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观看影片《地雷战》有感

2024-04-08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观看影片《地雷战》有感(通用4篇)

篇1: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观看影片《地雷战》有感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观《地雷战》有感

地雷是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地雷战》。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中国人民用地雷把日本侵略者给赶跑了。

在50年前,日本侵略者来到中国,烧杀抢掠,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发起抗日战争。

在山东的一个地区,人们利用地雷战和日本鬼子展开了斗争,影片里的赵虎带领村民把地雷埋在进村的必经之路上,有飞雷、水雷、天女散花......敌人来了就踩上。为了防止村民在干活的时候误碰地雷,派儿童团站岗,发现鬼子才“挂弦儿”。鬼子的头领龟田看情况不妙,就请来了工兵,破坏了地雷阵。后来,我方又发明了真假雷、头发丝雷、蝎子雷,最有趣的是一个小孩子发明了一个粑粑雷,工兵发现了,就挖了出来,蹭了一手粑粑。哈哈!

后来龟田趁村里青壮年收麦的时候,把村民给俘虏了,这回蝎子雷用上了,当前面的村民踩到了,后边炸开了锅,把日本鬼子都炸死了。最后只剩下龟田一个人,看到写着“侵略者之墓”的牌子,他生气的拔下来,结果一颗地雷“轰”的炸响,把龟田给炸死了。

中国人民胜利了!赶跑了日本鬼子,中国解放了!我们做事情也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团结一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

篇2: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观看影片《地雷战》有感

有梦想才有目标, 有希冀才会奋斗。不论是国家民族, 还是个人家庭, 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 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 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 万众一心, 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 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历经苦难与辉煌, 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从来都是我们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 正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 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 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 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 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 亿万中国人组成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涓流汇海, 聚沙成塔, 中国梦渐行渐近的步伐, 来自2.6亿农民工劳动致富的创业热望中, 来自社会各界心系国运的热诚参与中, 来自无数志愿者投身社会的无私奉献中。有了每个人的共同“给力”, 才有国家社会的不断前行, 才能让更多人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 凝聚起推进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

什么是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汇集起来的力量。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 但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 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 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 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 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未来的征程中, 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 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 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通向理想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经历发展阵痛、面临“惊险一跳”, 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每个人都可能会与国家社会一起, 经历追梦之旅的曲折和辛劳, 可能会有抱怨、有纠结, 但更要看到, 我们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篇3: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 “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成为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这支一切行动听指挥、筹款要归公、不乱拿群众一个红薯的军队由此而生。

同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两年零四个月,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是中华民族山河破碎、人民生活苦难深重的时刻。日本侵略者在发动“七七事变”时狂妄地叫嚣,要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启了一个伟大转折:中流砥柱般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打响了大规模抗日救国的战争!“向着法西斯开火,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这正是那个时代中国民众心目中的人民军队。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左权、杨靖宇、赵一曼……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游击战等广为流传的英雄人物和抗战事迹,无不向世界宣告:红军、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正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法西斯日寇作殊死战斗。1945年8月,中国军民历经8年的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但胜利的喜悦没有维持多久,中国迈进了另一场战火之中。

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有860万人,而当时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人。在历经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之后,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用鲜血换来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使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从此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更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就这样,从巍巍井冈到黄土高坡,从万里长征到千帆竞发,从卫国戍边到抗洪抢险改革开放的和平岁月,历史的长廊中留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一长串的光辉足迹……

而今,时光虽流逝,但人民军队的根本从未改变。“新古田会议”上,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和庄严嘱托,曾经为强军梦点燃了新的希望。背负民族厚望的人民军队将再一次强势崛起!

曾经那支依靠“小米加步枪”与日寇作战的队伍,如今已经成为日益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强大力量!

这支在新强军战略下更加强大的力量,继续脚踏着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怀着强国强军的中华之梦,朝着新的征程阔步前进。

篇4: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张云乔,是1981年2月23日广东省政协四届三次全会前增补的广东省政协委员。1999年夏天,我调到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工作后我们才相互认识,从此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他的斐然成就和高尚人格,让我肃然起敬,并成为我人生的楷模。

怀着追思的心情,2015年4月1日上午,我拜谒了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陵园。进入陵园大门约20米向左转,就到了“先烈纪念馆”。在纪念馆里西侧一面墙上,张云乔于90岁高龄重绘的油画《血战宝山路》展示在人们眼前。我在这里站立了许久,默默向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致敬,同时深深缅怀张老。

张云乔,1910年8月29日(农历)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长河镇(现为慈溪市长河镇)。1927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转入上海新华艺术学校西洋画系直至毕业;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进步电影《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夜半歌声》等的置景美工设计均出自他手;他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早的吟唱人之一,还参加了珠江电影制片厂的筹建。1937年,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他弃影从商,陆续创办了“中一机械厂”和“一中制烟厂”,以一名烟草实业家的身份资助党的事业,积极支持抗日救亡斗争,同时为中国卷烟工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中国烟草业誉为“金叶先驱”。

《血战宝山路》,最初是1933年张云乔以“一·二八”事变抗战为题材创作的大型油画(长13.3米,高5.3米)。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又称“一·二八”事变。当年为纪念此事变,在上海修建了“一·二八”纪念堂,同时还向广大美术工作者公开征稿:绘制一幅反映“淞沪会战”真实情况的巨幅壁画。

那时,张云乔才23岁,他怀着满腔的爱国激情,绘制了《血战宝山路》的小样应征并中标。他说:“我之所以选择这一场景,因为它在整个战役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二八’战役中有吴淞江湾激战,有庙行浴血,为什么会偏偏选择了宝山路的巷战呢?原因有二:一是敌人轰炸的重点是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涵芬楼)珍藏有宋版、明版以及乾隆时期缮写的四库全书等达百万册,这些古籍图书,都是无价的国宝。商务印书馆担负着出版全国通用的学校教科书的任务。日寇破坏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的目的,不单单是要毁坏几栋建筑物,而是妄图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其次,我选择画宝山路,这里还有一个秘密:我有一位名叫张鼎炎的同乡好友,在乡间时,他经常宣传共产主义,因此有共产‘阿炎’的绰号。他是商务印刷厂的工友,也是当时工人纠察队的队员,他曾悄悄地告诉过我:上海共产党的地下总部,就在东方图书馆,领导人叫周恩来。此事一直深深地埋在我心底,我认为那里就是中国革命的希望和未来。”

1933年8月10日纪念堂揭幕,仪式简单而热烈。张云乔回忆:“当时,我的老师刘海粟先生也被邀请参加。他看了我的壁画后,拉着我的手,亲切地说了一番心里话,他说:‘我过去在学校里,曾经对你们说过,艺术是清高的,以唯美为主要宗旨,没有必要和政治发生关系。现在看来,国难当头,艺术应该为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存亡而奋斗。你做得对!’”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入侵上海,纪念堂、园、亭、画俱毁。张云乔痛心不已,念念不忘。

时过境迁,1996年11月的一天,张云乔得知上海要筹建“淞沪抗战纪念馆”,十分兴奋,凭着记忆重画了一幅《血战宝山路》的草图,在《上海滩》杂志上发表并得到奖励。于是他在自己16平方米的书房里腾出半壁墙,开始了创作,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完成。有趣的是,上海档案馆的陈正卿在上海福佑路旧货摊上觅得一幅旧照片,照片的背面有摄影者题注:“一·二八纪念堂之壁画淞沪抗日闸北之战,画面布满战争空气,展现当时十九路军之勇猛。画长40尺,高16尺,为年青画家张云乔所作。卡尔登摄。”卡尔登是张云乔的好友杨霁明。陈正卿后来读了张云乔在《上海滩》杂志的回忆文章,方知这是张云乔原作的照片。他把此照片翻印后寄给张云乔留念。原作和新作對比,竟然相差无几,而原作和新作时隔已有六七十年之久了。

从1997年至2001年,这位耄耋老人连续绘制了四幅油画《血战宝山路》,并先后分赠给上海宝山临江公园内淞沪抗日纪念馆、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陵园纪念馆和美国旧金山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张云乔说:“有人问我,为何执意要展出《血战宝山路》呢?我是90多岁的老人了,几乎走过了一个世纪。看得多了,经历的多了,想的自然也多了。到了我这把年纪,名与利对我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可即便以健康为代价绘制这幅画,我也在所不惜。因为我只希望让后代能永远记住‘一·二八’这场伟大战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就在这个时期,时年30岁出头的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的女画家毕惠华,被张云乔的精神和行为感动,志愿与张云乔合作重绘《血战宝山路》。

2002年1月25日上午,张云乔应邀到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陵园,参加“一·二八”抗日70周年纪念会。他的油画《血战宝山路》在展览厅挂出,次日《南方日报》发表长篇报道,题目是《耄耋之年激情重绘爱国画卷》,并有大幅照片刊出。文章是这样描述的:“街心,沙包壁垒横列当中,战士们正在向敌人瞄准射击,几支小分队跃出战壕发起冲锋;正面,来袭敌军弃甲曳兵狼狈溃逃,军车瘫痪起火,太阳旗遗落地上;后方,男女老少,前赴后继,箪食壶浆,支援前线;空中,弹雨纷飞,硝烟弥漫,敌机肆虐;下面,商务印书馆等建筑在敌军炮火和敌机狂轰滥炸下满目疮痍,烈火熊熊……这就是1932年1月28日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伟大壮举——淞沪抗战闸北战场的纪实写真,而这一幕正跃然大型油画《血战宝山路》的画卷之上。这幅被誉为‘有形之史,无声之诗’的画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观看影片《地雷战》有感】相关文章:

榜样的力量观看有感08-03

观看《青年力量》有感05-09

观看信仰的力量体会08-11

职业规划中决不可忽视的力量:人脉资源09-10

读当下的力量有感06-25

读公司的力量有感06-26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06-26

读家庭的力量有感06-26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06-26

读母亲的力量有感06-26

上一篇:血栓下一篇:财务信息部xxxx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