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一种度美文

2024-04-15

修炼一种度美文(共5篇)

篇1:修炼一种度美文

“度”是什么?是收与放、轻与重、大与小、高与低、快与慢、进和退的结合点。如何把握好“度”,是人生的必修课。

10多年前,我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工厂,先是在车间实习。车间主任没有多少文化,便经常让我帮他写材料,慢慢地,我与主任走得很近。他在办公室里开会,我不回避,他也不在意,时间一长,我便发现了车间里许多见不得阳光的“秘密”。后来实习期满,总厂要调我去办公室,也许车间主任觉得我的离去,可能会对他造成不利,便向总厂建议将我留下来。就这样,我被留在了车间,成了一名文书。我继续与车间主任走得很近,又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后来,每当我想调动工作,车间主任总会以车间需要我这样的人才为由而留用我。整整过了5年,直到他被调离车间为止。而我这5年,也荒废了自己的专业,从此与文书扯上了关系。

初入职场,“亲近”领导固然可以得到快速升迁,但是如果走得太近,反而会被其所伤,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我有一位学友,原先在政府机关工作,几年前受一位企业老总的邀请,辞去公职,加盟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副总。学友和老总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老总一直以大哥尊称学友。学友到了公司后,仍然没有摆脱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习惯,喜欢指派下属干这干那。不少决策是老总研究作出的,但学友总是会提出反对意见。有时候老总在讲话,学友听到一些不当的表述时,就会当场指出来,弄得对方很尴尬。在下属面前,学友总认为老总是自己的朋友,很少称呼其职务,而是以小名直呼。老总对学友越来越反感,多次委婉提醒他注意维护自己在公司里的权威,但学友仍然觉得自己是老总的铁哥们,我行我素。

后来,学友负责公司的一个招标会,因准备不足而败北。老总借机免除了他的职务,收回了他在公司的股份,两人从此反目成仇。

学友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其实是没有掌握好朋友和上司之间的“度”。在私人场合,老总是朋友,但在公司,他是上司,上司不是用来得罪的,而是用来尊敬的。与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度”,给别人留一点空间,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宽广的空间。

我常记起一位老工人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什么事都不要做得太完美。我当时对老工人的话不以为然,因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这样的,凡事都应该全力以赴,做得最好。但现在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真的不能太完美,别人做不好的事情,你去做好了;别人写不了的文稿,你去写了……你觉得这是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你很有可能被孤立,成为“独孤求败”。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圈子里,你的所作所为有可能影响到别人,一个只为目标而去的人,肯定会失掉不少人缘。在达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把握一点“度”,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顺畅。

有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应聘到法国的一家公司,中国人以任劳任怨而著称,没有干好的工作,总是加班加点;不该他干的工作,也全部接受;看到公司地板脏了,自己取来工具清理……这样的员工,在中国可以评上好员工,但他在这家公司里,却遭到了法国同事的谴责。他们认为,他的工作方式让他们感到非常不安,可能会危及他们的劳资环境。他们的薪酬与工作是对等的,而他竟然在干与薪酬不对等的事情,显然已破坏了他们的“工作环境”。

这真是一件新鲜事。但如果反思一下,这也是一种“度”的问题。在截然不同的职场文化中,执著与放手,你必须拿捏好“度”,这样才能顺畅地游走于职场中。

职场中要把握好“度”,才能风生水起;生活中把握好“度”,才能幸福安康。一味盯着功利,追逐着欲望,不知放手,哪有时间品味人生的甘果,哪有心情欣赏人生旅途中的风景。

篇2:修炼一种度美文

我们且不必将知识与经济联系在一起,也无须将知识提升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这样的高度,虽然知识是毫无疑义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我们也是否认不了的。而读书作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经常地挤出一些时间用于读书学习是有好处的,也是必要的,毕竟它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人生的品味,增加我们的工作能力和处理事情的水平。

由于电脑网络科技迅猛发展,我们没有必要经常去图书馆排队、抢位子而看书,也不要花费很多钱去购买书藉,然后才能读书。我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网络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读到想读的,因此读书成本是很低的。

我们对待读书也不要刻意地去寻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当然如果是科研工作、文凭考试、职称考试和业务考试等就另当别论了。除此之外,将读书做为一种消遣、一种爱好、一种心理上的调适、一种心情的修炼,恐怕更加合适些。

我有次回家,看到女儿在读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她读完后问我“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一句要怎么理解。其实我也是读过这首诗的,对于这一句诗,我确实没有去探究过它的深层次含义,故而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给女儿做出一个完美的解释。因为我宁愿将它理解为一个“禅宗”,是一种在宁静平和的心态下放弃意欲邪念的心灵超脱。尽管如此,女儿还是没有否定我这种模糊的说辞,也许在她的思想意识里已经找到了更好的答案。

我读书时,如果遇到那些思想深邃,晦涩难懂的文章,一般不会花费很多心思去理解想象的。认为这些文章是曲高和寡、景行行止,对于我辈这样的平头百姓来说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不愿意去纠结,认为有点和时间过不去,也失去了调适心志的本来出发点。

尽管如此,读书也是要带点品味的意图,让心灵去接触,完全一知半解也是不对的,如果不深入文章的意境,思想处于盲目状态,那还有必要去读吗?因此,读书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思想的火花与文章的境界一起交融。前两天,我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读出了作者治理下的滁州山川秀美的景色、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足而带来的无比快慰,也读出了因当时朝政的昏暗和积弊,给作者造成的心情沉重和忧虑。又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诚然,对于读书来说,如果是非写作目的,非专业研究,非求一纸文凭,那么读书所涉猎的范围尽管广阔些,视野是不受局限的。可以读文学的`作品,可以读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作品;可以读高雅的、清新的作品,也可以读三教九流的、市井的作品。这个随个人的喜好和取舍,没有人来干预,只要适合自己就行。

读书在时间的选择上没有规定,不象婚丧嫁娶,要查看八字、掐手相,择取黄道吉日。不管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还是阴雨霏霏的时光里,只要心情所致,都可以淋漓酣畅地去读,大可不必去顾及什么,因为读书也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流露。

当然,读书时要处理好与工作、生活与休息的时间关系。如果没有特别的读书目的,读书只是调节生活的手段,消磨时间的方式,目的是有利于身心健康,陶冶性情和情操。毕竟,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工作和生存是首要的。所以在读书时,其在时间的安排上,不要与工作、日常生活和必要的休息相冲突。

篇3:一种度他雄胺合成新工艺

关键词:度他雄胺,5α-还原酶抑制剂,合成,新工艺,成盐反应、脱水反应,胺交换反应,绿色化学合成

引言

度他雄胺 (Dutasteride, CAS#:164656-23-9) , 化学名为 (5α, 17β) -N-[2, 5-双 (三氟甲基) 苯基]-3-酮-4-氮杂-5α-雄甾-1-烯-l7β-羧酰胺, 是葛兰素史克 (GSK) 公司研制, 2003年6月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的一种I型和Ⅱ型两种同工形式甾体类5α-还原酶 (一种能够将睾酮转化成5α-二氢睾酮的细胞内酶) 的选择性抑制剂[1], 是一种新型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的药物, 可减少急性尿潴留和减少BPH手术治疗。较非那雄胺作用更迅速, 效果更显著, 因该药的疗效确切、剂量小、副作用较低, 因此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2]。

3-酮-4-氮杂-5α-雄甾-1-烯-l7β-羧酸 (代号:DT4, CAS#:104239-97-6) 是合成度他雄胺的关键中间体, 其合成工艺在我国已趋完善, 其合成的收率、质量均居世界前列, 价廉易得。

由DT4合成度他雄胺 (代号:DTS) , 据文献报导,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酰氯法:

文献[3,4,5]提供的是以甲苯或直接以吡啶为溶剂, 以氯化亚砜或草酰氯为酰氯化试剂, 经由DT4-酰氯 (III) 与2, 5-双三氟甲基苯胺 (2, 5-bis (trifluoromethyl) aniline, BTFMA) 反应制备DTS的方法。收率分别为48%、85%与86%。

该方法是目前仍较好的合成方法, 但本法在合成过程中及后处理中产生的氯化氢废气在工业生产中会严重腐蚀生产设备。

2 混合酸酐法:

文献[6,7,8]提供的是以乙腈为溶剂, 将DT4在DBU催化下与特戊酰氯或甲磺酰氯制成混合酸酐 (IV或V) , 再与BTFMA反应制备DTS的方法。收率70%。需要低温 (-30℃) 与强的路易氏酸BF3-乙醚溶剂催化反应。能耗高, 工业生产危险性大, 产品纯化较困难, 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3新型中间体法:

文献[9]提供的是将DT4酰氯法与氨反应制成DT4-酰胺 (II) , 将BTFMA重氮化置换为2, 5-双三氟甲基碘代苯 (VI) , 二者以二甲苯为溶剂, 以碳酸钾与铜粉催化, 回流反应50-60小时制备DTS的方法。收率60%。反应时间长, 能耗高, 后处理复杂, 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利用DT4羧基的酸性, 与氨直接反应成DT4-铵盐 (I) ;利用羧酸铵盐类易于脱水成酰胺的特性, 将所得铵盐直接脱水成DT4-酰胺 (II) ;再利用酰胺催化下与BTFMA进行胺交换反应成功制备了度他雄胺 (DTS) 。反应专属性好, 产品易于纯化, 三步反应总收率达92%以上, 纯度达99.5%以上。产品结构经1H-NMR、13C-NMR、IR、MS予以确认。从根本上避免使用有害、有毒化学原料, 工艺简便、收率高、质量好、成本低、三废少, 符合绿色化学合成要求, 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合成路线如下: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DT4 (CAS#:104239-97-6, 重庆万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HPLC纯度99.54%) , 20%氨水, 二甲苯, 乙腈, 硫酸锆 (Zr (SO4) 2·4H2O, CAS:7446-31-3) , N, N-二甲氨基吡啶 (DMAP) , 对甲苯磺酸 (PTS·H2O) , 硫氰化钾 (KSCN) , 2, 5-双三氟甲基苯胺 (BTFMA, CAS#:328-93-8) , 甲苯, 盐酸, 片碱, 无水乙醇, 均为工业品。

熔点仪 (RY-1, 毛细管法, 温度计未校正)

NMR (ACF-300, 溶剂:CDCl3)

IR (Nicolet 560E.S.PFITR, KBr压片)

MS (VGZAB-HS, 测试条件:FAB)

2.2 合成路线

如图4所示.

2.3 I与II的合成 (成盐反应、脱水反应)

于装配有蒸馏浓缩并配好尾气吸收装置的洁净1000ml反应瓶中, 投入浓度为20%的氨水600 ml、搅拌下投入50.00g DT4, 缓慢升温至80℃, 保温至反应液由浑浊逐渐变得澄清时, 标志成盐反应完成, 再继续升温浓缩至大量析出并稠厚, 冷却至60℃以下, 加入500ml二甲苯, 改蒸馏浓缩装置为回流分水装置, 升温至回流, 分水反应至馏出液澄清时, 标志脱水反应完成, 再继续升温浓缩至大量析出并稠厚。降至室温, 过滤, 用100ml二甲苯分次洗净反应瓶再洗滤饼, 滤干, 60℃真空干燥至恒重, 得白色II结晶物49.62 g, 收率99.54% (重量收率99.24%) , HPLC纯度99.45% (HPLC归一法) , 不需精制, 直接投入胺交换反应。

2.4 度他雄胺的合成

2.4.1 催化剂的制备

于250 ml洁净干燥反应瓶中依次加入50ml 20%的氨水、DMAP 20.0g, PTS 20.0g, KSCN 25.0g, 常温下搅拌溶解完全, 再于搅拌下缓慢加入硫酸锆粉末50.0 g, 搅拌成糊状, 继而固化成块。捣碎, 研细, 60℃真空干燥至恒重, 密封备用。

2.4.2 度他雄胺的合成 (胺交换反应)

于有回流装置的洁净1000ml反应瓶中, 投入乙腈600 ml, 纯化水40ml, II的白色结晶40.0g (126.41mmol) , BTFMA25.0ml (163.23mmol) , 搅拌升温至50℃溶解完全得澄清透明溶液, 加入前述自制催化剂12.0g, 搅拌悬浊, 续升温至回流反应18小时, TLC监控终点;反应完成后, 过滤除去催化剂, 少量乙腈洗饼至净, 滤干, 滤饼集中收集;滤液浓缩回收乙腈至稠厚, 降温至60℃以下, 加入甲苯500ml, 用6N盐酸100ml3次洗涤, 纯水100ml2次洗涤, 5%Na OH 100ml3次洗涤, 最后用纯水100ml4次洗涤至中性, 分尽水层与絮状物, 减压浓缩回收甲苯至干, 每次用30ml无水乙醇浓缩带干两次, 再加入100ml无水乙醇, 升温溶解完全, 搅拌下降温至室温, 析晶3小时;过滤, 少量无水乙醇分多次洗涤滤饼, 滤干, 85℃真空干燥至恒重, 得白色度他雄胺结晶性粉末物61.85 g, 收率92.59% (重量收率154.63%) , MP:246.4~248.2℃ (文献[3]:245-245.5℃) , 纯度99.61% (HPLC归一法) 。

3 结果与讨论

在I与II的合成中, 我们避免了文献[9]的非水体系的酰氯法, 而是采用了氨水与DT4直接成盐溶于反应体系的含水体系的合成方法, 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程度, 也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 同时降低了能耗, 提高了产品的纯度与收率, 所得产品几乎以理论收率得到无需纯化的化合物II, 可直接投入下步反应。

成盐反应与脱水反应过程中除了有尾气氨放出外, 几乎没有废水与废渣排放;发生的尾气为纯净的氨, 通过吸收, 可以重复利用;脱水反应所用的二甲苯在反应过程中几乎无损耗而循环利用。此举既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又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2.2在II合成度他雄胺的反应中, 我们对催化剂的制备与用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 终于摸索得到一种催化效果好、用量省、价格便宜、制取简便、后处理方便 (只需过滤即可实现分离) 、可重复套用的催化剂。通过摸索发现, 当催化剂用量为底物质量的30%时催化胺交换反应的效果最好, 几乎生成理论量的度他雄胺。此举既节省了辅料成本, 更重要的是产物纯度高, 精制简单方便, 提高了工效, 降低了操作难度, 更便于工业规模生产。

反应及后处理过程中均避免了使用有害、有毒化学原料, 无废气与废渣产生, 废水中含有的少量盐类可直接排放。

4 结论

以DT4为起始原料, 经成盐、脱水与胺交换三步反应合成度他雄胺, 反应中避免使用对环境敏感的氯化亚砜、草酰氯、特戊酰氯或甲磺酰氯;也无需使用昂贵的特种催化剂如DBU与铜粉等;避免使用有害、有毒化学原料, 产品收率好, 纯度高, 易精制, 操作简便, 成本低, 三废少, 符合绿色化学合成要求, 为实现度他雄胺的高收率高纯度绿色化大规模清洁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化基础。

参考文献

[1]Frye S V.Bramson H N, Hermann D J, et a1.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GG745, a Potent Inhibitor of Both Isozymes of5a-Reductase[J].Pharm Biotechnol, 1998, 11:393-422

[2]Clark R V, Hermann D J, Cunningham G R, et a1.Marked Suppression of Dihydrotestos-terone in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y Dutasteride, a Dual5a-Reductase In-hibitor[J].J Clin Endoerinol Metab, 2004, 89 (5) :2179-2184.

[3]Androstenone derivative[P]:WO, 95/07927

[4]李启彬, 巩新玉等.度他雄胺的合成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20) :153-154

[5]何明华, 廖清江.度他雄胺的合成[J].化工时刊, 2009, 23 (3) :44-46

[6]Solid and crystalline dutasteride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P]:WO, 2009/083258A2

[7]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utasteride[P]:WO, 2011/004242A2

[8]Solid and crystalline dutasteride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P]:US, 2009/0203724A1

篇4:另一种修炼

2009年3月17日~3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近三十家户外店的六十余名户外店销售人员汇聚昆明,第三届CORA户外学校正式开班。这些学员大部分是来自中国户外行业发展中心成员店的店长及店员,他们都是直接面对户外用品购买者的一线销售人员。来自台北的两位Patagonia销售人员也参加了此次CORA户外学校为期三天的培训。

此次CORA户外学校规模及影响力更胜前一届,培训课程更加强调户外知识在户外店销售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今年CORA户外学校一如既往地注重产品专业知识的传授,其中装备器材培训和环境保护理念是这次户外学校的两个亮点。

3月17日,美国Patagonia公司亚太区总裁Bill Werlin(比尔·沃林)的培训课程主题是客户服务,比尔·沃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户外职业经理人,从1974年至1994年,历任The North face市场营销、国际销售客户服务经理,政府及专门部门销售经理,总裁,1994年至2000年,担任Sierra Designs高管,2000年至今任Patagonia亚太区总裁。

他指出,产品、企业形象和服务是户外店的基本要素,店面本身就是企业形象的一部分,服务可以激发客户的所有情感,户外店的差异就是服务的差异。什么是客户服务?为什么需要客户服务……比尔·沃林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例子讲述了他在35年户外行业工作中对客户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3月1 8日,西安绿蚂蚁野外用品店总经理蒲伟的培训主题是“成功从优秀员工做起”。从2001年投身户外,目前绿蚂蚁拥有六家店铺,销售人员超过100人。他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经历,给学员们介绍自己在职业意识、思维模式、行动能力和学习心态等方面的体会。打造最优秀的户外零售品牌需要最优秀的员工-——西安绿蚂蚁野外用品店在2008年仅员工培训方面就投入30万元。

金飞彪是云南户外界和登山界的元老级人物,也是昆明雪峰户外的创始人。他向学员们介绍了虎跳峡、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等耳熟能详的云南经典徒步路线和著名山峰。这些内容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在实用装备技术培训环节,中国户外行业发展中心向学员们介绍了来自美国的轻量化装备品牌Golire及目前流行的轻量化出行方式;美国漂流者Travis Winn(文大川)讲授的漂流基础技术更让学员们对漂流运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国内的激流漂流活动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鉴于此,3月19日,CORA户外学校安排全体学员进行了漂流体验,这也是户外学校课程中首次为学员安排专业的水上漂流技术、动作要领及水上救援等活动,让中国户外从业人员第一次接触到国际专业水平的漂流技术。

来自陕西咸阳的佳佳参加了连续三期CORA户外学校的培训,他表示,每次培训都会获得不同的知识和启发,这些内容对零售业务的提升非常明显。笔者也注意到,本次CORA户外学校有相当数量的学员来自东北地区,这也说明除了传统的户外零售优势区域外,其他地区的户外零售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篇5:修炼一种“度”

10多年前,我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工厂,先是在车间实习。车间主任没有多少文化,便经常让我帮他写材料,慢慢地,我与主任走得很近。他在办公室里开会,我不回避,他也不在意,时间一长,我便发现了车间里许多见不得阳光的“秘密”。后来实习期满,总厂要调我去办公室,也许车间主任觉得我的离去,可能会对他造成不利,便向总厂建议将我留下来。就这样,我被留在了车间,成了一名文书。我继续与车间主任走得很近,又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后来,每当我想调动工作,车间主任总会以车间需要我这样的人才为由而留用我。整整过了5年,直到他被调离车间为止。而我这5年,也荒废了自己的专业,从此与文书扯上了关系。

初入职场,“亲近”领导固然可以得到快速升迁,但是如果走得太近,反而会被其所伤,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我有一位学友,原先在政府机关工作,几年前受一位企业老总的邀请,辞去公职,加盟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副总。学友和老总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老总一直以大哥尊称学友。学友到了公司后,仍然没有摆脱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习惯,喜欢指派下属干这干那。不少决策是老总研究作出的,但学友总是会提出反对意见。有时候老总在讲话,学友听到一些不当的表述时,就会当场指出来,弄得对方很尴尬。在下属面前,学友总认为老总是自己的朋友,很少称呼其职务,而是以小名直呼。老总对学友越来越反感,多次委婉提醒他注意维护自己在公司里的权威,但学友仍然觉得自己是老总的铁哥们,我行我素。

后来,学友负责公司的一个招标会,因准备不足而败北。老总借机免除了他的职务,收回了他在公司的股份,两人从此反目成仇。

学友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其实是没有掌握好朋友和上司之间的“度”。在私人场合,老总是朋友,但在公司,他是上司,上司不是用来得罪的,而是用来尊敬的。与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度”,给别人留一点空间,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宽广的空间。

我常记起一位老工人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什么事都不要做得太完美。我当时对老工人的话不以为然,因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這样的,凡事都应该全力以赴,做得最好。但现在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真的不能太完美,别人做不好的事情,你去做好了;别人写不了的文稿,你去写了……你觉得这是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你很有可能被孤立,成为“独孤求败”。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圈子里,你的所作所为有可能影响到别人,一个只为目标而去的人,肯定会失掉不少人缘。在达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把握一点“度”,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顺畅。

有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应聘到法国的一家公司,中国人以任劳任怨而著称,没有干好的工作,总是加班加点;不该他干的工作,也全部接受;看到公司地板脏了,自己取来工具清理……这样的员工,在中国可以评上好员工,但他在这家公司里,却遭到了法国同事的谴责。他们认为,他的工作方式让他们感到非常不安,可能会危及他们的劳资环境。他们的薪酬与工作是对等的,而他竟然在干与薪酬不对等的事情,显然已破坏了他们的“工作环境”。

这真是一件新鲜事。但如果反思一下,这也是一种“度”的问题。在截然不同的职场文化中,执著与放手,你必须拿捏好“度”,这样才能顺畅地游走于职场中。

上一篇:对十六大报告与国家审计发展的思考 论文下一篇:《政治生活》知识点精品细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