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2024-05-06

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共11篇)

篇1: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程序。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区域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紧急情况。职责

1)环保安全部是本程序的日常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的演练;

2)应急领导指挥机构是本程序事故现场决策者,负责事故发生后抢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3)各部门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事故发生后的抢救工作;定义

轻伤事故: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现场最高管理者:在紧急情况下,事故/事件现场管理级别最高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工作程序

5.1应急领导指挥机构

总指挥:总经理担任

副总指挥:管理者代表担任

小组成员:各部门经理

5.2火灾/爆炸事件应急准备

5.2.1义务消防队组成及分工

1)灭火队:负责现场火灾的扑灭、阻截;

2)撤离队:负责现场人员和物质的撤离疏散;

3)救护队: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及时抢救;

4)后勤队:负责为整个消防灭火工作提供后勤支持,如消防急救接警、灭火物质/设施的补给、现场工具用具的提供、现场的警戒、现场各种信息的传递沟通等。

5.2.2灾害报警

1)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第一时间按动报警装置;

2)厂门值班人员听到或接到报警后,立即向消防中心报警:

a)火警电话:119;

b)讲清公司所在地址、单位、着火的部位;

c)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大小;

d)讲清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姓名;

e)报警后要留人,并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3)立刻报告公司应急准备领导指挥小组;

4)必要时,通知当地周边社区或邻近单位并请求支援。

5.2.3应急措施

1)在应急指挥领导到来之前,事故现场由现场最高主管根据具体情况分工组织

进行现场救灾: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疏散现场人员及危险物资;

2)总指挥/副总指挥听到报警后立即赶到门卫值班室前进行指挥工作,听到报警后义务消防队队员立即根据具体情况分工组织救灾;

3)若总指挥/副总指挥均不在公司,则由在场的环保安全部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人员,组织救灾;

4)灭火队进行现场灭火

a)关闭相关的电源、设备和管道阀门;

b)使用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和阻截火势。

5)撤离队进行现场人员和物质的撤离疏散

a)受伤被困人员;

b)易爆易烧物质(如汽油、柴油、液化气瓶等);

c)有毒有害物质;

d)其他可燃物质、贵重物品等。

e)撤离疏散过程中,保持通道畅通,有障碍应先行清理;

f)撤离疏散的人员和物资送至安全区域。

6)救护队组织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

a)针对伤者情况按常见伤害急救措施实施急救;

b)必要时进行急救报警(参见5.3.2条规定)。

7)其他人员根据疏散指示撤离至安全区域集中,由各部门主管负责清点本部门员工人数,并及时汇报;如人数不符,则应立即查明原因或安排进行搜救工作。

8)火势较大、控制困难时,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如有影响邻近单位时,应及时通知。

9)若邻近单位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时,应做好阻截火势漫延影响本公司的各项准备;在判断清楚具体情况后,如必要可由总指挥安排人员支援参与灭火救灾行动,当情况严重则组织人员及时撤离现场。

10)对消防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及时进行清理,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造成污染。

5.2.4事故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按《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3伤害事故应急准备

5.3.1事故现场处理

1)事故发生或发现后,现场最高管理者应组织救护受伤害者,帮助其脱离伤害;

2)现场最高管理者组织人员针对受伤情况按常见伤害急救措施实施急救;

3)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迅速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漫延。

5.3.2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或发现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

事故类型逐级报告程序

轻伤事故→部门经理→环保安全部

重伤事故→总经理→企业主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

重大伤亡事故→总经理→企业主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省级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特大伤亡事故→总经理→企业主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劳

动部门

2)当出现重伤及以上事故时,环保安全部应及时进行急救报警

a)急救电话:120;

b)讲清受伤者所在的详细地址;

c)说清伤者的主要病情如呕血、昏迷等及受伤人数;

d)报告报警者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号码;

e)报警后要留人,并到路口迎接急救车。

5.3.3事故调查

5.3.3.1组成事故调查组

1)轻伤、重伤事故,由总经理或其委派人员组织生产、工程、安全等部门以及员工代表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重大伤亡事故,由本公司主管部门会同市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重大死亡事故,由浙江省级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5.3.3.2明确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5.3.3.3事故调查的主要内容

1)物证搜集

2)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3)证人材料搜集

4)现场摄影

5)测绘事故图

5.3.4事故原因/责任分析

1)根据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确定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

2)在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

3)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4)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5)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5.3.5纠正措施按《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4化学品泄漏应急准备

5.4.1本公司化学品主要指汽油、柴油、润滑油和液压油;

5.4.2事故报告

1)泄漏发现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事故类型影响及危害程度逐级报告程序

小范围泄漏对本车间/区域造成影响,无爆炸火灾毒害危险→设备科→环保安全部

较大范围泄漏对本公司造成影响,有爆炸火灾毒害危险→环保安部→管理者代表大范围泄漏对本公司及周边邻厂造成影响,有较大爆炸火灾毒害危险→环保安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

2)如有人员伤害情况按5.3条伤害事故应急准备执行;

5.4.3应急措施

1)泄漏现场的抢救工作由环保安全部现场指挥,应急行动组和设备科执行;

2)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根据泄漏物质的特性注意安全防护a)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b)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区域应严禁火种、热源、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c)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d)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3)泄漏源控制

a)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等方法控制污染源;

b)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更换容器或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

4)泄漏物处理

a)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b)稀释与覆盖:

1向有害物蒸气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

2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3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c)收容(集):

1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2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抹布等吸附/中和材料吸收中和。

d)废弃:

1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机构处置;

2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5.5台风/洪水应急准备

5.5.1在应急领导指挥机构的领导下成立防台防洪小组。

5.5.2防台防洪小组在台风期间应及时了解气象信息,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向各部门传达最新台风情况。

5.5.3防台防洪准备

1)防台防洪小组负责全公司的防台防洪领导指挥工作,安排抢险值班人员名单。

2)设备科负责

a)厂房大楼的门窗加固、堵漏,周边简易房屋的房顶加重;

b)下水道、阴沟,通道的疏通修缮;

c)室外设施如空调、水塔等可能的坠落物的加固;

d)室内外电网线路、用电设施的检查。

3)各车间/仓库负责

a)现场原材料、在制品、产品的清理整顿,必要时,打包装箱;

b)易受雨水浸湿损坏的产品或设施应离地放置或转移到相对安全处;c)关闭所有用电设施并拔掉电源插头。

4)值班人员负责

a)防台防洪用/工具准备如电筒、雨衣、堵漏物资、抽排水设施等;b)台风/洪涝期间厂区的巡查,及时排除各种险情;

c)向防台防洪小组报告防护情况、重大险情。

5)各部门负责全面检查本部门内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

5.5.4后续措施

1)台风/洪涝后,防台防洪小组及时组织人员清理厂区内散落的杂物、垃圾,清扫地面的泥土;用漂白粉、过氧乙酸等消毒药物对生产车间、厕所、过道楼梯等区域进行喷洒消毒,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设备科组织人员对公司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修复受损的部位。

5.6应急预案的演练与修订

1)环保安全部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2)演练一般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当公司出现重大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环保事故后,应临时增加演练次数;

3)根据演练过程进展及结果,评审本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6 相关文件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相关表格

《应急领导指挥及行动组人员名单》

《义务消防队人员名单》

篇2: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为确保在突发事件影响到混凝土正常浇捣时,能迅速有效地采取正确地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混凝土浇捣的影响,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一、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小组,负责砼施工应急工作的指挥及协调。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如下:

1、xxx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部门及相关部门等的沟通,了解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及影响程度。

2、xx负责现场,其任务是了解、掌握突发事故情况,制定处理方案,组织指挥方案的实施。

3、xxx、xx的任务是组织实施方案所需的人员和物资。

二、处理措施

⑴在受剪力较大不宜留施工缝的地方的.处理措施

A、在雨、雪、中风天气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①浇混凝土前,应注意收集天气情况信息,尽量避免在下雨、下雪或台风天气浇混凝土;

②在浇混凝土过程中突然遇到上述恶劣天气时,首先应将刚浇好的混凝土用塑料布覆盖(下雪时还应做防冻工作),防止雨水冲刷刚浇好的混凝土;

③及时派人将盖塑料布时在混凝土表面上留下的脚印抹平;

④在可能的情况下,在规范允许下的地方留出施工缝,如无法做到,应及时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在混凝土施工缝处加抗剪插筋;

⑤派专人负责做好混凝土的临时收头工作。

B、突然停电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①首先应用人工将刚浇好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将混凝土表面抹平,保证已浇捣好的混凝土的质量;

②用人工拌制或从附近其他工地运进混凝土的措施,将混凝土浇捣到规范允许留施工缝的最近的部位再留施工缝;

③派专人负责做好混凝土的临时收头工作。

C、商品混凝土供应不上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①及时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联系(必要时派人到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现场蹲点),要求加强供应;

②调整混凝土的浇捣线路,降低浇捣强度;

③利用现场搅拌机,临时拌制混凝土,防止出现冷接头。

⑵、有放水要求时的处理措施

A、在雨、雪、台风天气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①浇混凝土前,应注意收集天气情况信息,尽量避开在下雨、下雪或台风天气浇混凝土;

②在浇混凝土过程中突然遇到上述恶劣天气时,首先应将刚浇好的混凝土用塑料布覆盖(下雪时应做好防冻工作),防止雨水冲刷刚浇好的混凝土;

③及时派人将盖塑料布时在混凝土表面上留下的脚印抹平;

④将临时施工缝留成凹凸形状;

⑤、重新浇捣混凝土时,将施工缝清理干净,在建设、设计单位同意的条件下,增加一条遇水膨胀止水条。

B、突然停电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①首先应用人工将刚浇好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将混凝土表面抹平,保护已浇好的混凝土的质量;

②临时施工缝留成凹凸形状;

③重新浇捣混凝土时,将施工缝清理干净,在建设、设计单位同意的条件下,增加一条遇水膨胀止水带;

C、商品混凝土供应不上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①及时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联系(必要时派人到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现场蹲点),要求加强供应;

②调整混凝土的浇捣线路,降低浇捣强度;

③利用现场搅拌机,临时拌制混凝土,防止出现冷接头。

三、施工缝重新施工时的处理措施

篇3: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和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机会大大增加。有报道称至2008年3月10日,已登记化学物种类已经达到34,155,289种。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种新化学品问世[1]。生产性毒物所造成的环境和健康的危害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作业活动中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的危险不断增大,各类重大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已经给社会和企业员工的健康带来较大威胁和影响。生产和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各种场所导致发生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情况下导致的突发事件发生,由于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的特点不同,导致的后果也大有不同。事故类型主要是窒息、中毒和腐蚀等。由于有些危险化学品同时具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导致发生事故的后果可进一步加重。据文献报道,危险化学品导致的中毒是我国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卫生部2000-2009年公布的职业病统计数据,分析总结我国危险化学品中毒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职业中毒是仅次于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危险化学品导致的职业中毒占职业病总数的12.8%-18%,在危险化学品中毒病例中,其中的急性职业中毒占22.4%-39.6%。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占前两位的化学毒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初步统计占40%左右;而多以一氧化碳居首位,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硫化氢急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煤炭和机械等行业或在检修维护活动较多的市政等行业的工作中,如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爆炸泄漏事件。近些年对于高风险油气田的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新的中毒风险。如2004年发生的开县井喷硫化氢中毒事件。近些年为规避风险和减少管理成本,企业普遍采用雇佣或转包给运输公司运速危险化学品的的方式带来公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如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事件等。每年都会有多起由于维护下水管线导致的硫化氢中毒,救援不当导致多人死亡等案例的发生。事故发生时由于情况紧急和条件的限制,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在实际环境中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很难准确掌握,并因可能受到气候和地理等情况的影响,泄漏的毒气扩散和蔓延等发生连锁反应,影响范围大,损失严重,对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不良影响。

突发危险化学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快速有效处置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管理和响应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 应急预案编制中应明确的基本内容

在应急预案中首先应该明确本企业有关的危险化学品导致急性工业中毒事件的目标和种类。并在综合预案中有相应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方面描述的内容。如急性工业中毒的物质种类、数量、性质和生产工艺等情况。可能发生危险的各种情况和形式,可能扩散的范围和影响的人群和后果,周围社区、气象、地理等信息。

对于上述危险的各种分析结果应作为应急资源和能力配备的主要依据,另外还应考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有些标准规定的对于一些储罐为防止泄漏带来的扩散还应设置防护围堰等要求。应急能力强调的既有物质方面的准备,还有管理上的要求,如对于持续保持应急状态的管理。使应急设备处于应急状态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切实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重视应急工具和物质的配备,但是对于是否能够满足应急响应时的需求还不甚了解和重视。对于企业能够达到的基本响应需求的数量和种类,应以在事故发生时进行初级响应能够控制事态进展的最低需要为宜。例如现场救援是为控制泄漏作处置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那么需要配备的呼吸防护用具最少应有两具,并且应有醒目标志和放置在易于获取的位置。

除以上能力外,对于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通讯系统及时准确的能力、指挥人员的协调和组织和控制等能力也属于考虑的范围。

能力的评估和相应的准备贯穿在应急管理全过程,即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突发危险化学品和工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事故后果严重。在应急预案的描述中应考虑应急活动各个阶段的需求。应急管理是对于全过程的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并且是动态的过程。应急准备针对过程中每一个关键环节,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2],包括建立健全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和落实各项职责,组织指挥机构[3]中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如针对接触毒物的员工应急队伍的培训、有关可能发生有毒物质泄漏或中毒的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等具体问题的落实。没有相应的应急准备情况下,当一员工处理污水管道被硫化氢有毒气体熏倒时,救援时想找一个有效的呼吸防护用品和一根能有效救援的绳子都难以实现!因此应急准备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要素是保持突发危险化学品和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所需的相应的应急能力。

3 应急处置原则与分级响应

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其处置过程也不相同,氯气泄漏与硫化氢泄漏的处置过程因为其伤害的方式和部位不同采取的救援也有所不同。硫化氢气体是典型的窒息性气体,属于高毒物质,在高浓度情况下接触可以立即致人死亡,迅速使中毒人员脱离危险场所接触空气或给氧缓解中毒是重要的,但救援时救援人员的安全也是应需要重点考虑的事项,因此合理配置和会使用有限的救援工具和护品是必须要做的是事情。而氯气是典型的刺激性气体,高浓度可导致呼吸道粘膜水肿甚至发生死亡,例如同样是氯气泄漏,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处置过程有很大的区别。人口稠密处泄漏后在有风的情况下会迅速扩散,影响周边人群的安全,带来社会公共安全危机,救援时迅速疏散人群和救护受害者脱离危险环境都是必须考虑的事情。人烟稀少处主要以现场处置为主。总之,在应急响应处置中的重要原则应考虑人员安全优先原则,无论对于救助者还是被救助者,另外,救援过程中防止和控制事态发展及带来的公共安全影响也应是重要考虑内容。有些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除中毒外还会有火灾爆炸的情况发生,现场人员由于爆炸冲击波的影响受到的伤害就更为复杂,烧伤、骨折、出血等情况都会发生,救援时采用适宜的救援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救援时的原则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进行,如有大出血和骨折同时存在时,必须立即止血挽救生命,然后再送医院进行骨折的处理。在进行应急预案的描述时这些场景的假设一定要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准备和人员方面的演练和培训。

同种类型的突发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如果级别不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是根据突发职业危害事故的机理对事故进行分类分级。一般企业针对于火灾爆炸等的事故的分级考虑比较全面,但对于急性中毒事故引起的后果和可能带来的公众影响方面常常考虑不足,因此在应急的措施和准备上也就很难到位。对于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的充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这种风险的识别和据此采取的有效的应急控制措施。职业中毒事故的分析应充分考虑其具有的扩散的脆弱性分析[4],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危险源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其周边哪些地方或哪些人员容易受到破坏或伤害。应主要包括: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脆弱区),脆弱区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可能遭受的破坏影响等。因此在进行分级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毒物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划分企业内部不同响应级别和进一步扩大的响应级别。中毒事件发生时,企业进行初级相应,目的是尽快控制事故,减少影响。当险情已经超出了厂界时,企业的响应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必须及时预警和同时向上一响应级别的应急组织请求及时提供相应的救援。在行业主管和当地救援组织中可以同时报告和求助,但行使的职能有所不同,远在外地的上级行业主管很难提供直接的救援,上级主管部门更多的是提供附近的资源调配和给与重要决策时的授权等,如需要放弃或实施某些设备的救援活动及操作授权。而属地的救援则要提供更直接的救援力量,如组织周围群众疏散、消防启动、警戒治安、运送伤员、疏散人群安置等等一系列问题。在预案编制中应有明确的表述。

4 危险化学品中毒响应若干注意事项

针对危险化学品中毒应急预案编制主要是从该有毒物质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考虑,对某种危险化学品中毒特殊风险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地描述,有些物质在具有有毒有害的特点的同时也有火灾爆炸的风险,在发生事故时,可能是先有火灾或在发生爆炸后导致的管线或设备中的物质泄漏,进而带来的中毒风险。描述应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表述,以场景为中心进行的应急程序的描述是正确的选择。在制定医疗救援程序时,应明确下列内容:有明确参与现场医疗救援的人员;明确救援的方法;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需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救援的车辆登记和管理、伤员的去向和持续的跟踪等。

扩散具有社会公共卫生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要考虑到事件演变带来的影响。如对于社区人员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可能导致危机事件的各种场景的表述。

指挥系统建立的作用和正确理解:现场处置预案中重点对于应急核心功能进行描述。指挥系统在现场处置中的重要作用是事态控制。现场救援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快速响应。发生事故后何时需要报警和以何种方式救援也需要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例如某企业发生一起存放易燃和有毒气体的储罐发生小的泄漏,现场有三名工人作业时发现了,本应立即进行处置,但在应急程序中描述的是发生这类事故后第一时间应报警,并在得到上级指挥系统的指挥命令下进行相应的救援,结果三名工人担心不立即报警会承担责任,因现场没有电话,派其中一人跑去报警,回来途中罐爆炸了,并导致有毒气体泄漏,导致了严重后果。其实在发生事故时大多数现场是不会有应急指挥第一时间在现场的,在写应急指挥的功能时重要的是强调指挥系统控制事故的能力和与之相关的程序。事故发生时,如有时间进行报警后处置可以按照程序要求执行,如来不及进行报警后得到指挥系统命令再进行救援时,现场人员必须首先按照救援的程序进行,如不这样进行时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应急预案中应对于现场没有应急指挥存在时,指挥系统动态、具有冗余度的描述。如在现场三名同等身份的员工现场救援时谁承担临时指挥组长,以何种条件作为优先选择,应给与明确的界定,一般原则应取决于事故本身的需求,或以年龄、或以经验、或以技能。这些原则必须给与足够的责任和明确执行程序,在救援时才有可能不僵化的理解和发挥应急指挥系统的作用。

另外,如需要使用的防护用品的种类、存放方式和地点、人员疏散后迅速恢复基本生活状态的后期的安置、安置中可能遇到的场景包括冬季的保暖和夏季的防蚊、临时作为男、女卫生间使用时的围布等细节都要考虑。

涉及到运输中有各类化学品车辆,应注意对于流动状态的各类危险化学品车辆的应急管理。运送的车辆中由于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也不同,需要的应急力量和资源也有所不同,应明确统一指挥、联络方式和组织协调调动等方面内容。如明确与社区的联系及合作方式、需要配合和援助的方式和具体执行部门及人员。

5 预警系统

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关键技术中还包括发现事故隐患时,及时开展调查并继续跟踪监测,开展对毒物浓度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预警应遵循以下原则:准确敏感地反映危险源的真实状态的灵敏性;客观科学性;以公认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为依据;具有动态性反映事故发展的趋势的能力,可操作性强;能反映现状和预示未来的指标预见性。

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4种级别(Ⅳ、Ⅲ、Ⅱ、Ⅰ级)。蓝色和黄色应用价值最大。一般情况下,根据不同情况应发出不同级别预警信号。级别的确定应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需要制定,应明确哪一个级别是与社区应急响应相衔接的。事故应急情况进一步扩大,依靠本单位和当地消防部门的力量难以控制时,应向社区甚至更高一级的政府组织请求支援。

因此,需要明确对事故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的责任部门和方式。要在制定应急预案中明确这部分的描述。对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的技术措施应包括:对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纪录;对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设备、设施,应设置安全连锁装置等设施;根据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部位、场所,设置必要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企业在确定预警行动时,应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以及信息发布的程序。

了解突发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点和应急响应中的关键技术,对于减少事故带来的人员伤害影响和减轻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徐桂芹.2000—2009年全国职业中毒状况规律分析和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5):96-100 Xu Gui-qin.Analysis and control proposal of occupational poisoning from2000to2009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5):96-100

[2]闪淳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2):26-28 SHAN Chun-chang.Study on the Emergency Mechanism of Major Public Event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2):26-28

[3]李胡生,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6-9 LI Hu-sheng,LIU Tie-min.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on emergency preparedness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6-9

[4]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与程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5-8 LIU Tie-min.Basic respond principle and procedure of the major incid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3):5-8

[5]刘铁民,周建新,任智刚,等.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分级与分级监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4):6-10 LIU Tie-min,ZHOU Jian-xin,EN Zhi-gang,et al.Re-search on work safety accident risk rank and inspection based on rank[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4):6-10

[6]邓云峰,郑双忠,刘功智,等.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6):35-38 DENG Yun-feng,ZHENG Shuang-zhong,LIU Gong-zhi,et al.Study on city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 nology,2005,1(6):35-38

[7]邢娟娟.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与预案编制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8]刘铁民,李湖生,邓云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平战结合[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5(1):5-9 LIU Tie-mini LI Hu-sheng,DENG Yun-feng Public inci-d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 nology,2005,1(5):5-9

[9]邢娟娟.事故现场救和与应急自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10]伍彬彬,李竞,冀铮,等.毒气泄漏事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5):54-57 Wu Bin-bin,LI Jing,JI Zheng,et al.Study 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platform of toxic gas leakage accident situatio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5):54-57

篇4: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1.1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公司目前有专门存放化学品的仓库有两个,因生产需要,在每个部门都设有化学品暂存点,再加上多数都在洁净车间,因而使公司化学品泄漏具有泄漏点多,且不受时间季节控制的特点。公司化学品泄漏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当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时,如乙醚、酒精、石油醚等其挥发出来的气体与空气接合,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腐蚀作用:强酸、强碱等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泄漏时,如蚀刻液,硫酸等会对人体组织、机器设备等物品造成损坏,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毒害性事故:当易制毒化学品泄漏,如乙醚、甲笨、丙酮等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当人体积累到一定量时,会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当有毒化学品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会产生急性中毒。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化学品仓库及车间化学品暂放点、危险化学品存放柜等区域;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出现泄漏时一般周围区域异味增加、化学品盛装容器倾倒或破损,有浓度探测器的区域浓度探测器主机会发生报警声音;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各区域应急小组 2.2 应急小组职责

2.2.1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的控制泄漏源,清理泄漏物; 2.2.2 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后,能迅速的向上级和公司应急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2.2.3能把握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危害以及泄漏情况,根据实际安全疏散区域人员; 2.2.4协助后续事故的调查处理,并能他山功错,防止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处置措施

3.1.1车间任何人员发现有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判断能否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切断泄漏源,如果能,则迅速佩戴好防护用品切断泄漏源,如果不能,则迅速向应急小组报告,并说清泄漏物、泄漏量、泄漏地点等情况;

3.1.2现场指挥在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小组人员立即到达事故区域,开始应急响应;

3.1.3 现场抢险组处理流程

A.现场抢险组成员得到消息后,应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性质佩戴好防护用品,赶到泄漏现场,B.切断泄漏源,并将泄漏的容器转移到安全区域; C.同时,用干沙、布条等围墙泄漏区,防止泄漏面积扩大;

D.而后采用干沙、布条等具有吸附的东作吸附泄漏的化学品,并将吸附了化学品的干沙、布条装到专门的密封容器里,E.待全部吸附后送交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3.1.4 医疗救护组成员在没有人员受伤时协助其它小组成员工作,在有人员受伤时对伤员进行急救,并了解伤员受伤原员,后续根据需要,协助安全课将伤员送医院治疗;

3.1.5 疏散警戒组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泄漏化学品性质、泄漏量,先将泄漏区作业人员疏散到现场其它安全区域,并控制无关人员不得到事故现场;当泄漏化学品为危险化学品,且泄漏量及泄漏面积大时,达到需将车间人员必需疏散到车间外面时,应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敲破应急玻璃,清理应急玻璃门边缘尖锐部位,组织人员疏散,车间人员应按事先分的疏散路线进行有序的疏散;

3.1.6 后勤保障组人员应迅速地从其它区域为现场抢险组提供布条、干砂等吸附物料,且尽最快的速度制作危险化学品回收桶,交现场抢险组盛装泄漏化学品用;

3.1.7 通讯联络组得到消息后,应迅速通知现场指挥及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并及时向上级和应急部门报告;并在泄漏化学品处理期间,及时了解小组及现场的相关信息,以便供现场指挥及应急部门参考;

3.1.8 机要抢险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搬移火灾区域的危险化学品及重要物资,并根据现场指挥的指令是否关闭事故现场电源; 3.2 应急处置要点

3.2.1 当泄漏化学品为危险化学品,且泄漏量、泄漏面积很大时,需尽快疏散周围人员,且小心控制一切明火的产生;如果现场指挥感觉现场危险性大,有产生爆炸、爆燃的危险时,应下令应急小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2.2 疏散警戒组组织人员疏散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非特殊情况不得组织人员经应急逃生玻璃门进行疏散;当泄漏现场情况特殊或接到现场指挥指令进行全面疏散时,疏散警戒组人员应马上达到指定位置,定位到应急玻璃门的人员应

敲破玻璃门,并快迅去掉边缘玻璃,组织人员疏散;车间人员应按分配的疏散路线进行有序的疏散;

3.3.3 现场抢险组人员进行化学品泄漏处理时,一定需根据化学品的性质佩戴好相对应的防护用品。3.3 紧急联系电话

(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 紧急时就近打破警铃防护罩报警;

安全环保课: 内线:0000 外线:0755-21380000 保 卫 课: 内线:1111 外线:0755-27551111 4.注意事项

4.1 定期对车间消防器材及应急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有效性; 4.2 灭火现场服从现场指挥命令,小组成员相互协助;

4.3 非应急小组人员不得参加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行动,免现场由于人多杂乱,出现其它意外事故;

篇5: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山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印发发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科室:

现将《山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下方给你们,请抓好落实。

山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4月20日

山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医疗废物处置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构建医疗废物的长效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全院职工对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确保在意外事故突然来临时,能够临危不惧,从容处置。

二、应急指挥体系

(一)组织领导机构

单位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担任,成员包括其他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见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其主要职责有:指挥单位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日常工作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由产生医疗废物相关科室具体负责,科长为第一责任人。在应急状态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单位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承担业务指导与组织协调,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担相关文件的起草和文件发布工作;合理调配医院资源等。

三、预防控制措施

(一)认真督导检查

由中心领导班子组成的督导组,对单位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坚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培训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定期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全院职工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三)控制措施

1、认真落实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制。

2、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领导小组,医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立即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

6、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篇6: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 目的为确保我项目部触电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订本预案。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李聪明

成员:殷俊、唐和平、马龙、郑忠鑫、胡盛映、郑元和、张远宏、赵宇、刘仕军、曾仕勇、陈光辉、陈鹏、雷国庆、朱燕林、张定仁、罗晓明

具体分工如下:

(1)李聪明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2)殷俊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的问讯记录。

(3)郑忠鑫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4)唐和平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3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1)现场人员应当机力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切断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

(2)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3)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

(4)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说明事故

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5)立即向所属公司、集团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

(6)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4.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氧气袋.5通讯联系

项目负责人:李聪明手机:***

安全员:殷俊手机:1581847884

技术负责人:郑忠鑫手机:***

施工员:罗晓明手机:***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84953351

有关负责人电话:***

医院急救中心 120火警 119匪警报110

6.注意事项

篇7: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出版时间:2014-01-01

ISBN:9787118088328

所属分类:图书>科学与自然>环境科学

《南海:印度洋海洋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针对南海、印度洋日益突显的战略地位, 领海主权、资源争夺和恐怖活动等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与军事冲突风险, 系统地阐述了南海-印度洋海域的海洋环境特征, 包括海洋地理特征、海洋气象和海洋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介绍了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应急响应体系与准则以及基于统计决策的风险决策思想和数学模型;特别是针对海洋环境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信息不完备问题, 论述了基于经验知识、决策规范和小样本数据的风险评估的建模思想和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之上, 开展了南海一印度洋海域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分析、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分析, 阐述了海上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的方法步骤、技术途径和仿真试验。

篇8:防台防汛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一、目的

为早抓落实防台防汛工作,防止险情扩大,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具体分工如下:

1、 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2、 任务是根据指挥部指令,及时布置现场抢险,保持与当地防台、防汛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3、 任务是维护现场秩序、作好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上级部门的沟通。4、 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三、防台防汛事故应急措施:1、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项目部指挥小组。2、现场下水道疏通。3、生活区、宿舍后勤生活保障、救护。4、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电梯、井架、脚手架、模板等的`检查与检修。6、施工用电、各部门配电箱、现场高空照明灯及架空线路的检查、加固及抢修。7、对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及时到楼层集合。8、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与医院联系或拨打“110、119”救助,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及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9、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公司及有关上级机关。

四、应急物质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灭火器等救火物资。

篇9: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1、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殷俊文

副总指挥:韩明明

应急指挥室成员:晁建伟、武满素、毛志刚、刘太平

2、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成员职责;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应急指挥室成员: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各组组长:负责灭火、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全场职工: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事故发生后,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指挥部应经常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让每个职工都应按应急预案要求接受应急基本培训,使其在发生事故时能采取正确及时的行动。

3、污染事故现场防范措施对已确定的风险源和污染隐患,首先从设计、安全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这是减少环境风险的基础。然后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1)对已确定的风险源和污染隐患,企业在考虑厂内职工和厂外敏感目标的安全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和防火、安全方面的规定确定厂区的总平面布置:

①将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生产装置区分离设置

②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与生产设备保持适当距离;

③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与集中办公区分离;置在非主导风向;

④临时存放处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2)设置事故池。危险废物进入水体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泄漏源进行保护,同时将含有危险废物的废水导入事故池。

(3)警示标识

在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由风险区所在车间安全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和检查。

(4)事故排水应急措施

企业设置应急事故池,为了控制和减少事故情况下毒物和污染物从排水系统进入环境,本项目的污水、清净下水、雨水排水系统等在排出装置前设立闸门,对清净下水、雨水排放管前设立缓冲池和切换设施,事故时切换至事故池收集处理,杜绝事故废水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在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设施设置地面围堰,将含有危险废物的废水全部收集至事故池。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网后,首先切断污染源,根据泄漏点区域及时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关闭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阀,含汞废水进入本厂事故池,经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监测达标后再排入厂内污水设施。

4、水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网后,首先切断污染源,根据泄漏点区域及时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关闭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阀,含汞废水进入本厂事故池,在分析事故废水含汞浓度后,经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监测达标后再排入厂内污水设施。废水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在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处,离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设施最近管网阴井、出现超标的雨水排放口、污水调节池或污水处理装置的尾水排放口中,视事故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事故废水监测点和监测因子。

5、应急预案的分级与响应

5.1应急预案的分级

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分级的应急预案是必要的,应急预案分级体系与事故分级对应也包括3级: Ⅰ级(厂外级)应急预案、Ⅱ级(厂级)应急预案、Ⅲ级(车间级)应急预案分级的依据主要是事故的大小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5.2事故分级

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需要,将事故分为I、II、III级。

(1)一级事故:是指后果特别重大,且发生后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依靠厂内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地方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2)二级事故:是指后果重大或特别重大,且发生后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依靠车间内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厂部或相关方面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3)三级事故:是指依靠车间或现场就能控制,不需要救援的事故。

5.3、应急响应

5.3.1在发生危险废物进入水体等环境污染事故后,发生事故的岗位带班长要按照车间事故预案的要求,立即上报车间调度和公司调度,同时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将危险废物转移到安全区域。

5.3.2公司调度接到报告后,立即要求化验人员对危险废物泄漏的区域进行分析化验,同时要求污水处理设施当班人员根据化验结果及时将含x废水导入事故池。

5.3.3污水处理设施当班人员根据化验人员化验事故池中含汞浓度,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达标后,再将事故池中废水排入厂内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

5.3.4如果出现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危险废物进入水体事故,企业应急指挥部要及时通报污水处理厂,以便污水处理厂采取应对措施。企业平时应备足备齐各项应急物资和制订周密的对策方案,在不可抗拒事故(暴雨、洪水等)发生时,采取疏导和构筑围堤等方式,防止企业产生的污水逆流影响京杭运河。

6、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火警:119

治安:110

急救电话:120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电话:

篇10: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挽救生命、减少伤亡,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造成人身伤害。

二、组织机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全体老师

三、具体应急措施

1、事故现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向校长室报告,校长室立即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校医和班主任老师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开展抢救工作。

2、当事人或现场目击者要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态发展,事故现场老师要以“生命高于一切”、“时间就是生命”为原则迅速组织学生自救互救。

3、能到医务室治疗的,迅速送达,先由校医诊治。伤病学生不能移动或情况不明的,由校医现场实施救治,根据病情及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助。

4、事故现场最高领导务必保持镇定、沉着指挥。在场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必须迅速维持好现场秩序,组织学生撤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与发生混乱。根据需要,及时拨打“110”、“119”等报警求助电话。

5、应急小组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除要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救助外,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进一步听取上级指示。要尽快通知受伤害学生家长及有关人员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6、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到达现场、保护现场,维持秩序,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协助开展救助工作。门卫值班员引导有关的人员和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7、筹措资金,由学校安排校医、班主任等人员护送到医院救治。

8、务必稳定好广大师生的情绪,尽可能排除因事故产生的不安定因素,尽可能缩小因事故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学校的安定局面,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工作。

9、处理好事后的接待善后工作。做好媒体工作,避免引起社会、学生家长的不必要的恐慌。同时要做好受伤受惊同学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调节工作,逐步消解他们的恐惧心理和其他不良心理反应。

篇11:环境意外事故应急与响应控制程序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物特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协议,应急响应

一、引言

根据1998年美国联邦消费委员会FTC提出的概念,身份盗窃是指“未经合法授权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随着认证技术的提高,我们的认证手段逐步将实现第三个层次:生物特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相对于传统认证方式难于伪造、安全系数高,但是一旦被成功伪造,受害者不能像传统认证方式那样方便地修改密码。另外,生物特征很少像视网膜隐藏在身体内部,大多是体外特征,使用者参加一些正常的社交活动就会留下其生物特征(如指纹、人脸、虹膜等),这为生物特征伪造提供了前提条件,不能像传统认证方式记在脑子里,外人无法看到。同时,目前所有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对特定部分的人群无法识别,没有哪一种特征对所有用户有效,所以采用生物特征认证除了和传统认证方式相结合外,还有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在生物认证时代,我们提出完全身份盗窃的概念:“冒用或胁迫利用的他人个人信息及生物特征从事电子商务活动”。随着生物特征认证时代的到来,完全的身份盗窃将成为可能,未雨绸缪,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必须和生物特征认证应急响应计划相结合,及时发现和处理完全身份盗窃事件。

二、电子商务认证现状与生物识别

在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PKI等认证手段实现对主体的身份识别,用户所提交的身份信息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你记得什么、你拥有什么、你身体特征是什么。目前应用的认证信息停留在前两个层次,前两个层次误拒率很低,但误认率较高(“认卡不认人”)。这为黑客、暴力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带来很大的风险,如何防止非法用户使用合法用户信息进行破坏活动,目前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这也是目前电子商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当前认证手段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身份鉴别可利用的生物特征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普遍性、唯一性、可采集性、稳定性。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手段相比,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鉴定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不易遗忘或丢失;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可用。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有:

1. 基于生理特征的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手指静脉认证系统、虹膜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掌纹识别、手形识别、红外温谱图、人耳识别、味纹识别、DNA、牙齿咬痕。

2. 基于行为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

步态识别、击键识别、签名识别。

3. 具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识别技术:

声音识别、唇动身份识别。

三、应急响应计划框架

在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子商务认证系统中,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来保证重要信息不被非法用户所获得,本文提出基于PKI的生物特征认证协议框架(图1)。在此单向认证协议中采用符号作如下定:A为用户,AS为认证服务器,Kuas为认证服务器公钥,Tas为认证时限,Na为A的现时数据,Fa为A的生物特征,Ida为A的身份标识。基本协议如下:

1. A用自己标识的签名向AS请求认证,使用加密/数据签名技术能有效的阻止一个虚假的AS对用户A的欺骗性连接。因为只有真正的AS才有合法的AS私钥。

2. AS产生时限Tas,现时数据Ta,并将自己的公钥Kuas、Na和Tas以用户A的公钥Kua,加密后返回给A。

3. A接受信息并获得生物特征Fa,用Kuas加密Tas、Fa、Na,加密信息发给AS。

4. AS解密后检验生物特征,进入异常检测(如多指纹系统可采用某一指纹为报警指纹),无异常进入应用程序,若有异常进入应急响应。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物认证过程的应急响应计划应该包括:商务应急计划、特征泄漏应急计划、仿冒特征举报应急计划、特征仿冒应急计划、特征报警应急计划、大规模生物特征仿冒应急计划等计划,以确保个人身份信息安全。应急响应系统框架如下:

(1) 事件指挥。事件应急指挥成员包括事件指挥员和各类专职岗位。电子商务过程是跨时间和空间的,它的范围可以是全球范围,所以指挥部门所要面临任务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是巨大的。

应急指挥员主要职责是:实施应急指挥;协调有效的通讯;协调资源分配;确定事件优先级;建立相互一致的事件目标及批准应急策略;将事件目标落实到响应机构;确保整个响应组织与事件指挥系统/联合指挥融为一体;建立内外部协议等。专职岗位是指直接向事件应急指挥员负责并在指挥部门内负责专门事务的岗位,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处理一些事先并未预测到的重大问题。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中主要有两类专职岗位:安全官员和联络官员。

(1) 安全官员 (SO) ,监测事件行动并向事件指挥员提出关于行动安全的建议。安全官员直接对事件应急指挥负责,安全问题最终由各级事件指挥员负责。在应急行动过程中,安全官员有权制止或防止危及生命的不安全行为。

(2) 联络官员 (INO) ,是应急指挥系统与其他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公安刑侦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的连接点。

(2) 行动部门。根据电子商务活动空间范围,当应急活动或资源协调超出行动部门管理的范围时,则应在行动部门之下建立分片、分组或分部。分片是根据地理分界线来划分事件应急区域。分组则根据事件应急执行任务的实际活动划分出负责某些具体行动功能组别。

(3) 策划/情报。策划部门负责收集、评价、传输事件相关的战略信息。该部门应掌握最新动态情报,了解事件发展变化态势和事件应急资源现状与分配情况。

技术支持可由专家群 (组) 和专业技术支撑单位两部分组成。根据事件风险分析的需求选择各专业领域。依据事件应急管理需要,请专家参加策划部门的工作,也可直接作为总指挥的顾问。

四、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PKI的生物特征认证协议框架和应急响应框架,一个完善的应急响应计划是一个动态的、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调整的。如何在基于人脸等其他非指纹认证过程中加入报警信息,如何有效辨别伪造特征以及如何对跨国家的电子商务认证过程进行有效的应急响应,这些都是本文所尚待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OL], Emergency Man-agement I nstitute..Unit1:Introductiont o I CS.Basic I ncident C ommand S ystem (ICS) .Independent Study Course.IS-195., 1998, p.1~11~17

[2]JENKINSL.Selecting Scenariosfo Er nvironmenta Dl isaste Pr lanning[J].European ournal of O perational R esearch, 2000, 121 (2) :275~286

[3]PATRA A K.Influence of Wind Sspeed Profile and Roughness Param-eters on the Downwind Extension of Vulnerable Zones During Dispersion of Toxic Dense G ases[J].Journalo f L oss Preventioni nt he P rocess I ndustries, 2006 (19) :495~497

上一篇:2019高考政治复习试题下一篇:武汉市语文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