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语文课周记

2024-04-12

上语文课周记(共14篇)

篇1:上语文课周记

“嗨,伙计们,学校又在举行语文老师课堂教学比武的活动了,胡老师借我们班上课,在下午第三节课。”不知哪位灵通人士一边跑进教室,一边嚷嚷着,听到这个消息,教室里炸开了,同学们纷纷议论:“就是隔壁班班主任吗?”“听说她很凶,对学生很严厉。”“哎,我们做错了什么,让她上我们班的课!”说实话,我对胡老师的印象也不怎么好。

终于等到了下午第三节课。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笃,笃,笃”的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近,胡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直径走进门口,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放下手中的书,用眼睛微笑着扫视了一遍全班同学,她的微笑像柔和的月光,微笑里流露着慈爱和关心,流露着支持和亲切,把我们的关系拉紧了一些。一会儿,她清了清嗓子,铿锵有力地说了声:“上课!”这一声使我们不由对她肃然起敬,她胸有成竹地翻开书本,生动流畅地读起课文《触摸春天》,她读得绘声绘色,像一块磁铁一样把我们牢牢地吸引住了,她的声音时悠时扬,时缓时急,抑扬顿挫,仿佛身临其境,让人陶醉其中。读完课文,她把生字写在黑板上,那秀气的`字中藏着几份韧劲,工工整整,颇有几份韵味,写完后她开始带领我们读生字,迷人优雅的音声传入我的耳畔,在我的大脑里回荡……读了几遍后,她希望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单独读一遍生字。我们都不敢举手,生怕读错会遭到她的冷落。这时她发话了:“同学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读出这些字,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经过她的鼓励,我勇敢地举起了手,同学们也纷纷举起了手,恐先恐后地踊跃发言,老师指定我读生字,我大胆响亮地读了一遍,一个也没读错,受到了她的表扬,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下一个环节是分析课文。当盲女安静拢住了花蝴蝶,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胡老师和我们一起激动;当安静放飞了蝴蝶时,我们心存留恋,心有遗憾,胡老师和我们一起悲伤……就这样,我们在有喜有忧中度过了这堂课。

时间流逝,下课铃响了,我们和胡老师成功合作完成了一堂精彩的课,享受了学习的快乐。

 

篇2:上语文课周记

这节语文课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让我们班乐得呀。且听我细细道来。

本来这节课上得好好的,全班的人都在细心的`听着老师讲课。突然,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有老鼠。”全班五十八双眼睛齐刷刷得看向罪魁祸首——那只灰不溜秋的小老鼠。或许是感受到我们的注视,那只小老鼠像是腼腆地把头缩了回去,不久,又把头伸了出来。

老师尴尬地说了句:“好好听课!”终于,同学的注意力终于又成功地转移到老师的身上。又或许是感觉到没有注意到它时,它便在空调上面爬来爬去。

突然,它沿着一根电线往上爬去,那电线被弄得晃来晃去,但它就像一个优秀的杂技演员似的顺利的爬过这跟电线,来到了窗户旁边。我看着吓坏了,这里可是四楼啊,要是掉下去,可就死定了。

所幸,它爬进了窗帘内,在窗上的栏杆上面爬来爬去,可是却找不到别的路。它像是迷路的孩子那样,四处乱爬,企图找到一条生机之路。它翻过窗帘,来到了窗帘的正面。它四爪拼命地抓住窗帘,生怕掉下去,它这是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绝路啊。好几次,它的爪子都打滑了,好在它有四只爪子,但依旧让我看得心惊肉跳。虽然老鼠是人人喊打的生物,但那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老鼠的身上,老师终于忍无可忍,派了几个人去把老鼠抓下来。

只见那位同学拿着钳子,在窗户上左拍右打,可迅捷的老鼠会这么轻易就被打倒吗?老鼠东躲西窜,一个不注意,掉下了窗户,落荒而逃,那位同学的抓鼠大任未能完成。

虽然老鼠未抓着,但老师依旧给了我们一个奖励——多写一篇周记。

篇3:上语文课周记

几年来, 我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选择了周记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突破口。实践表明, 这种方法既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又能使学生在思维、语言、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

一、对“周记效应”的重新认识。

通常情况下, 语文教师都会让学生写日记, 并以此作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于是, 每周一次或者两次的周记也就成了学生必交的作业之一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很快得到了提高。他们的作文依然“无血无肉”, 课堂上说话依然“颠三倒四”。显然, 单从教学形式上改变, 而找不到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切素质教育的理论也只能纸上谈兵。所以从教师角度布置的周记, 对学生来说, 只能算是单纯的作业式的任务。为此, 我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在“你最喜欢的语文活动”一栏中, 我给出的备选答案有: (1) 辩论会。 (2) 故事会。 (3) 主题演讲。 (4) 周记。结果学生给我的回答大出我所料, 本来我以为他们最不喜欢的是周记, 可是绝大多数学生却偏偏选择了周记。经过和他们的深入交谈, 我终于了解了他们心中真正所想。原来他们以前不喜欢周记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布置的形式过于机械, 内容过于枯燥。他们不愿成为只是完成作业的机器。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深深地理解了学生们在语言学习中对自主性、独立性的渴望。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何不把周记重新作为突破口, 让“周记”这棵老树重新焕发生机呢?也许, 从形式到内容的改变能重新带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我把语文教学的突破口重新定位于“周记”。

二、打破师生原有的“令”与“行”的冷漠关系, 用周记架起一座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以往布置周记我有很明确的目的, 我只会当作一篇书面作业来评判。老师如此, 学生岂能不把周记当作“差事”?为改变这种“师令生行”的局面, 我尽力倾注自己的热情与真诚, 并以此感染着我的学生。当然学生也开始用真情和老师交流。我们班有个同学, 在他的周记中写到:“老师, 您在我们心目中总是很神秘, 我也想走进您的心灵世界去了解您;同时也希望您对我各方面加以指导。”然后我在他的周记中写到:“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老师愿意做你们的朋友, 也愿意分担你们学习、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就这样, 我和我的学生们在心理上开始了试探性的情感交流, 他们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切欢乐也烦恼都能周记中向老师倾诉。在这种交流中, 老师成了他们的朋友, 他们也自然就开始喜欢并盼望着下一次的周记。当然, 他们自然也就开始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了, 在语文课上, 他们也自然倾全力把话说得有情趣、有文采;在交流中, 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也得到了满足。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自尊和自信对于他们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创新意识的挖掘上多么的重要啊!

三、把课堂教学和周记衔接在一起, 使二者互相促进。

例如, 在教读《藤野先生》时,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藤野先生的热情无私的优秀品格, 感受到了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课下, 许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他们对此内容感受。有的同学也写了一篇《我的老师》, 还有是学生写下了《假如鲁迅还活着》, 有的同学还从图书馆借来了鲁迅从日本回仙台回国后的作品, 并在周记中写出了评析。这样, 周记不再是只记生活学生中的点滴小事或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了, 他们已经能把所学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周记这个小天地中, 周记的大用处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以周记为契机, 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思、辩等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 我们在开展辩论会前, 由学生在周记中向老师推荐辩论话题, 然后, 从中一个作为论题展开辩论。在准备论题中, 他们要无分辨、去思考, 以求最佳;话题想出后, 他们要准备论辩材料, 以求表现最佳;当辩论结束后, 会有许多同学感到在有限的时间里, 没有尽情地抒发自己心中所想。于是, 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借用周记来发表“高谈阔论”这样, 通过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 打开了他们的思路, 开拓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提高了他们快速反映能力, 使他们听、说、读、写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平台。

当然, 成功的周记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很多同学在刊物上表的文章最初都是在周记中完成的, 陈蕊同学的“周记散文”、王影的“周记小说”、钱阳的“周记杂文”等, , 都已经很出色, 曾多次发表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刊物上。

篇4:上语文课周记

写日记,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到了初中,学习科目增加,课业负担加重,学习时间紧张,坚持写日记无疑会给学生造成更重的负担,因此,一周一记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使学生坚持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能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周记就是每周一记。每周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形成文字片段或一篇文章。如果是一个片段,将事情写清就行了,当然,时间充裕,可以将前因后果、所感所想补充完整,形成一篇文章。周记没有什么特别的格式,跟平时写文章一样,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地说清一件事、一个想法。

周记的关键是真实,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记录一周内所发生的事情。学习上有什么问题,班级里有什么新鲜事,同学之间的趣事,和教师的关系如何,家里发生的开心或者难过的、难忘的事都可以记录下来,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平凡的生活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只有勤练笔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要让写周记成为一种愉快的倾诉,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一种行为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善于观察体验,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在写作中学生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就需要在生活中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成为一个有心人。生活中有美要用心去发现,最真挚的情感要用心去体验,哪怕是痛苦和失败也要用心品尝。只有感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让自己的笔下有更多的色彩和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大到国家、社会的新闻要事,小到身边家庭、学校发生的小事,细心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画面、动人的细节、感动的瞬间,抓住灵思泉涌的时刻,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二、观察体验积累素材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不能凭空虚构,生活情景和生活细节只能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获得。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首先要尽量参加社会活动,把身边值得写的人物、景物、事件,都作为写作素材收集起来。对于身边发生的事不仅要用心观察,还要用心体验和感悟,把握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有思想、有深度。

三、自由命题,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自由命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使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想写的事记录下来,把想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日记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人、记事、抒情,或者吟咏几句小诗,或者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地倾吐,或者把悔恨的眼泪记入日记,把立意和选材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写作,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思想。把这些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来,就是今后写作的素材。

四、有感而发,心灵的对话

教师是日记的读者,学生通过写日记向教师吐露心里话,在日记中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给以学生最及时的疏导和鼓励,只有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愿意把自己的心思、想法告诉教师。教师应该倾听他们,为他们解决问题,这样日记才能成为师生真正沟通的桥梁。

五、广泛阅读,博采众长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这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前人的经验之谈很有道理,我们读书要广泛阅读,这样可以弥补我们体验生活的不足,还可以使我们博采众长。

六、积累好词佳句

读书时读到的优美词句、名人名言、古诗词,怎样才能学有所用,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呢?不妨把这些好词佳句摘录下来,通过摘录在头脑中加深印象,久而久之,积累得多了,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为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

七、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让学生勤练笔,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多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写,放手写,对于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写作竞赛,推荐优秀的作品投稿发表,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八、走进学生内心,灵活多样评价

周记的批改不能拘泥于批改作文的一般形式,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出发,从文章的立意、构思、素材以及词汇方面加以肯定,或者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看到学生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给予最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为学生解决问题,排解苦闷和烦恼;甚至和学生进行书面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愿意向教师倾诉内心的烦恼,分享心里的秘密。

篇5:上初中了周记600字

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妈妈没让我到分配的学校报到,一直在联系一所我心仪已久的中学。

可是几天过去了,眼看小学的同班同学都陆陆续续的上学了,而我仍然在家待着,上学的事仍然没有着落。这下我可着急了,爸爸妈妈比我更着急。小学同学每天都打来电话询问我上学的情况,我知道他是关心我,但每次打来电话都没有结果,渐渐的,因为怕我伤心,也不敢再给我打电话了。

又几天过去了,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来说,那是一种煎熬,度日如年。以前上学时经常盼望生病,因为生病可以在家休息,可以不上学,没想到真的没学可上时感觉会如此难受。别人都已经开始上课了,而我上哪所中学还没有确定,我已经到了一个快要崩溃的程度。我每天都在想:我还能不能上一所好中学了呢?如果不能,那我究竟该怎么办?不能上学的痛苦一直在折磨着我。

在开学第十天的晚上,我上学的事终于有了结果,并让我第二天就去上学。虽然不是当初想去的那个学校,但这个学校也有很好的老师,我和爸爸妈妈都非常满意。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了,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洁白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中懒散地飘着,仿佛是在庆祝我终于上学了,上天特意安排了如此美好的日子。我怀着对学校的憧憬走进校园。操场、同学们、教学楼和老师都是那样的陌生,以后我就要在这里学习、成长了!从那一天起,我就成为一个中学生了!

篇6:第一次上讲台周记

老师高兴地说:“请王加兰同学走上讲台为大家背一遍。”顿时,掌声响得更热烈了,我的心扑通扑通的直跳,慌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是怎么被同学们推上去的。

上了讲台,只见黑压压的全是脑袋,100多双眼睛都在看着我。我更加紧张了,心仿佛从喉咙里跳出来了。

后来,是他的话给我带来了勇气。不要紧张,大胆的说吧。缪老师安慰我说。我用颤抖的手拿过老师递给我的书,结结巴巴的背了起来:“四……时田园……杂兴”。我紧张极了,下面也不知道背得怎么样,只觉得心情激动得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我背完诗,连忙跑回自己的坐位。这时,掌声又响了起来。这掌声是对我的鼓励,对我的鞭策。

篇7:上英语课小学周记

我和鲍文涛一起到越都商业大厦去上第一次英语课。那天春光明媚,空气清新。

第一节课开始了,老师给我取了一个英语名字,叫Leo,鲍文涛叫cici。上课的时候我们玩了几条小鱼游呀游的游戏,如果抓到谁,谁就要说自己的名字;还有传球游戏,就是球传到谁手里,谁就要说自己的英语名字……我传到好几次球都顺利过关,得到了4颗奖励的小星星。

我原来以为英语课肯定很枯燥,不想让妈妈带我去,哪知是这么好玩的,我喜欢上了英语!

篇8:语文课上要“三留”

一、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读”是学好语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 一味地强调多读, 而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没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 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呢?回答简单而明确:课堂上既留有时间让学生去读书, 同时又必须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如, 教学《早》这篇课文,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 教学2耀3自然段时, 可以引导学生按描述三味书屋的方位转换顺序来朗读课文, 并给出读书提示:作者访问三味书屋时看到了哪些, 想到了什么?然后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让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上面两个问题。第二步, 细读课文, 融看图、朗读、品味文字于一体。指导学生先观察挂图或投影, 再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词句描述画面的。读第3自然段时, 引导学生扣住“还没进门”“先扑来”等词语, 读出作者未进门先闻到清香而感到惊喜的心情。然后从“那清香纯净疏淡, 像是桂花香, 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早已”“还要迟些”等词句中感受作者被异香吸引决心要探个究竟的心理活动。读第3自然段, 结合看图, 按方位变换引读:“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 从而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和陈设。对词句的掌握, 对课文的理解, 都是让学生通过读来完成。只要抓好“读”的训练, 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理解感悟, 在读中品味欣赏,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长此下去, 学生的读书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

实践证明, 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读”获得的。学好语文离不开“读”, 要搞好语文教学当然也离不开“读”。离开了“读”就等于离开了语文的地面, 离开了“读”的语文教学无异于空中楼阁。作为语文教师, 切不可丢掉语文之本——“读”!

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很明确。学习而不思考, 人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 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一味地追求读书, 而不加以思考, 其后果只能是被书本牵着鼻子走, 就会被书本所累, 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 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的依据是什么?哪些地方写得精彩, 为什么?这样有效地梳理文章的思想脉络, 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便水到渠成了。

如,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自然段,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不要急着给学生过多的解释与引导, 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用心感受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教学中, 我们可以营造安静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展开有效的思维活动。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如比较、推理、转换角度等。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 尽力想象司马迁在狱中所受的“酷刑”, 以及这些酷刑对司马迁所造成的致命打击;体会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时的痛苦和绝望的心情;体会司马迁“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 顽强编史的毅力。再回顾前文, 加深理解“千万不要忘记”和“牢记父亲的嘱托”的内涵和分量。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 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 而应该踏踏实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自读自悟, 独立解决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 真正重要的是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 学生才能放飞思维, 张扬个性,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我们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一定不能忘记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通过练习, 一方面让学生对刚刚理解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 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练习的同时, 学生也能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能有意识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 可以暴露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运用的不足, 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并进行方法的更新、内容的调整, 以便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如, 教学《海伦·凯勒》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对于这一问题, 我们不要预先设定什么标准答案, 要让学生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 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用“海伦, 我想对你说……”这一句式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直接倾诉对海伦的钦佩之情。也可以“假如我是海伦……”为话题,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进行写话练习。

篇9:语文教学中周记评语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周记;评语;魅力

中学语文教学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为了让学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协作时多积累些素材,使他们原本平直、空白的大脑变得凹凸有致,不致于写文说话时才思枯竭,戳穿纸本带不出一根线,敲破头颅抽不出一根丝来,一番冥思苦想后仍是慨叹“难煞我也!”于是,我就给了学生一条合理化建议------每周一篇文章、每日一篇摘抄或一篇日记亦或三两条名言警句,让他们养成周周记、日日累的好习惯,因为语文就在于“厚积而薄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应该说周记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的课外延展。通过周记评语向学生播撒爱的甘露,在掌握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写出富有人性化的评语,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写作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将周记作为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场所,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教师要用真诚敲开学生内心的大门,并用真诚与学生交朋友。学生愿意在周记中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希望利用周记这方看似狭小实则广阔的空间和老师交流、沟通,和老师心有灵犀!愿周记是一座沟通师生情感的橋梁,师生在这里相知相长,愿周记是学生倾注真情的园地,是教师领悟真爱的所在,在这里我们一起播下希望的种子,共同走入文学的殿堂。

说实话,开始时我并不看好这样做会收到多么好的效果,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或侥幸的心里,只是想做了总比不做的应该有些收获吧。于是针对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对于做周记时又总有那么一大部分“可爱人士”纯属敷衍了事,以求平安度日;而且很多学生感到周记不好写,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里,视野狭窄,不能接触新鲜事物,没有精彩离奇的生活故事,找不到可供选择的创作素材。我就鼓励他们说其实周记没有体裁的要求,散文、诗歌、小小说等均可,篇幅短小,情真意美为佳。只要我们善于用心截留生活片段,每周都可以创作出精彩的周记。

一、谁拨动了你的情思,你就寻根溯源,形诸文字。

“少年不识愁滋味,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歌德说:“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一首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情与思的聚合体。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在刺激他们,引诱他们的思维和情趣,甚至激怒他们。周记的创作,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善于细腻地品味,感受生活中的这些情感变化。

情感是最难把握的,如果放纵情感的宣泄,那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通过对自我情感的反思,寻根溯源,才能寄情于事,寓情于景,提高周记水平。

离开相伴多年抚育她的父母,来到城内读书的白小娜在周记中写道:“家其实只是情感的寄所,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个,即便只有你一个人。家,就在心里。”

离家的苦恼没有持续地让她黯然,反倒是她正视家对自我的情丝地轻扣,用心品味这份离别,真情流淌,成就了一篇好周记。

二、兴趣爱好,各自所需,巧妙组合,谋篇成文。

有生活经历,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和熟识,是写不出好周记的。学生生活相当平淡,但是,他们的求知欲强烈,个性鲜明,每个人的爱好、兴趣等差异很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不断地阅读,充实自己的生活。周记创作时,可以从自我喜好的故事和感悟中寻觅创作素材,录记成文。

晚睡过后,刘颖同学隐约听到教师公寓里传出《大长今》主题曲,一下子叫喊出来。这是小事,但是,小作者想起了整个暑假固守电视,为了多看电视拖延上学时间,在教室里与同学大谈电视情节等事情。围绕对电视喜爱,轻轻松松写就了一篇周记。结尾写道“这就是我,一个名副其实的电视迷,但这个头衔也保不久了”,纯朴、自然、清新,言尽而意无穷,引人深思。

三、关注身外之物,可见之景,用心品味,细致描摹。

学生选择恰当的身外之物,摹写眼前之景,寄情言志。

夏天乡野,王朔同学回家途中,巧遇夏雨,骤然的清爽和欣喜,令小作者一路看去,细细感受,于是,一时之想,片刻所见,让他创作了一篇好周记。

在进行孩子们的周记批阅工作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周记确实是师生情感沟通的一座心桥、一方平台!它的磁力、它的美丽、它的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也许是我每次、每篇都是用心用情去批去阅的缘故吧。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积累,我都是多写鼓励性评语,激发勇气;多写寄予性评语,倾注希望;多写启示性评语,启发上进,多写理解性评语,关心体贴。利用评语走进学生,交流心灵,找到合集,抚平代沟。我在看完于辉同学的一篇《写于考试之后……》的日记后,知道他因考试失利后极度自卑,我就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沟,算什么;坎,算什么;跨过去,头顶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地!”“昂起头,做自己;擦干泪,不要怕;其实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只要坚定地对自己说:‘我能行!’那么,你终究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对于内向腼腆的郑美媛同学,我发现她在周记中大多的题材是低调的、哀伤的,渗透着她的思想误区,于是我就在他的每一篇每一页都写上了激励性的言语,虽简短却融注了的真诚、我的爱。例如“生命一次,美丽一次!”“要心有阳光,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事实远没有想像的那样糟!”“也许我们无法去选择那最好的位置,但生活中总会有你我的一个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

当然,在最初的意识里,只懂得对学生进行鼓励、赏识,引领其学习、倾诉衷肠,不想却收到了“柳成荫”“花满园”的效果。这是我在毕业学生的来信中方知晓的。她说,就是我对她的些许鼓励、点滴期许,对她却有着刻骨铭心的影响。她还说,她将我写给她的每一条周记评语都剪下并塑封起来装订成册,留作永远的记忆了!读后,应该说感触颇深,就是这无意间却使教学中的一个冷僻角落筑就了一个爱的平台,它使我意识到:“不要忽视任何一处细微,即使是一粒尘埃、一片花瓣、一丝星光,隐藏在其后的也许会是一段美丽,而且是经久的璀璨!”

篇10:人生道路上的明灯周记

我喜欢快乐,快乐是人生道路上的灯,它使我开心的笑,它让我活泼、开朗,它也能为他人带去幸福…….也使我懂得了人生的一些道理……..

放暑假了,我们兴高采烈地踏上了通往我们盼望已久的兴城火车。国为从孙吴不能直接到兴城,所以要在哈尔滨停留一天,这一道我们谈笑风声,其乐融融。到了哈尔滨,我们望穿长街,走遍深巷,来到了一个很小的招待所,老板把我们领进了一间没有阳光照射的屋子,屋子里有四张床,两张破旧的桌子,屋子里还弥漫着黑色的烟雾。老板问我们这儿可以吗?我们说还行就休息几个小时。两个姐姐要去上厕所,我跟着去了,我们刚走进厕所,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面扑来,“哇!好难闻的气味!”我们捏着鼻子走进厕所,姐姐打开了一扇门,“啊!”姐姐往后退了好几步,厕所里有好多粪便。我们胆战心惊地走回屋子,向家长描述了厕所里的一幕,家长们都不满意了,拿起行里就往外走,老板见了,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硬让我们交十元钱,家长们与老板你一言我一语,老板嘴里突出了没素质的话语,弄脏了我们的耳朵。在万般无奈之下,我们留下了十元钱,气冲冲地走了,我们边找旅店边嘀咕“真是的,扫兴!”这家好黑呀!黑店!黑色的云涌上来,仿佛是要证明那个老板的心和招待所都那么黑。我们找到了一家豪华的宾馆。坐上电梯,走进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有电脑,还有电视,床更是软绵绵的,舒服极了!刚才愤怒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我们否这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哼!这么好的旅馆,谁还去他那黑店!我望向窗外,黑色的云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的绵花似的白云。看来,通往快乐的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绊脚石,也会有烦恼。

篇11:上科学课的收获周记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科学课,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科学课非常难得,我一定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开始上课,老师让我们先看一看科学书上的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课的名字叫“猜猜看”,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让我们来猜测结果,有恐龙是怎样灭绝的,蜘蛛才在网上为什么不会被站住,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形成的,月亮是从哪来的······

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问我们问题。开始问我们“恐龙是怎样没觉得呢?”我们开始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老师告诉我们:“有可能是因为天上的行星落了下来,导致火上喷发,火神喷出的烟雾弥漫了整个世界,还的植物都死了。没了植物,实操动物没有食物,到比死亡。食草动物死了,食肉动物就也没了食物,最后所有动物谁都死亡了。”

第二课讲的是风力和风速,我知道了原来风也有度数,只要度数越高,风的破坏力就越大。

篇12:世界上唯一的你周记

你伤过、恼过、幸福过,你哭过,笑过。可却依旧有你独特的风采,就像春天里蹦出的新芽,清新,不造作。

你是微光里的一束天堂,拥有最灿烂的微笑。你守在窗口,望着刚放晴天空中那道绚丽的彩虹。你似乎懂得了困难过后乐观重来的态度。也许,有人误会过你,贬低过你,不理睬过你,可你都仍然做你自己,含笑而过。因为你觉得他们都不懂你,你的微笑如娇艳的彩虹,什么都已融化,只是这微笑哪怕只有你自己懂……

你是午后的阳光,充满着活力。别被你文静的外表欺骗,真正的你幽默又爱笑,与朋友在一起时,最闹腾的是你,最开心的是你……那时的你,只觉得身在云端,幸福是那么炽热,笑声绝顶。你的活力也许只是展现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但很知足、快乐。因为你知道你要扮演好开心果的角色,把悲伤掩藏……

你有傲梅的坚强,青松的坚韧,无法准确定位,还喜欢唱歌。你遇到难事,无奈过,痛苦过,最终却选择坚强抵抗,脆弱也会体现。你遇见过生死别离,哭过,却终于又一次站了起来,因为你知道人已去,情却在。明天的路仍要继续向钱走,你刚遇到过友情出错,后悔过,难过了几天,最终学会了要珍惜……

你就是你,别人无可替代,无法复制。做真是的自己,在青春大道上,你留下了一个个脚印,要懂得取舍,拿得起,放得下。何必要在高傲的.人儿面前低着头,卑微的活着。你在伤心难过之际,别人在疯在玩,好不开心……原来就可以看得透彻,又何必自我失落?红颜说,这是青春路上的小插曲,就不要让它影响了人生的主旋律。

哭过、难过、伤过、痛过,身陷漩涡不能自拔过,请允许我现在投入欢乐空间,好好的过,不再为谁难过……人生犹如时钟,他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任何人、任何物都有长大成熟的那一天。

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又自己的想法和心思,因为你独一无二,你是心中最美的天使,且是最纯净的自己。

篇13:怎样上活语文课

一、导语的设计

导语, 俗称“开场白”, 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学生好奇心强, 得到课本后, 立即翻个遍, 专拣精彩的篇章看, 加上教学前要求预习, 所以到教师授课时, 课文对学生来说已无多大的新鲜感了。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里, 就需要教师设计好导语, 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教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 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 身心都已疲惫、昏昏欲睡之时, 这样的开头无疑是催眠曲。特别是语文, 学生自认为课本看得懂, 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破沉寂的局面。如教《死海不死》时, 我是从俗语上去设计导语的。我说出“人不可貌相”一语, 要同学们接下句“海水不可斗量”。我立即发问:“海水真的不可斗量吗?”一石冲开水底天, 同学们议论纷纷, 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我让他们再思考。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能, 要不然, 课文中的数字从何而来?”他发现问题了, 但不知如何解释。于是, 我就介绍了科学工作者如何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取样分析, 然后根据死海的面积和平均浓度加以推算才得出的结论。这样, 不但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 而且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情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一个精巧而成功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它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 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悬念的运用

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 还可通过设置悬念, 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悬念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期待情境, 产生学习兴趣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 可先提出“杨修聪颖过人, 又正值曹操用人之际, 却为何被曹操所杀”的问题来设置悬念, 由此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描写杨修的七个事件, 弄清曹操对杨修的心理变化过程:“忌之”-“恶之”-“愈之”-“大怒”, 最后因“鸡肋”之意被杨修揭破而杀之。从而使学生明确杨修因恃才放旷、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而招杀身之祸。这样导入新课, 先声夺人, 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激起学生强烈的“乐学、乐知”的欲望。

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达到“投石冲破井底天”的最佳教学境界, 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学得有滋有味。

三、知识的迁移

语文课要上得活, 从教学内容看, 还要注重知识的迁移。有的教师在教知识时只局限于一篇课文, 不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以致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这是课上得呆板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发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优势, 前后联系, 新旧对照, 使丰富的内容条理化。讲授新课时, 应该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新课中去, 重视知识迁移, 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方法是多样的, 如词语、句式的联系, 文章体裁的联系, 写作技法的联系, 人物形象的联系, 景物风情的联系, 典型事例的联系, 理论观点的联系, 相关学科的联系, 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时代背景的联系等。这些联系, 可以促使知识迁移, 活跃学生的思维,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必然是生气勃勃的。

四、兴趣的培养

知而好, 好而乐。可见,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果有重要意义。但语文教学又不同于理化, 能用一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不像历史, 史实里面有许多故事, 可以调动学生的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就没有办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如果方法得当一样可以事半功倍。在教学中, 我从发挥学生主动性入手, 让学生去主动学习, 自我发现, 自我探究。这样比起教师直接填灌式的教学方法, 把知识强制地塞给学生更能让学生产生兴趣, 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远比学习一篇课文得到的东西多得多, 效果也好得多。比如我在讲《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 根据课文内容, 我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

3.本故事中共有几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故事?

4.这段故事对整个小说有什么影响?

5.有类似人物描写的作品还有哪些?

问题提出后, 我又给学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同学们要按照要求认真查找资料, 并形成书面材料, 当成一次作业上交。老师将根据每个人的完成情况选出其中的10份, 下次语文课的时候这10名同学发言。课后查找资料时大家可相互交流, 互相学习。问题和要求展示完毕, 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于是网络资源、图书室、书店便一时成了学生们的热衷去处。有的还把自己家里的藏书搬到学校来, 与同学们分享, 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通过这样的教学, 特别是学生们在搜集材料、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有的学生写道:以前上课接触的都是些单一的故事,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 更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封建制度的黑暗、朝廷的腐败, 明晰了这些鲜活人物的个性。课后学生们说:“这样的语文课生动有趣, 不拘一格, 同学们可以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更让我们学到了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东西。希望老师总能给我们上这样的课。”

篇14:上语文课周记

关键词:小组组建;评价方法;评价效果;捆绑式评价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阶段。对每个学生而言,初中阶段都面临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等的重构。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教学工作,是每一位初中起始阶段教师都要面临的难题。作为语文教学核心内容的作文教学,更是小学向初中过渡衔接教学中急需研究的问题。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如何把握小升初作文教学衔接,成为初中起始阶段作文教学引导的关键。关于如何做好小升初语文写作教学衔接,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效果。但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更具有发言权,更懂得运用理论知识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出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案。

周记就是一周所见、所闻和所做事情的记录,有时还可记录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和看法。它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篇幅可长可短,长短皆由心中所感而定,学生少了对作文字数要求的畏惧。一周一篇或多篇,既不会像日记那样成为学生的负担,又弥补了一学期几篇作文难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不足。通过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一些比较新颖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写周记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前提和基础。我们可以抓住初中起始阶段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采取一些比较新颖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写周记的兴趣。如形式上的创新:(1)改变“单独作战”的做法为“集体协同作战”的做法。可以把班级学生自由组合为五人一个小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作适当调整,让每个小组水平大体相当。(2)可以改变以前一人一个笔记本的做法,用五人共用一个笔记本的做法,每人每周写一篇周记。最好用活页笔记本,这样一学期结束可把活页笔记本按个人分册装订,分发给个人,由个人自己保管。(3)讲评上做一些创新。教师每天上课前批改前一天的周记,再利用课前十分钟让优秀者本人或小组推荐一人上台朗读。(条件比较成熟时也可由小组推荐或毛遂自荐的形式进行。)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4)鼓励激趣,积分奖励。充分利用班级学习园地,对特别优秀的周记和写法上值得注意或借鉴的周记进行发表。还对优秀个人、小组及有进步的个人进行积分登记。以月为单位,对积分前五名的个人及小组进行上榜公布奖励。对一学期的优秀个人和小组进行考试加分奖励。又如,从周记的内容上、书写上和学生发言上等方面也可对学生做一些要求。通过这种形式,所有的学生都会对周记感兴趣,都会认真去写周记。

二、通过写周记,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待在学校的时间比待在家里的时间长。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校园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都会让学生感到既新鲜又不能适应,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表达的愿望。作为老师,要对初中起始阶段的学生全方位关注。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小事,写好生活周记。在检查周记时,经常可以看到“我学会了……”“我们的大管家”“食堂的阿姨”“我是值日生”等一系列文章。因为都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得富有真情实感。通过这一类的周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另外,教师还应在学生周记本上做一些鼓励性评价,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

三、通过写周记,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农村的学生基础比较不扎实,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但广阔的生活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做好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先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本地春天的自然景色,获得生活的体验,并把它记录下来。在教学《春》时,再引导学生好好感受名家笔下的春天美景,同时把学生带到野外,让学生直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并进一步与学生讨论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当然,学完《春》后,还应进一步让学生写读完课文的感受,让他们以周记的形式体现。初中起始阶段,这一类的文章很多,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定是可以提高的。

四、通过写读书周记,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农村学校一般以寄宿生为主,他们学习的媒介比较有限,阅读视野比较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课外阅读课,举办知识讲座,做一些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養较浓的阅读兴趣。更主要的做法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及节假日时间,汲取书籍中丰富的营养。我们还应提倡学生集资订阅报纸和杂志,全方位体会“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好处,然后把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写成读书周记,与同学分享读书的快乐。

六、通过周记教学,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提高习作能力

由于学生人数少,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原因,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之后,作为老师,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做不一样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只要求他们把字写好了,把简单的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对于中等生,则要求他们写一篇完整的周记,甚至在写作时要做些必要的要求。而对于学习潜力较大的学生,当条件比较成熟时,我们还可以从如何选择作文的角度、如何让素材为我所用、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对学生的周记作要求。笔者曾经让学生以给父母写一封信的形式来写周记,结果每个学生都能够写,而且写得都不错。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周记,笔者稍加修改后让学生寄给父母,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定会提高的。

当然,我们在学生写周记上做足了文章,我们在学生的周记修改上更应下苦功夫。周记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写作能力。常言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老师的批改作用可能不大,终究还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明确要求:“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习作新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总是千方百计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在周记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文章,还要让学生学习修改他人的文章。不过作为教师,我们还应注意一点,那就是批改反馈要及时。

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以周记写作教学为突破口的做法只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如果这种尝试成效显著,它将带动语文教学衔接的其他方面,也将带动学生进行一个完美的过渡,把学生带入全新的初中语文学习。

注:本论文为“福建教育学院2015年基础教育研究课题(院外)加快小升初语文写作课程衔接的研究——以周记写作在农村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例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YYB-

2015068)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微信朋友圈新年祝福寄语下一篇:抓娃娃的乐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