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2024-05-14

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通用14篇)

篇1: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概念解说

价格调整分析报告是企业对行业或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进行调查与分析时形成的书面材料。

编写要点

价格调整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市场现状分析。

②行业或竞争对手价格情况。

③调整计划。

④问题与建议。

××公司关于主要竞争对手产品价格调整情况调查报告

一、市场现状

目前,本企业国际市场的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商有:A钢厂、B钢厂、C钢厂、D钢厂、E钢厂、F钢厂、G钢厂、H钢厂、I钢厂、J钢厂等,总的来看,这些厂商的主要产品出厂价格未变,只是部分钢铁企业对其主要钢铁产品做了调整。

二、调整状况

(一)A钢厂

目前钢材产品销售情况一般。根据市场行情,去年8月产品自销挂牌价格又有调整,其中线材、螺纹钢、圆钢均上升,普线材升10美元/t,高速线材升30美元/t,螺纹钢、圆钢分别升30美元/t;等边角钢、槽钢均降价,其中小规模降20美元/t,大规格降60美元/t。新产品部分:低碳易拉丝钢、标准件用钢、优线3个品种出厂价格均上升30美元/t。从钢材市场现款销售价格看,普通线材降90美元/t,高速线材Φ6.5mm降50美元/t、Φ8mm降20美元/t,普通圆钢Φ12~25mm降30美元/t,螺纹钢Φ12mm升90美元/t、Φ16~25mm升60美元/t,槽钢8#未变、14#和18#降20美元/t,角钢未变,普通中板6mm降90美元/t、10mm和20mm都降20美元/t。

(二)B钢厂

去年8月钢材产品出厂价格与上月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吨材价格平均下降150美元/t左右。其中,普通线材Φ8mm降180美元/t,高速线材Φ6.5mm降170美元/t、Φ8mm降130美元/t,普悫圆钢Φ12mm降170美元/t、Φ16mm降90美元/t、Φ25mm降110美元/t,螺纹钢降110~170美元/t,普通中板降200~270美元/t,热轧薄板降230~980美元/t。

(三)C钢厂

去年8月调整部分产品出厂价格,普通线材降70美元/t,螺纹钢Φ12mm和Φ36mm各降50美元/t、Φ16mm和Φ25mm各降100美元/t,普通圆钢、槽钢、角钢出厂价格未变,销售优惠政策在此价格基础上优惠20美元/t。

(四)D钢厂

去年8月下调钢材产品出厂价格,其中螺纹钢下调36~96美元/t,普线下调36~96美元/t,高速线材下调66美元/t,圆钢下调36~96美元/t。

(五)E钢厂

目前市场销售情况不很乐观。据此去年8月调整部分品种出厂价格,普线、高线分别下调50美元/t,优碳圆钢下调40美元/t,焊管由检尺交货价格改为国际交货价格,其交货价格上调65美元/t,其余品种出厂销售价格未变。

(六)F钢厂

从目前市场销售情况看,热轧板卷平稳,冷轧硅钢片及不锈钢产品销售困难。据此去年8月调整部分品种出厂销售价格,即热轧硅钢片DR5100.5mm降50美元/t,冷轧硅钢片50W~4700.5mm降240美元/t,其余品种出厂销售价格未变。

(七)G钢厂

目前钢材产品销售情况稳中趋降,市场交易不太活跃,提货较少,导致库存居高不下,估计今后情况会有所改善。为此,去年8月下调钢材产品出厂销售价格,螺纹钢降80~100美元/t,普通圆钢降70~100美元/t,槽钢8#、14#降100美元/t,角钢5#降50美元/t,普通中板降170美元/t,造船板、锅炉板降100~200美元/t。

(八)H钢厂

去年8月对中板、型材进行了近半年来价格的第一次调整,迫于市场价走低,而其他钢材纷纷下调了出厂价格。这次重钢调整价格如下:高速线材降50美元/t,普通圆钢降60~110美元/t,螺纹钢降50美元/t,工字钢25#降100美元/t,槽钢降100美元/t,角钢16#降100美元/t,造船板6mm降60美元/t、10mm、20mm未变,锅炉板降30~130美元/t。

(九)I钢厂

螺纹钢Φ16~36mm升30美元/t,热轧薄板降40美元/t,热轧硅钢片0.5mm降30美元/t,热轧带钢2.75~3.25mm降30美元/t。

(十)J钢厂

去年8月调整部分产品出厂价格,焊管降100美元/t,热轧无缝管降50美元/t,冷轧带钢0.5mm降100美元/t。

(十一)K钢厂

去年8月调整少数品种出厂价格,热轧碳工钢T7Φ40mm升200美元/t,热轧合结钢20CrMnTiΦ40mm升100美元/t,热轧弹簧钢60Si2MnΦ60mm降100美元/t,锻造碳结钢Φ150mm降100美元/t。

(十二)L钢厂

板材类出厂价格未变,带助钢筋HRB40020MnsiV降936美元/t,槽钢未变,等边角钢Q235A40×40×3mm降50美元/t,其余品种出厂价格未变。

(十三)M钢厂

受钢材市场行情影响,目前线材销售不畅,产品销售价格普遍降低。从具体销售价格看,高速线材Q195~235Φ6.5mm下跌130美元/t,螺纹钢HRB335Φ12mm降80美元/t,其余品种规格降90美元/t。

(十四)N钢厂

下调钢材产品的出厂价格,普通圆钢降20美元/t,优碳钢降10美元/t,螺纹钢降20美元/t,槽钢降40美元/t,热轧带钢2.75mm降20美元/t。

(十五)O钢厂

目前××国钢材市场普线、螺纹钢、普碳中板、造船板等的销售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钢材实际销售价格比上月下跌22.51美元/t,据此,该企业调整了钢材产品出厂销售价格,其中,炼钢生铁L08升100美元/t,铸造生铁升50美元/t,普通线材降60美元/t,普通圆钢Φ12~14mm降100美元/t、Φ16~22mm降50美元/t,螺纹钢Φ12~14mm降30美元/t、Φ16~22mm降50美元/t、Φ25~36mm降50美元/t,普碳中板降60美元/t,造船板6~10mm降70美元/t、20mm降60美元/t,销售优惠政策未变。

三、行情分析

从以上情况看,去年8月份钢铁企业市场销售行情一般。根据市场行情,结合各企业的生产情况,部分钢铁企业调整了部分品种出厂价格。在调整价格的品种中,线材、螺纹钢、圆钢、工字钢、槽钢、角钢以小幅下调为主;普通中板、薄板、造船板、锅炉板等板材类价格也都小幅下调。下调幅度最大的是B钢厂,其价格平均下调150美元/t。与普钢品种相比,特钢品种的出厂价格比较平稳,只有少数企业小幅下调小部分品种的出厂价格。

总之,目前钢铁企业的钢材产品出厂价格仍比较平稳,是稳中略降,市场销售还处于稳定的态势。

四、企业调价建议(略)

篇2: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感谢贵公司多年来业务上的合作与支持,由于市场因素,为更好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我公司慎重研究决定,对我公司所供品种供货价格作以下调整:

1)生产企业;福建泉州罗裳山制药厂,品种名称:鼻炎宁颗粒,规格:7.5g*10袋),原供货价5.50元/盒,下调至4.50元/盒.

2)生产企业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公司,品种名称:左炔诺孕酮片,规格:2片/盒);原供货价3.80/盒,调整至4.80元/盒,请贵公司予以配合为盼。

谢谢合作!

xx有限责任公司

篇3: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1 对当前居民用电价格、供电管理的问题分析

虽然电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且关系着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 但从当前我国居民用电价格与供电管理情况来讲, 其仍存在着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 下面就对当前城镇居民用电价格、供电管理中所存问题进行分析。

1.1 用电价格混乱, 体制不清

居民用电价格混乱, 供电体制不清是目前存在的一较为典型的问题。当然, 城市用电目前已经有一定的规范与制度。但从我国的农村居民用电情况来看, 其价格、体制的混乱问题较为突出。就从电工乱加价的情况来说, 不少农村电工仅仅抄变压器上额数字, 并同时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且对于高压电路的管理不上心, 更不会重视低压部分的电路管理。所以, 居民用电的电价、供电管理都存在着较多问题。

1.2 价格政策观念薄弱

价格政策观念薄弱也是不少落后地区供电管理存在的一大问题。供电实行价格政策是实现资源集约、优化的有效措施, 但从部分落后地区情况看来, 由于其价格政策观念薄弱, 又有着变相加价、随意加价的情况, 就使得对居民的用电情况难以有一个较强的约束监督机制, 更不能够在价格因素的指导下, 实现对居民用电的优化调节。

1.3 供电管理不善、存在无形损耗

供电管理不善、存在无形损耗的问题是导致用电过大、价格机制难以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供电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不够高、专业管理能力不够强, 使得在不少供电管理中, 纵容了不少的用户窃电行为, 或者在进行具体操作时, 将一部分用电损耗摊销在其他用户身上, 从而导致了用电管理不规范事件的发生。

1.4 供电设备较差、电线损耗严重

供电设备较差、电线损耗严重也是如今供电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而这类问题的产生会直接导致居民电价过高, 难以发挥阶梯电价管理的有效性。目前, 有不少电路使用时间较长, 供电设备已经陈旧, 但由于维修难度较大且翻新成本较高, 目前难以一时彻底地解决这类问题。

2 调整居民用电价格, 完善供电管理的措施分析

目前我国的供电体制改革、低压电网建设仍在继续完善, 但为了能够实现电力供给的优化、电能源使用的集约, 就需要对居民用电价格管理与供电管理进行完善。因此, 下面立足于当前用电价格与供电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调整居民用电价格、完善供电管理的措施进行相关分析。

2.1 树立价格管理观念, 加强供电管理意识

针对当前我国用电价格与供电管理体制较为混乱的问题, 需要树立价格管理观念, 加强供电管理意识。强化管理首先就应该认识到价格与供电、用电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讲, 价格的上升, 就会起到用电集约的效果, 能够减轻供电管理的压力。所以, 为了能够实现供电管理的优化、减轻供电管理的压力就需要在加强价格管理观念的条件下, 进行用电价格与供电管理的有序建设。

2.2 完善用电价格体制, 合理进行价格调整

完善用电价格体制, 合理进行价格调整, 就需要利用价格机制来达到对居民用电进行有效控制的效果。目前对居民用电价格进行调整的主要方式是按照阶梯价格机制进行。通常对低阶段的用电收取较低的电费, 而用电度数越多单位电量就会被征收更高的电费。在这种阶梯型的价格机制控制之下, 就能够实现对居民用电规模的有效控制, 并减轻供电管理的压力。

2.3 提升供电管理人员素质, 防止无形损耗

要实现供电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还是提升供电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养。针对目前供电管理人员对部分窃电现象不闻不问的状况, 就需要针对这部分供电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 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 防止人情事件的发生。另外, 提升用电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针对目前无形损耗乱记、错记现象而采取的对应措施, 从而提高无形损耗记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2.4 逐步翻新供电设备, 增强电路维修力度

由于目前不少地区存在着供电设备过旧、供电电路陈旧的现象, 就需要逐步翻新供电设备, 增强电力维修力度。要实现供电设备的翻新, 就需要对较为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

调整居民用电价格、完善供电管理措施是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增加电力供电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更是实现供电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所以为了能够实现用电价格的合理调整、供电管理的优化, 就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症下药, 保证调整与完善工作的有效落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镇用电规模也逐渐扩大, 而为了能够维护好城镇居民切身利益, 满足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就需要在增强电力供电能力的基础上, 实现配电网的科学合理的规划, 加强电网改造力度, 从而实现居民用电价格的合理调整, 完善供电管理。本文就对如何通过调整居民用电价格来完善供电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用电,价格,供电管理

参考文献

[1]肖丽.动态定价下的消费者价格不公平感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2 (09) .

篇4: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关键词:信用评级 债券价格 事件研究法 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

在资本市场上,证券发行主体与投资者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而信用评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公正、客观的信息,高质量的评级分析可为投资者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

从我国来看,债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还存在着债券品种仍偏少、交易不活跃、投资者队伍需要培育等问题。那么信用评级能否为投资者提供可供参考的重要信息,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如何,投资者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认可度如何,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从理论上讲,如果信用评级具有重要影响,能够真实反映债券的信用风险,则当信用等级发生变化时,债券价格或到期收益率就应相应发生变化。

从历史情况来看,2013年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债主体级别和债项级别调整最多的一年,这为研究信用等级变化对债券市场价格的影响,检验信用评级的价值和作用提供了实证分析的基本条件。因此,本文以2013年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债券市场对于评级机构的认可度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模型选取及建立

事件研究法最初用来研究事件发生前后样本股票收益率的变化,进而解释某一特定事件对样本股票价格或收益率的影响。Fama、Fisher、Jensen和Roll(1969)开创了事件研究法,并运用该方法来研究公司股票分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国外关于评级变动对债券价格影响的研究早已出现,大部分均采用了事件研究法。Hand(1992)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标准普尔“列入评级观察名单事件”对债券市场的影响。Manfred Steiner和Volker G. Heinke(2001)采用事件研究法,使用每日价格数据研究评级变动对欧洲债券市场的影响。

本文借鉴上述研究,也采用事件研究法建立模型,通过计算债券的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AAR)及累积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CAAR),来实证分析我国债券市场中债券级别变动1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其中债券级别变动分别从“债券级别上调”和“债券级别下调”两种情况分析(不包含评级展望的变化,下同)。

设定债券级别变动日期为事件发生日期(第0天),估计窗口2为债券级别变动前100天至前5天(-100~-5),事件窗口3从债券级别变动前4天至债券级别变动后60天(-4~ 60) 中选取(见图1)。

图1 估计窗口与事件窗口

本文根据以下四个步骤得到债券的AAR和CAAR:

第一步,采用模型来估计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其中为债券d在第t天的到期收益率,为相应期限的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4,和为待定系数,为随机误差。将估计窗口(-100,-5)内的和代入上述模型,得到和。

第二步,计算债券的异常到期收益率,公式为,其中和为事件窗口(-4,+100)内的值。

第三步,计算债券的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公式为。

第四步,计算债券从第a天到第b天的累积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公式为 。

然后,再对债券的AAR及CAAR进行单总体t检验5,检验债券级别变动前后债券的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以及选取区间债券的累积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是否显著不为零,若显著不为零,说明债券级别变动对债券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单总体t检验中,零假设为AAR=0或CAAR=0,若得到的AAR或CAAR的t值≥1.96或≤-1.96(5%显著性水平对应的t值),则拒绝零假设,说明AAR或CAA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零,即债券级别变动对债券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反之,则不拒绝零假设,说明在95%的概率下AAR或CAAR为零,即债券级别变动对债券价格没有产生显著影响。t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选取

债券级别上调样本为201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6级别上调的172只债券7;债券级别下调样本为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期间8级别下调的68只债券。剔除统计期间(-100,+60)内无交易(其中级别上调债券43只、级别下调债券22只)及债券到期收益率与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相关性不显著9(5%的显著性水平,其中级别上调债券103只、级别下调债券26只)的债券,最终级别上调的债券样本为26只,级别下调的债券样本为20只10。

实证分析

(一)债券级别上调

选定事件窗口为(-4,+60),得到债券的AAR及CAAR(见图2)。可以看出,债券的AAR在债券级别下调后第8天开始普遍保持为负,之前均围绕0上下波动;CAAR在债券级别上调前4天至后8天在0上下波动,在债券级别上调8天后开始下降,说明债券级别上调后第8天,债券价格开始有所上升、到期收益率开始下降。

图2 债券级别上调时(-4,+60)区间内债券的AAR及CAAR

数据来源:Wind资讯,由联合资信整理

为检验债券级别上调对债券价格影响的显著性,对(-4,+60)区间内债券的AAR,以及从(-4,+60)区间内选取的16个子区间债券的CAAR进行t检验,得到检验结果(见表1)。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债券级别上调对债券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表1 级别上调债券的AAR和CAAR的t检验结果

AARCAAR

事件时间AARt值是否显著事件时间AARt值是否显著事件时间CAARt值是否显著

-40.0279 0.2729 否14-0.0862 -1.3511 否(-4~0)-0.0155 -0.2325 否

nlc202309051526

-3-0.0206 -0.1653 否15-0.1141 -1.1220 否(0~10)-0.3341 -0.7163 否

-2-0.0012 -0.0124 否16-0.1021 -0.8392 否(0~15)-1.0098 -1.0927 否

-1-0.0451 -0.1710 否17-0.1330 -0.9777 否(0~20)-1.7230 -1.3362 否

00.0236 1.1705 否18-0.0611 -0.6301 否(0~30)-2.9484 -1.5235 否

1-0.0713 -0.7901 否19-0.2116 -1.6180 否(0~60)-6.8781 -1.4253 否

20.0231 0.7623 否20-0.2054 -1.6330 否(11~15)-0.6757 -0.3565 否

30.0834 1.6631 否21-0.2690 -1.3894 否(11~20)-1.3890 -1.2089 否

4-0.0394 -1.0579 否220.0421 0.2282 否(11~25)-1.8839 -1.3876 否

50.0123 0.2955 否230.0249 0.2023 否(11~30)-2.6143 -1.5683 否

60.0184 1.1638 否24-0.1595 -1.6320 否(16~20)-0.7133 -0.5399 否

70.0110 0.9463 否25-0.1334 -0.9296 否(16~25)-1.2082 -0.9241 否

8-0.0298 -0.7888 否26-0.1330 -1.1752 否(21~30)-1.2254 -0.9877 否

9-0.1845 -0.6493 否27-0.2204 -1.5319 否(26~30)-0.7304 -0.6893 否

10-0.1807 -0.7973 否28-0.1270 -1.1629 否(31~40)-1.2218 -1.0836 否

11-0.1140 -0.9098 否29-0.1744 -1.3931 否(31~60)-3.9297 -1.5892 否

12-0.2250 -1.3870 否30-0.0756 -0.4347 否

13-0.1365 -1.4248 否

注:1.显著性水平为5%。

2. 表格未列出(+31,+60)内的AAR及其t值,但均不显著。

数据来源:Wind资讯,由联合资信整理

(二)债券级别下调

选定事件窗口为(-4,+60),得到债券的AAR及CAAR(见图3)。可以看出,债券的AAR在债券级别下调后第6天开始普遍保持为正,之前均围绕0上下波动;CAAR在债券级别下调前4天至后6天在0上下波动,在债券级别下调6天后开始不断上升,说明债券级别下调后第6天,债券价格开始下降、到期收益率开始明显上升。

图3 债券级别下调时(-4,+60)区间内债券的AAR及CAAR

数据来源:Wind资讯,由联合资信整理

为检验债券级别下调对债券价格影响的显著性,对(-4,+60)区间内债券的AAR,以及从(-4,+60)区间内选取的14个子区间债券的CAAR进行t检验,得到检验结果(见表2)。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债券级别下调后第12天和第13天债券的AAR不为0,债券级别下调后第11天至第25天区间内债券的CAAR不为0,说明债券级别下调在债券市场上引起了显著的价格反应,但债券级别下调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有滞后性。

表2 级别下调债券的AAR和CAAR的t检验结果

AARCAAR

事件时间AARt值是否显著事件时间AARt值是否显著事件时间CAARt值是否显著

-40.0854 0.5328 否140.4134 1.9513 否(-4~0)0.0243 0.6261 否

-3-0.0665 -0.4166 否150.2942 1.4166 否(0~10)0.7792 0.6346 否

-20.1280 0.8958 否160.3329 0.9221 否(0~15)2.2762 1.7517 否

-1-0.0788 -0.8046 否170.4150 1.1679 否(11~15)1.4970 20.8124 是

0-0.0437 -0.4798 否180.1015 1.3455 否(11~20)2.4332 5.2313 是

10.0797 1.0238 否190.2462 0.2661 否(11~25)3.6029 5.9174 是

2-0.1503 -1.1604 否20-0.1594 -0.2013 否(16~20)0.9361 2.1280 是

30.0350 0.1582 否210.2161 0.3207 否(16~25)2.1059 3.7907 是

4-0.0804 -0.5391 否220.2364 0.2238 否(26~30)0.6278 0.0333 否

50.1515 0.3569 否230.4067 0.3925 否(31~40)1.6116 1.5798 否

nlc202309051526

6-0.0111 -0.0125 否240.2364 0.7577 否(31~50)3.6621 0.6134 否

70.1183 0.4755 否250.0742 0.0626 否(31~60)6.4950 1.1052 否

80.1197 0.4441 否260.2162 0.2472 否(41~50)2.0505 0.4260 否

90.1789 0.6675 否27-0.2112 -0.1666 否(51~60)2.8329 1.4394 否

100.3816 1.3763 否280.1145 0.0869 否

110.2322 1.8171 否290.1048 0.0898 否

120.3439 2.0961 是300.4035 0.3312 否

130.2133 2.5193 是

注:1.显著性水平为5%。

2. 表格未列出(+31,+60)内的AAR及其t值,但均不显著。

数据来源:Wind资讯,由联合资信整理

结论

本文基于2013年我国债券市场发债主体级别和债项级别变化较多的背景,运用事件研究法来分析债券级别变动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即通过观察债券的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和累积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的变动情况,对其进行t检验,来检验债券市场对评级机构的认可度。

从结果来看,在债券级别上调后8天,债券价格开始有所上升、到期收益率开始下降;在债券级别下调后6天,债券价格开始下降、到期收益率开始明显上升。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债券级别变动对债券价格产生了影响,债券市场对信用评级有一定的认可度。但检验结果也反映出,债券市场对债券级别变动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债券级别下调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大于债券级别上调对债券价格的影响,说明投资者更加重视下行风险。与此同时,也应注意,我国债券市场中很大一部分债券交易不活跃,导致本文最终采用的样本量较少,这可能导致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对于我国投资者来说,应关注债券信用等级的变化,重视信用等级变化所反映的风险信息,提高投资决策的敏感度,认真地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提高投资决策能力。对于评级机构来说,应不断完善和改进评级工作,重视跟踪评级,加强信息披露的公正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对风险的揭示和预警作用,提高评级的价值和影响力,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

注:1.由于几乎所有短期融资券的债项信用等级均为A-1级,因此在本文中,短期融资券采用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

2.用来估计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3.用来计算债券的AAR及CAAR。

4.由于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与债券到期收益率普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此处采用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来估计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5.单总体t检验用于检验一个样本平均数与一个已知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适用于样本含量较小(如n<30)、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且其标准差σ未知的情况。

6.由于各评级机构年度债券跟踪评级报告披露时间集中在6至7月份,在此期间是债券信用等级发生变化较为集中的时间,因此样本的选取时间以7月份为中心并向前后延伸,下同。

7.债券类型包括商业银行债、一般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企业债及中期票据,下同。

8.由于债券级别下调数量远低于上调数量,为保证样本量,债券级别下调样本选定期间长于上调样本选定期间。

9.由于模型采用公式来检验债券到期收益率与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若α或β有一个不显著,说明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不能用来准确估计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因此样本中剔除该债券。

10.上调与下调债券样本的信用级别变化全部为1个小级(例如从AAA级下调至AA+级)。

作者单位: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印颖 罗邦敏

篇5:关于价格调整申请报告

我公司开发销售的徽商·城市庭院项目,目前已经全部封顶,进入准现房状态,随着后期园林的不断完善,成本投入的不断增加,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与周边楼盘相比,我项目现行的商品房销售价格也普遍低于周围商品房市场销售价格。现特申请价格调整。望批准为感!(另附价格表)

xxx有限公司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价格调整申请书

2.房产价格评估申请书

3.关于运输运费价格调整申请报告

4.关于价格调整申请报告

篇6:关于某工程有关价格调整的报告

致:****社区

我单位于2010年10月中标的*****工程由于政策原因,至今未能完工。于2014年5月25日对未能完工的部分进行施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单位提出按以下原则对2010年10月中标****工程中的部分投标价的进行调整。

人工、水泥、沙石按2014年第五期金华市信息价,取费按10定额,人工信息价按2014年第一季度。

篇7: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20 January 2004

Kee & Co., Ltd

34 Regent Street

London, UK

Dear Si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20 January 2004. We are disappointed to hear that our price for Flame cigarette lighters is too high for you to work on. You mention that Japanese goods are being offered to you at a price approximately 10% lower than that quoted by us.

We accept what you say, but we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other makes does not measure up to that of our products.

Although we are keen to do business with you, we regret that we cannot accept your counter offer or even meet you half way.

The best we can do is to reduce our previous quotation by 2%. We trust that this will meet with your approval.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faithfully,

Tony Smith Chief Seller

参考译文

先生:

二零零四年元月二十日来函收到,不胜感激。得知贵公司认为火焰牌打火机价格过高,无利可图,本公司极感遗憾。来函又提及日本同类货品报价较其低近百分之十。

本公司认同来函的说法,然而,其他厂商的产品质量绝对不能与本公司的相提并论。

虽然极望与贵公司交易,但该还盘较本公司报价相差极大,故未能接受贵公司定单。

特此调整报价,降价百分之二,祈盼贵公司满意。

谨候佳音。

销售部主任

托尼.斯密思谨上

篇8:竞品价格调整市场反应分析

关键词:竞争品,价格调整,市场反应

一、价格调整的动因分析

1. 降价的动因

影响价格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市场。从当前市场现实分析, 有三个方面构成了降价的动力。

(1) 市场拉动力。第一, 产品的严重过剩加重了市场压力。产品的严重过剩是国内市场步人买方市场的突出特点, 且这种过剩是在产品结构矛盾突出, 产品变化滞后于需求变化的条件下出现的。同时, 新的企业还在加入, 同质的产品还在涌现, 过剩的产品日益积累, 市场负荷日益增大。产品过剩, 沉淀了企业大量资金, 严重制约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技术的革新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与其坐以待毙, 何不死里求生, 主动出击, 寻找出路。

产品过剩——价格竞争——微利经营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它既可消除积压、回笼资金, 又是刺激消费、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对于目前国内行业品牌林立、技术趋同、产品差异化小, 又严重过剩的市场特点, 除了价格竞争, 已没有多少良策。

第二, 消费市场趋淡, 消费者有降价预期。无可否认, 近十年来, 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就整个市场而言, 居民消费能力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近几年,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缓, 同时正在进行的国企、房产、医疗、保险、教育等攻坚改革, 使得人们不得不为了未来而降低即期消费;二是家电、通讯工具等昔日的高档耐用消费品渐已开始转向大众化商品, 价格的敏感度逐渐增高;三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市场, 广阔的农村市场成为无数企业争夺的战略要地, 而农村消费者的价格预期与价格承受力明显低于城镇消费者。因此, 要将这些潜在消费者转变为现实消费者, 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的降价, 自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第三, 地方利益与市场分割的影响。地方利益与市场分割, 是传统经济模式遗留的一个顽症, 是公平竞争机制、统一市场机制形成的极大障碍, 它孕育着价格战的内因, 又使价格战雪上加霜, 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在部门与地区利益的驱动下, 大规模重复建设的开展, 生产出大量的、不合实际需求的产品;由于市场分割下的地方保护, 使得资源配置难以做到合理有序;在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下, 拼装仿制厂家应运而生, 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 且打击难度很大, 他们的低价策略对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迫使许多正牌厂家不得不依靠降价来保护自己。

(2) 成本推动力。成本与价格是紧密相连的, 成本是价格的基础, 成本优势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也是参与竞争的核心要素。

成本降低可以导致两种结果:第一, 维持价格不变, 企业便可取得更多超额利润, 但是各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会竞相降低成本, 最终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第二, 降低价格, 企业可在相应减少、保持、甚或增加利益的情况下争取强大竞争优势。因而, 通过降价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 扩大市场份额, 成为成本优势企业惯用的策略。

近几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其一, 在家电、通讯、电脑软件等技术性行业, 技术在不断进步, 零部件系统集成度不断提高和整个生产效率全面提升, 产品技术含量价值逐步降低, 大批量、标准质量控制的大规模生产降低了企业的营运成本;其二, 先进管理思想的引进, 计算机的现代管理和企业内部的完善, 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其三, 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 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成本的降低, 为产品价格的下降或高质量产品的低价上市提供了可能。

(3) 技术推动力。新产品的替代效应导致旧产品市场份额的丧失。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本的投入, 现代产品 (尤其是高技术产品) 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 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 有些产品被迫走向衰亡, 由此造就了价格竞争的空间和舞台。比如, 空调窗机的降价为更高一级的分体机腾出市场空间, 使其迅速成为市场主体。

2. 提价的动因

在以下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提价:

(1) 由于原材料或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应付产品成本增加, 减少成本压力。这是所有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成本的增加或者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或者是由于生产或管理费用提高而引起的。企业为了保证利润率不致因此而降低, 便采取提价策略。

(2) 为了适应通货膨胀, 减少企业损失。在通货膨胀条件下, 即使企业仍能维持原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利润的实际价值也呈下降趋势。为了减少损失, 企业只好提价, 将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嫁给中间商和消费者。

(3) 产品供不应求或限产, 遏制过度消费。对于某些产品来说, 在需求旺盛而生产规模又不能及时扩大而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提价来遏制需求, 同时又可以取得高额利润, 在缓解市场压力、使供求趋于平衡的同时, 为扩大生产准备了条件。

(4) 利用顾客心理, 创造优质效应。作为一种策略, 企业可以利用涨价营造名牌形象, 使消费者产生价高质优的心理定势, 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声望。对于那些革新产品、贵重商品、生产规模受到限制而难以扩大的产品, 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

企业主动调价, 会对消费者、竞争者、中间商等产生影响。

二、价格调整市场反应分析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 有时必须主动采取价格手段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有时必须对竞争者的价格变动作出正确的反应。

1. 顾客对调价的反应

企业无论是提价还是降价, 都会影响顾客、竞争者、经销商和供应商的态度, 而且政府也企业变价也不会不关心。其中顾客的反应是最直接的。

顾客对降价可能有以下看法: (1) 产品样式老了, 将被新产品代替; (2) 产品有缺点, 销售不畅; (3) 企业财务困难, 难以继续经营; (4) 价格还要进一步下跌; (5) 产品质量下降了。

顾客对提价的可能反应: (1) 产品很畅销, 不赶快买就买不到了; (2) 产品很有价值; (3) 卖主想赚取更多利润。

购买者对价值不同的产品价格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对于价值高, 经常购买的产品的价格变动较为敏感;而对于价值低, 不经常购买的产品, 即使单位价格高, 购买者也不大在意。此外, 购买者通常更关心取得、使用和维修产品的总费用, 因此卖方可以把产品的价格定得比竞争者高, 取得较多利润。

2. 竞争者对调价的反应

竞争者对调价的反应, 也是企业改变价格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竞争者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相向式反应:你提价, 他涨价;你降价他也降价。这样一致的行为, 对企业影响不太大, 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企业坚持合理营销策略, 不会失掉市场和减少市场份额。

(2) 逆向式反应:你提价, 他降价或维持原价不变;你降价, 他提价或维持原价不变。这种相互冲突的行为, 影响很严重, 竞争者的目的也十分清楚, 就是乘机争夺市场。对此, 企业要进行调查分析, 首先摸清竞争者的具体目的, 其次要估计竞争者的实力, 再次要了解市场的竞争格局。

(3) 交叉式反应:众多竞争者对企业调价反应不一, 有相向的, 有逆向的, 有不变的, 情况错综复杂。企业在不得不进行价格调整时应注意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广告宣传, 保持分销渠道畅通等。

3. 企业对竞争者调价的反应

在同质产品市场上, 如果竞争者削价, 企业必须随之削价, 否则大部分顾客将转向价格较低的竞争者;但是, 面对竞争者的提价, 本企业既可以跟进, 也可以暂且观望。如果大多数企业都维持原价, 最终迫使竞争者把价格降低, 使竞争者涨价失败。

在异质产品市场上, 由于每个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品牌、服务、包装、消费者偏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所以面对竞争者的调价策略, 企业有着较大的选择余地:第一, 价格不变, 任其自然, 任顾客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靠顾客对产品的偏爱和忠诚度来抵御竞争者的价格进攻, 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某种有利时机, 企业再做行动;第二, 价格不变, 加强非价格竞争。比如, 企业加强广告攻势, 增加销售网点, 强化售后服务, 提高产品质量, 或者在包装、功能、用途等方面对产品进行改进;第三, 部分或完全跟随竞争者的价格变动, 采取较稳妥的策略, 维持原来的市场格局, 巩固取得的市场地位, 在价格上与竞争对手一较高低;第四, 以优越于竞争者的价格跟进, 并结合非价格手段进行反击。比竞争者更大的幅度削价, 比竞争者小的幅度提价, 强化非价格竞争, 形成产品差异, 利用较强的经济实力或优越的市场地位, 居高临下, 给竞争者以毁灭性的打击。

在竞争对手发动价格变动后, 我们在做出反应之前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竞争者变动价格的原因是什么? (2) 竞争者打算暂时变价还是永久变价? (3) 如果对此不做反应, 将对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有何影响? (4) 其他企业是否会做出反应? (5) 竞争者和其他企业对本企业的每一种可能的反映又会有什么反应?

市场领导者常常会面临较小企业的价格攻击, 特别当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时, 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将会极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领导者有以下几种选择: (1) 维持原价。前提是:如果降价, 则使利润减少过多;保持价格不变, 市场份额不会下降太多, 以后也能恢复; (2) 运用非价格手段反攻。即维护原价, 通过改进产品、服务、沟通等手段反攻; (3) 降价。前提是:降价可以便销量增加, 从而使单位成本费用下降;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高, 不降价就会较多地损失市场份额, 且不易恢复; (4) 提高价格同时改进质量。即提价并引入一些新品牌去围攻竞争对手的产品; (5) 推出低价进攻性产品。即增加低价产品, 或另创立一种低价品牌。

当竞争激烈并日趋白热化, 降价是企业突围竞争格局的首选武器。实际上, 无论“便宜无好货”的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 中国的老百姓都潜意识具有“物美价廉”的消费价值观。从这个方面来说, 价格战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

就目前的市场态势而言, 企业摆脱价格战的困扰可借助以下几块木板:

(1) 善打组合拳。“许多中国企业的营销特点就是不擅长组合拳, 只会拳打脚踢。”所谓组合拳, 即赢得价格战就不能仅打单纯的价格战, 而是要打赢企业管理系统之战, 要从整个企业的管理系统入手来降低产品成本, 最终才能降低产品价格, 也才能在产品价格下降时仍能保持正常的赢利。

(2) 和竞争对手合作。迈克尔.波特将企业的竞争战略分为“差异化、聚焦和总成本领先”三种, 价格战实际上就是“总成本领先”的外在表现, 总成本领先来自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低成本, 来自于价值链的低成本, 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等, 由此可见价格战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它是来源于企业整个系统成本的降低。在商战中, 只有永远的利益, 没有永远的敌人, 与竞争对手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麦当劳与肯德基虽然竞争激烈, 却共同使用同样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和采购体系, 目的是降低成本, 增强市场黑心竞争力。

(3) 构建一个长期的名牌战略。“立民族志气, 创世界名牌”, 这是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名牌产品不仅有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导向作用, 同时, 也有引导和规范市场的示范作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名牌产品来引导。和饮鸩止渴的价格战相比, 一个有价值的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杠杆, 它能撬动企业发展的车轮。建立在优质产品质量基础上的品牌, 其价值连城, 威力无穷。某管理学家说:“未来世界地图, 就是世界名牌的地图。一个国家的实力, 也将通过其拥有世界名牌多少来体现”。这话虽然有些夸张, 但也道出了推行品牌战略的重大意义。

(4) 睿智、全方位的分析。在价格战中, 睿智的分析往往能帮助企业作出准确的判断,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分析过程中, 企业应把握市场脉搏, 捕捉战机, 制定相应的定价措施, 对竞争对手进行量力而行的反击。因此, 在发动价格战以前或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挑衅采取报复性的降价策略前, 应该首先考虑还有无其他的选择。事实上, 如果企业能采取其他的一系列替代政策, 则完全有可能避免两败俱伤的价格战。

参考文献

[1]陈历清:全面解剖价格战[J].市场与消费, 2001 (7) :61~64

篇9:产品价格调整策略

调整价格,可采用减价及提价策略。企业产品价格调整的动力既可能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外部。倘若企业利用自身的产品或成本优势,主动地对价格予以调整,将价格作为竞争的利器,这称为主动调整价格。有时,价格的调整出于应付竞争的需要,即竞争对手主动调整价格,而企业也相应地被动调整价格。无论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其形式不外乎是削价和提价两种。

1.削价策略

这是定价者面临的最严峻且具有持续威胁力量的问题。

企业削价的原因很多,有企业外部需求及竞争等因素的变化,也有企业内部的战略转变、成本变化等,还有国家政策、法令的制约和干预等。这些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急需回笼大量现金。对现金产生迫切需求的原因既可能是其他产品销售不畅,也可能是为了筹集资金进行某些新活动,而资金借贷来源中断。此时,企业可以通过对某些价格弹性大的产品予以大幅度削价,从而增加销售额,获取现金。

(2)企业通过削价来开拓新市场。一种产品的潜在顾客往往由于其消费水平的限制而阻碍了其转向现实顾客的可行性。在削价不会对原顾客产生影响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通过削价方式 来扩大市场份额。不过,为了保证这一策略的成功,有时需要以产品改进策略相配合。

(3)企业决策者决定排斥现有市场的边际生产者。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 、生产成本不同,最低价格也会有所差异。那些以目前价格销售产品仅能保本的企业,在别的企业主动削价以后,会因为价格的被迫降低而得不到利润,只好停止生产。这无疑有利于主动削价的企业。

(4)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供过于求,但是企业又无法通过产品改进和加强促销等工作来扩大销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考虑削价。

(5)企业决策者预期削价会扩大销售,由此可望获得更大的生产规模。特别是进入成熟期的产品,削价可以大幅度增进销售,从而在价格和生产规模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6)由于成本降低,费用减少,使企业削价成为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许多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和费用在不断下降,因此,企业拥有条件适当削价。

(7)企业决策者出于对中间商要求的考虑。以较低的价格购进货物不仅可以减少中间商的资金占用,而且为产品大量销售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企业削价有利于同中间商建立较良好的关系。

(8)政治、法律环境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迫使企业降价。政府为了实现物价总水平的下调, 保护需求,鼓励消费,遏制垄断利润,往往通过政策和法令,采用规定毛利率和最高价格、限制价格变化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等形式,使企业的价格水平下调。在紧缩通货的经济形势下或者在市场疲软、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币值上升,价格总水平下降,企业产品价格也应随之降低,以适应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此外,消费者运动的兴起也往往迫使产品价格下调。

削价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是将企业产品的目录价格或标价绝对下降,但企业更多的是采用各种折扣形式来降低价格。此外,变相的削价形式有:赠送样品和优惠券,实行有奖销售;给中间商提取推销奖金;允许顾客分期付款;赊销;免费或优惠送货上门、技术培训、维修咨询;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增加产品用途。由于这些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时候,即使取消也不会引起消费者太大的反感,同时又是一种促销策略,因此在现代经营活动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确定何时削价是调价策略的一个难点,通常要综合考虑企业实力、产品在市场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销售季节、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等因素。比如,进入衰退期的产品,由于消费者失去了消费兴趣,需求弹性变大、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为了吸引对价格比较敏感的购买者和低收入需求者,维持一定的销量,削价就可能是唯一的选择。由于影响削价的因素较多,企业决策者必须审慎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削价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制定最优的削价策略。

2.提价策略

提价确实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率,但却会引起竞争力下降、消费者不满、经销商抱怨,甚至还会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同行的指责,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如此,在实际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提价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1)应付产品成本增加,减少成本压力。这是所有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成本的增加或者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是由于生产或管理费用提高而引起的。企业为了保证利润率不致因此而降低,便采取提价策略。

(2)为了适应通货膨胀,减少企业损失。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即使企业仍能维持原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利润的实际价值也呈下降趋势。为了减少损失,企业只好提价,将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嫁给中间商和消费者。

(3)产品供不应求,遏制过度消费。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在需求旺盛而生产规模又不能及时扩大而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价来遏制需求,同时又可以取得高额利润,在缓解市场压力、使供求趋于平衡的同时,为扩大生产准备了条件。

(4)利用顾客心理,创造优质效应。作为一种策略,企业可以利用涨价营造名牌形象,使消费者产生价高质优的心理定势,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声望。对于那些革新产品、贵重商品、生产规模受到限制而难以扩大的产品,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保证提价策略的顺利实现,提价时机可选择在这样几种情况下:(1)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2)产品进入成长期;(3)季节性商品达到销售旺季;(4)竞争对手产品提价。 此外,在方式选择上,企业应尽可能多采用间接提价,把提价的不利因素减到最低程度,使提价不影响销量和利润,而且能被潜在消费者普遍接受。同时,企业提价时应采取各种渠道向顾客说明提价的原因,配之以产品策略和促销策略,并帮助顾客寻找节约途径,以减少顾客不满,维护企业形象,提高消费者信心,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

至于价格调整的幅度,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消费者的反应。因为调整产品价格是为了促进销售,实质上是要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忽视了消费者反应,销售就会受挫,只有根据消费者的反应调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即使处在同一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也可能不同。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通过需求的价格弹性来分析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弹性大表明反应强烈,弹性小表明反应微弱。但在实践中,价格弹性的统计和测定非常困难 ,其状况和准确度常常取决于消费者预期价格、价格原有水平、价格变化趋势、需求期限、 竞争格局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多种复杂因素,并且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企业难以分析、计算和把握。所以,研究消费者对调价的反应,多是注重分析消费者的价格意识。

价格意识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高低强弱的感觉程度,直接表现为顾客对价格敏感性的强弱 ,包括知觉速度、清晰度、准确度和知觉内容的充实程度。它是掌握消费者态度的主要方面和重要依据,也是解释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反应的关键变量。

价格意识强弱的测定,往往以购买者对商品价格回忆的准确度为指标。研究表明,价格意识和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即收入越低,价格意识越强,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购买量;收入越高,价格意识越弱,价格的一般调整不会对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广告常使消费者更加注意价格的合理性,同时也给价格对比提供了方便,因而广告对消费者的价格意识也起着促进作用,使他们对价格高低更为敏感。

消费者可接受的产品价格界限是由价格意识决定的。这一界限也就规定了企业可以调价的上下限度。在一定条件下,价格界限是相对稳定的,若条件发生变化,则价格心理界限也会相应改变,因而会影响企业的调价幅度。

依据上面介绍的基本原理,可以将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归纳为:

1.在一定范围内的价格变动是可以被消费者接受的;提价幅度超过可接受价格的上限,则会引起消费者不满,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愿购买企业产品;降价幅度低于下限,会导致消费者的种种疑虑,也对实际购买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2.在产品知名度因广告而提高、收入增加、通货膨胀等条件下,消费者可接受价格上限会提高;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明确认识、收入减少、价格连续下跌等条件下,下限会降低。

3.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削价的可能反应是:产品将马上因式样陈旧、质量低劣而被淘汰; 企业遇到财务困难,很快将会停产或转产;价格还要进一步下降;产品成本降低了。而对于某种产品的提价则可能这样理解:很多人购买这种产品,我也应赶快购买, 以免价格继续上涨;提价意味着产品质量的改进;企业将高价作为一种策略,以树立名牌形象;卖主想尽量取得更多利润;各种商品价格都在上涨,提价很正常。

竞争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虽然透彻地了解竞争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几乎不可能,但为了保证调价策略的成功,主动调价的企业又必须考虑竞争者的价格反应。没有估计竞争者反应的调价,往往难以成功,至少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在实践中,为了减少因无法确知竞争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而带来的风险,企业在主动调价之前必须明确回答以下问题:

1.本行业产品有何特点?本企业在行业中处于何种地位?

2.主要竞争者是谁?竞争对手会怎样理解我方的价格调整?

3.针对本企业的价格调整,竞争者会采取什么对策?这些对策是价格性的还是非价格性的? 它们是否会联合做出反应?

篇10: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12月22号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要求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后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Ⅰ类、Ⅱ类、Ⅲ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5元、0.65元、0.75元(含税);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上网电价分别为0.65元、0.75元、0.85元;通知规定,2018年1月1日以后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7元(含税)。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

2018年光伏发电政策和2017年对比,主要有3个方面做了调整,一是电价调整,二是时间节点调整,三是光伏扶贫政策调整。下面就这三点谈一下价格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

2017年全国光伏标杆上网电价表:分布式光伏电价保持0.42元不变。

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重新定义了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度电补贴,个人的理解是光伏电站是指全额上网的项目,包括需要备案的地面电站,不需要备案的村级扶贫项目和全额上网的分布式项目。分布式发电度电补贴则是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项目,包括户用和工商业投资项目和户用扶贫项目。

一、电价下调对收益的影响

三个类电价区电价下调0.1元/kWh时,项目收益变化如下。

目前,光伏系统成本中,集中式逆变器的成本在0.15~0.25元/W之间,组串式逆变器的成本在0.25~0.45元/W之间,造价已经很低,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新技术出现,未来逆变器价格下降的空间不大; 辅材(电缆、钢材、水泥)和人工成本一直处于上涨;每一年上涨的幅度约为5%到10%,而且电缆、钢材、水泥出现新技术的可能性不大,主要降低成本的可能来自系统方案的改正,如1500V系统,逆变器功率加大,有可能减少电线的数量,而组件效率的增加,有可能减少支架和水泥的用量。

光伏组件的造价最高、占比最大,也是最有下降空间的部分。因此,未来光伏初始投资的下降,将主要依靠组件价格的下降来实现。2018年光伏项目电价下调以后,由于电价下调影响较大,系统成本的下降无法弥补电价下调的影响,相同项目收益率会下降。

二、光伏补贴时间节点调整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补贴执行时间是2018年1月1日之后,意味着从此以后分布式没有630抢装这一说法;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因为分布式是不需要指标的,意味着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电站明年执行地面电站电价。

2018年后安装的地面电站,有两个电价。2017年备案并纳入2017年财政补贴,2018年6月30日以前投运的,执行2017年标杆上网电价,因此2018年地面电站还会有抢装潮,目前纳入指标管理大约还有8~10GW还没有并网,明年会有一定的抢装。

2017年备案但没有纳入2017年财政补贴,2017年备案并纳入2017年财政补贴,但在2018年6月30日以前没有投运的,2018年1月1日以后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电站项目,执行2018年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政策还强调,自2019年起,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全部按投运时间执行对应的标杆电价。所以从2019年起,地面电站630抢装也没有了。

三、光伏扶贫政策调整

通知指出,为积极支持光伏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好地保障贫困户收益,保持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标杆电价、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度电补贴标准不降低。即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一类、二类、三类资源区标杆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和0.85元,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度电补贴标准为0.42元。光伏扶贫不下调是亮点,发改委价格司也很讲政治,扶贫是政治任务,但是对多出来的收益归贫困户所有,电站业主还是要承受更低电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

光伏扶贫项目将会是2018年以后主战场,由于户用分布式光伏成本高、难管理和控制,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将会优先发展,2017年村级电站功率以50-60kW为主,随着光伏成本下降,以后功率将逐年增加,2018年功率将会以80-500kW为主。户用分布式项目尽管下降0.05元,但随着组件价格下调,安装价格也会下调,投资回报率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2018年将会延续2017年分布式火爆局面。

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电站,在此轮调整中影响较大,以山东某二类地区为例,某项目如果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其2018年补贴电价为0.65元/度。如果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假设发生了极端情况,自用电量为零,光伏发电量全部上网了,则其卖电电价为:0.3729+0.37=0.7429元/度。一般情况下自用电价都会比燃煤电价高很多,余电上网电价比全额上网的电价高很多。

篇11:价格调整函

由于近期材料市场波动很大,加上铜、铝等暴涨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就原定中标价格,本公司实在无法承受。现特向贵处申请调整价格,望予以支持。待市场价格回调,本公司将执行原定价格。

顺祝 商祺

广东XX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1月5日

篇12:价格调整函(推荐)

由于近期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浮,导致我公司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现根据目前原料成本对产品价格作出以下调整:

**产品由原价5400/吨,每吨上浮200元,即5600/吨。以上价格自2016年5月起作出调整。

由此给贵公司带来的不便烦请予以理解。

篇13:如何写价格调整分析报告

1 研究范围与方法

本文对温州市33家县及县以上的医疗机构 (不含省级医院, 以下简称医院) 2001年至200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采集到的数据, 用表格图形形象分析各类财务指标, 为我市医疗机构应对改革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实证数据参考。

2 政策回顾

“药品差别差率、顺加作价”政策的出台目的在于遏制高价药大处方现象, 医院用药行为合理规范, 医院药品的价格和收入有所降低, 医院收入结构得到改善, 患者和医院利益得到平衡。推行规范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目的在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规范医疗机构价格行为, 减轻患者不合理负担。从现在看来, 医药价格政策的调整对医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挑战。

3 政策调整实施对医院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3.1 政策调整在医院实际执行的效果

3.1.1 药品差价率持续下降, 药品收入增长的同时药品成本不断攀升

从表1计算得出, 药品收入年平均增长率2001年至2003年为13%, 2004年到2006为17%。而药品成本的年平均增长率2001年至2003年为13%, 2004年至2006年为22%, 2004年开始药品成本增长比药品收入的增长高5个百分点。药品差价率的持续下降, 说明在降低药品价格上取得明显效果。

3.1.2 收费水平增长受控, 医疗亏损继续扩大

从表2看, 虽然医院医疗收入保持年均15%的高速增长, 但是医疗结余的亏损局面从来没有得到改善, 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大。从而医院收支结余急剧下降, 还有医院结余仍是以药品为主。药费占医院收入60%, 利润主要用于弥补医疗亏损。

3.1.3 均次医疗收费水平增长速度放缓, 医疗服务价格仍然偏低

从图1分析, 2001年至2006年的住院每床日收费水平呈缓慢增长趋势, 但2001年至2003年期间增长较明显, 2004年以后增长放缓, 而门诊收费在原水平上略有增长。因为该次政策下调的项目主要是大型仪器检查、验收费价格, 而门诊病人以检查、检验为主, 大型仪器检查价格的下调, 抑制了门诊收费水平的增长。而手术、护理等劳务性服务收费水平的提高, 带动了住院收费水平的增长。从总体上说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是导致医疗结余亏损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3.1.4 诊疗人次增长明显, 诊疗人次增加成为带动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很明显的, 价格政策调整后诊疗人次增长成为带动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何扩大服务范围, 增加市场占有率成了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

3.2 政策调整下医院的措施

3.2.1 医院增人速度有所放慢, 医院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 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医院增人速度的放慢, 医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和服务成本方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2 业务支出增长高于收入的增长, 其中人员经费增长放缓, 药品费用增长较快 表5对业务支出比率影响最大的两个支出项目进行分析, 药品费用的增长率从2004年开始一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 是医院业务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医院技术人才密集型特点又造成医院人员经费支出较大, 因此, 在医院成本管理方面, 人员经费是这几年控制的重点, 并对医院结余产生重大影响。

3.2.3 货币资金余额基本稳定, 应付账款占用额持续上升 虽然近几年医院结余急剧下降, 但医院货币资金余额基本保持在28 018万元的平均值上下波动, 并未随结余减少而下降。2001年以来货币资金平均约占医院总资产的11%, 但货币资金占流动负债的比率从2001年的97.42%, 下降到2006年的60.06%。从上图分析, 应付账款波动最大, 可以判定, 货币资金主要来自于流动负债。

3.2.4 医院固定资产投资仍在加大, 负债比率有所提升 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的投入, 使医院积累正逐步消耗, 负债比率正在升高, 运营风险也正在逐步加大。

3.2.5 医院间相互兼并、相互投资行为增加, 部份资金流向盈利性项目 医院的数量的变化, 反映出医院开始尝试以品牌、资金、市场等优势资源与其他医院合作, 实现资源整合, 扩大市场占用率, 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2004年以来温州市二医兼并温州市肿瘤医院, 温州市三医兼并温州市妇保所等多起医院间互相兼并的资本运作案例发生。部份医院开始尝试盈利性项目的投资, 如瑞安市人民医院投资建设了药品批发企业“浙江惠仁医药有限公司”, 多家医院通过三产办经营病人所需的卫生材料、生活用品。

3.2.6 财政补助有所增长, 但占医院业务支出比率仍然很低 从表9可看出, 虽然财政补助的绝对数每年都有所增长, 但是占业务支出的比率基本上维持在4%左右, 占业务支出比率仍然很低。为保证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该加大对医院的财政投入, 让各医院的领导者不要把精力放在筹资挣钱上, 而应该放在管理上。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开始实施药品、医疗价格政策调整以来, 医疗药品价格增长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医院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活跃, 医疗用房面积不断增加、医疗设备得到更新, 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加强。总体上看, 价格政策调整对我市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 医院目前发展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医院盈余能力较低, 医院成本管理还不到位, 支出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这次医药价格调整政策的医院结余的减少已引起我市医院的高度重视, 医院内部危机意识不断加强, 纷纷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改服务水平、扩大医疗供给等方面下大功夫, 政策的调整促进了我市医院管理的改革, 对我市医疗机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5 建议

5.1 扩大服务辐射范围, 增加市场占有率

通过资产重组, 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 加强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建设, 吸引广大患者来院就诊。政府要加快农村基础医疗建设, 适度减轻城镇医院负担。

5.2 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议在我市目前极低的结余率水平 (2006年仅为0.77%) 的状况下, 医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态度, 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 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与速度, 避免资金链断裂, 确保医院可持续稳步发展。医院应合理利用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 降低库存物资、药品的储备量, 加快周转, 以减少资金占用, 降低经营成本。

5.3 适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医院要加强内部科学配置大型检查化验设备、化试材料, 防止不讲成本效益盲目追求“高精尖”的倾向。办公要节约化管理, 杜绝公物私用, 规范办公用品管理, 开源节流。同时进一步深化医院全成本核算程度, 适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完善价格调整机制。

5.4 推进医院补偿机制转变, 加强医保费用控制

篇14:楼市价格调整幅度无法左右

正如我早就指出的那样,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周期性调整,并非如早几年那样是由政府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所左右,而是市场力量使然。比如说,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金融市场条件的不同、市场投资者的预期逆转等。而这些市场因素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会由政府房地产政策来左右,反之,政府想人为干预住房市场可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更高的风险。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国内住房市场的周期性调整,是全国性的还是区域性的?住房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会延续多长时间、调整的幅度又有多深?或如有些投资者所说的这次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底在哪里?

首先,对于国内住房市场的周期性调整,目前国内基本上形成共识,即今年的住房市场调整是一种趋势或今年就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年。因此,无论是全国住房市场现实趋势,还是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都表明今年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全国性而不是局部,只不过不同的城市调整的幅度会不一样。正因为,今年的房地产周期性调整是全国性,它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冲击与压力肯定不少。这就是为何不仅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房地产救市之政策,而且中央政府隐性救市的信息与方式随处可见。

不过,既然今年国内住房市场周期性调整是一种共识,是一种市场因素使然,因此,中央政府在这个时候不需要过多关注这种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对经济增长之冲击,更不需要采取各种隐性方式来救房地产市场。因为这样做只会增加市场之风险及把房地产市场问题更加复杂化。因为,如果中央政府面对国内住房市场是一个投资为主导的市场这个事实,那么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是挤出房地产巨大泡沫的最好时机。如果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泡沫不挤出,反之希望通过隐性方式来托住房价(比如最近政府职能部门又在如出台限购政策那样出损招,即对商品房回购、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等)。其结果是让先进入住房市场的投资者大获其利而逃之、让新进入的购买住房者推入高房价火坑、让一些房地产企业轻松撤离,最后则让一个巨大债务包袱由政府来背着,而买单者则是全国人民。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周期性调整并不会因为这种托市而停止,只不过把这种周期性调整的时间延长。

其次,在投资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是必然。既然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投资为主导的市场,目前进入住房市场交易者其目的就是买了之后以更高价格卖出。在这种情况下,住房作为一个投资产品,投资者对价格是不敏感的。也就是说,投资者进入住房市场,并不在于进入时其购买价格高低,而在于购买之后是不是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所以,在一个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其价格可以快速上涨,当然也可以快速下跌,关键就得看金融市场条件及投资者的市场预期。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整不会“崩盘”,而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也应该是窄幅浮动,而非大起大落。其实,对于这样的言论,其隐含的假定是前后矛盾的。因此,既然认为房地产市场不会“崩盘”,那么其前提条件就是认可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一个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既然住房市场是一个投资为主导的市场,任何投资品的价格并不取决于实体性的产品供求关系,而是取决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因此住房市场的价格快速上涨及快速下跌就极为平常。在这种情况下,想人为的控制房价在某种幅度下波动是不可能的。

再次,国内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幅度或底部,并非当前多数人所认为调整到某种幅度到底,然后反弹。因此,这还是假定中国住房市场仍然是一个投资为主导的市场。但实际上,国内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周期性调整,就在于这种性质的住房市场已经是不可持续了。它一定要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而以消费为主导的住房市场核心就是房价回归理性,即绝大多数居民有支付能力来购买。这是当前中央政府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宗旨,也是房地产市场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所在。

不过,国内住房市场要实现这种转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城市来看,这种转型过程也是完全不一样。因为,在住房市场转型过程中,它能够不断地把居民住房消费释放出来(在以消费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居民消费是多层多元化,住房市场价格调整不同,对居民住房消费的释放也不一样)。直到绝大多数居民都有支付能力进入住房市场,那么这个市场的价格就回归理性了。比如说,目前温州、鄂尔多斯的一些房价与最高时下跌50%以上了,人们能够说已经到底了吗?是不一定的,就得看调整后的房价与当地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是否相合,如果差距大,仍会调整。

上一篇:风筝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抗日小英雄作文300字