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2024-04-15

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共13篇)

篇1: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观《公司的力量》有感

---公司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数百年前,一个叫公司的组织出现了。从中国明清时期兴盛的商帮,到欧洲近代的各种的商业同盟。几千年来世界上有过各种各样的商业组织,公司在岁月中逐渐成形。合作和自利结合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公司。公司热闹过,也沉寂过。它生存下来,强壮起来,并且一点点的渗入到社会的血脉中,终于把自己变成无处不有的存在。

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改变着一切不是宗教、不是政治,甚至不是科学半身,而是一个名叫公司的组织。自从有了公司。人类很多的新知识、新发明、新创意,都有了明确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据统计,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经济学家人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都是由公司完成的。今天全世界70%的发明专利和三分之二的研究开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2006财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320亿美元,而美国公司的研发预算则达到了2000亿美元。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道,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是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

人类天生就是生意人,交易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当我们享受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当我们找工作或是想创业的时候,抱怨老板或是与同事竞争的时候,公司就在我们身边。NBA是一种篮球比赛,也是一个公司,每一次完美的对决,都会转化成合约和钱。公司能将一个人、一只脚或是一个拳头,包装成明码标价的产品。公司能让形而上的艺术待价而沽,把最高贵的艺术享受换算成一个具体的数字。国事访问,站在总统身后的显赫人物,不是大将军而是大老板,影响现代世界格局的不再单单是政治的考量,还加上了公司的订单。现代战争看得见的是硝烟战火,看不见的是提供物流和信息保障的公司。军队的效率是外来的、强制性的。公司的效率确实内生的、主动的。终于军队这个最有效率的组织,也不得不向公司学习管理。

早在100多年前,有位中国人就写道: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公司向往每一个市场,奔赴每一个市场,连接每一个市场。近几十年来,它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一如既往的力量,穿越民族国家的疆域边界,扫除建立世界市场的障碍。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公司早于政府建立起世界沟通的渠道。即使政治力量将世界一分为二时,公司也一直在无孔不入的寻找商机。

一个没有公司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一个没有企业的国家是贫弱的,一个不能诞生伟大企业家的时代是缺乏创造力的。运输业、制造业、百货业,越来越大的公司改变着国家和个人的面貌。公司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幸福都极为重要。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种种成就,纷纷写下公司之名。例如美国,公司创造出的庞大生产力,将美国的财富和权力托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力超过了英、法、德三国的总和。胡佛总统宣称,我们正处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1939年,美国的失

业率又一次超过17℅,刚刚抬头的经济又被推入谷底。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惹祸带来了社会的重建。

在人类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公司用特别的方式赚取了知名度。公司贡献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物资,它还创造了一种称为管理的新产品。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利润。管理是公司创造并自我消费的产品,也是每一个成功组织的必修学问。在工业化初始的100多年中,福祸相依,人们一次次地走远,又一次次地回头。一个公司化的世界还在不断向前奔跑,带着喜悦和疼痛。

利益由利益的相关者共同决定,那是公司在鲁莽的青春期所得到的重要训示。在市场经济当中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这时候就需要有人能高瞻远瞩,看清未来,具有这样一种素质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这种社会制度、文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20世纪末由公司带来的技术突破,正在改变它自己,也改变世界。今天,无数家大大小小的公司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创造着一些我们想象之外的新事物。对未知的探索永无止境,公司还将与梦想相伴远行。创新---公司生存的宿命,公司---人类创新的先锋。

今天,当我们从公司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时,全球的版图可以有另外的线条来勾勒。国与国的竞争、人与人的关系,都可以重新定义。全球逐鹿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在当代要以一个世界人的眼光作出判断,作为一个经济的世界人必须利用本民族文化的优长才能从事世界性的经济活动。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率和利润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环境,唯有更好地调动起自身文化中激发个人潜能的优势,更好的解读人与组织的关系,才有可能赢得竞争。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每一个国民,决定了它在人类进步历程中的位置和高度,而这一点将深深镌刻进本国公司的文化中,成为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为了国家的更好发展,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与发展公司。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篇2: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观《公司的力量》有感

刚刚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市场无限>这一集,很受震撼!

从开头儿的预览大致知道了本集所讲的内容,对此我总结为一句话:只有当没有特权的公司在自由广阔的市场上利用平等的机会公平竞争,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集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自由和公平的重要性。

就像片中所说的那样,告别特权后的公司才真正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只有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公司才能够充分发挥富民强国的力量!如果没认识到这一点,像约翰·劳那样,试图将公司作为国家机器,从而赋予公司以特权,那么不仅不能帮助政府解决财政问题,反而会阻碍政府处理日常事务。正所谓,一个只会用强制力敛财的公司最终只能成为政府从政的巨大包袱,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市场,从来就应该是自由的;而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该是平等的。只有充分发挥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经济才能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从而借助经济发展之力,助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

当然,除了看不见的手以外,我们还有另一只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甚至继续通过保护主义,国家垄断或其他的一些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为自己牟利。但我想说的是,不尊重经济规律地滥用人权,就算能赢得暂时的利益,最终还是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而当时得利越多,最终的惩罚也会越重。

篇3: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2011年10月25日,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 在千年古县--赵县, 河北呈盛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了。这不仅对呈盛堂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对我们整个畜牧行业来说, 也是一个喜讯。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医政药政处处长郑庆敏、河北省兽药监察所所长赵彦岭、赵县县长张军卫等领导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何伟勇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共300多人欢聚一堂, 共同见证了这一美好时刻。

庆典现场到处洋溢着喜庆、红火的景象, 军乐队的演奏和醒狮队更为活动现场增添了热烈气氛。大家参观完厂区后, 在优美的歌声中庆典拉开了帷幕, 各方代表分别对呈盛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成立表示祝贺, 并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呈盛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成致辞答谢各方的大力支持, 并表示“公司是在原华润药业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响应河北省‘三年大变样’的号召下而诞生的, 公司会牢记‘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及社会责任, 将以更优质的产品、更诚信的态度、更诚挚的服务回馈社会。”

接着各方领导人为公司开业剪彩, 届时音乐嘹亮, 礼花满天, 把庆典推向了高潮。最后张军卫县长为醒狮执笔点睛, 寓意着唤醒刚强气盛的狮子, 使其绽放出夺人的光彩与吉祥如意的前程。在一对憨态可掬的雄狮舞动中, 开业庆典落下了帷幕。随后大家拍照留念、传道授业、举杯庆祝、浏览圣地、畅谈未来。

记者全程参加了此次开业庆典, 并将对河北呈盛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的亲身感受记录了下来。

1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它是企业凝聚人才、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呈盛堂动物药业的前身是河北华润药业, 是河北华润药业有限公司的畜药部在“关注动物健康、造福人类生活”的愿景中、在“稳定求发展、发展铸辉煌”的实践中经过6年风雨历程发展而来的, 它传承了华润药业“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优秀文化。记者在参观及与呈盛堂人接触的过程中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无论是厂区建筑规划还是公司的管理制度, 及庆典活动的每个细微环节都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且这一点在公司的各个环节也都有具体的体现, 主要表现为以“追求合理利润、牢记社会责任, 关注动物健康, 造福人类生活”的企业宗旨, “完善自我、成就他人、担当责任、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山不拒石, 故能成其高;海不拒水, 故能成其大”的用人理念和“客户第一, 技术之上, 尊重人性, 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及“真心为本、客户信赖、用户满意、实现价值”的服务理念等。呈盛堂的深厚文化底蕴另外一个体现就是它继承了华润药业优秀的品牌战略、市场战略, 它的优秀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各个系统和生产环节, 指导着企业的生产实践。

2 雄厚的实力

呈盛堂动物药业占地50亩, 总投资2800万元, 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厂区分为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 各区相互独立。公司有六个现代化生产车间, 11条GMP生产线, 分别是粉针剂、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 (含中药提取) /最终灭菌大容量非静脉注射剂 (含中药提取) /口服溶液剂 (含中药提取) 、颗粒剂 (含中药提取) /片剂 (含中药提取) 、粉剂/散剂/预混剂、非氯消毒剂 (液体) 、中药提取。年产兽用粉针8000万支, 水针1亿支, 颗粒剂300吨、粉 (散) 剂1500万袋, 片剂5000万粒, 口服液80万吨, 消毒剂200万吨, 产能可以达到2.5个亿。公司产品几乎涵盖了兽药的全部剂型, 包括五大系列, 近200个品种, 有预防保健、防病、治病和促生长药物等, 覆盖了畜药、禽药、经济动物药和宠物药。公司并建有高标准药品质量控制化验室。

呈盛堂对华润药业来说是一个飞跃, 不仅体现在它产能大, 产品的全方位, 还体现在高起点, 每个车间在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上均有特色。公司粉针车间是以人药车间的标准建成, 采用一条流水线设计, 这样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与药品的接触, 减少了污染, 产品质量更稳定, 疗效更好;水针车间三条线在一个车间, 有大容量注射液50毫升和100毫升, 达到百级保护, 大容量注射液灌封系统也是百级保护, 但公司为了保证产品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局部生产达到了万级环境下, 这样有些产品就可以达到直接出成品, 不用再经过直接灭菌, 更有利于产品的稳定。中药提取车间:从中药提取到浸膏的高效浓缩、微波烘干、低温粉碎等现代化中药深加工流水线, 采取了先进的提取工艺, 在保证中药成分纯度的同时, 也提高中药提取物产品的使用效果。

3 具有创新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主要表现为企业根据市场需要, 与时俱进地推出新产品、新的生产模式、新的服务方式。呈盛堂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 形成了整合创新系统, 坚持持续技术创新、持续市场创新和持续管理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公司还与省市科委联合形成了研究中心, 组建了以张存旺总工为带头人的研发团队, 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研发队伍, 并与河北医科大学、石药集团和华北制药两大医药集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兰州兽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密切合作, 不断提升研发能力。

在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断努力下, 目前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 如菌毒热、克喘星、注射用头孢噻呋钠、喹肟经典、贝贝健、赛氟、赛恩等, 尤其是脂质微球系列, 是在吸取兽药制剂的微胶囊包被及脂质体技术基础上, 采用国内独创A-MG工艺制备的。该工艺创新了兽药新剂型, 创新使用了智能辅料, 使药物在控释、缓释、靶向、高生物利用度方面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4 品质优先的品牌战略

从华润到呈盛堂, 公司一直以“质量至上”为标准, 即以客户满意是最高质量标准, 法定质量标准是底线。为达到这一点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了严格的组织结构和制度, 以兽药GMP为标准, 以提高、保证产品质量为目标, 结合市场和企业具体情况, 实施全程质量控制, 对各个环节严格记录, 严把原辅料的采购进厂关、质检化验人员严格把守生产关、成品的出厂关, 并建立了信息处理系统。

行动源于思想, 记者在与公司的总经理王成聊天中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公司的质量优先战略, 在谈到对兽药企业过GMP的理解时, 王总说“有的企业认为过GMP会导致成本增加, 还有的企业只是应付来过GMP,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过GMP更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因为一个企业只有严格按照GMP标准去做, 产品的稳定性才能得到保证, 才可以使公司得到持续长久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呈盛堂在人们心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

5 共赢、持久的销售理念

呈盛堂传承了华润“客户第一, 技术至上, 尊重人性, 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 与经销商达成共识, 共享利益, 共度难关, 共同发展, 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经销商的管理方面, 公司注重对经销商的精心培养和诚信合作, 从此次盛会也可以看出呈盛堂真正的做到了将经销商视为公司的伙伴。

篇4:有感《精神的力量》2则

今天江苏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靠的是创业创新创优“三创”时代精神。站在新的起点,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更加需要精神的力量,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三创三先”的与时俱进精神。

这几年,在江苏“两个率先”的伟大进程中,曾经落后的苏北板块,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振兴苏北的创业中,邳州走在了前头。按照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要求,2012年基本可以实现全面小康,未来的任务就是“全面达小康,开启新征程”。要圆满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我们需要什么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精气神。

邳州地势低洼,大小河流密布,曾经饱受水患,是有名的要饭之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苏北洼地之洼地。然而,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邳州的干部群众,不甘贫穷、不甘落后,抖擞精神、艰苦创业,发展终于快起来,还走在了苏北的前列。回顾总结,有很多方面值得大书特书,尤其“水杉精神”更应浓墨重彩。

水杉是杉科水杉属,曾被宣布为灭绝的物种。上世纪40年代,南京林业大学郑天钧教授在湖北发现了它,水杉自此成为今天世界上的活化石。邳州在1992年前叫邳县,曾在省林业厅工作的李清溪同志受组织的重托,回家乡担任县长,他带给家乡人民的礼物就是磨破嘴皮、自掏腰包从南林大搞来的99棵水杉苗。他亲自繁育、组织种植水杉,经过干部群众不断繁育种植、不断培育爱护,如今,水杉林遍布城乡,成为邳州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水杉的荫梓,邳州人民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该用什么概括邳州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呢?2010年,邳州市委、市政府组织了邳州精神大讨论。百万人民踊跃参与,尤其以网民的讨论最热烈,大家共同把目光投向了“水杉精神”:她象征着邳州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各级干部心无旁骛的工作作风,全市上下团结协作的创业氛围,其核心就是昂扬向上、坚韧挺拔、心无旁鹜、精诚团结。“水杉精神”是以李清溪为代表的邳州历届各级干部的优秀品质,是今天邳州的宝贵财富。新时期的邳州干部群众要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在创新中再创辉煌,让“水杉精神”永远流传。

大力弘扬“水杉精神”,就是要把新时期的江苏精神在邳州大地发扬光大。“三创三先”精神,是全省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推进“两个率先”的强大动力。“水杉精神”是“三创三先”精神在邳州的具体体现,是百万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她与江苏精神一脉相承。大力弘扬“水杉精神”必须放在“三创三先”大局中去考量,与时俱进,顺应潮流,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让江苏精神在邳州生根发芽,让“水杉精神”在邳州枝繁叶茂。

大力弘扬“水杉精神”,就是要始终昂扬向上、坚韧挺拔。要始终坚持创先争优,做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强力推动富民强市。要始终坚持争先进位,做到总量进位、速度领先、质量提升,强力推进更好更快发展。要始终坚持攻坚克难,做到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强力推进社会进步。

大力弘扬“水杉精神”,就是要始终心无旁骛、精诚团结。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要素制约越来越突出等等,这都将成为我们面临的常态。心无旁骛,就是“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一刻不松,常抓不懈,使邳州经济实力更强、人民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美。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罗志军书记提出:“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全面达小康、开启新征程,更加需要百万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更加需要各级领导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全省十强、全国百强县前五十位”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就一定能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作者系中共邳州市委书记)

从《中国震撼》悟泰兴崛起高亚梓

近日,认真拜读了张维为教授所著的《中国震撼》一书,心灵受到一次极大“震撼”。作者以清醒的自信、清楚的事实、清晰的逻辑,阐明了中国崛起的事实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中国模式”的崛起。

书中,作者提出的“两大板块”概念引发了我的兴趣和思考。作者认为,中国存在“准发达国家”板块与“新兴经济体”板块,这两大板块之间实现了高度互补的良性互动。这告诉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中国存在的地区差距,通过发展和完善两个板块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缩小板块间的差距,创造出更多的“中国震撼”!

读《中国震撼》,思泰兴崛起之道。由于历史原因,泰兴仍存在着西部(沿江地区)和东部(黄桥老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我们要按照“五个一”的统筹发展思路,推动东西部地区之间良性互动,加速老区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

坚持统筹规划“一张图”。牢固树立“全域泰兴”理念,把农村作为地区的有机部分进行统筹规划,把农业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开发,把农民作为市民的一部分进行统一保障。进一步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主要发展方向,實施“3+4+5+x”战略(“3”即主城区和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4”即四大片区,“5”即5个重点镇,“x”为农村新社区)。

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拓展企业横向集聚和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态势,提升园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形成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稳健的强农惠农机制,实施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坚持基础设施“一张网”。加快“四纵四横”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构建“大交通”格局。按照“宜建则建、宜输则输”的原则,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构建“大环保”格局。推进数字化城管,探索城市管理向乡镇、农村延伸的机制,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大乡镇、村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构建“大供水”格局。

坚持公共服务“一本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合作、高效灵活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坚持社会管理“一条龙”。完善和融合中心户长制和“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变过去要求村(居)委会向政府承诺并承担“行政责任”为政府向村(居)委会委托管理、委托服务,变过去的“大包大揽”为“网格化”分解,让村(居)干部从琐碎的村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上。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委副书记、市长)

篇5:观梦想的力量有感

赵金环

五月,我有幸与同行相聚民族大学,参加“魅力教师,经典课堂”语文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全获优秀教师虞大明。张龙、白雪等几位名师的观摩课,感受颇深,真切体验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几位老师则展示了老师们展示了语文不同内容的课:蒋军晶老师的作文教学,张龙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宋连海老师的古诗教学,白雪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真可谓丰富多彩!在此,我想将我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虞大明老师的略读课《梦想的力量》。虞老师设计的目标十分明确,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着重指导学生深入细致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读课文。导入时通过图片欣赏,教师深情低昂的声音,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在讲读课文时,虞老师读吾相容,以读会吾。语言风趣幽默。培养学生浏览课文的能力,在整个读课文过程中,常用“快速”两个字,培养学生看得快,读得快,找得快,脑子转得快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圈出重点词句。在阅读课文时,边度便在书旁写下你的阅读感受。时指导学生画出瑞恩为攒钱做的事情,引导学生通过深入体会,理解他的耐心和坚强.虞老师在教学中,体现了略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的区别:只有舍才有得。第6自然段进行精读处理其余为略读处理,抓大放弃。中心问题统领全课。浏览为主,朗读为辅,形成略读的能力。特别是虞老师的课堂评价,比如说,同学们真会读书。。。谢谢你帮助我。。。。你说的非常直白。。。。我赞成我,我接受,我同意。。。孩子你太了不起了。。。。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通过自治课件和借鉴课件,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提高教育质量,课文结束的时候,在超越梦想的歌声中,学生自由畅谈梦想。大屏幕出示:梦想之火可以燎原。。。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播下梦想的种子,去努力,去超越。。。给学生思想的熏陶,情感的培养。在一堂课中,教师将知识、做人、技能结合,体现教师知识的渊博。

总之,听完虞老师的课,真舍不得下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他那风趣幽默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严谨措辞的能力,是我今后学习的目标,让我知道了在略读课文讲解中,什么叫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叫只有舍才有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观摩优质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论,并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多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性检查,多对学生进行常规性检查,并努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

篇6: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观《大国崛起》

观看《大国崛起》系列中的英国与日本后,个人认为它们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是注重、挖掘信仰的力量,让信仰成为发展的推助力。

不可否认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即便信仰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衍生出巨大的现实力量。

首先是英国。英国在工业革命前,有很多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因为对上帝、先定论的信仰,英国全民疯狂创造财富,追求成功,为英国现代化奠基。

其次是日本。令日本步入现代化明治维新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原因是颁布维新政令的天皇是日本人民的信仰,大和民族在疯狂而盲目的信仰中完成现代化。反观中国戊戌变法,如果人民都以光绪、维新派为信仰,上行下效,政令会难以实现?

可惜国人现在没有信仰。经历了毛泽东时代的疯狂信仰后,思想逐渐多元化,但是没有一个信仰核心统一、安定人心,虽然国家一直努力建设国人对党及社会主义的信仰,但客观上收效甚微,所以国人日渐焦虑浮躁,尽管追求钱权却又内心煎熬,诸多才智浪费在现代化建设以外。

篇7:观《情怀》《永恒》《力量》有感

4月23日-4月28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观看了《情怀》《永恒》《力量》三部电视专题片。

《情怀》这部专题片,重温着一位位平凡教师献身教育的事迹,我的内心一次次充满感动。

我常常想,做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初登讲台的我,满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兴奋与喜悦。等到真正加入到教师这个行列,我才逐渐明白了教师的甘苦。从教十年,教过的学生成百上千,我依然是名平平常常的教师。当看到同龄人容颜依旧,满身名牌,珠光宝气,开着名车的时候,我禁不住有些许的不平衡,也曾泛起过点点自卑。但是,当我看到在一个人的校园教着三名学生的孟敏老师;当我看到身患癌症经历了化疗痛苦的时健美老师;当我看到默默无言七年间用十万字与学生交心的杨兴菊,跋山涉水走访留守儿童的贾晓霞……还有一位位皱纹深深,白发斑斑的不知名的老师时,我深深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情怀。

选择了教师行业就等于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师行业就要选择坚守。当物质超越了精神,我们有责任教化;当迷茫遮挡了前途,我们有责任开辟;当浮华取代了朴实,我们有

义务引领。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是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是社会的脊梁。我们执着的追求着我们的梦想,努力地建设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杏坛一年又一年,我们无怨无悔,我们义无反顾,我们勇于担当,我们无愧苍天!

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变的情怀。

《永恒》这部关于“沂蒙精神”的电视专题片,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亲历者讲述,跨越了七十年峥嵘岁月,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和故事揭示出一种“永恒”的沂蒙精神。

沂蒙人也是人,为什么对共产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显然是共产党首先做得好。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党和人民群众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鱼水、血肉联系。刘少奇、罗荣桓、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那里战斗过。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纪录片《永恒》告诉我们,是人民用鲜血和乳汁供养了我们,是人民用双手和脊梁支撑着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力量》全面详实的反映了革命老区人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争取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

贡献。片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让观看者无不动容。

《力量》充分展示了群众力量是无穷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执政的核心基础,只有拥有了群众基础,只有与人民群众共甘共苦,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心连心,肩并肩,就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篇8: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近年来,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 作为网上交易信用中介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根据易观国际的调查数据显示, 2009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近6000亿元, 达到5808.4亿元, 相比2008年的规模增长了110%左右。第三方支付行业这块“香饽饽”引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据粗略统计,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已达50多家。第三方支付的独特优势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蓬勃发展, 形成强大的资金规模, 然而,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内企业的无规范竞争, 银行的深层介入以及国家监管的不断完善,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生存环境在发生不断地变化, 业内企业将面临怎样的竞争环境呢?

二、基于五种力量模型的第三方支付竞争环境的分析

五力量模型是麦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于80年代初提出, 该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 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模型中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 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替代品的威胁, 以及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在对五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该行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基本情况, 这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体制下, 第三方支付是网上交易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第三方。通过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第三方支付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优势与劣势, 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消费者:增长迅速, 市场待开发空间巨大

从1999年3月, 中国首家实现跨银行跨地域提供多种银行卡在线交易的网上支付服务平台首信易的运行开始算起, 中国网上支付的发展开始进入第十二个年头。网上支付延续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交易额连续5年翻番增长, 2009年更是达到了5808.4亿元。而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 中国网上支付用户 (半年至少使用过一次) 规模增长同样迅猛, 相比2008年5200万增长至9000万, 增速达73.1%。支付宝以49.8%的市场份额领军。这里所显示的数据还不包括已经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 但近期或今年未使用网上支付的已注册用户。早在2009年7月初支付宝就曾表示其注册用户数正式突破2亿大关, 这一系列数据向我们展示了第三方支付行业蓬勃发展的前景。

2. 供应商: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微妙的“竞合关系”

在网络第三方支付服务行业中, 其服务可以能够得以实施的源头是银行, 没有银行的加入, 第三方支付行业将不复存在, 银行在整个支付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作为第三方支付源头的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关系又非传统行业中供应链上下游的简单关系, 而是“竞合关系”, 即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目前来看,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如据支付宝方面的数据, 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国内52家银行建立了合作, 包括19家全国性银行和34家区域性银行。其中在信用卡方面已有工行、中行、建行、招行、浦发、光大等9家合作银行;作为银联新型智能支付终端的“拉卡拉”, 便民金融服务网点已经多达2万个, 合作银行包括招商、平安、深发、广发、兴业、中信、东亚等15家。

虽然银行想介入第三方支付业务有着先天的、绝对的优势, 但在目前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 银行采取和第三方支付合作培育市场的方式应该更经济。如在C2C模式下, 因为卖家众多且比较零散, 管理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银行直接接入可能收益并不理想。不过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壮大, 银行一定会不断加大在网上支付业务方面投入。由于第三方支付必须依赖银行作为清算管理, 而银行自身的公信力远大于第三方支付企业, 虽然就目前情况来看,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仍然是合作大于竞争, 但潜在的竞争只会越演越烈。

3. 潜在新进入者:银行威胁最大

目前网络第三方支付行业最大的潜在竞争者是银行。当初第三方支付企业出现时, 银行认为第三方支付有利于为自己发展新业务, 且不管这些支付企业怎么折腾, 也都不会威胁到银行在这个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使得银行对于当初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能够持一种比较开明宽容的态度。但是照现在的情况看来, 第三方支付把网上支付做得很好, 导致银行对网上支付也产生极大的兴趣, 原来第三方支付所依赖的银行也逐渐从幕布后走向前台, 大有取代第三方支付企业之势。

例如, 2009年6月5日, 《IT时代周刊》从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处独家获悉, 他们已经和B2C企业当当网签订合作协议, 与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美国新蛋网等著名B2C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洽谈中。这是银联支付成立七年来, 首度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此后, 他们还将涉足公共事业性缴费领域, 并计划通过各地银联分公司实现与各地水电煤公司的合作。不仅如此, 他们的触角还伸到了教育、通信领域, 并已与各地考试院、运营商达成了合作协议。民营资本占据主体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迎来一个国有背景的“大鳄”。

此外, 其他银行也开始通过深入合作、直接展开低端竞争等方式涉足第三方支付领域。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能打破过去的业务局限, 在新的起点上与银行达成更深入的合作, 实现新业务创新, 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4. 替代品:威胁较小

此处所谓的替代品就是能够替代第三方支付服务的其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服务, 到目前为止, 除了银行有可能提供类似服务以外, 第三方支付行业尚无其他竞争者。而且, 就中国目前的信用体系环境及网上交易的模式来看, 目前银行所提供的网上转账, 支付等方式还无法完全替代第三方支付的功能和作用。

5. 行业内的竞争:强度增大

据不完全统计, 2004年以前国内电子支付企业只有约10家, 而到目前已经增至50多家。之前, 第三方支付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的约束和合法有效运营的规范, 产品的同质化导致价格成为唯的一竞争筹码, 不少支付企业以非理性的低价争取市场份额, 因为增加用户交易量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源泉。这种竞争导致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够盈利的很少, 大部分企业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 甚至出现了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倒贴钱给客户的现象。

随着2009年4月17日央行第7号公告的发布, 明确要求今后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 须在2009年7月31日之前按要求进行登记。而千呼万唤未现身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也将有望在今年内出台。据《IT时代周刊》记者拿到的《办法》最新版本的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到, 该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给第三方支付企业设立门槛, 发放牌照。比如, 规定全国性支付清算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 省级则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虽然最终敲定的《办法》尚未出台, 但我们通过分析仍然可以看到, 对于现有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特别是像“支付宝”这类的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迎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时刻, 即在不远的将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将会掀起一场整风与洗牌合二为一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胜利的企业才能跨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门槛。这对于已经练就了“健康体质”的支付企业来说是件好事, 因为规范市场能够帮助它们减轻恶性竞争带来的市场压力。

当然, 跨入门槛还不代表最终的胜利, 具有“健康体质”的支付企业还必须面对强度更大的行业竞争, 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并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 对其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进行深入而切合实际的探索, 不断提高电子支付技术, 优化企业的服务,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深入在自己优势领域的专业化服务, 同时克服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 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蛋糕很大, 但第三方支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非常严峻。对我国网上支付市场来说, 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于产品类似、模式单一、高度同质化的支付市场中, 只有采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价格策略, 加强银行及业内同行的协作, 规范市场运作, 增强消费者对网上支付的信心, 合力培育市场, 才能共同把网上支付的“蛋糕”做大, 才能使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使第三方支付企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甄利华.五种力量模型在我国图书馆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晋图学刊, 2007年第6期:13-15

[2]黄雅娟, 杨国明.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几点思考[J].金融经济 (理论版) , 2006年第5期:128-129

[3]周元英.银联大举进军第三方支付, 支付宝避其锋锐另觅出路[J].IT时代周刊, 2009年12期:30-31

[4]周林.第三方支付:机遇与挑战并存[J].西南金融, 2009年第2期:63-64

篇9: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正规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都被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述历时数十年, 人们对此司空见惯, 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所以至今仍然是教育文件及政策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但是看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才真正的理解到: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人文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要想把教育做的成功,那么必备条件就是创新。创新的知识正如活鱼一样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相反陈旧的知识会像死鱼一样慢慢腐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见多识广,而是造就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在中国进人现代社会的今天, 封建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 通过教育进人名牌学校, 然后当政府公务员, 做官, 这是最风光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官员不应该是一种职业) ; 当科学家,做教授, 这是受人尊敬的高雅职业; 做金融、证券、保险、工商、税务、职业经理人, 这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当工程师、医生、教师也算是一种过得去的职业; 做小生意, 开小餐馆, 做个体经营等普遍被看作是下层职业; 至于做农民, 进城当打工仔, 干清洁工等被人们看成是不人流的“ 活路” 。一个人要进人精英阶层, 进人上流社会, 就必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被看成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在多数人看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个有文凭的人, 就应该有好职业。难道一个人在校时的成绩好才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谬论!事实上学历是使人成才的要素之一, 高学历有助于成材, 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才。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最终标志是他能够做什么, 他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贡献,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从传统教育的目的可知我国先前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主旨:一是主导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是革命理论; 二是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特定标准的革命接班人。如此说来,这样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本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但是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改革开放已经取代了长期持续的革命意识,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额弊端。第一:传统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内涵是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培养接班人的目的很明显在当时完全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教育追求的目的已不是教育自身的目的,而是社会政治的目的。这种教育在本质上已经迷失了方向。第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上施下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教育的内容是要一以贯之呢,还是应该不断地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呢?长期以来,早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贯彻、执行”的记录,而少有“发明、创造”的记录。

对于传统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 在这种教育的目的下教师们不敢对教育目的的意蕴进行自由、深入地探讨,只能是机械性地接受和执行, 因而其时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呼应虽然在表面上是热的、积极的, 但内心却可能是麻木的、冷漠的、消极的。在没有完全认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认同)、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向学生的传道便往往是机械的、教条的。

篇10: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其实好早就从先生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这部电影,无奈家附近的电影院没有排片,所以一直没看,周末发现网络电视可以看正片了,就利用周六一上午的时间,同先生一起看完了这部所谓有关信仰的文艺片。

片子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藏民,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值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村里不少淳朴的村民纷纷想加入朝圣的队伍。最后十一位村民一起踏上了多里的朝圣之路。队伍里有怀孕的孕妇、想要忏悔的屠夫、年少的小姑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却各自怀揣着祈福的梦想。

开始看他们准备上路的行囊,耐磨行走的胶鞋,跪拜用的皮片、手掌板,还要带上寝具、做饭用的锅碗,当然还少不了油茶,同先生交流了解到,藏地比较少蔬菜,他们吃肉太多,需要喝茶消腻,否则会导致消化不良,据说当年唐朝藏民来犯就是因为大唐有段时间取消了茶马贸易,也因此据说藏民虽然生育率高但长寿的不多。

然后十一位藏民欢欢喜喜的上路了,中间有几个场景特别触动我。

1――藏民朝圣的路上需要跪拜,是那种特别虔诚的跪拜,虔诚到我有些不能理解,理解不了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是如何做到五体投地的,猛的扑到地上还要往前搓一段。

2――路遇从四川阿坝前往拉萨朝拜的夫妇俩。丈夫在前,一路行跪拜之礼,妻子在后面拉着板车载着行囊,板车后面栓着一头毛驴。并且说他们拿毛驴当亲人,不希望它拉车负重太累,还要等到了拉萨,牵着毛驴一同绕布达拉宫一圈,所以他妻子拉车,恕我不能理解他们这样的淳朴。人拉车就不累吗,我只想说人跟动物生下来,不是应该各有使命吗?

3――借宿在路遇的藏民大叔家,被借宿的`藏民的子女前去拉萨朝拜了,房子足够大,可以留宿这十一位藏民朝圣者。晚上大家在一块谈心、念经,大叔说前去朝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儿,并且嘱咐他们要再虔诚一点,磕头要磕响,不能头上绑头巾跟绳子,最好能把头上磕出包,并且要求队伍里最小的小姑娘缩短步数多磕头,以示虔诚。

4――第二天十一位朝圣者为表谢意,帮助留宿他们的藏民大叔犁地种青稞,他们的谈话提到早些年间犁地播种前的仪式,让我深有感触,大叔说早些年间,在翻地播种前他们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祈福风调雨顺,如今的年轻人太着急了,喜欢抄近道,没两天就把之前很多天才能干完的活用机器干完了。

5――其中一位朝圣者在跪拜的路上,给一只爬行路过的虫子让路,静静的等着虫子从眼前爬过去才起来继续她自己的朝拜之路。此刻心里不禁想到一句话“众生平等”.

6――朝拜路上遇上大片积水的洼地,为了显示虔诚,不打破几步一跪拜的规矩,经过商议,十一位朝拜者脱掉外套,纷纷扑进水洼,完成跪拜仪式。遇上雪崩,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赶紧避开而是淡定的完成跪拜,甚至不惜被坠落的石头砸伤腿。

7――朝拜路上,他们拉行囊的拖拉机被后面着急赶路的汽车撞翻,淳朴的藏民没有大动肝火而是在听了赶路司机的解释后(车上有客人高原反应呼吸困难,需要一个小时赶到拉萨市区),选择理解。因为半路车子被撞坏,并且当时离拉萨市区也没有多远的路程,经过简短的商议,他们决定把拖拉机头抛弃,由男人们合力拉着拖拉机车斗继续他们的朝圣之路,女的继续几步一跪拜的前行。更加令人敬佩的是男人们在拉了一段路程之后还要返回到起始的地方,把没有跪拜的那段路重新完成跪拜仪式,然后再出发。

8――前往神山朝圣的孕妇路上诞下一名男婴,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并且说能生在前往朝拜的路上,这孩子福气大大的,因为我个人没有这么强烈的民族信仰,所以不懂这是什么逻辑。短暂的修养后,产妇带着新生的孩子继续行走。

整部片子看完,深受震撼,不得不说十一位素人藏民都是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要求的人,有着执着信仰,为了心安也好,为了祈福也罢,他们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几步一次跪拜的完成了一千多公里的朝圣之旅。

整部电影,十一位素人藏民之间没有冲突,影片的冲突大概来自于观众跟朝拜人物价值观的冲突,他们到底为了什么?值不值得?恪守这样的仪式到底有没有意义?每一个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看完片子, 估计很多人会认为导演在卖信仰,批判朝拜是种愚昧的行为,甚至怀疑信仰的力量,因为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生活在都市,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挣钱买车买房。现代化跟智能科技让他们变得不知道信仰为何物,更不能理解这些淳朴朝拜者的行为。

是的,用跪拜这种方式完成一千多公里的朝圣之路在大部分人看来是有些愚昧。可是用一辈子的青春奋斗为了买车买房,生活在所谓的大城市同几百万人一块吸雾霾、吃地沟油就不愚昧吗?换位思考一下,我们都是深受环境制约的囚徒,只是住在不同的牢房里罢了,从信仰上来看,根本没有好坏、智慧与愚蠢之说。

篇11:观公司的力量有感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龙爷爷与解海龙叔叔,成龙爷爷是一位影视演员,他为我们讲述了他为梦想而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在拍《红番区》时,早上摔断腿打石膏,下午套个袜子画个跑鞋继续拍戏,一次次受伤、失败,最终才成就了我们在影视剧镜头中看到的精彩瞬间,才有了成家班,才成就了成龙的精彩人生。解海龙叔叔为了帮助贫困孩子实现上学梦,他用了十年时间,走了两万多公里,途经二十六个省,接触了一百多所学校和上万名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照片,引起了社会关注,使许许多多孩子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

我们众所周知的张海迪姐姐,五岁患上了脊髓病,医生说需要将双腿截肢,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病魔作斗争,自学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大一万多人次,张海迪姐姐一生坐在轮椅上,靠着坚强、勤奋、努力都能实现梦想,健康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种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我们镇上金尔嘉商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易金爷爷,创业之初只是开了一间不足卧室大的杂货店,他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热情服务,加上经常帮助别人,人缘好,生意如雪球般越做越大,现已发展为拥有十几家超市的连锁公司,同时,他致富不忘恩人,每次过年,都会拎着许多礼物去探望他们,即使他们七八十岁了,但他还是永远铭记在心,他还给多所学校捐款,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篇12:观教育记录片《力量》有感

《力量》观后感 《力量》这部讲述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血肉情的教育片,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真实的展示了军民的鱼水情。当事人饱含泪水的述说,感动的我热泪盈眶。我们的党和人民有如此深的血肉亲,何愁可那不见胜利的曙光。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山体现的尽善尽美,是沂蒙山历史革命的一道风景线。沂蒙山的人民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子弟兵在这片热土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战歌,给我党群众路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革命的战争中我国在小米加步枪这种落后的军事环境下却战胜了拥有飞机大炮加牛肉罐头的美国大兵以及号称军事强大的日本。靠的是啥?靠的不是过硬的军事技术,不是先进的军事设备,靠的是军民之间打不断的血肉情。《力量》中罗东进同志说的好,我党不是用60万军队打败了国名党80万军队,而是我党还有60万的人民在支援着我们。可见群众的力量在革命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篇13:有感于《我的太极拳观》

将太极拳归属于艺术,我想不会有什么疑意。因为任何一种技艺达到较高水平都是一门艺术。但称太极拳为“高雅艺术”,似乎还缺少必要的内涵。我们知道,任何概念都应反应其特有属性,即一个或一类事物所具有的,而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马文》说,“国画、书法、京剧和中国盆景”等都是“高雅艺术”,这当然是不错的。问题是太极拳从属于中华武术,现在仅将太极拳归入高雅艺术之列,其他诸如八卦掌、形意拳、长拳等拳种是不是高雅艺术呢?如果马文作者认为也是,那么,既然所有拳种都是高雅艺术,就无所谓称不称高雅艺术了,或者不能单称太极拳为高雅艺术;如果认为除了太极拳,其他拳种均够不上称高雅艺术,那么应该说明太极拳之“高雅”何在。

在逻辑上,把对任何事物有所认定的思维方式叫做判断,而判断必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恰当性。比如说,“人是高级动物”,这个判断是真实的,但作为反映客观现实来说,这个判断不具备准确性。因为人虽然属于高级动物,但仅指出这一点,远没有指出人的全部本质的特有属性,只能算一般泛指,在科学上缺少人与其它高级动物的区别性,所以不准确。同样,说“太极拳首先是高雅艺术”显然也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说明太极拳是高雅艺术,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其它艺术门类(如国画、京剧等)的根本性区别;二是说明太极拳比其它武术形式的高雅之处,否则,如前所述,大家都“高雅”就无所谓高雅了。

那么,关于太极拳的高雅,作者是怎样阐述的呢?文章说,太极拳有“静如山岳,动若江河”的气势,有“静中触动动犹静”的韵律等等。

我不知道《马文》作者除了学过太极拳,是否还学过或了解过中华武术中其它拳种及其气势和韵律的特点。例如,在长拳类拳种中就有“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鹤,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这样的特点。在演练时要表现出“动要有韵”,“动中有静”,即要求像海浪那样的激荡,有节奏、有韵律,滔滔不绝,如在万马奔腾的气势中仍然有稳定感和明朗感;在静止时,要使姿势塑造得像大山那样巍峨,似乎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推不动它,要有气势,即所谓“静要有势”。

将以上长拳对气势韵律的要求拿出来,与《马文》作者所述太极拳的气势韵律要求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长拳和太极拳在气势韵律上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其中的基本点是完全一致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只要我们不仅仅看一本太极拳的书,而是放开眼界,解放思想,多接触几个拳种,就会认识到:中华武术门类虽多,但其总体要求和特征的基本点却是一致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以及在这些条件制约下的南北东西的交往中,使各拳种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相互包容、相互联系。这就是传统哲学里阴阳学说中“互根、转化、对立、消长”所揭示的规律: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句话,中华武术“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为万殊”而已。

不仅在气势韵律方面太极拳与其他拳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只要认真读一读太极拳论中有关行功走架的理法,再对照一下中华武术中其它拳种的理法,特别是内家拳的理法,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一条太极拳形成发展的轨迹。这条轨迹向我们昭示了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的根本原因是在理法上没有超越内家拳,而且明显地带有长拳向内家拳转化的痕迹——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讨论太极拳技法时再详谈。

近百年来,许多人喋喋不休地在那里议论的《太极拳论》,好像是世上最好的理论,别的拳种理论都比不上太极拳论。其实《太极拳论》是李亦综合其它拳法理论和经验写下的心得体会,就太极拳论的写作方式而言,它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拳谱的形式。而流传至今的李亦传给其弟子都为真的“拳论”本身,是他对那个特定时代部分拳理拳法的总结,是指导他当时演练的那个太极拳的。而当时太极拳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吧!

太极拳之所以在武术界享有盛誉,是因为在太极拳史上出现过被称作“杨无敌”的杨禄禅、杨班侯父子,而不是因为杨澄甫。

可以想象,像北京这样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历史名城,在清末暑期难道只有“杨无敌”一家在教习武术吗?毫无疑问,正是由于杨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太极拳技艺通过实战独占鳌头,才赢得了“杨无敌”的殊荣,否则,就该称其“张无敌”、“李无敌”或其它“无敌”了。

那么,“杨无敌”当时打的太极拳是不是现在流行的慢架子呢?不是。现在的慢架子主要是传统太极拳中练内功的一种方法,是教给初学者或非入室弟子的。传统太极拳还有一套快拳,包括低架、散手、劲法等,除个别入室弟子,一般不对外传。杨式太极传人董英杰在香港就传授过快拳并有著作出版。吴式太极也有快拳,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马岳梁大师公开,并有多种版本出版。因此,会不会太极快拳散手,是鉴定是否得真传或得全传的入室弟子的重要标志之一。慢架子是自辛亥革命后,许禹生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聘请杨澄甫、吴鉴泉传授太极拳时,由杨、吴决定外传的架子。当初,杨澄甫之兄杨少侯不同意只传慢架子。但终因慢架子容易学,不费力,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终成燎原之势,以至今人已难窥其传统老架之快拳原貌,这是不足为怪的。杨澄甫也因长期传习慢拳推手,以至1926年突然遇到其它拳种交手时难免失误。历史是无情的,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太极拳是以快拳而成名,以慢拳普及,流传至今;在普及中起领头作用的是杨澄甫。

当我们研究太极拳发展史,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太极拳技法在演练传习过程中的变化时,就会很自然地发现,自“杨无敌”后到1954年初在香港发生“吴陈之战”之间的近百年间,太极慢拳在各种技击比赛中均无建树。“事实是毫无情面的,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事实说明,凡是练太极快架、散手者均有技击之内功与能力;只练慢架子与推手者,只能健身或与本门弟子试手。事实还说明:近百年来,文人们千方百计试图用慢架子的练法用解决技击上克敌致胜的做法是徒劳的;在用李亦传下的太极拳理论解释不了太极拳慢架子在技击上的作用时,用“太极十年不出门”来搪塞的讲法是极为无聊的。如果说,“形意一年打死人”有些夸张或至少达到初级技击水平,那么,凡练过传统吴式老架子或杨式快拳的人同样可以说:根本用不着十年,一年就够了。

当然,艺无止境,强中更有强中手。当我们把任何一种原本是实用的东西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时,那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技击也是这样。当这门古老的防身技术达到了高强出众的程度,同样是一门艺术:那就是超人的技击艺术。“杨无敌”、吴公仪正是这样的太极拳技击艺术家。作为吴门弟子,难道可以说杨禄禅、杨班侯、吴鉴泉、王芗斋、吴公仪、杨禹廷、刘晚苍、王培生等武术家是一介武夫吧?!

话说回来,我又何尝不想把太极拳冠之以“高雅艺术”。但如果不能将“种差”写得再具体些,不能使太极拳与其它拳有区别性,这是很难高雅起来的。另外,高雅艺术可能要有专业性人士才能表现出高雅性来,总不能把一位五音不全的人哼的几句刁德一的唱腔也当成高雅的吧。如何确定太极拳作为高雅艺术的种类那是专家们的事,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为艺术,无论它属于何种艺术,都应有较完善的体系。无论把太极拳作为武术还是艺术,它同样有自身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体系和训练体系。太极拳的内容体系由史、技、理、法、功五个主要部分组成;训练体系因拳的流派、师承不同,稍有差异。拿吴式传统老架子来说,分为形、势、劲、意、气、神六层功夫,如同长拳讲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一样,谈太极观不能不谈对这些内容的认识。

马文称太极拳技击术是一种“独特的技击术,是理性的技击术”,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太极拳的热爱。犹如我们经常引以为荣地拿出祖先的四大发明向世界展示后说“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一样,不过,冷静下来细想一下,其它“民族”也挺伟大的——少林拳、八卦掌、形意拳,乃至跆拳道、泰拳的技击术同样是“独特的”、“理性的”。关键是看作者如何阐释太极拳的“独特”与“理性”。

《马文》说“一般的拳术都起源于原始的搏斗,是搏斗的经验总结和提高,是力量、速度、技巧的较量。”从内容和章法上看,作者似乎是要从太极拳的“起源”、“特征”方面来谈太极拳的技法,在章法上叫起承。起而不承叫断开,《马文》没有承接起句中的“起源”,转而谈起太极拳的战术思想。这就使作者的太极拳战术思想成了无本之木。读者头脑中就难免产生疑问:一般拳术是指哪些拳术?太极拳术起源于什么?太极拳术不是搏斗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是什么的提高?太极拳不讲力量、速度、技巧的较量,那较量什么?换句话说,难道太极拳是凭空产生、不讲搏斗、不讲较量、也不以“拳”命之的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不知什么东西的东西?

作者撇开太极拳“起源”后说,太极拳的战术思想是“舍己从人,以静待动,随机应变,以柔克刚”云云。稍有内家拳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内家拳的特点,而“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则不仅内家拳中有,连少林拳法中都有,这些是中华武术的共性,并不是太极拳的独特之处。我们说太极拳的独特技法,决不是指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后发先至”,等等,因为这是所有所谓内家拳都共有的。至于“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使统武术中“拳打人不知”的翻版。

我们不知道作者是真不知道这些,还是不愿讲真话。如果细心读过刘晚苍先生的《太极拳架和推手》一书,就会很明确,太极拳真正独到的技法只有四个字:

沾、黏、连、随,或称沾连黏随。

能在拳法中做出此四字特征者属太极拳法,否则属其它内家拳法或少林(外家)拳法。在初习时应严守本门本派拳法,待到技艺大进时,方能悟出: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马长勋先生作为吴门弟子,不会不知道这些,也不会没见过1954年1月7日在澳门新花园吴陈之战的有关照影片像文字资料吧。

一个有修养的真正的武术家就是一名学者。武术家并不是见人就打,谁来都干;他必须有高超的武艺,良好的武德,相当的文化修养。没有高超的武艺,只有武德与文化是不能称为武术家的,充其量是武术运动员而已。

《马文》没有谈出太极拳技击的独特性,却又转为谈推手。他明明知道“从击志意义上讲,推手是拳架与实战之间的桥梁”,却不溃技击,大约是怕误入“武”途,“难修太极”吧。

其实推手仍是有技可谈的。我以为刘晚苍先生的《太极拳架与推手》是目前最好的太极拳理法著作之一,值得天下太极同仁研究学习。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大多是七十年代中期才开始的,主要是认为太极拳可以健身,而且一直练的普及架——慢架。太极拳确实可以健身,那是因为它在意念引导下的细长慢匀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可起到平衡人体阴阳,疏通浑身经络,增强血液循环等作用。但太极拳毕竟是武术,不是一般的健身操,追慕“杨无敌”的武功,仍是广大太极拳修炼者的真正目的。而有没有武功与能不能长寿没有必然的关系,两者不是一回事。长寿者未必有武功或会武功,短寿者也未必不是武术家。中国的百岁老人大多不练太极拳,也不会任何武功;李小龙才活了三十多年,却可称武术家。杨澄甫活了53岁,不是太极拳家吗?健康长寿的决定因素与先天遗传及后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食品营养、思想情绪等有关。练太极拳只是属于生活习惯中运动健身的范畴,而运动健身的方式不知有多少,要真正健康长寿决不是单纯练太极拳能完全解决得了的。毛泽东在总结徐特立老人长寿时说了十六个字:主要吃素、经常走路、遇事不想、营逸有度。从饮食、运动、情绪、合理等科学性这样四个方面说明了徐老的长寿之道,这是值得为健身而练太极的同志参考的。

上一篇:适逢中秋之夜下一篇:签证材料准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