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2024-05-04

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精选12篇)

篇1: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高考语文的考查越来越从知识性考查转向能力性考查,仅仅靠记住几个字音词语是不能应对高考的。语文学习的大量实践都充分证明,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极好途径。一位四川的语文高考状元介绍自己的语文成功经验时说:“要广泛涉猎,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点点东西是不够的,水平的提高往往是在阅读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而成的。”提高语文能力,只读课本和只做选择题目绝非是正确的渠道,只有多读,方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基础很重要,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去掌握;拓展阅读,同样不可忽视。它们就像车的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在语文的海洋上驾轻就熟,随心所欲。来到高中,同学们的生活被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这非常不利于语文的学习,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来弥补我们生活的不丰富,拓宽我们的生活领域,阅读让我们见多识广,企业改革,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升学就业……这些活生生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

高考作文考查的是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阅读既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有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但要注意,阅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多同学喜欢上阅读课,往往是因为阅读课轻松自由,他们或是为了诱人的故事情节而读,或是为了消遣猎奇而读,惟独不是为了学习借鉴而读,读得轻松自在,一节课下来,还意犹未尽。我们反对功利性的阅读,但在高中三年的有限的阅读时间里,我们必须讲究阅读的功利,没有明确目的的毫无功利的阅读,对高中三年语文学习来说是太过奢侈了。因此,我们要为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而读,要为积累写作材料而读,要为学习优美的语言而读,要为借鉴 篇章结构而读。以高考作文为例,阅卷者喜欢的是杨贵妃而不是赵飞燕,他们欣赏那些旁征博引、材料丰富、技法多变、语言厚重、流淌着文化的作文,这都是阅读所能给我们的。

篇2: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写作是一种技能,它不是一种知识,知识可以教给,而技能只能在实践中去练习。老师乐此不疲地讲什么“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什么开头结尾的多少种方法,同学们就能写出好文章吗?显然不能!鲁迅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那些素有定评的作品中,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写作技能是在阅读和练习中摸索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在练笔中逐渐提高写作技能。

随笔是联系课外阅读、生活观察和课外练笔的最好方式。写随笔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有一学生写到:“说说自己心里的话,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虽然没有壮志豪情,没有婉转动听,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有的是真情实感。不单单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更是在不断地总结自己,鼓励自己,启发自己。写一件小事,写着写着就悟出一个道理,虽然没有刘墉那般独到见解,但毕竟是自己悟出来的,同时让自己的心灵深处有另一番天空。”

随笔是同学们自由创造的园地,这里没有老师的硬性规定,这里是我们青春勃发、五花八门、拥挤喧嚣的一块话语天地;这里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的一处所在。有的学生在随笔中写到;“通过写随笔,我也发觉了自己的成长,不仅是写作上的,还有思想上的。以前写文章总是很拘谨,现在写多了,才知道写随笔是非常自由愉快的事。”许多学生有着这样一种错误的共识:语文多读少读一个样,多写少写一个样,在语文这门课上费热情、下工夫,不值。多读多写,是否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已有公论。但如果我们仅把它理解成一架登上高考堡垒的云梯,那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意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曾多次指出,每个人都应当“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种有教养的标志,一种人生的优雅之举,一种做人应有的风范。”曹教授把写作的意义、对人的影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希望每位同学都拥有这样的修养和风范。

篇3: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一、导致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困难的原因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平常教学情况进行分析, 笔者总结出导致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历史不够重视。这一问题的产生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 在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心中, 历史属于次要科目, 每周的排课数较少, 上课的班次多, 教学的任务重, 一般作业较少, 分数值也比不上语数英这样的主要科目, 因此容易忽视历史。其次, 大部分人对历史有所误解, 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科目, 不需要花多少工夫, 考前背一背就行了。再次, 初高中的升学考试中, 历史部分是开卷考, 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历史就是开卷考的”“可以随便听听”的轻松印象, 因此在高中历史完全闭卷的考试是学生始料未及的。我曾多次遇到高一的学生问, “老师, 历史是不是开卷考?”甚至到了高二, 理科同学面临学业会考也有人问“历史是不是开卷考?”, 最后现行的考试制度, 降低了人们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由于高校理科招收数量明显多于文科, 导致中学教学管理制度上的弊端———重理轻文, 学校领导和学生对历史等文科科目存在轻视。可见, 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大部分同学对历史不够重视。

第二, 初中与高中学习断层。在授课过程中, 发现有许多知识, 同学们都可以说得出来, 一问, 答曰初中学过。可见许多历史基本知识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 但是同学从初中进入高一, 还是会觉得无所适从, 这是因为同样的基础知识, 对学生的要求变了, 考试题型变了, 问题的问法也变了。这一点在历史学科体现得非常明显, 初中历史是按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这样时间的模块来划分, 这是传统的划分方式。而高中历史新课改, 历史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必修。打破了就得时间空间排序。因此, 对学生理解和利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比初中时难度有所提高。许多学生一直难以调整学习方法, 就会产生学习断层。

第三, 学生的内在因素。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不高。由于初中历史被看作副科, 不够重视, 加上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相对简单, 因此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同学始终苦愁于历史书中知识点繁多而又杂乱无章, 知识点又有太多的年份和事件需要理清、记住。认为历史是死记硬背的, 而不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 无法形成牢靠的知识体系, 造成历史学习的困难。学生时间投入很少。进入高一以后, 学生没有改变对历史的看法, 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用在了自认为物理等理科科目上, 对历史学习的时间投入不足, 形成了轻视历史学习。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的自觉性较差, 需要教师时刻监督。因此, 学生学习历史倒成了一种负担。

第四, 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没有跟上课改的步伐, 及时更新, 及时改进。由于高一历史的课时与教材容量相矛盾, 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间以教师讲为主, 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 有意地压缩上课时间;有些教师甚至直接把课本2-3课的重要的知识点划给学生。这促使着学生两级分化。由于高一是起始年段, 部分老师认为学不学历史没关系, 于是, 他们非常粗略的讲授课本的知识, 使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这也加速学生分化, 出现学习困难的同学。

二、面对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困难的对策

要摆脱当前高一学生历史学习的困境,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高中一线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 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求知, 下面谈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 教师要探索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让历史教材、历史课堂、学生活起来。作为教师, 对教科书的使用是没有选择权的, 但有权利选择和使用其他的教学参考书, 经过自己精心挑选, 把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重新组合起来服务于教学, 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故对教材处理, 应该因地制宜。如, 教师可通过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技术、音影材料等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料, 让死板、枯燥的教材活起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采用开放式, 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要让历史课堂、学生真正"活"起来, "动"起来。例如, 创设历史课堂表演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表演中, 让学生自己编写历史故事, 自己演绎历史人物, 讲“过去”重现历史。在上《五四爱国运动》时, 学生自己编排了“巴黎和会的谈判”“北京大学的愤怒”2个剧目, 学生进行角色模拟, 学生在剧情中和表演中“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这样做可以感染了学生学习情绪,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 教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 教师应该传给学生一些学习"法宝", 即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比如, 指导学生记忆历史。记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但准确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 应该学会和掌握历史记忆的方法。记忆方法有很多, 有联想记忆、数学等差记忆法、对比记忆等等。例如, 数学等差记忆法。根据几个历史年代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记忆方法, 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了其中一个年代就可推算出其余的几个年代。如:相距10年: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11年辛亥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41年皖南事变, 1951年开始土地改革。这样, 学生既能牢固记忆, 又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 不存在学习历史的困惑。

第三, 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实践证明, 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成绩, 因此, 要学好历史,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课前要预习, 学生预习时要认真地阅读新课内容,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带着疑问听课。其次课堂要认真听讲, 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同时, 还要做好笔记。学会抓住课堂内容的关键词简要地记笔记, 要把听好课放在首位。最后课后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解决, 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总而言之, 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高一学生历史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进行分析, 提出适合个人的有效策略, 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摘要:本文对2014年9月入学高一新生和华侨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访谈, 并做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题的梳理及收集反馈意见, 并结合教学实践, 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 分析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原因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姚晓慧.高中生历史学习困难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7.

[2]吴邦荣、周红.历史学习困境及其原因与学生的应对策略──关于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调查报告[DB/OL].

篇4: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一、高一历史课的课前自主预习的价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的基本理念是 “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体现多样性, 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历史学科自主性预习变革的理论依据。

做好历史学科的自主性预习,好处很多: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预习中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带着疑难问题去听课,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经过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在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加强记忆;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教与学更好地统一起来;从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来看,也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發展、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需要。

二、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

1.分层设计有效预习作业,明确预习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设计、布置预习作业时要面相全体学生,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我校高一历史组设计两类预习作业:

A类为常规作业,面向全体学生:

(1)通读教材及课程标准, 圈划出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明确重、难点;

(2)编写提纲或知识结构,特别复杂的可以是让学生填空;

(3)完成作业本或练习册的相关作业;

(4)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等。常规预习作业必须按时完成, 教师可以全部检查, 也可以有选择的抽查, 评价标准主要是有没有完成。

B类为自主作业,面向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业形式有历史小论文、历史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演讲、辩论、课本剧表演、参观、采访、调查、主题展览等。从涉及的领域看, 可以是学科的延伸。自主选择作业可以有选择的完成, 如每学期完成或参与一项作业。评价标准主要是完成质量如何, 评定的形式是等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学分奖励。

2.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力求预习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预习。比如,如何阅读教材,读什么,怎么读,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笔者认为最适合当前高一新生预习历史课本的方法是“四读三步法”。 “四读”即预习时要读好教材每章开头的引言,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书面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读好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自身的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好材料图表,培养自身的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读好教材后的练习题,培养自身的理解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步”即概览以列出提纲、精读以解析历史信息、深思以融会贯通。这种方法是带着任务和问题去阅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避免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容易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3.引入自主预习评价机制,构建学生积极的预习心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历史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将学业评价转向更多地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地得到反馈,激励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

恰当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预习成果的检查与考核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显性的内容,使所有学生的预习成果都可以检查,并且要有明确的检查标准,使该落实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真正得到落实,并给予不同的学分评价。让所有同学都看到认真预习同学的良好表现,强化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另外可以定期举行诸如优秀预习作业成果展等活动,拥有榜样的力量,学生主动预习的意识也就达到增强了,而真正预习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了预习带来的好处,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强烈。

4.改革课堂,加强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融合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改革课堂,实现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个性得到彰显,素质实现全面提升。否则,就会造成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脱节。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改变单边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预习的成功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课堂教学过程正是隐形预习成功显现的时候。学生只要深入预习过教材,不同学生就会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在基础性内容得到落实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史学争鸣环节,让学生在论从史出的基础上发表个性化的观点形成碰撞,激发起所有学生探究的兴趣,再加上教师的恰当点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就更深更透了。

篇5:高一历史学习的三大指导方法

1、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特征。改变了过往以通史为主线的编写思路,形成《政治历程》《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三本必修教材和《***思想》《社会改革》《历史人物《文化遗产》《世界战争》等选修教材,在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后,文科生学习选修的部分内容,理科生不学习选修部分。这是一种按照社会发展内容的类别编写的教材,它不是时序为主线,并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来人是全人类在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成果。所以,构成了同类内容集中的特点。缺点是,由于割裂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直接联系,使我们在认知题目时,需要把学习过的知识经常反馈到脑海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

2、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对于一个从中学毕业的中国人和中国走进世界这样的潮流面前,历史课程设置的目标,就在于培养每一位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技能,更应该具备灵敏而深刻的思维,全面而富有哲理的洞悉能力。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辨别是非的态度等.。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有许多研讨课、探究课等,积极参与在当时是辛苦的,但却成为我们高中历史课程“晋级”的台阶。

认识了高中学习的目标,就等于认识了你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学习要求,这样在学习中,力争按照这样的目标,自觉、主动地训练自己。

3、高中教材的版本达到了四种,所以,从直面高考的角度看,不可能只依据我们学习的这一版本,只能依据《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具有的功能、特点和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科体系、学科观点等。这就给我提出了学习的一方面任务:既要记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又不能像初中学习那样死记;既要知道事物的表象,又要分析、研究、解析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既要会读材料,更要会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整合解答题目。既要有课内知识,还要有课外知识为视野。有利之处是,高考已经排斥了直白性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单纯背诵。减少了学习进场中的机械性。

4、高中历史课程在高中三年的地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就是高考考试的知识范畴,所以,成为一个学习整体。这就意味着,每学习一个专题册,他所具有的史学观点、驾驭教材的方法、能力、知识本身等都成为高中毕业自然要参与的部分。所以,已开始的学习,就不要忽视积累,从各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知识的本身特点看学习高中历史课的方法。

第一,历史知识的一度性。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往的事物,具有一度性,不可能再现、重演。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它,只能凭借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在学习中,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读好材料本身的,并学习用材料来论证问题,提供依据;用材料来发现可用信息,来阐述索要支撑的观点。课堂上首先要做好这方面的注释。

第二,具体性。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识事物就是从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开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学习中可以创造多种比较性的学习、认识、笔记方式,进行比较,找到事物间的异同点,既能较快地掌握知识,又能深刻的解析和应用历史问题为现实服务。

第三,时序性。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历史现象的变化都是依时间推移的,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显现出阶段性。认识和研究历史,就要重视这种时序和过程,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认识和掌握历史事物。但是鉴于高中教材已经改变了按时序编写教材,所以,在学习中,时序性的体现不显著,这就给我们学习时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把学习的专题性问题,及时与其它册的同时代问题结合起来,构筑起同时代而不同社会活动内容的知识网络。勤于动手做整理性的笔记。

第四,因果性。历史上出现的具体事物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有其必然性。研究历史就要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事件和其他事件的联系。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得对历史问题较深刻的理解。因果是相对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对于后一事件或现象来说是因,而对于前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又是果,因果相承循环往复。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客观合乎规律性的一面,又有主观合乎目的性的一面。由于历史的运动是通过人(人群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既不能陷入机械唯物的宿命论,又不能陷入主观唯心的唯意志论。在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即爱动脑思考的人。每当一个知识内容被你所接触,那么你就应该思考他出现的前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从而很快发现规律,事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构筑知识关系网络,让你能够宏观驾驭历史体系。

第五,借鉴性。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创造了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了日益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李大钊所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史学要论》)就是这个意思。为此,我们的学习过程,会有许多与现实联系和紧密的问题出现,甚至老师教学中导入课堂内容的过程,你就会积累出每个问题与现实联系的着眼点,从而认识并解答好与现实相关的问题。

三,其他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把握老师课堂教学中贯穿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分析的、推理的、迁移的、辩证的、逻辑的。将典型的思维案例记录下来,学会同理类推的学习方法。

2、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不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要学会读书、学会在书中作微观记录,把老师讲解中的解读内容及时补充的课本之上。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讨论和研究。尤其是在听(专注),思(思维辨析),说(敢于发表看法和论证),写(辨析思路和知识的联系)等环节是拥有课堂的关键。

3、在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上,做一些梳理、筛选、总结、整理、构建知识网络,把厚书读薄;迁移知识,类比知识,应用观点解答疑难,加以阐述把薄书再变厚。

4、向社会索要。社会生活中处处观察、处处留心,扩大课外知识和常识的认识,并思考体悟与课本理论间的关系,通过举一反三,理解课本的观点和学问。

5、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包括按时、按量、按要求、好问、及时处理不解的问题、听要专心、思不退缩、写不偷懒、问不可耻,计划有序等。

6、不能过早地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科目而形成偏科现象。应该在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认真衡量自己的思维偏重;衡量自己的爱好所在和特长优势;衡量自己投入精力的偏向以及可发掘的潜力所在。偏科容易制约自己学习方法的积累,限制自己的知识容量和知识面,也在和大程度上制约自己的思维活跃和发展。

篇6:高一历史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高一历史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要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背下来的,要理解着去记忆,要把课本完全吃透,吃透的意思是指你要熟悉全部的历史知识,在记住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理解性的做题,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他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些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打高分的,你要理解记忆。

要学会做历史题

我们说了那么多学习方法也没有什么用,最主要的还是做历史题,然后全部答对,才能打高分,毕竟我们还是以分数定胜负的,那历史如何打高分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技巧。大家要记住,“根本原因找经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问这件事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你脑袋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事件,间接原因就要多拐几个弯的了。

要学会复习

要针对性的复习,你要看你哪个方面比较弱。高中历史是由历史文化、历史政治、历史军事以及历史经济组成的。你看你哪个方面比较薄弱,加强复习,不懂得就要问老师。对历史知识点要不断完善和总结,这样才有可能使历史得到高分。

高中历史该如何复习

理解记忆

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把握教材

提高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将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如对于“两税法”这个知识点,我们不仅要记住具体内容,还要理解为何称“两税法”?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寻找规律

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历史单元特征和发展趋势,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些知识点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要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主要是“生产技术的提高”、“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秩序的安定”、“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经济的交流”、“人民辛勤劳动”等;讲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外经济交流几个方面去总结。

获取和运用信息

首先要学会解读和获取“设问”信息,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去解读并获取试题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材料或“情境”信息,不要将这个顺序颠倒。其次要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才能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再者,要将试题中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起正确有效的联系。最后,对设问的信息进行解读时,有的可以直接用所学知识回答,有的可以将材料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还有的则要运用相关的史学观点进行阐释。

高一历史学习有什么好方法

一、观念转变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二、讲究方法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清主线

篇7:高一历史学习方法

以时间为线索(藤),回顾历史事件(瓜)。回忆时,按时间顺序,回想历史事件及与该事件相关的发生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

2、观察法:

从表面上看某些历史事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平时善于观察、探究,找出其中的奥妙,就可以为记忆服务。

如:东西南北翼五个王中,名字笔画最少的王是冯云山(12画),名字笔画最多的王是萧朝贵(32画)。

3、交叉记忆法:

先按老师上课的思路进行记忆,将每一课的思路整理清楚,再沿着思路看课文,看到同种性质或类别的历史事件时,联想到另一历史事件,进行交叉记忆。

4、问答式记忆法:

经常与同学相互提问,找到自己听课看书的不足,及时回头“补救”。(不要以为是在浪费时间,提问的过程也是复习的过程,不仅被提问的同学,提问的同学,也能通过提问,了解自己复习的不足。)

篇8: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一、古为今用, 学以致用, 感受历史知识的价值

很多学生被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所蒙蔽, 他们觉得历史“无用”, 因此对学习历史没有多少兴趣, 学习效率自然就不会高, 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很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历史学科, 挖掘历史学科的内涵价值, 让学生也明白历史知识的有用之处, 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众所周知, 我国的历史悠久, 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多彩, 同时历史又与现实有着紧密联系,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当将一些历史知识古为今用联系现实社会, 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作用。例如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 其政治、文化、思想、人文等都达到空前规模, 在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授课时让学生深入思考:“在唐朝为何会相继出现这样的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又为我们带来了何种启示?”最后学生认识到国家要强盛, 必须注重人才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注重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事业,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今, 中国社会要进步, 要提升国际地位, 也需要妥善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认识到历史知识还可以古为今用, 让他们对历史学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学习兴趣自然会有所提高。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历史教学大多都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学生记, 学生几乎都没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就不会高效, 也不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学要用积极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今, 科技发展迅速, 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都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投影仪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 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个单元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这部历史片, 通过播放影片,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使学生从影片中更直观地感受到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 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 甚至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为同学讲课,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设问激发辩论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历史事物、现象都有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介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教师可以利用设问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兴趣。在辩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与历史事件, 同时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曾经在一堂课上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这个问题课本上不会有现成的答案, 学生想要回答就必须结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学生的回答主要有这样的几种观点。一是三国鼎立有其进步性也必然存在它的局限性, 理由是三国之间的竞争成为发展本国经济与军事的动力, 其局限性则主要是因为分裂与统一相比就是一种退步。这个观点基本上属于一种辩证的思维。接着有学生针对这个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三国因其分裂而被认为是一种退步,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清朝大一统又该如何看?这名学生的观点也指出不能够因为“分裂”就说“退步”, 而要辩证地看待“分裂”与“统一”。另一名学生则是在笔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我们常常听说‘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这是《三国演义》开场白里的一句话。要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 首先我要提出一个问题, 那就是天下大势, 是合好还是分好?”从这名学生的问题中也不难看出, 他是对“分”与“合”进行过思考的。学生通过对“分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的辩论, 明白了看待事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辩论, 学生慢慢学会辩证思维方法。

总之, 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教师需要不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反思, 然后进行改进, 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书红.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0 (39) .

篇9: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哲史观;整体知识观;历史世界观;历史线索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历史老师以及教学的目标不尽相同,学生对历史一知半解,只有少许感性认识,没有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更不用说整合、分析、综合以及联系现实。到高中阶段,对历史学习的要求又上新台阶,特别是学文的学生,又苦于不知如何学习历史,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历史。为此,我在高一学生中进行了一次“你是如何学习历史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认为除了要及时转变观念和态度之外,还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对历史真正的认识和喜爱,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健全发展,这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仅供参考。

一、对学生哲史观渗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是学习任何科学都应该掌握的,社会科学更是这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事件原因的分析、影响的认识、规律的揭示更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物质决定意识,两点论,两分法,重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先是评价标准问题,其次是评价的方法问题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渗透。如对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分析,要用阶级分析法,又要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对中共各个时期政策变化原因的分析,更是离不开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些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哲史观。

二、整体知识观和历史世界观的渗透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点和内在的规律。历史事件纷繁复杂,交织在一起,但有其内在的规律,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就能十分便捷地构建历史发展的总体框架。历史线索是历史肌体的骨架脉络,学习每一册书前,我们都应先告诉学生本册书的主线,由主线派生出的次要线索。本册书学习的主要内容、年限及分段情况。学习每章的内容之前,先掌握每章的知识结构及在本册书的地位,

每节内容也是如此。这样学完之后,整册书的内容会脉络清晰,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闪现。

同时,整个人类历史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特别是近现代历史的学习。学习中国历史,一定要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史的范围之内,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要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相对应,才能真正感知中国的落后,增强历史使命感,认识肩负的重任。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只有把它们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分析,才会有最清楚的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不可逆转,整个世界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树立世界意识,了解世界,胸怀天下,才是胸怀祖国。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我的问卷调查情況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而且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不能持之以恒。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向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养成的渗透。如何预习,如何合作探究,做必要的指导。如何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如何复习。养成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课下复习的好习惯,并且坚持。这些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有意识记忆

学习历史不能单凭死记硬背,但历史确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历史的学习是在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历史基础知识越丰富,理解和联系的能力就会越强。在历史知识记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归纳、比较、分析。但是记历史是许多学生头痛的大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复习中,首先要纠正学生的偏见,记忆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再就是引导学生科学记忆,增强记忆的效果,进行复习增强记忆的牢固性,减少遗忘。教给学生多种记忆的方法:趣味记忆、归类记忆、理解记忆、比较记忆、画图记忆等等。

五、做题应试技巧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要取得好的历史成绩,除以上各点之外,还要做必要的练习,以便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同时,练习也是答题规范的训练。在讲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渗透。如选择题,有因果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不同的选择题有不同的

技巧。

阅读材料题。应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将材料与课本知识进行联系。打好腹稿,依据分值分点分段进行做答。平时训练养成答题分点分段,字迹工整,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最忌胡拉乱写一大片。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中学)

篇10:高一历史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三年的历史学科学习,从内容上看,已经较完整地接触到了通史。所谓通史,即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编写的历史,所以,同学们基本上可以了解到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历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从课程要求上看,初中历史学习,具有普及历史知识的基本功能,所以,知识呈现中的特征以具体事实为基础,以某一个事物的特征为突破点,把事物的个性表现得尽可能地具有可读、有趣,增强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学习的乐趣和较深的印象。所以,要求同学们掌握一定的历史事件,留下对历史事件、人物等较为深刻的印象;对历史进程基本上能够勾勒出线索,从通史的角度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轮廓;对历史现象作出符合规律和我们认识水平的一定的评价;培养出今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志向。从能力要求上看,同学们在学习中已经尝试了多种学习方法,并训练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例如:自读课文,从中选择较为关键的历史知识点的能力;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能够阅读课本材料、甚至有些同学还能够收集多渠道的材料,初步做到了采集资料、筛选资料、运用知识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学会了自己创造性地设计知识网络、表格等。总之,初中的学习,以感悟性为主,高中学习将走向以思辨为主的学习,这是一种飞跃。

鉴于这一关键性的变化,如果同学们不了解高中课程的特点,不能够尽快地在情绪和观念上进步上升到高中学习的要求上来,不先从经验上接受一定的方法,在学习中尝试的话,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怎么变得这么“迟钝”,大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二、认识高中历史课程

1、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特征。改变了过去以通史为主线的编写思路,形成《政治历程》《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三本必修教材和《民主思想》《社会改革》《历史人物《文化遗产》《世界战争》等选修教材,在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后,文科生学习选修的部分内容,理科生不学习选修部分。这是一种按照社会发展内容的类别编写的教材,它不是时序为主线,并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来人是全人类在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成果。所以,构成了同类内容集中的特点。缺点是,由于割裂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直接联系,使我们在认知问题时,需要把学习过的知识经常反馈到脑海来,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

2、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对于一个从中学毕业的中国人和中国走入世界这样的潮流面前,历史课程设置的目标,就在于培养每一位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技能,更应该具备敏捷而深刻的思维,全面而富有哲理的洞悉能力。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辨别是非的立场等.。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有许多研讨课、探究课等,积极参与在当时是辛苦的,但却成为我们高中历史课程“晋级”的台阶。

认识了高中学习的目标,就等于认识了你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学习要求,这样在学习中,力争按照这样的目标,自觉、主动地训练自己。

3、高中教材的版本达到了四种,所以,从直面高考的角度看,不可能只依据我们学习的这一版本,只能依据《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具有的功能、特点和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科体系、学科观点等。这就给我提出了学习的一方面任务:既要记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又不能像初中学习那样死记;既要知道事物的表象,又要分析、研究、解析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既要会读材料,更要会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整合解答问题。既要有课内知识,还要有课外知识为视野。有利之处是,高考已经排斥了直白性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单纯背诵。减少了学习进场中的机械性。

4、高中历史课程在高中三年的地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就是高考考试的知识范畴,所以,成为一个学习整体。这就意味着,每学习一个专题册,他所具有的史学观点、驾驭教材的方法、能力、知识本身等都成为高中毕业自然要介入的部分。所以,已开始的学习,就不要忽视积累,从各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历史知识的本身特点看学习高中历史课的方法。

第一,历史知识的一度性。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物,具有一度性,不可能再现、重演。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它,只能凭借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在学习中,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读好材料本身的内涵,并学习用材料来论证问题,提供依据;用材料来发现可用信息,来阐述索要支撑的观点。课堂上首先要做好这方面的注释。

第二,具体性。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识事物就是从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开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学习中可以创造多种比较性的学习、认识、笔记方式,进行比较,找到事物间的异同点,既能较快地掌握知识,又能深刻的解析和应用历史问题为现实服务。

第三,时序性。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历史现象的变化都是依时间推移的,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显现出阶段性。认识和研究历史,就要重视这种时序和过程,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认识和掌握历史事物。但是鉴于高中教材已经改变了按时序编写教材,所以,在学习中,时序性的体现不显著,这就给我们学习时提

出了艰巨的任务,把学习的专题性问题,及时与其它册的同时代问题结合起来,构筑起同时代而不同社会活动内容的知识网络。勤于动手做整理性的笔记。

第四,因果性。历史上出现的具体事物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有其必然性。研究历史就要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事件和其他事件的联系。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得对历史问题较深刻的理解。因果是相对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对于后一事件或现象来说是因,而对于前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又是果,因果相承循环往复。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客观合乎规律性的一面,又有主观合乎目的性的一面。因为历史的运动是通过人(人群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既不能陷入机械唯物的宿命论,又不能陷入主观唯心的唯意志论。在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即爱动脑思考的人。每当一个知识内容被你所接触,那么你就应该思考他出现的前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从而很快发现规律,事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构筑知识关系网络,让你能够宏观驾驭历史体系。

第五,借鉴性。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创造了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了日益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李大钊所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史学要论》)就是这个意思。为此,我们的学习过程,会有许多与现实联系和紧密的问题出现,甚至老师教学中导入课堂内容的过程,你就会积累出每个问题与现实联系的着眼点,从而认识并解答好与现实相关的问题。

四,其他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把握老师课堂教学中贯穿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分析的、推理的、迁移的、辩证的、逻辑的。将典型的思维案例记录下来,学会同理类推的学习方法。

2、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不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要学会读书、学会在书中作微观记录,把老师讲解中的解读内容及时补充的课本之上。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讨论和研究。尤其是在听(专注),思(思维辨析),说(敢于发表看法和论证),写(辨析思路和知识的联系)等环节是拥有课堂的关键。

3、在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上,做一些梳理、筛选、总结、整理、构建知识网络,把厚书读薄;迁移知识,类比知识,应用观点解答疑难,加以阐述把薄书再变厚。

4、向社会索要。社会生活中处处观察、处处留心,扩大课外知识和常识的认识,并思考体悟与课本理论间的关系,通过举一反三,理解课本的观点和学问。

5、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包括按时、按量、按要求、好问、及时处理不解的`问题、听要专心、思不退缩、写不偷懒、问不可耻,计划有序等。

6、不能过早地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科目而形成偏科现象。应该在基础课程学习结束

后,认真衡量自己的思维偏重;衡量自己的兴趣所在和特长优势;衡量自己投入精力的偏向以及可发掘的潜力所在。偏科容易制约自己学习方法的积累,限制自己的知识容量和知识面,也在和大程度上制约自己的思维活跃和发展。

历史知识的过往性决定了必须记住一定的事实,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篇11: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构建认知结构。历史知识是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写照,并且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应该在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具有历史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产生情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历史就在我身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内化文本知识。例如:在教学”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我用多媒体表示”干栏式房屋“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两幅图,再观看水稻与粟的实物图。学生感受到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培植水稻与粟,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拉近了古老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样,原本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变得”活跃“。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要积极展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素材,抓住知识的切入点,通过设计鲜活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

二、多媒体践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践行生活情境,就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很受广大学生欢迎。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引入话题:”大家都看过电影《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是一段难忘的、屈辱的历史,虽然那次海战失败了,却留给我们一段沉重的历史反思。“随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教室里瞬间陷入了沉默,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有愤怒也有欣喜;有失落也有希望。尤其是看到邓世昌英勇就义的时候,很多同学激动地站了起来。播完视频后,学生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欲言又止。看到这种情形,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对这部电影都很熟悉,我们观看电影后对其中的片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请大家打开课本。由于受到视频播放的影响,学生学习新课时都非常认真,取得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设问题体会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上课时通过提出疑问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设置的疑问要有一定的技巧,如何巧妙设问才能让学生进入角色?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从而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我们要巧妙设计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例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时,就当时的历史事实与中日关系的现状,尤其是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事实,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教科书?(2)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最想对日本首相讲什么?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很感兴趣,积极回答。他们有的认为这是日本想掩盖历史的真相,不愿意把真相让下一代知道;有的学生认为日本没有对军国主义进行认真反省,中国要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日本人民搞好关系,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世界人民都强烈反对战争,争取和平,希望日本的当政者不要违背人民的意愿;日本政府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必须对曾经严重伤害过的中国人民负责。由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发了,对战争更加厌恶,感悟更深。

四、调动学生多感官,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12: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新生

一、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综观近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二、充分理解记忆

第一,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

第二,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三、正确理解分析

一要正确分析历史结论。如前所述。

二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评价问题,教材中并未明确表述,但在讲秦汉统一的实现和巩固过程中,在秦汉、隋唐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时都要提到国家统一强盛,强大的中央集权无疑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所以封建社会前期这一制度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科技落后于西方,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整个社会进步,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三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关联与纵向归类相结合。

四、有效准确的运用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确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做题中学会正确运用已有知识。

有的同学自认为书读得已经很熟,但一做选择题就错误多多,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好知识的原因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对号甄别判断的因素。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全面弄清问题中每句话、每一个关键词语的要求,再在选项中逐一对号判断即可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二.历史记忆力方法

1.分段。先阅读课本,并按要素进行分段,如将一段段文字分解成背景(远因)、近因、进程(事件)、内容(措施)、影响等历史因素。因为历史一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书中讲述的前一件事情的影响或者结果就是后一件事情的原因或导火线,通过分出各个要素,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条理性,把历史真正连成一条线了。

2.浓缩内容。把分成一段段的内容浓缩成简短的内容。比如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就可以浓缩成打破垄断、提高素质、加强集权和扩大基础这16个字。“打破垄断”是指打破的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拔的垄断。“提高素质”是指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通过归纳,用几句话就可以把这个制度影响说清楚。为了方便记忆,同学们可以把归纳的内容写在书页的相应空白处。

3.浏览背记。最后再浏览一遍课本,只看归纳的要点,如果看到要点可以回忆出它所指的意思,就说明已经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三.三个历史学观

新课标历史题重在探究

近年来的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观察”、“考察”、“研究”的近代历史学特征,背历史事件、记忆历史结论的时代已结束,迎来了探究历史的新高考。现在的高考历史试题设计,表现为要考生通过一套历史思维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考生自己推论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经过与结论,新课标高考表述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测量。

朝四个方向思考历史问题

实践中,有的考生越是到考前越是对做历史题没有底气,甚者无从下手,其原因就出在历史思维取向不清。历史思维有四个取向:即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对历史事件做合乎逻辑的解释的方向思考问题;从人性的方向思考问题;从经验的或与经验相联系的推理及对有关系的历史现象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从社会和文化是渐进的、一贯的进步方向思考问题,即历史思维的史学科学化、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历史进步观取向。有了这样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做题就有头绪。

以公认史学观评判事物

上一篇:小班《安全玩滑梯》教案设计下一篇: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