税务、教育、人力社保、科技、金融、承贷银行、担保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审核小组集中会审。审核小组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会审1次,并审定财政资本金补助比例。

第十四条 创业审核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培训机构结业鉴定意见(按本办法规定不参加创业培训的除外);

(二)拟创办企业及申请创业者自身基本情况;

(三)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情况;

(四)拟创办企业的人员及组织结构;

(五)市场预测;

(六)营销策略;

(七)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管理计划;

(八)资本金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等财务规划;

(九)注册登记应当提交的相关材料;

(十)创业投融资计划;

(十一)其他应当审核的内容。

第十五条 微企办应当及时将审核结果通过网络、报纸、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公示。

第十六条 申请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是否通过审核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向市微企办申诉。第十七条 各级微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创业审核中获知的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章 注册登记

第十八条 申请人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应在拟创业所在地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银行中选择一家开户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开设账户,并将投资资金存入该账户。

第十九条 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资本金补助。财政部门按照微企办审定的补助比例在5个工作日内将资本金补助资金转入申请人开设的账户。

第二十条 创业者投资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后,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应当按照企业登记的相关规定,将相关资料转到企业注册登记办理机构,5个工作日内办完营业执照。

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注册登记的同时,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和相关前置许可进行审查。

第六章 扶持政策

第二十一条 市级财政部门每年根据市微企办确定的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计划,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将补助资金切块下达给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

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对市级财政资金、区县(自治县)配套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并向申请人拨付资本金补助资金。补助比例控制在注册资本金的50%以内,具体补助办法和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十二条 从微型企业成立次年起,财政部门按企业上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计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补贴总额以微型企业获得的资本金补助资金等额为限。

微型企业凭纳税证明和营业执照,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具体审核、拨付工作由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办理,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7月底前向市财政局书面报送办理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应由市级财政承担的部分,由市级财政通过年终结算的方式补助给区县(自治县)财政。

第二十三条 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额度不超过投资者投资金额的5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执行。贷款发放原则上应在借款人向银行提出借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期限为1―2年,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第二十四条 具备抵押或担保条件的微型企业,在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时,可按照《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渝就业办〔2008〕16号)规定,持工商、税务核发的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抵押物清单或担保合同以及有效证件向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

第二十五条 市三峡担保公司负责全市微型企业贷款担保工作。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指定当地专业担保公司为微型企业提供担保的,由市三峡担保公司为其提供再担保。

担保公司按现行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的最低标准且不高于担保额的2%收取担保费。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撤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一)不按投资计划书使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的;

(二)采用欺骗手段取得被扶持资格的;

(三)出租、出借被扶持资格的;

(四)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注册资本的;

(五)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微型企业申请变更或注销,应当经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审查,并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第二十八条 工商、财政、税务、人力社保、金融等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协调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微型企业资金用途、开业状况、关闭注销、雇工情况等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恶意骗取、套取、挪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等违法行为应当记入企业征信系统或个人征信系统。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第三十条 各级微企办、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质量、培训补贴资金申领的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对培训机构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取消培训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培训补助费用的;

(二)当年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的;

(三)连续两年培训合格率低于90%或结业鉴定准确率低于80%的;

(四)连续两年培训学员的满意率低于80%的。

第三十二条 各级微企办、财政、人力社保、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申请、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滞留、挪用、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九类人群”包括:

(一)大中专毕业生。指毕业未就业的全日制中专、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以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职教生(含本市集体户口)。

(二)下岗失业人员。指持有“下岗证”或“职工失业证”的本市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三类人员;持有“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和“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的已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的本市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三)返乡农民工。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户籍所在地之外从事务工经商1年以上,并持有相关外出务工经商证明的本市农村户籍人员。

(四)“农转非”人员。指因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的本市居民。征地时已作就业安置、户籍关系已迁出本市的人员除外。

(五)三峡库区移民。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安置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水淹移民和占地移民。

(六)残疾人。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并具备创业能力的本市居民。

(七)城乡退役士兵。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退役士官和义务兵。符合退役士兵安置条件,已安置工作的除外。

(八)文化创意人员。指从事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及产品、广告、时装设计等的本市居民。

(九)信息技术人员。指从事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的本市居民。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居住证明”包括公安机关出具的暂住证明和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居住证明材料。第三十五条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微型企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六条 各区县(自治县)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施行。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附件: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姓 名

性 别

学 历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户口所在地

移动电话

现居住地

家庭电话

人员类别

□大中专毕业生 □下岗失业人员 □返乡农民工 □“农转非”人员

□三峡库区移民 □残疾人 □城乡退役士兵 □文化创意人员 □信息技术人员

人员类别

证件名称

人员类别证件号码

创业培训

经 历

拟经营场所

拟创业项目

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企 业

投资金额

申 请 人

出资金额

申 请 人

出资比例

其 他

投资人姓名

证件名称

证 件 号 码

出资金额

出资比例

是否属于

“九类人群”

本人提交材料真实有效。谨此对真实性承担责任。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1.申请书中“人员类别”只能选取1项。2.如其他投资人中有属于“九类人群”的投资人,该投资人应提交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3.申请人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应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同时,提交人力社保部门培训证书、经济管理类学历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乡镇或街道

意 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工 商 所

意 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员 初审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小组

审核意见

负责人:

篇8: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现阶段, 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着诸多问题。财税政策作为影响创业的外部因素, 对创业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中, 政府应进行角色定位, 通过财税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尤为重要。

一、财税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作用机理

从经济理论角度, 大学生创业有其显著的外部性、市场不完全性、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完全性等市场缺陷问题, 并且存在机会成本显著、价值不确定和风险较大等问题,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公共服务在内的宏观政策, 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 能促进创业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一) 大学生创业的正外部效应。

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 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 可以通过创业实体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岗位, 降低失业率。创业经历同时也可以成为后来者重要的决策参考。可见, 大学生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众所周知, 正外部效应出现时, 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大于收益, 且利益有外溢, 如果成本得不到应有的成本补偿, 市场竞争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资源配置状态, 即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决策会远离帕累托最优, 生产者决定的最优生产规模将达不到社会所需要的最优规模。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 也是由于市场机制下, 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正外部性效应的成本补偿, 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原始动力严重不足, 因此大学生创业创造的工作岗位远少于社会需求的数量。政府资源配置的另一方, 在市场机制出现“失灵”的情况下, 通过财税政策工具, 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 彰显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和决心。

(二) 大学生创业面临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但少数规模以上企业在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状态下, 较易形成垄断, 进而限制产量、抬高价格, 使商品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 市场丧失效率。因垄断的存在, 大学生创业实体作为新的企业, 要想进入某一行业十分困难, 并且获得资源的能力较差, 最终导致市场的不完全特征较为明显。利用政府采购政策,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向大学生创业实体倾斜, 为其提供市场, 并通过政府支出乘数的放大作用, 增加国民收入, 再通过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 使创业实体收入增加, 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

(三) 大学生创业面临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问题。

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 信息构成生产、消费和营销的最敏感神经。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拥有充分的信息, 因此信息本身就是激烈竞争的对象,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成为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基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创业教育、社会经验、市场营销知识、市场需求敏感程度较低等事实, 体现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信息不充分问题较为显著,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创业的盲目性;并且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往往规模较小, 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 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增加, 创业难度增大;相比之下, 政府部门掌握较充足的信息, 通过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 在工商所及相关部门开设创业咨询窗口, 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等方式, 将市场信息传达给潜在的创业者。另外, 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 将优秀的创业项目推荐给大学生, 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创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问题, 降低“寻租成本”, 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选择, 扶持大学生企业长期持续地发展。

(四) 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较大。

大学生自主创业, 放弃的是由就业取得的收入以及宝贵的时间成本, 另外自主创业也将导致大学生放弃闲暇时间, 并增加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巨大的精神压力、残酷的竞争压力, 最终使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增大, 创业的意愿也逐渐降低。因此, 政府通过改善创业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能有效减轻大学生创业的心理负担。通过免除创业过程的繁杂程序、减免大学生注册企业的工商费用等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在失业、医疗保险、户籍方面给予保障, 解除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 增加其主观效用, 激发潜在创业者自主创业的信心。

(五) 大学生创业具有风险性和价值不确定性。

大学生创业难以获得市场资本的投资, 原因在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性和价值不确定性。大学生创办的企业, 在创新资源的获取, 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较弱, 并且面对系统性风险, 规避风险能力较差, 未来收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 在我国风险投资并不发达的情况下, 市场资本很难流向大学生创办企业, 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不足以及资金链条不完整。创业启动资金不足将阻碍潜在大学生创业积极性的发挥;资金链条不完整使大学生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无法拓展新业务, 严重制约创业企业经济活力的展现。因此,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大学生创业企业, 建立完整的融资支持体系, 完善风险投资体系, 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担保, 解决大学生融资困难问题。此外, 政府鼓励风险投资公司不仅为创业者提供风险资金, 同时利用自身专业性的技巧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他们帮助, 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 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信心。

总的来看, 财税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 其着力点是降低创业成本、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由于财税支持政策相对滞后, 现阶段财税政策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 亟须我们从理论层面进行有效分析。

二、现阶段财税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扶持力度较小。

目前, 政府财政扶持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规模较小。中央财政每年扶持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不足20亿元。政府的基金规模和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相差甚大。并且我国缺乏针对全国性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 大学生创业通常也只能申请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项目给予200万元以内的无偿资助, 或者不超过150万元的财政贴息。众多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并不能满足条件。部分发达地区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基金也刚起步, 要求较高, 受众面小。因此, 多数大学生无法取得财政专项资金的资助, 财政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较低。

(二) 政府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

政府的专项资金支出不均衡, 忽略对部分地区和行业大学生的创业支持。从区域看, 我国东部大学生创业率明显高于西部以及落后地区。调查显示, 2014年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原因在于,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地方政府凭借充裕的资金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而相比之下, 西部和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资金缺乏, 对大学生创业投入的资金较少, 导致激励作用并不明显。而扶持西部以及部分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对实现缩小我国东西部贫富差距的目标意义重大, 却缺乏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从行业看, 根据麦可思调查, 2014届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在教育业、零售业、商业和建筑业, 在这些行业, 政府出台的补贴及优惠政策也较多, 特别是明显偏向于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效益显见的产业, 而其他产业却缺乏有力的财税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如农业方面, 大学生在农产品加工和增值方面创业具有广阔空间, 不仅有利于引导农村经济发展, 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也有重要意义, 但缺乏政策扶持, 很多农业创业者都以失败告终。

(三) 税收激励有待加强。

首先, 我国缺乏系统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法律体系。现行法律政策对大学生创业也有所规定和说明, 但是这些政策缺乏统一规定和配套的执行细则, 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其次, 税收优惠政策立法层次低。当前, 我国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是政府部门以通知的形式独立下达的, 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不规范;最后, 税收优惠涉及的范围较小, 仅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以及部分行业。并且优惠税种和优惠方式有限, 优惠时间短, 优惠的税种仅限于部分所得税和地方税, 对大学生创业扶持作用并不明显。由于所得税只有两年免征期且属于收益税, 对创业初期的大学生企业来说, 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 收益较低, 因此减免所得税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同时, 由于我国分税的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税的减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政府贯彻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积极性, 从而损害大学生的利益。

(四) 融资政策体系乏力。

首先, 我国缺乏主要为大学生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拥有大量资金的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考虑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性和价值不确定等综合因素后, 会放弃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 导致大学生融资渠道狭窄;其次, 融资条件高, 担保条件苛刻。融资条件通常需要融资企业有担保物, 而由于大学生的信用等级无法评定和拥有的资产规模有限, 往往无法取得融资资格;再次,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力度小。即使能取得担保, 获得融资, 但是融资金额甚微。一般只有符合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企业, 才能够享受地方财政的贴息扶持;最后, 融资限制性条款多, 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较高, 并附加较多的限制性条款, 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门槛较高。

(五) 政策统筹未成体系, 各项法规立法层次较低。

现行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中, 都存在立法层次低, 相关的政策配套制度不完善, 政策使用不乐观等缺陷。我国缺乏完整的大学生创业法律体系, 主要保障性法规仅有《就业促进法》, 但缺少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具体规定。其他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多以条例、管理办法出台, 立法层次及法律效力低, 并且大多出台文件尚无可执行的实施细则, 实际应用并不规范, 可执行效率较低。

(六) 忽视创业教育。

我国高校仍缺乏对创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普遍将创业教育仅作为选修课程供了解, 创业教育缺少标准化规定, 授课老师也缺乏创业知识, 对创业优惠政策了解不透彻, 对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作用不明显。

(七)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创业大学生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户籍方面仍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大学生在创业准备期间, 由于不符合相关条件无法得到失业保险;创业大学生得到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较短, 最长不超过3年。并且在医疗保险方面, 一旦中断缴费, 则有6个月的医疗等待期, 大学生创业期间, 由于没有企业代理缴纳, 倘若医疗出现漫长的等待期或者在户籍方面难以实现调转, 都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三、优化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 筹建大学生创业基金会。

主要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出面, 依靠财政资金, 成立专门的全国性代理机构———大学生创业基金会, 负责从提供创业资金, 信用担保到就业服务指导的一条龙服务工作。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局和英国的大学挑战基金, 由政府出资支持, 专门负责创业事务, 帮助大学生发现商业机会, 建立与大学分离的公司。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会, 对大学生创业者素质、项目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创业团队建设等进行全面考察, 依据级别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性低息或者免息贷款, 或者据此出面协调担保, 增加融资机构对大学生企业的信任, 解决大学生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 优化大学生创业资金支出结构。

加强财税政策优惠的导向性, 在实行普遍优惠的基础上, 区别不同行业和区域的优惠力度, 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增加就业岗位, 极大地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职能。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政府间的转移性支付。东部地方政府向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进行创业资金的转移性支付, 促进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另一方面通过资金专项投入, 结合地方特点, 引导大学生在各行业的创业, 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 类似重庆等地, 地方特色美食较多, 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大, 应加大这方面的优惠。成都、北京等地高校云集,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创业扶持。在其他中西部地区, 农业发展潜力大, 而对农业方面的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应加大, 增加相应政策的扶持, 促使大学生能及时获得创业政策扶持, 促进各产业的发展,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

(三) 扩大税收优惠方式, 加大扶持力度。

在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 扩大税收的优惠方式, 采取直接和间接优惠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企业所得税以及其他间接的减免方式, 从多方面减轻大学生的负担。

1、税率式减免。

在所得税免征期之后, 对创业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所得税税率。同时, 对多数大学生创办的企业, 可适当实行较低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2、税基式减免。

对于吸纳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和下岗职工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即可在其所纳应税所得额的基础上扩大比例扣除这些人员工资、培训费等, 以减轻企业税负。

3、采取税收支出的间接减免方式, 扩大税收优惠的范围和程度, 在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盈亏相抵和延期纳税等方面加以完善。

在税收豁免方面, 除免除关税和货物税外, 延长企业2年企业所得税减免的时间, 可延长至4年。在纳税扣除方面, 允许创业企业从应税所得中扣除较大比例的合理支出, 如生产的原材料及提供服务耗用的材料费用等;在加速折旧方面, 允许生产型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提折旧, 或者通过缩短技术设备的折旧年限, 延迟企业纳税的时间;允许大学生创业企业延迟或者分期交纳应负担的税额, 短时间内减轻其税负;在盈亏相抵方面, 实行盈亏相抵方式对大学生初期企业的投资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由于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在初期很有大可能处于亏损状态, 准许企业以初期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5~7年度的盈余, 可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额。

(四) 大力倡导创业教育。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积极宣传创业的优惠政策。首先, 地方政府和学校通过创业教育资金, 开设创业的正规课程, 培养专业的指导老师, 联合创业成功人士组成大学生创业导师团, 在高校中开展创业大讲堂, 组织大学生创业帮扶活动。创业指导老师的业绩可作为教学科研业绩评级依据之一, 以此提高其积极性;其次, 将创业课程与实践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发现与积极参与创业项目, 建立对创业项目进行评选和奖励机制;最后, 推进高校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优秀项目的推荐、创业场地的申请以及创业课程的培训等。同时, 联合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共同建立大学生创业者信用评级机制, 为融资机构提供担保信息。

(五) 完善融资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融资, 同时鼓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完善大学生向融资机构申请贷款、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贴息贷款和利用技术成果或知识产权、专利权进行担保贷款的政策和引进股权投资等融资方式。目前, 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并不发达, 由于缺乏担保, 大学生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难获得融资。美国硅谷的高技术产业由于仅靠传统融资手段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 硅谷努力挖掘新的融资途径来满足其需求, 而美国的风险投资正好弥补了传统融资巨大缺口。在我国, 风险投资体系并不成熟, 可以鼓励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 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 对大学生创业企业投入首期资金, 拥有股权之后, 参与或者委托代理公司参与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一年后再根据风险企业的发展和资金需求状况决定是否继续投入资金。通过此做法增强商业银行对创业企业项目运营情况的了解, 减少对资金用途的担忧。为了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家和商业银行还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创业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开拓市场, 提供增值服务。投资公司主动参与经营的投资方式, 往往能使创业企业的成长性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公司。

(六) 强化创业政策统筹体系。

尽快制定《高校大学生创业法》, 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体系, 建立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针对大学生创业存在的相关问题, 完善现有政策并及时出台各项政策配套的具体细则, 切实保障政策落实。随着政府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的出台, 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工商、税务等繁琐手续, 尽可能便利大学生创业, 使其享受到一条龙专业化服务, 包括办公室场地的取得、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优秀创业项目申报等绿色通道。并且在现有政策基础上, 集思广益, 借鉴国内外扶持大学生创业法律, 完善我国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财税体系。

(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医疗、失业、养老保险以及户籍方面, 尽快解决大学生创业的个人及企业所招人员的失业、医疗问题等社会保险问题。延长社会保险补贴原则上不超过3年的时间;对创业企业所招人员的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 国家适当负担较多比例, 企业和个人可负担较少的比例;取消6个月的医疗保险等待期;大学生创业者在大学毕业后, 其户籍的落脚点也抑制了大学生创业者的发展, 不应限制其户籍转出, 对此应制订明确的实施方案, 并落实政策。

参考文献

[1]刘甲朋, 郑玲.大学生创业财税扶持政策研究述要[N].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7.20.

[2]李莫言, 方敏.促进创业的财税政策优化研究[J].上海企业, 2014.10.

[3]刘慧.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创业中角色研究[D].山西大学, 2013.

[4]曹润林.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供给[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2.

上一篇:在科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下一篇:关于花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