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

2024-05-01

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共8篇)

篇1: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

工商总局解读《商标法实施条例》修订重点内容

来源:工商总局网站

为贯彻落实将于2014年5月1日施行的第三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国务院对《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修订。新修改的《条例》在便利当事人方面做出了多项规定,细化了新《商标法》一些相关条款,使其更便于操作,更有利于社会公众简便快捷地办理各类商标申请事宜。笔者认为,在便利当事人方面新修改的《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规定了声音商标的申请条件。修改后的《商标法》扩大了保护的客体,删除了对可注册标记的“可视性”要求,明确将声音商标纳入了可以申请注册的标记范畴。为配合这一规定,新修改的《条例》明确规定了以声音标志申请商标注册的条件。这些形式要件主要包括:(1)应当在申请书中予以声明;(2)说明商标的使用方式;(3)提交符合要求的声音样本。根据商标局的规定,这种样本应当是光盘形式,音频文件不得超过5MB,格式为wav或mp3。如通过纸质方式提交,声音样本的音频文件应当储存在只读光盘中;(4)对声音商标进行描述,如果是音乐性质的,这种描述可以采用五线谱或者简谱的方式,还要求附加文字说明;如果声音是非音乐性质的,无法以五线谱或者简谱描述,则要求必须以文字加以描述;(5)商标描述与声音样本应当一致。

二是明确了数据电文的含义及如何确定数据电文方式文件到达主管机关及送达当事人的日期。修改后的《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申请有关文件,可以以书面方式或者数据电文方式提出。新修改的《条例》明确将数据电文方式界定为互联网方式。

关于如何确定以数据电文方式提交文件的日期或商标局、商评委以数据电文方式将文件送达当事人的日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当事人影响很大。新修改的《条例》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当事人以数据电文方式提交的文件日期,以进入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电子系统的日期为准;商标局、商评委以数据电文方式送达当事人的,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15日,视为送达当事人。

三是明确申请分割的操作程序。修改后的《商标法》规定了“一标多类”制度。为使申请人申请注册的商品或服务在部分遇到法律障碍的情况下,使未遇到障碍的部分不受到影响,继续下一步的注册程序,尽快确立商标专用权,《条例》特别规定了相应的申请分割制度。商标局对一件商标注册申请在部分指定商品上予以驳回的,申请人可以将该申请中初步审定的部分申请分割成另一件申请,分割后的申请保留原申请的申请日期。

四是明确了通过快递企业递交文件的日期计算方法。目前,快递行业蓬勃发展,而申请人通过快递企业办理商标业务的情况日益普遍。原来的《商标法》和《条例》对如何确定通过快递企业提交的办理商标注册有关文件的日期,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看法。为维护当事人权利,使其对文件的到达日期有明确合理的预期,修改后的《条例》规定,除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外,当事人向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文件或者材料的日期,通过邮政企业以外的快递企业递交的,以快递企业收寄日为准。

五是完善商标异议的具体程序。修改后的《商标法》完善了商标注册异议制度。为落实这一规定,修改后的《条例》增加了商标异议申请的受理以及不予受理条件,规定商标局作出不予注册决定包括在部分指定商品上不予注册决定,明确异议程序法定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提交新证据的处理原则为:在期满后生成或者当事人有其他正当理由未能在期满前提交的证据,在期满后提交的,商标局将证据交对方当事人并质证后可以采信。

六是明确商标使用许可备案的具体要求。原《条例》规定,许可人应当自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将合同副本报送商标局备案。一是要求将许可合同报商标局备案,二是要求备案申请应在3个月内提交。在实践中,很多当事人不愿将自己的商业合同交主管机关备案,认为涉及商业秘密。3个月的时限

要求对双方当事人来说都相对较短,不便于其行使权利。此次条例修改,将“许可合同备案”改为“许可备案”,还将3个月时限取消,改为“许可人应当在许可合同有效期内向商标局备案并报送备案材料”。此外,还进一步明确了备案材料应当说明注册商标许可人、被许可人、许可期限、许可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等事项。

篇2: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

1.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最主要的)

2.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大论断写入党章;

3.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5.把“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等内容写入党章;

6.把党在领导军队建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写入党章;

7.把“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等内容写入党章;

篇3: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

在修订征求意见稿中,IASB和FASB根据原征求意见稿收到的反馈意见,进行了重新审议讨论,并其中针对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以下五个方面征询意见:(1)其他综合收益(OCI)的使用;(2)要求主体持有基准项目并规定与基准项目回报挂钩的合同;(3)保险合同收入和费用的列报;(4)解锁合同服务边际;(5)生效日及过渡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的核心观点是“根据合同类型,保险合同按各种不同比例将财务要素和服务要素融合在一起”。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主体对要素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组合的当前评估对保险合同进行计量,并假设主体会在到期时向保单持有人给付和赔付来履行负债义务。本文主要从保险合同的适用范围、分拆、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方面,简要介绍修订征求意见稿的主要框架内容。

一、保险合同的适用范围

修订征求意见稿将适用于主体签发的所有保险合同(包括再保险合同)、持有的所有再保险合同以及主体签发的含分红特征的投资合同(前提是签发该合同的主体也签发保险合同)。这与原征求意见稿基本保持一致。针对以提供服务为主的固定收费合同,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将不适用保险合同准则:(1)合同定价不是基于对单个客户的风险评估;(2)合同是通过提供服务以补偿客户;(3)合同转移的保险风险主要由与交易对手使用服务引发。另外,按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财务担保合同暂时保持现行IFRS 4和IFRS 9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保险合同的分拆

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合同嵌入衍生工具是否分拆按照是否“紧密相关”的原则进行。保险合同如果存在“显著”的投资组成部分,应将其分拆出来并按照相关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在考虑到是否分拆保险合同中非保险性质的产品和服务组成部分时,修订征求意见稿按与收入准则项目中识别单独履行义务一致的原则。在各组成部分之间确定现金流的归属时,应将投资组成部分和嵌入衍生工具视作单独的合同,再按收入准则项目关于交易价格在各履约义务之间分摊的原则,将现金流量分配至各保险组成部分和非保险性质的产品或服务部分。此外,现金流出也应当按照合理一致的基础分配至各组成部分。

三、保险合同的确认

修订征求意见稿在原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保险合同的确认进行了修订,会计处理更为明确和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主体应当在以下两者较早时将其签发的合同确认为保险合同:保险期间开始日;保单持有人首次付款的到期支付日。同时,修订征求意见稿考虑合同亏损问题,如果保险合同发生亏损,则保险合同将归属于保险合同组合变成亏损性的那一天。关于保险合同是否发生亏损,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当主体受合同条款约束后,履约合同现金流和保障期前的现金流之和大于零的话,则这个保险合同是亏损的;现金流超出零的部分应作为支出立刻在损益中反映。根据修订征求意见稿,主体不应当将合同边界之外的保费相关的任何金额确认为资产或负债,这些金额属于未来保险合同。

四、保险合同的计量

保险合同的计量是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关键所在。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除以下合同外主体应当对所有的保险合同采用统一的计量模型:(1)主体持有基准项目并规定向保单持有人支付款项与基准项目汇报挂钩的保险合同;(2)未到期的保险合同。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主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以下两者之和计量保险合同:履约现金流金额;合同服务边际(征求意见稿初稿称为“剩余边际”)。与原征求意见稿一致,修订征求意见稿采用“要素法”(也可称为“模块法”)计量模型,但是对相关的细节内容进行了修订。保险合同计量的四个要素:未来现金流量、货币时间价值、风险调整和合同服务边际。修订征求意见稿允许采用“保费分配法”模型,前提是其计量结果能合理地接近于“要素法”模型下的计量结果或者保险期间小于或等于一年。

1. 未来现金流量。

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合同组合的现金流量的估计应当包括履行该组保险合同所有直接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主体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基于主体自身情况,以无偏差的方式,整体考虑与主体履行保险合同而产生的所有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相关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反映当前情况且是显性的;它的范围仅包括组合中的每一个合同的边界范围以内产生的现金流。当主体可以要求保单持有人支付保费或者有实质性的义务向保单持有人提供保障和其他服务时,则相关的现金流量处于合同边界以内。与原征求意见稿一致,主体对现金流量的估计与计量日当前情况保持一致。

2. 货币时间价值。

保险合同的特点之一就是期限比较长,因此,主体应当使用能反映保险合同负债特征的折现率来调整未来现金流量以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从而计算履约现金流。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折现率应当与以下工具的可观察当前市场价格一致,该工具的现金流特征反映了保险合同负债的现金流量特征(比如时间、货币种类和流动性方面);剔除与保险合同负债无关的,但影响所有可观察价格的所有因素。同时,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对折现率的估计应该与其他用于计量保险合同的估计一致,避免重复计算或遗漏。

针对非分红保险合同折现率的确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无风险利率加流动性调整的思路,可被称为“自下而上”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原征求意见稿中就已经提及。另一种方法是修订征求意见稿新提出的思路,可称为“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指以某个参照资产组合或实际资产组合的收益率曲线为起点,经过必要的调整后达到只反映保险合同负债现金流特征的一个适当的折现率。资产组合收益率曲线必须基于当前市场信息。如果收益率曲线部分区域没有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那么就参照公允价值准则的相关指引,尤其是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计量。

3. 风险调整。

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主体在计算履约现金流时,应对其使用的预期现金流折现值运用一个风险调整。风险调整的目标是主体应承担履约现金流不确定性风险而获得的补偿,因此原征求意见稿目标中的“理性的主体为了不再承担风险而愿意支付的金额”和“最大金额的概念”被取消。风险调整应当反映所有与保险合同相关的风险,不应当反映与保险合同无关的风险,例如主体持有的资产的投资风险、资产负债不配比风险以及与未来交易相关的操作风险等。关于计量风险调整的方法,原征求意见稿只允许主体采用置信区间法(Confidence Level)、尾部条件期望(Conditional Tail Expectation)和资本成本法(Cost of Capital)三种方法,以避免允许多种方法所带来的实务多样化、降低计量相关性等问题;修订征求意见稿不再限定风险调整的计算方法,原征求意见稿中三种方法仍作为示例予以保留。同时,修订征求意见稿不再对计量单元做出具体规定。

4. 合同服务边际(Contractual service margin)。

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与未来服务相关的现金流变动应对合同服务边际的财务状况表金额的调整,而不是原征求意见稿所提议的计入当期损益。在保险合同初始确认不为负的情况下,主体应当根据保险合同在初始确认的履约现金流金额和保险保障期前的现金流之和来计算合同服务边际。在后续计量时,主体应当将未来现金流量的任何变动计入损益,该变动不会导致合同服务边际的调整;并且应当按最能反映根据合同所提供服务按照系统方法的剩余转让,在承保期内将剩余合同服务边际计入损益。

五、要求主体持有基准项目并规定与基准项目回报挂钩的合同

由于有些保险合同约定了支付给投保人的款项与要求主体持有的基准项目的回报相挂钩(如分红、利润共享以及投资连结合同)。针对这类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主体应将合同现金流分解为会直接随基准项目回报而变动的现金流,以及非随基准项目回报而变动的现金流。直接随基准项目回报而变动的现金流所对应的负债,在列示和计量时,均采用映射基准项目账面价值的方法(称为“镜像法”)。其他现金流,如固定付款、期权和担保,则根据要素法计量。

六、对未到期保险合同负债的简化计量

修订征求意见稿建议,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主体可以采用“保费分配法”简化计量未到期保险合同负债:(1)采用“保费分配法”计量的结果能够合理近视于采用“要素法”计量的结果;(2)保险期间为一年或更短的保险合同。根据“保费分配法”,主体在初始确认时,未到期保险合同的负债可能包括:初始确认时收取的费用;获取保单成本相关的支付;承保前现金流量;亏损性合同的额外负债。在后续计量时,未到期保险合同负债的账面价值包括:期初账面价值;会计期间收到的保费;已履行义务而收到的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的亏损合同负债;亏损合同估计变更的影响;货币时间价值调整的影响。另外,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对具有重大融资成份的合同,在计量其扣除赔款前负债时应予以折现和计息以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

七、持有的再保险合同

修订征求意见稿指出,判断再保险合同是否转移重大保险风险时,可以站在再保险分出人的立场进行判断。如果保险合同的分出部分所对应的所有保险风险实质上已转由再保险人承担,则可以认定分出人已转移了重大保险风险。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持有再保险合同的主体是支付保费并在支付原保险合同产生的合理索赔时获得补偿,而不是收取保费且向保单持有人支付合理索赔。因此,要求按“要素法”予以修订以反映再保险合同的特点。

八、保险合同的列报

为了回应对于业务信息量的要求,力求使收入列示与其他行业看齐;修订征求意见稿放弃了原征求意见稿提议的“汇总边际法”列报综合收益表,并决定采用“已赚保费法”列示综合收益表。根据这种新的列报方式,主体在综合收益表上应当列示:初始确认保险合同的损失(如有);风险调整的变动;反映期间内服务转移的合同服务边际的变化;不影响合同服务边际的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的变动;实际现金流量与前期对现金流量估计的差异;亏损合同的账面价值的变动;所持有再保险合同的签发者信用状况发生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合同初始确认时确定的折现率来确定保险合同负债的利息费用;其他没有在其他综合收益表中确认的损失或利得。

同时,修订征求意见稿在列报处理引入了其他综合收益(OCI)。原征求意见稿要求将因折现率变动所产生的所有影响计入损益。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对于不依赖于标的资产回报的现金流,采用当前市场利率进行折现与采用初始确认时的折现率进行折现之间的差异计OCI。对保险公司而言,对OCI的使用将减少一部分损益的波动性。但是,当资产以公允价值且其变动计入损益时,将增加波动性。

九、保险合同的披露

制定信息披露相关规定的目的在于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在保险合同会计准则所涉范围内的保险合同未来现金流量的性质、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等信息。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主体应当披露以下项目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与保险合同相关的金额;针对保险合同作出的重大判断及判断的变化;源于保险合同的风险的性质和程度。披露的内容与原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

十、过渡

原征求意见稿不允许现有的保险合同向新准则过渡时存在有合同服务边际。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对过渡时的有效保险合同,采取全面追溯调整法,与此同时,也提供了简便会计处理方式。此外,它还允许主体在过渡时重新考虑IFRS 9下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篇4:解读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此次新《环境保护法》历经了4次修订草案的审议,才由全国人大正式表决通过。新环保法从原来的47条增加到了70条,是常委会史上收集到来自委员会的修改意见最多的一部法律。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一、明确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新的环境保护法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被定位为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主要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解决共性问题。新法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

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此次法案修订,再次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地位,将对未来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二、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调整篇章结构,突出强调政府责任、监督和法律责任。与现行环境保护法关于政府责任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相比,新法将其扩展增加为监督管理一章,强化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

新法的修订,有利于纠正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缺位和监管不力等现象。通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制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等规定,建立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等,增加了现场检查的具体内容,明确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在政府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方面,针对当前环境设施不依法正常运行、监测记录不准确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新法增加了现场检查的具体内容。新法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

三、加强环保处罚力度、执法手段

新的《环境保护法》针对目前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新的《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执法利器。

1.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

“按日计罚”是指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新法规定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进行按日连续处罚。同时规定,地方性法规还可增加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

2.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

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四、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

新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专章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政府和排污单位的监督。新法规定以下内容:一是明确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二是明确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五、设置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新《环境保护法》还是一部开放的立法,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的机制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修订草案二审时,曾将环保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为一家“国字号”环保组织;在之后的几次修订中,法律诉讼主体得到进一步扩大,最终被规定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新法增加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明确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但是,提起公益诉讼不得以牟取利益为目的,对公益诉讼行为设置了规范要求。此外,为了防止社会组织以诉讼谋取利益情况的发生,新法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谋取利益。(作者单位:姜青新,山东财经大学;张淼,中国矿业大学)

篇5:解读新修订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中国中医药报

2007-1-12 9:26:10

为规范医疗广告市场秩序,遏制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滋生和蔓延,国家工商总局与卫生部重新修订了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于2006年11月10日以第26号部(局)长令形式公布,今年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修订和公布,是继去年8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对电视和广播发出五类电视购物节目禁播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从2006年11月1日起,禁止报刊发布包含尖锐湿疣、梅毒、淋病、软下疳等性病、牛皮癣(银屑病)、艾滋病、癌症(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癫风、红斑狼疮等疾病治疗广告和无痛人工流产广告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医疗广告行为进行规范的又一举措,这意味着国家执法部门已开始对公信力日渐降低的医疗广告重拳出击了。据悉,由11个部委参与的广告专项整治部际联席会议正在讨论和制定《违法广告公告制度》,近日也将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实施和随之开始的清理整顿违法医疗广告集中行动,此前混乱的医疗广告市场将会得到净化。

综观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与1993年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对比,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前必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而且医疗机构不得以内部科室名义发布医疗广告。非医疗机构也不得发布医疗广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办法强调了对医疗广告成品样件的审查,这就意味着医疗广告创意也列入了监管,从法规的制定上消除了违法的空间。而在此之前,卫生部门仅仅是事前的出证审查,医疗机构和广告运营商有着很大的事后创意空间,而且创意后的成品广告不必再送卫生部门审查,这就为虚假医疗广告逃避审查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同时还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时应当标其第一名称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

二是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授权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广告的审查,并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而在此之前,卫生部门仅负责医疗广告审批,对医疗广告的发布没有执法权。这一新的授权使得卫生部门可根据自身的职能权限对违法广告的发布单位进行处罚,以此解决此前卫生和工商部门执法衔接不好的问题。按照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违反规定发布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业整顿、吊销有关诊疗科目,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是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明确了医疗广告内容仅限于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医疗机构地址、所有制形式、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数、接诊时间、联系电话等八项内容。上述主要内容还必须与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其副本载明的内容一致。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还取消了原办法中医疗广告可以发布有关从业医师姓名、技术职称、服务商标、诊疗方法等的内容。

四是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禁止医疗机构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发布或变相发布医疗广告。有关医疗机构的人物专访、专题报道等宣传内容,可以出现医疗机构名称,但不得出现有关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等医疗广告内容,不得在同一媒介的同一时间段或者版面发布该医疗机构的广告。

五是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强调,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以下八种情形: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淫秽、迷信、荒诞的;贬低他人的;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其中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以及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情形是新增的禁止事项。

篇6: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

原条例共有6章49条,修订后共7章42条。这次修订将原条例“机构设置”和“人员管理”两章合并为“机构和人员”一章,增设第三章“巡视范围和内容”、第四章“工作方式和权限”,删除10条。修订后的《巡视工作条例》涵盖了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领导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巡视对象范围、巡视内容、工作方式和权限、工作程序、纪律与责任等,既有实体性要求,又有程序性规定。主要创新内容有以下10个方面:

一、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

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集中体现,内涵丰富,指导性强,是巡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发挥反腐利剑作用的重要保障。《巡视工作条例》在总则中第三条强调“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并将中央关于巡视定位、巡视内容、巡视方式、成果应用、制度机制等方面具体要求,分别体现在相关条文中,使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条例这一党内法规层面得到了有力保证.

二、明确巡视全覆盖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巡视全覆盖。”这既是对巡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作出的新部署,也是对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巡视工作明确的硬任务。《巡视工作条例》在总则第二条将“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规定为巡视工作总的目标和任务;第十三条在原条例规定中央巡视组对省区市四套班子开展巡视的基础上,将“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人民检察院党组主要负责人,副省级城市党委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央部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党组(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纳入中央巡视范围。《巡视工作条例》第十四条对省区市党委巡视工作的对象和范围也作出相应修改。同时,中央在印发《巡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明确,有关中央部委和国家机关部委党组(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的巡视工作,参照《巡视工作条例》执行。确保巡视监督没有禁区、不留空白。

三、突出巡视工作主体责任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王岐山同志强调,做好巡视工作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化。为进一步推动巡视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巡视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工作的主体责任”,并对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听取巡视情况汇报、运用巡视成果等作出具体规定。

四、理顺巡视工作领导体制

党章规定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开展巡视。为进一步理顺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工作的关系,《巡视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向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规定“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工作的领导”,形成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区市分级负责、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的领导体制。这是对巡视工作领导体制的重大创新,有利于形成巡视工作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态势。

五、规范巡视机构设置和职责

原条例对巡视机构设置作出原则规定。随着巡视实践的深入发展,省区市党委巡视机构设置不统一、工作不规范、职能发挥不到位的问题日益凸显,影响和制约了巡视监督效果的发挥。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条例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具体措施。一是《巡视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副组长一般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强调“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二是强化了巡视办的地位和职能,《巡视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党委工作部门,设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赋予巡视办“统筹、协调、指导巡视组开展工作”等职责;三是落实组长不固定、一次一授权要求,《巡视工作条例》第十条规定“巡视组组长根据每次巡视任务确定并授权”。四是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巡视工作条例》第十一条对巡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作出了修改。

六、围绕党的纪律深化监督内容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巡视工作必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围绕党的纪律深化“四个着力”,严格用纪律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巡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据此对巡视内容作出重大调整。一是在总体要求上,规定“巡视组对巡视对象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在具体监督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与正在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衔接,采取“六大纪律”与“四个着力”相结合的表述方式,规定巡视组着力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派等问题;二是违反廉洁纪律,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问题;三是违反组织纪律,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以及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严重不团结等问题;四是违反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五是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要求了解的其他问题。

七、提出专项巡视要求

开展专项巡视是巡视工作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全覆盖目标的重要举措。《巡视工作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针对所辖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或者巡视整改情况,开展机动灵活的专项巡视”,为全面推开专项巡视提供了法规依据。

八、创新巡视工作方式

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既要求巡视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要求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巡视,确保巡视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巡视工作条例》专设工作方式和权限一章。在工作方式上,第十七条从有利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出发,一是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充实进来,增加了“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向有关知情人询问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等3种方式;二是对原条例规定的受理信访、走访调研、商请协助等3种方式作出重大修改,将巡视信访受理对象由“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延伸至“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将“以适当方式对被巡视地区、单位的下属单位或者部门进行走访调研”改为“以适当方式到被巡视地区(单位)的下属地方、单位或者部门了解情况”,将“商请有关职能部门或者专业机构予以协助”改为“提请有关单位予以协助”;三是增加“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批准的其他方式”,作为授权性兜底条款,为实践创新留出空间。在工作权限上,《巡视工作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巡视组依靠被巡视党组织开展工作,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第十九条要求巡视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并在第六章“纪律与责任”中将“工作中超越权限,造成不良后果”列为对巡视工作人员责任追究的情形。

九、强化巡视成果运用

巡视成果运用事关巡视制度严肃性和生命力,中央高度重视,强调要善用巡视成果,加强分类处置,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巡视成果运用各环节的要求。一是明确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职责,第二十五条规定“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应当及时听取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情况汇报,研究并决定巡视成果的运用”。二是改进巡视反馈,第二十六条规定“经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同意后,巡视组应当及时向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分别反馈相关巡视情况,指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加强分类处置,第二十九条规定“有关纪律检查机关、组织部门收到巡视移交的问题或者线索后,应当及时研究提出谈话函询、初核、立案或者组织处理等意见,并于3个月内将办理情况反馈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是强化巡视中的立行立改,第二十条规定“巡视期间,经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巡视组可以将被巡视党组织管理的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具体问题线索,移交有关纪律检查机关或者政法机关处理;对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向被巡视党组织提出处理建议”。五是加强巡视后的全面整改,第二十七条规定“被巡视党组织收到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应当认真整改落实,并于2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告和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情况报告,报送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落实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巡视整改情况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监督。同时,规定了巡视办会同巡视组督促整改落实工作的职责。

十、严肃责任追究

篇7: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

近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对《条例》的第二次修订。修订后的《条例》共142条,与原《条例》相比,新增11条,修改65条,整合了2条。《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这些变化背后体现了怎样的理念?我们梳理了7个要点,帮你读懂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

1.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修订《条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此次修订,总则部分增加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等内容;政治纪律部分,增加了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等行为的处分规定。

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保障。此次修订《条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管党治党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七个有之”问题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定,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令行禁止。

2.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条例》分则政治纪律部分共26条,新增5条,修改12条,新增和修改条款数在六项纪律中居于首位。例如,增加对搞山头主义、制造传播政治谣言等危害党的团结统一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干扰巡视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实巡视巡察整改要求的处分规定,对组织、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的首要分子从严处理;将不按照有关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诬告陷害等由其他纪律调整到政治纪律,等等。

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现的管党治党的所有问题,从本质上看都是政治问题,都是“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问题。此次修订《条例》,紧紧围绕党中央和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突出出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3.把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的要求细化具体化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印发后,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大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十九大党章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任务,充实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完善了党的纪律建设内容。

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最高规则,其他法规制度无一不是源自于党章、从属于党章,是党章要求的延伸和具体化。准则是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的基本规定,在党内法规体系中位阶比较高,仅次于党章。此次修订《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将党章的新规定新要求细化具体化,切实维护党章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注重落实准则要求,注重与其他党内法规衔接,增强制度合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4.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和新型违纪行为扎紧制度篱笆

《条例》将一些新型违纪行为列入“负面清单”。例如,将故意规避集体决策、借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等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为列入违反组织纪律范畴;以学习培训、考察调研为名变相公款旅游,进行股票内幕交易,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等被列入违反廉洁纪律范畴;利用黑恶势力欺压群众、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行为被纳入违反群众纪律范畴;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热衷于搞舆论造势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行为被列入违反工作纪律范畴;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等行为纳入违反生活纪律范畴。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案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例看,有的一手遮天、违规决策,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有的变换手法公款旅游,“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有的通过股票内幕交易大发横财,非法获利;有的涉黑涉恶,充当“保护伞”;有的作风漂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有的家风不正,家族式腐败问题突出,等等。《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管党治党的突出问题和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新型违纪行为,举一反

三、以案明纪,扎紧制度篱笆,促使广大党员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筑牢不可触碰的底线。

5.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成果总结提炼为党规党纪

《条例》也增加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例如,第5条增写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容;第7条第2款增写了“三个重点”,即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此外,《条例》还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失职等由其他纪律调整到政治纪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创造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做法。比如,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持续强化不敢、知止氛围;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形成强大震慑;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等。新修订的《条例》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成果总结提炼为党规党纪,实现了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6.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纪法贯通首要的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纪法贯通,首要的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还必须接受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此次修订《条例》,突出党纪特色,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使全面从严治党的螺栓越拧越紧。

《条例》在坚持纪严于法的同时,做好纪法衔接,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原则上先作出党纪处分规定,并按照规定给予政务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明确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财等违反法律涉嫌犯罪行为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与监察法做好有效衔接。

7.巩固和发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常态化成果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条例》时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常态化成果”,“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篇8:新保险法修订内容解读

财政部在2014年2月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新准则在06年发布的旧准则的基础上修订了母公司的定义并调整了合并报表的范围、界定了“控制”的概念及其判断原则、清楚规定了母子公司逆流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抵销方法。这次修订实现了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 (IFRS10) 的进一步趋同, 但仍在个别地方存在着差异。笔者在此特对此次准则的主要修订变化及与IFRS10的差异进行详述。

(一) 重新定义了母公司的概念范围并修订了报表合并范围

旧准则关于母公司的定义使用的是先用子公司界定母公司然后再使用母公司界定子公司的循环定义方法, 新的准则改变了这一定义方法, 重新将母公司定义为能够对一个或以上主体实施控制 (包括企业、被投资企业中可进行分割的部分, 企业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 的主体;新准则强调了, 被控制的主体既可能是普通的企业, 也可能是被投资单位中可以拆分的部分以及企业能够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

同母公司这一概念外延范围的修订相对应, 新的准则也将企业能够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纳入了报表合并的范围, 清晰说明了新合并报表的范围不仅涵盖依据表决权利或类似权利本身或结合其他权利安排所涵盖的子公司, 同时还涵盖在有关合同安排中所确定的结构化主体。修订后的合并范围能够使未能在旧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中得到公允反映的“表外化工具” (各种金融资产证券化) 所面临的风险得到更为清晰的反映。

(二) 明确了“投资性主体”概念及豁免合并的办法

新准则在投资性主体概念上实现了同IFRS10的进一步趋同, 新准则在明确界定投资性主体概念特征的基础上, 对豁免编制合并报表的具体满足条件及会计处理都做了规定, 这些都是旧准则所没有的。

所谓的投资性主体, 应当符合以下的条件:该公司的设立目的是满足投资者的投资管理需求的;公司的经营理念是通过获取资本增值或赚得投资收益, 从而使投资者获得投资回报;公司对投资项目的业绩应用公允价值进行业绩计量与评价考核。关于投资性主体合并范围的确定历来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一直都有人提出, 对于投资性主体, 不应当将所有的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支持者认为, 对于像股权私募机构、基金管理机构这类投资性主体而言, 其对于子公司的管理目的与非投资性主体有着很大的差别。一些金融市场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 如美国等, 就一直认为将投资性主体的合并范围进行例外规定能够提供更相关有用的财务信息。在2012年修订的IFRS10准则中, 新准则接纳了这种看法, 对投资性主体的合并范围重新进行了修订。这次我国新修订准则不仅对投资性主体的概念及特点做出了清晰的阐述, 还明确规定不将其子公司纳入报表合并的范围, 除非子公司对于母公司的投资管理活动也提供有关的服务;对在合并范围之外的子公司的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并将有关权益变动列入当期损益。

(三) 修订丰富了“控制”的概念并为其应用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南

修订前后的准则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都强调要以控制为判断基础进行确定, 然而新旧准则对于控制概念的定义及具体运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旧的准则对于控制概念的确定主要存在着如下的问题:第一, 对于暂时性控制的规定存在着漏洞。旧准则并无对控制的持续时间长短进行评估和规定, 只是单纯规定应当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报表合并的范围。然而当一个公司收购另外一方时不是通过影响其经营或财务政策而获得资本性收益, 而是通过短期内买入或出售时, 这样就形成了暂时性控制的状况。暂时性控制状况的存在, 可以为母公司调节合并报表范围的大小提供便利, 从而为母公司达到调节利润、粉饰合并报表提供可乘之机。第二, 控制的实质性判断标准。旧准则对于控制权的规定是建立在对被投资单位表决权大小的基础上的, 同时规定了有证据表明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除外。然而准则中并未对此做出详细的说明, 这使得财务人员在实务处理中难以进行判断, 母公司也很易于使用此规定来控制报表合并的范围。旧准则还列明了四种持有被投资方不足半数表决权却能够对被投资方进行实质性控制的状况;这种规定很容易致使母公司通过有意的设计来使某些公司符合纳入子公司合并的条件。因此, 旧准则对于控制的规定缺乏实质的判别标准, 其实务的指导性不强。

新准则对于控制概念做出了以下的界定和运用:第一, 重新界定了对控制的具体定义。新准则中的控制定义包含三大方面:享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可以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有关活动获取相应回报, 能够通过使用对被投资单位的实质权力而改变其回报数额。新的控制定义从更基础、更具判别性的视角对控制做了重新的规定, 新规定揭示了对于被投资方权力同回报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使会计人员更容易对是否形成控制做出判断。第二, 引入实质性控制的判断标准。新的准则规定, 对于被投资方的实质性控制权力大小不仅要从拥有被投资方表决权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考虑, 同时还应当考虑进其他具体因素或权利。如被投资企业表决权分散的程度、是否存在合同规定的赋予的决策权利等, 这些权利单独或综合起来是否能够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产生实质的影响。

(四) 对“逆流交易”的抵销办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 为公允表现企业集团当期发生的损益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损益及少数股东损益, 准则将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销售资产、商品劳务的交易划分为逆流交易、顺流交易两个类别。其中, 顺流交易 (母公司向其子公司销售资产的交易) 产生的未实现损益, 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进行全额抵销;逆流交易 (子公司向其母公司出售资产的交易) 产生的内部损益按照母公司拥有子公司的分配权大小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进行分配并抵销;子公司之间互相出售资产的交易发生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同样按照母公司和少数股东的分配权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进行抵销。上述具体规定弥补了旧准则中对于逆流交易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及办法如何实施缺乏具体规定的缺陷。

二、如何实施新准则的建议

(一) 在编制调整抵销分录时按照项目或业务类别逐项编制

新修订准则借鉴了IFRS10准则中的有关规定, 从四大方面概括总结了报表合并、抵销、进行调整的范围, 并以此作为合并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新准则同时还沿用了旧准则中的一些办法, 分别详细说明了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及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详细程序及方法。新准则将对一笔业务进行调整抵销的方法按照合并报表的类别分别在相关的条款中予以说明和规范。但是, 由于一些业务项目对于多个报表的变动有着同时的影响, 这使得同一个业务项目在多个条款中频繁出现, 不同的条款之间还存在着互相交叉的现象, 这无疑对准则使用者准确理解掌握准则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 笔者认为, 新准则在实际实施报表的合并抵销时, 应当以需要进行调整及抵销的业务项目类别为线索, 首先将这些业务项目进行分门别类, 然后根据不同业务项目类别逐项编制调整和抵销的分录。具体的实施办法应当如下:第一, 对于母公司持有对子公司单向长期股权投资的业务, 应当按照报表中的相关条款, 逐项填列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及与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份额中应当进行具体抵销的会计处理, 另外还需抵销现金流量的内容。第二, 对于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子公司之间互相享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所产生的投资收益, 应当按照准则中的有关规定, 编制相应的抵消分录, 同时一并抵销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第三, 对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 销售商品、处置资产的业务, 应当按照类别编制调整抵消分录, 同时抵销现金流量。第四, 对于新报告期间增加子公司的业务处理, 应当依据新准则中第32条、38条及43条的相关规定进行业务处理。第五, 对于最新报告期间处置子公司的业务处理, 应当依据33条、39条及44条的相关规定进行业务处理。

(二) 对企业会计准则中其他准则项目的影响

新准则对于控制的界定及其判断方法的修正, 其影响范围还涉及到企业准则中的相关准则。如在新准则颁布后颁布的2号准则 (长期股权投资) , 在确定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类别时, 投资主体应当按照新的33号准则进行控制类型的具体判断。但同时, 大多数在新准则颁布之前颁布的准则并未进行更新却依然具有实际的效力。如36号准则 (关联方披露) 的关于控制的界定仍然为旧版本中的内容, 尽管我们在实务处理中应当遵照新的规定执行, 但是却缺乏现实的执行依据。因此, 笔者建议, 在修订发布每项具体的会计准则时, 应当列明单独的条款, 说明本准则有关修订对其他相关条款应当相应修订内容的影响, 以确保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整体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王玉琴.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差异解读[J].财会月刊, 2014 (23) .

上一篇:对李开复职业生涯的我的观点下一篇:公积金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