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2024-05-19

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精选6篇)

篇1: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2013-11-13 发布者:TTC

关于印发《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院系、各单位:

《南京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条例(试行稿)》(南字发[1998]95号)自1998年发布以来,相关规定已不适应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变化和学校的现实状况。学校对该文件进行了修改,并更名为《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京大学科技成果使用和转让的若干规定》(南字发[1989]164号)和《南京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南字发[1990]159号)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一:《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附件二:关于执行《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保证书

南 京 大 学 二OO三年七月十八日

附件一:

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的知识产权,调整学校师生员工与学校的利益关系,规范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对外行为,鼓励创新开拓,促进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师生员工”,是指在学校工作的在编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博士后、校办企业聘用的职工,以及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本专科生和进修人员。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

(一)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二)商标和名称专用权。包括中英文校名、校标等。

(三)著作权及其邻接权。

(四)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五)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

(六)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并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信息。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知识产权。

第四条 学校师生员工完成的下列成果属职务成果,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

(一)承担学校的科研和开发课题的。

(二)履行本岗位职责和学校交办的其他任务的。

(三)主要是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和其它条件所完成的。

(四)离休、退职、退休、停薪留职、辞职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学校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学校分配的任务有关的。

上述“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和其它条件”是指利用学校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试验条件、场地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技术基础,以及利用学校的名义筹集或获得的资金、设备、原材料、试验条件、场地等。

第五条 学校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下称“管委会”),领导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职责如下:

(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工作的具体规划和保护规定;

(二)组织和领导全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学校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三)聘任专家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应用前景,外国专利申请资助;

(四)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人员予以奖励; 对损害学校知识产权的责任人给予处理。

第六条 学校在科技与产业处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下称“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学校所属单位指派一名负责人分管本单位知识产权工作,下设一名兼职管理人员。办公室职责如下:

(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拟定知识产权工作的具体规划和保护规定;

(二)学校专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三)为师生员工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咨询服务;

(四)组织开展学校知识产权的申请、登记、注册、评估和管理工作,资助外国专利申请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五)推广学校的专利成果,审核相关的开发、许可和转让合同;

(六)协调解决学校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

(七)组织知识产权的教育和培训,开展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工作;

(八)组织开展学校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其他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七条 师生员工对职务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的必须填写《南京大学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表》,送交办公室。所有申请资料需要申请单位盖章的,必须盖学校公章。由他人代理申请的,必须签订书面委托代理协议,交办公室原件存档。

知识产权受理通知书、知识产权证书等所有权证明材料应在收到后一个月内交办公室原件存档,并据此办理相关资助、奖励手续。

第八条 师生员工对非职务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的必须填写《南京大学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表》,由各院系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送办公室审核批准。所有申请资料需要单位盖章的,必须盖学校公章。

第九条 学校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创办企业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一般采取许可的方式进行,不转移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该类参股合同应当规定:企业的后续研究成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享有,学校对企业增资扩股享有否决权(可在一定条件下放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办经济实体也应有偿使用学校的知识产权。

第十条 学校的师生员工进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贸易活动,以及委托校外单位和个人进行上述活动的,都必须按《南京大学技术合同管理规定》的要求,订立书面合同。合同中应包含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并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以及利益的分配加以约定。

第十一条

学校派出的人员,包括访问学者、进修人员、公派留学生等派出国的人员和派往国内其他单位的研究人员,应遵守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不得侵犯学校的知识产权,并以书面协议的形式约定他们在国外或外单位完成成果的所有权归属。申请专利等具体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来学校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的客座研究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博士后,没有协议或协议中未约定的,其在校学习或工作期间完成成果归学校所有。离校前,需交出在校研究的全部技术资料、实验材料、实验设备、产品、软件等,该类资料由院系保管。

第十三条 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辞职及调离的教职工,以及离校的本专科生、研究生,在离校前,必须将其在校研究的全部技术资料、实验材料、实验设备、产品、软件等交给院系。

第十四条 学校所属和参股的法人单位变更、终止后,其知识产权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单位所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单位的,其权利归学校所有。

第十五条 学校所属的法人单位在变更、终止进行清算时,应对其所有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并计入总资产。

第十六条 任何人不得将学校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擅自泄漏、使用、许可或转让。

第十七条 学校师生员工都有义务遵守本规定,并签署“关于执行《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保证书”(样本见附件)。新进入学校人员在办理入校手续时必须签署“关于执行《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保证书”。保证书由院系档案室保管,保存期至本人离校后五年。

第二章 有关专利的规定

第十八条 学校师生员工在申请科研立项或签订技术合同时需对专利文献进行详细的检索,以避免重复研究,避免产生专利纠纷。

第十九条 科研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或完成后,对有必要申请专利的内容,应及时申请专利,在申请专利前不得发表导致有关技术内容公开的论文或进行成果鉴定;对不宜申请专利但有商业价值的智力劳动成果,必须与相关人员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等,作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

第二十条 对可能形成专利的科研项目,由院系进行论文发表的审查,以保证科研成果能够符合专利审查条件。

第二十一条 申请发明专利的应在申请后6个月内评估技术优缺点,国外现有技术和市场,国外实施的前景,以决定是否申请外国专利,避免丧失优先权。

第二十二条 专利申请被驳回,以及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发明人应在收到相关通知后1个月内,向办公室提供详细报告和相关法律文件,并说明是否申请复审或提起行政诉讼。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要求复审或诉讼的,发明人必须请求复审或提起诉讼,相关费用的分摊酌情决定。

第二十三条 学校师生员工与他人合作或者接受他人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根据合同的约定确定,该合同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的审核。

第二十四条 技术合同涉及专利的,应当注明专利的名称、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申请日期、申请号、专利号以及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填写《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申请表》,并将申请表、合同(含一份原件)、专利证书复印件各一式三份,交办公室依专利法进行登记。

第二十五条 已申请或授权的专利需要放弃的,应向办公室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三章 有关著作权、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师生员工结合本职工作发表的文章,其著作权归作者本人。但作者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能损害学校及其所属单位及他人的利益,例如:不能在申请专利之前发表含有应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的文章。

第二十七条 由学校主持,代表学校意志创作,并由学校承担责任的作品,学校视为作者,享有著作权。

第二十八条 学校师生员工为执行学校任务或主要是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或用学校的名义完成,并由学校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电子出版物等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除署名权外的其他权利归学校。

第二十九条 学校师生员工为完成学校工作任务或主要是利用学校物质条件或名义完成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有的,学校及其所属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学校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方以与学校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

第三十条 学校师生员工与他人合作或者接受他人委托完成的软件,知识产权属于委托人或双方共享的,原则上应在合同中写明该知识产权不影响我校利用类似技术开发其它软件和产品。

第三十一条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应办理布图设计专有权登记。布图设计应在其首次商业利用之日起2年内向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第四章 有关校名、商标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学校的名称、商标及其它标志,包括但不限于中、英文的全称、简称及其汉语拼音与图形以及其它南京大学所独有的标识性文字与图案或其组合。学校师生员工在使用这些名称、商标及标志时,不得采取欺骗、侮辱或有损学校形象的方式。学校师生员工有义务维护学校的荣誉。以南京大学或其简称的名义设立机构、签署协议时,必须经过学校授权。

第三十三条 对南京大学名称的营利性使用必须得到管委会的审查和批准;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使用。本条所称的营利性使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对南京大学名称的各种形式的利用。

第三十四条 企业对南京大学名称的营利性使用的管理权由管委会行使;科技与产业处作为管委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名称使用申请的受理、审查和监督工作。申请企业的条件另行规定。

第五章 有关保密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 对商业秘密必须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由院系与涉密人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限定接触人员等。

第三十六条 学校师生员工在国内外科技交流活动中,包括讲学、访问、参观、咨询、通信及参加会议等,对学校相关信息和技术资料等负有保密义务。

第三十七条 学校接待来访者应建立登记制度,各参观点应按照指定的内容和范围组织参观访问。对外介绍,应把握好尺度,注意保密事宜。对于从外单位或外国获得的技术资料,必须遵守合理使用原则,如欲出版或翻译出版,必须获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未经许可造成侵权的,由责任者自行承担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在国内、外科技展览会参展的项目,一般应为在国内、外已经申请专利的项目。未申请专利的项目在国内参展,需经院、系审批,并报校主管部门备案;在国外参展需经校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九条 重视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学校所属单位及有关人员应按照《南京大学科研档案归档工作的几项规定》和本规定做好科研档案归档工作。依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移交的科研资料,本人和该课题负责人有权借阅和复制,课题负责人离校的,由院系主管领导确定院系内借阅人员。

第六章 有关奖惩的规定

第四十条 学校鼓励申请专利,促进成果转化,有关资助和奖励规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 学校及其所属单位及个人有权监督本规定的实施,并有义务劝阻、制止和举报违反本规定的人员和行为,并协助调查和处理。

第四十二条 对于违反本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行政处分;对于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其获得的不当得益予以追缴,并视学校损失大小要求赔偿。

第四十三条 学校对保护知识产权有功的人员给予学校追回的经济损失10%的奖励,成果完成人根据学校其他规定应得的收益不受影响。

第七章 附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科技与产业处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南 京 大 学 二OO三年七月十八日

附件二:

关于执行《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

本人已认真阅读了《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所有内容,并愿意按照规定要求保护南京大学的知识产权。

特立此书为证。

篇2: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3、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或者安排其他()。

A、减轻劳动量,安全性岗位劳动

B、减轻劳动量,能够适应的劳动

C、安排休假,能够适应的工作

D、安排休假,安全性岗位劳动

4、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或者(),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A、安排加班,安排夜班劳动

B、安排加班,延长劳动时间

C、延长劳动时间,安排夜班劳动

D、延长劳动时间,安排加班

5、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A、工作时间

B、病假

C、事假

D、劳动时间

6、女职工生育享受()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天;难产的,增加产假()。

A、98,15,10 B、90,15,10 C、98,15,15 D、90,15,15

7、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

A、15,30 B、20,25 C、20,40 D、15,42 1

8、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A、已经参加,未参加

B、有,没有

C、已投保,未投保

D、单位购买,单位和个人共同购买

9、对哺乳未满()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A、6个月

B、1周岁

C、10个月

D、18个月

10、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哺乳时间。

A、半小时,半小时

B、1小时,半小时

C、半小时,1小时

D、1小时,1小时

12、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冷水作业为: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级、第()级、第()级冷水作业。

A、三,二,四

B、二,三,四

C、一,二,三

13、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体力劳动强度为: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级、第()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A、一,二

B、二,三

C、三,四

14、女职工在在经期禁忌从事的高处作业为: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级、第()级高处作业。A、一,二

B、二,三

C、三,四

15、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确诊后,月经期间可适当给予()天的休假。

A、3至5天

B、1至2天

C、1至2周 D、2至3天

16、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促使企业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既可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和(),又解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促进()的和谐与稳定。

A、认同感,归属感,劳动关系

B、责任感,归属感,劳资关系

C、认同感,责任感,劳动关系

D、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劳资关系

17、女职工产假期满恢复工作时,应该允许有()周时间逐渐恢复原工作量。

A、3

B、2

C、1至2

D、2至3

18、对未满1周岁的婴儿进行哺乳的时限规定为()年。若哺乳期满后婴儿身体特别虚弱时,经县(区)以上(含县、区)医疗或保荐机构确诊为体弱儿,可以适当延长授乳时间,但不得超过()个月。

A、半,1

B、1,2

C、1,3

D、1,6

19、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A、女职工活动室,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

B、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

C、女职工更衣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

20、女职工禁忌从事每小时负重()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公斤的作业。

A、6,20,25

B、8,20,25 C、6,20,30 D、8,20,30

21、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依法()、()、(),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

A、检举,举报,申诉,诉讼

B、检举,举报,起诉,上诉

C、投诉,举报,申诉,诉讼

D、举报,检举,投诉,上诉

22、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造成女职工损害的,依法给予赔偿;用人单位及其()和其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 B、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

C、主管人员,法定代表人

D、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23、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指女职工享受宪法及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职工享有的权益,同时还享有国家对妇女规定的权益,包括女职工的()、文化教育权益、()、财产和婚姻家庭权益以及()。

A、隐私权,劳动权,健康权益 B、政治权利,劳动权益,人身权利

C、名誉权,健康权,劳动权

D、政治权利,劳动权益,健康权益

24、女职工“四期”保护是对女性生理机能变化过程,即()、()、()、()的劳动保护。

A、经期,孕期,产期,更年期

B、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

C、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 D、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25、女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A、工会应当 B、工会可以 C、工会必须 D、必须有工会

26、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应当予以协助。

A、有关单位

B、有关方面

C、单位

D、被调查方

27、女职工怀孕前从事的工作不属于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如果怀孕女职工本人感到不能适应孕前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安排其他工作。

A、女职工要求 B、医疗机构证明 C、保荐机构证明 D、女职工身体状况

28、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对已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A、医疗机构出具的费用清单

B、医疗机构开具的发票

C、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

D、用人单位的生育报销规定

29、女职工不得从事()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A、第四级

B、第三级

C、重

D、第二级 30、31、不属于矿山井下作业的有:()。

A、地下工程建筑

B、铁矿开采

C、开凿隧道

D、挖沼气池

32、下列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有()。A、车床加工作业 B、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C、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33、不属于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A、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 B、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 C、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D、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高处作业

34、用人单位在下列条件下可以辞退、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A、用人单位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到期 B、怀孕女职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屡教不改

C、休完产假后女职工不能胜任原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D、女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5、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下列情形支付()。A、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本年度月平均工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B、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C、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上年度平均月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D、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女职工本人支付

36、女职工可以从事的工种或作业有:()。

A、修建地铁

B、化工企业,制药企业化验员 C、开凿隧道,地下工程建筑

D、铜矿开采37、38、孕妇可以从事下列工作()。

A、水产养殖

B、休闲娱乐潜水

C、打风钻

D、纺纱工39、40、41、哺乳期女职工的哺乳时间()。

A、用人单位应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半小时哺乳时间 B、用人单位应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 C、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应增加半小时哺乳时间 D、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应增加40分钟哺乳时间

42、()不属于我国女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保护。A、经期劳动保护

B、孕产期劳动保护

C、哺乳期劳动保护

D、更年期保护43、44、45、46、用人单位可以调整怀孕女职工工作岗位()。

A、女职工孕期从事的工作不属于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但本人感到不能适应孕前工作,并提出调岗要求 B、女职工孕期从事的工作不属于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只因其怀孕单位将其调离原岗位

C、女职工孕期从事的工作不属于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单位欲换男职工,未征求本人同意,将其调离原岗位

47、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从事夜班劳动或延长劳动时间。

A、2个月

B、4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48、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孕妇休息室。

A、女职工书屋

B、女职工卫生室、哺乳室

C、女职工休息室

D、女职工娱乐室49、50、52、53、55、56、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告知女职工。

A、电话

B、通报

C、致函

D、书面59、60、《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A、劳动权益

B、文化的 C、就业方面

D、受教育方面 61、女职工的文化教育权益是指女职工依法享有的()的权利和从事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活动的自由。

A、接受教育,技术B、读书,就业C、接受教育,就业D、读书,技术63、66、67、68、女职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可以通过()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向工会及工会女工组织需求帮助

B、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自行或通过亲友寻找黑恶势力解决

69、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天。A、30

B、20

C、18

D、15 70、71、对女职工()进行妇科疾病及乳腺疾病的查治。A、每年

B、每1至2年

C、定期

D、每半年 73、74、75、76、一旦发生对女职工的性骚扰,用人单位应予(),在接到女职工关于性骚扰的求助后,应及时()、()或者处理。

A、制止,查实,救助

B、核查,接待,调解

C、主动制止,救助,调解

D、调查,接待,调解80、81、女职工在劳动场所应加强自我防范,在集体合同中要求用人单位规定预防和制止()的内容。

A、性骚扰

B、职业危害

C、职业安全卫生

D、违章指挥

8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一个半月

D、二个月83、84、85、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女职工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构成犯罪的,应该由()承担刑事责任。

A、用人单位

B、用人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责任人员

D、用人单位或直接责任人员

8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女职工进行()的职业健康 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女职工。

A、上岗前

B、离岗时

C、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

D、生病时 87、88、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A、年龄

B、性别 C、身高

D、长相

90、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A、公安机关

B、有关部门

C、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D、工会94、99、100、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

A、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B、对妇女提出附加录用条件

C、降低女职工的工资标准

篇3: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精神卫生法的立法目的, 是保护病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是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大宪章, 是人权法。台湾精神卫生法第一条规定了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及治疗精神疾病, 保障病人权益, 支持并协助病人于社区生活。该法在第三章“病人之保护及权益保障”专门规定了病人 (患有精神疾病之人) 的权利及对其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的规定需要体现在具体制度安排和规定中, 为此该法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以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对病人享有的权利的规定

1.对其人格不得歧视

平等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精神病人作为弱势群体, 其人格权、人性尊严更应当有法律的特别保障。台湾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对病情稳定者不得以曾经罹患精神疾病为由, 拒绝其就学、应考、雇佣或其他不公平的对待。对精神病人人格权的歧视最常表现在就业上, 对此, 申请人可以根据“就业服务法”、“劳动基准法”等法律向“劳工委员会”投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2.隐私权不受侵犯

在欧美各国, 隐私权虽然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但是并未为宪法所明确规定。在美国, 最高法院曾经通过判决的形式, 从公民的住宅权不受侵犯中引申出为宪法尚未规定的隐私权这一基本权利。台湾精神卫生法第24条规定:未经病人同意不得对病人进行录音、录像或摄影, 并不得报导其姓名或住所, 严重病人需征得保护人的同意;精神医疗机构着眼于保障病人安全时, 可以在得到其同意的情况下在治疗机构安装监看设备。此时, 对病人隐私权的限制必须受限于比例原则, 这表现在:一是必须着眼于病人安全的考虑, 也就是说是针对有伤害他人或自己倾向的病人;二是必须对病人隐私权的侵害最小, 如安装监看设备的场所, 不得将录音录像用于治疗、安全等其他目的。

3.会客权不受侵犯

台湾精神卫生法第25条规定:会客权的主体为病人本人而非其他人, 精神医疗机构非因病人病情或医疗需要, 不得予以限制, 严重精神病人的保护人更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病人的会客权。该条虽然对病人会客权作出了一定的限制, 但是也对医疗机构限制病人会客权作出了限制:根据病人病情或医疗的需要, 即在通常情况下, 医疗机构应当尊重病人的会客权, 并为病人会客提供一定的便利, 在病人会客过程中不得无故打断、限制。但是笔者认为, 这条规定对会客权限制的条款过于宽泛, 不明确, 实际上医疗机构可在任何情况下剥夺病人的医疗权。

4.申诉权

病人或严重病人的保护人认为,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侵害病人权益的, 可以以书面形式向精神照顾机构所在地的市县主管机关申诉。该主管机关应就其内容加以调查、处理, 并将办理情形通知申诉人。该条将申诉的形式规定为书面形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申诉权。正在住院接受治疗的严重病人, 其会客、通讯、人身自由等都可能受到医疗机构的限制, 书面形式的申诉将给这些病人造成一定的困难, 甚至完全无法行使申诉权。当然病人或保护人还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保护自己的权利。

5.严重病人享受免费强制住院 (社区) 治疗的权利

台湾精神卫生法26条规定:严重病人接受强制住院治疗的费用, 由主管机关负担;接受强制社区治疗的费用, 原则上由全民健康保险给付;在保险范围之外的, 由主管机关负担。

对严重病人的保护人的规定

为了协助严重病人就医、照顾其生活等, 湾精神卫生法制定了严重病人的保护人制度。该法第3条规定, 严重病人是指呈现出与现实脱节之怪异思想及奇特行为, 致其不能处理自己事务, 经专科医师诊断认定者。该条对严重病人的认定采用的是医学标准。经诊断或鉴定为严重病人的, 应当设置保护人一人。选定保护人应当着眼于严重病人的利益, 可以从监护人、法定代理人、配偶、父母、家属中选定。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病人涉讼, 其利益相反, 或有其他情形认定其执行保护职务有偏颇者;受停止全部或一部亲权宣告, 或经由亲属会议撤退其监护人资格者;体力或能力不不足以执行保护职务等人, 不能成为严重病人的保护人。

保护人的产生可由亲属之间互推产生, 也可由地方主管机关依申请或依职权另行选定。严重病人无保护人时, 医疗机构应当在诊断或鉴定后, 将其就医及陪同人员之相关资料, 通知其户籍所在地主管机关选定保护人。地方主管机关在接到医疗机构通知无法产生保护人时, 可邀请病人的监护人、法定代理人、配偶、父母、家属等会商选定。

严重病人保护人产生后, 应当填写自愿充任保护人同意书递交医疗机构, 后者于7日内通报严重病人户籍所在地主管机关。

保护人在履行职责时, 应当本着有利于严重病人利益的原则。该法第29条规定, 严重病人情况危急, 非立即给予保护或送医, 其生命或身体有立即之危险或有危险之虞的, 保护人应当予以紧急处置。紧急处置也应当符合比例原则, 即着眼于保护病人或他人安全, 采取的措施对病人权利限制最小。如果病人经专科医师诊断, 有全日住院治疗之必要, 其保护人应协助严重病人, 前往精神医疗机构办理住院。

对病人实施强制住院治疗、社区治疗许可的规定

强制住院治疗、社区治疗等治疗措施, 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人身自由, 因此需要法律的特别规制。台湾地区于1990年颁布实施的“精神卫生法”第21条第2项规定:严重病人不接受全日住院治疗时, 应当由两位以上专科医师鉴定, 经书面证明有全日治疗之必要者, 应强制其住院。只需两位专科医师的书面证明, 就可判断精神障碍病人是否应接受强制就医, 这项规定忽略了病人拒绝就医, 所以为学者诟病。 (唐宜祯、吴慧菁、陈心怡、张莉馨《省思严重精神疾患强制治疗概念》, (台湾) 身心障碍研究, 2011年第1期)

根据对强制就医的批评及保护人权的呼声, 台湾在2007年对精神卫生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第15条规定:精神疾病强制住院、强制社区治疗有关事项, 由“中央主管机关”精神疾病强制鉴定、强制社区治疗审查会进行审查。审查会的成员包括专科医师、护理师、职能治疗室、心理师、社会工作师、病人权益促进团体代表、法律专家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由此规定可了解到, 由审查会介入强制住院或强制社会治疗的需求评估, 不但将专科医师权利限缩, 最终决定病人强制住院或社区治疗的单位并非医疗体系而已, 其他专业人士对病人治疗的观点也开始受到注意和重视。审查会召开审查会议时, 可通知审查案件之当事人或利害关系到场说明, 或主动派员访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

审查会具有一定的中立性, 由其决定对患者是否实施强制治疗, 对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

另外, 台湾精神卫生法第42条、45条将强制住院治疗、社区治疗的期限限定为6个月, 但经两位以上主管机关指定的专科医师鉴定, 认为有延长之必要的, 经审查会许可, 可以延长, 每次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对权利救济的规定

权利必须得到救济。“救济先于权利”、“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对病人权利的规定在于为其提供完善的救济体系。为了保障病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台湾精神卫生法对强制住院、社区治疗的条件、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 只有在符合条件时才能对病人实施具有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住院方式。基于此, 该法第42条第3项规定:对于紧急安置或强制住院的严重病人或其保护人, 可以向法院申请裁定停止紧急安置或强制住院。对法院裁定不服的, 在裁定送达后十日内提起抗告。这条规定给予限于危急中的病人及其保护人以诉权, 保护病人的人身自由不受医疗机构的限制。

病人权益促进相关公益团体, 可以对强制治疗、紧急安置、社区治疗进行个案监督和检查, 发现不妥时, 应当立即通知各主管机关采取改善措施, 还可对强制住院治疗、紧急安置向法院申请停止紧急安置或强制住院。

现行法律在为病人提供救济的同时, 也授权社会组织对医疗机构的强制治疗行为进行监督, 为病人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权利救济体系。

篇4: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关键词:刑诉法 修订 保密 保护 新闻报道

2011年12月29日,两名在押的未成年人被陕西省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的武警带到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向3000余名中学生进行“现身说法”。据了解,参加报告会的两名在押未成年人一名18岁,一名15岁,分别因盗窃和抢劫并伤人被逮捕。①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颁布之前,关于该事件的讨论大多集中在秦都分局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方面。②随着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从2013年1月1日生效时起,如再发生类似行为,不仅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同时违反《刑事诉讼法》。届时,受《刑诉法》修改的影响,媒体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题材的新闻报道也将会有新的限制。

修订后的《刑诉法》第275条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按此规定,公安机关带着在押未成年人示众就会违反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予以封存的规定,而媒体对相关事件进行公开报道时,也要严格遵守“予以保密”的规定,不能刻意挖掘和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和犯罪记录。

《刑诉法》修订更重视个人信息保护

新闻媒体的一大功能是传播信息,其本质是公开与披露,但总是与秘密相冲突。在法律上,这些秘密包括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秘密(或隐私)。如果说,公开是媒体的权利,那么保密就是它的底线与义务。新修订的《刑诉法》大大完善了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保密规定,既有对公权的保护,更有对个人信息(私权)的保护。

根据笔者统计,新《刑诉法》中,涉及“保密”、“不公开”、“封存”等新增的限制信息传播的规定至少有11条(见附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身份不公开,即证人(包括警察)、鉴定人、被害人、秘密侦查人的身份在某些情况下不公开;第二,方法不公开,即涉及技术侦查的措施与方法不被公开;第三,信息不公开,即涉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证据、技术侦查所获材料、律师对委托人信息、五年有期徒刑以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等不予公开。

现行的《刑诉法》第85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③《刑诉法》修订后增加的保密规定与之相补充,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中个人信息保护的体系。

随着网络等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呼声日益高涨。与现行《刑诉法》侧重保护国家秘密相比,新修订的《刑诉法》向着个人信息保护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表明,《宪法》所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非一句空话。

修订《刑诉法》为司法不公开划界

我国《宪法》明确了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同时也规定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以保证公民对司法信息的知情权。从新闻媒体的角度看,司法公开是媒体进行司法报道的法律保障。《刑诉法》大修中增加了诸多保密的规定,是否会限制公民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道权,成为一种倒退呢?

答案是否定的。司法公开的内容分为依法公开和依法不公开两部分,增加保密规定实际上是从司法不公开的角度完善了我国的司法公开制度。新增的保密规定是对全体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也是对诉讼当事人合法的个人隐私、利益的保护,同时也为新闻媒体的报道划定了明确的法律边界。新增保密规定意味着某些此前被媒体视为职业道德的问题,如对证人、侦查人员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侦查手段与措施的保密等,在2013年1月1日修订的《刑诉法》生效后,将成为法律问题。而修订后的《刑诉法》第150条关于“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的规定,也将进一步限制媒体从公检法机关所获的合法消息源。

从国内外的法律实践来看,言论自由与社会秩序及公民隐私权之间始终存在冲突,在不同情境下必定需要其中一种权利(力)做出让步。新修订的《刑诉法》的保密规定就要求新闻媒体的报道权在法定条件下让位于社会秩序或公民个人隐私,以实现公平审判及保护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2011年发生在深圳的“最残忍的采访”④,首刊媒体披露了涉嫌强奸案件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部分媒体私闯民宅、强行采访受害人及其亲属,产生了严重后果,受到舆论的广泛批评。媒体的此类行为在新修订的《刑诉法》生效后将会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

修订《刑诉法》顺应国际人权保护大趋势

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部门法,与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相呼应,是本次《刑诉法》修订的最大亮点。我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国内法与公约的衔接一直处于摸索前进之中。⑤本次《刑诉法》大幅修改就是国内法与公约相关规定的一次对接。举例来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规定:“由于民主社会中的道德的、公共秩序的或国家安全的理由,或当诉讼当事人的私生活的利益有此需要时,或在特殊情况下法庭认为公开审判会损害司法利益因而严格需要的限度下,可不允许记者和公众出席全部或部分审判;但对刑事案件或法律诉讼的任何判决应公开宣布,除非少年的利益另有要求或者诉讼系有关儿童监护权的婚姻争端。”第17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非法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修订后的《刑诉法》中新增的保密规定,是依据我国的国际承诺而为司法公开与不公开进一步划定了明确边界,是相关人权保护规定与国内法的对接。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又被称为“小宪法”,通过规范刑事诉讼程序来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和效率。此次《刑诉法》修改中新增的保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司法公开制度,虽然对于秘密侦查存在一定争议⑥,总体而言,保密规定突出了人权保护,对于新闻媒体的刑事案件报道规范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丰富与完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 释

①《南方都市报》,2012年1月4日报道,http://gcontent.oeeee.com/6/9a/69a5b5995110b36a/Blog/03b/074fdc.html。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5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③修订后的《刑诉法》第109条。

④2011年11月,媒体对于深圳市联防队员涉嫌强奸民工妻子案件的采访报道一度被称作“最残忍的采访”。

⑤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在回答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正在协调各方,努力地解决国内法与国际法相衔接的问题,尽快批准。”

⑥王建勋 《秘密侦查被合法化 刑诉法条款修改倒退》,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11-09-05/110841029.html。

⑦现行的《刑诉法》第152条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刑诉法》修订后对此类案件的不公开审理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宁黎黎)

篇5: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为进一步加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宣传力度,普及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推动工会女职工工作,榆林市第四中学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于2013年5至6月份,在全校女职工中举办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知识竞赛。此次活动得到了四中各教研组女职工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女职工的积极参与。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序。四中工会接到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关于举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知识竞赛的通知》后,立即对本单位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知识竞赛活动进行了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制订了具体的竞赛实施方案,使活动得以有序进行。四中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学校全体女工委员带头参加了答题活动,全校近60名女职工参加了知识竞赛答题活动。

二是全面学习,寓教于赛。为防止答题活动不流于形式,各教研组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及答题活动。积极借助校园广播、全体教职工会议、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与“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相结合,深入各教研组,组织女职工认真学习《特别规定》,采取了分组答题、抽查式答题、闭卷答题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答题活动。榆林市第四中学利用校园网络健全、快捷的优势及时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全文挂网共享,印发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妇女权益保护法》、《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专题学习资料,并组织全校近60名女职工进行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培训学习。

三是注重实效,广泛参与。在校工会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广大女职工的参赛热情高涨。全校共有60名女职工参加了此次知识竞赛活动。经审阅,此次竞赛活动的答题准确率达98%以上。

总之,通过此次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地普及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知识,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女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为促进广大工会女职工不断提升自身维权水平和能力,加大女职工工作维权力度,开创女职工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榆林市第四中学工会

篇6:卫生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精)

(卫科教发 [2000] 23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卫生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维护国家、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等产权所有或持有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卫生科 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卫生系统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简 称单位)。

第三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卫生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规定保护管理的知识产权,是指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合 同约定,应该由单位所有或持有的知识产权,包括单位与他人共享的知 识产权。

本规定所称知识产权包括: 1.专利权; 2.商标权; 3.著作权;

4.技术秘密及商业秘密;

5.单位的名号及各种服务标志;

6.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所保护的其它智力成果和活动的权利。

第二章 权属

第五条 国家、部门或地方资助的各类科技项目,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归 国家所有,项目完成单位享有持有权。

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 创造或者其它技术成果,是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或职务技术成果。职务 发明创造或职务技术成果,其专利申请权、持有权、使用权、许可权及 转让权均属单位,完成者依法享有在有关技术文件上署名的权利,获得 奖励和报酬的权利;非职务发明创造或非职务技术成果,其成果所有权 属完成者。

第七条 根据国家计划,对单位持有的重要发明创造专利,卫生部有权 决定在指定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持有专利的单位 支付使用费。

第八条 以单位名义申请注册的商标和服务标记,其专用权依法归单位 所有。

第九条 由单位主持、代表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其著作权由单位享有;为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 由完成者享有,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其享有优先使用权。主要利用单 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 权,著作权的其它权利由单位享有。

第十条 在执行单位任务过程中所产生或形成的、不对外公开的信息,包括工艺参数、工艺技术流程、试验数据。图纸、调研资料、技术诀窍、设计方案、临床试用情况、用户情况、经营渠道等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属单位所有。

第十一条 受单位委派出国讲学、进修、培训、留学等人员,除与接收 方另有协议外,在国外完成的发明创造或其它智力劳动成果的知识产权 归委派单位。

第十二条 经合法途径接收的培训、进修、离退休返聘、借用及兼职人 员,在学习或工作期间,利用接收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或技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接收单位,完成者享有署名、获得奖励和报 酬的权利。

第十三条 合作开发所完成(或形成)的专利或非专利技术成果,除合 同另有约定外,其知识产权由合作各方共享。

第十四条 委托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或技术成果,其权属按研究开发 方与委托方合同约定划分。

第十五条 单位变更、终止时,对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所有权以及仍 在保护期内作品的著作权,依法由承受权利义务的单位享有。若无承受 其权利义务的法人单位,则由国家享有。

第十六条 知识产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应当依法进行界定。

第三章 职责

第十七条 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有 下列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指导、监督、检查有关单位的知识 产权保护管理工作;

2.组织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增强各单位知识产权保 护意识和能力;

3.依法调处或协助调处本部门、本地区有关单位发生的知识产权争议 和纠纷;

4.负责国家和地方各类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 5.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归口管理国家秘密技术。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明确分管领导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知识产权保护 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

1.宣传和组织职工学习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医学院校应当开设有 关知识产权的选修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可开设必修课程;

2.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具体规划或办法并组 织实施;

3.负责本单位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管理,组织有关的无形资产评估,技术秘密认定,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诉讼等有关法律事宜;

4.了解对本单位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采取适当方式,制止侵权行为。并对已认定的商业秘密的内容、范围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本单位知识产 权的法律地位和经济权益;

5.参与洽谈、审核本单位涉及有关知识产权内容的各类合同、协议,并进行监督。

第四章 管理

第十九条 研究与开发项目在立项前和进行中,项目承担单位应当进行 专利及相关文献检索,必要时结果报单位知识产权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并 签署审查意见,防止知识产权侵权和重复研究、开发。

第二十条 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做好研究、开发各阶段技 术资料的归档、保存及使用管理。研究、开发过程中,要做好技术资料 记录、保管工作,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项目完成后,须将实验数据、记录、工作底稿、图纸、声像等技术资料收齐,按各研究阶段整理送技 术档案管理部门登记、归档。

第二十一条 研究、设计、开发和中试、生产、经营等过程中形成的智 力成果,应及时向单位的知识产权归口管理部门申报,并同时提出拟保 护的内容、范围及保护措施。

凡准备申请专利的职务发明或职务技术成果,在申请前任何人不得以任 何形式公开(《专利法》规定的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况除外);对不宜申 请专利的职务发明创造,应作为单位的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予以保护。第二十二条 批量产品必须按规定使用注册商标,单位应当注册服务标 记。

第二十三条 在职、离退休留用、借调、进修、培训人员或在校学生的 非职务智力成果进行专利申请、转让、使用、许可,或有涉及技术权益 的非职务作品进行登记、发表、出售,必须事先向所在单位的知识产权 归口管理部门申报。知识产权归口管理部门在接到申报后30个工作日 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并通知申报者本人。过期未通知申报人,则视 为认可。

第二十四条 为了避免侵权或失权,在引进或出口技术时,应对输出国 或输入国有关该项技术的知识产权法律状况和技术状况进行检索、核 查,结果报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单位在签订技术合同、商标许可合同,以及涉及本规定第 三条内容的其它合同时,应明确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经知识产权归口管 理部门审查后,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署。

第二十六条 单位在重组联合、建立股份制、股份合作企业、以技术投 资入股或合资创办企业,或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产权 交易或许可贸易时,必须根据国家规定委托有资格的评估中介机构进行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

第二十七条 单位对商业秘密应采取合法有效的保密措施,包括保密制 度、保密协议、保密设施。

在职、离退休留用、借调、进修、培训人员或在校学生应自觉维护单位 的合法权益,未经单位同意或许可,不得擅自将属于单位的技术成果或 信息泄露、发表、使用或转让。

对涉及或可能知悉商业秘密的科技、管理或相关业务人员,单位应与之 签订保密协议。

对重大科研项目或对单位经济利益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单位可与相关 人员另行签订单项保密协议。

对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应确定涉密人员范围。

第二十八条 建立参观、来访接待制度,除规定参观范围、注意事项等 内容外,对涉及技术秘密的研究、实验、生产、制造、保存等重点场所,应当采取专门的防范措施。凡涉及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单位,未经主管 部门的批准,不得擅自安排与此相关的参观活动。

第二十九条 凡承担国家或部门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科技人员,在任务 尚未结束之前,原则上不得调离、出国定居或辞职;被确定为国家技术 秘密的涉密人员,须经确定密级的主管部门批准,并由单位对其进行保 密审查,并签署保密责任承诺书后,方可调离、出国定居或辞职。各类人员在办理离退休或调动、辞职、出国定居手续前,须交回属于单 位的全部资料、实验数据、仪器设备、样品等,否则不予办理。

第三十条 单位应当实行知识产权保证书制度,与有关人员签订知识产 权保证书,履行保护本单位知识产权的义务。

对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管理或相关业务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单位应在劳动聘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约定竞业 限制条款。约定在限制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 有竞争关系的其它单位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 的同类产品或业务,限制期不应超过三年。

第三十一条 行政管理人员,对其业务范围内所涉及的技术秘密或不宜 公开的信息负有保密责任,不得非法使用或透露给第三方。

第三十二条 参加项目鉴定、评审、评估、验收工作的专家及相关人员,未经项目单位或个人同意,不得擅自披露、使用或向他人提供、转让有 关项目的技术资料、文件或商业秘密。

第三十三条 单位应设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费用(或拨出专款,或从单 位技术转让收益中提取),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补助专利申请、审查、维持,商标注册、续展,知识产权诉讼及竞业限制等项开支。

第五章 奖惩

第三十四条 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务发明创造者或被认定为 职务技术秘密项目的完成者给予表彰、奖励或报酬,并作为考核其能力、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三十五条 对于在知识产权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管 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或有效制止侵权、维护单位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人员,各单位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六条 单位将其知识产权或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自行产 业化、自行实施的,单位应当在成功投产后连续三至五年从实施该项目 所取得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奖励对完成该项目及对其 产业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单位将其知识产权或职务发明创造、职务 技术成果进行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的,应从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 不低于30%的比例,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转化有功人员。

采用股份制形式的单位科技企业,或者主要以技术向其它股份制企业投 资入股的单位,可以将在科技成果研究、开发、转化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有关人员的报酬或奖励,按国家规定折算为股份份额或出资比例分享收 益。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对科研、开发项目完成后不按时归档,资料 不全或拒不归档的,要追究项目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不予受理成果鉴定及申报奖励,业务考核和提职晋级扣分以及其它处 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擅自将属于单位的科技成果或信息泄露、发 表、使用或转让的。或涉及单位重大利益的保密科技项目有关人员拒不 与单位鉴订保密协议的,单位有权不予聘用、延期晋级、通报批评等,并有权要求经济赔偿。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批准擅自离职,对单位工作造成影响或 造成损害的,单位有权拒绝办理各种手续。拒绝开具各种证明,并有权 要求经济赔偿。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借工作、职务之便,未经当事人许可,擅自披 露、使用或向他人提供、转让有关技术资料、文件或商业秘密的,所在 单位应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第六章 附则

上一篇:三月的作文下一篇:我的表情包里没有再见的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