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矿地质学复习纲要

2024-04-19

油矿地质学复习纲要(精选5篇)

篇1:油矿地质学复习纲要

水文地质勘察纲要

一、分析研究水文地质设计任务书、充分了解设计和业主意图;

二、搜集和研究资料:

1、区域性地质资料

如地质图、剖面图、柱状图及其他文字说明,应着重研究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和活动迹象。

2、水文地质资料

了解该地区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地下水的水源、埋藏深度、补给条件、岩土的透水性及水质分析资料。

3、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搜集各种线路、桥梁、厂矿建筑及水利工程等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并研究各种土的工程性质及特征,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位置及发育程度。

4、已建集水构筑物经验

已有集水建筑物的类型、深度、单井、群井的出水量、干扰系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沉降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观测资料特。,5、地震资料

主要是搜集历史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其他如水文、气象资料等,视工程需要而定。

搜集资料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也很麻烦,要心中有数,因为有时资料很多,哪些对供水、降水有用,哪些用处不大,只供参考。哪些与工程有关,都要通过阅读,对有用的资料要作摘录。

1二、踏勘

现场踏勘是在搜集的基础上进行,即当已有资料尚不能解决问题或必需进行现场核对时才到现场踏勘。

不论是搜集资料或踏勘,其目的都是为了布置下一步的工作、确定工作方法、安排工程计划等项工作。

踏勘的方法和内容是:

1、根据地形图,按一定路线在厂址(现场)范围内作曲折迂回的不重复的穿越、顺追索,路线垂直地形等高线,对井、泉、湿地、地层、岩性、成层关系、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等进行描述。

2、选择露头良好的地段。或有天然剖面的地方或利用井泉对岩性、地层进行调查。

3、访问和搜集洪水及其淹没范围。

4、了解交通、食宿、运输、供应等情况。

踏勘结束后,要对所了解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编写勘察纲要的依据。

五、编写勘察纲要

1、制定勘察纲要的意义:

一个工程在进行工作之前,应编写出勘察纲要,并经总工或有关业务部门批准后,才能执行。

勘察纲要的必要性,在于如何根据水文地质设计意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制定一个能够多、快、好、省地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方案和工作计划,使得在勘察工作之前,就在思想上比较明确本次勘察要解决

哪些问题,以便使勘察手段和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设计,施工所必须的反映客观实际的资料。

因此,勘察纲要编写的过程也是勘察人员对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认识的过程。纲要制定后,允许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不断积累的资料进行修改和补充,因为这样对于更好地完成勘察工作是有益的。

2、勘察纲要内容

纲要的详简情况取决于水文地质工程的重要性和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不拘泥于固有的格式。一般小型工程可以水文地质钻探任务书代替。

勘察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1)、工程名称及建设地点;

2)、勘察阶段及技术要点;

3)、制定纲要的依据;

4)、建筑场地自然条件及研究程度的简要说明;

5)、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

a、水文地质测绘;

b、水文地质勘探;

c、水文地质试验;

d、土、水试验分析(包括土颗粒极配分析);

e、地下水动态观测;

f、水文地质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g、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h、资料整理及报告书编写内容。

6)、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措施;

7)、附件:各种图表资料。

六、现场外业工作

现场外业工作主要是执行已经批准的勘察纲要的实施。为使现场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纲要保证质量完成勘察任务、为设计提供准确的资料,所以现场工程负责人,应在现场外业工作期间作好下列工作:

1)、讲解勘察纲要

在现场工作开始前对已批准的勘察纲要必须向参加本工程的人员作一次全面的讲解,把纲要的编写意图要向每个工作人员讲解清楚,使参加本工程的人员都能为实施纲要去努力,讲解的重点内容主要是:

a、工程的技术要求;

b、工作量布置原则、依据、以及要达到的目的;

c、各项工作的特殊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在各规范、规程中都有规定)及精度;

d、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2)、工程量的调整

勘察纲要中所布置的工作量,其依据主要是勘察任务书的要求、所搜集到现有资料的研究和各类规范中的规定。所以勘察纲要中所布置的工作有时往往与现场实际条件有出入,例如在一个靠近河旁边的一个场地,地形比较平坦,而从所搜集到的地层资料可能比较单一,但是往往由于河流改道而在场地内分布有一些不规则的软弱夹层、或古河道地层。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工程负责人就应根据现场已经完成的钻孔资料及时分析研究,及时增加工作量,以便查清古河道或软弱夹层的分布状况。再比如原来勘察纲要中确定的工作量,是建立在地层构成十分复杂的条件下布置的,经过一定钻孔揭露后感到地层构造情况比较简单,那么相应的钻孔间距或深度都可增大或变浅,这也就要求工程负责人在现场经过分析研究后作出决定。总之,勘察纲要中的工作量并不是不变的,而是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增加或减少。目的是更趋于合理。

3)、原始资料验收

工程负责人对现场所有原始资料都应该进行验收,水文地质测绘记录、水文地质试验的各种表格以及各种分析资料都应检查验收,一有问题就应及时向有关人员询问清楚,直到认为原始资料确认无误后才能签字验收。作为编制各类图表和编写勘察报告书的依据。

4)、各类分析试验项目单的填写或检查

试验分析项目单原则上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由工程技负责人委托其他人填写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分析项目要根据工程要求、各种规范规程各类指标的技术要求和数量来决定,使每一个分析指标都在工程中起作用,特别是水文地质参数指标,一定要注意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要根据工程性质,环境条件,施工情况等因素确定。彭祥2008年6月20日

篇2:油矿地质学复习纲要

(2001~2015年)

(国土资发〔2001〕79号发布)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2月,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印发了地矿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实施10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职能。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完成规划任务的基础上,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年)》。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4.8%,其中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平均每到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和矿区。岩溶塌陷分布广泛,自1949年以来,已在24个省(区、市)发生近千起,塌陷坑总数万多个,其中尤以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矿区(以采煤为主)采空塌陷十分严重,仅华北、华东地区的煤矿区采空塌陷每年就达10.5万亩。地面塌陷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全国已有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地面沉降虽不致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它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地裂缝已在17个省(区、市)200多个县(市)发现400多处,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自1988年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职能以来,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使我国为防治地质灾害而开展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先后完成了长江、黄河等11条大江大河和成昆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环境工程地质普查;特别是完成25个省(区、市)1:50万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有了明显进展

各省(区、市)普遍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1999年国土资源部第4号部长令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并开始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3.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进行了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黄腊石滑坡、鸡扒子滑坡、重庆豆芽棚滑坡等200多处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监测网络初具规模,预报工作卓有成效

初步建立起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对一些危害较大的滑坡、危岩、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开展了专门的监测预报。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应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从1999年开始,先后颁布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目前已有铁道、建设、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地矿等11个行业所属的400多个单位获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等级证书。此外,举办了多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班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法制不够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全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每年1则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因此,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规划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东、中、西部防治重点各有侧重的原则;

3.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4.坚持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责的原则;

5.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谁受威胁谁出资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用15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才日强基础调查工作,在基本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力度,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通过这一阶段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到2005年,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却15年,基本改变我国地质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

分段目标是: 到2005年 1.进一步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

2.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覆盖到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700个县(市)、占国土面积约50%的范围,并初步形成全国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在三峡库区等重要地区实行立体监测。

3.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

4.建立规范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到2015年:

1.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

2.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三、总体部署

根据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特点,结合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进行部署。

(一)东部平原地区| 即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衡山一黄山一线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大部、河南、湖北中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北部、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北部。这一地区,总体上地势低平,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主要的问题是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量超采地下水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致灾地质作用。采矿特别是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也是这一地区比较常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在部分丘陵区有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规模虽不大,由于人口密集,所以其危害也比较严重。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首先是要加强行政管理,科学部署地下水开采井位和开采层位,通过高效的全自动监测网络,严密监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减缓地面沉降。其次,要做好以国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并据此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布局,避免将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建在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和矿山采空区,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二)东南丘陵区

即雪峰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线以南地区,主要包括:浙江南部、江西大部、福建、如广东等地区。这一地区内丘陵区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广东等地采石场常常发生崩塌。针对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的现实,要加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防治,特别要注意将防灾与土地、矿产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走开发性治理的道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对农村丘陵山区的点多面广的致灾地质作用,要研究其形成机制,普及基本知识,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中西部山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祁连山—峨山—龙门山—玉龙雪山一线以东,龙首山以南地区。包括河北西部、甘肃、陕西、山西、四川大部、重庆、云南大部、贵州、广西等地区。这一地区,地形上,以切割强烈的山地、高原为主,新构造活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这一地区不仅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和城镇建设的重要地带,也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区内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最为常见,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部署的主要地区。这一地区要在全面开展相应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国土经济开发区和大江大河、交通查的基础上,加强国土经济开发区和大江大河、交通干线等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多发区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展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避免将城镇、重要设施建在受致灾地质作用严重威胁的地区,确保重点工程的安全。二是要针对这一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点多、面广,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在防治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系统,加强监测预报: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对危害严重的隐患点采取防治措施。三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中开发”和“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

(四)西部地区

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西部地区。矿产、能源、森林资源丰富,国土开发程度较低,地壳活动频繁。这一地区可分为两部分。

南部山地、高原区以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致灾作用为主。这一地区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而致灾地质体的规模又很大,所以防灾工作的主要手段是避让,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城镇集中居民区危害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关各省(区)应尽快编制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点要加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做好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对可能开发的大型矿产基地、大型水能基地,提前做好环境地质综合评价。

北部内陆盆地区主要问题是荒漠化和盐渍化。主要的防灾手段是加强地下水的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特别要注意在沙漠边缘地区寻找地下水源,建立绿色屏障,并逐步向沙漠区推进。

四、主要任务

(一)基础调查评价区划 2001~2005年

1.全面完成分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万环境地质(以灾害地质为重点)调查工作。此项工作自1991年开始,到2000年底,共完成27个省(区、市)的调查,则5年底以前完成全国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以灾害地质为重点)工作。

2.2005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全国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奠定基础。

(1)对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十分严重的700个县,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开展调查工作,将所有对主要居民点和重要设施有较大威胁的灾害危险点基本调查清楚。2002年底以前完成400个县(市),2005年底以前全部完成。

(2)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为严重的500个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地方各级政府出资完成。

(3)其余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轻的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各县出资完成。2006~2015年

1.完成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城镇、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2.完成全国规划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村镇干部混合编队的方法组成联合调查组,每发现一个隐患点,即由当地政府领导指派当地群众按调查组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重要隐患点则由乡(镇)政府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订防灾预案。却05年以前,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全部结束时,全国所有调查出来的灾害隐患点都要有明确的防灾负责人和监测责任人,由此形成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

2.专业骨干网络建设

对一些危害相当严重,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站网式监测。

2005年以前,以三峡库区崩塌滑坡、苏锡常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地面沉降监测为主。监测数据达到适时传输、自动处理。

2015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国的以站网式监测为骨干的立体监测网络。建成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防灾预警指挥系统。

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2002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成以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每年汛期前对主要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汛期中加强监测;汛后进行复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提出处理对策措施。

(三)信息网络建设

在进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按统一要求填写调查表,由此形成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网络。

2002年底,建成主要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结构,提供动态查询的主要地质灾害信息。2003年以前完成整个信息网络的骨架建设,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状况和地质灾害管理公众自由查询系统。

2005年底,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使一般民众能通过互联网查询任何一个巨目的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致灾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范围;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示范区建设

为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为探索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途径,2015年以前,分别在三峡库区、陕西关中地区、太行山地区、龙门山地区、江西宜春地区、云南东川地区、广东深圳市建立示范区。

1.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建设划1年,全部完成库区19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建立19个县级监测站,初步建成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网。立全库区的RS监测系统,完成首次1:1万航摄飞行;建立全库区的GES控制网、基准网。

2002年,建成库区以60个危害严重的致灾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为主体的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适时传输和自动分析。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的建成将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的建设提供最直接的经验。

2.陕西关中、太行山、龙门山、江西宜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群测群防示范区建设2005年以前分建成上述4个示范区,主要是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环境并对当地灾害历史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各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特别是降雨在灾害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区的临界暴雨强度,要通过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利用较为精确的天气预报主进行区域性灾害预报。在此基础上,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完善监测预报系统。

3.云南东川泥石流灾害治理示范区建设 2003年开始启动,在我国泥石流博物馆——云南东川选择危害面较大造成大量土地无法利用的泥石流沟,采取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和少量资金补助,鼓励企业、个人出资治理;获得土地使用权。通过示范,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探索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以减轻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经济压力。

4.深圳市岩溶塌陷灾害预防示范区建设充分收集深圳市多年来工程勘查中积累的大量资料,特别是钻孔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查和详细研究,进行深圳市岩溶塌陷危险性的详细分区,建立深圳市地质环境状况公众查询系统,一方面,利用该项成果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单位、个人投资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依据。该项示范区建设2001年启动,2003年建成。

(五)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以省(区、市)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等已有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S)技术,研究中国致灾地质作用活动程度与各地区社会经济易损程度,分析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评价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与地区差异,为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以前:

1.完成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2.完成我国七大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5省地区、西北地区)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3.完成我国规划的主要干线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4.完成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6种常见的、多发的致灾地质作用的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价。

2015年以前完成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700个县(市)的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六)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1.2005年以前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则实行国家、地方和受威胁单位共同出资治理的方式。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2.在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除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依旧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外,自2006年开始,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逐步推行政府强制性限期治理的方法。治理经费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由政府补贴以外,原则上由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出资。使危害严重并需要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大部分得到有效处理。

五、主要措施到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之一。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在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省、地、县三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应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并规定其主要职责,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全面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把地质灾害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地质灾害严重的乡村要有地质灾害监测员。

(二)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把法制建设

放在首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基本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2001~2005年拟制订以下法规、规章: 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法规);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章);

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规章);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规章); 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管理办法(规章);

6.修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 7.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防灾制度(规范性文件)。

2006~2015年拟制订地质灾害防治法及其相配套的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

在努力推进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促进地方性法规的建设。

(三)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国家、地方及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要保证规划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费保证。遵照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和“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实行分级防治。国家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能力建设经费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中央财政为主;各产业部门所辖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各部门负责;广大城乡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地方政府和部门、企业为主,中央财政为辅,多渠道投入。

(五)依靠科技进步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能力。特别要做好致灾地质体的综合勘查、评价和评估,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建立灾害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特别要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难题。近期首先要通过专门的研究,总结出斜坡稳定性、岩溶分布区地面稳定性判别的宏观标志等,迅速提高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其次,要在较长时间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判据的研究,逐步使高科技的监测技术从试验阶段逐步过渡到实用阶段。第三要逐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理论研究、致灾地质作用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研究以及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研究。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2005年以后要特别注意加强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

(六)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目前推行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已为社会认可,效果明显。为尽快完善管理手段,还必须推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度、地质灾害限期防治制度。

(七)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的意识与水平

篇3:油矿地质学复习纲要

关键词:油矿地质学,实践教学,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训练

实践教学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 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

研究生期间从事的是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的研究, 所以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熟悉, 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关的内容就很少涉及,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水泥路面这方面的知识讲清楚, 就必须多学习。

三、道桥专业年轻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措施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体会,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道桥专业年经教师的专业素质。

1. 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作为专业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力求采取通俗易懂, 清晰明了的教学语言, 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 不能照搬教材、念教材, 要用自己的话,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会乐学爱学, 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及新型实验设备在道路及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2], 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新知识, 掌握行业最新动态, 学习行业的最新知识, 以便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引导者, 而不至于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目前, 道路与桥梁技术飞速发展, 各种新技术新标准也层出不穷, 而现有的专业课教材更换比较慢, 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实际的需要,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尤其是年经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行业动态,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及时将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教授给学生。

3. 专业课教师应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道桥专业各种专业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所以, 年经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以道桥专业“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建筑材料”两门专业课为例,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建筑材料的工程特性, 就在路基工程及路面工程施工中得到具体应用。因此, 专业课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 一个知识面, 不能仅停留在上好一门课的思想认识上, 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不光要有“一技之长”还要“多才多艺”。另外, 专业课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参加各种与本专业、乃至本学科相关的一些学术活动或件, 对高校在实践教学、实验经费投入、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 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面对新形势, 高校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当今的

报告, 有机会的话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或培训, 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养。

4. 增加实践经验, 多和工程单位施工单位联系, 努力提高自己的工程素养。

道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年轻教师虽然是硕士甚至是博士研究生毕业, 理论基础比较扎实, 但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活动, 多去施工现场或者实验室进行试验, 这样在实际讲课过程中, 才能将一些现场施工要领讲解的更生动、更详细, 在实际试验操作过程中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以“道路勘测设计”专业课为例, 教材上虽然将各种路线的选取, 横纵断面的设计讲解的非常清楚, 但如果专业课教师自身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工程设计甚至勘测等工作, 在实际讲课过程中, 也就只能照本宣科, 这样就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而如果是从事过相关工作的教师来讲的话, 就能将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融合到平时的讲课过程中, 这样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年轻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和施工单位联系或者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相关施工单位或企业从事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同时积极争取承担工程设计、检测试验和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

道桥专业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作为年轻的专业教师, 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不断参加各种施工实践, 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进教学方法, 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树青.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5) :53-57.

[2]闫永.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探究[J].职教通讯2012, (14) :59-60.

热门话题。为此,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油矿地质学》课程组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从教学条件、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果显著[3,4]。《油矿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重要必修课,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自1953年建校以来, 一直是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的重点核心课程之一, 也是我校的传统和特色课程之一[5]。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油气田地下地质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技能,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从事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了解所学知识在油田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油矿地质学》课程设计三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即专项技能训练、课程综合训练、油田现场实习。其中, 专项技能训练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综合训练主要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研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油田现场实习主要增强学生对油田生产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油田生产实践融会贯通。

一、注重课内专项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为油矿地质学课内设置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程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特别是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内容由七个相互独立的单元组成, 包括井斜水平投影图的编绘、岩心录井图的编绘、地层对比、油层对比、断层面图的编绘、地下油层构造图的编绘、油田构造剖面图的编绘, 包含了油田实际生产和研究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油矿地质基本技能。对于这一环节, 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安排在制图室内进行, 教师提供训练 (课内作业) 素材并提出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操作。由于作业材料为油田实际的第一手资料 (测井图和地质资料) , 这就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因此, 在做作业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涉及课程内容以及操作方法中的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过程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组4~5人。组长按专项内容轮流担任, 组长协调各组员的工作。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实际资料分析与编图工作, 同时学生之间要互相检查和验证自己的分析结果, 使每个小组最终能够提交准确的分析成果与完善的地质图件。在训练过程中, 教师进行指导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考核过程中, 主要考核学生个人完成的地质数据 (资料) 分析的准确性 (占实践教学成绩的70%) 以及最终所提供图件的地质合理性与规范性 (30%) 。

二、深化课程综合训练

课程综合训练 (即“油矿地质大作业”) 为单独设置的实践环节, 主要采用研究式教学方式。与课内专项技能训练有所差别的是, 课程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对实际工作区进行综合地质研究, 包括地层对比、构造分析、沉积储层分析、油气层分析、储量计算与评价等, 并编制相关图件 (如地层对比图、顶面构造图、砂体等厚图、沉积相图、有效厚度等值线图、油藏剖面图等) 、编写研究报告, 制作汇报多媒体、进行口头答辩。在教学过程中, 仍然采取学生分工协作的方式,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组4~5人。小组组长负责任务的安排与协调工作, 整个小组团结协作, 在教师指导下对工区进行油藏地质综合研究, 完成整个地质分析和图件编制, 并编写出系统的地质研究报告和汇报多媒体;最终, 由各小组推举一位或两位成员进行成果汇报并进行集体答辩。这一方式可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素质的训练,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观念和协作能力, 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绩考核包括两个部分, 其一, 为教师根据各小组提交的分析数据、总结报告、成果汇报与答辩情况评定小组成绩, 这一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二, 各小组组员根据每个人对作业的贡献以无记名互评的方式评定各组员的分数, 这一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三、强化油田现场实习

为配合《油矿地质学》课程理论教学, 增加学生对油田开发生产流程、油气田地下地质资料录取、油气藏地质研究各环节的感性认识, 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 大港油田油矿地质实习基地已被列入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行列。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训练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油田生产实际, 通过油田现场实习,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实习内容包括录井过程认识、岩心描述训练、不同类型的井别、注采井网、地球物理资料录取、综合地质研究认识等。最后, 每个学生根据参观和实践的内容, 编写实习总结报告。教师根据实习总结报告评定成绩。

课程结束后, 课程组所有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总结教学经验, 修正和补充教学内容, 交流教学方法, 互相取长补短, 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同时, 召集学生进行教学反馈, 对专项技能训练、课程综合训练及油田现场实习中残存的问题以及期末考试的试卷进行详细讲解,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课程学习中的问题, 这已成为我校《油矿地质学》课程的特色教学方法, 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通过课程建设, 不断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了一套理论教学 (油矿地质理论与方法讲授) —专项操作训练 (油矿地质基本动手能力训练) —课程综合训练 (油矿地质综合能力培养) —油田现场实习 (油田生产环节实践) 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创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平台。课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好评。2006、2008和2010年, 该课程分别被评为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大港油田油矿地质实习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配套的实习教材已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我校教师负责编写的油矿地质作业指导书已列入普通高校石油规划教材行列, 课程团队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石油、石化领域人才培养创建优质教学平台。

致谢: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孙思敏、李海燕、徐朝晖、刘钰铭、李宇鹏等老师在油矿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刘辉军, 李文军, 方波, 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 (2) :130-132.

[2]刚健, 张国琛.强化实验教学内涵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 2008, (6) :51-53.

[3]周乃新, 姚郁, 杨桅.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创建特色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4) :138-140.

[4]李潍莲, 陈冬霞, 吴欣松, 等.加强“石油地质学”实践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 2009, 15 (1) :101-103.

篇4:油矿地质学复习纲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做好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附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年--2015年 目录 前言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三、总体部署

四、主要任务

五、主要措施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2月,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印发了地矿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实施10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职能。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

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完成原规划任务的基础上,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年》。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4.8%,其中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和矿区。岩溶塌陷分市广泛,自1 949年以来,已在24个省(区、市发生近千起,塌陷坑总数3万多个,其中尤以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矿区(以采煤为主采空塌陷十分严重,仅华北、华东地区的煤矿区采空塌陷每年就达10.5万亩。地面塌陷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全国已有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地面沉降虽不致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它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地裂缝已在17个省(区、市200多个县(市发现400多处,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自1988年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职能以来,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使我国为防治地质灾害而开展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先后完成了长江、黄河等11条大江大河和成昆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环境工程地质普查;特别是完成25个省(区、市1: 50万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有了明显进展

各省(区、市普遍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1999年国土资源部第4号部长令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并开始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3.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进行了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黄腊石滑坡、鸡扒子滑坡、重庆豆芽棚滑坡等200多处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监测网络初具规模,预报工作卓有成效

初步建立起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对一些危害较大的滑坡、危岩、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开展了专门的监测预报。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应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从1993年开始,先后颁布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目前已有铁道、建设、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地矿等1 1个行业所属的400多个单位获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等级证书。此外,举办了多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工程师

培训班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法制不够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全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每年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因此,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规划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东、中、西部防治重点各有侧重的原则;3.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4.坚持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责的原则;5.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谁受威胁谁出资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用15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基础调查工作,在基本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力度,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通过这一阶段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到2005年,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2015年,基本改变我国地质灾害日

趋严重的局面,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分段目标是: 到2005年: 1.进一步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

2.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覆盖到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700个县(市、占国土面积约50%的范围,并初步形成全国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在三峡库区等重要地区实行立体监测。

3.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4.建立规范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到2015年: 1.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

2.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三、总体部署

根据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特点,结合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按东、中、西部进行部署。

(一东部平原地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大部、河南、湖北中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北部、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北部。这一地区,总体上地势低平,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主要的问题是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量超采地下水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致灾地质作用。采矿特别是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也是这一地区比较常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在部分丘陵区有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规模虽不大,由于人口密集,所以其危害也比较严重。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首先是要加强行政管理,科学部署地下水开采井位和开采层位,通过高效的全自动监测网络,严密监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减缓地面沉降。其次,要做好以国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并据此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布局,避免将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建在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和矿山采空区,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二东南丘陵区

即雪峰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包括:浙江南部、江西大部、福建、广东等地区。这一地区内丘陵区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广东等地采石场常常发生崩塌。针对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的现实,要加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防治,特别要注意将防灾与土地、矿产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走开发性治理的道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

效益。对农村丘陵山区的点多面广的致灾地质作用,要研究其形成机制,普及基本知识,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中西部山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祁连山--岷山--龙门山--玉龙雪山一线以东,龙首山以南地区。包括河北西部、甘肃、陕西、山西、四川大部、重庆、云南大部、贵州、广西等地区。这一地区,地形上,以切割强烈的山地、高原为主,新构造活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这一地区不仅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和城镇建设的重要地带,也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区内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最为常见,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部署的主要地区。这一地区要在全面开展相应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国土经济开发区和大江大河、交通干线等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多发区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展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避免将城镇、重要设施建在受致灾地质作用严重威胁的地区,确保重点工程的安全。二是要针对这一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点多、面广,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在防治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系统,加强监测预报;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对危害严重的隐患点采取防治措施。三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中开发”和“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

(四西部地区

主要包括内蒙、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西部地区。矿产、能源、森林资源丰富,国土开发程度较低,地壳活动频繁。这一地区可分为两部分。

南部山地、高原区以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致灾作用为主。这一地区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而致灾地质体的规模又很大,所以防灾工作的主要手段是避让,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城镇集中居民区危害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关各省(区应尽快编制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点要加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建设

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做好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对可能开发的大型矿产基地、大型水能基地,提前做好环境地质综合评价。

北部内陆盆地区主要问题是荒漠化和盐渍化。主要的防灾手段是加强地下水的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特别要注意在沙漠边缘地区寻找地下水源,建立绿色屏障,并逐步向沙漠区推进。

四、主要任务

(一基础调查评价与区划 2001年--2005年

1.全面完成分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万环境地质(以灾害地质为重点调查工作。此项工作自1991年开始,到2000年底,共完成27个省(区、市的调查,2005年底以前完成全国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以灾害地质为重点工作。

2.2005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全国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奠定基础。

(1对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十分严重的700个县,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开展调查工作,将所有对主要居民点和重要设施有较大威胁的灾害危险点基本调查清楚。2002年底以前完成400个县(市,2005年底以前全部完成。

(2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为严重的500个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地方各级政府出资完成。

(3其余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轻的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各县出资完成。

2006年--2015年

1.完成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城镇、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

2.完成全国规划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村镇干部混合编队的方法组成联合调查组,每发现一个隐患点,即由当地政府领导指派当地群众按调查组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重要隐患点,则由乡镇政府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定防灾预案。2005年以前,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全部结束时,全国所有调查出来的灾害隐患点都要有明确的防灾负责人和监测责任人,由此形成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

2.专业骨干网络建设

对一些危害相当严重,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由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站网式监测。

2005年以前,以三峡库区崩塌滑坡、苏锡常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地面沉降监测为主。监测数据达到适时传输、自动处理。

2015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国的以站网式监测为骨干的立体监测网络。建成比较完善的地

质灾害防灾预警指挥系统。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2002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成以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每年汛期前对主要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汛期中加强监测;汛后进行复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提出处理对策措施。

(三信息网络建设

在进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按统一要求填写调查表,由此形成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网络。

2002年底,建成主要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结构,提供动态查询的主要地质灾害信息。

2003年以前完成整个信息网络的骨架建设,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状况和地质灾害管理公众自由查询系统。

2005年底,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使一般民众能通过互联网查询任何一个目的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致灾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范围;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br〉〈br〉(四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示范区建设

为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为探索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途径,2015年以前,分别在三峡库区、陕西关中地区、太行山地区、龙门山地区、江西宜春地区、云南东川地区、广东深圳市建立示范区。

1.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建设

2001年,全部完成库区19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建立19个县级监测站,初步建成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网。建立全库区的RS监测系统,完成首次1:1万航摄飞行;建立全库区的GPS控制网、基准网。

2002年,建成库区以60个危害严重的致灾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为主体的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适时传输和自动分析。〈br〉〈br〉长江三峡

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的建成将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的建设提供最直接的经验。

2.陕西关中、太行山、龙门山、江西宜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群测群防示范区建设2 005年以前分建成上述四个示范区,主要是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并对当地灾害历史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各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特别是降雨在灾害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区的临界暴雨强度,通过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利用较为精确的天气预报进行区域性灾害预报。在此基础上,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完善监测预报系统。

3.云南东川泥石流灾害治理示范区建设

2003年开始启动,在我国泥石流博物馆一云南东川选择危害面较大造成大量土地无法利用的泥石流沟,采取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和少量资金补助,鼓励企业、个人出资治理,获得土地使用权。通过示范,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探索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以减轻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经济压力。

4.深圳市岩溶塌陷灾害预防示范区建设

充分收集深圳市多年来工程勘查中积累的大量资料,特别是钻孔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查和详细研究,进行深圳市岩溶塌陷危险性的详细分区,建立深圳市地质环境状况公众查询系统,一方面,利用该项成果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单位、个人投资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依据。该项示范区建设2001年启动,2003年建成。

(五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以省(区、市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等已有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中国致灾地质作用活动程度与各地区社会经济易损程度,分析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评价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与地区差异,为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以前: 1.完成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2.完成我国七大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5省地区、西北地区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3.完成我国规划的主要交通干线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4.完成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6种常见的、多发的致灾地质作用的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价。

2015年以前完成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700个县的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六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1.2005年以前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则实行国家、地方和受威胁单位共同出资治理的方式。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br〉〈br〉

2.在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除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依旧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外,自2006年开始,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逐步推行政府强制性限期治理的方法。治理经费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由政府补贴以外,原则上由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出资。使危害严重并需要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大部分得到有效处理。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之一。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在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省、地、县三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应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并规定其主要职责,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全面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把地质灾害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地质灾害严重的乡村要有地质灾害监测员。

(二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把法制建设放在首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基本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2001年-2005年拟制定以下法规、规章:(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法规;(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章;(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规章;(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规章;(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管理办法(规章;(6修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7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防灾制度(规范性文件。

2006-2015年拟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法及其相配套的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

治管理条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br〉〈br〉在努力推进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促进地方性法规的建设。

(三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国家、地方及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要保证规划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费保证。遵照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和“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实行分级防治。国家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能力建设经费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中央财政为主;各产业部门所辖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各部门负责;广大城乡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地方政府和部门、企业为主,中央财政为辅,多渠道投入。

(五依靠科技进步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能力。特别要做好致灾地质体的综合勘察、评价和评估,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建立灾害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特别要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难题。近期首先要通过专门的研究,总结出斜坡稳定性、岩溶分布区地面稳定性判别的宏观标志等,迅速提高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其次,要在较长时间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判据的研究,逐步使高科技的监测技术从试验阶段逐步过渡到实用阶段。第三要逐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理论研究、致灾地质作用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研究以及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研究。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2005年以后要特别注意加强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

(六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日前推行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已为社会认可,效果明显。为尽快完善管理手段,还必须推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度、地质灾害限期防治制度。

篇5:中考语文复习纲要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才能建成一座稳固、高大、雄伟的大厦。学好语文,首先要学好汉语知识,并对汉语知识能理解和运用。如汉语知识中,对生字词的形、音、义的理解,对语法知识(包括词的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短语、句子等)的理解和运用,对句子修辞的理解,对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的识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与培养、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首先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精细、准确,解答有若干个模糊选择项影响的选择题时,往往难以一锤定音;有的同学对此知识与彼知识的纵横联系缺乏了解,解答阅读分析题时,往往不会纵横考虑,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练习题、作业、试卷了,认真的地分析试卷,从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对六册书的生字,词语、语法,修辞进行归类。注意建立起知识系统,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运行有效的网络。以点联线,以线结网。突破课文局限,既纵向延伸又横向比较,拓展立体思维,让自己学活。当然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课文的复习,对一些典型段落应该有着深入的理解。

第二正,确对待自己手头的复习资料。

现在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我们先要尊重老师的意见,选择一种比较合适我们的复习资料。原则上来说,要以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或者考试说明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能有条理地编写出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知识等内容的复习资料,而不是简单的作题目,特别是不能盲目的作选择题,让abcd的选择代替自己的语言的复习,必须善于从复习资料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喻和借代―相似性、相关性是区分二者的重要尺度;借喻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掌握的知识规律越多,复习效果就越好,应试能力也就越强。

第三,把握好复习的尺度。

中考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我们不可能以篇篇文章复习过来。我们只有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大纲》中“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是检测初中阶段教学质量的“两把尺度”,这是命题者必须遵循的。具体体现的在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短文

。语文知识短文常常成为中考命题者的依据。《大纲》的“教学内容”中说:“说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说话为什么注意对象和场合?怎样注意呢?知识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中讲得具体、明白。同时要抓好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读写训练题。

语文课本中的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是《大纲》“两把尺度”的具体化,而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读写训练题是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的具体体现。因此,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及读写训练题也成为命题的依据。

第四,我们要注意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必须主动的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去年新疆自治区的中考作文《感受……》的命题也许就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什么是感受?所谓感受,就是作者观察接触了了现实生活并受到了影响而引起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心物同构,交相融合的过程。这个题目巧妙的引导我们对人和事物尽可能感受,去感悟处出一种品格、情趣,一种哲理,甚至一种时代精神。生活中常有亮点出现,以不留神稍纵即逝,失之交臂。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和知觉的火花,注意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要善于究其原因自我解剖自我反省,采掘情绪记忆,对自己曾经有过的体验和情绪进行回忆,采掘其中的闪光点。多角度多侧面的去发现事物的内涵。所以中考复习的时候不要忘记每天写一点杂记,杂七杂八都可记,每天一记别忘记,杂记,杂记,多注重语言的积累过程,坚持下去就胜利。否则由于狭窄的生活圈子,面对这个题目感到无从下手,勉强写出来,也不如人意。

上一篇:大学生自我介绍缺点范文下一篇:《汇总征税操作规程》在线问题及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