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024-05-22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精选8篇)

篇1: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不知道的一起来看看这篇论文吧。

摘要:小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在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微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由于融资困难的限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和发展。本文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入手,在对客观因素及企业主观因素进行分析之后,指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新途径: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创新信贷融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新型的融资模式。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水平;融资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在促进社会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新时期,我国推行的简政放权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小微企业的活力,其数量呈现逐渐递增大趋势。当然,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信等级,给企业的融资带来极大的困扰。如何解决小微企业的资信问题,突破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是现阶段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1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客观原因

1.1.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小微企业在进行贷款过程中,需要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土地使用权变更。土地使用权变更,办理周期长,费用高,延长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时效,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虽然,各地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就实施效果来看,财政贴息的要求较高,只能惠及极少部分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典型特征是薄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融资需要给各个机构支付抵押物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多种费用,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银行信贷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较为严重。据全国工商联合发布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差报告》显示,9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造成信贷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小微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小,贷款数额少,即便是贷款利息高于大型企业,但银行所得的实际利润并不客观,这就影响了小微企业的`贷款成功率;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所决定的,国有银行占据金融业的主导地位,金融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处于过度集中的阶段,大银行更倾向与大型企业合作,这就直接导致了信道资源分配出现严重不均匀现象。

1.1.3 风险分担机制仍需完善

小微企业融资受阻的原因之一是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存在质疑,因此,应从金融机构分担风险的角度出发,辅助小微企业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制度;加大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对小微企业的开放力度,减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信托、股票、基金、债券等都可以适当增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其融资规模。

小微企业内部人员多为家族成员,企业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岗位员工是通过走关系,而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选拔。这种家族式经营方式直接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实现经营管理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也很难从正规的金融部门获得长期的融资渠道,只能从有限的融资渠道中完成小规模的融资。

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缺乏专职的会计人员,现金交易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操作,企业的财务报表也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差较多,导致银行无法获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企业在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成功率。

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只有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为企业赢取更大的商机。小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市场做充分的调查研究,一味的根据自己的经验盲目生产,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国家主要产业政策不符,难以获得国家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地方财政上的支持。

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及融资能力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血液。小微企业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大融资管理理念为指导,解决企业当前的融资难题,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首先,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武装自己,从企业决策层开始,提高对融资的重视程度,增强社会信用观念及相关的法律意识;其次,设立专门的融资岗位,若企业条件不允许,可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兼职企业的融资岗位,利用专业人士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辅助企业开展融资事宜;再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维护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的生产信用、商业信用以及财务管理信用,为企业积累良好的融资信用度。最后,加强与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的沟通和联系,为企业后期的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完善银行信贷经营机制

银行信贷机制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降低了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绩效薪酬制度与小微企业的信贷利润之间的关系十分淡薄,可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促使银行适当下放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权,将审批权转给基层分支机构,利用县级分支机构信贷业务的地方化,规定一定比例的授信额给地区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增加合适的信贷产品,简化信贷程序,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

2.3 完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

加强小微企业信用征集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方式、征集途径、信息公开的范围及措施、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规范的小微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健全资信调查制度。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除监管企业的经营状况外,还应对作为企业法人的自然人进行合法监管,确保信用监管制度的有效性。

2.4 建立小微企业风险拨备与补偿机制

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特点,导致其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在信贷与担保方面具有较高的风险。为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应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信贷风险拨备制度,允许银行在面向小微企业放贷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一定的风险拨备;地方政府也应该联合银行、担保机构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安排专项的财政补偿经费,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功。

篇2: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多年来我国为了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遗余力地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民间等多种渠道消除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同比增长12.2%,人民币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在货币供应量这么大、总的贷款数额这么大的情况下,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一、从金融机构层面因素分析

(一)融资渠道单一

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营业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由于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小微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实现直接融资,而P2P等互联网金融方式的发展尚不规范,也难以使众多小微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来源还是银行信贷。

(二)银行的准入门槛较高

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往往会将有实物形式的抵押财产和担保品作为发放贷款的必要条件,然而,小微企业一般难以满足这些条件,缺乏合适的抵押品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小微企业在无抵押品时,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企业提供有一定经营规模、效益好、无贷款、无贷款担保的企业。一方面,容易造成一家好的企业多头担保现象,另一方面,在保证担保贷款中,将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银行审批体系严格

在目前的银行审批体系中,小微企业想要获取贷款,最少要经过三关:第一和贷款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有关,也就是说,要看银行究竟有无资金进行放贷;第二是小微企业能否达标审核标准,比如是否有房产抵押物等;第三是金融机构自身进行的风险评估,最终确定企业能否符合该行风控体系的要求。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普遍呈现“周期短、金额小、频次高、时间急”的特点,在严格的银行审批体系下,会出现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的现象。

(四)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困难

近年来被力推的联保互保模式,银行往往碰到的情况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甲企业到A银行去贷、乙企业到B银行去贷,两家互保,银行看不出来,一出事就是一大片。还有部分企业通过互保骗贷,企业虽然小,但投资多元化、项目不相干,一会儿做服装、一会儿搞房产,不在一条供应链上面。由此,银行很难识别实际控制人,企业主也有刻意隐瞒信息的嫌疑,往往让亲戚朋友做法人代表,几家公司相互担保,银行很难觉察到,这就相当于信用贷款了。而且这种情况事先看不出问题,风险暴露的时候一查才会发现。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就导致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此外,由于银行信贷资金取得难度加大导致部分小微企业只能将非正式金融作为补充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虽然非正规金融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时效性、经营灵活性等要求,但这些融资方式的成本往往数倍高于正规金融机构,这就使得本就盈利水平不高的小微企业更加力不从心。

二、从小微企业自身层面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是由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少,缺乏抵押物,抵抗风险能力较差,经营能力不强,甚至信用缺失等原因,这是造成银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财务管理不规范

企业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普遍存在:如,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小微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从而使银行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负债能力等作出不真实的判断。

(二)小微企业内控能力的不足制约其融资能力。

企业融资要具备“5C”,即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经营环境,而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采取业主制和合伙制,规模较小且难以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势必造成资金管理较为混乱,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严重削弱了其融资能力。

(三)担保抵押财产的缺失

由于商业银行对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小微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小微企业的性质决定其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占比偏低,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小微企业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而小微企业通过担保机构寻求担保时,由于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一年,且基本上只对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而不对设备投资等长期性的贷款提供担保,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此外,担保机构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不得不抬高担保费用门槛,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了融资效率。

三、从政府层面因素分析

(一)国家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提出各类方案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小微企业的法律,在法律上的空白导致小微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这种制度上的缺失是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社会信用环境使民间资本难以得到很好利用

小微企业除从以银行授信为主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外,吸引的资金就是民间资本。由于目前整个社会的信用及环境不佳,民间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民间融资渠道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小微企业规模扩张,并且还处于非法与合法的灰色地带,承担的法律成本较高。在了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后,有何良策能化解这些因素呢?本文从企业的视角,探究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一)小微企业要强素质、练内功、讲诚信。

一是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增加其财务报表真实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三是要规范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杜绝资金的浪费和损失,加强存货的管理,避免过多的资金占用在存货上,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四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利用市场机制选拔和聘用高素质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要重视人才培养,为企业员工提供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以此来吸引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管理团队水平。五是要强化信用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

(二)小微企业增强转型升级

目前,小微企业主要从事传统产业,产品相似性高,技术含量低,新形势下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等困难,转型升级是解决困难的根本途径。小微企业只有不断转型升级,企业的经营状况才会得到改善,才会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才能改善融资难的状况。

(三)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摆脱小微企业长期依靠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被动局面,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企业信用等方面,对企 业自身的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如盘活企业内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出租或出售闲臵资产,实现结构优化。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其企业内部来筹集资金,如筹集企业员工个人存款。

篇3:小微企业留人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案例一:江西省资溪县的许氏夫妇开了一间美发店,美发店生意红火。唯一的问题就是,常年招不到助手,加上招收的学徒流动性很大,导致许氏夫妇每天从早上9 点忙到晚上10 点,常年无休,能挣钱但又无暇享受生活。

案例二:孙总在重庆经营一家建设监理公司,起初业绩不错。但现在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理公司一定要拥有足够的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才能有接项目的资质。然而持有资格证书的人才非常稀缺,往往是好几个公司抢一个监理工程师,身边的一些监理公司因为没有相应的资质而纷纷倒闭。自从孙总公司的顶梁柱监理工程师离职后好不容易又招聘到一位新监理工程师,但其他公司老是想用更好的待遇挖走这个稀缺人才。新人的心也在蠢蠢欲动,孙总为此很是苦恼。

两个案例揭示了小微企业在用工上遇到的困境,即一线员工和高端技术人才紧缺的困难。对于一线员工,尽管招聘到新员工很容易,但员工流动性太大,导致招聘和培训成本不断增加,再加上无法培养出熟手,影响了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营。而高端技术人才的紧缺,可能会成为小微企业的致命伤,使得小微企业无法继续生存。因此,如何留住人才、稳定员工,直接关乎小微企业的生死存亡与良性发展。

二、小微企业留人难的原因

1、宏观环境的挑战

首先,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资源有限,一些小微企业难以长期存活,未来不确定性很高,这些都降低了小微企业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其次,“80后”、“90 后”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他们与过去的员工相比,对企业的要求有所不同,小微企业业主没能及时调整用人策略,造成新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如案例一。

2、薪酬水平不高

小微企业融资相对困难,容易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较高的薪酬水平会对公司的经营成本构成较大的压力。小微企业利润有限,就算想给员工加薪,也难以达到大公司的加薪力度。因此,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薪酬处于中下游水平,占比70.15%。但随着目前物价水平逐步上涨,国家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在相应地逐年升高,工人对薪酬的期望值也不断上升,小微企业在没有能力提供让员工满意的薪酬时,员工就会选择跳槽。调查显示,在小微企业离职人员中,有22.10%的员工是因为其待遇低而离职。

3、管理不善

工资和福利并不是导致小微企业用工难的唯一因素。案例三:乌鲁木齐的吴雨在1999 年成立了一家食用油批发公司,除了吴雨和6 个元老,剩下10 余个业务员,14 年间不断换人。吴雨给业务员工资不菲,试用期是2500 元,转正之后3000 元加业务提成,还给员工买了社保,但依然难逃员工频繁跳槽的难题。

(1)缺乏成熟的培训体系。对员工而言,培训能使自己积累人力资本并获得成长,但小微企业往往在培训上有所欠缺。据调查,培训的欠缺是小微企业员工跳槽到大企业的重要原因。诸如有些小微企业的培训只是“应付差事”:一方面领导不够重视,认为培训容易“为他人作嫁衣裳”,不愿投入;另一方面企业培训能力不够,得不到员工的认可。培训不足导致小微企业员工流动率高,使企业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培训上面,形成恶性循环。

(2)缺乏实用的制度,加剧离职的负面影响。据重庆商报对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有近五成的小微企业没有设立公司制度,即使有公司制度,也几乎都是东拼西凑,或是照搬其他单位的格式和文本,形同虚设。制度的缺失加剧了高离职率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工作说明书等文字体系,员工技能与经验无法积累,一人离职,企业就会束手无策,甚至会让企业陷入瘫痪。“人管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效果也不佳,但“制度管人”则更加稳定,也最有效最省事。

(3)绩效老板说了算,缺乏公平感。绩效考核制度的缺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些小微企业没有成形的绩效考核制度,即便有也形同虚设,导致员工的绩效考核由老板一人说了算,而不是跟员工的业绩挂钩,这使得业绩突出的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大大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据调查,小微企业在年终奖分配依据上,老板说了算占比25%,全体员工都拿奖的占比25%,也就是说,一半的小微企业绩效奖金并没有与员工的个人绩效挂钩,长此以往会对员工的忠诚度产生负面影响。

(4)承诺不兑现,打击员工的信任与积极性。一些小微企业在开始时向员工许诺给予巨大的报酬,但并没有实施,这会打击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信任与积极性。案例四:福建的LB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玻璃喷砂机、玻璃钻孔机的小微企业,创业初期在核心人才的帮助下获得大量订单,业绩蒸蒸日上,但创始人在站稳脚跟后就取消了创业初期的分股承诺,痛失了管理类核心人才、外贸销售类核心人才,最终在一年内倒闭。

4、工作氛围不佳

(1)老板亲属太多,工作有所顾忌。小微企业在创业初期聘请亲朋好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增强信任,实现更好的团队合作,同时节约招聘成本,在困难的时候即使不发工资也能获得员工的理解继续经营。因此,许多小微企业仍是亲朋好友作为员工中的主力军。不过,企业在得到稳定发展后,需要加入更多的外部血液,给企业带来新的理念和活力,但实际上新人加入往往会发现自己很难融入,晋升机会渺茫。

(2)缺乏与员工将心比心的沟通。在一些小微企业,企业主经营理念陈旧,只关注员工是否完成任务,而不关注员工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这会影响员工的幸福感,导致人才流失。案例五:山东阳刚玻璃有限公司在改革前,虽然老板夫妇常去车间走动,目的却是督促员工干活,与员工间几乎没有交流,因而员工无法认同企业文化,此外,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缺乏默契,难以和谐共处。这样的氛围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对于现有的问题,小微企业可以扬长避短,挖掘自身的优势,在招聘和日常管理这两个环节采取措施,留住有价值的员工。

三、招聘时的策略

1、挖掘隐形的低成本报酬,提升吸引力

物质报酬是员工留在企业的基础与保障,但小微企业在物质报酬上很难有超越大企业的优势。不过,小微企业规模小,灵活机动,再加上目前的新生代员工也很看重非物质报酬,小微企业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可以为员工提供的隐形低成本报酬,向求职者呈现出更多的吸引力。

(1)工作地点离家近。新生代求职者希望工作地点能够离家近,这样可以不用浪费大量时间在路上,更能享受生活。案例六:“90 后”李连波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让她决定辞职的最主要原因是单位离家远,每天她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在去单位的路上,最终她跳槽去一家集团公司做行政专员。因此,小微企业在招聘时,可以突出家离企业近的优先考虑,来作为吸引求职者的筹码。

(2)工作氛围合拍。如果小微企业的人际关系真诚,工作氛围充满乐趣,员工主要是年轻人,且求职者的风格和企业的工作氛围又很合拍,那么求职者会更愿意留在公司,即使在考虑是否辞职,也会因为这个因素更加珍惜这份工作。因此,小微企业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年轻员工营造良好的氛围,并给员工更多的选择自由,如允许员工轮流在工作场所的扩音器里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举办联欢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趣味运动会等等,以进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发挥才能的机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微企业虽然规模小,但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人去打理,在员工人数较少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有的求职者希望能大展拳脚,迎接各种挑战,体验许多岗位的工作,喜欢在忙碌中充实地成长。小微企业可以重点招聘这一类员工,并用这一点来吸引人才。

(4)晋升比较快,能者居上。对于一些处于上升期的小微企业,亟需优秀的人才扩张业务,员工只要绩效好就能升职,而不必像大企业一样考虑资历职称等因素,这对希望能够快速晋升一展抱负的员工非常有诱惑力。

2、结合兴趣分配岗位和工作

目前新员工大多数是新生代员工,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相比,更看重兴趣和理想等高层次的需求。哪怕这份工作待遇不是很好,但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认定要坚持的事情,他们便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反之亦然,如果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一致,可能会随时跳槽。因此,在定岗和划分工作范围时,尽可能确保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新员工的兴趣一致。

四、日常管理时的策略

1、用股权薪酬稳住核心员工的心

对于一些亟需高级技术人才的小微企业,可以推行员工入股制度或岗位股权制度,让核心员工自愿出资购买企业股份并在年终予以分红,也可以为工作岗位设置相应股权,让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一致,激发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好业绩的工作热情。同时,尽可能避免对薪酬轻易许诺又不兑现的情况,在关键问题上言出必行,建立员工对老板的信任感。

2、组织实用有效的培训

首先,对于新员工,可以根据其所在的工作岗位,为其选择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并签订“师徒合同”,让这位老员工带领新员工融入工作环境。其次,对于核心员工,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培训,培训费用企业员工各出一半,既减轻了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又满足了个人的发展需要。再次,把有一定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强的员工送到供应商、同行等单位进行培训,让员工了解整个行业的业务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增强就业自信。最后,在企业里营造一种乐于自学乐于分享的氛围,让学习成为一种工作习惯。

3、因地制宜地制定制度,营造公平氛围

首先,制定制度时要注意遵从情理法,与现有法律法规尤其是劳动法律法规不冲突,这样才能规避法务风险;合情合理,才能获得全体员工的认可。其次,小微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应当注重实效性,确保制度里的每一条内容都是日常工作中实际需要的,越精简越好。再次,注意在制度制定和实行时,尤其是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要体现其公平性。最后,在制度执行一段时间后,根据执行情况可以继续优化、调整,甚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新制度执行方法。

4、打造适应新生代需求的领导魅力

一般来说,新生代自尊心强,敢于挑战传统,但很容易接受感情沟通。因此,一味地使用正式权力,靠职位头衔和奖惩权来管理新生代员工往往收效甚微,但专家权、个人魅力等非正式权力却更容易被新生代所认可。因此,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重点发展非正式权力,用民主式的领导风格取代独裁式的风格,用实力赢得员工的追随,用平等、尊重、欢乐的领导风格赢得员工的认可。

5、鼓励亲友类员工与非亲友类员工的融合

小微企业里老板的亲属往往是企业在创业时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他们容易产生排外思想,新加入的外聘员工会感到格格不入,可能会因此选择离开企业。企业主可以通过各种正式活动、娱乐活动促成两类人群的融洽交往,并鼓励外聘员工多与亲属类员工沟通,用设置超级目标的方法让两类员工增进信任。如明确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壮大,让大家一起克服共同面对的某个困难,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一起合作,增强信任,减少冲突。

6、用家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小微企业人数少,更容易营造家文化。小微企业可以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熟人社会”,尊重员工、推行信任和平等的价值观,营造大家庭氛围。案例七:苏州宏亿标准件有限公司是一个小微企业,员工大多来自贵州山区,但他们忠诚度很高,愿意和这个企业在苏州一起生存发展。宏亿总经理曾凡松以“着眼于宏亿家人的长远利益,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为企业价值观,以身作则,要求主管和自己一起通过自我修行,使自己的家庭和睦,并像家人一样对待员工,让部门员工的幸福快乐有保障,进而让每位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最终实现了企业的长久发展。

7、与辞职创业的员工谈合作

有的员工一定要辞职,自己创业,企业主使尽浑身解数也留不住。由于员工积累了本企业的工作经验,另起炉灶可能会与原企业成为竞争对手。与其多一个竞争对手,不如多一个合作对象。企业主可以充分挖掘合作机会,在员工辞职之前就寻求员工创业后的合作。如支持员工做与原企业分工合作性的业务,并通过资金支持、股权投资等方式,让新企业与原企业形成“血缘关系”,最终形成良性的合作态势。

五、总结

小微企业在用工上往往遇到一线员工和高端技术人才紧缺的困境,甚至可能因此倒闭。为什么小微企业会遇到留人难的困境:一方面,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大,先天性不足,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薪酬水平不高,让一些员工难以接受。除此之外,小微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成熟的培训体系,缺乏实际可用的制度,绩效工资缺乏公平感,同时企业主不兑现薪酬承诺等也会加剧员工的不满。工作氛围不佳,外聘员工难以与老板的亲属相处,管理者对员工关心不够等也可能造成员工的离职。

篇4: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 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7-02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为及时了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助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一、小微企业概述

1.小微企业的界定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企业在划分时主要依据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二是从业人数,三是稅收指标。所谓小微企业,根据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2.小微企业特点

2014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发布《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其中报告中指出了中国小微企业当前的四大特点:第一,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私营小微企业是小微企业的主体;第二,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明显,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域集群特色;第四,敏感脆弱,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但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政府应继续努力优化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小微企业

融资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使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建立、完善租赁市场和典当市场,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努力建立健全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银行向小微企业放贷。

2.政策的顶层设计缺位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特殊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就业、税收、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顾近十年出台的关于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中,政策的制定者包括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总局及各省市政府相关部门; 政策的内容涵盖财税、金融、行政、法律等各个方面。我国目前对于中小微企业管理 “政出多门”,政策的顶层设计缺位,难以发挥政策的整体功效。政策缺乏顶层设计容易造成相互独立的管理机构所制定的政策上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平衡、不能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效益的平衡、不能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之间的平衡、不能处理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统一。因此,如何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制定上进行顶层设计是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之四。

3.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它们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小微企业相比,它们更愿意向大中型企业提供贷款,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稳定,规模大,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和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小微企业有着贷款数额小、时间短、频率高等特点,需要商业银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小微企业进行调查,有着较高的贷款成本,而且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性也会高于大中型企业。所以不管是从盈利性还是安全性角度来考虑,商业银行都更愿意倾向于大中企业。

4.信用担保体系缺失

企业的信用应当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良好的信用也是银行为其提供贷款的凭借之一。虽然早在2006年我国就开始在部分城市就开始进行征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较之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完善。我国信用担保机构本来就规模小、数量少,而且信用担保机构同样也是以盈利为目的,担保的门槛高,能贷出的金额也少,并不能完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加剧融资困境。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1.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树立诚信意识,重视声誉的建设和积累

树立创新意识,加大企业创新力度,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重视人才,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诚信是小微企业立足的根本,小微企业应该维护好自己的信用,为融资奠定基础。必须将信用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要注重积累信用信息。声誉,是指一个企业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以及企业在社会公众中影响效果好坏的程度。重视声誉的建设和积累,能够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融资。

2.把握政策顶层设计

经济 “新常态”背景下,小微企业将在增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活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到小微企业融资政策问题所涉及的微观经济主体众多,包括政府、银行、企业等,把小微企业的发展上升到整个国家的一项发展战略高度,把握好小微企业政策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这将有利于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平衡、有利于短期利益与长期效益的平衡、有利于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平衡、有利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平衡。小微企业政策的顶层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构建小微企业法律体系,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第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小微企业融资造成的障碍。第三,搭建新型融资担保体系,借鉴台湾地区在担保模式基础上积极发挥担保的增信功能。第四,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以国家财政性存款为主导成立小微企业专营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小微专项基金扩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第五,健全财税扶持体系,通过细化小微企业名单进行分类扶持管理,在税收优惠落实到实处的同时取缔不合规、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科目,切实提高扶持力度和效率。

3.加强地方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商业银行应该认识到虽然为大企业融资有利可图,但大型企业数量有限。而多数大企业都是由总行或省行直接进行负责,所以一些下属的分支行若想增加利润来源,应该将重点放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上。尤其是地方性质的银行,国家可以对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地方性银行提供一定政策上的支持或财政补助,缓解融资难题,从而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可根据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成立专属部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提高贷款效率。

4.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即担保机构全部由政府出资,担保机构自负20% 的担保风险,国家承担剩余的80% 。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除了设立由中央财政资金及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的两级信用担保机构外,还要建立国有及非国有单位共同出资的民营化、商业化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而形成高效、规范的信用担保体系。

“融资难”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瓶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努力优化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关键的在于企业自身。小微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树立诚信意识,重视声誉的建设和积累、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善用国家政策支持来解决面临的资金困境,尤其是注重使用关系型融资、融资租赁、典当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志锋,张晨.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制度安排[J].理论界,2012(8).

[2]杨振汉.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解读[J].西部财会,2012(4).

篇5:探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随着阿里贷、合时代、宜信、有利网等互联网P2P平台逐渐趋于成熟,蓬勃发展的P2P正在“搅动”着传统金融格局。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互联网贷款规模已经达到千亿元,其中大部分借款人都是中小微企业主。

根据《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建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小微大概占到了上缴利润的40%,经济总量的60%,就业人数的75%,在解决就业、增加收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今年银行业的小微金融开始爆发式增长,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却依旧严峻,在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各级政府和金融服务部门的关注。针对这一现状,在前不久举办的第15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主任—殷勇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议题中,他表示:在我国,由于政府的管制和规模效应导致传统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出现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不匹配、不和谐的情况,银行体系未能照顾到实体经济的运行;加之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未能将中小微企业纳入借款对象,享受到金融服务。

篇6: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我X经济发展、X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X政协主席会议根据X委安排开展了专题协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投资过于单一。

中小企业的初始资本主要取决于发起人的资本力量和所规划的事业规模,从事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或服务业等对规模要求不高的生产经营。企业业主实行家族式管理,资本来源过于单一,不愿吸收外来资本,一门心思想贷款,因而初始资本不会很大。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脆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沉重打击。

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新成长期,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缺乏,存货管理与债务债权方面缺少内部控制、无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等问题,更加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

三是有效担保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能提供有效的信贷保证,一些单位怕银行追究连带责任,都不愿意冒风险为别人提供担保,即使能找到一个为自己担保的往往也会因为经营不善、资产质量差等原因而不具备担保能力。其次,中小企业融资时难以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提供的一些产品、设备变现能力低,银行都不愿接受。另外,抵押担保的程序也很复杂,企业如要办理一批财产的抵押,需要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正等复杂手续,涉及到许多的职能部门,并需要提供很多相关的资料。由于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的质量低和难以落实,致使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二)银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银行不愿承担风险。

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银行出于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上都十分谨慎,最易受到宏观调控、压缩贷款规模的影响而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银行是企业的本质,决定对企业贷款是锦上添花,产生的结果必然是金融企业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或者基础建设聚集,而对中小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收益高、效益好、现金流充足的优质中小企业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另一方面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不十分好的企业,由于银行尚不能识别,往往融资困难。

二是政策制约银行贷款能力。

政策对银行的规定不只是“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还规定贷款对象和额度,导致X几大银行陷入有存款无贷款,有贷款无存款的怪圈。如邮政银行、农商银行吸纳了XX%的存款,而政策规定这两大银行只能为服务三农提供单笔不超过X万,总量不超过存款额X%的小额贷款,而银行为了支付存款利息并让存款产生收益,只能将余款交上级银行投入其他地方。其他几大银行有贷款额度但因存款太少而无贷款能力,想贷款也只能承担风险从外地借资,如一家刚进入X的银行三个月存款X亿元,贷款达X亿元,银行为此承受具大风险。

三是银行对信贷责任人的责任加大。

目前,银行对从事信贷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很重,一笔贷款的损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贷款责任人,因此,在风险因素不能确定前,银行人员是存在恐贷、拒贷心理。

(三)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不够重视。

X政府虽然对中小企业实行了“税融通”、“促保贷”和“企业上云”等帮扶措施,并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但对召开银行联系会议增强银行责任,召开银企对接会议加强银企沟通,制定激励机制调动银行积极性,财政国库存款实行论功行赏等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各级银信部门对政府融资态度不了解,对企业状况不清楚,使X的存款外流,外面的资金也不愿引进。

二是信用环境不优。

虽然,今年X法院公开了八批老赖,对创建良好信用环境起了积极作用,但部门联动不够,打击不力。特别是前几年个别企业贷款跑路,目前银行还心存余悸。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宣传力度,宣传和推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以及银行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情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方面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促进银企良性合作。政府要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深入中小企业聚集区,组织融资对接会,增加银企的相互了解,增进银企之间的感情,现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搭建政策宣传平台,促进信息交流互通,建立包括物理网点、报刊媒体、新宣传媒体在内的多方位、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政策宣导以及政、银、企交流,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落实。

(二)转变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财务和人事制度,积极授信,主动创造条件争取金融支持。同时,中小企业要改变家族管理模式,积极吸纳股东、引入风投资本壮大经济势力。银行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积极主动作为,优化金融服务,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主动对接企业,敢为人先,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即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造成抵押手续无法办理,抵押物价值不足,导致抵押无法落实,企业达不到行业准入管理要求,基层行无法办理授信等问题;同时信贷产品上要简化信贷手续和审批流程,尽可能缩短企业融资等待时间,科学、合理地制定贷款限额、期限和利率价格水平,寻求企业和金融最佳效益结合点。

(三)推进体制改革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适应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有效、合理、透明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要特别支持那些有X场、有效益、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建立多层次、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X场体系。银行可以扩展中间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例如票据承兑和贴现、代理融通、结算等业务。金融机构发展此类业务,既能促进企业资金方面的流通,缓解资金困难,又能促进社会资金的流通使其呈良性循环。

(四)强化激励措施

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除了政策引导和支持外,更多的应该是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激励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心和贷款力度,使银行成为支持X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是要加强沟通,改善银行系统对X融资环境的认识,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心。二是要出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激励银行机构引入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支持X经济建设。三是要建立财政国库账户论功行赏的竞争机制,财政国库账户实行轮换,谁对X经济发展贡献大,财政国库账户落户谁家,以调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积极性。

(五)加大打击力度

篇7:如今企业招工难的原因

当前,无论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都程度不同地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很快地蔓延开来,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企业“招工难”现象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民工荒”,说明劳动力市场化的程度在提高,反映了价值规律在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方面正在发挥着作用。我认为,现阶段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遇到了新的阻力,影响了企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属于不正常的现象,力图从政策上寻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来疏导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就业的渠道。事实上,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又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从城市回流农村就业,这是一种正常经济现象,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迈上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台阶。若不能把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分析透彻,而将移民与转移就业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

在这里,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解招工难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招工难?出现招工难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招工难问题的方法。

一、什么是招工难:

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企业的开工不足、订单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民工提前返乡,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逐稳回升,特别是一些企业订单的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

二、招工难存在的原因: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大规模用工短缺现象,部分企业生产线因工人缺乏已处于停工状态。很多企业集体提高薪水,但仍难招到工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导致企业“招工难”最直接的原因是一些企业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0待遇差和国家惠农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工在城市里用以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不断增长,这就加大了他们进城务工的成本,再加上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它吸引农民工在家务农创业或者发展其他的产业。这种种原因直接制约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

2. 经济形势趋好,企业扩大生产,是造成当前“招工难”的最直接原因。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各企业订单增多,导致企业用工需求迅速上升,劳动力的供给步伐还没有跟上需求的变化。

3. 员工工作环境差。有的企业工作环境恶劣,劳动保护条件差,甚至危及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有的只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忽视职工的生命安全,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4.食宿条件差。许多企业食堂环境差,忽略员工的饮食健康,食宿水平低;

5.员工工资福利差。有的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同工不同酬,在工作中对农民工采取歧视态度,客观上打击了农民工积极性的发挥,使企业失去凝聚力和吸引力。

6.工作的稳定性差。农民工极易受到家庭成员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年节假日的影响,工作不安心。尤其是到农忙时节,为缓解家庭劳力的,农民工普遍出现缺勤、集体请假或不辞而别的现象。

7.工作的流动性大。那些外出打工多年的农民工,已融入城市生活,社会经验丰富,各种网络关系已经建立,积极寻找更适合自己理想的或收入更高的职业,在同一个城市与几个城市之间“跳槽”已成为常事。

8.对收入与员工关系的敏感性强。在收入分配与员工关系等方面,最容易产生误解,若企业正式组织不能过细地做工作,农民工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其结果会削弱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极易产生尖锐的对立矛盾,进而发生罢工现象。

9.安全问题突出。在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下,一些年轻农民工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和抵制丑陋现象的能力低,极易上当受骗,甚至个别人还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处理婚姻恋爱关系欠妥,工作专心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人身伤害,遗憾终生。

10.招工难存在的另一重大原因是企业发展了观念却没变化。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仍然想依赖低人力成本优势进行市场竞争,靠加班加点来提高日产量,不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来提高效率,不想法使企业转型升级。加上对目前用工紧缺认识不足,没有人才储备,招聘途径单一,对用工招聘不提前准备,等到企业急需用工时临时抓现,一时招不到所需工人也在情理之中。

三、怎样解决招工难问题:

企业感叹招工难,同时又不愿意改善自身条件。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可能吗?既要员工为你拼命卖力,又不肯多付工资,那些员工要是还愿意呆在你的公司那才叫怪呢!而一旦企业陷入员工跑得比招得快的恶性循环,一旦周围的外来打工族中传出这家企业如何如何的差劲,如何如何的不好的消息后,再想招工也就难上加难了。

因此,要解决招工难的问题,要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1.政府部门应担当起规范用工的重任。政府相关部门要把外来务工者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加强管理,将其融入到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担当起规范用工的重任,加大执法力度,定期组织专题大检查,对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企业进行处罚、曝光。将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创造一个和谐、民主、法制、公平的用工环境,以此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员

2.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留人远比招人更重,要解决用工难要从内部管理入手。企业应树立人本意识,让民工享有基本的安全保障、福利待遇,特别是要把员工当成企业不可或缺的成员看待与对待,让民工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3.积极促进企业产业化改革。据了解,那些高科技的、知名度高的、有名牌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强的、经济效益好的、劳动工资和福利待遇高的企业根本不存在招工难问题。而竞争强度高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含量低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资待遇差的企业,几乎都存在招工难现象。

4.在厂门口贴招工启示;这是今年春节后,各招工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

5.到当地的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招工;

6.衣食住行必须先行。招收农民工,必须解决吃住行问题,需增派专职的宿舍管理人员。过年节时,企业要解决员工返乡的探亲问题,甚至要派专人负责全程接送,以确保路途的安全,并保证按时返回。

7.需要同工同酬。在分配改革的基础上,打破城市工与农民工的界限,实行同岗同酬制度。若有的企业还存有工龄工资、房屋补贴等遗留的补贴事项,就会产生同工不同酬的错觉,极易产生分配上的矛盾。

8. 利用网络,在网上发布招工信息,此种方法在我市发展不起来,这种方法一般比较适合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城市;

9.寻找职业学校或者中专学校,去招当地的应届毕业生。但企业支付的工资必须相应的有所提高;

10.也可以发动工人招工人,如果工人达到工厂一定的要求人数可以给那些招工人总领发一定的奖金。

四、观点:

总之,企业用工紧缺是社会发展到一个特定阶段出现的必然现象,企业在重视的同时,也不必惊惶失措,丧失信心,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劳动力资源是丰富的,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会逐渐向城市集中,这些人不可能都是自主创业,必定要有一份

工作,最终还是要进入工厂工作,至于进哪家企业,人们倒是会做出理性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企业要与员工之间找到平衡切入点,所有的企业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使企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篇8: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小微企业主要指产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 单一类型的产品, 规模和产值规模较小, 经济组织从业人员较少。

二、小微企业的特征

1. 数量众多, 分布广泛。

据《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达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2. 投资主体和经济成分多元化。

投资主体既可以是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 又可以是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本上涵盖城乡各类企业所有制形式。

3. 出资来源和形式多元化。

小微企业主要靠储蓄资金, 向亲朋好友贷款, 没有正规的融资渠道。投资形式多样化, 可以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也可以是货币基金。

4. 生产销售灵活, 盈利性较强。

小微企业在生产运作方面采取的是分散的经营发展模式, 组织管理水平落后, 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且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 但运作方式比较灵活且流动性较强。

5. 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管理模式松散。

小微型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 缺少为组织投入工作的敬业精神, 内部凝聚力不强, 财务会计制度也不健全。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 内部原因分析

小微企业自身固有的缺点, 是导致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小微企业资金规模小, 信息滞后,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产品开发能力弱, 抗风险能力较差, 再加上小微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管理经验缺乏, 管理水平较低, 内部决策缺乏灵活性;特别是在公司内部管理中, 会计制度落后, 审计部门缺乏财务报表, 增加了银行的审查。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较差, 这导致银行和投资人不能准确判断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相比大中型企业, 小微企业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体系, 缺乏对贷款资金的重视信用, 往往在拖欠银行贷款, 甚至逃避债务, 这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信用。

2. 外部原因分析

(1) 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 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是银行融资体系不完善, 融资服务链不完善。金融体制与政策的不平衡直接制约着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长期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大企业的发展, 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特别是小微企业相对较低,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2) 政府政策实施的差异性和偏向性, 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政府缺乏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从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相比而言, 政府更加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和大项目的建设, 忽视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尤其是在政策引导、财税优惠方面的力度不够, 没有为小微企业搭建更好更多的融资平台。

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必须要做好标本和治疗、综合治理。对此,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小微企业自身素质, 增强融资能力

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从本质上说, 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和规范财务会计制度,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培训力度, 为小微企业管理提供组织管理、会计知识和政策信息的专业化培训, 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重点提高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企业走“特、精、特、新”的发展道路。转变观念, 引进人才,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大科技投入, 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小微企业要积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关系, 愿意在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投资, 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

2.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形成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

根据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式和新变化, 立法机关应该逐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支持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完善小微企业法律保护机制, 从而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做好小微企业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指导和服务工作, 创造一个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小微企业法律制度的形成。

3. 强化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引导, 为小微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首先, 政府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 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其次, 政府应重点推进小微企业成长这一主题, 积极落实小微企业成长项目。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 实施分类指导, 针对不同行业、企业规模, 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最后, 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证券行业, 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推动小微企业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机制, 特别为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资金支持。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扩大贷款抵押范围, 采取股权、无形资产质押等方法, 降低不足。

4. 拓宽融资渠道, 克服融资瓶颈

融资难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满足大企业的贷款需求, 将适当照顾小企业。因此, 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 银行设立金融贷款服务专营机构, 逐步增加小微企业在长期贷款中的规模和比例。其次, 要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 利用创新的理财产品, 规避银行风险, 提高服务方式, 增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流。然后, 建立技术创新基金, 并通过降低贷款利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来扶持技术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最后,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 降低小微企业上市门槛, 积极引导小微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债券融资以及建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充分利用交易所网络平台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扩充股本以及股权转让开展融资, 积极推动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新兴融资方式的发展。

五、结束语

上一篇:教案:故事教学:三间树叶房子下一篇:关于十九大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