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论文

2024-04-24

技术研究论文(共6篇)

篇1: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满足人们需求,石油工程技术也呈现出了不断发展的趋势。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技术中的重要部分,为提升钻井速度,提高钻井质量,黑龙江大庆油田有限公司也加强了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本文就石油工程技术钻井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

篇2:技术研究论文

【摘 要】对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电子通信设备信息传递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的改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优化接地方式、注重施工细节、建立完善的接地施工制度三个方面。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接地方式

前言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电子通信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而接地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防止电子通信设备出现漏电等情况,进一步确保电子通信设备的运行安全。但是,目前我国电子通信设备中接地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电子通信设备中接地技术的应用质量,就要对接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1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直接接地方式,另一种是悬浮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指的是将电子通信设备直接与大地进行连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静电的产生,确保通信设备的运行安全。悬浮接地方式主要通过建立一个连接点,并通过连接点将大地以及通信设备相连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悬浮法与直接法相互影响。

其中,接地技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通信设备接地技术在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导致通信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漏电情况。由于通信设备的额定电压为220v,人体所能承受的电压远远小于通信设备的额定电压。所以,一旦通信设备出现漏电的情况,通信设备、人体以及大地三者之间会形成一个回路,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在安装通信设备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通信设备,这样才能将设备中的电流及时的传导出去,降低电流对通信设备自身的损坏。另外,应对通信设备的电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通信设备在安全的电压下运行。一旦通信设备中的电压过大,就会出现通信设备接触不良以及接地设备受到损害等现象出现,进而对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的改善方法

(1)优化接地方式

接地方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接地效果,所以,接地施工人员在进行接地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接地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首先,对电子通信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充分研究,找出环境中存在可能影响接地效果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解决。例如,环境中的`温度以及湿度等,都会影响接地技术的最终效果。一旦环境中的湿度较高,就会大大提高电子通信设备的漏电概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接地方式时,就应选择防潮性能较好的接地方式,确保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对接地线内的阻抗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接地线内的阻抗过高,接地线内的电流就会对电子通信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接地线内的阻抗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地线中的电阻,另一种是接地线中的电感。目前,降低电阻的有效方法就是对电子通信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避免电子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电阻的增加。降低电感的有效方法是选择合理的接地方式,当前最常用的降低电感方法是采用多点接地法。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进行优化,就要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在提高接地技术运行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度[1]。

(2)注重施工细节

在利用接地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接地技术的运行质量,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其中主要包括接地技术中的细节以及接电环境中的细节。接地技术中的细节主要包括连接点的变化以及接地导线的性质等方面,在进行施工人员进行接地施工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连接点的变化。一旦连接点的变化过大,就会导致电子通信设备中的电位差出现变化,进而降低了电子通信设备运行的运行安全。另外,在对接地导线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电阻小的导线,长度不要太长。这种导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使电子通信设备在电阻较低的环境下运行,降低了电阻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影响。

另外,接地技术的施工环境也是影响最终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一,要尽量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中施工,例如电阻较高的回路以及公共阻抗较高的环境等。第二,对于施工中的细节问题要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在使用接地电缆以及接地螺旋的过程中,要使用具有明确标识的电缆以及接地螺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对接地技术的影响,进而确保电子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

(3)建立完善的接地施工制度

施工制度对于施工过程来说起着引导规范的作用,所以,对接地施工制度进行完善,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地技术的施工质量。在对接地施工制度进行规范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两方面完成,一方面是对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另一方面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首先,对于接地施工中的接地类型以及接地施工的目的进行明确规定,进行有所侧重的施工。例如,有些接地施工对接地线内电阻的要求很高,而有些接地施工对于导电性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施工。其次,对于接地施工中的设备类型以及接地设备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设备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最后,在完成施工后,要对最终的接地施工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地线以及总电源是否受到损坏,接地螺丝是否牢固以及接地线的安装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等方面。同时,加强对接地线施工的验收力度,定期对接地线的运行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确保电子通信设备的运行质量[2]。

3 Y论

随着人们对电子通信设备运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子通信设备的信息传导效率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接地技术的方法进行完善,提高了接地技术的运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电子通信设备的信息传导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对接地技术的施工方法进行改善,能够为今后接地线技术在电子通信设备中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红.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与问题剖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17:32.(2016-09-01)[-08-11].

篇3:技术研究论文

一叙事、历史意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叙事

当下的文化叙事学强调把“叙事表现文化事实”与“文化事实具有叙事功能”相结合,把叙事从一种语言行为还原为广泛的文化现象;不只关注叙事对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表现,还特别关注文化事实所具有的叙事功能及其产生的叙事效果,注重发现叙事文本与现实世界的内在关联。[4]这对把叙事置于文化语境来理解具有启发意义,不过它尚局限于文学领域。但正是现象学与(后)结构主义的融合,对叙事展开了本体论探究,即认为叙事是解释的实现形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奠基性行为方式,本文称之为“文化实践”。

这一转换是当代历史哲学家在解释学的指引下实现的。伽达默尔从本体论层面把时间性与历史意识(效果史)联系起来。利科则讨论了叙事与时间意识的关系:时间性是“在叙事性中影响语言的存在结构”;而叙事是“将时间性作为其最终指涉物的语言结构”[2]229。概而言之,叙述(叙事行为)内在包含着时间性;叙述组织和呈现时间意识。没有它,事件的意义就无法表述。叙事中总是包含着时间概念,叙述并非在一个事先给予的时间框架中进行,叙述中的时间并非物理时间,它是在叙述中被建构的,唯有通过叙事,时间意识才被赋予秩序。因此吕森指出,叙事是历史意识的呈现形式,叙事是人类在把握自身与世界的过程中,对切身体验、感知和回忆进行解释,从而呈现意义的方式。[5]叙事是切身体验、回忆获得人生意义的根本方式,于是叙事在“此在”的生存过程中就具有本体论地位。

这样,叙事和历史意识就具有同一性。历史意识是将时间经验通过回忆、感知和身体体验转化为生活实践导向的文化活动总和。正是叙事将历史意识的内容、形式与功能统一呈现出来,由此理解生活的意义。因此,这种意义建构活动实现的是一种文化功效,即为具体历史境遇中的独特生活方式创造意义,而意义的建构则是“文化挪用”过程。生活实践就是建基于历史意识与叙事实践上的文化实践。因此叙事既是修辞学意义上的,也是对此在本体论生存的现象学描述意义上的。这样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既然技术始终与我们相伴,技术始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叙事中,那么技术对形成我们的历史意识就有重要意义![6]

对技术参与日常生活叙事的讨论,是以后现象学的根本问题为起点的——“在人类日常经验中,技术起什么作用?技术产品如何影响人类的存在和他们与世界的关系?工具如何产生了转变了的人类知识?”[7]伊德对此作了阐述。

他认为,现象学描述的起点应是经验者与经验领域的关系,也就是探究人类身体活动与知觉经验(其次才是意识结构)。因此,人与世界的关联应该是人-技术-世界的多元稳定结构。在此,技术作为居间调节与人相结合而形成的对世界的知觉经验包括两种,即微观知觉和宏观知觉,前者指身体知觉维度,后者指文化-解释维度,“两种都属于生活世界。两种知觉的范围相互连接和渗透”。[8]这些论述表明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本体论地位;也指明了技术作为“文化实践”的面向——“文化的知觉”。不过伊德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技术-世界的呈现方式问题。对此本文的回答是,以叙事来呈现——技术参与、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叙事的奠基性要素。这是本文力图拓展的关键点。

上文指出,生活实践内在蕴涵历史意识与叙事实践。那么,技术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来,其呈现方式就是日常叙事。事实上,所谓实践,无外乎就是“人-技术”结合体对世界的关系,即(人-技术)→ 世界;而且一种关系直接显现出来,其他三种关系也就得到“共现”。而所谓文化,就是使得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显得与众不同的规则及其表征符号的创造与使用活动。这表明实践就是文化实践,在当代文化研究与社会理论语境中,二者互为定义。正因此,伊德把人与技术结合所获得的经验称为“文化的知觉”。这样,文化实践就是人-技术结合体,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挪用异质要素,来制作文本以寻求生存“意义”的过程——这个制作文本的过程就是叙事;通过诠释意义,人们得以认识和改造自身-世界。

这样,生活实践就内含技术实践。但技术史家只课题化了那些被话语霸权塑造为“重要”的技术及其实践。本质上说,技术实践应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技术的、自然的、社会的、个人的,认知的、利益的、政治的、情感的等要素“接合”(articulation)起来,生产、体验和重构“技术物及相关活动的意义”的文化实践过程。技术叙事就是行动者挪用异质要素建构技术杂交体的过程中,把要素参与和展开的时间性按次序组织起来的方式。技术的历史意义就是过去的技术事件在历史意识中构建出的解释方式,也就是人在与技术事件相关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之间创造联结以对过去的技术事件的时间延展性(就是过去的事件与后续的时间保持了延续性或对后续事件形成了影响)作出解释的方式。因此说,技术的历史意义实现了一种文化功效,寻求技术的历史意义就是在构建“技术文化”,其目标在于导向当下与未来的实践。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技术作为“杂交体”的意义得以呈现出来,其目的在于使技术“生活化”。这样,我们就把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推进到技术的文化叙事学研究维度。我们可以具体考察技术参与到日常生活叙事中,通过历史意识组织集体(社会)记忆、民族认同、地域意识、生活空间以及自然观念等。[9,10,11,12]

对于普罗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技术叙事的考察,我们可以着眼于不同文化对时间性的组织方式,从而揭示不同文化中的技术叙事的类型;我们也需要深究实践逻辑的组织方式,或者我们可称之为“实践叙事学”,它应该着眼于身体-技术的感知和图像叙事的类型及其机制。比如说对技术展开文化研究,需要着手探讨身体-技术的感觉经验的叙事机制、技术表象的叙事机制、从感觉经验到集体表象(社会记忆)过渡的叙事机制。

二技术史家的历史叙事

历史意识为历史编撰提供了奠基即内在意识形式——技术进入到历史意识中建构和形塑了人们的生活叙事,这成为技术史家的意识奠基,技术史编撰是生活叙事的组成部分。本文将进一步论述这种统一性,即集中于以现象学为基础来讨论历史编撰与日常生活的历史意识的关系。

利科曾指出,历史叙述的对象即过去人们的行为,都暗含了一种文本结构,否则我们就无法将它们叙述化;而不经过叙述化,我们就无法呈现它们已达到历史意义。卡尔同样以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为基础,论述了自我叙事、集体叙事及其相互建构的过程。卡尔首先指出,历史实在不是纯粹的自然事件,而是“人性化”了的事件。即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处于人对时间过程的体验中的,包含了行动者的过去经验和未来预期。同样,梅洛-庞蒂及其后继者从空间意识角度阐明了身体的感知方式——空间感知中轮廓背景式认识方式的根本性。因此,历史事件总是发生于人对视域的统觉能力中,而非纯物理事件。

上述表明的是人类日常生活实践所具备的一种联结过去-当下-未来的以及空间秩序的能力。基于此,行动者本身就能获得一种故事叙述者位置:即行动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站在现在看过去和采用一种预料的视角站在未来看现在的回溯性位置;也包含着站在过去看其后(比如后悔)以及站在现在看未来的前瞻性观点。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论和拟剧理论都不同程度揭示了个体行动的这种反思性。在此意义上说,叙事行为在成为历史和小说中的认知的或审美的行为之前,首先是实践行为,伦理或道德行为。换言之,叙事不仅是行动和经验的构成物,而且是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我不是一种纯粹的时间持存物,我同时建构着时间;我是一个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被讲述和复述的生活故事的主人公,我还是这个故事的主要讲述者,并且也属于这个故事的听众。建构自我认同的伦理-实践正是这三种角色统一的原动力。

进而依据现象学的交互主体性概念,我们就可以把这种自我认同扩展为集体认同以及二者的相互建构。但这些洞见并非仅仅是哲学玄思,更具经验性的认识存在于社会学中。自我与认同理论、角色理论、拟剧理论、常人方法论,以及新近的预期状态理论,都表明了人的社会实践的叙事性——一种建构自我-社会的过程;而一批新社会学家的试图融合互动与结构的理论更是表明了个体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如何沟通了个体行动的意向性、实践意识与话语理性、互动网络、制度以至更大的社会结构。这无疑可以作为打通因果说明的宏观历史研究与当今的微观历史叙事的可能途径。由此,历史叙事的社会角色就显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们也许是部落首领、祭司、师傅,借助记忆和亲身经历口述一个神话、传奇或祖师的逸闻趣事,以传承对部族、禁忌、教义或某个手艺活的信仰;他们也许是诗人、传记作者、小说家,精心编写一个故事以传扬自己或某个团体的旨趣主张;它们也许不过是一块碑铭,默默期待后人的凝视。而只是到了现代,职业史家才成为显眼的历史叙述者。他们的研究充分发掘了可资利用的资源,但这些史料最终奠基于历史上人们的生活实践以及史家的生活世界。不过,难道我们要让他们遮蔽这历史叙述之芸芸众生的存在?难道历史写作就只能采用分析性表述以迎合社会科学化史家的梦想?

因此,海登·怀特、安克施密特、拉卡普拉等对叙事史学的讨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表明,历史表述内在地具有修辞性、叙事性和意识形态内涵;而利科、吕森、卡尔等则指明了此在生存的叙事性质。由此,历史叙事学就大大扩展了“历史编撰”的含义,即一旦放宽视界,这众多不同的历史叙事方式就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历史叙述是一种组织机制,它只有在组织时间、行动和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才发展为职业历史家组织历史的专门方式。另一方面,叙事过程也是传递历史意识的手段。历史叙事学可以把制约叙述的意识形态、历史性等因素都抖落出来。[13]本文就是在“叙事是历史意识的组织机制”的意义上来思考以下问题,即历史上的人们如何把技术纳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叙事中来建构意义,技术史家如何组织技术史叙事。这样,本文开篇所概括的四种历史叙事立场就融通了,即历史叙事是奠基于人生存的时间意识之上的、置身于生活世界情境中的实践,它通过修辞而把这个过程组织和呈现出来,从而力图实现自我和集体的认同功效。

那么我们如何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技术叙事?本文将讨论两个问题:其一,技术史叙事模式的历史考察;其二,技术史叙事的意识形态蕴涵性。

关于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技术史叙事模式类型的考察,是迄今为止技术史家尚未展开讨论的。而且仅是近来,历史学家才走出修昔底德和希罗多德划定的历史叙事范围而关注了神话、史诗、谱系等叙事类型。同样可以说古老的技术史叙事也呈现为神话、诗歌和谱乐。比如图腾禁忌传说、各民族的神话以及各种手艺匠人关于自己的师承门派的传说等,都包含着人类关于技术、工程的历史叙事。随后我们可以注意各行各业手艺中流传的口述传说,技艺歌谣等,它们借助于不同的叙事模式叙说着技术与人事,实现技艺传统的承继和行业认同。随后我们的分析才进入到学科化技术史叙事模式中来。本文列出下表来简要比较其中几种叙事模式。

限于篇幅,本文对上表不作进一步解释。但它可能启发读者对各种不同的技术叙事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展开跨文化比较研究。上表的分析反映了经典叙事学的分析视角;而后经典叙事学则更突出强调文化情境中的读者反应以及多元叙事。如此看来,技术史叙事学向我们展开了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

三技术叙事的认识论、美学与政治学

在此我们将更深入考察叙事现实化历史意义的机制即隐喻与情节化,从而说明叙事的意识形态蕴涵。

想象和联想是人类认知(统觉,即赋予感知片断以统一性的认知机制)的奠基性机制,在叙事中这种统觉机制就是隐喻,它是人类的思维与表述机制。比喻性的诗性预构行为先于任何概念化的层面,而决定了历史学家看待和建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基本方式。隐喻——它所建立的是对象之间的类比关系;以隐喻为奠基,其他几种比喻类型都试图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统觉。比如怀特提到历史叙事中的另外几种比喻类型:提喻、转喻和反讽。本文认为,这四种比喻类型分别对应着技术决定论、与境论、建构论和文化论的历史意识。

基于隐喻,情节化提供了把这些连结扩展为故事的组织机制。怀特深入描述了这一过程并区分了不同模式,[14]同时指出,情节类型与论证方式及意识形态含义类型的结合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依据实践逻辑而定的。

通过比喻和情节化等连接机制,叙事就把过去-现在-未来,把物与符号、语言与实在连结并呈现出来,创造一种现实性。所谓现实性是指,叙述表征着某种实在,并使过去的事件对叙事者/读者而言具有了当下与未来的意义。如怀特所说,它遵循的是一套实践逻辑。实践逻辑常常超越于同一律和不矛盾律之上,因为叙事要应对社会创造的种种处境,使得你身处其中时必须在矛盾中采取行动。生活就是矛盾,因此我们需要一套对置身其中的实践进行表述的理论,叙事是我们对实际生活的句法作出说明的方式。[15]正是在此意义上,劳斯指出,科学的文化建构也是实践过程的集合,对实践过程的描述就是叙事。叙事的这种性质使得它既包含认知(求真)维度,也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维度——后两者常超出对实在的镜像表征的范畴而包含建构性。也就是说除了如实地言说以外,还存在什么是合适的、正确的或具有美感的、引人入胜的言说的问题,这取决于文化传统、个体偏好、言说的具体情境,以及谁有权力来作出判断。从而,历史叙事模式的选择除了以历史事件的事实性、时间性为依据以外,同时又是向当前的文化实践框架的融合并通过语言和思维表现出来,即它是对当下文化框架的参照、对叙事者知识背景所构成的文本语境的参照、对叙事者的叙事意图和所处情境的参照……由此历史叙事学也是话语美学与话语政治学的理论。历史叙事学就是要揭示历史文化如何与现实“接合”的过程,即揭示叙事文本及其符号等文化产物如何转化成为被认为是现实经验的东西的意象,从而让我们相信这些意象就是现实。同时也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分析来揭示行动者如何建构认知、美感、社会认同,展示得体的社会存在方式,以及借助象征手段显示地位和等级,以制度化、物化的形式展示群体或阶级存在等。而因为这个过程始终与权力运作连结,所以分析叙事实践就可以分析权力结构的运作过程,这也就是从表征的分析进入对社会的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机制来具体分析一个技术史案例——20世纪以来技术史家关于惠特尼与美国标准化生产线的研究。库珀从编史学角度考察了这一分析视角转换的过程。[16]本文则从叙事模式视角来展开分析。

上表显示,史家起先从技术决定论视角把惠特尼塑造为发明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民族英雄;论证形式是着力突出惠特尼的个性和行动的独特性,强调他个人对于历史进程的左右。史家后来从与境论角度把他打扮成精明的投机者;采用社会科学化史学立场,力图用“覆盖率”因果关系的论证方式,通过演绎来说明惠特尼成功的原因。70年代的建构论则把惠特尼变成了江湖骗子;史家把他的创新活动置于社会结构中来说明他的位置。近来史家则认识到应该从行动者的多元实践中来理解他,在具体文化情境中解释历史实践,从而理解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自我与社会认同的多元性、断裂性。它们分别对应一种意识形态,以此建构霸权与政治批判。由此可见,技术史实现的是文化功效,寻求技术的历史意义就是在构建特定群体的“技术文化”,目标在于在实践中建构身份、分配权力与资源。

四结论

论述到此,我们可以说,对技术实践展开的研究是一种叙事学考察,技术实践哲学的方法论乃是叙事学。同时我们对“技术叙事的研究路径”问题也可作出回答:通观全文,我们都强调了实践的“文化”性质,因此对技术叙事的研究应采取文化研究路径。只是这种路径也需要超越目前文化研究仅仅局限于符号学的缺陷而把技术-身体的经验关系作为奠基来思考。

摘要:技术叙事包含双重含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技术展开文化实践;技术史家的写作实践,它们分别对应日常知识和专家知识。文章以现象学为指引,以论述二者在实践层面的可通达与统一性为出发点,比较分析了各种不同技术叙事模式及其历史意义的建构方式。进而以关于惠特尼的不同历史叙事模式为例,比较分析了不同技术叙事模式通过不同的隐喻与情节化组合以现实化历史意义的方式,以此深入讨论叙事的情节化机制,从而展示了技术叙事的本体论、认知、审美与政治维度。由此,文章展现了对技术叙事进行文化研究的不同侧面与文化研究路径。

篇4: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技术研究

文章首先以江苏某中学的教师、学生和某高校的教育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的形式,对中学课堂导入环节现状展开调研,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其问题,提出建议。最后结合笔者在教育实习中的体会,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导入。本研究旨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有效展开,改变传统课堂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 课堂导入 导入设计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导入是以传统的课堂导入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等对课堂导入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导入是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材料,辅之以相关教学媒体、适当的教学方式和信息手段,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以达到学生自觉学习的目的,变“要学习”为“想学习”。导入是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与纽带,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入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为: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承上启下;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悬念;把教学目的与意图明确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新知识的学习内容、目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方式,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所领悟,产生对学习的期待;为学生学习新知起铺垫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对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思维的乐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不同,不同教师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中学课堂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温故导入,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典型事例,经验导入;分析习题,逐步导入。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

对江苏某中学15位教师、随机抽取的150名学生、某高校50位教育实习生作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主要对15位教师随堂听课,重点观察课堂导入环节,对所听课整理分析,了解初中课堂导入环节现状。设计三份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和实习生:教师发15份,回收有效问卷12份,有效率80%;学生发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93.3%;实习生发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87.5%。

2.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

①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年轻教师能积极响应课程教育改革号召,走在教学改革最前沿,学习新技术;年长教师为年轻教师提供宝贵经验,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探索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年长教师多是中学高级教师,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教学,很少再学习新知。

②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被调查对象性别构成为男生占52.14%,女生占47.86%;年级构成初一学生占32.86%,初二占34.29%,初三占32.86%。性别方面男女各占比例差距不大,性别差异对问卷回答影响较小;年级方面初一、初二、初三均有涉及,所占比重差距不大。在喜欢学习哪些科目的问题上,喜欢文科的学生较多,喜欢理科的学生较少,但喜欢信息技术的学生相对较多。教师应努力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③实习生基本情况分析

数据分析发现被调查对象性别构成为男生占40%,女生占60%,被调查对象是江苏某师范大学学生,因此男女比例稍有差距属正常现象。被调查对象年级构成为大三学生占46.67%,大四占53.33%,多数师范生大四实习,只有极少数中文系学生大三实习,因此比例差距也属正常。被调查对象专业与实习科目比例构成基本一致。

(2)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①教师与学生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在课堂导入能否引起学生兴趣与注意力方面,调查发现75%的教师认为他们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很少有教师认为他们的课堂做不到;95%的学生认为大多教师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自己的兴趣与注意力,只有3.5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导入没有此作用。由此看出,信息环境下大多教师的课堂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与注意力。

在课堂导入能否使学生清楚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方面,调查发现75%的教师认为课堂导入能使学生清楚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50%的学生认为教师导入后都能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不能。由此可以看出近一半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没有真正把它运到实际教学中,致使学生无法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

在课堂导入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认为课堂导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77.86%的学生赞同此观点,有12.1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导入费时、低效。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导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课堂导入是否需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方面,发现83.33%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析,16.67%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76.4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导入需求分析,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没必要。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只有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

在课堂导入方法方面,一半以上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设计导入,少数较少使用多媒体;有2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或方法陈旧。这表明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仍有部分教师不用信息手段设计课堂导入,导入方法仍很传统,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实习生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在课堂导入重要性方面,90%以上实习生认为课堂导入重要,并在实习中设计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力方面,86.67%的实习生认为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所有实习生都能使用信息手段设计导入。

使用短信、微信、QQ等(条件允许)来设计导入方面,66.67%的实习生愿使用它们来辅助设计课堂导入,6.67%的实习生非常愿意使用,并在实习中已尝试使用,也有部分教育实习生并未尝试过。(如图1)

图1实习生是否愿意使用手机、电脑来设计导入

影响实习生使用以上手段进行课堂导入方面,80%的实习生认为导致他们不能使用以上手段进行导入的原因是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不足、资源有限;80%的实习生认为自身教学经验、创新意识不足致使他们不用以上手段进行导入设计;33.33%的实习生认为使用以上手段设计导入时间过长,影响教学内容进展(如图2)。

图2影响实习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导入的原因

3.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无导入环节,对导入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把导入真正用到实践中,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课堂导入重要,平时教学也注重导入并在备课时设计,在教学中能与同行交流经验和看法并征求学生意见,但从学生的问卷发现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从不进行导入,因此部分教师对导入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多数教师对自己的导入设计过于满意,自认为很成功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有12.14%的学生认为导入浪费时间,课堂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要求,说明教师忽视学生看法,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导入方法单调,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16.67%的教师较少使用多媒体,2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且导入方法陈旧,多数教师只采用自己较为习惯的一种或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导入方法单调,缺乏创新,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导入显得“生搬硬套”、“形同虚设”。

笔者分析发现信息环境下中学课堂导入方法与传统课堂导入所差无几,教师仍停留在传统导入方法上,没有充分把握好当前信息技术环境,更没有充分利用充裕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工具。有些教师即使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来设计导入,也仅是用投影、电脑放PPT、图片、音视频等,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3)教师设计导入的素材和手段陈旧,缺乏时效性与新颖性

很多教师都是从网上下载素材和案例设计导入,有些素材和案例很陈旧,不再适合现在的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4)少数实习生不能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未使用信息手段设计课堂导入

调查发现少数实习生不能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不精心设计导入,没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建议

1.把课堂导入真正用到教学中,突出其功能与作用

多数教师能认识到导入在激发学生求知欲、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按照原计划实施或即使实施导入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教师单纯认为只要设计导入就能达到以上效果,对导入环节过于自信。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需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导入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导入的功能。

2.导入设计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教师设计导入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需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兴趣发展的导入内容以及最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3.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发展,提高探索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丰富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交流活动,教师也应全身心地投入参与,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导入方法。

4.教师应跟上信息化节奏,丰富自身技术,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设计导入

调查发现,68.57%的学生使用或偶尔使用手机,69.29%的学生喜欢QQ聊天,85%的学生希望教师使用电脑或手机来设计课堂导入(如图3),若条件允许,75%的教师愿意用短信、微信、QQ等设计导入,但有很多教师对这些软件不了解,16.67%的教师从未想过用它来设计导入(如图4),创新意识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若教师能使用手机或电脑来设计导入,79.29%的学生会认真听讲服从教师安排。因此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丰富自身知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前,通过手机飞信群发、QQ群发、发微博等向学生传递新授知识。一些年长教师更不能封闭自我,拒绝接受新科技手段的熏陶。这样课堂的导入方法才更新颖、多样,更利于学生学习。

图3学生是否希望教师的导入能用电脑或手机来完成

图4若条件允许教师是否愿意使用手机或电脑来设计导入

5.学校加强电教硬件设施建设,确保电教资源通畅使用,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条件

58.33%的教师认为导致他们不用手机、网络设计导入的原因是学校硬件资源不足,影响他们课堂教学。因此,学校应加快网络资源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宽广的资源平台。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设计

1.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优缺点

(1)优点

传统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常遭批评。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思路。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导入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想要学习、享受学习。同时教师能在信息化环境下丰富自身理论知识,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缺点

中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不够成熟,自我控制力不强,若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用信息手段进行导入,自制力差的学生有可能不服从教师安排,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使课堂混乱,耽误教学内容进展,同时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2.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设计须把握的原则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设计应把握以下原则:导入目的性、针对性强;导入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有关联性;导入尽量以生动、具体的实例为依托,具有直观性;导入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有一定的魅力;导入须把握好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有些课程知识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教师可利用信息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了解其空间结构,学生不因内容的空洞抽象而形成不了真实的感受。运用计算机、手机、网络教学更使教学锦上添花,使学生具有从形象到理论、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法,教师的教学语言都要确切、精炼、朴素易懂。注重借助实物、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主动学习新技术,使之用于课堂。

3.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设计

(1)信息技术课堂导入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被认为是人才的必备要素之一。初中信息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信息技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责任,然而这门课程在学生心中往往被定义为“玩”课。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来自网络和游戏,而非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本身。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有效利用学生对网络与游戏的兴趣,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并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

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法有开门见山法,多媒体视、音频导入,多媒体图片导入等。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设计,没有把握好信息技术环境,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未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其他课堂导入

根据信息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导入设计及效果,笔者认为其导入方法也适用于学科的其他课堂。学校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化硬件设施,确保资源顺畅使用;教师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学生能在课堂上服从教师安排,少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提高自制力;那么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将顺利展开并收到良好效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翻转课堂、慕课的大规模兴起,教育领域掀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浪潮。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求我们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良好的开端是事物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导入完美整合,使教学进行得更完善,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高效展开,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玉军.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研究[J].学术研究,2012(2).

[2] 暨洁华.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6).

[3] 吴凤霞.初中英语课堂中导入环节现状调查[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1.

[4]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M].基础英语教育,2012(4).

[6] 孙力维.课堂导入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7] 陈文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策略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3(1).

[8] 郭海娟.浅谈课堂导入的作用[J].学周刊,2011(1).

[9] 杨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一本等你一起来完成的书[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杨曼(1993-),女,江苏沭阳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硕士;王运武(1980-),男,山东聊城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

篇5: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肩负着开辟创新、科研转化的重任,是各地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在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数量是八个技术领域中最多的,其各项经济指标也稳居各技术领域首位。文章就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技术领域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大连市;技术领域;经济指标;科技活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是所有企业中调整产业结构,走自主创新、持续创新发展道路的领头羊。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4月联合颁布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八个技术领域,有力地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1各技术领域经济情况

上年度新材料技术领域工业总产值和净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第一次超越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跃居第一位。,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工业总产值851.1亿元,重新排在首列。新材料技术领域的工业总产值611.6亿元,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工业总产值182.7亿元,分列八大技术领域的二、三位。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再度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赶超,而且相差近240亿元。各技术领域净利润方面的排名顺序也与此相同。营业收入方面,依旧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首,达845.5亿元,新材料技术领域和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分列二、三位。

2各技术领域人员情况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从业人数是各领域中最多的,达69715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其次,达25964人。新材料技术领域从业人员13542人,位居第三。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及职称方面来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占比68.5%,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36.3%,均居于八大技术领域首位,这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行业特点是密切相关的。高技术服务业和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在该两项指标方面也是位列前三。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新材料技术领域的本科以上人员占比、中级以上人员占比则相对较低。

3各技术领域科技活动投入情况

由于各个技术领域的历史发展情况及本地基础情况不同,八大技术领域的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情况差距较大。

3.1各技术领域科技人员投入情况

截至底,大连市4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共计41013名科技人员参与了科技研发活动。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由于企业规模大、数量多,其参与的科技活动人员也最多,共有17821人;其次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有10348人参与了科技活动,较减少了412人。科技项目人员占比从某种意义上能够体现科技项目的工作效率和科技项目资金利用率。八大技术领域中的科技项目人员占比均在90%以上,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各领域的科技研发态度比较严肃,对科技资金的使用比较慎重。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的科技项目人员占比相对更高,这也是由其行业特点决定的。

3.2各技术领域科技资金投入情况

由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基础雄厚,其用于科技活动的非政府经费也最多,达39.2亿元,位居第一。新材料技术领域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以19.7亿元和11.3亿元分列二、三位。在委托外单位科技活动支出方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支出额最大,达3.5亿元。但从占非政府经费支出额的比例来看,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较高,占比9.1%。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3家企业度在没有政府支持的科技活动资金情况下,共向外单位支出14855千元进行科技研发,占非政府经费支出总额的44.79%,位列第一。但20该领域的三家企业委托外单位进行科技活动支出为0,内部研发的科技项目有23项,全部的科技项目支出为12940千元。

4各技术领域科技产出情况

同样与技术领域的体量相关,在八大技术领域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是最多的,但专利授权率最高的是高技术服务业,授权发明专利占比最高的则是新材料技术领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共发表科技论文255篇,高技术服务业领域124篇。注册商标方面,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拥有345项注册商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拥有265项注册商标。软件著作权方面,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累计拥有1409项,较上年增长了62.3%,其中当年获得241项,远远超过了其他技术领域。

篇6:技术研究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于化工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化工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氨合成产品作为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以用于氮肥、硝酸以及铵态化肥的生产加工制造。随着市场对于合成氨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于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善合成氨生产技术,加大节能技术开发,应经成为合成氨等相关化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现阶段合成氨工业主要生产原料

合成氨的反应公式为3H2+N2=2NH3+Q,合成氨的反应特点主要为:可逆反应,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同时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氮气;此外,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过程,反应过程中反应热与温度以及压力有关;而且需要催化剂的催化方能迅速进行合成氨反应。现阶段用硬合成氨生产的原料主要有天然气、重质油以及煤或焦炭,具体生产工艺如下所示:

1.天然气

采用天然气生产合成氨主要工序为脱硫、二次转换、一氧化碳转换以及去除二氧化碳等工序,在上述工序完成后即可得到氮氢混合气,再利用甲烷化技术去除少量残余的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并经压缩机进行压缩处理,即可得到合成氨产品。

2.重质油

重质油主要是指常压或者减压蒸馏后的渣油以及利用原油深度加工后的燃料油。利用重质油生产合成氨的工艺为首先重油与水蒸气反应值得含氢气体。通过将部分重油燃烧以为反应转化吸热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及足够的反应温度,进而通过重油制氢为合成氨的生产提供基础原料。

3.煤

以煤作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的高温干馏焦化以及煤的气化两种,煤的焦化主要是将煤处于空气隔绝的高温条件下制取焦炉煤气,通常情况下焦炉煤气中含有60%左右的氢气,作为合成氨生产的原料。而煤的气化,将煤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常压或者加压的方式与水蒸气或者氧气反应,得到含氢的气体产物,以此为制作合成氨的原料。

二、合成氨生产工艺指标

1.合成氨生产压力

通常情况下将压力控制在3~4MPa左右,这主要是由于采取加压的条件可以降低能耗,保证能量的合理利用,而且采取加压的方式还可以提高反应余热的利用。

2.生产温度

对于一段炉的温度,一般控制在760~80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一段炉设备价值高,而且主要为合金钢管,合金钢管的特点在于温度过高容易造成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对于二段炉温度,主要根据甲烷控制指标来确定。在合成氨的生产压力以及水碳比得出后,应该根据平衡甲烷的浓度来确定合成氨的生产温度。通常情况下要求yCH4<0.005,出口温度应为1000°C左右。实际生产中,转化炉出口温度比达到出口气体浓度指标对应的平衡温度高

3.水碳比

由于水碳比高的条件下,残余甲烷含量降低,且可防止析碳。因此一般采用较高的水碳比,约3.5~4.0。

三、合成氨生产节能措施研究

合成氨的生产作为需要大量能好的工业,对于合成氨生产工艺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已经成为合成氨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降低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实现合成氨生产规模的大型化

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在于可以综合利用能量,并且可以采用离心压缩机,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大型化的合成氨生产可以建立完善的热回收系统,进而降低能量的消耗,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此外,大型化的合成氨生产工艺由于采用了高速离心压缩机,减少了合成氨的设备,并实现了合成氨生产工艺的优化。

2.实现制气系统的节能优化

合成氨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制气环节,制气环节的能耗达到成产工艺的70%以上,因此实现合成氨的节能,必须提高转化率降低燃料消耗。

对于利用天然气生产合成氨的工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结合用于生产合成氨的天然气的密度以及其他信息,判断天然气碳含量,并及时调整蒸汽,并通过适当降低水碳比来实现生产工艺的节能;严格控制合成氨过程中的烟气氧含量,并尽可能的减少其波动,将其控制在较低的数值;在生产过程中除满足氢气与氮气比、二段炉出口的甲烷含量以及温度的条件外,应尽可能降低一段炉负荷;对于类似于Kelogg型的合成氨生产转化炉,应该尽可能地均衡控制各个支路间温度,并减少各炉管间温度偏差,进而大幅提高加热效率,这样不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实现能耗的降低。

对于采用重油以及煤粉气化炉的合成氨生产工艺,实现节能技术改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原料的基本属性如密度、热值等探寻反应的最佳配比,及时调整氧气量、蒸汽量,减少能耗;根据炉型及工艺设计不同控制方案,通过平稳操作和优化参数,提高转化率,降低能耗;由于这类气化控制的特殊性,如原料性质难以定性、监测点少、自动化程度低等,尚无开发出理想的优化控制系统。

3.从驰放气中回收氢

从驰放气体中回收含氢气体。从驰放气体中回收有氢气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将驰放气体低温液化,进而通过蒸馏进行进一步的分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回收有氢气体,同时可以回收部分稀有气体。第二,采取分子筛在高压条件下吸附的方式,进而在减压下进行解吸的方法分离得到有氢气体。第三,采用多极膜分离方法,由于氢气透过膜的速率相比其他气体较高,并通过多极膜进行分离而获得纯度较高的氢气。

四、结语

上一篇:天下无双,花开不败下一篇:绍兴印象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