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有效教学论文

2024-04-29

谈声乐有效教学论文(通用6篇)

篇1:谈声乐有效教学论文

谈声乐的有效教学

专业: 年级: 姓名:

谈声乐的有效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导致声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甚至最终难以成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大批声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声乐 有效教学

Abstract:For a long time,China has been vocle teaching there is a teaching concept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 is simple,teaching methods backward,the quality of teachers uneven and many other issuse,resujting in low efficiency of vocai teaching,and personnel training cycle length or eventually become difficult,serious Hinder China`s large number of vocal talent come to the fore.Therefor,we must vigorously advocate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teaching.Keywords:Vocle Effective teachin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声乐教育迅速发展,形成民族、美声、通俗三大唱法,涌现出一大批国际知名的歌唱家。但是,在声乐教学方面,仍是良莠不齐,很多声乐教师还在用早已淘汰的教学法,这对我国声乐教育的继续发展是有很大的危害的。作为年轻声乐教师,在不断更新、完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对陈旧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因此,需要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声乐教学中,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而在现行声乐教学中,依然存在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现象。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有些教师没有完全领悟歌唱艺术的真谛,对科学的发声法掌握的不够,无法引导学生顺利的进行声乐学习。

二、有部分声乐教师缺乏对声乐心理的研究,造成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不得当,使学生进行缓慢。

三、学生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乐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实施声乐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选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没有好的声乐“苗子”,再好的声乐教师,再伟大的声乐教育家也将在声乐教学上无所作为。为了确保选准声乐“好苗子”,要从三方面入手:

1.嗓音条件:学习声乐是要有条件的,歌唱学生首先要有一副好的嗓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钱”好。有一个健康的喉器,只听说话就有结实洪亮的声音,音色干净,音质动人。其实,通过谈话判断其嗓音条件,自然纯净。这是学生最自然没有掩盖的自然声。有不少学生在入校之前就学习过很长时间声乐,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歌唱能力和演唱水平。但是,挑选歌唱学生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原始条件。是一块上等的璞玉,尽管没有经过雕琢,但只要其具备成材的首要条件就好。是一匹千里马的话也许尽管瘦些,不好看,但只要它遇到伯乐、经过训练,就会远远超过那些劣马。

2.听力视唱: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是一门抽象艺术,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大概和一种感觉,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学生必须用敏锐的耳朵感受音乐,捕捉教师范唱方法。而声乐教师必须借助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不应该片面的只强调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无法准确的分析问题,更无法解决问题。

3.音乐感觉:因为培养的是歌唱表演人才,因此除嗓音条件,视唱练耳水平外,音乐感觉如何也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通常在教学中,能够唱好的并不是那些嗓音条件特别好的学生,而是嗓子条件尚好,但音乐感觉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很会处理音乐,懂得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懂得用整个心灵去歌唱,这样的学生往往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为此,要想当一名名副其实的伯乐,能否精心挑选出那些有实力的优秀人才。象选种子一样是教学很重要的一关,优良品种在科学的管理下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二、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做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错的方向上去。

第三,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

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

第四,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他们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与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令人感到遗憾。

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第五,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和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他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

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美国高校50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该报告认为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的接触是影响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关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学生很好地了解一些教师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追求,鼓励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进行思考。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

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声乐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

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四、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对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

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要失败的。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我们不能叫他上台去受罪。沈湘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决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叫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还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但决定因素在于本文所提示的四大点。广大声乐教师要以“多、快、好、省”地培养声乐人才为已任,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好路子、新路子。

篇2:谈声乐有效教学论文

关键词:高校;声乐;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正确合理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声乐课程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即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当前,声乐课程主要在师范院校和音乐院校开设,从教学目的来看,师范院校声乐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如何教好声乐,这是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一定每人都是歌唱家,但是必须懂得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演唱技术,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音乐院校声乐课程的主要目的则大为不同,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唱歌,学会使用各种乐器等,而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并不是特别需要掌握的。由此看来,两种不同类别的学校,教学的目的有所差别。但是我们看到,当前存在一种现状,即师范院校声乐教育基本与音乐学院声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几乎一致,从课程的安排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都基本相同,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师范院校是否有效,值得商榷。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对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来说,关键在于抓住教学的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声乐潜能,使得其不仅学会声乐的基本理论、基础演唱技术等,还必须学会传授上述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在声乐有效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为保证每位教师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指导工作,学校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教师管理和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在课程中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教学方面,我们发现,声乐教学与其他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即很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对声乐的基本理论、基础演唱技术有清晰的掌握,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教师的教授,很难掌握声乐的理论、演唱的技术。尤其对于师范院校中的学生来说,与音乐院校学生相比,由于接触声乐知识较晚,对于怎么样发声、怎么样唱歌有所欠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带有生活中发声的惯性。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从最为基础的发声练习开始,建立歌唱的声音概念和发声运动习惯。要想达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一方面掌握丰富的声乐基本理论和全方位丰富的声乐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敏捷的辨别声音的耳朵和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正确发声及时进行纠正。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和钻研,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的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以及时间。教师既要学习新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要深入钻研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同时,为了提高自身在声乐课程领域的业务水平。第二,强化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将学生尽快成为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基础、努力程度以及声乐天赋的不同,每个学生掌握的声乐基本理论、声乐发音正确程度都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如何让条件较差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对症下药。在每次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要结合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做出评价。并对照自身的教学与活动指导过程中予以分析,及时发展问题并予以总结,探索有效教学的方式,将声乐理论、正确发声方式等简明扼要教授给学生,同时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教学手段灵活有效,能够易于学生接受。同时,教师应该积极撰写反思日记,将自己活动中的感受、想法真实的记录下来,为自己未来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声乐素质

对于声乐课程来说,不仅是一门声乐学习的课程,更是一门教育学课程,不同于音乐院校的声乐课程。对于师范院校的声乐学生来说,演唱得好是专业特长,能够教好学生则是他们的责任,这对于师范院校的声乐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懂得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演唱技术,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且能够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结构要更宽更合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管理,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当前声乐课程,必修课在一、二年级开始,主修课在三、四年级开始。必修课的开课形式为集体课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基础知识、基本的歌唱技巧。主修课开课形式为个别课,主要要求能演唱有—定难度的作品,对于声乐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为未来到课堂上教授课程打下基础。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有如下可以优化之处,以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一,采取学习激励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在现行的体制中,学生在对应的年级学习一样的内容,无论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最后能够顺利升到上一个年级。这样学生一方面容易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另一方面,滥竽充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学习激励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主修课,逐步学习比较有难度的作品,提前接触声乐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则要求其继续在必修课程中进行学习,达到必修课程要求之后才可以继续学习主修课课程,以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而不是单纯以年级进行区分。第二,考核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区分性。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其考核的主要方式在于基本的声乐基础知识、基本的歌唱技巧掌握情况;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应该考核声乐教学基础知识,并采用实际教学的考核能力。第三,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实用性。除大纲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之外,可以适当教授中等师范院校和中学音乐课的内容,让学生尝试对其进行模拟教学,并指导学生之间互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探究,确立科学教学方法

在声乐艺术中,声音似乎是最主要的,其实不尽然。通过刻苦的训练、科学的教学,坏嗓子是可以变成好嗓子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第一,讲授教学。讲授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原理中的教学方式,适用于理论课教学和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以及声音训练课的原理、原则、要求等的讲解。讲授艺术的要素是:既要讲授内容充实,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还要例证生动恰当,趣味性强。同时,论证合理,易于接受,在得出结论之前,最好启发诱导学生试作结论,以收心领神会、一拍即合之效。第二,训练教学。训练教学是指教师在声乐训练课中的教学方式。训练艺术的要素是:一要选择练习曲目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一听就爱,就想学;二要教师范唱生动感人,并可慢速,使学生得其要领;三要练习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要捡了芝麻丢西瓜;四要“微笑教学”“平等练声”,上演成功的“师生二重唱”;五要纠正学生发声弊病时可采取教师学唱夸张法,把学生的毛病置于“放大镜”下乃至“显微镜”下,使其发觉、认同,以利纠正。第三,语言教学。无论是讲授还是训练,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语言艺术是体现教学艺术的有力工具。语言艺术的要素是:一要准确精炼。不要说模棱两可的话,也不要说废话;二要规范标准。要说普通话,不要说“这个”“那个”“那么”“然后”等赶时髦的话;三要生动幽默。要用巧妙的、出入意料、引入发笑的双关语、歇后语和比喻、夸张、排比、借代、设问、反话等修辞手法,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如用“打哈欠”状态比喻发声时喉咙张开的姿态,用“叹气”的感觉体会低声区的气息流动,用“笑”的肌肉运动提醒颧骨和面部肌肉的积极运动等等;四要富有节奏感。声乐教师要懂节奏,使语言具有音乐美与节奏美,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都要十分讲究,要避免平铺直叙的“一字调”和“催眠腔”。第四,组织教学。笔者在课程中尝试让学生上台扮演教师角色,使得其既学会唱歌,又学会怎么讲教授唱歌。组织教学包括课堂组织与课外辅导组织,都要讲究技巧,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便学生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课程教学的节奏。

四、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知识被动的进行接收,教学的效果令人堪忧。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让传统意义强调把知识从教师声音中传送到学生的声音中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发起者、组织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而学生则是参与者、活动者、学习者与收获者。声乐教学的目标只能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得以实现。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自学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声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声乐课程中的目标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将学生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范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生尽管不能熟练掌握声乐基础知识等,但是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如果让几个学生一起进行声乐学习,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呈现几何数级别的增长。声乐学习以及声乐教学恰好就是一种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信任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搞好声乐教学的前提。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声乐过程中,如果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兴趣将会更加浓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让学生既充当学习者,又充当教学者,使得他们既学会学习声乐,又学会如何教授声乐。第三,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声乐教学的课时紧,教学活动需要讲求一定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观察、思考、研究,总结出相对科学的声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同于完全否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来说,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要确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原则和教学观。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并不容易,其要求学生在基本知识、声乐教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修养,但是如前所述,当前学生基本声乐素质还达不到以上要求。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加强相关的指导引导,成为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实现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篇3:谈声乐有效教学论文

1、有效学生是声乐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处在第一位的,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根本性前提。有人认为会说话的人都可以唱歌, 都可以学声乐。然而,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并不是会说话的人都可以搞声乐专业。什么样的学生是有效学生呢?

(1) 要有健康的声带, 声带边缘平滑整齐, 能迅速闭合发声, 这是进行声乐有效学习的首要物质基础。

(2) 要有健康的呼吸器官和共鸣器官。呼吸是歌唱不可缺少的动力因素, 共鸣使声音扩大并有效传送, 因此, 健康的呼吸器官和共鸣器官是声乐有效学习的物质保障。

(3) 要有较高的智商和学习艺术的悟性。

(4) 要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

2、有效教师是声乐有效教学的保障

有效教师是指那些能够持续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 他们能比别的教师帮助学生学得更多。那么, 什么样的声乐教师是有效的声乐教师呢?

(1) 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

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有利于声乐教学概念的清晰化、示范的明确化, 这是声乐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声乐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能促进声乐教学的科学化。

(2) 能够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包括:第一, 有效教学准备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教学。第二, 有效教学行为策略。有效声乐教师应用语速适中的普通话进行授课, 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确信感, 并且要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表达系统。第三, 有效教学评价策略。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3、有效课程资源是声乐有效教学的载体

(1) 声乐专业教材是声乐最重要的基本课程资源

教材包括声乐教学所用的对本专业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技能传授和训练用的文字、音像和乐谱材料。文字教材应包括人声发声器官生理解剖、发声原理及嗓音保健、中外古今声乐理论及声乐历史、声乐教学法等。

(2) 教学设施是进行声乐教学的保证

专用教室、钢琴、音像器材是最基本的保证, 图书馆和教研室应购置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教师教学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 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

(3) 网络资源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

21世纪信息的最大来源是互联网, 我们应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 为我们目前的声乐有效教学服务, 更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服务。

二、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重视声乐“选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 首先必须重视“选苗”。一方面在专业上不能过分强调演唱水平、形象和嗓音条件, 要重视考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 贫乏的文化知识, 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

2、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 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因此, 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 不断探索和积累, 努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1) 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 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 学生才可能明白。

(2) 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 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

(3) 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 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 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教学更具魅力, 更令人信服。

(5) 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科学知识。

3、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 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 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 良好的互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 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 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 在很大程度上, 声乐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因此, 师生之间应该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 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

4、遵循教学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 学生学, 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 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 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 学生、教师、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 有效声乐学生、有效声乐教师、有效声乐课程资源是声乐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 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合理搭配、优化结合才能生成推动学生成长的良性循环的声乐有效教学。广大声乐教师要以培养声乐人才为己任, 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摘要:有效教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 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 师生双方密切配合,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声乐潜能, 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 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对声乐有效教学内容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声乐,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大学出版社, 2006.[1]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浅谈高校声乐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师声乐课 教学模式 有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综合人才也越来越多,为了实现人才发展,改革教育是必然趋势。传统教学忽视了学习方法的传递,老师只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没有目标,漫无目的,这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的成效也不明显。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技能与素质的双向培养。为了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本文对如何开展高效的声乐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声乐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突出重点,科学、合理、有目的的设计教学目标。首先,按照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的,综合各种教学因素,制定完整的教学目标,同时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其次,重视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只有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学目标才能被真正实施,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有了教学目标,才能为教学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让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能突出主题;因材施教,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提到这个问题。学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在音乐天赋、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合格的声乐教学老师应在教学中注意观察自己的学生,以因材施教作为原则,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为他们设计不同的发声曲和练声曲。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的教学,优秀的教学方法会跟随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而积极改变,并不断发展,成为经典的教学方法。声乐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应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无定法,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水平,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应该尝试。

3.明确教师的定位

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能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作为老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必须肯定的,自己在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学好知识,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朋友一样,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不要拿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育他们,获得学生的信任,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声乐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展开教学方法的利用,帮助学生快乐的学习,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多与学生交流,建立愉快的教学环境。

声乐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需要老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障。声乐教学比较抽象,很多时候需要感觉,感觉到了,才能发挥能力,老师的启发和指导尤为重要,所以,老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声乐条件,然后在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学生不可能都是优秀,总有些后进生需要我们鼓励和支持,针对个人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过多的指责,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多鼓励,多关心他们,让这些学生知道,其实自己并不是做不到,而是需要更多的努力。

4.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好像找到了学习知识的动力,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努。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根据声乐课的特点,教学安排,老师们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适当运用教学器材(图)、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将理论结合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学习,只要有了兴趣,学习就变得轻松了。当学生全心身投入到学习中时,就算面对困难,也会积极探索,找到答案,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面对问题,不断分析,独立思考,坦诚无私地公开问题、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声乐教学课程的质量不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水平也能得到不断提高。

5.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上述内容中提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是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也希望学生们能找到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身心规律,合理有效地参与学习。虽然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年龄都差不多,身心发展具有普遍性,但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这些个性和共性同在的嘘声,因材施教是有效的扬长避短的教学手段。声乐教学所要授课的对象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先天条件、生理特点和生活背景,我们的老师必须把握一点,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遵循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因材施教为基础,积极落实有针对性的教学。

6.重视实践教学

声乐的展现离不开舞台,在舞台下的观众希望听到悦耳动听的音乐表演,而在舞台上的演员,则要演绎出优秀的作品。课堂与舞台是两个概念,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计划,学生做不好也可以重新兹阿莱,直到改正了错误为止,而在舞台上,学生不能有缺点,不能有失误。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不加强实践训练,学生到了舞台上不仅会感觉陌生,也会忽视常出现的失误。对此可以将课堂设计成大舞台,让学生按照正规舞台表演的方式进行表演,让学生之间互相点评,这样做不但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演唱上存在的问题,还使他们认识到别人在演唱上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水平。

二、结语

声乐教学中,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是关键,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专业水平是否能提高,在教学中加强兴趣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实践训练等,以及培养学生的信心,这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巩丹丹.浅谈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战线,2008,(04).

[2]陈晓鹏.浅谈高校声乐课的有效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4).

篇5:谈声乐有效教学论文

武威 七中 李红庆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背景——新旧理念的冲突,知识技能与审美情感的较量

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具体突出了一切以审美为核心的原则,淡化了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倾向,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到了次要的位置,重视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及音乐学习中的实践与创造。一切围绕情感体验为中心,以情感贯穿主线的教学形式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不胜收的情境创设模式令人眼花瞭乱,;活跃课堂氛围的激趣形式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可新课改多年年了,这种热闹、活跃、追求形式但缺乏内容与效率的课堂,让我们在惊叹其表面的奢华之余,不免陷入一种深深的沉思之中。我们知道,传统的音乐教学表现出纯知识性传授的专业化倾向的极端。除了识读乐谱,乐理、和声的教授,除了歌唱技能的传授,除了知识与及技能枯燥乏味的讲解之外,很难看到音乐艺术情感外衣的绚烂。而新课改在“一切以审美为中心”号召下,走向了唯情感体验的极端,走向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表面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的肤浅的表象,我们需要掌握什么知识,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我们需要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维度中达到何种程度的学习目的,似乎这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

如此看来,传统教学观念也好,新的课程理念也好,都使现实中的音乐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离开审美情感体念的传统教学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丢开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新课程,使学生在歌唱教学上变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的无病呻吟,情感体念变得肤浅与麻木。“授人以渔”却方法、态度不得当;“授人以鱼”却又因僧多粥少,仍使其饥之饿之,空乏其身。

因此必须以“授人以鱼”的良善之心的去“授人以渔”,方能使其习得精湛的“渔之技艺”,自给自足,自食其力,丰衣足食;即新旧课程不是相互对立与排斥的,而是相互借鉴、渗透、融和的。唯如此,才能使得音乐课堂异彩纷呈,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并不断学习与探索音乐艺术奠定基础。

在高中歌唱教学的现实中,这种教学理念的认识与冲突尤为强烈。我们知道,歌唱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大多数音乐教师也喜欢上歌唱教学课,但一般形式简单,程序单一,内容肤浅,尤其缺乏歌唱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训练。但凡需要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时,大多采取回避或一带而过,使学生的歌唱意识习惯和

技巧技能没能得以养成和提高。初根据笔者的所见所闻和调查研究,高中的音乐歌唱教学课上课几乎不再对学生进行歌唱发声训练和歌唱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很多老师在歌唱教学方面缺乏起码应有的歌唱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修养,高中歌唱教学大部分只停留在一种随琴或跟随录音鹦鹉学舌般的跟唱形式,对于那种违背嗓音发声规律的喊唱、漏气、音高音调不准、面无表情、了无生气等等不良现象,很少有老师会停下来并运用合理的知识与技能加以纠正,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他们辩解道——如果进行歌唱技能训练便陷入了传统歌唱教学的泥沼,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了。由此一来,便使得我们的新课程音乐教学陷入到一种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却没能掌握表现美和创造美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储备与技巧、技能的提升。

但是,,歌唱毕竟是声音的艺术,不从声音的训练着手,不培养同学们养成正确的歌唱意识和歌唱习惯,,就不可能把歌唱好。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唱好歌,,不先把“人声”这件乐器训练好、调整好,,是无法让学生唱出美妙的声音的。虽然“以审美为核心”是新课程中的核心理念,但是如果不掌握表现美和创造美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储备与技巧、技能得提升,我们又拿什么来进行审美表现。

因此,高中歌唱教学绝非我们一般认识中的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会一首歌那么简单,它绝不应仅仅是一种“授人以鱼”式的简单的歌曲教唱;它不应仅局限于唱会一首歌,更应该提升到把一首歌唱好,唱得声情并茂;它应有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完整渗透,应有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与系统的呈现,应是一种具备技能技巧、方式方法的音乐审美表现及情感体验,是一种“授人以渔”式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渗透贯穿的普及音乐教学模式。

2、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音乐之根在于歌唱。

(1)、在高中歌唱教学中进行声乐教学法有效运用的必要性。

歌唱教学是高中音乐课的基本内容之一。《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从这一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要学生达到此要求而不进行有规律的、较为规范的发声练习,,不进行长期的歌唱意识与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来说没有接受过规范、系统的发声训练和良好歌唱意识培养的学生唱歌时会出现有,音色不统一,,音域难以拓展,音准难以把握,高音不敢唱或者高音不易控制,不能应用均匀、连贯的气息进行歌唱等现象。而高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歌唱引导,不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发声训练,学生的歌唱水平和歌唱素养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这一阶段的学生唱歌时有时会大声的喊唱却全然不顾音高、音质、音色,,有的则喜欢虚着嗓子毫无闭合力度的轻声哼唱,到了稍高的音区少数学生会运用假声唱上去,,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与共鸣。而有的就用低八

度演唱。再加上没有气息的支持,学生们经常乱换气,发出来的声音苍白、干涩。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基本的发声方法,不会运用混声的技巧造成的。因而,在高中生中能够比较完整且具有一定方法技巧去完成一首歌曲的艺术表现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几乎很难选出,这就是我们高中音乐教师对于歌唱教学的严重缺失。

也许有人认为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歌唱发声训练不合时宜,也许还会固执的认为声乐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那是专业音乐院校要做的功课,跟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我认为这是大错特错的,进行正确歌唱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的歌唱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甚至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可以系统而规范的进行了。这一点从活跃在荧屏上许许多多少儿歌唱的明星身上可以得到验证,难道我们能认为他们没有经过系统而规范歌唱训练便达到了这种歌唱水平了吗?显然不是。因而对于已然错过了小学教育和初中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我们音乐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来弥补他们在歌唱方面已然存在的种种劣习和不足。而要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歌唱意识和良好的歌唱习惯,我认为在高中歌唱教学中有效地引入声乐教学法必然会有着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效果。

(2)、提升歌唱教学水平的重要意义——音乐之根在于歌唱。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中学生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种能力等等。所以要充分重视歌唱教学。”

对于音乐课来说,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歌唱,只有首先学会歌唱才能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劲头更足,体会更深刻,进步也更大。“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富有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最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因此,唱歌在音乐教学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方一些国家也大力推崇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歌唱是音乐之根”。匈牙利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就体现了歌唱的重要性,因此推动了匈牙利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德国早在几百年前就对歌唱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德国如果不是在几百年间系统地在学校推进歌唱教学,他们的音乐文化不会发展到现在水平。”福玛·阿克文斯基(十三世纪)有过更为肯定的论断:“不会唱歌就像不会阅读一样,是件可耻的事。”

国外很多专家关于歌唱教学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有过如下精彩论述:

“在所有乐器中,嗓音是与生俱来的最古老也是最崭新的‘乐器’。它是现成的自我表达工具,也是演唱者和听众进行交流的方式,因此是最本质的,同时也是最容易使用的。嗓音是最惹人喜爱„„的乐器。”(阿什沃斯)。

“人声是唯一一件有情感、心灵和灵魂的‘乐器’。”(库克)

“我认为声乐教师应该越来越注重让孩子把唱歌当作一种文化资产来学习。最好的训练就是让他们学会控制好歌唱时的心理和生理活动。”(萨米尔)

“学习声乐最主要的原因是能从中得到至高无上的快乐和满足。”(克里斯蒂)“很多人认为,学唱歌不仅能通过深呼吸促进身体健康,还能通过情感的放松和随之而来的愉悦促进精神健康。”(罗斯)

“歌唱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理想的契机,歌者与观众的交流的确是促进社会完善的最有效的手段。”(格里兰)

“歌唱是完整的音乐教育的天然基础。它还促进自信、增进健康和排除情感抑制。”(巴纳德)

大都会歌剧院的爱德华·约翰逊主张“人人学唱”,他认为,对于一般人,他可以增进人的幸福感,是文化和教化的标记。肖主张歌唱能力潜伏于每个人的身上,“嗓音器官的生理官能,在歌唱与讲话中基本一样。”因此任何能讲话的人就能歌唱。莫维曾说到:“人人都能唱,良好的嗓音在于正确使用嗓音而不是专业歌手喉中具备而非歌手不具备的某些附加物。我们知道并能有根据地说任何正常人都能发展出一幅良好的歌唱嗓音。”纽约歌唱协会赞同此观点。

美国歌唱教师学院在1933年发行的一本小册子上列出了赞同非职业性学习歌唱的若干理由:

歌唱有益健康,它促进深呼吸,从而发展肺部并清洁血液;歌唱促进良好的体态和优美风度;歌唱增进面部的表现力和头脑的生气;歌唱促进沉着和自信,通过克服困难发展个性;歌唱改善讲话品格,它丰富语言,改善吐字;歌唱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的能力;歌唱改善解释性判断力,这是由对歌词和诗歌的较深理解而激发出来的;歌唱发展对伟大歌手们的艺术的欣赏;歌唱促进对音乐的兴趣;歌唱提高个人境界;歌唱净化感情,对个人,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表现手段;作为一种娱乐手段和方式,歌唱可以自我满足。

由此可见,歌唱教学是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并已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大力地正确地运用歌唱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普及到每个角落。达到教育的全面性、普及性的要求。“正确的运用歌唱教学,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基础作用,也是为培养音乐家打造坚实的基础。歌唱教

学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育中德育、美育的培养,更主要能协调各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其他形式不可比拟的,只有把歌唱教学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才能使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进步。”

因此改善和加强高中歌唱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高中歌唱教学中进行声乐教学法的有效地贯穿与渗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步骤、人员分工及条件分析。

1、内容:

(1)、课标中关于高中歌唱教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理解思考、正确解读及科学定位。(2)、高中阶段影响歌唱正常发挥的种种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的探索与发现。(3)、高中阶段歌唱发声中不良歌唱现象和歌唱习惯的总结归纳。(4)、高中生常见歌唱弊病的成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5)、古今中外经典、精辟的声乐教学理论著作及教学观点的研读、归纳、总结反思。(6)、当今世界关于歌唱教学优秀教学法的学习、萃取、借鉴和运用。

(7)、积极努力探索声乐教学法有效运用于高中歌唱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

预期目标:通过声乐教学法的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实现学生科学运用歌唱的基本演唱技能,协调身心,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在歌唱课上的自信心和勇气,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享受生活,奠定基础。

2、研究步骤:

1、研读课标的,理解新课标精神和理念;

2、学习古今中外各类声乐文献,总结归纳各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及理论指导。

3、灵活运用声乐教学法,解决学生中常见的歌唱陋习,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课题研究中的不断反思总结。

5、课题论文的撰写。

3、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属集体研究成果形式,所有研究的过程均由以下11人进行与承担。组长:李红庆 组员:杨鹏 赵正媛 刘倩 范慧芳 杨玉花 道嘉玮 王晓雪 梁燕屈玉祖

负责具体事项:

(1):购买、收集、搜索及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

(2):向名师、名教授取经求学,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综合素养。

(3):各项知识技能的内容、目标及有效教学手段的总结归纳、实践论证。(4):关于歌唱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学法有效运用心得体会的及时反思与总结,各项内

容的论文撰写。

4、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单位领导对于教学科研的重视,对于青年教师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帮助与推崇。(2)教学硬件的配备完整,资金的厚实基础。(3)书籍、音像资料、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全面。

(4)课题负责人厚实的专业功底,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满腔热情,具备一定的教研论文写作能力及较前沿的音乐教育思想和理念,进行过一系列的教学反思及教育论文的写作,能够用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外在表现实施课题研究研究。

高一音乐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关于高中歌唱教学中有效引入声乐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2011年4月

篇6:浅谈声乐教学

[关键词]中等学校 声乐教育 互动式教学

在中等学校的声乐教学中,虽然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如何更好地完成它,让学生掌握歌唱技能和声乐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完成这一目标中,既有制约因素,也存在有利条件。

一、教师综合素质的制约

1.传统的教育观念

互动式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是发展过程的主体,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和谐关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扮演“布施者”的角色,而是在与学生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基础上,使教学过程富有情境性、过程性和启发性。但是,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有时会遮蔽,纯粹成为教学活动的客体,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

2.教学技能的单一

互动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对学生的价值观、特长、偏好和学习能力等的反思;对培养、确定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方面所具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掌握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教师作为协调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扮演,等等。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态度、特长以及音乐的感受性等方面组织教学的技能单一,也影响到互动式教学手段的运用。

3.教学评价机制的弊端

教学评价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但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主动参与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评价目的的片面性――认为教学评价仅仅是对学生进行鉴定、评比和排序以及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的唯一依据。比如,常规的音乐课程,往往通过让学生唱一首歌曲的方式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

由于音乐演唱的评定本身缺乏绝对尺度,个体的主观审美标准各异,教师的主观臆断无疑会妨碍评价的信度。而某一首歌曲在教学评价中具有的绝对权重,很容易让学生把某首歌曲与学生的声乐知识能力之间构成因果变量关系,下简单判断,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评价的效度。

二、学生主体意识的不足

1.缺乏对互动式学习的科学认识

尽管中等教育声乐专业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规定,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缺乏自我设计的能力,对互动式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我要学”的热情以及选择、取舍和判断的能力,惯于被动接受而惰于主动探究,没有意识到积极互动教学活动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积极推动作用。所有这些,都影响到互动式教学的实施。

2.对传统学习方法的路径依赖

基于对传统应试教育认识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定式效应,学生已经逐步适应教师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手段,而对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如讨论、分析问题等,一时还难以适应,学生并没有养成自主参与学习的习惯。

三、引导和激励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

1.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应是平等学习团体中的“首席”。他是一个从外在的专制者转向内在情境的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比如,在指导学生演唱一首艺术歌曲时,老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根据歌曲旋律的线条和歌词的内容,大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抒发自己对情境的理解,结合自身独特的感受去处理歌曲,而不是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处理方式,或单纯地模仿别人的演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使一首作品的处理有了鲜明的个性。

2.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满足学生整体要求的同时,兼顾个体的条件和需求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设计符合其各自特征的教学过程,是实现互动式教学目标的又一途径。如在指导学生发声练习时,教师要准备多个练声曲给学生试唱,并要求他们反馈歌唱感受,教师把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教学目的相结合,为学生制定科学的练声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个体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学习的氛围(环境)对学习兴趣的养成,动力的形成,学习效果的产生等有较大的影响。声乐专业教学具有通过情境学习达到教学目的独特优势。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课程内容,以创作背景诠释意境,以诗化的语言领悟意境,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意境,借助情景教学设计,丰富学生想象,愉悦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动机的功能在于使个体明确行为的意义,并为其行动提供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诉诸感性的亲自参与,在于他从本质上视音乐教育为审美教育,舞美与音响舞美与音响!而这种审美情感的体验,对学生乐学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中等教育参与式教学,可以借助内在取向的动机和竞争取向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既可以通过建立课堂互动式教学活动的优秀标准,向参与者提出知识和能力的挑战,激发其内在需求。也可借助各种类型的声乐竞赛活动,使参与者把自己的表演与他人的成就相比较,使学生不仅想在表演中成功,而且还想胜过他人,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上一篇:丢作文下一篇:法制办公室领导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