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2024-04-16

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通用9篇)

篇1: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说到班级管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简单。可班集体并不是几十个同学坐在一间教室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呢?《弟子规》给了我很多启示。

大学一毕业,我就当了班主任。班级规定订了又订,改了又改,可是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本学期,学校把每天中午两点十五分到三十分的时间定为学习国学的时间,也给每个班主任订了一本国学的教师教学用书。自此,我才正式了解《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的集大成者。它概括简练,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特征。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易记易诵,适合在我们小学生及教师中推广学习。这1080字360句体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维护和平的教育总纲。

这一学期来,孩子们每天接受《弟子规》的熏习,同时我也随时随地用《弟子规》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收到了相当可喜的成效。因此,我认为,在孩子们中进行《弟子规》的背诵训练,并利用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既是加强孩子记忆力开发和知识训练、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下面,我将简单说说我是怎样将《弟子规》用在班级管理中的。第一,我认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

俗话说,正人先正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给学生讲《弟子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这样,学生就会效法好人,做出好事。

学校的各项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无论课上课下,班主任都同本班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如果老师要求学生勤奋学习,自己就应该是个好学不倦的人;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正直善良,自己就应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如果要求学生志向远大,自己就应该是个在平凡岗位上不甘于平凡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我,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接受学生监督并有效地处理班级的各种问题,学生才会更好地成长。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对学生能产生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

第二,我认为老师应该爱学生,用《弟子规》公平地处理矛盾。

《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爱学生。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你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学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更加服你管。

我们班有个学生叫黄炜越,毛病甚多,既不遵守纪律也不爱学习,我挑了个合适的时机找他谈心,在未进行任何批评的情况下,我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保证以后改好,我鼓励他说,“过能改、归于无”,老师期望一个全新的孩子能在不久的将来站在老师的面前。后来,他果真进步不少。

班干部由于要帮助老师管理纪律,难免会和后进生产生一些矛盾,这时候,如果批评后进生,学生们很有可能会认为老师在偏袒班干部,不仅伤害后进生自尊,还让班干部形成了不良的自大心理,加速矛盾恶化。而如果为了不伤害后进生而批评班干部,又很可能会伤害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使他们在班里失去威信,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公平地处理矛盾。这时,《弟子规》作为约束双方的共同准则,就成为了处理两者矛盾的一个绝好的方法了。

第三,我认为《弟子规》不仅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做”的。

开学伊始,我便在每天的午间阅读时间给孩子们讲解《弟子规》,讲解后让孩子诵读,并在周末布置了背诵《弟子规》的作业。如果午间阅读时间不是我当值,我便让电教委员打开电脑上的光盘软件,给孩子们看释义和一些经典故事。一天天,一周周,一学期下来,我们不仅把整本的《弟子规》给学完了,还全部背下来了。接着,我便开始琢磨给孩子出一套试卷。试卷出好了,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其实,我最想考孩子的是最后一题:学了《弟子规》之后,你在行为上有哪些改变? 资源的回答是:不能挑食。学习的“三到”是心眼口。有错就要改。跃君的回答是:不要随地乱丢垃圾。拿了东西要放回原位。要孝敬父母。子阳的回答是:不容易生气。衣服穿得很整洁。不懂的地方会问别人。筱鸾的回答是:叫尊长的时候不能叫名字。不能用力气服人,要用理服人。拿别人的东西要问,不问就是偷。曼琳的回答是:以前我的房间有点乱,现在很干净。以前我把书乱丢,现在很整齐。以前我出去玩不跟大人说,现在跟大人说了。宝臻的回答是:要尊敬老人。有疑问,就要记下来。父母教的时候要听。亚楠的回答是:我变得温柔了。我不会乱拿东西了。我不会不跟爸妈说就出去。昀桐的回答是:我不会拐弯时撞到扶手了。我会把较贵重的东西送人了。我会留点东西给父母吃。艾咪的回答是:衣服要放好,不能一件衣服在这,一件衣服在那。外出的话,要先跟父母说一声。不关自己的事不用管。银娃的回答是:本来我觉得喝酒是对的,现在知道不能喝了。以前我觉得可以不用吃菜,现在我知道了不能挑食。本来我在长辈面前声音很大,现在我知道了声音不能太大。

看到孩子们的这些回答,我觉得非常欣慰。《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仅仅是用来读的。《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还说,“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只有力行,才能在实践中感受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之精华,才能用之以指导我们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第四,我认为《弟子规》要落实在生活和学习中并加以细化。

我经常引导孩子们把《弟子规》落实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比如,每次有吵架的事情,我就会引导孩子们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果有孩子晚归又不告诉家长,我会引导孩子说“出必告,反必面”;班上如果有不好的谣言,我会引导孩子说“见未真, 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如果有孩子犯错,我会引导孩子说“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如果有孩子上课不认真,我会引导孩子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运用《弟子规》,在本学期家长会上,我给家长们说了孩子学完《弟子规》的一些改变并呼吁他们让孩子在生活中也用上这些道理。

将《弟子规》细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弟子规》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将《弟子规》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或许开始时是老师“要我做”,到了后来,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我要做”。总之,《弟子规》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时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有莫大的助益。

一学期的实验探索下来,我觉得运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弟子规》来教育和管理学生,会对小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相信,在《弟子规》的指引下

小学班主任工作繁琐而辛苦。在班级管理中,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能借助一双“隐形的翅膀”“飞过绝望”,拥有美丽的太阳。开学初,我的脑子里也是“翻江倒海”困惑不已: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出类拔萃”不按常规“出牌”,我该怎样管理班级,才能不让学生变成“没有规矩”的“猴子”,又能把握好“收放”管理的“度”,让孩子们所有的梦想都开花?是老生常谈?还是“推陈出新”来个旧瓶装新酒?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又是什么?是领导推着走,还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滑到哪?自学校开展《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后,我不禁茅塞顿开:《弟子规》字字珠玑,不愧是“童蒙养正”的上乘佳品!于是,我开始在班级管理中大胆尝试,让孩子们与经典同行,与《弟子规》为友,把它当成师生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我“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共享《弟子规》带来的精神“盛宴”。

策略一:选准突破口,在班规中渗透《弟子规》思想。

良好的班规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制定班规之前,我先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通过一段时间边读边学习边讨论,《弟子规》中许多行为规范自然而然地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种子。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开始尝试把《弟子规》中的内容应用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渗透《弟子规》礼仪,从“衣贵洁,不贵华”到“如何待人接物”;从“事虽小,勿擅为”到“言语忍,忿自泯”,从“房室清,墙壁净”到“捡起身边的垃圾,维护公共卫生”;从“自爱、自重”到“宽容他人,不嘲笑犯错误的同学”„„让孩子们明确是非观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样,即使教师不在班里,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是非观念”在主持公道。譬如,我们班有个别学生“能言善辩”,总是不分场合“畅所欲言”,天天唾沫星子满天飞,让班里其他学生苦不堪言。于是,我便提议把《弟子规》中的“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当做班规,让孩子们明白话语不在于说得多,更不宜花言巧语。管住自己的嘴,可以避免麻烦,更不会闹笑话。慢慢地,班里的学生做的多了,说的少了,同学之间因为“口舌”而引起争执的也逐渐少了。

策略二:运用《弟子规》,巧妙处理偶发事件。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教师“侃侃而谈”的大道理往往让他们“嗤之以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宽容大度,及时督促”外,可活用《弟子规》善待学生,处理偶发事件时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也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开学初,我班里的两个学生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看着那两个“斗红了眼的公鸡”,我知道,要是处理不当,他们之间的“纠纷”就会“剪不断,理还乱”了。我没有问他们两个谁对谁错,决定采用“冷处理”,让他们俩先反复念读“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各自反思自己的言行。最后再来“论理”谁对谁错。一段时间后,那两个同学开始自我反省以求对方谅解,看到他们“尽释前嫌”、“握手言欢”,我才“粉墨登场”,运用《弟子规》里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他们知道同学之间亲如兄弟,懂得了友情的珍贵和宽容的可贵,吵架打架事件逐渐在我们班“销声匿迹”。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正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问题,才需要我们教师的教育。又如学生偶尔忘记佩戴校章或红领巾被值日生扣了班里的量化分分,我没有一味指责他们,而是借用《弟子规》里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提醒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为天天跟随学校广播诵读《弟子规》,学生早已对此“耳熟能详”“熟读成诵”了。只要持之以恒,借助《弟子规》那“隐形的翅膀”来处理班级中出现的种种偶发事件,做班主任也不再觉得苦不堪言了。

策略三:力行《弟子规》,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弟子规》里说“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因素,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还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密切相关。所以,我根据《弟子规》里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经常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加把劲,赶得上”,让孩子们从榜样身上吸取力量、获取源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自我完善的欲望,使学生逐渐由“他律”变成“自律”;其次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关注其发展,对学生停滞不前的学科从“理”上进行疏导,让孩子们明白:“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而对学生取得的进步或面对挫折时则从“情”上及时鼓励他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促使其良性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让《弟子规》细雨润物,潜移默化,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策略四:传承大爱,家校形成合力,共行《弟子规》。

在与众多“问题学生”的家长接触后,我发现这些学生家长存有共同特点: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苛责之中出“蛟龙”,对孩子非打即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咫尺天涯”;而且有的家长自身素养也有问题,老师教一套,家长教一套,让孩子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使孩子的教育状况变成“5+2=0”(即学校花了五天时间进行正面教育,而一个双休日,在一些拉帮结派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的教唆下,在父母的棍棒责骂的“推波助澜”中,孩子就学坏了,无心上学了)。从这可以看出,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协作,如只靠学校教育这一根支柱,是很无助的。为此,我决心给学生补上缺失的家教“私德”课,而《弟子规》无疑是家校联合教育的切入口和结合点。

首先,我借助学校举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并有机结合《弟子规》来教导学生要感恩父母。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在家必须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让学生学会体谅父母,帮着干点家务活,帮父母捶捶背、捏捏脖子以让家长消去一天的劳累,还要自觉完成作业,好好学习,让父母“省点心”„„

其次,我还制定了一些评价式的表格,将每天的德行以加分的形式公布,评价有始有终,取得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习惯,在文明礼仪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也让学生家长潜移默化地受到《弟子规》的熏陶,也开始诵读《弟子规》,按照《弟子规》的要求“身体力行”,为构建和谐社会古邑龙川“添砖加瓦”。

没有哪一种教育是一步到位的,《弟子规》也不可能包治百病,但它确实有其特定的“疗效”。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班级就象一条链子,哪里断了都不行,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乘上《弟子规》这“东风”,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为创建和谐社会献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又能让班级管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本学期,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月,根据本班开展情况和实践效果,现总结如下。

《弟子规》由清朝的李毓秀编撰而成。它原名《训蒙文》,后经人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形式对年幼学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修养教育的启蒙读物,全篇以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依次讲解了如何对待父母、兄弟、长辈,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求学的道理。虽然其中也有封建糟粕,但更多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经过本人认真研究,特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学习《弟子规》能有效的开展。

1、全班范围内利用自习课和晚读实践诵读《弟子规》。与此同时,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强化记忆,人人全文背诵《弟子规》,天天竞相讨论《弟子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开展学习《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让同学们切实理解《弟子规》的思想和教育意义。

3、班级内开展朗诵《弟子规》和相关的征文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班级集体和同学们本身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在家庭生活方面,很多学生感触颇深,并且能身体力行地将当中的一些只言片语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比如黄水兰同学学完《弟子规》之后,自己主动找我谈心,坦言以前对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但是后来总是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经听;父母责,须顺承。”来自我督促,并且重新获得了父母的信赖和理解。而曾庆福同学的爸爸则主动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孩子学习弟子规之后,对人对事很多方面的态度较之以前有很大的转变。

在纪律上,学生常能体谅到我做班主任的难处,不需要我去督促强调,学生却能自觉遵守。例如每周的清洁大扫除和每天的晨跑活动,同学们都能自觉的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在文明礼仪方面,以前很多同学在走廊碰到老师都是低着头就走过去了,少有向老师问好的行为,学生之间的交谈有时候也会带有不文明用语,但现在学生的文明风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碰到老师会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交流也举止文雅,言语得体。

在学习方面,学生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以前的被动学校相比,现在的学生都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专业知识,不管是在教室好是在实操室,都能看到同学们勤奋好学的身影。文体技能比赛临近,很多同学都踊跃要求参加各项技能竞赛。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成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需要认清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正确的管理方法班级管理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用《弟子规》的指导思想去管理班级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学生一生的生活道路。

篇2: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哈三十六中庄丽

我带的班级是刚进入中学的六年级学生,班级人数53人,其中23人有哈市户口,30人为农民工子女;有3位家长不识字;3人常年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绝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不能为孩子做午餐,班级订餐人数高达45高达左右;95%的家长不能为孩子做辅导;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有9人;放弃学习和厌恶学习的学困生有8人;很大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散漫;做事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惰性强;同学之间有矛盾,不能如实反映情况,只强调他人的过失;教室里常常人声鼎沸,有如市场;时时刻刻需要他人的监督和提醒。

寒假有缘看到吉林市松花江中学王琦老师介绍自己用《弟子规》管理班级的报告讲座,让我为之一振,激发了我的工作灵感,决心也要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管理班级。

假期我查阅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自己先学习《弟子规》,写学习笔记;反复听王琦老师的报告讲座,学习王老师的经验;为学生订《弟子规》教材。开学后与同学们交流我的学习感悟,带动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

首先班级以诵读为出发点,每天坚持早、中、晚三遍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要求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字、思考其意、对照自己这样几个环节。绝不是泛泛的读念。

仔细认字,是要求学生认识每一个字,用的是哪个字、字的含义。思考其意,是要求学生思考每一句的意思。

对照自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行为。经过一个月的诵读,班级散乱的现象慢慢的在收敛,学生安静了许多,班级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就好像有无形的一个影子,把孩子们聚在一起,我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的微妙。

另外,我时时、处处用《弟子规》来总结班级出现的问题,学生用《弟子规》来反省自己的行为,许多问题也不用过多的说教,学生们自然知道如何做,不仅师生关系和谐了,同学也关系和谐了。

下面我就讲几个事例与大家一起分享:

事例一:新初一的学生不会早自习,作业20分钟收不完,一边互相问着交什么作业,一边在书包里翻着,有站着的,下地的,乱作一团,这个问题一直很让我头痛,每次都是以大发雷霆而告终。为了节约时间,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纷纷出主意,有的说:老师我们在整队前收作业,我说:课代表抱这么多作业很累的,不合适。有的说:老师我们把要交的作业单独放在书包的前面,进到教室立即拿出来上交,我说:这个办法好,可以节省时间,大家同意吗?学生自己想出的办法自然得到公认。第二天的早自习秩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高兴地说:同学们今天不仅珍惜了时间,班级也安静下来,营造好的学习环境,谁知道《弟子规》就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刘若雪反应最快:“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我夸赞道:“太聪明了,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早自习的时间,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

事例二:初一学习的科目共有11科,发13本书,加上主科的配套练习,各学科的导学案,笔记本,作业本,凡此种种,让绝大多数

孩子顾此失彼,忙乱不堪。书包乱作一团,书桌乱作一团,桌面乱作一团。每堂课都有学生找不到学习资料;衣服脱下来往凳子上一推,教室的地上纸屑、文具到处都是;教材卷边、掉页、乱涂乱画。班级狼籍一片。学习《弟子规》后,针对这些现象学生进行对照:“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出,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当学生对照找《弟子规》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时,都十分高兴地接受老师的整该建议,从前那种认为老师多管闲事的现象没有了。而且看到谁的书桌、地面凌乱时,我只轻轻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学生立即就会进行整理,十分难为情。现在仅有5名学生在这些方面需要老师不定时的进行监督。班级的环境卫生、个人的物品摆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整洁利落的生活习惯、学习资料的自我管理能力已基本形成,不再有作业落家、找不到学习资料的现象。

事例三:前面我介绍过,班级只有9人做到上课认真学习,不溜号。绝大多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学习方法,不会也不问,老师叫到算,叫不到就隐藏着,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照《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的教诲,我不断地鼓励学生,鞭策学生,帮助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努力,5月份期中考试数学平均成绩明显提高,孩子们都十分高兴,三大主科的平均

总分位于学年第二,这让我着实兴奋,更坚定了我和孩子们学习《弟子规》的信心。

事例四:诚实本应是人的天性,但现实却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学生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往往采取说谎的方式,只强调他人的错误,不肯面对自己的错误,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遇到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就让去让全班同学来分析原因,分辨孰是孰非。目的在于学生之间达到自我教育,也能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避免相类似的问题发生,让孩子们的天性得以展示,培养诚实的品德。现在如果有学生说谎,同学们就会说:“凡出言,信为先。”“倘掩饰,增一辜。”我也会告诉孩子们:“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50多人的班级,随时随地会发生很多问题,现在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如实说明事情的原委,说出自己的错误。个别学生还有以前的现象出现时,我就问他:《弟子规》是这样教我们的吗?这些孩子就会低下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文关系和谐了许多。

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力量真是让我惊叹,这里列举的事例仅仅是一些日常管理中的小事,然而这些小事又是我们最头痛的。班级的管理起于这些小事,小事控制不住,没有好的习惯,班集体的班风、学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班集体实际上都是以小见大,以实见效的。

篇3: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对于《弟子规》的学习, 我认为重在实质, 学习是知识的更新与储备, 而践行才是学习活动的实际价值所在。学习践行《弟子规》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下面就如何推行弟子规, 如何运用弟子规来进行班级管理, 浅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率先垂范, 营造气氛

每天早上7∶50 分开始, 我都会和学生一起, 集体诵读《弟子规》。朗诵是背诵和理解的基础, 通过诵读让学生理解, 让《弟子规》的精华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去, 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诵读《弟子规》以来, 学生们受到了中华文化经典的熏陶, 较系统地学习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恪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使学生明理知礼, 懂得何为荣、何为辱;懂得何为君子, 何为小人;懂得“事非宜, 勿轻诺;苟轻诺, 进退错”等道理。待学生熟读以后, 为了使《弟子规》中的精辟论述, 能被学生理解, 我在讲述时, 理论与实际结合。如:读《弟子规》中“冬则温, 夏则净, 晨则省, 昏则定”, 我就给学生讲了古代黄香孝敬父母的故事。这样, 既有理论又佐以生动、有益的传说、故事,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

二、班会分享, 长善救失

每周五的班会课, 我都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分享活动。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探讨, 发表看法, 慢慢地, 大家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这是一位学生对于爱的感悟:学习《弟子规》让我学会与周围的人 (物) 和谐友好相处“凡是人, 皆须爱”。学会爱父母, 爱兄弟姐妹, 爱老师同学, 爱朋友……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由爱而生敬, 由敬而生礼, 那么, 我们的人生就会在互助互爱中得到许多助力, 人人都更容易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通过班级分享活动, 不仅有利于《弟子规》的深入开展, 而且对班级的良好班风建设有莫大的帮助。

三、持之以恒, 知行合一

当学生们背诵熟练后, 我就引导学生用里面的语句与自己的言行相比对。看他们写字不认真, 我就背“字不敬”, 大家就会说“心先病”, 背出来了, 手下的笔也用力了;看到教室的地面有垃圾纸屑时, 我一边背“房室清, 墙壁净”, 一边将垃圾纸屑捡起;看到学生之间发生争执或小矛盾时, 我就背“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当一句句背下来, 学生自己也知道错在哪里了。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接受经典的影响, 用行动表现出来, 我在班中规定:谁犯了纪律, 就要相应地背一段《弟子规》, 以示教育。这样不伤人, 又能将读经与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

自从开展《弟子规》学习后, 班里出现了很多的变化, 学生之间和睦多了, 班集体更团结友爱了, 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在班级中, 学生们更加注意集体团结, 注重班级荣誉, 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弟子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老师, 让老师懂得尊重学生, 这样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弟子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习惯。许多学生都在生活中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学校, 许多学生课前课后见到老师时都主动问好。学生在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中分别写着:《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深爱《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以后, 我觉得以前那些坏毛病都改掉了, 做到了‘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学习《弟子规》, 我觉得我变懂事了, 现在无论我做什么事情, 都会想起《弟子规》里的话, 从而使我做出正确的选择, 《弟子规》真好!”……

在家长们的反馈表中, 刘XX同学家长是这样写的“:刘XX把学习弟子规当作一面镜子, 既改正自己不足的一面, 朝着更高的要求前进, 更懂得要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珍惜时间、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谢XX同学家长是这样写的“:这段时间我发觉他每天都在变化, 早上上学时“妈妈, 我去上学了”, 还不忘说一声拜拜。这样的打招呼出乎我的意料。

从未在家中做过家务的他竟然会主动帮妈妈切菜, 虽然切得有点不像样, 但这是一件很欣慰的事, 儿子懂事了, 想帮妈妈分担一些事情。

受不得一点儿委屈的他, 尽然胸怀宽阔起来, 不计较。许多的变化来源于老师的教导, 千言万语只得一句:谢谢!”

蒋XX同学家长是这样写的“:《弟子规》的确是一本好书, 让孩子明白了怎样做人、做事, 也让孩子明白了什么事该做, 什么事不该做, 同时要有一颗爱心, 对事物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正确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前没有仔细阅读《弟子规》, 自从孩子每天都要背一段《弟子规》后, 更加深入体会怎样做好家长的本职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也影响着孩子”……还有很多这样的反馈, 没有一一摘录了。

篇4:浅谈《弟子规》与班级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 弟子规 班级文化 内化 践行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看着一个个刚入学的孩子就如同一块美玉,而我们教师就是艺术家,这块玉经过我们的打磨会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还是成为一块普通的玉,这就要看我们雕琢的技艺。可是,用哪些经典形成我班的班级文化呢?让它能为我所用呢?正当我迷茫之时,学校向我们推荐读《弟了规》,我捧着《弟子规》认认真真读起来,读了一遍又一遍,我如获至宝,这不正是我苦苦要寻找的经典吗?于是,我开始了计划实施。

一、背诵《弟子规》,育班级文化之根

小学生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呢?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首重立志,所谓“学贵立志”。所以,第一节课我和所有的孩子共同立了一个志向,即“诵读弟子规,做谦谦君子”。怎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弟子规》,它会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先背诵《弟子规》的第一章节入则孝,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利用中午时间指导学生认真背诵,与此同时,我们规定每个语文早读前5分钟,全班起立齐诵《弟子规》。通过《弟子规》的反复诵读、吟咏、背诵,同学们思想上都能接受古圣先贤的谆谆教导。很多孩子在家里的“小皇帝”,现在也开始懂得尊重父母。学了《弟子规》后,一些孩子能用里面“话说多,不如少”这一条规定要求自己;有的同学以前对父母不是很孝顺,能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来反省自身。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接触了《弟子规》之后,都能做的很好,但是都有所改变。

二、内化《弟子规》,让心正促行端

何为“内化”,“内化”就是让学生从思想上从内心懂得《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深刻理解《弟子规》。因为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每读一小段,我就认真地讲解,并且每天分享一个《弟子规》小故事。当我们背诵了“冬则温,夏则清”时,我给他们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当孩子读到“居有常,业无变”时,我就讲解《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在班级管理中不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内心上有对“君子”的理解和向往,使学生在对《弟子规》的学习中明白懂“孝弟”“敬老尊贤”“谨而信”“泛爱”的重要性,让这些成为他们心灵中永恒闪耀的启明星,指引他们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热爱班级。以至使由心而发的“道德”成为他们终生的追求。这样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也有了依据,以“弟子规”的标准强化管理,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逐步走上思想形式的正轨,这样既强化了管理的合理性,同时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践行《弟子规》,做谦谦君子

虽然有了《弟子规》这样一套行为准则,学生也懂得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但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对学生提出一些严格细致的要求,如进门喊“报告”,不走后门,与老师接送东西用双手等。对坐、立、行走的姿势也有明确要求,起坐无声。每天早上的师生第一次见面,要求的“路遇长,即趋揖。”

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要求,凡事必须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既所谓“修之于身,其德及真”,用班主任自己的实际行动垂范于学生,榜样于学生心中。如每次上课问候时,我也都用《弟子规》里面的要求还以90度鞠躬或者表示赞扬。这样一种师生交流的方式虽然看似有些陈旧古板,但是自我感觉这鞠躬鞠下去的是身体,躬下去的却是谦卑和尊重。于鞠躬者自己而言,虚怀若谷态度温和受人尊重;于被鞠躬者而言,心情舒畅满足感激胸怀仁慈。长此以往,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形成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促进学生向心力的产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同学我先对他仔细观察,了解其心性,以合理的输导在配合以硬性的制度,绝不能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失误,破坏了班级的整体管理或损伤了学生的内心。比如让他罚抄《弟子规》,并和他一起找到原因,共同反思。在我的深耕细耘下,我班的学生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打架的同学少了,乱丢乱抛的现象少了。

当我们全班已经都能熟练地背诵《弟子规》全文了,我也有意识的搞一些班级主题活动,如母亲节,开展“知恩报恩,心动行动”;针对一些打架现象开展“见人善,即思齐”的故事会。有时组织学生看于丹教授主讲的《交友之道》及袁了凡的《了凡四训》等经典视频。看完之后,我们师生一起评点讨论,并且一起互相解疑答惑。

篇5:班级管理之弟子规

执虚如盈

《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两句,我很喜欢。从字面上来解释,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仔细想想,还是因为喜欢上了那种“执虚如盈”中的庄肃感。在对过去的班主任经历做回顾的时刻,我郑重地将自己打发走的日子,分为了“执盈若虚”、“执虚若虚”、“执虚若盈”三个阶段。执盈若虚

去年,凭着十年班主任的经验,我满怀信心地走马上任高二七班的班主任了。

高二七班基本就是特长生班。刚入班时体音美特长生已有33人,算上播音、编导、空乘其他专业和后来又报特长的孩子,目前为止54人。个个活泼好动、个性张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高二很明显又处于青春叛逆期。上自习课飞纸飞机、玩小鸟者有;喊出来谈话时,痛哭流涕,一扭头就旧习复发者更有;专业训练、各项活动、自习课反复交代要请假,但清查人数怎么都对不上号。真真应了基地拓展训练中,猴娃们自己定的班歌歌词“来呀,造作呀,反正有大把时光......”

不出所料,几个月下来,深感力不从心。善良真诚、意气风华、爱岗敬业的我,已被学生折磨得形容消瘦、憔悴不堪。一下面对那么多“宝贝器物”在手中,我开始慌乱、挑剔,开始板起脸来,粗声大气地叫上了……很少抱怨的我渐渐变得牢骚满腹,管理上也越来越粗疏......执虚若虚

感谢贾校长时时惦记,经常关心,时校长魏区长暗暗点拨,两个年级长刘勇刘立伟更是亲力亲为主动帮助。生活确乎是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去感受的。如果不是这个班,如果不带这个班主任,恐怕我怎么也凝聚不了这么多校领导的长期关怀。

冷静下来我把注意力再次转到问题的背后,深入了解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学生,争取将问题的出现作为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契机

班级状况大致以下几种案例: 症结案例一类:父母监管有偏差

班里D同学,Y同学父母离异,两个女生均由父亲监护。离期末考试前一个月,D同学年满18岁,她母亲彻底放弃了对她的监护权,尽管是独立乐观的姑娘,在班里还是嚎啕大哭起来,我握着小姑娘的手,丫头整整哭了三节晚自习。Y同学父亲对孩子完全散养,电话基本联系不上,孩子在校外谈了男朋友,还在咱校家属院被发现。W同学父母关系不和,他跟着妈妈,妈妈不仅管不住儿子,与W同学爸爸吵架时,还喊孩子回去处理。Z同学,高二中途进班,抑郁症患者,经常迟到,上课说话,批评不行,不批评也不行,喊家长领回,第二天孩子自己又来上学了。还有一些家长,自己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抱什么希望了,教师单方发力很难形成有效的家校合力。

解决方法:

组成班级互助小组,自治委员会。建立刚性的守则、班规等,先帮助情绪容易失控的学生系上一条“风筝线”。接着,通过柔性的师生情、同学情,让学生既能明白严肃性活又能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同学之间也能够在化解矛盾更友好相处。

Y同学与校外学生谈恋爱,被抓住,本身就已有些害怕。停了半个月,我才找她,谈了一下午。从她的成长谈到家庭,聊纯洁的感情、审美能力、也聊顾全大局、信任他人。当时孩子反应不大,后来我推的微信公众号经常有个“记忆只有七秒的鱼”打赏,一查才知道是她。班主任节小姑娘主动策划,上前为我戴花,这次期末考试,她有史以来上400分,班级11名。

对于班级问题,尽量征求班委意见,孩子们自己愿意、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去处理。有些学生可能听班主任的话还会打折扣,但是,对某些特定的好友同学,却是言听计从。让他们形成组合,通过同学之间的关系协调、控制,效果会比较好。

另外,提供平台后,还要利用具体事例,不断地激励学生。士气可鼓不可泄。要经常激励学生,用语言的、书面的、精神的、物质的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加油鼓劲,给予适当的奖赏。人都是需要被认可的,不断激励学生,会让学生越干越有劲。症结案例二类:学习风气难形成

孩子们本身就缺乏毅力,学习基础差,高中知识难度大,专业学习又占时间,所以成绩上常抓而不见效果,而且学生们常常扎堆搞事情。解决办法:

根据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事,用人之所长。让学生从感兴趣的事做起。

班级里,有人愿意做事;有人不想做事;有人性格外向,有人比较内敛,有人的组织领导能力强,天生就是当干部的料;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很热情主动,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很能干。要允许很多人不够主动,事实上,一个班级只要有一小部分人很积极,大部分班级管理事务就能搞定了。

调皮学生多,偷奸耍滑的人也稍多,劳动委员马家乐以自己的任劳任怨、勤快朴实,助人热忱的一面,切实感动着大家。方法上再加以引导,卫生工作总是能很顺当地落实下去。

C同学,刚入班九门功课300多分,班级46名,一天到晚不想进班,就像在外边瞎晃。但酷爱看书写作,我按照李恒新主任教的方法,安排他负责班级所有的文件采编,网络活动。小伙子很活络,也有正能量,在办公室,他一边帮忙,一边也能打开话匣子。给他一定的自由时间,放松中,班级走势,小道新闻交流了,再给他定目标,谈规划,上期期末他六门320班级29名,这学期,他六门377班级21名,他爸爸高兴的一直要请客。现在班里所有征文指导、打印他包了;班级之星,各类文件电子稿的上交他包了;网络安全平台他也一个人包了,无论节假日随叫随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安排合适的工作,甚至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安排工作,他一定干得很欢。执虚若盈

在“执盈如虚”的岁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执盈如虚”?

换个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实都是圆的——你用光明的想象补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晒晒学科技能”,早已自知的我,真的除了年龄够久,实在不敢妄言技能。如果非要提进步,在管理学生方面由原来当班主任的无所畏惧,到现在的三思而后行应该算一项;依然热情负责、认真敬业算一项;懂得求助,满怀感恩,身怀敬意该是最大的进步了。

执虚器,如执盈。一遍遍在心里默念这两个短句,被提醒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

篇6: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编写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虽然文字不多,但蕴含的内容丰富,它依次讲解了如何对待父母、兄弟、长辈,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求学的道理,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如果在班级管理中正确运用《弟子规》来管理班集体,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结合《弟子规》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

一.孝敬父母,感恩师长

现在很多学生并不缺少关爱,但他们往往忽视关爱别人,甚至是对父母也不懂得关爱。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他是不会成才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孝敬父母,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有些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事是理所当然,自己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从来不考虑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除了索取不懂得奉献,对父母为自己的过于担心还觉得很烦,很讨厌。有的学生在父母呼唤他吃饭时,因为在玩一个激烈的游戏显出不耐烦的样子,甚至还埋怨父母;父母要求他做事时,他也懒得去做或不愿去做;父母教育他要好好学习时,他却嫌父母啰嗦••••••总之,一个人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能懂得做人的基本原则,才是情感丰富的人。只有当每个人都有了仁爱之心时,我们的社会才和谐平安,才能达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学生不但要孝顺父母还要尊敬师长。尊重老师,就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上课时受到老师批评千万不要大声顶撞老师,有什么事情可以课下与老师交流沟通。课下不要随意给老师起外号,直呼老师的名字,甚至谩骂老师,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只有尊敬师长,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二、礼貌待人,文明相处

同学之间要礼貌待人,文明相处。一个学生如果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能很快融入班集体,为大家所接纳,学生之间也不会发生打架斗殴这些不愉快的现象。同学之间交往要宽容大度,不要在财物上斤斤计较。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对别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同学之间注意到了礼貌待人,文明相处,才能创造一个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尊重别人还体现在无论在寝室里还是在教室里要随时保持安静,教室是学习的环境,不能大声的说话,进出教室开关门要轻声,进出教室脚步要轻;寝室里也不要大声喧闹,特别是在晚上熄灯之后,不能说话影响别人睡眠休息,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礼貌问题。经过这样实践《弟子规》,很多同学注意了进出教室和寝室的礼仪细节,班级的公物也保护得很好。本期的教室门锁没有毁坏的现象,桌椅也保存完好。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也浓厚了,有些差生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能与同学友爱互助,学习上也有了动力。

三.反省自我,诚信交友

“凡出言 信为先”,同学之间诚信是交友的根本。一个合格的高中生,与人交往说话要注意文明这是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方面。高一学生,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成人引导教育。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旦看到别人犯了错误,心里就要反省自己,自己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如果犯了就努力改正,如果没有就要时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无论学习还是做人要求每位同学都要经常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变成行为高尚、知识丰盈的人才。本期班级工作中,我布置学生写反省书,做到了学月写、半期写、期末写,通过这样的时时提醒,很少有学生违纪表现。班上的严超同学在读了《弟子规》之后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良行为伤害了父母和老师,因为自己的不专心,父母和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自己还嫌不耐烦;有一次因为自己违纪,老师请家长到学校共同教育时,他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错误反而和父母争吵了起来,愤而离家出走,现在学了《弟子规》认识到了自己当初的愚蠢行为,在反省书上保证以后再也不让父母伤心了。

三.讲究方法,提高成绩

有些学生学习上很用功,但成绩总是不见有长进,那就是读书不得要领,读书一定得法。

1.读书要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就是心、眼、口一定要调动起来,《弟子规》谈到读书的方法就是要注重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读书要有计划。读一本书做一门功课,要有计划有安排的去做。

3.学习要经常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疑问的地方,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4.有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好的学习习惯。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

篇7:怎样把《弟子规》介绍给别人?

《礼记·曲礼上》云:「礼不妄悦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本以悦怿人心为宗旨,但须有节度,不可妄取悦于人。礼以定人我之分。不妄作,不太过。辞系言辞,用以达意。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故不辞费。辞费,则不信矣。礼须合乎节度。不占人之分而尽己之分,不辱人之人格而重己之人格。谓之不侵侮。狎,习近平也。习近平过甚,则不尊敬而生怠慢之心。故君子爱人而不好狎侮人。学礼之始,在于修身,自视听言动而至待人接物,从政临民,皆修身之事也。言,善言也。必须躬行其言,而后可以示人。言道,言合于道也。行修言道,为礼之实践。行不修,言不合道,虽铺张仪式,熟计节文,无益也。故曰礼之质。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取于人者,取人之善,以成己善也。取人者,以己之好恶,取人以为己用也。学必有师,师以传道授业解惑。尊道则须尊师。为师者,先须自尊,言必忠信,行必笃敬,以示范于人。为弟子者,须择师而事之。往而求之,默而识之,疑而问之。倘对师不敬,则学不可得。师不能往教,往教则不尊。不尊则道丧。道丧又何能教?又何必学?必须尊之重之好之乐之,始能升堂入室。故师道尊严,不可废也。

如果我们仔细认真地来体悟这两段话,就可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是很热心向别人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那么现在有幸接触到圣贤教诲,可以说是万幸中的万幸。但是我们有这样的认知,他人有没有呢?假如认知不够,他人没有积极主动的求学之心,又如何使其深受其益呢?

我们看到,凡是经过千辛万苦,能够有一个机会前往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听课的人,都是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犹如干涸已久的土地,拼命吮吸来自大自然的甘露一样,全身心投入,主动学习、理解、体悟、力行,所以效果非常之好。但是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虽然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但是由于大家彼此太了解了(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心浮气躁,高傲而不自知,过多看到的是别人的缺点),所以想要介绍圣贤教诲,并不那么畅通。

可是是否这就是失败呢?不是。是因为我们自己德能还不足,修身功夫不够的缘故。我们有缘先一步接触到圣贤教诲,弄清楚了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就觉得,假如大家都能接触到这么好的学问,都来学圣学贤,该多好啊!那我们就会一起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了。于是我们的内心,就悄悄地起了变化,什么变化呢?由最初自己接触到的幸运的欣喜,转变为推销不出去,不被周围人理解的苦恼了。尤其是,看到大家思想、言语、行为,都不符合古圣先贤的教导,心里就急了。巴不得一下子让大家都知道、了解,有共同的认知,这样自己心里才感到痛快。殊不知,这完全是一种强迫、占有、控制的心态。尤其是时间越长,看到他人的缺点越明显,自己虽然稍作努力,怎么就感化不了他们呢?于是开始怨天尤人,觉得这些人「刚强难化,真是没有福分」。其实,正是我们没有自知之明,自己本身执着,刚强难化,福分浅薄,理智和智慧不够,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形。

有一位老师,学习传统文化已经几十年了。当初接触到圣贤教诲,他知道自己得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如何自利利他,让大家都能获得真实利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眼见许许多多的人,学习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的`标准为镜,到处照自己能照到的人,在心中越发傲慢,他觉得非常遗憾。很多家庭原本有好父母、好孩子、好先生、好太太,等到这些人学习了道德学问之后,因为没有落实在生活中,成为记问之学,使家庭成员失去了好父母、好孩子、好先生、好太太。甚至多年的朋友冷漠下来,行如路人。这都是因为固执己见,自私偏颇的缘故。绝非圣贤教诲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学习的人,并没有理解通透,切实力行。

所以这位老师学习圣贤教诲,一门深入,长时熏习。活学活用,善巧通达。他还是和亲朋好友,同事领导在一起生活、工作,而且比以前更出色。各方面都令人尊敬、钦服,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大概三年之后,就有人主动前来请教各方面的问题,他就开始侃侃而谈,听的人心服口服。而且他也把整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全部以各种善巧的方式吸引到伦理道德的学习中来。现在共同参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家亲眷属及好友同仁,那可是数不过来呀!

篇8: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 一个班主任,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规范学生的行为。我的具体做法以国学经典为切入点, 逐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具体来说, 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输入。

接到一届新的学生, 我先让学生了解和背诵《弟子规》, 一般用两到三周的时间。每天划分要背诵的内容, 每节课前诵读, 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诵读比赛, 检查诵读的效果。

二、对规范的理解阶段

只会诵读而不理解其意义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所以这一阶段很重要。学生要每天理解四到八句, 并结合自己的行为或班级的情况简单加以阐述。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预备铃响后, 各由一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一到三分钟的演讲, 人员可以是轮流的, 也可以是指定的。

例如, 一天我让一名叫黄志颖的女生进行演讲“衣贵洁, 不贵华;上循分, 下称家”时, 她讲述了自己近段时间正和家长闹矛盾, 她认为自己的衣服不时髦, 想要父母给自己买一件和邻居的小伙伴一样的衣服。但是那件衣服是邻居的叔叔到外地出差时买的, 且不算便宜, 黄志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这几天就和父母进行冷战。她说:“我现在明白, 作为一名学生, 自己的衣服干净大方就行了, 和别人攀比是不对的。自己家中只有爸爸一人上班, 自己应该体谅父母。”她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进行了自我批评, 并表示回家后要向父母道歉。她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从学生的表现中, 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产生了共鸣。

第二阶段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轮或多轮。要让每一句话在学生心中不断地酝酿发酵, 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三、用规范去规范自己行为

随着对《弟子规》理解的深入, 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这些经典内容和自己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 哪些不符合要求, 需要改进。每周进行一次书面总结, 总结一周来自己的言行, 使这些经典理论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相结合并逐一落实。

例如, 王聪在总结中写道:以前妈妈叫我的时候, 我总是说“等一会儿”, 现在遇到这种情况, 我会放下手中的事情, 跑到妈妈的面前问:“妈妈, 有什么事吗?”刘佳佳写到:以前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同学, 心里往往会嫉妒他, 从“见人善, 即思齐;纵去远, 以渐跻”中学会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不断努力, 逐步完善自己, 即“能亲仁, 无限好;德日进, 过日少”。

我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调皮大王王向友, 父母离婚, 他和他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其外祖父母年老多病, 无精力也没能力对他进行管教。他经常上网玩游戏, 欺负同学, 向小学生要钱, 学习上不用心, 成绩很差。他是教师感到头疼的学生, 但在学习经典的潜移默化下, 变化很大。他在总结中写道:对我感触最深的几句是“将加人, 先问己;己不欲, 即速已”;“勿自暴, 勿自弃;圣与贤, 可驯致”。想一想自己以往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 我很内疚。我不能放弃自己, 我要努力赶上其他同学。他现在已经融入班集体中, 学习成绩进步明显。

四、讨论升华阶段

经过前三阶段的学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一下哪些自己已经做到, 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 哪些方面相差甚远。选择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作为自己的近期目标, 把相差甚远的作为长期目标。制成标签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时时提醒自己, 有意识地去影响和纠正自己的言行, 并接受他人的监督。同时, 在自己的行为和经典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 想一想哪些需要深化, 哪些需要升华, 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讨论。

例如, 在一次班会讨论中, 一位学生提出“父母责, 须顺承”, 如果父母是错误的, 我们也要顺承吗?人都会犯错误, 父母难道能事事都正确吗?他的发言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这时, 另一位学生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亲有过, 谏使更”, 但我们在建议时要“怡吾色, 柔吾声”, 用正确的方法和父母进行交流。

还有一位学生发言说: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 “冬则温, 夏则清;晨则省, 昏则定”这几句, 我们不能完全按过去的进行理解。社会发展了, 生活条件与以前大不一样, 所以这几句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多关心父母。通过学习讨论, 学生对经典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

篇9:把《弟子规》引入班级管理的总结

【关键词】《弟子规》 班级管理 运用

一、引言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班级管理制度还不是很成熟,几乎都是制定一些奖惩制度来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但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学生一般处于青春叛逆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一些制度性的事物越是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减少一些制度性的措施,多一些情感文化类的措施其实更容易管理好班级。本文阐述了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弟子规》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方法,最后对本文做出一个总结,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论述来对本篇文章进行简单地探析。

二、何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原名《训蒙文》,出自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之手,其主要内容受到《论语》影响,主要讲的是对人对事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一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内容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三、学习《弟子规的》的作用

1、对个人的作用

《弟子规》作为我国传文化经典部分,对我国各个社会时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培养了孩子的语言感觉能力。三字一句的形式郎朗上口,有利于小孩子語感的培养。其次,增长了孩子见识。《弟子规》吸收借鉴了《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中的内容,涉及到了风俗礼仪、伦理道德、成语典故很多方面。再有,培养了人的文明礼仪。《弟子规》一书中对于个人文明礼仪的阐述的很多,文明礼仪是人们最基本的个人素养,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对其素养的最好反应。再有,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来自于正确的文化思想传播,《弟子规》作为经典,对于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

2、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学校教育的关键又在于对学生的教育,因此,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班级管理套用一般的班级规章制度,这种规章制度弹性一般不大,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很难接受。《弟子规》的融入,不但可以让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还可让学生对班级管理更认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四、《弟子规》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 解析《弟子规》内容,让学生理解、践行

《弟子规》是一种经典的传统文化,其表现形式是用古文来表达的,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讲,某种程度上可能对于其理解不能立刻到位,尤其对于学生。一般来讲,学习《弟子规》的学生都是小学或者初中,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理解很容易出现差错。对于班级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来讲,要向学生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向学生灌输《弟子规》中的重要思想观念即核心思想。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接下来结合实际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比如,根据“入则孝,出则悌”要求学生在平常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例如要求学生早上起床要主动跟父母问声好,有时间帮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平常在家多做一些扫地、洗完、抹桌子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班主任教师通过对《弟子规》的讲解,同学们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结合实际加以应用,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对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很大帮助。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人先正身。班主任想要求学生努力学习,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就必须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自己也是一个认真工作,道德优秀的人。比如上课期间,上课不能接听电话,手机需要调成振动或关机状态。又比如,不能因为私人事情而出现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现象。学生“听其言,观其行”,班主任教师在班级中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3、利用《弟子规》中的内容处理好学生矛盾

《弟子规》有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于班主任来讲,对于学生问题的处理上,不能徇私。不管学生的出生是富贵贫穷,还是学习成绩好坏,都应该一视同仁。学生当中,班干部经常会协助老师完成一些事情,某些情况下,班干部也会出现和同学产生矛盾的情况,班主任如果处理不妥当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偏袒班干部,这样在学生看来,心理会有一种不服感,不但问题没有处理好,甚至会加剧矛盾的恶化。因此,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比如“恩欲报,怨欲忘,理服人,方无言”就可以用来处理这种矛盾,成为双方矛盾解除的准则。由此下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班主任都运用此种方法进行矛盾调解,把他作为一项准则,问题可以解决,学生们也愿意服从。

4、其他一些方法运用

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让《弟子规》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比如,举办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朗诵或者演讲比赛,从《弟子规》引出几句话,然后根据这几句话揭示的主旨意义,学生自由演讲。再比如,定期组织以《弟子规》为主题的班会。在主题班会上,针对近期出现的班级情况进行通报,主要是要让违反《弟子规》内容规定的学生反省,自我批评,然后再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

结语

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班级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结合《弟子规》进行班级管理,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将《弟子规》中经典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不但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谐,还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夏凤.浅谈《弟子规》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0:10-11.

[2]郝丽.《弟子规》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2,29:11.

上一篇:月桂作文350字下一篇:典型事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