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会计新准则缺陷论文

2022-04-15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会计准则启动了系列准则项目的重大修改,尤其是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租赁、保险合同等方面。从金融类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上看,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分离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本文从国际和中国两个角度对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的分离进行了论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保险会计新准则缺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险会计新准则缺陷论文 篇1:

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失真问题研究

[摘要]保险企业会计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一般企业会计特征不同。在当前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 保险企业会计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存在,给保险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始终受到企业界的关注,特别是在保险行业,如果保险行业向外界传达的保险行业会计信息不够完善,甚至是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就很难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甚至可能向利益相关者传递错误的经营信息,导致决策失误而引发较大的损失。近年来,解决保险公司的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企业界与理论界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重大难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保险公司;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失真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5143

保险行业会计信息源于财务核算以及分析,其能否符合使用者的使用条件,信息需求同供应者是否足够协调,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作用可不可以完全被激发,皆受到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关乎保险行业向社会传达的财务经营业绩的真实与否,信息能否得到使用者的认可等,此亦为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一种主要作用。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与发展,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充分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运营状况,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够有效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正确认识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功能性,对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原因

11治理机制缺陷与信息披露成本

111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从当前来看,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普遍存在一定缺陷性。比如,其不能够对董事会所拥有的权利进行相应的制衡,因而常常会出现公司内部董事同管理人员联手操作,进而借助于散播虚假保险行业会计信息使得小股东权益受损。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董事会往往被管理主体所草种,并且董事会大多被内部人所控制,而监事会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112成本与效益原因

保险行业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对其对应的披露成本是正相关的。因此,可靠性与真实性程度越高的信息披露,企业所承担的披露成本越高,并且负面信息的披露甚至对保险公司的股价、信贷政策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增加了相应的附带成本。仅从成本与效益考虑,也不会自觉地提高信息质量。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往往依据保险公司披露的保险行业会计报告进行决策,但这部分股东并未真正接触到企业具体的运营实践,与此同时,相应的财务分析能力不佳,公司内部各个股东对于财务报告与公司治理两者间所具有的联系重视度不够,外部压力不够明显,进而不能够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合理化的制约。

12人员失职与司法监督滞后

121审计失职造成审计质量差

因竞争而降低收费,保险行业会计师擅自降低审计要求和标准,对审计风险根本不评估、不化解,唯钱是命;保险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大多人数少、业无专攻,未形成有专业特色保险行业会计师所;多数保险行业会计师所潦草拼凑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只为应付检查,不能做到:审计证据充分、审计推理严密、审计程序合法,审计结论正确。

122司法监督滞后造成低犯罪成本

尽管新的保险行业会计准则已经颁布实施,但现行保险行业会计领域的司法鉴定主要依据当事人提供材料后实施的被动式鉴定,并且侦查与审判机关所掌握的财务知识十分有限,无法有效把握保险行业会计信息所承载的法律意义,保险行业会计、审计人员因缺乏法律知识,也无法筛选出保险行业会计犯罪违法的准确材料,因而没法启动侦查或举报程序来追究大量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难以启动后续司法程序,由此造成司法监督的严重滞后,相应的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失真所需承担的犯罪成本较低,在法制环境上等同于变相支持保险公司提供虚假保险行业会计信息。

2提升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案

目前,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内部均存在一定的保险行业会计信息造假问题,这就使得群众对于其所展示的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存在相应的怀疑。由此可见,强化对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新保险行业会计准则的提出,借助于相应的保险行业会计核算标准便可以实现对政策漏洞的完善,与此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数据失真问题的有效规避。以下是对如何提高我国保险公司质量的一些对策建议。

21规范企业保险行业会计准则,健全保险行业会计监督职能

规范企业保险行业会计准则,构建科学完善的保险行业会计立法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方面,构建对应的实施方案。对于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数据造假问题,国家在此方面必须制定相应的约束体系。该体系不仅要具备全面性,同时能够在实践中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尽力实现保险行业会计全程规范与约束,降低保险行业会计工作中所有不确定因素产生的可能性,保障保险公司财务报告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保险行业会计监督职能,在各监督主体间形成监督合力,切实提高保险公司保险行业会计信息报告的规范性程度。對于信息披露,其必须能够实现对内外两方面的有效监管,进而使得其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凡是由于所提供的虚假保险行业会计信息,使得对应的投资方利益受损时,保险公司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同时还会受到法律惩罚。

22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监督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视为是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因而需要将其归为管理范畴。为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在企业内部构建专门的内控机构及审计系统,强化企业内部自我评价和分析能力,及早发现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此制定较为完善的改进制度,以此来提升企业对于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为了有效提升监管效率,首先需要提升审计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为此,企业内部可以构建相关的审计部门。严格按照财务岗位设置要求来明确分工,利用岗位权限制衡来提高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此外,可以提升外部监管能力,提升国家与社会方面所具有的监管职能,从而建立其多元化的监督体系,进而保障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3强化职业道德,增强专业培训

新保险行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 相较于保险行业会计准则在概念界定与核算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保险行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尽快掌握新保险行业会计准则下的核算原则及具体方法。保险行业会计作为社会中的特殊职业,直接与企业利益相关,保险行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同样关系到企业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险行业会计从业的必然要求,只有在相应的道德规范约束下开展保险行业会计工作,才能避免受制于企业管理主体,由此更为客观而公正地反映企業的经营行为。因此,必须重申保险行业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其与保险行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直接相关,并纳入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此外,在强化保险行业会计继续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其他类型的从业培训,提升保险行业会计人员适应新保险行业会计准则的实践能力,为企业、社会培养道德品质优秀、实践技能强硬的保险行业会计人才。[7]

3结论

目前,保险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其内部所具有的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较差。但是,由保险公司所提供出来的相关保险行业会计信息,其实质上属于公共产品,信息披露内容及其真实程度直接关系到投资主体的预期决策、信贷机构的信贷政策、管理主体的经营绩效以及社会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因此企业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不但具备内部影响力,同时对外部信息使用者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要想能够实现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尽可能对投资者与债权人彼此间的利益进行有效保障,则需要对当前保险行业会计制度来进行相应的完善与改进,主要提升制度所具有的规范性以及相应的可靠性。同时,强化立法建设,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照相关处罚规定给予严苛的经济和法律惩罚。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将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制度建设与实践落实工程,这一工程建设需要集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从细节入手,发挥多个参与主体的积极作用,积聚更大的合力来完善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约束管理机制,发挥政府、社会及公众的监督合力,保障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效践行。

参考文献:

[1]苑秀娥我国保险公司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2]刘峰新保险行业会计准则下提高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J].保险行业会计师,2009∶100-101.

[3]李莉保险行业会计准则改革对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0.

[4]张成我国保险公司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0(16):8-9.

[5]刘雅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205.

[6]庄壮辉论我国保险公司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9-30.

[7]魏伟浅谈国有保险公司保险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10(7):121-122.

作者:黄一如 陈晓莹

保险会计新准则缺陷论文 篇2:

论金融类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的分离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会计准则启动了系列准则项目的重大修改,尤其是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租赁、保险合同等方面。从金融类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上看,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分离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本文从国际和中国两个角度对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的分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保险会计 银行会计 租赁会计 行业监管

今国际会计正从分散走向统一。从金融类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上看,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分离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这既有宏观经济背景的推动,也有会计本身发展的需求。由于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是亚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的发起国,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要参与国,近几年中国会计准则在积极推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的同时,在准则建设上也体现了会计与监管分离的特征。本文从国际和中国两个角度对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的分离进行了论述。

一、保险会计与保险监管的分离

(一)中国保险会计与保险监管分离的背景:A+H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差异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第25号“原保险合同”准则一直没有正式实施,以至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导致我国一些在内地与香港上市的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在国际上受到质疑。因为香港会计准则是从2005年1月1日起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改进项目以及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颁布并执行的。2007年我国有51家“A+H”公司,其中境内外报告出现净资产差异的有41家,出现净利润差异的有47家。保险业是两项差异较大的行业之一,递延保单获得成本是境内外净利润差异最大的项目,在境内外净资产差异中排列第三。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在两地上市的保险公司在保费收入、保单取得成本以及保险合同准备金确认方面存在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内地会计准则保持了与保险行业监管法规的一致,而香港会计准则实现了与保险行业监管的分离,如混合性保险合同,香港会计是在分拆之后确认保费收入,而内地会计没有进行分拆;对于保险合同准备金,内地会计的计量考虑了保险监管的要求,香港会计仅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量,再加上保单取得成本的差异,从而导致“A+H”公司内地财报与香港财报出现差异。

(二)中国保险会计与保险监管分离的举措:保险合同准备计量方法的改变

2009年12月22日财政部印发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规范了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等问题。其中,关于重大保险风险测试,要求保险合同准备金以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进行计量;关于准备金评估的相关规定,实质是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准备金计量,准备金评估利率以市场利率而非偿付能力监管利率为依据。根据我国保险行业的监管制度规定,按保险精算的规定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保险精算遵循的最基本原理是收支相等原则和大数法则。我国保险业在2007年开始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保险准备金的评估仍以保监会规定的精算方法为依据,导致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不一致,造成了会计错配。由此可见,《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险会计与保险行业监管的分离,二者分离充分体现了保险监管以谨慎和稳健为原则,而财务报告以公允反映为目标。2009年上市公司执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后,当年我国61家A+H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净资产差异完全消除。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三家保险公司,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确认的保险合同准备金分别为8 181.64亿元、3 659.63亿元和2 361.52亿元,差异完全消失。

(三)国际保险会计与保险监管分离的历程:从履约价值法到模块法

作为保险合同第一阶段的成果,IASB于2004年3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但由于保险会计的复杂性,IFRS4成为一项过渡准则,其中仅涉及保险合同的定义、适用范围、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负债充足性测试、披露等,而几乎没有关于确认、计量和列报等会计准则所必备的核心要求。所以,IASB接着又启动了保险合同第二阶段的工作,以解决保险合同负债的计量问题。2007年5月,IASB发布了讨论稿,采用了“履约价值法”,要求保险人采用履行保险合同义务而发生成本的当前估计数计量保险合同负债,并用现值技术估计履行保险合同义务的成本。2008年,开始与FASB共同研究,于2010年7月30日发布了《保险合同》(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计量保险合同负债的“模块法”,即保险合同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等于履约现金流量现值加计用以消除首日利得的剩余边际。在保险混合合同分拆上,引入“相互依赖”概念作为是否应当进行分拆的主要标准,认为如果保险混合合同的某一成分与其他成分不相互依赖,就应当进行分拆,分别作为保险合同和其他合同进行处理;如果保险混合合同的某一成分与其他成分相互依赖,则不应当分拆存款成分和保险成分,而应当引入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来认定保险合同。在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上,以“支付重大附加利益”为判别保险风险是否重大的标准。如果在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应支付重大附加利益,即使保险事项极不可能发生,或者或有现金流量的预期现值占所有剩余合同现金流量预期现值的比例极小,保险风险也是重大的。

二、银行会计与银行监管的分离

(一)金融工具会计与银行监管分离的背景:全球金融危机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金融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法规的分离并不明显,如我国较长时间实行的“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法和贷款五级分类法。在贷款资产的减值准备金的计提上,国际会计界在较长时间内采用的是已发生损失法。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会计准则与监管法规相结合的缺陷被充分暴露,并且受到了多方批判。尽快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金融稳定,成为会计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无论是IASB,还是FASB,其会计改革的核心议题都是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为此,IASB制定了三个阶段工作计划,以简化金融工具核算,并制定一套原则导向的金融工具会计。第一阶段解决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的问题,以2009年7月14日发布《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为标志,将金融工具分由四分类改为两分类,分别按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第二阶段解决金融资产减值问题,以2009年11月5日发布《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为标志,要求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此后,还于2009年3月发布了《终止确认(征求意见稿)》,于2009年11月12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待第三阶段修改套期会计准则工作完成后,IASB最终制定一套完整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彻底取代现行的IAS39。

(二)金融工具会计与监管分离的体现:预期损失模型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关于信贷资产减值计提的预期损失模型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4月2日,FASB公布了工作人员立场公告(征求意见稿)的暂时性结论,以公允价值确认减值。2009年11月5日,IASB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预计损失模型。在判断金融工具是否发生减值时,不再需要明确的证据表明导致金融工具期望现金流量降低的事件已经发生,而只是根据现有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具体而言,在取得金融资产时就确定预期信用损失,利用实际利率法分配合同利息收入和初始预期损失,在金融资产整个寿命期内为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金,在每一会计期间重估预期信用损失发生变化时立即予以确认。第二阶段,IASB和FASB在合作的基础上,2011年1月联合发布了《金融工具:减值》补充文件(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设置“好账”和“坏账”两个组别,以时间比例为基础确定减值准备模型,在每个报告日,主体确认的减值准备金额是以下两项的总和:(1)对于应该在一段期间内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资产,其确认的减值准备取两项最高者:按时间比例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在不少于主体报告期后12个月的可预见未来期间预计发生的信用损失;(2)对于其他资产,预计信用损失的全部金额。但未得到会计界的广泛支持。第三阶段,2011年6月,IASB和FASB共同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被称为“三组别法”。将全部贷款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尚未受到可观测事件影响的贷款。要求计提12个月的预期损失作为减值准备,预期损失是现金流量(本金及利息)减少的总和,是未来12个月预期无法实际收到的现金。第二组为受到可观测事件影响但尚不能具体到特定项目的贷款。因为这些可观测事件为未来可能的违约提供了直接证据。此组贷款要求计提整个存续期间的预期损失作为减值准备。第三组为受到可观测事件影响的具体贷款,包括已有证据表明单项资产预计或者已经明确发生了信用损失的贷款。该组别坏账准备计提的要求与第二组相同,即整个存续期间的预期损失金额,计提整个存续期间的预期损失作为减值准备。由此可见,贷款在不同组别的分类直接决定了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当贷款从组别一转至组别二或组别三时,减值准备计提的基础从12个月扩展至整个存续期间。

预期损失模型是金融资产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与金融监管的分离,尽管金融监管中也运用了预期损失模型,但二者的方法、内容和目的均不相同。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主要是用来计算贷款损失和确定风险减值准备,目的是为了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的监管需要。实质上是银行资本监管模型而非会计模型。英格兰银行于2002年提出的动态减值准备法也采用了预期损失观,但要求按照预计的较长时期(如经济周期)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银行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估计贷款长期平均损失率,并适时做出动态调整。

(三)金融工具会计与银行监管分离的影响:银行面临再融资压力

在国际金融会计与银行监管体系相分离的同时,中国金融会计改革也逐渐走向与银行监管分离的道路。2004年3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7年2月28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工程。2011年7月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修改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参照巴塞尔Ⅱ、Ⅲ的相关规定,明确规定了重要银行附加和超额资本比例均要加在核心资本上,还调整了部分资产的风险权重,主要是同业资产和非按揭零售贷款,其中同业资产从之前的0-20%上调到20-50%,非按揭零售贷款则从100%下调到75%。实际上提前将巴塞尔Ⅲ的标准放到了中国银行业的大背景。

此次征求意见稿将银行间资产、房地产开发贷、地方融资平台、中长期贷款等业务的风险权重上调,从而导致银行资金压力进一步扩大。譬如,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权重上调到150%,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从0-20%上调到20-50%,5年期以上长期企业贷款由100%提高到150%-300%,评级在BB-以下的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由100%上调至150%。在不考虑开发贷款风险权重调整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资本缺口在4 360亿左右,如果考虑,缺口将达到5 850亿元。有可能引发众多商业银行再融资的压力陡增。

三、租赁会计与租赁监管的分离

(一)租赁会计与租赁监管分离的体现:行业监管的分类与会计准则的统一

在租赁业实务中,短期租赁是为了取得租赁资产的短期使用权而非真正想拥有资产的所有权,而长期租赁是为了解决资金短缺无力购买资产的困难。在行业监管上,实行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区别对待,如我国2006年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仅对属于长期租赁的金融租赁进行规范。在会计上,无论是我国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的会计准则,对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均将租赁划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且将分类的依据确定为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是否发生转移。但2010年8月17日,IASB发布了《租赁》(征求意见稿),对有关租赁的确认原则、计量方法、列示项目和披露信息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对于租期一年以上的租赁,承租人将不再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均计入资产负债表。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在财务状况表中确认一项资产——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和一项负债——租金支付义务。由经营主体产生的权利,就是租赁资产使用权,以及相关的义务,就是支付租金的义务,符合概念框架中的资产和负债定义。还要求承租人在其综合收益表中确认:租金支付义务的利息费用、使用权资产的摊销、使用权资产的重估收益或损失、或有租金、期限选择罚款和担保余值重估所导致的当期或前期租金支付义务的变动以及使用权资产的减值损失等项目。《租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租赁会计与租赁监管的分离。

(二)租赁会计与租赁监管分离的原因:表外项目的存在

此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会计准则备受诟病,其中一大问题就是现行会计准则导致大量表外融资,使监管机构难以看清市场形势。而经营性租赁就是一个表外融资项目。安然公司破产事件后,国际会计界加强了对会计主体表外项目的会计规范,原租赁会计关于经营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使规模庞大的经营租赁业务长期游离在会计报表之外,成为IASB和FASB改革租赁会计的根本原因。

(三)租赁会计与租赁监管分离的影响:租赁业规模的缩小

根据IASB的初步决定,承租人要在每个报告日对租赁期进行重估,由重估引起的租金支付义务的改变应确认为资产所有权的调整。如果中国租赁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必然会影响我国租赁行业的发展。中国租赁业发展的现状相对落后,经营性租赁业务发展不足是其重要原因,据统计,中国的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的比例是2:8,直接租赁与售后回租的比例也是2:8。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生存的主要来源在于为企业提供“表外融资”的售后回租项目,所以,发展经营租赁成为租赁公司有别于银行的价值所在。如果租赁会计“合二为一”,经营性租赁被计入资产负债表,将导致经营性租赁改善资产负债表、帮助轻资产企业融资的功能消失,从而使租赁业因为经营租赁负债的表内化限制企业的借贷行为。融资租赁将被视同贷款,租赁行业相对于银行业的优势将会不复存在,租赁将可能再次变成“类银行”,这与国内近几年大力发展租赁业的政策方向相悖,尤其是在主要的商业银行纷纷设立了自己的租赁公司情况下。经营性租赁作为一种融资性租赁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如果没有相应的符合经营性租赁特点的会计处理方式,其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空间,就会导致我国租赁业务规模收缩,租赁公司的竞争力受到影响。J

参考文献:

1.潘上永.本轮金融危机下会计改革的特点[J].商业会计,2010,(24).

2.陈燕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正在酝酿中[N].中国会计报,2012,(3).

3.财政部会计司、保监会财务会计部负责人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发布实施答记者[J].财务与会计,2010,(2).

作者:潘上永 张会莉

保险会计新准则缺陷论文 篇3:

新会计准则让保险业更透明

新准则满足了资本市场对保险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的财务信息

今年10月8日,中国保监会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行业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将给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重大变化,促使保险公司的经营更加规范,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促进保险业规范经营控制风险

我国保险业的分类统计一直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保监会要求全行业同时、统一执行新会计准则,便于数据统计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目前,中国在保费收入统计时采用的是两套会计准则。已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人寿、人保财险、中国平安等披露中报依照的是已和国际标准一致的香港会计准则,而其他保险公司执行的则是1998年12月财政部颁发的《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即使是在华的外资保险公司,也在执行这一会计制度。在明年年初采用新会计准则后,两种的标准将基本一致,统计数据也将更加具有可比性。

毕竟,在行业内部,各家保险公司依据不同的规定对保费收入、承保、偿付能力等进行计算,其实是无法进行准确的横向比较的。各公司加总的数据也无法充分反映行业实际状况。这对于投资者的决策以及监管者的调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宏认为:新会计准则在要求保险公司规范经营上有多方面的体现,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通过实现可比性来促进保险公司的规范经营。

这种可比性直接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对希望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通过将其财务指标与国际市场同类公司进行对比,可以更容易地判断该公司的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便于监管机构审核,同时还可降低该企业的上市成本;第二,对于拟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也解决了大部分准则适用性的问题,有利于国际市场解读和理解国内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内含价值法。这种方法对保险公司而言,能全面反映其经营的各个方面,准确衡量和评价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而我国保险公司则一向注重保费收入。就连目前最具权威的保监会排名,也是按照各公司的保费收入排定。

因此,保险公司往往盲目追求保费进账,这大大加剧了保险业的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在销售时,只管当下收益,不管未来支付,不计承保成本,这导致了产品设计的失误,大量高利率产品被设计出来。保险公司大力发展投资理财型产品,尤其是寿险企业。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曾对2003年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进行分析,发现3011亿元的人身保险收入中,分红保险业务收入为1670亿元,占到了55.48%。理财型业务收入的比例一直很高。他认为,在销售环节上,保险公司给予业务员过度的激励,业务员往往向投保人做出超额承诺,以增大提成的基数。产品设计与销售两个环节的扭曲,导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的畸形现状。

在郝演苏看来,新会计准则弥补了中国保险业利润不实的现状。他认为,保险业应注重创造了多少价值,而非实现了多少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会计准则更注重保险业的稳健经营。

具体来说,新会计准则更强调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是仅仅简单关注企业损益情况。因此,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维护投资者利益。

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保险公司要进行相关的信息披露,这将使保险会计信息越来越透明。

德勤审计技术合伙人袁文辉表示,“新准则满足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的财务信息。”

信息披露不透明、不规范,是中国保险业与生俱来的缺陷。由于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建立、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动机、保险信用评价体系缺失、投保人缺乏相关的保险信息等原因,盲目消费、误导消费的现象不断出现,这对保险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前景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保险信息透明、规范披露是保护广大投保人、被保险人的重要措施。

信息披露有助于投保人实现自我保护。投保人每年将保费缴至保险公司,有权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依次判断保费的风险。在保险公司信息处于屏蔽的状况下,投保人无法了解风险的大小,他们往往只能通过保险业务员来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而根据披露的信息选择保险公司,投保人的自我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信息披露对上市保险公司还具有特别的意义。信息披露既是上市的必要条件,又是吸引投资者、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只有规范的信息披露,保险公司才有资格上市。只有通过公开的信息,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通过保险公司充分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作出投资决策,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对于上市保险公司来说,只有承担信息披露义务,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将经营者的行为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才能为股东谋求最大利益,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只有通过信息的充分披露,将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展现在投资者面前,才能使有限的资源流向效益高、前景好的公司,从而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新会计准则对保险业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共计39项。在这39项准则中,有35项与保险业的会计核算有关。其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保险风险概念作为判断和确定原保险合同的依据。对于既有保险风险又有其他风险的合同,要求分拆处理,除非两者无法区分或单独计量。

二、改变了保费收入确认标准。我国现行保险企业会计实务中,除少数非寿险品种分拆处理外,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的所有合同均作为保险合同处理。按照新会计准则,投资连结险、分红险等投资性保单的收入将从原有的保费收入统计口径中剔除。

三、引入了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概念。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确认时点和计量方法,要求在会计期末对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并按照其差额补提相关准备金。

四、明确了按规定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要求保险人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保险合同有关的相关信息,而涉及准备金的披露事项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增减变动情况;主要精算假设和方法;充足性测试的主要精算假设和方法。

五、规范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保险公司投资的产品不再按照持有期限划分,而是按照持有意图划分,分为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投资、可供出售投资和持有到期投资。在新会计准则下,随着投资市场的变化,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当期利润波动也会增大。

作者:孔明明 张杰龙

上一篇:沥青混凝土路面碳排放论文下一篇: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