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创业故事

2024-04-26

李想创业故事(共7篇)

篇1:李想创业故事

读李想创业史有感

摘要:互联网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数字奇迹,同时也成就了若干个 80 后的CEO,汽车之家首席执行官李想就是一个典型。18岁就开始创业的李想,成为 “80后”的创业楷模。作为操控“泡泡网”“汽车之家”和“车168”的CEO,他成功地掌握自己的命运,驾驭自己的人生。

一.李想早期创业史

李想,1981年出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开始创业,他25岁的时候资产便过亿。李想是80后的典型代表,泡泡网(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他创办的泡泡网是一家从事电脑硬件、个人和办公数码产品的信息服务的网站。2005年底营收达2000万,利润50%,按通行的市场收购标准,即以20倍的市盈率来计算,占公司绝对股份的他,身家已过亿。2005年,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汽车之家网站;2006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

最早摸计算机的时候,李想还是石家庄的一个高中生。上高三时,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三五个月后访问量每天过万次。这时候,广告商就找上门来。但好景不长。1999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李想的广告一个都没了。2001年底,李想到了北京,一开始租了一间林业大学附近的民房,半年后,网站访问量每天有3万-5万人,广告商又找上门来,而且开出的价格比原先还高。2002年,他们搬到写字楼,这一年网站的收入达到50万元。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似乎越走越顺,2003年他们的收入达到200万元,2005年则猛增到了上千万元。2005年,泡泡网跃居为国内第三大中文IT 网站,年营收近2000万,利润1000万元。彼时,李想却开始考虑转型做汽车资讯。于是,汽车之家成功诞生,然而,它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非常大的阻力和挫折。

二.李想和汽车之家共同成长 李想遇到了创业后最大的危机: 公司的管理层与普通员工都反对李想的转型。大家认为泡泡网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稳定的网站,而转型做汽车之家,每年几百万的投资真的像被大火烧掉一样,而且,连灰烬都看不到。对于观点不同的人,他不会坚持让对方认可,只是默默坚持自己的想法,李想没有留住他们,也没有留他们。几日之内,几百名员工集体辞职。

有了第一次员工集体辞职的经验,李想不再慌乱。他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缓步前进。汽车之家于2005年6月1日正式开通,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已成为全国访问量最高、覆盖最广、信息量最大的专业汽车门户网站。汽车之家为汽车消费者提供贯穿选车、买车、用车、置换所有环节的全面、准确、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致力于以传媒和互联网的力量,整合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的内容与服务,提升汽车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改变中国人的汽车生活。2008年,汽车之家实现平本,开始进入高回报期,直至今日。

作为80后的代表典型,李想的思维已经逐渐成熟,更善于把很多外界的东西应用到企业的发展及管理中。面对外界的关注,他总是显得比同龄人有着更加的冷静与清晰的思维,李想表示自己每天都会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互联网企业如果有两周不作为,那么就会很危险的。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他从不沾沾自喜,总是保持一颗谦虚和平和的心。媒体的热捧,李想本人表示无所谓。他还是他,依旧生活得脚踏实地,工作中也仍旧勇往直前。在农历新年之前,他在博客中写道:人要以一颗平常心做事,通常会有好的结果。他一直以平常心在生活。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再对别人负责,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如何对别人负责?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必须先对自己好——没吃过糖的人怎么可能给别人甜头?合理的追求利益是再正常不过的;在对自己好,对自己的负责的前提下,去对别人好。这也像是他的跨年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个80后新锐,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三.李想——80后创业者给我们的启示

李想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也并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他自身的实力、努力和良好的机遇。成功需要持续性的努力,他的工作时间大部分是从早晨9点到晚上11点。因为你要成功就要比别人投入更多,要有激情,更要不断的奋斗。他创业的成功,给年轻一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时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下面从以下五个要点谈一下李想作为80后典型的创业者给我们的启示。

1、方向:方向是创业和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你要为什么而奋斗。方向不是目标,目标有终点,而方向永远没有终点。对于年轻人和创业者而言,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方向,目标就会更加清晰,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去管理目标。

2、目标:当我们有了方向以后,最重要的不是先掌握方法,而是先明确目标。李想成功正是由一个一个目标组成的。在他高三的时候,他的目标是大学毕业后去一个好的杂志当编辑,可以拿2000-3000的收入,当年他就完成了任务;之后做了网站,每个月有6000-7000收入,那时候他还在上高中;当这个目标完成之后,他又有了新目标,就是要把网站商业化运作;接下去的目标就是赚钱,到2003年,房子、车子都有了,新的目标就是把网站做得更好,要去上市了。所以李想也给了大学生一些建议,希望早一点给自己找到一个目标,在进入社会后,就可以比别人至少早两年进入正轨。当我们完成一个目标后,再去挑战更高的目标。

3、意愿:有了方向和目标以后,最重要的不是马上去找方法,而是先解决自己的意愿问题,意愿就是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行动力的决心。人要有适当的压力,但有压力而无所作为的人中国可以找出无数来,只有通过意愿变成超强的行动力,而产生出结果和实现目标的才是有价值的。所以要放弃压力,变成行动力,而行动力的根源来自于意愿,只有行动力才可以实现你的目标。当一个人具备了很好的方向、目标和意愿以后,他就具备了创业以及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条件了。

4、方法:方法本身并不重要,为了实现目标而存在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般人而言,只有自己有强烈的意愿去实现目标的时候,才非常容易接受别人给予的方法,甚至自己去找寻方法,所以获取正确方法的前提是目标和意愿的存在;而不一般的人,具备很好的学习和聆听能力,他会把所有的方法变成自己的,在实现目标的那个环节中以最恰当的方法来使用。

5、毅力:毅力=坚持+突破。我们设定的目标是由很多小的目标组成的,小的目标完成了,大的目标就可以完成了。不过,我们被目标搞死了,因为目标遇到一些难度或者阻碍的时候,我们就不去完成了,绕开它,然后寄希望于找到更多的新的目标去实现大目标。所以,盯好眼前的目标就足够了,用你的毅力去战胜困难和阻碍,坚持和突破!慢慢的,你就会具备实现目标的能力了,而这完全归功于你的毅力。

对于我们这样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只有那些为实现梦想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人才可能登上成功的舞台。创业的过程会经历挫折,坚持对梦想的追求,成功便会靠近我们。其次,我们要有迎接失败的准备,但绝不可以失去我们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最后,我们要勇敢的行动,通过行动来积累经验,积累资金,积累天时地利与人和,积累创业的一块块基石。

参考文献:

[1]方军雄.互联网快速创造新兴财富的研究,2012,(7).[2]屈云波,《网络营销》,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3]王利芬,《新兴商业英雄们的创业风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篇2:李想创业故事

红花必须要有绿叶的陪衬,才能显现整体的美感;明月必须要有众星的点缀,才能表现夜色的美丽;中华五千年文化需《诗经》这朵奇葩的装点,才能尽显文化的魅力.她是一部具有相当价值的诗集。诗歌的作者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之徒。有些篇章的曲调虽已失传,但因所填词的技艺精湛和用词的巧妙,使得这些歌词流传下来,变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经”。

在诗经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秩秩斯干,幽幽南门”了,我读着读着,仿佛身临其境:我走啊走,发现了一座架于两岸之间的石拱桥,我信步走了上去,没有马上过桥,而是停了下来,我抚摸这桥身,听着从山顶留下来的源源不断的溪流的流淌之声,那水不停的流着,我想寻找水最终流向何方,可远方的的水蜿蜒不断,望不到尽头,我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我继续往前走,快到正午,太阳十分毒热,我听说过南山有“避暑天堂”这一美称,我便躲进了南山,那里面,树木是如此的茂盛,蝉在树上“吱吱”的叫着,那里处处鸟语花香,树木茂盛,生机勃勃,可谓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树木的叶子是如此的碧绿,树叶是绿的;竹子是绿的;溪水在反射在池底的反射下也变成了绿色了。我站在山脚望去,映入眼帘的除了绿,还是绿,我不由的赞叹道:“世界上的美随处可见,可是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有些美很容易发现,有些美就在我们身边:一个字,一幅画、一棵树……都是美。这里的风景的美是无语伦比的,是随心所欲的。这里的绿也是同样: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又继续出发,不知过了多久,我发现了一片竹林,和一填嵌入竹林中的鹅卵石小道,竹子没有用围栏围起,我带着好奇的心,走了进去,我慢慢的走着,渐渐的,我远离了尘世的打扰,走在这宁静而又不失活力,淡雅而又不单调的竹林小路上度过了一个下午。

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篇3:暴富创业故事“疑点”揭秘

(注:不排除有些暴富故事是真实的,但由于内容的疏漏或者当前市场的变化,导致疑点的存在。故此,故事中隐去姓名、公司名。)

1 烤猪蹄店:离谱的销量,违规的加盟

【暴富故事】

据报道,2014年3月,合肥一对夫妻开了家烤猪蹄店。生意简直像火箭发射一样迅速蹿红,刚开业,店外就出现了排队等候购买的人群。一只猪蹄10元钱,从10:30营业到24时,每天卖出1500多只猪蹄。节假日,销量则超过2000只。

生意不错,两人忙不过来,便招了十几位店员。除掉材料成本、店面租金、人员工资等,一个月下来纯利润超过10万元。

成功后,夫妻俩又做起加盟生意来,才两周时间已有近十家店加盟。

【疑点揭示】

离谱的销量

一天卖出1500多只猪蹄,这个销量单独看可能不觉得什么,但如果跟同行对比,就值得怀疑了。

成都某烤猪蹄店是当地最火的一家,开业两年多。而且成都是公认的国内餐饮发达地区,“馋虫”多,特色小吃历来火爆。该店的烤猪蹄工艺与合肥那家大同小异,价格相同,经营规模也基本一致,但他们每周才卖约1500个猪蹄。合肥店并没有特殊的促销活动,消费环境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两家店的差距怎么可能这么大呢?

违规的加盟

《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经营者必须在中国境内拥有至少两家经营一年以上的直营店才能进行加盟推广。而本故事中,他们只有一家店,并且经营不足一年就进行加盟推广,明显违规。

毁损的加盟商

据记者调查,有人在网上投诉合肥这家店,他说:“表面上很火爆,其实排队都是花钱请的。他们根本不是靠开店赚钱,而是骗高额的加盟费。其实他们的店是在亏本操作,就是为了给加盟商造成一个错觉。他们根本就没有注册公司资质,就是只有店面。我身边有两个朋友受骗了,交了好几万的加盟费,回来一个也没做起来,技术也没学到,回来之后就没人管他们死活了。”

2 母婴店:钱来得太容易,咋赚的钱不清

【暴富故事】

据报道,山东一个“80后”小伙子,3年前只是个司机,月薪2000元,家境并不好。可到今年5月份,他已拥有了四家孕婴店,第五家店也要开业了,总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开孕婴店总资产超过千万元。

他是怎么暴富的呢?

涉足孕婴行业,是因为妻子的怀孕,他经常跟做孕婴生意的人打交道,一起聊天学习。入行开店的时候,已经对孕婴产品什么是高端、新品都弄得一清二楚,而且大体知道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他的第一家店100多平方米,开在三线小城市,投入20万元左右。资金来源,自己攒了3万元左右,家里给凑了3万元,又向亲戚朋友借来2万元,剩余的12万元,全部靠贷款。

店开了,他没有辞掉他的工作,而是找了个店员帮他看店,他在业余时间经营这个店。经营了8个月,稍有盈利。于是就辞掉了司机的工作。

随后,他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举动———开第二家店。第二家店400多平方米,总投资四五十万元,这些钱绝大多数是借来的。他说这是为了扩大规模。如他的预计,他已经开业的四家店都在盈利,他的品牌也越做越大,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现在不但还清所有的贷款,还有了很多积蓄。

回首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说,开孕婴店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钱的问题,而是在于要看得准,看准后就全力干,想挣钱就一定要扩大规模,做成品牌。

【疑点揭示】

钱来得太容易

三年开了四家店,每家投资都有几十万元,绝大部分都是贷款。一个当司机的“穷小子”哪来的这么强的融资能力。现在国家虽然鼓励发展小额贷款,但看看现实情况,小微企业融资难依旧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文章的目的其实是让你觉得开店成功率极高,“赶快来加盟吧”。

咋赚的钱不清

母婴用品店虽然属于市场前景较好的行业,但竞争已经越来越大,要想成功也需要较强的经营能力。而本故事中,根本看不出任何的高明经营手段。似乎只要开店摆上产品就不愁卖。这怎么可能呢?因为要想短时间开四家店,并迅速成功,进货渠道是重中之重。他只是简单地跟几个同行聊聊就能获得吗?显然不现实。其中隐含的意思基本就是:“来加盟吧,我的货源有保证,保你赚钱!”

3 自助咖啡机:很露骨的推销机器的故事

【暴富故事】

据报道,某位小老板第一次创业让他痛失10万元,后来继续在创业这条路上奋斗,自助咖啡机让他翻身成为千万富翁。

该产品是他参加创业培训中心的培训获得的,然后借了30多万元,成立了一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自助咖啡机需要的场地很小,只需要外接电源后就可出售咖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也不需要专门安排人看着它。一台咖啡机2500元。目前一杯咖啡定价在两元钱左右,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销售量很好,有的地方一天能销售250杯咖啡,利润非常可观。

他说他不靠卖咖啡机赚钱,主要通过做纸杯以及原料赚钱。

【疑点揭示】

整个故事都在连篇累牍地介绍产品特点,向读者传递“投入小、利润高、需求大”的信息。推销设备的意图非常明显。最后还不忘说,他并不靠设备赚钱。目的就是向投资者彰显他的设备价格低得实在,提高认可度。

自助咖啡机实际经营状况如何呢?据调查,该项目已经出现多年,但市场接受度并不高。单独经营的话面临两难:设备少了根本不赚钱,设备多了又投不起,而且不好管理,赚那点钱不值当的。所以,目前该项目主要作为某些店里辅助的经营项目,不求赚钱。因此,该生意最主要的盈利途径就是卖设备。

4 生产磁疗保健品:这个牛吹得太大了

【暴富故事】

据报道,某草根投资者仅仅投资几百元, 就通过加工制作磁疗保健用品,在一年后盈利几十万元。

让他暴富的产品是一些小型磁疗保健用品, 如加工生产一枚带永磁的小扣。再将其缝制在普通的被子、护膝、护腰、枕垫、褥垫、按摩床垫上,就能将普通的针织品变成身价千元的保健磁疗产品,堪称一本万利。这些保健产品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消炎止痛、降低血液黏度、祛除身体中的毒素、降低尼古丁的功效。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他的暴富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环境。

【疑点揭示】

投资几百元就能生产或加工磁疗保健品是根本不可能的。国家对医疗器械领域设置门槛非常高, 其中资金、设备、技术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再说,即使是货真价实的磁疗产品都不能保证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消炎止痛、降低血液黏度、祛除身体中的毒素、降低尼古丁的功效。更何况这种廉价的伪磁疗保健品呢。

5 经销省油丸:消费者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暴富故事】

据报道,某创业者2013年投资几万元成为某品牌省油丸的经销商。仅仅一年多,他就通过与加油站、汽修店合作,快速打开市场。平均每月盈利数万元。

这种省油丸堪称“黄金丸”,由催化剂、润滑剂、活化剂、清洁剂等组成,能清除汽缸油路喷油嘴、喷油punp、杂质、积碳、氧化物、防止锈蚀、使引擎运转更顺畅; 还能提高汽柴油燃烧率、增加动能、减少废气排放;具有抗磨性,延长引擎寿命1.5倍以上。最重要的是,省油丸的省油效果达到35%左右,极大的节省能源,符合环保要求,顺应了市场潮流。

【疑点揭示】

记者调查的业内人士指出,省油丸最骗人的一点在于“省油不省钱”,省下的那点汽油钱不够买省油丸的。最贵的省油丸售价为1580元,相当于370升93号汽油的价值, 消费者只要稍微一算账就会发现“得不偿失”,怎么可能有大量人愿掏钱购买呢?这样一来,经营者很难长久经营下去这种产品。其实,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说, 节油产品的节油率最多达1%, 号称可节省25%—45%的节油产品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

6 魔幻变形娃娃:炒作老产品的新故事

【暴富故事】

据报道,某“心灵手巧”的年轻创业者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奇产品———魔幻变形娃娃。一面世就疯狂热销。短短半年就让他盈利百万元之多。这是种什么产品?

他说:魔幻变形娃娃卖点非常突出,需求巨大。这种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娃娃可被随意捏制、变形、形象逼真,除了欣赏、把玩,也适合白领用来宣泄。只要购齐原料,2分钟便可制成一种无毒、无味、手感柔软的魔幻变形娃娃。堪称创业首选项目。

【疑点揭示】

据调查,所谓的“魔幻变形娃娃”并不是什么太新的产品。所谓的魔幻变形其实就是含有橡胶、塑料等成分,制作工艺和效果都和传统的橡皮泥差不多。这种产品易损易旧、不耐脏。不仅橡胶容易老化,使手感变硬;而且娃娃本身非常不耐脏,很容易被手沾污。再加上价格较高,市场认可度相当低。因此,这个暴富故事无非就是用来炒作老产品的。估计又是哪个厂家的库存太多了,编个新故事消化一下库存。

7 丝瓜化妆品:市场见不到的产品怎么能是好产品

【暴富故事】

提起丝瓜,你会想到什么?是夏日餐桌上的一碗丝瓜蛋汤,还是一块剥了皮、去了籽可以洗碗的丝瓜瓤?这些都不值得称奇,有这样一个人,因为人生变故回乡种地,从丝瓜藤里发现了一笔隐藏的财富。

他的创业太有戏剧性了,卖丝瓜辛辛苦苦三年赔六十多万,卖丝瓜汁一个星期,轻轻松松赚到4万元。某大学教授告诉他:在中医书上,丝瓜水叫天萝水,它是一种中药,能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活血通络、清热润肤的作用。丝瓜水中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具有补水、美白、保湿、去皱、消炎、平衡等美容作用,是天然的化妆品。从此,他开始深挖丝瓜汁市场潜力。他联系了有生产能力的企业,贴牌生产自己的化妆品,并申请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的化妆品,因为纯天然,价格低廉,网上销售相当火爆。他的产品卖到全国一百多家化妆品专卖店、三百多家网店。短短两年盈利上千万元。

【疑点揭示】

据调查,故事中所提及的丝瓜化妆品在市场上基本见不到。即便有同类产品销售,但销量也差强人意。支撑两年盈利上千万元是不可能的。

延伸别傻了!名人创业传记基本都是忽悠人的

据资深媒体人透露,在中国,大多数的知名企业家的传记是这么写的:作者和传主聊了多少个小时,然后结合一些公开资料,几个月就写成一本书。敬业一点的作者会有一些对同行和同事做的访谈,但总的来说这种观察和描述是单纬度的。这种传记有很强的公关色彩。很多企业家之所以愿意写传记,是希望能留下一些名声,而他们很少有勇气直面自己的所有过去、会有意无意地修饰自己的人生,因此这种传记的真实性也是存疑的。

我曾经看到一本首富的传记,写了他在五岁的时候看到一群蚂蚁在搬家,然后作者就说企业家的雄才大略在五岁时就看出来了,这不是在异想天开吗?中国的历史有个传统,一个人只要做成了一点事情,他在出生的时候往往就是天有异象、电闪雷鸣。在中国,很多传记的作者往往都在美化主人公,缺乏对主人公客观全面的描述,很难完整地呈现其经历和思想。

很多名人创业传记故事往往只有开头和高潮,却没有过程和低谷。他们的成功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就像坐直升机一样,过程却语焉不详。其实,一个人的路上一定是有低谷的,一定有过一些不堪回首的人和事,只不过那些企业家不说罢了,就像那是心头的一道伤疤一样。

创业就像穿过一个漫长的隧道,你心中有一个信念,但是你看不到光明,你必须不断地往前走,中间经历了很多煎熬和挣扎,后来见到了一束光。这是大多数真实的创业故事。

但是,很多传记文章中间看不到过程的艰辛,看不到内心的挣扎和纠结,我们看到只是一个开头和结尾,没有看到过程。而创业故事的过程才是最有魅力的,但是一般来说企业家不会说,因为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很多作者也没有足够耐心去问。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他往往看到的是他自己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他倒不是非要撒谎,而是不能跳出自己的局限性,所以这个时候,这种所谓的名人创业传记,往往就缺乏了真实性的考虑。

还有一个误区是某些媒体自身属性决定的。媒体就像一盏探光灯,在茫茫黑夜之中可能站着一百个人,这时候一盏探光灯打过去,照到了某一个人。这个人当时已经成功了,然后媒体就开始给他们总结:这个人为什么能成功呢?就去搜索他所有的背景资料,还有他的一些言论,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过去做过一件什么事,说过什么话。反正一个人要是成功了,以前做的任何事都是对的,其实这不过是一种事后总结罢了。

真实的情况是:当一个人的成功时,必定有99个跟他同样的努力,同样勤奋,天分也差不多,但就是运气差一点的创业者。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因为他们失败了。单个来看,即便某一个名人的故事完全真实,但是这种个案的真实,又能多大程度上反映作为一个群体的真实呢?

创业像登山一样,一开始可能有100个人登山,然后半山腰的时候发现只有10个人在继续登;快到山顶的时候可能只有两三个还在攀登,其他人都已经退出了,或者掉下去了。最后才有一两个人成功登顶。当问到他是怎么成功的时候,他侃侃而谈,怎么说都是对的。

篇4:李想:爱车,更爱创业

这位从高中辍学就开始不断折腾的创业者,认为电动车会是自己的绝佳机遇,他在过去收获的所有经验,都能在“车和家”尽情挥洒。而经历了泡泡网、汽车之家,创业十六年的李想依然恪守着简单的心境,那种状态依然像是一个少年,谈起创业和挑战兴奋不已,因为热爱创业,又因为对未来足够确信,而无比从容地享受前路的阳光和风雨。

造车进行时

对于离开“汽车之家”,李想似乎未留遗憾,“你选择一些东西,就会失去一些东西。对我来说,选择做智能汽车,更多是出于一种乐趣。”

李想曾撰文写到:“我创业的心态类比一下,就和谈恋爱一样,做一个事业的时候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就和爱一个女朋友一样。当我发现我的全力以赴和爱没有结果的时候,没有办法达到我想要的婚姻和家庭的时候,我就会选择放弃,全力以赴去寻找一个可以和我组建家庭的爱人。”2011年以来,他从未停止寻找这位“爱人”,直到电动机、电池、车联网、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渐趋成熟,智能电动的基本要素一应俱全,创业的时机来临了,李想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奋斗十年的“汽车之家”,火速开始了“车和家”的各项筹备。“所以,‘汽车之家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但是并不痛苦,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真爱。”

李想的智能汽车项目“车和家”的研发基地坐落在东北五环京密路上,从去年成立公司以来,“车和家”的研发和供应链团队已经在这里扎根近一年,两层小楼是研发中心的办公区,背后汽车修理厂的一间厂房被用作油泥模型工作室,研发中心前边停着十几辆车,供工程师们测试,其中就有李想2014年从马斯克手中接过钥匙的那辆红色特斯拉Model S P85。

“车和家”要造车,需要打造自己的研发、供应链、生产、销售、售后的闭环,环节复杂,如此之重对于资金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为了在一开始就搭建起稳固健康的资本结构,李想找到了自己的老友、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和“业界口碑最好的FA”华兴,同时他还邀请了“汽车之家”前财务副总裁李铁出任“车和家”的CFO,马东辉(前三一车身研究院院长)负责车的研发,从设计、工程、试制、实验到工艺都由他来负责;沈亚楠(前联想副总裁)负责供应链、生产制造和海外市场。

5月3日,在见了三四十家机构后,“车和家”最终宣布敲定了7.8亿元的A轮融资,由利欧股份领投,源码资本、常州武进产业基金、明势资本等机构跟进。李想和创始团队则投入了4亿元,融资后的“车和家”只出让了一个董事会席位,创始人牢牢把握公司的控制权,“我可以利益少一点,但是要有控制权,这是不可商量的。”李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

李想介绍,从去年10月份真正组建团队开始研发,到今年6月30号,“车和家”的第一辆车(SEV)的整个研发数据已经完成,开始进入供应链,到年底就会有小批量的样车面世,第二辆车(SUV)的骡车(注:汽车研发阶段的测试车)届时也会完成设计。

日前,李想在朋友圈亮相了“车和家”的车型设计,这款车目前还在油泥模型阶段,可以说八字还没有一撇。但是这款车的设计思想还是充分展露了出来。

与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汽车不同,这款车的三个产品战略分别是:一、不需要充电桩,只需两组10公斤的电池组;二、一个停车位可以停4辆车,支持手机控制进出;三、媲美入门级豪华轿车的内饰和配置,以及科技感。

李想表示,除了造车,“车和家”还会给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更划算的保险和二手车服务,“我们要做高效率的汽车服务商,这是未来几年(卖车之后)的规划。”

“确实是最后一次了”

他很享受这种创业的状态,“每天都累得要死,但也快乐地要死”。他说比起造车,他更爱的是创业本身。

这种快乐与前两次不同。李想说泡泡网时期,他的乐趣主要来自对CPU、显卡这些硬件本身的喜爱;汽车之家时期,他中意的是运营网站这项业务;而到了车和家,他最大的乐趣变成了“管人”,“你去构建这么一个组织,然后通过战略和组织的方式让他们产出各种各样的结果,这对我而言是最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信任是领导力的体现,控制是管理能力的体现。只有既信任又控制,才可以赢。信任的是人,控制的是体系。”李想在朋友圈如是说。

目前,李想的两个合伙人沈亚楠、马东辉分别负责供应链和研发管理,而李想则主要分管战略、组织和消费者体验三个方向,“跟大家讲明白战略,把组织结构调整成一个可以赢的组织结构。”

智能汽车领域是汽车、消费电子、互联网三方面的综合PK,这就意味着“车和家”的团队需要融合三个方面的人才,怎么去驱动团队高效运转,做好“信任”和“控制”,对于一个创业公司非常关键。

目前“车和家”团队的组成主要是研发和供应链人员,这两类人才主要来自国企、外企或合资公司,传统汽车企业比较互联网企业,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刚来时并不适应这种创业公司的环境。他们是抱着梦想来的,希望造出更好的车,希望自己的车满街跑,希望每一个人都是满意的,开始他们会努力发挥自己优秀的一面努力工作,但遇到了压力和问题时,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就会出现。”

李想说自己的管理方法不是去纠正所谓的“坏习惯”,而是“给你一个更好的习惯,让你去受益;让大家愿意更好地去沟通,一起来分享;不聚焦于是非对错,而聚焦于怎么去解决问题。”

如今,“车和家”的办公区全部采用敞开式工位,有着互联网初创公司特有的喧嚣,放眼望去,员工常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或站或坐,“除了每周例会,我们不鼓励大家开会,大家有问题及时解决,我们的会议室都是用来和供应商开会的,员工之间有业务讨论主张就地解决。”

从论坛起步,高中生李想用五年打造了IT垂直门户泡泡网,又用十年,缔造了上市公司汽车之家,“‘车和家会是我的未来二十年,真的是最后一次创业了!十年实现智能汽车,十年实现智能交通。”

篇5:李想创业故事

15191001 李想

大学,是每个学子心中的象牙塔;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为了不使这个梦在毕业时落空:那我们就要用一种认终为始的心态去规划与度过大学生活。当我有幸迈入大学的门槛,却发现与其说大学是一片圣土,不如说是一个熔炉。大学校园融入了天南地北与社会方圆,其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有形形色色、丰富多采的活动,形成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融入了中学时代的纯真,更包罗了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无论是社会上常见的琐事俗事,还是学校独有的趣闻逸事,都会时常呈现在你面前,关键就要看你怎样去感悟与理解。于是,有些人步入大学后成了“神雕侠侣”,有些人却“笑傲江湖”,而另一些人只能“侠客行”了。

在大学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座“象牙塔”是有棱有角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撞上。在中学时代,我们大多习惯于问老师该怎么做;但在大学,老师不会给你明确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选择。举个例子,当你同时面临观摩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世界着名交响乐团的演奏时,你如何选择呢?对于我来说,我会选择去听演讲,因为我认为观摩演讲比赛带给我的收益更多。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的问题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实,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在两难中取舍也应被视作大学课程之一,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锻炼。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收获了快乐,喜悦以及友谊,但同时也有失败的泪水。在新的一年里,随着课业的增多,我们应该做好规划,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大一时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激情,也许经过一年,我们已失去了当时的激情,但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状态,使自己依旧对大学生活充满激情,在现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应该记住,只有我们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真正的控制自己,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参差,我们要义无返顾的拼搏.也许在我们奋斗的人生道路上会得罪很多人,但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人人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显示自己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机会让出去不与之争锋,但有时候现实的社会太残忍,太无情,我们不得不全力以赴,因为:世界是竞争者的世界,只有竞争才能生存。

篇6:我的同学李想四年级作文

我的同学一李想,可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许多人都称她喂“小才女”她人长得很漂亮,乌黑的大眼睛,头发扎了个马尾辫,显得十分洋气,还长着樱桃似的嘴巴。

李想有两大一优点。第一是她的作文写得好。有一次,李想的作文在城市商报上发表了,是一篇叫《校园里的紫藤》,她在读时,我如痴如醉的听着,好似我来到了紫藤树下,翩翩起舞,闻着那淡淡的`清香,不停的在旋转,那样自由,这种感觉真像在仙境一样。读完同学们都称赞她的作文用词优美,让人听了很舒服。我问她作文为什么会写的那么好?她笑着说:“因为我经常看书,再晚我也要看。只有一遍又一遍的看,这样才能记住很多的好词好句。如《少年文摘》。”我点了点头,心想:她可真勤奋,再看看我,唉。

第二个优点是字。今天,我无意中,看见她在练字。他在那儿目不转睛的练着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写的不好,再写一遍,直到写好为止,李想告诉我写字有六心:细心、才耐心、信心、专心、静心、恒心。听完他的话,我突发奇想一我想做她的笔,每天陪在她身边是很幸福的,而且有这样的主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是啊!

篇7:三个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且来听听三个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从他们的故事中, 能给如今的大学生就业, 这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带来哪些启示?

一只“破碗”迎来风投500万

卢成堆, 浙江省创业之星, 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中国·瓷爵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瓷爵士废气陶瓷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瓷爵士餐具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

天生娃娃脸, 一脸的学生模样。看到卢成堆时, 你一下子还真难以把他与丰富的创业经历联系在一起。

今年24岁的卢成堆, 是苍南中墩乡人。2004年, 还在读职高市场营销的他, 就开始打工赚钱, 为日后的创业积累经验。“我想改变命运, 所以我必须创业, 我渴望成功。”学生时代的卢成堆, 打的第一份工是为一家电信公司发放传单和张贴海报。1000多份海报, 卢成堆连夜跑学校、社区张贴。海报被撕了, 他重又贴上, 就是凭借着这份毅力和耐心, 他成功了。海报的效果特别好, 吸引了上百名学生电话咨询和办理, 卢成堆也获得了300元的月薪。

独木难成舟, 学市场营销的他利用学生队伍, 建起自己的营销团队。半年后, 仅有十几名推销员的队伍发展到拥有168人的团队, 业务范围覆盖了七个校区, 无论是月销售业绩还是季度销售总成绩, 卢成堆均排在区域销售榜第一名……之后, 他被当地的移动公司挖角, 开始推销移动手机卡, 一个月时间就赚了4万多元。

这第一桶金, 让年轻的卢成堆有些飘。2007年4月, 卢成堆选择自己开店———校园通信。结果很受伤, 4万元的家底, 赔了3万元。此后两次开店, 均以失败告终。

但卢成堆并没有气馁, 反而越挫越勇。通过对校园商机的长期观察, 卢成堆先后开过速递代理店、专升本咨询服务店、温州明大商务公司、明大眼镜店、明大数码、明大电脑饰品店……求学五年, 开出了八家商店, 身价超过了百万, 成就了卢成堆的浙江省创业之星。

然而, 开店并不是卢成堆的理想创业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 那是在寻找最适合自己创业的领域。卢成堆清楚地记得, 那是他从新闻报道上“掘”出来的商机。“2009年12月, 我在翻报纸时, 看到一则《餐具美容师欲传一手绝活》的报道, 说一个湖南年轻人尚建伟, 能够将任何破损的盘碗翻新。我激动了, 觉得这个市场有前途。赶紧联系了那家报社的记者找到他。”卢成堆说, “我调查过市场, 一家四星级酒店每年的餐具破损就达30万元, 高的甚至达到50来万。而这些瓷盘, 千年不烂, 已经成为最头疼的污染物。若真有一种技术, 能将破盘碗翻新继续使用, 哪个酒店不愿意?”

卢成堆再一次的倾其所有, 卖掉了新车, 筹了20万元送到了尚建伟手中, 买断了技术, 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 并拉着他一起开拓市场。

“当时, 我们想把酒店的破碗收回来, 然后修补一新后, 卖到那些农家乐或者私营饭店。后来一琢磨, 不如直接开技术连锁店。”卢成堆说, 技术是独一无二的, 与其买进卖出盘碗, 不如直接提供服务。

在这个过程当中, 除了自家公司接酒店破盘碗的生意外, 他主攻市场, 用了两年多时间, “瓷爵士”已在全国开辟了100多家加盟店。“我们提供机器、修复材料, 统一进行管理。”卢成堆说, 今年业绩已经做到了几百万。今年, 卢成堆还和郑州大学、浙江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 正在研发破损餐具修补的第二代材料和机械化操作流程, 同时破碎餐具回收重新利用的环保项目也在推进中, 就凭此, 他最近在上海融到了超过500万的风投资金。

做一个现代农民老板

杨万里,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08级食品检测专业的毕业生, 温州市金标润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自宁波的杨万里, 是家中的独子, 父母已早早的帮他找了份体面的工作。然而, 杨万里并未如他父母所愿, 而是选择了留在温州创业, 今年4月, 他将经营了两年的绿庭农林盆景店, 升格成了温州市金标润园艺有限公司, 并成功入驻大学科技园孵化器。

杨万里的创业种子是在学校的“温州模式”下的创业教育中被催化萌芽。杨万里告诉记者, 创业, 是大学校园里的热词, 谁都想创业。但大学生没资本, 没人脉, 要创业首先想到的就是门槛低, 投资少的“摆地摊”。

“‘摆地摊’式的创业, 其实学校并不提倡。”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谢志远介绍, 目前, 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着一对矛盾体, 大学生从事无技术含量的“摆地摊式”的创业, 教师在实验室中从事着高科技的研发, 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率极低。大学生创业不是卖菜, 摆地摊, 我国大学会创业教育亟须转型升级,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是出路。鉴于此, 温州科职院利用自己的“农”字特色, 在推进创业教育与实践探索过程中, 对学院的三大专业群进行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 推出了“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的专业创业平台, 强化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犹如种子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在学院推出的第二批专业导师带队的创业项目时, 杨万里成了绿庭农林盆景店的负责人, 主要培植无土种植水果蔬菜和花卉。

“刚创业时, 大家兴致都很高, 省吃俭用, 再加上家里资助一点, 每人凑齐了3000元, 引种, 买材料。白天上课, 晚上就窝在创业园, 研究无土栽培的品种, 萝卜, 草莓、番茄, 甚至白菜, 都拿来试过, 还真把书上的知识, 变成了手中的产品。”杨万里说, 记得当时为了把产品推销出去, 四个合伙人拿着盆栽土豆和盆栽白菜在新桥镇上摆起了地摊。这些既能观赏, 又能食用的盆栽蔬菜出现时, 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但一听到一颗白菜需要80元时, 他们扭头就走。

第一次的市场推销一分钱没赚到, 杨万里团队里的两名成员灰心了, 退出团队。杨万里并未就此停下创业脚步, 他将目光转向了水培花卉。

“有技术, 就有好产品, 有好产品, 就有市场。”杨万里一头埋进了图书馆和试验场, 龟背竹、发财树、芦荟、仙人球、君子兰, 甚至是红豆杉, 一个个原先土培的花卉植物被驯化成了水培。

“水培植物因其更具观赏性, 颇受白领阶层喜欢, 因此市场的需求空间还是很大的, 但目前市场上很多假水培, 直接将土培植物挖出泥土后, 就放到水里, 这植物的成活率就很低, 因此, 经我们驯化成功的水培植物, 在质量上绝对有保证。”杨万里说, 而且我们还针对发财树不好过冬的习性, 推出了特别服务, 对买有发财树的客户, 他总会留下特别记录, 等到天气转凉时, 我们会送上耐寒的水培植物替换, 将发财树接回恒温的大棚培育, 待到春天时, 再将发财树物归原主。如此细心的服务, 让绿庭口碑迅速外传, 迎来了不少回头客。去年, 偏居科职院创业园一隅的绿庭盆景店就做到18万的营业额。

“现在我还只能算是踏上了创业的半步, 今后能不能成功, 还只是个未知数, 但我很明白, 我想要朝着创业这个方向去努力!”杨万里说。

500元创业掘到第一桶金

郑兴伟,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本科大四学生, 来自广西。

四年前, 17岁的郑兴伟慕名来到温州。

“我的高考分比一本线还高出蛮多的, 但第一志愿选择温州大学。因为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 我要学做生意, 想当老板!”郑兴伟少年老成, 面临毕业, 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忙着找工作, 因为他已经是温州市万里祥电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赛蓝格电气网的创始人。在他的团队里, 有6名全职员工和30来个学生兼职员工。此刻的他, 要常常奔波于杭州、上海间, 为他的赛蓝格电气网寻找天使投资资金。

刚来到温州, 这座创业之城就给郑兴伟上了第一堂创业课。学校内到处是创业工作室,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大学生成立了蓝蜗牛工作室, 揽来不少设计订单;外语学院的学生, 创办了西文翻译社;计算机学院的学兄们, 搞起了网站开发、网上商城;音乐系的学生, 则创办了演艺公司……早有创业梦想的他也想跃跃欲试。然而手中仅有的生活费, 无法支撑他创业。但是他并不想就此放弃, 做起家教中介的代理点。

“省吃俭用, 拿出了生活费中的500元, 印制了3万张业务名片, 一边利用课余跑市区各大社区分发广告, 这边则利用校园网发布免费广告, 征集家教师资。介绍成功一对, 收取50~80元不等的介绍费。”一年间, 郑兴伟的家教代理赚下了3万元, 除去来回的交通费用和印制成本, 他还净赚2.8万元。

第一桶金, 虽然不多, 但却为他积累了创业经验。之后, 他做过为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印制过队服, 创办过彩虹环保维权服务有限公司, 但他认为这些项目竞争力不够而选择了放弃。2010年, 他在学校报读第二学位时, 选择了创业管理。在此期间, 他的创业历程沉寂了一年多, 沉下心去学习。去年11月, 他开始了又一次创业。这一次他选择了做电气网商。他说, 机电产品市场需求庞大, 且机电类产品型号众多, 查找困难, 且目前在这个行业内目前尚没有这样专业的电气直销网站。郑兴伟跑乐清、永康、台州等地的一番市场调查后, 利用在温大管理班结识的计算机专业的同学, 拉起了一个创业团队, 注册了温州市万里祥电气有限公司, 并凭借一份“赛蓝格电气网商业计划书”获得了温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的入驻资格。

几张桌子, 几台电脑, 80平方米的办公桌, 万里祥公司虽然看着有些简陋, 但凭借着赛蓝格强大的搜索功能和完善的交易平台。公司注册至今仅半年时间就拿下了8万多元的订单, 且受到了乐清市倍易福电气有限公司的老板青睐, 郑兴伟融到了第一笔资金, 20万元。

埋下一颗创业的种子

走进大学校园, 我们总能看到如郑兴伟、卢成堆、杨万里他们这样的“学生老总”, 常常可见创业社团招新, 创业设计大赛海报。自主创业, 正成为许多学子的选择。

确实, 如今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几年, 为扶植年轻人创业, 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助力, 创业优惠政策不断出台, 针对学生的免费创业培训也相继推出, 创业教育也已纳入各职业院校的教学规划……可以说, 鼓励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 平台已经搭起。

但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潮, 亦有不少人质疑, 没钱、没人脉、没经验的大学生能创业吗?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就曾站出来说, “政府一直提倡大学生创业实际有点看高大学生了。当初我们创业处在紧缺经济, 而现在是过剩经济, 也就是说现在大学生创业比我们那时难度要大得多。对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 脚踏实地从零做起, 等你对行业熟悉, 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创业才是最好的选择。不然创业不成反而打击了自信心。

“确实, 在大学生创业园有许多创业失败的例子, 而且那些简单地卖个茶叶蛋, 摆个地摊, 也算不上创业。”在谢志远及其同人眼中, 能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学生才是学校推崇的“创业英雄”。他说, 我们赞赏创业者, 但并不意味着让在校生毕业后都去创业, 而是希望通过学校的系列创业教育之后, 能在每个大学生心中都能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 这颗种子, 让他们在走向社会后更加善于捕捉创业机会, 唯有找到合适的土壤, 才能大大提高破土而出的几率。

而在温州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黄兆信的眼里, 并不是人人都当老板, 办公司, 在一定的岗位上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天地, 这也是创业。因此, 该校探索的以培养岗位创业者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实践后, 成果斐然。该校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就业后, 除了能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质, 更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社会适应能力。在“象牙塔”经历过创业洗礼的毕业生刘聪, 毕业后, 在众多名牌大学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就职于广州德信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从该校首届创业管理班毕业的学生揭玲伟, 仅用一年实践就成为温州本地一家知名资本运营公司的中层骨干, 年薪高达31万元。2010年, 温州大学创业教育班毕业的学生第一年就业平均年薪高于全校毕业生平均年薪的一倍多。

我们相信, 大学生们在象牙塔里经历了一番市场洗礼后, 走向市场, 在经历了一番实践经验, 补齐了自己的短板, 那颗创业的种子, 一定会有发芽, 开花, 结果的那一天。

上一篇:电气安全管理办法下一篇:人际关系与沟通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