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资料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水文地质学资料范文

水文地质勘察考试资料

一、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其学科包括:普通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

二、水文地质勘察概念:通过各种现代手段、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水量、水质 水量、水质的评价,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报的工作过程。

三、水文地质勘察基本任务:(1)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状况,包括地下水污染情况;(2)对地下水储藏量(包括可供开采量)、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与风险预测;(3)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利用和安全管理与保护提出具体建议。 以上工作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说是全部完成任务。

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根据地下水动态特征发生的变化,可将勘察区分为一般地区与开采地区。(1)一般地区:指地下水动态基本受自然因素控制,包括未开采区和少量开采区,其工作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有步骤分阶段的内容。(2)开采地区:指地下水动态主要受人为因素(开采)控制,并出现了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开采状态调查、补给条件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勘探与试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3)在对一般地区和开采地区进行针对性的上述工作后, 还应该进一步进行参数计算、水量、水质等评价、预测工作,最后编写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建议。

五、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程序:是指从接受任务、确定工作方案、编制勘察纲要、野外作业、资料整理、提出报告到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等各个阶段及其先后次序。勘察工作程序可分 四个步骤:

第二篇:石家庄市水文地质情况资料

1、供水:本扩建工程附近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通过打水源深

井,可以满足扩建工程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量要求。

2、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522.4mm

年最大降雨量864.7mm

24小时最大降雨量422.3mm

1小时最大降雨量133.4mm

3、 地下水位:5m以下。

4、 宜安镇东焦一带水文地质情况说明

宜安镇东焦一带水文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根据已掌握的资料看,此处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第四系覆盖层5-10米厚。一般10-95米左右以竹叶状和柴红灰岩为主,为主要含水段,100-130米为燧石灰岩夹硅质灰岩,节里发育,有白蚀洞穴,破碎为含水段,200米以下无资料,经过电测找好井位,每小时出水量可达80立方米。

第三篇:水文地质学作业

水文地质学作业: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应考虑哪些因素进行城镇规划?

摘要: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 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 的一大难题。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特别是灾害预警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明确城市建设中减灾工程与非工程设施投入的固定比例,完善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和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综合减灾规划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拓展城市企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和发展适应城市灾害风险的“安全社区”范式。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灾害风险;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范式

太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在城市发展中,做好防御自然灾害规划。加强灾害管理十分必要。近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也进入城市发展建设的最快时期,自然灾害的潜在危太原市城市防灾管理与基础设施需求分析太原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应对自然灾害重在预防。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加强城市抗灾基础工程建设。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管理鉴于地震对城市严重的危害.要特别加强城市防震减灾和抗震能力规划。太原属地震多发地,地下断层、断裂相互交错。太原地震一般震源浅,破坏力大.历史上地震给我市发展造成过巨大影响。太原市地震基本设防标准为烈度为80。是国家省会城市中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最高的城市之

一。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是防震减灾T作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日本的定期检查公共设施和“特殊建筑定期调查报告制度”,值得我们学习。2)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灾害防御管理。太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多发于卜8月,易引发山洪、河水泛滥、城市积水冻灾,易使农作物受灾,城市水管、供暖管、油管冻裂;雪灾,影响交通和生活生产秩序:雹害、雷击,毁坏庄稼、破坏房屋、工业设施、通信设备;风沙害和沙尘暴;干旱等其他灾害。在应对气象灾害工程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控和预警能力建设;其次要加强城市抵御风、雪、雨、雷、沙等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要加强工业、交通、通信等重要部门应对极端气候的技术能力建设。3)防汛抗旱工程基础设施和道路排洪设施建设。历史上太原曾多次遭受洪水袭击,建国后太原市虽然没有发生过特大面积的洪水灾害,但局部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水库和河道治理工作依然繁重。一方面需要加强水库、堤坝设施的加同工程;另一方面主要是河道堤防、分洪工程、蓄滞洪区和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在市区,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能力建设也十分重要。4)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防治。太原市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裂缝、地面沉降、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砂土液化等。值得注意的是,除自然地质灾害外,由于经济的片面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人为致灾因素也在增强。近年来.由于开矿和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局部地区已经形成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塌陷等灾害隐患。控制地下水开采。保护资源环境,已成为太原市迫在眉

睫的重要任务。5)加强绿化带和公园的安全防灾隔离工程。必要时规划为避难场所。绿化带具有灾害隔离的功能.可以防止火灾等灾害蔓延。按照国际惯例,为节省资源。公园、绿地、广场可以建设为避难场所。在市政道路和小区建设时,应做好公园和绿化带的规划.这样做既符合防灾城市的需要,又符合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6)企业和生命线下程的灾害防御。针对太原_工业城市的特点.要特别重视次生灾害和连锁灾害的预防,提高重化工、煤矿等企业的综合抗灾能力。现代城市对水、电、气、通信等生命线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现代设施,特别是道路、广播、电视、通信、网络设施,遇雨雪、雷击和高温、冻灾等气象灾害易遭灾。需要加强生命线和管网工程的抗灾技术研究和建设。7)加强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的防灾工程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容易加大灾害损失:城市交通

(飞机、火车、道路主干道、桥梁)、通信方面易遭受各种灾害,且影响救灾指挥和救援行动;政府机关、电视台、通信大楼、大型调度中心、公安指挥机关等重点部门受灾后可能影响应急指挥和调度,应加强防灾管理。一方面需要把防灾纳入安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应急设施规范管理。2对太原市防御与减轻灾害规划的应对措施国外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一些特点值得我们借完善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

! !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高度重视城市和区域预警系统的建设。首先,应在城市综合灾害系统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现有的大型商业仿真软件,改造和开发满足城市综合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集成化软件;在单一灾种风险应急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开发满足不同风险水平控制的城市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情景仿真模拟系统(软件和集成平台)。此外,还需在目前已有的单一灾种风险控制基础上,开发城市灾害地面& 遥感综合快速检测与应急灾情评估技术;开发多个专业部门实时灾害信息快速集成管理技术,形成灾害应急指挥信息支撑平台系统;开发城市灾害应急避难优化模拟技术,形成灾害避难应急预案编制支撑技术系统;开发城市综合灾害风险保险精算技术,形成城市生命线、生产线保险核赔支撑技术系统。其次,应在这些应急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发挥现存的各类灾害监测网络资源的作用,加强野外实验观测网络和灾害灾情形成过程的监测站网的建设,提高灾害预测预警与实时评估能力,按国家水平、地方水平、事业水平、企业水平和社区水平分别建设有效的早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信息共享。风险管理强调的重点在于综合性和时效性,即需要各部门、各层次、各领域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体现一致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在风险事件发生或即将发生时,依托信息共享体系进行即时的传输,并通过其广泛的共享性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做到信息的完全公开与透明,达到减灾信息资源共享,确保灾害应急响应行动的快速和高效,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目前应首先逐步整合现有的各类紧急接报平台,包括公安、医疗急救、水上遇险、森林防火、高速公路事故、市政抢修、民政等,采用%%( 作为政府统一的紧急接报号码,并实现各职能部门直接快速反应、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 ())促进信息公开。风险信息公开化,可以使政府的风险管理行为受到必要的监督,增加政府的责任感,更可以使公众地获取及时有效的风险信息进行自救、互救。在’(() 年,*+,* 灾害控制以后,中国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倡导建立灾害信息的公开制度,已见到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在四大类公共安全事件中,除自然灾害数据目前已公开,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数据还未能及时公开。只有公众掌握了灾害信息,才能主动地进行防灾减灾,才能进一步提高防灾意识和加强风险沟通力度。

加强城市减灾能力建设

(%)保障政府减灾投资。减灾资金投入是进行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不论是灾前的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灾中应急能力建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都必须要有资金保障。据初步测算,仅灾害救助资金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就应达到($ -.。就自然灾害救助承担比例而言,国内外经验表明,救灾工作必须坚持分级管理体制,即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应承担的救灾资金数量。

(’)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公众普及应急常识,推进应急工作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工作,不断增加公众的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应急管理队伍培训和公共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在高等教育中,注重灾害研究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

())提高减灾科技水平。减灾科技包括对灾害形成机制、发展规律研究的减灾科学,对灾害进行防御的减灾技术与工程,以及对灾害防御立法及政策制定等在内的减灾管理。在各级政府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对减灾科技优先投入。通过总结一批社区减灾实用技术,推广一批减灾高新技术,开发一批减灾科技,提高减灾的科技水平。

!$ !# 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

! ! (%)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减灾规划。城市规划中必须进行城市发展战略的风险评估,城市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以确保城市发展避开高风险区。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邻近城市间的规划制定也必须互相沟通,加强城市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区域内发生的各种灾害。倡导设定城市高风险区的“建设红线”制度,使减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推进企业灾害保险和再保险。抗灾、救灾,安置灾民,重建灾区生产与生活秩序,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中国目前经济尚不富裕的情况下,适当应用保险与基金的策略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去。企业灾害保险作为灾害转移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正在受到国内保险机构和进入中国的国际保险机构的关注。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企业灾害保险工作在重建灾区生产与生活秩序,安置灾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发展与推广“安全社区”范式。对于城镇的最基本单元———社区,应推进政府救助和社区自救自助相结合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推广山东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安全社区”建设经验,重视塑造社区安全文化,建立减灾社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能力,以及综合风险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史培军 中国城市灾害问题与对策

第四篇:水文地质学基础概念

1、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2、地下水水文学(Groundwater hydrogeology):是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地下水与河流、湖泊的相互补给、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3、水文地质学原理(Principles of hydrogeology):又称为普通水文地质学,研究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学科。

4、地下水(Groundwater):广义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是指赋存于地下水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

5、饱和水汽含量(符号为M或E):是指某一温度下空气容纳的最大水汽量。M或E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

6、水循环(Hydrologic cycle/Water cycle):是地球上或某一地区,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亦即地球上各个层圈系统内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7、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大循环是指海洋和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小循环是指海洋内部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8、天气(Weather):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各种气象因素综合影响所决定的大气物理状态。

9、气候(Climate):是某一区域天气的平均状态。

10、气象(Meteorology):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雪、霜、雾、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现象的统称。

11、气温(Air temperature):即大气的温度。通常指的是离地面1.5米左右、处于通风防辐射条件下温度表读取的温度。

12、气压(Air pressure):是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由于空气分子的碰撞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亦即大气的质量施加在地表或地表物体上的压力。其值等于单位横截面上所承受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气压的单位为毫米或毫米汞柱。

13、湿度(Humidity/moisture):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是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有绝对温度、相对湿度,饱和差和露点等多种表示方法。

14、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表示某一地区某一时刻中的水汽含量,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用重量表示时,符号记为m,一般用一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克数表示,单位为g/m3;用压力表示时,符号记为e,为空气中所含水汽分压,相当于水银柱高度的mm数或mba(1mba=102pa),表示空气中水分的不饱和程度。

15、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时水汽含量的比值,亦即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数值上也等于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值,即r(%)=e/E×100%=m/M×100%,式中r为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表示实际水汽压,单位为毫米汞柱;E为饱和水气压(同一温度下,水汽压的最大值)。

16、饱和水汽含量(符号为M或E)(Saturated vapor pessure):是指某一温度下空气容纳的最大水汽数量。

17、降水(Precipitation):是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凝结并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主要指从云中下降的液态或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以锋面雨最常见。常用雨量计观测,单位mm。

18、降水量(Precipitation):是一定时段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降水所积成的水层厚度(如为固态降水则需折合成液态水计算),以mm数表示。

19、蒸发(Evaporation):是指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亦即温度低于沸点时,水分子从液态或固态水的自由面逸出而变成气态的过程或现象。通常用蒸发皿观测,单位mm。 20、水面蒸发:发生于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由水面的蒸发。

1 / 4

21、陆地蒸发(Transpiration):发生于陆地表面的蒸发,包括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

22、蒸发量(Evaporation):一定时段内从一定的表面积的水面或冰雪面上可能逸出的水汽量。通常所指的是蒸发量实际上是指水汽分子从蒸发而逸出的通量与水汽分子返回蒸发面的通量之差,即蒸发净逸出的水汽通量。气象上通常用所蒸发的水层厚度(mm)来表示蒸发量的大小。

23、径流(Runoff):是指降落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为水流的重要环节和水均衡的基本因素。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4、水系:是指汇流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所构成的地表径流系统。

25、分水岭(Divide):分水线,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26、流域(Watershed/basin):是一个水系的全部面积,亦即地表水、地下水的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

27、流量(Q)(Discharg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渠管)某一断面的水量(水体积)。常用单位为m3/s。计算公式Q=FV,F为过水断面面积,V为平均流速。

28、径流总量(W):是指某一时段T内通过河渠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常用单位为m3;计算公式W=QT,Q为通过过水断面的流量,T为时间段长度。

29、径流模数(M)(Runoff modulus):是单位流域面积F上平均产生的流量。常用单位为L/s·km2。计算公式M=Q·103/F,F为流域面积,Q为平均流量。 30、径流深度(Y)(Runoff depth):是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常用单位为mm。计算公式Y=W·10﹣3/F,F无过水断面面积,W为总径流量。

31、径流系数(a)(Runoff coefficient):是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计算公式a=Y/X,Y为径流深度(mm),X为降水量(mm)。

32、空隙(Void space):是指岩石中没有被固体颗粒占据的空间。岩石中孔隙、溶隙(洞)和裂隙的总称。

33、孔隙(Pore/Pore space):是指组成松散岩石的物质颗粒或其集合体之间的空隙,其多少可用孔隙度表示。

34、孔隙度(Porosity):是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可用百分数和小数表示。n=Vn/V·100%,其中n为孔隙度,Vn为孔隙体积,V为岩石总体积。

35、裂隙(Fissure):是指固结的坚硬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而产生的空隙,以裂隙率表示。

36、裂隙率(Kr)(Fissure ratio):是指岩石中裂隙体积(Vr)与包含裂隙体积在内的岩石体积(V)的比值,即Kr=Vr/V或Kr=Vr/V×100%。也可用面裂隙率、线裂隙率表示。

37、成岩裂隙(Diagenetic fissure):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由于冷凝收缩(岩浆岩)或固结干缩(沉积岩)而产生的裂隙,如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

38、构造裂隙(Structured fissure):指岩石在构造变动中受力而产生的裂隙。其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大小悬殊,分布不均匀。

39、风化裂隙(Weathering fissure):是指岩石在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破坏而产生的裂隙,主要分布地表附近。

40、溶穴(溶隙)(Karst/solution cave):是指可溶的沉积岩(如盐岩、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所产生的空隙(空洞)。

41、岩溶率(Kk)(Karst rate):是指溶穴的体积(Vk)与包含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V)的比值,即Kk=Vk/V或Kk=Vk/V×100%。

42、结合水(Bound water):是指岩石空隙中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具有抗剪强度。最接近固相表面的结合水为强结合水;其外层为弱结合水,又称薄膜水,可被植被吸收。

43、重力水(Gravity water):是指岩石空隙中距离固体表面更远、重力对其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其吸引力、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重力水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对象。

44、毛细水(Capillary water):由于毛管力作用而保存于包气带内岩层空隙中的地下水。包括支持毛细水、悬挂毛细水、孔角毛细水。

2 / 4

45、结构水(化合水)(Constitutional water,Chemical water):称为化学结合水,以H+和OH-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某一位置上的水。

46、结晶水(Crystallization water):是矿物结晶构造中的水,以H2O分子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固定位置上的水。

47、容水性:是指岩石容纳水的能力,衡量指标为容水度。

48、容水度(Water capacity):是指岩石完全饱和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用小数或%表示,一般小于或等于孔隙度。

49、含水量(Water content/moisture):是岩石空隙中所保留的水分的多少。重量含水量(Wg)与体积含水量(Wv)的关系:Wv=d/Wg,其中d为岩石的干容量。 50、重量含水量(Wg):是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Gw)与干燥岩石重量(Gs)的比值,Wg=Gw/Gs或Wg=Gw/Gs×100%。

51、体积含水量(Wv):是岩石中所含水的体积(Vw)与包含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Vs)的比值,Wv=Vw/Vs或Wv=Vw/Vs×100%。

52、饱和含水量(Saturated water content):是岩石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

53、饱和差(土壤饱和差)(saturation deficit,soil moisture deficiency):是土层或岩层的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差,亦即岩石的容水度与天然湿度之差。

54、饱和度(Saturation degree):是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亦即岩石孔隙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充水程度。

55、给水性:是饱和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水的能力。用给水度表示。

56、给水度(m)(Specific yield):(1)是指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所释放出来的水的体积。常用小数表示,无量纲。其大小与岩性、地层结构、空隙大小与性质、水位埋深(在毛细带内)及水位降速有关。m+Sr=n。(2)是饱和介质在重力排水作用下可以给出的水体积与多孔介质体积之比。

57、持水性:是饱和岩土在重力排水后,岩土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而在岩石空隙中能保持一定水分的能力。

58、持水度(Sr)(Specific retention):是指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的体积。常用小数表示,无量纲。

59、残留含水量(W0):包气带充分重力释水而又未受到蒸发蒸腾消耗时的含水量,数值上相当于最大持水度,是岩石充分释水的结果。 60、岩石的透水性(Permeability):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用渗透系数表征。 6

1、岩石的毛细性(Capillarity):(1)是指水通过岩土的毛细管受毛细作用向各方向运动的性能。(2)是水在土壤空隙和岩石裂隙中受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而作垂直运动的性能。用毛细上升高度表示。 6

2、有效应力(Effective stress):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Pz=P-u。 6

3、孔隙水(Pore water):赋存并运移于松散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6

4、裂隙水(Fissure water):赋存并运移于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6

5、岩溶水(Karst water):又称喀斯特水,是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水。岩溶水系统是一个能够通过水与介质相互作用不断自我演化的动力系统。 6

6、空隙网络(Void network):是由岩石中的空隙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网络。 6

7、包气带(Aeration zone/Unsaturated zone):是指地下水面以上至地表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

68、毛细带(Capillary zone/fringe):是由于岩层毛细管力的作用在潜水面以上形成的一个与饱水带有直接水力联系的接近饱和的地带。 6

9、饱水带(Saturated zone):是地下水面以下岩土空间全部或几乎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70、含水层(Aquifer):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是饱含水的透水层。 7

1、隔水层(Aquifuge/Aquiclude):是指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具有

3 / 4

相对性。

72、弱透水层(Aquitard):是指透水性相当差、但在水头差作用下通过越流可交换较大水量的岩层。 7

3、地下水的埋藏条件(Buried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是指含水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

74、潜水(Phreatic water/Unconfined water):是指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潜水含水层厚度是指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 7

5、潜水面(Water table):是指潜水的表面,为自由水面。 7

6、潜水位:潜水面上任意一点的高程。 7

7、潜水埋藏深度(水位埋深)(Depth to water table):是指潜水面到地面的距离。 7

8、上层滞水(Perched water):是指包气带中存在的局部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性质基本同潜水。 7

9、孔隙裂隙水(Pore-fissure water):是存在于孔隙、裂隙并存的岩层(石)中的地下水。一般指半胶结的碎屑岩。

80、风化裂隙水(Weathering-fissure):是岩石风化裂隙带中的地下水。 8

1、原生裂隙水(Original-fissure water):是存在于岩石原生裂隙中的地下水。 8

2、构造裂隙水(structure-fissure water):是存在于岩石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 8

3、脉状裂隙水(Veined fissure water):是存在于断裂破碎带和各种裂隙密集带中的地下水。 8

4、裂隙岩溶水(Fissure karst water):是存在于可溶性岩层的裂隙、溶孔(洞)中的地下水。 8

5、潜水含水层厚度(Thickness of water-table aquifer):是指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 8

6、承压水(Confined water):是指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具有承压性质。承压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称为隔水顶板;承压含水层下部的隔水层称为隔水底板。隔水顶板、隔水底板之间的距离为承压含水层的厚度。

87、承压高度(Confining height of groundwater):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承压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亦为作用于隔水顶板的以水柱高度表示的附加压强。 8

8、测压水位(Piezometric water level):井孔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8

9、自流区(Artesian zone):是测压水位高于地表面的范围,又称为承压水的自溢区。 90、自流水(Artesian water):是承压水位高于当地地面能自行喷出或溢出地表的地下水。 9

1、承压含水层的贮水系数(Storage coefficient of confined aquifer):是指承压水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所释放或储存的水的体积。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中水的体积的膨胀和含水介质的压缩。

92、隔水底板(Lower confining bed):是含水层底部的隔水层。 9

3、隔水顶板(Upper confining bed):是承压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 9

4、承压含水层的厚度:(Thickness of confined aquifer)为承压含水层隔水顶、底板之间的距离。 9

5、水位线图:将某一潜水含水层的水位或承压含水层测压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所得到的图形。

4 / 4

第五篇: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

二、填空题

1.小比例尺一般小于l:10万,比例尺根据工作任务而定,一般要求大于1:5万

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勘探阶段、开采阶段

3.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可分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4. 地质调查主要包括:

5.地层岩性调查包括基岩调查、松散岩层调查和地层调查。

6.基岩调查主要调查基岩的

7.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地质构造调查包括8.流量的测量方法 堰测法有

9. 水文地质调查应查明

10. 水文地质调查必须按照先设计后施工、先测绘后勘探的程序进行。

11.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技术要求上主要有水位降深、抽水试验流量、稳定延续时间及水位和流量观测。

1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技术要求抽水流量、选择水位观测、抽水延续时间。

13. 观测孔的深度 一般应达到所要观测的含水层最低水位以下2~5m,其管口应高出地面0.5~1m,孔口应设置保护装置,在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

14. 岩石按力学性质可分为脆性岩石、半脆性岩石和塑性岩石三类。

15. 按富水程度可将断层划分为富水断层、储水断层和无水断层,按导水性能将断层分为导水断层和阻水断层。

16.气象资料调查主要是降水量、蒸发量、气温。

17. 一般要求孔深小于lOOm时,孔斜不得超过1.5度,当孔深大于lOOm时,每增加lOOm孔斜不得超过1度,并要求每50m测一次孔斜,以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8. 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 、试验性开采抽水。

19. 过滤器类型 :骨架过滤器 、包网过滤器 、缠丝过滤器 、填粒过滤器。

20. 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水量、水文及气象等因素。

21. 一般包括四类图件: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

22. 地下水水质指标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指标、化学性质指标和生物性质指标。

23.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指标项目类别分为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24. 侵蚀方式有分解性侵蚀、结晶性侵蚀和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等

25.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系统性、流动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

26. 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三类

27. 管井的成井工艺,包括从钻进开始直至下管、回填、洗井等多道工序。

28. 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 29. 水文地质试验包括

30. 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害

31.按矿泉水的用途:可分为工业矿水,医疗矿水和饮用矿泉水。

32.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33地下水资源评价包括

1、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 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

2、 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

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

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循环再生性可调节性

5、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

6、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量:q=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 中等含水层 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21L/m.s 则该含水层为 强含水层

7、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开采

8、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

9、水文地质试验包括

10、地下水资源分类(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11、矿井水灾害按突水机理划分类型有 水害类其他水害类

12、矿井主要导水通道有陷

1.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紧密联系,地下水均衡是导致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原因;而地下水动态则是地下水均衡的外部表现,即动态变化的方向与幅度是由均衡的性质和数量所决定的。

2.水动力弥散系数是一个与流速及多孔介质有关的,具有,即使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纵向水动力弥散系数与横向水动力弥散系数也不相同,水动力弥散系数包括机械弥散系数与分子弥散系数。

3.地下水中的物质组分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和。

4.地下水水质评价实际上是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量评价,其评价具有时效性。同时地下水水质评价应反映出区域地下水水质的整体性特征。

成炮作用主要是由于水中易溶解的钠盐、钾盐以及油脂和悬浊物手炉水的碱度作用,发生皂化的结果。

5.分解型侵蚀是指酸性水溶滤或侵蚀性碳酸溶滤使水泥分解破坏的作用。

6.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一般处于均衡状态;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则可能出现负均衡或正均衡状态。

7.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工程物探、水文地质试验

8.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和开采孔。

9.地面物探 主要包括有 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交变电磁场法、核磁共振 、地震勘探和天然放射性找水法等。

10.地下水资源分类(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为: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

11.为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布置的钻孔,其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

12.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布置的勘探孔,须考虑拟采用的评价方法,当水源地主要依靠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时,主要勘探线沿着流量计算断面布置,对于傍河取水水源地,为计算河流测向补给量,必须平行与垂直河流的勘探线。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勘探孔的布置一般呈网状形式并能控制边界的水位或流量变化。

1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渗水试验、注水试验、连通试验等。

1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整体性、流动性、再生性和可调节性。

15.矿区水文地质中充水条件的水源包括有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窖水四种类型。

16.矿区主要的充水通道有构造断裂带、岩溶塌陷与“天窗”、岩溶陷落柱、采空区上方冒裂带、隔水底板与突水通道及封闭不良或未封闭钻孔六种类型。

17.节水型社会经济体系的建立主要通过节水型的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技术结构、居民点

和工业电结构与空间结构等来实现,它由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工业生产体系和城乡节水型的居民生活体系等组成。

18.工业节水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方面,降低工业产品单位产量或单位产值的耗水量,从而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

19.钠盐对作物危害以Na2C03最强,NaCl次之,Na2S04又次之

20. 在评价灌溉用水的水质时,必须要考虑水的含盐量和盐类成分两个方面

21.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更丰富,除了常规供水水质问题,还要求对水环境质量做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以及影响评价,阐明自然水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的程度如何,污染区的分布状况以及造成污染的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13、 根据H·A·普洛特尼科夫的地下水储量分类,可将地下水分为、、储量和开采储量。

14P67)

15性图件。(P67)

16补给增量。(P10)

17P13地下水系统在水力方面主要有储存、传输、延时和平滑功能。(P16)

6(P19)

7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P21)

8(P97)

9(P97)

10

11

12

13查。

14

15)数和计算与评价四个步骤。

16调控原则。

17

18井灌井排模式、排供结合模式和引泉模式。

19

20

21)

22人员和组织结构。

23)操作和分析、显示与输出。

24

25

26

27)当采矿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后,原岩应力平衡收到破坏,采空区顶板在集中应力的作用下,岩层破裂冒落,在采空区上方依次产生无规则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和整体移动带,并在地面形成沉陷。

28)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有:冻结型、越流型。

上一篇:设计批评的对象范文下一篇:水土流失与治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