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2024-04-23

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精选10篇)

篇1: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重大活动主办单位、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信息沟通机制,共同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重大活动主办单位的责任:

 1.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  2.遴选合格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承担保障任务

 3.及时向监管部门通报重大活动相关信息

 4.确保监管执法所必要的条件

 5.协助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根据建议调整餐饮服务提供者 6.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及时报告 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1.建立餐饮安全管理机构,制定重大活动餐饮安全实施方案和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2.与餐饮安全监管部门签订责任承诺书

 3.制定重大活动食谱并报监管部门审核

 4.依法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和检验管理

 5.加强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和餐饮具清洗消毒

 6.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特殊需要培训

 7.严格落实食品留样要求

 8.不使用法律法规禁止或者不宜提供的食品

 9.发生食物中毒时及时报告

 10.配合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针对有关意见进行认真整改

 餐饮监管部门的责任

 1.建立健全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制定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  2.根据重大活动特点,明确主办单位提供的必要条件

 3.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改正

 4.对承担任务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资格审查,及时提请或要求主办单位更换不适合的餐饮服务提供者

 5.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食谱进行审定

 6.选派监督员进行驻点监督,开展现场检查

 7.开展餐饮加工制作现场检查

 8.对重点食品及原料进行抽样检验

 9.及时报告食物中毒,并依法进行处置

 10.及时对重大活动餐饮安全进行总结

 《规范》的出台,明确了重大活动相关各方的餐饮安全保障责任,依法强化了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改正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水平。

监督、抽检、指导

1、接到任务后,对接待单位按照《食品安全法》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进行1-2次全面的食品安全检查、指导,并做好现场监督检查笔录,对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应责令立即改正。必要时,应予以行政处罚。

2、必要时对食品、食品原料、相关场所环节、食饮具进行采样检测,以掌握食品、场所环节、食饮具安全状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立即整改到位。必要时,应予以行政处罚。

从业人员管理

1、对全体参与接待的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接待时一律持健康证上岗,必要时重新进行体检。

2、了解重点环节食品从业人员(凉菜间、厨师等)近期健康状况,并要求医务室对近其患有各种传染病、重感冒、腹泻、发热、咳嗽、手部感染等人员一律不得上岗服务。

菜单的审查

1、做好“活动和任务”期间供餐食谱的审查工作,提出审查意见,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菜肴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供应禁止生产经营和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2、菜单审查安全要求:

 菜单中供应菜肴的品种、数量应与加工制作工艺、加工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 不得供应违禁生食、水产品和其他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 不宜供应改刀熟食、色拉、刺生及含水分较高的食品。

 操作工艺应保证食品的成品制作完成至食用间隔时间在2小时以内。

 原则上不得供应活动者自带食品,必需要供应的,食品安全由其自行负责。

相关食品安全要求

1、对接待用酒、饮料、糕点、食品原料等的进货渠道、供货者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及食品检

验合格证进行检查。必要时,需进行抽样检验。

2、督促接待单位对厨房及接待现场进行全面清扫,对地面、墙角、台面、蒸箱、冰箱、食

品盛器及工用具等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必要时,抽查消毒效果。

3、督促接待单位配足食品留样器具、设施及食具消毒用品。

重大活动期间

一、现场监管

 食品安全保障人员应提前进入接待单位,对接待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对消毒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 对每餐次的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全程现场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 督促接待单位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 及时掌握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活动参与者自带从业人员,健康由其自行负责。 保障人员必须按照要求24小时值班负责制。

详细了解每个菜(点心)制作原料、制作过程(工艺)、制作时间、制作责任人、制作地点、暂存位置、出菜时间、供餐方式等。

二、工作内容

原料采购、初加工、中点、西点、水果、刺身、中餐、西餐、烧烤、熟食、面食、餐具清洗消毒。

 食品原料的质量(包括调味料、食品添加剂添加剂、水等)、贮存卫生、操作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餐具卫生。

食品的制作、贮存的时间、温度、消毒、交叉污染、个人卫生等措施。

三、抽样检验

 根据接待单位所提供的菜单中菜肴、酒水、饮料、主食、点心等,对供应的食品原料、成品进行抽样并按预定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抽检表的项目进行抽样检验。 检查中发现食品及其原料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做好食品的抽样、检测并记录。

重大活动前

监督检查、抽检、指导

 对在重大活动时间有食品供应任务的生产单位,如:主辅食、粮油、酒水、冷饮饮料、调味料、早点、糕点、盒饭、餐饮外卖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指导,做好现场检查笔录,并索证建立台账。

发现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要求的,应立即停止接待任务食品的使用,并且通报相关监管机构予以处理。

 对提供接待任务期间生产的准备供应任务用的食品的检验报告进行抽验。必要时,进行采样检测,监测合格的产品方可同意供应接待任务。

 盒饭、餐饮外卖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参照接待宾馆、饭店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求。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的注意事项

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岗位责任

 主意部门配合,增强大局观念

 做好宣传培训,增强自律意识

 注重技术指导,提高安全质量

 强化监督检查,做好现场记录

 及时汇报请示,防止擅自决定

篇2: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对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工作予以规范的意义

重大活动是指各级政府确定的具有特定规模和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以及其他重大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重大活动频繁举办。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因人数多、层次高、影响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保证重大活动餐饮安全,指导各地重大活动餐饮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在认真总结近年来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经验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

《规范》共6章34条,强调了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属地负责、分级监督的监管原则,明确了重大活动主办单位、餐饮服务提供者和监管部门的责任,规定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程序。根据《规范》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地方各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重大活动主办单位、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有效地食品安全监督信息沟通机制,共同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重大活动主办单位主要承担六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二是遴选合格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承担保障任务;三是及时向监管部门通报重大活动相关信息;四是确保监管执法所必要的条件;五是协助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根据建议调整餐饮服务提供者;六是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及时报告。

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重大活动提供餐饮服务,依法承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保证食品安全。在重大活动保障中,餐饮服务提供者主要承担十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建立餐饮安全管理机构,制定重大活动餐饮安全实施方案和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二是与餐饮安全监管部门签订责任承诺书;三是制定重大活动食谱并报监管部门审核;四是依法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和检验管理;五是加强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和餐饮具清洗消毒;六是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特殊需要培训;七是严格落实食品留样要求;八是不使用法律法规禁止或者不宜提供的食品;九是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及时报告;十是配合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针对有关意见进行认真整改。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强化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承担十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建立健全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制定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二是根据重大活动特点,明确主办单位应当提供的必要条件;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整改;四是对承担任务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资格审核;及时提请或要求主办单位更换不适合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五是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食谱进行审定;六是选派监督员进行驻点监督,开展现场检查;七是开展餐饮加工制作现场检查;八是对重点食品及原料进行抽样检验;九是及时报告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并依法进行处置;十是及时对重大活动餐饮安全情况进行总结。《规范》的出台,有利于明确重大活动相关各方的餐饮安全保障责任,依法强化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水平。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各地监管部门认真学习并切实贯彻执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

篇3: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一、精心筹划安排, 标准求“高”

上级领导到本地区、本单位视察、调研或出席会议等活动, 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的各项重大活动, 通常规格高、时间紧、要求严,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全局性和保密性。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必须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坚持高站位筹划、高标准安排。一要全面理解任务。准确深刻地理解任务, 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上级领导到基层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服务保障人员无论是预先接到通知, 还是临时受领任务, 首先要尽快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 深刻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 切实做到“五个弄清”, 即:弄清上级领导一行的行程安排和人员组成, 弄清领导此行的目的和关注点, 弄清领导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性, 弄清上级有关规定和本级领导的具体要求, 弄清领导可能前往的活动地点。二要科学制定方案。活动方案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行动准则和办事指南。服务保障上级领导重大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接待工作, 需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研究, 科学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 使其符合本地的实际, 与上级领导的需求合拍。一般情况下, 领导活动方案主要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主题 (内容) 、日程安排、陪同人员、任务分工、各种保障等。制定和完善好活动方案后, 应及时呈报本级党委主要领导审核把关。三要迅速协调部署。服务和保障上级领导重大活动, 关系工作全局, 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办公室要发挥好协调职能, 采取电话联系、函件沟通或召开专题协调会等形式, 主动向上级业务部门搞好汇报式协调, 积极争取对口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准确获取上级领导的信息动态, 随时修改补充活动方案, 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虚心向同级职能部门搞好统筹式协调, 加强与公安、城管、卫生和新闻媒体、酒店宾馆等单位的沟通联系, 通报有关情况, 安排交待工作任务和重点, 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 共同配合优化服务保障环境;热情向下级相关部门搞好指导式协调, 迅速部署各项工作, 明确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 使其任务明、行动快、落实好。

二、悉心周密准备, 工作求“细”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服务保障上级领导活动的重心在于扎实做好准备工作, 而准备工作的关键在于“细”。因此, 办公室人员要自觉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 细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要细心选线定点。选定调研考察路线和参观点, 是准备工作的“重头戏”。每位领导到基层调研考察的侧重点不同, 对选线定点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无论是服务保障哪一级领导, 都必须紧紧围绕领导的关注焦点和日程安排, 科学选线定点。基本原则是:一线相串、行程安全, 凸显特色、适量选点。“一线相串、行程安全”, 就是所选择的调研考察路线能够把各参观点相连, 做到路程短、节约时间, 路线顺、不走“回头路”, 路况好、行车安全。“凸显特色、适量选点”, 就是选定参观考察点时要有看点, 能够让领导看到最想看的东西;有亮点, 能够展示本单位某些方面的建设成果;有特点, 能够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同时, 数量要适中, 能够保证领导在有限的时间内参观完。二要细化工作重点。准备工作做得越具体、越精细, 服务保障工作就越主动。面对大量的准备工作, 办公室人员要善于掌控工作重点, 抓住主要矛盾, 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进一步细化分工、细化责任、细化标准, 切实把每项重点工作做实做细。比如, 印制接待手册, 不仅要装帧精美、图片清晰, 而且要内容全面、简明实用。既要写明领导一行人员的姓名、性别、职务、住房号、就餐地点, 又要注明陪同人员的基本情况;既要有日程安排和活动的时间、地点, 又要有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参观点情况简介;既要有工作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还要有天气预报等。不仅如此, 像领导迎送、会场保障、参观点布置、安全保卫等工作, 也要一一细化分解, 并建立起应急工作预案, 确保准备工作细而又细, 实而又实。三要细致踏查“踩点”。踏查“踩点”的目的, 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项准备工作情况, 深入查找漏洞和不足。上级领导未到之前, 办公室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拟定的路线、地点、场所进行“踩点”预演。要按照“实战”的标准, 逐项逐个逐地进行检查验收, 领导住的房间要走进去看一看, 保障车辆的车况要亲自问一问, 会场使用的话筒要当场试一试, 行车路线的情况要实地查一查, 参观点的讲解词要仔细听一听, 真正做到不漏一处、不缺一项, 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踩点”, 真正做到:清楚迎送领导的程序, 清楚食宿安排计划, 清楚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情况, 清楚参观路线、行车时间和各参观点的基本情况, 清楚易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三、用心全程保障, 服务求“优”

对于党委办公室来说, 服务保障上级领导重大活动, 是一份荣耀和骄傲, 也是一次全面展示“三服务”水平的难得机遇。上级领导到本地区或本单位活动的次数是有限的、时间是短暂的, 但服务保障工作是无限的、无止境的。办公室人员要克服通常观念、习惯思维, 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努力为上级领导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要严密组织。上级领导的每一次重大活动, 从迎送到食宿安排, 从现场参观到召开会议, 一直处于“流水线”状态, 如果组织不力, 衔接不紧, 就容易出现差错和失误。尤其是保障现场参观或安排领导与群众座谈时, 任何一个部位和环节放了“哑炮”、掉了“链子”, 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 服务保障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 严密组织, 统筹兼顾, 力促整个活动紧凑有序、气氛和谐。要坚持全程随伴保障, 搞好指挥调度, 安排好车辆引导, 控制好车距车速, 及时协调交警部门疏导交通, 保证车队通行顺畅。要坚持超前保障, 先行一步, 打好“前站”, 配合各参观点的相关部门做好迎接、情况介绍、维护秩序和安全警卫工作, 确保领导考察、调研和参观活动一路“绿灯”、一刻不差、一丝不乱、平安顺利。二要快速反应。服务上级领导重大活动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但也会因意外情况出现而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情, 比如天气突发变化、车辆轮胎被扎漏气、会议中突然断电等, 势必给服务保障工作带来难度和考验。面对这些情况, 办公室人员必须灵敏果敢、当机立断, 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沉着应对。一方面, 要遇事冷静, 不怨天尤人、不相互指责、不消极等待, 主动靠前工作;另一方面, 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力量, 火速调度应急人员和备用车辆、设备“接力”保障, 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置, 变被动为主动, 变匆忙为从容, 紧张有序, 忙而不乱。三要热情周到。在服务保障中, 办公室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注重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 大力开展个性化、人性化、和谐化服务, 真心诚意地服务好每一位领导, 严密细致地组织好迎接、开会、座谈、食宿、参观等各项工作, 用温馨和谐的服务, 展现办公室人员的服务水平。要紧贴领导一行人员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精心安排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宿, 特别是对生活上有特殊要求的领导, 要想方设法服务到位, 让大家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要着眼天气变化和领导身体状况, 未雨绸缪, 备齐备足雨具、常用药品及御寒衣物, 随时保障领导之需, 确保上级领导在本地区或本单位活动期间精神愉悦、身体健康、状态良好。

四、尽心履职守纪, 作风求“实”

服务是办公室工作永恒的主题。服务保障好上级领导重大活动, 办公室人员责无旁贷、首当其冲。每名参与服务保障的人员要时刻牢记职责使命, 恪尽职守, 严于律己, 切实以扎实过硬的作风, 展示新形象, 创造新佳绩。一要当好参谋助手。服务保障上级领导重大活动头绪繁杂琐碎, 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办公室来推动和落实。因此, 办公室人员要充分履行好“参谋部”、“作战部”、“协调部”职能, 积极协助本级领导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制定方案和选线定点时, 要深入研究, 科学筹划, 建言献策, 当好参谋助手;遇有困难和矛盾时, 要不推不躲, 靠前工作, 协调解决, 主动为领导分忧;服务保障过程中, 要考虑全面, 补台堵漏, 勇挑重担, 当好主力, 真正成为领导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拳头力量。二要恪守工作纪律。特殊的政治任务, 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做保证。所有参与服务保障的人员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 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始终从讲政治的角度看待和做好服务工作。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制度规定, 言行得体, 举止大方, 规范服务, 处处维护本地区、本单位的良好形象。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 不该知道的坚决不问, 不该看的坚决不看, 不该说的坚决不讲, 严防失泄密问题的发生。三要培树务实作风。要带头执行上级关于精文减会、厉行节约和转变工作作风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说实话、办实事、重实际, 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安排活动, 要实事求是, 让上级领导看得到基层最真实的情况;起草汇报材料, 要讲真话、讲实话, 敢于向上级领导反映群众最真实的声音, 以务实的作风和执政为民的情怀, 全力维护上级领导机关的威信, 圆满地完成好每一次服务保障任务。

篇4:篮球公园赛事活动保障服务规范

一、赛前准备

1、保障服务需求了解

1)获取赛事活动的主办方、名称、规模、等级、日程安排等信息;

2)获取出席领导、嘉宾的名单;

3)获取赛事活动的场地设施使用及现场布置方案;

4)了解赛事活动的用电、用水需求;

5)了解主办方的其他要求。

2、保障服务人员配置

1)确定1名总协调人,负责根据赛事活动的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2)所有岗位都应制定详细的工作安排表,明确各个时段的工作内容;

3)配置机动人员供临时调配使用;

4)召开赛前动员会,确保每个人员都了解赛事活动基本信息、清楚自己的岗位和职责。

3、设施、设备、器材准备

1)提前对赛事活动需使用的设施、设备、器材进行检修,确保没有故障和安全隐患;

2)赛事活动举办前一天,对设施、设备、器材进行清洁、保养、试用。

4、配合协助

1)配合主办方完成赛事活动申报工作;

2)配合主办方进行现场布置;

3)为主办方提供物品寄放空间。

二、赛中保障

1、所有人员提前1小时到岗,严格按照各自的工作安排表执行。

2、总协调人与主办方保持密切沟通,根据现场需要及时调整各岗位的工作安排,指挥机动人员工作。

3、监控室有专人负责,随时向总协调人报告异常情况。

4、收银台、办公室、仓库等重要区域临时封闭或有专人看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5、篮球公园所有出入口保持畅通,一旦人流量过大则可进行紧急疏散。

三、赛后收尾

1、配合主办方撤场,检查场地设施有无损坏。

2、协助主办方进行物品盘点工作。

3、财务结算。

4、召开总结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形成总结报告。

篇5: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

1.概念定义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县、乡两级公共就业(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场所。其属性为具备一定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物。

2.基本要求

2.1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要履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并严格按照批复规模实施。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一般应当在3000平方米左右,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一般应当在300平方米左右。

2.2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应当采用框架式建筑结构,一般不应砌筑承重隔断墙。基础设施内部空间布局应当以功能实现为主导,在努力提高有效使用面积的同时,充分考虑实现各项服务功能的需要,能够通过灵活组合室内空间来构成各个功能区。

2.3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以实用、适用、简朴和节约资源为原则,从建筑设计、建材选用到室内布局、装修装饰,都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杜绝奢侈浪费,严禁华而不实。

3.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3.1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一般应当在其综合性服务场所提供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服务项目包括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享受就业政策申请审核经办、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人员变更、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宣传服务、档案保管、数据存储等。

3.2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内部空间一般由服务大厅、机房、档案室、行政人员办公室以及必要的辅助设施组成。其中,服务大厅作为主要的服务设施,其面积一般应控制在总面积的60%左右,并应 做到宽敞通透、采光良好、层高适宜、空气流通,保障人群汇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3就业服务大厅一般应设有咨询服务台、信息发布区、综合服务区、职业指导区、招聘洽谈区、等候休息区。

咨询服务台。一般应设在服务大厅门口,为来访者提供服务引导、业务咨询、政策咨询、投诉接待等。在咨询服务台显著位置应张贴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指南,放置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简介等宣传资料。

信息发布区。配置电子显示屏、自助查询和自助服务终端电子设备、纸制信息栏等装置,用于发布劳动力供求、价位等就业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和有关政策信息。信息发布装置应注意空间布局,避免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

综合服务区。设置若干个专项业务服务柜台,用来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管理、劳动事务代理等就业服务。

职业指导区。设置职业指导室或多功能教室,用来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室或多功能教室一般采用封闭结构以免干扰。

招聘洽谈区。设置若干个招聘摊位,给用人单位用来开展现场招聘洽谈活动。等候休息区。配备适当数量座椅等,方便服务对象等候休息。

3.4社会保险经办大厅一般应设有咨询服务台、业务办理区、等候休息区、自助服务区、政策宣传区。咨询服务台。由专人提供服务引导、业务咨询、政策咨询等。

业务办理区。按照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设置柜台,用来开展社会保险登记、申报交费、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审核、待遇发放、社会保险转移等业务。

等候休息区。配备适当数量座椅等,方便服务对象等候休息。

自助服务区。配置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方便群众查询相关政策、本人参保缴费记录、个人账户金额等信息,自助办理有关业务。

政策宣传区。配置液晶电视或电子显示屏,宣传社会保障有关政策,免费发放政策知识小册子等有关资料。

3.5综合利用服务大厅。应对服务大厅内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各项功能分区业务用房进行合 理整合,科学安排空间布局,最大程度的利用服务空间。

3.6机房用来安放服务器、交换机等电子设备,档案室用来存放、查询档案资料,均应采用封闭结构。档案室的面积应保证档案资料存储和查阅需要。机房、档案室的建设要求应按照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执行。机房和档案室内均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和干式灭火器。

3.7经办人员办公室面积应控制在总建筑面积标准的10%以内。4.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4.1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应当满足其实现主要服务功能的需要。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辖区内的城乡劳动者求职、社会保险办理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服务项目一般包括求职和招聘登记、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就业与失业管理,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待遇核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政策咨询等。

4.2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一般由服务大厅、档案室、工作人员办公室以及必要的辅助用房组成。服务大厅作为主要的服务设施,其面积一般应控制在总面积的60%左右,并应做到宽敞通透、采光良好,保障人群汇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3就业服务大厅一般应配备信息发布装置、综合服务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一些招聘摊位。

信息发布装置一般可设置纸制信息栏,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电子显示屏,用于发布劳动力供求、价位等就业信息和有关政策信息。

综合服务柜台主要用来办理求职和招聘登记、职业介绍、就业管理等柜面业务。多功能教室,主要用来开展职业指导。

4.4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功能区域一般由服务大厅、业务办理区、等候区、查询区组成。

业务办理区,设置服务柜台,开展参保登记、申报缴费、待遇审核领取等社保服务,用于办理社保业务。

等候区,配备若干座椅,方便群众等候休息。查询区,配备告示栏、政策宣传册等资料,开展咨询和宣传服务。

4.5综合利用服务大厅。应对服务大厅内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的各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整合,最大程度的利用服务空间。

4.6档案室用来存放、查询档案资料,应采用封闭结构。档案室的建设要求应按照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执行。档案室内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和干式灭火器。

5.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备配置参考标准

5.1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备是指县、乡两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因履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职能的需要所必备的自动化业务设备。

5.2基本要求。县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服务设备配置应当以实用、适用、节约资源为原则,从设备选型到设备安装,都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美观大方、经久耐用,防止奢侈浪费,力戒华而不实。

10 附件2: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

1.概念定义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县、乡两级公共就业(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场所。其属性为具备一定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物。

2.基本要求

2.1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要履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并严格按照批复规模实施。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一般应当在3000平方米左右,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一般应当在300平方米左右。

2.2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应当采用框架式建筑结构,一般不应砌筑承重隔断墙。基础设施内部空间布局应当以功能实现为主导,在努力提高有效使用面积的同时,充分考虑实现各项服务功能的需要,能够通过灵活组合室内空间来构成各个功能区。

2.3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以实用、适用、简朴和节约资源为原则,从建筑设计、建材选用到室内布局、装修装饰,都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杜绝奢侈浪费,严禁华而不实。

3.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3.1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一般应当在其综合性服务场所提供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服务项目包括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享受就业政策申请审核经办、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人员变更、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宣传服务、档案保管、数据存储等。

3.2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内部空间一般由服务大厅、机房、档案室、行政人员办公室以及必要的辅助设施组成。其中,服务大厅作为主要的服务设施,其面积一般应控制在总面积的60%左右,并应做到宽敞通透、采光良好、层高适宜、空气流通,保障人群汇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3就业服务大厅一般应设有咨询服务台、信息发布区、综合服务区、职业指导区、招聘洽谈区、等候休息区。

咨询服务台。一般应设在服务大厅门口,为来访者提供服务引导、业务咨询、政策咨询、投诉接待等。在咨询服务台显著位置应张贴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指南,放置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简介等宣传资料。

信息发布区。配置电子显示屏、自助查询和自助服务终端电子设备、纸制信息栏等装置,用于发布劳动力供求、价位等就业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和有关政策信息。信息发布装置应注意空间布局,避免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

综合服务区。设置若干个专项业务服务柜台,用来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管理、劳动事务代理等就业服务。

职业指导区。设置职业指导室或多功能教室,用来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室或多功能教室一般采用封闭结构以免干扰。

招聘洽谈区。设置若干个招聘摊位,给用人单位用来开展现场招聘洽谈活动。等候休息区。配备适当数量座椅等,方便服务对象等候休息。

3.4社会保险经办大厅一般应设有咨询服务台、业务办理区、等候休息区、自助服务区、政策宣传区。

咨询服务台。由专人提供服务引导、业务咨询、政策咨询等。

业务办理区。按照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设置柜台,用来开展社会保险登记、申报交费、社会保险 待遇领取、资格审核、待遇发放、社会保险转移等业务。

等候休息区。配备适当数量座椅等,方便服务对象等候休息。

自助服务区。配置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方便群众查询相关政策、本人参保缴费记录、个人账户金额等信息,自助办理有关业务。

政策宣传区。配置液晶电视或电子显示屏,宣传社会保障有关政策,免费发放政策知识小册子等有关资料。

3.5综合利用服务大厅。应对服务大厅内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各项功能分区业务用房进行合理整合,科学安排空间布局,最大程度的利用服务空间。

3.6机房用来安放服务器、交换机等电子设备,档案室用来存放、查询档案资料,均应采用封闭结构。档案室的面积应保证档案资料存储和查阅需要。机房、档案室的建设要求应按照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执行。机房和档案室内均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和干式灭火器。

3.7经办人员办公室面积应控制在总建筑面积标准的10%以内。4.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4.1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应当满足其实现主要服务功能的需要。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辖区内的城乡劳动者求职、社会保险办理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服务项目一般包括求职和招聘登记、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就业与失业管理,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待遇核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政策咨询等。

4.2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一般由服务大厅、档案室、工作人员办公室以及必要的辅助用房组成。服务大厅作为主要的服务设施,其面积一般应控制在总面积的60%左右,并应做到宽敞通透、采光良好,保障人群汇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3就业服务大厅一般应配备信息发布装置、综合服务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一些招聘摊位。

信息发布装置一般可设置纸制信息栏,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电子显示屏,用于发布劳动力供求、价位等就业信息和有关政策信息。

综合服务柜台主要用来办理求职和招聘登记、职业介绍、就业管理等柜面业务。多功能教室,主要用来开展职业指导。

4.4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功能区域一般由服务大厅、业务办理区、等候区、查询区组成。

业务办理区,设置服务柜台,开展参保登记、申报缴费、待遇审核领取等社保服务,用于办理社保业务。

等候区,配备若干座椅,方便群众等候休息。

查询区,配备告示栏、政策宣传册等资料,开展咨询和宣传服务。

4.5综合利用服务大厅。应对服务大厅内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的各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整合,最大程度的利用服务空间。

4.6档案室用来存放、查询档案资料,应采用封闭结构。档案室的建设要求应按照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执行。档案室内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和干式灭火器。

5.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备配置参考标准

5.1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备是指县、乡两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因履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职能的需要所必备的自动化业务设备。

篇6: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保障农村公共卫生安全

镇安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012年4月18日)

卫生监督协管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正常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2011年以来,镇安县卫生监督所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精神,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根据《卫生监督服务规范》,转变职能,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全面规范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为保障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自2011年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被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县卫生监督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农村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下发了《镇安县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同时成立了以卫生局分管局长、监督所所长任组长的镇安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确定了兼职办公人员,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是具体负责卫生监督协管项目的实施及考核工作。各乡镇公卫办也制定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方案,对村级实行月考核制度,形

成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二、健全体系,完善规制

为了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县卫生监督所成立了监督协管科,乡镇卫生院公卫办设立卫生监督组办公室,各中心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设立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室。县卫生局聘任了53名专(兼)职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各乡镇卫生院在辖区各村均聘任了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员,健全县、镇、村三级卫生监督协管网络。及时组织制定了镇安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卫生监督协管投诉受理等制度8个,下发到各乡镇执行。制定并下发了《镇安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资金的拔付、使用和监督,采取预拨加结算的方式,年初按照财政部门的预算,按80%预拔到各乡镇卫生院,其余20%根据考核结果,按照奖罚制度予以拔付,保证专项资金用于专项工作。

三、全面培训,提高素质

为了更好地实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员、协管信息员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县卫生监督所对各乡镇卫生检查员实行岗前集中培训和年度在职培训,岗前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0个学时,年度在职培训时间不少于32个学时。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员接受乡镇公卫办年度培训时间不少于20个学时。在工作开始实施后,县卫生监督所于2011年10月21日举办了全县卫生监督协管员、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员共233参加的卫生监督协管业务培训会,今年2月29日又对全县54名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了业

务培训,培训重点主要从法律法规、卫生监督执法程序、卫生监督人员着装、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规范、卫生监督日常工作涉及的8大类卫生监督等方面进行。通过全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镇、村两级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了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工作使命感、紧迫感,明确了自身工作职责,提高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全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镇村医疗机构既是卫生监督的被监管单位,又是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具体实施单位,为了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进一步明确了镇村两级医疗单位在实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掌握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及医疗卫生等基本信息,开展卫生法制宣传和日常监督巡查工作,及时处理各种投诉举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县卫生监督所反馈各种卫生监督信息,在工作中充当资料管理档案员、日常监督巡查员、监督信息报告员、法律法规宣传员、卫生监督协管员。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机构从硬件建设、制度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资金管理、日常工等方面实施了规范化管理,做到硬件配备到位、档案分类清楚、工作流程明晰,各监督协管实施单位在日常巡查中认真填写《卫生监督协管日常巡查记录表》,交被监督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在《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上登记,月底汇总逐级上报《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月报表》。

五、强化督查,推动工作

为保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在效果,必须加强督查考核工作,及时印发了《镇安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考核细则》,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信息报告考勤制度,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2011年12月份抽调卫生监督员分5个检查组利用一周时间,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办法,对全县25个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对卫生监督协管中存在的问题,督导组提出了整改措施,对督查的情况进行了全县通报,并根据督查结果兑现其余20%的卫生监督协管补助经费。通过严格考核、督查以及工作激励机制,推动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刚刚起步,在工作中也探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基层监督协管员没有纳入编制、设施设备缺乏、监督协管经费不足等还需进一步改善。今后,我们将贯彻本次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新局面,为保障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7: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日前, 大港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首次参加“三下乡”活动以来, 始终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 把服务农民与完善机制结合起来, 不断在实践中改进方法, 充实内容, 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活动开展以来, 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计2000余份, 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 接待政策咨询及维权法律咨询1900余人次。

据了解,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1月12日和1月19日, 分别在港西街和中塘镇以“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三下乡”活动, 把就业服务窗口前移, 通过“三下乡”上门提供就业信息、引导技能培训、宣讲惠农政策等服务, 还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就业援助手册、政策宣传公开信等资料, 广泛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维权政策措施, 帮助农民树立新的择业观念, 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舆论氛围, 让更多的农民树立起创业的信心, 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 走向市场。今年,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以“三下乡”活动为契机, 更加注重农民就业问题, 进一步增强为农、惠农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为农民诚心实意办实事, 尽心竭力解难题, 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服务社会和谐, 为推动全区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篇8: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保障方案的通知

机关各股室,大队:

现将《XX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划和实施方案,组织食品安全监管股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监测和食品安全状况评估;负责收集、整理、上报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信息;组织调查处理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依法查处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重大活动主办单位职责

依照《食品安全法》、《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主办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负责。主办单位应当向承担餐饮服务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重大活动的背景资料并协助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向餐饮服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和所需的经费保障。

(三)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提供者职责

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重大活动提供餐饮服务,依法承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保证食品安全。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重大活动开展前,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签订责任承诺书,制定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执行《食品安全法》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卫生操作规范;配合监督管理人员对主要餐饮食品实施48小时冷藏留样工作;建立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妥善保留采购票据等相关信息;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突发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的调查处臵工作。

第六条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食谱、食品库房、从业人员健康、加工环境、加工

备;

(五)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按规定索证索票;

(六)餐饮具按规定清洗、消毒、保洁;

(七)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重大活动情况提出的其他条件。评估情况通报主办单位。

第九条 重大活动期间,区食品药品监管管理部门派出的执法人员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二次供水等实行全程或重点监督,加强关键控制环节和危险因素的监督监测,对采购的重点原料、食品和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加工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控制纠正措施。执法人员应携带食品快速监测箱,对食品、调味品、饮用水等直接入口食品进行毒物监测,重点开展亚硝酸盐、农药残留、毒鼠药、有毒重金属的定性监测。检出可疑阳性样品应立即封存暂停使用,并将可疑样品送具有认证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定量检测。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停止使用相关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一)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二)检验检测不合格的生活饮用水和食品;

(三)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四)外购的散装直接入口熟食制品;

(五)监管部门在食谱审查时认定不适宜提供的食品。

篇9: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文号:甬建发〔2012〕77号 主题词:城乡建设 保障性住房△ 质量安全 情况 通报 发布日期:2012-04-25 发布机构: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访问次数:532次

文字显示: [大 中 小]

各县(市)、区、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安质总站、市建管处、市建设房产监察支队,各有关单位:

为使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确保委总体工作顺利开展,认真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部、省建设厅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专项检查准备工作,根据省建设厅《关于立即开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的通知》(浙建建〔2012〕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甬建发〔2011〕131号)以及我委201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方案,我委从3月28日到4月20日对全市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督查,共检查了全市11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的21个在建工程项目,督查的主要内容: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落实及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二是落实《关于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创优夺杯活动的通知》(甬建发〔2011〕170号)和《关于新竣工工程设置永久性质量责任标牌的通知》(建建发〔2011〕221号)的情况;三是参建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四是原材料进场把关情况,工程技术资料和工程观感质量情况以及实体检测情况等。

从督查的情况看,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都能贯彻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积极开展工程创优工作,质量安全目标明确,积极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如市安质总站对保障性住房工程进行了全数检查,镇海区建交局在打非专项检查中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了6件非法建设案件,北仑区、鄞州区住建局对工程创优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和推进等等,全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

二、存在问题

督查发现,尽管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较好,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企业做了不少工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个别工程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先行施工,施工图设计文件的修改涉及重大变更的未向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报审,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项目总监等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后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二)部分施工、监理企业对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思想上不重视,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项目总监未按要求到岗履行职责,对现场情况不了解,质量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未认真组织自查自纠,未建立领导带班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管理台帐。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不落实,本次检查共发现7个项目三级安全教育资料造假、8个项目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

(三)部分工程项目的技术资料滞后于进度,技术资料不完整,技术联系单签证手续不齐全等问题仍较为突出,钢筋、水泥等原材料未及时办理进场报验手续、未严格按批次进行见证送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未按(GB50204-2002)(2011年版)要求做性能检测,非结构部位钢筋随意代换且未办理设计变更文件。混凝土、砂浆标养试件留置数量不足,现场临时留置环境不符合要求。

(四)部分混凝土构件存在露筋、裂缝、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外观质量缺陷,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不到位。砌体砌筑未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未同时砌筑,顶部斜砌部位未留置施工间歇期,灰缝厚度控制不严格,水平灰缝平直度偏差较大。墙体临时间断处拉结钢筋留置数量不足,擅自使用冷拔低碳钢丝。

(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未认真落实,部分工地现场安全隐患仍较为突出。外脚手架连墙件的间距和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未采用TN-S保护接零系统,机械设备无专用开关箱、未作保护接零,电梯井、楼层临边及楼梯、后浇带无防护措施。安全防护用品、用具进场把关不严,安全网上无阻燃标示,开关箱及部分规格的分配电箱未取得“3C”认证。在这次检查中发现滨州金汇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密目式安全网的阻燃标识不规范,现场试验达不到阻燃要求。

(六)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维修保养单位和个别检测单位的工作质量差。在这次检查中,还发现部分工地的物料提升机架体、曳引机与基础固定未按安装说明书、装拆方案和《关于全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暨国庆节前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甬建发〔2011〕195号)的要求采用预埋螺栓等方式,仍然采用螺纹钢插筋焊接,井架在楼层开口处未采取加固措施。在杭州湾、慈溪和余姚的部分工地,建筑起重机械顶升后未组织验收直接投入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奉化市黄家塘经济适用房工地的检查中,井架高度为21.6米,但只设置了一道缆风绳、架体和曳引机采用螺纹钢固定,检测单位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出具的检测结果为“ 经检验,该设备重要项目零合格,一般项目贰项不合格。综合判定该设备合格。”,且检测报告第2页中所有检测项目的检验结果和结论均为空白。

三、通报处理

在这次督查中,共发出19张整改通知书和停工通知书 份,责令相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其中,下列工程在质量安全方面管理规范,予以通报表扬:

(一)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余姚市金融中心大楼新建工程;

(二)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宁波东部新城A1-2a#地块公共租赁房工程。

以下工地存在的问题较多,质量安全隐患严重,予以通报批评:

(一)上海龙象建设集团施工的宁波杭州湾大众公寓项目一期工程;

(二)中慈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杭州湾越溪湖畔小区;

(三)宁海华伟建设有限公司施工的宁海县原钢瓶厂地块租赁房工程;

(四)奉化市剡江建设工程有限工地施工的黄家塘经济适用房三期工程;

(五)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慈溪市科博文化中心。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对于本次督查发现的问题,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引起高度重视,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要进行跟踪督查整改,确保问题的整改落实。同时,要认真总结当前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监管,督促企业认真开展“质量强市”活动,抓好“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治理,积极推进工程创优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各方的主体责任。结合施工现场信用评价手册制度的执行,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凡在检查中发现施工、监理企业质量安全制度不落实及相关文件不认真贯彻执行、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到岗认真履行职责、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签名造假、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工程,一律按规定暂停施工,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评价标准予以处罚和扣分。

(二)进一步加大对勘察设计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少施工图设计文件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错、漏的现象,杜绝“三边”工程,督促勘察设计企业、施工图审查机构严格按规定进行设计变更报审和备案,切实提高勘察设计文件质量。同时,督促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桩基的检测,严格按图纸及相关的规范施工,狠抓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通病防治,以分户验收为手段,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的管理,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全面减少渗、裂、漏等工程质量通病。

(三)组织开展房屋建筑工程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国家、省关于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有关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全面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建设行为、坚决治理违规违章行为。特别要加强对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分包、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到岗履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的检查。对施工现场隐患严重且整改不力,肢解工程违法分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律从严处理,对相关的施工、监理企业的一律列入重点监管;对在非法建设项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监理企业,一经发现,一律按上限进行处罚;对检查中发现未办理土地、规划等手续的工程,要及时将案件移交相关部门,同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并建立相关档案。

篇10: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和重点

随着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和国际性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在滨海新区举办。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对切实保障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局承接餐饮服务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职能以来,对参与的重大活动监督保障的工作情况,结合相关经验举措,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提升监督执法人员的监督执法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一、保障工作情况概述

自2012年6月1日我局承接餐饮服务和公共场所监管职能以来,到2013年3月底共承担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保障任务49起,任务级别多以国际、国家及市级为主。任务持续时间多为5天以内。在承担的49起保障任务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023人次,参加保障143天,累计保障人数约33683人。每次保障活动每个保障点位派出两名现场监督员及两名现场快速检测人员参与保障,至今未发生一起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具体情况如下: 1.鉴于重大活动的特殊性,我局于2013年9月出台了《滨海新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2.在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400余万元改装4辆现场快速检测车,并配臵相关快检设备、检测试剂。4辆现场快速检测车辆已于2013年9月改装完成,并运用到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中。

3.建立区局分局联动机制,根据重大活动保障工作需要,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协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系统各单位相关人员、车辆及快速检测设备,完成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二、经验与举措

1.确定保障任务,制定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处臵预案 区局在接到保障任务后,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向相关分局下达保障任务,并根据重大活动的规模,由区局或相关分局制定具体保障工作方案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确定监督保障方式

结合重大活动的任务性质、活动规格、食品品种和就餐人数等食品安全风险因素,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监督保障。

一是全程监督保障,对规格高、规模大、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重大活动,派驻至少2名监管人员及2名快速检测人员对从食品原料进货到供餐所有加工制作环节实施驻点全程监督检测保障。

二是重点监督保障,对规格较低、规模较小、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重大活动实施重点监督,主要针对加工制作关键环节进行每餐监督。

三是巡回保障,只需对菜单进行审核指导和现场巡回检查等。

3.实施食品安全告知承诺制度

在每一项保障任务中,根据《细则》的规定,明确重大活动接待单位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接待单位制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实施方案和公共卫生突发应急事故应急处臵预案,并与接待单位签订责任承诺书。

4.开展监督检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在保障前,监督员会按照根据活动拟定的食谱、供餐方式、就餐人数,对接待单位安全状况和重大活动供餐能力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评估表》内容进行评分。对食品原料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渠道审查,严格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定点采购、采购索证、验货签收等制度。对重大活动所涉及的客房、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进行微小气候检测;检查客房、会议室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检查客房、会议室杯、饮具消毒记录;检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地清洗消毒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接待单位逐条整改,有重大隐患的向主办单位反馈工作情况。

5.严格审查食谱 严格审查食谱,重点了解各种菜肴、饮品、小吃使用的原料,各种菜肴的制作方式(烧、煮、炖、炸等)与加工条件是否相适应。要求接待单位食品成品制作完成到食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不得提供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得提供危险度较高的食品,根据审查情况提出审查意见。

6.突出重点,全程动态监督

在保障期间,严格监控重点环节,对从业人员晨检、食品原料粗加工、食品烹调加工过程、凉菜制作、面点加工、餐具消毒、卫生设施运行情况、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进行全程动态监督检查,确保操作规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检查客房、会议室的杯、饮具消毒记录,并对杯、饮具进行表面洁净度的快速抽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当场立即纠正,对较严重的问题,出具监督意见书,通知负责人,督促整改,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7.做好快速检测,利用科技手段实施技术监管

现场快速检测可用于快速筛查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保障期间,监督员每日对食品及原料进行快速检测,包括农药残留试纸、瘦肉精检测卡、甲醛试剂盒等对原料进行快速检测;运用食品中心温度计、环境温度计、紫外线照射仪、atp手掌机等对加工场所及餐具、饮具等进行快速检测;运用亚硝酸盐试剂盒对熟肉制品进行亚硝酸盐的快速筛查;运用atp细菌检测仪对冷荤菜进行细菌总数的检测。

8.做好总结评估工作 每次保障任务结束后,对保障任务的完成情况、保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及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进行总结,为今后的保障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经验。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保障工作任务重、监督资源投入大

我局因机构设臵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任务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相关分局具体执行,每次保障相关分局每个保障点位都会投入2名监督员及2名快速检测人员对接待单位进行活动前和活动期间的监督保障工作,占用人力物力资源很大。监督员同时还负责着辖区“四品一械”日常监督工作,为不影响日常工作,区局需协调其他分局监督人员才能完成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2.重大活动信息掌握稍显被动

《细则》要求活动主办单位在活动举办前20个工作日提供重大活动相关信息,但部分保障任务在活动举办前几日才通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特别是重要人物来访等保密性活动,因其特殊性往往是在活动开始前极短时间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才得到通知,甚至存在临时更改接待单位、活动时间提前等特殊情况。在这种临时变动的情况下,由于时间仓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无法按照预定的保障方案开展障工作,预防性监督具有较大难度,对临时发现却不能立即改正的问题只能采取临时补救措施,使接待单位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从而加重了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的工作难度。

3.保障工作内容多变 在保障任务期间,虽然监督员对菜谱进行了严格审查,但因工作实际也会有菜品临时变更的情况,除此主办方外带自制食品等情况也存在,这导致食品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就餐人数、就餐场所和用餐时间临时变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均加大了重大活动保障的工作难度。

4.部分接待单位硬件、软件不能完全达标

《细则》规定重大活动接待单位量化等级要达到A级标准或具有A级条件,但因活动主办方事先未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意见,不了解餐饮单位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导致一些不具备接待能力的餐饮单位承接了接待任务。部分商业性活动因考虑经济因素,选择了不具备接待能力的中小饭店或盒饭配送单位,其自身硬件设施不达标、参会人员的用餐时间也不能保障,极大地提高了食物中毒风险。同时,存在一些体育赛事主办方聘请餐厨人员到赛场临时搭建供餐场所现场制作的现象,但临时搭建的场所卫生条件较差、餐厨设施不完善,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这些供餐场所和用餐方式风险较高,无形中给保障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因其卫生条件不好把控,给监督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

四、建议与对策

1.严格按照《细则》要求开展工作,明确职责,加强沟通 为确保保障工作有序开展,重大活动举办单位应当在活动举办前20天将活动的相关信息及详细资料报送至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在充分了解监管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向政府或有关领导报告保障工作的意义和难度,争取上级机关的理解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并承诺保密责任,尽可能提前进行重大活动的筹备工作。重大活动主办单位、接待单位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明确各自职责,严格履行义务,并建立三方信息交流机制,确保信息畅通,遇有特殊问题及时沟通。重大活动举办单位在选定接待单位时,应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意见,充分了解接待单位食品安全综合水平和管理能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做好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确定其是否具有承接重大活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接待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供活动主办单位选择。

2.加强对接待单位人员监督培训力度

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是控制食品污染保障食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接待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进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使其建立“食品安全无小事”的意识,提高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其对食品安全保障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把好食品安全保障第一关。

3.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作用,促进企业履行职责 《食品安全法》规定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正确履行职责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根本。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管理员作用,使之成为重大活动供餐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力量。食品安全管理员大多由餐饮服务主要负责人担当,便于协调接待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工作。同时一些基础的如食品原料的索证索票、设备设施温度查看、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消毒水余氯的测试、食品留样的登记等具体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应当由食品卫生专管员承担,监督员不应该去“包办”,而应该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和核验。

4.加强监督员培训,建立突发应急机制,提高保障队伍技术和应急能力

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是一项将技术监管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任务,监督保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保障任务的完成情况。我局将继续加强对监督员开展重大活动保障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快速检测水平,使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为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的应对,要求接待单位制定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建立应急处臵机构,并保障应急机构队伍的相对稳定。实时开展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工作,使应急保障队伍人员随时保持作战状态,遇有突发事件能有效处臵。

上一篇:商务谈判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萨力巴中学防流控辍工作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