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2024-05-06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精选8篇)

篇1: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一、领导责任追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组负责人、领导组年级监督员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员,要做到认真查验每批食品的质量(必查质量合格证件)和保质期,检查尝试、留样情况及当天分发食品质量情况,保证是安全合格食品才分发到班,同时每天检查各班分餐情况是否按要求实施。因工作失职造成学生群体中毒承当领导管理责任。

二、保管责任追究。学校保管员收货、食品安全监督员验货时必须对进库食品质量、数量严查把关,如对食品质量和有效日期把关不严、或因食品存放违规,导致合格食品发生受污染、变质、过期等,学生食用后发生食物中毒,管理人员承担第一责任。

三、分餐责任追究。学校分餐员要保质、按时、足额、依次分餐到班,班级分餐员为班主任,为本班分餐食用安全监督第一责任人,按时领餐、分餐,同时检查食品质量,对不合格食品及时调换并保管,监督学生在教室按时、安全、卫生食用,如将不合格食品分发给学生食用,造成食物中毒,承当第一责任。

四、事故责任追究。学生食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班主任应立即报告校长或食品安全办,并立即停止食用,学校营养办应立即启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急预案》,实施救治,同时进行相关调查。对迟报、瞒报、救治责任不落实而延误救治最佳时期的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篇2: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一、质量责任追究。凡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和质量安全标准的学生食品和原辅材料,造成中毒事件或其他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企业或个体,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取消其供货资格。学生营养工程食品出现质量问题,由供货厂家负责赔偿因此引发的一切损失,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质量问题包括:变质、霉变、污染、劣质、以次充好的食品(生产日期不明、保质期不明等)。所有损失和后果包括:实物、人力、财力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损失和遗留问题。

二、管理责任追究。各营养餐工程实施学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统一使用规定品牌及厂家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因把关不严或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集体卫生事件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由相关管理人员承担第一责任。学校不得定购和组织学生饮(食)用非定点企业产品,因学校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集体卫生事件或造成严重后果,由学校承担第一责任。管理责任具体包括:对货物质量和有效日期把关不严;营养食品存放违规,导致合格食品发生污染、霉变、过期、变质;把污染、过期、变质、霉变的食品用作营养早餐;鸡蛋、牛奶加工程序不规范等。具体管理人员和有关人员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资金违规追究责任。县财政局、教育局负责检查、监督各学校对学生营养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县审计部门年终对专款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挪用、挤占、贪污、浪费和违规使用营养工程专款的将直接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3: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全国学生营养办召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4年春季视频调度会议。会议通报了全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展情况,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利民要求, 各地要在紧抓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的基础上, 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要做“加法”, 不要做“减法”, 不要因为中央出钱了, 地方、家庭的原有补助就减少;要真心实意地欢迎和鼓励社会团体、专家和志愿者等参与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二是要加快食堂建设进度, 结合当地实际, 因地制宜确定食堂建设模式, 加速推进食堂供餐;要督促试点县足额配齐学校食堂从业人员, 并将人员工资、食品配送等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三是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食品浪费, 指导推动学校建立健全食堂节约用餐制度, 促进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 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五是要努力抓好监测评价, 用好“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六是要大力促进公开透明, 继续加大公开公示力度,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对计划实施中的各类突发事件, 要妥善处置, 及时公开, 做到不推诿、不回避、不懈怠。

篇4: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此次督导突出问题导向,抽查了36个试点县的14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重点检查各地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开展、供餐管理、食堂建设、资金使用管理、信息公开公示和学生营养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23项内容。

督导情况显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4年多来,实施成效日益显著。截至2016年4月底,全国1502个县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其中,699个国家试点县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覆盖;803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工作,比2015年同期增加147个县,增长22.6%。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达到13.7万所,其中国家试点8.8万所,实施比例达到100%;地方试点4.9万所,比2015年同期增长3%。

从督导情况看,各地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流动性大;经费保障不到位,工勤人员缺乏;食堂供餐转变有待提升,食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少数学校食堂管理不规范;资金安全风险仍需防范,部分地方没有严格落实招标采购要求等。

针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督导组提出建议。各省要督促试点县履行主体责任,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配备、社保和食品配送等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完善供餐、食品原材料供应企业(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供餐模式转变。县级以上政府要成立学生营养指导专家组,结合地方情况,制定膳食营养指南或食谱。

周荣厅长为委厅机关全体党员上党课

本刊讯 (记者 张惟祎) “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合格的‘赶考人!” 8月19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已进入第三专题学习讨论季,省委高校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荣为委厅机关全体党员作了题为《学习遵守党章不忘初心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的专题党课。

在讲授中,周荣首先带领委厅机关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并再次回顾了党的光辉历史。他指出,作为一名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就要把学习、尊崇、遵守党章放在首位。这是因为党章代表了全党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党章是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基础,党章是全体党员的行动纲领,所以每一名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自觉遵守《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

周荣指出,在学习系列讲话中当前要突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对我们党95年光辉历程、伟大历史贡献和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对全党提出的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8个方面要求,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全党关注关心关爱青年的深刻论述。

篇5: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制度(精)

1.必须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政务公开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要及时公布,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2.学校要与供货商签订责任书,对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而引发中毒事件或其它食源性疾病的供货商要依法严肃查处;

3.学校不得私自购买非定点企业的食品,对进校食品质量把关不严,运送不规范,保管不善,加工不规范等造成群体性卫生事件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

4.对于挤占、挪用、截留、克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要视其情节予以追究,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5.学校要分工负责,明确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否则造成食品卫生事故的,要追究学校领导责任,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卫生管理制度

一、必须以正常渠道进货,供应商必须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

二、供应商需提供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检验或检疫合格或化验单的复印件,方可签署购销合同。

三、每月定期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证件是否有效,如发现即将过期,学校应及时向供应商索取已年检或新的有效证件。

四、如发现供应商在规定期限内(一个月)未能提供有效证件,则暂停与其合作关系,直至证件齐全方可考虑继续购入其货物。

五、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

六、运输车辆和容器应专用,严禁与其他非食品混装、混运。

七、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八、搞好仓库内外环境卫生,与采购部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

九、其它原因出现腐败变质、酸败、霉变的食品、一律不交到下工序加工。

十、蛋奶储藏室不得储存蛋奶外的其它物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验收、储存制度

为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储存管理规范,责任明确,特制定以下制度: 1.学校设置专用的储藏室,配备好储存设备,确保食品储藏安全卫生。2.管理员应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积极认真的完成好储存管理工作。3.入库食品必须认真检查,不能有破蛋入库,更不能有过期、变质、污染牛奶入库。入库的蛋奶应认真登记,必须做到出厂时间和检验信息真实。

4.实行索证登记制度,每批食品入库必须由供货商提供产品检疫、检验合格证及进货发票,建好台账。

5.每批食品入库后必须及时留样,留样时间为三天。6.出库食品必须有领取人员签名,并准确登记数量和时间。

7.加强对储藏室的管理与监督,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储藏室。室内不准吸烟,不准在室内干与蛋奶工作无关的事。

8.冷藏设备不准存放计划以外的食品和物品。

9.做好对储藏保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搞好室内卫生,确保室内整洁。管理员必须每天打扫库内卫生,定时对储藏室进行消毒。

10.加强值班,防止不法分子投毒而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加工制度

一、加工员每学期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

二、加工员要保持个人卫生,加工时不得吸烟、吐痰,穿戴整洁的工作服装。

三、加工鸡蛋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加工时发现腐坏变质或者感观性状异常的蛋奶不得加工。

五、加工食品的设备及所用器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六、鸡蛋要熟,牛奶要热,并按规定留样。

七、专人加工,不得其他人员进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发放与用餐制度

1.班主任教师要具体负责学生每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发放工作,并认真做好发放的登记、留观和用餐后学生的反响、动态。一旦有特殊情况,要立即向学校报告。

2.班主任教师要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用餐期间的秩序、监管用餐的全过程,统一实行集体用餐和监督用餐,防止学生留餐、弃餐等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惩处。

3.学校要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及时发到学生手中,不得克扣、截留或转移早餐为他人饮用等行为,一旦发现要追究责任,严肃惩处。

4.学校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调查,逐一摸底,造册登记,如果食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过敏者要立即向学校报告,并做好工作,予以调整。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档案管理制度

1.学校营养餐工作建立档案,由分管此项工作老师专人管理。

2.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下发的文件、通知、通报、讲话、检查情况记录、整改意见、措施等必须归档备查。

3.学校制定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各种管理制度,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领导机构等材料都要装订归档。

4.学校接收、发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材料必须及时归档,按自然月份存放。

5.对于突发事故,应同步介入收集相关材料归档备查。

6.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档案实行借还登记制度,按档案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7.管理人员随时搞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档案的保管,注意防盗、防火、防遗失。

8.管理人员随时注意收集整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材料并及时归档。若发生遗漏和失误要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9.档案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为各级主管部门检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提供详实的资料依据。

10.借阅档案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借阅人要爱护档案原件,用后及时归还。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严格管理,保护资金安全,特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制度:

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实行校长负责制,总务处负责管理此笔资金支付。

二、在国家规定开支范围内合理使用资金: 1.按月支付给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应商资金; 2.及时按月到县教育局。3.日常经费的使用。

三.校委会对学校的预算进行管理,校长对预算进行审核,总务处具体操作。合理安排资金,做到资金使用规范。

四.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支付,经校长审核,取得真实发票后,方可支付。

篇6: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改善计划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

为进一步加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理责任,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青少年学生、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订本责任书。

1、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区、市、县有关农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负责制定并督促本校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台账等并做好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

2、学校校长是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与分管管理员、采购员、储存员、炊事员、工作人员等层层签订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管理工作要细化、量化、科学,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因不按管理、操作规程或未履行岗位职责造成重大事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4、学校餐厅必须具备《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管理人员具备《健康证》、《上岗证》、5、学校餐厅只允许从业管理人员出入,严禁闲杂人员出入餐厅和学生就餐地。

6、学校应当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对营养改善计划涉及的食品、添加剂、餐饮具、食品加工设施等进行进货验收和索证索

要,认真做好进货验收、清洗消毒、添加剂使用等台账,不得采购法律法规禁用的任何食品。

7、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确保管理、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证》上岗工作,要经常检查、督促从业人员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8、各学校必须对管理、工作、从业人员配备统一的工作服。

9、各学校必须于每学期初、中期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体检并写出报告,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绩效评估积累科学依据。

10、学校要及时落实上级监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整改意见,确保整改到位。

11、学校要强化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全面提高师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扩大广大群众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认识的覆盖面。

12、学校要建立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发生食品中毒事故后,立即如实上报、保护现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防止食物中毒事态扩大,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

中心校校长:(签字)

学校校长:

篇7: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档案管理制度

一、学校营养计划工作建立档案,由分管此项工作老师专人管理。

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营养计划工作下发的文件、通知、通报、讲话、检查情况记录、整改意见、措施等必须归档备查。

三、学校制定的营养计划工作各种管理制度,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领导机构等材料都要装订归档。

四、学校接收、发放营养食品情况等材料必须及时归档,按自然月份存放。

五、对于突发事故,应同步介入收集相关材料归档备查。

六、学校营养计划工作档案实行借还登记制度,按档案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七、管理人员随时搞好营养计划工作档案的保管,注意防盗、防火、防遗失。

八、管理人员随时注意收集整理营养改善计划材料并及时归档。若发生遗漏和失误要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九、档案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为各级主管部门检查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提供详实的资料依据。

篇8: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关键词:知识,农村人口,学生,营养调查

目前,在我国某些贫困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依然存在[1,2]。除膳食因素外,对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另一重要因素[3]。为改善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学生健康状况,自2011年起,在连片贫困地区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699个县启动试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4]。本文就2013年度“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状况进行分析,为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在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 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当某种供餐模式不足2所时,则抽取该供餐模式下的所有学校。

所选监测学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各抽取1 ~ 2个班,使每个年级达到40人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某年级学生人数不足40人时,该年级所有学生均纳入监测范围。共有29 317名学生被纳入分析,其中男生14 811名(50. 5% ),女生14 506名(49. 5% ); 小学生和 初中生分 别为16 730名(57. 1% )、12 587名 (42. 9% )。平均年龄 小学生(10. 4±1. 8)岁,初中生(14. 1±1. 5)岁。

1. 2方法

1. 2. 1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简称“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来源途径及个人基本信息等。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设计,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学生调查表”经培训的调查员讲解后由学生自填完成。

1. 2. 2判定标准营养知识评价:采用营养知识得分及答对率计算、评价,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满分7分。供餐模式划分:按照国发办[2011]54号文件所列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家庭(个人)托餐模式分层抽样,因实际调查样本中家庭(个人)托餐所占比例过低(0. 4% ),故未将其纳入分析。对纳入分析的学校划分为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混合供餐(既有食堂供餐又有企业供餐)3种供餐模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对各监测省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各省对省内各监测县调查员进行二级培训,经培训合格后进行正式调查。

1. 3统计分析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监测系统平台”进行录入上报,采用SAS 9. 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营养知识水平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 6±1. 7) 分,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学生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不同供餐方式学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1。

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点的知晓率为21. 5% ~59. 5% ,其中知晓率居前2位的分别为“对健康的理解”(59. 5% ) 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食物来源”(59. 5% ),对“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的知晓率最低(21. 5% )。小学生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食物来源”知晓率最高(57. 7% ),中学生“对健康的理解”的知晓率最高(70. 4% );小学生和初中生均对“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0. 5% ,22. 9% 。除“钙的食物来源”及“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知识点外,农村学校学生对其他知识点知晓率均低于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见表2。

2. 2营养知识来源在所调查学生中,以课本为主要营养知识来源途径的比例最多(56. 7% ),其次为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54. 9% ),最少的为专家讲座形式(23. 3% )。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通过媒体及周围人员途径获取营养知识的比例更高。见表3。

注:()内数字为报答率 /% 。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 。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3 讨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评估工作自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至2013年全国22个“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省(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均已开展。2013年度学生营养知识状况分析,为监测初期首次覆盖全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区学生的分析,可为后期乃至长期效果评估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营养科学的膳食摄入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而他们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将直接影响其对食物的选择及饮食习惯的培养[5,6,7]。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较差,不仅受其经济水平低下、食物资源匮乏影响,同时还受基本营养知识水平较低限制[8]。因此,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也是改善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9]。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状况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差距更大[2,10],可能与对相关营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膳食摄入不合理有关。本研究发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普遍较差,各知识点知晓率都在60% 以下,对于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知晓率也较低(知晓率均低于50% )。近年所开展的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知识调查也显示,农村儿童基本营养健康知识水平偏低,如2009年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知识现状调查中,农村学生对于维生素C、铁、钙等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知晓率仅为56. 5% ~59. 7%[11]。因此,今后还应继续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知识宣教工作,尤其是蛋白质、钙等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营养素食物来源知识。

在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来源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营养知识相对匮乏,且大部分学校均无专职教师[8]。因此学生很难从课堂上学到较为丰富的营养知识[12]。目前,我国学生营养教育工作相对落后,需要利用好学校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和发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知识传播途径,通过加大对学校教师营养知识培训,以提升教师的营养知识教育技能。

上一篇:网络管理员实习周记下一篇:考察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